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鲁迅范文

时间:2023-03-14 21:4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心目中的鲁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心目中的鲁迅

篇1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我国有这么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伟大的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位大文豪正是他,鲁迅。

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他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即使自己生病了,也坚持工作。鲁迅先生非常珍惜时间,他总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给进步青年回信,默默关心着,并用许多警句名言来教导他们,也同时教导我们。鲁迅是中国的一座伟岸的山,是一片浩瀚的星空。要想跨过它这座大山,必须学会他说过的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很多人说鲁迅先生是天才,其实不是的,而是他珍惜时间,就像前面说的,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所以他比别人出色,优秀。

在这位慈祥的老人逝世之后,许都人都用散文和诗歌的形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魂。鲁迅先生是我们所有人心中最受尊敬的,最受爱戴的。

篇2

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于鲁迅先生,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读过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陌生是因为我对鲁迅先生还充满着许多疑问。比如: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认为答案是严肃。因为鲁迅先生的神情是严肃的,文章是严肃的,笑也是严肃的,同时也充满着慈详。从鲁迅先生的“笑”和“文字”中读出一份执着、固执和严谨,每一个文字都含着深刻的含义,耐人琢磨;同他本人一样需要细细品味……

这也就是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起来怪怪的?所以我一直避开这些文章,去读曹文轩、去读《草房子》。可是我发现这些文字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而鲁迅先生是不明说的,只有仔细品味,才能有所体会。

我觉得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时会比较乏味,因为大多数文章都有着一样的写作风格,我知道是因为当时年代的原因,所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悲凉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有时读了,让人一筹莫展。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严厉而慈详。

六年级:新梦圆

篇3

关键词:师德;师爱;热爱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53-02

假如你是一名教师,就请你静下心来,用心阅读学生的文字,体会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我心目中的老师,要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富有幽默感,必须注意自己的“光辉形象”,不一定要西装笔挺,但一定要干净整洁。要有坦然自若的姿态、形象化的教学……

――我心目中的老师,最好能知识渊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他(她)都能侃侃而谈。从孔子到巴尔扎克,从鲁迅到莫泊桑,甚至列宁和马克思,他(她)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他(她)能和女同学一起讨论三毛、琼瑶,也能和男同学一起畅言金庸、古龙,甚至还会因为范志毅踢足球的脚法跟我们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候,我更希望老师不单单只是我们的老师,更像是我们的大朋友!

――我心目中的老师最好能让枯燥、乏味的课业变得生动而有趣,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我心目中的老师,要关心学生。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一视同仁地对待,就像父母亲一样!――一天夜里,我做了个美梦:梦中没有习题、试卷,只有课堂上时不时发出的笑声,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声情并茂的讲课,偶尔一个小笑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声、歌声,充满了整个梦境……

当我们聆听完上述孩子们心灵的呼唤,在稚嫩的文字中拷问我们的良知的时候,“师爱”一词便浮出脑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言:仁者爱人。欧洲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说“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教育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作为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的教师,应当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关爱,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甚至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师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这种师爱,铸造高尚的师德呢?

一、热爱学生是奠定师德的基本内容

师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热爱学生,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才能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学生是教师工作和服务的对象,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条件,是师德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一位优秀教师的魅力,绝不仅仅来自他渊博的知识和堂堂的仪表,更来自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相信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因此,教师要爱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看到他们他们具有的极大的可塑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

二、尊重学生是培养师德的必备条件

尊重学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好教师的必备条件。缺乏“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教师,往往无视学生的创造力,有意无意地扼杀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不惜占有学生自由发展与休息的时间尽量多布置作业,以使自己所教课程的考试成绩不落别人之后;甚至动辄训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这样的教育,几乎已经被所有的国家所摒弃。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1999年对当代世界青年提出应当“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相处”。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灵魂所在。所以我们必须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加强自身素质。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爱心教育是一种高深的教育境界,是一种气度和修养,实施爱心教育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完善人格的必要措施。

