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即景范文
时间:2023-04-06 01:2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中即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河南宏力学校七三班卓曼
雪是冬天的使者,洁白的象征。她以自己独有的身姿点缀大地,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泛起幸福的感觉。雪把一切都映得明亮。
在这寒风凛冽的冬天,迎来了第一场雪,当大雪纷飞的时刻,同学们惊呼着、开心兴奋的玩耍着。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花一般的笑容。
雪从阴云密布的天空中洒落下来,这些鹅毛大雪,洁白晶莹。有的落在地上,顽皮地蹦来蹦去;有的打在树枝上,还在上面翻个筋斗;有的飘正在楼顶,“沙沙”地演奏着冬天的交响曲。
抬头仰望天空,只见雪儿漫天飞舞,我情不自禁的伸开双手,想要抱住她们,可淘气的雪儿或者躲开——用她们曼妙的舞姿,或者乖乖地落在我的手上、身上,然后悄无声息地不见了。
不一会儿,雪下得更猛了。看到人们从那边到这里,霎时间,衣服被雪覆盖的失去了原来的本色。顿时变成了雪人。这使得天呈现出一片暗红色,缀着那洁白无瑕的雪,如天女散花一般,让人赞不绝口,还没反应过来,上课铃响起了,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踏入了教室,度过了一节煎熬般的课,终于等到那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再次响起。就立刻跑出教室,再次欣赏那无与伦比的雪……
这一时间,地上已经下了一尺多厚的雪,铺满大地,蓬松松的,我踩上去,那“吱吱”的声音,好听极了!现在,教学楼、树木、大地都成了一片洁白的世界。雪地上,同学们打雪仗、堆雪人……这时,我在领略到雪真正的美。
我张开双臂,拥抱着这银装素裹的雪景,接触着这带着纯真的气息、殷切的希望、无限的生机覆盖大地的白雪,我陶醉在这冬雪的情趣里,感到雪是那样可爱,那样亲切,那么的迷人……
篇2
——记奋进中的罕井初级中学
罕井初级中学始建于1961年,地处渭北名镇罕井,驻守着蒲城教育北大门。走进罕井初级中学,便有一股蓬勃之气、书香之气、自然之气迎面扑来。
齐全的硬件设施。学校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 余平方米。教学楼2栋,宿舍楼3栋,教职工宿舍楼3栋,综合楼1栋,餐厅1栋,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三区分离。教学配套设施齐全:拥有美术室、舞蹈室、科技活动室、档案资料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等24个功能部室,有藏书2万余册的图书馆,有能容纳一千多人的餐厅。完善的设施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丰厚的文化底蕴。罕井初级中学建校以来,坚持“以德立校,以质强校”的办学方针,学校坚守“崇德兼善·求真务实”的校训,努力营建“修德、励志、文明、健美”的校风,“爱岗、律己、立德、树人”的教风和“乐学、善学、合作、探究”的学风,形成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办学理念。凝心聚力,同舟共济,努力打造文明、团结、和谐、进取的书香校园。
雄厚的师资力量。罕井初级中学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余人,教职工108人,其中本科学历72 人,专科学历 31人,中学高级教师33人,一级教师 41人。我校十分重视名师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努力,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近三年来先后有21人次获县及县级以上荣誉,其中青年教师郭卓、王晓乐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张伟娟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刘鸿被评为蒲城县名师,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
全面的素质教育。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开放育人。学校利用校园里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科技作品展、冬季趣味运动会、校园开放日、国旗下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卓越的办学成绩。教育教学捷报频传。在教研室组织的历次统考中,我校各年级教学成绩稳中有升,中考佳绩不断刷新。近三年来,学校中考总评稳居全县前十名,2016年中考总评全县第6,我校杜笑笑同学荣居蒲城县中考状元。2017年中考总评全县第5,再创辉煌,升学率100%。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必要性;策略
学习的动力的激发,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心环节是创设有效的情境,情境的创设,使思维达到最佳状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情境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作简单分析,再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几点实践体会,以期共享。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必要性
1.情境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
有效设计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情境,可以促使学生由已有知识向未知知识的过渡。如对于“勾股定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学生们记住的是勾股定理的运用――,然后给出几个例题和习题,这样的教学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而情境法的运用,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促使知识的迁移,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2.情境法促使学生真实的学习
皮亚杰认为,知识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如人们在只有在购物的情境中,才能有购物的策略和购物的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数学真实的学习之效。
3.情境法有助于主体性的建构
置身情境中的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愿望。如学习《实数》的教学中的“无理数”的教学,对于“无理数”的概念,如果教师比给以简单的故事性的介绍,这个无理数的学习将永远是个“谜”。而如果在教学中,渗透故事情境:很久以前,人们对于边长是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是有理数的看法,流传了多年,然而,500多年前的希勃索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边长是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是不可度量性,这与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是“有理数”截然相反,大相径庭,于是,希勃索斯被囚禁,受尽折磨,最后被“沉舟身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为真理而献身的数学家,将这个特殊的数定义为“无理数”。由此而进入新课的教学,实现情境促进主体构建的设想。
二、数学情境教学的主要策略
1.依据心理学的基础而设计
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出两个倾向――对“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感兴趣、具明显的情感色彩。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使学生“跳一跳而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学习的欲望,探究的乐趣。
如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时,教师借助于“鸡兔同笼”的名题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上有头35,下有足94,问鸡兔各多少?如果这个题直接以让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式而进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以《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的呈现,学生意识到这个是世界名题,通过解世界难题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2.利用名人名言创设情境
利用数学家的故事、名人名言、俗语、成语故事等,也是创设情境的主要手段。
如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呈现下面图像:
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发现什么规律?产生什么联想?从而教师通过名人名言的引用,而引发学生学习、探究一次函数的欲望:时间是一个常数,但是对于勤奋者来说是一个“变数”,你在学习上的收获,与你平时的付出成正比。这个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那么,什么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相同相似之处?图像的呈现,名言的引用,问题的提出,无不与即将要学习的“一次函数”密切相关,更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学习愿望。
3.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促其探究的主要手段;问题,也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主要方法,好的问题会如一针兴奋剂或者强心剂,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使学生产生非知不可的要求。
如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比比看,看谁算得最快”的活动,教师首先给出一个整式:,然后给出比赛规则,老师任意说出一个x的值,学生们一起算结果;学生任意给出x的值,老师快速说出答案,x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比赛结果,令学生瞠目结舌,怀疑老师“神算”。于是,教师在学生怀疑、迟疑的关节点上提出问题:你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不用思考就立刻知道整式的值吗?学生们的回答“震耳欲聋”,于是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老师用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于是,学生们再次“睁大了眼睛”――合并同类项?怎么合并?于是,进入到新课的探究中。
