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5 21:1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战争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战争的诗词

篇1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 金融危机 加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一书的红色腰封上赫然印着这样一段对话:

美国政府:伊拉克战争是免费的。既不用削减政府开支,也不用提高你们的税负,还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美国人民:那钱从哪儿来呢?

美国政府:向外国政府借,主要是中国。

这段虚拟对话意味深长,它形象地指出了伊拉克战争开始前美国政府心目中的战争融资计划。现代战争耗资巨大,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都远远不够支付战争费用,因而必须靠融资的方法解决战争费用问题。一般而言,筹措战争费用的融资方法主要有三种:增加税收、削减政府的非军事开支、发行战争债券。这三种方法都能使政府获得资金去打仗,然而也都有其弊端。加税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会使政府失去民众的支持;削减非军事开支会使原本用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减少;发行债券也有其弊端,不仅是政府要支付利息,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发行债券可能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伤害,引发通货膨胀或经济停滞。

然而,还有另一种战争融资方式:从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战争费用,即美国打仗,别国出钱。最为典型的案例当属1991年的海湾战争,那场战争总费用约为600多亿美元,其中90%左右由德国、日本、韩国、沙特、科威特等国所承担,然而,中东产油国虽然出钱给美国打仗,但他们并没有受损失,战争爆发后石油价格上涨,产油国卖石油赚了更多的钱,石油进口国则花了更多的钱买石油,其实世界上的石油进口国也隐秘地承担了那场战争的费用。美国隐秘地向全世界转嫁战争成本,从而将战争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那段美国政府与美国人民之间的对话,它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政府想要再次故技重施,向其他国家转嫁战争成本的意图。小布什政府早在上台之初就承诺要减税,因而不太可能用加税的方法,而削减政府开支和借贷的方法如前文所析要么不得人心,要么潜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如果能够靠向外国政府借贷的方式解决战争费用问题,则可以把战争成本和国内经济隔绝,使国内经济不受战争的影响。

起初,美国政府或许认为靠向外国政府借贷得来的钱足够支持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发动之前,大多数预算者对伊拉克战争所需的费用问题较为乐观。耶鲁大学的努德豪斯虽然预计伊拉克战争的成本最多可能达到2万亿美元,但他认为那是在一种最为糟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时任美国防长的拉姆斯菲尔德坚信由于技术进步、武器价格降低、战场规模可控等因素,伊拉克战争的费用将能控制在较小的规模内,因此他将布什总统的经济顾问林赛关于伊拉克战争的费用将达2000亿美元的预算斥之为“扯淡”。①

如果伊拉克战争的费用真的只需要几百亿美元,那么美国政府确实可以只靠向外国政府借贷即可。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许多国家出口产品换回的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由于缺乏好的投资渠道,有许多就买了美国的国债。在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仅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就有超千亿美元之多。若果真如此,美国政府所言,通过向外国政府借贷使得伊拉克战争既不用削减政府开支,也不增加税负,还不会引发通胀,应当是确实可行之法。

伊拉克战争的成本分析

有一种看法认为,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所花费的成本确实并不高:自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开始至同年5月1日小布什总统宣布主要战事已结束为止,美国所花费的成本大约在28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之间。2003年5月1日以后,美国政府为美军在伊拉克的占领“每月追加40亿到50亿美元,到2004年6月底,共追加了520亿到650亿美元,截至2004年7月1日,总成本大约达到800亿到950亿美元;到2004年12月1日,达到1000亿至1200亿美元”②。

然而,以上关于战争成本的计算和统计或许只看到了表面,而忽略了一些因战争而带来的深层成本。比如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其著作中指出,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战争费用,如军事人员的的费用,武器装备采购、更换或重置的费用外,伊拉克战争还有许多隐蔽的成本,如战争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国内经济成本增加,抚恤、保障伤残军人、阵亡军人家属的费用,借贷的高额利息等。他认为,若将这些因素全面考虑进去,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至少是3万亿美元,甚至超过5万亿美元。③

事实上,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耗资巨大,且远超过战前美国政府的预计。这就使得美国政府战前那个完美的战争融资方案(不加税、不削减政府开支,仅靠花外国政府买债券的钱)遭受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或许在伊战爆发一年后的2004年就开始显露。钱不够用,又不能加税,不能削减政府非军事开支,那就只能靠财政赤字了,为了不挤压民间投资,不向民间资本发行太多债券,赤字的大部分只能向美联储借。而美联储如果通过开动印钞机创造货币的方法给美国政府提供借款的话,势必会引发通胀,这是美国政府所不希望发生的,因此,最符合美国政府利益的做法是不印钱就能有足够的货币供应给政府。

美联储加息的原因分析

通常认为,美联储是根据物价因素来决定提高或降低利率,自2000年后,由于大量来自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商品进入美国,使得美国物价持续走低,美联储于是不断调低利率,以防通货紧缩。然而到了2004年,美国物价有上涨的势头,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开始加息。上述看法就单一的经济学视角而言是没有错的,然而美国许多重大的国家政策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是多方(美国政府内部两党、政府与军火商、银行家等寡头)博弈的结果,必定是各方利益的最佳均衡点,始于2004年的加息也是如此。该轮加息对各方都有好处。对于那些与美联储关系密切的寡头而言,由于预先得知“加息”这一重要信息,可以利用此信息对股市、期货等金融市场作出准确预测,从而提前布局而斩获颇丰。加息对于美国政府大有裨益,最为直接的就是可以在不多印货币的情况下从美联储借到更多的钱去解决因伊拉克战争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问题。虽然一直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通过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把美元投放到美国的银行,但2004年6月以前,由于利息很低,美国老百姓从银行借贷的成本很低,因此大量美元货币都流入美国老百姓手中去从事买房买车买商品的消费活动,而利息提高后,由于借贷成本上升,老百姓就会减少借贷,甚至增加存款,这样银行的货币就会很充足,美联储就有能力向美国政府提供足够的货币,美国政府就可以既解决战争融资问题,又不引发通货膨胀,还能遵守“不加税、不减公共开支”的承诺。

避免通胀对于美国政府意义重大。越战后的历届美国政府都不会忘记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惨痛教训。20世纪60年代后期,越南战争久拖不决,战争费用日渐攀升,美联储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低利率+创造货币”。由于利率一直很低,大量货币流向民间,为给美国政府提供大量货币,美联储采用了“创造货币”的方法。这些宽松的货币政策为20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埋下了伏笔。其实美国政府在伊拉克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的财政政策和融资方式很相似:都承诺不加税甚至减税,都不愿意削减政府的非军事开支用以贴补战争费用,都只能通过财政赤字、借贷的方式解决日益飙升的战争费用。当伊拉克战争不能按原定计划速战速决,渐渐陷入和越南战争极为相似的旷日持久、战费节节攀升的境地之时,美联储的加息举措对于美国政府而言无异于及时甘雨。虽然加息会使得民间借贷成本增加,使得民间投资被政府“挤出”,对宏观经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和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相比,这种伤害无疑较轻。因此,在伊拉克战争陷入僵局的2004年6月,加息无疑是避免美国政府重蹈当年越战覆辙的一剂良药。

加息引发次贷危机

后来,加息刺破了美国的借贷消费泡沫,引发了次贷危机并演化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许多人都认为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2004年之前的低利率为华尔街的投行引诱“次贷者”借贷提供了机会。然而,给那些原本不符合贷款要求的“次贷者”提供贷款的行为就像是埋下了一颗非定时炸弹,它的爆炸一直要等到利息上升至“次贷者”还不起贷款之时。如果利息不上升,它也许一直不会爆炸。加息就是点燃了引爆这颗炸弹的导火索。而加息和伊拉克战争之间又存在着隐秘的关联,因此笔者认为伊拉克战争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注释】

①③[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琳达·J·比尔米斯著:《三万亿美元的战争—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成本》,卢昌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第19页。

篇2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可考虑如下方法:

