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作者范文

时间:2023-03-13 20:4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愁的作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愁的作者

篇1

独自彷徨在教学楼上,望不见那A组的故友,慢慢忘记那熟悉的面貌。这时飘过一位有着丁香般的味道的女孩,她默默地捡起我落下的东西双手呈递给我,然后又快快走过这小道,轻轻的脚步,似风一样的,走过这教学小道。她是结着忧愁的女孩,太少的笑容,有的却只是忍不住的欢笑。

饥饿敲打着肚子,意离开这小道。我不想坐在书桌上挑战饥饿,那女孩却独自坐着,专心致志地坐在教室。渐渐走进对女孩说:“公无绝食,公竟绝食。绝食而死,其奈公何。”她忧愁地说;“作业多,难点多,用此时来完成。”饭必,她仍然是那样坐着。那闪电般的眼光,镶嵌着珠宝的友善的眼光,是珠峰顶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看着那塔里木盆地;看着那黄土高原;看着那天挂着的即将完工的空间站。我是那上面的五星红旗,独自飘扬在中国,饱受狂风怒刮,到了飘飞的一天愿单独落在那,永远地安眠在那里。有旗子飞过来,我会友好地待它,给它一片生存的地方。但它撞向我,我会紧紧抓住,死死抓住这柔软的流着中国血的泥土。

夜唱着歌而来,那漫长的夜,如光速流逝。雨不停哭着,在夜雨的哀曲里,消了她丁香般的味,消散了她那闪电般的眼光;消散了甚至那“美丽”的身影,那美丽的面容。

篇2

一、教学目标 :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 对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进行探究。

3、比较阅读法 将同类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 诗句,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是故乡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2、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

4、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5、听示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

6、配乐,学生朗读,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研读、赏析诗歌:

1、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思考: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明确: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你能说说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着哪些具体的乡愁?(板书)

学生思考并明确: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全班朗读,感受乡愁的味道。)

总结: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4、思考:“乡愁”应该是一样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形象的前面都用了哪些修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并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教师总结《乡愁》诗的形式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全班带有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学生欣赏余光中另一首表达乡愁的诗作《乡愁四韵》。(罗大佑演唱)

2、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

相同处:①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②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处: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六)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七)布置作业 :

1、背诵这首诗。

篇3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 yǎ) 嘶哑 (hóu lóng) 喉咙 (xiōng yóng) 汹涌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篇4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 yǎ) 嘶哑 (hóu lóng) 喉咙 (xiōng yóng) 汹涌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篇5

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弥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动人一曲。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到本堂课的情境中来,上课伊始,笔者给学生用PPT播放了几则材料:

材料一: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前――“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材料二:两只大熊猫憨态可掬地吃着竹子――赠台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和“圆圆”;

材料三:一对父女在夜晚望着圆月――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

材料四:一位古代文人望着白鹤在吟诗――中国自古有许多关于“思乡”的诗歌。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都是“期盼团圆”的。在此,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语:

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小时候,我们学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我们也曾感受过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之情,在本学期我们也接触到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之情。

古人是如此,今人也一样。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地分隔开了50余年之久,而游子的思乡之情却一刻也未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光中先生一同来感受一下这历久弥新的主题――乡愁。(此刻,音乐起,教师范读)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为了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笔者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笔者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二、渐入佳境,创设意象

师:乐曲的基调必须符合歌的感情脉络,而乡愁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哀伤的。但是诗中的感情线索却是不断流动的、变化的。那么,诗人的感情脉络是怎样流淌的?