4.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知识归根到底是为了生活服务的,但教学的时候可以反过来利用生活的现象或者故事,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引发学生学好数学有用的意识。
如学习《合并同类项》时,笔者创设了如下的情境:现代人都比较重视营养均衡,小明的一家人特别注意营养饮食,每天小明的妈妈都得去水果摊买水果,妈妈每一天吃1个苹果2个梨,爸爸要吃2个苹果1个梨,小明要吃3个苹果。如果要你代替小明的妈妈去买苹果,你会怎么买?你会怎么给摊主说?这个情境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更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同类项的合并丝丝相连,为有效课堂的创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5.设计动手操作的情景
篇4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广泛地认为是一门非实验的科学。似乎经济学研究只能借助于对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而与可控的实验室实验无关。但今天的经济学研究己经开拓出新的领域实验经济学。如今,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己经成为经济学中最有活力的领域,正是由于在这一领域的突出成就,被称为实验经济学之父的弗农史密斯与创立决策学中前景理论的经济学家丹尼尔.卡涅曼分享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实验经济学现阶段己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2002年弗农.史密斯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己步入主流经济学舞台。起初,人们希望借助在课堂上做实验的方式更加形象易懂地向本科生或研究生讲授抽象乏味的经济学理论。随着实验基数的增大,人们发现大量的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研究队伍逐渐扩大,扩散到个人决策实验、市场实验以及博弈实验,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有关实验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等相继出版,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充分说明了世人对实验经济学的重视。
1931年,瑟斯通使用系力学研究中通用的实验技术,探讨关于偏好的无差异曲线是否确切地代表了个人的选择行为,由此揭开了经济学实验的序幕。1948年,著名经济学家E.张伯伦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20世纪50年代,张伯伦教授的学生弗农史密斯( Vernon Smith)在自己的工作中大量运用实验来引导自己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进行学习,并且同时验证经济学理论。在我国,金雪军教授在2003年向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申报了经济学教学案例与案例实验室建设项目,成立了实验经济学研究项目小组,建立了经济学实验室并且编写了一套经济学教学案例丛书。2005年以来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尝试运用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方法,学院的教师与研究生共同翻译奥西多C.伯格斯特龙和约翰H.米勒合著的《Experiments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来帮助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立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二、经济学实验的运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实验
笔者尝试运用经济学家查尔斯.A.霍尔特曾在自己课堂上所做的一个实验,运用需求与供给理论在竞争市场中展开口头双向拍卖,进行课堂实验,以此验证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为实验者,分别扮演需求方与供给方,双方在市场中口头叫价,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市场,再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神奇力量。此次实验参与人员共24人(4名实验工作人员,20名实验参与者),20名实验参与者中10名同学扮演商品的买入方,10名同学担当商品的卖出方,想象买卖双方通过买卖圆珠笔来赚取利润。买入方的同学每人会得到一张红色手牌(红桃或方块),手牌上的数字代表每单位商品对应的价值;卖出方的同学每人会得到一张黑色的手牌(黑桃或梅花),手牌上的数字代表每单位该商品的成本。实验开始后,买卖双方开始报价和出价,报价出价应当遵守以下规则:1.报价必须是0. 5的倍数。2.买入方的出价应小于手牌数字,叫价同时要大于己有的商品出价。3.卖出方的要价应大于手牌数字。实验共分3个阶段,每阶段5轮,完成15次的交易后进行数据统计,依据数据完成供给与需求曲线。依据曲线进行解说:在教室中有众多的实验参与者,现试想将整个市场扩大开来,有更多的需求者供给者。实验中,可以感受到自身在交易时被动地接受市场己经给出的价格,如想要在交易中有利可图只能被动接受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在虚拟的市场中,如有学生在交易中途退出竞拍,或又有学生加入竞拍,不会影响正常交易,不会因为加入或者退出新的交易者而使交易无法进行下去,这说明虚拟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市场。实验中所想象的是圆珠笔买卖市场,商品具有同质性和替代性,故虚拟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同类商品可进行互换。在我们实验的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通过口头喊价的方式报价能够自由活动且没有任何交易限制,商品信息、交易人员、价格完全无阻碍自由流动,使得实验所得数据具有参考性和真实性,真实地反映出需求与供给的规律,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实验而总结出有关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特点。
三、经验总结与启发
在整个实验中可以发现,实验教学方法不但让学生们摆脱了以往学习经济学理论的枯燥感,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身边周围事物的兴趣,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此次实验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这一知识要点,而且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利用实验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内容以及运用所学,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在本次实验中进行观察总结,可以发现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运用能力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实验教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前人较少运用实验教学此种方式进行授课与教学,所以实验教学相关教案以及具体操作过程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导致实验前的每一步准备工作都很重要,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考虑到每一种突发状况以及解决方法,这关系到授课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一般教学方法都是按照课时进行安排,具体的时间完成具体教学任务,但实验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授课过程中任何问题都将影响到教学安排,所以在实验前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实验规则很重要。但在熟悉规则的同时又不能因为教师的解说而影响实验结果,这一点关系到实验的真实性,把握好解说的度很重要,对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再次是,实验方法授课的活动性很大,对于课堂秩序有很大挑战,要使得学生能够自如地进行实验,但同时不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一点上对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每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实验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但对教师的专业、组织等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本次实验案例得到相关启示如下:
1.在实验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阅读大量相关案例和相关知识,编写适合于授课班级的详细教案。
2.实验前提前热身,使学生能够对实验规则有更好的理解。
篇5
英文名称:China Labor Econom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华南师范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劳动经济学》是2004年创办的全国性劳动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坚持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和超前性特点,立足中国现实,面向劳动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劳动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以推动中国劳动经济学的现代化和现代劳动经济学的本土化。
《中国劳动经济学》采取匿名审稿制度,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担任特邀编辑,对所有投稿进行审定,确保刊物学术质量。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监督刊物的选题、内容和学术规范。
篇6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篇7
从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方法推导出的极端结论是,不可能在性质上把企业作为一种制度与市场区分开来;相反,在威廉姆森的框架中,通过分析企业内部与市场中的不同合约关系,可以明确区分这两种制度形式。
