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刘禹锡范文

时间:2023-03-15 00:3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石头城刘禹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首诗给我们冲击力最大的两个意象,一是月,一是空城。

“月”,古往今来,是中华民族钟情的一种审美意象,她的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展,实际上也是互文的发展过程。我们从屈原的《天问》中的“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句展示屈原对宇宙的拷问。王昌龄的《送李十五》“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衬托离人的孤寂情怀。李白在诗中总是把月引为知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对月独酌》),把月当成有生命有情意的人格化的事物。晚唐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虞美人》),作者通过月亮寄予了自己的离别伤感之情。各时代文人的沿袭适用使“月”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意蕴缠绵纠结在一起,当我们读到刘禹锡的这首《石头城》中的“月”时,她就不纯然是客观世界中的自然景观了,而产生了对人世沧桑变幻的思考,这里的“月”我们又能在诸多文本的众多意象中读出新的含义,即一个笑看世事的智者的形象。

“空城”的“空”字,与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字在空间形态上是有其相通之处的,即传达出心灵世界的一种孤寂。与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空”字意味相和,黄鹤楼依旧,而昔人却一去不复返,永远成为过去。这里沉淀着作者对历史的感慨。而由此又会生发出对人生命运的一种思考。

布鲁姆认为“在某种时刻,不是迟来者模仿前驱者,而是迟来者被他们的前驱者所模仿,前驱者受惠于迟来者的成就与光彩。”而我们通过下面两首词与《石头城》的分析比较,便可见出布鲁姆此语的精妙:其一是宋代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其二是元代萨都剌的《满江红·金陵怀古》。

从主题方面来说,二词毋庸置疑是对刘禹锡的两首原诗的照搬。却填补了《石头城》中的许多空白。虽然这种填补使“味外之旨”由多元变成一维,由含蓄隽永变得直白袒露,但毕竟以读者的身份充实了《石头城》的内容。周词中的“伤心”句与萨词中的“思往事”句都有了主观色彩,对往昔有着共同的一往情深,由对历史的感怀直接走入对个人生命的忧叹。

从意象来说,月和城常在,而生命却如此短暂。正如王羲之在中所言:“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我们在这里感悟到生命对于时间的无可奈何,面对整个宇宙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生命既感受到一种形而上的悲哀同时又有一种浸浃肌骨的感动,在怀古情愫中增添了一层真切的个体生命的感怀。

从意境上来说,《石头城》与二词皆情景交融。人的情感与所述之景巧妙地融合为一,所选物象皆为冷色调,借助悲凉的情怀,使其笼罩一层暗淡凄冷的光环,意境冷清凄。又以自然宇宙的永恒衬托出人生的短促,而人在面对此情此景时又只能无可奈何,透射出浓郁的沧桑之感。

篇2

关键字 怀古;诗歌;教学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对怎样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有效性产生困惑。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怎样将古诗词的知识点的落实与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即能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情感的体验,真正做到陶冶情操。教学中发现,教师的一言堂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情绪的底下。常常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情绪高涨的讲授着,学生坐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现实之需要。

语文新课标中将发现和创新定位课程目标之一。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怎样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将是教学方法研究的方向。笔者曾长期走进初高中语文古诗歌课堂,在观摩中学习到一些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古典诗歌的阅读量做了具体要求,并做了部分推荐,还有一部分的阅读内容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任课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能体现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诗歌作为教学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米已有,那么教师怎样做一个巧妇呢?

将相同主题诗歌划分归类,对已积累了一定基础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如《登幽州台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越中览古》等。学生不难发现,怀古诗多以地点为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关注点,以此为开启学生兴趣的钥匙。可将怀古诗以地点特点分类教学。陈向春教授将怀古诗的场合特点分为三类:故都怀古、遗迹怀古、人物怀古。本文以故都怀古为主要研究内容。故都往往有着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这里书写了一段段历史,所以故都怀古的诗歌更能激发学生探寻的兴趣。

教师在怀古诗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故都的历史,在故都中金陵是诗人咏怀的热点,金陵是今江苏省南京市,在历史中是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故都。作为六朝古都,金陵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所以受到诗人的关注。以金陵为怀古对象的诗歌很多,教师可选择某一焦点为教学关键词,如某一诗人的金陵怀古诗专题,或是情感表达的不同等为探究点进行教学。

