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14 10:1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篇1

一、师:小朋友们,你们一定有许多好朋友吧?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们交朋友呢?

二、师:知道你们很爱交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出示陶罐铁罐的图片和实物)。

三、师:知道他们是谁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陶罐和铁罐)

四、师:这两个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有时间也喜欢打扮打扮自己,你们想不想欣赏他们打扮后的漂亮样子?

生:想

师:请欣赏。(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各种各样的陶罐和铁罐图片让学生兴趣盎然。)

师:认识了这两个朋友,你们知道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吗?不同点是什么吗?

生:相同点是他们都能盛东西。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点:盛东西。

生:不同点是制造材料不同。

师:如果老师同时扔这两只罐子,会发生什么事?

生:(齐声):陶罐破碎,铁罐不碎。师(趁机)引导:那么他们的不同点是陶罐-(生:易碎)(师板书:易碎),铁罐-(生:坚固)(师板书:坚固)。

师:这两个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请学生打课文并齐读课题一遍)

反思: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更深切更透彻地了解并掌握陶罐和铁罐相同点与不同点,为后面的学习内容埋下伏笔,我除了用图片、实物展示之外,又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法,展示了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陶罐和铁罐图片,加快了学生对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性的了解,又趁机加上"如果同时砸这两个铁罐,会发生什么事呢?"的引导,水到渠成,学生很快就能正确地说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性来,为后面故事发生的原因埋下了伏笔。

课堂回放二:句段赏析

师出示课件:"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谁来给大家露一手?朗读朗读陶罐的话?(或许是对新老师的陌生感吧,学生无人敢站起来朗读)师继续鼓励,不久,角落里一只小手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老师及时请他朗读,认人使料不及的是,这个小朋友的站起,却引起全班学生的窃窃私语与低笑,这些声音让这个学生更加紧张与不安,我用"嘘"声及时制止了学生的声音,但无论我如何引导,这个学生就只说出"我"之后,就总是面红耳赤地站在那里,再也读不出一个字来,我这才明白过来,不是他不想读,而是不会读呀!在这紧张时刻,我发现课堂上有三个小朋友突然同时站了起来,我灵机一动,急忙微笑着说:"这个小朋友太紧张了,你们是不是想跟这个小朋友一起读呀!那就四个男子汉一起来吧!"就这样,在四个小朋友一起读完后,我再让这个紧张的小朋友一个人读,虽然读得结结巴巴的,但很意外地,师生(包括听课老师)竟然不约而同地拍起手来。老师终于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师问:"争辩"是什么意思呢?他们的好朋友是谁?

生:争论

师:有没有更好的呢?

(课堂一片沉静)

师走下讲台,顺手抓起一个学生桌上的笔,看了一会儿,突然高声说:"你怎么偷我的笔呀?"生(脱口而出):这是我的笔,我没偷你的笔。师微笑:这就是"争辩",这回你们知道"争辩"的好朋友是谁了吧!

生(齐声):解释、辩解

反思:通过研读并理解课文的重点句、段、词,是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更为学生对词、句的运用埋下关键的一笔,也为写好作文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本教学片断中,教者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人惊叹的是,在两次课堂陷入僵局时,都能力挽狂澜,能通过耐心引导,并抓住学生课堂上乱站起趁机让其一起朗读,同时在学生找不出"争辩"的确切含义时随机应变地说学生偷笔引发学生的辩解,趁机解开争辩的确切含义来,这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宝贵的教育机智。

课堂回放三:领悟寓意

师:故事的结局让人想不到哦,易碎的陶罐成了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远保留;坚固的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铁罐的长处变成了致命的弱点,从这则寓言童话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请思考屏幕显示的思考题:

课件出示:学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有何感受?)

师:请你们分组自主合作,然后每组选择派一名代表汇报一下…。

反思:这个片断的"妙"就"妙"在老师巧妙地在衔接导入语中隐含着提示语:"易碎"、"有价值"、"永久保留"、"坚固"、"无影无踪"、"长处"等,让学生很快就领悟了寓意。课件出示思考题,可让学生能多看几遍,避免审错题。

课后反思:

一、这节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能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巧设情境,请学生不知不觉地"入瓮"。为引入新知埋下伏笔。《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老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任务驱动学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也曾说:"教学过程中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中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因此,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创设各种情境,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情"弦,使他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2、能采用分角色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领悟阅读的快乐,加深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掌握。在分角色朗读中,我采用师生合作法,通过师生互动,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和谐。皮亚杰曾经说过:"当儿童游戏的时候,也是在发展他的知觉、他的智力。"而课堂表演恰恰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一种好形式。在表演中,让孩子们找回了自然纯真的状态,尽情的发挥,尽情地创新,以表演体会情境并理解了课文内容。