1.诵读吟唱来感受诗歌

诗歌属于一种语言的艺术,古代诗词有很多都是能够进行配乐演唱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时抓住古诗词的音乐性,让学生在诗歌的诵读吟唱过程中形成审美心境。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这样说,音乐能够将节奏和乐调的力量注入到心灵的最深处。所以古诗词的教学我常常采取吟唱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来科学地选择教学策略。我曾经尝试过很多优秀的古诗词教学手段,比如说诵读法、故事导读,这些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初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点,因此我在教《望岳》这首诗的过程中就选择了吟唱的手段,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再引导学生进行吟唱,要求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情境,之后我选择了一首情感相似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演唱。学生不但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够较快的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活泼的、个性的、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科学地创设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我在教学中常常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开展诸如配乐朗诵、配乐讲解等活动。例如我在讲《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过程中,首先我要求学生从整首诗中找出诗人所描绘到的所有景物,如孤山寺、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之后我再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这些景物,最后评选出画得最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激发了出来,他们能够较快的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去,更容易理解这首诗感知春天万物复苏、燕舞莺歌的诗意。

3.培养学生的鉴赏兴趣

我们只有给学生设计出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同时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内容中去,进入到诗人的心中,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引导学生鉴赏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首名诗时,我向学生这样讲道:王维在诗中仅仅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二十个字就把一幅明月高照,一人独自弹琴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诗人独自一人在寂静优美的竹林中抚琴,月光如此的清凉,当一阵清风吹过竹林时,大家是否能够听到悠扬而动人的琴声。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很快进入了诗中描绘的意境,很容易的就掌握了诗人所表达出的情感。

4.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篇3

关键词: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09-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中国是诗的国度。余秋雨先生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地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

中华民族是爱诗的民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就是通过别致的律诗绝句等诗歌的文学样式,来愉悦自己的心灵,传递丰富的情感,寄寓深沉的思想,教育后世之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浸透在这浩如烟海的诗歌中。当我们研究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时候,怎能不把目光聚焦到美丽而深沉的诗歌上。

中国美学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历来不主张情感的直接宣泄,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形象、景物来表达。因而,古人特别重视情与景的关系。景是具体的,情是抽象的,借景抒情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辛弃疾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一语道破了古人与自然景物的关系。中国诗人对山水的观赏是与他们的宇宙意识和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的。他们在对山水进行观赏描写的同时,也在山水中探索宇宙变化的道理,获得哲理的启示。他们借山水洗涤世俗的尘埃,消除胸中的块垒,从中启发进取的意趣。历代诗人更是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领略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激发人们人世沧桑的浩叹,以及关于时光永恒的思考。

描绘一个人的心态,若是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难免空洞或者模糊不清,但如果换成用具体的景物来表达,就会生动真切得多。如:唐代的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短短四句景语,真切地表达了他“远离尘世,寄情山水”的无穷乐趣。再如唐代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逼真可见地写出了他“绝意仕途,醉心渔樵,真正领略了烟波妙景”的心态。

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后,从来不在他的诗词或文章里直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但他的诗词却往往取材于高山大河,茫茫乾坤,而这些景物都非常明显地透露了他的气魄与胸怀。《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两首词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特别是“问”和“比高”两句,可以说是一语双关,喻示了他所领导的至高无上的革命和要主宰天下的伟大抱负。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景与情的关系是主情,或者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产物,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物化。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古已有之,据说甲骨文中即有记载,《易经》中普遍运用,《诗经》里更是大肆发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作者用在水中小洲上“关关关”地不停鸣叫着呼唤配偶的雎鸠鸟,表达了对和谐专一的爱情的向往。可谓情景交融,相映生辉。

交交黄鸟,止于棘。……彼苍天者,歼我良人。――《黄鸟》

作者用黄雀鸟在棘刺丛生的酸枣树上“交交交”地不停凄惨鸣叫的情景,痛斥了奴隶主死后以活人殉葬的野蛮和残酷,表达了对这一暴行的强烈不满和愤恨之情。后世的文人学士大大拓展了这一技法,并运用这一技法在文学创作领域百花齐鸣,华章连连,让后来的文学评论家不得不赞叹:一切景语皆情语!

但是由于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文学素养不同,即使面对相同的景物,也会触发不同的感受;即使感受一样,也会有不同的抒情方式。李华来到古战场,看到的是一片凄惨荒凉的景象,想到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抒发的是对战争深切的痛恨厌恶之情。――《吊古战场文》

苏轼来到古战场,看到的却是壮美如画的江山,想到的是“公瑾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壮举,抒发的是一个政治家应当在战场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伟大情怀。――《念奴娇・赤壁怀古》。

范仲淹先生的《岳阳楼记》,以其绝妙的借景抒情,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博大无私的胸怀震颤了读者的心弦。他一方面抒写了“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的凄凉景色;另一方面,他又描绘了“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和“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的和丽风光。描绘之真切,抒情之自然,令人如临其景,如感其怀。但范先生写《岳阳楼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告诉我们岳阳楼周围的景观,在阴雨天如何凄凉,在晴朗时如何明丽,而是为了抒发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但我们读景便可知情,作者思想感情在文中的流露,如清泉泻石,清澈流畅,并且非常明亮。

篇4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对话;学案导学;课堂检测;高效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们洋溢着中国文字的魅力,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作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诗词中简洁凝练的语言、委婉含蓄的表达、意味悠远的境界、深厚长远的文化,无一不打动着我们。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词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人教版7―9年级语文教材共计选编了古诗词28篇,推荐课外古诗词背诵50首。尤其是推荐的50首课外古诗词,虽说只是要求学生能背诵即可,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教材推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古诗词知识对课外古诗词进行赏析、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背诵。但是,古诗词的教学确实非常不容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

一、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现状

纵观整个古诗词阅读教学过程,笔者发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都会影响着课堂的进程,甚至是学生的思维。一堂古诗词阅读课上得好坏,也大部分取决于教师。但是现阶段在古诗词阅读这一教学中,许多的教师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将古诗词的教学等同于文言文的教学

当前,不少教师在遇到一首古诗词的时候,首先就是带领着学生进行重点字词的理解,然后在理解重点字词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句子翻译。这样做不仅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字词的理解上,而且由于古诗词大部分都是采用借景抒情,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导致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理解感悟,但是学生仍旧“不知所云”。

2.古诗词教学经常出现“无声”或演变成“一言堂”

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尴尬。这种尴尬总结起来就是:教师没有针对学情去合理地进行教学的设计,或者没有放胆去让学生自主鉴赏。这样的情况下,古诗词课堂上,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叫一位学生回答,学生“无声”;第二位学生也是如此;第三位第四位亦是如此……教师开始或心慌意乱或气愤不已,内心暗骂学生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在一片“无声”中,教师开始“侃侃而谈”,将自己认为的很重要的而且是学生应该要知道的知识点一股脑儿地倒给学生;而学生呢,在教师的“侃侃而谈”下,开始“奋笔疾书”,像打字机似的将教师所说的都打印在了书本上。

3.只有“半桶水”的教师难以教出“一桶水”的知识

大部分教师对于古诗词的素养都停留在学生阶段所学到的。不少教师在学生生涯中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古诗词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整体素养并不是很高。工作之后,教师们大多难以静心学习,平时教学时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大多靠的是教师参考书或者是网上参考资料,所以对于课本中的古诗词往往是“一知半解”。教师都只有“半桶水”,又怎么能给学生“一桶水”呢?

