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21 03:1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给父亲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写给父亲的诗

篇1

他在期间被打成,下放劳动时被同屋感染上了肺结核,虽然抢救及时,但左肺功能基本丧失。工作和身体的双重原因让他和我们分离了整整25年:1957年至1982年,父亲在湖南休养住院,逢春节才回家;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在梧州艰难生活,独自一人撑起养家重任。

我对父亲是疏离的,最深刻的童年记忆是他带回的鸡蛋。每次从湖南回家,他的行李包里永远藏着两纸箱鸡蛋,里面填满了谷壳以防止蛋被摔坏。他小心翼翼地把煮好的鸡蛋递到我面前,我却总是羞涩地躲到母亲围裙后。因为见他的次数太少,我对父亲的陌生感远远大于了对鸡蛋的渴望。

现在想来,承载父亲深情的何止是那两箱鸡蛋。作为一个病人,他每回一次家都需要从衡阳坐火车到广州,再转两次船到梧州苍梧,要经历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但他每次回来都是笑呵呵的,从不说一个累字。他知道,这是一个男人对家庭最基本的责任。

我高中毕业那年,父母终于团聚在一起,但父子间的分离却比此前更甚。我考上外地的大学,独自一人去他乡求学,没有相处的时间,我对父亲的印象依然陌生。直至毕业、工作,两个独立的男人间似乎只有淡如水的亲情。

这种“淡如水”的交集,一直持续到他生前最后几年。1998年底,退休后的父母从梧州老家搬到南宁与我同住。只是相聚不到半年,父亲就因为老毛病住进了医院。

他的生命快结束,这成了我们朝夕相处的理由。那段相伴的经历,让我萌生了为父亲写诗的念头。

白色的病床上,他瘦弱的身体发出艰难的呼吸声。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观察我的父亲:不过60多岁,头发却几乎全白;两眼凹陷得很深,瘦削的脸上满是疲惫,时不时地发出艰难的咳嗽声。

母亲告诉我,这一次,父亲恐怕挺不过了。

这是陪伴他的最后机会了,我告诉自己。“最后”两个字,一下就冲走了几十年的陌生隔阂,把血脉亲情变得热气腾腾又哀伤。一到周末,我就骑着自行车去医院看他,带着一些水果或者家里做好的汤。我和父亲都不擅长找话题,常常在几句例常对话后便遭遇沉默,气氛实在尴尬时,我就拿出随身带的书逃避。而父亲,也不由自主地戴上老花镜,翻阅床头的书籍。

每到这一刻,我总忍不住想:终究父子天性,自己身上这点书生气多半是遗传父亲的,不然,我们怎么会如此默契。

即便相对无言,这也是难得的全家相聚时光。病房里父亲母亲和我难得地坐在了一起,感恩的光线洒在地上。三个人,像三块无形的磁铁,搭建出家的磁场。

遇到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们就推着轮椅带着他去医院的花园散散步。在室外,我们会放松一些,父亲会主动问及我的工作,建筑师生涯总是伴随加班熬夜,为设计方案绞尽脑汁。每逢此时,他总以过来人的口吻教导我:“不要像我那样,累坏自己的身体。”但他显然以我的职业为傲,希望我能在这个挣钱的行当上专心干下去,“不要再半夜写诗了,现在谁还看那些啊,也挣不来钱。我是过够了苦日子,你可别再继续了。”

我知道,他并不是瞧不起诗人这份工作,只是希望我至少能在物质上无忧。

但我控制不住,不擅表达的人如果有太多情感要宣泄,文字永远是第一选择。我开始记录他在医院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经历;打算等诗文积攒到一定数量时,就为他集结出书,我连书名都想好了:《祝爸爸平安》。

但时间太紧迫,2001年6月,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那是他生命中最受罪的时光,因为无法排尿而全身浮肿,他的身体插满了管子,依靠氧气罩痛苦呼吸。

面对亲人的痛苦,我只有深深的无力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病房里的那张硬木长椅变成我的临时住所,在他病危的日子里不分昼夜地守着。

在第三次接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之后,我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愈加消瘦了,攒足力气说出的话,都是劝我们别忙活:“人总是要走的,我走了,你们也不要伤心。”到最后,他已经说不出话,终日闭着眼。我必须脸碰脸地靠近,才能听见父亲靠机器维持着的浅浅呼吸。

11月23日下午,父亲安静地离开了。死亡是对生者的折磨,对病者的解脱。我按母亲的吩咐,将一枚银币放进他嘴里,帮他合上嘴,用棉花堵住他的耳朵和鼻孔,然后,为他擦身更衣……在告别仪式上,母亲几乎没掉一滴眼泪,只是躲在一旁,默不作声。

对于父亲,我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在他过世前将《祝爸爸平安》出版。他一走,诗歌的书写也被搁浅。只是怀念他时,会翻出这些诗,应母亲的要求,念给她听。

这是我们共同的回忆。有的回忆让人大笑,有的回忆让人啜泣。到后来,我不仅为母亲念诗,也开始像记录父亲那样,用诗歌描绘母亲的生活。

我的母亲其实非常胆小,但她早已把这个弱点一层层包裹进多舛的命运里。

我出生时,因为新生儿溶血病差点夭折,通过及时换血才抢救过来。但我的哥哥没有那么幸运。因为溶血后遗症,他只活到1岁多。而我的弟弟也没有逃过劫难,原本我存活的先例给了他得救的希望,但在他即将出生的那年,正碰上广西“”非常厉害的武斗,梧州的医院都关门了。父亲要母亲带着还没出生的弟弟从梧州去南宁,但到达南宁后,现实给了母亲更大的打击:这里的医院没有换血的技术。

那是一幅怎样凄凉的画景。在最冷的冬天,母亲挺着那么大的肚子,从梧州坐一天一夜的船、转一天的货运列车,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南宁。去的时候满怀希望,回来的时候却两手空空,精神和肉体的打击可想而知。

两次丧子,母亲却没有被生活击倒。这个家的所有男人都需要她,父亲远在他乡,存活下来的儿子那么年幼,她曾感谢上天:“它给予了我健康的孩子。”

她如此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退休后,她以为终于可以和父亲团聚,可命运再次伤害了她。父亲弥留的最后时光,她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总是目不转睛地望着父亲,心神随父亲昏迷而远离。我常常要在她耳边大声呼唤三四遍,才能唤醒她。

看一眼,是一眼。这是她第三次送走生命里最爱的人。

母亲同样不擅表达感情。她日渐衰老,对儿子的依赖一天胜过一天。一次次的恸,让她把小小的胆子埋得更深,包得更厚,让我以为她天生就是那样坚强,乐观。

父亲走后,母亲的悲伤出人意料地短暂。“活着的人,总是得好好活着。”她反过来劝我。她的心思全放在子女身上,每天准时给我们做好饭菜,等我们回家;天冷了要我们注意穿衣,下雨出门前给我们备好雨具;会提醒我晚上不要熬夜,不要睡得太晚,工作不要太拼命,小心搞垮了身体……这些年,有时她看到我头上的白发,总是会伸手去摸一摸,然后免不了低声感叹。

我竟渐渐有些明白古人为何有三从之说,“夫死从子”,因为还有母亲的身份,她才能转移注意力,走出悲伤。

母亲能让自己过得很好,我想。

但她终究老了,在我放下心后。这么精明的老太太,一次跌倒后竟然左手骨折和腰部压缩性骨折。那之后她的身体不再硬朗,走路不便,出门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她变得更加依赖我,见不到我时总会问东问西。我加班到深夜,她隔一会儿就一个电话;如果我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她就叮嘱我安心驾驶。当我走到楼下,一眼就能看到家里客厅永远明亮的灯,像黑暗中善良的萤火虫。

偶尔,我看见她坐在屋里的藤椅上,一句话也不说。被她藏了几十年的软弱终于露出了头,一有意外和风吹草动,就会神经紧张。母亲那么热爱阳光,现在,她却喜欢一个人躲在黑暗里。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才到家,母亲还坐在那里,她一定要和我说说她的梦――我的确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好好和她说话了。“我最近老梦见你父亲,”她有些兴奋也有些担忧地问我:“你爸爸是不是要来接我走了?”