一、刘禹锡的金陵怀古诗

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诗前“引”中写到:“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全唐诗》卷三六五)秣陵是金陵的别称,刘禹锡未游过金陵,却凭对金陵的了解做创作了大量的金陵怀古诗,可见金陵的魅力。学生最熟悉的要数《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和乌衣巷都位于金陵,乌衣巷是东晋时王导和谢安居住地,这里还聚居着名门望族,富有历史内涵。朱雀桥、乌衣巷又形成对偶可谓语言之精妙。作者又通过对朱雀桥与乌衣巷自然环境的描写勾勒出萧条落寞的景象,不禁引起作者的对历史的回想。作者没有写朱雀桥、乌衣巷从前的模样,但我们可以想象,它们的变化是与金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可想而知,金陵经历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

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是金陵又一别名,没一个别名背后都有一段历史,石头城由来于三国时期的孙权。这首诗的开篇作者同样描写了金陵城的自然环境,围绕故都的群山依然存在,潮水拍打着石壁带回的是寂寞冰冷。与《乌衣巷》相同的是作者开篇都描写金陵的自然环境,通过描写金陵现实的荒凉暗示出金陵过去的歌舞喧嚣的繁华在历史的沧桑变迁中消失了。作者通过古今对比,移情于景,由景感怀。经历了六朝繁华的金陵,已成为“空城”一座。在历史中没有改变的天空中的明月,依旧照过“女墙”。作者习惯拿一贯穿时间空间的景物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乌衣巷》中的“堂前燕”和《石头城》中的“旧时月”都表达了诗人无限感慨,意味深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有一定联系的两首或几首诗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

二、表达情感内容分类教学

教学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地点意象的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的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不同诗歌表达的情感也大不相同。

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花。”诗人讲述了当年金陵的繁华如今已是野草丛生的荒凉,诗人不单是吊古伤今,还对历史做出了评价,统治者的奢侈荒造成了国破家亡。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兴亡之感,忧国忧民的情怀。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篇3

一.意境美:所谓的意境一般是指作者通过诗中物象所表达的一种境界,把作者所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诗中所写景来表现。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然只有28字,却包涵着极丰富的内容,它描绘了10种景物,却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天涯游子的孤寂痛楚之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情景高度浓缩于这一幅画面之中。在诗中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更能使意境显得深远优美,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一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四句诗句句写景,诗人所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在朦胧的月夜中写,显示了故都的荒凉和没落,更透露出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无限感伤。

二.个性美:所谓的个性在诗歌中一般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人物照象等等。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比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歌虽朴素简短,但人物形象尽显。鸿门宴之后,刘邦战胜了项羽,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使他兴奋、欢快,踌躇满志,然而他心中又隐藏着深深的恐惧和悲哀:得江山易,守江山难。所以他极其渴望得到良将志士,以固国安邦。由此可见,此诗既表现了其豪迈得志的一面,又表现了其内心忧虑矛盾的一面。其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为情景交融的佳作,秋夜的江边,月落乌啼,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残败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让人彻夜难眠,再加上深夜苏州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衬托游子的孤寂怀乡之情。刻画了游子思乡的独特形象。

三.建筑美:所谓的建筑在诗歌中多是指诗歌的和律,采用的修辞发法,表现方式等,让人读起诗来感到诗歌形式整齐多样,很是规整,就像所盖的建筑一样,形式整齐而又不单一,有上下四方的,有金字塔式的还有阶梯式的。例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篇4

因此,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认真审视题目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猜测其思想感情,从而为进一步鉴赏作品打下基础。

一、关注标题能准确把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简练,很多诗歌特别是借物寄意的诗歌仅在诗题中点明所写事物,而在诗中无一字提到所写对象,这时如果不关注标题,就根本无法理解诗歌内容。

例1.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只看诗的正文,往往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志清醒,思想永远鲜活。

因此,读诗歌首先得关注标题,这样就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了。

例2.【2004江苏卷】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解读】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写出征人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上面的诗歌题目就点出了写作的对象及其感情,有的诗歌标题甚至还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抓住它就更容易把握诗歌内容了。如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看题目就明白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再鉴赏这首诗就从容得多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诗歌只读标题难以准确把握诗歌内容,需结合诗句。

例3.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里的石头城,不是指用石头筑成的城,而特指南京城,六朝时的南京城。对题目的字面意思的了解,有时我们也要借助于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准确读懂诗歌,从而为鉴赏奠定基础。

二、关注标题能准确地把握诗歌情感

有些题目想来也很有意味,即使不读诗,也可以约略看到诗人的神情。

例4.

