李白的名诗范文
时间:2023-03-21 18:0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白的名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唐诗选本;李白;杜甫:接受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19-7
“作诗非难矣,选诗难”,诗歌选本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始终为世人所重。其不仅关系到选诗者的才能和见识,而且可见各个历史时期文学思潮嬗变发展对收录作家作品的影响,它既保存了许多古典诗歌的原生态,又广泛流传并影响后人,唐诗选本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例。唐朝是古典诗歌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历代唐诗选本很多,诸家选本见人见智,异彩纷呈。作为唐朝诗国星空“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唐诗选本更像一个个活化石,虽历经岁月风霜,但依然熠熠生辉,折射出历朝对于李、杜评价的诸多信息。
一、推崇李白的唐人选唐诗
唐人选唐诗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不仅反映出选家们各自不同的选诗标准,而且呈现出唐代总体时代风貌和审美趋向。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记载唐人选唐诗共有50多种,惜多亡佚。现存的有《唐人选唐诗十种》,今人傅璇琮编撰《唐人选唐诗新编》搜辑共13种,较《唐人选唐诗十种》,增加了初唐许敬宗等撰的《翰林学士集》、崔融编的《珠英集》中唐李康成的《玉台后集》。现据《唐人选唐诗十种》所存选本,参之《唐人选唐诗新编》,将李、杜诗歌人选数量(单位:首)列表如下:
十一种唐人选唐诗中,李白入选四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共88首,杜甫入选的仅一种(《才调集》)7首。结合王维入选五种(《河岳英灵集》15首、《国秀集》7首、《极玄集》3首、《又玄集》4首、《才调集》2首),共31首,王昌龄入选五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17首、《河岳英灵集》16首、《国秀集》5首、《又玄集》1首、《才调集》5首),共44首比较,亦可见杜甫在唐人选唐诗中的不被重视。
唐诗选本多选李诗,少选或不选杜诗,有其深层原因,比如选家选诗标准,当时诗坛风尚,社会政治影响,诗歌自身发展变化。敦煌残卷本《唐写本唐人选唐诗》共选李昂、王昌龄、邱为、陶翰、李白、高适六家,总选李白诗43首,居诸家榜首。李白是唐代乐府大家,书中录李白古乐府24首,并有意单独编为一类,可见李白乐府在当时就已流行,这既符合李白诗歌成就实情,也为后世重视学白乐府奠定了基础。在入选六家中,唯有李白诗一首未遗失,李诗在当时受人欢迎程度可想而知。李白生前作品就倍受世人青睐,多有崇拜者,王屋山人魏万就曾千里迢迢,不辞劳苦,从河南长途跋涉到江浙寻找、结识李白,据魏万说李白刚出川时,在江陵遇见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受其褒奖后激情写下的《大鹏赋》,当时天下“家藏一本”,这年李白刚26岁左右,李白成名之早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现存杜甫1400多首作品,约有1300首写于安史之乱后,不录杜诗原因似乎很明显。但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有千余篇”,不仅未入选敦煌残卷本《唐写本唐人选唐诗》,而且编选时限为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载的《河岳英灵集》,选24位作家230多首诗歌,也未见杜诗。敦煌残卷本“似为抄录”(傅璇琮语),恐像敦煌曲子词一样,出于民间传抄。李白高选,杜甫不录,更能说明李、杜诗在时人(尤其百姓)心中的地位高下。
纵观写诗褒扬杜诗的唐人,在杜甫生前仅有三人:郭受“新诗海内流传遍,旧德朝中属望劳。……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韦迢“相逢缆客船,大名诗独步”(《潭州留别杜员外院长》);任华“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曹、刘俯仰惭大敌,沈、谢逡巡称小儿。昔在帝城中,盛名君一个,诸人见所作,无不心胆破”(《杂言寄杜拾遗》)。仇兆鳌注在郭诗题下注:“公(杜甫)必先有诗寄郭,故受作此以答。”韦迢写此诗同时,杜甫有诗送别,亦系唱和类。从其唱和角度,郭诗、韦迢的赞颂多少有交往中的惯常回答、奉承之嫌。至于任诗,多为后人诟病,考其为伪作。也即杜甫生前“百年歌自苦,不见有知音”(《南征》)。
与敦煌残卷本的百姓传抄不同,《河岳英灵集》与选者殷瑶的诗学思想关系密切。殷瑶虽赞美盛唐诗“声律风骨始备”,强调为诗要“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两挟”,并说“不可不知也音律”,但他对“专事拘忌,弥损厥道”之诗尚多有不满,从而提出“但令词与调合,首末相称,中间不败,便是知音”,可见其选诗更重风骨和古调。李白作诗重古体,多古调,《古风五十九首》多从陈子昂《感遇诗》而来,殷瑶选诗标准与陈子昂、李白诗歌主张一脉相承,故选录李诗高达13首。而杜诗多重律体,喜欢苦吟,追求技巧变化,不被殷瑶重视已属自然。这里面不仅有个人爱好,而且折射出安史之乱前,李白复古革新,是盛唐时代的代表。
后蜀韦毅《才调集》选诗重视“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故韦选李诗28首,不选李飘逸自然、雄奇奔放之作,多选其写妇人之诗。《才调集》是现存唐诗选本中选诗最多的,它多选中晚唐律诗,虽韦毅在叙中称赞杜甫,但却未选录律诗大家杜甫,而李白虽不擅长律诗,但却是人选诗量最多的盛唐诗人,也是全书选诗超过二十首的八家之一,这与韦毅偏居安逸蜀地,喜近体诗,及中晚唐诗歌发展趋向有关。杜甫诗和写女性诗篇几无,故不选。而李白集中还有此类作品,正如舒王讥讽李诗“词诗十句,九旬言妇人、酒耳”,虽言之有过,但却暗合了韦毅的审美趣味,入选诗歌放弃他类,仅录妇人之诗就不足为奇了。这既反映出李、杜诗歌取径之别,也从侧面透露出李白在蜀地和五代仍有很高的威望。
篇2
1、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个外号叫爱因斯坦。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2、孔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成名以后,人们尊称他为万事之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他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在那个时代,既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简按顺序保存好,那就当时的书《易经》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经常翻阅,由于翻阅次数太多,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多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白雾村;保护
一、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经营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精神方面的追求也有所提高,从而导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旅游不仅仅是看看那些名山秀水和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更想看看历史文化遗产,既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又增加了文化底蕴;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去处。目前,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为了迎合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旅游业,盲目扩张旅游设施,改变了原来的历史面貌。尤其是一些名村的原历史建筑进行改建或是重建,建造假的古代建筑,扩大建筑群落;并且为了迎合旅游业的需要,大力建造高级酒店和交通道路,破坏了原有的历史古迹和其生态环境,忽略了对历史遗迹的科学保护,导致形成了一个假的历史古村,这不仅失去了其历史意义,也失去了宝贵的历史遗产。部分历史文化名村为了保护其历史文化古迹,不让文物古迹受到伤害,将历史文化名村与人们的生活分割开来,这也使名村失去了生机,同时在自然环境不断改变的今天,古建筑物随时面临风吹雨淋等自然的侵害,如果将人们的生活和名镇名村分割开来,就会使人们不能及时发现名村古迹受到的损害,从而不能及时地进行修复,导致文化古建筑的破败、坍塌。因此,对每个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要科学,更要有合理的规划,让名村得到很好的保存,既能发展了旅游业,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白雾村
