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6 20:1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经典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古代时期的名人故事可还真的是不少,不知道你们有知道那些名人的经典故事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古代名人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名人故事1有一天,唐玄宗觉得浑身不舒服,身上时冷时热。皇上生病了,这可急坏了宫里的御医们。可是无论他们怎么诊断,都查不出他究竟得了什么病,御医们只得摇头叹息。
一天半夜,唐玄宗睡得迷迷糊糊时,突然看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小鬼。小鬼见皇上病得起不了床,便肆无忌惮地在宫里翻箱倒柜,最后居然拿出乐器乱唱乱跳。唐玄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小鬼,快滚开!否则我饶不了你!”
没想到这小鬼一点都不怕唐玄宗,还朝他身上吹了口气,唐玄宗顿时冷得直发抖。突然,从地下冒出一个满脸胡须、威风凛凛的大汉,他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小鬼如此嚣张?”说着就一把抓住小鬼的脖子,把小鬼吃到肚子里。
唐玄宗见大汉连鬼都敢吃,吓得躲在角落里发抖。没想到大汉却十分有礼貌地对他说:“皇上受惊了,我是来救你的。”唐玄宗哆嗦着问道:“你是谁啊?”
“我叫钟馗,在阴间专门惩治作恶多端的鬼。我生前没能报效朝廷,希望死后能多消灭些妖魔鬼怪。”钟馗说完,便离开了。
唐玄宗一下就惊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奇怪的是,他觉得自己一身轻松,病居然全好了。后来,他让宫里的画师画出了钟馗的像,挂在宫里。
钟馗捉鬼的事流传到了民间,百姓们并不把他当成鬼,而把他看做是能降妖除魔的圣贤。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钟馗像,甚至在今天,有的地方依然保留着这种习俗。
钟馗战胜了小鬼,不仅体现了他勇敢而大无畏的精神,也表现了他的忠心。不过,世界上本没有鬼,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名人故事2孙悟空在花果山与猴子们过着逍遥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孙悟空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兵器。一天,他来到东海龙宫,找东海龙王借兵器。龙王拿出很多珍藏的兵器,没想到孙悟空都嫌太轻了。最后,他把龙宫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拿走了。龙王一气之下到玉皇大帝那里告了他一状。玉帝派托塔李天王前去捉拿孙悟空,没想到都被孙悟空打败了。
玉帝召集众神商量对付孙悟空的计谋,最后,太白金星说:“不如让他上天,封他个专养天马的‘弼马温’,他一定就会归顺的。”孙悟空上任后,把天马养得膘肥体壮。后来,玉帝又让他去管理蟠桃园。
王母娘娘寿辰那天,七仙女奉命去摘仙桃,来到桃园时,惊动了正在睡午觉的孙悟空。孙悟空问道:“你们来这里干什么?”一个仙女回答说:“今天是王母娘娘的寿辰,王母娘娘邀请各路神仙参加蟠桃宴,命我们来摘仙桃。”
孙悟空吃惊地问:“怎么我没有接到通知呢?”一个仙女笑着说:“你不过是个养马、看园的猴子,也能算神仙?”孙悟空听了大怒道:“你们敢讥笑我不是神仙!”于是施展 法术将七仙女定在空中。他心想:“这玉帝老儿和王母老太婆真是欺人太甚,我老孙的本领比哪一个神仙差,他们竟然不把我当神仙?”
孙悟空越想越气,他掏出金箍棒把蟠桃园砸得面目全非,还 把所有的蟠桃装进口袋带回去给自己的猴子猴孙们吃。接着,孙悟空还 施 展法术,把神仙们都定住,把开蟠桃宴的酒菜全吃了,并且吃光了专供玉帝用的仙丹。
做完这些之后,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回到了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还 在水帘洞口挂上了“齐天大圣”的旗子。
孙悟空大闹天宫体现了他勇于与不平等待遇作斗争的精神。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恶意侵害时,一定要勇敢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
名人故事3上古时期的人们常以野兽、野果为食。后来,人口越来越多,野兽的数目就相对变少了,人们渐渐觉得食物不够吃了。那个时候,五谷和杂草生长在一起,人们分不清哪些是粮食,哪些是草药,哪些是有毒的植物。如果有人误食了有毒的植物,就可能中毒,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神农氏很想为百姓消除这个苦恼,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采集了几种可以食用的植物的种子,并教大家播种,这几种便是我们现在吃的“五谷”。可是,百姓们生病了怎么办呢?神农氏又去寻找草药为大家治病。
神农氏带着几个臣民出发了。他们走啊走,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座大山里。突然,从峡谷里窜出一群野兽,有狼、虎、豹子。臣民们挥动鞭子,把野兽们都打跑了。他们对神农氏说:“这里太险恶了,还是回去吧。”神农氏却说:“百姓生病了没法医治,我怎么能回去呢?”于是,他们又继续往深山里走。
神农氏一路走,一路尝各种草,并详细记录下这些草药的特性。有一次,他吃到了毒草,栽倒在地,臣民们连忙把他扶起来。神农氏中了毒,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用仅有的一点力气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灵芝草,臣民连忙采来放进神农氏嘴里。不一会儿,神农氏就恢复健康了。
为了找到可以治病的草药,神农氏尝尽了百草,还 为后人留下了记载治疗各种疾病方法的《神农百草经》。
为了能让百姓填饱肚子,并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神农氏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尝尽百草。这种英勇无畏、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名人故事4天地初开时,虽有万物,却没有一个能主宰万物的有灵魂的动物。这时,普罗米修斯 降生了。他聪明而勇敢,还 用泥土和水创造了人类。
智慧女神雅典娜看到人类时,惊叹道:“真是太完美了!”于是,她又赋予人类智慧。
随后,普罗米修斯 教会了人们很多东西:观察天象、使用数字和文字、人际交往、驯养牲口,并让人类掌握了医药、占卜、农耕、手工制造等技术。当时的人类还不懂得用火,普罗米修斯 在太阳车的火焰里把一根茴香秆点燃,把火种带到人间。
天神宙斯 知道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事,非常气愤,说道:“你竟敢违抗我的命令,看我怎么惩罚你。”于是,他命令众神合造了一个绝世美女潘多拉,并给了她一个装有各种灾难的魔盒。
当潘多拉打开魔盒后,一股包含各种灾难的黑烟弥漫到了人间。从此,人们饱受各种灾难的折磨。
接着,宙斯 又向普罗米修斯 本人进行报复。他命人把普罗米修斯 绑在高加索山的绝壁上受自然灾害的折磨。每天,宙斯 还 会派一只鹰来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奇怪的是,普罗米修斯 被吃掉的肝脏很快便会自动恢复。
尽管这样,普罗米修斯 依然没有屈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英雄赫拉克勒斯 路过这里,他一箭射死了那只残忍的恶鹰,普罗米修斯 终于被解救了出来。
普罗米修斯 为了人类的幸福,甘愿受尽残酷的折磨,这样的英雄永远受到人们的爱戴。
名人故事5从前,有一个叫宋定伯的人,他的胆子很大。有一天晚上,他在朋友家喝完酒以后,已经是半夜了,朋友想留他,可是他却坚持要回家。他独自走在郊外的路上,只听得见风吹草动的声音。走着走着,宋定伯看到有一个不像人的东西在他前面走。于是他压低声音喊道:“你是谁?”那个东西回答他:“我是鬼,你又是谁?”宋定伯定了定神说:“我也是鬼。我要到宛城,你去哪儿?”鬼回答说:“我也去宛城,那我们一起走吧。”
走了一会儿,鬼对宋定伯说:“你怎么走得这么慢,难道你不是鬼?”宋定伯镇定地说:“我是个新鬼,而且刚刚还喝了一点儿酒,就走得很慢了。”鬼又对他说:“那我背你吧。”鬼背着宋定伯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大路上了。这时候,宋定伯问鬼:“我想请教你,我们做鬼的有害怕的东西吗?”鬼对他说:“你一定要注意,鬼不能被人吐唾沫,否则就会变成牲畜。”宋定伯假装很感谢鬼的告诫,一路上两人还聊了很多鬼的事情。
到了宛城的集市,鬼对宋定伯说:“我先走了,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宋定伯见机会来了,等鬼转过身后,他迅速把鬼捉住,扛在背上,鬼发出了一声惨叫,要宋定伯把他放下来。宋定伯害怕鬼伤害他,于是朝它吐了一口唾沫,鬼立刻变成了一只羊。
第二天一早,宋定伯就把羊拉到集市上,卖了一千五百文,然后高兴地离开了。
在面对鬼怪时,宋定伯并没有害怕,还 运用机智消除了鬼的怀疑,掌握了鬼的弱点。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仅要勇敢,还 要懂得随机应变。
名人故事6晋文公称霸后,曾经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便与晋国签订了友好盟约。接着,郑国又与秦国签订了盟约,秦国派三个秦国将军带兵驻守在郑国。两年后,晋文公病死了,一心想扩大势力的秦穆公心想:“现在攻打郑国,晋国一定不会出兵援助,这正是攻打郑国的好时机啊!”于是,他派孟明视率领军队与驻守在郑国的兵将里应外合,攻打郑国。
当秦兵进入郑国时,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人拦住他们的去路。孟明视问道:“你是谁啊?”此人回答说:“我叫弦高,是郑国派来的使臣。”孟明视心里非常纳闷:“攻打郑国这么机密的事,他怎么会知道呢?”那个自称使臣的弦高继续说道:“我们国君知道你们将路过此地,便派我给你们送来一份薄礼。”说完,他就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收下礼物后,孟明视对部下说:“我们本来是想偷袭郑国,没想到他们早有所准备,我们还是撤军吧。”
其实弦高只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在回家途中正好遇到了秦军,并发现了他们即将偷袭郑国。当时赶回郑国报信一定来不及,于是他急中生智,一面冒充使者稳住秦军,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报告消息。