悯 农

李 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从题目可以读出悯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标题能直接看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给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有些标题其实起着暗示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是隐性的。

例5.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缴,孤飞自可疑。

【注】(zēn):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解读】标题点出所咏之物,一“孤”字含感彩。“孤”字看起来是写孤雁,但诗人以“孤雁”自喻,抒发的却是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三、关注标题能准确理清诗歌思路

有些题目一看便可以理出作者的思路。

例6.

观 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首联”起得突兀,统帅全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承联”写发现猎物,铺垫和蓄势)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转句扣主旨,写猎罢归营)

回头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合句结题,点睛收题意深远)

四、关注标题能快速把握诗歌题材

有些题目一眼便可以看出诗歌的题材。

例7.

汉江临眺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解读】题目表明这是登临游赏诗。

例8.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解读】一看题目就知道是一首送别诗。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词是没有题目的。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不可以没有词牌名。有些学生误把词牌名当作词的题目,从而解读词的情感时造成错误。

例9.

昭君怨

苏 轼

谁做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这是一首送别词,和昭君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昭君怨”本是琴曲名,历史上也有诸多这方面的记载,如《琴曲谱录》写道:“中古琴弄名有(昭君怨),明妃制。”而在这首词中,“昭君怨”则是词牌名,用来规定词的写作规律和格式。

但是很多考生在考试时都以为是在表达昭君的怨恨之情,闹了个大笑话。

五、如何审视题目

首先,要理解题目中的词语。

理解词语,包括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揣测词语后的深层含义。例如陆游的《书愤》,意为“书写愤恨”。

其次,要揣测质疑,化抽象为具体。

篇5

关键词:《西塞山怀古》;人心所向;国家统一

《西塞山怀古》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之一,是一首怀古诗。西塞山就是诗人怀古的地方,长庆四年,刘禹锡从燮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沿途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郊,俯视长江,地势险要,是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吴国设置了拦江铁索。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王于公元280年正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东征,沿长江向吴国首府金陵(南京)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东)接受吴国的投降。

吴国拥有长江天险这样的地势,还设置了拦江铁索,却毫无防守之力,诗人感怀往事,联系现实中政权的变更,得出结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前两联:“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四句叙述的就是当年的西塞山之战,诗人通过一些字词蕴含了自己的情感。“黯然”一词本指人的神情沮丧、低落,这里指在王的攻击下,吴国惊慌失措、兵败山倒,一片颓废。四句诗中还包含了三组对比:一是“下和收”。“下”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显示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收”,金陵是六朝古都,有一种金陵王气,而面对着王的军队,这种王气黯然消失,一下即收,既显示了王军队的强劲攻势,速度很快,也显示了吴王朝闻风丧胆的情态。二是“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千寻铁索”说明吴国的防御军事非常强大,但是再强大,最后换来的只是一片降幡。“降幡”,幡就是旗,但一般指下垂的旗,这里用降幡,很形象。同时还有形象和色彩上的对比,形象上:“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一横一竖;色彩上:一边是晋军烧毁铁索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三是:“沉”和“出”。一下沉一高扬,形象地说明了吴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晋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前四句诗,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以及吴主投降的情形,其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险要的地形,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他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不堪一击。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伤往事”,往事不仅仅指西晋灭吴,三国以来,金陵经历了六朝,每个朝代时间都不长,每个朝代都在重复前人的深重教训,只可惜当权者却都没有看见。曾经的那些英雄们,那些当权者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了,唯一不变的就是西塞山和长江。“山形依旧枕寒流。”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江水无言,青山依旧,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相识,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也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山形依旧”也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颈联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带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

诗人对那些历史教训,是有所感悟的,要政权稳定,除了要民心所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国家统一,诗人在尾联提出:“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要理解尾联表达的深意,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朝建立初期,统一四海,繁荣昌盛,刘禹锡是中唐诗人,这首诗是他在824年秋赴和州途中,经过西塞山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但是当时的藩镇割据非常严重,唐王朝一直在努力维持着统一的局面。金陵六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藩镇割据严重,而那些藩镇割据的遗迹还在,“故垒萧萧芦荻秋。”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苇之中。尾联既是诗人庆幸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到那时,唐王朝也会变成“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破败景象。

