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资料范文
时间:2023-04-02 05:5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王昌龄的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王昌龄;籍贯;生年
“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昌龄,字少伯,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誉世称有王龙标、王江宁,在《王昌龄集》中存诗有一百七十余首。王昌龄生年早于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人,他诗名很大,可史料记载无多,加大了对他研究的难度。近年来学界对王昌龄及其诗歌展开了各方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对于他的籍贯以及生年仍是众说纷纭,本文根据前人研究,以李云逸注《唐诗小集·王昌龄诗注》[1],试图对他的籍贯以及生年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论述。
一、王昌龄之生年
关于王昌龄的生年,由于资料甚少,今学者中有诸多说法。闻一多在其《唐诗大系》[2]中,推测王昌龄的生年在公元698年,其根据未有陈述。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3]从闻一多之说,未有新论。傅璇琮《王昌龄事迹考略》[4]沿袭其说,推测出生年为公元690年。有胡问涛《王昌龄年谱诗系》[5]中认为生年为公元692年。后蒋长栋《王昌龄评传》[6]在谭、傅二人推论中推出生年应在公元695年。
以上诸家对王昌龄的生年均有考证,关于王昌龄的生年,从他自己的作品中寻求内证。
王维在《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中称昌龄为“江宁大兄”,王维生于公元701年,则王昌龄生年早于王维,应在公元701年前。王昌龄有诗《代扶风主人答》,诗中先有描述自己西北边塞从军之行,从边塞归来,抱负未展,郁郁不得志,后诗人借扶风主人之口劝慰,“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天子初封禅,贤良发羽翰。”《旧唐书·玄宗本纪》[7]记载,玄宗封禅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冬,“初封禅”应在此后不久的公元726年间。此时,诗人刚从边塞归来,被主人称之为“少年”,这时他年龄应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若是生于公元690年或692年,此时已有三十多岁,若生于公元698年,当时则有二十八岁,称少年尚且合适。
又有王昌龄有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该诗作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此时诗人年近五十,再加上诗人年少家穷,身体不佳,年过半百早已白发苍苍,与诗中的“空老”也极为相符。
再有闻一多在《岑嘉州系年考证》[8]中提到,岑参作诗《送王大昌龄赴江宁》送王昌龄,该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诗中有“白首”二字,或见当时诗人年纪不小。昌龄生于公元698年,此时已有四十二岁,年近半在,说“白首”亦合适。然傅璇琮《王昌龄事迹新探》[9]一改旧日之说,认为岑参诗中所说“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只是一种设喻,说生逢明时未能得用,那就即使白首攻文,也是徒然。傅先生认为以“白首”证其生年并不严谨准确,因此,对王昌龄生年的推断大致可以确定在公元698—公元701年之间。
二、王昌龄之籍贯
关于王昌龄的籍贯,历来说法有三:
“京兆王昌龄”见《旧唐书·文苑传》卷一九〇与《全唐诗》卷一四〇。
“太原王昌龄”见《唐才子传》与《河岳英灵集》。
“昌龄字少伯,江宁人”见《新唐书·文苑传》卷二〇三、《唐诗纪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唐诗品汇》。
史料对王昌龄记载并不详细,关于其籍贯且多有出处。今人根据史料多有研究,尚未有一定论。分析诸家之说后,可以认为“江宁”只是王昌龄官谥,既不是其郡望,也不是其籍贯。这一说法,现在研究者中多数赞同。
“太原王昌龄”之说,胡问涛先生否认了太原是其籍贯的说法。胡问涛先生在《王昌龄年谱诗系》中指出:《河岳英灵集》提到‘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义’云云,均不指籍贯。且认为昌龄是客居在太原,《洛阳尉刘晏与府椽诸公差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旧居太行北’,系指客居并州(山西太原)、潞州(山西长治)而言。” 胡先生否认了王昌龄太原人之说,认为诗中一个“旧”字,是诗人在客居他乡时对过去的追忆。与王昌龄同一时期的殷璠在其《河岳英灵集》中记载是“太原王昌龄”,谭优学在《王昌龄行年考》中认为,殷璠是不会将王昌龄这样著名诗人的郡望写错,而且谭先生指出在当时是有用郡望作为称呼的习惯。蒋长栋先生在《王昌龄籍贯郡望辨》[10]中认为,“旧居”之“旧”,当“旧”到王昌龄父祖之辈或更为久远的岁月,因而也认为“太原”是王昌龄的郡望。但这一说法同样遭到了否定。
《唐才子传校注·王昌龄》[11]中否定了“太原似亦非其郡望”一说,依据为王昌龄在诗《宿灞上寄侍御玙弟》中提到的侍御弟王玙,昌龄与王玙属一房,因为在《旧唐书·王玙传》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12]记载,王玙为琅琊望族,王昌龄“当亦同此”。这个观点同样也遭到了质疑。傅先生论证时有举出一佐证:唐人传奇的《博异志》有称:“琅琊王昌龄自吴抵京国。”《博异志》毕竟为“传奇”,作为史料证据,其可信度远不足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的记载,此其一。其二,王昌龄与王玙是否有关,这点史料记载无多,没有确信的证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王玙乃琅琊望族,身出豪门贵族,王玙父王绍,记载中只有玙一子,王昌龄若系王绍所生,作为朝庭命官,他也是不应该被遗漏。王玙的祖父王仲连、曾祖父王宠、高祖父王羲,也无法证明出与王昌龄的祖父同属一房而且,如《郑县宿陶发大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本家蓝溪下,非为渔戈故。无何穷困耕,且欲驰永路。”王昌龄在诗中曾多次提及家境贫寒,与王玙的家境相差甚远。因此,王昌龄与王玙是亲兄弟的可能甚微。
再回看《宿灞上寄侍御玙弟》,这首诗作于公元734年,诗人任职江宁丞间,因公事暂入长安,而此时的王玙已是身居要职。诗人才高位低,字里行间不乏在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借古讽今,直言无忌,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仕途晋升,而攀附权贵,寻族认亲,与王玙称兄道弟,这在门第之风依然盛行的唐代,并不少见。
王昌龄籍贯,应为京兆长安,这在他的诗中多次有证:《郑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本家蓝溪下”,蓝溪即是灞水。《别李浦之京》“故园进在灞陵西”;《灞上闲居》“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独游》“时从灞陵下,随钓往南涧”;《题灞池》“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水经注·渭水注》:“霸水又左合浐水,历白鹿原东,即霸川之西故芷阳矣,《史记》秦襄王葬芷阳者也,是谓之霸上。”在王昌龄的诗中“灞水”、“灞陵”、“灞上”、“灞池”多次出现,而且每次出现都会是具体的一个点,可以推测出王昌龄的家乡应是在长安东南灞陵以西灞水以北的滋阳村,因此籍贯应为长安。
参考文献:
[1] 李云逸.王昌龄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唐诗大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 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M].唐诗人行年考.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4] 傅璇琮.王昌龄事迹考略[M].唐代诗人丛考.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5] 胡问涛.王昌龄年谱系诗[J].南充师院学报(哲社版),1984,4.
