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
时间:2023-04-11 06:1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师徒结对”活动开展情况记录表(4月份)
时 间
地点
(班级)
被指导教师
内 容
评 议
2019.4.24
上午
大塘小学教师办公室
陈天霞
指导撰写教学案例
1. 弄清楚案例的含义及内涵
2. 弄清楚案例所包含的内容
3. 案例的撰写方法:先提出问题,案例描述,解决问题,分析及反思
2019.4.24
上午
大塘小学教师办公室
陈天霞
指导修改教学设计
1.确定主要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2.弄清楚了备课的基本要求和侧重点,并做好板书的设计。
3.懂得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培养,同时懂得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
2019.4.24
下午
大塘小学四年级教室
陈天霞
导师上示范课
《点面结合进行描写》微课
1.懂得点面相结合是场景描写的主要方法;
2.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懂得点就具体的描写,面就是概括性的扼要写。
3.点面结合,才能把场景写具体,生动。
2019.4.24
下午
大塘小学四年级教室
陈天霞
徒弟上汇报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课堂教学中以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2.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要紧密,教师的语言表述要适中。
3.注意加强组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培养他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9.4.24
放学后
大塘小学教师办公室
陈天霞
课后交流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建议
1. 教师的语言尽量用书面语进行表达,谈话引入要紧扣主题。
2. 每一个环节布置的任务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效果的检验。
篇2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充满爱的课堂所展现的是师生积极的情感互动与心灵互动,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差异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堂的温暖,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与轻松,才能让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心中绽放着花朵,才能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这样,学生才能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1.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可以让学生打开心门,愿意亲近教师,在师生之间进行微妙的情感交流。这样的课堂自然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助学生排忧解难。2.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充满渴望与热爱的学生,才能产生源源不断学习动力与强烈的求知欲,展开充分的想象,善于发现,敢于提问,积极发言;才能产生更多奇特的想法、新颖的观点,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二、兴趣,让学生展开快乐的学习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源于学生对认知对象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乐趣又会不断地鼓励学生形成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与积极的学习行为,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1.音乐渲染。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更能传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如情境、意境。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些蕴含于文字背后的内容是无法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来渲染氛围,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基调,让学生披文入情,这样更加利于学生透过文字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真正解读。2.画面烘托。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生动的图片,直观的画面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想象,更能让学生从中获取感性材料信息。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文字材料的阅读与生动的图片画面等结合起来,以画面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提供桂林山水风光图,让学生领略桂林山水的壮丽与优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此时,教师再相机诱导,一起来学习,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绘这优美的景色的。
三、提问,让课堂教学更具悬念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巧妙的设计问题,可以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教学更具吸引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文中所讲述的中国孩子是谁?(2)他发出了什么呼声?(3)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4)通过他的呼声你又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层层深入,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深度,进而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使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四、质疑,让课堂闪现创新的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富有活力的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批判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让课堂上有更多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进行不同思想的交汇与不同观点的交换,这样才能碰撞出思维与创新的火花,才能实现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性阅读,个性化解读,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与积极互动,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以所谓的师者权威与教材权威来限定学生的思维,将学生束缚在固定的条框内,而是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善于用问题来启发学生,要让学生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释放潜能,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更多不同的见解与感受,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才能真正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五、总结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本色教学 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51
