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了范文

时间:2023-03-27 12:2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想家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有了离开家的滋味,是摆脱父母的疼爱,还是要寻找记忆中那个遥远的外部世界。

每次背起行囊,母亲便会说,又走了,一次比一次远。是啊,记得第一次离家还是12岁时上初中,结果就再也没有待在家里的念头了。

人是否总是要四处流浪啊,记得第一次写诗,开头便是‘背起行囊,离开父母,远航,从此不再回头’不知为什么,看到那些离家时,我总是感到亲切,是羡慕,是同情,也是共鸣。

在外的日子总是辛苦的。四处求学,而遇到的人一个比一个聪慧,总怀疑自己的能力。笨鸟先飞,自己付出的总比别人多很多,看到他人幸福安乐的样子,总是羡慕,妒嫉,。努力吧,为了明天自己也有快乐的时刻,为了父母不在劳累。十二年的辛勤总算没白费,那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一张通知单。

然而又要离家了,而且一年只能回家两次。带着父母几年积攒血汗钱,踏上驶向南方的列车。千里之遥,翌日便到,然而我对家的思念也被撕成了千千之思。

大学近海之滨,看到了从小便向往的大海。驾一叶扁舟,乘帆远航。

哦,海是那么蓝,那么广阔。终于不用在屋里里幻想海的样子了。大海就在眼前。

然而梦里却时常想起家,想父母,想那些儿时玩伴,不知为什么,白天在充满激烈竞争中充满微笑,便显得挺自信,梦里却异常的脆弱。好像家便是一个很好的寄托。

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地方呢

确实很多,然而想不起来。家乡是一望无际平原,夏绿冬银,春华秋实。其实还是躺在家里小床上那种悠然自得的样子。同伴来了可以无拘无束的玩耍。只等母亲叫吃饭。农忙了便帮家里干点活,在广阔的天底下,飞来飞去而且还有可爱的蝈蝈,蚱蜢扽你去抓。累了便歇着,不用那么着急干完。

然而时间逝去了,而我也不能常回家看看。每次回家,父母总是殷勤的接待,好像我是远方的客人,望着父母那满头的白发和佝偻的脊背,心里不是滋味。

过客终是过客,不几天又要走了。

坐在远去的列车,回望父母那挥动的双手,一行泪落下来。我这过客对父母意味着什么,来去匆匆,究竟那时我的终点站?

篇2

曾经以为世界很美,没人流眼泪.吹熄蜡烛,许的心愿,全都会实现.原来的我怀念从前,是因为太留恋,懵懂的岁月中,只收藏了简单的想念.

曾经幻想自己拥有一双洁白的翅膀,可以拯救世人于水火.长大以后才知道长翅膀的不一定都是天使,也可以是鸟人.纯白的世界填充了灰色,黑色,青色.....美丽的天使再也不见了.而我也再寻不到一片干净之地.原来人心亦不过如此.每个人都在改变,那点纯真只不过出现在大家的梦境中而已.

曾经向无数划过天际的流星许下的心愿,原来一个都没有实现.那时的我傻傻等待,凝望满天繁星,期待着流星雨降临人间洒福四方.当时间的沙砾从手缝间溜走,我所期待的流星雨却再没出现.原来关于流星的传说都是骗人的,它只不过是美好梦想的陨落.

梦醒了,我也长大了.想家的感觉也越来越浓了.依赖吗 或许吧!当想放弃身边的一切时,最终寻回的还是记忆中的家吧!

离开家独自一个人闯荡这个小社会,累了,困了,记忆中便想起了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家里是被浓浓的爱包围着,有母亲那双慈爱的双眸,父亲那鼓励的言语,如今我渐渐的长大了,而父母也渐渐的衰老了,但记忆中的那个家依然温暖,依然有这活力,走了,一个人在外面漂泊,受过伤、又何尝不想家?

篇3

田野里,没有几块漂亮的地,只有一些蔬菜稀稀拉拉地站在那儿;灰暗的天空,太阳只露出了一点点影子;村道上泥泞不堪,一点儿也不平整,一踩满鞋都是泥。

当爸爸妈妈把我抱进爷爷家时,啊!我眼前一片杂乱,墙壁上,到处都是脚印,脏兮兮的。走上楼,楼梯竟然连栏杆也没有!房间里,地砖、地板也没铺呀!山村就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不好好改造改造呀!

这之后,我们走了,就不常来了。

可是,仅仅几年的功夫,家乡变样了!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家乡。坐在轿车里,我们隐隐约约地闻到一股丁香花的清香,这是哪儿传来的呀?我们如梦初醒。噢!这儿变了!道路两旁,金灿灿的油菜花开了!漫山遍野的绿色,哦!那是大树!“叽叽喳喳!”,还有好多的鸟儿!天空也变得更蓝了!