我认为,这两类研究都没有充分分析经济权力。但我的这一观点对两类研究的内洽性具有不同含意: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方法中,没有分析经济权力是因为它认为经济权力与现实研究无关;威廉姆森考虑到经济权力的相关性,但没有发展经济权力的含意,从而使其命题容易受到理论内洽性上的攻击。
经济权力与企业需要协调一致,这在第一类研究中引起了企业分析中的问题,在第二类研究中引起了经济权力分析中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困难不是偶然的。要描述企业和市场的特征,就必须考察其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里存在一个两难(bifurcation):一方面,不考虑特定权力关系而试图构建企业理论,会使企业与市场难以区分开;另一方面,这种权力关系的分析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因为它与NIE的基本假定相冲突,NIE假定制度安排是“自由的”自愿交易的帕雷托-效率结果。
我的结论是,在NIE中,经济权力问题与企业特征化是相互冲突的,一致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超出NIE范式。我认为一条可能的出路是,明确分析经济权力在各种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根据NIE存在的理论问题,经济权力分析应基于其社会和动态维度。我建议在制度主义与之间建立桥梁,以发展这种分析。这种方法明显与NIE不相容,也质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效率理论。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首先讨论阿尔奇安-德姆塞茨和威廉姆森方法的一般特征。然后集中于这两类研究的共同点,即帕雷托原则在制度演进解释中的作用;在我看来,二者都参照了这一原则是在NIE框架中内洽性地分析经济权力与企业的主要障碍。再后两个部分,我分析两种方法在经济权力与企业理论问题上的矛盾。最后,我提出内洽性地处理这两个问题的建议。
一、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方法
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1972)认为企业生产是同一团队中多个人之间协作的结果。团队生产有一个基本特征,即确定团队中每一成员对最终产出的相对贡献是不可能的,这导致难以(1)对不同工作活动确定有效率的固定报酬;(2)防止团队中的漫不经心和搭便车行为(也可见于Alchian,1987)。这些困难引起了监督问题。从监督收益(根据挽回的效率)大于监督成本(监督者的工资)的假定出发,可以推导出设立监督者的激励。于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把企业内所有关系都还原为价格关系(监督活动的价格),并证明企业内的科层关系仅仅是表面性的:
一般认为,企业的特征是以命令、权威或一般市场所不具备的约束行动来解决问题的权力。这是错觉……[雇主]可以解雇或,就像我不再从杂货店里买东西而把店主解雇或他出售伪劣产品一样(1972,777)。
把企业作为市场对立面因此是一种错觉。市场无处不在,因为价格机制在任何资本主义制度中都始终有效。在这种意义上,企业恰恰就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市场——这时没有连续重复的讨价还价,尽管从最终结果来看好像是这样。
在詹森和麦克林(1976)看来,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理论还不够一般化,因为它只解释了某一类型的企业(基于团队生产技术的企业)。于是,他们基于委托-关系而提出了一个更一般的理论。关系是这样一种合约,“委托人”通过这种合约雇用“人”来为他/她完成某项工作。如果信息非对称,且人的最优战略不能最优化委托人的效用函数,那么便会出现委托-问题;因而委托人的问题是,建立一套激励制度和/或监督人的活动,以使人行为与他/她自己(指委托人——译者)的最优战略一致。均衡解是,委托人最小化成本,人最大化他/她自己的效用(给定委托人设定的激励制度)。
根据詹森和麦克林(1976),企业(甚至那些非团队生产的企业)是一个合约关系纽结,其本质与市场一样:“企业的‘行为’就像市场的行为;即,复杂的均衡过程的结果。”
与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一样,詹森和麦克林也认为双方之间的非对称不是本质性的。科层起源于信息和技术上的假定: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分析中,技术“要求”是团队生产;在詹森和麦克林的一般化分析中,技术“要求”是关系。
这种观点被阿尔奇安的学生张五常(1983,1987a,1992)推至极端: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谓的“企业”只不过是一个复杂的(市场)合约纽结。因此“企业”的概念并不重要,也没有分析上的用场。这一点没有谁比他本人更清楚:
通常的情况是,持有雇佣合约的企业家(不清楚是雇用工人的企业家还是雇用企业家的工人)可以与其他企业签约;签约者可以再签约(sub-contract);再签约者可以进一步再再签约(sub-sub-contract);一个工人可以与许多“雇主”或“企业”签约……这样看来,企业的规模也就变得不确定和不重要了(Cheung,1987a,57)。
实际上,在我看来,企业可以小到只是两个要素投入所有者之间的合约关系,或者如果合约链充分扩展,也可以大到包括整个经济(Cheung,1983,17)。
……如果我们不能在任何有价值的经济意义上把“企业”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那么当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到企业时,我们就无法真正知道企业是什么(Cheung,1992,56)。
张五常的贡献是独特的:他基于市场无处不在的假定,发展了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企业理论,直至其逻辑结论。
面对这种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张五常坚持了他的理论而拒绝了他想要解释的现实。
二、威廉姆森的方法
威廉姆森(1975,1985)的贡献代表了NIE框架内分析制度问题最有活力的尝试。他从“最初存在市场”的假定出发(Williamson,1975,20),通过连续的比较静态分析来解释其他制度的经济作用。一般的方法是,每当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时便引入非市场制度。威廉姆森把市场和企业明确看作达到同一目标(完成交易)而可以相互替代的工具,并分析其效率特征(Williamson,1975,8)。
作为一个理论参照,纯市场系统在一个零交易成本背景中得到界定。众所周知,这种理想的背景中也可能存在市场失灵。但威廉姆森没有发展这种市场失灵分析。相反,零交易成本背景的定义在威廉姆森框架的构建中只起到一种“消极的”作用:该定义只是作为界定正交易成本背景的参照。威廉姆森因此只集中于交易成本引起的市场失灵,而没有考虑其他的市场失灵(Williamson,1975,20)。
“市场与科层”框架基于三个理论范畴:(1)机会主义;(2)有限理性;(3)资产专用性。(1)、(2)、(3)同时存在时,市场便不能有效配置资源。在给定条件下,市场失灵可以通过科层组织(如企业)而得到缓解。
科层的收益源于它(1)削弱了机会主义(通过强制机制和鼓励团结);(2)缓解了有限理性所导致的问题(在状态依存性合约不可能或存在市场风险的场合,科层促进了适应性的连续决策过程);(3)降低了资产专用性所导致的讨价还价成本(通过强制主义原则或在双方之间形成一致性预期)(Williamson,1974,40)。
市场的收益体现在(1)竞争的激励机制;(2)科层组织增长而导致的递增的不经济(Williamson,1975,chap.7)。
从纯市场系统出发,威廉姆森通过确定集中化组织结构比市场更有效率的条件而使企业得到解释。当科层被引入时,(有效的)集中化过程将一直进行到经济收益超过经济成本;这样,威廉姆森的框架不仅解释了企业的本质,也解释了企业的边界,因为最优的集中化程度决定了最优的企业扩张范围。因此,若企业与市场同时存在,那是因为在正交易成本背景中,这两者都不能单独地有效解决全部的配置问题。
出于本文目的,我特别提出,威廉姆森框架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工作关系(workrelation)。如彼特利斯(C.Pitelis,1991,13)所说,这种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工作关系才可以解释科层从纯市场背景中的出现。
在以“最初存在市场”为出发点的故事中,作为一种科层关系的工作关系意味着首先压制了市场。在企业内部结构中及在企业间关系中的所有其他变化,都是“结果性的”,都预先假定(presuppose)一定程度的科层,即工作关系的存在。如果在“时间0”仅存在市场,在“时间1”存在市场和工作关系,即企业;那么,从“时间2”以后,所有更复杂的科层关系便得以发展。
(科层)工作关系在解释企业时的重要性,使威廉姆森框架有别于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威廉姆森框架意味着(1)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清楚分界依赖于科层关系存在/不存在;(2)工作关系与其他经济关系(如杂货店老板——消费者关系)之间具有明显区别(Williamson,1975,68)。
三、制度演进与帕雷托效率
尽管NIE内部各派观点不同,但都认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帕雷托效率:资本主义制度是有效率的,因为它们根据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而演进。
在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中,这种观点尤其被张五常所发展,他声称资本主义不仅绝对优于前资本主义制度,也优于社会主义制度。非常奇怪的是,这类思想中有一贡献是出自激进主义经济学家普特曼(L.Putterman)。该作者尽管很大程度上批评了NIE,但是却认同了张五常,认为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是因为“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的原则,这两个原则在前一制度中畅行,在后一制度中受阻。
威廉姆森的分析不太激进,但方法是同样的:只有人类交易不受强制,只有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在一个既定经济制度内交易,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如果人们可以自由交易,那么最终的社会交易必然帕雷托有效。
(一)张五常和普特曼的制度演进
张五常的制度演进理论基于“进入自由”和“退出自由”的概念。前者是指选择是否在现有制度中开始交易的权利;后者是指在交易开始后中断交易的权利。
根据张五常,资本主义效率源于这两种自由的存在。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社会交易不存在强制:科层,如上所述,仅仅是表面现象——参与科层关系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科层并不意味着其本身有效率或没有效率,决定其效率的是建立和中断关系的自由。
因此,张五常的问题是解释为什么自由的个人选择了放弃部分行动自由而置身于协调者的指挥之下:根据张五常,这里唯一原因就是他们的互利。假如没有人被强迫进入企业,那么就必须考察企业能够增加所有参与人预期收益的原因,从而追究企业的本质。如果科斯确定了使企业家便于在企业内协调生产的条件,那么张五常则确定了使工人便于被协调的条件,并以此“证明”企业的帕雷托效率:进入自由可以确保,只在他们互利时才建立企业;退出自由可以确保,企业仍然存在表明他们仍然互利。
