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分析范文

时间:2023-04-12 11:0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现象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现象分析

篇1

界定了论述对象之后,笔者所要展开的第一个问题是:对称兄道弟这种社会现象的描述。说称兄道弟是一种社会现象,这里并不存在夸张的意味。在中国,从村头的混混无赖到街头的流氓阿飞,从黑道上的帮派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群体甚至组织,从相互熟悉到路上的偶遇,都可以听到“老大”、“老三”或“老兄”、“老弟”这样的称呼。另外我们从各种文化载体上也可以觉察到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首先要提到的便是我国的两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前者的桃园三结义,后者的一百单八梁山好汉,在我国可以说是人人皆知,而且一经提起,莫不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的。其次便是当代多如牛毛的武侠小说以及现今根据这些武侠小说改编的充斥电视荧屏的古装戏,很多人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这些“成年人的童话”中的侠义英豪、江湖义气,几乎就要拉上几个拜把子兄弟去所谓的“江湖”上行侠仗义了。再从各种现代影视片上看,内地的、港台的,均有大量片子涉及到了称兄道弟这种现象,其中以港匪片为甚。外国的警匪片笔者也看了不少,却极少听到过黑帮成员之间称兄道弟。如果让一位英文翻译把这种称呼准确传神地译成英文,可能会难倒他的。

笔者认为以上的描述已经足够地说明“称兄道弟”这种社会现象在中国的普遍性和有研究的价值了。但是,描述性说明是肤浅的,他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下面是笔者所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即“为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在一个接触较为密切、频繁的交往圈子里喜欢称兄道弟?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兄弟”是比朋友更密切的更容易接受和认可的一种交往对象?笔者认为必须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社会结构特征中寻找。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自古以来一直以农业为本,以其他各业为末,重农抑末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在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必然导致人们社会交往、社会流动的缺乏,导致人们自我封闭和安土重迁。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和由之产生的人的特性,为统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和家族文化的诞生、发展提供了可能。其中,笔者认为家族文化处于更基本的地位,因为以儒家为首的一系列处世观念、宗法制度、政治纲领、政治体制等均为家族文化的反映、抽象和转化。家族文化这种文化模式在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巩固,已经牢牢地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本性之中。一部中国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家族史。 正因为“家”在中国具有普适性,所以中国人小到日常生活交往,大到治理一个机构、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某种与“家”有关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了:一种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家族文化导致了称兄道弟在中国的盛行。进一步,称兄道弟这种现象是与家族文化模式系统中哪一个环节发生联系呢?这是笔者所要论述的第三个问题。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最基本的模式是由父母(夫妻)和子女(兄弟姐妹)构成的。此模式已可反映我国社会的基本交往结构。社会中的上下级关系、前后辈关系便是模式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社会中的同事、朋友等关系便是模式中夫妻、兄弟姐妹的关系了。由此可见,称兄道弟正是家庭中兄弟姐妹等横向联系在社会上的延伸。《论语?为政》中写道:“孝乎惟乎,友于兄弟”;贾谊也在《道术》中说:“兄敬爱弟谓之友”。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朋友之交不过是兄弟关系的延伸而已。然而,仅仅是如此而已吗?恐怕未必,这里面应该还有文章。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用“差序格局”这个词来描述中国人的交往模式,并指出这种格局是一种以家庭中的自我为圆心的同心圆交往格局。一个人的交往对象首先是家庭成员,然后是家族成员,然后才是社会其他成员。这种过程,这种差序,使得中国人在交往中很容易找到自己行为态度的标准:对哪些人热情,对哪些人冷淡;对哪些人敬畏,对哪些人不屑。细细想想中国人的日常交往,觉得费老这个发现甚为了不起,它简直说到中国人的骨子里去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对熟人,对属于他那圈子里面的人是充满热情;对于陌生人,对于与他们无关的人,则表现出一种漠然甚至讨厌的态度。笔者曾多次在邮局碰到这种情况:一位值班小姐正在面无表情,话语冰冷地为我办理业务,同时还时不时与同事说几句。但她回过头与同事说话时的神态却截然不同:有笑容,有热情;言毕,重新面对我时,又恢复到了冷若冰霜的样子。我不得不为她脸上肌肉功能的健全而惊叹。中国人在交往中出现的这种差序状态是家族文化的反映,而称兄道弟,也正是一种差序交往方式,它与邮局里那位小姐的行为模式有着某种共同之处。

中国人交友比较慎重,也往往喜欢区分一般朋友和密友。一个交往个体,当他在交往中觉得他所处的一个交往圈子比较密切,比较牢固时,他往往有一种以兄弟相称的冲动,并且坚信,这种称呼将会极大地促进个体之间的感情。因为这种方式会使得他们获得这样一种感受:本圈子中的成员之间是比一般交往朋友更为密切的,而且,成员之间位置的排定亦有利于成员的日常交往行为??他们觉得按照这种排定的位置交往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称兄道弟无论对于整个朋友群体来说还是对于互称兄弟的成员内部来说,都是一种差序交往方式。

不过,当笔者进一步对称兄道弟这种差序交往方式进行思考时,觉得这种差序与费老所指的差序在涵义上有一定的区别。费老提出的差序格局是一种同心圆扩展模式,他是从交往对象对于交往主体的亲疏远近程度的不同所以造成了交往上的差别这个角度上来说的。中国人的交往行为、思维方式,中国的社会格局的确像费老所提出的同心圆扩展式的差序模式。而在称兄道弟这种现象上面,笔者以为它不但反映了一种同心圆差序模式,而且更反映了一种阶梯形的差序模式。

阶梯形差序模式与同心圆差序模式并不矛盾,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就是差序格局。同心圆差序模式反映了交往主体的交往发展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态度改变,它描述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的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乡土中国〉,第27页);而阶梯形差序模式反映的是交往个体在交往中的地位差别以及由此形成的态度差别,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情形:交往主体就像一段阶梯中的一级台阶,无论他处在怎样的交往模式中,他均可以找到比他高的台阶和比他低的台阶??即使只是在自己的意识观念当中??然后他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对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前面笔者所述的基本家庭模式中的兄弟姐妹关系会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兄弟姐妹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差序。然而事实上,在中国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亦存在着明显的差序:长子比次子地位高,儿子比女儿地位高;即使在一个家族当中的堂兄弟之间,亦因父亲地位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地位。所以说,中国的家庭,全方位地存在着阶梯形差序。而整个这个社会,又是一个由家庭推而广之的家族式社会,这样的必然结果便是:中国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地存在着阶梯形差序的社会。

