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11:2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篇1

四(1)班共有学生56人。通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全班学生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特别是在习作方面,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坚持写日记、坚持每天读书的习惯等。因此,本学期需加大对几名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尽快促使他们跟上学习进度,使之成为思想进步,成绩合格的学生。

从整体看,大部分同学要求上进,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发言面不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本班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阅读量不够丰富,知识面较窄。本学期需要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多化力气,力求改善。

二、教材分析:

1、突出学科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册教材与上册教材一样,还是习惯、课文、习作、单元练习4大块。本学期,小学阶段一以贯之的“习惯篇”安排了“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两个专题,既有阅读方面的习惯,也有勤于动笔的要求,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立足打好素质基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语言和精神“矿藏”。“习作”部分也透发出浓浓的人本情怀,还“习作”以应有的地位,编写专门的“习作课文”置于“练习”之前,其设计中的“三多一少”(即:多一些童贞和童趣;多一些体验和生活;多一些合作和探究;少一些要求和限制。)折射出“课标”倡导的让学生“自主习作、乐于表达”的理念,“两个结合”(长短结合——一方面致力于长期积累,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因“课”制宜,搞一些迁移性小练笔。“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既有专门的习作训练,也有随课文安排的片段练习。)体现了对读写结合规律的尊重。“练习”中一般设置“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重视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使每一课的教学都能让学生完成一次心灵的装备,让诸如正义、爱心、孝顺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心灵深处,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的教育。

2、立足夯实基础语文是一个文字符号与情感、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彩世界。根据语文丰厚多维的人文因素都蕴含在语言文

字之中的特点,教材坚持“基础性原则”:精选最基本的最具生成功能的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有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主干内容,来构建教材的主体框架。在注重为学生打好语文的“工具性”基础的同时,人文教育因素蕴含其中:识字,运用多种方式,展示汉字魅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并接受文化的熏陶;写字,在写好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好习惯、涵养好性情;读书背诵,对于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经验、读书明理都大有裨益;习作,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既是历练语言,更是学习做人;习惯,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养成教育中实现最重要的人文关怀。因此,本册教材一如既往地抓住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立足基础,放眼长远,突出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复述课文,突出了钢笔字描红,突出了综合性的语言积累、运用或实践活动,不求花样翻新,务求实在管用,帮助学生打好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

3、强调根本手段语文教学首要的一条就是借助人自身所具备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条件,强调用好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基本手段。当然,并不排除在教学中采用各类必要的辅助手段,但是,必须抓好根本手段,才算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本册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国文字,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地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细致,饶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用钢笔描红、读抄常用词语、小练笔等。

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的方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成语和古今诗文的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各单元还都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各练习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系列。

学用字词句方面,是将识字写字与词语句式等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在学和用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读读背背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

压韵上口,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致志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本册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尽量把标点用正确。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几种连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学完课后总结,如理解重点词语读懂句子,让学生多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篇2

指导思想

工作要点

一、突出质量中心,齐心协力抓备考,全面落实教学质量既定目标。

1、明确质量目标。2011年中考确保全市前五,全市前100名达到8人;中学、陈小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进入全市前六,陈店镇教育质量综合评估总积分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各级各项竞赛不掉项,力夺高名次;初级小学质量综合评价各项指标水平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学科合格率、优秀率以及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镇中小学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推进;教学装备大为改观,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有较大提高。

2、精细教学管理。一是认真落实《课程方案》,切实做到学科教学无主次之分、无长短之分。教学课表做到“三个吻合”。即:课节与《国家课程方案》吻合,课表设置与中心学校2011年秋《关于课表设置与作息时间安排的意见》吻合,课表科目与教师实际教学记载吻合。学生学习与实践活动两不误,特别是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理化生科实验操作、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继续完善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有结帐,其结果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主要内容。三是充分发挥教师潜能,合理安排教师任课,加大薄弱年级和薄弱学科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小学三、四年级英语教学的稳定提高和中学政治、历史、地理、英语的应考工作(政治、历史、地理改为闭卷考试;英语口语测试),学校适当予以倾斜扶持,逐步实现学科教师专职化。学校对薄弱年级学科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帮助分析问题,加大整改措施,落实改进意见,力求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学生整体进步。