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描绘古迹的目的,就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

参考文献:

篇6

一、借助标题,可以把握诗歌的题材内容

1.即景抒情诗

(1)以四时早晚等时间名词为题。如《春晓》(孟浩然)、《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早秋》(许浑);(2)以自然景物、山川名胜为题。如《江雪》(柳宗元)、《月夜》(刘方平)、《滁州西涧》(韦应物)、《黄鹤楼》(崔颢);(3)以“登”、“书”、“望”、“游”、“观”、“题”等词语为题。如《登鹳雀楼》(王之涣)、《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望庐山瀑布》(李白)。此类诗歌以写景作为主要内容,多借描写四时眼前之景来抒发作者当时特定的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此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997年高考诗歌《望洞庭》(刘禹锡)、《题君山》(雍陶),1998年高考诗歌《题李凝幽居》(贾岛),2007年江西卷的《金陵晚望金陵图》即属此类。

2.伤时感遇诗

用一个短语或句子,叙述诗人遇到的人或经历的事。如《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过故人庄》(孟浩然)、《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枫桥夜泊》(张继)、《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此类诗歌以叙写诗人遇到的能触发某种心理活动和情感的人或事为主要内容,多采用融情于事的写法。2000年高考诗歌《约客》(赵师秀)、2002年《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007年辽宁卷《秋夜独坐》(王维)即是此类。

3.送别怀人诗

标题中往往有“送”、“寄”、“怀”、“忆”、“别”、“梦”等字眼。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夜雨寄北》(李商隐)、《天末怀李白》(杜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效)、《留别王维》(孟浩然)、《梦微之》(白居易)。此类诗歌多以送别或怀念亲人、情人、友人为主要内容,抒写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表现对亲人、情人、友人的思念,有时也表现游子旅居的愁苦和孤寂。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2001年高考诗歌《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2007年山东卷《出关》(徐兰)即属此诗。

4.咏物诗

以动植物名称作为标题,如《在狱咏蝉》(骆宾王)、《蝉》(李商隐)、《鹧鸪》(郑谷)、《金钱花》(罗隐)。此类诗常以咏某一动植物来表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某种认识、理解和追求,一般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1994年高考所选元稹的诗歌《》、2007年北京卷《》、2007年重庆卷《海棠》(苏轼)和《牡丹花》(白居易)即是此类。

5.咏史怀古诗

(1)以历史人名为题。如《蜀相》(杜甫)、《贾生》(李商隐)、《西施咏》(王维);(2)以遗址地名为题。如《石头城》(刘禹锡)、《赤壁》(杜牧)、《隋宫》(李商隐);(3)有“怀”、“古”、“怀古”、“咏”等词语。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越中览古》(李白)、《咏怀古迹》(杜甫)。此类诗歌往往以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题材,或抒发诗人对世事巨变、物是人非、国家兴亡的慨叹,或总结经验、告诫统治者吸取教训,或讴歌历史人物,表达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多采用借古讽今、对比等手法。2007年湖北卷《华清宫》(吴融)和《过华清宫》(杜牧)、浙江卷《乌衣巷》(刘禹锡)即是此类。

其他如边塞诗、宫怨诗、田园诗、题画诗等,标题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凭借这些语言标志都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二、借助标题,可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1.有些标题明示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书愤》(陆游)从标题看,“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再如2007年辽宁卷《秋夜独坐》(王维),借助标题可知本诗抒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2.有些标题暗示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唐代崔涂的《孤雁》,从标题可知,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再结合诗句不难发现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再如2007年的安徽卷的词《醉落魄・咏鹰》(陈维崧),从题目中作者吟咏对象“鹰”可以猜测出,本词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

三、借助标题,能够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我们借助标题可以了解作品的表达技巧。

篇7

“空”字在诗中一般可作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作名词的“空”,常指天空,或空旷之地,主要营造一种辽远空阔的背景,常有助于诗的意境的创设。作副词的“空”,一般有“空自”、“白白地”、“徒然地”的意味,它常常用于诗的情感表达。作形容词的“空”,常有空远、空蒙、空寂的意味,并常带有寂寞寥落、沉郁悲凉的情调。因而它既可以用于意境的创造,也可以用于情感的处理。

一、“空”字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一)创造一种浩渺空远的意境

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此中用“碧空”这一意象,意在给画面增添一种辽远广阔的感觉,诗人的一片留恋怅惘之情也就自然暗含在这“江”、“空”组织成的浩渺无际的画卷中了。

