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的手抄报内容范文

时间:2023-04-05 17:2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约用水的手抄报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节约用水的手抄报内容

篇1

2、高炉热水煤炭耗,珍惜热水莫乱倒。

3、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4、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5、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6、节约用水,浪费可耻。

7、树立人人珍惜水,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8、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9、请动一下手,关好水龙头。

10、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11、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篇2

【3.22世界水日活动方案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了宣传我国水资源现状及节约用水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影响家庭,并影响和带动身边人加入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行列中来。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系列节水教育和环保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珍惜水节约水的观念,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宣传和行动,辐射家庭及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活动时间:xxx年3月20日~3月27日

四、活动对象:一到六年级

活动人数:x人

五、活动内容:

1、节水教育和宣传。

升旗仪式上进行节水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激发师生自觉保护水资源的热情,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节水活动中。

2、节水主题班会。

各班级举行节水主题班会,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现有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做到节约用水。

3、利用学校小广播播报宣传。

校广播站搜集与水有关的故事、成语、诗歌、新闻报道,中午进行诵读,让全体师生认识当前水问题的严峻形势,形成自觉关心水的意识。并要求学生当好传递员,把这种意识告知家长,渗透到自己的家庭中。

4、学生借阅朗读节水小故事。

5、在学校大厅屏幕上打出标语,在学校围墙上拉出横条标语。

6、“家庭节水故事”画画、拍照、征文。

世界水日期间,通过家庭实践活动增强每个家庭的节水意识,学生参与家庭用水的管理,观察、分析浪费水的现象,通过调查、收集、思考得到家庭节水方法,进行至少一周的节水实验,做好至少一周的观察记录表,低年级创作节水主题的漫画,中年级拍摄生活中的节水场景,高年级写节水故事,表达真实感情。

【3.22世界水日活动方案范文二】

一、活动简介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的学生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现状,从小树立珍惜水资源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教育学生注意节约用水。

二、活动目的

深入宣传水法规,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调查分析思考能力,从中切实认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并且能够从自身做起。

三、活动过程

1、少先队大队部向全体师生发出《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倡议书,唤起全体学生对水的危机意识,让全体学生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并让学生发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共同关爱水资源。

2、各班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3月22日世界水日的来历,地球有限的淡水量和目前我国受水荒威胁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水资源是短缺的。通过学习认真思考如何有效的节约用水,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3、通过学习请学生搜集生活节水小知识制作成小资料卡。

4、美术老师结合“世界水日”开展以《珍惜我们身边每一滴水》为题,办儿童画和手抄报展。(各班挑选5幅优秀作品上交)。

5、征集有关水的儿歌童谣若干,开展“节水小标兵”知识卡片展。

6、综合实践和生活教育课的老师布置学生做一次“我家月用水量”调查。进行观察记录,完成调查表。

四、活动安排

3月16日全校红领巾广播宣传世界水日的由来;

3月18日针对学生开展水资源小调查;

3月21日升旗仪式节水总动员;

3月23日发放节约水资源的宣传单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核心”。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同学主意识的“寝室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坚定不移的推进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重点提高公寓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公寓管理制度,打造一个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大家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变过去松、散、懒的现象。以学生为主,通过之前公寓出现的不良现象加以总结和规划,以长补短,不断改善。把公寓管理的有条不紊。确保公寓中心各项服务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工作重点:

进行一系列的项目检查,包括宿舍内务建设情况、公寓楼环境卫生、足苏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公寓楼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学校及公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公寓管理员岗位职责执行情况进行规划。

安全方面:

(1)为保证学生公寓用电安全,学生公寓严禁带入和使用容易引发事故的电炉、电吹风、直板夹、电热棒以及其他带来安全隐患的电器。

(2)严禁学生个人私拉、私接电线。

(3)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入宿舍。不得在公寓内吸烟。

(4)学生住宿期间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和现金。离开宿舍时随时落锁。

行为方面:

(1)学生应妥善使用和爱护公寓内水电设施、门窗玻璃、柜子、桌椅。

(2)提倡节约用水用电,离开公寓时。关闭水电。

(3)自觉保持公寓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在公寓不得酗酒闹事。

(5)行为举止要文明,行为举止要文明。互相帮助、团结同学,形成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