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自由原则也可用于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非效率不是源于它的科层结构,而是源于没有(从社会主义国家中)退出的自由,这必然增加交易成本。
组织运行的交易成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必然高于在自由企业经济中,因为在前者那里没有不参与的选择权,没有组织间吸纳成员和诱导他们努力工作的竞争(Cheung,1987a,57;又见Cheung,1987b)。
这一思想被普特曼(1995)进一步发展。在他的分析中,社会主义起源不是个人的自由协会,而是托辞性的(prevarication)暴力行动。尽管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涉及科层和指挥,但二者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率基础:
由于后一类(苏联式经济)科层是通过命令而不是通过有关各方相互协商而建立的,所以不能期望它们具有各种减轻冲突的决策机制和共享信息的激励,而这些机制和激励正是以上所说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区分标记……自愿形成的企业在激励结构上优于强制性科层,再次得到了证实(Putterman,1995,387-8)。
毫无疑问,革命这种暴力行动根据帕雷托原则是非效率的。资本主义制度演进基于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这需要更深层次的历史考察。若抛开历史问题,那么张五常和普特曼的分析则可为科层与效率之间关系问题提供解答:科层在资本主义企业中是“表面的”(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的原则都存在),但科层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真实的”(两个原则都不存在),这使前者有效率而后者没有效率。
但是,这种正式解答的代价是什么呢?如果历史可以被简单地假定,那么整个资本主义效率理论便有可能沦为一种纯粹的同义反复(tautology):假定资本主义起源于抽象的自由个人原始状态(顺便一提,这一断言是错误的),那么,无论什么制度出现和生存都是有效率的(否则它就不会产生或者被取消)。
(二)威廉姆森的制度演进
我们知道,威廉姆森在一个比较静态背景中正式阐述了“最初存在市场”的假定。其实,威廉姆森认为也可以假定“最初存在中央计划”,只不过把分析重点从市场失灵转向计划失灵而已。在任一情况下,利用比较静态分析都可以确保得到同一结果,因为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并不依赖于初始条件。
然而,威廉姆森的理论更加雄心勃勃,其目标是把资本主义解释为演进过程的结果。因此,威廉姆森引入帕雷托效率原则,作为解释制度演进的关键。他把初始点设定为纯市场系统,这时没有科层关系,然后在资本主义制度演进中引入科层,其逻辑是,只有帕雷托-有效的制度才能出现和生存。这一故事基于人类行动自由意愿的思想:只要个人交易“自发地、无强制地”发生,制度就会朝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进。
引入帕雷托效率原则和自发交易的故事,标志着比较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的转变:制度比较可以被解释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演进”,而自发交易的故事可以被看作是现有制度有效率的“证据”。
若考虑到方法问题,威廉姆森的历史分析便显得有些奇怪:资本主义制度无强制地产生,不是被历史性地描述,而是被推论性地争辩:从科层对市场的相对效率中发现它的起源。威廉姆森因此没有考察已经发生的事,而是分析使制度有效率的条件,从而“推导”它的历史出现。科层结构中的内部劳动分工,也通过假定“管理禀赋”、“知识和演讲方面的天资”及“信息处理和决策技巧”非均衡分布等特定初始条件而被推论性地解释(Williamson,1975,47-52)。
然而,即使承认天赋是异质的(这是需要解释而不是被简单假定的一个论断),它们作为科层产生的“原因”仍需要被历史性地讨论。即便异质天赋可以“造成”科层关系(这是威廉姆森没有作出的一个尝试),我们仍需要讨论使这种原因独一无二的条件,也就是说,需要说明没有其他因素能够影响科层制度。
并且威廉姆森的分析不是一种严格的分析。简而言之,威廉姆森的故事是,如果人类行动是自愿的,那么每种“可以”得到改进的制度都不会以非效率的形式存在,因为它可以被“有效率地”改进。演进学派的许多学者有力地批评了这种论述,反驳了均等演进效率(equationevolution-efficiency)。他们得出的一个有力论断(well-establishedresult)是,在一般条件下,路径依赖足以产生非效率结果。其实,威廉姆森只集中于正交易成本背景,从而不能领会经常在零交易成本(更不必说正交易成本)背景中被讨论的一个重要论断,即,在“囚徒困境”之类的情形中均衡的帕雷托非效率。
(三)两种方法的共同点
尽管两种方法具有不同的争辩语气,但这些资本主义效率理论具有几个共同特征:
1.分析基于比较静态方法。
2.初始条件是没有强制的抽象系统。
3.人类行动被两分为自由或被强制。
4.资本主义制度被认为是纯自由自愿交易的结果。
这四点使NIE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面临三种批评:(1)“分析上的”批评,因为以帕雷托效率为证据是错误的;(2)“方法论上的”批评,因为从比较静态分析到历史分析的转变非常勉强;(3)“现实主义的”批评,因为所考虑的过程不符合历史事实。
首先,如上所述,这四点(即使承认它们正确)不足以证明资本主义帕雷托有效。但问题是它们都是站不住脚的。作为比较静态背景的一部分,威廉姆森“最初存在市场”的假定可能无关紧要。但是在其他背景中,初始条件便有关了:我们不能随意假定这个或假定那个。历史可以被不同地解释,但不能被假定为“好像”(asif)。“最初存在市场”完全是一个错误的论断。同样,张五常假定个人完全自由的状态事先存在也是错误的:这种状态(如果曾经存在过)不能被看作是更早的生产和分配的组织。张五常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这种历史分析的脆弱性导致威廉姆森、张五常和普特曼的解释都有问题:在最佳情况下(atbest),历史案例被特定地选择;在其他情况下,它们完全“被假定”,而与真实背景无关。
此外,三种批评的关键都在于人类行动可以分为自由和受强制的假定。这样分类是为了绕过经济权力问题,下一部分我将讨论由此造成的局限。
四、经济权力问题
我把“经济权力”定义为一个人(或多个人的集团)有意产生经济结果的能力,而甚至可以(但不必须)违背其他人的意愿。一般来说,这种能力得以实施在于它影响了(1)个人自愿选择的主观要素(如偏好和解释模型)和/或(2)确定个人决策集的客观约束系统。因为我感兴趣的是NIE的内洽性,所以我集中于第二种影响,第一种影响在NIE所遵循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范围内很难分析。
我要强调(也许明显)的观点是,要结合实际约束来阐释个人计划,自由选择的概念只在这些约束背景中才有意义。“自由-强制”两分法因此在现实中不能得到证实,在分析上也站不住脚。
在现实的决策过程中,制度背景造成大量约束,选择正是在这些约束内才可根据个人偏好而(自愿地或自由地)发生。每一选择都受到约束,因此都是“被强制的”;在另一方面,作为决策过程的结果,选择都是自愿的,因此也是“自由的”。那种两分法不存在,如安卡卢(D.Ankarloo)所说:
即使一个让我用钱换命的强盗让我选择,我也会“自愿地”接受交换,尽管这项交换的条件实际上是“强制性的”。
自由自愿交换与强制关系是相容的,相当于同一硬币的两面。因此应该根据各种约束来描述人类行动,这些约束规定了个人决策集,限定了个人意愿表达的空间。于是,分析社会交易关系改变个人约束并产生经济结果的机制,导致了对经济权力问题的讨论。
(一)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方法中的经济权力
根据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资本主义系统中不存在经济权力,强制关系只是表面性的,细察之后便可发现它们其实是平等双方之间的关系。完全竞争背景中的退出原则使权力非对称成为一种错觉。在双方间的每一关系中,每一方总是可以实施他的退出权。一方退出权约束了对方行为,而不依赖于双方在制度或组织内的交易形式。关系中的双方都面临竞争,这使每一方都不能在交易中享受不公平的回报。
在这一背景中,经济权力被看作是垄断地位带来的市场权力,它必然意味着违背了完全竞争假定。因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存在经济权力,各方完全对称,即使他们在科层式结构的组织中处于不同位置。
这种分析是肤浅的,因为它忽视了(1)一方从关系中退出的决策对双方造成的后果(2)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即使没有使用退出威胁。尽管如此,但权威和权力不存在、退出原则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无处不在的主张,仍可以使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达到内洽:他们认为(在我看来是错误地)经济权力在社会关系中不起作用,只有自由和强制这两种限制情况才有意义。基于此,他们发展了一个制度演进理论,把所有社会交易都还原为这些约束条件。
如果有可能确定每种人类行动的自由或被强制的含意(content),那么阿尔奇安-德姆塞茨的制度理论便可以合理地运用。但问题是,若不讨论这一分析中所用的标准,这种人类行动“两分”是不可能的。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可以被批评的原因是,尽管其分析发展足以内洽,但是它基于站不住脚的假定(自由-强制两分法和抽象的纯自由系统的界定)。
(二)威廉姆森方法中的经济权力
威廉姆森框架本身面临一个内洽性批评:在市场与科层的分析中,威廉姆森把经济权力作为一个相关变量,却不能在其框架中发展它的含意。威廉姆森对其方法的辩护是无力的。他说,
由于权力概念非常模糊,我们一直努力使它可操作,但效率可以得到更清楚的说明,效率假说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物竞天择检验而得到证实,所以我们强烈建议效率分析应置于组织设计研究的核心……当组织因特定利益而牺牲效率时,权力可以解释结果。我们承认会发生权力牺牲效率的情况,但商业部门主要的组织变化不能用这些术语来解释(WilliamsonandOuchi,1983,30)。
威廉姆森承认,制度演进受到权力冲突的影响,(有经济权力的个人的)私人利益有时会损害效率原则。但是,威廉姆森提出了两个反对经济权力分析的理由:(1)对于多数实际情况,经济权力是次要的;(2)经济权力概念在分析上模糊不清。
在讨论这两个观点之前,让我澄清威廉姆森的权力概念。威廉姆森(1997,14)认为,权力只在“非自愿的、不知情的和缺乏判断力的签约”中才起作用,而“自愿的、有知识的和有远见的签约”由效率原则支配。根据威廉姆森,权力只在签约有问题的情况下才有关。但有问题的签约正是威廉姆森框架赖以建立的条件(记住,这一框架的明确界定来自零交易成本背景),这意味着权力可被忽视的程度就是威廉姆森框架可被忽视的程度。
为了找到更内洽地分析经济权力的方法,让我更仔细地分析威廉姆森的两个观点。
考虑第一个观点。为使威廉姆森框架在分析上有效,(1)经济权力必须作为一个变量,并且能够辨别其存在/不存在(2)经济权力在威廉姆森所考虑的组织变化中必须不存在(或至少可被忽略)。这样的话,即便威廉姆森理论框架的应用性受到限制,其结论在分析上仍然有效。
为了说明经济权力可忽略不计,我们必须(至少)证明人类意愿是自由的。但如上所述,只有假定个人约束系统给定时,决策才可看作是一种纯自由行动。个人约束依赖于(部分地决定于)制度系统,如果制度安排是“被解释变量(explananda)”,那么就不能被当作给定。这意味着帕雷托效率在动态情况下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因为它依赖于约束既定的假定,而制度演进正是约束随时间而变化。