那么,面对这种种问题,当前的古诗词教学该何去何从?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因为可以提高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加文化素养,更是因为在我们的中考中会有古诗词的默写和古诗词的鉴赏这两种题型。对于教师而言也是如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希望将课文中的古诗词当成一个“例子”,通过对这个例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学习赏析古诗词的方法,从而能够在考试的时候,面对这种题型能够更加有方法、有效率。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笔者将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本文就针对如何建立古诗词高效课堂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希望通过学习,寻求多种教学途径,改变古诗词课堂上学生“沉闷”教师“无奈”的现象,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小组合作交流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笔者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4人,或者让他们自由组合,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尝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进行赏析。每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余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并且帮助答疑。如果每一位学生都不能理解,那么就求助教师。这样一来,不单单是让课堂成为了“学堂”而不是“讲堂”,而且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了。

例如,笔者在教授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时:改变了原本教师引领学生回答的模式,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词中的内容和情感。首先,笔者导入到这首诗后,让学生自由地朗读,并且带着自我的理解,去细细地分析整首词;然后,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一个组的人数不能少于2人,不能多于5人,在组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质疑答疑;最后,由小组派代表对词进行讲析,并且说明重点和难点,而疑点呢就交由教师进行简答。

采用这种形式后,第一小组总结归纳:“肠断白O洲”一句中的“肠断”一词,读出了悲伤、痛苦的感情。第二小组总结归纳:“过尽千帆皆不是”,从中看出了失望的情感。同时这一小组的一位学生提出疑惑:温庭筠是不是女的啊?第三小组总结归纳:“独倚望江楼”一句中的“独”字给人孤寂的感觉。第四小组总结说:这里写的应该是一个妇人,她的丈夫远在外地,她去望江楼是盼望着她的丈夫归来。第五小组急忙归纳道:“我组认为,这位女子早晨梳洗完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望江楼,盼望丈夫归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女子盼望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第六小组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小组:他们首先表示,他们小组所讨论出来的,其他小组都讲过了,不管是内容或者感情基本都是一致的。不过他们小组还发现一个地方,“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中的“悠悠”一词他们认为是指妇人等待的时间很长。这堂课讨论到这时,全班都沸腾了。其余组中没有轮到发言的同学的激情更是高涨,他们抢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等待时间长应该是从“梳洗罢”和“斜晖”两个词语中看出这位女子是从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有的人说“悠悠”给人一种水一直不停地流,而人也将一直等待下去的感觉。

上到这里,笔者不禁拍手叫绝。之前一直都是教师在讲解时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学生的思维的碰撞下,竟然将《望江南》一词中的重难点都讲析了。笔者也不禁思考:之前笔者在课堂上所讲的其实都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而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内容却只字不提。至此,我将我原本想要讲的洋洋洒洒的大堆内容舍弃掉,只跟学生一起学习走近温庭筠。

小组合作交流模式的运用,避免了教师提问、学生不答的尴尬,而且让课堂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了“小老师”,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同时让他们的探究意识逐渐地体现出来,掌握了赏析古诗词的一些方法。

三、“对话教学”模式让古诗词课堂“闹”了起来

被誉为“拉丁美洲杜威”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他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教学”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自我的对话、学生与环境、社会之间的对话。但是需要时时刻刻紧记的是:学生应是对话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例如,《渔家傲・秋思》一词: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自由朗诵《渔家傲・秋思》一词,从诗中你读到了什么内容和情感?

生(读),齐答:写了秋天的景物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师:哪些词句是在写秋景?

生(找)读诗句

师:刚刚同学们找到的关于秋天景物的诗句具体是哪个地方的秋景呢?这个地方的秋景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生:描写了边塞秋景的奇异

生:大雁没有一丝逗留的意思,应该是说边塞的秋天天气非常寒冷

生:声音也都是边塞特有的声音

生:长烟感觉是烽烟,说明此时的边塞正在战争中。

生:我觉得长烟不一定是烽烟,但是从“孤城闭”中看到了因为战争的原因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师:边塞的无论是天气、声音还是城市,都和词人的家乡如此得不同,是这样的奇异。那么情感呢?从词中去找找看。

生:除了“浊酒一杯家万里”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可以看出的思乡之情外,我不能理解“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句,也是在写思乡的情感吗?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帮助这位同学的呢?

生:词语手册上说“燕然未勒”其实运用了典故。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师:因为还边患未平、功业未成,所以回家的日期遥遥无期,这表达了什么?

生: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通过这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文本间的思维一再地进行碰撞,学生的发言也在这样的对话中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学生对于《渔家傲》一词的理解认知也在逐步地深入。同时学生在古诗词课堂上“说得多了”、“动脑动得多了”,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也提高了。古诗词的教学不再只有老师的讲解,学生也敢于提出他们的疑惑、发表他们的看法,让古诗词的阅读课不再是沉闷的课堂,而是“热闹”起来了,变成了富有活力的课堂。

四、学案导学课堂检测相结合让古诗词教学“高效”起来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运用,能够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情,对学生所能达到的基本水平和差异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点难点,避免“学生希望你讲的你不讲,学生不希望你讲的你拼命讲”的情况的出现。同时一堂课是否高效?最终还是要看学生的检测是否过关。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不单单只是例子而已,无论是期末测试还是中考,都可能出现关于古诗词的名句默写或者是古诗词的对比阅读。所以对于古诗词的教学,笔者认为课堂检测这一环节是缺一不可的。

如在教授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一诗时,笔者首先给学生下发了一张表格――师生学习案,围绕学习案学生进行预习思考。

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状况,将教学的重难点主要围绕在学习案中的第3、4、5三个问题上,整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这三个问题上,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最终解决问题。然后笔者留了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检测,题目是:一、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诗以言志,杜甫在《望岳》中的“――――――,――――――”。表达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2)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3)作者细览泰山美景的诗句是――――――,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包含的人生哲理是:

二、测一测你的记忆力:默写该诗。

通过学习案的学习和课堂的当堂测验,教师一方面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对于古诗中难以把握的地方,着重去讲解学生不能了解且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课堂检测环节的设置,也让整堂古诗阅读课变得更加得紧凑且有实效。因为检测机制让学生能够更专注地学习,更用心地思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课。”对于语文教学中这块难啃的骨头之一――古诗词,要让学生喜欢,唯有教师首先要采用学案导学了解学情,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古诗词。其次就是要教师、学生都参与到与古诗词进行对话中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话文本,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同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或者自由组合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读起来、说起来、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总而言之,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寻求多种教学途径,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阅读和鉴赏古诗词的水平,从而建立更为高效实用的古诗词课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篇5

关键词:诗经;兴象;文化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诗经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以简约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劳苦大众勤劳劳作,安逸生活的生动画面,其中使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更是我国文学艺术上的一大创举,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其中,兴这一创作手法在诗经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本文认为,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中,兴这一表现手法通过借助外部事项来表达内心主题。随着对事件中心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关于兴的话题被研究出来,d象就是其中一个。兴象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在唐朝诗歌中最早体现出来。

一、动物兴象

(一)鸟类兴象

在诗经表达中,诗经开头时就是兴象开头,使用鸟类兴象来表达自身感情。据不完全统计,在整首诗经三百多篇中,鸟类兴象的使用程度高达五十多首。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歌大多围绕着孝道和亲情进行阐述。与此同时,还围绕着男女的感情和婚姻进行阐述,体现了爱情的主题。

1.思归之鸟。在诗经的三章中,每一章都会体现黄鸟的兴象。在这之后会写出诗人对异族统治的憎恨,难于忍受异族压迫迫切希望回到故土的思乡之情。除此之外,在诗经中还有其他的关于鸟的兴象,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样也是出门在外人对于故土的思念。

2.爱情之鸟。除了关于对于家乡思念的鸟类兴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鸟类兴象是以男女之间的情感为表达内容。在诗经中,诗经往往采用鹊与鸠两种物象来描绘女子出嫁,凡是与有关女子出嫁的词语中都会出现这两个词。

3.原始崇拜积淀下的鸟类兴象。鸟类与人类不同,鸟类不受任何精神世界的束缚,不具备任何价值观念,其被授予一定的价值意义主要是由于一种超现实的神秘观点。

鸟类为什么会和我国祖先的亲情相关联,追根溯源还在于我国古代的鸟类图腾。在远古时期,我国祖先对鸟类图腾非常崇拜,这就解释在诗经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鸟类兴象。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祭祀仪式,原始社会的人们不了解生育道理,认为是精灵存在父妇女的身体中才诞生新生命,于是将这些动物作为神灵开始计时,为的是整个民族可以繁衍生息。

