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资料范文
时间:2023-03-17 01:1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复习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复习提纲
备课人:刘启强使用人:冯建斌时间:2010.1
姓名:班级:
〖课标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了解和掌握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学习重点:
北京人(以发现头盖骨闻名世界,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
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相同点: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黄帝——“人文初祖”。(炎黄战蚩尤——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学习难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所学内容距今遥远,只有依靠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论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民主选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2
高校院系资料室设立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调整时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按专业向不同院系的延伸。自成立至今,高校院系资料室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当下的教育环境较之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特征要求新旧知识体系不断进行排列与组合,要求各方信息主体能摒弃部门和行业间的隔阂,破除阻碍知识传递和有效利用的藩篱。20世纪90年代开始,“治理”理论成为公共管理领域日渐崛起的“显学”。“治理”即是对多中心主体之间合作网络的管理,治理理论的兴起为日益繁杂的公共事务处理找到了一条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从“治理”的视角和语境下寻求一条提升高校院系资料室服务能力的新路径,在当下院系资料室服务能力日渐式微的困境中,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功能定位及服务能力现状
1.1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功能定位
高校院系资料室自设立之初,便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承接图书馆的服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功能。具体而言,院系资料室的功能往往被大致定位如下。
(1)承接学校图书馆近距离服务院系的功能,相比学校图书馆所具有的综合性远端服务功能,院系资料室则是承接了学校图书馆近端服务院系不同专业发展的功能。院系资料室所收集和储藏的文献资料较为集中、统一和有针对性,能有效契合院系不同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文献信息方面的需求。院系资料室服务对象相对明确,能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文献知识体系,以便为院系师生提供新颖便捷甚至个性化的文献产品,可以说,院系资料室应打造成为院系师生从事教学、学习及科研的“居家”平台。
(2)“嵌入式”服务院系教学和科研的功能,“嵌入式”服务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服务高校教学及科研的新模式。高校图书系统“嵌入式”学科服务,就是打破长期以来在不同部门和专业间形成的无形壁垒,以服务教学和科研等环节为中心,将高校图书系统学科服务适度“前移”,有机融入各种教、学、研活动中一种新的运行机制。有学者总结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嵌入教学过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嵌入科研过程,开展知识服务;嵌入学习过程,指导用户学习;嵌入馆藏资源建设,构建资源保障体系。[1]对于院系资料室来说,其与院系不同专业间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层面更为贴近便利,可以更好确保其“嵌入式”服务功能的发挥。
(3)有针对性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功能,上述两方面,院系资料室还具有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功能。院系资料室可以依据其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情报资料优势,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可以依托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资料丰富,学科分类明确的特点为学生课堂和课外学习、参与科研活动、毕业论文撰写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1.2 高校院系资料室的服务能力现状
高校院系?Y料室的功能定位只是从规范角度对其进行描述,事实的情况是,高校院系资料室的服务能力现状并不乐观,大致表现为如下几种情况。
(1)服务意识不足,服务理念陈旧,首先,院系资料室往往既受学校图书馆的业务指导,也受所在院系的行政领导,较之其他部门而言,这种双重领导体制降低了对院系资料室的考核和管理;其次,很多高校院系资料室往往变为承接临近退休人员的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及年轻力量的注入。这两种状况的存在常导致院系资料室服务意识不足,服务理念陈旧。
(2)服务体制不清,服务效率低下,近年来,尽管“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已在一些高校开始推行实施,但对更多的高校院系资料室而言,如何厘清服务体制,以便有效“嵌入”所在院系的“产、学、研”活动中去,却成为一个“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边”的议题。缺乏各类服务体制的构建和完善,往往让院系资料室的服务活动既很随意,又不科学,导致服务效率非常低下。
(3)服务手段落后,服务需求脱节,受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高校院系资料室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面临服务手段落后的问题。许多院系资料室管理员的工作仅局限于日常文献资料的查询、借阅和归还等环节,至于如何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前瞻性、主动性的服务活动以及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尤其是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有效引导师生准确、及时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对很多院系资料室人员而言,更是闻所未闻。服务手段落后,造就了供需双方之间服务和需求日渐脱节的一道鸿沟。
2 “治理”语境下高校院系资料室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选择
针对高校院系资料室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选择问题,不少人对此进行了分析。如任春梅认为,应对高校院系资料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并对具体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分析;[2]黄壬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生存策略问题[3]等。该文拟从“治理”语境下对高校院系资料室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进行探讨。
