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3 22:2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明节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清明节的诗词

篇1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篇2

关键词:古典诗词;传统节日;节庆文化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独立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军.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篇3

一、搜集整理――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了让学生响应我的这番创意,心甘情愿地往我这良苦用心挖好的“陷阱”里钻,我为《和经典一起过节》活动的推出精心设计了一番开场白,演说词如下: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就连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内涵丰富、饱含文化底蕴的。清明节祭扫亡灵,寄托哀思,表达对故去亲人、英雄的怀念;端午节赛龙舟,系香袋,为屈原投粽江中;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或团圆或思亲;重阳节插茱萸,赏,传承敬老美德;春节除夕守夜,贴春联,人人长一岁……一个节日就是一朵璀璨的文化之花,多少文人墨客真情流露,吟诗作词,留下了他们的千古佳句,来寄托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赞颂、热爱、留恋、感慨。同学们,想和他们一样过那些有文化底蕴、有品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吗?(学生: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和经典一起过节》的活动中来吧!

一番热情洋溢的动员之后,为了能够争夺到“文人”的雅号(为活动而设立的奖励称号,优胜者颁发“文人证书”),学生便通过各种方式,纷纷投入到即将来临的清明节的准备工作中去了,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歌赋、传说由来。第二天便交来了满意的答卷,进行了一番整理,收获还真不小:

1.清明节由来与传说

关键词:始于周代 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重要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寒食禁火扫墓 春秋战国时代 重耳介子推 割肉救主

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2.千古佳句

《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临江仙》宋 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南歌子》宋 苏轼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寒食》唐 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途中寒食》唐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苏堤清明即事》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即事》唐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我将整理好的资料打印成册,人手一份,取名为《清明诗词赋》。发下后不久我就发现,教室里,走廊上,甚至是操场上,都会有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感受的身影……

二、竞赛机制――谁家新燕啄春泥

要想把这些名言佳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当然离不开背诵了。可如果简单地布置背诵任务,那就会显得单调乏味,降低学习的积极性了。为此,我宣布:清明节当日,我们班将要举行一个小小的“清明诗词擂台赛”,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必答、抢答、接龙、填空等多种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个人。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个个积极准备,摩拳擦掌,准备一决高下。

清明节当日,学生们精心布置了比赛会场,标题“清明诗词擂台赛”异常醒目。比赛过程中,不管是大家熟知的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还是鲜为人知的宋朝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不管是把清明景色写得惟妙惟肖的辛弃疾的《临江仙》,还是明代诗人高启写过的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悲痛的《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学生都能熟练地当堂背诵,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一番激烈的角逐之后,评选出了五位“清明诗词文人”。看着他们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也不由得沾沾自喜起来:引进竞赛机制,相信一定会“小舟撑出绿荫来”的,个个心甘情愿地进行积累啦!

三、编排剧本――听取“娃”声一片

有学生向我提议:清明节关于寒食的传说情节生动,感人肺腑,介子推忠心事主、胸怀天下的品质值得传诵。我们何不借清明节这个机会,来个课本剧,演一演这个故事,诵一诵介子推的绝笔血诗,以此来纪念他呢?这番话正中我下怀。学生一番准备之后,剧本便新鲜出炉了。以下便是其中的一份:

一代忠良介子推

旁白: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离他而去,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仆人:不好了,不好了,主公饿晕了!

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忍着剧痛)快去送给主公吃吧!

仆人:(眼含热泪)大人,您真是忠心耿耿啊!

介子推摇头摆手,无语。

旁白: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全班齐读)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旁白: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篇4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地区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近几年,中国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个性化墓志铭又悄然回归了。

墓志铭是一座特殊的文化宝库。许多名人逝世后,人们在他们的墓碑上留下流芳百世的墓志铭;也有些名人在生前就撰写了墓志铭,倾注对后人的希望。名人墓志铭往往简明幽默,闪烁着思想火花,给人启迪,是对自己的一生最简洁和艺术的概括。

数字铭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无独有偶,1873年,英国数学家欣克斯将n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数字。后人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π的小数点后707位数字,以纪念他的功劳。

“37,22,35,R.I.P”是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这三个数字表示梦露广为人知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

图式铭

古希腊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的三分之二这条著名的几何学原理。 德国数学家高斯因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一个正十七边形。

诗词铭

英国诗人雪莱(1792―1822)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中国作曲家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幽默铭