篇2

天下所有的父亲,

在每一年里能够,

一年能比一年好,

一年四季都健康,

甜甜蜜蜜过一生,

年年岁岁报平安,

万寿无疆活到老,

夫妻和睦永相随,

万年乘得渡江船,

白头到老幸福门。

最后,我在这里真诚的希望祝天下所有的父亲

篇3

关键词: 黄婉W 《茶香阁遗草》 清丽雅致 豪迈大气

一、黄婉W生平介绍

黄婉W,字葆仪,湖南宁乡人。婉W生于嘉庆八年(1803),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仅二十七岁。其父黄本骐,号花耘,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曾任城步训导,以诗名著于湖湘。

婉W生而明慧,自幼即能吟咏。其十岁时,见《名媛集》,请而学诗。其父本骐训之:“女子之德,不在能诗,且能诗,而享厚福者少。”加之“其父足迹遍天下,家居者时甚少,未尝教以读书、识字”[1]。可见,本骐并不赞成女儿学诗,但是婉W“不以父亲之说为然,逢人问字,渐通声韵”[2]。婉W除了能诗外,也专于琴。“有湖州沈素生者,其季父虎痴从之学琴,葆仪尝隔帘幔窃听,甫数日,能成声,旋即精其艺”,以致“戚里闺秀争从学之”[3]。婉W仅隔帘幔窃听学之就得如此精湛琴艺,可见其禀赋多么聪慧。摘 要: 黄婉W是清代湖湘著名闺秀诗人之一,她自幼聪慧,蕙质兰心,诗词尤为有名。其诗歌以花鸟虫鱼、酬赠唱和之类题材居多,虽然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却有独特的艺术气质。黄氏诗歌既有闺秀诗的“秀”和“丽”,又无闺秀诗的脂粉气和柔弱病,总体呈现出清丽雅致的艺术风貌。尤其是她的部分诗作,写景壮观,胸襟开阔,豪迈大气,可谓闺秀诗之别调。

关键词: 黄婉W 《茶香阁遗草》 清丽雅致 豪迈大气

婉W的诗学成就除了源于其聪慧禀赋外,也与其家族关联甚大。由于父亲的关系,婉W从小闻其父与座客谈诗。父辈们的诗友相酬与诗艺切磋,不仅培养了葆仪对于诗学的兴趣,还使她积累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先前黄本骐劝诫女儿勿学诗,婉W不从,后其父“偶见其草,颇有绝佳者,因为指正得失”[4]。除了父亲黄本骐,婉W的叔父黄本骥也对她影响甚大。叔侄两人经常以诗唱和,讨论才学。另外,婉W和其胞妹黄婉琳、中表妹唐婉珠感情融洽,经常夏夜联句,酬唱切磋,颇有雅韵。

婉W是典型的孝子慈孙,“其母刘孺人持斋、绣佛像,以祈男。孺人痛其母早卒,亦持斋,绣所自书《心经》供佛,绝工致。云‘以资冥福’”[5]。对于母亲的早逝,婉W并未一味地哀伤自怜,反而用这样一种方式为冥界的母亲祈福。葆仪对于父亲,也是孝思不匮。其父在世,婉W尽心行孝,其父离世,“葆仪遂无意于诗,改而学琴,其思亲,伤逝之心,尝拂拂出十指间”[6]。其对继母的孝心也令人动容,“继母杨,尝封臂以疗太君疾,葆仪感之。及杨疾,亦封臂以进”[7]。对于祖母刘太君,婉W也是重情重义,父亲死后,已嫁的葆仪留侍祖母竟有一年。

婉W十九岁嫁与浏阳拔贡生欧阳道济为继室,其夫前妻,“遗男、女子各一,葆仪抚之如己出”[8]。婉W处分家事十分有礼,待翁姑、娣姒、丈夫甚至奴婢皆十分和善,深得众人欢心。婉W在世,夫妻两人曾有诗作唱和。如拔贡有诗《豆花与葆仪分咏》“乙乙藤梢挂月痕,蛩声催遍短墙根。无端触我相思梦,秋到江南红豆村”[9],可见夫妻两人琴瑟和鸣,感情甚佳。

婉W二十七岁病逝,邓显鹤为其撰写墓志铭。后其夫欧阳拔贡悼亡葆仪,欲将婉W之作付梓以传,遂嘱托叔父黄本骥刊葆仪遗集为《茶香阁遗草》,其中诗162首,词39首。

二、黄婉W诗歌内容

(一)咏物诗

古人作喜欢咏物,诗人往往通过所咏之物寄寓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黄婉W多以冷静、客观的手法描述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因此她的咏物诗脱去了人为的情感寄托,显得更加自然平和。如古人写竹,通常以咏竹表达诗人清高正直的品格,但是在黄婉W的诗中,竹子却是这样的:

荷插锄春雨,移栽草阁西。几竿生爽籁,凉s绿云低。

她写竹,着力于竹子的自然形态,体现竹子生凉这一特性,语言简洁清丽,读之让人神清气爽。《茶香阁遗草》中,咏物诗所占比例甚大。诗中所咏之物,大都是生活常见之物,主要涉及花草虫鸟等自然景物。尤其是花草,曾反复出现在黄婉W的诗歌中。黄婉W的诗中百花盛开,常见之花几乎都可以从她的诗中找寻,如《牡丹》、《杏花》、《洋海棠》、《梅》、《牵牛花》、《白莲》、《白芍药》等。黄婉W以精巧构思、冷静笔调、细腻手法,写出花的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二)酬赠诗

黄婉W的酬赠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父亲、叔父等长辈的酬赠唱和,多涉及亲情和才学;另一类是与姊妹们的唱和之辞,多涉及闺中琐事、情思。第一类如《初归欧阳氏,大人以诗见赐,和韵寄呈》:

含泪别吾父,神伤不语中。晨昏修妇职,早晚盼邮筒。檄捧r山远,馐承子舍空。矜Q申夙戒,敢愧旧家风。

黄婉W出嫁时,其父黄本骐将所畜古今名人诗词送予女儿,并赠诗。黄婉W回赠此诗,言语之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又如其写给叔父的《虎痴叔父续娶婶氏陈梅仙,诗以志庆》:

向暖花开第一枝,几生修到伴琼姿。怜香解学林和靖,始信吾家叔不痴。

此诗作于黄本骥娶妻之时,写得颇有趣味。诗中巧妙运用梅妻鹤子的典故,对叔父半开玩笑半祝福,甚是温馨。黄婉W与姊妹们的酬赠之作,则呈现出与前一类完全不同的风貌。如《答慧仪寄怀诗》:

入夜湘云一片横,离愁枨触百感生。忽改蕉雨惊归梦,起视窗前月正明。

诗中叙写闺中情思,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比起前一类反而更接近女子的内心世界。

另外,由于父辈们的关系,黄婉W与当时一些湖湘著名文士,如邓显鹤、张家渠、王金策等人也有过诗歌往来。如其写给王金策的酬赠诗《闻王香杜先生有见赐之作,时将归浏阳,寄此索之》:

闺中唐勒仰师资,摘艳居然附楚辞。我亦会熏香一瓣,鸿篇诺惠敢嫌迟。拜别重慈未忍归,从今椎髻守荆扉。夜郎西处多明月,应有新诗到大围。

这首诗一看诗名,就十分有趣。听闻先生有诗文赠予,而她又将赶回浏阳,所以寄此诗索要。她自喻闺房唐勒,在家等候师父诗文的到来。这是一个极度爱好诗文的女子,她既谦虚有礼,又自信大方,毫不忸怩。

(三)登临游览诗

黄婉W写过不少登临游览之作,如《望岳》、《秋望》、《江亭望雨》、《洞庭秋月》、《湘江夜雨》等。在这一类诗歌中,黄婉W脱去了闺阁女子的柔情纤巧,而略显慷慨激昂,充满阳刚之气,如她的《登定王台》:

高吟闲上定王台,黄叶纷纷堕酒杯。湘上烟凝秋色晚,归帆遥带夕阳来。

此诗以“闲”为基调,逍遥自得、欣赏秋景而悠然忘怀的意味甚浓。尤其是其用语豪迈大气,如高吟、堕酒杯、遥带等次,俨然不像出自一个女子笔下。又如她的《望岳》:

苍茫满一望,万笏排衡阳。云涌白无际,烟凝青有光。春流环九面,秀色堕三湘。绝顶梦飞上,身骑赤凤凰。

此诗描写南岳之景,构思巧妙,想象大胆,意境开阔,将南岳的春意之浓、风光之秀描写得恰到好处。

(四)日常生活诗

黄婉W喜欢作诗,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她也喜欢用诗记录下来。如《夜坐》、《放鹤》、《读书》、《临帖》、《调琴》、《焚香》、《煮茗》、《纳凉》、《种花》、《池上观鱼》等,这一类诗歌集中体现了黄婉W高雅的生活情趣。如《弹琴》:

薄暮滴残雨,萧然风满堂。s声下高树,竹影过短墙。音籁出太古,衣襟生微凉。一琴静相对,寒暑坐中忘。

整首诗写景叙事巧妙融为一体,无形之中写出了诗人宁静淡然的心境。她的另一首《松下围棋》也同样具有趣味:

松下呼童扫石枰,虬髯谡谡午风清。手谈一局消长夏,山静惟闻落子声。

同弹琴一样,下棋能使人宁静,人一旦专心于某种活动,便会忘乎所以,包括自己的存在。黄婉W能在日常琐事中发掘生活的乐趣,体会常人难以体会的心境,可见其热爱生活、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三、黄婉W诗歌特色

古代女性文学的感情基调多为幽怨感伤,即便是在以“秀”为特点的闺秀诗中,也出现了很大一部分柔弱哀怨的诗歌。“与清相似,秀也有其缺点,就是弱。弱是闺秀诗的通病,即通常所说的脂粉气、女郎习气”[10]。而黄婉W的诗歌则无此弊病,其诗歌总体呈现出清丽雅致的艺术风貌。正如邓显鹤在《湘皋再致虎痴函》中所言:“葆仪诗词风格俱清丽,有风格,有气力。”[11]

(一)意象清新、色调明快

黄婉W作诗多使用清新明丽的意象,很少描哀飒之景,抒哀伤之情。因此她诗中的景物往往清逸秀丽、宁静幽美。如“江楼寒翠”、“林驿夕阳”、“疏烟细雨”都是极为清丽自然的意象。黄婉W善于运用明亮的颜色词增添全诗的明亮色调。如“雁落轻天外,帆悬赤岸头。烟光明极浦,暝色上层楼”(《江楼秋望》),“倒影螺峰青十二,浮光沉壁一轮秋”(《洞庭秋月》)。此外,像“轻红”、“青苍”、“绿云”、“红衣”、“翠微”等颜色词在她的诗中随处可见。《听雨》是这一方面的典型:

润物如酥响未停,一夜雨隔窗听。明朝添得春多少,洗出遥山朵朵青。

此诗用词清丽,秀气灵动,极具自然之美。平凡的春雨,诗人却有兴趣隔窗聆听,还生发这样的奇思妙想,不禁使人会心一笑。“青”这一颜色词的运用十分巧妙,给全诗增添了不少清新雅趣。

(二)才学入诗、更显风雅

黄婉W“作诗似不为抒情,即使抒情也不抒哀怨之情。其诗大都呈现出一种以才学为诗的风貌”[12]。黄婉W以才学入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写诗多用典故。其写给邓显鹤的长诗中可谓频频用典,如“惜非男儿身,敢立程门雪”,“文姬读父书,欲比自敢窃”,“副以薛涛笺,百番更劳掇”(《邓湘皋先生以斑管彩笺琴弦佛手见赠,即用先生东湖唱酬诗元韵志谢》)。其次,其诗作多写与才艺相关的内容。黄婉W除了作诗外,也专于琴。因此以诗写琴不在少数,如《弹琴》、《听琴》、《琴话》等。才艺本就风雅,而以诗写才艺,便更添雅味。此外,她还有少部分题画诗,显得十分风雅。如她的《题画》:

遥山一发影青苍,杳霭烟岚澹夕阳。茅屋人家临水住,疏林黄叶半溪霜。

此诗描述了一幅山家秋晚图,远景与近景,光与色搭配得恰到好处。其用语古朴自然,这种不施胭脂的朴素美与王绩的《野望》有着类似的趣味。

(三)诗歌风貌―闺秀与闺秀别调

黄婉W诗歌既有闺秀诗共有的秀和丽,又无一般闺秀诗的脂粉气和柔弱病。其大部分诗歌呈现出清丽雅致的风貌,但部分作品又洋溢着豪迈大气的阳刚之美。后一种风貌主要体现在其登临游览诗中,平日里深居闺阁的她一旦接触到雄伟壮观的大自然,便胸襟大开,豪迈之情溢于言表。大自然只是外在引线,主要还是内在的情思。黄婉W是一个乐观女子,她的多首诗都表达了率性潇洒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使她写出大气之作的重要原因。如她的《牡丹花下放歌》“人生对酒还当歌,花前不乐当奈何。太真丽质成尘土,清平有调空摩挲。吁嗟世事真恢诡,宝贵繁华皆尔尔。眼前快意且倾尊,携杯共醉春风里”。这种及时行乐、潇洒豪迈的思想于一个闺阁女子笔下写出实属难得,可谓闺阁诗中的别调。

黄婉W身为闺阁女子,聪慧灵秀,多才多艺,品德高尚,生前受到众多文士赏识,离世后更是受到众多文士的追悼惋惜。其诗歌虽然不出闺阁之境界,却不流于一般闺秀诗的哀艳,于清丽雅致的诗风中独具一格。能在这么短暂的年岁,有如此之成就,实属不易,何况她的文学创作非一般闺秀文人所能达到。借以邓显鹤对她的评价就是“葆仪学犹未成,年已不永,使天假以年,进而不已,非第闺阁之雄而已”[13]。

参考文献:

[1][2][3][4][5][6][7][8][9][11][13]黄婉W.茶香阁遗草.丛书集成续编(第136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4.

篇4

父亲五十四岁了

父亲五十四岁了。他强有力的身体

终于输给时光。那些潜伏已久的

病疾,密谋了一场哗变。声势浩大

控不住局势。他佝偻的身躯,逐渐

低向尘埃

把一生摊开。一张喷薄的纸,承载的

重量,被人忽略,或者遗忘

父亲说,过完芒种,再去东北一遭

把剩下的债还清。用粗大的手,把

母亲积攒了一辈子的苦水,拧干

这些年,南来北往。不曾给父亲

寄过一封信,买一件可以遮体的

衣服。甚至,不曾想起他

慌乱的毛发,干燥,纠缠不清

这无疑是一种隐忍的伤。持久,无法

弥合。在他逐渐长大的儿子的内心深处

迅速聚拢,占据多个偶然的夜晚。揪得要命

现状

生活趋于平淡。如水的年月,一度让人

心生荒芜。或者说,我们的爱情已没有

波澜。夜深了,你不在这里。城市灯火通明

人人都是孤独的光影。或者,我们已没

有爱情

一个人是自由的。有朋自远方来

喝酒,抽劣质烟。或到远方去

寻找温暖的词语

给残缺的诗找一个完整的家

这比什么都有意义。除非

你还是那样单纯,净面素衣

执著地给我美丽的幻想。庞大

浸泡整个青春

那些光阴,是怎样被你撑起

像一片葱郁的树林,雨水充沛

汁液饱满。这些经年不逝的气息

远远超过你给我的

譬如现在的,幸福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厉风摧毁了那座山村。芦苇瘦瘪

河水变得干枯,坍圮的农舍杂草丛生。秃鹫

立在光秃的枝头,雨后的大地,掠过浓重的

荒凉

我从远方回来,穿粗布衣,拄三尺竹杖

凉气袭人的时令,让人悲愁。他们走了

跟大地永远睡在一起。我还在为爱情歌唱

想写一首长诗祭奠自己,手老了,执不住

沉重的笔

黄昏之际,我渴望遇见你,爱了一生的人

满头白发。我们的身体即将在土里腐朽

岁月的风尘里,我们借生存的名义,为

给爱一个准确的回答,硬是不断把自己

推向刀刃。安静地走完一生

姐姐

麦子在大地之下,在幽暗潮湿的世界

蕴藏力量的时候。姐姐,我想起了你

把自己种在土里,渴望可以像麦子一样

破土而出。生长,开花。结沉甸甸的颗粒

有那么多事物正在衰亡。薄弱,不堪一击

比如年轻,我们,和我们老迈的父母的

身体。姐姐,我又一次看见你,在泥土里

越陷越深。在软绵的长夜,和更软绵的沉默

有那么多被挤压的疼,从你生命的正面和

背面

喊出

桐柏山有多沉重,姐姐,你的苦就有多

沉重。与生俱来的贫瘠,把你推向时间

的远方,站成一个鲜明的象征。让悲伤

的人,停止悲伤。写诗的人,停止写诗

姐姐,你要的一场大雨始终没有赶来。而

我们的青春早已干涸。即将赴向繁盛的

腐朽

永存大地

写给母亲

从来没给你写过一行诗。歌颂,或者缅怀

包括那年,为生计你去深山采药。羸弱的

身体,轻若蚂蚁。被桐柏山突然袭来的风

吹落悬崖,摔碎盆骨。那年,你五十二岁

满头华发。那年,我大学毕业,在南方

一贫如洗。转眼,又一个秋天。越来越深的

秋天。院子里的树叶都快掉完了。妈妈

你的孤独,水一样冰凉

你守着冰凉的秘密,等我归来

等我归来,围着暖暖的炉火

说一说这些年来的疼,不是来自

裂开的骨头。是那一年,我没有

回去看你……■

篇5

心中常怀想;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

――摘自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邓映易译配)