王维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江汉临泛》),诗中的“远空”与李白诗的“碧空”意义相近,然趣味有异。此处以“远空”作为一个辽远的背景,意在衬托波光水影的动态美。

李贺的“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凭箜篌引》),诗中的“空山”即为空旷的山野,一下将诗的意境拓展得很深远。

(二)创设一种缥缈空蒙的氛围

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此中的“空蒙”表现出雨中雾气迷茫的情形,从而显示出烟岚雨雾笼罩着的远山,迷蒙一片,若有若无,极富奇趣。诗人另一首诗中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登州海市》),出现三个“空”字,营造一种神仙所处的虚无缥缈的环境,令人神往。

(三)富有一种宁静空寂的禅趣

“空”字在王维诗中运用的频率极高,常出现“空山”这一意象,这与诗人习佛参禅的生活、所接受的禅宗思想及所追求的禅趣有关,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等,都给人一种幽寂之感。既有作者对远离尘俗的世外桃源式的生存环境的向往,也表现诗人对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境界的追求。“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积雨辋川庄作》)、“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等诗中的“空林”意象都具有相同意味。“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具有使动意味,此处的“空潭曲”,即“使潭曲空”,因毒龙(喻妄心邪念)被安禅(安心守禅)制伏后,使得深潭显得空空如也。

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空”字,同样带有使动意味,潭影的澄澈透明使人们的心灵显得空明洁净,尘埃涤尽。常建诗中的“空”颇有点王维诗中的禅趣。

二、“空”字在情感处理中的意味

(一)抒发一种遗恨和失落之痛

“空”字常出现在感时、伤乱、怀旧的题材中,常流露出沧桑之感。

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空”字渲染一种寂寞的气氛,含有对黄鹂不解人迁和朝代更替的意思,又慨叹人们对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事业的有所遗忘。晚唐诗人韦庄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中的“空”与杜诗的“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意味极其相似,感慨很深,含有一种失落惆怅的情感。

杜甫的另一首《咏怀古迹》中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字表现昭君的千古遗恨,自己不能生还故乡,即便魂魄月夜而归,也是空归,也是枉然,将昭君之怨表达得无比凄婉。诗人的所有感喟尽在一个“空”字中。

(二)透露出一点无可奈何之感

高适的“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表现了力尽关山,鲜有战绩,无休无止的边衅,让征人感到归期遥遥。于是回首望乡,藉以排遣相思之苦,然而乡关何处,征夫只能徒唤奈何、“空”望一场。

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吟诵《思旧赋》以怀念亡去的旧友,然以一“空”字,则表现出因人世沧桑与岁月蹉跎,故友早已离世,而其“吟”只是徒增感叹而已。

(三)给人以孤独、寂寥与凄凉之感

《孔雀东南飞》中的“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一个“空”字,显示出房子空空荡荡,人物孑然一身的感觉。

杜甫的“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禹庙》),着一“空”字,足见山之荒凉,以此衬托古庙的巍然独峙。

李商隐的“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诗人深夜难眠,落寞地听到禁军报更的梆声,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四)道出一种吊古伤今的感受

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空余”二字显出怀古之情,黄鹤一去不返,徒留此楼空历千载,从而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

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一个“空”字,以江潮的寂寞衬托,道尽古城的衰废。

(五)具有一种沉郁悲愤的情调

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空”字表明诗人毋使年华“空”逝,要及时行乐,豪语中其实透露出万般的失意与悲愤。

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抒发诗人壮志未酬、年华老大和报国无门的愤慨。

篇8

学校在村子后面,还有两个附近村子的学生也在这里上学,学生比较多,校舍就有些紧张。村前有一所破落的小院,也被用来当了校舍,安置了两个班——四年级和五年级。我踏上工作之路的第一个人生驿站,就是这个破落的小院。

也为教师的父亲,把我托付给他的好朋友,也是我的第一个工作搭档——张老师,托他照看我。当时,张老师是五年级的班主任。

和我在同一个院子教书的是滕老师,滕老师是本村的民办教师,既教书,还要种地。在墙的东边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子,里面是滕老师种的萝卜白菜。院子中间,有一棵很粗的大杨树,它茂密的枝叶投下的影子,几乎覆盖了整个小院,遮挡了烈日,让我和学生们可以在院子里放心地玩耍。