三、平等对待学生,是衡量师德的一把标尺

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在教育中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并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公正就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不能以学业成绩、家庭条件为依据让部分学生享受“特权”。现实中教师编排座位就是一个焦点问题,有的教师总是安排那些成绩好、家庭社会地位高、与自已有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坐在前排,而把那些成绩较差和教师心目中所谓不听话的孩子放在后排。所以,座位成了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包含着非常明显的歧视倾向,这显然违背了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待遇原则。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那份宽广而深厚的爱,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虽然他们存在差异,但他们各自有不同的优点,渴望老师像伯乐一样发现他们的优点,得到鼓励和赞扬、肯定与信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乐地成长。

四、了解和关心学生,是铸造师德的深入体现

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做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请听听学生的心声吧:老师,我希望你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还要教我们做人;老师,请您也把我当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所作的努力;老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我的能力;老师,请你不要总带着严肃的面孔,我们喜欢和蔼可亲;老师,我不要当温室中的花朵,只想成为飞入云天的雄鹰,希望您教会我飞翔的方法,然后把我高高托起!”

五、严格要求学生

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相结合。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经常为他们“修枝剪叶”,才能使这些“小树”茁壮成长。所谓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丝毫不能放松,不能因其事小或年纪小而姑息,要防微杜渐,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六、为人师表

篇4

我从小生活在上海,和绍兴虽近却没有什么往来。直到童年时的一天,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突然回到家里,我正庆幸爸爸可以陪我了,可是他却从此病倒,而且是无法治愈的罕见病。此后的几年里,我内心抑郁,深叹别的孩子天真幸福时,自己却小小年纪就要担上生活的重任。

之后有一天,在回家看望父亲的路上,经过四川北路鲁迅在上海的故居纪念墙时,看到了墙上贴着这样一句话—“我很感谢我父亲的穷下来,使我因此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到这句话的力量,可当时的我却被深深震撼!顿时意识到,应该换一种方式理解生活。对于我来说,除了对父亲过早离去的惋惜和对他的不舍,更多的真的是感谢。感谢生活,感谢父亲,感谢我所有经历的一切。从此,我在别的孩子玩耍时努力画画,我在别的孩子休息时努力挣学费……

如今的我,又在“绍兴的鲁迅纪念馆”看到了刻着这段文字的牌匾,心里何止百感交集。如果当时没有看到这句话,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还会不会坚持画画?会不会如此满怀着爱去做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呢?如果你也正被生活的琐事烦扰,来绍兴感受一下这正能量满满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吧!

其实小时候喜欢鲁迅的书还有一个原因—他书里的版画,是我之后自学木刻的起点,虽然书中的版画不是鲁迅制作,但是鲁迅先生却是中国版画的重要推动者。他经常组织青年木刻家座谈和展览,编选了很多国内外木刻版画集,还自费编选了中国第一本新兴木刻选集。在鲁迅故居,除了能看到鲁迅先生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还能看到他书中版画的作者赵延年先生的版画作品展,你也可以试试用版画回味原先读过的那些故事!

毡帽也是绍兴特色的标志!大街小巷、河边、乌篷船上,戴着毡帽的绍兴大哥随处可见。甚至上了公交车,正在掏零钱,却发现司机大哥也扣着一顶毡帽—这实在是很有趣的一道风景。

门槛和屋脊恐怕是最能让人边走边体会绍兴柔软中那份坚毅的地方了,到处可见或新或旧的坚强屋脊,还有各式的门槛,这中间的微妙感觉,只有你亲自来跨过看过,才能体味。

习惯了在快节奏中不停追逐,来这里随手涂一张速写,在不经意出现的小桥上坐坐,感受放慢了的时光。爱极了这般惬意的午后时光。

最美绍兴

Q:你在绍兴最享受的是做什么事?

A: 在绍兴的一天傍晚,天下起小雨。沿河两岸的住家亮起了灯,水中的船亮起了灯笼,我就在雨中慢慢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觉得非常平静,非常享受,那是我心目中的江南水乡——绍兴。

Q: 在你脑海中,“最美的绍兴”是怎样的场景?