[6] 蒋长栋.王昌龄评传[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7] 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8]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岑嘉州系年考证[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9] 傅璇琮,李珍华.王昌龄事迹新探[M].收入李珍华.王昌龄研究.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5.
[10] 蒋长栋. 王昌龄籍贯郡望辨[J].怀化师专学报,1990.
[11] 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篇2
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李白比杜甫要大11岁。李白与杜甫相识是在天宝三载春,也就是公元744年春,这时李白43岁,杜甫32岁。在这年春天,李白离开长安,再度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而杜甫正处在他人生中最快意的壮游时期。两人在洛阳相遇,并结伴而游,在汴州又遇见高适,这三位诗人便一同畅游梁园(开封)、济南等地。李白和杜甫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天宝四载秋二人分手,历时一年多,日出同游,夜宿同被,友谊不可谓不深。
但我总觉得李杜之交有一个遗憾,就是李杜二人的情感存在不对等性,杜甫对李白仰慕至极,李白对杜甫却了解很少,他只是把杜甫当作一个普通朋友而已。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从我见到的资料里,可以看到李白写了不少赠别诗、怀人诗,其中一些诗流露出他对文学上的挚友的敬仰之情。李白和孟浩然很有交情,和他之间有诗赠答,如《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中道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赞美他像一座高山,是可望不可及的典型。还有大家熟悉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非同一般。
李白和王昌龄有很深的友谊,李白曾为他写过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中表达对友人遭遇的不平、关切、怜惜与同情,故人落难,惺惺相惜之情跃然纸上。
在李杜的交往中,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并不多,现在我们可以见到李白有一首《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他认识到了杜甫“作诗苦”的特点,但总的说来,他与杜甫之间的关系是不能与孟浩然、王昌龄等人之间的关系相比的。
杜甫则不然,他的怀人诗,写得最多最好的,除了怀妻子、怀兄弟的以外,就数怀李白的了。如《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在诗中诗人设想李白会去汩罗江吊念屈原,并想到他会投诗以寄托心中的痛苦。但李白当年并未去过汩罗。从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情感。
又如《梦李白二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被流放夜郎时,当时有人妄传他坠水身亡。杜甫在诗中倾注着对李白安危的关心,嗟叹李白一生的不幸。因为怀念太深,老朋友便时常走入梦里来了。梦中的情景,比写实更诚挚动人,也让我们感到诗人是李白最知心的朋友。杜甫还写了《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等诗作,这里不再赘述。
在后人眼中,同为伟大诗人的李白和杜甫应该是平起平坐的,但实际上二人的情感存在不对等性,在那时,李白不可能把杜甫当作文学上的挚友。李杜之交为什么会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遗憾呢?下面我试着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李白26岁时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漫游兼求仕的时期。在此期间,他遍游中国,广交朋友,结识名流,并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李白初到长安,就被太子宾客、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赞为“谪仙人”,声名益振。唐玄宗召见时也是“降辇步迎”,何其荣耀。后来李白供奉翰林,蔑视权贵,招致权贵的谗毁,被排挤出京。离开长安后,才在洛阳遇到杜甫。
李白的特殊才华和经历使他早已成了知名人士,可以说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了,杜甫仰慕李白的人格与才华是很自然的事。杜甫在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这些都表明杜甫对李白仰慕至极。
李白有的是才华,有的是傲气,他一生中真心佩服的人能有几个?写了《黄鹤楼》的崔颢算是一个,李白看了他写的诗后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又摹仿这首诗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孟浩然和王昌龄也算是李白的至交,李白对他们也是佩服和敬仰的,但还不至于达到对他们诗作进行摹仿的这种程度。其他的就数不上几个了。
李白结识杜甫时,杜甫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刚刚出道,还没有什么诗名,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力作和沉郁顿挫的风格了,李白在那时不可能认识到杜甫在后期体现出的那种杰出才能。杜甫是在困守长安求官以后,尤其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才深入认识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三吏三别”等力作,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
而自从那次交游以后,两人就天各一方,再没有见面了。不过李白是名人,杜甫还能听到他的一些消息,而杜甫呢,又没做过大官,名声不大,先是困守长安,后是隐居成都,李白可能根本没有杜甫的音讯,也没有机会读到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当然谈不上对杜甫有更深的认识了。终其一生对杜甫的认识可能也只限于那次同游时的那点印象而已,苦吟诗人一个。
李杜结交时正逢李白政治理想遭到破灭,其心情是很沉重的,我想他那时也无心去对名不见经传的杜甫做更深的了解,关系仅限于普通朋友而已。
实际上杜甫是被北宋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大力推崇以后,才有今天的地位的。李白对杜甫了解很少,不可能把他当作文学上的挚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的一些因素外,年龄、性格、兴趣爱好、文学主张等也是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名满天下的李白不可能对一个比自己小十一岁的文坛晚辈有敬仰之情的,充其量也只是欣赏或赏识。
篇3
一.咀嚼句式语言,把握诗歌主题