在诗经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生殖兴象。生殖崇拜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只能依靠简单的狩猎过活。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劳动力增加,意味着可以进行更多的狩猎活动。这是基于此点原因,人们对于生殖器非常崇拜,希望通过旺盛的生殖力量增加人口。

(二)鱼类兴象

从鸟类身上,在实践中于类型上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诗经中,关于鱼的兴象诗歌非常众多,关于鱼的种类就高达几十种,表现内容也非常宽泛,表现主题与男女之间的情感有关,同时也与饮食有关。

1.合欢之鱼。在诗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诗歌总是围绕着男女之间的感情进行描述,很多就是鱼为兴起的诗词,表达男女之间对爱情的追求。在诗经中,有关于感情的描述非常细致。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曾指出,诗经中关于鱼的诗歌非常隐晦,鱼的出现标志着男女之间情感内容的出现并且引申出一些隐喻,如打鱼、钓鱼,这些鱼都与情感相关。

2.宴饮之鱼。除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之外,对于鱼的兴象表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餐饮话题,尤其是王公贵族的餐饮活动。在诗经中,许多关于餐饮鱼类兴象的表达有很多种,如南有嘉鱼,君子有口等等都是与有关。

3.生殖崇拜作用下的鱼类兴象。对于鱼类兴象表达不同的含义,在本质上两者却是相同的,都源于人类对鱼类生殖的崇拜。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在急需繁衍后代的情况下,原始人们将眼光投入了自然界。在远古时期,由于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原始人对鱼的崇拜非常强烈,这种崇拜也是宗教意义上的崇拜,人类希望通过吃鱼获得强悍的生殖能力,以此扩大自己的氏族范围。

二、植物兴象

(一)树木兴象

1.家国之树。在诗经中有很多表达的人们妻离子散,独居他处,远离家乡之意,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在诗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中间虽然就没有兴象,但是从侧面上却反映了树木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除了与故乡具有联系之外,树木兴象还具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贵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例如诗经中有句名言,南有湍荆甘犀累之。这表现贵族之间在一起宴饮场景,描绘了贵族大人之间欢乐景象。

2.恋情之树。在树的兴象中,还有一部分是诗经诗句是与恋情有关,用树木来歌颂男女之间恋情。例如在诗句中使用乔木支持,来表示树的兴象。在全诗文章中,作者感叹没有能够得到自己心仪女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自己心仪的女子共度良宵。又如在诗经《唐风・有m之杜》中,作者通过树木表达了求贤、求爱、求美食的思想。

(二)药草兴象

1.思乡之草。在西周末年,周王朝日益腐败,诸侯之间开始了吞并战争,劳动人民尤其是底层劳动人民长期背井离乡,需要为诸侯的争霸战争服兵役和劳役,故在许多事件中出现了对故土怀念的情感,表达了远出在外的士兵常感寂寞之情,在表达这些情感中,许多诗句中都带有草药的兴象。例如在《{风・载驰》中就明显表示出了作者在回家路上遭受百般刁难,再无法回到自己家乡时所抒发的情感,表达了自身思乡之情。

与远出在外的家人一样,在家留守的亲人也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亲人,盼望的亲人可以早日回归,在诗经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召南・草虫》都表现的这些心情。

2.相思之草。除了思念家乡之外,诗经其他词语也表现了恋人之间不能相见的思念之情。例如在诗经《后妃之志》中,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首女子思念自己丈夫所创作出来的思绪,整首诗时以采采卷耳为开头,不断深入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参考文献:

[1]桀溺.牧女与蚕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70.

[2]吕氏春秋[Z].中华书局,2013:86.

[3]刘安.淮南子[Z].中华书局,2013:332.

[5]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第一零四二册[Z].商务印书馆,2015:320;313.

篇6

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游鉴明、胡缨、季家珍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Women’s poet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 Transforming the inner chambers, Xiaorong Li,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2

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位重庆妇女的讲述,李丹柯,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

Courtesans, concubines, and the cult of female fidelity, Beverly Bossler,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3

Women shall not rule: Imperial wives and concubines in China from Han to Liao, Keith McMaho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3

Reverie and Reality: Poetry on travel by late imperial Chinese Women, Yanning Wang, 2013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Ronald C.Ega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4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The Qing period, 618―1644, Lily Xiao Hong Lee, ed., M.E.Sharpe, 2014

海登・怀特在分析历史学工作原理时提到各种历史著述和历史哲学是将一定的“材料”、解读这些材料特有的理论体系和用此还原的事件组合在一起。[1]以此提醒我们,想要真实、全面地还原过去是不可能的,研究者必然会加上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筛选,形成历史。对于妇女史的研究不得不更重视这个过程,史料中关于女性的记述大多数由男性来完成,少部分是由女性完成,男性所记述的女性和女性自身的描述之间是否存在异同,这种异同又是否由性别偏见构成,都迫使研究者不得不审慎分析。近些年的海外研究成果更是将不同性别、不同文类的“材料”深入解读,推陈出新,也使得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成果更加丰沛。

一、诗词:自己的声音?

妇女史的研究中一直在探寻女性的声音。在男性为主的历史记载中,女性存在吗?女性是沉默的吗?女性具有主体性吗?女性的声音是否已融入了宏大的意识形态中呢?女性的生命经验最终会被当今研究者发现吗?研究者面临这一系列拷问更希望从女性的直接记载中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

诗词是女性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女性诗词作为重要的研究史料,大多反映的是上层女性的生活。这些书写的女性通常被称为“闺秀”,这种称谓更符合对于中国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想象,然而这些女性依然具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她们的诗作、生活方式、交际网络、社会空间形成了“才女文化”。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学者李小荣(Xiaorong Li)Women’s Poet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 Transforming the Inner Chambers一书尝试描述在社会环境、观念体系之下的女活动,以及她们的回应和互动方式。李小荣想要突破这个看似封闭的“才女文化”,却反其道而行之,巧妙地选用“闺”这个女性写作和生活的地方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梳理了清代女性闺阁诗歌的演变:在16世纪“闺阁”常常被男性作家设定为一个赞美女性美丽和怜惜孤独弃妇的地方,或者是用来形容政治上,忠心耿耿得不到重用,被朝廷排挤的文人的境况。这种意象很快被女性作家在诗词中吸纳、表现,于是,男性的想象成为女性和她们生活环境在整个社会中的代言者。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晚清时期,女性逐渐改变、拓展了闺阁文学的主题。一些作品中增加了儿童、老妇和闺阁中一些明朗的事件,比如教学、音乐、谈话、嬉闹等,女性通过写作和男性、社会生活相互影响,逐渐改变自身的处境,摆脱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越来越多的有主体意识和成熟的女作家推动着演变的过程,并认为她们应该是后来女性意识觉醒的先驱者。李小荣通过较长时段地分析来论证明清女性文学是怎样与男性为主导的文学权力结构相联系,又是怎样内化、挑战、互动。

相较于李小荣用迂回的方式来解读女性诗词中的新意向,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学者Yanning Wang显得更加直接。女性的活动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闺阁,尤其是在女性文化达到前所未有之繁荣的晚清,女性用诗词来记录她们家内、外的生活。Yanning Wang, Reverie and Reality: Poetry on Travel by Late Imperial Chinese Women以晚清女性的出游诗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在陈腐的想象中,女性被彻底困在遮蔽的内闱中焦虑地等待外出的丈夫和家人,与世隔绝。然而女性的出游诗词中展示的景象截然不同,女性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对于自然景观、社会百态有着自己的想象。有时,她们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女性将诗词作为记录旅行经验和勾画对外面世界的想象的手段,也展现出女性对于社会见闻的认知。

