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颜色的句子范文
时间:2023-03-25 01: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颜色的句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得样子千姿百态。有红的,有黄的,白的有紫的,有针形的,有丝形的,真是万紫千红。
2、的颜色五彩缤纷,有大红的、粉红的、深红的、嫩黄的、鹅黄的、金黄的、洁白的、淡绿的、淡青的……
3、我爱,因为它美丽。瞧,多可爱的!纤细的花瓣配上丝丝花蕊在加上那翠绿的茎,多么靓丽!的种类很多,有野,九月菊,万寿菊……不但种类多,颜色也很多:有白的,红的,粉的、绿的、藕荷的、浅黄的,橘黄的……数不胜数。它们美,也美得淳朴。它们不像荷花那样娇。
4、五颜六色的争艳斗放,有红的,黄的,绿的,还有粉红的,深红的,红的像火,黄的如金,绿的似翡翠,白的像雪花,粉的如彩霞,深红的似绸子。
5、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象团团彩球,小的象盏盏精巧的花灯。在百花凋零的季节独自开放,为大自然增添生趣,使悲秋的人们振作起精神。
6、盛开的上挤满了白色的花瓣,中间是金黄色的花蕊,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非常高贵。我们一整栋楼都能闻到淡淡的香味。
7、走近花园,一阵阵清香就扑鼻而来,到处都是花香四溢,成千上万朵都争奇斗艳,有紫色的,有黄色的,有橘色的,还有粉红的、白的,真是绚丽多彩呀!
8、登上钟姿山,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满园的,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整体看来,就像一块花地毯。
9、美丽的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登上钟姿山,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满园的,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媚。整体看来,就像一块花地毯。
10、一进公园就看到了五彩缤纷的。的颜色有绿得像玉、紫得似宝石、黄得似金、白得似冬日里的雪……
11、只见那满山坡都盛开黄茸茸的小花。只见那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小花,美丽极了。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都认为它是一棵野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迷人的芳香,更没有牡丹的豪华富贵,但它生命力极强。一到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12、这些野都是浅蓝色的。我仔细数了数发现它们都有十六片细长的小花瓣,花瓣整齐地围着浅黄色的花芯。
13、有深红的也有金黄的,花瓣儿围着那粉黄粉黄的花蕊,十分迷人。中间那些红菊挨挨挤挤,造型独特,别具一格,相互簇拥,好象是拥在一起说悄悄话呢!周围的那些黄菊,仿佛为整坛穿上了黄裙。远远看去,像众星拱月,像孔雀开屏,又像红色的玛瑙洒在碧玉盘中,还像一个红色的大圆盘边上镶着一条美丽的金黄色的花边,可真好看。
14、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似银,紫的似紫水晶……瞧,花儿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位纯洁的少女用细嫩的手捧着脸庞;有的已经完全绽开,向人们露出甜甜的笑脸。一朵杜鹃花伸进鸡蛋花丛中,好像两姐妹在小声地说着什么。散发出淡淡清香,不时引来了一群群蜜蜂好像和蝴蝶。
15、我赞美,因为秋天的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它有似火的红色,如火如荼;有赛金的黄色,金光闪闪;有胜雪的白色,纯洁无比;有娇嫩的粉色,清淡高雅……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使人百看不厌。
16、的种类有很多,有白色的绣球菊,它的叶子又肥又大,身上雪白雪白的,远得看起来像一个大雪球,闻起来还有一股清香呢!金黄的绣球菊又像妈妈找毛衣用的线团,里面娇嫩可爱的蕊像害羞的小姑娘。十丈珠帘的花瓣很少,细细长长的,很像小姑娘的头发,又像老虎脚上尖尖的小爪子。
17、的种类很多,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但我却喜欢那娇嫩的野。的叶子是色深绿色的,花瓣娇小而细腻,可爱极了。野的茎只要插到泥土里就能生存。
18、开花有早有迟,每一株花开的颜色和形态也不一样。我们通常见到的是黄色的花,但也有少数是红色的和白色的。看看这一株,含羞带放;看看那一株,刚刚绽放。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盛开着的,黄澄澄的花朵中有许多小蜜蜂,像是在玩捉迷藏。花瓣一层包着一层,在最里面的是花蕊。若是亲眼看到花开的样子,那一定是最美妙的一刻。
篇2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5、背诵课文第4——7节。
设计理念: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小黑板出示: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家默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找出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语句,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6.小组配合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
10.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集体朗读4-6节。
11.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七、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
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
3.背诵这段。
八、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板书:
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白百合色……
颜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火烧云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变化(多):马狗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篇3
“哐当”一声,电梯的钢门打开了,四个小洛克快步走了出去,来到一个宁静美丽的园子里。
幽灵兽又出现了:“这回你们每个人只要说出一样自己看到的东西给我听就可以了。不过,要说得动听,令我满意才行。”
“太容易了!”龙星抢着说,“我看到天空中有只小鸟。”
幽灵兽听了,皱着眉头说:“句子干巴巴的,没有味道。”
龙星不服气地说:“句子又不是食品,怎么会有味道啊?”