古人说:“诗言志”,“言”指的是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观点、志气及人生感悟等。在古诗中可以知道作者的生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古诗之所以被称作古诗,是因为它用“古文”写成,句式的押韵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中学古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遵循古诗的句式语言特征,从而掌握诗的内容和思想内涵。比如拿杜甫的《春望》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首先,要听朗诵,初识诗,把握句式语言特征。学生通过诵读,初步感受诗歌句式的节奏与韵律。很多学生接触古诗时,往往因为找不准诗歌的情感基调,使朗读受到阻碍。因此,教师要反复加强学生的诵读过程,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名家朗诵的录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朗诵能力,还把握了诗歌的节奏,便于理解诗歌的感情意蕴。其次,要多次朗诵,深入理解和感受。在听完名家的朗读以后,教师要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通过别人的朗读使自己受到启发,从而将灵感注入到自己的朗读之中,深化对诗歌的情感理解。比如学生在听过名家朗读完《春望》之后,会感到浓重的悲哀、无奈之情,从而将这种感受带入到下一次的朗读之中,对于本诗的颈联和尾联的感受不再是一种无奈,而是有如临其境、思家情切之情在其中。学生的感受越强烈,对诗歌的理解也就越透彻。再次,要细致剖析诗歌。对古诗内在涵义的把握需要不断深入的了解,对其进行细致的剖析。一要抓住诗眼,对关键字进行赏析。比如首句“国破山河在”中的“破”字点出国家颓废的形势,“烽火连三月”中的“连”字点明了战争的长久与残酷。二要对诗歌的中心句进行深度的思考。比如末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本诗的主旨句,它写出了诗人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情况下,又叹息自己年老,不能拯救国家命运,更增添一层悲哀的心境。三是对诗歌整体情感的把握。要结合前面的景色描写,为后面的抒情渲染伤感的气氛,掌握古诗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借景抒情。
二.合理导入意境,感悟诗歌主题
想象和联想是导入意境的重要途径。借助这两种方法可以将学生与作者的体验紧密相连,在头脑中创造新的形象,从而激活诗歌的语言和思想。导入意境,让学生用假设的方式领会古诗,弥补了学生对古诗了解的不足,丰富了古诗教学的内容。比如在教学王维的《出塞》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作这样一些假设:假如王维是朝廷派遣到边疆督察边防的官员,他在戍守将领的陪同下日月巡查,他会发现什么,说些什么;假如王维是站岗的士兵,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又会有怎样的思想变化;假如王维是戍守将领的幕僚,当他放下笔墨,走出营地,独自一人伫立关上,又会有什么样的矛盾心理……通过假设的方式,把场景、人物具体化,将古诗的内容想象成为人物对话或者环境描写,再经过一定的语言互相补充、引导,从而在学生的思维里勾勒出一幅幅情感鲜明的生活图景。此外,在假设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诗歌的语言,酝酿诗歌的情感,这样古诗的主题就不再是抽象的标签,而是生动形象的活动场景。导入意境的古代诗歌教学方式可以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实现情感上的融合。
三.适当扩展阅读,印证诗歌主题
篇4
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 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5.22.下列艺术品中最能反映艺术品意境超验层的是(C)
A.陶瓷 B.摄影 C.中国书画 D.雕塑
5.23.在意象的主要类型中,兴象的基本特征是(B)
A.仿真 B.天然 C.主 D.抽象
5.24.左拉、福楼拜、梅里美的小说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是(B)
A.喻象 B.仿象 C.兴象 D.抽象
5.25.从意象走向艺术的实存的第一步是(C)
A.物化 B.想象 C.物态化 D.意向
5.26.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D)
A.喻象 B.兴象 C.仿象 D.抽象
5.27.审美意象是一种(C)
A.虚拟的存在 B.客观的物质存在 C.精神的存在 D.客观——精神存在
5.28.“燕山雪花大如席”中的雪花形象属于(A)
A.喻象 B.兴象 C.仿象 D.抽象
5.29.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是(A)
A.意象世界的创造 B.意境世界的创造 C.表象世界的创造 D.内容世界的创造
5.30.提出了:“意境是中国文化最中心也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这一论述。(B)
A.朱光潜 B.宗白华 C.李泽厚 D.王国维
5.31.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是(C)
A.王昌龄 B.王国维 C.苏轼 D.司空图
5.32.应成为艺术的追求和目标的是(C)
A.创造有意境的世界 B.创造有意象的世界 C.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D.创造有意象的意境世界
5.33.艺术品的核心任务是(A)
A.创造意象世界 B.创造形象世界 C.创造抽象世界 D.创造意境世界
5.34.《荷马史诗》提供了丰富的古希腊的历史资料,这反映了艺术的(B)
A.宗教感化功能 B.认识功能 C.审美功能 D.社会干预功能
5.35.艺术品的外围功能是(B)
A.宗教感化功能 B.商业广告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 D.道德教育功能
5.36.艺术的首要功能是(C)
A.认识 B.道德 C.审美 D.娱乐
篇5
1.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及词作风格。
2.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本上两首词,体会作者在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
3.引导学生掌握用知人论世和解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词。
二、教学重、难点
1.从意象、意境入手体会词人在两首词中不同的愁情。
2.对比朗读,把握词人的创作风格。
三、教学方法
阅读、朗诵、探究、讨论。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王昌龄留意过“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伤春怀人之,温庭筠注视过“独倚望江楼”又“肠断白苹州”的望人不归之思妇,但有一个女子,用笔写自己真实的心灵,抒自己真挚的情感,在词坛上放射出一道新奇的光芒,她就是自号易安居士的李清照。
2.解读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词作风格。
(1)学生阅读资料、归纳整理出要点。
(2)学生将自己整理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后发言。
(3)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李清照生平经历、生活环境、词作风格的主要特点。
(4)引导学生过后查阅相关资料,更细致全面地了解李清照。
3.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词,初步感知情感异同,勾画两首词中的主人翁形象。
4.分析、理解这两首词。
(1)从意象入手,感悟词中营造的意境。(学生阅读、讨论分析,教师点拨)
(2)体会词人的情感,为什么“愁”,愁到什么程度。(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拨,幻灯展示)
(3)将词人的生活经历与词的内容相结合,感悟两首词人表现的不同愁绪。(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点拨,幻灯展示)
意象:薄雾浓云、金兽焚香、重阳佳节、精致的纱橱、高雅的玉枕。黄昏把酒、菊香满袖。西风卷帘、九日黄花。
意境:凄凉、孤独。
愁情:像薄雾,像浓云,像袅袅的轻烟笼罩心头;像秋天的阵阵凉意,又像无形的西风袭入心灵。这是孤枕难眠的离愁、夜半相思的别愁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声声慢》
・意象:乍暖还寒的天气,无情无味的淡酒
・晚来劲急的秋风,似曾相识的大雁
・憔悴飘零的黄花,孤独难熬的黄昏
・经风受雨的梧桐,点点滴滴的秋雨
・意境:凄冷哀伤孤苦悲惨
・愁情:像晚来劲急的秋风一样凄冷,像堆积满地的黄花一样厚重,又如雨打梧桐般哀伤,它压在心头,浸入心谷,无语言诉。
・这是国破家亡的悲痛、夫死孀居的哀丧、孤身沦落凄苦(怎一个愁字了得!)