这一矛盾使主要基于效率概念的制度演进解释出现内洽性问题:如果从时期t到时期t+1,社会交易产生了帕雷托改进(给定时期t的制度约束),那么仍可能通过改变时期t+1的约束而使某人在时期t+2变得更坏;事实上,时期t的交易也可在时期t+1产生制度约束,在此约束下(某人)不可能达到时期t的效用水平。并且,所有这些都可以是每一时期纯自由选择的结果(给定该时期的制度约束),而个人偏好却没有任何改变。
把静态方法用于动态分析的问题在这里很明显。帕雷托效率的概念只有在固定约束背景中才有意义。如果约束系统可以被改变(这是制度演进分析的必要条件),那么经济权力问题就不能回避:制度系统的演进改变个人决策过程的约束(从而改变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也改变社会的权力结构。这意味着在制度环境演进的分析中,不可能把经济权力的影响与效率原则的作用相互隔离。这样的话,威廉姆森主要基于效率概念的框架在分析上便显得不充分,因为效率概念在没有给定权力背景时便不可操作:只有把制度约束系统当作给定,或者说,只有假定社会的权力结构不变,才可以界定帕雷托效率。
威廉姆森框架的理论局限包括实证和规范两个层面的含意。第一,它不能决定组织变化是有效率的重新安排的结果还是权力实施的结果(两者完全相容),从而降低了该框架的解释能力。第二,它使该框架的规范应用无效:如果不可能阐明某一制度安排是效率原则的结果还是经济权力实施的结果,那么就不能证明该安排是好还是坏,除非引入明确的价值判断;但如果承认了价值判断,就没有必要把这一框架基于帕雷托效率的概念。
在这两个方面,威廉姆森提到的经济权力概念的“分析模糊(analyticalvagueness)”都涉及(poursinto)效率概念,因为,经济权力本身(其他情况不变时)要在个人约束的改变中得以体现,个人约束改变又构成了效率概念的基础。这便涉及威廉姆森的第二个观点。在威廉姆森框架中,承认某一分析范畴的相关性却不能清楚地说明它,等于承认威廉姆森理论的局限。这意味着威廉姆森的分析掩盖了他不充分的分析框架导致的极大不精确性,从而无法评价他自己认为对制度演进过程有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指经济权力——译者)。这种局限意味着威廉姆森的市场与科层框架有助于说明不同制度安排的相对成本和收益,但不适于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范描述或历史解释。
五、企业的问题
企业与市场之间关系问题的讨论,尽管看上去是悖论,也尽管这是NIE研究的核心,但很少涉及两种制度间的清晰界定。
企业与市场特征的简单描述是,企业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组织,市场是交换这些商品和服务的制度。但这种一般定义不适于NIE,因为NIE认为生产本身就是一种配置现象。
把生产纳入交换分析是NIE中企业与市场定义这一理论问题的核心。在NIE尤其是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中,“交换(exchange)”与“交易(transaction)”之间缺乏明确区分,以及假定交换是唯一的相关因素,都使这一问题变得更糟。我即将讨论,这一问题也与经济权力有关。事实上,把生产方式看作(但不等同于)交换方式的分析,既不可能理解企业的本质,也不可能理解经济权力的本质(经济权力的本质不在于NIE隐含假定的不平等的讨价还价,而在于我将要讨论的社会阶级划分)。
以下我要清楚地阐明作为两类NIE研究基础的企业的特征。
(一)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方法中的企业
把生产问题定义为(稀缺)资源配置问题,是把生产作为一种交换形式的分析基础。根据NIE,交换得以发生的自然制度是市场。如果满足完全竞争假定,那么市场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没有经济权力的制度。
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假定生产领域也满足完全竞争条件,从而对经济权力的否认也可被扩展到企业内部。在这些基础上,让我把支持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的“交换”、“完全竞争”、“市场”、“生产”和“企业”的隐含定义说清楚:
1.“交换”是竞争原则支配下的自愿行动。
2.“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不存在权威和权力关系。
3.“市场”是交换发生的场所。
4.“生产”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
5.“企业”是生产发生的场所。
从以上定义可推论:
6.在这些制度系统(包括企业和市场)中没有权威,因为在市场[(1)+(2)+(3)]或企业[(1)+(2)+(4)+(5)]中都不存在权威。
通过厘清这些定义,我们便可以评价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所得结果的重要性:科斯明确引入权威和指挥原则以及竞争原则,从而解释了企业的本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及其追随者只提及竞争原则而不承认权威问题,并以此分析各种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因此是一种平等主义系统,其中没有真正的个人间权威。
然而,得出这种结果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以上定义可推论:
7.企业与市场没有区别,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一种市场形式[(1)+(3)+(4)+(5)],这放弃了而不是解决了科斯的企业本质问题。
这是威廉姆森所不愿付出的代价。让我接下来分析威廉姆森的企业定义。
(二)威廉姆森方法中的企业
威廉姆森在其框架中对科层关系的明确分析,使他可以基于企业内的特殊合约关系来描述企业的特征。企业是一种以工作合约为基础的组织。工作合约确立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科层关系,这种科层关系代表了正交易成本背景中协调问题的有效解。
工作关系中的权威使企业内交易关系与市场交易关系不同。尽管工作关系基于双方的自由同意,但它造成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非对称:前者指挥和命令,后者执行和服从。工作关系相对于其他市场关系的特殊性在于,一旦合约签订,指挥和服从便不再是要讨论的问题。在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中,价格机制实际上受到压制却假定其起作用(通过假定企业内关系可以根据“理论上”连续的、重复讨价还价过程而得到调整),但这里的工作合约意味着价格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有效”压制。
企业的定义因此依赖于各方的非对称,涉及权力概念。科层工作关系的基础是限制权力实施范围的合约——权力因此始于相互同意,止于合约期满,或者说,随着支持并证明其合法的同意的终止而终止。
即使基于相互同意,经济权力也仍然存在,仍然是企业定义的构成要素。这使威廉姆森可以用一种比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更优美的方式,分析社会交易关系中权威与平等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后者试图证明权威只是表面,而非实质;相反,威廉姆森并不想否认科层的存在,而是作如此解释:权威存在;为什么?因为它有效率。
六、如何使经济权力与企业相一致
为了证明经济权力与企业之间可以(也应该)被内洽地分析,我提出一个框架,在这一框架中可以从社会和动态维度对权力进行分析。这导致我不仅抛开NIE,而且抛开我认为可以有效指出NIE局限但不能很好组合起来克服这些局限的许多方法。我提议的框架是,发展制度主义与的密切联系,其明确目标是从外部视角克服NIE的内在局限。
(一)社会阶级与动态分析
经济权力与企业这两个问题的核心都在于自由-强制两分法。基于个人约束给定的隐含假定,NIE试图把经济权力简化为一个两分变量(自由-强制)。这也意味着制度系统被当作给定。这样的话,解释资本主义制度的整个研究就可能成为同义反复。为克服这一风险,就必须考察不同制度系统的权力含意。
尽管资本主义合约关系是自愿的,但它们要在制度系统约束中实现。于交易双方都能保证进入自由和退出自由的工作合约,没有消除双方之间经济权力关系的非对称本质。相反,工作合约依赖于非对称:如果没有劳动力可在市场上“自由地”交换的制度背景,那么工作合约将不存在。双方之间的非对称权力关系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建立,其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和生产工具私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NIE没有分析权力关系,却基于权力关系。
为了在经济权力和自由合约关系背景中理解科层的本质,我们必须分析使个人决策集存在差异的因素以及科层关系存在的原因。如果双方自愿建立(科层)工作关系,一方是“工人”,另一方是“老板”,那么,正是他们各自的约束使这两种位置成为双方共同的最优选择:理人如果可以当老板,就不会选择当工人(顺便一提,工人的次佳选择不是命令和指挥,而是失业)。
通过在理人决策与他们的个人决策集特征之间建立关系,我们引入社会阶级的概念:这里的社会阶级是用个人所面临的不同约束来非常宽泛加以定义的。正是对个人决策集特征的分析解释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中理人会自愿选择不同的角色。这意味着对NIE的突破,因为NIE没有发展阶级分析。同时,这使我们可以克服NIE资本主义制度效率的同义反复:除了劳动力以外便一无所有的人的最佳选择是劳动,仅仅表明这种工作关系是他/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渴望的最好的事情,但并不能证明资本主义是他/她渴望的最好的制度系统。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工人不是被迫用劳动力与某一“特定的(particular)”资本家交换工资,而是被迫用劳动力与“一般的(a)”资本家交换工资。工人的选择自由因此是特殊的:他/她“必须”服从一个资本家的命令或者“选择”另一个资本家去服从。于是,自由与强制不再是对立的;它们体现了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观点,二者同时有效,并且都是理解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所必须的。
除了它的阶级内涵之外,经济权力概念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它的动态性。即使在自愿主义范围内,个人约束也会在社会交易过程中改变(作为社会交易的结果),这意味着经济权力要在个人所面临约束系统的演进中得到体现。金博格(Goldberg,1974,461)强调,如果接受NIE机会主义个人的假说,那么,我们不仅必须分析人们在规则“内”如何追求自利,而且必须分析他们如何使资源配置规则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改变”。NIE只注重于分析制度安排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而制度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组织行为依赖于制度框架,制度框架成形于组织行动(参见Khalil,1995)。一方面,正是制度框架把经济权力授予不同阶级的行为人;另一方面,制度在以行动来实施权力的行为人之间的交易关系中演进。这意味着经济权力在影响整个制度演进过程中具有累积性。