A: 我喜欢作为水乡的绍兴那种最家常、最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清晨的时候,因为水边雾气重,小镇还朦朦胧胧的。住在水边的人家已经端着一脸盆衣服到水边洗了,用手搓洗,用木槌敲打。

篇5

冬天的气候是一片枯燥的“绿”叶,即使绿的出色,但也比不过那冬天的孽杀。干燥的口唇,嘴边喃喃的,说不出话,只能用口液来滋润着;脸庞也起了皱,像干旱的田块,一点也没有水分和营养。人看起来就像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手伸入了口袋中挂着,胆小怕事似地颤抖着那身体,展着庞大的肩膀,手却插入口袋,胸膛弯了像个月牙,多像一只“巨大”的纸老虎!!!毛骨悚然的寒风像针刺般,扎进了你的身体,传入了你的体内,随着血液的循环,让血液都“冰洁”了冷色的!随那寒冷的让人哆嗦的风,在空气中往着袭来,就像一个不堪一击的弱者战死在无情的战场上,为何没有一个真正的战士站出来呢!!!

冬天有多美,的确很美,但美中的黑暗已经多过它的自身!如果北方,飘着弥漫的小雪,在眼前漂浮着,的确不伤自己,只要我们拥有棉袄的温暖,但如果下着大雪吧,那就得淹没了自己,防也防不过。望着外表的貌美如花,其实内心比臭豆腐都不如。有时还臭美的以为自己了不起似的,如果夏天来了,你的嚣张便变成胆小怕事的毛毛虫颤动的圈在一团。人类也莫过如此。

几滴纷飞的泪水流下,它是冬天的雨滴,他们的哭泣,那可不是甜的,而是咸的,雨水即使打落过大地,即使也滋润过田野,但大地万物却不知然的回报,就像社会上的一些人——一些孩子,不会感激的拥抱,而是一巴掌的打到曾经疼爱过,关爱过他们的人,他们会反悔吗?几乎全然的默认为这是一件常事罢了。

何时“夏天”还会来临,何年“冬天”会不带一点痕迹地离去?!……我不知道何时何年,因为我们知道得太少了!!!我们还要被冬天的残忍包围着,孽杀了所有!正义的夏天的阳光赶快来临吧!我们不要再被冬天的残忍蔓延全世界了!

篇6

每到一个新地方,我们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太聪明、太有智慧的人当不了开心的游客。我是个很阿Q的游客,认为在陌生的地方给当地出租车司机骗,是个跟游客身份很般配的情况,也是一种欢迎我们的游戏。我们要有“给人骗钱是应该的”的心态。与异乡司机再碰头的机会等于零,如果他骗得开心,我们被骗得不在意,也就是开心。这方面,我颇有心得。

我喜欢出租车司机,更喜欢主动的司机。坐上出租车,你可猜想司机的国籍,期待他告诉你一些小故事。有一次,我在纽约坐出租车从中央公园前往曼哈顿,古巴籍的老司机告诉我,他曾经是古巴国父卡斯特罗的亲密战友,一起出生入死。卡斯特罗是我心目中的革命英雄,我听得心花怒放,可是心中还是在理性地想:真的?

在南非搭出租车,你可以遇到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科特迪瓦、卢旺达等只有在课本里才会看到的国家来的司机。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十分健谈。我真想用录音机,录下他们所说的小故事。

墨西哥有好几年是世界上唯一还在生产大众甲壳虫房车的国家,所以当地的出租车是清一色的甲壳虫。因为只有两道门,所以需要改装,拆除司机旁的座位,方便乘客钻进后面。穷则变,变则通。

德国出租车八成用奔驰,司机衬衫领带,衣着笔挺,很专业的样子。在高速路上因为不设车速上限,如果你说要赶飞机,在公路上你就已经会有要起飞的感觉了。

新加坡出租车很多属于一家叫“Comfort”的公司,服务很不错。如果司机超速,警报就会“叮叮”地响个不停。但有些司机会毫不理睬,任警报声“叮叮”不绝,令人神经紧张。晚上六点后,司机可以收取高一点的车资,所以在这半小时前,整个城市的出租车都会隐形。司机们会躲在偏僻的地方,时间一到,蜂拥而出。