(4)总结这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两首词展现的主人翁形象。(学生思考后发言,老师点拨总结)
5.引导学生梳理这堂课上学习和运用的鉴赏诗词方法。
(1)知人论世:
①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情感。②同一位作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生活、不一样的情感
(2)置身诗境:①解析意象的特点。②描绘意象组合创设的意境。③勾画作品中的人物。④领悟作者的情感,表现的主题。
6.引导学生朗读李清照的《一剪梅》,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鉴赏这首词。(幻灯展示这首词)
7.对比朗读教材上《苏轼词两首》与《李清照词两首》,感悟宋词豪放与婉约的两种不同风格。
8.作业。
篇6
一、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平时教学,为文本选择课外合适的材料,从课堂向课外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追寻,但如果一味地指导学生去拓展而不运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会受到挫伤,长久地发展下去势必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引到知识这个宽阔的海洋中,还要把学生从茫茫的海洋之中引领出来,让他们能够在其中一个方向,有一种冲浪般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有效地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组织一些课外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这样学生不但会喜欢上阅读,也会养成习惯。
二、课前引导拓展阅读,深化文本
课前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拓宽视野。很多学生在查找资料时,不着边际地查找,找到的资料没什么学习价值。因此,让学生明白要查找哪些方面的资料,从哪些地方查找?定好角度,有针对性。其次,给学生分好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好查找任务。学生在查找的时候,目标明确,找的时候也会比较有重点,不至于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教《故宫博物院》,为了加深文本了解,感受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的热爱。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如:A组搜集《故宫博物院》的有关图片,附上文字说明;B组搜集故宫博物院在古代历史中的作用及结构布局的用处;C组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故事和传说;D组搜集古今中外人们对故宫博物院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在交流的时候,就可以把资料整理成几个板块来汇报,使学生学得更系统,听得更明白。
三、课中拓展阅读、整合信息,激起千层浪
推荐学生阅读与文本关联的作品,帮助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如教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组织李白诗歌的朗诵比赛,查阅、背诵了大量的李白诗歌,拓展阅读。推荐与时代相关联的作品,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强化对文章背景的理解。如教苏轼的《观书有感》,要求学生查找唐宋家的资料和相关作品,交流、分享,以点带面,扩展学生思维,打破了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束缚。题材作品的关联也是值得推荐。围绕文学的题材让学生了解本题材的优秀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针对送别类诗歌,要求学生掌握这种诗歌的表达方式,布置学生搜集、吟诵这类题材的诗歌,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阅读及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四、课后延伸拓展,铺架阅读桥梁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知识的开端。课后拓展是迁移、比较、积累并存。教授完课文《咏雪》后,让学生收集有关雪的佳句和美文,加以对比赏析,感受作品内涵。把心得体会以手抄报、诗文诵读比赛的形式呈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鲁迅的《藤野先生》时,把文本作为学习材料迁移,拓展延伸,感受爱国情怀。《伟大的悲剧》成功地塑造了斯科特等的英雄形象,表现探险家们坚毅、执着、挑战自我,为事业而献身的良好品格,反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挫败的人生态度。教这篇文章时,学生对有些句子难以理解,引导学生课后了解作者生平简介,推荐学生阅读作者其他作品,如《人类群星闪耀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家的人格魅力。阅读教学就应该这样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
五、拓展多元化阅读方式,别有洞天
随着信息技术逐步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出现,如音像阅读,比较直观,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示内容,刺激人的感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网络阅读,借助网络技术,通过上网浏览或在阅读来达到目的,大的信息量和快捷的查阅速度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也是现在学生较感兴趣、极易接受的阅读方式。综合性学习《民风习俗》,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找到有关民风习俗知识的内容;打印图片资料;下载民风习俗音像资料,相互交流补充搜集资料,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厚,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拓展阅读既有文本的拓展,也有音像资料的拓展、图片资料的拓展,通过“屏幕阅读”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体验感悟能力。
篇7
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淡淡几笔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这种写景抒情诗,我们常采用“唐诗素描”法去引导学生赏读。所谓“唐诗素描”就是加以想象,把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融进改写者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山居秋暝》赏读课,我们就采用了此法,在学生初读,了解大意之后,出示了这样一组文字:
首联:秋天的傍晚,山雨初晴,山林被冲洗得清清爽爽,万物焕然一新。袅袅娜娜的炊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颔联: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树枝。晶莹的光辉,在松针的锋芒下,碎得满地都是。清亮的细流潺潺地淌过石头,隐隐地流向远方。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尾联:时光如水,春芳消歇;宁静与闲适,让人真的好想做一个隐者,把这份淡泊,这份淳美,这份幽静而缥缈的景致,留在生命的深处。
让学生轻声缓慢地朗读,体会画面美。通过对上面文字的朗读,力求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接着采用抓关键字的方法继续研读诗歌,体会每句描写的景物特点和蕴涵的感情,小组再商讨诗歌的每一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节奏来读。在首联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空”“新”这样的形容词,但不太会分析。我就加以引导:“空”“新”写出了怎样的景物特点?参照首联的“素描”学生认为是空旷、清新的意境。我又引导学生适时想象,“空山”真的就是山里一无所有吗?它侧重写深远、宁静,不是“山空”而是“心空”, 这两个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寂然、幽邃,也抒发了诗人清悠、静穆的情怀。应该用轻柔的语调、舒缓的节奏,确定清新、幽静的感情基调,读出一种凉爽、清新之感。