1815年,欧洲盛行一种幽默体的墓志铭,英国作家肖伯纳一直活到94岁,他的墓志铭很风趣:“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美国作家海明威(1899―1961)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名字铭

墓碑上只有寥寥数语的死者名字。

英国作家狄更斯:“查尔斯・狄更斯”。

英国戏剧家、诗人、评论家本・琼逊:“罕见的本・琼逊。”

哲理铭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在我头上是众星的天空,在我心中是道德的法则。”是康德的悲怀,充分显示哲学家智能内敛的胸襟。

自传铭

俄国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中国冯玉祥: “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北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悬赏铭

创造“相对论”学说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临终前有一大笔财产,他没有把这笔财产留给儿子,而是吩咐律师在他死后埋在他的公墓里,墓碑上这样写:“艾伯特.爱因斯坦名字下面是一道有关相对论的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可以获得这笔财产。”

篇5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人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确定4月1日—4月7日为“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周,全区各志愿服务团队期间可结合本团队实际自主开展清明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每次时长原则上控制在2小时以内。活动内容要紧扣“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组织志愿者到烈士陵园开展宣传引导、环境卫生整治,参加义务植树、巡逻护林,参与旅游景区、河流生态环境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丰富活动载体,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活动效果。

(二)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1.开展主题缅怀活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为革命先烈扫墓,开展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奠、扫墓,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主题班会,激励广大学生珍惜美好生活,树立远大志向。

2.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活动。围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主题,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凝聚共识,倡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婚丧嫁娶新风尚。

3.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学校、社区、单位等广泛开展清明诗文诵读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诵读古今吟咏清明的诗词、怀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经典诗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广大未成年人广泛开展网上祭奠英烈活动,通过网上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对先烈、先人、先贤的感恩和敬仰,激发爱党爱国情感。

5.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围绕节日主题,结合各自实际,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举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

6.开展文明祭扫活动。引导人们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倡导网上扫墓、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三)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

篇6

一、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层次的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多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备课中有意识的附加一些诗辞歌赋等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一些诗辞歌赋及中国古典文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平时语文教学日程安排上,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传统文化著作,熟记一些传统文学的名言佳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2.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情感在传统文化中表现的最为浓郁和强烈,也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语文教材中国古典文学内容教学时,注重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讲解,在让学生全面理解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同时,让学生撰写诗辞赏析和读后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诗词歌赋)主题的理解、对诗人爱国情怀的感悟。

3.亲情教育。反映亲情及传统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及对母亲的思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溢与言表,感人至深;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充分体现了对亲人的关切、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得知亲人消息、家庭信息的一种急迫的心理。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把倡导家庭美德、学生心理健康、行为规范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育学生尊老爱友、孝敬父母,帮助学生维护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亲情网。

4.友情教育。友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情感,友情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朋友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时,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教材中有关友情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对比,让学生自己归纳主题思想,分析梳理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写出赏析和评价材料。学生在学习诗词、分析归纳主题思想、撰写赏析和评价材料的过程,逐步加深了对友情的理解,增进了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篇7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篇8

关键词:蒲松龄;私塾老师;假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蒲箬在《柳泉公行述》中说,其父蒲松龄“岁岁游学,无暇治举子业”,此处所说的“游学”,并非砌磋时文,而是坐馆授徒之意。依据现有资料推断,蒲松龄的私塾生涯从20多岁便已开始,先后在淄川的苏李王家、窵桥王家、沈家河沈家、西铺毕家等处坐馆,教授学生,其中在西铺毕家设帐时间最长,长达30年。蒲松龄坐馆期间如何休假?作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的七律《九月晦日东归》有“五次休装岁已终”诗句,山东理工大学教授赵蔚芝先生注释:“旧时淄博塾师,一年有五次假期,即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十月初一、春节。作者(此指蒲松龄)一年能回家五次,故云‘五次休装’。” ① 至于每次假期时间及休假情况,赵蔚芝先生没有注明,笔者根据《聊斋诗集》、《聊斋词集》中的有关诗词,试图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并请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清明节

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已于2008年被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体现了政府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其实,在封建社会,这几个节日也是大节,有的也曾经是国家认可的假日。

