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9 07:1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登鹳雀楼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登鹳雀楼古诗

篇1

登鹳雀楼全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诗意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望的远”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篇2

【关键词】王之涣;登鹳雀楼;赏析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222-01

王之涣的诗名在盛唐曾响彻一时,惜如今风流散佚,仅有6首诗存世。由于史料不足,人们对王之涣的了解也甚少,而其诗亦受到一些争议。就连众人耳熟能详的《登鹳雀楼》,细析之,亦疑点重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描述的时间为何时?“白日”与“黄河”的意象有何深意?登高乃为何?下文将试图寻找答案。

一、对于白日落日的理解

对于“白日依山尽”之“白日”的理解,通行的解释为“落日”。如在广东高校中通用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对此诗的解释为:

“落日衔山,情意绵绵;黄河入海,气势磅礴。”①

然而,“白日”应当解释为“落日”吗?王之涣所描写的,是黄昏之景吗?从字面上理解,“白日”即为白天的太阳,与黄昏之景的落日相去甚远。李贺《相和歌辞・日出行》:“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可见,在“白日”表示“太阳”的语境下,多指日昼时的太阳。另外,“白日”也可引申为白天或时间,如李颀的《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白日”与“黄昏”是明显的相对而列;又如李白的《寄远・其四》:“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在《登鹳雀楼》中,如若将“白日”解释为白天或时间,不论从对仗或是意义来考察,均有牵强之处。但是,比对和联系“白日”在古诗文中常见的两种意义,《登鹳雀楼》的“白日”作为意象,亦有与“时间”相交甚密的蕴含。

首先,“白日”并非“落日”,诗中描述的时间亦非黄昏,乃为白昼,彼时太阳还高悬于天穹。那么,又一个问题引申而出:既然是中天的太阳,又为何依山而尽呢?于自然规律,岂不矛盾?我们可以继续做出分析:

“白日依山尽”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想象。另一首由畅当所作的无言绝句《登鹳雀楼》写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从下联看,鹳雀楼的四面除一面依山外,其余应为“平野”。而这一面山又处于什么方位呢?《唐诗选注》对鹳雀楼的注释为:

“东南面是中条山,西面可以俯看黄河。”②

由此可知“白日”不可能向东南依山而尽。我们不妨想象,诗人登览远眺,彼时日正中天,而旁边就是中条山。这样的景色带给诗人对时间流逝的进一步想象:时间不会凝固,艳阳也会落下。下一句“黄河入海流”也采用了相似的手法。鹳雀楼地处山西永济县,乃于内陆之中,王之涣绝不可能看见黄河奔流入海的画面。因而他俯瞰鹳雀楼下滚滚东流的黄河,想象奔腾的河水汇入大海。

其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捕捉了时空的流动变换,乃是诗人对宇宙生命的体察。日光再盛亦有消尽时,黄河奔腾亦有入海处。王之涣登高而望,此时此刻的风景依旧是风景,然而时间将会不止步地流逝,河流也有入海之时,宇宙生命总是在流动变换。过了一段时间,太阳会不会依旧照耀鹳雀楼?换了一个地方,黄河是否已经入海而无处寻?这样的想象予以王之涣心灵的冲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短短十字,就捕获了时空之中流动的诗意,旷远深沉。

二、登高何为

有关王之涣生平的史料甚少,这位盛唐时期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的诗人,在新旧《唐书》中均无传,唐宋文献材料记载其事迹者亦极少。在元代辛文房所撰的《唐才子传》中也只有寥寥230字的记载,如此描述王之涣:

“少有侠气”,“中折节工文,十年名誉自振。耻困场屋,遂交谒名公。”可见,王之涣在求取功名之路上并不顺遂。清末出土有唐靳能所作墓志,名为《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较为精确详细地记载了王之涣的生平,当中有一段王之涣辞官的描述:“会有诬人交构,公因拂衣去官,遂优游青山,灭裂黄绶。”王之涣在从官之时曾遭人诬陷,因而辞官远去,悠游山水。此后更是“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淡圭爵,酷嗜闲放。”③