观察女性与社会观念的消磨、抗衡、互动,是研究者对女性主体意识较为直接的考察途径之一,是对于历史上女性声音的仔细辨认。无疑可以窥见妇女史研究者对于探寻女性主体性的焦虑与紧迫感。也因如此,研究者可能出现“欲加之辞”的状况是需要警惕的。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校区教授艾朗诺(Ronald Egan)的新作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是一次对历史上形象塑造工程的个案分析。诗词是作者表现情绪、展示才华的方式之一,但并不意味着诗词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绝对的一致性,这一点在研究男性作者时几乎已经无须提醒,但是当面对女性作者和她的作品之间的疏离时,却经常被遗忘。艾朗诺选取了中国历史上才女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来考察才女自宋至明清形象的塑造过程。艾朗诺区别了李清照词作中的人物与李清照本人,词作的虚构使后来的读者对李清照本人产生了更多的想象和解读。李清照的情感经历也使后来的读者因为不同时代的贞洁观而困惑不已,到了明清甚至至今学者都为之争论不休,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出于对李清照才华的喜爱和尊崇,试图改变原本明确的事实以维护其形象,或者说是重塑了李清照的形象。

我们会看到,文学史的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的界限进一步模糊,这也充实了研究女性历史的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传记:她们的故事

传记是中国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之一。相对于诗词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传记记录的人物生平更加完整,可以显现传主的人生经历和社会关系,也可以发现传记背后存在的社会规范、限制以及博弈。

《重读中国女性生命故事》是一个会议论文集,包括曼素恩、贺萧、钱南秀等人的14篇文章。这些研究横贯中国历史,可以使不同断代研究之间、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相互砥砺。作者在寻找女性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传记文本,还涵盖碑铭、小说、诗文序言、书信、日记等广义上的传记资料,每一文类因其特殊的写作范式,条分缕析,都可以发现更多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与历史情境进行对照,非常有助于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发现写作者的意图,也重新认识不同时代的历史。

解读女性传记并不是一件易事。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路易斯・蒙特洛斯(Louis Montrose)强调“文本的历史性”(the historicity of texts)和“历史的文本性”(textuality of history),一方面,即文本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历史的客观性受到质疑,历史具有文本的局限性。[2]为女性所做的传记尤其如此,且常常表现出程式化的倾向。写作者受到性别、时代的限制,在不同时期对女性的行为有不同的期待,在传记中常常会出现为亲人讳、为友人讳、为死者讳的局面。再加上作传的多是男性,他们对于女性生活细节的了解程度可能非常有限;这些传记一旦形成以后对社会又有教化和规范作用,也在塑造历史,后来读者所知的历史是文本呈现、限制、断裂的。想要在这个复杂的相互影响中捕捉女性的生命故事,就要求研究者重构文本产生时的那个历史“语境”,还原当时的文化氛围,如何来解读这些沉默与喧嚣,如何通过这些材料寻找真正的个体、了解当时的性别结构、重塑我们的历史认知,可以说本书的作者不仅仅是在寻找、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解读史料的方法进行了尝试,这些文章应该说是方法论上的示例。

相对于古代史研究中个体的遮蔽,女性自传尤其是底层普通女性传记较少的缺憾,在近现代史研究中口述资料的利用,将弥补底层群众作为历史塑造者的记录。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丹柯企图使用普通女性通过对自身经历的阐述来叙述、诠释、构建历史。《女性、战争与回忆――三十五位重庆妇女的讲述》是作者访问35位抗战时生活在重庆并在后方参与一些抗战活动的具有不同职业、身份,家庭背景的女性形成的研究成果。由这些女性口述当时的生活情景,作者如实记录她们的忆述,并在书中划分的“女性与社会”“女性与经济”“女性与政治”“女性,记忆与中国的”每一部分之初的序言部分记录访问、研究心得,作者聚焦女性的生活体验和私人经历,探究战争在女性的生存和生活中打下何种烙印,而女性又如何通过抗争和忍耐来抵抗战争的残酷。作者用这种较为特殊的体例试图解释现在的战争史已经性别化了,妇女在这场战争中却被隐匿,她们的抵抗、日常生活往往被视而不见。所以,作者不仅仅是对口述资料的抢救性利用,以期提供和弥补文字档案鲜有的资料,更是希望开拓新的抗战妇女研究的视野,重新构建有女性的抗战史。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欧美学界对于大量基本资料的整理收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方秀洁等人推动的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明清妇女著作”数字计划项目为欧美学界进一步研究中国女性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已使很多学者受惠于此。澳洲学者萧虹(Lily Xiao Hong Lee)等人编纂了《中国妇女传记辞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应该是到目前为止学界编辑整理的女性传记辞典中规模最大的版本,包括中国历史上各类女性在史籍等中的记载情况,如清代卷记录女性包括皇后、嫔妃、节妇等200名以上。该套书共分为四卷,上古到隋(前1600―公元618)、唐到明(618―1644)、清代(1644―1911)、后到20世纪末(1911―2000)。[3]

欧美学界对于女性著作及相关作品的翻译、资料汇编对于推动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使本来“寂静”的女性声音通过这种汇编,经历编纂者的发现、筛选、以主题归类得以再发声,不啻为一种研究创新。

三、历史:权力与日常生活

现在的研究说明,女性并没有缺席于历史,但是她们的“失声”状态使女性在政治、权力运作中的状况并不明了。欧美学界在后现代主义相关理论发展的影响下,一直在尝试解读女性在权力关系中的组织建构以及作用模式,这种权力的关注不仅仅涵盖以往对国家政治权力的关注、对突出女性的研究,也包括家内的女性角色定位、事件中权力的形成与分配模式,中下层女性的日常生活也得以被发现。

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系教授马克梦(R.Keith McMahon)新作Women Shall Not Rule: Imperial Wives and Concubines in China from Han to Liao涉及吕后、武则天、欧阳修身边的女性人物等,通过一件件生动的事件,盘点了中国历史上从汉到辽的女性参政者,也让西方读者能够认识这些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女性人物。据马克梦所言,无论在什么地方,凡是有女人当政,都应该算是一个特殊时期,男性害怕被女性取代,在男人想象的政治秩序中,社会平稳的基本条件必须是:女人不能干政。但是,一些女性仍然会突破对她们的约束,把自己的执政合法化,让别人接受她们临时取代男人,甚至长期地维持政权。最显著的是武则天的称帝对唐代女性扩大政治参与起到了示范作用,接连出现了如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等女性政治人物,然而,在男性构建的政治秩序中,女人当政往往标志着进入乱世。古代中国女性参与政治是在国家政治同性别秩序错综复杂的关系缝隙中寻求契机。

女性的社会、家庭角色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性别权力结构的转变也影响着对不同女性身份的期望和评价。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柏文莉(Beverly Bossler)多年潜心之新作Courtesans, Concubines, and the Cult of Female Fidelity是探讨宋元时期、妾的变化以及贞节观的演变。宋代不断发展的经济和扩大的精英阶层使女性身体在消费、再生产中不断物化。随着北宋娱乐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女性的家庭角色和社会稳定性,尤其是对妾和上层社会中的节妇在家庭中的地位展开了讨论。南宋和妾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引起了家庭和政府观点的冲突。由于北宋末期政治上的不稳定,文人通过赞扬节妇来鼓舞政治忠诚度。至南宋末期,家庭的稳定和政权的存续问题一直存在,而在墓志铭中,节妇作为忠诚的典范被一再宣扬。到元朝,受到文人赏识的有才华的越来越多,但是她们的地位越来越低。理想的形象与节妇也越来越接近。同时出现大量的作品赞扬节妇,不只是因为她们的行为典范,更是作为儒家文化仍然存在的核心证明。作者揭示了儒家思想和性别之间关系的发展轨迹,宋元到明清性别秩序是如何建立以及之间的变化。

渐行渐远,妇女史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后现论的波及与束缚,文学史相应的议题借助语言分析等工具有快速的发展,传统史学领域例如政治、经济等方面由于史料的匮乏,以及分析工具的限制,在妇女史研究中显得略略沉默了些。期待以后不同领域之间的交融可以进一步促进研究的深入。

可以确知的是,学者在前行的过程不时反省、整理研究中的得失,使这个年轻的学术领域在探索中依然前进。正如柳立言所说“更重要的,还是取信于读者和提出新说”,“研究默默地过活的社会大众,结果平淡无奇,固然令人失望,但至少让我们知道,今日的常识,是在怎样的历史时空产生,今日的生活,有哪些是传统的一部分”。[4]正是带着新眼光考察这些常识,才会知道今日的常识、今日的女性从何处而来,思考行进的道路。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12Q179)及校基金阶段性成果。]

注释

[1][美]海登・怀特著:《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Louis A.Montros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Culture, In H.Aram Veeser, ed., The NewHistoricism, Routledge, 1989.