2.1 “治理”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1)“治理”理论的内涵,按全球治理委员会的观点,“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4]“治理”途径强调,在面对共同事务的时候,多中心的公共行动者可以通过制度化的合作机制,相互之间调适目标,共同解决面临的种种冲突,进而增进彼此利益。因而,治理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管理,或者是一种对合作网络的管理。
(2)“治理”理论的特征,首先,“治理”的主体是一个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当今的社会,不同的行动者只有通过资源交换、知识共享进而达成合作的意向,才能更好解决面临的问题。其次,不同行动者的行为动机是非常复杂的,既有逐利的一面,也有追逐共同利益的一面,不同行动者应通过反思来约束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和要求,进而采取合作行动实现共同利益。最后,在网络治理中,只有合作策略才是对各方主体而言最有利的战略选择等。
2.2 “治理”语境下高校院系资料室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选择
“治理”语境下,要提升高校院系资料室服务能力水平,具体策略选择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创设开放体系,更新服务理念,院系资料室服务意识不足,服务理念陈旧,与院系资料室长期以来偏居院系一隅,相对封闭运行不无关系。按“治理”理论的观点,治理的主体是由多中心构成的行动体系,对于院系资料室提供的服务而言,同样可以看做是由多个中心共同提供的一类公共事务,而不仅仅是院系资料室孤立来提供的服务产品。这是因为院系资料室的设立及运行要涉及到学校层面、图书馆层面、所在院系层面、及所面对的服务对象(广大师生)层面等。服务水平的提升,需要各方主体的合作和支持,这就要破除院系资料室封闭运行的壁垒,创设多中心合作运行的开放体系,以与各相关主体的需求更好接轨。
(2)构建协同机制,提升服务效率,多中心主体构成的网络体系中,合作是最有利的策略选择。合作包括对内合作和对外协同。首先,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服务对象日渐提高的服务要求,都让传统的单打独斗的学科馆员模式难以为继,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多功能学科服务团队势在必行。基于协作的学科服务团队可以克服单独学科馆员精力、智慧、经验及素质等方面的不足,将院系资料室服务的合力扩张至最大幅度。其次,合作还包括院系资料室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协同。要把院系资料室服务的张力有效传达至所服务的区域,服务对象的参与、沟通、交织、互动等环节必不可少。也即,要通过“互动”和“协同”嵌入服务对象的“产、学、研”过程中去,真正让图书资料室的服务“有的放矢”,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3)创新服务手段,服务匹配需求,长期以来,院系资料室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手段落后,常导致服务和需求脱节。“治理”语境下,要创设基于用户需求以合作为目的的多中心行动体系,首先,院系资料室应遵循院系专业发展及教育规律,主动“嵌入”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过程,针对不同环节的需求和存在问题,及时改进服务的方式方法。其次,院系资料室应开展前瞻性的服务活动,根据教育规律变迁、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预测,并调整服务的方向和具体手段。最后,基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导向,院系资料室应探索为不同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
篇3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月食现象。
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的用途:有利于人们知道地球的全貌;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纬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①形状都是圆;②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极点和北极点。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④纬线相互平行
划分方法:赤道为0°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划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南纬、北纬辨别: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
重要纬线:
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回归线(南北纬23.5度):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极圈(南北纬66.5度):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南、最北界限。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
5.经线:
定义: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点:①形状都是半圆;②长度都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④所有经线都相交。
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
重要经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180°经线:既是180°E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没有东西经之分
20°W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
20°W以东、160°E以西的半球为东半球
;
20°W以西、160°E以东的半球为西半球。
如果面对你的是180°经线,则左边是东经,右边是西经。
6.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
7.地球自转:
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
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
周期:一天(或24小时)。
地理现象: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8.地球公转
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的变化
9.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P13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
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例子:北半球冬季为科学家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此时是南极的夏季,气温较高)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日期
3.21
6.22
9.23
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月份
半
球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北半球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南半球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10.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23.5°N~23.5°S)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
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23.5°S~66.5
°S)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的四季变化现象明显。