我来之后,张老师和滕老师商量,想给我腾个办公的地方。可是,滕老师只是答应,不见行动,张老师敦促了几回,也就无可奈何了。只好在教室的后面,用砖头搭起一条案子,我就在这儿批改学生的作业。

当时,村小里的老师,基本上是包班的,所有的课程都由一个教师来教,张老师也不例外,虽然那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我来之后,张老师并没有立即让我上课,我每天到校后的任务就是和班里的学生一样坐在后面听他讲课。张老师讲课时,喜欢一边讲着,一边打着手势,讲得投入时会眉色飞舞,很有感染力。我就像个小学生那样,托着腮,认真地听他讲课。有时候也帮他改改作业。

现在,我已记不清,这样的日子到底过了多久。只知道自己先前惧怕讲台的感觉,就这样在听课的日子里,一点一点地消失了。甚至,在他来晚了,或者有事耽搁了的时候,我会偷偷地站在讲台上给那些小我五六岁的孩子们讲课。慢慢地,我不仅不再惧怕讲台,而且就像一只吃不到桃子的毛猴那样火急火燎,我想理直气壮地给学生们上课。

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说张老师怕我紧张害羞,所以所有的课一直由他自己扛着呢。

张老师让我选一门课,我就选了数学,并且,还自愿教学生们画画、唱歌。当我真的站在讲台上时,心中竟长长舒了一口气,我不仅没有了实习时的那份紧张和狼狈,反而格外的兴奋和激动。

张老师讲课时,我坐在后面听。现在,我讲课了,张老师就坐在后面听。有时候,他一边批着作业,一边听我哪个地方讲得不透,或者教材把握得不好,他都会随时指出来,让我得以及时的改正。

他自己虽是一位有资历的老教师了,却从不摆架子,有不会的问题,也会向我请教。记得有一次,张老师在课堂上领着学生学习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当时,我坐在教室后面给学生看作业,他突然问我:“李老师,这个‘女墙’是什么意思?我自己还不清楚呢,你给大家解释一下,行吗?”当着全班学生的面,他的态度是那么的诚恳。

就这样,在张老师的扶持下,我的教学生涯顺利开始,较其他同学幸福多了。

那个冬天虽然很冷,我们的教室也没有取暖设备,寒风还不时地透过墙缝进来肆虐,但是张老师父亲般的呵护和学生们朋友般的情意,让我倍感温暖。

可惜,第二年的春天,我就调离了这儿。

记得有个中午,我还没有到校,张老师就捎信让我赶紧去学校,说中心校的业务校长要来听我的课,我慌里慌张地赶去了。当我真的站在讲台上后,一如往常一样进入角色,镇定自若。这都得益于张老师平时对我的帮助和训练啊。这节课后不久,我就调离了这个学校,离开了给我启蒙给我厚爱的张老师,离开了那批善良可爱的孩子们。

篇9

1、离别与思念

古人似乎比今人重情,至少面对离别,比我们今人的感触要多得多。现代社会,各种交通工具和交流方式很容易让人“天涯若比邻”,当然,今天的“比邻”含义也变化巨大。正因为如此,古人借月色抒发的离别状态下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之情,就愈发值得我们咀嚼。

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写给朋友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之心,化为了千万人的心。有离别,就会有思念,尤其是在月圆之夜。正是这份“人尽望”的想象,正是这份“落谁家”的猜想,给予了友情以温度。

“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写给胞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面对着亲情,面对着无边的月色,所有的理性都服从于心中的担忧与不安,一切皆因故乡有自己牵挂的人。“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在烽火硝烟中,承载离别忧思的,不是书信,只能是那轮普照天下人的月亮。

宋代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是写给心上人的。“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在被离别之苦折磨着的女子眼中,月儿既有可爱之处,又有可恨之处。在对月亮貌似矛盾的情感定位中,不变的是“恨君”之情。口语化的表达,让炽热的爱情极具民间烟火气息。

月亮圆缺不定,在离人眼中心中,“缺月”割人愁肠,“圆月”更惹人心伤。无论月相如何,离别之苦,在流泻的月华下,绽放出美丽的光芒,散发着醉人的芬芳。

2、变化与沧桑

月亮高悬于夜空,似乎恒久存在着,见证了人世的所有变化,却又一言不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沧海桑田,潮涨潮落,所有深沉的思考,关于历史、关于人生,都可与月亮交流。