接着,笔者将进入第四个问题:从称兄道弟这种现象上面对中国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笔者想说明的是:称兄道弟有助于一个人位置的确定。这个“位置”并非指西方那种团体格局社会中属于团体成员??个体??的那个“自我”,而是指一种阶梯形差序中的某一级“台阶”。如果只称朋友,则不太好确定属于你自己的那一级“台阶”了。“朋友”一词暗示着平等,合作,尊重个性,允许个体有着自己的天地。互称朋友的个体之间是靠着某种共同拥有的东西或相互承认并尊重的规则维系着,这种维系不会令你感到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力量压着你,也不会令你有一种居高感和拥有特权感。而中国人所乐于从朋友中发展而成的拜把子兄弟这种关系,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成了拜把子兄弟,那么你在兄弟中的位置便确定了,换句话说,你便成了一级台阶。或许有上一级,那便是你大哥;或许有下一级,那便是你的小弟。总之,你已失去一种“平等”,形成了差序。这种不平等并不只意味着你处于劣势,也包括了你处于优势这种状态。而且,在兄弟这个整体与一般朋友之间,也呈现出一种阶梯形差序??不平等,因为,对待兄弟显然要与对待一般朋友不一样。

梁山好汉李逵一身武功却最后陪着他的大哥??宋江凄惨地服毒而死,就因为他们是拜把子兄弟,所以宋有权利,李有义务,于是不平等??无论对宋江还是对李逵??产生了。“桃园三结义”之一关公,为了大哥可以过五关斩六将;张飞为了关公的死而乱发脾气,结果死于小人之手;刘备则置诸葛亮这个不是拜把子兄弟的朋友的劝说于不顾,不惜一切代价讨伐孙权,其结果是阿斗“此间乐,不思蜀”。称兄道弟到了这个份上,也可谓是千古绝唱了。中国人历来都只是对他们的义气津津乐道,少有人做出理论分析的。笔者现在把其列举出来,只是想说明,中国人乐于在交友上营造一种阶梯形的差序,而且能够严格地按这种差序活动,甚至达到一种盲目的状态也乐此不彼,以此为荣。

其次,由此推之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国人在行为上、思想上非常注意明确对象的地位、身份等具有差序性的标志,反过来其实也是注重自己正处于哪一级“台阶”,从而便于自己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种现象表现在两种情况上。一种情况是,一个交往个体,当他面对一个初次进入到他的交往圈子的交往对象(譬如,最近搬来的邻居、新来的同事、刚结识的朋友)时,他往往迫切地想知道对象的地位、身份等各种背景,要不然,他会觉得在这个交往对象面前是十分的不安,甚至不知所措。另一种情况是,交往主体并不想知道交往对象的地位与身份,因为该对象对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比如,一位汇款的先生对于邮局里的一位业务员),于是交往主体往往表现出一种漠然或者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因为他在观念中会认为对方处于下一级的“台阶”之上,除非他从对方的外表中认为对方处于更高的一级“台阶”,而此时他就会表现出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的。在以团体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中,人与人的相处甚少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他们觉得个人有保守秘密的自由,与你交往是与你这个人而不是与你的背景;另一方面,他们有着一种众生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就连街头的乞丐,也是满脸尊严,而施与者,脸上也并无一种居高临下、施恩自傲之情。可见,一个以团体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中形成的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与一个称兄道弟盛行的差序格局社会中形成的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是存在较大区别的。

篇2

所谓歧视,就是不以能力、贡献、合作等为依据,而以诸如身份、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资源拥有状况为依据,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所区别的对待”,以实现“不合理”的目的,其结果是对某些社会群体、某些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剥夺,造成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社会歧视是社会上的某一群体或社会上人们所共有的针对某一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否定性和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

农民工没有城市居民的合法身份,在城市中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没有固定住所,缺少在工业化城市里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只能从事城市里地简单体力劳动或者从事非法状态地工作。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在未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之前只能以都市“边缘人”方式存在。目前,农民工社会歧视现状调查存在如下几个方面:

1、农民工的生存现状调查。在调查中发现,违反劳动法规,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企事业单位在用工的时候不缴各类保险基金,也不给农民工节假日。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安全生产缺乏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差,生老病死保障少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我国大量农民工的涌入给城市道路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

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调查。各类社会保险缺位,劳动法和合同法不健全。面对农民工对工伤、医疗保障的迫切需求,政府也并非完全无所作为。这几年,全国各地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都先后制定了农民工参保办法,各地做法各有特色,最大问题是效果难如人意。农民工社会保障推进艰难,除了企业主逃避责任之外,关键原因是法律不健全。

3、农民工的子女教育调查。农民工子女既不同于农村的伙伴,又不同于城市的孩子。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异,都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尽管受到城市的接纳和关注,尽管能坐在教室里,但农民工子女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他们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这个问题还没有被足够重视。

二、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原因

农民工在进入城市之前,一般都怀着对城市的向往之情,他们羡慕城市的繁华与热闹,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就是赚钱,并幻想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但是,当他们来到了城市之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面对着城市,使他们有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特别是城里人抱着一种对他们的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歧视,让他们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对城市产生疏离感,使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而成为徘徊于城市边缘的独特的群体。在这样社会环境下,农民工滋生了求富、自卑、求安全、逆反等社会心理,往往会做出被城里人看不起的事情。

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份歧视原因。在中国,“农民”一词既是指职业,又指身份,其实更侧重于身份。从身份上说,农民即使进了城,只要没有城市户口,就还是农民工,还是“二等公民”,就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机会或者优惠和帮助。从职业上说,农民就意味着从事田间劳作,这一般都为城市居民所瞧不起。

2、社会保障制度的歧视原因。在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涵盖的范围主要还是城市居民,而农民却被排斥于外。使生活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一系列的市民有的权益。如最低生活保障线、医疗事故保险等,使其有病不敢看,生活没有安全感。

3、就业政策歧视原因。就业制度的歧视包括农民工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如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有些就业市场也主要以城市户口和高等教育学历为前提,使农民工被排除在外。更有甚者,某些城市的政府人为设置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制度障碍,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和政府财政收入。

4、文化歧视原因。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也是文化交流最集中、频繁的地方,而大部分的农村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农民工生活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他们身上,城市文明与农村文相互碰撞的最为激烈。但是,城里人却瞧不起农民工身上的“泥土气息”,不肯接受这种“外来文化”,把他们所从事的一些活动视为“低级趣味的”。农民工在家乡所承袭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风俗习惯被视为愚昧、无知。

5、人格歧视原因。城市里的居民有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并长期以来形成“一等公民”身份优势、意识,自视高于农村外来人员,也没把农民工放在眼里。甚至嫌他们“肮脏”“低下”。这种人格歧视造成了市民与农民工的不平等地位及隔阂。