寒带:北极圈以内(66.5°N~90°N)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内(66.5°S~90°S)为南寒带。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11.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换算时注意单位统一;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表示方式:1.数字式2.线段式3.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或千米)
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13.方向:①通常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③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4.图例:熟悉常用图例。P14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果A地海拔为800米,B地海拔为-500米,则用加法,A地B地的绝对值800+500=1300)
16.等高线:
定义: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
17.等高线地形图:
18.地形判读:
等高线数值越大,地势越高;等高线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缓。
19.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冰川。
五种地形的判读P17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等高线周围非常密集,中间非常稀疏。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100米以上);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等高线中间稀疏,四周密集。
20.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1.基本概念:大陆(亚欧大陆最大,澳大利亚大陆最小);岛屿(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大洲(亚洲面积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
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2.海陆分布状况
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但绝大部分都是海洋。
23.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课本P29
图2.6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25.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6.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
28.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顺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30.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人为因素)。举例:
①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的变动)
②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海平面的升降)
③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31.
板块学内容:
大陆漂移说:魏格纳
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图P37)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2.
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洋是海与洋的总称,洋要比海大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小河、村庄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三条重要的洲界线。
4、判读:大陆、海峡、半岛、大洋、群岛、岛屿。
5、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6、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名称。
7、常用图例识别。
8、五带的划分图。
9、地球公转示意图。
10、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篇4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自发性气胸
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with Central VenousCatheterand Vacuum Suction in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Report of 52 Cases
MEI Hong-Bao.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Ganyu County People’sHospital, Lianyungang 22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with central venouscatheterand vacuum suction in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and its complications. Methods The studied cases were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patients. They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two groupsaccording tohospital admission time. Treatmentgroup(n=52)were performed withcentral venous catheterdrainage combined withvacuum suction.Control group(n=50)were treated by surgical intrathoracic drain tube.The clinical efficacyand complications of treatm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Both methods have achieved the goal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s92.3% of curative rate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control group(92%).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However,the control group was associated with mo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postoperative subcutaneousemphysema, empyema, hemothorax, chest painandreexpansion pulmonaryedema. Conclusion 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with central venouscatheterand vacuum suction is an easy,minimally invasive, less complications, simply nursing postoperatively, well tolerated and fast way for treating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application.