(6)住宿生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熄灯后,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正常休息。

四、本学期活动:

本学期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公寓的管理,推动学校学生公寓的建设和发展,特制定以下活动:

(1)活动名称:“公寓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手抄报竞赛。

活动目的:带动同学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特长。是大家主意识的认识到公寓的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促进公寓管理。

活动时间:2011年5月末

活动地点:阶级教室

(2)活动名称:公寓“月文化”寝室评比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评比,评出最优秀寝室,颁发证书。并加学分。

活动时间:每个月末

篇4

以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和指示为宗旨,紧绷安全心弦,务实工作,教给学生安全常识,养成处处注意安全的好习惯,保证班内外师生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全面提高我班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目标要求:

本年度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是:认真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努力杜绝一切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使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

三、安全教育内容:

内容主要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网络安全、劳动和日常生活安全(含防骗、防溺水、防雷等)、禁毒、校园安全、集体活动安全等。

四、工作措施:

1、继续抓好安全教育:我班将充分利用手抄报、红领巾广播台等宣传阵地,以及通过老师晨会、安全卫生课和周一班会,继续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高度认识“人命关天,安全第一”。做到反复强调,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进一步完善规范制度:

我班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做操、集会、上课、下课、上学放学、劳动等等都将作出明确规定,规范程序。同时,还将经常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3、加强落实防范措施:

我班将进一步加强和落实防盗、防火、防水、防毒、防活动伤害等防范措施严格按上级要求办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作好妥善处理,确保师生安全。

4、加强校内学生活动的安全工作,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做危险性游戏。体育课上,教师要工作到位,思想集中,严格督促学生的动作规范,方法科学。开展活动前,我班将认真组织,确保安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得离群,不得上危险地段,不得做危险举动,保证活动安全顺利地进行。

五、工作要点:

1、教育教学安全:

(1)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到周密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

(3)加强班级的用电管理。

(4)体育课及其它室外游戏,做到全程监督学生的活动。活动量较大的向学生讲清要求,问清学生能否参加,不勉强。

2、交通安全:

(1)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每天晨会的必讲内容,教育同学靠右行、靠边行。

(2)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学生接送车的管理工作,确需乘车的学生要加强等车及坐车时的安全教育。

(3)等学生全部离校后方回家。

3、生活安全:

教育小学生不动插座、电板,以防触电,不将手指放在门、窗处,以防夹伤,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入厕小学生时不推不挤,以防撞伤、碰伤。切实做好教室的卫生保洁工作,教育学生饮水时要节约用水,喝多少倒多少,还要注意清洁。

4、活动安全:

教育学生遵守活动规则,不携带危险物品进行游戏(如:剪刀、玩具等尖锐物件),游戏中不做危险动作,不擅自离开集体,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不挤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篇5

关键词:数学作业;学科整合;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54-02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课程目标由“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有效地学习,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正视现实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传统作业几乎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翻版、克隆,大部分作业都是内容统一,形式单调,方法机械。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设计个性化作业是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我认为在当前的“减负”的大背景下,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创新。学科整合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研究和实践,数学作业设计应注意学科的整合,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改革要求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增进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个人不同的爱好设计数学作业,增强作业趣味性,使学生达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双学科或多学科“共赢”的目的。设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型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与语文学科整合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定律来历、数学课堂上的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等以数学日记、手抄报或创编童话故事等形式,用文字进行表述,既能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是数学作业的一种尝试,体现数学作业的个性化,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选择作业材料的自由。学生在数学课上、课后或做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等,都可以写在日记上。这不仅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还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有助于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如有一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我在学习三角形时,懂得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的特性,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自行车架子、电视塔、塔吊等。一些不稳定的椅子、桌子钉一个三角形,就能使它们更牢固。如果将来我要发明什么东西,就尽量用上三角形,这样它就更结实、不易损坏。”这是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产生的想法用手抄报的形式表达出来,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思考、体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也会从中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与美术学科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教师要找到数学知识与美术学科的相关点,设计成数学作业,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画数学”的活动中回味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如,在学习“轴对称”知识后,我让学生去画一画蝴蝶、蜻蜓、天平等,使学生从绘画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如,学习“图形的拼组”知识后,让学生利用熟悉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与三角形、圆形拼出各种图案。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颇高,他们开动脑筋,拼出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图形,有美丽的孔雀、健壮的马、卡通式的船、可爱的小房子等。再把拼成的图形粘贴在一起,用彩笔涂上色彩,就变成了一幅幅既活泼又可爱的图画,不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与思品学科整合