“我说有味道就有味道!”幽灵兽不客气地说,“下一个!”
“柿子树上挂满柿子。”“梧桐叶在枝头摇摆。”奥多和法比亚也分别说出了自己看到的景物。
“不行!不行!怎么连个句子也说不好?”幽灵兽仍不满意。
三个男孩不知所措地看着小桃:“小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桃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摘下一枝野,问:“你们看这枝漂亮吗?”
“很漂亮啊!”
小桃把枝上的叶子摘掉后又问:“现在呢?”
奥多说:“虽然还好看,但比不上有叶子的花漂亮。”
小桃点点头,说:“是啊,通过对比,我们知道鲜花要配绿叶才显得更漂亮。同样,一个句子要有词语修饰才会更有味道。例如把‘水珠飞腾着’改为‘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飞腾着’,既写出水珠的数量多,又写出水珠的形态。”
“哦,我知道了!”龙星高兴地说,“如果把‘天空中有只小鸟’改为‘天空中飞翔着一只快乐的小鸟’,就更能形象地表明小鸟的状态了。”
幽灵兽听了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根据小桃的提示,奥多和法比亚分别把自己的句子改为“一项顶金色的、皇冠似的梧桐树叶在枝头摇摆”和“高大的柿子树上挂满红通通的柿子”。
“孺子可教!你们可以进下一关了!”幽灵兽大手一挥,空中扑下四只恐鸟,把小洛克们叼了起来。
第十八集 跌下云朵城
恐鸟把小洛克们叼到了云朵上。这些云朵颜色各异,有白色的、黑色的、红色的,还有紫色的;它们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像威风凛凛的老虎,有的像抓耳挠腮的猴子,有的像展翅高飞的老鹰……
“哇,好神奇啊!”站在云朵上,小洛克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龙星像兔子一样从这朵云跳到那朵云上,别提有多带劲了。其他三个小洛克也跟着跳了起来。
“呵呵呵……”幽灵兽从云朵里浮现了出来,“你们别高兴得太早了。我要出题了!要是回答错误的话,你们就会跌回原地的。”
四个小洛克赶紧抑制住兴奋的心情,注视着幽灵兽。
幽灵兽张开大嘴,呼出一股水气。水气在空中慢慢凝结成一段字:
“云朵的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哪个孩子不喜欢它啊?”这是什么句?
“这个……”因为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句子,四个小洛克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回答不出来了吧!”幽灵兽得意地说,“告诉你们吧,这个句子叫反问句。通常反问句能够起到强调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意思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如果把这个反问旬改为陈述句就是:云朵的颜色各异、姿态万千,每个孩子都喜欢它。相比之下,反问句的语气就强烈多了。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等;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等,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不能忘了在最后加上问号。”
法比亚气愤地对幽灵兽说:“这个知识我们还没有学过,怎么会知道呢?”