一旦详细说明了经济权力概念的社会性和动态性,我们便可以更准确地讨论企业本质问题。张五常对“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原则的分析,以及威廉姆森在工作关系中追究科层本质的观点,都没有错,只是他们没有理解个人间关系的社会维度。于是,问题不是要简单地反对这些理论,而是要在一个社会框架中内洽地发展它们。特别地,“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的原则意味着,企业内关系最终与企业外关系联系在一起,至少因为,进入和退出选择意味着与企业外部情况进行了比较。这说明威廉姆森用以描述企业特征的权威关系不能在企业边界内得到理解:要理解这种关系,就必须考虑不同阶级的个人的其他替代选择。对于工人,一种工作关系唯一(最佳的)替代选择只不过是另一种工作关系,但仍处于服从资本家的位置。这种关系因此是非对称的:一方命令,另一方服从,企业内的这种权威关系的基础不能得到改变,正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企业外存在的非对称的经济权力关系。
现在考虑界定动态框架的含意,首先是它可能克服NIE不能明确区分“交易”与“交换”而导致的局限。虽然交换行为中不存在权力,但权力仍可用于分析作为交换行为基础的交易过程(Commons,1934)。然而动态背景的含意不止于此。资本主义历史不是单向性的(unidirectional),其特征是组织和制度在量和质上的转型。要研究企业的本质,我们就必须分析企业在资本主义历史中的一般特征及其转型。企业本质本身是一个动态问题,这需要结合历史和特定背景(context-specific)来加以界定。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转型不是一个线性过程,因为企业只是社会交易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并且关键在于游戏参与者与游戏规则交织演进、相互影响。这意味着孤立的、抛开历史背景的分析,是无法理解组织性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这样看来,也许只有根据企业与其他资本主义组织和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对这些关系的依赖性和改变能力,才可能界定企业本质问题。
(二)内部与外部的批评
鲍尔斯和吉恩梯斯(S.BowlesandH.Gintis,1988,1993a,1993b,1993c,1994)及金博格(1980)正确地指出,必须在企业内权威关系与企业外也存在的一般权力关系之间建立联系。他们集中分析了权力和工作关系,但这与我所提议的研究计划具有不同的目标。我认为,把权力强调为社会现象,直接服务于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研究目标。
鲍尔斯和吉恩梯斯的分析目标是,阐明竞争性资本主义经济中自愿交换可以产生行为人之间均衡的权力关系结构。权力因此被当作一种“个人”间关系,最终源于非出清市场的存在。为达到这一分析目标,鲍尔斯和吉恩梯斯在瓦尔拉斯模型中引入不完全性(imperfections),从而反驳了合约实施是自由的、没有问题的假定。他们发展的分析方法在理论上与NIE差不多(在把正交易成本引入完美决策背景的意义上),但关于那种和谐市场社会的结论是相反的。为形成分析差异,鲍尔斯和吉恩梯斯容忍了(accepting)正交易成本背景中新古典经济学所面临的挑战,从而非常有效地指出了NIE的内在局限;然而,正因为同样原因(对新古典方法的接受),他们的理论无助于克服资本主义权力关系的新古典解释的局限。
金博格(1980)试图在NIE与激进理论之间建立桥梁,假定了一个不完全竞争、机会主义个人、合约实施耗费成本和历史时间的背景。在这种有问题的决策背景中,合约关系中“承诺”与“执行”之间可能出现偏差,造成实施权力的空间。然而,他认为这种差异对于激进主义学者(通过坚持劳动与劳动力之间的差异)所说的雇佣关系并不是特殊情况,而是在各种程度上描述了大多数交换关系的特征(Goldberg,1980,252-3)。这里明确参照了有问题的决策背景——尽管有利于指出威廉姆森方法的局限,也有利于结合雇佣关系的激进解释——但如果被当作理解资本主义本质的基础,则可能再次造成误导:我即将阐明,雇佣关系的特殊性不在于对工人承诺的与留给他/她自己的之间的差异;相反,正是它们(指对工人承诺的与留给他/她自己的——译者)的一致性使雇佣关系独一无二。
我认为权力关系不是源于决策背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非对称信息、有限理性、历史时间和复杂的合约实施当然会改变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但不能改变此外的其他东西。
为证明这一点,考虑一个具有确定性、完美信息、完全理性和无成本瞬时合约实施的瓦尔拉斯模型。再假定满足市场出清条件。这时,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在没有工人时也可以活命(自己劳动),而工人在资本家剥夺了他们生产工具时却不能活命。因此,资本家可以通过强制或制裁威胁来影响工人行动。但这完全是鲍尔斯和吉恩梯斯(1993a,326-7)的权力定义,适用于阶级而不是个人。因此,根据权力的阶级观点,交易成本对于理解作为资本主义自愿合约特征的非对称关系,不是必要的(当然,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看是理想的)。
关于金博格强调承诺与执行之间的差异,具有确定性和完全信息的标准的斯拉法模型可以证明,工人即使知道他/她将得到其劳动力价格,也不得不让劳动时间超过再生产(reconstitute)劳动力价值的必要时间(Sraffa,1960)。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家的报酬是利润(者和新李嘉图主义者最清楚)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工人受到了剥削。但这样的话,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权力)关系中就不一定存在承诺与执行之间的任何差异:资本家承诺向工人支付少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而剥削工人,然后遵守了这一承诺。
(三)权力与竞争
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把企业看作市场(即使是竞争性市场)的一种形式,并不能证明经济权力关系不存在。经济权力关系在企业内存在,因为它们在(竞争性)市场上也存在。经济权力不是源于市场(或它的特定形式——企业中)缺乏竞争,而是源于整个制度系统,因为这一系统对不同个人强加了不同类型的实际约束。完全竞争只表明给定约束(从而经济权力)的异质分布,没有人能够通过联合面临同类实际约束的个人来增加她/他的收益,但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关系的任何对称性。因此,说企业是一种市场形式和假定市场完全竞争,不足以证明企业中没有权力关系。相反,对经济权力关系起源的考察,意味着企业内权威关系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系统赖以存在的经济权力的实现形式之一。
因此,明确讨论经济权力问题导致了重新界定资本主义制度问题本身:问题不在于解释为什么与市场关系的自由领域相比,在企业内权威起支配作用,而在于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权力的不同表现形式。
七、结论
我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NIE中,经济权力分析与企业分析是不相容的,这从理论上削弱了把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交易成本最小化过程的效率结果的一般解释力。这种理论脆弱源于两个不相容的目标:(1)把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社会关系描述为平等主义;(2)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特征。体现脆弱的不同形式依赖于两个目标中哪一个被置于优先位置。
在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中,优先任务在第一个目标。为完成这一任务,他们相信用这种方法可以否认企业和市场中真正权威关系的存在,而放弃了描述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企业特征的目标。这使他们的企业理论出现经济权力与企业之间的相容性问题。
在威廉姆森方法中,优先任务在第二个目标。为提供企业的内洽性定义,威廉姆森引入了权力概念。尽管他是用纯自愿术语来分析经济权力,但经济权力的引入却损害了资本主义制度效率理论的一般内洽性。于是,在经济权力的讨论中出现了经济权力与企业之间的相容性问题,经济权力被用于企业特征描述,却没有被用于资本主义制度效率分析。
两个目标的不相容可能意味着二者不能兼顾。这只是表面情况。事实上,两种方法的脆弱性源于自由-强制两分法。这种两分法一方面是确保两个目标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却没有理论和经验基础。更仔细的分析表明,这两种方法看起来不同,其实差别不大。它们都把资本主义关系解释为纯自愿交易的结果。这要求制度约束系统被当作给定:尽管没有明确断言,但是只有把个人约束当作给定,社会交易才可以被看作“自由”自愿行动的结果。关于资本主义存在权力关系的不同命题因而只是形式上的:威廉姆森科层分析的基础是,用自愿合约关系来表达的经济权力概念;权力和权威关系始于双方相互同意,止于合约期满。因此,权威本身是一种自愿决策(给定制度系统强加给每个人的约束)。阿尔奇安-德姆塞茨方法也如此,正是制度系统被当作给定的假定,才使选择建立权威关系可以被看作双方自由的关系。
NIE把个人决策集当作给定,也不讨论什么造成了个人决策集在质和量上的差异,这给了资本主义制度效率问题一个特别的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效率不是通过比较不同制度系统的约束及其产生的经济结果而被证明;相反,它是通过假定个人行为是决策过程最优化的结果(也许受计算能力的限制)而被推导,“给定现有制度约束”。经济制度效率分析的纯自愿合约方法成为循环推理。
篇8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大烧杯中放热水,热水中再放一个干燥的小烧杯,两个烧杯中分别放一小粒白磷),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然后,教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提出问题:①为什么小烧杯中的白磷燃烧了?②为什么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③这个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④有什么办法使水下的白磷燃烧?⑤氧气如何送入水下?由于提出的问题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是身边感受到的,而且对自身经历的现象,一般都比较感兴趣,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问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考中提高了认识,获得了乐趣,增强了信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课堂穿插或课外活动增加化学趣味实验
使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去感受五彩缤纷、变化莫测地神奇化学世界。在充满激情的状态下,学生享受着探究未知地化学世界的快乐。如:①神秘的对联;②今夜星光灿烂;③无氧也能燃烧;④“鬼火”现形;⑤美丽的喷泉;⑥鸡蛋复活;⑦会变色的红花;⑧“失而复得”的“蓝宝石”;⑨点“铁”成“铜”;⑩奇妙的气体,等等。
3激励评价强化实践活动