3、面对即将陷入僵局的课堂,能随机应变,体现了一定的教育机智。

4、能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间的互助与团结,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为更好的解决课文问题打下基础。新课程改革,提倡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相互沟通、彼此尊重的品质。

5、衔接导入语恰到好处,"妙"含其中。教师的衔接导入语左右着学生的思路,更是让课堂环环相扣的关键。教学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语言的问题。教师只有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极高的语言素养,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二、不足之处

1、课件太多,造成无法按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教师的语言艺术还待加强。

3、由上一课件过渡到下一课件的过渡语不够有技巧。

篇2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科学》六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六课。本课安排了“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的实验,归纳了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既是对前面化学变化现象的进一步深化,又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以及它们的本质区别。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从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到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最后归纳出四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辨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现象―假设―检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各种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判断。

四、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五、教学准备

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和学生一起回忆学习过的《陶罐与铁罐》的童话,让学生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许多年后,人们为什么只发现那只陶罐而没有发现铁罐?

2.揭示新授内容:继续学习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

(二)指导学生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引导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的特征。

(设计意图:解释导拨)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方案,对于合理、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三)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四)总结拓展

1.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2.课外延伸: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化学变化现象?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如,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走进生活,留心观察,培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铁钉――颜色变了(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

七、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课,不仅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几种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更应该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时,能够列举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化学变化现象的同学寥寥无几,可见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很差。教师应该激发起学生走向生活的愿望,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师拓展时如果借助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现象,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化学变化现象并说明理由。这样既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激发学生走向生活、留心生活、热爱生活。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的。

篇3

1、你喜欢上语文课吗?

2、学习课文前你有认真预习的习惯?

3、学习中你积极发言了吗?为什么?

4、语文课堂上你最尴尬的事情或者困惑的事情是什么?

调查的250名学生中,四分之一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二分之一的学生不喜欢也不讨厌上语文课,四分之一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觉得预习太麻烦了,不但对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反而浪费时间,三分之一的学生上课不发言,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不积极发言,少部分学生积极发言,课堂上最尴尬的事情多数都是被老师请到却回答不出问题,他们认为这样很丢脸,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课文内容的不了解,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读也不思考,长期这样对语文厌学,一上语文课就紧张,更别说积极发言了。越到高年级,这种心理倾向越明显。

在这样的一个年龄阶段,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培养,使之适应今后更为严峻的学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实践表明,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的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而预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把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作为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首要环节。

1.中年级语文预习的主要任务

在实施预习指导的过程中,学生总觉得麻烦,预习时总是敷衍了事,如在没有读课文之前就动笔勾生字,标自然段,根本就没有沉下心读课文,勾出的词语常常不搭配,自己都读不明白,这样的预习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学生对预习渐渐不感兴趣,预习做得不到位,是学生惰性,还是我对预习指导得不得法?我在困惑中针对这种现象课余与学生进行了交流,我发现有学生的原因,更多的是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1.1 对预习作业检查不及时,不能体现出预习的作用

预习的要求明确,但预习检查没有针对性,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些预习对课堂学习语文究竟有多大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就把预习当做了一个负担,更显示出对预习的不感兴趣。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常常是揭示课题之后,总喜欢提这样的问题: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你猜猜课文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赶快打开书本读一读,这些问题提住后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已经预习过了,老师却认为我们对课文毫无了解,有故弄玄虚之感,久而久之,学生认为不预习也没关系,反正老师上新课时的质疑就能帮助我们了解课文。没有新鲜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开课和质疑显得苍白和走形式。

1.2 中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是比较重要

课文要求会写的绝大多数生字,对学生而言已经不是新的、陌生的字,大多数都是以前要求认识的,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放心学生,总是让学生多写记忆,学生往往感到厌倦,这样就违反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原则,浪费时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导致学生在预习时不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因为课堂上老师还要他们反复读,反复记的,预习时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2.低年级语文预习中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尝试

在调查与反思教学之后,使我进一步明白了预习不只是一个教学环节,不应该作秀,而应把它当作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平台,而预习是否有效,课堂上就能一一展现。

2.1 掌握技巧,培养自读能力

让学生喜欢预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保持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预习的热情,这是预习用以提高自学能力的内在条件。因此,挪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很有必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提出不同预习要求。大多数预习都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读课文、划出生字等最基本的预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是不活跃的。因此,在预习前给学生一点目标、一点探索空间,会激起他们认真阅读的欲望。如预习《 陶罐和铁罐》一类的童话类文章,向学生提出注意故事的情节,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就明确了预习的目标。指导预习课文中的生字时提醒学生,课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神态的新词,很有意思,仔细去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记一记。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读、画、写的习惯。对于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一些课文,则鼓励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展深化对预习内容的了解。这样不断地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和提供适时的帮助,学生预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他们会逐渐喜欢上预习这一学习活动,渐渐地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