车子来到了村口,我们下了车,几乎人家的门口停着几辆摩托,甚至还有几辆汽车停在村口。只见旁边几家小店正卖得热火朝天,店主笑的,顾客也乐哈哈的。我们刚走进村口,正在聊天说笑的村民们都笑地欢迎我们。走过小桥,嗬!白鹅!爸爸笑眯眯地对正在小河里洗衣服的阿姨说:“这白鹅养得这么肥呀?”“可不是!哈哈……”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篇4

星期六

晴转多云

现在在我家里有一件开心的事情:明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将乘坐火车回到我的故乡——郴州。

一年才回一次老家的我可是很高兴,终于可以回到我最爱的“第二家庭”。为了这件事,我做了一个“新闻倒计时”。专门计算离回老家的倒计时还有多少天。星期六回老家,我再过一天就到回老家的时间了?我顿时激动万分,总想着明天坐车回老家的事。

当然,我会谈谈以前在县城小姑姑家里的趣事,最有趣的事捉迷藏游戏了。当抓的人把它看见的人抓光后的几十秒后,一个女孩子从衣柜里跳了出来,还以为她是一个衣柜神仙呢!轮到我抓的时候,声音把我哥的爸爸的引来了。他一边学我数数,一边把我抱上楼梯,数到二十的时候刚好在二楼房间里。然后他打开电灯,把三分之二的人给抓了出来,他们严重抗议。我说:“抗议不要抗议我,要抗议真正的作弊者!”因为我在这里最小,所以我就不要重新再抓了。

篇5

(快速地走到舞台中央)(拱手)大家好!

乙:(笑眯眯地挥手)嗨,我想死你们啦!

甲:你认识我吗?

乙:认识。你不就是子婴河小学六(2)中队的相声演员伟哥吗?

甲:哎呦,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

乙:那我得怎么说话呀?

甲:应该这样将我隆重推出:这位是子婴河小学六(2)中队的表演艺术家――张加伟同学。

乙:好!现在我隆重地向大家介绍:这位是我们六(2)中队的表演艺术家――张加伟同学。

甲:(面对观众)不用介绍,你们都认识我吧,逗他玩呢!

乙:真老土!

甲:该怎样介绍你呢?

乙:随便介绍,但是不要老土,要有时代感。

甲:现在,我向大家隆重介绍:这是我们六(2)中队的大活宝――费新宝先生,费先生,阿宝,宝贝。

乙:你这人真会说话。(适时抛飞吻)

甲、乙:今天,我们俩为大家表演一段相声――《家乡巨变》

甲:从哪说起呀?

乙:衣、食、住、行,慢慢来!

甲:爷爷说,他们穿的是长袍、短褂加布衫,粗粗布条系腰间――那是裤带。

乙:怪不得爷爷们把衣服纽扣开在一侧,原来是裤带见不得人啊!

甲:爸爸说,他们穿的是西装、职业装、休闲装,腰间系的是鳄鱼、皮尔・卡丹。

乙:怪不得爸爸们衣服有纽扣也不用,原来是想露名牌啊!

甲:同学们说,我们穿的是学生服,偶尔也把奇装异服穿,大家都说那是酷!

乙:奇装异服真扎眼,看见胳膊和肚脐,太煞风景。我倡议:做文明学生,将奇装异服拒于校门外。同意的来点掌声!

甲:爷爷说,他们小时候吃的是树叶加米糠,难下咽啊!

乙:怪不得爷爷说,肚子叫叽叽,脸上苦兮兮。

甲:爷爷们最盼的是一

乙:是什么?

甲:是吃上热腾腾的大米饭,填饱肚子!

乙:怪不得我的爷爷常常尽吃饭,不吃菜。

甲: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吃的是稀粥加杂粮,能吃饱了。他们最想的是一

乙:是什么?

甲:吃上香喷喷的鱼和肉,油油肚子啊!

乙:怪不得在家里,爸爸专拣肥肉吃,把瘦肉留给我。

甲:同学们说,我们吃的是牛奶、鸡蛋加面包,味道好极了!

乙:打一口还不丢手了!

甲:我们最盼的是――

乙:嘿,你倒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了!

甲:怎么说话呢,我在替大家说心里话。

乙:给你机会,快说。

甲:我们盼的是健康、绿色食品,让“三鹿”事件进入回收站。

乙:不错不错,给他鼓鼓掌。

甲:爷爷说,他们小时候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棚,最怕的是――

乙:是什么?

甲:是接二连三的下雨啊!

乙:对!对!“屋漏偏逢连阴雨”是天下老百姓最苦的事!

甲:爸爸说,他们小时候住的是三间瓦房,最羞的是―一

乙:什么事?