三、解决农民工社会歧视问题的对策

1、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农民工倾斜政策,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政府具体措施有:①尽快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②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长效机制。③时机成熟时,尽快取消中国户籍制度。④安置农民工子女读书等问题。⑤尽量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

2、被歧视者的自立自强是解决社会歧视问题的根本之策在现实社会中,农民工往往具有自身的弱点,要想改变被歧视的命运,就必须得从自身做起,改正弱点。一方面要客观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并努力改善自己消极的形象,以打破社会对其形成的刻板影响。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社会歧视的最终解决靠的是反歧视群体特别是被歧视群体自身力量的壮大,“谈判”能力的增强。通过不断的斗争才能获取自己的平等权利。近几年,通过各种渠道,农民工讨薪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有效的宣传、劝说,从而消除社会歧视宣传、劝说是社会心理学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策略。社会歧视本质上说是一种根据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而形成的认知偏差。而通过宣传、劝说这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可使偏见持有者增加对偏见对象的认识,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和克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以修正原有的态度。

总之,我国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必须要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就是社会歧视问题。我们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歧视问题,给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我国创造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农民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工现状调查,分析农民工受歧视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歧视;应对措施



参考文献:

[1]魏翠妮.王善坤.青年农民工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9).

[2]董前程.应当淡化“农民工”的称谓:社会歧视与社会公正.新观察,2005.

[3]黄家亮.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思想战线,2005(5).

[4]赵延东.“非典”期间的社会歧视现象及其成因分析.青年研究,2003(12).

篇3

关键词:道德;道德缺失;表现;对策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信用缺失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逾期应收的贷款额占贸易总额的指标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仅占0.25%一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主要是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绪”、“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失范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1.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六千年,而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原因在于,现代文明的标志被许多人误解为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强,文化就先进的错误观念已经深人人心,因此造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缺失了。

2.健全道德建设中的制度机制

唤醒人们的良知,养成人们的善恶道德理性,形成正确评价善恶是非的标准,仅靠道德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加强包括法制在内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因为只有提供一套公正、健全的制度机制系统,并将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经法定程序予以权威化,这样才能为人们划出行为的界限,使之明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合理空间,促使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充分考虑可能招致的利害得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我国法制不健全。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造成对违法违纪的败德者惩处力度不够。例如,对制假售假,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上述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而言,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4.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

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浓重是导致当今中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又一重要因素。缺失诚信,无社会责任感,拒斥传统这些都可归因于人们受功利、实用性原则的支配。就连教育这块领地也早已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了,一方面: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已经随着应试指挥棒而迷失了方向。“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惟一目标。”从而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获得,忽视道德教育(即使进行道德教育也流于形式),导致了教育迷失了自我,人文主义精神失落,人们丢失了道德真诚,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者在工具理性主导、效率至上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追求名利,迷失在聚敛钱财、追求物质享受的实利主义的欲求里。少数教育者的价值观与精神被铜臭所熏染,他们的价值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不惜将人格、尊严当作商品来出卖。在当今社会的现行体制下,学问、学术不再是单纯的本体,做官成为最体面最有价值的职业,也是最光耀门楣且最能为家庭和地方带来利益的事情。这就不难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职业道德全面滑坡”的现实了。因此,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对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环境保护政策过度包装合理利用资源

虽然从我国现有的资源总量来看,我国可以算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很多资源的平均占有量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源,因此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这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随着可利用资源量的不断减少,人们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怎样降低产品包装浪费资源的问题受到了人们更多的重视,因此如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也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解决的事件。

一、过度包装产生的问题

产品包装的用处不仅能够对产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对产品的基本信息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的作用。另外,好的包装往往能够使产品在众多的商品中吸引人们的眼球,让消费者更加乐意购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将包装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但是过度的包装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下面对过度包装产生的问题进行简述:

1.资源的浪费。过度的包装造成的最大的问题是资源浪费,当商品使用过后,很多的包装被丢弃,不能起到合理回收或利用,这就会导致制作包装的资源成为一次性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有效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造成环境的污染。有些产品的包装采用了不可降解的塑料等制品,包装使用后不利于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产生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如日常塑料袋的使用。目前包装垃圾的处理问题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事件,已经在全球内凸显,尤其是处理不当引发的资金投入大、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现状。

二、造成过度包装现象的原因

1.厂家受到巨额利益的趋势。包装能够起到宣传的效果,好的包装能够增加销售量和提高产品知名度。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的落后,注重产品产量不重视包装,出现包装引发的问题较小。经济发展之后,大量的外来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与外来商品竞争和扩大知名度的需求,中国企业重视对产品包装的投入。包装的完善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包装的投入,期望引起企业产品销售量和知名度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善产品的外包装的确使很多的中国企业从中获益,但是却产生了过犹不及的现象,过度的包装虽然使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但是却造成了很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2.消费者的不良消费心理。近年来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导致了不重视产品质量,而是注重产品的外包装。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很多的企业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向导,因而商品生产者自然会随之更加注重产品的外包装设计,这一现象更多的体现在对于礼品的外包装方面。中国人比较注重送礼,作为节假日拜访必备的物品,礼品在我们的日常消费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比重。礼品消费不同于以往商品消费,消费者获得的不仅仅是其自身的使用价值还有礼品价值,而外包装往往会使商品的礼品价值进一步的提升,这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对外包装的投入,从而造成过度包装的问题。

三、如何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

包装是商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的包装可以促进产品更好的流入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过度的包装却会产生适得其反的后果。现阶段我们倡导的是节约型社会,过度的包装引起的不必要的浪费必然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不符,同时过度的包装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过度的包装不仅仅会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还会分散企业的精力,不利于商品自身的改进。而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采用政策鼓励的方式,对商品生产者采取适当的教育。很多过度包装的出现是由于商品生产者自身的竞争意识不正确造成的,这样就要求我们对商品生产者进行一个适当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同时政府的相关政策也要落实到位,如对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的进一步的宣传,加大知识普及力度,将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普及给每一个人。然而,仅仅对商品生产者的教育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的纠正商品消费者的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使他们不仅仅注重产品的外包装,还要注重商品自身,做到理性消费,更为重要的是要节制送礼的现象,这样能够很有效的解决过度包装的问题。

第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机制,可以说我国现有的有关商品生产及外包装方面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对于很多的不良的生产行为在进行制裁的时候没有较为贴切的法律依据,这也直接导致了很多的不良的产品生产者逍遥法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做到的是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已经制定的法律应当落实到实处,使一些不法的商家能够依法得到严惩,另外,我们还要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的宣传和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商家能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这样也能够很好的预防过度包装问题的出现。