3.改变课堂上的作秀提问

篇4

关键词:学生主体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以学论教

汉姆布林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鼓励学生用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形成一种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风格;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牧师式”的关怀,体现一种对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的教育哲学理念。

审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谈论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少有教师能够抽出时间来,真正地研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成人之美——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探究学生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我们更缺少了对“普适价值”(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行为规则)的不懈寻求,没能做到教会学生学习。

而这恰恰是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毫无长进的关键: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却好像只有一年的教学经验!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将其视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他们在课堂上怎样学习: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既关注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备、教、批、辅、考、评,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一切价值标准甚至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学论教”的“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自由;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提倡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少讲,只讲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是先独立学习,然后共同分析讨论,最后师生协作共同解决。教师的作用则是:每一堂课都交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通过教师全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标还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必须走出沿袭已久的单一的以评价教师为主的“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观,即“以学评教”,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状况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来评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等的优劣得失。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重点从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上来加以评价。只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发展,即便板书由学生来写,总结也由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特别好特别棒的课。新晨

我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我曾尝试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通过自己阅读、思考,然后自己设计板书,如《陶罐和铁罐》《田忌赛马》《蛇与庄稼》《七颗钻石》等。因为这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两个学生的板书完全一样,但80%的板书都能概括文章内容,有一部分学生的设计还很有创意,我们便在班上传阅。由于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小学乃至初中的识字量很大,生字不是老师教就是学生教,很乏味,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耗时少,效率高。作文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写、自改、互改、互评,师生配合,像大诗人陶渊明形容的那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的放矢才能立竿见影。

“以学论教”要求老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的“以学论教”不仅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对促进学生、老师的终身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培养

因为感情朗读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力和想象力,还在朗读的同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文章的内容,这对于小学生培养语文基础能力非常重要,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语文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能力为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重视基础,培养习惯,激发朗读兴趣

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第一基础就是需要有一定量的识字基础和普通话语音的正确。这就要求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多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使用普通话,及时纠正错字、唱读的现象。其次,老师要多抽取时间给学生练习朗读,时而创设课堂情境,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者采取激励机制,在学生朗读有进步就进行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喜悦有动力去取得更大的进步;也可以在课堂上多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认识到感情朗读的重要性并养成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习惯。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学生的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对于学生,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培养感情朗读习惯的同时不可或缺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只有学生自己有兴趣去朗读、乐于读,才会用心去读,也可以达到感情朗读的效果。比如,在小学书本上有很多课文是带有图画的,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课文图画配音,让学生自己深切去体会书上的情景,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和理解,激起学生对感情朗读的兴趣;老师也可以自己带感情地多范读课文,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很强,所以范读能让学生产生想要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朗读的欲望。老师在朗读前,应多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二、多形式指导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达到以朗读促进理解的目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情朗读的形式包括有领读、齐读、轻声读、轮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老师应在教学时根据不同的课文,选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进行朗读的指导,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体验。一般说来,小学低年级常运用轻声读、齐读、分角色读的形式来练习感情朗读,以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高年级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个别读和轮读,更便于老师针对性地在朗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辅导。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几种朗读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种方式为主。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适合个人朗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或片段,则适合分角色朗读,如《陶罐和铁罐》;节奏感强,感情饱满的课文,尤其是诗歌,则可进行集体朗读;而词句艰深,含义深刻的课文,则需要教师适时范读或创设情境导读,如朱自清的《匆匆》。除此之外,还有想象读、赛读等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方式都很受低年级学生喜欢,学生通过朗读,让他们感觉仿佛成了课文中的人和物了,更有利于学生加深课文情景印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范读引领

正确的范读最大的优点就是声情并茂,能带动学生的情绪,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所以一节好的语文课是离不开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老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老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如果再配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将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寓于其中,那就是范读的更高境界了。

因此,老师的示范朗读极其重要,有着其他范读不可替代的更大优势。范读时,可以范读整篇课文,教会学生把握语调。让学生在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朗读与唱读的不同,从而感受文章的文字美,情境美,为进一步的感情朗读奠定基础。老师可以范读文中重点段落或学生难以准确把握的长句,可以范读文中的停顿,还可以范读句子中的重点词。范读除了直接由老师范读外,也可以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听朗读水平好的同学朗x。通过听,来引导学生把握好节奏,对重音、语调、语速、停顿等进行掌握,从而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感情朗读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