白雾古村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东面[2],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文化遗迹的村落。在秦汉时期就是重要的驿站[3];在明清时期是“铜都”铜锭、铜钱的万里京运的第一站,它在那个时期是非常繁华的,有很多朝政官吏特使和商贾定居于此,因此有湖广、江西会馆等多个会馆、祠堂和庙宇等古建筑,而且还有军事设施碉楼、“舶来文化”的天主教堂。而且商号也很多,因此在这个历史文化名村拥有着大量的古老淳朴的建筑,是我国宝贵的建筑遗产。白雾村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曾有苗族、彝族等,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也为白雾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且白雾村周围的风景十分秀丽,由于海拔的落差形成了非常美丽的自然景观。2005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颁布白雾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是至今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因此白雾村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促使我们要对其进行科学的保护,使其能够完好的呈现出其历史的足迹,自然环境的美丽,和民俗文化的多彩多姿。
三、保护白雾村措施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屡遭破坏,历史文物古迹也在环境变得逐渐恶劣的状况下受到破坏,再加上不成熟的开发旅游业,使历史古迹受到破坏,因此,保护历史古迹势在必行,白雾村作为我国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就更需要进行科学的保护,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人文环境方面进行保护。人文环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社会性的,而非自然形成的。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因此在白雾村也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存在,各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习俗,而这些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少数民族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需要我们去保护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保护:(1)采取隐蔽的方式,完善古村内的给排水各类管线设施;(2)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状况下,不随意改变各民族风俗习惯,保留各民族风俗习惯,如:苗族的山花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等。并开发这些民族节日,让外来旅游的异域人民感受到当地民族的传统特色,并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中有很多的手艺和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逐渐放弃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使很多技艺也慢慢消失,因此,保护白雾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常重要的。(4)加强教育,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促使人们都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丰富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保护名村古建筑就是保护人类宝贵遗产的理念,修复、修缮也是一种建设的思想。从而使白雾名村得到较好的保护保存。
2、从人工环境方面进行保护。人工环境主要是指由人为设置边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4]。在白雾村,主要的人工环境就是建筑物,白雾古村的古建筑物规模比较大,而且保存下来的古迹也比较多,大多是官员,商贾留下的,其建筑的构造古朴,并具有较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这些建筑历史悠久,保存比较完好,因此,科学的保护这些建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对这些古建筑进行查看、记录,结果交接有序。(2)对有问题的建筑进行能及时维护保养和修缮。(3)对交通要道进行修缮和保护。(4)对白雾村的大型庙宇要定期检查、适时进行修缮。(5)对白雾村的各个街巷的卫生等进行清扫、管护。
3、从自然环境方面进行保护。白雾村的自然景观是相当美丽的,南有10万亩的大海草山,春夏季节,微风拂面,莺燕啼飞,牛羊点缀在碧绿的草地间,煞是好看。西有“通运利国”古驿道,金沙江、小江、盐水河并流的景观;北有大桥跃进水库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黑颈鹤是站、是卧、还是飞、都是十分美丽的。由于海拔的差距比较大,在同一时间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因此有“一日游四季”的说法。秋冬季节,云牵雾绕,白雪遍地,形成了人间仙境。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控制该地区的工业发展,控制其气体和污水的排放,形成一个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源,以保护其生态环境不受影响。(2)减少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使用,降低尾气排放。在黑颈鹤的保护区禁止使用机动车,保护其不受打扰。(3)严禁偷猎,保护自然生物,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4)保养植被,适当发展畜牧业。(5)加强对旅客的管理,让自然环境不受伤害。
通过对白雾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人工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坚持原版性和原真性,保护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且进行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自身资源,才能使白雾村的历史文化古迹得到妥善的保护,为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流传做出贡献,也使我国的旅游业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会蓉.马边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1:243-245
篇4
问:作为中国创新浪潮的早期参与者,百度在中国用户中扮演了在线门户的角色。百度如何利用这样的角色来影响中国社会?