激励评价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后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承接,反思自己达标的思路和方法,并与同学们对照使自己的认知条理化,完善认知系统结构,引导学生回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更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鼓励其进行新的探索。在学习完书上的知识后,布置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后,围绕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科学考察活动,本地区水污染情况怎样?有无浪费水现象?污染后的水对人和工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源在哪里?怎样防止水污染?你知道其它“水”有哪些?要求学生通过访谈、资料查询、实地考察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测试,最后写一份科学小论文。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4不定期的开放化学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由于人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能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上所接触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化学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由专人负责,让学生去实践自己设计好的实验,每次开放实验室之前,学生必须提前写好实验报告,递交任课教师审批修改,实验教师准备药品和仪器。自行设计完成任务的实验过程,也是将学到的化学知识技能运用和创新的过程,组织的形式尽可能是小组合作完成
,类
似于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复习已学过的实验操作,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借助先进的教学媒体和教具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
篇9
【关键词】体育 学习动机 差异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82-02
一、问题提出
体育教学课是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实践课程,身体练习是其重要的典型特征。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是随着体育学习需要本身的变化和学生对体育学习需要的认识发展而变化的。合理利用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即学习态度积极端正、兴趣浓厚、注意力较为集中。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清楚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教学。才能改进教学方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
1.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总体情况
2.男女生体育学习的情况对比
从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以及男女生在这四题的平均得分P
三、结论与建议
1.结 论
首先,高三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目前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基本与新课标中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相符合。
其次,高三男生的附属内驱力低于自我提高内驱力,说明男生在体育学习方面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要高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再次,女生的附属内驱力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说明女生在体育学习方面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要高于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
最后,高三男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高于女生,附属内驱力、无明确动机则低于女生说明男生对体育本身的学习兴趣、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要高于女生。而女生则更加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且服从性要好于男生。
2.建 议
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注意选择趣味性较强的项目。在上课过程中可将一部分内容转变为游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中氢离子的浓度如何变化?⑧电子及电流的流向?⑨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相连,同时插入无水乙醇中的现象?说明什么?⑩将两个锌片相连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的现象如何?原因?11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相连接分别插到两个装有稀硫酸的烧杯,现象?原因?通过这一连串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保证教学问题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可以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使后进生能“摘到桃子”,也能够使优等生“吃饱”,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构建了一个平台。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可用实验展示奇特的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冲突来创设情境,还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引发思考来创设问题情境,辅助幻灯、录像、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在钠的教学中,笔者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但我却能用水来点燃酒精灯!”这时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着演示:“往酒精灯的灯芯上滴几滴水,酒精灯燃烧起来。”然后设疑:“水能点燃酒精灯是因为在灯芯上事先放了一小粒金属钠。那么钠为什么与水就能点燃酒精灯呢?”感受此情此景,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学生急切的想找出答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设计这样的教学情景,除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外,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科学带来的愉悦和迷人魅力。学完钠及化合物的内容后,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主动实验,萌发主动获取知识的心向,部分学生还设计出了“滴水生火”的实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四、合作讨论,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成了学生唯一的活资源,而更加丰富的同伴资源却被忽视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构建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有不同的任务,每个学生不是独立的,只负责一部分活动,而是彼此依赖和支持,他们的不同任务构成一个认知活动的整体,是探究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化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合作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共享同伴资源,分享同伴学习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心,加强学生集体意识,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这是学习促进人格发展的内在机制。
案例2:化学必修1(鲁科版)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复习课设计。
本章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碳、硫、氮、溴、碘及其化合物等众多的物质,知识很零乱。课前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用第二章所学的物质的分类知识对第三章进行归纳整理。由于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归纳整理,使得归纳整理的结果也不同:有的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归纳,有的用图示的方法进行分类,有的从物质所含元素种类的角度进行分类等等。因此,要创造一个平台让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学会更多种的分类方法,并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交流自己归纳整理的思路及分类的角度,最后再让学生们交流、讨论、评价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或不足,或提出完善的建议与意见。当然学生在介绍自己学习成果的同时也落实巩固了本章所应掌握的知识内容。此外,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成果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展示出来。
五、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探究中功能,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等活动中,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只有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才可能达到学习的最高效。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更要亲自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之中,既能在实践中观察学生、指导学生、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以真实的行为影响、感染和教育学生,并从中发现创设问题情境和合作学习的时机。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