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需要顺学而教,顺势而导,追寻更多的朴实无华,追寻更多的语文本色。这种语文本色教学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气氛热烈、活泼与安定、宁静的自然结合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教师、学生参与的集体活动,是听、说、读、写、书、思的综合训练。这需要我们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深入体会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意,以形成热烈活泼、安定宁静的课堂气氛,形成语文本色教学的动静结合之美。
有一位教师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感悟形象。“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呢?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出来,自由地读,自由地体会。有的学生认为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有的学生认为爸爸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文中关于爸爸的描写仅仅是只言片语,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零碎的语词里去感悟爸爸的形象,依托层次分明的朗读,爸爸那“爱和平、爱家庭、有才华”的多维形象便跃然纸上,也跃然于学生心间。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教师抓住学生感情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学生情动于中,必形于言。通过读、思、说,学生对文章重点段的理解深入而透彻,并把发自内心的呼声表现在朗读之中。
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安定、宁静的思考氛围,学生学习、思考、讨论热烈而活泼,两者结合,学生情动于中,思发于言,对父亲的爱、“丧父之痛”的情,自然升华为对战争的恨。
二、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自由、自然学习的巧妙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氛围中自由、自然的学习,再与教师引导、点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产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动手做做看》一文,教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共同梳理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朗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逐段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随文识字,然后读文、学习、讨论、实验:“放进哪些东西杯子里的水会漫出来?”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再回到课文中妈妈所说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听了妈妈的话,文中的伊琳娜决定自己动手做做看。教师课件出示试验过程和提示:“她有什么发现?从哪个词看出伊琳娜感到很意外?看到这个结果,伊琳娜的心情怎么样?她是怎么问朗志万的?朗志万是怎样回答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写心得,最终揭示了主题。
一堂语文课,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营造主动、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浓厚的学习兴趣之中。
三、教学整体设计与变化生成的适时结合
语文本色教学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感情,而且要随学而动,注重抓住一处或几处精彩的细节去感悟、去体会,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教学《乡下人家》这一课,第一课时,揭题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分层次学习,书写生字词,画出精彩语段。第二课时,研读课文,教师引领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你在乡下人家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用在 地方看到 ”的句式来概括各段大意,再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独特、迷人)研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写在句子的旁边。然后和大家交流你的学习体会。”有的学生抓住重点句,找到了关键词进行体会;有的抓住对比句,体会到了生命活力;有的抓住“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来读议;有的抓住“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来欣赏每个季节花苞、花朵的美丽;有的抓住一个“探”字想象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水到渠成地背下了这两个自然段。
第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概括,再自学或互学,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作者是怎样把它写生动、写具体的;第二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在 地方看到 ”的句式来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这样,两个课时都把整体关照和细节落实巧妙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收获又多。
篇4
目前的学生“问”的能力、意识如何呢?我市在年度质量检测中,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向老师或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反馈结果表明许多学生提的问题局限于字词理解方面,缺乏有价值的探究性、思考性的提问。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会提问,提不出什么问题。这不由得引起了教师们的思考:这些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哪里去了?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现就两个课堂实例进行比较,并谈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看法。
[案例1]
师:大家读了《琥珀》这篇课文以后,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
生1: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问题指向蜘蛛和苍蝇都被裹在松脂中的原因。
生2: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问题指向松脂球为什么能经历沧海桑田变成化石的原因。
教师一听这些问题出乎意料,忙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和课文没什么关系,还是我来提吧。请你们想一想,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包在松脂里呢?”于是,学生不再提问,老老实实地回到教师问、学生答的轨道中。
[案例2]
师:大家刚刚读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生1:青蛙妈妈为什么把它的孩子扔在池塘里不管呢?──问题指向青蛙的生活习性。
生2:我看小蝌蚪找到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妈妈,只能说找到一只青蛙。──问题指向文本的体裁。
生3:小蝌蚪长大后为什么和小时候不一样呢?──问题指向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提问和看法,然后师生一起就这些问题研读课文,发表各自的意见,甚至想到了课后收集有关青蛙生长过程的资料图片。
从上述课例不难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极易从标准答案、教师权威和预定教案中“蒸发”。相反,只要我们像课例2中的教师那样用心去关注、倾听学生哪怕很幼稚的想法,他们就能张开探究双翅,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因此,我认为:
一、保持对课堂中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学生提出了教师缺少准备的问题。这说明随着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问题和想法,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怎么办?