生:作者的情感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表现的,层层深入,及至最后,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深情眷恋。

小时侯――(邮票)――母子离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离愁

后来――(坟墓)――生死离愁

现在――(海峡)――家国离愁

师: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体验过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观点,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思乡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学生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感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飘流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爱国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游子的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三、迁移扩展,实践参与

师: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师:全诗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应了诗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也表达了不同阶段诗人相应所看重的东西。学完本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然了解创设意象这种写作手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写一写我们常常经历的一些感受吧。

“快乐”“痛苦”“思念”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感受词语。

生1:小时候,快乐一根棒棒糖;长大后,快乐是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一首动听的情歌;后来啊,快乐是儿女一脸的笑颜;现在,快乐是一抹童年的回忆。

生2:小时候,痛苦是摔了一跤;长大后,痛苦是一张不及格的卷纸;后来啊,痛苦是无端的车祸;现在,痛苦是一张医院化验单。

生3:小时候,思念是母亲的怀抱;长大后,思念是一通朋友的电话;后来啊,思念是窗外的一轮圆月;现在,思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一间空房子/一桌无人问津的晚餐。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篇6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附:《乡愁》(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

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

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要点参考

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

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

(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

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

(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四)导入课堂练笔。

篇7

关键词:城镇化;乡愁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段表述与传统的官方语体颇有差异,感性而诗意。此表述一出台即引起广泛关注,随之引发了各界关于乡愁的讨论,这种关注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对城镇化道路的反思。

一、乡愁的涵义及意象

历史上,乡愁总是和社会变迁、远离故土、漂泊异乡等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无奈、哀愁和怀旧的思绪。“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落后的交通条件使那个时代任何远离故乡的行为都显得极不寻常,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不愿背井离乡,漂泊异乡,即便是在外功成名就,总是要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当今的农民已经习惯了南征北战,东拼西杀,或半工半耕候鸟般在城乡之间迁移,或家庭分工,老幼在家,青壮在外已经成为当今农民的生活常态。精彩的外部世界,引得无数农村人主动或被动地离开故土,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异、日渐萧条的农村似乎难以唤起农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农民对故乡的留恋。“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价值取向被冰冷的现实消解,传统村落被各种小区取代,熟人社会被陌生人社会取代,乡风民俗被各种城市文化取代,传统有机的宗法社会和礼俗社会被法理社会取代,乡愁似乎只是文人墨客对土地的黄昏唱的最后的一曲恋歌。

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对乡愁的讨论骤然升温,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说法最能概括乡愁的意象。

1. 乡愁诞生于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连。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到农业社会的规章制度、生态农业技术、乡风民俗等无不蕴藏在乡间,城镇化必然使乡愁无处安放(周国平2014;刘奇2014)。从这个角度看,乡愁其实也是一种乡恋,所谓“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礼失求诸野”体现的是对生命源头的眺望和对文化母体的挂念。田园庐墓、小河炊烟、牧童短笛、乡规民约、熟人社会、崇尚自然、勤劳朴实等是我们对传统社会的表述,也是传统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具浪漫色彩的想象,然而这一切都已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渐行渐远。

2. “乡愁”其实是“城愁”。这些研究者从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既回不去又留不下的群体的精神困惑,进一步延伸到让农民真正立足城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做好社会认同的现实层面(刘奇2014;田思思2014)。

3. 乡愁是一种社会文化焦虑,体现了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那个最真实自我的眷恋,对它失去的忧伤,对寻找它的一种焦虑,对企图用它来疗伤,来关怀自己的一种渴望。“乡愁是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现代化生产出来的一种情绪”(旷新年2014)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愁是我们每个人的乡愁。

二、留住乡愁之于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一方面意味着原有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升级,另一方面,意味着传统村落的大量消失,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学者、人文学者、历史文化学者的深深忧虑。

从感情上看,乡愁是一种高贵的情感,人类不能只有物质的生活,更要有诗意的栖居。乡愁既包括对过往的追忆,也包括对未来的向往。乡愁的存在会使人们更加理解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大多数人认同乡愁的存在意义,认为没有乡愁的城镇化是断根的城镇化(张孝德2014)。同样,没有获取在家乡外安身的资本,“距离”彼岸的故乡于他而言只有“乡悲”而无“乡愁”(耿波2014)。

比较有代表性的可能要属叶一剑的《乡愁里的中国》、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贺雪峰主编的《回乡记》等,这些著作的特点都是作者亲身体验城镇化给乡村带来的变化,特别是文化层面、价值观层面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消失、无法回去的故乡表达了深深的忧虑。