郭怡广:在最基本的层面,百度的存在是为了扩大中国普通互联网用户获取信息的视野。这并不完美,有时也达不到我们期望的结果,但公司的工作有一定的规则。百度的高级管理层非常认真地对待自身的使命,即提供最佳、最公平的方式,帮助人们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他们尽自己的一切可能。
信息获取的公平性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优先级。例如,我们正在开发最自然、最直观的界面。近期,我们在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领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一技术能识别口音很重的中文。此外,我们也在将北京和上海最优秀学校中的教学材料普及给乡村教师和学生。
篇5
关键词:柏格森;生命哲学;郭沫若;生命诗学;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Origin of Guo moruo's Life Poetics Viewed from Bergson's Theory
JIANG Dong-mei
对西方文化和诗学的接受,是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诗学的一个重要特点,郭沫若以生命为中心建构了他的生命诗学,也受到了法国哲学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启示和影响。早在1920年,郭沫若留学日本期间,就曾在宗白华的影响下阅读了许多柏格森的哲学书籍。1920年2月15日,郭沫若在给宗白华的信中说:“《创化论》我早就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歌德脱胎来的。凡为艺术家的人,我看最容易倾向他那‘生之哲学’方面去。”[1](P.57)十天之后,郭沫若发表了《生命底文学》,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对生命的肯定,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有生命,包括无机物都有生命,同时,他把文学同生命联系,他说:“生命与文学不是判然两物。生命是文学的本质。”[2](P.3)1930年,郭沫若在上海美专的讲座《印象与表现》也曾引用柏格森的话语来反对印象派理论。另外,他还发表了许多关于诗歌理论的文章,如《论诗三札》、《论节奏》、《文学的本质》等文章,也能清楚地看到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子。由此可见,郭沫若的生命诗学是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或隐或显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柏格森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有影响的生命哲学家,他从自我内心出发,认为世界和自我一样都在不停地变化,世界的本质是一股流动的生命之流,即他所说的“绵延”。这种生命之流作为宇宙的本体在永不停歇地运动、变化和创新。柏格森生命哲学所追求的宇宙本质不是永恒,而是变化。他又从绵延出发,把世界万物的形成归因于“生命冲动”,它和绵延一样,也在不间断地运动、变化。因此,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强调自我、个性、运动和自由。柏格森这种张扬主观个性的精神契合了郭沫若的精神特质,他在《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一文中说:“我是一个偏重主观的人,我是一个冲动性的人。”[3](P.104)就外部社会文化环境来说,五四启蒙时期的西方个性主义思潮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普遍追求,而强调个性和自由精神的柏格森哲学自然而然地成为20世纪初期许多青年的精神动力。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部社会环境,使青年郭沫与柏格森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文艺创作观。
一、生命冲动学说与郭沫若的宇宙观
尽管郭沫若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但他在接受了柏格森生命哲学之后,对宇宙本质的看法也有了独到的见解。他在柏格森生命冲动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Energy(能量)观,并运用生命冲动理论改造了斯宾诺沙的泛神论,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而形成了“一切都是自我的表现”的泛神论思想。
郭沫若在《生命的文学》一文中对生命有他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一切生命都是energy的交流,宇宙全体只是个energy的交流”[2](P.3)。宇宙万物都是Energy的产物,Energy和人的生命密切相关,“人类生命中至高级的成分便是精神作用。精神作用只是大脑作用底总和。大脑作用底本质只是个Energy的交流”[2](P.3)。郭沫若的Energy宇宙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柏格森生命冲动学说的影响。柏格森“生命冲动”的基础是自我生命,“生命冲动”由“绵延”生发而来,而“绵延”又从自我的心理强度引申出来。他认为,生命冲动派生万物有两种方式:生命冲动向上喷发,产生一切生命形式;生命冲动向下坠落产生一切无生命的物质,如无机物等。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生命冲动的产物,人是生命冲动最高级的产物。由此可见,“Energy”和“生命冲动”的本质都是自我生命的产物,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原动力。