以此为例,抓关键词,分析景物特点,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确定朗读基调。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在学生的细致赏析下,动情的朗读中呈现出来。诗歌语言的赏析涵咏、咀嚼品味和诵读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整个过程,由朗读切入,从朗读的角度对诗歌语言进行赏析,最后再以朗读的形式反馈呈现出赏析的成果。课堂上既有朗朗的读书声,又有学生心灵的震荡和思维火花的闪现。在读中发现,在读中表达,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这是一个完整的读赏过程。
受素描手法的启发,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诵读好古诗,我认为还可采用拓展延伸——联读的方法。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仙;古诗;联想;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87-01
唐朝诗人李白一生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被后人称为诗仙。语文教材中也大量选用了李白的诗作,以作为学生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苏教版三年级编选了李白的著名诗篇《望庐山瀑布》,在教学这首诗歌时,教师可围绕李白“诗仙”的雅号,以“仙”字入手,进行如下的教学。
一、了解诗人,奠定“仙”气
有怎样的作者,就会写出怎样的作品。因此,对一首古诗进行解读时,教师和学生需要对诗人有所了解,只有真正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才能更好更快地走进诗歌的内核深处。在教学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在揭示诗题之后,就迅速地为学生出示了李白的生平资料,对李白一生的经历,尤其是对其诗作的风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他奇特而豪放的诗作风格。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回忆曾经背诵过的李白的诗歌,如《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回忆对李白的诗歌进行初步的感知与理解,从而为即将展开的诗作风格的探寻与感知奠定基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急于对诗歌的内容和大意进行讲解,而是紧扣诗人的资料与生平,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进行铺垫。
二、初读古诗,探寻“仙”气
既然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那么这首《望庐山瀑布》是否也镌刻着浓郁的诗仙色彩呢?教师在解读这首诗歌时发现作者不仅用自身的眼光和视角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融入了自身广阔、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将庐山瀑布的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将诗仙的豪放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如何让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仙的风采呢?教师可进行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初步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学生虽然对古诗的理解还处于懵懂状态,但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体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在古诗中寻找李白留下的仙气。学生在深入阅读中,探寻出以下诗句:生紫烟、挂、飞流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以“具有仙气”作为阅读、探寻的标准,学生的认知就不再是纯粹性的阅读,而是融入了自身的认知理解维度的对比辨析,是学生深入感知仙气的重要组成步骤。
三、拓展联想,丰富“仙”气
李白之所以能够被人们称为“诗仙”,主要在于他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和充满灵动智慧的遣词造句艺术。因此,在W生初步感知古诗中洋溢的仙气之后,教师不能将教学止步于此,而要引领学生在不断想象的过程中感受这些灵动语言背后所展现的奇妙境界。以教学“挂”字为例,教师适时追问:“这个字如此普通,为什么会有仙气呢?”很多学生纷纷指出:这个“挂”字将眼前的瀑布紧贴在山壁上的情形描写得惟妙惟肖。看似普通的一个字,却彰显出独到的语言文字功底,起到绝佳的表达效果。此时,教师则再度引导学生想象:“从这个挂字,你仿佛已经看到了什么?”学生在想象中逐步感受到瀑布向下流动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像挂在峭壁上一样,从侧面展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正是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学生才能紧扣这些彰显出浓郁仙气的语言,真正感受到庐山瀑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与诗人进行对话,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维诵读,展现“仙”气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文本中所蕴含的意味,他们难以真正理解。教师切不可将学生理解不了的内容直接强行地进行灌输,而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规律,通过最为适切妥帖的方法来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性感知。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仙气可以探寻、可以阐发,但要想让其真正融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要借助多重形式的诵读,在诵读中感知与深入,从而更好地促进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比如,在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这首诗所蕴含的仙气后,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这种仙气,并将这种仙气融入到生命意识深处。教师可以通过朗诵速度快慢的调整、语调高低的变化、韵律感的和谐等多重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如“生紫烟”的虚无缥缈,“挂前川”的熨帖着力,“三千尺”的极度夸张,“银河落九天”的丰富想象,都可以通过对朗诵速度快慢的调整、语调高低的变化表现出来。在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体验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诗歌朗诵的视频,为学生的朗诵提供模仿和借鉴,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同的诗人会有着不同的风格,诗人的表达风格在诗作中都会留下鲜明的烙印。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教师正是紧扣作者“诗仙”的特点,引领学生经历了奠定“仙”气、探寻“仙”气、丰富“仙”气、展现“仙”气的过程,启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气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看标题。诗歌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而诗歌的标题是诗词的题眼,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思乡之作。