郑国的国君收到消息后,连忙派人去查看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他们正在做战前准备。郑国国君对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将军下了逐客令:“你们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已经无力供养你们了,还是请回吧。”
驻守秦国的三个将军知道泄露了秘密,只好连夜 离开了郑国。
篇2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篇3
关键词:古代文学;经典;影视改编
过去以书本为主体的纸质传播当中,人们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揣摩文学经典里蕴涵的深刻内涵,方式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等,于是,在科技条件的支持下,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被改编翻拍成影视剧。与传统的书本相比,影视剧的翻拍和改编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阅读方式,影视翻拍和改编除了融入文学内容之外,更多的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吸引大众的眼球[1]。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古代文学经典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这些经典一直处在起伏和动荡当中,同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学经典。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经典相比,这些经典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远非是一部影视剧所能够阐述的,尤其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每一部古代文学经典,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情况、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一旦有名人作家创作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就会深受后辈的尊崇和模仿,同时也引来批评家的推出或者批判,有人对文学作品大加赞扬,就会有人对其大肆贬低,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褒贬共有的。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与该作品创作之时及其往后的社会风气、人们的审美心理、价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运气与机缘[2]。文学经典具有显著的相对恒定性的特点,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能够唤起读者反复的阅读和揣摩,文学经典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反复阅读,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对于一部古代文学经典,通常情况下都不太可能对其品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和解读,所以,对于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向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被奉为经典,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其内容具有流传性、且传承下来的内容、精神和价值与大部分人的需要保持一致,只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3]。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影视改编的可实践性变得愈加广泛起来,影视的改编除了广泛性之外,同样还具有多样性、多渠道等特点,由不同的编剧、导演等去改编,文学经典的改编方式和改编观念各不相同,因此,也没有办法去精确的界定“改编”这一概念和定义。每个人对“改编”这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办法给“改编”冠以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对于电影改编,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认为小说和文学作品只是影视作品众多素材中的一个,而非有机体,经过电影的改编丰富以后,会出现一个与小说不一样的、全新的一个完整艺作品[4]。这是美国一位电影理论学家的观点,或许另外一位理论学家,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有了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支持,能够显著缩短古代文学经典被影视改编后的传播时间,使得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影视改编后的传播速度也由此加快,影视改编后传播时间的缩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丰富多样促使更多人对古代文学经典进行影视改编,也因此激发了更多影视改编古代文学经典的热情和创作欲望。在如今快餐时代中,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普遍选择通过网络搜寻和观看影视剧,这样观看影视剧的方式省时省力,还能不用出门,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古代文学经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埋头苦读,反而能够通过影视改编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同时,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古代文学经典题材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迎合了当今青年向往冲破束缚和自由的心理。总结虽然影视改编能够视为是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传播方式,且这种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同时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这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风险。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以另一个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自古以来,只要是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被烙印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作家个人的鲜明特点,与这些文学经典一样,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文学经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定因素,也带有创作者、导演、编剧等创作主体的观点和见解,所以,如果单纯从影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片面评论的话,也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赵宏丽: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数字影视媒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4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篇5
关键词:景观艺术;古典园林;设计艺术;城市景观;审美文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Inspir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Landscape Garden on Contemporary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XU Wei
(School of Design Art and Communi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一、今天与传统的对话