清明节前后正是外出踏青游玩的大好时节。康熙三十三年(1694)蒲松龄在家休假时,亲眼目睹了家乡的两项民俗活动,欣然命笔,写就了七律《清明》。一是回娘家。诗中写道:“家家儿女尽归宁,马上红妆照眼明。”出嫁的新婚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身着鲜艳的服装,骑着高头大马,回娘家探望父母。根据《蒲松龄年谱》推算,蒲松龄的女儿生于康熙元年至八年,此时当为30岁左右的,按照淄川当时的风俗,她也会精心打扮一番,回娘家探望父母,只是是否骑着马,就不知道了。二是荡秋千。诗中写道:“轧轧谁家庭院里,秋千遥送隔墙声?”老百姓在庭院中扎起秋千架,妇女儿童们轻快地荡起秋千,欢呼声伴随着秋千的轧轧声,在春风中回荡,一直传到院墙外。蒲松龄的长孙蒲立德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该年12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看到别人家荡秋千,肯定要求爷爷蒲松龄为他扎秋千,而蒲松龄也会满足他的这个心愿,爷孙俩在笑声中荡着秋千。

康熙四十一年(1702)清明节时,蒲松龄写就七绝《清明日,绛桃、海棠并开,病中感赋》,诗云:“年年为客远离家,栽尔十年未见花。今值花开我又病,娇红空趁夕阳斜。”从诗文内容来看,这首诗作于家中。清明时节,蒲家栽种了10年的绛桃、海棠刚好开花,而蒲松龄却生病了,身体乏力、精神萎靡,无心欣赏这美丽的鲜花,于是大发感慨,作诗志之。蒲松龄长年在外,一年中难得几次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次在家因为生病卧床,不能尽情欣赏亲手栽植的鲜花,实在让他郁闷。

作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五律《途中》,描写了作者在往返蒲家庄、西铺的旅途中,于雨后日落时欣赏到的艳丽春景,也描述了旅途奔波时人困马乏的感受。诗中写道:“烧余草初绿,道上柳如丝。细雨新寒后,空山落照时。途赊人欲惫,村近马频嘶。款段风尘里,吟思首低垂。”同样写旅途春景的诗篇还有康熙四十一年的七律《途中遥见山村红绿如画》、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七律《清明后微雨,马上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的七绝《途次阴雨》。

端午节

康熙二十七年(1688)端午节期间,年近五旬的蒲松龄在其旧居东头独力建起第一座房屋,命名“绿屏斋”。虽然新房土墙茅项、四壁萧然,庭院狭窄、屋小如拳,但蒲松龄十分高兴,连续写了11首七律歌咏此事。建造这座房屋,对于蒲松龄来说,实属不易。蒲松龄在七律《荒园小构落成,有丛柏当门,颜曰绿屏斋》其一中云:“茅茨占有盈寻地,搜括艰于百尺楼。”建造的这座小屋虽然仅仅八尺宽,营造的艰难却甚于富人建筑百尺高楼。诗其二中云:“端阳已过麦连阡,院落初成小构竣。”“租吏不催粮未罄,三杯浊酒意醺然。”诗中明确写明房屋建成的日期是端午节后,此时即将成熟的小麦连绵成片,丰收在望,蒲松龄心情舒畅,三杯浊酒下肚,憧憬着自得其乐的闲适生活。诗其八中云:“世事依稀婆,元龙豪气半消磨。千间广厦拼如许,七尺匡床占几何?”蒲松龄在此感叹,世事无常,意气消磨,拼力求得高楼大厦有什么用?一张床又能占多大面积?这表明蒲松龄面对现实生活无可奈何,唯有发泄心中的不满。