1.教师要保持对课堂中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
在课例1中,学生的问题其实已经指向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一起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为什么能经历沧海桑田变成化石的原因。可由于教师缺乏知识准备,也缺乏对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抑制了学生提问的欲望,因此也失去了组织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学习的机会。
2.教师要做好知识准备,善于引导问题,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协作。
教师一方面要进行知识的“充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对那些学生理解范围之外的问题,可以简要引导或暂时搁置,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请其他学科的教师给予解答,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协作。如“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的问题就可以考虑请化学老师来解答。
3.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自己无知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的精神。在案例2中,教师敏感地把握住学生提问的闪光点,为他们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设契机、“开绿灯”,构建了一个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引导学生找准切入口,激发他们潜在的问题意识
1.从课题着手。
从课题着手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可引导学生抓住“呼声”发问:什么呼声?为什么发出呼声?是一个人的呼声,还是代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孩子的呼声……然后导读课文,学生就可从总体上领悟到“呼声”的内涵,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渴望和平”的主旨。
2.在矛盾处探幽。
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一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教师可就这个关键句子引发质疑:为什么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又感到她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再组织学生进行基于以上问题的研读讨论和资料搜集,最终理解课文,形成自己的观点。
3.在文本“飞白处”发问。
让学生在飞白处发问,启发他们联系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联想。如古诗《寻隐者不遇》省略了哪些内容呢?“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呢?再让学生分小组读读想想、说说演演,在情境中体会事情的经过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加深对文本意蕴的领悟。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将学习向课外延伸
篇5
1.在音乐中教师描述,学生闭眼睛想象:蔚蓝的大海上,一群群白鸥在自由飞翔;茂密的森林里,鸟儿们在尽情歌唱……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是写谁的呼声?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
二、突破重点,读中感悟
1.小结后过渡:作者失去的是怎样的一位爸爸呢?轻声读课文第一到五自然段,用心体会。划出相关句子,写自己感受。
2.交流,结合学生回答体会爸爸的杰出。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我的爸爸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3.指导朗读,读出自豪。
4.我的爸爸还是怎样的人呢?学习“机场分别”的一幕。
5.结合学生回答,体会爸爸的自信和对妻子、孩子的爱,对和平的热爱。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6.指导朗读。
7小结,想象一家人平时的幸福生活。
8.过渡:我们和爸爸相约――(齐读句子)
9.想象画面:假如爸爸真的凯旋归来了,当他走下飞机,我、妈妈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10.齐读机场分别的内容。
11.我和妈妈在思念中等待,等待与爸爸机场重逢的幸福时刻。可是―(在《假如爱有天意》中,教师深情诉说: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12.我们迎来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的心情?读出来吧。
13.此刻,机场重逢,我却不能――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能――我只能――我只能――
14.指名读,齐读。
15.回读机场离别时的情景,再次体会失去爸爸的悲痛。
16.爸爸走了,从此以后我再也听不到他亲切的话语。但是此刻,我却分明听到了他的呼唤,他呼唤的是――全世界都听到了,他呼唤的是――
17.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我的爸爸还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同学们,现在再读这两句话,你的心中除了自豪,更多的是什么?
三、结合资料,攻破难点
1.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爸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爸爸用生命捍卫的和平实现了吗?轻声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看看当今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吧。
2.指名回答。
3.出示当今世界一些战争情景,学生观看。
4.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你想呼唤什么?