但郭沫若并没有照搬柏格森的理论,而是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柏格森提出“生命冲动”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世界的本质,生命冲动学说是他生命哲学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郭沫若提出“Energy”不是为了探索宇宙的本源,而是为他的生命诗学奠定哲学基础。因此,郭沫若在Energy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无论广义的文学还是狭义的文学都是Energy的产物:“Energy的发散便是创造,便是广义的文学。宇宙全体是一部伟大的诗篇。未完成的、常在创造的、伟大的诗篇。……Energy的发散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意识、思想底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的文学。……生命的文学是个性的文学,因为生命是完全自主自律的。生命的文学是普遍的文学,因为生命是普遍咸同的。生命的文学是不朽的文学,因为Energy是永恒不灭的。”[2](P.3-4)在郭沫若看来,宇宙万物的生命来自于Energy,文学是生命的产物,那么文学也是Energy的产物。郭沫若的Energy宇宙观显然受到了柏格森生命冲动学说的影响,但又超越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范围,而进入生命文学的领域。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也受到了柏格森生命冲动理论的影响。他的泛神论思想包含多种成分,其中有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等,然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也隐含在其中,影响着他的泛神论思想的最终形成。早期郭沫若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根底融进柏格森的“自我生命”概念去改造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从而形成他独特的以“自我生命”为本体的泛神论思想。郭沫若留学日本之前,一直对中国传统哲学很感兴趣,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主张自然和人并非对立,而是合为一体,自然和人一样都有有生命,郭沫若在此基础上阐述他的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无机物也有生命”[2](P.1)。显然,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他的影响,但是郭沫若的思想并没有囿于传统哲学,从他受到柏格森哲学的影响就开始发生了改变。郭沫若留学日本之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他通过歌德间接地接受了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同时还阅读了许多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书籍。于是,他运用柏格森生命哲学来改造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他在《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中说:“泛神就是无神。一切自然只是神的表现,自我也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现。”[4](P.2)这是郭沫若运用柏格森生命哲学对斯宾诺莎泛神论的改造,斯宾诺沙否定“物外之神”,指出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不是由“物外之神”所创造,而是内在于自然和人的“本体”之表象。郭沫若所说的“神”就是斯宾诺莎的“本体”,自然和人都是神的表现,也就是本体的表现,但是郭沫若却把自我和神等同,认为“我即是神,一切都是自我的表现”,可见,他是把自我生命放在第一位的,这种强调“自我生命”的精神很显然和柏格森生命冲动理论对他的影响分不开,因为“生命冲动”就是从人的自我生命出发而得来的,柏格森说:“对于一个有意识的生命来说,存在在于变化,变化在于成熟,成熟在于不断地自我创造。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存在,我们也能这样说。”[5](P.13)柏格森认为人的生命不断变化成熟是因为人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冲动,那么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存在,也就是世界万物也应该和人一样有内在的生命冲动,它来自于自我生命,是它产生了世界万物。所以郭沫若的泛神论从开始主张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到最后得出“一切都是自我的表现”,在其背后都有柏格森生命冲动学说的影响。
二、绵延论与郭沫若的诗歌节奏主张