还有学者从丰富城镇化的内涵角度看留住乡愁的价值,认为不能留在乡愁的城镇化是缺乏内涵的。城市的发展不限于扩张和更新,如果一座城市在日新月异的改造和更新中将城市文化与历史清理出城市,城市将失去记忆的城市,从此也淡漠了乡愁。熊培云说,没有对历史宽厚的接纳和对前人智慧劳动的尊重,忽视人类生活在文化与记忆之中,忽视人对过去与未来的高贵怀想,那么现代化就会淘空意义,沦落为了一种庸俗的拜物教。

其实,对乡愁的讨论也是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再反思。近代以来,资本以无与伦比的能量把众多乡村卷入其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碰撞的结果往往是乡村消亡,传统湮灭。荷尔德林说过,“人类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乡村的终结不但使众多现代人产生一种乡愁无处安放的哀怨,而且使大量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归于湮灭,这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对一个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大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乡愁”一词的运用,既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特色,更有对现代化必须烙上中国特色的自信。党的十以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相继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总书记强调,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必须留住乡愁。

那么,城镇化建设如何留得住乡愁?

其一,如何看待传统村落。现代城市化在根本上是一种“城进农退”城市化,以与自然对立和对乡村排斥为理论基础,因此,乡村的消亡是必然的。调查显示,“我国每天大约有300个村落消失,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有500多万个村落消失了”。、贺雪峰等人的研究表明,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中国人的价值在于衣锦还乡,多数农民的人生价值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得到认可承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有几亿人生活在乡村,都市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个挣钱的场所,他们的生活价值和人生意义仍然需要返回村庄来获取。没有了村庄,乡愁便无处寄放,中国的城镇化必须尊重数亿农民的生活选择。

民风民俗、村规民约、古道家风都是和村落共生的,载体变了,优秀文化如何传承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城镇化建设中要为乡村发展留出空间,尊重亿万民众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让一些有故事的村庄继续留存,让乡风民谣代代传唱。城乡发展本应并行不悖,没有了乡村的映衬,城市也会失去生机。

其二,城镇化是谁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能否实现,对中国的城镇化太重要了。行政权力决定下的城镇化必然造成优质资源向特大城市、大城市集中,并形成一种马太效应。所以,新型城镇化应该实现资源的均衡配置,因地制宜,使大、中、小城镇各放异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其三,新型城镇化应该能够安放乡愁。所谓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要跳出以往那种片面靠权力意志推动和高资源投入的城镇化思路,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避免大拆大建,避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强化软环境建设,打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和谐环境,否则,再繁华的城市也无法安放人们的乡愁。协调城乡冲突,重建美丽乡愁,实际上是能否走一条包容式发展道路的问题。

三、以留着乡愁为契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如果能以留住乡愁为契机,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城镇化建设,参与乡村建设,无疑将是一举多得的良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乡村改革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好处,但同时也埋下了乡村治理危机的种子,在城镇化潮流的激荡下,多地乡村处于离散状态。一是由于乡村集体经济瓦解和农业税取消带来的国家与村民关系松散;二是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村庄基础结构离散;三是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传统价值坍塌,价值离散。乡村离散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大到乡村党政建设、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到乡村环境治理、村容村貌,小到家庭是否和睦、老人赡养、儿童教育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于乡村如何治理也是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徐勇、郑凤田、姚洋等学者主张把村民自治看作是国家政权建构逻辑的必然走向,认为它是国家权力主导的现代治理体系的建构过程,提出“县政、乡派、村治”结构治理模式;温铁军、党国英、李昌平、吴理财、于建嵘、李凡、素颜臣和周绍金等学者则主张实行乡镇自治,构筑以农民自治体和农民组织为基本架构的乡村农民组织制度;曹锦清、贺雪峰等学者注重从乡村内部机制研究乡村治理结构。但归结到一点,没有村民的参与,任何治理都会大打折扣。因此,能否动员起民众参与是乡村治理成败的关键。

之所以可以把留住乡愁作为乡村治理的契机,是因为,其一,乡愁是人所共有的,也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留住乡愁的城镇化建设诉求可以打动许多人;其二,留住乡愁是最容易切入的,它不需要大拆大建,只需要对原有的风土故物保持必要的谨慎和敬畏即可。中国自古是一个世俗化的国家,没有彼岸观念,但祖先情结、乡愁情结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皈依。迅速发展的城镇化使现代人离家越来越远,人际关系的紧张与疏离、日益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让现代人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愁不仅仅是农村人的,更是我们所有人的乡愁,留住乡愁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2(02).