5.小结:1945年,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不论是51年后的1996年,还是现在,和平之神都没有永驻人间。和平之花是那样的美丽,但它又是那样的娇嫩,那么容易遭到破坏。
四、深究课题,升华情感
1.再看题目,这还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2.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呼唤的是――
3.在《让世界充满爱》中,教师激情呼唤:我、你、他,大家都在呼唤,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不断壮大热爱和平的力量。我们希望一起(齐读)――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五、总结全文,指导表达
在语文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情”。
1.以境激情
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是孩子对战争了解的太少,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和平的概念及切身的体会,以及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我充分发挥了音乐的作用,让孩子们或在伤感的音乐中任泪水流淌,或在悲壮的音乐中受到心灵的震撼,或在纯净的音乐中憧憬对和平的向往……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他们不仅体验了文本内容,更在这样的情境中经历了一次情感的历程。
2.用情点情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激情,而这种情首先要由教师来点燃,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激情,才会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情感。在备课时,我几次停笔,因为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而在教学中,我自己做到了全程全情投入,把我体会到的骄傲、深情、幸福、悲痛、热爱……通过我的语言、我的神情、我的动作传递给学生,为学生营造浓浓的“情”的氛围。
3.生活导情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语文教学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而学生的情感也更是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体验。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回到生活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作者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画面,想象机场迎接凯旋归来的爸爸的情景,让学生有了真真切切的体验,激起幸福的感觉。
4.对比生情
在同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最容易让人把它们往一起想。而人往往在失去之后才会愈加发现失去之可贵。在这节课前半部分的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体会一份骄傲,满心幸福。就在这时出示迎接父亲遗体的文字,配以伤感的歌曲,同样的机场,却物是人非,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怎不让人悲从中来?学生的情感从幸福的巅峰跌落谷底,再加上教师语言的推动,于是学生潸然泪下。这时对“机场迎接”这一部分的朗读是一种泣泪的宣泄,而对“机场送别”部分的朗读更是一种无言的悲痛。
5.情感升华
篇6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笔者将结合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实例浅谈几点拙见:
一、从语言环境突破,体会感情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朱作仁谈朗读》)。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就像在头脑中“放电影”,通过多种感官,使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把“话”想像成“画”,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其中,他们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如《荷花》,图文结合,想象荷花开放时的动态,让鲜活的画面浮现在学生脑海里,理解荷花的形象美;分内容(总起句、花、叶)朗读,边朗读边想象整段课文;启发学生进入情境,充分感受荷花的美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由读到背,既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又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和内化。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要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在熟读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专注词语而引发感悟,引导学生品“切中文本脉博处”的词,用自己各具特色的情智去琢磨、去体验、去品味、去创造。让我们到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二泉映月》里去感受品词之精妙吧。
课伊始,王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描写无锡惠山上的“二泉映月”这处风景的文字,待学生把相关内容一一找到之后,王老师就把这些词语投放到大屏幕上,让它们来了个“集体亮相”:
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
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
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这一组“闪亮登场”的词语群,诗情地展现了“二泉”的意境,也精准地切中了文本“脉搏”。之后,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四组词,让学生在品词中感悟“二泉映月”这处风景名胜的优美韵致。此时,王老师仿佛是一位“刺绣高手”,飞针走线,色彩越“绣”越浓,最后姹紫嫣红、光彩照人。学生在数遍的朗读中,读得投入,读得优美,读出了韵味,读出了意境,经受的可谓是情感的洗礼!
二、从主要内容入手,整体感知
小学阅读教学应扎扎实实地加强朗读、默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连贯上下功夫。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感知当时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气氛。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充分抓住示范朗读这一环节,把当时的情景通过语气的变化创造出相应的情感渲染,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久久地,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
三、从生活经验激活,领会思想
篇7
1.《独坐敬亭山》是
朝诗人
写的,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其中“厌”字解释为
,“闲”字解释为
。
2、《望洞庭》作者
朝代
,这首诗描写了
(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在诗
中,作者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
,用
比喻洞庭湖。
3《.
忆江南》是一首
,“忆江南”是
名,是
朝诗人
写的,其中写景的句“
,
_
”“能不忆江南?”
的另一种说法
。诗中的“谙”字读音
,解释为
。
4.《桂林山水》中,引用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
,此句
为全文的
句。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
和
两
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这样的美景让人仿佛走进了
的画卷,真
是“
”
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6、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
的西湖,却从
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
得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
佛
。船桨激起的微波
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7、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
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
座
,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
驼,
,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
的
,像新生的
,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
啊,
,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
下
来。
8、这样的山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着这样的山,再加
上空中
,山间
,江上
,让你
9.《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
,作者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
,听到
;本文作者是按
顺
序记叙的。
10、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
,
,
,
,
溪声也时时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
,那溪
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1、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
)流
出。虽说是(
),可也容得下(
)进出。怎样小的小
船呢?(
)个人(
),刚合适,再没法容第(
)个人,
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
)
拉绳子,船就(
),在(
)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
)。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
)到(
),
到(
),到(
),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
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
)和(
)
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过来。我有感觉要是把头(
)抬起一
点儿,准会(
),(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
(
),生活很(
)。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
只要(
),(
),就等于有了
(
)。”
1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
。无
论
。
14.哈默随着逃难的人来到
_,受到镇上人们的
,当
镇长给他食物时,他却要
,表现了
的可贵品质。
15、《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
照
,往往会产
生
。
1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后来黄河变了,成了中华民族
的
。
11.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
),它
是用(
)和(
)配合起来探路的。它一边飞,一边从
耳朵里。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_。
17、科学家们探究
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
了
。
18、夜莺的歌声打破了(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
接着又用一股新的(
)唱起来。
《夜莺的歌声》一课中,“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
等都指
。课文中的“小夜莺”指
,我们知道小夜
莺是一个
的孩子。
19.《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作者是
_,以
形式来写的。
雷利的呼声是
。
20.《乡村四月》的作者是
代的
。诗歌描写了
的情景。能反映乡村四月人们忙碌的词语是“
、
_”。
我能从“
,
”的诗句中想象出山原
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1、《四时田园杂兴》是
朝
写的,诗中描写农民热烈劳动场
象出小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22《.