第三,对于一些违法的过度包装的行为实施一定的经济制裁。对于很多的企业和个人来说经济制裁往往是最为有效也是最为直接的方式,因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实施经济制裁无疑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打击,同时也能使那些过度包装的企业和个人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最重要的是,经济制裁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但是我国对于经济制裁的划分标准还不够明确,相关的惩罚机制还不够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善机制也成为了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四、结语

篇5

【引言】社会诚信度也称为社会整体诚信度和社会整体信用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类主体失信与守信的整体程度,是社会交易中信用风险的体现。社会诚信度并非精确的概念,至今为止,它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度量指数。

【摘要】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a, 中国企业的诚信问题属于发展中的问题,在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造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三角债、做假账,假数字、假政绩,凡此种种现象屡屡上演,令人瞠目结舌,触目惊心。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不诚信、不守信用的现象也极为突出。 b, 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中学生的诚信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下一代,而下一代又要去教育他(她)们的下一代。如果我们这一代教育没有搞好,影响的不是下一代,而且下一代的下一代,或者更下一代。如此,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十年树林,百年树人”,教育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我们应共同来关心中学生的诚信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一个信任、舒适的大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字】社会诚信度 下降 中国企业的诚信中学生的诚信 关心 教育

【正文】

一、人人都说,现在的中国社会诚信度很差,而且越来越差

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没有说过谎,这是被大家公认的信条。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欺、诈、蒙、骗的现象层出不穷,社会诚信度成了令人最关心的话题。寒假里当我阅读了《播撒诚信的种子》一书后,“诚信”这两个字,围绕诚信所发生的事,时常萦绕在我脑海,而近期发生的几起关于不诚信的事件更是让我下决心了解一下,于是,我查阅了一些调查部门公布的资料,现将它公布如下:

no.1 名称:“肯得基”(百胜餐饮集团)

愿望:做全球最大的餐饮企业,并且向外星人“推销”。

遭遇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对“洋食品”的新鲜感逐渐淡化,中式餐饮企业异军突起,竞争对手日益增加,消费者人数再难突破。

解决方法:在新产品“奥尔良烤翅”中加入致癌染料“苏丹红”,用色彩吸引更多的眼球,招来更多的生意。

结果:3月18日卫生监督部门查获此事时,消费者大为震惊,除了表示不会再吃“肯得基”产品,还要动用法律,向百胜餐饮集团讨说法。一家驰誉全球的餐饮企业名誉扫地,一时间各销售店生意直线下降,公众一直对百胜餐饮这样的跨国集团持很高的信任度,发生这样的事件,使人们比普通企业发生类似事件更为失望。政府部门将给予怎样的处罚还难以预料。

no.2 名称:西安市某彩票公司和承包者杨永明等人

愿望:做一本万利的生意,尽可能将彩民的钱占为己有。

遭遇问题:所卖彩票的收入与发放奖金额基本持平,无利可图。

解决方法:通过掉包、造假等手法将大奖占为己有。

结果:西安小伙刘亮中奖后却被告之他所中的奖票是假票,刘亮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清白爬上广告牌以死相争,引起公安部门的介入,彩票中心承包者杨永明、公证员董萍等人的阴谋被揭穿,锒铛入狱,公众哗然,我国的体育彩票发行蒙受巨大损失,人民群众对有关部门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no.3 名称:苍南等12家奶粉制造厂

愿望:击败所有同行,获取钜额利润。

遭遇问题: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不但不能击败同行,还有被挤出竞争行列的危险。

解决方法: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利润。

结果:阜阳、南昌、连云港等地区的婴儿食用这些劣质奶粉后,造成多人死亡,更多的婴儿出现“大头”等疾病,给这些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社会上十分恶劣的影响,一时间使人们谈“奶粉”色变。法网恢恢,疏而不露,这些罪恶行径得到了法律的严惩。

no.4 名称:青海平安一中老师王萍、刘佐忠

愿望:让亲朋好友的子女“金榜提名”,显示自己的“神通广大”。

遭遇问题:如果按实际的能力,亲朋好友的子女将“名落孙山”。

解决办法:利用自己监考的便利为亲朋好友的子女提供答案,以利于他们考取高分。

结果:因为几人的答案雷同,被批卷老师发现,东窗事发,考生被取消资格,五名教师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罚,这个案例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给纯洁的校园抹上了一层阴影。

……

中国在进步中,我们可以相信,这些问题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终有一天会得到完美的解决。中国社会一定会变成一个诚信无欺的社会。只是,在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明确而有效能的机制,能对这类店大欺客、权大戏民的行为,在进行严格但适当的惩罚之前,我们还是不得不忍受一段社会诚信度下降的日子。

二、企业诚信建设现状

1、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据统计,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不高乃至失信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千亿元,直接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我国每次召开的大型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定单和客户,也不愿意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

上述这些现象表明目前我国的信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瓶颈,严重阻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2、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危害

诚信缺失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现实状况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当人们发现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对自己或企业这个小集体而言有更大的实际利益可图时,信仰、信念容易缺失或动摇,从而导致大量失信行为的出现。因而,失信成本偏低是当前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的直接原因。

其次,从体制看,我国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是诚信缺失的内在原因。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完善、合理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没有为个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难以给社会提供有案可查的信息和数据。由于对不讲诚信的行为没有什么约束机制,信用危机才会蔓延得如此之快。

再次,法制不健全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目前,诚信仍停留在道德范畴,没有与法律形成有效联结。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与法治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健全的法制体系既是诚信的前提和基础,又为诚信规范的确立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再者,企业信用建设与市场化改革密不可分。企业信用缺失不但妨碍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增长,而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市场经济采取自愿平等交换方式,是一种形式平等的经济。要实现平等性,除了法律赋予每个市场主体平等权利外,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市场主体之间能以诚相待,诚信交易,任何一方的欺诈都将导致交易关系的最终消亡。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制度。

3、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加快企业诚信建设

1、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为企业信用的建设奠定市场基础。企业信用的基础是清晰的产权,产权不清晰是不可能有良好和持久信用的。XX年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国有经济、混合经济、民营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又通过国有民营、职工持股等多种形式打造多元化市场主体,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致力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严格意义上的董事会,完善公司的外部和内部监控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企业家群体和职业经理人市场,形成对企业管理者诚信的内在约束力,使诚信经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2、注重道德教化,强化监督,着力提高职工素质,弘扬诚信道德观念,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一定要把讲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体系。

3、以加入wto为契机,促进企业诚信建设。在这种更为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荡涤下,我国企业的信用体系将加快得到重构和完善。

4、从培育和维护有效率的市场环境的角度看,政府应该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以信用为立法基点,制订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三是引导企业切实讲究诚信为本;四是推进和培育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五是发挥积极的监管作用,惩戒失信行为。