3、优化备考策略。一是多渠道、多方式不失时机地进一步统一提高全镇教师对质量工作的思想认识,树立“质量为大,质量为先,质量为狠”的观念,把提高质量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镇、为陈店人民谋福利的大事来抓,摒弃高调空谈,推崇真抓实干。二是组织好非毕业(结业)年级学年度学科镇级调研考试,全力搞好毕业(结业)年级学科市统一调考和非毕业(结业)年级学科抽签检测迎考备战工作,把考试作为学校重大的育人活动和手段,充分彰显学校考试的教育本质功能,让师生得到诚信、守纪、公平、求真的教育,狠抓考风考纪和考试规范,以严肃的考风促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抓实学月学科知识过关检测分析,结业业(结业)年级学年度学科调学生体育项目学段达标校级竞赛活动;开好质量分析会,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评价、导向功能,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促进全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三是学校依据校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结账方案》,分解、细化各类质量目标,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年级、到班、到组、到人,做到人人有目标,班班有目标,科科有目标,实行教学质量捆绑结账制,质量结账到班,结账到年级学科组。实行质量过程问责制,做到非毕业年级和毕业年级同样待,考查科目和考试科目同样抓,实行奖优罚劣,拉开奖励档次,重奖学校质量有功之臣,达到目标评价、目标Ji励的作用。四是学校组建备考专班,制定备考方案,明确分工,理清职责,包科蹲点抓备考,深入课堂抓备考,深入学生抓备考,深入教师抓备考,实行同奖同赔,捆绑结账。五是抓实集体备课,努力做到独立钻研、集中交流、因人而异、取长补短、反思完善,不断改进,充分发挥学科组全员的智慧,群策群力,团结协作,精细备考,提高平时备考的效率和质量。六是学校依据校情班情,开展扎实有效的培优治跛、培优辅差活动,确保小学生合格率、中学生优秀率达标,确保校与校、科与科、班与班之间基本平衡,全面提升全镇的整体质量。七是加强备考的巡查与调控,年级力求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备考计划,统一备考进度,统一备考资料,统一备考检测与分析。及时反馈信息,商讨改进办法,做好查漏补缺,确保环环相扣,步步落实。

二、强化教师研训,多种途径促发展,确保教师业务素质有新提高。

篇3

一、紧扣《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体现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是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预设及活动努力的方向。所以,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实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多么的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上述课程目标细化成具体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目标。

《梦圆飞天》(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以生动感人的笔墨,描写了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首次载人飞行的经过和人们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这篇课文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三个场面的描写极其生动,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能使孩子在学习中对航天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笔者把这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神舟五号”发射时紧张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学会场面描写的手法;通过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为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而无比自豪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把握教材特点,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与传统的语文教材相比,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越来越呈现出很强的生活气息和实践特点。生活的语文,就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生成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不但是语文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应是这一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我们应在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使书本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课程、建构意义、达成目标。

《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通过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实现理想,才能在将来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这篇课文的选材很好,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现实教育意义。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笔者适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身边的同学勤奋学习的故事吗?”由于笔者的提问紧贴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所以他们都感觉有话可讲,纷纷举手发言。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孩子理解了课文,而且对勤奋学习的同学是一种表扬,对不够勤奋的同学则是一种触动――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基本特点。

三、沟通课堂内外,课外拓展体现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了。为了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具体、更全面的知识,更为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布鲁纳认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沟通,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利用各种课外资源,更要让学生通过课外拓展活动消化、吸收课堂知识,获得实践能力,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孩子的心田,真正促进其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课外活动,努力实现课外拓展的生活化。

《走,我们去植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和《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两首诗的教学目标都是引导学生了解植树的重要性,教育他们从小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学习《走,我们去植树》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里或者田野里开展一次植树活动,让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一年后,在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后,我们可再次组织学生到现场,让他们看看自己上一年植下的小树,体会植树前后这里的显著变化,从而强化他们的绿化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美化家乡、绿化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篇4