篇10
随着国民经济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走向多样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复合型人才的渴求。即不仅要求他们精通本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应掌握能适应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化趋势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生态等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基本学科及其基础知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现代化建设更势在必行,必须在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作为建筑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应局限于长期以来一脉相承的实体空间图面操作上,还应将自己的视野延伸向社会、经济大舞台和自然界更广阔的天地。这是21世纪新型建筑人才的使命,是中国建筑教育界改革与创新的方向之一,也是本课程建设项目的宗旨。本重点课程建设首先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目前我们选用的是“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王右军主编的《工程经济》(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第1版)。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讲,而是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在继承我国多年来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已有内容进行调整与拓展,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做到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贴近实际,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又具有普遍适用性,与本校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的补充讲义和习题集。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新编写了贴近实际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本课程特色。教学日历科学、合理,按知识结构、科学性、难易程度安排日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中咨公司编,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技术经济手册》(李京文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市场预测理论与应用》(屈援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工程经济学》(李相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等教学辅导材料。
二、教学手段改革
本重点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基本内容,对于一些复杂的工程实例,学生无法想象、教师也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东西,采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同时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科技创新,并让部分学生参加到老师的研究课题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参与了“整合营销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课题,学生到房地产企业实习,搜集相关资料,掌握了很多实际知识,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性管理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被充分运用。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介绍了一个案例:1626年,有一荷兰人从印第安人那里花了24美元买下了曼哈顿岛。据说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合算的投资,而且所有的红利免税。24美元真的很便宜吗?如果当年的这24美元没有用来购买曼哈顿岛,而是用作其他投资了呢?假设每年8%的投资收益率,不考虑战争、灾难、经济萧条等社会因素,这24美元到2004年会是多少?让学生一起来计算结果,最后的结果让学生大吃一惊,24美元在经过378年后,按8%的利率计算,竟然可得到103万亿美元。通过这样有趣的案例分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本课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了大量实际工程进行案例教学,例如在讲授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时,就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以杭州“亲亲家园”小区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财务评价,通过对这个案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如何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偿债备付率等评价指标,以及如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综合运用。本课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网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更新网络课件,新编了特色明显、适合我校教学使用的网络课件,丰富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已全部上网,并使《工程经济学》教学逐步过渡到网上教学,建立互动式工程经济学教育网。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本重点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各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对一个实际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部分的工作。通过课堂上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部分进行系统分析和内容构成的讲授,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综合,以大作业的方式完成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
2.在学生完成上述实际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之后,安排学生对在经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习考察、参观学习增强了其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
本重点课程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的考核实行考教分离,流水阅卷和主考负责制;对讲座形式讲授的内容采用写文献综述的方法考核,文献综述的格式要求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相同。考试统一命题,其难度、深度、广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评分标准严格合理,学生成绩分布合理。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试题与本课程的定位相符。本重点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试题内容,完成试题库建设,提高试题质量,真正做到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考试的方式灵活多样,除了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外加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开放试题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
五、师资队伍建设
本课程现有五名主讲教师,都毕业于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同时已经大都具有从事《工程经济学》教学的经验。从师资结构看,本学科的主讲教师中:教授2人,讲师3人;博士2人,硕士2人,学士1人。该师资结构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职称和学历梯度。由上述情况可知,本课程已经具有一支学历、知识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五位教师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本科教学和考研指导的需要;同时,已完成的《建筑经济学》教学改革项目,对改善本课程的教学手段、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大大更新了原有的教学理念。课程建设考虑工程经济学教学力量的新老交替,为此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研室内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了传帮带制度,明确责任,严格考核,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六、结论
本重点课程建设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本重点课程建设具有以下创新点。
1.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同时适当吸纳国外工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对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与拓展。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互动式,教学、科研互动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开展了网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