渔歌子》的作者是
代的
,他还是个著名的
。
23.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主要讲了
敢于挑战权威的事,
他是一个
_的人。
24.“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
次,“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
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
。说他“
”,因为他
爱鱼到了
的境界。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
那样细致;有时又
,很快画出金鱼的
,仿佛金鱼在
。
25.这学期我们学的两则寓言是
、
,《纪昌学
射》一文飞卫让纪昌练习眼力要先练好
。纪昌按飞卫的要求回家先
练
,再练
。告诉我们
_的道理。《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
,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26.《普罗米修斯》一文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
,不屈不挠,
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普罗米修斯把
带到了人间。自从有了火,
普罗米修斯以
。但普罗米修斯没有
,他的
真让我们感动。
27.人的生命是
_的,可是,为
是无限的。我要把
,投入到
。
28、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
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
。
她走得很
,没有一点儿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
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
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
朵
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
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29、安静的手指
合拢,
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
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
间
,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
,安静的
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
的内心世
界,
,我深深地感动着。
受
。谁都有
,谁都可以创
造
。
32、《生命
生命》从
、
、
几件小事展示生命的意义,教育我们: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是
33、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
,
也可以
。
34、茁壮成长在砖缝中的小瓜苗,让我们感受到
了
,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意味着生命
是
。
35、《乡下人家》全文围绕着
这句话介绍了
乡下人家风景
、
的特点。
的红霞,
的微风,
飞过的
的鸟儿,都是他们的
,它们和乡下
人一起,绘成一幅
、
的田园的风景画。
38、罗丹是
国著名的
。在工作时表现出
“
。
39、伽利略是
著名
。在
过程中,
表现出
的精神。
40、《父亲的菜园》一文按
顺序写的,赞扬父亲
的品质。
41、渔夫用
战胜了魔鬼,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
42、《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
》,这本书又叫《
》,由
个小
故事组成的。其中著名的故事还有
、
,这本书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
“
”。
43、请写出《小英雄雨来》的六个小标
题:
、
、
、
、
、
44、今天,我们中国孩子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世界
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
不再失去
,全世界应
行
动起来,
和平,
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二十
一世纪为战争
,让明天的世
界
!