当今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加大了对城市环境改造和建设的力度,使得当前城市建设及设计事业遇到了前所有的发展机遇。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正努力地改善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但是遍地“城市化”、“趋同化”就是遗憾之举,是城市病“痛中之痛”。在现代城市里,自然的景观及传统的人文景观正消失殆尽,到处充斥的是人为的、紧张的、冰冷的“面子景观”、“垃圾景观”。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适,开始反思、抛弃、逃离所谓的都市生活。可以说城市病并不仅仅是城市有病,更可怕的是人类患了病。大千世界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是多维的、流线的、丰富多彩的,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植物、动物,甚至河流、山脉、鹅卵石等等,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复杂和丰富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表达的范围。正是自然界的丰富,才滋养并满足了我们各种感官需求。人类对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城市必须是多维的,人和建筑会和植物一样需要自由地伸展,自由成长和自由地交往。当下城市景观那种固定的关系、简单化的、平面化的表达方式和建筑空间都令人紧张、窒息。试问,“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典园林造园思想是否是当下“城市病”的一剂良方?在“城市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之下,现在人们开始要求返璞归真,寻根求源。很多城市人都愿意周末到乡下去,吃细粮吃多了开始想吃粗粮,人坐车多了开始强迫自己散步。紧张的都市生活使更多的都市人渴求生活空间与自然的结合,渴望公共空间带来生活的交往、精神的放松和美的景观享受。君不见假日周末中,无论是江南私家园林抑或是避暑山庄类的皇家园林,处处是络绎不绝的人群、热情洋溢的音容?!可游、可居、可赏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平淡天然的居住环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山林,正是现代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环境。她创造出如画的景观,产生了“ 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景观意境,并在物质构建中蕴涵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哲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她不仅在古代对世界范围的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我国现代的城市景观建设同样有着借鉴指导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反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园林以它独特的风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英,显示出华夏民族的“灵气”。从历史上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所及,不但达到朝鲜、日本,还远及18世纪的欧洲,西方不只一次的出现过历时甚久的中国园林热。从当今开放的现实看,1980年按苏州网师园“殿春簃”移植的“明轩”,出现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3年,体现了古典园林传统的“芳华园”,在德国幕尼黑国际艺展上荣获园艺建设中央联合大会金质奖章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这些都显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再生性的旺盛生命力。另外,在国内,虽然时代和人们的观念已改变了,但今人与之交流中,仍为人们所接受和赞赏,其原因不只是为它的艺术魅力,而且是它具有一种内在的民族心理规定性,因为“积淀在体现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①。面对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而又珍贵的园林遗产,如何借鉴和发扬广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中国现代都市山林的建设,从而在新的时代重现“园林之母”的辉煌,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现存的古典园林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是经过世代扬弃、储存、积淀和拓展了的历史形象,同时又以一种独具的媒介方式传递着传统文化的信息。过去已经消逝了的东西,都可以在现存的形式里直接或间接地得到验证、观照和反思。
二、对今天的启示
通常,人们的看法是将传统与过去划等号,亦即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业已成型的东西。但是,传统文化决不只意味着一种既定的概念,而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维度中的一种人类的创造,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随处可见。因此,可以说,人类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直接或间接地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尤其当代时空观念的改变,即时空的“深度感”和“距离感”日趋衰微,人们在感叹“天下真小”的同时,更加惊叹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不回避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景观环境,才能使中国现代城市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笔者试图运用抽象概括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加以剖析,力求揭示其部分本质特征并彰显其现代意义。虽然这种研究方法难免管中窥豹、有失偏颇,但较于常见的文学化描述方法,无疑更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质,并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更有借鉴意义。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自然始终是园林创作的素材,西方传统的规则式园林认为自然是不完美的,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达到完美的高度,因而强调在景观中人工痕迹的表现。而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西方规则式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在本质上都是以自然作为园林创作的对象和素材,前者力求对自然不完美的地方进行修饰加工,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英国自然风景景观和法国英中式园林景观在借鉴中国造园理念时过分凸显了这一方面的特征,因此有些变味。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因过份雷同于乡野景观,而法国的英中式园林景观又过于人工做作,反而适得其反。如今,人们认识开始回归传统,逐渐意识到自然的高度是难以逾越的,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现代人忌讳人工堆砌、矫揉造作,然这些恰恰是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最常见的弊病。在中西方环境景观发展史上,真正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都是那些朴实无华、简洁肯定与地域景观和历史文脉紧密联系的作品。
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观念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从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一员。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将自然作为景观设计主体,人的活动也是景观的一部分。曾经高楼大厦被看作是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炫耀,而荒滩湿地则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实际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迁徙,而其他物种也是如此。在一片荒滩湿地上,自然将运用它的所有能力,使之成为各种物种的竞争之地。在传统景观设计中,自然与人类作用在相互竞争,而真正最好的景观设计应该是减少,甚至没有人类参与而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加速城市化的时代。未来的世界被认为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将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但是,伴随着的高速城市化是日益严峻的“城市病”现象。城市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和挑战。城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耗竭以及生态破坏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城市经济社会功能的衰退和城市环境的恶化,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作为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最主要的聚居地,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必然要在新自然观的指导下得到改造。由此可见生态城市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在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的否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城市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在生态自然观的大环境下,生态城市追求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和谐发展,人类局部利益不能超越人——自然统一体的整体价值。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优化城市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城市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提高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依靠科学规划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1990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理论,“山水城市”就是将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诗词,融合在一起应用到城市景观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山水城市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天人合一”是现代山水城市的重要特征和文化内涵。