上文“拂衣而去”四字微妙地表现出王之涣的性格,率性,豁达。这样一个人,在登上鹳雀楼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和很多唐朝诗人一样,王之涣也热爱登高。登高作为一个时代的传统,有着深厚的内涵。它寄放了文人骚客的才情与远志,更是一个舞台,是诗人们喷发深宏情绪的出口。早在春秋战国,荀子就提出:“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可见登高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向上、奋进的象征意义。又如杜甫《望岳》,借登高以表达豪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王之涣的登高,则更接近于体察宇宙天地的路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已成为鹳雀楼的不朽绝唱。对诗人而言,登楼并非只为踏在更高的高度。登楼的终极目的,乃是穷尽千里目。攀爬更高境界,才可发觉白日有时尽,河流终入海。由此才可体察到宇宙生命运转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体察到身为渺小人类的无奈和悲哀。而要穿越这层形而上的消极迷雾,亦离不开登高,穷尽千里目,穷尽万千世界。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细读之可查一丝对时间流逝的隐藏的悲哀,然而诗人椽头稍转,不断追寻的积极的人生意味又倾泻而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诗人在领悟了天地宇宙之运转之后,对人生的自觉地省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体现出探究与追寻精神,更是人类面对浩瀚时空时不懈前行的闪光之处。

注释:

①喻朝刚.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M].辽宁:辽宁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85.

篇3

一、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领悟诗歌大意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往往把一首好诗比作一幅画。可见,诗歌和绘画都是相辅相成,一脉相通的。画能使词语表象化,使诗句简单化,简单的几笔,就可以把诗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我采用了分小组画文本的方法。第一小组的学生把课题的意思画了出来:画面上有一家旅店,旅店的左侧竖着一个招牌一样的标志物,上书“徐”字。可见,这是姓徐人家开的店。第二小组将“儿童急走追黄蝶”表现了出来:画面上的儿童在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但“树头花落未成阴”表现得不够好,只画了光秃秃的树枝,还要点缀几片新叶才比较符合诗意。第三小组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了奔跑的儿童,从儿童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很开心。学生通过绘画、读词、悟词,无需多做解释,他们已然明白了诗中“篱落疏疏”“未成阴”“疾走”等词语所表现的意境。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音乐、视频等方式,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触,也能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更深刻。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及其周围景象的图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后,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你会说些什么?你会怎么想呢?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对于有一定描述性、情节性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使他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二、加强诵读,引发学生的感悟

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能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指导朗读时,就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学生确定感情基调,确定感情基调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指导学生处理好重音与节奏,看看哪些是表达诗文感情的关键字,重音就可以落在这些关键字上,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读多了,自然就能背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在教《暮江吟》时,我给诗歌配上了图片和古典音乐,视听结合,将学生带进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了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耀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黄昏景色!配以古筝独奏,学生仿佛置身于优美的秋江暮色中,美好、愉悦的情绪油然而生,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也慢慢地融为一体。此时,再让学生体会诗中江边傍晚和夜晚的美好景色,学生就不难理解“可怜”二字,以及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了。

三、感悟意境,激发学生的诗情

诗,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它的诗情画意,就是因为它的内涵深广。诗歌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情感联想。如教学《题西林壁》一诗时,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首先当然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侧看”,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各不同”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在此基础上,教师有必要再适度启发学生领悟:诗人不只是在表现庐山的姿态特征,而且是在启示人们,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这样才能真正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再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时。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从观光角度去理解诗句,还应启发学生发现其中蕴涵的哲理:只有登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胸襟开阔,目光远大,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鼠目寸光。教学《示儿》一诗,体会诗人陆游临终前“不见九州同”的沉痛心情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诗歌的后两句,体会诗人渴望“王师北定中原”那一天到来的强烈心情,从而深切感受诗人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篇4

关键词: 学情 教学设计 调整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情”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料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路。反思以往课堂:固守预设教案,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状及时变通,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障碍。实施新课程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又很容易陷入另外一种误区,即不重视规律性的研究,过于迷信“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蒙上一层不可知的神秘色彩,同样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教学设计该在什么时候调整,怎样进行调整呢?结合实例,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权作抛砖引玉。

一、调整于认识模糊处

学生在根据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造成认识的模糊。如在讨论《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时,一位学生说:“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假意说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就把璧骗回来了。”一个“骗”字,尽管容易被人忽视,却是不可小看的错误。于是教师抓住这一点,让大家讨论:“蔺相如是‘骗’回来的吗?从课文中找找根据。”学生细读之后纷纷发表看法:

“不能说是‘骗’回的,因为这块璧原来就是赵国的。”

“蔺相如是用妙计把璧要回来的,我觉得这里正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过人。”

“蔺相如拿到璧后,还对秦王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十分勇敢。”

……

调整于认识模糊处,不仅纠正了“骗”字的错用,而且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丰富精神内涵。