2.看作者。诗歌是诗人精神世界的袒露,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读懂诗人的情感,就需要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了解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李清照的一生比较曲折,前期生活幸福,多写少女的欢乐和的闲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意境优美怡人。
3.看注释。鉴赏一首诗,除了诗的主体外,不能忽视诗歌的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4.看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很多意象积淀了基本固定的意义。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它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其他如鸿雁、杜鹃、双鲤也多含有思乡的意思。而梅花、、荷花、松竹等多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意象。
5.看诗词中关键词句。古诗中的一些词句往往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如高适的《除夜作》中“客心何事转凄然”的“客”点明作者远离家乡。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凉”是关键词语,既表明雨后天凉,又点明作者的情感――因友人离去而心凉;“愁”则直接点明情感。还有一些表示色彩的词语。
篇10
关键词:元代;河南儒学教育;书院
中图分类号:K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116-05
金朝末期,河南①是蒙金战争的重要战场,金朝灭亡后,河南的儒学教育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元朝统一全国后,当地的教育水平又有哪些新的发展?目前学界研究对元代河南官学、私学、书院等发展情况均有涉及,但大多失之简要。②本文拟对此作一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大蒙古国时期教育形式的多元化
大蒙古国时期,受战争影响,北方各地学校大多遭到破坏,中原士人生存困窘。如元太宗窝阔台汗七年(1235),徐霆出使燕京,亲眼见到当时儒士的生存境况:“外有亡金之大夫,混于杂役,堕于屠沽,去为皇冠,皆尚称旧官。王宣抚家有推车数人,呼运使,呼侍郎。长春宫多有亡金朝士,既免跋焦,免赋役,又得衣食,最令人惨伤也。”③这一时期,私相授受是北方士人传承学问的重要途径,而一些地方学校也在严峻的社会环境中持续运转。
1.私相授受
金朝灭亡前后,儒士与普通民众一样,或被驱为奴,或四散逃亡,命运多艰。进入新朝后,一些士人虽然获得仕进的机会,但仍不忘传授学问。元太宗十三年(1241),姚枢出为燕京行台郎中。后弃官,携家来到辉州(今河南辉县),“作家庙,别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敦)颐等像,刊诸经,惠学者,读书鸣琴,若将终身”④。河南廉访使杨奂定居洛西,专以讲学为业,“诱掖不倦,及门者后皆知名”⑤。待战乱局势稍为安定,更多士人专以教授为生。金末名士李俊民,“居乡闾,终日环书不出,四方学者不远千里而往,随问随答,曾无倦色”⑥。邢台人王德元,壬辰之乱,“避兵来许,许人以为师。出其门者前后数十百人。经先生口授经者今且老,犹历历成诵”⑦。河东人赵鹏,“北渡后,流寓淇南(今淇县南)”,以“教诸生为业,识者多之”。⑧
2.学校讲学
蒙金战争虽然使得地方学校多惨遭破坏,但一些地方乡学仍在运转。如哈剌鲁人伯颜祖父定居濮阳县南月城村,伯颜“恒执书册以游乡校。母亦贤明,遂使就学”⑨。又如中书粘合开府彰德,杜瑛入其幕府,“传经授业,后学满门”⑩。再如王昌龄领卫州事,名士徒单公履听说王昌龄主治卫州,“幡然来归”,王氏“为治堂Z,极宾礼,选子弟之开敏者,从而师之”,此后,“郡之文风尤为P恕薄B11
在大蒙古国时期,河南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以下两点值得提出:
其一,彰德、卫州是当时河南文化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金末,彰德、卫州成为各地儒士避乱较为集中的地方,“金之将亡也,遗老儒硕皆来居相”“各以经术教授相,盖彬彬乎多文学之士矣”。B12众多文士的汇集,自然对地方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其二,随着少数民族的南下,居处汉地的各少数民族逐渐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开始有人接受儒家学说的教育。蒙古人塔出、雍古马祖常父辈便是显例。塔出为成吉思汗季弟别里古台曾孙、霍历极之子,塔出“性温厚,谦恭好学,通经史,能抚恤其民云”B13。雍古部族马氏家族也是接受汉文化较早的家族。马氏家族金末迁开封,在金、元两朝为官。他们很早就非常重视儒学与儒士。元宪宗二年(1252),“料民丁于中原,凡业儒者试通一经,即不同编户,著为令甲”。“儒人免丁”的政策,即始自马祖常的曾祖父月合乃。月合乃“举海内贤士杨春卿、张孝纯辈,分布诸郡,号称得人。又罗致名士敬鼎臣,授业馆下,荐引马文玉、牛应之辈为参佐,后皆位至卿相”。B14可见,马氏家族为中原地区的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
二、元朝时期官学教育的普及
世祖忽必烈继位之后,在私学继续发展的同时,地方官学得以正式设立和恢复。中统二年(1261)八月,“王鹗请于各路选委博学老儒一人,提举本路学校,特诏立诸路提举学校官,以王万庆、敬铉等三十人充之”B15。河南地区的学校在此背景下也相继恢复与建立起来。
1.纪念地方贤士而兴办各类学校
纪念地方贤士是地方官员积极出面建立学校、教育后人的重要动力。在这些学校次第兴建的过程中,地方官员或当地缙绅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间兴办的学校,一类是为纪念地方先贤而建。如为纪念诸葛亮而建的南阳书院于至大二年(1309)春开工,皇庆元年(1312)秋落成。B16为纪念苏辙晚年“归休乎颖(颍)上”而建的颍昌书院,是在许昌人冯梦周倡议之下,集资建立的。B17马润出守光州期间,“乃立学官而躬教之,谓司马公实生是邦,家而奉祠,示之德行,规以革其顽鄙”B18。可见,光州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司马光的影响。
另一类则是为纪念当代t士而建立。如位于洛阳偃师的缑山书院,就是为纪念杜瑛而建的。“河南部使者请建书院”,得到朝廷批准,于是,至正元年(1341)五月,建立缑山书院。B19鲁斋书院与雪斋书院则分别为纪念元初大儒许衡与姚枢而建。大德年间(1297―1307),许衡乡人王纪即在覃怀“作祠庙学西偏”,但“庳隘弗称”,后因其学地处许衡故乡,始改为书院。B20至正七年,监察御史上书:“圣朝以鲁斋许文正公从祀孔庙,覃怀又立书院,先生(姚枢)首倡道学,辉州讲道之地,宜立书院,设山长,以淑诸人。”得到朝廷批准。B21而位于许州(今许昌)的长社县学,则是因纪念为当地教育做出贡献的王德元而建。金末壬辰之乱,王德元避兵许州,以教授生徒为业。王氏卒后,地方官府于大德八年(1304)“以其宅为长社县学,立礼殿讲堂,赋其田以为廪饩”。至大元年(1308),门人郝守宁与众人“筑屋于学,以奉先生遗像。于是县长吏、学官、诸生,以春秋释奠先圣之明日,遂祠之。岁会田入三之一,以具祀事”。B22
2.旧有学校得以重修
从大蒙古国时期开始,一些地方庙学便被相继修复。如汴梁庙学,“始终五十余年,凡资画十二官而后完”。至元二十七年(1290),汴梁新庙成。B23卫州在金朝即有庙学,金末毁于兵火。元宪宗八年(1258),知州王昌龄首先在故基之上加以修复。后经至元三年、至元十三年持续修建,至大德九年(1305),“中外修完”。工程完工后,其“土木之崇,饰像之尊严,与夫师生之位、贮储之所,较邻郡为有加”。B24再如彰德路,当地庙学于金末遭兵毁,“国初,郡侯李帅芟荆榛,夷瓦砾”,率领步卒在遗基之上复建,后因“雨潦堕废”,“至元六年己巳,总管王遵重建,继之营修者时有人焉”。B25
世祖继位后,河南地区修复学校的活动不断开展,并且一直持续到元末。如塔必迷失出任卫州路达鲁花赤时,“孔子庙兵后废撤不复者五十载”,塔必迷失首议加以修建,卖掉二马并以两月俸禄以佐所费,并与路总管陈v一道共襄盛举。庙成,“壮丽甲诸郡,释菜告朔,文物煌煌”。B26至元二十四年,脱脱与黄君卿同守郑州期间,因当地庙学过于卑陋,于是在汉故基之上加以整修,“圣宇贤庑,师席生斋,下及于井灶,备具一新”,工程于当年二月开工,次年七月落成。B27登封北宋年间即有庙学,皇庆二年(1313),当地耄老于废址之上加以营建,“为殿以祀先圣先师,堂以讲诵”,后“圮坏不葺”。后至元五年,工部郎中温格非“率其里之士,出私财斥新之”。后向朝廷申请,改为“颍谷书院”。B28至元二年十月,宁陵县(今宁陵)达鲁花赤脱欢溥化目睹庙学“大成殿规制未宏,屋宇陋而不具”,乃与县尹王澄共议,于次年二月,先捐俸为倡,“市财佣工”,重修大成殿门前垣,立行敲牛新建屋两间,起西斋,新东斋。未几,王澄因病去职,脱欢溥化独自完成庙学修缮之事,并整顿核实学田收入。他勤劳于庙学之事,也感动地方人士纷纷出资捐助。B29至正八年(1348),撒台出任鲁山县(今鲁山)达鲁花赤,见当地庙学屋宇摧坏,即与判簿陈鼎相商重修,不一月即修成。又重修宫墙、讲堂,讲堂宫墙落成后,“巍然可观”。B30
