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寒蝉范文
时间:2023-03-28 12:5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若寒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噤若寒蝉,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原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义。出自《后汉书·杜密传》。
成语出处,《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成语故事
篇2
骤雨初歇,昏昏途中双影行,亦乐,亦悲,迷惘次日白发愁。
蝉不为愁,夏初时至,居高余下,垂?饮露,引吭高歌,涵唱人生喜忧是何愁。
我亦愁君,冬至未临,怅仰苍穹,忆往古今,学而不乐,伏案思算更有默英愁。
几许时,书生梦醉霓霞,乌蝉低咽乡喉。离别泪下,绿踪远逝,繁华都市,如海人潮,尔恋其中。蝉以歌拒,愁音谁闻?吾以愁乐,安知其苦?
科举废弛百年,状元今日犹在。亲朋所盼加身,君安敢不受。
古来寒窗十载,今却将学百年,知化万物所知,解古时不解。
野语有之曰:“学无止境!”言理,却待愁白少年鬓。
许载之蝉,集精一曲,有继可足乐矣。虽有思绪,以愁不喂。
篇3
关键词:苏轼 柳永 爱情词 表现手法
柳永爱情词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清丽的语言,采用清雅脱俗的意象来抒发美好而纯真的感情。薛砺若先生将柳永一代之词称作柳永时期,把他视为宋词革命巨子。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言:“苏轼的爱情词在缠绵中透露专注,在细腻中体现洒脱,在热烈中表达质朴,在哀思中蕴藏沉稳,突破了刻红剪翠的艳科和旖旎温柔的情语。”接下来我们结合实例具体分析。
一.相同点
(一)在白描基础上借景抒情
《江城子》上片描写对亡妻的思念,下片描写与妻子梦中相会的情景。“不思量,自难忘。”感情真挚;“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无限惆怅;“夜来幽梦忽还乡。”无比喜悦;“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比悲痛。《雨霖铃》起首通过“寒蝉”“骤雨”写出离别前环境的清冷;接着通过“兰舟催发”写离别时的苦楚、无奈。最后通过想象之景写离别后的悲凉、孤独。全词不着一个离别的符号,但读来别情俱显,不着一爱字,但爱恋之心溢于言表。正所谓:“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
(二)结合自身境遇抒发感情
两首词中融进了自身际遇,倾注了人生酸楚。柳永年轻时得到别人举荐,但仁宗由于其狂妄只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从此封杀了柳永的仕途人生。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未来的生活无所保障。苏轼的妻子王弗不但是其生活上的伴侣,还是文学上的知音,更是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王弗在与他生活了十年后病逝。这无法挽回的遗憾给苏轼内心造成了无法解脱的痛苦。期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使他经历了仕途上的艰难和生活上的困顿。适逢亡妻10年忌辰,苏轼写下了这篇悼念亡妻的词作。
(三)正反衬结合
两首词运用正反衬相结合的抒情艺术,使词达到了深邃隽永的艺术效果。《雨霖铃》上片从“寒蝉”和“骤雨”正衬出清冷之秋。又在这凄清缠绵的离别情绪中,反衬出作者身世的不幸。《江城子》由上片对妻子的追念到下片梦幻与妻子的欣喜相见,最后到梦幻消失的深沉失落。用乐景反衬悲情。
二.不同点
(一)《雨霖铃》几经转折,《江城子》悲喜转换
《雨霖铃》中“帐饮”与“无绪”是一转折。“留恋处,兰舟催发”又一转折。“执手相看泪眼”却“竟无语”是转折,几经转折,写足了两人难舍难分的情状。冯煦曾评析柳永慢词“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江城子》由起初思念之悲到梦中相会妻子之喜,再到梦醒失落之悲。悲喜转换,情意尽显。
(二)在虚实相生基础上,《雨霖铃》以想象为主,《江城子》巧设梦境
《雨霖铃》中一个“念”字由实入虚,推想别后情景,衬托出诗人对未来一切不可预知的茫茫然。“今宵酒醒何处”的设问,再次引出想象之景与上片遥相呼应。苏轼把现实感受与梦幻交织。由于爱妻之深,积思成梦。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感情真挚和无比凄婉的梦境。两词借助于想象和梦境的虚幻与缥缈使词若虚若实间,真情无限。
(三)柳永善用意象,苏轼用词精确
《雨霖铃》中通过“寒蝉”来衬托出离别时场景的落寞。用“长亭”“柳”等意象来抒发离别之情。《江城子》中“不思量”,用反语的手法去表达对妻子感情深厚。“纵使”表达本不可能相见,却幻想可能,表达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一个“忽”字表现出词人又惊又喜的心情。可见苏轼用词的精妙之处。
两篇文章在遵循大体的词作特色上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恰到好处的变化表现手法的形式技巧。为我们展现的不仅是优美的词作,还是凄美的画卷,更是凄婉哀怨的乐曲。
参考文献:
[1]薛砺若《宋词通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3]柯迁娣.浅析柳永雨霖铃的艺术技巧[J].池州学院学报.