“你们没回答出来,就要受到惩罚。”幽灵兽说着。撅起嘴用力一吹,把天空中的云朵吹散了。四个小洛克的身体失去支撑,垂直向地面栽去。幸好他们跌落的地方是一口大池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十九集
自然的过渡
好不容易闯过一关,又被打回来,大家对幽灵兽恨得咬牙切齿。但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要想离开这里,只能老老实实地答题。
“欢迎回来!”幽灵兽不怀好意地说,“回答问题之前,你们先欣赏一个片段,然后说说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幽灵兽说着伸手一拂,空中就出现了两段文字:
多美的园子啊!在叮咚的流水声中,在鸟儿的欢唱声中,蝴蝶翩翩起舞,小草破土而出,嫩绿的叶芽儿悄悄地爬上枝头,花朵自然不甘落后,披着五颜六色的服装争妍斗艳。信步其间,有如来到一个温馨的童话世界。
正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一只巨大的恐鸟从天而降,叼起我直冲云。啊!我看到了更为壮观的一幕――天空中布满奇形怪状的云朵,有像猩猩的,有像古树的,有像亭台楼阁的。恐鸟一松嘴,我就跌坐在一匹“马’,的背上……
“这里描绘的不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景象吗?”四个小洛克兴奋极了。大家通过阅读、讨论,形成了一致的意见。
法比亚代表大家大声回答道:“幽灵兽,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幽灵兽没想到他们回答得这么准确,继续为难道:“你凭什么说它是过渡句?”
法比亚笑着答道:“过渡句是指文章中使前后段落有机联系起来的、由上文自然转入下文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新段落的开头,有时也独立成段,叫过渡段。因为过渡句的内容和前后段落都有联系,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就如本句中‘正当我看得入神的时候’,讲的是我在园子里的事,而‘一只巨大的恐鸟从天而降,叼起我直冲云霄’则告诉我们接下来要讲在云朵上的见闻。”
法比亚回答得滴水不漏,幽灵兽哑口无言了。
第二十集 心理描写见人心
重新站在云朵上,五颜六色的云朵发生剧烈的变化,它们上下翻滚着,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变成黑漆漆的乌云。
“轰隆隆……”乌云猛烈地撞击着,碰撞出一道道刺眼的闪电,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雷声。
“哗啦啦……”倾盆大雨向地面砸去,不一会工夫,那个曾经美丽的园子被淹得只能看到几棵大树的树梢了。也不知过了多久,雨总算小了一些。龙星低头一看,乌云下方的洪水里赫然出现了好几条大鳄鱼,大鳄鱼正仰起脑袋,对云朵上的自己和伙伴们虎视眈眈。
“哈哈哈……”幽灵兽得意地说,“这就是我为你们提供的素材!为了更好地回答问题,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刚才想了些什么吧!”
龙星首先说:“我在想,千万别掉下去了。我还这么年轻,可不能这么早就死了。”
法比亚瞪了幽灵兽一眼:“我在想,如果可以,我一定要把你碎尸万段。”
“我……我什么都不想,就想快点离……离开这个鬼地方。呜呜呜……”小桃说着,忍不住啜泣起来。
“小桃,别哭了。”奥多连忙安慰道,“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有办法出去的,布拉梅老师还在等着我们去救呢!”
“好小子,够讲义气!不过,要是你们回答不出问题的话,就等着去喂鳄鱼吧!”幽灵兽顿了顿,继续说,“从你们的回答中,我可以看出你们有的害怕,有的愤怒,有的则非常镇定自信。如果把这些想法写在作文里,应该属于什么描写?”