古往今来,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书先育人,让学生具有高尚纯洁的品质,明辨是非的能力,热爱劳动的精神……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将数学知识与思品学科整合,因为在小学数学课本上有许许多多的题目都与品德教育有关,有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有热爱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有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恰当地融入这些内容,就会使学生明白品德教育无处不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四、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如今,信息技术已走进课堂。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特点,是理想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效果更好。它能使学生对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合理地进行整合,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例如,以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等应用程序为平台,在学习“认识图形”等知识后,让学生画自己喜爱的物品,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五、与音乐学科整合

篇6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但传统的思品教学在奖励与评价方面以全班或个人为奖励对象,从而使一部分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失去被表扬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改变了单纯的“好――坏”关系,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最终实现了双赢。

二、“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中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不仅如此,小组合作学习还表现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等,不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协力,而且要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技能去争取成功。可以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例如,在上《水资源匮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当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的污染,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有关资料。内容包括当地水域污染的情况、水中杂质是从哪里来的、水的污染带来的恶果等等。接到这个任务后,各小组相当积极。有的小组去图书馆等处找来大量资料,并制成了手抄报;有的小组从小河、小溪等处采来了污染水的样品;还有的小组以水的污染给人们带来恶果为内容自编了小品。这样到了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先各自交流、阅读收集的资料,观看小品表演,再全班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切感悟到节约用水的紧迫性,还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互动交流”的特点决定组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从而为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彼此合作、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激发。

例如,在《乐于劳动,善于劳动》一课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大豆种植活动。在这一次活动中,由于小组内的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培育好分配给自己小组的大豆种子,这样增强了他们作为“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关系。在浸种、播种、松土、施肥、浇水、收获的各个环节中,他们分工合作,各项工作进展得有条不紊。不仅如此,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还发现种在葱、蒜旁的农作物特别不容易生虫子,并就此向老师提出疑问。这时,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行探索真知。于是有的学生在大豆边种下葱、蒜;有的学生将大豆与葱、蒜夹种;还有的学生在其他易起虫的农作物旁边也种下了葱、蒜。通过实践,他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最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7

关键词:环境教育;职校生;社会责任感

一、剖析我国环境状况,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高速时期,工业化进程很快,这个时期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很少重视社会效益,所以我国的发展成本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成本。职校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应努力去改进职业技术,更新观念,因此,应对职校生加强环保教育。

二、编好一本校本课程

职业学校最好要有适合自己的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职校生平时所接受的环境知识散见于分科教学中,而大部分环境问题是属于交叉和边缘学科的问题,环境教育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性的课程。课程的开设不但要有环境知识的系统性,而且要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选择活动的自由性,基于以上背景,学校应多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并集结各教研组的教学力量,成立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由课程专家、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组,作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与决策,并逐步加以实施。

环境保护包含以下层面的意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这个层面属于宏观的,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能进行调控才能够解决。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进行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这诸多方面都要符合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要求。这个层面属于微观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觉行动,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规作保证。

三、课堂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途径。职校生由于整天忙于学技能,对文化课中几乎不学,所以各职业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各学科课程之中,从而提高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素养。要积极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如开设《化学》课,或用好校本课程。学科教学中,要渗透环境教育内容。要开展集体备课,找出环境教育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并汇编成册。各科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认真上好渗透课、示范课。各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要相互融合,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因环境教育而变得更加丰富,以有力地促进学科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拓宽环境教育途径

环境教育一定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可以成立课外环境活动小组,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达到用身边环境事实说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目的。还可以聘请环保专家开专题讲座,广泛开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空气、水、土壤、矿产资源等,都是社会的自然财富和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了生产力的要素。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国外曾有空气罐头出售;由于水体污染、气候变化、地下水抽取过度,世界许多地方出现水荒;由于人口猛增、滥用耕地、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匮乏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保护环境,不保护环境资源,就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校环境教育形式多元化