【Key words】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Vacuum suction;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自发性气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其治疗根据自发性气胸的病因、积气量的多少及自发性气胸的种类等有所不同,如果气胸量大于20%,或虽然气胸量不到20%,但患者症状明显,或经观察气胸延迟吸收,均应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传统的外科胸腔闭式引流存在创伤大及操作较复杂等缺点,需要相关的手术器械,且易发生手术并发症。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而疗效佳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负压吸引对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并与置入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作比较,该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安全方便、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16~75岁,平均42.6岁,其中原发性气胸40例,继发性气胸12例。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17~76岁,平均43.5岁,其中原发性气胸39例,继发性气胸11例。
1.2 临床表现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及自发性气胸体征。两组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摄胸片或胸部CT检查确诊为单侧自发性气胸,患侧肺组织被压缩20%~95%,发病时间30 min~5 d。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治疗 102例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吸氧、抗感染和加强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
1.3.2 操作方法 术前对患者作好解释及心理护理等准备工作。患者取端坐位,一般选择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为穿刺点,如为局限性气胸,可根据X线胸片或在X线透视下选择适当部位为穿刺点。治疗组: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用穿刺套管针沿穿刺点垂直进针,有落空感后回抽注射器,见有气体后将导引钢丝插入胸腔,退出套管针,用皮肤扩张器扩张穿刺通路,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引钢丝置入胸腔约8~10 cm后抽出导引钢丝,用透明粘贴固定导管,并将导管与水封瓶连接,调压瓶与负压装置连接(压力-10~-20 cmH2O),见水封瓶内有气泡逸出表明置管成功。对照组:常规清毒、铺巾、局麻后在穿刺点处作1.5~2.0 cm长皮肤切口,经钝性分离肋间组织达胸膜,再穿破胸膜将外科胸腔引流管置入胸膜腔,缝扎固定外科胸腔引流管于胸壁皮肤上,并将外科胸腔引流管连接水封瓶。
1.4 疗效标准 治愈:自发性气胸消失,肺完全复张;无效:自发性气胸较治疗前加重或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48例,无效4例,治愈率92.3%。对照组治愈46例,无效4例,治愈率92%。两组患者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治疗组有2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经调整导管位置及应用导引钢丝后再通,4例无效者中1例改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肺复张良好,全组患者无皮下气肿发生,无脓胸及血胸,无明显胸痛,未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愈合后未见穿刺点瘢痕形成。对照组有1例因外科胸腔引流管堵塞而更换胸管,4例无效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肺复张良好,有皮下气肿7例,1例皮下气肿严重者延及颈部及侧胸腹部,未经治疗自行吸收,有继发性脓胸2例,继发性血胸3例,不同程度胸痛32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3例,该组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胸壁瘢痕形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如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及复张性肺水肿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急症之一,常需立即处理,传统多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治疗或置入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采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优点为导管直径大,引流效果好,但其操作复杂,对组织损伤大,易发生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及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护理难度大,痛苦多,术后活动明显受限,特别是老年人及体弱者难以耐受。
本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联合负压吸引替代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治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何晓茵等[2]报道结果相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有如下优点:①操作简单,所用器械少,可单人操作,一次穿刺便可成功置入,不需切开缝合固定,尤其适用于紧急情况,可迅速缓解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②创伤小,痛苦轻,明显减少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和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③中心静脉导管管体柔软,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好,对胸膜刺激小,对肺脏无损伤,长时间放置不良反应少见。④留置后接负压吸引加速肺复张,体表部分易于固定,术后护理简单,拔管后伤口愈合快,更适合气胸多次复发的患者。⑤胸部活动不受限制,携带方便,可以变换和下床活动,患者易于接受,尤其老年人及体弱者能较好耐受。⑥无置入外科胸腔引流管后的瘢疤形成,符合年轻人的美容要求。当然本方法亦存在一定的缺点,由于中心静脉导管管腔小,气体引流慢,不宜用于胸膜裂口较大有大量气体排出者及张力性气胸[3],若气胸合并胸腔积液,管腔易被渗出物堵塞,必要时改换外科胸腔引流管或外科手术治疗。
总之,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微创、快捷、并发症少、护理简单和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刘又宁.气胸,实用临床呼吸病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47.
[2] 何晓茵,应文军.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中国临床医生,2003,31(3):30.