2.师法自然的设计观
中国人委婉、含蓄、尚静,这是文化、是传统、是骨子里的东西。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其山水艺术风格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道家隐逸思想盛行的时期,所以在儒、道、佛三大思想流派中,以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老子》的“道论”是其思想的根据。“道”的中心思想就是“无为”,即自然由真的意思,“道法自然”,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人们通过接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进而喜爱大自然、摹仿大自然,摹仿自然山水的同时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以山水为园林的基本构架,将对山水的欣赏提高到审美的高度。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即是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正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中的精妙体现,它要求我们要因循事物的自然状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
笔者认为古典园林设计观至少有两点非常值得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学习并传承:第一是效法自然的布局。我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风尚,有山水者,加以利用,无地利者,常叠山引水。而将厅、堂、亭、榭等建筑与山地树石融为一体,成为天人合一的自然式山水园。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奥姆斯特德景观规划原则②中首要两点就肯定了我国传统效法自然布局的观念。遗憾的是国内诸多城市景观设计者和决策者无视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缺乏规划知识缺失传统文化自信,一味西化的模范,导致毫无人气、呆板僵化的西化市政广场遍地。第二是因地制宜,尊重现状的处理。自南北朝以来,中国园林即根据南北自然条件的不同各自发挥其胜。至今中国园林还有北方宫苑、江南园林、岭南庭园等不同风格的园林。各个园均有其特色,或以山称著,以水得名;或以花取胜,以竹引人,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利用本土的自然资源条件,再现本土自然景观类型。英国《卫报》称“中国是一个由一千座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 的确我们当下几乎国内所有的城市互相抄袭,千城一面!拿塑造城市形象、建立城市标识、宣扬城市品牌的景观雕塑为例,据南京大学教授、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披露,近30年来,全国各地“托起的球”不下100万尊。土耳其诗人希格梅曾有名言云: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不能忘却的,她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居住城市的面貌。国内城市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城市化的同时,没有因地制宜,缺乏对城市传统文化、肌理文脉的认识研究。可以说“师法自然”一理明确了我们对待外部世界和生命应持何种态度,也指出了现代城市景观艺术与设计的基本途径。3.朴素天然的色彩观在造园的理念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的是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于是,自然的色彩在整个空间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造园要素主要由山石、水体、植物与建筑构成,在园林的营造中,建筑往往依附于整体景观规划之中,山石的灰或黄,植物的苍翠,水体的淡蓝色,往往是整个园林空间色彩构成的基础,色彩的天然在园林营造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中国的古典园林,依据风格因素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以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最为出名。皇家园林在大范围大尺度的空间中营造,强调真山真水,于是山体的绿色和水体的蓝色,形成了主要的色彩构成,其间有建筑金黄琉璃瓦面和朱红建筑主体的衬托,整个环境大气和谐,彰显皇家气派。江南的私家园林,往往处在高深的院墙的环绕之中,整体空间较小,便在抽象化的构筑之间做文章,对于山川与水体的凝练与概括,整体色彩偏山水本色,朴素、雅致。两者也就分别形成了中国园林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区域色彩风格。就总体而言,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风格的景观色彩营造,通常多使用大范围的自然环境本色作为基底,皇家高调私园低调,但色彩都疏朗雅致,朴素天然。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城市景观也被带动而急剧建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色彩应用的杂乱无序,使得城市景观建设既丢失共性又缺乏个性。在景观色彩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国内的研究相对空白,缺乏指导性的原则与法令。同时,由于过多的引进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文化,在某些方面完全舍弃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精华理念,由此而产生了没有地域差异性和民族特色的景观。民族景观文化中的色彩应用,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西方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方式所淹没。在国外的城市与景观建设中,日本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出色。早在1981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对于城市中的色彩应用,通过立法的形式进行城市规划与景观的设计。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与学科发展环境的状态下,研究与分析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与手法,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色彩的常用搭配与综合应用的分析,寻找出符合于中华民族景观审美要求的色彩应用形式,是对于当下城市景观建设与发展十分有效的手段。
三、结语
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从有机论的观点认知,其成长也如同生物一般,带有一定的自我完善属性,这种属性本质上依附于其使用者——人类本身,只有人类建设行为的长期正向回馈,才能将城市景观建设拉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国城市的发展需要唤起公众的力量,一方面民众和专家学者一起投入到城市建设的监督和实践中,让城市发展少一分浮躁,多一份自然;另一方面民众要自觉提升人居环境生态素养,研究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居环境理论的精髓深入运用于实践。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时间维度上的开放系统。我们应该自觉的认识我们今天的责任,表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造力;我们更要超越过去,而不仅仅是模仿,要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城市景观新形式。
篇6
关键词: 原始经典文献《中国古代文化史》作用
文化史,顾名思义就是探讨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史是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文化学与史学相结合的一门历史科学。文化史把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总体对象加以研究,从而与作为社会知识系统某一分支发展史的学科,如文学史、史学史、科技史、哲学史相区别;文化史在研究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总体进程时,尤其注意人类创造文化时的主体意识的演变历史,从而又与研究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史、研究社会状貌的社会史相区别。