[3]Lily Xiao Hong Lee,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The Qing Period, 1644―1911, M.E.Sharpe, 1998.;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12―2000, M.E.Sharpe, 2003.;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Antiquity Through SUI, 1600 B.C.E.―618 C.E., M.E.Sharpe, 2007.;《中国妇女传记辞典:清代卷1644―1911》(中文版),悉尼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篇7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不可译 解读

引言: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中最绮丽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在古诗词中,“不可译”现象是一种十分突出问题,它也是古诗词翻译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难点,大大增加了古诗词翻译的难度。

一、古诗词教学中“不可译”现象出现的原因

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中华文明璀璨夺目,富于鲜明的人文精神,但是却不容易传达,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审美效果不一致的情况,致使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原意的缺失甚至失落,我们称之为不可译现象。语言能够反映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所具备的文化特征和民族意识形态。受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古诗词的翻译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并且因为历史的久远,现代人,特别是年轻的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先民的用词习惯、社会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因而,对古典诗词的了解程度也非常有限,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与实在性,诗歌中不可译现象存在是正常的,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古诗词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

二、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不可译”现象实例

1.叠字、双声字的翻译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作品会使用叠字、双声字来突出某种感情,渲染某种气氛,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我们不能说这些词没有意义,但是如果硬要将这些词翻译出来又会觉得有些牵强。例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声声慢》的开首就运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的双声词,营造出了清冷、悲凉的氛围,使读者深切感受到彼时词人内心浓烈的失落与孤寂,使读者深深地同情作者的凄苦。尽管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女词人因丈夫病逝,自己孑然一身,战争连绵、孤苦飘零而萌生的伤怀与痛苦,但是如果真的要对这个句子进行翻译,我们会发现,在我们所能认知的词汇里,很难准确地将这一系列词汇翻译成有具体意象的情境。所以,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对于这类词汇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内在意义,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抠字眼,我们要加深学生对词作者的身世背景的理解,使学生更加了解词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而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不符合语法的词汇堆积

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存在一些诗词不符合语法要求,如果不结合语境,展开联想,很难明白其中的滋味,这给古诗词的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也给学生理解诗词作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初读之下,我们发现这一句话,完全没有语法可言,仅仅是简单的名词堆积,如果我们只是进行机械的翻译,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翻译完全没有意义可言,“鸡声”,“茅店”,“板桥”等意象简单的放在一起很难让读者明白这里面的意义,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商山早行的画面,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作者旅程的艰辛与羁旅异乡的愁思之情。

3.一些只能意会的情境

中国古诗词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着朦胧的美感,有时候只能意会,如果让我们将其准确翻译成我们所熟识的现代汉语时,就会发现有些词穷。这不是我们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够,而是因为这种诗词的意蕴只能意会,一旦言传往往会失去诗词原有的意味。中国文化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心灵体验,理解它,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领悟能力。例如,王维的著名诗作《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初读这一句让人很难体会这中间的美,但是如果亲历过大漠的壮观景色的人就会对作者的描述深有感触,并且结合全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大漠风光,烘托出了凝重的塞上风情,表达出作者内心的伤感以及遭到排挤的悲愤之情。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感悟、联想诗歌中的画面与意境,使学生更好地体味诗词中的感情,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三、克服教学中“不可译”现象的方法

1.与音乐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诗词作品的审美能力

诗词作品的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它需要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衡量,枯燥地逐字逐句翻译,只会让诗词作品失去原有的滋味,更失去其应有的艺术水准。所以在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保持诗词的美感,尽可能使学生从阅读诗词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为诗词配乐的方式,丰富古诗词的教学,用有声的语言来烘托诗歌所要表达的情绪,创造诗歌所要展现的情景。以《声声慢》的教学为例,为了展现词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氛围教师可以配合悲伤的音乐朗诵这首词,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词中所渲染的环境,使学生充分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进而加深对词作的理解。

2.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描绘诗词意象的能力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将简单文字加工成画面的过程,只有使学生理解了诗词的意境才能克服“不可译”现象造成的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偏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意韵之所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他所想象的诗歌中的画面,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对诗词的直观印象

文字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单纯依靠翻译文字很难使读者充分体会诗词的魅力,尤其是对年轻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尚浅,对诗歌中很多情境的理解都不够深刻。因此,我们要适当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灵活起来。在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加深诗词的画面感,使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加具体化的了解,进而体会深层次的意义。以《使至塞上》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塞上风情的古代绘画作品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古代塞上的风貌,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现代这一地区的照片使学生对当地状况有更加明确的了解,进而体会作者所要展示给读者的环境,使学生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从而对全诗内涵有更好的把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诗词写作背景的介绍,因为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对诗词的情感倾向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样以《使至塞上》一文的教学为例,作者王维是因为受到排挤,被派往边塞慰问官兵的,所以作者心中必然有抹不去的孤寂与悲伤。理解诗词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结论:

总之,诗词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诗词教学中存在“不可译”现象是正常的。但是,不可译不代表无法理解,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教学,攻克“不可译”的难关,使诗词教学更加灵活新颖。相信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不可译”现象将不再会是古诗词学习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向纯武. 诗歌文化意象探源[J]. 才智. 2010(30)

[2] 林春香,蒋显文. “格式塔质”指引下的文化缺省补偿探讨――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为例[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5)

篇8

坚持翻译“三美”

和那些沉静、内敛的老学者不同,许渊冲个性张扬、狂放,上大学时得来的绰号“许大炮”从未褪色,他自信地自我评价:“我是诗译英法唯一人,上世纪60年代我就是唯一人,到现在还是唯一人。像我这样的,两千年来也没有第二个。”他的中译英、中译法译著以及他的英译中、法译中著作,共有120余本,这其中有他翻译的《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约翰・克里斯托夫》等,还有他用英文、法文翻译的《楚辞》、《诗经》、《西厢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关于翻译,许渊冲强调“三美”原则:内容美、声音美、形式美,如果谁撼动了他的原则,他就像一个战士一样,会与人决战到底。一次,他在课堂上讲到了“三美”,一位学生反对他,说有“五美”,他很生气地说,“他就想胜过我,学习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为了出风头,北大学生自以为了不起了。”

即使面对权威,他坚持翻译美之原则也从未退让过。他回忆说,翻译家王佐良是第一个反对他的人,说他的翻译是“鸳鸯蝴蝶派”。两个人最早的分歧因瓦雷里的诗《风灵》是直译还是意译而起。其中有一句诗,大意是“灵感来无影,去无踪,就像美人换内衣露出胸脯的那一刹那”。王佐良译成“无影也无踪,换内衣露胸,两件一刹那”。许版译文为“无影也无踪,更衣一刹那,隐约见酥胸”。许渊冲认为王佐良用的“胸部”一词没有美感,因为它既可指男也可指女。他用的“酥胸”才有朦胧美。许渊冲多年后又辩论说,王佐良的翻译是“外科派”,就好比一个伤兵中了箭,外科医生只是把箭掰断了,取出来,但毒还在里面;而他是“内科派”,不仅把箭,还把内部的毒也取出来了。