七律《四月二十四日归里》写道:“东归时节近端阳,燕子飞飞上画梁。深夏病蚕初上簇,旱天薄麦早登场。万端入耳心情恶,百绪萦怀鬓发苍。枕上徘徊灯火暗,老病妇连床。”这首诗是康熙三十年(1691)蒲松龄端午节前夕由西铺返回蒲家庄后写作的,反映了蚕麦欠收、妻子卧病等诸事不顺带来的愁苦心情。这首诗诗题点明蒲松龄返家的时间是四月二十四日,接下来的七律《五月十二日,抱病归斋》,则写明返回西铺的时间是五月十二日,这样算来,蒲松龄在家中休假的时间是17天(按农历大历月计算,大尽月为三十日)。蒲松龄为什么在家待这么长时间?这是因为妻子刘氏生病,而且蒲松龄也忧伤成疾,所以耽搁了返程时间,这从第二首诗的诗题可以看出。蒲松龄为此感叹,在家期间真是“万端入耳心情恶,百绪萦怀鬓发苍。”两耳听到的都是坏消息,各种愁绪涌上心头,一时愁白了头。按说蒲松龄生病,应该在家多休养一段时间,但他怕耽误毕家学生的功课,因此,尽管病还没有好利索,尽管心情万端愁苦,还是抱病回到石隐园的效樊堂教授学生。这说明蒲松龄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端午节一般在麦收期间。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拮据的蒲松龄,其心情总是随着夏收的丰歉而欢喜而悲伤。写于康熙四十六年的七律《麦秋旋里》中云:“迎门稚子绕征鞍,乐岁登堂笑语欢。”蒲松龄回家途中看到一派丰收景象,十分开心。回到家中,孙子们欢乐地围绕在身边又蹦又跳,他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堂屋里。本来全家人欢声笑语,蒲松龄本人心情舒畅,可当听到家人谈起今年雇工价钱上涨、皇粮折价征钱的消息,心情又转而忧愁。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荒余逃散佣工贵,谷贱折征办税难”。皇粮折价征钱,是指官府将本来缴纳的实物——小麦改为折价征钱,丰年麦子价低,改缴银两实际上是多缴纳了麦子。成本增加了,多收了三五斗又有什么用?丰年如同俭年!这是官府剥削农民的一项苛政。这项弊政在紧接其后的七绝《口号》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青苗满野麦连阡,何事相逢尽黯然?路上行人多问讯,传言夏税要征钱。”

往来西铺、蒲家庄的路途上会遇到什么情况?七古《四月十八日与笏过奂山,风雹骤作》形象地描述了路途的艰辛。这首诗写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没有点明是回家还是归斋,但揣度诗意,应该是蒲松龄和其三子蒲笏在回家的路上遭遇到狂风冰雹。这是因为此时距端午节只有17天,按常理蒲松龄应该提前回家过节,而不会是返回西铺。这首诗写蒲氏父子经过奂山时突然天气骤变,巨雷、狂风、冰雹、暴雨同时袭来,蒲松龄父子在风雨中艰难挣扎,在泥路上踉跄前行。“霹雳震谷裂空山,碎雹弹射千冰丸。风吹冈平拔老树,横如百尺蛟龙蟠。马蹄斜窜频倾侧,几几下堕深崖间!左手抱鞍右提笠,一步一咫愁心颜。不暇回首计行止,惟恐力懈遭风抟。烈烈如刀寒粟起,鞯辔濡湿下汍澜。”蒲松龄羡慕高人此时在家闲住,风雨寒暑不出门,不用为了生活到处奔忙,比神仙还要悠闲自在。从这首诗看出,蒲松龄虽然年过花甲,体弱多病,为了生活,还是不惮劳苦,外出奔波。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举家团圆的日子,不论离家多远的游子都要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蒲松龄也不例外。

康熙二十四年(1685)的中秋节,蒲松龄没在家中度过。从春天开始,蒲松龄患足病,一直到秋天也没有痊愈,双脚又肿又疼,难以穿着鞋子,更不用说走动,当然也就不能回家过中秋节了,心情十分凄凉。这期间,他与协助毕际有校刻毕自严《石隐园集》的袁藩诗词唱和,聊慰烦恼。中秋节前夕,袁藩病重,准备返家,蒲松龄填词《临江仙·送宣四兄东归》为其送行。中秋节前连日阴雨,蒲松龄听说袁藩未走,风趣地填写了《钗头凤·中秋前雨阻,宣四兄不得归,戏作此将寄之,闻已冒雨行矣》。袁藩走后,蒲松龄中秋佳节怀念好友,又填写了《瑞鹧鸪·中秋怀宣四兄》,词下阕曰:“传言良夜曾无价,卖与离人不值钱。转忆此时旋里客,妻孥卧对亦堪怜。”蒲松龄虽处毕氏园亭,又当中秋之夜,理应吟诗赏月,但因好友离去,无心赏玩,从而寄寓了对袁藩的怀念之情。中秋节之后,蒲松龄再次填写了《蝶恋花·涉石隐园,怀宣四兄》,深切怀念好友袁藩,但此时袁藩已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蒲松龄失去了一位知心朋友。