郭沫若还接受柏格森的“绵延”说,建构了以“节奏”为主导的诗学理论,节奏和绵延的本质都以生命为基础,并且,郭沫若对于节奏特征的描述和柏格森的绵延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郭沫若谈论节奏的目的和柏格森讨论绵延的目的却不相同。柏格森的绵延是生命冲动的基础,他从自我心理强度出发,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不断地绵延,他说:“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绵延与运动,其真正的本质在于它们总在川流不息。”[6](P.88)他又认为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一样都在绵延,并且它们不可分割、紧密相连。“即使在物质世界里,连续也是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如果我想为自己调制一杯糖水,我着急也无济于事,我必须等待糖的溶解。而我等待的时间与我的自己的一部分绵延相吻合,不能随意延长,也不能随意缩短”[5](P.15) 。柏格森通过等待一杯糖水融化的事例说明了世界万物和自我生命的存在同样在不停地变化,不断地绵延,因此,绵延具有生命的特征,它是生命的表现。郭沫若的节奏论和柏格森的绵延说一样,既是世界的本质,也是自我内心的本质。关于节奏的产生,郭沫若赞同三种假说,“第一是宇宙的假说,宇宙自体是一个节奏的表现;第二是生理学的假说,认为心脏的鼓动和肺脏的呼吸是节奏之起源;第三是心理学的假说,把节奏的起源移植到我们的情感上来”[7](P.251-252) 。郭沫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把节奏的表现归为情绪自身,“一切情感,加上时间的要素,便要成为情绪的。所以情绪自身,便成为节奏的表现”[7](P.253) ,“情绪的进行自有它的一种波状的形式,或者先抑而后扬,或者先扬而后抑,或者抑扬相同,这发现出来变成了节奏。……宇宙内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就因为都有一种节奏(可以说是生命)在里面流贯着的” [7](P.247)。郭沫若把情绪和节奏联系起来,认为它们互为表里,都是生命的表现,由此可见,节奏和绵延同样也具有生命性。从论证方向上郭沫若和柏格森走的是相反的道路,前者从宇宙万物的节奏缩小到心理的节奏,后者从心理的绵延扩大到宇宙的绵延,然而在本质特征上,节奏和绵延却具有相似性。
柏格森用了许多语言来描述绵延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绵延具有运动性和不可分割性。柏格森说:“绵延是一种毫不间断、永不停歇的意识的川流。”[6](P.55)又说:“运动是一种在心理上的综合,是一种在心理的、因而不占空间的过程。运动在绵延之中,而绵延在空间之外。”[6](P.82)其次,绵延和时间是同一的,具有不可重复性。这种时间不是在自我之外用来计算的时间,而是内在于心灵的时间,和绵延同在,上一秒和下一秒都在变化,不可重复。柏格森认为,“即使是简单的心理因素,不管它们是多么不深刻的,它们都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和人格,它们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同一感情只要重复出现一次就变成了一种新的情感”[6](P.149)。因此,绵延的过程不是重复,而是不断地创造新的东西。郭沫若所说的节奏也具有和绵延同样的特征,他说:“简单的一种声音或一种运动,是不能成为节奏的。但加上时间,它便可以成为节奏了。譬如到晚来的一种寺钟声,那假如一声一声地分开来,那是最单调不过的。但同样的声音持续又来,我们便听出一种怎么也不能说出的悠然的,或者超凡的情趣。”[7](P.249)“情绪在我们的心的现象里是加了时间的成分的感情的延长,它本身具有一种节奏。”[8](P.220)因此,节奏和时间是同一的,具有运动性和不可分割性。可见,郭沫若的节奏和柏格森的绵延一样,也是生命的不间断、持续的运动,只有生命的人去聆听节奏时才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悠然的情趣。
郭沫若进一步把诗歌的本质归于节奏,这是他在绵延基础上的创新。他说:“节奏之于诗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8](P.219)这节奏就是我们内心的情绪,是生命的表现,“我们在情绪的氛氤中的时候,声音是要战栗的,身体是要摇动的,观念是要推移的。由声音的战栗,演化而为音乐。由身体的摇动,演化而为舞蹈。由观念的推移,表现而为诗歌。所以这三者,都以节奏为其生命。……诗自己的节奏可以说是情调,外形的韵语可以说是声调。具有声调的不必一定是诗,但我们可以说,没有情调的便决不是诗”[7](P.247-253),“诗所包含的是纯粹的情绪的世界,而它的特征是有一定的节奏。……诗是情绪的直写”[8](P.219)。因此,郭沫若谈论节奏的目的在于引出节奏在自我心理的表现――情绪,由此得出诗歌的内容是诗人的情绪世界。节奏对于诗是必不可少的,也因为节奏就是情绪的表现。柏格森也把诗歌的创作和情感相联系,诗歌创作体现出绵延的特征,但柏格森是把诗人的感情当成心理变化的一个部分,从而说明自我的心理伴随着情感的变化而不断地绵延,以此推理出世界万物和人的心理一样都在绵延。
此外,郭沫若把节奏理论还运用于对诗歌创作的论述。郭沫若认为节奏是艺术的生命,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节奏:力的节奏和时的节奏,“但是这两种分法也是互为表里的。力的节奏不能离去时间的关系,而时的节奏在客观上即便没有强弱之分,但在我们的主观上是分别了强弱的”[7](P.250)。无论是时的节奏,还是力的节奏,都不可能和时间分开,都必须同时间相一致。节奏的时间性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不可重复性。郭沫若借米勒的《时钟》来解释艺术的时的节奏,他说:“那画的不仅是一对农人,而是画家自己,也是我们自己。我们的那种怎么也说不出的悠然情趣,被画家借一对农人来表现在画面上了。这是节奏这种作用的效能,这种节奏叫做时的节奏。”[7](P.24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节奏是画的生命,也是艺术的生命,这种节奏不可模仿,画面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创作过程,创作过程伴随着节奏,这种节奏就是画家的悠然情趣,它是不可以重复和模仿的。
三、艺术的自我表现与郭沫若的诗歌创作