“心理描写!”龙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捅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篇4
一、散文的含义和分类: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要求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
二、散文的主要特点:1.散文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情感真挚。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三、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
■
一、了解散文的特点。只有掌握关于散文文体和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才能从容应对文题中所出现的“术语”。
二、细心精读文本。散文重在情味,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写景、抒情,总是讲究意味深长。它的一词一句,都是为着“意味”、为着“情感”。我们分析文本时,要善于“品”,善于“析”,注重从字里行间深切地体味出作品内涵的情、理、意、味,即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
三、结合题型全面思考。
1.题型: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查类型:(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或主题。(2)概括某一段落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技巧:(1)概括文章内容,尽量利用原文语句。(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3)明确主题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4)答题形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2.题型: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查类型:(1)解释词语含义。(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技巧:(1)解释词语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旨,结合主题来理解词语含义,即结合语境答题。答题形式:“××”一词原指……,这里表达了……。(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等来作答。
3.题型: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
考查类型:(1)从内容上说,常考查散文中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2)从结构上说,常考查散文中的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3)从表达上说,常考查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解题技巧:(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引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文中: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③文末: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总结全文,深化主题,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结构完整。(2)理解句子的含义与作用可从以下两方面思考:①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进行思考。②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要联系文章中心、主题来思考。不仅如此,同学们还须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想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二想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三想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到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还需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态度、感情等内容加以理解。
4.题型:分析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考查类型:(1)表达方式的区分及其作用。(2)考查描写的角度与顺序。(3)景物描写的作用。(4)人物描写的方式等。
解题技巧:首先要掌握五种表达方式,即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其次是把握五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再次是对于描写的角度与顺序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时,要注意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
5.题型:开放性试题。
考查类型:一般是结合文章内容谈感悟或启示。
解题技巧:答题时,同学们一定要紧扣文章主旨来谈,并且最好联系文章结尾段或是作者抒发感悟的句子作答,而且还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并要紧密联系个人的现实生活作答。解答时,语言要流畅准确,层次要分明。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还须注意:(1)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后作答,不能望文生义,轻易作答。(2)熟记散文文体知识,避免知识性错误。(3)掌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本草・莱菔子
刘梅花
莱菔们开花的时候,青稞正在灌浆。谁开谁的花,谁灌谁的浆,各自忙各自的。至于花的颜色,都是莱菔们自己决定的。想开白花就是白花,想开紫花呢,就来一朵紫的,主要看莱菔们的心情如何了。
不过紫花一般来说开不成紫色的,只是淡淡的一种紫,很清雅,一点也不像大蓟花那样俗气。当然,莱菔的花也算不上美丽,很平常罢了。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见解,蝴蝶们可不这么认为。
这世上所有的花,蝴蝶们都认为漂亮。所有莱菔花欲开未开时,蝴蝶们就扑扇着翅膀从我不知道的地方赶来,挑挑拣拣,拿不定主意是该落在白色的蕾上呢,还是紫色的蕾上?莱菔们就攒足了劲往枝上扔花朵。
早上莱菔们还是点点的花苞儿,中午未到,哗啦啦全打开了,简直有些迫不及待。那花,一小朵一小朵凑成一簇,好像是一小口一小口呵出的气凝结而成的。花没有香气,轻拢在一起,一副谦逊的样子。
不是每棵莱菔都可以开花。开花的莱菔是经过挑选和历练过的。让谁开,让谁不开,那是我说了算的。等到开花的时候,开成哪种颜色,才是莱菔自己做主的。莱菔还有个俗名叫萝卜。这个名俗的,不知是谁给起的,简直让我生气。
莱菔花败了做荚结籽,那籽就可以入药。入药的籽就贵气了,叫莱菔子,不能说是萝卜籽儿。中药材的世界是很高雅的,是从《诗经》里走出了的。
每味药走进带着古风的药材世界里,就得把俗名扔掉,换个笔名进入。比如蚯蚓,一旦药用就叫地龙,僵蚕呢,药用里叫天虫。还有橘子皮,青的是青皮,老的是陈皮。我们小时候常摘来吃的辣椒,贱得天底下都是,可是一旦结了籽,那籽就是葶苈子,简直像来自书香门第。益母草呢,也叫昆草,可见天之大,母之贵了。牵牛花的籽,是二丑子,大俗即大雅嘛!想想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啊!