康熙四十一年是乡试年。时年63岁的蒲松龄最后一次到济南参加乡试,仍然没有考中,内心极其苦闷,连写了3首五绝《寄紫庭》,既安慰紫庭,也安慰自己。① 蒲松龄在济南期间,先后写作了《客邸》、《客秋》、《中秋早眠》3首诗,此外,他还在济南名士朱缃(字子青)宴席上结识了安丘名士张贞(字起元),为张贞的《远游图》题诗。乡试的日期,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为乡试年,辰戌丑未年为会试年。乡试在八月进行,会试在二月进行,均初九日首场,十二日二场,十五日三场,每场时间为3天。蒲松龄乡试结束后,于第二天急切地赶回蒲家庄,路上听说好友王观正(号如水)再次生病,特意绕道去看望他。等到了他的家门,却听到了王观正已经去世的噩耗。蒲松龄放声痛哭,祭奠王观正。回家后,蒲松龄想写首挽诗悼念老友,却因为内心伤悲,无法成文。蒲松龄的五古《梦王如水,有小序》对王如水病逝表示了深切哀悼。从以上几首诗推知,为了参加这年的乡试,蒲松龄在考场中度过了中秋节;乡试一结束,蒲松龄就急切赶往家中。

康熙四十六年,蒲松龄感谢友人王德征赠送獾皮褥子治疗痔疮,写作了五古《八月十八日,王德征见赠獾褥,云可愈痔》。诗中写道,作者未曾恣意口腹之欲,不应该患痔疮;痔疮发作,难以行走,痛苦异常;獾褥是否治愈痔疮不可知,但友人的关怀之情却令人感动。诗中提到的王德征 ② ,是蒲松龄的馆东毕际有的表兄,可能住在西铺附近。这说明,蒲松龄在家过完中秋节后,马上就回到了西铺,十八日王德征到西铺探望毕际有,听说蒲松龄患痔疮,就将家中的獾皮褥子赠送蒲松龄治疗痔疮。由此推断,这年的中秋节,蒲松龄是在家中与亲人一起过的,但他在家时间不长。

十月初一

农历的十月初一日,人们要到先人坟前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衣物,称为送寒衣节。淄博一带的风俗是孝子贤孙到祖先坟墓前上供。蒲松龄每年九月底都要赶回家中,于十月初一日去墓园祭拜父母。

康熙三十六年九月的最后一天,蒲松龄穿着单薄的衣服,冒着冰凉的北风,赶往家中。七律《九月晦日东归》其一云:“年年此日到家中,投老情怀更不同。相对只应愁岁俭,暂归未忍课儿功。几回闻雁秋方尽,五次休装岁已终。雪刺可怜生鬓发,犹随马迹转秋蓬。”晦日,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诗中写道,每年的这天都要赶回家中祭奠父母,但已步入老年的蒲松龄感觉与前大不相同。蒲松龄在家期间,听到妻子说起年成歉收,心情立刻转坏,甚至无心考查儿子们的功课。在外教书的蒲松龄,一般利用假日时间考查儿孙们的功课,讲授八股文的写作技巧,这已成了惯例,今年的十月初一却没了这份心情。蒲松龄想到过了十月初一这个节日,一年将要结束,自己鬓发斑白,老而无成,命运就像秋草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支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蒲松龄祭奠了父母,安排好家务,于十月初五起程返回西铺。扣除来回路上的时间,此次蒲松龄在家只住了4天,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蒲松龄为此自嘲“久以鹤梅当妻子,直将家舍作邮亭。中宵酒醒闻秋雁,枕上还疑客里听。”(《家居》)自己常年在外,虽有妻子如无,只能把梅树、仙鹤视作妻与子。家居时少,在外时多,错把家当成旅馆,以至于半夜酒醒,还以为仍然住在西铺书房。紧接这首诗,蒲松龄又写了七律《十月五日西行》,着重描写了返回西铺的过程。诗其一云:“西望红尘去路赊,寒风短晷苦离家。暮云遥接青山嘴,荒草歧分古道叉。月暗明河星琐碎,风摇岸柳树横斜。到来村舍仍灯火,驻马高门策乱挝。”诗中写道,初冬日短,作者紧走慢赶,还是日落西山、银河高悬,所幸到达西铺时毕家灯火明亮,于是赶快下马敲门。

康熙四十一年十月,蒲松龄在家祭拜父母后,于初七日下午骑马返回西铺。太阳将要落山,余辉照耀着山尖,山脚笼罩在雾霭中,蒲松龄的衣服也在晚霞的映衬下,变换着不同颜色。太阳落入地平线,黑云镶嵌在西天,霞光渐渐消失,星星开始布满天空。还有二三里就要到西铺了,蒲松龄坐在马上吟诵着诗篇,月光辉映着手中的马鞭。蒲松龄吟诵的这首诗应该就是《十月初七日途中日暮》,诗中透露出作者自在闲适的心情,看来情绪不错。