文化既包括人类社会活动的对象性结果,又包括人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力量和才能。因此,文化史不仅要研究文化的“外化过程”,即创造各种物化产品,从而改造外部世界,使其不断“人化”的过程,而且要研究文化的“内化过程”,即文化的主体――人自身在创造文化的实践中不断被塑造的过程,还要研究外化过程与内化过程如何交相渗透,彼此推引,共同促进文化有机整体进步。所以,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就是:历史运动中的文化表现和文化锻造人自身的过程。
文化史的研究内容由研究对象直接决定。因为主体――人居于文化史研究的中心位置,所以文化史家历来格外注意主体色彩鲜明的领域:人的认知系统、艺术语言文字系统、宗教伦理系统、习俗生活方式系统,尤为文化史家所注目;即使主体而未彰的领域:科技器物系统、社会制度系统。文化史家也着力剖视潜伏其间的主体因素的创造作用,以及那些外化了的文化形态对主体的再造功能。①
中国古人相对于西方而言比较注意文化现象的记述,历史典籍中多有关于诸子、艺文、经籍、典章、方伎、学案等文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如先秦时儒家典籍、《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吕氏春秋・不二》、《史记・论六家要旨》、《淮南子・要略》、刘向《别录》、刘歆《七略》,二十四史尤其是其中的《艺文志》、《经籍志》、《儒林传》、《道学传》等,南宋学者朱熹编撰的《伊洛渊源录》,黄宗羲的《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人江藩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等,已经具有某一断代学术文化史的雏形,《艺文类聚》、《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等类书也辑录了相当丰富的文化史素材。南宋人郑樵著有《通志》,其精心撰集的“二十略”,记载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成为文化史素材的渊薮。
所以,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自明。笔者依据近些年《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的教学,对于古代经典文献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有如下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考镜源流,语出有征
西周至春秋,是中国文化的奠基、轴心时代。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其模式化、规范化的政治制度、礼仪制度、宗法家族制度主要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因而也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范本。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士人获取了独立的身份,在诸侯分治、群雄并起的竞争环境中,四方游走,宣扬己说,以博取诸侯的青睐。这一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文化空前活跃繁荣。西周社会是礼乐宗法社会,宗法是家族制度、统治规范无须多言,即便礼乐,也不仅仅如其字面简单看作礼仪乐舞,而有其更深层面的政治社会功能,和宗法一样,都是统治策略、统治规范。
《礼记・乐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②
《礼记・乐记》:“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③
所引《礼记・乐记》两段文字都清楚说明“礼乐”和“刑政”性质、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统治策略、规范:“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爱以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④
《礼记・乐记》:“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⑤
以上《礼记・乐记》两段文字讨论了礼、乐的不同来由、作用,礼乐教化对于治理天下,二者相辅相成。
《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⑥
《礼记・曲礼上》这段文字揭示了礼实际是囊括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和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概念。
我们通过以上这些儒家经典文献,可以清楚地了解道礼乐的实质就是统治策略、统治规范。儒家的这些经典文献,从根本上揭示了礼乐的实质。
二、正本清源,纠误批谬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建议之后,儒学取得了“定于一尊”的地位,经学成为文化学术的主流与正统。后人论及,皆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千年来,几成定论。一般均以文化专制主义论之,近来学者亦多有将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文化学术空气之消沉窒息归罪于此。在诸多论者眼中,“独尊儒术”与“罢黜百家”不仅紧密联系,而且几乎可同一视之。“罢黜百家”首见于《汉书・武帝纪》赞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⑦然而,这只是班固的评论之辞,无论是董仲舒或汉武帝,都没有此极端言论。他们的“独尊儒术”,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突出儒学的文化主流地位,避免因“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而妨碍汉王朝的一统纪、明法度。儒家的独尊,并非儒学的独存。董仲舒或汉武帝的本意,绝非是要剥夺诸子学说在社会文化中的生存权,也不是要阻止其学者入仕朝廷。⑧
《汉书・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⑨
“绝其道”,乃绝其与“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并进之道,非绝其生存之道。这一点,在《汉书・艺文志》中看得更为清楚。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10}
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成帝时,“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哀帝时,“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至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之士咸得自效,绝伦超奇者为右,无所阿私。”{11}《史记・汲郑列传》:“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12}《汉书・张冯汲郑传》文字大体与《史记》同。这都清楚说明了汉武帝绝非是要剥夺诸子学说在社会文化中的生存权,也不是要阻止其学者入仕朝廷。
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们通过向学生介绍《史记》、《汉书》的相关内容的直接原始材料,确实能够使他们知晓当时历史的实际情况,从而起到“正本清源、纠误批谬”的作用。
三、充实教学,避免空泛
魏晋六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社会苦痛的时代,但在文化上却是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富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主要表现在文化多元发展,思维空前活跃,人们从不同角度寻求和确定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士族不受制于当朝政治,反而影响政治,他们的文艺观与创造性不是指向现实政治与功利,而是追求较为纯粹的精神愉悦;加之他们有优裕的物质条件和大量的自由时间用于哲学、文艺的创造与欣赏,所以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审美受到空前的重视。魏晋时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门阀士族,士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哲学、文艺、社会风尚。魏晋时期的社会风尚即魏晋风度,体现了当时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在南朝刘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大量集中传神的表现。
(一)讲究仪表姿容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13}
《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14}
《世说新语・容止》:“卫d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d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d。”{15}
(二)讲究雅量――喜怒哀乐不形于色
《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於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16}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17}
《世说新语・雅量》:“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遑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18}
(三)讲究放达――率性而为