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在亲朋的离别或是会议的告别仪式,人们以各种不同语言齐唱《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又名《骊歌》),朋友们紧紧挽着手,歌唱永不相忘的友谊。它驱走了人们离别的哀愁,使人们满怀激情各奔前程。这首家喻户晓的苏格兰民歌的词作者,即是著名的民族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

彭斯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以租地耕种为生。幼时在苏格兰家乡附近上小学。不久校长离去,父亲请老师来家教学。老师认为彭斯兄弟不比年长的同学差。父亲晚上教他们文法及神学。12岁时彭斯二兄弟又轮流去离家四英里的村落上学,14岁在学习英语之余,开始学习法文。

彭斯15岁时成为父亲身边主要的劳动力,驾驭马匹在土墩及洼地上耕作。劳动极为艰辛。虽数次更换土地租耕,因土地贫瘠,收获仍然不佳。劳动之余,彭斯爱读苏格兰诗人申斯通(Shenstone,1714-1793)、蒲柏(Pope,1688-1744)及弗格森(Fergusson 1750-1774)的作品,也浏览苏格兰小说家麦肯齐(MacKenzie,1745-1831)的书。他希望能成为苏格兰艾尔郡(Ayrshire)的诗人,歌唱故乡的山河。

1784年他的父亲去世,全家迁去莫斯吉尔(Mossgiel),耕作收获并无好转。幸而他的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得以出版并迅即获得成功,爱丁堡的出版商又很快为之再版。编辑文学杂志的麦肯齐在评论中称赞这位庄稼汉是位诗歌天才。

于是在爱丁堡,彭斯穿起深色大衣、浅背心、皱边的衬衫,足登鹿皮鞋或长靴,过起出入文学集会及酒馆的双重生活。

彭斯在爱丁堡生活及游历苏格兰一段时期后,仍回乡务农。1788年他考取税务局职员,除了在农田干活外,还要每周在马背上驰骋200英里去上班。执法时,他不放过大鱼,但对贫穷者则手下留情。他为了全力做好税务局的工作,1791年放弃农活迁往邓弗里斯(Dumfries),在那儿度过了他的最后的岁月。

彭斯写了大量的抒情诗,还写讽刺诗及叙事诗。他也喜爱歌曲,有敏锐的音乐耳朵,对节奏有良好的反应。他把最后十年的精力,主要放在为二个丛刊的整理及收集民歌上,使濒临失传的三百多首民歌得以保存下来。

1796年他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及心脏病,于同年7月21日英年早逝。前来送葬的多达二万人。

当年彭斯出生并度过了七年童年的茅屋,位于艾尔郡的阿洛韦镇(Alloway),现由彭斯纪念碑信托基金机构管理。与茅屋相连接的红瓦顶、前面为长廊及花园的博物馆,为信托机构理事会于1920年所扩建。1994年该理事会重铺稻草屋顶,再建18世纪的菜园及石堤。这就是现在世界著名的彭斯茅舍。

彭斯雕像位于艾尔市中心。从市中心附近坐开往杜恩河老桥(Auld Brig O’Doon)的公共汽车,在终点老桥前一站下车,即见到茅草顶的白色平房,木制的门窗是深棕色的。门上方的黑色纪念板上写着“彭斯茅舍”,接着是“罗伯特・彭斯―艾尔郡诗人”及他的生卒年月。进门后先是谷仓,然后是牛棚及马厩。依稀传来牲畜的叫声,蜡制的耕牛旁还有几只母鸡在啄食谷粒。起居室中以蜡像布置一家人当时融洽的情景。父亲在烛光下读《圣经》,母亲抱着妹妹坐在对面,弟弟坐在一边,彭斯则光着脚站在一旁专心听讲。一个小妹妹躺在摇篮里。厨房里熏黑的炉灶还生着火,彭斯出生的床即在厨房内。布置一如当年。幼年时母亲在这里教孩子们唱苏格兰民歌,姨母则介绍给他们大量有关鬼怪神仙的故事和歌曲。“彭斯茅屋”对崇拜彭斯的人来说是圣地,但也是当年贫苦农家家居生活的写照。

彭斯长期生活在农村,从事繁重的农活。地主的剥削,加上土地的贫瘠,欠收、负债、迁居……使他常常过着没有温饱的生活。但他热爱生活,对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在《两只狗》这首诗里,通过两只分属贫富人家的狗之间的对话,描绘了地主家的骄奢逸。贫穷的佃户虽然耕作及劳动辛苦,但同欢共乐聚在一起。而这两家的狗能够融洽相处,成为人类不公平生活的鲜明对照。

诗人也理解农民对牲口的深厚感情。他在《新年早晨老农向老马麦琪致辞》一诗中,回顾了老马一生的辛劳后,写道:“我将在留下的麦地上面,把你的缰绳系好,不用费大力气,你就在那边舒舒畅畅吃个饱。”

与彭斯茅屋相通连的彭斯博物馆,收藏了彭斯珍贵的手稿、他的包括早期版本的作品、有关的画像等,有些收藏品来自美国、加拿大甚至南非。

大展览室介绍他一生的劳动、写作和生活。以图片的形式,配合他的诗句、信件或日记,生动地叙述了他当年的经历。这里还展出了他的怀表、记事本、墨水瓶、鼻烟壶,两把柄上刻有“R.B.”的手枪,以及当税务员测酒用的长棒,也展有1786年版的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笔者自然记得寻找《友谊地久天长》的原稿,它原来出自彭斯于1788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

第二室展出数幅著名的油画。《羊杂宴》描绘彭斯夫妇款待客人的场景。彭斯喜欢这种热闹场面。另有一组四幅的版画,描绘他的作品《汤姆・奥桑特的故事》(Tam o’Shanter),彭斯这部根据民间传说写的长诗,讲的是汤姆深夜回家途中遇鬼的故事。他去除了传说中迷信的成分,以喜剧形式讲魔法,寓有深意。同时,它也把儿时听到的传说,与故乡阿罗韦他幼时熟悉的界标、陈旧的教堂、古老的石桥和石冢等联系起来,具有沧桑感和神秘感。

离开这里步行一里,抵达老杜恩河桥,彭斯纪念碑即位于附近的山丘上。这座希腊式建筑由爱丁堡著名建筑师设计,1823年完成,耗资3247镑。登上这座台式纪念碑,可眺望杜恩河及卡里克山(Carrick Hill)的优美景色。纪念碑的基座建有展览室,展出15种外国文字的彭斯著作。在附近花园里,还建有一个雕像室,内有三座《汤姆・奥桑特的故事》中的人物雕像,真人大小,造型风趣。

归途中于老杜恩河老桥公共汽车站,见到一家大百货公司,里面的多种商品以彭斯命名。如果时间合适(回到艾尔的公共汽车每小时一班),还可看一看介绍彭斯的记录影片。

在他住过的基尔马诺克(Kilmarnock)及邓弗里斯也建有彭斯博物馆、雕像或纪念碑,欧文(lrving)也有他的雕像。甚至远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有他的纪念碑。位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三作家博物馆”介绍了彭斯、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1832)及斯蒂文森(Robert L.Stevenson, 1850-1894)的生平,也值得一去。

在彭斯的故乡苏格兰,有数千个彭斯联谊会,苏格兰各地每年都庆祝他的生日。

如此广受故乡人民爱戴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不多见。因为除了长期生活在农村并写出描绘故乡及朴直人民的诗歌外,身受民族压迫的他十分热爱苏格兰,并热情歌颂民主及自由。

在彭斯的青年时代,先后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他关心世界政治及苏格兰祖国的命运。他写的《华盛顿将军生辰颂》,赞扬美国人民的独立斗争。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他写了《自由树》和《苏格兰人》两首著名长诗。《自由树》声言有了法兰西这棵自由树,人类将变得平等,世界将获得和平。《苏格兰人》重温历史, 以颂扬早年民族英雄华莱士等人的事迹来激励人民:

谁愿为苏格兰国君和法律,

奋力把自由之剑拔出?