篇5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计免加强接种 接种效益
近年来,随着城区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接种收费疫苗(以下简称二类疫苗)、接种品种和人次的增加,与20年前相比,同一人0~7岁接种疫苗由十几针次增加到三十几针次,疫苗品种从5~6种增加到十几种。计免管理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信息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应对居民、家长对预防接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国家决定将增加免费疫苗后,工作量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我们将本中心保存尚好的22年计免管理预防接种资料作一回顾评价、分析,并对近3年接种门诊日志和二类疫苗的收入情况作一评估,以期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
资料与方法
基本情况 西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由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主办。2005年首批通过广东省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考核验收,2007年批准为区卡介苗定点接种门诊。辖区常住人口6.4万,面积1.44平方公里。2007年底统计户籍人口数41249人,出生登记数258人,出生率为6.25%;7岁以下儿童2595人。
接种门诊安排每月8次,每周固定2个上午。1994年实施一次性注射器,疫苗供货渠道为区CDC。每月疫苗用量在6.2~21万元,平均每月支付疫苗费用11.7万元,结存疫苗平均每月7.6万元。2003年建立预防接种程序化服务流程装置,免除3次排队等候。同时执行两次核发疫苗制度,即发苗、接种人员两次核对疫苗的程序,并通过疫苗传送机的3条轨道带把疫苗传送到指定的接种工作台,通过工作台电脑屏显示核对疫苗无误后进行接种,有效地防止接种差错发生。为提高人性化服务理念,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不容易!”为训志,鞭策工作人员,鼓励家长。坚持做好2月龄/8月龄儿童接种前的禁忌证和适用证的筛检,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区CDC实施年中、年终二次计免工作考核制,并列为区卫生局院长(主任)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内容。从1986年以来始终长抓不懈,是预防接种工作的核心和评价单位计免工作质量的主要工作指标。
结果
1986~1996年(前11年)计划免疫卫作年报表资料,见表1。
1986年~1996年按年报表统计四苗(卡介苗、糖丸、百白破、麻疹)≤12月龄、13~18月龄、≥19月龄接种数,1988年起乙脑疫苗和1996年起乙肝疫苗列为广东省基础免疫。表中接种率统计为年报表累计的已/应种人次数,均在98%以上。
1998年起取消卡介苗加强接种。从2005年以来,年接种人次已超出2万人次。一、二类疫苗用量均在加大,显示除本地户籍儿童外,有大量的外街、外地儿童到本中心接种。一类苗接种的人次,从2001年成倍增长,到2004年出现剧增。二类苗接种由1997年的400人次到2000年超出1000人次,至2004年一、二类苗合计超出10000人次。接种率调查每年经区CDC“按容量比例概率抽取村级单位21名12月龄内的儿童”考核,六苗接种合格率均达95%。疫苗相关传染病发生仅限于麻疹、乙肝,为散发。
3年门诊接种日志与接种收入情况统计,见表2。3年来,随时间推移,工作量加大,总收入和接种者个人支付费用逐年提高,毛利率有下降的趋势,自2006年底开始,乙肝、乙脑、百白破均实施免费接种有关。进销差价是指毛利占成本的百分比,由最高42.9%下降到35.3%。主要反映二类疫苗使用为大进大出,尤其使用进口疫苗。接种收入占本中心总收入的60%以上,可能是该中心的一个特例表现,表明管理出效益是硬道理。
一类疫苗中,百白破疫苗在10年中基本占据首位,糖丸和乙肝次之,乙脑用量占第4位,卡介苗和麻疹疫苗顺次排序。二类疫苗中流脑占据第一位用量。受近几年禽流感疫情影响,流感疫苗近年已经上升为首位。二类疫曲基免对象为1~2岁儿童,因此2006~2007年数据未统计在表中,其他3种二类疫苗使用量占比例小,未列入统计。
讨论
在计划免疫工作中使用的报表众多,其中以接种年报表最重要,包括中心基线情况、接种率调查、传染病发病、死亡数和接种一、二类疫苗基免、加强接种统计等内容。作为逐级上报规范报表。在现存的22年管理资料中,前11年接种人次数统计的年报表资料为手工清点接种卡册数据。虽然资料保存完整,但预防接种质量仍要参考上级考核结果。从资料可看到本中心的预防接种起点高,期间经历国家计划免疫2个85%达标考核工作,基础扎实,市、区CDC和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后11年接种资料为金卡系统统计资料,全市1997年统一安装配置沿用至今。年报表资料来源于操作系统过录数据,笔者以为传统管理的接种卡册可以被电脑信息化手段和数据库资料代替。
22年来本辖区内未出现相应传染病的爆发,尽管2004年以来,外来人口增加,凸显出接种人次也明显增多,各地麻疹病例相继出现流行或局部爆发,本辖区内麻疹仅散发,与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和高接种率有密切关系。
进入21世纪以后,二类疫苗品种陆续增多,进口疫苗也相继进入国内市场,出现了“二类疫苗接种先让一类苗,口服/注射两种减毒活疫苗可同时接种”的疫苗接种选择,接种程序是否应适时修订,值得关注。一、二类疫苗使用总量逐年增加和二类疫苗所占比重的加大,反映家长对接种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的防病意识提高。由于家长可自行选择接种点,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吸引更多的家长,是管理者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家长日益增长的接种需求,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篇6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9-3435
国内刊号:44-1142/G4
邮发代号:46-7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历史基础知识,准确再认和再现重要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一些历史基本概念和观点。3.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17周1——14课2课时
18周15——23课2课时