春 节

春节,古称元旦,俗称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民间风俗一般是腊月二十三日之前就放假,正月十五闹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开始上工。

约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蒲松龄于腊月十九日回淄川老家过年,绕道看望老友王居正(字心逸),傍晚时分到达王居正居住的马家庄。此时王居正新盖了高楼大院,雇用了看门人。看门人不认识蒲松龄,不肯开门接纳,只是隔窗询问姓名,蒲松龄怒其无礼,通报姓名后愤然离去。“门下无人识二仲,留将名字待君闻。”从诗题得知,这年腊月十九日毕家私塾就放年假了,蒲松龄得以提前回家过年。

篇9

【关键词】春日;朱熹;解说;存疑

这些文字明确的告诉读者朱熹诗中所游览的地方是山东曲阜泗水之滨,曲阜泗水又是孔子讲学之处,编者自然联想到“寻芳”是追寻圣人之道。

朱熹是南宋人,他在世期间,山东省曲阜泗水流域尚在金国的管辖地带,他怎么能去金国统治地去寻芳?教学用书上的解说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是山东省的泗水,又是哪儿的泗水?如果不是山东泗水,那“寻芳”之解便有失偏颇。

查阅一下宋朝历史事件及年代结合朱熹的生平,就会发现诗人根本不可能在山东泗水边游玩。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王朝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之为南宋。公元1141年宋金议和,南宋向金国称臣,划淮水至大散关为界分而治之。朱熹出生在1130年,已经是金国灭亡北宋3年之后,宋金划线分治11年之后,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到金国地界上去游览,更别说山东曲阜已经是深入金国腹地。

朱熹是南宋大儒,盛名远播。就在朱熹晚年,金国的统治者还在关注、打探着朱熹的消息“南朝朱先生出处如何”(《婺源县志》)朱熹会不会作为两国交流使者去泗水讲学呢?假设朱熹真的到金国统辖的山东泗水去讲学,那必定是惊动两国朝野的事儿,可宋金交往史上并无记载。查阅朱熹生平事件也并无去泗水的记载。

由此可推断,《春日》所写泗水寻芳绝对不是山东省的泗水。那么诗中所说“泗水”到底是哪里呢?

查阅朱熹生平,“朱熹,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他虽然生于福建省尤溪县,但其祖籍在婺源。另有资料记载朱熹曾两次回婺源省亲祭祖,分别在绍兴十九年(1150年)和淳熙三年(1176年)。

古人有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非常重视。早在汉代,在朝做官的严延年,每逢清明,要不远千里“还归东海扫墓地”(《汉书.严延年传》)清明祭祖也得到官方的肯定。“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旧唐书。玄宗纪》)魏朝官府允许官吏请假祭扫,并且时间极长:“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魏书.高阳王传》)

朱熹两次在清明时节回婺源祭祖,在季节上与《春日》所写季节是对应的。只要证明婺源有河流名为泗水,就能佐证《春日》是在婺源泗水所写。百度搜索会查到,在婺源县思口镇有一条小溪,名为思溪,原名为泗水,但是由于住在这里的村民大多姓俞,俞的谐音为“鱼”,而泗水的谐音为“死水”,鱼儿不能活在死水里呀,所以改名为“思溪”。另外俞氏家谱中也有泗水字样,(“泗水俞氏於同公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综上我们可以大胆推断,朱熹《春日》所写寻访之处,必定是在祖籍婺源。

既然诗词中所写泗水为婺源的泗水而非山东曲阜之泗水,教师教学用书把“寻芳”解释为“寻访圣人之道”便有些牵强了。试想朱熹清明时节荣归故里、祭奠先祖,正值江南百花盛开、花团锦簇之际,作者漫步于泗水之滨,陶醉于春日美景,描绘一下家乡美景,也是对回乡省亲的一种纪念。非要因为“泗水”之名而产生孔门之道的联想,难逃主观臆测之嫌,甚至是一种误读。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春日》解说中说“东风面”指的是春风的面貌。理由是“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依据编者的想法,那夏天的风也可以称之为东风。但查阅古诗典籍目录中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很少有古诗谈到风说是“东风”。可见东风为写春天的诗词所特有,即为春季所特有,可以推想“东风”代指的就是春天,“东风面”指的是春天的面貌,而不是春风的面貌。古人善借细微处代表全体,如: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李清照。《p字木兰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前句一枝花便代表了整个春天,后句一枝红杏便代表了满园春色。