莱菔子入药归到消导药类里去。吃到人的身体里,归脾,归胃,归肺经。蛇钻的窟窿蛇知道,啥药走啥道都是预先知道的,药们按自己的脉络走就对了。药是走不错路的。比如莱菔子,理气开胃,绝不会跑到骨脉里止痛活血。
有时候,人是不如药材的,自己明明该走天涯大道,却偏要跑到七拧八弯的羊肠小路上去。人走错路回头就难了,不像药,牢守着自己该走的道儿。
我喜欢看一垄白白胖胖的莱菔挨挨挤挤地生长,那种旺盛的生命力看着非常舒服。待莱菔们长到镰刀把粗细时,就可以挑选备用了。如果让它们一直长下去,只能长成大萝卜,当然就没有莱菔子可以收了。
这时,挑一些缨子旺盛的,,拎到南墙下晒晒日头。晒多久呢,两三个时辰。下午日头不毒时最好。待太阳落下之时,缨子也蔫了,莱菔也塌水了,就重新栽起,浇水。只一夜,莱菔门就缓上气儿,又活过来啦。
二茬长起的莱菔,过段日子就起苔抽枝,打蕾开花。同时栽起的一垄,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紫花,让人不断有惊喜,你不停地猜,这棵该是白花的吧,可偏是紫的;那棵应是紫花吧,却是白的。就这样,花朵不断地绽开着,我就是贪图那份实在的欢愉。
有时付出是要等很久才能有收获的,等的过程要有耐心才行。多大的耐心呢?直到你差不多忘了曾经为之付出的时候,收获才翩然而来。花败了,结荚。赶在白露之前拔起晾干,就能收到莱菔子了。此时的莱菔,已经不是白白胖胖的水萝卜,而是地道的柴萝卜了,变成了莱菔子的根。
那年秋天,我们翻整后院的菜畦。拔掉莱菔的地方,一个个圆圆的坑空着。从此岸到彼岸,莱菔们度完了自己的一生。
(选自《读者》2010年第1期)
1.本文的线索是 ,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2.莱菔的俗名叫什么?其籽入药有何功效?
3.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1)莱菔们就攒足了劲往枝上扔花朵。
(2)比如蚯蚓,一旦药用就叫地龙,僵蚕呢,药用里叫天虫。还有橘子皮,青的是青皮,老的是陈皮。我们小时候常摘来吃的辣椒,贱得天底下都是,可是一旦结了籽,那籽就是葶苈子,简直像来自书香门第。
篇5
依然是教学《秋天的雨》,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找出一个表示很多颜色的词语,学生很快找到了“五彩缤纷”。我让学生“再说说其他表示颜色多的词语”,学生说了“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等。这时我问学生:“用这些词语代替‘五彩缤纷’可以吗?”学生都说不可以。我追问:“为什么呢?”这下,学生都不吭声了。原来,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有思维惯性的,老师问“可以吗”的时候,他们多数时候会答“不可以”,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通常还不太会解答。
为了教给学生思考和解答的方法,我先从字理上给学生分析“缤纷”的意思:“缤纷”一词,原来是指旗帜后面的飘带,在古代叫“旗游”,是因风吹而游动、飘拂的意思。所以,“缤纷”这个词带有一种“动感”。接着,我拿出一个装了很多彩色小纸片的瓶子,问学生:“看到老师这些纸片,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学生说:“五颜六色。”我把瓶口打开,把瓶子往上扬,纸片从瓶口飞出,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上。我再问:“这时,你又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们?”学生大声回答:“五彩缤纷!”有一个叫梓洋的学生很会概括:“五颜六色表示的只是颜色,五彩缤纷除了有颜色,还有一种动态的美!”
说得太好了!经历了这么一个体验和探究的过程,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内在含义了。意外的收获是,他们在有情有趣的字理教学以及生动的情境教学中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一下子对字词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抓住这一点,我启发学生赏析文中的句子:“五彩缤纷是描写动态的,看看课文中的这一段,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动态的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应的句子。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品味句子中“扇啊扇啊”“飘啊飘啊”“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词语,感受秋天里这些色彩的动感。在学生对词语有了充分的感受和体验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这就叫“用词准确”。
篇6
《荷塘月色》一文中三次提到“流水”,第一次在第4段描写月下荷塘时:“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第二次在第5段的开头描写塘上月色的时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第三次在最后一段,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之后:“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第二次是比喻描写,用流水来写月光,静中有动,传神有味。可是第一次和第三次就让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朱先生一说看不见流水反而更好,一说没有流水却不行。这是为什么呢?