篇7

2.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3.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6.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0.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结晶。父亲、母亲将他们的爱深深地溶进了我们的血液中,溶进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我们的脉管里永远流动着爱的血液。没有天的高远,鸟儿不会飞翔;没有水的灵动,鱼儿不会潜游,正是因为有了那如山的父爱,如水的母爱,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的幸福、快乐、充满阳光。

11.我问天空,世界上什么最伟大,天空说,雄鹰的搏击最伟大,但我却说,父爱最伟大;我问大地,世界上什么最温暖,大地说,阳光的照射最温暖,但我却说,父爱母爱最温暖;我问草儿,世界上什么最坚强,草儿回答说,巨大的岩石最坚强,但我却说父爱母爱最坚强;我问时间,世界上什么是永恒,时间说,世界上没有永恒,但我却说,父母的爱是永恒……

12.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1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4.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1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17.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18.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9.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0.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

2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22.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23.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24.当我们在一些难关面前停顿下来的时候,他总是说:“你会把它弄好的!凭你的聪明,这点小事是难不倒你的!”而我们往往就因为父亲这句话,奇迹似的把本来弄不好的东西弄好,对本来视为畏途的工作发生兴趣。

25.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父亲的爱,无处不在!

26.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27.越长大,父亲就越老,当你常年在外工作,回家看到沧桑的父亲,你才明白每一次打电话给他,他总是说:“我没事,你不用担心,自己在外面多注意身体,做事注意安全,不用挂念我。”其实都是满满的父爱,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理解。送给我心目中伟大的父亲!

篇8

生活;积累;技巧;修改

【中图分类号】 G63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3―0100―01

“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初中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不断求索,多方尝试,对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做了一些探讨。

一、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动机,从而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因此,我们应采用多层次、多角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以及观点。如,教学七年级《童年记忆》时,笔者采用“一张老照片的故事”的新颖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老照片中提取记忆,交流感受,使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和余地,通过指导,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脑细胞,将童年最深的记忆以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文章,是在兴趣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不仅能够流露真情实感,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实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二、生活是作文生命的源泉

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基本功抓起,那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让作文教学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引领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勤于练笔,以此逐渐丰富写作素材。如,教师节献礼写《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一文时,笔者结合教师节系列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教师的日常生活,抓住细节,赋予个人特点等,同时通过人物专访、角色互换等,提升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审美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及时并且准确地记录自身的经历以及心路历程,从而丰富写作素材,实现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积累是作文生根的土壤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有的人写作文,佳词妙句信手拈来,这正是积累的外显。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推荐的课外书目,而且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阅读对身心有益的小说、报刊。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能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阅读、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汲取书中的思想、知识的营养,从而提高人文素养,逐步丰富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学生在阅读中,碰到极为精彩的句子、段落,或是触动情思,或是产生共鸣,若能将其摘录下来,不管是读书笔记,还是剪报、妙语连珠、成长印记,无疑会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可以借助学校平台定期组织一些学生参加比赛或成果展示,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

四、技巧是作文成长的桥梁

“熟能生巧”,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很难奏效。但学生本已害怕写作文,如果教师还不定期地随意布置作文让学生写,只会“雪上加霜”。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扩写、仿写、续写等形式多样的片段练习来强化学生的作文训练。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要求学生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展开想象,写1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学习朱自清的《春》时,笔者要求学生仿照“春草图”或“春花图”,描写一幅秋景图;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要求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玛蒂尔德得知耗费十年青春所还的项链原是一串假钻石项链时,她此时想了些什么?这些句、段的写作练习看似有难度,但只要学生充分运用好自己所积累的素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起来便会得心应手。

篇9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鱼肥蟹满,这个可是吃海鲜的最好时节。

饕餮之徒们,忍耐了漫长的夏季,等的就是最美味的海鲜。要吃海鲜,当然最好是去海边,不仅因为去海边吹着海风、吃着海鲜,舒服度可以媲美葛大爷的“吃着火锅,唱着歌”。更重要的是去海边可以赶海,没有到过海边、没有赶过海的人,是体会不到赶海的乐趣的,那是一种嬉闹的享受,是一种发现的幸福,是一种收获的喜悦。

想象一下,海水撤回,滩涂就像龙王打开的一个小宝库,各种海产品,像蛤蜊、海螺、螃蟹、小鱼、海菜、牡蛎、小虾等任你获取,这是一种怎样的欢愉啊!