二、调整于质疑问难处

课堂上学生质疑的问题是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在解读课文、建构新知中必然会产生的矛盾落差。由于小学生同龄群体在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往往使某些质疑具有普遍意义,教师如能在此时捕捉带典型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无疑就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古诗《登鹳雀楼》时,投影出示鹳雀楼的图像,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懂了全诗。不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雀楼应该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画了两层?”老师一怔,但马上镇定下来,调整思路说:“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或者是诗和图都错了?”学生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老师点拨道:“《登鹳雀楼》是表达诗人登楼时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又一层的行为呢?”于是学生若有所悟:“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更远。”“这是诗人的想法。‘欲’就是想的意思,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教师故意欲言又止,接着对说图画得不对的学生说:“不是真的写诗人登了三层楼去看景色。”

三、调整于意见分歧处

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学生们从自己的感悟出发表述各自不同的见解,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会十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业的推进,同样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落花生》一课,作者借物喻理引出如下观点:“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却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对这种观点学生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当然不好,但外表好看又有实用的桃子、石榴、苹果,不是比虽然有用但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好得多吗?还有的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外表好看又有实用,确实不错,但也用不着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来炫耀自己,做人应该谦虚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环节,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唇枪舌剑,互相辩论。在辩论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多元价值观。

四、调整于学生错误处

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允许学生出错,没有错误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允许学生出错,根据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辨别和理解、分析和纠错,学生会在真实的错误中成长,逐步达到少出错误的境地。

研读了《狐狸和乌鸦》一课后,老师请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话音刚落,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一个说:“狐狸这么狡猾,骗了乌鸦,我们可不能像狐狸那样去骗人。”一个说:“乌鸦喜欢听好话,结果上了狐狸的当。我们不能光听好话、奉承话,而要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要说这些好话。”……这时候,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很会动脑筋,我们要向它学习。我叔叔就是因为很聪明,很会动脑筋,才成了百万富翁。”听了这个回答,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环节,给学生讲了《动脑筋致富》和《骗子没有好下场》两个故事,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聪明,应该把聪明用在什么地方。

五、调整于感悟独特处

“感悟”之谓,即在感知之后有所体悟。而感知和体悟,就是学生源于自身不同经验、不同积淀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有其独特的价值。课堂上当学生有所感悟,且有强烈的表达愿望时,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开渠引水,而不能拦河筑坝。

篇5

"课堂突发事件"通常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无法预测、影响教学进程的情况,通常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分歧,出乎教师事前设计与意料范围,如偏离教学设计方向的突然提问或对老师提问给出一个"古怪"的答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小学教学要求具有很高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因此,这种情况就更为复杂,给我们课堂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当课堂突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尤其当学生的"古怪"提问或答案正好击中教学设计中的空白,而这个内容又正好是教学内容的关键衔接点时,教师的教学机智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的应变水平,是一个教师具有良好教育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

一、巧用突发事件,化解消极因素

如果说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小生态系统的话,那么课堂是一个拥有几十个生命的相当大的生态系统。在这样大的生态系统里,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给课堂教学带来干扰。教师要保护好这个生态系统,始终要保护课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化干扰为机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马卡连柯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一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的语文课上,有十几位教师在听课,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撞门而入,径直入坐。这时,全班同学神色凝然,以为教师要批评一通了,但是,这位教师并没有停止教学活动,也没作及时处理。当读到"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一句时,教师就地取材,问道:"'小扣'是什么意思?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而不是'猛推'呢?"学生议论了一番,认识到那是因为诗人懂得敲门应当是轻轻的,猛敲猛推是不文明的行为。教师追问:"为什么在'久不开'情况下还是'小扣'呢?"学生说:"如果主人不在,就更不能猛推而入,这是更不礼貌的行为。诗人知书达礼,有教养,有学问,才能这样做。"这时教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座位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推'?"这位同学脸红了,大家也都友善地笑起来。这笑声,无疑体现了大家对刚才突发事件的理解。终于,一场骤起的课堂风波,不仅没有影响课堂教学,反而被教师用教学机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意,实现了教育价值。

二、巧用突发事件,灵活化解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难点问题,使教师造成尴尬的局面,由于这些问题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没有办法找资料或与同行切磋,而必须解决与片刻之间。

我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我先把鹳雀楼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突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如果说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样楼就应该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有两层?"莫非是图错了?我怔了一下,便先来一个"缓兵之计",说:"是图错了呢,还是诗写错了呢?还是图和诗都没有错?"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认真思考。我缓过神来,接着点拨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想法呢,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还要再登一层?"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可能是诗人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还看不到远处景色的那种可惜的心情。"有的说"这是诗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登得高才能看得远。"有的说:"这种想法与楼有几层没有关系,即使站在二楼上也可能有这种想法。"我说:"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诗人的想法,表现了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这时说图画错了的孩子接着说:"不是站在楼上的诗人说鹳雀楼还有第三层。"