[2]郑风田,李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中国基层县乡村治理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5).

[3]温铁军.如何进行新一轮农村改革[J].山东农业,2003(03).

[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进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7(06).

篇8

关键词:琦君;思乡;怀人;儿童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05-02

琦君被称为“20世纪最富有中国风味的散文家,台湾文坛上活生生的国宝”。在大陆,琦君也是深受欢迎的当代优秀女作家。她的思想怀人的散文及其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深得大陆读者的喜爱,在当代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怀人散文

从书写题材的角度来说,琦君散文只是那种琐琐碎碎的小儿女家常:什么母亲梳了个螺丝髻,姨娘梳了个横爱司髻,自己穿了件旧毛衣,什么母老虎似的二妈没收了她的钱袋子,五叔骗她压岁钱,外公给她讲故事,二干娘借她压岁钱,老师教她背“四书”。这些看起来没有多大意义,鸡零狗碎,不一而足,但我们别小看了这些鸡毛蒜皮,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些所谓的小题材成就了琦君——她从这些看起来是小题材的写作中表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倾注了她伟大的博爱精神。

琦君的许多作品描写的是她的女性长辈,母亲、姨娘、干娘等在她的散文中常常出现。他们饱尝了父权制和多妻制的辛酸。她们勤劳,却永远不知道为自己活着;她们容忍丈夫娶妾,却受不了那份精神折磨。看似挖掘女性人生命运的不幸,实则是在歌颂主人公身上的人类美德。比如《衣不如故》里,琦君反复写到了村姑阿菊,爱打扮的二姨娘。她对这些女性“无深度”追求,靠取悦男人(靠穿漂亮的衣服诱惑男人)的女性所作所为,以自己的“童稚”和母亲的“保守”做出了一种回应。“母亲节俭持家,她年轻时候至多是蓝底白花衫裤,中年以后,不是安安蓝,就是藏青。后来总算时髦一点,穿旗袍。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像一片蓝天,没有云彩,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母亲的心里是不是这样,那就不知道了。直到二妈像朵花似的,飘了进来,家里忽然变得五颜六色起来。连桥头的阿菊,都看得眼睛直愣愣的,悄悄对我说:‘真讲究呢,你看她那套琵琶襟裤袄,那双尖溜溜绣花鞋,还有那个横爱司髻,怎么这样俏呢?’我有点气她直夸二妈,撅起嘴说:‘没什么稀奇的,哪一个打扮起来都一样好看。我妈只不过不打扮就是了。’阿菊说:‘你妈啊,一双手纳鞋底纳得那么粗,脚又是小脚放大,就是打扮起来,也绝赶不上二太太。’”作者反复表现的还是母亲身上的内在美和她自己的一种追求。“有一次我悄悄跟妈说:‘妈,我真想有件玻璃纱夹旗袍,我看见人家穿的飘飘然跟仙女似的好漂亮。’母亲说:‘你现在读书,头发剪到齐耳根,穿旗袍也不会好看,等你念大学再说吧。’就这样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同时也不愿为衣服害母亲操心。年岁慢慢长大,懂得人生的美丽并不全是靠衣服来表示。中学的国文老师曾经引了《牡丹亭》里的句子鼓励我说:‘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是指外表的美,一个人要追求德行的美。德行的美是丰富的内涵,即使人家不能赏识你,也无损你内在的美。’我渐渐懂得为什么母亲终年一袭蓝布罩袍,在我眼中依旧是仪态万方。父亲虽然冷落母亲,但我断定她的仪容举止,在他心底是占有极重要的分量的。”