甲:我不好意思说。

乙:大家来点掌声,给他壮壮胆。

甲:是(亮亮嗓子)是蹲茅坑。每次要方便的时候,总要东张张,西瞧瞧,发现没人,赶快解决。

乙:是挺难为情的。

甲:同学们说,我们住的是高楼,是大厦,我们乐的是――

乙: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等同学回答完)那我代表大家问问他。

甲:我不告诉你们。

乙:还卖什么关子,看,把同学们急的。

甲:说,可以,但是事先申明:版权归我张加伟所有,同意吗?

乙:我替大家说,没问题!

甲:

(顿了顿)我们乐的是――冷了――不怕,有空调制热;热了――也不怕,有空调制冷。

乙:是啊,说到我们心里去了。

甲:爷爷说,他们小时候靠的是“11略”汽车行天下。

乙:怪不得爷爷们的身体那么硬朗,生命在于运动嘛!

甲:爸爸说,他们靠的是吱呀牌自行车车行天下。

乙:吱呀牌?你们听说过吗?

甲:那吱呀啊,说的是老旧自行车,用肢一蹬,就会一声:吱呀吱呀!

乙:呦,是这样呀,这版权又非你张加韦莫属。

甲:同学们说,我们将来靠丰田、宝马、凯迪拉克……屁股冒烟的家伙来车行天下。

乙:唉!

甲:为什么叹气呀?

乙:这样不好,我想让丰田、宝马、凯迪拉克……这些家伙不冒烟。

甲:这个主意不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乙:这样还是不好。

甲:为啥?

乙:这样胖子多了,人一胖啊,毛病就多喏!

甲:怎么办呢?

乙:这,是将来事。但是,我现在倡议:每天锻炼一小时,将来才能幸福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

甲:这个倡议我赞同,你们赞同吗?

乙:家乡的变化太多了,多得如天上的星星。

甲:家门口的那条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乙:厨房里的水缸不见了,轻轻一扭,哗哗的自来水就来了。

甲:房间里的芭蕉扇不见了,轻轻一按,凉风就来了。

乙:房顶上的烟囱……

甲:不说了,不说了。

乙:为啥?

甲:天上的星星,你――数得过来吗?

乙:我能把天上的星星数得过来,还和你站在这儿?

甲:就是说嘛,家乡的变化,我们这两张嘴根本说不了。

乙:好,不说了,干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篇6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优美的歌词又一次映在我的脑海,熟悉的旋律又一次萦绕在耳边,回想起一年多的初中生活,是你陪伴我共同走过。

每次听到这熟悉的曲调,便会伴着一些欢呼声或叹息声。“唉,又上课了!”“哈!终于吃饭了!”“哎呀!又要起床了!”没错,这就是我们学校的铃声,时而悦耳动听,时而使人烦躁。

转眼间,这铃声已陪我走过了四百多个日日夜夜,渐渐地,似乎已经和我密不可分,成为了我校园生活中的一抹新绿。是它使我的生活有规律了;也是它在我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提醒我要劳逸结合;是它在清晨准时把我慵懒的身体从床上推起;还是它要在晚上提醒我要按时休息,在早上要努力学习……是它,是它,还是它,它是我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光荏苒,又一个寒假来临了,假日里偶然想起了你,似乎一种思念的情绪扑面而来,还记得在考场上,那道一直没有思路的题,不服输的劲儿指使着我一定要将它做上,可那熟悉的铃声再度响起,我的卷满仍是一片空白,成绩自然是可想而知。啊,我忽然间明白了,这是那铃声在惩罚我,惩罚我平日里不珍惜时间。看来这铃声还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呢!

仔细品读这段旋律,这是人们在收获喜悦、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采摘着辛勤劳动的果实。

篇7

小女巫晶晶说:“小香草,你呀!不要住那么的远吗!要不我们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在一起玩了,还可以一起做实验呢?”

“真的可以?”

“当然了!”

“恩,那我趁这每天放假,在你家旁边盖一座房子吧!”

“还要盖?直接和我住一起吗?”

“恩,那我今天放学的时候把我要的东西带到你那儿去,嘿嘿!”

“嘿嘿!”

说完,小香草和晶晶手拉手蹦蹦跳跳的走进了教室。

到了教室,小香草急忙跑到了晶晶的座位上,说:“晶晶,我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呀!你尽管说。”

“我家还有一条蝌蚪……”

“什么!蝌蚪?我最喜欢蝌蚪了!”小香草还没说完,晶晶就抢先说。

“不,不是蝌蚪,是一条蝌蚪龙!”

“蝌蚪龙?我家也有一条!”

“哇!我们真有缘呀!”