生为自由人,死为自由魂,

篇6

同样是父母,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沟通。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着我们,打动着我们。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2021初一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2021初一读后感700字1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在读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傅雷家书》2021初一读后感700字2《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的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

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在观看了傅雷家书后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2021初一读后感700字3傅雷家书显真情,苦父用爱暖子心。———题记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一句句经典而又耐人寻味的话语贯穿整本《傅雷家书》,让人深深体会到其中饱含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100多封,是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傅雷,用不舍表明对孩子的愧疚,五三年正月父子之间的激烈争论,使他良心上的责备消释不了。直到儿子离家远行——留学于亚欧大陆另一边的波兰时,“胸口抽痛,胃里难过”的痛苦滋味他才尝尽。他用那一封一封不舍的书信来抒发自己对儿子无限的愧疚之情。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他,傅雷,用自身艺术造诣将孩子的道路铺向未知的前方。他常在信中大量篇幅谈美术,读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谈艺术修养。不管是留学波兰或是获国际大奖,还是赴各地演出,他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

他,傅雷,用做人的道理浇灌孩子懵懂的心田。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在信中,他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谦,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既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又是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在生活中,虽然也有像他那样饱含父爱的父亲,但给予孩子的却是溺爱。他们将自己的孩子泡在蜜罐里,当作温室的花朵呵护着,却不思教育其做人之理。我们期盼像傅雷一样的父亲。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楼适夷这样评价《傅雷家书》。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他,傅雷,用苦心孤诣的父爱填满了儿子的心灵,指引了儿子的人生。

《傅雷家书》2021初一读后感700字4厚重的墨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际,沧桑的照片沉沉地敲击着我的心扉。这里有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诲,这里有亲密朋友之间的真诚沟通,这里有翻译家与钢琴大师之间的思想火花的碰撞。这是一本何等奇妙的著作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位家长不想让孩子永远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尽享天伦之乐呢?可又有哪位父母会因为自己浓浓的舐犊之情而愿折断孩子远飞的翅膀?1954年,“狠心”的傅雷夫妇为了让儿子傅聪在钢琴演奏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将其送到欧洲学习,直至1966年9月傅雷夫妇双双离世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们与儿子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每次相聚时间也极其短暂。为了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双馨、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所以就有了这一封封漂洋过海、情深意浓的家书。

信中傅雷夫妇与儿子谈艺术,谈生活,谈做人。他们岂止是供子衣食的严父慈母,他们也是孩子艺术生涯上的领路人,他们还是孩子人生旅程中的挚友。在信中,有关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指导,有关于艺术修养培养的建议,有关于注意生活细节的提醒,有关于处理感情问题的指津。

尽管我对艺术并没有多深的理解,但是读到傅雷的“静对艺术加强深度,也就是你的艺术灵魂更坚强更广阔了,也就是你的整个的人格和心胸扩大了”,我悟出了人生亦如艺术,钻得深才会有更高境界的道理;我也感觉到,这样的话更像是一位艺术大师对学生高屋建瓴式的循循善诱。

尽管我也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但当读到傅雷说的“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了丝巾:二是经常把衣服插在口袋里,切忌!切忌!但望你不要嫌我烦琐,而想到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更加完美。”我悟出了一个完美的人不能不注重生活细节的道理;我也感觉到,这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对儿子发自内心的叮咛。

尽管我的感情观尚未成熟,但当读到傅聪妈妈朱梅馥女士说的“眼看你一天天的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也一天天的宽大,感情也一天天的丰满深刻:这不是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什么!这不是最隽永最迷人的诗歌是什么!”我悟出了成长原来才是人生最幸福事情的道理;我也感觉到这样的话语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促膝谈心式的沟通与鼓励。

如果说父亲傅雷的信是一座厚重的警钟,时刻提醒在他乡独自生活的儿子,那么母亲的信则如一瓶清香的花露水,不断擦拭着在异国求学的儿子心灵的伤口。“孩子,多来信!”这样的话在信中屡见不鲜,无不渗透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切,可这薄薄的信件如何能载得动如此厚重的父母之爱?

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的父母。

我这位朋友,她勤奋、朴素、为人真诚、成绩也十分优异。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平凡而伟大的父母。

她的父母是普通的职员,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不过两千元,但正是这样平凡的家庭造就了优秀的她。

她曾悄悄地告诉我:“我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没有什么文化,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让我学习,我每学年都报好几个补习班,费用都在一千多块,差不多是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为了让我能有更充足的学习时间,父母在学校对面租了一套月租费六百元的房子陪读。”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们用他们那春雨般的爱,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们每一位孩子。春雨汇成大海,在爱的海洋中,我们驾舟前行。无论舟有多大,却如何能载得动舟下的父母之爱。

《傅雷家书》2021初一读后感700字5《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 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书其中有几个片段非常让我感动,比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这一小段故事,是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傅聪的。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先生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算是报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在这里,我不就想到了我的父亲。他总是默默的付出,不求回报。父爱像海,宽广深沉而含蓄;父爱像山,稳重厚实而威严;父爱像河,舒缓平静而绵长。在困难时,父亲给我们他温暖的臂膀:在痛苦时,父亲给我们他宽阔的胸怀。父爱无言,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孩子,我谑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哎,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听来笑话,哪里有父亲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的呢?俗话

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师用的是严父底下出才子。平时,父母对我们实行“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理解的态度,我们要体谅父母的心急如焚。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对我们好,也是恨铁不成钢。毕竟父母们都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啊!

我看到这里很后悔,因为我总是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后不满的埋怨他们,对于他们的悉心教导,我不领情。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该,我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我要真挚地对父母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

而在《傅雷家书》中,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 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这也放我感叹唏嘘母爱的宽容和伟大。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篇7

后来,她和家人搬到了伦敦的温波尔街。她把悲哀、内疚、痛苦和希望一并写进诗里。1833年和1838年,她先后出版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英译本和诗集《天使们》。伦敦阴冷潮湿的气候使她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整个夏天,她强打起精神让人抱下楼晒一两次太阳;整个漫长的冬天她都只能蛰居在床上。若不是有诗,这个女子这辈子也许就这么完了,看到她这样的诗:“我一环又一环计数着周身沉沉的铁链”,让人心酸。

上帝派来拯救她的天使,化名罗伯特·白朗宁,时年32岁。

她比他大6岁。不久前,38岁的她偶然看到这个年轻人的近作《石榴树》,感觉不错,就给了较高的评价。她是已经成名的诗坛“大姐大”,而罗伯特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戏剧家。他喜欢用心理分析手法来讲故事,但这种尝试却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这种状况让他孤单而又绝望,“举世难逢一知己,谁人解我曲中意?”写作的人得遇前辈的好评,强烈的喜悦酝酿成澎湃的激情,他抓起笔来就给她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巴莱特小姐,你那些诗篇真叫我喜爱极了……而我也同时爱着你!”

接到信,她笑了,心想,真是个爱激动的傻孩子!爱我?爱我什么?我这个样子,还会有人爱?但“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这话犹如一道光,艳艳地照进她幽暗的心房。

诗人对爱的渴望,只会比常人多百倍、千倍,何况,这是38年来第一次有男人向她示爱。

然而她终究是—个有教养的庄重女子,而且年近不惑。按捺下心头的种种思绪,她只是给他回了一封谦逊、亲切的长信,意味深长地说:“心灵的共鸣是值得珍惜的——对我来说,尤其值得珍惜……”

年轻人受到了她的鼓励,他的信源源不断地涌到了她面前。文学、艺术、生命、爱情、死亡,他们无话不谈。4个半月,他们互通了几百封书信。红笺小字,层层心事可表。

后来,很自然地,他提出要见面。

可是,她说不。她坚定又软弱地拒绝着。不是不想见,是因为情怯、因为自卑、因为害怕而不敢见。

感情是至纯至美的东西,她真的怕他承受不住这残酷的现实从她的生命里消失。—次,两次,她都拒绝了,但到第三次,她挡不住了。她想见他的心,哪里就比他少一点点了?