身在山东,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漫长的海岸钱,给人们提供了很多享受海风、赶海和吃海鲜的好去处。

日照,闲适小城慢慢游

日照,因日出先照得名,这里人口不多,节奏不快,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适合慢慢闲游的城市。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而这般丰美的生态资源也是人们赶海的首选之地。

太公岛和李家台是日照人最喜欢去的地方,不单单因为这是两个免费的景区,更因为它们有丰富的海洋物产,小螃蟹、海虹、牡蛎、海胆、海星比比皆是,带着工具和小桶,东刨刨,西找找,一定会有所收获。与赶海园不同,太公岛是一个潮汐岛,在涨潮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在岛上逗留,抓紧回岸。当到达岸上再回头看涨起的潮水时,你会发现,岛屿的边缘正一点点被海水吞没。

另外一个著名赶海地就是位于日照涛雒镇的刘家湾赶海园。景区距离日照市区比较远,大约二十多公里,从市区可以打车或乘坐日照到岚山的沿海线客车到达。与前面两个不同,刘家湾赶海园是一个成熟的经营类景区。游客来到这里,除了在美丽的滩涂上赶海拾贝外,还可以探秘一座座高耸的太阳塔,民俗博物馆、海洋生物展览馆、海神庙……一个个神奇的乐园都在等待着你去寻觅。

赶海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劳动的喜悦,海蜇、蛤蜊、海虹、爬虾……各种各样的新鲜海物被装了个满桶,这时候,你最向往的一定是一桌丰盛的美食吧。不如找个渔家,享受为你准备的独特大餐吧。渔家海鲜实惠,新鲜美味且份量足,还可以把游客赶海的收获加工成美食上桌,绝对让你吃得大呼过瘾。

如果想要档次好些的,选日照市区的海鲜酒楼必定没错。海滨二路是酒楼比较集中的地方,三浴附近的“碗”,是日照市最老的一家鱼馆,用海鱼炖的鱼汤堪称一绝。想体验海景餐厅的感觉可以去山海路东头的水芙蓉酒店,就建在海边的悬崖上,三面环海,视野开阔,碧浪万顷,尽收眼底,这酒店还有专用码头和游艇呢!

青岛,时尚都市里美滋美味

我心目中的海有着千百样,有时是一望无际的海天相连,有时又呈现柔软的沙滩和错落有致的精美别墅,而拥此番美景的海就在青岛。

这是一座漂亮、时尚的城市,蓝天白云、绿树红瓦、欧式建筑随处可见。吃美食,看美景,人生最美的享受也不过如此了吧。

青岛可以赶海的地方很多,只要有沙滩就可以赶海拾贝,不过最好的地点还是鲁迅公园、关、石老人海水浴场以及青岛第一、第二浴场。赶海的同时别忘了穿上美美的泳衣,带上心爱的相机,在这番绿树红瓦的精致海景里留下靓影。

来到青岛可别忘了“喝啤酒,吃蛤拉”,这可是青岛最吸引人的特色美食,蛤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入口辣味逐渐渗透,很有回味。在青岛品尝海鲜可以去麦岛海鲜美食街。位于崂山区大麦岛路,市南区与崂山区的交界处,全长约700米,靠近渔村、鲜活海鲜货源充足,汇集了约60家以经营海鲜菜为主的餐饮企业,逐步形成了以鲜活海鲜为特色的美食一条街。

烟台,不是所有地方都叫港城

烟台,这个冰心一生都“心里想着它,嘴里谈着它,笔下写着它”的地方,是个这个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的滨海城市,这里不仅风光绮丽、海鲜遍地,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宜居城市。