“月下荷塘”这一段较细致地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写流水目的还是荷叶和荷波,朱先生让流水成为一位脉脉含情,默默奉献的君子,在幕后衬托着荷叶,使荷叶更见“风致”,风姿绰约;他让我们知道了这里的叶子是怎样的“田田”和“弥望”。我们设想:如果此时你能看到“流水”一些颜色,那叶子还能够肩并肩秘密的挨着,严丝密缝,紧密相连吗?如果此时你能看到一些“流水”的颜色,风所带来的叶子的一丝颤动就不会形成一道凝碧的波痕,而只能形成断裂和空挡,也无法形成霎时传过去的一波一波的动感和美妙。“流水”此时只能是“脉脉”无声,含情而不表露,它只能让人想象而不能让你眼见,这样才不致于破坏荷塘的这种宁静清幽的美感。“流水”啊,你尽管不出现但朱先生仍然要提到你,因为你是有情的君子,你也是美的创造者。是朱先生自由享受的荷香月色的制造者,朱先生向往自由,神往自由,不能不想到你,但又不能让你大大方方地直接站出来,而是欲望还休,让你尤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朱先生用心良苦,轻抹一笔,却妙笔生花,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处朱先生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朱先生也是一个多情的君子,最终还是不忘“流水”,让“流水”怎么去感激您呢?欣赏完荷塘月色之后,朱自清先生思绪飘逸,自然就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赋》的文句,着重回忆起当年妖童媛女嬉游有趣,热闹风流的故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想象一下:朱先生难道就没有回忆起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美好往事,快乐的生活片段?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美好的恋爱往事是人人都会有的,更何况朱先生是一位多情的南方人,采莲的风俗他的家乡少不了,肯定是有的。接着他又记起了《西洲曲》的句子,这是一首南朝乐府诗,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恋意中人的痛苦。朱先生引的两首诗文一热闹高兴,一痛苦思念,借此表达他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对往事的怀念之意。但他说真正要能够体会到那时的情境,光靠想象是不完整的,不得不深处其境,还得有“流水”,因为这流水是多情、热闹乃至痛苦的见证人,少了它可怎么行呢?哪怕仅仅是“影子”,也是丝丝的安慰和幸运,但是在当时的北平却是奢望。从这里我们不是能更加体会到朱先生内心那种遗憾和不平,那种痛苦和不安,那种惦念和怀想吗?朱先生身在北平,心系江南,而最值得他留念的是江南的荷塘,江南的莲花,江南的莲子,还有那江南的流水甚至影子,因为那才是他幸福自由的故乡,是他的美好的心灵家园。
(作者单位:芜湖市沈巷中学)
篇7
一、分析题目,赏文拟题巧训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内容的课文挺多,文章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细心琢磨、推敲,紧扣文章内容拟定了新颖,耐人寻味的题目。教师在教学中以题目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作者拟定题目的意图,就能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题目前面用“富饶”来修饰西沙群岛,文章就围绕着“富饶”来写,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突出海岛的美丽风光和物产丰富;通过介绍海底的水产、珊瑚突出西沙群岛的富饶;通过介绍海岛的鸟多,突出海岛是“鸟的天堂”。文章围饶这三方面集中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确美丽富饶,令人喜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以题目中“富饶”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再现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西沙群岛的情感,并借鉴文本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拟题,拟出新颖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如一个学生结合家乡的广场拟题为《美丽的广场》,介绍了广场有五位英雄的塑像,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满树盛开的桂花,树下的百花盛开,争夺斗艳,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缅怀革命先烈……小作者的这个题目与习作内容相对应,既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突出了老区环境优美,又突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心情。
二、分析结尾,首尾呼应学方法
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直接关系到文章鲜明的主题,新颖的内容,有趣的情节和作者抒发的激情。好的文章开头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而优美的结尾则起到总结全文,展示未来的作用。文本中写景状物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经过作者冥思苦想,认真琢磨、推敲而写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尾,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首尾呼应突出主题。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开头:“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文章介绍了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而文章的结尾“富饶的西沙群岛……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不仅照应开头,而且展望未来,起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2.