此外,县级以下的学校也受到关注。如偃师县府店(今偃师府店镇)庙学。延v三年(1316)秋,贾渊出任偃师县尹,见府店旧有文庙,“睹其庙貌倾溃,圣像残毁,瓦砾积阜,荆棘翳如”,即谋于僚属,“劝率士庶,出资给力”,且“官为割俸”,以助修学经费,逾年告成。B31
3.为弥补地方教育不足而重新兴建各类学校
元朝统一后,河南境内教育资源缺乏的基层地方在各民族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新的学校也得以次第兴建。如仪封县(今兰考东北)因战火遭毁。宪宗二年(1252),仪封县在新地重建,中统四年(1263)秋,县尹裴满与达鲁花赤奥兀剌等人相商后,捐俸相倡,建立庙学。B32帖木儿不花出任光山知县,与同僚及当地“耆德”之士相商建立书院,以“育人材广教养”,并以此纪念当地先贤司马光,得到众人支持,“乃买县治西偏故第袤若干亩”,名为“涑水书院”。“辟斋五,聚邑士之俊造与幼而学者分教之。游息之所,讲肄之室,庖廪井厩,靡不备具。贫无以资学,及四方宦而游者,至则如归。”B33
元代后期,地方的兴学活动依然存在。如穰县(今邓州穰东镇),月鲁不花出任该县达鲁花赤后,出其田禄以倡导兴学,民间响应捐款,在邓州州治之西买地建设,立孔子、颜子以下14人之像,并绘72子以及其他从祀诸儒,建立学舍廪厝,使师生安居,并表题其曰“穰县之学”。B34
这一时期,地方乡学也次第设立。如梁贞任济源县尹期间,“立乡校,设师弟子员,集孝弟节义等事,使读者有所兴起”B35。野仙若思任柘城县(今柘城)主簿,设立社学,“择端士职训,而文风益振”B36。
除了官方的兴学活动外,一些人还以个人之力加意兴办教育。如h手军千户、克烈人勖实带随军南征时,所至之处,唯以搜求图书、拯救被俘士人为务。天下底定,兵火刚刚平息,便在所屯之地建伊川书院、立社,以教导民众。B37
三、兴学的举措与效果
元代河南各级地方官员通过种种努力,使得庙学、书院等各类学校遍布河南各个地区。元代河南地方儒学之所以普遍得到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官员重视兴学
元代河南地方官员不仅积极加强学校师资等基础建设,而且亲督课业或亲自督建相关设施。如马祖常之父马润出守光州,“乃立学官而躬教之”B38。又如鲁山县达鲁花赤撒台在重修当地庙学宫墙、讲堂时,“不避酷暑,朝来分工之毕,入县署事,午后衙散,复来都工,如此然后讲堂宫墙皆得落成,巍然可观”。天暑之时,撒台“又以规划于明伦堂前起盖凉棚,令诸生肄业于斯”。凡朔望之日,撒台与判簿陈鼎二人“率僚属并各保社学师生五百余员,躬诣文庙行香,会集讲堂,讲明道义,问难义理,考正课业,不倦”,“又于宣圣殿前后栽种埋头畦桑千有余株,区田一所,及衙散之后,不时下学亲诣地内,耳提面命,教以耕耨,令众取式,期于有成”。B39
2.割地助学
在地方统治者及势要之家的支持下,河南各地学校都拥有多少不一的W田,以维持师生日常支出及祭祀所需。如武宗年间(1307-1311),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何玮“以地三千亩立书院于南阳祠忠武侯”B40。英宗至治年间(1320-1323),光山县涑水书院成立后,当地政府则“置稻田若干亩,为收岁入以赡,且以供祀事”B41。此外,一些地方大族还不惜割让私田以充学校田土。如赵良弼,“故有地三千亩,乃析为二,六与怀州,四与孟州,皆永隶庙学,以赡生徒,自以出身儒素,示不忘本也”B42。
3.加强书院藏书
藏书的多寡是衡量书院等学校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学校兴复或建成之初,配备藏书即受到官方或有关个人关注。学校藏书主要来源于官方和私人捐赠两种途径。蒙古人千奴任官廉访使时,曾积极推动南阳书院藏书。南阳书院建成后,“乃葺旧阁,谋藏书也。会宪使历山公俾提举学事者萃列郡校官板本书至,因庋之其上,以待学者。汇经史子集为入架,架有壁而加~焉”B43。颍昌书院建成后,许昌人冯梦周不仅将所藏书版归之书院,而且,“其平日捐金以购买之书籍,自六经传注子史别集以至稗官杂说,其为书凡若干万卷,亦悉归之书院”B44。汲县人张思明“积三十年,得凡经史子集若干卷”,后将其放在共山书院。B45
4.重视对教师的聘任
各地学校普遍重视对师儒的选择。如颍昌书院建成后,对于“训导之师,则慎严其选”“必经明行修可以成就人才者”才能膺任,“岁以地三顷之入给之弟子,不u廿员,多则耗其师之力。旬月季严课试法,必弟(第)其高下,激赏以示劝惩”。B46孛术鲁,“年出二十,号称巨儒,由宪府荐,授襄城学官。汴省右丞廉公恂辟掾,辞,擢汴学正”B47。一些地方官府或个人甚至不惜重金聘任名师。如登封庙学修缮时,当地官员“捐重币以聘学完行修士为师,以教其乡之子弟”B48。又如濮阳当地的乡校讲室亦乐堂落成前后,唐兀崇喜(字象贤)“与兄思贤暨闾里信义大夫诗礼之家,愿备厚礼,敦请新除密州儒学正唐兀彦国先生以主师席,教诲各家子弟”B49。
从以上兴学的举措来看,元代河南的儒学教育大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不仅更多的普通家庭能够接受儒学教育,而且不少地区的学子还有机会接受学问精深的学者的教诲,河南儒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直至元代后期,与江南各地相比,河南的教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元末郑元v在《颍昌书院记》中写道:“江南归职方,书院之建几十倍于昔。若中州先哲之所过化、礼乐刑政夫岂东南所可企及?然由仁庙设科取士,考于各省士额多寡,河南许洛为天下中,然河南士额视江浙裁什之六,则夫两地学校盛衰概可见已。”B50
这里,郑氏从科举取士名额分配的角度,认为河南行省学校与江浙地区还有很大差距。至正四年,郑元v所作《送赵克上序》云:“自仁庙设科取士,更今三十一年,初虑科举久废,士习不同,于是河南省三岁贡士裁七人,视湖广则少矣,视江西则尤少,视江浙裁三之一。今更一世累圣继明,河南士类曾不少增,而士论亦恬不以怪。夫河南为国家内地,其归版图,甲子两周于兹矣。自昔士之成文武之才,就道德之实者,三代以降,概多出于大河之南,顾至于今而士气疏落,乃若此。”B51
前引郑元v对河南行省与江浙行省“两地学校盛衰”的感叹,与这里所说河南行省“至于今而士气疏落”的感叹,似乎说明,元代江浙地区的教育水平要远远超出河南行省。那么,事实是否真如我们分析的这样呢?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如李治安教授所言,河南行省贡士名额偏少,只是对“河南行省大片原南宋辖地的南人贡士名额偏少”的抱怨和牢骚。“从总体上看,河南行省乡试合格者参加朝廷会试及御试的登进士第的人数,在全国各行省中还是比较靠前的,仅次于江浙、江西。”B52因此,决不能仅仅从郑氏表面所说而因此否认河南行省儒学教育所取得的发展与成就。
通过以上考察,不难看到,元代河南地区的学校教育呈现出如下特点:其一,蒙古灭金后,北方地区相对较为安定,甚至一些南宋士人也w居于此,这无疑为各族士人学习汉文化提供了机会,儒士在各地的讲学等活动,使得儒学不断延续下去。其二,忽必烈继位以后,在蒙、汉等各族官民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建设得到发展,从而使河南的教育在宋代之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其三,各地的少数民族官员或倡议兴学,或主持兴学,或延师以教乡民,从而在地方得到百姓的赞许。如马祖常之父去世后,乡人“思慕郡伯之政,念其子之劳而将去”,于是帮其卜地,并修葺房屋以安家。在光州定居期间,祖常与乡邻和谐相处,“寒冬不耕,其父老各率子若孙,持书籍来问《孝经》《论语》孔子之说。”B53其四,尽管元代河南的教育水平与江浙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来看,各种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措施在各地普遍实施,不仅使接受儒学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且使河南儒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注释
①元朝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设立行省制度。其中,河南行省地域辽阔,辖境包括今河南省大部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当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所以又称河南江北行省。本文所涉及的地域,是以今天河南省的地理范围为界。
②代表性的成果,如河南教育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河南教育通史》,大象出版社,2004年;任崇岳主编:《河南通史》(第三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1996年第4期。
③彭大雅、徐霆著,王国维笺证:《黑鞑事略笺证》,《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15页。
④B13B14B42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3711、2906、3245、3746页。