[4]林语堂《坡传》长江文艺出版社.
篇4
从今天开始,面向朝阳,冬暖花开。初冬像披着婚纱的新娘,银装素裹,飘然若仙缓缓走来,倾城倾国,引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装扮了山丘,俊美了田园,禁不住一颗冰冻的心。
从今天开始,面向朝阳,冬暖花开。微笑 迎冬,仰天望长空,湛蓝无云,盈盈的淡月,闲坐在高高天宇一隅,静观尘世白昼,笑吻尘世黑夜。
从今天开始 ,面向朝阳,冬暖花开。古有西风瘦马,今有尘埃雾霾,淡看人间冷暖,晓得自省自爱,常回眸望枝头,君不见鸟儿鸣鸣切切,欢舞冬雪晶莹剔透、波光粼粼,风儿低音呢喃,伴你一路欢歌,一路情。
篇5
笔者在此以自己教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知人论世,激发兴趣
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因此,知人论世是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前提。以《雨霖铃》为例,学生通过预习也能感知这是一首离别词,但对于柳永为何而离别,离别为何如此缠绵悱恻等问题却无法理解透彻。而且如果学生不了解柳永的生平,教师就无法激发他们阅读柳永作品的兴趣。所以,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一些关于作者的知识。
我将柳永的生平分为四个阶段:(一)出生世家性不羁;(二)考场失意漫填词;(三)落拓青楼成词宗;(四)千红一哭吊柳七。并特别突出了其二、三两个人生阶段。在讲述柳永考场失意的经历时,我在课件上展示了柳永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让学生能够充分领略一代词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不羁任诞。在讲到他的作品流传广泛时,我引用了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的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并将柳永和学生们熟悉的流行音乐制作人周杰伦、方文山作比较,成功地拉近了青年学子和一千年前的词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我又不失时机地介绍“雨霖铃”词牌的来历和本词的写作背景:《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本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作者在填这首词的时候,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更觉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这部分内容虽然和课文并没有直接关联,但学生们的情绪已经被感染,兴趣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二、披文讨源,缘景明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所以,无论作者还是读者,双方的交汇点最终都落在一个“情”字上。由此可见,细品文本是读者感知作者情感非常重要的步骤。而落实到词这种文体上,”“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能够使学生在《雨霖铃》这首词中感悟到其中的言长意深,首先还是需要从意象入手。