开头起势统领全文。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的开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物,是出奇少见的,因此用“天下奇观”来介绍钱塘江大潮,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3.总结慨括定性结尾。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的结尾:“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又赞美了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一位学生写了《美丽的花圃》一文,开头以“社区门前有几个花圃,春天,树木郁郁葱葱,有高高的青松,有矮矮的翠柏,有张开手臂的剑树,还有盛开着火红花的樱树,真是一幅风景如画的美丽花圃”来介绍花圃的美丽,结尾以“我看到如诗如画的美景,感慨千万。人人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迷人”来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整篇习作既照应开头花圃的美丽,又做到结尾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做到了首尾相呼应,写得生动、新颖。
三、品味文句,观察有序有重点
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都是作者用情感和心血巧妙构思,布局谋篇而写出来的,文章的词语与句子的运用在突出文章重点方面独具特色,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好素材。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文章开头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总写了黄山风景区的怪石多,神奇有趣;然后,具体详细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岩石的动作、神态、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突出景色的美丽神奇。接着用“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略写了黄山的奇石多的“数不胜数”,真是神奇有趣呢!这样的写作既做到布局编排十分合理,又起到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学习文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仿写,写一写家乡的浮盖山、九石渡、老鼠岩、匡山等美景,做到在仿写练习中突出重点,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突出家乡的风光美。
2.观察有序,条理清楚。爱默生曾经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作者观察景物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在写景状物时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就突出观察有序,条理清楚的写作技巧。(1)作者写《颐和园》时是按照“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的游览顺序写;写昆明湖畔的景色,是按照“长长的堤岸―湖中心的小岛―小岛的十七孔桥”的观察顺序写。这样写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描写长廊的景色时,先从整体上写长廊;接着从内部介绍长廊;最后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这样按照顺序介绍就把长廊富有特点的美,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人面前。(3)作者写万寿山的景色时是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来写的。(4)作者登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是按照“向下、向前、向东”三种观察点来写的。作者这样按照顺序把整个颐和园四周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阅读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水南大桥、万安浮桥、南门公园等景物进行仿写练习,学习作者运用观察顺序来写文章的方法,并巧用“首先……接着……然后……紧接着……最后……”的顺序词语,把习作写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观察变化,生动描绘。自然景物有时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如云雾、晚霞、火烧云、河水等这些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摹声都会发生着变化。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文,作者用了“三个变化”形象地描绘了火烧云的千姿百态,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1)地面变化。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和四个“变成”来写了“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都改变了原来的颜色,不但展示了太空栩栩如生的美景,也喧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2)颜色变化。