积极引导职校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每参加一次社会实践都能有所体验、感悟、收获,努力克服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倾向,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环境教育活动得以延伸。高尚的环境感情,正确的环境信念、良好的环境修养,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方法。比如,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城市河流污染的调查,请环保局的人做水质检测,去环卫处调查垃圾处理现状;发出全市大中小学环保一日行“倡议书”活动等。2.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巩固环境教育效果,组织“绿色校园”等各类环境知识竞赛和征文竞赛活动。对优秀者给以表彰,以强化环境教育效果。3.结合土地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节日上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法规等。

六、充分利用好媒体和宣传工具

篇8

关键词:节能减排;生物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70-02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节能减排和我们的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做好这件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某些行为只是举手之劳,只是一些平常小事,不知不觉就能做出来,而一旦成为生活中的好习惯,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将为社会节约大批资源。学校节能减排教育在全社会的环保教育中占重要位置,生物学科以其特殊性使它在节能减排教育中具有其它的一些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在节能减排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生物学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节能减排的意识,让节能减排的意识在学生们心里扎根,给学生们的心田一片绿荫,让学生们现在和将来都能参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家园。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措施:

1、挖掘教材内容,课堂渗透节能减排意识

教师应该认真地分析教村,抓住一切机会实施渗透策略。如在讲授蕨类植物的知识时,就可以将煤的形成与节能减排联系起来。我国是产煤大国,而我国83%发电量来自火力发电企业,必然要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我们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记住随手关灯、关水、使用节能灯、家用电器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这些举手之劳的平常小事,也能为节能减排做出自己的贡献。教材中“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教学内容所讲到的建立生态厕所具有节能又有减排效果,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烧火做饭,屋顶的太阳能利用装置,节约了能源;经高温杀灭病菌、虫卵,无害化处理的人粪尿,可用做农作物的肥料,减少了化肥及污染废物的排放。课后要求学生回家了解本村及周边地区是否使用沼气并向他们家长或村民请教在给农作物和蔬菜施肥,是用经过处理的农家肥或化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想一些措施,达到节能又减排。

2、关注时事热点,及时反馈节能减排成果

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这节课时,我上网找来资料,北京2007年8月1日到18日空气污染指数平均是81,而2008的8月1日到18日平均是56,污染物的浓度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正因为空气质量的改善和大气污染的有效防治,2008年8月第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得以成功举办。由于执行120多项节能措施,北京奥运会所有场馆在运行时可节约能源50%,所有居住措施包括奥运村和媒体村,可节能65%,北京奥运会还建成60多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项目。此外,奥林匹克公园将建成北京市绿化面积最大的生态公园,绿化面积达145公顷。北京奥运部分新能源技术成果将直接应用于上海市博会,还将在西部地区进行推广与应用。①在奥运会期间采用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供应、绿色照明等大量节能减排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150 万吨。

通过翔实的数据充分说明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讨论性发言结束后,我及时归纳总结,正是由于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碧水蓝天,才能换来一个真正的“绿色奥运”。

3、利用当地资源,亲密接触节能减排标兵

建宁县有家大型造纸企业――铙山纸业,通过一次次的技术改造,已成为节能减排的明星企业。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到该厂社会实践,公司技改后,锅炉弃用燃煤,改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固体废弃物。当同学们看到从前农民都弃之不用的稻壳甚至毛竹刨花、锯糠、杉木板皮、果树修剪的废枝等下脚料,如今成了提供热电的能源,都觉得很新鲜又很吃惊。该企业第一条年产10万立方米中纤板的生产线改用此工艺后,每年节约1万吨标准煤约600多万元,虽投资800万元,但2年就收回成本。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另外, 我还带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一家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参观,据负责人介绍,每年生产100万袋食用菌中,有一半以上是以菌草为原料做成的。利用草本植物替代阔叶树及木屑栽培食用菌新技术并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食用菌“吃”林的矛盾,从而为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开拓了一条新路。据测算,使用菌草生产5000万袋香菇,至少可少砍1万立方米阔叶树。保护了森林,也可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然后,我及时总结道,这两家企业虽然属于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充分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4、开展各项活动,引导树立节能减排观念