于是在1844年的春天,他走进了她的城堡。

缩在沙发深处的她紧张得瑟瑟发抖,像一朵在风中轻摇的栀子花。常年不见生人、不见阳光,使她有着深闺弱质特有的干净与娴雅,她那种羞答答怯生生的情态,使他感觉她像一个睡在摇篮里需要人时时照顾的婴儿。他俯下身,牵起她的手,深深地行了个吻手礼……

如果先前他说爱她,那是因为她的旷世才华使他爱慕她的灵魂,那么现在,当他亲眼见到她,他才知道他命中注定要成为她的守护者。于是3天后,白朗宁的求婚信送达她手中。

独自对着那封信,她哭了,但最终她还是理智地拒绝了,并请求白朗宁“不要再说这些不知轻重的话”,否则友谊也将无法维持。

白朗宁体恤地答应了。他知道她不是不爱他,而是自卑深重的她感到无法减缩他们之间的那些悬殊差距,这使她不敢去拥抱幸福。

依然是信件不断,连同一朵又一朵饱满娇艳的玫瑰花,他把自己的心完完全全地摊在了她的面前。她感动地含泪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背后正有个神秘的黑影在移动,而且一把揪住了我的发,往后拉;还有一声吆喝(我只是在挣扎):‘这回是谁逮住了你?猜!’‘死。’我答话。听哪,那银铃似的回音:‘不是死,是爱!’”

在爱的激励下,最震撼人心的事情发生了。每当我想到这里,总要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个已经在床上瘫了23年的女子,依靠这个男人给予的爱,居然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

在没人的地方,当她无数次地跌倒又爬起、爬起再跌倒,当她一步一步踏出脚步迈向幸福,任谁看见都会瞪大眼睛:原来那早已经被太多人嘲笑甚至鄙视的爱情,真的具有如此强大的魔力!

有一天,大家都在。她慢慢地顺着楼梯走了下来。所有人都惊呆了:她,伊丽莎白,会走了?

伊丽莎白看着大家,调皮地笑道:“看你们这副样子,就仿佛我不是从楼梯上走下来,而是从窗户里走下来似的。”

白朗宁禁不住热泪盈眶。他冲过去,像护着瓷器一样护住她。

爱情是什么?是光,是力量,是活下去的勇气,是幸福的召唤,是——医我的药。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个卧床23年的女子不但站了起来,竟然还可以渐渐走下楼,踏上鲜花盛开的小径,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也就在那一段时期,她开始写下献给白朗宁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她的才华在这里达到了顶点。

当白朗宁第三次求婚时,伊丽莎白答应了。除了年龄,现在,他们俩之间已经没有太多阻隔。而年龄,如果当事人不在意,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障碍还是出现了。伊丽莎白的父亲,那个乖戾的老人,坚决不答应他们的婚事。他不答应他任何一个子女的婚事,并以取消财产继承权相威胁。他大发脾气、大吼大叫,把伊丽莎白吓得昏了过去。

苏醒后,伊丽莎白叹了一口气:“爸爸,我不是孩子了,我已经40岁了。我在床上瘫了23年,好不容易遇到了生命中的爱——除了死亡能够使我们分离,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拆散我们。”

1846年9月12日,40岁的伊丽莎白和34岁的白朗宁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一周后,伊丽莎白带着忠心的女仆和爱犬,以及那些见证他们爱情的书信,随白朗宁渡过英吉利海峡,畅游欧洲,最终定居在意大利佛罗伦萨。

婚后第三年,43岁的白朗宁夫人生下了儿子贝尼尼。在孩子两岁的时候,他们回到了英国,但她的父亲却不允许她回家。他拒绝见他们,连孩子都不见,甚至把她写给他的信件全部退了回来。伊丽莎白苦笑着摇摇头。父亲可以不认她这个女儿,而她却永远不会怨恨父亲,因为拥有爱的人也拥有宽容。

篇8

关键词: 钱钟书 古体诗 题材 形象

钱钟书的旧体诗内涵丰富而意蕴深远,内容与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题材上内容上看,诗中或诉或谈相思之苦,或谈游历之感,或谈家国之情,牵率酬应,俳谐嘲戏,皆为发自肺腑之语。内容覆盖范围极广,信息量丰富。然而较之于学术著作,钱钟书在旧体诗上达到的成就所受到关注较少。本文通过对钱诗题材上的划分来从全方位理解钱钟书旧体诗的内容,并力求全面塑造出钱钟书的立体形象。本文将钱钟书旧体诗的题材分为以下四类:人伦之情系列,牵率酬应系列,山川游历系列,忧国伤民系列,这四类题材既可独立存在,同时也存在内在联系。本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并力求通过诗歌内容的分门别类来塑造钱钟书先生的学者形象。

一、人伦之情――慈父良夫形象

父母子女,兄弟之爱,手足之情,皆为经年不变的诗歌主题,钱钟书的旧体诗中,此类题材,亦为常见。其中最为亲切感人的是写给妻女的诗。这类诗通常保持了最为原始天然的情感,文字浅白易懂,读来感人至深。《槐聚诗存》中保留了很多钱钟书写给杨绛的诗,如《玉泉山同绛》: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①

这首诗韵律整齐,节奏舒缓,读来朗朗上口,由景及人,由人及情,字里行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然而诗人却没有陷入凄凄惨惨戚戚的境地,“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最后一句在无奈与哀愁之下,是珍惜当下的乐观,情感朴实,诗有尽而意无穷。除此之外,《槐聚诗存》中还有些贴合生活,颇有趣味的旧体诗,如《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②

钱钟书的情诗写的一向动人,当年杨绛也曾自述,是“他的诗打动了我”。当时钱杨的结合,可谓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郎才女貌,珠联璧合。钱钟书的旧体诗中,也多有描述,而提及情诗,由《赠绛》可见一斑,这首诗虽短小,而意味深长。从生活细节处入手,足以见钱先生的细心而不失妥帖,“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这两句,在动人之余,仍不失戏谑和幽默。当然,钱钟书写给女儿的诗也毫不逊色,如《宁都再梦圆女》“汝岂解吾觅,梦中能再过”、“汝祖盼吾切,如吾念汝多”③。这首律诗,直截了当的表达出了钱钟书对女儿的思念之情,意真情切,平实感人,章法细密,语句平淡而感情格外深切,体现出钱钟书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最真实的牵挂。在人伦之情一类诗歌中,往往带有作者个人的情感体悟,作者的慈父良夫形象在对他人的诉说中呼之欲出。

二、酬答之作――乱世志士形象

所谓酬答之作,消闲之什,指的是钱钟书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这被钱钟书认为是“牵率酬应,俳谐嘲戏之篇”。以钱先生的个性来看,牵率酬应,本为无奈之举,却因为渗透当时社会情境和个人感悟,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这类作品,或以宏观的时代环境为切入点,由此过渡到自身的境况遭遇,结尾言志,以答亲友。或开篇言志,直抒胸臆,就具体事件聊表观点,气势恢宏,慷慨大气。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可谓是答叔子系列,如《答叔子》:

篇什周旋角两雄,狂言顿觉九州空。一官未必贫能疗,三命何尝诗解穷。试问浮沉群僚底,争如歌啸乱书中。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nn敢苟同。④

这首诗做的极为大气,尤其是“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nn敢苟同。”一句,卒章显志,体现了钱钟书不折不挠的文人气节。再看钱钟书一九四二年所作的《答叔子》:

四劫三灾次第过,华年英气等销磨。世途似砥难防阱,人海无风亦起波。不复小文供润饰,倘能老学补蹉跎。鬓青头白存诗句,卅载重拈为子哦。⑤

这首诗与一九三八年的《答叔子》相比,感情更为浑厚沉稳,当时的中国正陷于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乱世之中,山河破碎,国土沦陷,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四劫三灾”销磨着人的“华年英气”,前途未卜,心境转变,不胜感慨。即使只是酬答之作,也可以从中发掘出使人沉郁雄厚的情感,对答亲友,在最为亲近的人面前才能毫无顾忌的袒露心胸,坦言自己的处境和志向。“鬓青头白存诗句,卅载重拈为子哦。”文人志向,由此可见。

钱钟书的系列酬答之作,多与个人生活相关,情感贴切,感人至深。其中如《山居阴雨得许景渊昆明寄诗》、《吴亚森[忠匡]出纸索书余诗》等都是佳作,钱钟书虽然淡泊名利,性寡交游,但是不免“牵率酬应”,然而酬答之诗,亦可言志,在与他人交游之中,展现出自我的形象――乱世志士。

三、山川游历――域外游子形象

钱钟书的山川游历诗的数目虽然不多,但究其内容也可独立划分为一类题材。钱钟书生于无锡,而人生中的大多时间都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皆可成诗。旅居国内,大好河山,心思神往,亦可成诗。留学欧洲期间,钱钟书写出了《牛津公园感秋》:

绿水疏林影静涵,秋容秀野似江南。乡愁触拨干何事,忽向风前皱一潭。

羁旅在外,心系祖国,即使眼前“绿水疏林影静涵”,仍只能想到故乡江南好风光。眼前所见,都是引发乡愁之物。早在一九三四年,钱钟书就写出了《当步出厦门行》“天上何所见,为君试一陈”⑥钱钟书的游历诗,开头写景,由景及人,由人及己,形象地刻画出域外游子的形象。钱钟书最出名的游历诗的是一九三九年的《游雪窦山》:

兹山未识名,目挑心颇许。……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自我海外归,此石堪共语。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H。……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辛酸亦有泪,贮胸肯倾吐。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⑦

这首诗详细地描写了钱钟书游历雪窦山的所观所思,语言带着钱钟书一贯的诙谐和幽默,仔细品味则沉痛有余。前几句白描写景,气势磅礴,“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这一句与时事相系,表达出作者的悲痛,即使是残剩的江南山水,作者依然“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侣。”祖国山水,一寸不可割离。如今“擘我妻女去”,作者一直做客他乡,离多聚少,实为酷哉。诗歌至此似乎有些萎靡,然而作者重新调整心态,立下“行迈殊未歇,仍拚骨与皮”的豪言。最后一节以瀑布形态自比,表达其“外勿改其度”的志向。结尾“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似作开慰之语,既然前路漫漫,也只能整理行囊奔往远方,虽带几分宽慰,更添几分辛酸。

开头白描山色,以此舒展开来,条理清晰而章法严密,在抒情的同时言志,结尾怅惘远方漫漫路程,余味悠长。钱钟书的山川游历类诗歌,多真实景色的白描,更多心理的刻画,域外游子的特殊身份,赋予他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到旧体诗中,形成其独特的风格。

四、忧国伤民――爱国智者形象

《尚书・尧典》中有诗言志之说,斗转星移,朝代更迭,直至今日,诗歌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功能,感时伤世,触之于怀,发而为诗。清代赵翼在《题遗山诗》中提到国家不幸诗家兴,钱钟书生存的年代,社会动乱,烽烟四起,于是,诗歌成为钱钟书表达自身抒情表意的有力工具。就其旧体诗创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忧国伤民题材占据的比例并不大。《槐聚诗存》中鲜有白描家灾国难的内容,而是渗透在人伦之情系列、山川游历系列、酬答系列作品之中,或多或少都或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社会现状。钱钟书的忧国伤民题材多创作于抗战时期,此时期钱钟书的文章颇有庾信文章老更成的风范,境界更深而优思更广。在这些始终塑造出了一个始终心系祖国的智者形象。如一九三八年写的《哀望》:

白骨堆山满白城,败亡鬼哭亦吞声。熟知重死胜轻死,纵卜他生惜此生。身即化灰尚赍恨,天为积气本无情。艾芝玉石归同尽,哀望江南赋不成。⑧

一九三八年,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国家虽在,山河破碎,身世浮沉,钱钟书再看那曾经的“江南好山水”,却只有一如庾信哀叹江南的悲哀。再谈《巴黎归国》:

置家枉夺买书钱,明发沧波望渺然。背羡蜗牛移舍易,腹输袋鼠挈儿便。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拈出江南何物句,梅村心事有同怜。⑨

漫卷诗书,本是古人乔迁的难处,今有钱钟书收拾行囊,负箧曳屣,钱钟书谈“置家”不易,以自身的辗转流离来反衬当时社会上的动荡不安。虽写“梅村心事”,毫无疑问是作者自身的心境。再如四二年的《辛巳除夕》“不容灯火尽情明,禁绝千家爆竹声”⑩除夕本为举国同庆,张灯结彩的好日子,当时却是“不容灯火,禁绝爆竹声。”这种生活形态,对比反差,令人震惊。钱钟书的忧国伤民类型的旧体诗,气势颇足,更筑家国兴亡时期的悲痛之感,读来更为耐人寻味。而在忧国伤民题材的诗歌之中,作者的爱国请便跃然纸面。对时事的表达和评判实际上体现作者自身的价值观。

结语

钱钟书的旧体诗是其博识的体现,艺术的表达,情感的体悟,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遣词造句,无一不精妙而极具深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身的理解,对繁杂的旧体诗内容进行梳理并划分归类,便于更好的从不同的方面了解钱钟书的旧体诗,每一个系列都烘托出一个独立的钱钟书形象,四者同时又相互贯通,从而对钱钟书有一个更为完整清晰的印象。

注释:

①钱钟书.槐聚诗存・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

②槐聚诗存・序[M].9.

③槐聚诗存・序[M].41.

④钱钟书.槐聚诗存・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4.

⑤槐聚诗存・序[M].75.

⑥槐聚诗存・序[M].3.

⑦槐聚诗存・序[M].39.

⑧钱钟书.槐聚诗存・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21.

⑨槐聚诗存・序[M].23.

⑩槐聚诗存・序[M].66.

参考文献:

[1]钱钟书.槐聚诗存[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2]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3]乐黛云编,龚刚著.爱智者的逍遥[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

[4]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M].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

[5]陈子谦.论钱钟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论文:

[1]刘永翔.读槐聚诗存[A].蓬山舟影[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篇9

水沟里蝌蚪游成了一条黑线

忽又散作凌乱的标点

田亩在明亮的光线中,作物生长

插秧者,戴斗笠,高挽裤腿

石拱桥侧,一行青苔,数枝野藤

桥下几只麻鸭子,嬉戏,啄小虾

时而颈项交接,时而左右嘎嘎

私语

春色伤人,一半微温一半凉

2.最 后

甚至,我都不再有所惧怕

黑暗中的房子或是野地山林

都为我渴慕――

春已暮,三十年而河东河西

河的拐弯处,散落几处人家

吃草的牛,漂在水面的大白鹅

我一一爱过的,这幅人间草图

现在,我把它们的鲜活留在此处

一个动词,让匆匆消亡的事物羞惭

一只甲虫卧于豆蔓,豌豆的花布包袱啊

我背着它,我来辞行了

我经过的路旁油菜大片结籽,光芒静止

3.枕 木

我的错误在于过于轻易地相信了远方的存在

远方是一件痛苦的乐器,多少年后我如是说

我的心一直在一段枕木上,被谁从背后推远

当我再一次看到“枕木”这个词语

多么羞愧,我还会忍不住要命地颤栗

我又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痛,痛哭着以为

在春天秘密的丛林里,唯有它替我死

替我静默,等一只钢铁的野豹子送来

复活的咔嚓声――

4.写给春天的信件

我得承认我获得过海洋之心,在一座

无人光顾的春天古堡,一群青鸟绕着行道树低飞

我注意到那些树身上还围匝着去年冬天的稻草绳

有一条红壤机耕道从雾中露出了的腰肢

绿色的邮车第一道车辙,逝去的消息以及

心上那骨碌碌滚动的石头,还有什么是陈旧的死去的?

5.码头,暮色降临

这就是要圆满渡我的码头

落日斜照它幽静的水流,石拱桥墩上的青苔

微微橹声划开的涟漪是我低声吟诵的诗行

它的船是木质的,散发原木的清香

它的揽船石是青石,留着绳子光滑的痕迹

它的身后是春天的大野和安详的村庄

油菜花的金黄从山巅一直滚落到交错的阡陌

房舍裹在淡淡的烟霭中,天空蒙着细细的红晕

记不清哪一年了,父亲就是趁着这样的暮色

背着我趟过故乡的小河,送我去远方

一路上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有寂静在跟随

篇10

“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该对象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它可以是具象的人、物、事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意志、思想等;而且此对象可具有个体性、私密性、独特性等特征,也可以具有宏大性、社会性、普遍性等特征象。

在写作活动中,作者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预先“选定”好或显而易见或隐含其间的倾诉对象,“选定”好的对象又将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作者的行文风格产生相当的反作用力。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言志”“诗缘情”这两种最为经典的文学本质观,就充分体现了创作主体预先“选定”好的“志”或“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在行文前就越是重视对倾诉对象的选择,其读者意识也越为强烈。比如开创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诗人屈原,其作品的倾诉对象就是预先“选定”好的圣君“美人”、高洁超凡的“我”。

然而在中学生写作活动中,“读者意识”往往不太被重视(或者说对读者意识的关注常是“无意识”的)。对此,曾在小学任教多年的云南师范大学张承明教授就深有感触:“学生从学习写作的第一天起,作文的读者只有语文教师一人。学生在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时,从来勿考虑针对不同的读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1]可以说,无论是学生的写作活动还是教师的写作教学,更多时候比较重视的是“怎么写”(即写作本身,包括语言、结构、技巧、构思、立意等等)的问题,而容易忽视对“读者意识”的强调。我们作文倾诉、交流的对象是谁,潜在的读者是谁,学生往往不会有意地去“计较”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读者意识”的淡薄,归根结底源于对概念的认知不足。众所周知,与高校教学相比,中学教学更关注“知识、技能实践”(题海战术便是这种倾向的极致演绎),而较少关注概念、理论。当然,这有其相当的合理性,但若对概念、理论漠不关心,也许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就语文学科而言,倘若学生的语法知识储备、文学理论功底过于薄弱,会大大制约他们语文素养的深入提高。比如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讲授“状语后置”这一“稀松平常”的句法现象时,一些学生却很难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对相关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具体的“行”固然重要,起指导作用的“知”也不能漠视,以“知”来照亮“行”,知行合一,学生学起来当会明晰、轻松很多。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必要的理论知识,须教给学生,这样,学生“知其然且能知其所以然”,便会有“原来如此”的顿悟之感。

可见,对概念、理论的漠不关心会制约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那么,“读者意识”“缺席”的现象又会给学生写作带来何种后果呢?