加强教师修养,突出“语文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掌控者,教师掌握教学进度,还要实时创新教学内容,灵活转化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强化教学效果。当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旁征博引、灵活自如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及时调动起来,并且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反之,小学语文课堂便会失去活力,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极大受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比如在教学内容上要深挖教材,与一些课外知识相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还需教师提高备课质量,重视备课环节,仔细钻研教材,划出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教学方案。教师还应围绕教学主题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课堂学习活动,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课文《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应在课前收集天安门广场的各种资料,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设想学生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及时充分地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在品读课文中体会“语文味”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已经具备一定的发散性,讲究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认真品读文中的每一个精彩词句,使学生在品读课时悟出“语文味”。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知识水平还不够,品读课文时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消化和吸收文章精髓。

品读文中的精彩词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包含了很多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的文章,文中的精彩用词既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准确生动的用词习惯。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庐山的云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笼罩山头的云雾”像“白色绒帽”,“缠绕半山的云雾”则像“一条条玉带”,虽然同是云雾,但不同形态下的云雾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作者用形象化的比喻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云雾,表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用词之精准值得学生学习。再如课文《老师,您好!》,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将老师形象地比喻成“春蚕”“甘露”,既亲切生动,又准确细致,表达了人民教师的奉献精神。

品读文中的句子和段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除了用词精彩外,还包含很多精彩句子和段落,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了巧妙的修辞以及其他写作手法。教师引导小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和段落能够使学生更为系统全面地掌握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这段关于瀑布的描写动静结合,时而“悬挂在岩壁上”,时而“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向我们展示了黄果树瀑布的奇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将倾斜而下的瀑布比喻成织布机上泻下的宽幅白练,形象生动,让人体味到语言运用的魅力。

加强专项练习,实践“语文味”

要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不仅要让学生多动脑,还要多动手,引导学生进行专项练习。如: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不偏离主题应实时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还应善于“见缝插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品读巴金先生的信,理解文中巴金先生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孩子们的深深期许。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古诗词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对古诗词充分理解,并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味――古诗词能够把很长的一段话浓缩到几句诗里,并且能够做到对仗押韵。再如: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少年的智勇双全,一般教师都是顺着提问“少年的智勇双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课堂中设计了这样的合作探究题:“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探究一个这样的问题,本身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见微知著,从多侧面分析。小组学习中,学生围绕以上问题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如:从少年一开始就手拿弹弓来分析,他早就在心里想好了这个故事,弹弓只是一个道具而已。再如:这是少年早年经历的真实一幕,当吴王做出不成熟的决定后,少年在冥思苦想如何巧劝吴王时,想起曾经经历的一幕,于是用来巧谏。

篇5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官员、专家赴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基础教育情况,并深入学校听课调研。对其中一课,他们提出了不少质疑,大意为:这节课上,究竟谁是教师,谁是学生?如果教师是教师,怎么教师什么都不懂,都要问学生;如果学生是学生,怎么学生对教师的问都能对答如流?既然学生什么都懂,那还要上这节课干什么?……也许,这只是个特例,但这特例留给我们的思考余地很大。其一连串的问号,至今仍在警示、启迪我们必须探讨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在怎样实施问的格局中,在由教师问、让学生问两者中,我们的课堂法码究竟该如何摆放,我们的教学天平究竟该偏向于哪一方?

二、基于话题的有关事因分析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已顺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始得以确立,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得以运用,可观的教学成果逐步得以巩固。这是大势所趋。但冷静反思其不足,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即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一问到底”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笔者并不反对教师问。在所有的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的问自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精要问题为线索串起整个教学环节,这不仅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推动学生深思,更有利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尽快形成应有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教师不少的问,根本谈不上精要,却是无限泛滥。所有不厌其烦的“一问到底”,大多并非源于启发,并非基于文本要核,并非出于满足学生的求学真需,而更多的只是为了保障教师自身能“毫无干扰”地走完整个教学流程了事而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教师的权威意识太强,主观色彩太浓,只过度关注自己预设的“一枝独秀”,而不想、不愿看到学生生成中的“旁枝斜出”;二是教师的专业功底不厚,透析力度不够,所提问题不是平面打转、无谓循环,就是缺乏重点、指向茫然,难以提炼并解决实际问题。在由此构建的教学场景中,教师俨然是霸道的主宰,学生只能是跟班的随从。不管是懂还是不懂,学生只能懂装不懂,乖乖听;不懂装懂,闷闷学;你问我答,溜溜过……