这时,金泼老师走了进来,小香草急忙跑到座位上,准备上课。

篇8

那蕴满神秘的大山,那碧透人心的龙潭河水,那优美的传说,那朴素的风情,奏出了一曲充满生机的绿色旋律。

谁不知道乐园是山歌之乡?你看,农民都缠着头帕,穿着草鞋,一身山里打扮,一口浓重的乐园乡音。虽然显得有点土气,但土家人的生活是美满的,心情是欢快的,嗓子是圆润的。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山歌:“党的政策是天平,左右两端都平衡……”那歌声汇入龙潭河,流进了长江、大海;那歌声从大山里飞出,越过千重关山,飞到武汉、北京……他们的歌声有泥土的气息,有乐园的韵味,有土家的风格,情真,质朴,生动。

我喜爱乐园,我爱乐园的歌。当你走进乐园的村村落落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几乎没有不喜欢歌的。每年7月党的生日来临之际,乐园便举行山乡赛歌会。男女歌手穿红着绿,云集乐园镇,这里霎时成了歌山歌海,热闹异常。“乐园”真可谓名副其实的乐园。

歌声入耳,使人如醉如痴。在赛歌会上,歌手们总要炫耀自己一番:“你歌没有我歌广,祖先埋在歌山上,大哥名叫歌师傅,二哥名叫歌秀才,我名就叫歌口袋。”对方不等歌声落音,就接着唱道:“桑木扁担三尺长,挑起歌本到处唱,长阳唱到北京城,万首山歌献给党。”

若是男女对唱,则更是情深意长了。女的唱道:“想唱山歌不怕羞,情哥哥你快抬头,先看山上花引蝶,再看溪边藤缠柳。”男的唱道:“情妹唱歌哥抬头,歌声随着妹妹走,花引蝶来蝶恋花,藤缠柳来抱成球。”男女合唱:“阿哥阿妹情意深,好比芭蕉同根生,阿哥好比芭蕉叶,阿妹好比芭蕉心。”阵阵歌声招来热烈的喝彩。

篇9

[关键词]席勒;审美假象;审美批判

《审美教育书简》(下称《书简》)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现代美学的进程。维塞尔认为:“在18世纪美学理论中构成一个关键性转折点的是席勒的美学理论,而不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因为席勒的美学理论比康德的美学理论更多地指出了未来的道路。”哈贝马斯则称它是“现代性的审美批判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本文着力探讨席勒在《书简》中提出的“审美假象”概念。首先对“审美假象”概念进行辨析,并梳理其学理背景,其次是分析“审美假象”论的批判性内涵及影响,最后,参照多种美学视角,对席勒“审美假象”论的“先天缺陷”进行批判性分析。

在《书简》第九封信中,席勒就提出了“假象”的概念:“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你都要以高尚的、伟大的、精神丰富的形式把他们围住,四周用杰出事物的象征把他们包围,直到假象胜过现实,艺术胜过自然为止。”这里把“假象”和“艺术”并置,并分别同“现实”、“自然”相对,就已经指示了艺术和假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第二十六封信中,席勒则明确将其表述为一个美学命题:“鄙视审美假象,就等于鄙视一切美的艺术,因为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席勒同时也强调“审美假象”不同于“逻辑假象”。“逻辑假象”混淆现实,具有欺骗的性质,而“审美假象”自我显明为“假象”,当然谈不上“欺骗”。

我们有必要先对“假象”(Schein)作一番辨析。该词在德语中有“光辉”、“外表”之义,而“外表”则多有“表面现象”和“靠不住”的意思。仅以《书简》中“Schein”翻译来说,依笔者所见,就有三种:一是“假象”,如冯至、范大灿的译文和缪灵珠的译文(《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二是“形象显现”,见于朱光潜先生所著《西方美学史》;三是“外观”,如徐恒醇的《书简》译文、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等。自康德之后,“Schein”成为德国哲学(美学)的常用词,除席勒外,它在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等人那里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比如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所说的“日神之梦境”即是“Schein”。需要注意的是,尼采突出了这个词的“光辉”之义,翻译者或译为“假象”(缪朗山),或译作“外观”(周国平)。海德格尔对该词的使用也往往突出其“光辉”之义,其著作的中译者通常将其译为“假象”或“闪耀”。

笔者认为,单就词义论,将“Schein”翻译为“假象”、“外观”、“形象显现”都没有什么不妥。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见出,虽然该词兼具“外表”和“光辉”二义,但在不同的美学语境中有不同的侧重:或是“非实在性”之义,或是“光辉”之义,或是二者并重。席勒用“Schein”规定艺术的本质,既是以此来反对那种视“美的艺术”为“消遣之物”的轻视态度,同时也是要为艺术确立不同于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真理”。正像伽达默尔所说:“把审美特性的本体论规定推至审美假象概念上,其理论基础在于:自然科学认识模式的统治导致了对一切立于这种新方法论认识可能性的非议。”伽达默尔在此还指出,通过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席勒成为第一个确立“艺术立足点”人。在更大的意义上,它刻画了精神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特要素的特征。由此可见,席勒把“Schein”同“现实”相对立,同科学上的“真实”相对立,具有争辩性,是对审美之“非实在性”的强调,所以我们认为将其翻译为“假象”很妥帖,而若将其译为“形象显现”。虽很仔细,但略显冗长。尼采所谓的“Schein”则既强调“日神”的“光辉”之义,又强调梦境的“非实在性”,翻译成“外观”很恰当;而海德格尔在使用“Schein”时,“光辉”之义较为突出,译为“显耀”或更合适。这里多有妄断,因为翻译讲求的是灵活变通。