19周综合复习检测题2课时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使之保管好每份复习资料;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各种资料;对全体学生做好复习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复习好历史的重要性,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过于挖深拓宽,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我认为,要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它是完成复习内容,提高历史质量的保证。为此,我制定如下复习计划: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历史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把历史知识用点、线、面串成网络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用图示,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现在通行的是专题式教材,所以我更多的使用归类复习,对同类知识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消化课本知识点。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模拟试卷,设计的题目由典型性、针对性到层次性和时代性,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篇8
重复学习的主要作用有:一是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二是有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领会、巩固与应用;三是弥补知识掌握上的一些缺陷;四是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可见,课后的及时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是节约学习时间和精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和史料,这些知识和史料都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因此,在历史的学习中重复记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学习才能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重复学习的训练方式与运用
1.“过电影”式学习。“过电影”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尝试回忆法,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或者没有事的时候去回忆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过电影”的时候,一方面回忆复习老师讲过的内容,一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过电影”,不仅可以检查听课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在“过电影”的过程中,如果能回忆起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对老师讲的重点难点很清楚,说明当天的学习内容掌握了;如果许多内容回忆不起来,就说明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还没有掌握,要及时地去复习巩固。
2.反复阅读课本。课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反复阅读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会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课本,做到精读。一般说来,在尝试回忆中忆不起来的地方、搞不清楚的问题,大部分可以在阅读教科书后得到解决。反复阅读应遵循以下程序:一是要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对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必花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琢磨,对不理解的、未记住的地方则要多花工夫去掌握。二是阅读要把握重点,要抓住学习重点反复阅读。三是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做一些必要的批注,比如简要的体会、便于记忆的提示性语言等,以便今后能够迅速从这些批注中得到启示和回忆书中的关键内容。
3.整理笔记。学生的笔记本不能仅仅成为上课的记录本,而应当把它变成一份经过提炼加工的适合自己用的复习资料。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必须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一是要把上课时没有记下来的内容补上,使知识系统化;二是要更正课堂上记得不太准确的内容,准确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三是对照学习参考用书,更好地运用基本原理,也就是将课后看参考书得来的重要资料,以及与同学讨论得来的心得写进笔记中;四是要学会纠错,把自己容易错误理解的内容简要记上,加深记忆。整理时,可将笔记本的纸一分为二,左侧三分之二用于课堂笔记,右侧三分之一用于课后笔记整理。这样整理出来的笔记,往往知识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内容简要,是一份较好的个人复习资料。到了系统复习时,打开笔记本就心中有数了,也可大大节省复习时临时归纳用的时间。
4.运用记忆术。这是一种很有效的重复学习策略,特别是当学习材料本身意义不强时,通过运用记忆术能够极大地提高重复的效率。譬如可运用谐音联想记忆法将无意义材料变为有意义材料,使枯燥乏味的材料变得生动有趣,从而使人愉快地记忆。像马克思的出生年月日是1818年5月5日,可以借助谐音处理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直哭,这就把马克思的诞辰和他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联系起来了。
三、重复学习的训练要求