又比如《髻》、《眼泪和珍珠》、《压岁钱》等文章,作者在一种近乎甜蜜的回忆中诉说了曾经的不幸,也力图在其中咀嚼一种人生的酸甜苦辣,丝毫显不出抗辩的意味。但却通过她们面对苦难和不幸的态度中,使人懂得了泪水与饱经忧患使人变得温和、宽容、醇厚和善良的哲理。“想起母亲的一生饱经忧患,可是她总是默默地带着含泪的微笑。在我印象中,母亲的笑容美得犹如清晨待露的玫瑰,在家庭中散步淡淡的芳香,在我心田中植下热爱人生的种子。从没一句怨毒的言辞出诸她的双唇,从没一天,她卸下照顾家人的沉重担子。她外表看似柔弱,但无论怎样的颠沛流离、艰难拂逆,她都担当了。当人们享受着由于她的牺牲、忍让所赐予的安适幸福时,她却悄无一语地离开了人间。她始终无怨无艾,因为她心中有一粒珍珠。正如牡蛎,把光泽的珍珠贡献人间,自己却牺牲了生命。”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琦君的怀人作品,其主题不仅仅是怀人,更是通过所怀念的人传达坚韧的生活态度,是对人类美德的歌颂。

二、思乡散文

与男性作家描写乡思乡愁时偏重寄托政治抱负或家园情结不同,琦君散文引人注目的亮点,在于她善于把迷惘的乡愁、悲哀的愁绪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的温润素雅、清新婉约的境界。除了乡思、乡愁的诉说,她更多的是对故乡的山川景物、人文环境的描写,对乡风、乡情的怀恋眷念。正如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琦君笔下的永嘉、杭州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意境。

在台湾一些思乡怀旧散文中,处处流路出一种强烈的漂泊情绪和流浪心态。他们认为“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作为满怀乡愁的游子,琦君“盼望海天连成一片,山水连成一线能回到故乡”,“享受壮阔的山水田园之美,呼吸芳香静谧的空气”(《写作回顾》)。她对故乡江南的美景爱之切,忆之深:“晨曦自红霞中透出,把薄雾染成了粉红色的轻纱,笼罩着江面。粼粼的江水,柔和得像纱帐里孩子梦中带笑的脸。我们赤足在潺潺的溪水中拣石子,夏老师依槛闲吟,诗成后传诵一时。”(《何时归看浙江潮》)美丽的西湖、苏堤;垂柳、荷花;山水田园、林木花果;甚至“千变万化的钱塘江”的潮涨潮落等,通过作者触情于景,景情合一的描写,使读者读后如身临其境,令人流连忘返。那些大量记忆故乡风俗传统的散文,如《春酒》、《粽子里的乡愁》、《桂花卤·桂花茶》、《故乡的农历新年》等更是意味深醇。正因为故乡的山美水美人美,所以作者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昨夜梦魂又飞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天遥。”(《乡思》)

就乡愁的书写来说,这些描写故乡风土人情的散文,尤其是对家乡永嘉及杭州美景的描写,是很感人的,像《西湖忆旧》、《金门行》、《三更有梦当书枕》等,感人至深。但不能否认,琦君散文的乡愁主题与余光中之《乡愁》、郑愁予之《错误》不同,其中包含了她更多的人世感念:“这位庄主生前极懂得享受,所以为自己建了一个偌大的别墅,而且娶了八个太太,他何曾想到树倒猢狲散,身后红粉飘零的悲哀?在庄的旁边是他的坟墓,是他为八个太太筑的生圹,……,这两位美丽的未亡人,守着偌大的庄园,守着她们死去的丈夫,一年年的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她们真个是死灰槁木、看破红尘吗?人世的富贵荣华。浓情蜜意都是过眼烟云;建造这八个墓穴的柳庄主任,才是真正的大傻瓜呢?‘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满园姹紫嫣红,给人的感慨又是如何?”(《西湖忆旧》)这也许是琦君散文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因吧!