席勒的“审美假象”论直接源自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53节中,康德宣称:“诗的艺术随意的用假相游戏着,而不是用这个来欺骗人,因它自己声明它的事是单纯的游戏,虽然这些游戏也能被悟性在它的工作里合目的地运用着。”(着重号为引者所加)此处的“假相”就是“Schein”。康德使用“Schein”这个词是为了强调“诗的艺术”乃是一种想象力的自由运作,并且是无功利的。所以康德又说:“在诗的艺术里一切进行得诚实和正直。它自己承认是一运用想象力提供慰乐的游戏,并想在形式方面和悟性的规律协和一致,并不想通过感性的描写来欺骗和包围悟性。”尽管从这些表述来看,席勒与康德非常相近,但如上所论,由于席勒刻意强化了“审美假象”的现实批判性而开辟了美学的新维度。

康德固然也对审美和认知进行了区分,但他并没有刻意为艺术寻找不同于自然科学认知模式的“真理”,而在席勒看来,将艺术之“真理”同自然科学的“真理”相区分刻不容缓。假若用自然科学的真理模式来权衡艺术,那么后者极容易被视为消遣之物。所以席勒说:“要防范知性对实在性的追求发展到一种偏狭的程度,以致美的艺术是假象就对全部美的假象的艺术下一个轻蔑的判断”。但是,在自然科学确凿的实在性面前,艺术和审美又能到哪里去获得自己的“本质”呢?传统意义上的“摹仿”理论是从属于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根本不可能将艺术“真理”与科学“真理”分开。席勒大胆地宣称“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假象”,看似是对自然科学真理模式的屈服,实则是针锋相对。将“假象”转化为一个纯美学概念,这样一来,艺术的“真理”是“假象”,根本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真理”。这是一个美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因为它将文学艺术从附属于认识论的处境中完全解放出来。艺术的本质虽然是“假象”,但并不意味着它比自然科学的价值就低一等,相反,正因为其“假象”本质,所以它才是正直的、诚实的,自由的,而对假象喜爱的程度则直接表征了人在现实中所获得的自由的程度。艺术的“假象”本质赋予艺术理想性的品格,使得它不会被粗俗的物质现实所玷污。因此,艺术之“假象”本质并未消解掉艺术的价值,反而表明它比一切“有用”的东西更“有用”,它负有更严肃、更神圣的使命。

席勒的“假象王国”构想也是对康德美学的创造性发挥。康德认为:“美的艺术是这样的一种表象方式,它本身是合目的性的,并且虽然没有目的,但却促进着对内心能力在社交性的传达方面的培养。”康德把“社交性”视为美的艺术的无目的的目的性,无所为而为的“功能”。而席勒将艺术的本质确立为“审美假象”,并以此构想出一个假象的、审美的、游戏的王国,正是要开辟一个在其中人们可以自由交往的领域。“假象艺术”乃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是一种交往理性。艺术只有作为“假象”,才能真正具有公正无私的品格和公共特征,才能超出现实物质性的束缚,并最终发挥交往功能。“假象王国”是一个审美共同体,在其中,由于没有物质实在性的束缚,没有个体欲望的促逼,没有权力的争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可以自由交谈,个体可以代表族类,人们通过美结合在一起。

康德把“美的艺术”视为天才的艺术,席勒的“审美假象”说也同样是建立在天才的基础上。他所谓的“假象王国”至少在“现时代”尚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而只能寄希望于天才高贵的心灵。康德把天才视为一种“给艺术提供规则的才能”,而席勒则把天才视为一种超绝于物质现实之上的理想人格,它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损毁。审美假象的王国是人类在超越了对实在性的追求以后而达到的最高生存境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终结。只有当人拥有最完满的人性,成为“审美的人”以后,他才可能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实存,而驻足于活生生的形象世界,满足于单纯的形象所带来的快乐。艺术的天才完全超越时代的“需要”而获得假象王国的垂青,而天才的艺术乃是一个纯粹的假象世界。毫无疑问,所有的艺术天才论都夸大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并把艺术家视为“超人”。所以阿多诺对康德、席勒乃至黑格尔的“天才观”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指出这种天才观恰恰是“与庸俗的资产阶级意识是协调一致的”。