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猝不及防的问题,有时确实会把教师、同学问懵了。提出这些问题也许只是偶尔触及,但这正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教师要有敏锐的智慧捕捉其中可能具有的价值因素,并要设计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课堂的生成发展,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

三、巧用突发事件,临场改变设计

课堂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客体、本体、媒体等随时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教师且不可为"圆满"地完成预定教程而一味抢时间、赶教案,必须灵活自如的因地制宜、因课制宜、因生制宜。

我在教学《五彩池》这篇课文时,有一个学生提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我先是一愣,接着便临时改变了预先的设计,说:"这个问题提得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是否合适;二是池子的深浅是否合适;三是池水是不是很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我们仔细研读一下课文,五彩池具不具备这些条件。"于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地仔细读课文,并找出了许多根据,说明不能游泳。如:

--课文中写"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大小不能游泳。

--课文写五彩池水深的"不到三米",水浅的"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可见大部分池水太浅,是不能游泳的。

--"水来自同一溪流"可能是水比较干净的,但这样奇异的自然景观,如果有很多人下去游泳,把水弄脏了,不就破坏了景观吗?应该是不能去游泳的。

--课文中还有"池底生着许多石笋......"的内容,它能变成五彩颜色正是这些石笋的原因。这说明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是无法游泳的。

......

篇6

星期六下午,邻居王阿姨匆匆到我家,对我说:“巧巧啊,我要出去办点事,请你帮忙照顾一下小叮呱好吗?”说完便摸摸她6岁的儿子——小叮呱。我爽快地说道:“王阿姨,您尽管放心,小叮呱在我这儿一定没事。”阿姨点点头,放心得走了。

我和小叮呱坐在沙发上,心想:咱们玩些什么好呢?对了!我灵光一闪,可以教小叮呱念古诗呀!于是,我从书架上那出一本《精编唐诗三百首》,在上面选了一首简单易懂的《登鹳雀楼》。开始,我让小叮呱跟着我一句一句的读,可是,他总是读了这句又忘了那句。“没关系,再来。”我时刻这样对自己说。可是小叮呱实在是不“懂事”。这下,我火了,直对小叮呱嚷嚷,看着小叮呱委屈的模样,我转念又想:这也不能全怪他呀,实在是我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再说,老师讲过,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要多动脑筋克服困难。于是,我又静下来,心平气和地想办法。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拿起书,对小叮呱说:“你会汉语拼音吗?”他点了点头,我便用笔在整个诗上注明了汉语拼音,叫小叮呱自己根据拼音把诗读通顺。小叮呱机灵极了,只一会工夫就把诗读得滚瓜烂熟了。我于是趁热打铁,对他说:“古诗要‘二、二、三’的读,这样才好听。”小叮呱听话的点了点头,接着就练起来。几分钟后,我要他试试看。起初我还不敢相信,但渐渐地,我觉得读得都比我好了,我的脸刹时红了。

这时,门铃响了,我和小叮呱一起去开门,原来是王阿姨办完事后来接小叮呱了。我真有点依一不舍。阿姨问:“巧巧,叮呱今天乖不乖呀?”我开心地说:“小叮呱可乖了,他还学了一首唐诗哩!”“是吗?”王阿姨半信半疑。小叮呱急了,说:“你不信?”说完便摇头晃脑读起来。王阿姨听完,高兴极了,直夸我是个能干的好孩子。

篇7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愉快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如在教学古诗《嫦娥》时,可以从学生喜爱的神话故事入手,通过讲述嫦娥偷取灵药,飞向月宫的传说,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再范读诗句,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嫦娥飞仙的诗境,此时,无需教师再做提点,学生已能做到书声朗朗了。

再是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者在学生意读全诗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昧: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二、诵读诗文。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

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但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读。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 n”。《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i”不读“qi”。

三、引导学生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想象,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我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以及周围的景象的图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想呢?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感受古诗内涵的意境

篇8

2008年春天,在信阳文化馆听了郑建荣老师在信阳文化馆的观摩课《送元二使安西》,本节课最精彩的是郑老师在课的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咏唱《送元二使安西》,郑老师先介绍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和学生用低沉、哀婉的曲调声泪俱下地咏唱,再加上恰当的手势和表情语把王维送别元二时的难舍难分、悲伤、和惆怅表达得淋漓尽致。人们仿佛就在送别现场,仿佛都在和元二话别……所有与会人员的内心深处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无不为之动容。