对于琦君及台湾大批乡愁文学的书写者来说,这种乡愁还更多包含对于“乡”之代表的农业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念沦丧的深深叹息!琦君身处迅速工业化的台湾工商社会,这个社会的新价值、新道德深刻地影响着人及人性的变异,因此,琦君好多回忆性散文,看似是宣扬基督教的泛爱思想、佛道的人生观念,但实际上也在传达她的一种人文信仰。如《下雨天,真好》、《浮生半日闲》等,对于农业文明价值,如它的亲情。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的沦丧就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忧虑。某种程度上说,这类散文表达的是现代人一种普遍而永恒的乡愁。

三、儿童化视角

琦君的思乡怀人作品,语言上有浓郁的个性色彩,结构上采取闲话家常的方式,谈天说地,终不离亲情人伦之美,在一个新的水准上营造了一个只属于她的艺术世界:身边琐事,信手拈来,在平常无奇中蕴含至理,清淡朴实中显示秀美。

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她的笔下,童年不是一般意义上人类个体生存史上的童蒙期,而是“蓦然回首,不复存在的心灵伊甸园”,她是把对童年的一次次回忆,当成是涤滤心灵的一次次巡礼。在琦君的心目中,人世间的教堂不是别的,童心和童年即是审美的教堂。她把童年演化和提升为一种鉴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价值尺度。如《母亲那个时代》、《倒帐》、《衣不如故》、《髻》等作品,从母亲在家的生活与地位看母亲的善良能干、勤俭节约、慈爱达观。《髻》中也写到母亲古董,自甘淡泊,受到父亲的冷落;姨娘爱打扮,颇俏丽,讨得男人欢心;而父亲则是喜色的,他对发妻和小妾的思想倾向,是从眉头和眼神中看得出来的,从中透视出作者对母亲的无法言尽的爱和对母亲的命运的揪心的痛。而《启蒙师》、《一袭青衫》、《三十年点滴念师恩》等,则是从恩师夏承焘、梁先生的一言一行中传递出对亲人师友、对故乡、对童年的永生难灭的怀念,作者正是通过荡漾的情感呈现给人们一个充满童心的生活态度。

琦君在散文创作中,用富含古典意味、乡土色彩的童心,让人看取一种淳深的爱心,流露出浓郁的故土情怀。故乡的山水,对于一位远在异乡的人来说是梦中的天堂,是揪心的思念。如《外祖父的白胡须》中冒大雪看庙戏;《红纱灯》中做各式各样的红枣搪糕、糊不同形状的纱灯、赶庙会等等年节习俗;《西湖忆旧》中,西湖十里烟波,桂花香中啜莲糕,保俶塔和雷锋塔,岳王坟,灵隐寺,湖上的雪景、雪里的梅花全是故乡所特有的童年的记忆。她就是用这些为人们构筑了别致的意境,以含蓄却含情的文字表达作者心中的爱与同情。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审美的吸收与认同,造就了她的散文中的素朴情感,以及细腻深沉的爱心,达观温厚的人格修养,平易自然的至情至性。正是对古典韵味和故乡秀色的把握,使得她的散文那种深挚沉重的乡愁在朴素的描摹中凸现为更为强烈的主题。

作者在款款的叙述中,见微知著,感悟人生,从一人一事甚至人与动物、实物的关系中写出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经历的沉浮变幻,进而升华出某种哲理,使读者为之怦然心动。如《髻》中随光阴流逝,姨娘老了且有了丝丝白发,“我”想要替她梳个新式样,她愀然一笑说:“我还要那样时髦干什么?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了。”作者由此生出感叹:“我能长久年轻吗?她说过这话,一转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轻了。对于人世的爱、憎、贪、痴已木然无动于衷。母亲去我日远,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值得认真的呢?”阐发出了人生无常的佛家思想。

琦君,这位颇具盛名的散文家,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传统型作家,以一支生花妙笔倾注满腔热情地写故乡风情,追忆当年在大陆的逝水年华,寻找那失落的“根”,呈现出丰厚的文化乡愁。总之,琦君的人生境界和艺术追求融合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思乡怀人散文,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清雅疏淡意味深醉的人文艺术精神,更显示出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复兴、蒋成禹.中国现代散文家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姚皓华.琦君思乡怀人散文研究[J].锦州:渤海大学学报,2005,(11).