他与作家、翻译家冯亦代同样有过“战争”。《红与黑》的最后一句,说到市长夫人死了,按原文是“她死了”,但许版译文为“魂归离恨天”。当年冯亦代就批评许渊冲为什么要加上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还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直指“魂归离恨天”是从《红楼梦》中偷来的。时至今日,许渊冲依然坚持己见,他认为翻成“她死了”表示的是正常死亡,但市长夫人并非正常死亡,而是含恨而死,没有比他的翻译更贴切的了。再说了,这“离恨天”也不是《红楼梦》才有的,是从《西厢记》里来的,难道《西厢记》偷了《红楼梦》吗?“翻译家罗新璋当年说,他要是想到了,也会像我那么翻译的。”许渊冲就像孩子一样,

最后找到了一个温暖靠山。

全力翻译莎翁剧作

许渊冲前年接受了海豚出版社邀请,向莎翁剧作翻译发起猛攻。迄今他已翻译完成11部,出版了《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10部。他给自己规定每天一千字的翻译量,如果这个数量没完成,不论时间多晚都会补上,“有规定就好,没有规定反而累。”

去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国内几家出版社分别推出《莎士比亚全集》中文版。面对市面上不同版本的新译作,许渊冲自信满满地说:“还是我翻得好一点,莎士比亚是把现实变成文字,我不光是把文字翻译成文字,我要把文字里的现实翻译出来,所以我翻得更好。”

针对市面上出现的诗体莎士比亚译本,许渊冲不赞成元曲风格译文的滥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翻成‘郎啊,罗郎啊’。那念着别扭嘛。这种风格有时候可以用,有时候就不行。_密欧与朱丽叶见面,不可能这么叫。”

“莎士比亚写得满意,我翻得也满意。”许渊冲一再说,一个人的一生要尽量享受幸福,还能使别人幸福,而他做到了这一点。这个热爱翻译的老头儿更发出响亮誓言,“我要活到100岁,把莎士比亚剧作全部都翻完!”

因《朗读者》再走红

“回忆是望远镜,既可以看见远方,又可以看到近来,近来的喜就可以减少过去的苦了。回忆还是放大镜,把当年的小事放大,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乐趣。”许渊冲喜爱回忆,但回忆在他汹涌的激情中,又暗藏着诗意和美。

在《朗读者》中,许渊冲忆起将林徽因的诗歌《别丢掉》翻译成英文诗歌送给当年喜欢的姑娘时,念着动人的诗句,竟流泪了,观众也被感动落泪。那个当年心仪的姑娘就是西南联大的女同学周颜玉。他感叹道,“1939年那年,钱锺书、杨振宁、周颜玉和我,我们几个人遇见,这很好玩。”

许渊冲的语调变得温和起来。周颜玉当年是学校的皇后,班里十个男生,只有她一个女生。许渊冲和她坐邻桌,他有才,她有貌,宛若天造地设的一对。许渊冲至今记得他是在1939年7月12日,将林徽因的《别丢掉》、徐志摩的《偶然》两首译诗及一封英文信投进了女生宿舍信箱。他还补充说,周颜玉的美不光是他的独家感受,还有老师吴宓的日记为证。吴教授一日遇到了周同学,“盛施粉黛,如樱桃正熟”,而另一日遇到,则“另有一种清艳飘洒之致”。但无奈周颜玉已订婚,面对现实,许渊冲化伤心为力量,在女生扎堆儿的外语系寻觅到了新天地。

许渊冲不光给大学女生写过信写过诗,他的夫人照君说,“你看我们的结婚照片多漂亮,许老也给我写过诗,但抄家时都给抄走了。”当年他们的儿子刚出生时,许渊冲的诗歌创作尤其旺盛,但照君想不起来写的是什么了,只依稀记得有“杨柳寄真情”这样的句子。

篇9

“哦……江雨霏霏江草齐,六年……”

“什么‘六年’?哪儿来的‘六年’?是‘六朝’!重背。”

“哦……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我的名字叫柳堤,“无情最是台城柳”的“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堤”。这的确是一个很美的名字。试想一下,一堤的垂柳,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春天,轻软的风一吹,腰肢曼舞,霎时,那条堤就成了一条飘动着的浅绿鹅黄的丝带,不是不醉人的。“十里”是我的小名,比起别的孩子来,实在是与众不同。

妈妈说,南京是我的故乡,我又在台城边上长大,那么这首《台城》就一定要背熟。这不,连大名捎带上小名都深深地留下了这诗的痕迹,台城的痕迹,南京的痕迹。

年不过五,我就在妈妈的要求下一字一句含含混混地背诗词曲赋。当然,背的绝不是“床前明月光”和“春眠不觉晓”这般简单的,妈妈在中学当语文老师,她在课堂里教到哪里,我便要在家里背到哪里。于是在初中的课本里,我见到了许多熟悉的脸孔:《木兰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偷偷一翻高中教材,竟也寻着了老友:《蜀道难》《琵琶行》。

但是十分不幸又十分愚蠢的是,妈妈并没有为我解说诗句的意思,我也没有多问。只是心中存着大串大串的问号:“霏霏”是什么样子的?鸟啼也罢了,为什么是“鸟空啼”?“烟笼十里堤”又是怎样的景象?还有,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呢?韦庄先生真奇怪。

有一次我实在想不明白了,问了妈妈这个关于“无情”的问题。妈妈给的解答我至今记得:“你看,柳树春天抽芽,长成翠绿翠绿的一棵,到秋天枯了,可是第二年它还会抽出新的芽。无论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战争也好,和平也好,老皇帝死新君立也好,改朝换代也好,它只是不停地青,又不停地枯,仿佛置身于世界之外。喏,这就叫‘无情’。”

这也叫“无情”?我还以为电视节目里报道的“狠心妈妈遗弃先天残疾新生儿”才叫“无情”呢。我确定我没有听懂妈妈对“无情”的解释。

那时我全凭听觉记下了妈妈叫我背的诗篇,她念一句,我跟着重复一句,就这样,一首首诗被我如此含糊地背下来了。如今想想真是可悲,这样将诗背下来,实在是全无韵味,若是有些什么,怕是只有诗人那缕精魂所留下的千百年来不曾消减的残韵吧。

为此,长大后我真心实意地忏悔过。《红楼梦》中宝玉生袭人的气时,曾含沙射影地骂了句“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我这般不求甚解、口内含混地背诗,也真是“没的污染了好词好句”了。还曾经稀里糊涂地梦见过,历代文人一一从我面前庄严肃穆地走过,我一边冲他们鞠躬作揖一边大呼“对不起,我错了”。结果,无钱沽酒的陶潜问我“有酒否”,我的祖先七郎柳永冲我凄然一笑,而我最崇拜的苏轼则很大度地拍拍我的脑瓜,还“不计前嫌”地称我为“小友”……当然,此乃后话。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变数。在我被塞进小学校门一两年之后,妈妈竟自动离开了光荣的高中语文老师的岗位,转而去和亲朋合伙做生意去了。我曾仰着脑袋问妈妈为什么,“做教师要清贫一辈子的。”回答我的问题时,她付之淡然一笑,有一些我难以名状的悲壮。

不当语文老师的妈妈自然不再要求我背唐诗宋词元曲,我并没有为此庆幸,也没有遗憾,那时的我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不厌恶,但也说不上喜欢。只是觉得,身边有一个与我熟识却不亲密的同伴突然离开了,随着妈妈离开教师岗位。无关痒痛。