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选择词中的几个意象分析其特点和其所传达的情感。通过学生的发言,我发现不少同学在对“寒蝉”这个意象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有不少同学认为蝉代表了夏天,所以这个意象是热闹有活力的。这时,我就指导学生们在阅读诗词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意象,而且要注意意象的修饰词和句子总体传达出的氛围,把意象放到句子中去感受。很快,有同学指出蝉是由“寒”来形容的,因此,这个意象给人感觉是凄冷的,和其凄切的叫声配合在一起,更从听觉上营造出一种凄凉悲苦的离别氛围。我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后,同时也对“寒蝉”这个意象向学生们进行了介绍,并引用元朝诗人卢挚《沉醉东风》:“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进行了课外拓展,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个意象的印象,也让同学们了解到对意象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结合上下文的基础上。
学生虽然读明白了这首词,但这首词为什么美,为什么能感动古往今来这么多读者,缺少属于自己的阅读感悟。比如在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时,有学生分析满月象征着团圆,而残月是残缺的,就如同作者的心情残缺不堪,充满了凄凉离愁。我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一幅类似意境的国画,又饱含深情的叙述了该句所描绘的情境。同时,我要求学生们用心品读,联系背景和前后文,细细琢磨每个字词,想象若自己就是柳永,在此时此地、此景此情中,会是怎样的黯然神伤。
三、因声求气,反复品读
朗读在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反对为读而读,缺少理解感悟的机械朗读。真正的品读重在“品”与“玩味”。诗词的“品”与“玩味”均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上的。通过反复品读,品出诗词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使学生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和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篇6
如悄无声息的冬雪,似淅淅沥沥的春雨,若仲夏浓荫里沙沙而过的风,日子一页一页静静的翻过。蓦然间我已到了一个在幼稚与成熟之间徘徊的年龄,一段在乖巧与叛逆之间交错的花季。
我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这该死的青春期中肆意宣泄着自己内心的烦躁,一次次刺痛母亲那疲惫不堪的柔软的内心。
每天早晨,我总是叼着一片面包,拖着未系好鞋带的鞋,嘴角还没有擦拭的牛奶,匆匆跑出家门。将母亲日复一日永不会变的叮嘱隔在那厚厚的门后。
那是冬天的一个清晨,我与往常一样焦急,由于考试的失利,被父亲训斥了一番,父亲那颤抖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仍历历在目。可我内心的烦躁、叛逆却像触手一般蔓延…出门的时候又听见母亲的叮咛声,可这次不知为何听起来格外刺耳。我顿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重重地甩下了门,扬长而去。