在美学方法上,和康德一样,席勒凭借的还是先验设定和推断,“审美假象”就是作为一种“美的纯理性概念”被设立的。它被视为人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从人的感性理性兼而有之的天性的可能性中推断出来的,而它的作用是纠正和引导人们对现实事件做出判断。现时代一般的艺术(同“天才的艺术”相对)还没有达到纯粹的“假象”,因此并没有实现自己的“假象”本质,不是纯粹的“美的艺术”。由此可见,通过先验地为艺术设定一个有待实现的“本质”——“审美假象”,艺术被纳入了一个历史性的维度。艺术的本质之为“假象”,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规定,而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这也应该对黑格尔的美学有所影响。

席勒的“假象”说同柏拉图的“理式”说有间接的关联。在《国家篇》和《法律篇》中,对话人之一“苏格拉底”谴责“模仿性的诗”是“理式”的“假象”,亵渎神灵,所以“模仿性”的诗人应该被逐出城邦。席勒在《书简》的第十封信中提到了柏拉图对摹仿性艺术的批评。他反对柏拉图完全用理性规定人性和艺术。在他看来,无论是人性,还是艺术,都是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而非理性压制感性。作为游戏冲动的审美用形式克服质料,将感性的东西向理性提升,并最终创造出“活的形象”(审美假象)。人性的和谐只能通过美的艺术和审美才能达到。正因为艺术是“假象”,它才不冒充真实,危害真理(指自然科学的真理,下同),反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严守真理和艺术的界限。不仅如此,作为“假象”的艺术还是对实在的超越,甚至比真理更高贵。席勒并不是否定科学“真理”的价值,而是要防止科学“真理”侵入“美的艺术”领域之内。但当席勒把“审美假象”规定一种克服了质料的高贵的形式,并认为它是对现实的超越的时候,又似乎透露出“审美假象”同柏拉图的“美的理式”的隐秘联系。

席勒的“审美假象”说着力于构建一个人与人可自由交往的理想王国,指明了一条通向生存的“素朴性”和“自然”状态的回归之途。海德格尔对此颇为欣赏,认为席勒美学已经有了“生存论”的维度。所以海德格尔宣称:如果说康德将审美嵌入了人的此在的基本状态,而“正是这种基本状态,被席勒把握为历史性的、对历史具有奠基作用的人类此在的可能性条件。”

席勒又是如何通过“审美假象”论开辟现代性审美批判的道路的呢?

法国革命中暴露出来的卑劣凶残的“人性”引起了席勒对启蒙运动遗产的反思。他断定,虽然文明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人性”却没有得到提升。这表明单纯智性的启蒙是失败的,剩下的唯一道路就是以审美来改造和提升人性——培育新的感受力。

席勒的审美批判,不仅是对他所置身于其中的时代现实的批判,而且还是对文明本身所带来的弊端的批判。在他看来,文明的“进步”只表明近代以来人们在认识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对“人性”的损害,造成了近代人的“人性”残缺不全。现时代的人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严密的分工及等级制度壁垒阻断了人们之间的自由交往,甚至使人们相互为敌。对于个体来说,国家乃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而已。人不再是目的,而成了手段。“有用”乃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偶像,成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而心灵的高级需求被忽略了。因此,作为严肃的精神性事务的艺术和审美也必须拜倒在“有用性”的规约之下。对于艺术和审美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因为艺术和审美的本性是自由,但在“市场”上,艺术和审美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

这些观点成为西方审美批判理论的先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现实的全面异化。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人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说来竟成了手段。这些观点同席勒的批判都很相近。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工业社会的批判也吸收了席勒的见解,比如马尔库塞就称现代文明的现实原则为操作原则。在这种原则的统治下,社会根据其成员的经济操作活动而被分成各个阶层,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满足的规模和方式受制于自己的劳动。人们是在为某种设施劳动,并且无法控制这种设施。劳动分工越严密,人就越异化。“人们并不在过自己的生活,而只是在履行某种事先确立的功能。”受到席勒审美批判影响的思想家的名单可以开列出许多,比如齐美尔、韦伯、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直至弗洛伊德,等等。

尽管现实已经败坏,但对于它,还只有美和艺术才能救治。美和艺术的使命就是通过战胜物质性的现实而追寻自己的“假象”本质。美和艺术不需要以“现实”为自己的参照系;它们不仅不接受来自“现实”的评判,相反,它们还要通过高贵的形式来剔除“现实性”,从而成就自己的“假象”本质;也只有经由美的艺术的“假象世界”,才能超越“现实”而达到完全自由的境界。“审美假象”作为一种理想性的“美”必然要归结于“形式”,因为只有“形式”才有“超越性”,才能不被任何现实所制约、不被时间的流逝所毁坏;而“质料”则是来源于现实,并没有永恒的价值。形式通过“克服”质料而使一部艺术作品获得不朽的价值。“在一部真正美的艺术作品中,内容不应起任何作用,起作用的应是形式,因为只有通过形式才会对人的整体发生作用,而通过内容只会对个别的力发生作用。不管内容是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我们的精神都起限制作用,只有形式才会给人以审美自由。”