郭沫若是一个诗学理论家,但更是一位作家,一位伟大的诗人。因此,郭沫若也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转化到他诗歌创作的实践之中。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从自我出发,强调自我的存在。他说:“我们最确信和最熟知的存在就是我们自己的存在,我们从其他一切对象中获得的概念是外在的和肤浅的,只有我们自我的感受是内在的和深刻的。”[5](P.13)柏格森把自我的存在尤其是内心意识的存在放在第一位,这种肯定自我的精神在郭沫若的早期诗歌中表现突出。 首先,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从自我出发、肯定自我生命力量的思想给郭沫若的诗歌奠定了积极乐观的基调。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向上运动是一种新生的力量,他举高压气罐中蒸汽的喷出为例,说明蒸汽的喷出好比生命冲动的向上运动。他还以放焰火为例说明生命之流的运动都是向上喷射、散开,但这些路线中有部分要向下坠落,就形成物质,也就是无机物,它是不会进化的。有机物里面只有人的生命是最顽强的,可克服物质障碍而获得意志、精神、灵魂和自由。这是柏格森对自我生命积极乐观的肯定,他认为人的生命力量是无穷大的,可以冲破一切障碍。柏格森对生命的乐观精神影响了郭沫若的创作,他说:“Energy的发散便是创造。……创造生命的文学的人只有乐观,一切逆己的境遇乃是储集Energy的好运会。Energy愈充足,精神愈健全,文学愈有生命,愈真、愈善、愈美。”[2](P.4)Energy的不断储集,具体到文学创作中是指创作主体积极乐观精神能量的丰富与发展,这种乐观精神在郭沫若的作品有所表现。 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海也在笑,山也在笑,太阳也在笑,地球也在笑,我和阿和、我的嫩苗,同在笑中笑。
《光海》
整首诗歌充满了欢快愉悦的基调。“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生命,因为有了生命,就有了新生。文学是生命的文学,有了生命也就有了诗,“到处都是诗”。有了诗就有了快乐,有了欢笑,“到处都在笑”。创造生命文学的人的乐观精神体现在创作中表现为新主体的成长,旧事物的灭亡。如《凤凰涅》中的诗句,光明之前有浑沌,/创造之前有破坏。/新的酒不能盛容于旧的革囊。/凤凰要再生,要先把尸骸火葬。/……/我们更生了,/我们更生了。/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柏格森生命的乐观精神在郭沫若的创作中还体现为对力的呼唤,对动的赞美。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其次,柏格森认为艺术是自我生命由内向外而产生的理论影响了郭沫若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明显的主观情感性。关于艺术创造,柏格森认为它的实质是从生命内部的绵延逐步向外部的物质层面扩张的心灵运动过程。艺术家首先通过直觉感受到绵延,然后再由内向外同物质结合构成形象,进一步演变成语言、声音、图画等符号。他说,音乐家的创作则是“心灵抓住一种因人而异的关于沮丧和振奋、遗憾和希望的活的规律,便足以创造出惊心动魄的音调、节奏和旋律”[6](P.96)。沮丧和振奋、遗憾和希望都是自我的情绪,那么艺术所的表现的内容便是自我的情绪。郭沫若接受了柏格森的艺术自我表现观,认为诗是诗人内心的表现,他说:“我想我们的诗只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生命源泉中流出来的str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之颤动,灵的喊叫,那才是真诗好诗,那便是我们人类欢乐的源泉,陶醉的源泉,安慰的天国。”[9](P.237)因此,郭沫若的早期诗歌流露出很强烈的主观感彩,诗集《女神》中的《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浴海》等,都是直接地抒发他内心的情绪,这些诗,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夸张、幻象、变形等艺术手法,表达出诗人内心火山爆发般的感情,体现了狂飙突进的精神。
一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二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三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四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天狗》在这首诗歌中,诗人的自我情绪由内而外,万物皆着我之情感,万物都是自我精神的表现,是自我激情的表现,它明显地体现了柏格森“艺术是自我表现”的思想。像这样的诗歌在郭沫若的早期诗集中随处可见,如《女神》。可以说,它是一部表现主义诗集,它唱出了五四时期所有青年的心声,洋溢着对旧社会强烈的反叛精神和对光明新生活乐观向往的英雄豪情,因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块历史丰碑。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郭沫若的宇宙观和诗学理论及其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从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学说和绵延论出发,创立了生命宇宙观和诗歌节奏主张,并认为诗歌是自我内心情绪的表现,他早期的许多作品都呈现出强烈的生命节奏和韵律。这些成就以使他成为中国现代生命诗学的奠基者之一,为中国生新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背后,柏格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宗白,郭沫若.三叶集[M].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
[2]郭沫若.生命底文学[M].//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3]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A]//郭沫若文集:十[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4]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M].转引自范劲.郭沫若与歌德[J].郭沫若学刊,1996.