1.重复学习要及时。根据遗忘的规律,必须在识记之后及时复习,不要等遗忘了再去复习。研究表明,遗忘从学习一开始就开始了,而且最初遗忘的速度快、内容多。因此,我们必须抢在遗忘之前加以巩固,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修补”。间隔时间过长再去复习就等于从头学习,将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此外,复习要经常。开始复习的时候时间要长一些,间隔要短;以后复习的时间和次数可以减少,时间间隔可长一些。还有,复习时间要适当地分散到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要集中在考试前的短时间内进行。
篇9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和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篇10
一、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
好的课堂,要想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尝试采用过很多的导入方式:
1.热点问题链接:在复习“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个考点时,我先播放一段关于“3.14烧事件”的视频资料,然后提问:“你知道片中展示的是哪一事件?发生在哪里?”学生立刻兴奋起来:“分子!!”接着,我自然导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及其作用有了深刻印象,并由“”引申到“”,学习有关“一国两制”“”。
2.聊天式交流:利用学生熟知的信息作为切入点,轻松进入学习课题。记得在复习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考点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同学们知道傻妞吗?”学生立刻齐声喊:“知道!她是一部手机!”“她有特异功能,可以带人回到古代!”我立马接着问:“那么,如果你拥有傻妞,你最想回到咱们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由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与发言,顺势进入到繁盛的唐朝的复习,学生们积极地、细致地复习,以期望找到有力的论据来说明自己喜欢的唐朝有多美、多繁盛,整节课兴趣盎然。
总之,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设计方式多样的导语,才能吸引学生,有效地开展教学,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二、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关系和谐,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能否积极、主动、愉悦地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喜欢该科老师。
要想培养师生情感,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了解学生,降低姿态,平等地对待学生,像朋友似的与他们交流,做到和谐相处,严格要求;要多鼓励、多表扬,哪怕是面对学生有时犯的错误,也不能太极端、一味地批评,更不能一概而论、迁怒于其他学生,扩大打击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三、先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去创造好的环境,退居次位,去引导、欣赏学生的表演。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把大脑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想”。请相信,当你把大脑还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但会想、会思考,而且,会有令我们目不暇接的见解和主张,异彩纷呈。
2.把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说”。我们的课堂,常常是一言堂,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因此,在学习中老师不要代劳,读给学生、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去读、去说。亲自去“读”,记忆要比“听”牢靠;亲自去“说”,分析就会更透彻、全面,无形中提升了能力,也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把手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做”。历史的学习,许多外行人以为,“不过是读读、背背就行了”,其实,真正学好历史,远不止这些,光说不练,或光读不练,一样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思考了、说了、读了,接下来,还要给他们一双手,动手去做、去练、去巩固,这样才能检测出知识点的掌握,运用情况,才能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
四、新鲜、多样、紧张、热烈――课堂知识记忆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繁杂,大多是记忆类的内容,学生又最怕记、背,认为很枯燥,背会了又容易忘,所以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这时,我们需要开动脑筋、创设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比如:分组提问、竞争奖励、抢答、联系记忆、跨越时空、突然袭击、连环出击来当老师等等。
五、训练巩固,活学活用
1.精选考题,体现重点,突破难点。选题要更细,更精,做到有的放矢。
2.自主创新。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不太多,而且题目多有重复,如果从中选题,学生会失去新鲜感,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时,我们可以自主创新,编写原创题,用新视角去再现老的知识点。如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曾出现的重大事件涉及的地点,我把它们融入2008年北京奥运生活的传递过程中;2008年3月14日,发生的分子烧事件,让我们联想到了我国的省级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学生了解的身边事去展现知识点,让学生更乐于接受,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