刚走到楼下,一阵刺骨的寒风向我袭来,钻进我的衣领、袖口,我不禁打了个寒蝉。正欲转身回家添件衣服,刚转过身,不料想母亲早已拿好了毛衣在楼下等我,那一刻,湿了眼,暖了心……
我难忘那一刻,我与母亲的心静了,心也近了。
篇7
——文/游子鱼
【春笑、花开烂漫时】
江南的春,来得比较委婉,“尤半琵琶半遮面”。淅淅沥沥的春雨姗姗而来;姹紫嫣红的繁花含羞待放。待到春花烂漫时,千树万树梨花开。
花开,春意央然,适合踏青的时节。而南昌的春,时令里分辨不出春来过的迹象,楼层林立,代替了繁花似锦的修饰;远方的青山,放眼望去,隔着厚厚的镜片,依旧捕捉不到春的气息。南昌郊外的景点或多或少有被做作过的痕迹,失望之际,还是留念小小饶城那依山傍水的乡村小镇。于踏青之上,遥看天际,去留无意,放任云卷云舒;鸟瞰山溪水涧,流水潺潺,淙淙水声山眠……
阳春三四月的校园,悉数零星春意的看点——浅白淡紫的梧桐花,顺风飘落。空气里弥散着花粉的芬芳,沁人心脾;漫步校园,几簇洋红色霓裳衣”……
【夏驻、霖铃雨初歇】
盛夏,梧桐树上,寒蝉吱声入耳凄切;田野里,青蛙呱声催耳连绵。
清晨,于碧瑶之上,霞光晨曦清冽和煦;袭草芥之衣,琼珠玉露晶莹剔透。早起的江南夏,朝阳映红山野,空气清爽怡人,百鸟争夕雀跃,和歌虫鸣、戏水游鱼……
正午,烈日当空,骄阳似火,透过校园樟树林,层层紧紧挨着的叶隙,折射出水绿色的荧光,投落下光怪陆离的叶影;隔岸的未来湖面,晓风轻拂,闪闪粼粼柔波,圈圈涟漪滟潋,令徒步行人,心旷神怡。
欲至未至的黄昏,未雨绸缪。滚滚云层,咆怒狂风,雷厉风行,大雨骤然而至。雨,没有事先的征兆,也没有多余的留宿,像是放风累了的牧童,一不留神就驻足停歇。
雨后,落日西斜;夜幕,回旋……
春来春往,唯美的景致只是春的嫁衣,我们终是个看客,目睹了大自然的一年一次的“婚礼”。
篇8
那些潜伏在脚步里的风景如浮云轻掠,携带着生命自身的力量,开启了一扇门,凄艳、触目、迷离、出尘。
我们发现或抵达这样的地方,因为潜隐的情绪泛滥,所以感情亦将激烈起术。
在这里我们找到归处,它原本是被遮蔽的,具有秘密的符码,只有情感终结,才能够回过头来,仔细观察到那世界。
一、清醒在晚霞中的白日梦
我只是轻轻地走过这荻花浅渚的洲头,还未等待流溢的金光轻抚暮花飘落的长痕,那远天余霞中的红日便已俏上了帘钩。
穿破菱荇藻萍的萋迷水泽,似乎是该结束这感伤的行旅的时候了。我仿佛还在喃喃地,喃喃地沉吟着,沉吟在如此灿烂的金色晚霞中,屋篷小船似的狭小沉静里。黄昏无语,岸柳的黄亦隐匿起落花的消息来。看那斜云中一只嘹唳的鹧鸪鸟,缓缓地挪动在天边。寂寞,但不感伤。
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吹响这绿波声如天籁。独立草岸依依杨柳亭,不张望每一涟清漪微漾。只有青山藏在自云间,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倚栏默坐,独望这漫溢虫草气的周遭:静静的,远天的晚霞温暖地盛开在天边;西鸟归处,斜晖映泪光。
竹木萧疏,清流蜿绕,深秋的晚花缀满这花坞旧地。寻寻觅觅,咫尺的朝晨游踪已全然盈于一抹朦胧的草雾之间。我似乎隐隐听见什么声响,却又真的听见藻鱼跳水的微微苦吟,和蒿叶间的隐虫哀歌长恨。燕,确曾飞过,那么近,那么远,恍然已成隔世的天涯。我欲朝着苍茫的大地对酹这逝去的存在,或无声地大喊。却终于止不住习惯的脚步,沉默在夕阳晚归的一派美景中了。