《世说新语・任诞》:“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19}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T衣。诸君何为入吾T中?’”{20}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21}
(四)讲究言语机锋
《世说新语・言语》:“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qe。”{22}
《世说新语・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23}
《世说新语・言语》:“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24}
《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25}篇幅简短却善用白描手法或借用警言隽语刻画人物,其中透出的智慧与幽默,令人回味无穷。介绍魏晋时期的文化,援引这样的经典文献,既充实了课堂内容,又避免了泛泛而谈。
四、开阔眼界,导读解惑
我们通过“考镜源流、语出有征”、“正本清源、纠误批谬”、“充实教学、避免空泛”三个方面的论述,可以了解在《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当的古代经典文献,不但可以起到以上三个方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在向同学介绍、讲读这些经典文献的过程中,加上学生自己的阅读、思考,确实能起到开阔眼界、增强古代原始文献阅读能力、解除某些疑惑的作用。
注释:
①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版:1-2.
②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1527.
③④⑤同上,1980:1529.
⑥同②,1980:1231.
⑦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212.
⑧同①,2005,第2版:354.
⑨同⑦,1962:2523.
⑩同⑦,1962:1701.
{1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3224.
{12}同上,中华书局,1982:3105.
{13}{14}徐震.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4:335.
{15}同上,1984:337-338.
{16}同上,1984:194-195.
{17}同上,1984:201-202.
{18}同上,1984:209-210.
{19}同上,1984:393.
{20}同上,1984:392.
{21}同上,1984:408.
{22}同上,1984:31.
篇7
[关键词] 经济学范式 新制度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交易费用 经济人假定
一、经济学范式的界定
范式是哲学家库恩1968年提出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它有两层意思:(1)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2)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它可以简化为一种约定或是范例。因此,范式可理解为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范式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特定的科学家共同体起规范作用,协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及其行为方式。
范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有一套独特的基本前提假设、概念体系、理论方法,有足够的容量,被信奉它的理论家用来解释各种理论问题。(2)能持久地吸引相当一批理论家在其基础上进行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学范式就是经济学界对如何看待研究对象的方式和视角的选择和界定,它决定了经济学家们如何看待对象、把对象看成什么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范式与经济学流派、经济学体系等价。它一般总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内容,以供求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为方法,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是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然而,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却有不同的理论范式,这些具体的理论范式虽然没有超出和脱离经济学一般范式,但以上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相互关系、侧重方面均不相同,因而使得不同经济学理论的理论体系也大相径庭。
二、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及其不足
从19世纪70年代起,经济学经历了一场边际革命。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边际革命的影响,马歇尔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其中运用边际分析研究需求和供给,核心是均衡价格。由马歇尔奠定的这一流派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地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两者相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变窄了。首先,研究对象范围变小了,新古典经济学将研究对象局限为经济领域。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渐遗忘了斯密对社会分工的洞见。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可以概括为三个假设为前提的范式。这三个假设为:(1)完全理性假定;(2)完全信息假定;(3)最大化假定。按照这种假定,经济人“总是用敏锐的眼光,对面前的一切都深思熟虑。他不仅明白自己当时面临的选择范围,而且对未来的选择余地也了如指掌。”(刘世锦,1994)。但这种完全理性只能存在于理论抽象之中,实际生活中,完全理性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三种假设均存在着不现实性:(1)完全理性不现实――现实中总存在“有限理性”;(2)完全信息不存在――现实中往往“信息不对称”;(3)现实中很难做到利润最大化。此外,新古典经济学也存在不足:(1)忽视了制度,将企业看作是一只“黑箱”;(2)对经济学的分析停留在一定的时点上,将时间看作是不变的;(3)交易成本为零。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修正
1.对新古典经济学前提理性假设的修正
任何理论体系都建立在某些前提之上,因而对理论前提的批判,往往最有可能出现根本性的理论创新。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们曾嘲笑新古典经济学是“黑板经济学”,认为新古典体系的理论前提不符合实际。新制度经济学最大的创新,是对新古典理论前提的批判和修正。
新古典经济学以经济人这一基本假定为前提,认为经济人的活动,为经济运行及发展提供了长久动力,也构造起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但是它没有对经济人展开具体的分析,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无处不在的隐含的前提而存在。在这一点上,科斯等人不同意新古典的看法。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诺思也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他们都强调制度经济学应该研究实际的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第一,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不是抽象的经济人,而是现实中的具体的经济人;第二,经济人在理论体系中不能只是一个隐含的前提,而应该对其展开具体的分析。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中,人们开始研究面对的是“一个存在制度与正的交易费用的真实世界”,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上的抽象世界。在这个真实世界里,经济人是不可能具有完全理性的,而只能是西蒙所坚持的有限理性观点,即:人们只具备有限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正如诺斯(2002)所说的那样,“我们实际上只能拥有不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在科斯、威廉姆森看来,首先,现实社会中的经济人只具有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其二人对环境的计算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制度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限理性是交易费用理论所依赖的认知假设。有限理性概念中的主观理性部分导出了最小化(交易费用)动机,而对认知能力有限的认识则鼓励了对制度的研究。其次,现实社会中的经济人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利他性突出表现为非财富最大化动机,而非财富最大化动机往往具有集体行为偏好。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要在财富与非财富价值之间进行权衡。这种权衡过程实质上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均衡点的过程。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这种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总之,由于了完全理性和单纯追求自利的行为假定,也就从根本上修改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同时,这也把经济人行为分析引入制度理论体系。