篇6

【关键词】社会事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方法与实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加速转型,我国和恶性极端事件增多,正处于社会矛盾的易发期和高发期。重大社会事业领域作为社会稳定风险高发区,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社会矛盾突出、风险不确定因素多、社会影响大等特点。随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推进,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亟需建立一套系统、高效、可行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价体系。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探索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体系的构建。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关于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办法的法规和文件,但这些法规文件规定的过于笼统,不便于具体操作。正是基于上述风险分析方法实践方面的需要,本文专门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作一些研究和探索,作为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的一种尝试。

一、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范围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是指关系社会公共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在建、拟建公用事业项目,并且符合地方政府关于重大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要求的项目,主要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旅游、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设施和社会领域产业项目。

二、开展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1.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事关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加强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和预警,有助于全面排查掌握影响发展与稳定的各类隐患因素,有利于标本兼治综合推进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2.是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坚持以民为本,深入广泛地体察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是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手段。在那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判定和预警,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三、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特点

1.公众诉求日益多样化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诉求与项目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社会事业重大项目涉及利益相关方广、社会影响大、社会稳定不确定因素多,民众的诉求心态更加复杂多变,诉求导向也更加多元化。部分群体除表达物质利益诉求外,一些权利的诉求、安全的诉求也被激活,呈现出物质利益诉求、权利诉求与安全诉求相互交织的态势。

2.分析范围及调查内容广泛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布范围广,涵盖了项目前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全过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内容包括项目合法性、社会环境、征地拆迁、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安全控制、经济利益等方面。这些风险既关联项目本身、相关利益群体,又涉及社会及环境容纳问题,风险分析内容广泛,而且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资料,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

3.分析指标多样复杂

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指标繁多,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按量化性质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按重要性分为约束性(绝对性)指标和参考性(相对性)指标,还可按时间发展分为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这些指标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构认真加以选择和确定。

四、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

本文以投资10亿元的“某国家考古遗址旅游公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为例阐述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分析流程:成立项目小组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评价提出分析结论及建议。

1.风险调查

(1)风险调查内容。根据项目的实际,结合项目建设方案,运用适用的方法,深入开展风险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项目的合法性;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自然环境现状、社会环境状况以及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利益相关者态度;当地政府、社会组织态度;媒体态度;同类项目曾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等。(2)风险调查范围。根据项目风险调查内容结果,确定项目的风险调查范围,见表1。

(3)风险调查方式与方法。风险调查的方式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项目采用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的风险调查方式。风险调查常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小组进行了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对前置文件、合法性文件资料的采集采用文献法,对社会环境调查组合应用公示公告、问卷法、走访座谈、网上调查等多种方式和方法。

2.风险识别

在项目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利益相关者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等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识别一般选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考法、项目类比法等方法。项目采用对照表法识别项目的特征风险因素(对照表省略)。通过对照表法,对项目风险因素和社会互适性因素进行了仔细识别和分析,归纳出了项目4个主要风险因素,见表2。

3.风险估计

(1)风险估计方法。风险估计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逐一对风险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估计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选取的维度通常包括:可能产生风险的项目阶段、地域、群体以及风险的成因、影响表现、影响程度等特性。主要风险因素的估计,可对风险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判,也可根据专家经验确定。根据风险程度进行排序,揭示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2)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

1)社会稳定风险单因素分析(见表3)

2)主要风险因素程度汇总(见表4)

4.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为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项目实施可能引发的风险,根据项目建设特点,针对主要风险因素,提出综合性和专项性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见表5。

5.风险等级

(1)主要因素风险变化情况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成果预测措施前后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和结果,见表6。

(2)风险指数计算。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指数计算一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可选用专家直观判定法、专家打分法确定措施后每个主要风险因素风险权重。项目风险指数计算见表7。

(3)风险等级评判标准。参照国内部分地区的做法与经验,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符合行业实际的风险等级评判标准,见表8。

(4)项目等级综合评判。经过采取一系列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后,项目4个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中,有2个较小、2个微小,项目措施后综合风险指数为0.1。对照表8,综合判断项目措施后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C级)。

6.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

(1)风险分析结论。1)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风险、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标准风险、水土流失风险、噪声和振动影响风险。2)项目措施后综合风险指数为0.1,综合判断项目措施后风险等级为低风险等级。(2)风险分析建议。1)针对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和拆迁安置落实的问题,尽快提出修订方案。2)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价值观、对风险的认知和承受度、对某一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偏好等,以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沟通,力求取得最佳的实际效果。

五、结束语

以上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方法适用于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风险调查、识别、估计、防范以及风险等级确定,同时也可适用于其他项目领域。一般来说,在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中,社会稳定风险一般不涉及严重污染、民族矛盾等问题,主要集中在规划和审批程序、征地拆迁、生态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在风险识别、估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具体项目时间紧迫性、影响范围大小、项目风险调查难易度等特点,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当前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方法综合运用,得出客观、科学、可靠的分析成果,不仅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阶段提供直接依据,而且为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建一.《公共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评估概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03月

篇7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贫困 弱势群体

当前我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从党的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中,在新疆民族地区减少贫困已经成为新疆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由于新疆特殊的区情,新疆民族地区的贫困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等这些弱势群体的特殊性,使扶弱解困难度加大。而且其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新疆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必须高度关注,切实重视。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的密集分布区,贫困面大,贫困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贫困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方面,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问题。无论是狭义的经济贫困,还是广义的人类贫困,西部民族地区都是我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

一、新疆地区贫困群体的构成现状

目前新疆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同地区内不同民族、同民族内不同群体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贫富程度不均。

(一)贫困农牧民

2005年,中国尚有2365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新疆农村居民纯收入仅为2245元,而南疆贫困地区的这一指标更低。2004年喀什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34元。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地区的和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176元。与经济贫困相伴随的另一特征就是劳动者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人口比率很高。反过来又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振兴。⑴

(二)下岗失业人员

2004年新疆就业人员数为744万人,居于全国26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为10.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3.8%,而实际失业人数还高于此数。大量下岗职工仅靠救济生活,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新产生的弱势群体。据新疆民政厅2006年10月公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数据:全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245344 户、617920人中,其中在“中心”下岗的职工就有20935人、离岗人员有1975人、失业人员有119166人、三无人员有38970人、其他人员有396609人( 不含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⑵ 。