2015年9月,建宁县复兴社区举行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启动仪式,号召广大家庭珍惜能源,树立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良性发展。我校团委和生物教研组也联合起来,先后开展了“中学生节能大行动”(即节约资源“四个一”系列活动,倡导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和“争当节约能手”活动,倡导同学们养成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开展了“我的节能故事”征文比赛,围绕节约资源、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节约故事,身边节约资源的好人好事,以及自己在参与节约资源“四个一”方面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充分发挥校本课程资源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到节能减排的活动中。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都是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节能减排知识课,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或让学生制作手抄报、科幻画进行宣传展览,进行节能减排知识问卷等,这样使学生对节能减排有了新的认识。

学校也及时对卫生角进行了整改,在每个班级分别设立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个投垃圾桶,学校也在必要地点固定了四个分类投垃圾的桶箱。放大“师生环保公约”于醒目位置,供大家学习,以督促自己的行为。节能减排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当中:如文件往来和信息公开基本做到无纸化办公,如需要打印材料,尽量做到两面打印;教师、学生喝水尽量不用一次性纸杯;购买物品,尽量考虑环保产品;另外,为控制噪音,学校对广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原先采用的高音喇叭因为设备落后、噪音较大等原因已被淘汰,学校投入资金新装了校园程控广播系统,全电脑控制,声音优美,陶冶学生情操;为节约用水用电,对水电设施进行了改造,特别是洗手间的节水装置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全校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以保护环境为己任,从自身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为环保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篇9

论文关键词:中职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环境知识,环境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初中学生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再是无奈的选择,笔者认为:中职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要学好职业技能还应该加强文化素质及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环境教育是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应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水平,尤其是在环境教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的今天,在我国的职业学校中,更应重视学生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就是普及环境学科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以及利用、改造、美化和优化环境能力的教育,环境教育是民族素质的组成部分,应当从学生抓起。中职地理教材中蕴含有丰富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知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身边的所见所闻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认清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怎样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知识的传授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呢,笔者近几年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进行教育教学。

一、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

整个中职地理课本的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关系上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整个教材的始终。向学生讲解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失败的教训中,最重要的是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没有保护大自然,由此引起了严重的后果,如工业的三废任意排放而引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大面积的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量捕食青蛙和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教训在近些年来屡见不鲜,教师应该注意这些资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善于把握环境教育的契机,结合地理教学,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组织学生调查访问

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造纸厂、太白酒厂、水泥厂即其“三废”处理情况、调查污染情况等。通过我校学生调查表明,不少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按环保条例办事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个别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只求眼前利益,不顾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淡薄,甚至没有受过环境教育,教育学生以此为鉴。可见,在中职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学生通过参观、调查、访问举办环境教育主题讨论会,其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方面的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造纸厂任意排放的污水,会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惩罚,对当地的生物和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或间接危害,受污染的河水可以使鱼虾等身体里积存许多有毒物质、使用河水灌溉会污染田野、农田、果园的土壤,从而使草、粮食、水果、蔬菜以及牛、羊、猪、鸡等家禽家畜身体中积存有毒物质,人吃了这些东西就会中毒而受到危害,这样学生就能加深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的反馈作用等,并了解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变环境知识为环境意识,使学生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与治理活动中。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环境教育本身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地理教师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除了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采访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外,地理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在教育教学在学生中的作用,结合课本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去获取环境知识、见证各种环境现状、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并能处理一些环境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具体的方法有: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不同主题开展环境教育;利用一年中不同的“环境纪念日”开展各项活动;另外,举办环境专题讲座、举办环境手抄报、写环保小论文、举行环保知识竞赛、每周环保新闻报道、环保辩论比赛等等。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实际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陶冶环境道德情操,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四、开设环境问题专题讲座

篇10

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就提出:“不仅对成年人而且对年轻一代要在环境问题上进行教育……”。高职学生肩负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未来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中生产力的开拓者、劳动者。他们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能力将直接影响着环境问题的解决。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的限制,在非环境专业开设专门的环境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不同科目之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和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更是必要的、可行的。