[4]柏格森(著),姜志辉(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柏格森(著),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郭沫若.论节奏[A]//郭沫若论创作[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篇6
[关键词]拜耳法氧化铝工艺赤泥处理;板框压滤机;延长滤板使用寿命
中图分类号:T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140-01
1 前言
板框压滤机在处理拜耳法氧化铝赤泥的实际应用中发现滤板使用寿命严重低于理论寿命,同时滤板支出成本占到压滤机运营成本的60―65%之间,因此如何延长滤板使用寿命,降低滤板损耗成为控制压滤机运营成本的重要课题。
2 滤板使用情况统计
2.1 滤板使用寿命统计
滤板理论寿命一般为半年,中美铝业公司5台板框压滤机2012年通过对全部滤板进行编号的形式记录了滤板实际使用寿命,发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滤板实际寿命一般在3个月左右。
2.2 滤板消耗统计
2012年全年公司共消耗滤板1083块,表1为月度滤板消耗统计。
2.3 滤板成本及压滤机运营成本对比
2012年全年滤板成本为1895250元,压滤机总消耗为3151025元,表2为月度成本统计。
从2012年数据可以看出,滤板支出已经占到压滤机总体费用的60.15%。
2.4 滤板损坏部位统计
为了查明滤板损坏原因,2012年6月至12月份,车间统计了损坏滤板的损坏部位,表3即为统计结果。
表3统计结果表明,2012年6至12月份共损坏滤板643块,其中属于严重变形导致不能使用的有52块,占比8.1%;属于板芯开裂的有405块,占比63%;属于板框开裂的有103块,占比16%;属于密封面损毁的有42块,占比6.5%;属于固定丝孔损毁的有41块,占比6.4%。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滤板损毁的主要形式为板芯开裂,占比60%以上,其次为板框开裂,占比15%以上,其他形式占比均不到10%。
3 滤板损坏原因分析
3.1 滤板严重变形原因分析
导致滤板在使用中严重变形从而报废的原因主要是滤板材质问题,尤其是材质不耐高温,则极容易在使用中出现严重变形、报废的现象。拜耳法赤泥进入压滤机处理时温度一般在90度以上,因此使用的滤板必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3.2 板芯开裂原因分析
板芯开裂部位基本都在板芯与板框结合部以及板芯上支撑点周边部位,这些部位都是厚度显著变化区,因此极容易因压力过大或者压力变化过快导致损坏,因此使用中要特别注意保证压力处于合理范围,并且压力上升、下降不能过快。
板芯开裂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滤布损坏后板、布之间夹泥,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清理板面,更换滤布,夹泥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当泥层厚度超过滤室厚度,压滤机压紧进料时必然导致整个板面严重受压造成开裂,而且板布间夹泥问题不及时处理,损坏的不止一块滤布,相邻滤板都会因为其板芯显著移位出现严重挤压现象,导致相邻滤板接连损坏。
板芯开裂的另一个原因是板芯厚度较低,滤室厚度过大,导致整个板芯强度达不到使用要求,因此在板框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板芯厚度可以使板芯开裂现象明显减少。
3.3 板框开裂原因分析
板框开裂的原因主要是滤板脆性大、韧性不足所致,同样也主要是滤板材质问题,滤板铸造中使用的回收塑料过多,会严重影响滤板质量。
3.4 密封面损毁原因分析
密封面损毁主要是使用不当造成,一是滤板密封面在压紧时夹有硬物,导致压紧后密封面形成贯通性伤害,失去密封作用,造成报废;二是密封面长期夹泥,也会造成密封面损毁。
3.5 固定丝孔损毁原因分析
滤板丝孔损毁主要是丝孔螺纹损毁,由于丝孔为塑料材质,固定滤板耳朵的螺丝为金属材质,反复使用中极容易造成丝孔螺纹损毁,导致滤板耳朵无法固定、整块滤板报废。
其次安装滤板耳朵时操作不规范、安装不到位也影响极大,耳朵安装不牢,拉板过程中耳朵不断晃动也容易造成滤板丝孔损毁。
4 延长滤板使用寿命探索
4.1 强化滤板采购环节
滤板质量是影响滤板使用寿命的先决因素,特别是用于处理赤泥的压滤机滤板,运行环境高温高压,对滤板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必须采用质量过硬的滤板。
4.2 适当设置压紧压力与进料压力
压滤机运行中摸索发现,压紧压力低于15兆帕,运行中刺料现象非常频繁,压紧压力高于20兆帕,一方面压滤机受压部位损伤大,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滤板损坏,因此压紧压力应设置在16―18兆帕左右为宜。
压滤机进料压力设置以0.8兆帕为宜,过低则滤饼水分大,卸泥困难,高于1兆帕,滤板损坏现象明显上升。
4.3 强化换布管理
2012年中美铝业公司压滤机换布为整车定期更换,只有在压滤机刺料止不住的情况下才进行单块换板换布,这种管理方式节约了滤布使用费用,但是由于损坏滤布、滤板不能及时更换,导致滤板连锁损坏现象特别严重,主要原因就是板布之间夹泥、板芯开裂。
2013年改整车换布为发现板布间夹泥即更换,半年执行下来,滤板使用量由2012年的月平均90多块降到月平均60块左右,而且滤板损坏部位上,板芯开裂由原来的占比60%以上,降到40%左右。
4.4 强化滤板运行管理
一是每班清理滤板密封面、检查滤板滤布有无损坏并及时更换,并将该工作纳入交接班,严格交接,二是检查滤板耳朵固定情况,保证固定良好,三是严格主要杜绝滤板密封面夹入硬物现象。
4.5 报废滤板修复
滤板密封面贯穿性压痕、滤板丝孔损毁均可以彻底修复,其中密封面贯穿性压痕可以通过电烙铁熔融塑料修补然后打磨平滑的形式处理;丝孔损毁可通过镶嵌塑料柱子,熔融塑料修补然后重新过丝的形式处理。
密封面贯穿性压痕、丝孔损毁修复后使用效果极好,基本与新滤板无异,不影响使用寿命。
板芯开裂也可采用电烙铁熔融塑料的形式修复,这种修复方式对于开裂程度较小的滤板修复效果较好,开裂程度严重基本无效,修复后滤板使用寿命基本在1个月左右。
5 结语
滤板材质是决定滤板使用寿命的先决因素,但是在滤板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使用和维护滤板,才是有效严重滤板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只有强化管理,做好修旧利废,才能有效降低滤板费用,大幅度降低压滤机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 河南中美铝业有限公司资料.氧化铝生产设备,2012年.