六朝兴亡,总让人唏嘘不已。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寂寞的,哪里是潮水,是月亮,更是心中有万千感慨的诗人。“旧时”二字,该浸透了多少曾经的欢笑与今日的凄清。在时间的流逝中,昔盛今衰总是那么残酷那么真实,无法回避,无处逃遁。

苏轼的《小调歌头》,在序中明确说“兼怀子由”。可见,仅将这首词理解为望月怀人是不够的。“我欲乘风归去”中一“归”字,道出了词人对月亮的喜爱追随之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心想事成毕竟只是梦,尤其是彻夜不眠的人,连做美梦的机会都没留给自己。勇敢的面对现实,投入滚滚红尘,热烈的活一场终究是最好的选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原来,月亮不仅多情,而且多智慧,可以帮人参透很多哲理。既然挫折不可避免,既然伤心是不能改变的存在,为什么不去接受它们呢?打开心结,人生将会少一些幽怨,多一些豪情。难怪《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面对无常世事,能在情深意重的背景下给人快乐生活的启迪,真得感谢苏轼,感谢那茫茫宇宙中凝望着人类的眼睛――月亮。

3、阴柔与淡定

即便是十五的满月,光芒也仅止于明亮,绝不会刺眼。相对于太阳的热烈奔放,月亮显得温柔内敛、不事张扬、有亲和力。月亮阴柔的特点让她呈现出女性的特质。也许,靠近月亮,就意味着靠近自己的内心,更易于实现精神追求上的自省与回归。

诗佛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篁”,已经衬出了人物的清新脱俗。或许,是有意回避别人的打扰;或许,是钟情于这片竹林,一切行为都在月光下阐释什么叫完美。月亮能懂诗人的心,这就够了。什么叫“天时地利人和”,《竹里馆》已给出了答案。寻到内心宁静的源头,这绝对称得上“人和”,是个人肉体与灵魂的高度契合。

篇10

关键词: 唐诗 “月” 意象 审美意境

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选录了唐诗6首,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录唐诗29家46首。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材唐诗中“月”出现的频率很高。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诗歌中“月”承载了诗人不同的感慨和心绪。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他们都喜欢借月抒情。但是面对同一轮明月,诗人们抒发的感情却不一样: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有对美好、永恒事物的赞叹;有时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叹惜;还有怀才不遇、宦海沉浮的感叹。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了诗歌不同的审美意境,它承载着诗人无限的情思和心绪,传达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营造美好意境,表达闲适之情

月亮本身就是美的,它高悬在夜空,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月光给夜晚的景物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幕,诗歌的意境由于月亮的出现而意蕴悠长。古代诗人们从月亮那儿发现了一种自然之乐,那便是远离世俗之后的一种纯真自我体验,这跟他们寻求超然的精神世界有关。追寻人生的自然纯洁与完美,往往是那些不愿与世俗同流文人的价值取向,于是他们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构建了另一种心灵世界。月出夜中,拂去了尘世的喧嚣,也拭去了世间的斑斓色彩。此时之月,或游于空阔的夜空,或悬于山间;或清辉如纱,或月影如梦,皆能让人回到纯净的本真状态。月亮的美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美。“月”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更是营造了唯美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描绘了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天色虽暝,却有皓月当空,万紫千红虽已凋谢,却有茂密如盖的青松。山泉潺潺流泻在山石上,似一条洁白的素练,在月辉下闪闪发光。有光、有声、有动、有静。全诗以松间明月为枢纽营造诗境,勾勒出一幅安静纯朴的生活理想图景。