经济人的有限理假设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第二个假定,经济人的机会主义。机会主义是威廉姆森提出来的。他认为,“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用非常微妙和隐蔽的手段,会耍弄狡黠的伎俩”(1987)。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由于现实世界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经济人就会根据个人目的筛选对己有利的信息,扭曲对己不利的信息,如撒谎等;(2)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一旦经济人发现有机可乘,就会不遵守或违背契约。如果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他可以洞察一切可能发生的他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但修正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他不可能获得所有必要的信息,即使获得了这些信息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机会上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机会主义这个概念其实是对经济人假设的第二个原则自利原则的拓展。它把“用诡计寻求自利”这种情况包括进去了。经济人人性假设机会主义的说法在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当中,是处处可见的。诺斯在《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利用修正了的人性假设,讨论了旨在减少相应交易成本或者降低生产成本的替代性契约安排的产生。
2.对新古典经济学中零交易成本假设的修正
在新占典经济学的理论里,由于是完全信息假设,经济人获取信息不需要付出任何费用,所以,非零交易成本的假设是不存在的。诺斯对零交易成本的现象曾讥讽:“从经济史学家的观点来看,这种新古典公式似乎可以解释一切有趣的问题,其中包括:世界是和谐的,制度不存在,所有变化都可以通过市场的完全运行来实现。简言之,信息费用、不确定性、交易费用都不存在”。
交易成本是科斯在《企业的性质》里提出来的。科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假设交易费用不存在是不符合现实的。在他看来,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发生交易活动需要成本。这就是交易费用的最初含义。这个概念修正了新占典经济学范式的零交易成本的假设,使经济学的假设更贴近现实了。这也是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修正之一。
交易费用的概念一提出来,立即在新制度经济学各个理论分支,包括制度变迁理论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然而,对交易成本概念的界定,不同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诺斯认为交易成本“取决于对复杂的价值尺度进行测度的成本、人绩效的估算成本以及执行合同的成本”(2002)。事实上,在制度变迁理论中,非零交易成本假定具有核心的地位。诺斯认为,制度通过约束和惩罚给经济中交往的人们以明确的预期,从而降低了由人类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引起的不确定性的程度,而不确定性程度的降低则表明获取信息成本的减少,也即交易成本的降低。这样通过引入交易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就为解释制度功能找到了理由。
四、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修正的意义及局限性
新制度经济学范式确立了制度在主流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新制度经济学范式也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1)有限理性假定;(2)机会主义假定;(3)交易成本非零假定。在该假定的基础上,新制度学派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和确立了新的基本理论命题,即全方位地论证了制度是经济中的内生变量,探讨了制度变迁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运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尽管人们对科斯定理的理解及其表述多种多样,但在新制度经济学基本命题的看法上却完全一致,即制度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制度的功能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制度能够提供激励机制,制度还能减少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等。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甚至认为,制度所执行的功能具有经济价值,每一种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经济价值。总之,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人类社会之所以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境界”,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稀缺。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稀缺及其配置问题,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就是要解决制度稀缺及其创新等问题。
但是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例如从其理论逻辑看,在“经济人”基本假定方面和“制度节省交易费用”基本命题方面都存在悖论。在经济人基本假定上,新制度学派的确比新古典学派更接近现实,但他们说的具有有限理性和非财富最大化动机的经济人,仍然不是现实中的真正的人,与现实仍有很大的距离。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舍弃了很多人的社会特征,仍然从人的一般性来分析抽象的个体。简言之,新制度学派一方面希望突破新占典的局限,从人的实际来研究人,一方面又受新古典的局限,不可能正视人的社会性;一方面改良了经济人的非现实性特征,一方面又拘泥于超现实的经济人假定,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一大悖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也存在悖论:一方面,制度确实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制度又是一个成本高昂的经济变量,难以预料的制度成本甚至很可能抵消制度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因此,对于制度降低交易费用,不可绝对化理解。对制度的成本或代价,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左金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方法论探析[J].经济经纬,2005年第6期
[2]龚唯平: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J].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3]道格拉斯・C・诺斯: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
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道德教育;国学经典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入发展,国学热也席卷了整个文化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的思想,再次受到热切关注。而以道德伦理为取向的国学,同时也为小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那些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道德意义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因此,运用国学经典进行道德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而其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尽早让儿童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既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其次,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片面灌输知识技能,急功近利,让儿童身心疲惫,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其核心价值被忽略,教育的科学规律被漠视。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是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例如:教师可以在晨会班会上进行系统教育,让传统美德在21 世纪发扬光大。在数学课上,通过数学家成长的经典故事,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对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达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做呢,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明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天马》一文,天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一件艺术珍品,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冶铸技术的结晶,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杰作。作为中华旅游的图形标志,它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代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走向世界。在学习本课时,教师不仅要了解青铜奔马的历史背景,通过学习引导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象征意义,还要学习浓郁的中国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R。