再者从整首诗的结构上看,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他说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到泗水边寻找春景。第二句便是对春景的整体感觉“无边光景一时新”,我虽没有到过江西婺源,但从网上查阅婺源思溪(古称泗水)的图片,看得出在晴朗的春日里,溪水倒映蓝天,一切都显得非常明亮,所以作者所写应该是这种令人炫目的明亮的春景。这只是作者虚写春天给自己的感觉,但作者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于是在第三句感叹“等闲识得东风面”,他说我轻易就认识了探寻到了春天的面貌。“等闲”说明寻芳很容易便寻到了,“识得”也是说已经认识到了、已经见到了。这是对“寻芳”结果的一个交代,也表现了当时已是春意盎然。既然是寻春,也寻得了,就要描述一下春景的样子。作者想到了四个字来概括“万紫千红”,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寻春-----感受春-----写春扑面而来-----概括春的样子,就是这样一个结构顺序。这样一分析,就与“东风”无关了。“东风面”不是指春风的面貌,而是代指春天的面貌。

其实好多对这篇《春日》赏析的文章,都是这样解说,说只有在看到万紫千红的景象后,才能感受到春风的力量,好像这首诗借写春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产生这种解说不足为怪,一来因为宋代开始出现大量的说理诗,二来朱熹头上被后人冠上了一顶“理学家”的帽子,他的诗更得“说理”了。

篇10

一、贯穿传统思想于三观教育

中国的传统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中国人血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师,首先要对传统思想有所学习和领悟,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与管理。更多的时候,教师自身要能够精妙地融儒佛道思想于内,化儒佛道行为于外。一方面,要能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能够愉快地时常温习和复习,并能够“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我和追求卓越,既要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危机感,又要把学习纳入生命之中,持之以恒,并践行之;另一方面,要能够“泽被他人而不争名利”,并以之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至柔而团结不争小利,内化所学并能谦虚谨慎,帮助他人并能尚贤好德。

作为政治教师,应将传统思想与社会案例相结合,联系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感悟中提高、学习、实践。如将传统思想与当生的具有正能量的事件相结合,让学生探究思考,提高升华,以诚信、友善助力爱国、敬业,助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助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传播、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

二、活用传统节日于三观提升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将其引入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为了提升学生对本民族节日的认同,让学生正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笔者特地选取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与学生分享。例如与春节有关的《贺新年》:“残雪消融逢暖阳,翠竹挽袖正梳妆。烟花朵朵传捷报,锣鼓声声送瑞祥。春到江淮好事近,红飘大地满庭芳。平生有愿祖国好,共祝双亲身体康。”与清明有关的《八声甘州》:“望黄花满地正浓时,碧草沐春风。叹青松弄影,桃肥柳瘦,流水匆匆。一派峥嵘景象,竟引两三童。往返斜山径,得意融融。然片云终逝去,杜鹃空啼血,白练留蓬。问苍天无语,西去有谁同?想当年、孤坟千里,到如今、万冢伴隆中。人将老,可堪尘世,依旧灯红。”与端午有关的《河传》:“人去,魂去。子规啼汝。江水绵绵。故国难复,空怨楚郢流奸,却如何问天?流芳百世龙舟顾,寻水路,只为君魂渡。不堪回首,相望已隔千年,祭微篇。”

同时告知学生,这些诗词都是笔者的原创作品。学生在惊讶之中,通过笔者的讲解,了解了诗词中对双亲的祝愿、对逝者的祭奠、对忠诚的告慰、对祖国的爱戴,既提升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又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加强了对传统佳节的感悟,一举多得。

三、继承传统习俗于三观内涵

传统习俗是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和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与生产具有持久的影响。

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习俗进行适当的梳理,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并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相关的探究辩论或实操演练。

例如,新年开学,可组织学生探讨春节习俗,看学生对于传统的喜贴春联、登门拜年、给压岁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是否都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自习课,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习俗进行演练,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热爱。也可通过课堂探究,与其他民族习俗进行比较,加深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理解。或者让学生联系经济学和哲学的知识,对压岁钱的利弊进行辩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明确文化因素对三观形成的影响,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