几年来,我一直在尝试并探讨咏唱古诗,也尝试了一些方法。通过努力,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咏唱古诗,已经形成了咏唱古诗热潮,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探谈谈我所采用了一些方法,供同行们参考,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借用一些人们喜闻乐唱的歌曲曲谱咏唱古诗比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引导学生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曲谱咏唱,学生既找到了乐趣,又加深了的诗文内容的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一个孩子专心致志垂钓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登鹳雀楼》时,我引导学生用《我的中国心》的曲谱咏唱,《我的中国心》那高亢悠扬的旋律和诗词“白日依山尽……”仿佛把孩子们带到了滔滔黄河岸边,正在登高远眺,宽阔的情怀油然而生……

2. 收听收看并学唱“古诗新唱”节目比如在教学《静夜思》和《咏鹅》时,我把学生带到电教室收听收看戴梓伊演唱的《静夜思》和《咏鹅》,歌曲学生跟着一起学唱,那优美的旋律和甜甜的歌唱,把学生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特别是教学《但愿人长久》时,邓丽君的甜美的歌喉,深情的演唱,拨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心理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泊船瓜洲》《题临安邸》时,我根据诗文的特点,让学生学唱童声演唱,那活泼明快的节奏,把诗人的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

篇9

一、将图画生动形象地直接呈现,小学古诗一般都是借景抒情的,有些情景光靠老师的描述还远远不够,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能在学生面前活灵活现,与学生达成共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让学生从图中感受,再来学习古诗,即使不用“残忍的肢解”,孩子们能够摇头晃脑吟诵出诗中的壮丽情怀了。

二、激趣引情,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上课铃声未落,教室里已经响起旋律优美的古乐。在古琴的铮铮声中,孩子们安静地坐着,思绪穿越千年,直达唐朝那个凄清寂寞的夜晚,与张继一同站立船头,看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听乌啼钟声打破寂静。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启发想象,进入诗境。多媒体动画演示,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登鹳雀楼》时,我用动画演示一个个广袤的空间,此时夕阳依傍连绵的群山,黄河远去,滔滔入海,启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接着演示“诗人更上一层楼”的画面,学生很自然地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中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篇10

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开始了一个新的尝试:幼儿学古诗。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而古诗篇幅短小,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很适合幼儿学习。

记得刚开始学古诗时,幼儿觉得古诗很深奥,读完后不知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选择了一些短小精炼、文字浅显、寓意明了、生活气息浓厚、童趣盎然的来进行教学。在吃饭前我给小朋友颂读了《悯农》并讲解了它的含义,小朋友们很快就记住了这首诗,而且没有一个把饭菜撒在桌上的。小碗干干净净。这样既学习了知识又进行了思想教育。站在高楼登高望远,让幼儿背诵《登鹳雀楼》,来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情景。我们每星期学一首古诗。由简单到复杂,首先老师念两遍古诗,使幼儿对所学古诗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一句一句地翻译给他们听,让他们基本弄懂诗句的意思。或者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古诗变得通俗易懂,也可结合图片、文字、音乐等措施进行教学。特别是利用DVD教学,声形并茂,这样更能理解掌握,相对以前兴趣多了,效果也更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幼儿能知道五言、七言的含义,有的幼儿虽然不懂古诗到底在讲些什么,但他们体会到了古诗的韵律美,觉得古诗读起来很好听。而一些家长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利用放学接幼儿回家之际,拿出纸和笔在“家园之窗”上把古诗抄下来,回家后再次教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参与,使我班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日益高涨。

学校开展了幼儿古诗朗诵会,孩子们把学过的古诗表演给大家欣赏,形式多样。有的像唱歌一样分男女生,你一句我一句地朗诵,有的跟着诗文内容创编出各种动作,创意十足,有的跟着音乐节奏朗诵,边朗诵边扭动着身体,俨然是在表演,可爱极了。

也许有人会问:幼儿学习古诗有用吗?我们认为很有帮助。有些古诗虽然比较深奥,对于幼儿来说,古诗中的许多意境确有不能完全理解的,但我们要求不宜过高,幼儿现在也许不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但谁能断言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不会幡然领悟此诗中开阔的意境和那份浓浓的友情?再者,幼儿学习古诗也可以锻炼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还能大量积累词汇,能丰富自身的文学语言。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诗,多背诗,能为其今后高雅风趣的谈吐、妙笔生辉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有时幼儿会对古诗东拼西凑,我们不应该制止,而应当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学习古诗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说的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