风卷亭帘,太古一般地,四周静寂了下来。远远的,我望见蔓藤的深草爬满每一处残垣断壁,爬满了早已被漫没的相逢旧地。忆念总是在无声中堆积,爆发,然后沉默。特别在微茫的暮日,这脑中倏地叠起一张张中断的画面,于我已是另一种彻底的宁静。我的世界像是突然失去了神经似的,没有了色彩,声音和言语。仿若走在一场无声的黑白的电影里――百感交集。路,好漫长,梧桐更兼墨云。在分明得已无法共融的黑白里,我找不到表情。惟有太古一般地沉静,静止世界的移动,让一个人清醒地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
愿这虚静的时空瞬刻停留,或是倒回不复。我会在天国之外的异域里,淡笑从容。整个下午,阵阵晚钟无比清凉。丛薮的苇荻在水线上招摇,佩兰的溪流脉脉在水石上轻鸣。我并不感伤,却不忘独坐在一片夕阳高地,十指连心,写满一纸流动的心情。再写满一朵乌云,遥寄苍天,让你拆开后又是一场秋雨。
总是要放手,却止不住回首,让那笑凝固在七月流逝的表情里。白日梦终在黄昏中苏醒,我终在天空里找到了翼。不要让我留恋:龙衔海珠,游鱼不顾。
二、云月双行凝落一庭霜影
月,来之轻轻,走之亦轻轻。玉树不曾凋,巢鸟未曾惊。幻梦像夜半摇晃的秋千,暗透冰蝴蝶停留过的微痕,我不能言语,一如隔叶的寒蝉告诉我它的寂寞。
长空一眉弯月,恰适镶嵌在南窗之心;高天几点秋星,伴绕月的微辉。我在窗前独立,倾听一种天籁的弦音。那婉转的声线编织出一首伤歌,从鸿蒙到太出,从太出到亘古,喃喃地抒淌着隐虫般的轻鸣。我总是在想,这微音是否来自幽蓝的天宇,来自琼镜前凭栏独望的嫦娥?月有如一张明镜,冰凉地失落着它沉静的蓝辉,有时义偶来几缕丝云,予以人无限的遐思。寒月对镜,镜中可有某人的面影?我不知,虫草亦无语。然而寂寞却不忘给远天画上几笔疏朗的墨痕,带来无尽的空虚。当午夜梦回,未眠的花儿在寂寞地歌唱;当我在春天某个瞬间失神,从河边的蚁线匆匆走过时,回眸间,我又看见了窗前的人影,看到了自己的寂寞。
庭外如云如雾,静浸着一弯残月的清光。竹屋听月,只闻一种遥夜酣眠的呼吸。我为这月引,竟步出了园庭,将我孤零的一身放置到月下。附近白茫茫一片,月光仿佛沾满了全身似的。白日的飞鸟失去了影踪,檐前的燕子停止了吵闹。那开在凌晨的篱花,裹挟着我美丽的过往,感伤地开在幽蓝的星空下。我似有所感,然面对这静默的月,我又能说些什么呢?风卷窗帘,夜晚静静地爬上心头。我找不到我的蝶儿,我仿佛听见它微弱的忧伤的颤音,独自歌唱在遥远的庭院。沉默,沉默,到处都是沉默,沉默得让人看不见时间。仿佛远远地飘来那片笑语欢声,那里有我的“那些花儿”,静静地开在我生命的每一个角落。那里也应有我的蝶儿,有我寂寞的冬夏和春秋。
云海翻腾,月影摇摇。“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壶剩茶还微暖着,而已失散了的朋友如今都已没有了讯息。他们都老了吗,他们都到哪里去了?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有些故事还未讲完,那就让它沉默,然后尘封;有些人匆匆告别,那就把他深埋在记忆里,然后回忆。我曾以为他们会永远地留在我身边,而今天我们都已离散,擦肩在茫茫人海。
篇9
梦里回转纷飞的天地
零米之影
一丛乱花,若它开放
便是春后的别离
几树寒蝉,把十年阴暗
换成一个光亮的夏季
而你要千百跋涉去寻
一世落英缤纷的绝境
它是绝境
你也决然独去
一念之遥
指针十点的敲响
银幕颓然落下,遮盖
残落的一切凋零
你借着月光写信,用石头
缜密地铺着一路
明晃晃地,拂晓反射进天堂
你仰面低声言语
听不见失散的,风起
二世之昼
雪开始下,很大
躲避一场暴风晶莹短暂的宁静
你渐渐褪去稚气的眼眸
披上一袭灰白的单衣
走进雪里,抬头
也不过看见荒芜的夜色
过于空旷的阴晴
蛾眉月隐去
三生之泅
海边遍布砾石和银沙
悬帆起伏着流浪
再越过一湾海峡
地平线已清晰地陈列在手上
你的奇迹和笑意,都展开
展成一纸昂扬的烛光
随你一起
试着用潮水灌醉自己
四境之地
它是你所知道的奇境
遍地荆棘的绝境
你踏上熟悉的梦境
任天翻地覆席卷你的幻境
不经意
青丝白鬓浇灭了记忆
我最后见到的你
只在梦里深深怀抱着到达的四境之地
我?!