二、以月寄相思,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思乡、思念之作是古月诗中数量较多的一块。古代读书人在求学、宦游的过程中,往往要远走他乡,别妻离子,孑身只影。故土意识是每个文化系统中都会出现的现象,而对于身处农业文明中的古代中国人,故土、家园、亲人更是组成了一个精神上的美好乐园。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中国人为什么对故土家园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当他们四处漂泊,深感孤独和凄凉时,思念故土家园便成了内心最美好的情愫,而明月之夜,辉满苍穹,正是强化这种感情的最佳时刻。高悬太空之月正有跨越空间阻隔的特点,把遥遥千里聚于一处。它是家乡山头之月,是亲人团聚共赏之月,此时之月自然而然就成了故土家园的象征。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就投向了那一轮光洁静美的月亮。这方面的诗句非常之多,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借月表思乡怀远之情的莫过于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是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在沦陷的长安月夜思家所做。“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但他更担心的是远在~州的妻子对自己的处境的忧虑。今夜的“独看”与往日的“同看”形成鲜明对比,对着一轮明月,诗人犹然生发了一种“忆长安”的情绪,此时的诗人百感交集。“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未能理解父母的相思之情。一个“怜”字,饱含深情,感人肺腑,又写出了对年纪尚幼儿女的关心,也写出了对远方妻子的牵挂。“双照”与“独看”相呼应,清朗的月光下,“我”身陷敌营,诸事萦怀。整首诗不正面写自己对月怀人之情,而从妻子对月思念自己,泪流不止的情态入手,使怀人的情感倍显具体、真切,匠心独具。全诗曲折有致,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丽而情悲。

广阔无垠的大漠边关,雁阵声声,萧风瑟瑟,戍边征人对家园的怀想,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更是一首刻骨铭心的思乡恋曲。苍凉的戈壁滩上,明月的冷冷清辉,勾起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笛声充溢于荒漠的边塞,勾起征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既是远方的闺中人对征人思念的描述,更是戍卒们浓浓乡愁的表达。征人们的乡思无形无迹,通过“月”“笛声”这些物象却又显得无处不在、无所不至。月光、笛声这两个轻盈飘忽的物象已经成为浓浓乡愁的凝重载体。那一片片冰凉的月光,分明就是一声声归去来兮的呼唤。

三、以月渲染气氛,寄托文人失意情怀

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勾起了孤独与失意者的悲苦心绪,因此失意者站在月光下总是把月写成寒月、孤月、冷月。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此时的月更是一轮“冷月”“寒月”。作者借月抒情,渲染了与朋友将别时的悲惨凄凉的氛围,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人的心境更是凄凉愁苦。

人的生命本性是向往自由的。在现实的逼仄和压迫之下,自由的生命必会寻求解脱与超越。生命和精神的张势,使人寻求对现实的突破,追求人本性的澄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多次写道月亮:“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此诗是记梦,亦是游仙,作者通过记述梦游天姥山的情境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人写梦游天姥,三次提及月亮。他想象着月亮跟着自己一路下山,又一同入梦。月亮伴随着诗人梦中游仙,一路相送,浪漫又富有豪情。在神仙的世界里,日月照耀金银台,该是何等的辉煌灿烂。但愿长醉不愿醒,梦不醒,灵魂在自由中止泊,生命在本真中流露出光华。在借月抒怀的过程中,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诗人情感的组成部分,诗人用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月亮已经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与诗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四、借月表达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月以其永恒的意义引起古代诗人们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往往又是在主体感情受挫的背景下出现的。当诗人们的人生理想不能实现,济世之志无以施展时,他们常常转向寻求精神本体的永恒和超越。皎皎明月,尽管跨越千年时空,阅尽人世沧桑,却能纯美如初,不改本色,从这个角度讲,它自然成为诗人们灵魂和生命永恒的象征。此类诗中之月,在充满理性思考的同时也表现得精美绝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成为绝唱,就在于它把这种永恒和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伤,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奈中发出浩然长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但是诗人并不悲观,而是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与人生之永恒与短暂的哲学思考表现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和对幸福爱情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仅给我们以深刻的哲理启迪,而且给我们以精美的艺术享受和情感陶冶。

月同样带有历史的痕迹,笼罩着无限哀婉的色彩。刘禹锡在《石头城》中咏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曾经繁华一时,而如今,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依旧多情地照着这早已残败的古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描写的是故国寂寞的现实,反思的却是六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是江月见证了这些朝代兴亡的悲凉历史。这秦淮旧月融进了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人生在世,谁不希望花常好,月常圆。然而自然与社会的法则规律却是无情的。圆而又缺的月亮,清冷的月光色彩,孤悬中天的寂寞月亮形象,经过世世代代的文化积淀,已经融入了诗人们复杂的情感。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俯拾皆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经常成为诗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他们借月抒发内心情感,并使月和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美丽的审美意境。

参考文献:

[1]陈凤珍.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多重意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1,VOL26,(1).

[2]应晨.从唐诗中的“月”看唐代诗人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阴山学刊,2010.2,VOL23,(1).

[3]张华.诗歌中明月意象之解读.散文选刊(理论版),2010.5,(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