高职院校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些学生大部分将进入企业,走向生产第一线。环境教育可使他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意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美德。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懂环境与环境治理的人才成了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而现在的企业更关注未来人才的环境素质,即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运用环境知识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途径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开拓者和劳动者。在职业教育中,若能把环境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不仅能使未来的生产者懂得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掌握环境保护的简单技能,而且能够使他们了解到本专业内的环境科学知识,并对工作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做出正确的处理。如果企业拥有大批接受过环境教育的人才,就可以通过节能、回收废物防止污染扩散等手段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是一种潜在的投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高职教育应该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就具备环境知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成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这种做法不仅可为学生拓宽就业面,而且可以拓宽办学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持。不仅如此,这些走出校门的学生还会以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态度影响和带动人们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促进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带动社区环境保护的开展。

高职院校渗透环境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要通过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逐步了解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掌握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参与保护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其为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和防止发生环境危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从而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以期合理地开发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为高职院校实施环境教育提供可能的借鉴,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环境技能、参与能力。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一)在理论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把握渗透内容。高职使用的化学教材隐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要准确把握知识的切入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这些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

第二,制定渗透计划。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有周密的计划,这一方面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制定计划应力求全面、准确、具体、可行。

第三,注重渗透方法。渗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目前教师在环境教育中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是在讲授化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把与之相关的环境知识传授给学生。如在讲到非金属元素硫的时候,结合硫酸的工业制法,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的产生、危害、防治措施等,使学生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凭借科学知识,可以治理污染。同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消除污染的方法,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多媒体课件展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环境污染的情形。如水体污染、水源短缺等。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水体污染带来的危害,水资源短缺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抵制污染水源的行为,形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示范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良好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示范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自身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如在用重铬酸钾测铁的演示实验中,从实验前的准备、到实验过程的操作以至到实验后的整理,教师自始至终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洗涤仪器时,用少量多次法达到节约用水、洗涤干净的目的;滴加指示剂时,严格控制用量,保证既能节约药品,又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实验后整理,对剩余的重铬酸钾进行回收,把实验废物倒入废液缸,达到节约药品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课前三分钟演讲法鉴于高职化学课时少的实际情况,可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查阅报刊资料和上网收集资料等形式,广泛涉猎环境污染、治理、保护等知识,并在课前三分钟进行小演讲。这种做法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查阅和积累资料的好习惯,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保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其一,实验微型化。微型实验包括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和药品用量的小量化。微型实验比常规实验节省试剂和时间,且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大大减少。开展微型实验可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减少污染。同时,也可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滴定操作中指示剂的用量问题,学生往往会取用多于要求的试剂量。教师在进行课堂演示时,可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观察试剂用量多时现象不明显、计算结果的误差大等事实,促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反应的试剂量越多越好”的错误思想;另外,在学生实验时,经常向学生提出:你取用的试剂量是否为最小量?实验后的废液、废渣是否置于指定的地点?你思考过使废水、废液、废气变为无毒、无污染的方法吗?并且从严要求,随时检查,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自觉养成一种符合环保道德的行为习惯。

其二,实验绿色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直接接触到有毒气体、液体、固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气废渣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拥有环境保护知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增强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使绿色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在预备实验计划中设计绿色实验高职学生在中学已获得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也形成了一些实验操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应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并考虑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污染,充分考虑怎样才能尽可能使用少量试剂、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的使用或排放,设计出绿色试验,并将此作为预备实验计划是否合格的标准。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促进环境意识的形成,而且可使学生养成查阅资料和积累资料的好习惯。

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产生废液,这些废液大多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质、致癌物质等,这就需要妥善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在实验过程中,要向学生讲述废弃物处理的一般知识,让学生了解处理的方法,并在实验后要求学生思考用何种方法处理。要求学生根据废液的类型,倒入指定的容器,然后统一处理。

实现废物的再利用“白色污染”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聚乙烯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废弃塑料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果能实现废弃塑料袋的再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可有效地降低污染。如在讲完乙烯和烯烃这节内容后,可以设计用废弃塑料制取凡士林、乙烯和汽油的兴趣实验。这些实验可让学生体会到看起来是废物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勤于思考就可能找到变废为宝的途径,就可能使资源再生,就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也是必要的。(1)把环保实验引进课外活动中;(2)创建班级手抄报纸;(3)开展调查活动;(4)举办专题讲座;(5)举办环境知识竞赛;(6)利用节假日宣传环境知识;(7)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促进环境教育实施等。

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