席勒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假象”,就是同粗鄙的现实生活中对物质性“实在”的崇拜相对抗。这看似是对现实的高傲拒绝,实际上并非如此。作为一个坚定的启蒙主义者,席勒不会放弃启蒙的目标,而只是将其转换到审美的路径。席勒反复强调,艺术家必须生活在社群之中,必须置身于社会的道德和风俗之中,关键在于,他不能被现实驯化,屈服于材料的物质性,而是要蔑视时代的判断、需要和幸福,仰望着法则和尊严。他要用取自高贵时代、甚至超越一切时代的“形式”来铸造审美的“幻象”。“审美假象”的形式“本质”也使它区分于空洞盲目、不受约束的幻想以及幻觉。在席勒这里,“形式”乃是艺术的本质(假象)的本质,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席勒的美学仍然深深地根植于西方形式美学的传统。

席勒坚决反对超验神的存在,拒绝一切。所以他说:“我信什么教?你举出我的宗教,我一概不信。——为什么不信?——因为我有信仰。”他的信仰就是“美”以及作为“审美假象”的艺术、诗。故而席勒又说:“你只得从尘世纷纭之中逃走,遁入自己心中的寂静的圣所!在梦之国里才能找到自由,在诗歌里才开出美的花朵。”席勒用人的神性尺度取代了超验神的存在,他所谓的“完满的人性”,其实就是指人的“神性尺度”,也就是自由。但是席勒又认为,这种自由并不存在于人的自然本性中,而是一种根据需要设定出来的自由,也即是说。所谓的人的神性尺度也是一种先验的设定。可见,超验神废黜以后所留下的虚空乃是人先验自由的源泉。如果说,超验神与人之间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深渊,那么,即便是在超验神被废黜以后,人的实际生活状态和他的理想的存在状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个难以消除的间距,而席勒寄希望于纯粹的“审美假象”来消除这个间距,从而使人完全拥有自己的神性存在。

席勒“审美假象”论对唯美主义运动有重要影响。唯美主义者并不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他们只不过是利用这个口号来反抗社会对艺术的敌视,并企图经由审美开辟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王尔德把艺术的本质视为“谎言”并指出:作为一门“高贵谎言”的艺术已经衰落了,这是因为科学的“真理”侵犯了艺术的“真理”,实证的价值取代了艺术的“谎言”。作为“谎言”的艺术与道德无关,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复活那种古老的撒谎艺术”。“撒谎”就是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就是追求形式之美。他甚至断言作为“谎言”的艺术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基础”。由此可见王尔德所谓的“谎言”与席勒的“假象”之间内在的契合。当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差异:王尔德的“谎言”意味着快乐,摆脱精神的重压,“最高的艺术拒绝人类精神的负担”。而席勒的“审美假象”论强调精神性的承担,单纯的感官享受是被排除在外的。

席勒将“审美假象”对立于现实,强化了艺术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否定功能。但这种否定并不是通过把艺术作为社会认知的载体,而是通过把艺术“提纯”为一种与实在性无关的“活的形象”——以此表征人的自由——来实现的。但在一个分工严密、一切都被市场交换所主宰的社会里,个体被卷进一个仅以追逐财富为目的怪兽腹中,又何谈自由呢?

席勒一方面认为,人们只有经由艺术才能达到最终的自由;另一方面,自由又是艺术的必要条件,艺术是自由的女儿。这种兜圈子的话恰恰表明,即便是艺术这样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在现实中都难以是自由的。但假若连艺术的自由都被剥夺,自由的火种岂不是完全熄灭了?这会导致丧失神性尺度的人必定处在权力的争夺和欲望的撕扯之中。这就是席勒美学的逻辑。在我们看来,单单强调“审美假象”与现实之间的对立,通过将自身放逐于现实之外所取得的“自由”只是一种美学上的幻觉。而美学幻觉中的自由也并不能成为它在现实中失去的自由的补偿。在这方面,马克思无疑要深刻得多,因为马克思认为:文明的改造只有通过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才是可行的。艺术、审美绝不能被“圣化”为精神的“供品”,它作为人的整体性实践的组成部分,和人类的生活应该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联系。艺术固然是人类生存中的必需(当然不是对于所有人),但却并不能担当救赎的崇高使命;艺术可以让人体验到自由,但艺术并不等于自由。