45、荷兰以
、
、
和
篇8
一、主题性文本
主题性文本是指主题思想相同的文本,这类互文文本最为广泛,容易开发。1、引用主题相同的文章。单元内的课文、阅读链接和与单元对应的选读课文均互文,不同年龄段主题相同单元内的课文互为互文,不同单元主题相同的文章,互为互文。2、引用古今优美诗句升华主题。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诗词歌赋浩如烟海,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很多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优美的诗文。现代诗歌自由、活泼,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深受学生喜爱。3、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这是学生很容易从各类资料书上收集到的互文文本,有的是与单元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有的是主人翁自己的经典名言,有的名言衬在单元导读下面。
二、结构性互文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有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有的按时间、空间顺序写,有的按“总―分―总”的顺序写,有的按游览顺序写等等,凡结构相同的文章均为互文。如《母鸡》和《秦兵马俑》都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我的战友》和《》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山雨》和《雷雨》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都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照游览的顺序来记叙。
三、修辞性互文
在小学阶段,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凡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互为互文。这类互文教材里很容易找到,老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找。如排比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比喻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四、语言性互文
中国语言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诙谐幽默。《杨氏之子》这则文言文就是抓住姓氏“杨”和“孔”开玩笑的妙文,体现了语言表达的无限魅力。上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两个小游戏,看谁的回答最机智。第一:富人看见萧伯纳说:“看见你就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萧伯纳说:“……”(“看见你就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挨饿的原因。”)第二:女儿问妈妈:“你的头发怎么白了?”妈妈说:“都是你给气的。”女儿说:“……”(“难怪姥姥的头发全白了!”)言下之意是:“姥姥的头发全白了,原来是你给气的呀。”有了这两个小游戏,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
五、意象性互文
“柳”在古代是离愁别恨的隐喻,是离别的象征,是寄寓离别之情的信物。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草”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用来表达送别、相思的主题。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六、题材性互文
同一题材的文章互为互文,这类互文在小学教材中非常常见。如《跑进我家来的松鼠》和《松鼠》都是写松鼠,《牧场之国》和《草原》都是写草原,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都是写梅的诗文。《三只白鹅》和《白鹅》《白公鹅》都是写白鹅的文章。《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都是写送别的诗。
七、文体性互文
指同一文体的文本互为互文,在小学教材中,有几种特殊的体裁必须引入互文,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都是信,要强调信的格式;《文言文两则》《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是文言文,且整套教材仅此三篇,必须补充其它文言文;《打电话》是相声,《半截蜡烛》是剧本,它们在教材中绝无仅有,必须补充其它文本;一些综合性学习如研究报告、字谜、笑话、有趣的谐音、建议书、同学录、毕业赠言等,必须补充文本。
八、创编性文本
指师生自己创编的与主题相关的文本,范围特别广泛。如根据古诗《舟过安仁》改写的短文,为《大瀑布的葬礼》补充菲格雷特总统的发言,为《自然之道》写结尾,把《凡卡》课文中信的内容按格式写下来,续写《穷人》,仿写《山中访友》,《生命 生命》小练笔,老师写给学生的下水文,学生每个单元紧扣主题的优秀习作,师生创编的剧本、快板、三句半、童谣……
篇9
阅读中,我们之所以不能生成更多的内容,很多时候是因为阅读视角单一。教师如能转换阅读视角,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学生则会获得全新的感受,发现一个新奇的天空。
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战友”中“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段文字时,我进行了如下的引导:如果你现在就潜伏在这条山沟里,面对这样的敌情,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么读这段话?如果你是这个班的班长,当你意识到这么严重的后果时,你会怎么读这句话?如果你现在就是,当你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时,你又会怎么读这句话?很快,学生便转换视角朗读,使有限的文本生发出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二、对比反差,在震撼中读
课文中常有一些情真意切的语句感动着人们,但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很难走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时,教师若能运用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的手法,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为了让学生读出小作者看见爸爸遗容时那痛不欲生的心情,如果能先引导学生尽情想象父子团圆的幸福与喜悦,然后以一句“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我们等来的却是什么?”将情形急转直下,使处于幸福幻想中的学生的思绪一下子跌落到了痛苦的深渊。这样,学生就在强烈的情绪反差中体会到了幸福化为乌有的痛苦,悲痛的心情也油然产生。于是,学生朗读的语调中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痛苦。
三、激情引导,在热情中读