(三)进城务工人员

新疆的流动人口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本地进城的农民工,主要由南北疆各地州农牧区进城寻找就业机会的过剩劳动力;二是内地进城的农民工。由于新疆人口密度相对较,存在一定程度的劳动力短缺。近5年来,新疆城市农民工数量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递增,仅2003年上半年,全国就有160万人来疆打工。农民工与城市建立了一种共生、互利的关系。若从经济与社会角度看,农民工是高速发展的城市里不可或缺的建设者,但是,从文化角度看,农民工仍然“低人一等”,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农民工作为劳动者却不享有劳动权与健康权,充分反映了农民工在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⑶

(四)孤残人群

目前,中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的5%。其中,贫困残疾人数量较多,占中国贫困人口的1/ 3。⑷据2002年的统计,全疆有孤儿5万余人,其中“双亲孤儿” 12000多人,“单亲孤儿”38000多人,孤儿总数占到了总人口数的0. 25% 。由于社会不能为孤残人员提供全面的无障碍服务,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又常常可能遭遇到贫困、失学甚至周围人的歧视和排斥,人格发展和能力提升面临巨大挑战。像农牧区的“五保户”及孤残人员又未纳入“低保”对象,他们比生活在城市中的“低保”户还要艰苦很多。⑸

二、贫困现象的成因

虽然说转型期新疆社会稳定总的情况是好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社会政局大局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社会稳定面临着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复杂而又艰巨。而贫困问题由于多种原因,使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非常滞后,贫困人口分布众多,而且贫困程度深,治理难度大,给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疆社会转型期所造成的贫困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边际”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较恶劣

首先,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恶劣,远离国家政治核心区和经济核心区;其次,它又位居于各省、区的边缘地带,远离主要经济中心和交通干线,交通通讯的通达性差,导致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造成闭塞的环境、闭塞的社会、闭塞的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旱、雪、风、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同时这些地区有效生存空间狭小分散,构成反贫困的严重障碍。尽管这些地区有丰富的其它资源,但农业资源贫瘠,土地生产潜力相当低,人们为了生存就不断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引起资源破坏、环境退化,陷入贫困、环境和发展的恶性循环而无力自拔。⑹

(二)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力资本水平较低

贫困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极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相关的。研究证实,劳动力文化程度的高低与贫困发生率及家庭的人均收入有着密切关系,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的人均收入也越高,而贫困发生率就越低。另一方面,由于地理区位的边际性、自然环境的相对不利、经济发展水平低,加之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很低,极大地阻碍着新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总体教育水平不高、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高,医疗卫生水平也较低,有些民族地区文盲率高达60%以上,⑺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里拥有的比重最为严重。

(三)经济发展水平缓慢,基础设施落后

新疆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薄弱底子差,缺乏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资金、技术和必要的资源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生产要素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足够的生产要素注入,在贫困地区这些生产条件是缺乏的,或者全部缺乏,或者部分缺乏而不能匹配。经济发展落后体现在投资能力低,发展缺乏资金。

(四)再就业难度大,再就业率不高

一方面是就业岗位少,就业竞争激烈。下岗职工年龄普遍偏大、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就业能力较弱。事实上,下岗职工大多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政府应该负责他们的再就业和生活困难,总觉得在国有企业中有安全感,宁愿坐等政府救济,只拿基本生活费,而不愿主动去市场中寻求出路。另一方面是中央、省、市对再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据相当一部分企业及下岗职工反映,持下岗证自谋职业者享受不到减免税费的优惠,影响了再就业的积极性。并且,近几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普遍增多,城市就业压力也变得日益加剧起来。⑻

(五)社区舆论和导向制约着人们的思想

在典型的乡土社会中人们十分看重“面子”,尤其在少数民族社区中,对那些普遍认为“没面子”的工种和职业,当地人是很少涉足的。例如,在维吾尔族农村,几乎没人愿意收购垃圾和废品。这就造成某些行业的空缺以及“有钱没人赚”的现象发生。

三、新疆社会转型期几点反贫困的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也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系到民生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前,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让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弱势群体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当前,在一些地方,弱势群体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救助,他们的权益时时受到侵害。弱势群体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也是改革主体的组成部分。对他们的忽视和冷漠,有悖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关心和救助这些弱势群体,不仅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需要。而且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对形成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有积极作用。而且,从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通常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社会冲突剧烈、社会治安极度恶化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即使既得利益阶层也会时时处在一种不安全的氛围中。因此,为了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大环境,全社会都应当更多地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自身的努力是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

贫困所带来的影响并非都是消极的,它也能给予弱者带来摆脱贫困的动力,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弱势群体的自身努力也很重要。外部的重要作用仅在于增强弱者改变其弱势地位的能力,完全依赖外部支持是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的。因此,在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机会下,进行自我努力,走出困境,这是弱势群体摆脱弱势的内在动。⑼

(四)强化政府对贫困弱势群体的重视

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维护政治稳定是政府的使命。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加强弱势群体支持力度,核心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发各种资源,增加就业机会。让每个能够自食其力的人都有活干,有收入。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弱势群体脱贫,从根本上改变弱势现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弱势群体技能素质,这些都会在扩大他们再就业范围的同时,增加收入来源。

四、结 语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即生产方式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也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这种转型是根本性的、体制性的变革,必然会触动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引起整个社会的震动。同时,这种社会转型还表现为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它所产生的加速度和惯性必然会把社会中某些不牢固的东西抛出发展的正常轨道,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要重视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针对当地文化生活的贫乏和人们知情选择力的低下状况,总之,维护弱势群体根本利益问题的社会性、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但是,随着党和国家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共享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从而从真正意义上,走出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周永华.转型时期的新疆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007年5月第3期

[2]民政厅低保处.我区10月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公告[N].新疆日报,

006—11—21(7)

[3]周永华.转型时期的新疆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007年5月第3期

[4]李薇薇,周婷玉.中国残疾人就业率提高到80%以上[EB/OL].[2004—01—26]

[5]周永华.转型时期的新疆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007年5月第3期

[6]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第2003年第1期

[7]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第2003年第1期

篇8

关键词:灵活就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影响

中图分类号:C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同就业人员类型的多样化促使灵活就业群体出现,相关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是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而灵活就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主流社会养老保险对象之外较为特别属性的参保对象,对于相关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险需要保持应有的灵活性处理。

一、灵活就业人员基本情况

灵活就业人员一般属于非全日制、季节性、兼职、自雇就业、弹性工作或者临时性等较为灵活的就业形式人员。其中还包括与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的辞职、失业与自由职业人员。其人员群体可以划分为几个方面:第一,国企改制后,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的灵活就业人员;第二,属于劳动年龄的非正式就业人员与私企短期性就业人员等;第三,属于稳定工作的非正规就业人员,例如律师、个体工商户等。该类群体占据了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的较大份额,遍布社会生活与国民经济的各方面,属于不容忽视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灵活就业人员有效的提升了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但是在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上则相对较低,同时保险覆盖的范围相对较窄,甚至大部分的灵活就业人员都没有能正规性的纳入到社保系统中。