烟台拥有900公里长的海岸线,盛产名贵的海参、扇贝、鲍鱼、海螺、大对虾、加吉鱼等。不过现在烟台很多海滩已经被人承包,不能随意赶海,为此市政府专门划夹河口东至幸福八村东、金海湾大酒店东至滨海假日酒店西、海韵广场南至第二海水浴场东、市水产研究所码头南至黄海游乐城北4处海岸及其对应海域50米范围内,黄海游乐城南至贵族城西灯塔、贵族城东灯塔至东泊子渔船停泊点西、北寨渔船停泊点东至辛安河口西3处海岸及其对应海域80米范围供市民、游客垂钓、娱乐、赶海。

烟台吃海鲜的地方很多,只要不到川菜店、火锅店、杭帮菜店,其它烟台饭店无论大小都有海鲜,但大饭店种类更齐全且新鲜。推荐永发饭店、喜乐酒店、通天海参大酒店等价格都比较适中;档次比较高的酒店有裕豪大酒店、新雅酒楼、天天渔港等。

用小海物做名菜佳肴,是烟台风味的一大特色。烟台的名师高手对这些稀有的小海物之烹调,绝对有高招,烹调出的海味不仅清鲜脆嫩,汤清味爽,而且菜形也千姿百态,我们不仅饱享口福,也得到美的愉悦。

烟台特有的海鲜是海肠,只产于渤海湾,青岛没有,大连有,烟台的最好吃。通常吃法蒜蓉海肠、肉末海肠,40元左右一份,胆子大的还可生吃。

赶海攻略

1、赶海要早,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篇10

孔庆东在讲鲁迅《故乡》时,曾经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

我想读过《故乡》的学生,可能对教师归纳的中心思想都忘了,但是忘不了小说里的那个画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一个少年戴着银项圈。这个画面是永远忘不掉的。其实如果写在别的小说里,也不见得这么难忘,为什么《故乡》里的这一段这么难忘呢?我觉得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这个“望”字的本义恰恰是月圆(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叫“望”),鲁迅恰恰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使用“望”这个字的,他精心描画了一轮圆月。……《故乡》其实在讲希望,这就超越了具体的时代。鲁迅就是这样来使用这个“望”字的。

孔教授认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且认为圆月照耀下的海边小英雄的画面(即少年闰土守瓜田的画面),是“故乡的灵魂”,是整篇小说的“题眼”。但他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为什么这个画面能成为全文的“题眼”,更没有深入分析这种“希望”本身的特征与元素,以及为什么这一“希望”会产生如此强大而永恒的召唤力量,让读者印象深刻。这种“希望”对于文中的主人公“我”,乃至文本背后的鲁迅,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试结合文本来回答上述疑问,以挖掘出《故乡》背后不一样的内涵。

一、“圆月”与“希望”在结构上紧密呼应

细读《故乡》,我们不难发现,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与主人公“我”的“希望”深深纠缠在一起,成为“希望”的象征,并在结构上紧密呼应。《故乡》是写在卖掉老屋之后,“我”回故乡接母亲和宏儿去外地一起生活。多年没有回到故乡,本来“我”对故乡充满了想象与期待,但现实中的故乡竟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完全打破了自己的期待和幻想。“我”甚至感叹“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于是陷入失望之中。虽然总是想着“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想象与希望中的故乡无法在自己的记忆中成形。这种失望和无语的状态最终又被打破了,那是母亲提到闰土要来看“我”,于是“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海边圆月下的少年闰土的画面才开始忽然闪现在我的眼前,接下来便是回忆自己少年时与闰土的深厚友谊,叙述那段多姿多彩的少年生活。这个时候,希望重新闪现在“我”的内心,“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故乡开始“苏生”,这也就是希望的“苏生”,与“苏生”连在一起的,是圆月下小英雄的画面的重现。