篇7
1、李白出生地在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莲乡,关于李白的家世背景,正史中并无记载,据悉李白是兴圣皇帝的后代子孙,按照这样来算的话,李白也是李唐宗亲,与李世民是同辈关系,不过史书里没有对李白来历的描述,所以李白身世是个谜。
2、众所周知,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新唐书》里对李白性格有相关记录,书中述到李白为人洒脱,喜欢饮酒作诗,而且他还结交了许多诗友,可见李白对作诗确实痴迷,相传李白许多诗都是酒后所作,所以对他来说,酒和诗缺一不可。
3、李白在历史文学界有很高的名气,他的作品完全是大师级别的,现在谁都会背一两首李白的诗,从这点来看李白对后世影响深远,不愧有诗仙的称号。
4、历史资料中显示,李白是唐剑南道绵州人,祖籍是甘肃天水,关于李白的来历只记载了这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1、“桃李满天下”的“桃”其实是指代桃符,而“李”则是指代李白的诗文。因为桃符与李白的诗文都是流传非常广的事物,所以古人便将它们拿来比喻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这个成语出自于《资治通鉴》,所讲述的是武则天与狄仁杰之间的一个故事。
2、武则天掌权之后碍于礼法并未直接称帝,而是将自己儿子任命为傀儡君王。但是时间一久,这样的状态不再能满足她的野心,于是在她的施压下她儿子“主动”让位给她。武则天继任皇位之后将能力出众,且又十分信任的狄仁杰提拔为宰相。狄仁杰身任宰相一职期间曾应武则天要求为她举荐了数十人,这其中有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了朝堂之上非常重要的朝臣,比如说张柬之、姚崇。为此便有人恭维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3、古人之所以拿桃符及李白的诗来比喻学生,其原因主要在于它们二者皆是非常普遍的。其中桃符是就是带有门神画像或者名字的桃木板,是古人用来祈福以及辟邪的器物。与鬼神之说相挂钩的桃符自东汉时期开始就已经非常盛行,民间百姓每逢春节都会在自家门前挂上桃符。待发展到唐朝时期,挂桃符早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风俗习惯,而“桃符”这个名称便就是诞生于唐朝时期。李白作为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文颇受追捧,故而流传度也是非常高的。
4、不过也有人认为“桃李”其实就是指代桃树与李树,因为白居易曾在自己的诗作中提及“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不管这“桃李”最初到底指代什么东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这两个字已经逐渐演变成学生的代名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李白,是我国著名的唐代诗人,他的一首《望庐山瀑布》也是小有名气的。当我们刚学这首诗的时候,几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调皮鬼便私底下改了这首诗,且听:“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要是就这样说着玩玩也没啥事,可真不凑巧,这首翻版《望庐山瀑布》偏偏被李白听到,猜猜他要干什么?不得了,他要把这几个调皮鬼告上法庭!
话说这一天月黑风高,李白在某位同学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班,几个调皮鬼也请来了班里最伶牙俐齿的同学当辩护人,我们的李老师当法官,其余同学当旁观者。一切准备就绪,随着李老师一声“开庭”,李白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起自己。
“当我创作起这首好诗的时候,你知不知道我死掉了多少脑细胞啊……”不等李白说完,台下一阵哄堂大笑,幸亏李老师及时打住,不然我们不知要笑到什么时候。李白接着说下去:“这首好诗岂能容你们随意更改,这种不良行为我请求法官大人罚他们抄写这首诗一百遍!”说着,还向法官大人鞠了一躬。“抄写一百遍《望庐山瀑布》之后,不知道这几个捣蛋鬼的手还能拿筷子吗?”我自言自语道。接下来,是被告的辩护人——号称天下第一口齿伶俐的同学迫不及待地要辩护:“其实原告也不用这么气愤。他们还是小学生,小学生呢,总会犯点错,更何况他们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我恳请法官宽宏大量。”真是亏她想得出来这样的辩护词,不过,话说回来,这几个捣蛋鬼平时都笑嘻嘻的,一上“法庭”就严肃了,当他们的辩护人说“更何况他们已经知道自己错了”的时候,还点点头,显得一副很知错就改的样子。
可是,李白却一步也不肯退让,嚷嚷着一百遍就是一百遍,少一遍也不行。官司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的法官——李老师发话了,她说,既然双方都不肯退让,那么就请现场旁听者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台下一下子炸开了锅,有的说“李白不可以退让,一定要给这几个捣蛋鬼颜色瞧瞧!”;有的说“既然他们都知道错了,就稍微减轻点惩罚吧!”……李老师又说,那么我们举手表态,支持李白的举左手,支持捣蛋鬼们的举右手。李老师清点好人数后说:“旁观者共41人,支持李白的有20人,支持捣蛋鬼们的有21人;我宣布,捣蛋鬼们向李白道歉,并罚抄这首诗10遍,有没有人有异议啊?”我们会有什么异议,当然全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