课堂上,有时无需太多的讲解与分析,因为教师丰富而激情的语言和动情的语调,就是一颗催感的种子,它落入学生的心田,能使学生迅速走进文本。
例如: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就可通过激情引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激情地朗读中融进自然界,并深切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人们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四、观察联想,在感受中读
文本中塑造的形象并非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东西,教师应通过图画或课件形式展示,让学生自己观察,用眼睛触摸文本中塑造的形象,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这样,学生才能用心感悟文本,发现事物的特点,认同作者的观点,并用朗读表达心中的感受。
例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课文里的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朗读表达出做人要谦虚的立意,学生对铁罐随着年代久远而被氧化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做一番有效的铺垫:先出示课件图片,比较陶罐和铁罐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铁罐的氧化过程,然后再配以柔和的音乐声,让学生反复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文章立意。
五、释疑解惑,在认同中读
有时学生读得索然无味,并不是他们情感淡漠,而是对文中所描绘的情形不认同,不理解,或感到不可思议。这时,教师应及时释疑解惑,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时,学生的朗读表现出对文本的理解较肤浅――在读苏醒时语速太快,在读舍身堵枪眼时语速太慢。此时,教师就应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让他们联系实际生活,找答案,从而理解和感受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质、顽强的意志。当学生情感的闸门开启后,情感的洪水就会直泻而下,这时我们很容易就能从学生准确、动情的朗读中听到他们心灵的感动。
六、巧借“空白”,在想象中读
所谓“空白”,主要是指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或没有写明的部分。许多优秀作品常有“空白”,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中,其实藏着极丰富的“有”。教师可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让文本丰富起来。
例如:“春”的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对这个句子,我们可以这样设问:“是谁在盼望?”有的学生回答:“是大地在盼望。经过一个冬天,大地渴望脱去黄褐色的衣服,穿上绿色的新装;大地盼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舒活一下筋骨。”有的学生回答:“是人们在盼望。人们渴望脱下厚厚的棉衣,见到春天的阳光,看到百花盛开。”答案是次要的,这样做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填补文本“空白”,尽显文本意蕴。
篇10
一、 积累巩固型的练写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堂练写,并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有效的书写指导包括笔画的书写指导、偏旁部首的书写指导、笔顺规则的书写指导、在田字格中的摆放指导。同时,要教育学生“一看、二写、三比较”。“一看”即写字前认真观察结构,摆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二写”即认真书写;“三比较”即写完一个不急着写第二个,先对第一个字与印刷字比较后再书写。如在教学一上《操场上》中的“八、入”时,先让学生观察异同点和起笔、收笔,看教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写,写完后比较差别,进行修改。让书写进课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并得到及时反馈,根据反馈再作进一步指导。
当然,课堂上的书写指导可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中高学段的书写指导可针对难写字、易错字进行当堂指导。笔者在教学三上《蜜蜂》一课时,先对“论、概、试”三个字进行讲解和范写,学习课文后又设计了一个按课文填空的书面练习,读写结合,让学生当堂积累巩固。相信在课堂上这样认认真真写一遍,其效果远胜于课外的许多遍。
二、 表达运用型的练写
于永正老师一语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写”进行到底,“读写”结合,既注重感悟积累,又注重表达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时机进行练写,让学生学会表达运用,该怎么做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在审美之时练写。美好的画面、美好的意境容易唤起学生的美感,引发学生的联想。笔者在教学《花钟》一文时是这样设计的:课伊始,让学生欣赏一组精美的图片(花的图片);接着学习文中描写各种花的不同写法;然后展示三种花的图片及开花的时间,并出示学习过程中提炼的好词好句;最后仿写“
(什么花) (怎么样)”。精美的课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了学生的美感,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的练写,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 在动情之时练写。丽水的蓝雪霞老师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抓住“悲痛”一词设计了这样的写话练习:
两年来,(爷爷奶奶)沉浸在失去( )的巨大悲痛中,_____;
两年来,(妈妈)沉浸在失去( )的巨大悲痛中,_____;
两年来,(我)沉浸在失去( )的巨大悲痛中,_____;
两年来,( )沉浸在失去( )的巨大悲痛中,_____。
这个练笔不仅训练了学生表达运用、积累语言的能力,而且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进行想象,加深对战争的痛恨,呼吁和平不要战争,将课堂气氛推向。
3. 在思维发散之时练写。如三上《风筝》一文,课文最后是这样的:“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学生很感兴趣,思维相当活跃。于是,笔者让学生口头续编故事,并打开《课堂作业本》进行续写练习。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种种假设。这样的小练笔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课内有效地完成了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作业质量,真正达到了“轻负高质”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