但看到现实中的家乡人“我”的期待又落空了,故乡的人大多如豆腐西施杨二嫂那样“辛苦恣睢而生活”,这已经让人“无话可说了”,只能“闭了口,默默的站着”,与现实的故乡拉开一个尴尬的距离。成年闰土的出场最终完全打破了“我”对故乡的希望,这已经“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脸色“灰黄”、眼睛红肿、皱纹深布、“浑身瑟索”,还有“又粗又笨而且开裂”的“像是松树皮”一般的手。外形的衰败还不是失望的根源,更可惊的是精神上的隔膜与麻木: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希望自此破碎了,幻灭了。现实的故乡在“我”的眼中彻底显露,它是封闭的、麻木的,故乡的人民在封建礼法制度和沉重的生活压力之下,已经丧失了精神上的生命力,少年时的好友闰土也已经和我“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希望”破灭的时刻,也就是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消失的时刻。作者写到“我”离开故乡时的感受: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希望彻底消失了,故乡不再能够引起我的期待和希冀,我不再有精神上的留恋,“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更可怕的是,我与故乡之间完全隔离了,我陷于孤独和绝望之中,“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本来是非常明丽地闪现在我眼前的,但又“忽地模糊了”,那个浓缩着希望的画面在心头消失了。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样的绝望之中,希望又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照临了。“我”在离开的过程中意识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个象征着希望的画面重新展现在眼前,“我在蒙陇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很显然,海边圆月下戴银项圈的小英雄的画面,与《故乡》的“希望”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希望浓时,画面便很明丽地闪现出来;希望淡化乃至消失时,画面也就消失不见。作者心头关于故乡的美好回忆全部凝结在这一画面和形象之中。可以说,整个《故乡》就是一个寻找“希望”,但是“希望”破灭,只好离开故乡,在离开之后又最终找到“希望”的故事。当然,这还只是圆月这一画面与“希望”在结构上的呼应。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消失了的希望和画面,又会重新出现在本已绝望的“我“的心头?文末有几句令人费解的话——“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到底该怎么理解?这个转化过程如何产生的呢?转化后的希望还是原来的希望吗?要理解这一转变的过程,就必须分析、理解这一画面(即“希望”本身),才能真正了解作品结尾暗含的意旨。

二、“圆月”代表的是怎样的“希望”

小说中写道,“我”从未去过海边。圆月下的小英雄的画面显然是“我”的想象。这种想象发源于少年时代闺土为我描述的海边生活,它多姿多彩,充满着浪漫的诗意与天真的意趣:五颜六色的贝壳、夜间守护西瓜、用胡叉驱赶猹、潮汛来时的鱼跳……值得注意的是“我”对此的感叹: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原来“我”的少年生活是封闭在“高墙”之内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才是“我”少年时的真实生活。闰土带着他的故事来到“我”身边,为我打开了另一个完全不同于“高墙”之内的生活视野,引起了“我”无穷的想象与希望。说到底,这个“希望”,是少年时代起就产生的对一种自由而精彩的生活的期待,这种生活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之外,是另一种不曾真实存在过的广阔生活。这种生活通过少年的“我”的想象与提炼,最终凝结成了圆月下海边沙地小英雄的画面。《故乡》结尾写到“我”将希望寄托在后代(宏儿和水生)身上,期望他们过上一种“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其实仍然是对少年时代就确立的“希望”——一种自身经验之外的广阔而自由的生活的期待——的发展与坚持。只不过少年时代那个凝结成画面的“希望”朦胧而优美,年少的“我”对此还没有清晰的理性自觉,而成年的“我”的“希望”,多了一种理性的思考与自觉而已。

我们可以说,这个“希望”从一开始就具有想象性与象征性。在想象中,这种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我和闰土之间没有等级和隔阂,两个年少的友伴心心相印,充满诗意和希望地生活着。“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风景如画,给人以优美、壮阔而又皎洁肃穆的美感;“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以及“项带银圈”的“十一二岁的少年”手捏钢叉向猹刺去的画面,则充满了少年人的朝气与希望,有一种清新刚健的气象,洋溢着无穷的生命力;由于那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是我的好朋友闰土,就便整个画面带着一种友情的光泽与气温,带着人心的温暖与淳朴;最耐人寻味的是偷西瓜吃的猹没有被小英雄叉中,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我以为这其中有一种少年人的天真与童趣,又带着一种人性的温暖与厚实。这画面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和谐的温暖的,人的形象富有生机、充满希望,而作为背景的大自然,则是优美而宏大的。