[4]琦君.琦君散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5]琦君.琦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篇9

乡愁是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他在“2003年度散文家”获奖感言中曾有一段自述:“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读完《听听那冷雨》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诗人“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无奈和伤痛。

一、春雨和秋雨之思

文中有三处关于“冷雨”的描写,但三处的季节又不尽相同,作者由此而生的感触似乎也有变化。文章开篇就有:“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湿湿的。”从这些语句中,似乎看到了苏轼“料峭春寒吹酒醒”的几分无奈情味。台湾地处南国,终年温暖潮湿,一场春雨怎么会令作者产生冷意,将台北看成是一张凄凄切切的黑白片呢?这里恐怕用晚清学者王国维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解释更能说服人。

冷的不是雨,而是作者的心,他的冷来自久违了二十五年的那块土地。更何况,春雨在作者的心中,还有别样风味。“杏花。春雨。江南。”六个字不仅让读者看到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在作者心中,还存有他个人的乡愁之痛。余光中的母亲原籍江苏武进,因此,余光中常常自称“江南人”,潜意识里,他把自己看成了江南的后裔。江南的春雨,密密斜斜,温润缠绵,入夜无声,润物无言。诗人走在台北的潇潇春雨之中,怎能不想入非非,思及江南故里?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要嗅嗅、闻闻、舔舔那冷雨。

舔舐不到江南之雨,却舔到了清明这季雨。“清明”是个古老的节气,但无论对现代人还是古人而言,都有另一层深意――清明时节,人们要去祖先的墓前祭拜凭吊,寄托哀思。现代的许多人又把此举当成子孙对故里、对根的执著与自我存在的一种证明。因而,在作者眼里,清明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淡淡土腥气就像是“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在潜意识和梦里蛰伏着。远离故乡的人只能借他处的泥土气息回味故乡的传统习俗,追寻自己的根。

在嗅雨、观雨之后,作者的乡情愁思一发而不可收,他更要听听那冷雨。此时的他不是听绵绵春雨,而是要听大陆的秋雨,听“疏雨滴梧桐”,听“骤雨打荷叶”。少年时代的他在大陆听雨,就已经听出了凄凉,凄清与凄楚,如今他在岛上回味,更添了一层凄迷。

二、处处皆有的中国的古典意象

在文中,处处皆可看出古典意象,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情文意,弥漫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除却几处对前代词人的诗词妙化,其他很多细节也闪动着古典之魅。作者不谈传统文明,却处处可见古典文化。

“杏花。春雨。江南。”六字不仅将作者带回魂牵梦萦的江南故乡,也使读者从中享受到古老汉字的图画之美,更能由其而得想象揣摩赏析之乐。古中国的竹楼,王禹的大竹为瓦,古人雨声下的围棋、投壶的意趣,牵动了诗人敏锐的神经,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汉魂唐魄。在诗人的冥想之下,文人嬉戏的声响和屋外的急雨声共鸣,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藏在了远离故土四分之一世纪的游子心中。

对中华文化的崇敬,让作者的心一直飞往千年前文人意气最为风发的赵氏宋朝。竹楼杳无踪迹,古文人的投壶之乐也难能体会,但记忆中大陆民居的灰色屋瓦使作者感受到了灰色之美,“‘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余光中把雨比作“灰美人”,生动形象,使雨的形态跃然纸上。“美人”一词是传统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苏轼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吟哦。“美人”二字吟哦在口,正似古人所说“齿颊留香”,一提及此二字,思绪即会缥缈氤氲起来。“灰美人,”视觉虽幽暗却给人以安慰,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动,从晌午听到了黄昏。

可是这一切只能“在岛上回味”,那记忆深处的雨,二十五年不曾领略,只留下模糊的印迹。此时回味,只能给作者融入更加悠邈的乡愁。当乡愁如暴雨袭来之际,作者也只能借着在岛上的日式古屋中,听绵延不绝的黄梅雨甚至七月滂滂沛沛的暴雨,来击退心中的愁潮,止住心中对故乡的焦渴。可是,历史的车轮是无情的,当屋瓦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后,作者的最后一点缓解乡思之愁的凭借也难握手中。