二、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常见问题

(一)就业形式多样

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形式较为多样,就业群体中不仅有国企下岗人员、农民工,还有知识分子、大学毕业生,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机构无法有效掌握其单用用工实际情况,进而无法有效的开展对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二)就业缺乏稳定性

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缺乏稳定性,参保与转移接续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该类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可能性较少,缺乏稳定的劳动关系,没有固定的收入,同时工作时间也会有较大的波动性,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面临着随时的终止,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但是当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相对固定的用人单位中的正规就业关系所设定,与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状态没有较好的贴合效果,缺乏较为便捷灵活性的参保操作方法,同时进行养老保险参保的手续与转移接续也较为繁杂,会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导致人们不愿意参保。

(三)商业保险的优越性

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限制与麻烦,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倾向于进行商业保险的投保。尤其是商业保险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有更多的关注,提供了更优质的参保服务,更贴合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需求。

(四)缺乏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信任感

当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于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导致基金处于“空账”运作的状态,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的情况较为严重,甚至整体社会对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较弱,整体的内外部运营环境不理想。尤其是在近年来的物价上涨状况下,对于大多数普通的老年保险待遇享受者而言,并不属于较为宽裕的经济状态。甚至一部分老年群体无法仅仅依靠社会养老保险来维持基本的社会生活。从而导致灵活就业人员对社会养老保险缺乏足够的信心,参保意识薄弱。

(五)用人单位有意避免承担灵活就业人群参保责任

用人单位一般为了减少灵活就业人员的用人成本,会刻意的回避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投保工作,将投保责任回归到就业人员自身。认为灵活就业人员不属于单位的正式员工,主要以工作量或者工作时间累积来做薪酬支付,不承担其他工作保障与福利。

三、提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效果的方法

(一)加大积极舆论宣传工作

在对外宣传工作上,需要积极宣传社会养老保险对适宜的灵活就业人群所产生的实际经济与福利上的回馈价值,让适宜群体积极参与与配合相关政策的开展。宣传上不仅要通过传统媒体,也要积极的通过网络媒体对当下青年群体做积极的宣传,让其明白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有效的覆盖灵活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养老账户个人窗口办理养老保险参保事宜。同时宣传上要采用通俗易懂或者趣味的方式提升可读性,进而扩大宣传内容在民众间的互相传播效果,做好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舆论氛围搭建,提升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的信任感。对于接触媒体较少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通过实际的宣传纸质资料或者专业人员做对应的宣教,可以社区为单位做好对应的群体性宣传工作,提供便民的咨询服务,避免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误读。

(二)注重灵活就业人员针对性的养老保险政策设立

要积极的针对灵活就业人群所存在的就业单位、收入、工作时间等情况的不稳定做对应的养老保险政策制定,充分考虑到全国各地不同情况特点,一方面要注重全国范围内政策指向的统一性,但是也要依据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下的具体情况,做出政策执行的缓冲与个性化调整,提升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适应能力。在保障范围上,需要逐步的消除户籍制度带来的约束;其次,要注重筹资模式的调整,让灵活就业人员能够获得更适合自身经济能力的缴费数额;其三,缴费期限也可以依据情况展开年度、季度与月度的缴费模式,较好的适应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的实际情况,避免人断保情况的发生;其四,在给付水平上,需要明确社保中的权利与义务,保持缴费与支取水平处于更好的均衡状态,提升缴费积极性,同时需要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缓解经济困难群体的支付压力。缴费可以采取分档处理,依据不同经济水平做对应情况的选择。

四、结束语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以有效的为社保账户有序运营带来更强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账户属于“空账”运营的状态,扩展社保参保人员范围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保账户健康运营,因此相关工作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丹.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收益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9):14-15.

篇9

关键词:经济资源;农民工;保险;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2-02

以扎尔德、汤普森等为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资源依附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组织本身在市场框架下的自由度问题,基本假设是:没有一个组织在市场中是完全自给而自由的,所有的组织都与环境进行交换,并由此获得生存。在和环境的交换中,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性的资源,没有这样的资源,组织就不能运行,因此,对资源的需求构成了组织对外部的依赖。资源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组织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从而也决定了组织在环境(市场)中的自由度。资源依附理论非常关注那些关键的供给者、购买者、规则制定者及竞争者等这些互为依赖的组织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组织行动者或者彼此竞争直接只剩最后一个、或长期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组织行动者或者彼此竞争直到只剩最后一个、或者长期合作、或策略性联合、或合并,无论是那一种情况,对于视焦组织的行动自由都产生影响。资源依附理论分析的起点是确定视焦组织的需要和可以满足需要的来源。方法是首先确定资源的关键性,特别是针对组织的稀缺性;接着寻求关键性资源的获得途径,比如建立多渠道的资源依附途径。资源依附理论认为为组织与市场中其他组织实体的关系或互动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当其与其他组织实体主动互动时,组织通过参与,考察环境,进而发现机会和威胁,并由此趋利避害,同时组织是有能力与市场中的其他实体进行交换,并有能力做出各种反应的,这可以表现在管理人员对环境和组织的管理。资源依附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让人么看到了组织在市场中的自由度:组织的自由是有限的,它的生存需要依靠采用各种战略来改变自己、选择环境和适应环境。资源依附理论也适用于对农民工人参加社会保险的研究,这主要体现在农民工人对经济资源①(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掌控情况。

一、物质资源(Material Resources)是实现农民工人社会保险愿望的基础

物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用以依托的客观存在物,也就是能够满足个人的基本吃、喝、住、穿、行及医等需要。在市场经济中,按照现行的分配体制,农民工人的物质来源主要为作为劳动报酬的货币支付―工资,而在农村,农民具有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所以基本生活能够获得保障。他们主要通过劳动报酬、亲友帮助、过去储蓄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农民工人因特殊的用工形式,及各种原因收入微薄,收入来源渠道单一,以及收入的间断性,不足以抵抗各种社会风险,而且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城市的过高消费,很难保证在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下略有结余,用于精神消费。