二、该被重视的“读者意识”

我们认为,若不重视“读者意识”,将会严重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张承明教授就曾尖锐地指出:“我国作文教学从不规定读者对象。这种做法不仅抹杀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严重制约了学生真正意义上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2]本文将写作活动粗浅地分为实用性文本写作与文学类文本写作,对张教授的论断稍作阐释:

显而易见,在实用性文本写作中,关注和重视“读者意识”,至关重要。因为从根本上而言,实用性文本写作是要通过与倾诉、交流对象的“对话”来解决某个问题、达到某种目的的。若不关注我们交流的对象,则有可能偏离自己所设定的目标,与对象之间难以形成有效、有益的沟通,从而导致一次失败的写作。比如在书信写作中,对象不同、目的不同,语言风格也须不同:对长辈须谦敬,对同辈或晚辈则会是另一种语调。又如传唱千古、感人肺腑的《陈情表》,其之所以能打动三番两次“诏书切峻”铁了心要重用李密的晋武帝,令皇帝“听臣微志”准不赴任,根本原因就在于李密对表文的交流对象晋武帝有足够准确而深刻的认知,才能言辞得当达成辞官目的。否则,辞官目的不可能达成,搞不好还得落罪受刑。文学类文本写作时,若不具备“读者意识”,则难以开创独具特色的文风。以“李杜”为例,李白诗歌的倾诉对象多是潇洒任侠的“天生才我”或雄浑开阔的“盛唐气象”,其诗作便极具豪放飘逸、“天然去雕饰”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杜甫诗则多向“艰难苦恨”的乱世光景与坎坷多舛的个人际遇倾诉家国悲情,其诗作便被称为“沉郁顿挫”的“诗史”。可以想见,诗人若无其鲜明、特定的“读者”,则不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诗风。

事实上,学生中“作文作文,写起来就疼”与行文“假大空”的现象,归根结底也在于缺乏“读者意识”。对他们而言,写作是为完成作业而写,为应试而写,是一种不知“读者”的写作,由此,写作便成为一种负担。相反,若有明确的读者群,写作就会具备无形的动力。学生之所以乐于与朋友沟通,乐于在网上、手机上交流,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无论是实用性文本写作抑或是文学类文本写作,我们都须具备高度的“读者意识”,心中有“对象”,笔下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从而言之合理、言之立格。若从接受美学层面上说,“写给谁”(发散之,这也包括“写什么”)也比“怎么写”更为重要。“写给谁”是写作活动的原点,它决定了我们写作的方向与内容,“怎么写”更多的是对写作技法的探究与运用,它应当是建立在“写给谁”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该也必须重视本次写作时显而易见和隐含其间的倾诉、交流对象,只有如此,才是有的放矢写作,才有可能创作出更为有效、有益、引起共鸣的文章。

对此,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谈及学生写作时就曾指出:“写作练习是为了运用,运用就必须有假想的读者。”朱自清先生甚至这样强调“读者意识”对于写作练习的重要性:“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但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北大钱理群教授则站在学校作文教学的角度高屋建瓴地指出:“学校作文教学它应该实现三重对话: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同学之间的对话,以及潜在的学生和社会的对话。”[3]可见,无论是学生个体的写作活动,还是学校层面的写作教学,“读者意识”都至关重要。

三、增强学生“读者意识”的写作教学策略举隅

“读者意识”如此重要,如何通过写作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呢?可以借助演绎、归纳、正反对比、合作探讨等教学手段,通过一系列的以“读者意识”为主题的作文课,深刻阐发“读者意识”的概念、“读者意识”的重要性、明确与了解“倾诉对象”、基于“读者”的写作等核心问题。概念及其重要性的阐释并不困难,而后两个问题则需在各种文体、材料作文的写作与教学过程中反复演练才能解决。

本文以201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的作文题为例,探究“增强学生读者意识”主题作文课的一种教法。作文材料大意是: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题目要求考生给父亲、孩子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大致教学思路如下:

1.明确“读者”

(1)显而易见的“读者”。这是一次典型的书信体写作,显而易见的“读者”(收信人)可以是父亲、孩子或者其他相关方,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交流对象。

这一环节隶属于以材料为出发点的审题环节,它决定了我们行文的方向。从明确显而易见的“读者”的角度去审题,开辟了一种新的审题途径,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规避“跑题”“离题”的弊病。

(2)隐含其间的“读者”。除了上述显而易见的“读者”,还须注意考场作文中隐含其间的“读者”――阅卷老师。

考场作文有其功利性,抛开作文本身所显而易见的“读者”,现实的隐含作文之外的“读者”――阅卷老师,也当引起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曲意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事实上,阅卷老师一般都比较厌弃假大空、言不由衷的造作文字。

(3)言为心声的“读者”――“我”。只有深刻理解了“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内涵,尊重我自己,表达我自己,才能写出真正优秀的真性情作文。

本环节是把学生对“读者”的理解推入深处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向显而易见的“读者”发表看法,还是向隐含其间的“读者”展示文笔,都应始终牢记:写作是表达“我自己”的真性情、真思想的活动。

2.“读者”其人

(1)分析父亲、孩子或其他相关方这三类显而易见“读者”的言行及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这一环节实际上就是写作的立意环节。需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读者”的认知水平、思想境界与处境心情,二是“读者”的地位及你(作者)与“读者”的社会关系,三是“读者”对你(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的看法和立场。

(2)分析阅卷老师这位隐含“读者”的立场、阅读期待等。

这里要让学生深刻明白阅卷老师这位隐含“读者”并非是面目可憎的无情判官,其实他很愿意也能够充当我们可爱又客观公正的“读者”。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位“读者”对我所要阐述的观点的兴趣、态度和立场如何?

(3)分析“我”的写作能力与思想水平。

重点考虑:这是否是我的真实想法?我能否驾驭这个立意并且说服“读者”?是否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3.基于“读者”的写作

(1)语言。对父亲、孩子或其他相关方这三类“读者”应运用与其身份相适的语言。

单一的言语表达形式难以提起“读者”的兴趣,而不关注对象身份的言语表达会让人无功而返。引导学生要注意言语表达的灵活性与针对性,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与论证方法有的放矢地去说服“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2)主题与内容。须基于三类显而易见“读者”言行的象征意义,分别建构与之相关的主题与内容。

要确保主题与内容是与“读者”息息相关的,行文中尤其要保证主题的明确性、“纯洁性”,不滥生枝节,同时还需建构具有可信度和丰富性的内容。

(3)规范行文。基于阅卷老师的阅读期待与评分标准,行文须符合书信格式等。

总体而言,教学的重点应落在“基于‘读者’的写作”,难点则在于对“读者‘其人’”的分析。即是说,“读者意识”主题作文课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学生“心中有‘读者’”的基于对象去写作的意识与能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中去达成上述目标,而是需要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与写作训练来反复演练、逐一突破。此外,为了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读者”氛围,还可以利用板报、贴吧、QQ群、微信群等媒体发表学生的习作,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展示的平台。这样,学生作文就摆脱了似乎只有老师这一个“读者”的尴尬境遇,扩大了读者群,有利于形成“读者效应”,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创作动力。

综上所述,“读者意识”对于中学生写作与作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从理论上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进行指导、点明方向,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利于“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格”的务实文风的养成,有助于剔除无病、空洞浮华、文不对路等作文弊习。

参考文献:

[1][2]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