这绝非信口开河,而是既成事实。不充分留意这一问题,不着力扭转这一现象,再不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把法码、天平偏向于让学生有机会问、敢于问、乐于问、善于问,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很难呈现如人期许的乐观局面。

三、值得借鉴、运用的相关对策

懂装不懂、不懂装懂、一味的你问我答,是学生求学中的大敌。为帮助学生克敌制胜,有四条对策值得借鉴,并参照运用。

1.明白一个前提――脑际有课标,眼里有文本,心中有学生。

脑际有课标,才能不折不扣地树立应有的教学责任感。眼里有文本,才能使语文教学不仅具有文化立意,而且具有探究美感。心中有学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通过语文学习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及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厚的情感。而所有这一切,必得依仗于教师好好引领学生深入研读、积极发问、真切求学才能达成。

2.牢记一句名言――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这是李政道博士提出的一句至理名言。朴朴实实一句话,短短12个字,完全可让哲学家看来不觉得浅、老百姓读来不觉得深。在这句名言面前,所有迷恋、沉溺于教师“一问到底”的执教者理当得以警醒,并开始明智起来;理当将让学生学着问、让学生学到真学问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唯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走出教师“一问到底”的怪圈,从而闯出一条“生问不息”、低耗高效的活路来。

3.转变三种观念――从备课意识上,变“备教案”为“备导学方案”,着力体现“以学定教”;从教学行为上,变“教师教在前”为“学生学在前”,着力体现“多学少教”;从效果评价上,变“学生答得不畅就差”为“学生问得有理才好”,着力体现“学功于问”。

说“备教案”,还是说“备导学方案”?名称是否变了,并不重要,关键是意识上要变。备课必须认真预设;预设必须以促成灵动的课堂生成为关键指向;课堂的灵动生成必须以满足学生的求学真需为重要抓手。备课时做到这一点,所备成的课就不会只是教师教的铁定“脚本”,而能成为“以学定教”的导学“蓝本”。切实贯彻“以学定教”,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真问、求真学的愿望就容易化为现实。

如具体教学是最初的展示,如所教文本只是在所教时才蹿出“魔盒”跟学生初次见面,那“教师教在前”尚不失为一种可采之举。可实际情形是,很多学生在每学期开学拿到新书后就会好奇、迫切地看完每篇课文,甚至于有些学生已能通过预览,对其别感兴趣的内容基本做到熟读成诵,并有相关疑问酝酿于心。笔者对不少学生所作的随机问询都能证明这一点。既然如此,教师就应尊重学生的课前预习,注重学生的课上自学,着重关切学生的学中存疑,并腾出教学时空与学生一起研究解决之。这样的“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其效果定比“多教少学”来得更为真切、厚实。

平心而论,不少教师也许并不是不想让学生问,只是因为怕被学生问乱教学流程,怕被学生问得无言以对,怕被学生问得完不成预设的教学计划,而只得强制推行自己的“一问到底”。由此展示的课堂,可以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可以行云流水、畅若天成,但往教学实效的深处和远处想,其意义和价值却极为有限。笔者认为,与这样的语文课相比,遇到学生提出的难题而卡壳,凭师生现实的功夫求破解才称得上是显真功的好课。显真功的好课,必须见诸学生的问,而非取决于学生的答。这是条毋庸置疑的铁律。

4.尝试三项做法――准确拿捏“本能”与“能力”的结合点;妥善处理“三级跳”与“原地踏步”的对应关系;合理运用“以师问引发生问”的可行性方略。

爱问,是孩童的本能。无视这种本能,不让问,对学生来说,是种压制,其求学中必然感到压抑;对教师而言,是种冷漠,所导致的教学难免不负责任也不专业。负责任而又专业的语文教学,应能珍视学生爱问的本能,并能借助引导与培植,努力将其本能上升为能力,使其能学会问到关键点,善于问到深透处。一旦本能转化为能力,能力依附于本能,本能与能力实现和谐结合,那学生的问与能问等必将习惯成自然,并可随之大幅提升求真学的综合绩效。