很显然,“我”,并没有真正到过海边,圆月英雄的景象不是亲见的,它只存在于回忆和想象之中,它是一种想象性和象征性的存在。少年闰土的到来,让“我”发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而且还赋以这个生活明丽的画面与形象,成了内心的美好象征。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理解为什么小说末尾写到的“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一句话。因为这个“希望”,一直是由自己想象与虚构出来的。

虽然具有虚构的和象征的特性,然而,这个画面所代表的“希望”却产生了一种批判性及超越性。正是在对另一种精彩而自由的生活的想象中,“我”发现了现实的封闭与鄙陋,少年的“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足与遗憾:终于知道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我”和朋友们原来“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种对比及其诱发的想象,在少年的心中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批判的力量,借此否定了“我”和朋友们原来的生活,而生出一种对于新生活的期待。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虚构和对比的特征,、让这各画面所代表的“希望”远远超越于现实之上,变成一种恒久的批判力量,变成一种永远难以褪色的心灵的召唤。这个“希望”本就不在现实之中,而超越了现实,在现实之上,它永远那么优美、精彩、自由,充满了诗意与生机。这颗少年时就种下的“希望”的种子,任凭时光流逝,风吹雨打,依然在顽强地发芽、生长,以致诱惑着成年的我回到故乡,带着多年的想象与期待,去验证心目中那个“美丽”的故乡。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望”象征了人本身具有的精神上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的渴求是长久的,难以轻易被现实所否决。如果少年时的“我”的希望只是一个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希望”,则有可能在暗淡的现实面前褪色。然而,“我”之所以在接触故乡的现实并感到绝望之后,最终依然能够生出希望,不就是因为从小就种下的这样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渴求么?那个美丽的、浪漫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满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友谊与善意的画面,不就成了埋藏在我心底的一种超越性的期待么?

三、为了“反抗绝望”的“希望”

现实可以暗淡,让人绝望,而期待却顽强存在着。小说末尾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并说“我的愿望”很“茫远”,比闰土“崇拜偶像”的希望还要茫远得多。希望虽然“茫远”,但有着强大的召唤的力量。因为从少年时代以来,圆月下海边沙地小英雄的形象就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内心,让我永远难以心安理得地在“高墙的四角”之内生活。这个形象与画面成了二种永恒的召唤。鲁迅在其诗剧《过客》中曾描写过客的耳中永远传来的那“前面的声音”,召唤着过客永远向前,永难停下,义无反顾。鲁迅没有点明这“前面的声音”的来源与成因。而在《故乡》中,这“前面的声音”,这永远引诱人向前的召唤,却是当年由少年闰土所带来的期待与希望。它绵亘在“我”的生命的内部,早已化成了“我”心灵的一部分;它在消沉与绝望时会变得朦胧、模糊,但又总是会在心头响起,因为它是“我”的批判性的动力之源,更是“我”的永不沉沦的精神故乡,它扎根在儿时就有的记忆之中,永难磨灭。正如文中所描述的:“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这个“美丽的故乡”,这个经由闰土触发而想象的“希望”,永远存在于自身之外、现实之外,从一开始,它就是“我”所未曾经历过的另一种广阔的生活。既然它在自身之外,就永远不能凭借一己的经验将之彻底否定,因为自身之外的广阔世界,是一个有着无穷可能性的世界,是一个待于众人探索和改造的世界。这也就为“希望”留下了重生的可能。无论自己如何绝望,感到“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乃至模糊了“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感到了希望的虚无,但毕竟不能彻底否定希望。因为希望在自身之外的,是在于将来的,它存在于人们对外在世界的实践和探索之中。这就可以理解《故乡》结尾那句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参考文献:

①孔庆东《鲁迅是语文的金钥匙》,《语文建设》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