马克思指出,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和需求者之间的竞争构成购买者和出卖者之间斗争的必然要素,而交换价值就是这个斗争的产物。② 外出务工是进城务工农民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2006年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专项调查表明:农民工平均月收入966元,根据这项调查,目前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介绍,比例占到约55%;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0.51%;此外是通过广告、包工头和老板招募以及劳务市场实现自主就业。在城里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 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本次调查数据表明,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月收入在500元~800元的占了被调查的农民工总数的33.68%,只有一成的农民工的月收入超过了1 500元。当年北京职工年平均工资40 117元,上海41 188元,广州只有36 770元。① 据2009年数据资料统计,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有1 000元左右。由此可见,农民工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农民工是支撑中国制造的主力军。农民工流动的后果之一是大量原国有企业职工失业和待岗,而农民工则处于无任何保障的弱势状态,虽然农民工人可以获得微薄的收入,但是在很多私企或个体户,由于“包干”等形式的出现,拖欠农民工人的工资已成为社会问题,这严重地损害和侵犯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应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因此,农民工人较低的收入很难支付缴费标准较高的各种社会保险,同时,面对新的职业风险和社会风险,他们对参加社会保障的诉求也日益加强,因而,物质资源成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最大障碍。

二、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是农民工人参加社会保险的前提

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各种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很不完备,信息的分布也不均匀,即存在供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与假设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类型的市场间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关工资、工作条件、工作机会等信息透明度较低,为获得这些信息,求职者必须依时间序列走访各单位,即进行有关工作的寻找过程。斯蒂格勒认为信息是一种稀缺商品,其获得需要花费时间、努力和金钱。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信息对于劳动力的匹配非常重要,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同样需要成本。因此理性的求职者在工作寻找过程中会遵循“适可而止”的工作寻找原则,寻求的是满意或次优职业,而不是最优职业。

信息资源与农民工群体参加社会保险主要表现在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内容和已获得信息资源的质量三方面:

首先,报纸、广播和亲戚、朋友及非正式组织等是农民工人获得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报纸虽然成本低,但由于具有广告和商业性质,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受工作性质限制,农民工人没有更多的时间收听广播,同时,现代农民工人流动性很大,除了城乡之间,更多的处于跨地域流动,这样,与亲戚、朋友之间见面机会很少,很难获得及时有效地信息,通过非正式组织传递的信息具有模糊性,造成信息的滞后和失真,所以即使得到信息其产生的作用不是很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农民工人综合素质低,很多人不会使用电脑,即使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可能为获得好的报酬和待遇较高的职位而花费更高的成本。

其次,受获得信息渠道的限制,农民工人得到相关信息的内容并不全面,如国家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如社会保险项目、保障对象、缴费及待遇标准等),就业政策(如聘用制度、劳动纠纷制度及就业培训制度等)及相关法律(社会保险法)的出台等,根据笔者之间的调查,如城市低保制度,很多农民工人并不知道或者只了解部分政策,从根本上限制了其对社会保险项目的选择和对自我权益的保护。

最后,农民工人获得信息的质量并不高,尤其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的大多数是筛选后的信息,缺乏有效性和及时性,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作用,甚至为核对信息的真实性,农民工人可能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三、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是农民工人参加社会保险的条件

篇10

一、记录中国历史

新闻媒体记载着每天正在发生的历史,在商业投机的浪潮冲击之下,新闻的自主性慢慢出现了退化,为了后代子孙能够更好的祭奠历史,揣摩历史,为中国留下时代的烙印,塑造真实的中国形象就成为了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价值。现实类纪录片可以看做是时代的影像册,真实的记录着中国的变化。随着纪录频道的开播,与越来越多的内容和题材的社会纪录片出现在观众朋友面前,在节目格局的设计上也力求让社会现实纪录片的数量能够与历史纪录片等其他类型的纪录片保持平衡,为了能够更好的记录中国的今天,很多媒体工作者都做出了辛勤的努力。

二、塑造中国形象

中国的形象不仅是要塑造给异国看,也是为了在国人心中能有对自己祖国的深沉热爱。在国与国的交流日益增进,国际讯息高速发达的基础之上,纪录片的传播作用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重要,它是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中最为直观有效的一种,是构建中国形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中国在国际上的印象多源自于地理地缘,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类的纪录片,异国多透过这些视角来认识中国,但实际上国外的观众更渴望通过更多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来进一步了解中国人具体的生存生活状态,社会现实情况等。近年来的表现中国社会现实的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我是老李》、《独狼的新生》等具体内容涉及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这些纪录片的内容覆盖了中国目前阶段的各种热点问题,如环保、教育、资源分配、贫富差距等,以客观真实的角度展现了现如今的中国。

在中国具体形象的表述策略上,现实类纪录片的价值角度、观念想法、制作模式和传播的方式还需要不断的创新与突破。上海外语频道的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内容包括经济、民生、政治和医疗等系列社会问题,采用了一个西方人的角度来审视中国,选角独特新颖拍摄手段多样,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映射中国时代感和人文精神

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一步加强,许多定位明确、选题集中的纪录片性质的栏目相继开办。中央电视台一套的《发现之旅》,四套的《走遍中国》、《纪录中国》,十套的《人物》、《探索发现》等逐渐成熟为纪录片栏目,“专业化分工,特色化播出”成为纪录片栏目化发展的新规律。虽然题材形态和风格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反映了社会的深层内涵和文化结构。对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对现实的热点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反映出社会中某一人群最真实的心理动态。中国纪录片的最重要的价值内涵之一就是对人文精神的重视,社会现实类纪录片多角度的考察了当代社会生活现实,关注中国的历史进程,把握时展的主体精神,纪录片的观察角度在发生着,尤其是体现在观众的审美标准的提升上,伴随一直未停止过的对纪实美学的探索,社会现实类纪录片以良好的姿态长期的保持了其人文精神价值诉求。

浙江卫视在2012年拍摄的《花朵》选取了河北杂技学校的孩子们作为拍摄对象,以客观冷静的纪实手法,体现了对杂技演员的普通生活的深切关怀;北京卫视的纪录片《成长的秘密》将幼儿园里16个孩子的生活成长经历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内容丰富有趣,极具感染力,向观众们呈现了中国儿童教育的状态,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力求从普通平凡的生活中追寻人生的价值。这些现实类纪录片都体现了人文情怀的重视,深刻的剖析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精神。

四、体现多元价值主体

当代价值主体的多元性使得社会现实类纪录片也呈现出了多层次的价值取向,社会快速进展的历程导致了价值的主体出现了众多不同的诉求。即便是这样,主流意识仍然在价值观念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如何发挥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提高其影响力是媒体面对的关键问题。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直击社会生活,能过通过合理的手段制造社会话题,对社会舆论加以引导,使人们的价值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建立,有效的满足了主流意识的价值诉求。

当前社会现实类纪录片不仅需要体现作品的价值立场还要表达出作者的价值关怀,体现符合时代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诉求。2012年吉林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美丽乡愁》就蕴含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对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建立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强化了作品社会责任感。该主流影片在叙事中巧妙的融入了现实生活和人生,准确把握了人们情感、愿望、和心理的微妙变化,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吻合度高,符合观众健康的审美观,一经播出后就获得本土观众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