⑤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九《薛庸斋先生墓碑》,《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60―361页。
⑥杨奂:《李状元事略》,李俊民:《李俊民集》《附录一・生平资料》,魏崇武等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第245页。
⑦B22虞集:《虞集全集》上册《许州长社县王先生祠堂记》,王c点校,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64、664页。
⑧王恽:《秋涧集》卷五二《金故朝请大夫泌阳县令赵公神道碑铭(并序)》,《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21-122页。
⑨潘迪:《伯颜宗道传》,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附,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⑩胡祗y:《胡祗y集》卷一八《缑山先生杜君墓志铭》,魏崇武、周思成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381页。
B11王恽:《秋涧集》卷四七《故真定五路万户府参议兼领卫州事王公行状》,《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70、71页。
B12崔铣辑:嘉靖《彰德府志》卷七《选举志七》,《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第3页上。
B15宋濂:《元史》卷四《世祖纪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74页。原文系此事于“九月”,当以八月为是。参见陈高华《元代的地方官学》,氏著:《元史研究新论》第379页注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B16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七《南阳书院碑》,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299―300页。
B17郑元v:《侨吴集》卷九《颖(颍)昌书院记》,《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59―360页。
B18B38虞集:《桐乡阡碑》,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附录三,李叔毅点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89―290、289―290页。
B19B20许有壬:《至正集》卷四三《缑山书院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七),台北新文S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12、215页。
B21许有壬:《圭塘小稿》卷六《雪斋书院记》,《丛书集成续编》第13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第676页。
B23姚燧著;查洪德编校:《姚燧集・牧庵集》卷五《汴梁庙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85―86页。
B24王公孺:《卫辉路庙学兴建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
B25许有壬:《至正集》卷三七《彰德路儒学营修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七),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89页。
B26王恽:《秋涧集》卷五一《大元国故卫辉路监郡塔必公神道碑铭(并序)》,《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16页。
B27胡祗y:《胡祗y集》卷九《郑州重修庙学记》,魏崇武、周思成校点,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257页。
B28王沂:《颍谷书院记》,洪亮吉等纂:《登封县志》卷一七《学校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549―550页。
B29辛明远:《重修庙学碑铭(并序)》,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4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23―124页。
B30张:《重修宣圣庙学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93页。
B31侯朝纲:《重修府店庙学记》,魏津修,张让山纂:《弘治偃师县志》卷三,《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第6页。
B32王恽:《秋涧集》卷三九《睢州仪封县创建庙学记》,《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一),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528页。
B33B41管t:《涑水书院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3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88、588页。
B34余阙:《青阳先生文集》卷三《穰县学记》,《四部丛刊续编》第72册,上海书店,1985年,第3页上。
B35许有壬:《至正集》卷五六《故朝请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梁公神道碑铭》,《元人文集珍本丛刊》(七),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264页。
B36奴都赤:《野仙德政碑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4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18―119页。
B37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二二《故h手军总管克烈君碑铭》,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836―838页。
B39张:《重修宣圣庙学记》,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593、594页。
B40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八《梁国何文正公神道碑》,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34页。
B43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二三《尊经阁铭(并序)》,《元代珍本文集汇刊》本,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861页。
B44B46B50B51郑元v:《侨吴集》卷九《颖(颍)昌书院记》,《元代珍本文集汇刊》,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1970年,第360―361、360、358、298页。
B45柳贯:《柳贯诗文集》卷一六《〈共山书院藏书目录〉序》,柳遵杰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37页。
B47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元故中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南阳郡公谥文靖孛术鲁公神道碑铭(并序)》,陈高华、孟繁清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第121页。
B48王沂:《颍谷书院记》,洪亮吉等纂:《登封县志》卷一七《学校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550页。
B49潘迪:《亦乐堂记》,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育材卷》二,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B52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中华书局,2011年,第204页。
B53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卷八《石田山房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