但有一天,这位久违的同伴跑回来了,是自己跑回来的,而且,它成为了与我熟识且最亲密的伙伴。我确定我爱上诗词了。

一向不爱朗诵的我,竟开始立在阳台,冲着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南京夜景高诵着苏轼的“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欧阳修的“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出门旅行坐船,我立在船头,被海风吹了一身咸咸的味道,大声地冲着妈妈笑道:“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呵!”灯下,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解读而费尽心思,为《红楼梦》中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漫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而不觉像宝玉那样痴倒……甚至,明白了什么叫平仄,明白了什么叫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明白了什么叫起承转合后,再一看《红楼梦》中宝二爷与黛、钗、湘、琴、纨、迎、探、惜、菱、岫、纹、绮甚至是大字不识一斗的凤姐等诸多小姐、少夫人起的“海棠社”与“桃花社”,不觉心痒起来,开始偷写起小令《如梦令》《长相思》来,觉得不过瘾,便开始写《西江月》《江城子》,甚至《水调歌头》《满庭芳》这般长调,又不过瘾,就在班上东拉西扯、东拼西凑地整出一个诗社来,但起了两回社后终究是散了。一方面是老师与家长摆明态度的公开反对或是不动声色的暗中压制,另一方面是内部大部分成员最后也无心继续。那一年我上初二,凭着14岁特有的狂热和偏执,觉得日子过得就像吹风。

但我的这位同伴并没有因为诗社的解散而再次离我而去,反而愈发坚定地紧跟于我――或者说我愈发坚定地追随于它。也许黛玉诗中的“无赖诗魔昏晓侵”不过如此。我自然为“诗魔”的造访而开心,但有人对此不开心,妈妈就是其中一个。她将我的数理化成绩下降归结为对诗词的热爱太深,看见我捧着《诗词鉴赏》就皱眉,更对《红楼梦》咬牙切齿地恨,简直认为这本优秀的小说教“坏”了我,还贼一样地把《红楼梦》及红学研究著作悄悄地不知运到哪里去了。

但我有的是笔,有的是纸,脑海中的灵感也是无法运走的。不让公开写诗,“见缝插针”我总是会的。在去北方海边度假的回程中,半夜赶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但见夜色苍茫中东面的海,西边的山,残月,疏星,免不了暗发诗兴,一首七律一气呵成:

夜别燕赵晓至吴,望乡风残暗香疏。

月悬沧海人声寂,日倚峦嶂我影孤。

琼浆不敌愁千盏,玉液难酬梦一壶。

零丁几处星寥落,疑是病蟾吐碎珠。

面对我的偷作诗,妈妈不会没有察觉。一次我正出神地想着诗,在一边叠衣服的她突然抬头问我:“哎,你怎么会写诗的呢?谁教你的呢?”我吓了一跳,想不到妈妈竟读得透我的心思,于是支吾道:“没……没人教。”又飞快地笑笑,“自学成才。”说罢小心地瞅着她。妈妈又低下头去叠衣服,咕哝道:“难道是受我的遗传?”我又好气又好笑,“哪里有这样恶劣而恶心的遗传!我才不会像你一样,放着好好的老师不当,‘下海’从商!”妈妈正色道:“当教师要清贫一生的。”我不理会,大声背道:“醉中了了梦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是躬耕……”

最终妈妈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有文学天赋全仗名字起得好!我乐得向天空拜了三拜:多谢了,可爱的韦庄先生!

回头一望,我真的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我明白了“霏霏”是雨雪飘飞不止的样子,“六朝”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定都南京的朝代,“鸟空啼”其实是韦庄自己对如梦如烟的历史的嗟叹,“烟笼十里堤”又是怎样一番能惹出多愁善感者万千愁绪的诗情画意。但是最大的问题仍然笼罩着我:台城柳为什么“无情”?我想亲自问问韦庄。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地做梦,都只梦见台城,还有那柳,还有那堤。韦庄是模糊的,隔着烟般的霏霏江雨,不像陶潜、柳永、苏轼那样明晰,他是看不清的。

“喂?妈妈。什么事?”那个秋天,我又完成了一首诗,在妈妈打来的电话中喜滋滋的,甚至做好了冒着被批得狗血喷头的危险请教请教妈妈的打算。

“是这样的,十里,”妈妈的声音有些不好意思,“韦庄那首《台城》的第二句是什么?”顿了顿,她解释道:“我带着几个外地的朋友在台城这里玩呢。”

我听见自己心中的波澜。定了定神,再定了定神,我仍忍不住咆哮道:“‘六朝如梦鸟空啼’!你忘本啦!”

挂了电话,我久久呆坐。才写好的新诗,正想向妈妈请教,竟不知到底是请教还是炫耀了。

掐指一算,妈妈不当老师,不,妈妈离开诗词曲赋,整整六年了。

“六朝如梦”?呵,妈妈,真的,六年就足够了,足够了。渺远的鸟啼,来自台城,来自历史深处,来自人心深处。六年如梦鸟空啼,无不可。

我突然就明白了。俯身改了改那首新作:

五更秋阴几闻鸡,晓钟隐隐疑仙笛。

愁对露迹月色染,傲向霜痕花气袭。

衰雁难争新葭卧,乐莺不择病枝栖。

篇10

关键词:少即是多;解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68-01

“少即是多”最早出现在罗伯特・勃朗宁1855年创作的诗歌《德萨托的安德里亚》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即是多”这句诗词产生了不同解读。

“少即是多”从字面上解读它的意思是越少的东西显得内容越丰富,这很轻易的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品味出来,《庄子・天道》有云“凡滥之类妄”,提醒着设计师们在设计创作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功能与装饰的关系,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少”在我国古代被看作是朴素,《易经》中有“贲卦”’,就显示了平淡素静的美和华丽繁富的美的对立,并认为朴素的白净的美是复归于平淡,是最高境界的美;老子也曾说过“反者道之动”,意思是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少即是多”在某种意义上是“少”与“多”的转化;在国画创作中,画家常常用“留白”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它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那些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在古代乐音中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多了未必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恰恰相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少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少即是多”在建筑设计方面的解读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让“少即是多”的观念深入人心,他把它当作自己的建筑理念,他认为少绝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也绝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和开放的空间;少即是多,绝对不是简单得像白纸,让你觉得空洞无物,根本就没有设计。他处在二战时期,残酷的战争把那些像密斯・凡德罗一样怀揣民主色彩的设计师从欧洲驱赶到了美国,他们把欧洲那种民主主义动机、社会主义动机而不得已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化形式,也带到了美国,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即是多”原来只是为了达到低造价目的的一种手段,战后则成为形式追求的中心。“少即是多”的建筑理念影响了当时很多国家,正如美国作家汤姆・沃尔夫在他的著名作品《从包豪斯到我们的房子》中说的: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的减少主义原则改变了世界大都会三分之二的天际线。

现在的设计界“少即是多”可以解读为适合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现在的设计界,如杭间在《设计的善意》中提出,存在着一种“烧包”美学特征,“烧包”是一种北方的俗语,表现出一种过度、夸张的炫耀,不仅通过言语的炫耀,而且通过物质间接的炫耀,当然设计师也为了商业利益为了金钱更为了迎合人们这种“烧包”的心理,自己也“烧包”起来,过度、夸张的装饰意味的设计产品被设计出来,那些有点钱想炫耀的人们争先恐后的去追逐这一产品,因此需要好的设计来抵制这一设计趋势,适合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不仅要考虑人与物的关系,也要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只考虑人与物的关系而忽略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设计也不是好的设计。怎样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设计师们提出了“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绿色设计”也可以看作是对少即是多”的解读,在此,“少即是多”可以认为是少危害环境的设计就是给人们多造福的设计,也是适合设计就是好的设计的更具体表述。伴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设计师为“绿色设计”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2011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展览中的分主题展览“知‘竹’”很好体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竹”的普通话发音与“足”相近,谚语有云:知足常乐,竹子也是一种环保材料,它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易于种植,并且它作为亚洲地区常见的手工艺和建筑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汉文化特色。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竹文化,无论是在民俗还是在文人文化中均有大量体现。竹材料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均有广泛的运用,此外,竹子作为一种绿色材料,符合当代社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展览也算是对“绿色设计”做了一次很好的尝试吧。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少即是多”从它提出来到现在已经有一百五十七年的历史了,现在人们对它的解读与起初的已经不一样了,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去解读它,因为时代不同了,不同时代赋予了它不同的解读,时间还是再继续,同样它的解读也会发生变化,我们期盼它的不同解读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