2. 从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及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中,我安排了一组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展开了阅读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典故。这些典故在内容安排上,体裁多样,内涵丰富。文本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本组文本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知晓了叙事性的散文描写,也深刻的理解了说理性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知了精神,也收获了知识,能更进一步加深了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们只有了解了当时“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体会到唐王朝军队收复了根据地后,诗人欣喜若狂,激动的泪水沾满衣裳的高兴心情。再如,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诗,是诗人在政治上的主张受到挫折后所写的,诗中借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清香高洁的品格,来烘托自己不畏强权,孤芳自赏的情怀。古诗语言精致凝练,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真切体味出诗情、诗意、诗味和诗美。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吟诵起来音韵铿锵,旋律婉转,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古诗词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样的。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这些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
4. 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这都是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可搜集、摘抄、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教师可指导学生举行各种文化比赛,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传统和身边的文化传统。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是整个世界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遗产,需要我们去弘扬和传承,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要把它和语文教学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这样才能永久地弘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安晶.孙芳芳.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1.
[2]张欣.对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教学中重要性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篇9
在北师大参观时,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不只是教科书,笔者在小学辅助读物市场上也搜寻过,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这样的经典著作固然有许多绘本版本,语言优美、插图精致、排版有趣者不乏其书,教师和家长推荐的现代绘本故事却也以外国著作为多,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等。提到国学,常见的就是《三字经》,《弟子规》,目标指向性比较单一,多半是作为行为规范,功利性较重,更多是觉得可学可不学的,碰上了就读几遍,仿佛只是老祖宗的东西拿来晒一下,对经典的语言本体并不重视,也就是,没有作为中国人文化和语言的“基因”来看待。
传统经典被边缘化已经多年矣。因为多年来人们都在功利地学习和阅读,什么知识对升学和工作最有用,什么读物就最畅销,没有实效的予以摒弃。一百多年西学东渐之后,“洋玩意儿”仍然是时髦阶层的时髦物品。西学自然可以中用,问题在于现在中学有被排挤出国人血脉的危险,譬如现代白话中文的语法结构更趋进于西式,若拿出宋人或明人的白话口语来,现代人都不大看得懂,因为我们说话和写作的方式完全改变了,这可不像网文穿越小说里描述得那么乐观,现代主角穿到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能沟通无阻,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障碍肯定是语言。
当然,我们不用穿越到过去,强大的文化有它强大的理由,该学的一定要学,关键在于怎么学,学习的本质究竟只是学,还是转基因。笔者看过林汉达先生所著的《中国历史故事》,语言通俗生动,活泼可喜,绝非西化句法;而且老少咸宜,将史书活化为现代故事书,又不失史的严谨。这本书畅销了四十多年,始终是同类读物之冠,以成语做标题,既让人看了故事,又记住了典故,可惜只写到三国,竟难找到可称双璧的后续之作。林汉达先生是民国生人,古典文化修养甚深,但浅出的功底也如此丰厚,放现在看完全不过时。这种能力何来?自然与他幼年求学时期大量学习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等语言文本分不开。什么时候我们现在的学生都拥有这种能力和语感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也就非常牢固了。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45―01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和传统美德富含其中,这些文化精华汇聚于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经典篇目之中。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审时度势,认识到传承保护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重任,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借助古诗文教学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1. 重温文化精髓。近年来,国学热兴起,国学走出国门,孔子学院遍及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报以崇敬之情。国人也重拾文化自信,将国学经典渗透到领导讲话、职业培训、专家讲座、亲子教育之中。与初中语文大纲教材相比,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明显增加了古诗文的比重,这也体现了国家课程重视文化传承的明显意图。重温古代文化精髓,已经从口号、文件演变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行动。
2. 汲取文化智慧。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优秀的文化精髓,将这种精髓植入学生思想中,并由自身的民族智慧内化涵养,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处迸发着闪光的思想,古人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采总结历史,给予后人的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启迪和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人们需要更开拓的眼界和创新的思维,在保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基础上,发扬光大,改革创新,不负时代。
3. 重拾民族自信。说:“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经实践检验了的解决当今世界道德滑坡、国际争端,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一剂良药。我们要重拾民族自信,将华夏文明精髓首先植入学生内心,让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种子在新一代学子身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