我是谁
眷恋一份梦想的自由
如同与阳光手牵手 温度
自然而微暖 近得
遥不可及
老式挂钟指针几近弯折 太阳
从钟面上升起 降落
是在水面弧纹里
若让我行走 步伐
随着足迹踏开 一双冰冷的脚
停在水边 掬一把月洗脸
就瞬间滚烫
水上没有影子
我是谁
我是你
我在竹林 深处
上一季凋落的叶子沙沙作响
我扶住青色 而竹林风
吹来一席清冷
我可以在潭边遇见你 也可以
永远不必遇见 还是有一滴雨水
同时 打在两个人额上
我绕着竹子走 时而
换一个方向 这样一圈圈环绕
也总有一天 我会
和你模样相仿
我问自己会不会
我是你
我是我
我喜欢踮脚接近天堂
我喜欢身处异地低语吟唱
这些和我的影子不一样 也
和谁都不一样
我听得见无声的风 它
可以埋葬虚假浮华 也可以
告诉我不再害怕
我知道我有一个躯体 和一个
翩翩起舞的灵魂 舞曲
胡乱而有节奏 直到旋转着旋转
看见了自己的芬芳
篇10
一、联系作者生平,了解作品背景
所谓“诗言志”。古诗词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反映。因此诗言何“志”,想知道就一定要对作者生平和生活背景有所了解。例如,教读杜甫的《登高》,我在没有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之前,先要求学生熟读,然后再逐句解读,特别重点讲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广阔深远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怆愁苦。但过后一问学生是否理解诗人的感情、诗歌的意境时,他们却根本无从说清楚。因为他们对作者及写作背景一无所知,只是被动地听记,对作品内涵根本不能真正理解,此时就必须向学生补充诗作的背景:生于712年的杜甫,写这首诗时已经是一位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的饱经沧桑的老人。公元767年的秋天,55岁的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既感受到时代的苦难,生活的艰辛,也体会到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当时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的诗人正逢重阳佳节之际,独自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听到这里,学生们迷茫的眼神中闪现出黯然的神色,对诗中饱含的悲愁之情才有了更加真切深入的领会。
再如教读曹操的《短歌行》,仅从诗作表面,学生很难深层次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便显得极为重要。虽然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和注解中略有谈及,但教学中还有必要向学生补充介绍:建安十三年,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曹操一统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他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因感此景而横槊赋诗,以此表示他广纳贤才,一统下的雄才伟略。
二、抓住关键词语,依词入境索意
诗歌作品,最忌肢解分析。那种一句一句分析,用白话翻译诗句的方法,除了破坏作品的完美,没有任何效果。而尝试抓住关键词语,却可以使鉴赏事半而功倍。
例如,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从字面去理解意思,“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应该是春意盎然的景象,但这完全不符合作品的本义,“自”“空”二字也得不到相应的解释。因为景致虽好,作者却无心欣赏。在作者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恰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于是,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只有这样抓住关键词,才可能准确体会诗中意境。
再看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又带给读者什么感受呢?也让我们从词语入手去细加体会。这首小令一共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写到了十种事物,外加一个“断肠人”。特别提醒学生关注事物前所加的修饰词语,发现修饰词的感彩特别浓郁,尤其是“枯”“老”“昏”“古”“瘦”“夕”“断肠”这几个词,带着怎样的感彩?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伤感”“凄凉”“悲伤”了。先说出这些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将用这些词语修饰的事物一一排放于脑际,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那画面传达出的便是一种凄凉的感伤之情,在这样的环境里,又见到一“断肠人”踽踽独行,作品所表达的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结合人生体验,领会作品意境
好诗往往言近而旨远,要准确领会其中的意境,还应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到了晚秋的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还不遗余力地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试想:在枝头寒蝉凄切的叫声里,在暮色苍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面对送别的长亭,该是多么牵动人愁思的境界啊!就在这时,一场急雨刚刚过去,友人就要启程出发。如果此刻能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送别的体验,设身处地地联想到词中的主人公仿佛就是自己,甚至耳边还能回响着凄切的蝉鸣,淅沥的雨声,就可以让每个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激起我们自己对某段往事的深沉怀念。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有直接的人生体验,才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其实也未必。譬如,我们学习《蜀道难》,对于去过四川的学生,感受必然特别真切,而没有去过的学生,同样也可以通过图画、视频给予我们的间接经验,产生联想,驱遣想象,将自己想象成诗人,眼见接连不断的山峦直耸入天,在夜色中尽显恐怖;崖边的几棵松树机警地挂在绝壁上,鬼魅而妖冶;耳闻奔腾的激流与瀑布相撞,发出雷鸣般的巨响,冲击着山崖;一块块碎石沿着几乎垂直的崖面滚入涛涛的江水,转眼不见了踪影。于是,那份由衷的赞叹,自然而然地从心底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