三、诗画的散文,流动的音律――叠词之妙用

在行文中,叠词的大量使用不仅产生珠落玉盘的效果,更使读者领略了文字的美感――读出了诗情,也看见了画意。“料料峭峭”“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凄凄切切”这些词,在错落曲回的音节下,隐隐透着一股冷意。又以一部惨淡无光的黑白片――凄风冷雨下的巷里民居为背景,境由心生,在“霏霏”中人不免想入“非非”。课文开头正如一部电视散文,在黑白背景之下,江南的丝竹管弦似诉如泣,一位诗人在小巷深处缓缓掠过,深情间闪过一缕哀愁。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加以“山”和“伞”的谐音,那无尽的忧思与叹惋,引出了一连串的遐想和暗示。短短一节文字,传统水墨画的意趣和袅袅笙歌、缕缕愁思相得益彰,把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中。

篇10

关键词:情景教学乡愁感受体验、语文

一、慎思之――慎思语文情境教学之意义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恰当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例如在《论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情境,当学生在生活中遇上类似场景时,很容易就脱口而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从整体的教学过程来看,语文情境教学设计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课文所要讲的内容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了语文教学中的多方面因素,如学生、教师、课本三者之间,课上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等等,这与“大语文”的概念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情境教学可以调动一切有利于学习因素,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整个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笃行之――以《乡愁》为例笃行情境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i情境教学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入、运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相关故事、插入音乐视频、提问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一)在导入过程中创设情境

要想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充分发挥导语的作用,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引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

在设计《乡愁》这一课时的导入部分时,我就着意于内营造和课程内容相似的情境。伴着悠远的《思乡曲》,教师走入课堂,娓娓地向学生们叙述出《乡愁》的写作背景:“1971年,遥远的宝岛台湾,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穿过窗棂,洒进房间。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的余光中先生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想到有生之年回乡无望,愁绪顿生,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快步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摊开稿纸,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接下来教师带着充沛的感情范读《乡愁》这首诗,用带着淡淡哀伤的情境和饱含深情的诵读抓住学生的兴趣。

(二)运用形象生动语言创设情境

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形象生动的描写,真实感人的情感,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相应情境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投意合”。在《乡愁》的教案中,当讲到“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教师饱含深情的叙述到:“母亲在矮矮的坟墓里静静地长眠,外面站着泣不成声的诗人。我想这世上最痛苦的滋味、最遥远的距离、最永久的悔恨,莫过于这样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了。那贴着邮票的家书再也不能寄到,内心久久的依恋与苦苦的思念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了。”

余光中先生的母亲,不仅给予他生命,更在那战火纷飞的年月中悉心呵护着孩子。如今,孩子功成名就,想要尽心竭力地报答亲恩,可母亲却在那方矮矮的坟墓里头,再也听不到外头儿子的呼唤了。带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永久的悔,诗人余光中写了很多诗来怀念他的母亲。随后展示余光中先生其他的诗作,在形象生动的语言的描绘下,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余光中站在母亲坟前的场景,令人感动落泪。

(三)借助相关的故事创设情境

“诗言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重要的特征。诗歌教学的落脚点应放在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意境的感悟上。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把与诗歌内容相关、情感相似的故事引进课堂,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故事创设的情感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走进诗歌的艺术境界和情感体验中去。

在设计《乡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元老于右任的故事: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而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传说狐狸死的时候总是朝向它出生的地方,动物尚能如此,何况是人呢?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铸成他永远的遗憾!”通过与余光中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与《乡愁》有相似情感体验的诗为学生创设内在意识前提,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那浓浓的乡愁。

(四)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创设情境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传输者,更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式创设情境。

在《乡愁》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诗歌在自己头脑中幻现的那一幅幅画面。”开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入诗作体味余光中先生的深情。

恰当的情境,能够调动积极的学习因素,使学生对文本有切身的体悟。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像优秀导演一样,创设情境,使语言文字内“住”着的人、事、物、景活生生的呈现出来,让语文课堂像大片一样精彩。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