山喜起伏不喜平,课亦如此。要使课有节律、有脉动,并见、见显效,就必须避免平均使力,摒弃平铺直叙,拒绝平庸无为,处理好三级跳与原地踏步的对应关系,并在其间切实做到不盲、不茫、不莽,应是达成此目标的良策之一。何处可行三级跳?吃透学生已知处。此处不作三级跳,就是空耗教学时空。何处应作原地踏步?锁定学生应知、未知、需知处。凡应原地踏步处,就得让学生多读、多想,尤其要让学生多问,并继之以多议,让学生最终明了真谛。作出如此处理,语文课堂的精彩演绎就可望一一展现。

为将学生爱问的本能提升为能力,为让学生能在原地踏步处成功发问,方法自有很多,而“以师问引发生问”也许更易奏出互补合作之效。以师问引发生问,指的是看似教师提问实却为着引导、激发学生提问。要以师问引发生问,前提是必须有备而行,否则,容易使师问无法着陆,容易使生问悬而不得。有效的师问,应因人、因课而异,切忌漫无要点、横柴入灶;成功的生问,应问得恰到好处,问到真需之处,避免为问而问。为最大程度地收效于这一点,教师不妨尝试如下几种方式:看到这,你在想些什么?想到这,谁能提出疑问?读到这,肯钻研的同学一定会发现难懂之处,谁来说说?议到这,相信不少同学都会作出更深入的思考,并能提出更好的问题,谁来试试?学到这,谁还能提出问题,争取把同学或老师问倒?……语文课堂上诸如此类的以师问引发生问,至少可产生以下良效:一是教师关注学生问的理念能得到贯彻,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一问到底”的陋习能得以规避;二是学生问的权利能得到保障,学生问的动因、指向及能力能得以激发、凝聚并提振;三是引出的问题因出于学生之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问题在后续的自主、互动探究中能得以尽量到位的解决……

如此以师问引发生问的课例不仅富有实效,而且有望成经典。现以《自然之道》(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教学中的相关环节对之作一具体诠释――师引问:向导是干什么的?谁能结合课文中的有关事实,大胆责问向导?得生问:向导,你是生物学家,你难道不知道将那只幼龟抱回大海会带来的后果吗?如果知道这后果,你干吗还知错犯错?……经讨论,让学生获知:由“冷淡极不情愿补救发出悲叹”可见,向导是被“我”和同伴们逼得没办法时才这么干的;向导要以牺牲一部分的代价让“我们”得出经验教训……师引问: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有哪些想法?得生问:干吗不派人帮幼龟守住巢口,不让嘲鸫侵袭?为保住幼龟,在场的人干吗不一起守巢口、堵巢口?大海龟干吗要把巢筑得离大海这么远?把巢筑得离大海近些,不就能减少幼龟面临的危险吗?……经讨论,让学生获知:人少,龟巢多,守得了几个,守不了全部;堵住巢口,幼龟不被嘲鸫吃掉,也会因缺氧而被憋死;如果把巢筑得离大海很近,涨潮时的海浪就会冲毁龟巢,一旦龟卵被卷进大海就孵不成幼龟……师引问:请注意“太平洋幼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是它的百分之一”这句话,再联系文中有关内容及插图,谁能看出些问题来?得生问:按这样计算,幼龟应有约1.5公斤重。这么重的幼龟,嘲鸫拖得动、叼得起、吃得下吗?向导的棒球帽中怎么一次就能装得下这么大的十多只幼龟呢?作者这么写,是不是在骗我们?……经讨论,让学生获知:嘲鸫不是一般的小鸟,而是一种很大的海鸟,饿着的嘲鸫会不顾一切地抢食;向导可能会想办法将一只只幼龟叠加着装进棒球帽中;作者是不是在骗我们,这应以事实为依据,光凭猜想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最后才由教师直接发问:学到现在,大家是否已懂:“道”是什么意思?文中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这“自然之道”能让我们获得哪些启示?围绕“自然之道”,谁还有新的疑问?看似四问,实却系列化一问。这样的精当一问,对全课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梳理、一种归结,更是一种提炼、一种升华。由学生兴趣盎然的表达可见,整堂课的效果完全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