到了20世纪,工具理性的统治更甚,人类的自杀行为(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地刺激了阿多诺的神经。在他看来,同一思维乃是导致人类互相残害的真正杀手,而基于同一思维的传统美学必须彻底颠覆。在《美学理论》有关“审美幻象”的章节中,席勒的“审美假象”论成为阿多诺批判的靶子。在他看来,由于席勒还未真正把握住艺术和现实的辩证关系,其“审美假象”理论最终沦落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帮凶。席勒试图通过“审美假象”获得“超越”的路子实质上还是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魔法中打转。其“审美假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美学范畴中,造成了艺术的自我囚禁,完全失去了反抗物化现实的力量,更无从获得真正的自由。只要艺术还保留着令人愉悦的性质和面貌,它就不得不在市场交换逻辑的主宰下重新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链条之中,成为虚假的自主性(自由)。因此,艺术对现实的否定决不能停留在“形式美学”的范围内,而是要用自己破碎的“面貌”直接表征这个破碎的资本主义物化现实。这要求艺术否定自己的“形象”(“审美假象”),也即它的令人愉悦的一切质素。

哈贝马斯认为,坚持审美和艺术的绝对自主性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也同样是在加深艺术的危机。当艺术只顾坚守自主性的时刻,“艺术也越发从生活中异化了自身,并隐退到完全不可触摸的自律之域。”德国美学家维尔施曾直截了当地对席勒的美学构想给予完全的否定,他认为:在“日常生活的美学化”已成为现实的今天,继续坚持“艺术”有某种崇高的价值,继续坚持席勒的立场实乃愚蠢之见:“18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审美化纲领,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希望。相反,诸如席勒所言只有审美的人才是完整的人,……以今天这类审美化纲领用来表现自身的形式来看,已变得可疑起来。”

伊格尔顿从“意识形态”角度指出:席勒的美学在“反对这个新兴的社会秩序正在制造的精神荒芜”的同时,也“提出了资产阶级领导权的全新理论的重要成分”。这个见解指出了席勒美学的双重性质。席勒的文明批判是深刻的,现时代的根本特征确实正如他所说,一切被纳入了交换之中,而交换关系用量的多少抹平了质的差异。但他给出的最终诊断——克服文明的弊病在于修复完整的人性——却是虚幻的,而这种诊断本身,恰恰是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产物,美学上激进的代价却是实践上的保守。

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的冲突存在于个体的需要和文明进程之间,但为了文明的利益,作为个体的人通常被迫延迟或取消个体性的需求,而艺术则是对这种延迟或取消行为的补偿。同时,艺术也为人们提供机会来分享备受尊崇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人们的认同感。艺术在为人类提供一种共同的文化理想的同时,也使人们从中获得了自恋性的满足。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艺术之所以为人类所必需,就根源于人类身上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这提醒我们,尽管人类无法走出这种“自恋”,但却要意识到这种“美学幻觉”的存在,不能过于沉迷甚至人为地强化这种幻觉。席勒美学有着巨大的价值,如前所说,他的“审美假象”确实是艺术理论的重大突破。但他对理想人性的鼓吹,以及他所建构的“假象王国”,则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恋性的满足”。

我们认为,美学的根基存在于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而非天才的高贵心灵。席勒的“审美假象”乃是一种美学上的“提纯”,在将当下现实与艺术割裂开来的同时,也是把审美经验封闭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岛上(诸种解构理论就是对“封闭性”的消解)。现实中人们的审美需求绝不可能完全摆脱身体的、欲望的甚至是物质性的满足。固然,艺术应该给人提供更高的心灵满足,但这并不能否定艺术所能提供的消遣和娱乐的价值。过于强调艺术或者审美活动的“纯洁性”,恰恰是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

篇10

,一看钟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无情的时间过的真快,才刚躺下睡了一小觉就到了下午。我要赶紧洗漱一下准备起程。

我左手提起沉甸甸的行李,右手拿着一个摇控密码箱,匆匆忙忙地往宾馆外走。我开着一辆双层音速飞车,直奔那阔别子已久的家乡。

终于到了家乡,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朝那熟悉的方向走去。眼前的一暮让我惊呆了,原本是凹凸不平的小路已经下冈了,新上任的是一条又宽又平的柏油路。马路上还有来来往往的车辆,马路两旁还多了许多花草树木,马路两旁都是一座座拨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过了马路来到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上街”,我清清楚楚地记着这条“上街”以前是一条喧闹、拥挤的街道,现在已经改头换面了,幽静代替了喧闹,连营业员的态度都改变了。

过了街,在我眼前的是一块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农田!虽然农田的大小不变,但是田里的庄稼变了,它变得精神;茂盛多了。

一阵微风吹来,田里的庄稼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它们好像在说:“朋友你看到了吧,咱们的家乡变化真大啊!”

啊!家乡啊!你变了,高楼大厦体现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了你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