用一个“烧”字概括描写了火烧云的耀眼,再用四个“一会儿……”的排比句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千变万化,用“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既描写颜色的变化,又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观。(3)形状变化。第3~5自然段用“一会儿”、“忽然”、“接着”的顺序词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状,向勾勒出“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动态的画面,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变大、由清楚变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在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与下去时的恍恍惚惚,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结合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秋天天空中的云朵、天边的晚霞、火烧云,观察早晨的云雾来写出景物形态、大小的变化及颜色变化,把景物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四、巧用修辞,凸显语言文句新
要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常常要巧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巧用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的生动逼真,文章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流连忘返。
1.巧用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的句子里巧用了“犹如”“如同”“好像”等比喻词,把浪潮比喻成“白色战马”,把响声比喻成“山崩地裂”,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浪潮的壮观景象,听到了浪潮的雷鸣般响声,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气势。
篇8
豆a豆的自述
云南昆明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金安校区四・5班 沁 璇
我叫豆豆,根据小主人璇璇的说法,是因为我的毛发颜色跟咖啡豆的颜色很像,所以他们管我叫豆豆。我很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很符合我可爱的外形――我留着时下最时尚的发型:咖啡色长卷毛,脸蛋也是标准的美女脸,大眼睛,挺挺的小鼻子,小巧的嘴巴,是不是很漂亮?当然我的身材也很好,称得上是玲珑有致。
我是一只秀外慧中的狗狗,因为我很懂得察言观色,很会讨好主人。
“哈欠……”主人都起来了,我也该起床了!我赶忙从被子里跳出来,跑到沙发上,给主人表演他们最爱看的早操。我躺在沙发上前滚后翻,做起了伸展运动,前脚蹬,后脚伸,逗得主人们哈哈大笑。做完操,我会恭送主人们出门,只要他们一穿外套,我就知道是要出门了,赶紧汪汪叫起来,我的意思是:“主人,我也想出去玩儿。”我一叫,主人都要停住脚步,回头我几下,对我说:“豆豆乖,外面太冷了,你不能出去,我们马上就回来陪你了。”哈哈,看看我多惹人疼爱……
每当主人外出回来时,我总会跳起欢快的舞蹈欢迎他们。我后脚着地,前脚立起来,向前迈几步,又向后退几步,在主人面前不停地转圈,跳起了交谊舞。主人高兴得哈哈大笑,连忙抱起了我,我就趁机凑过去亲他一口,主人总会说我“小坏蛋”。看到主人乐呵呵的,我得意扬扬地朝主人汪汪汪地叫几声,心里美滋滋的。
晚上,我一听到主人说:“豆豆睡觉了。”我就会乖乖地钻进被子里睡觉。我用手又抓又挠,忙个不停,嘴里还不停地说:“主人晚安。”我有时会把整个身体都缩进被子里,只露出鼻子在外面呼吸,舒服极了。怎么样,我是不是很聪明呀?
现在我已经快两岁了,但我依然非常活泼、可爱、聪明,这就是我――一只聪明可爱,又调皮的小泰迪,我还是主人的开心果呢!
【师生赏评】
黄老师:《豆豆的自述》这篇习作是描写动物的优秀习作,可以作为范例供我们赏析,学习写动物作文的要诀。
文文:我一读这篇作文就觉得特别新颖。采用第一人称,以自述的口吻让动物进行自我介绍,让笔下的萌宠特别有灵性。
黄老师:的确,采用第一人称写动物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更加亲切,也能更好地表现小动物的情绪情感,让它们表现得更有灵性。
熙熙:我特别喜欢第一自然段的描写。这一段介绍了豆豆名字的由来和外貌。在介绍外貌的时候能够抓住主要的特征:时尚的发型、标准的美女脸、玲珑有致的身材,语言表达也特别生动活泼。看完这段文字,我的脑海中一下子就浮现出了豆豆的样子,拉近了跟它的距离,对其产生了好感。
啦啦:我特别欣赏习作中的这几段描写:我躺在沙发上前滚后翻,做起了伸展运动,前脚蹬,后脚伸,逗得主人们哈哈大笑;每当主人外出回来时,我总会跳起欢快的舞蹈欢迎他们。我后脚着地,前脚立起来,向前迈几步,又向后退几步,在主人面前不停地转圈,跳起了交谊舞;我用手又抓又挠,忙个不停,嘴里还不停地说:“主人晚安。”这些句子把小狗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生动,显得特别萌。
黄老师:是的。写动物的作文跟写人的作文一样,要塑造一个立体的形象,除了要有相应的事例表现相应的特征外,还应该对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啦啦所指出的这些段落中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
潼潼:小作者除采用第一人称写动物外,还能在对动物的行为进行描写时,有意将其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品行,比如“我是一只秀外慧中的狗狗,因为我很懂得察言观色,很会讨好主人”“我会恭送主人们出门”,“察言观色”“恭送”这些人格化的词语把豆豆的聪慧和灵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点也是我非常欣赏的。
黄老师:没错。我们在写动物的时候,要注意把动物人格化,多用描写人性格和行为的词语描写动物。不要狭隘地认为拟人手法仅仅是让动物开口说话,而应该全面理解拟人手法,把小动物人格化,这一点作者处理得很到位。
奇奇:通过和同学、老师的讨论,我对于如何写好描写动物的作文掌握得更到位了,我来总结一下从讨论中学到的知识:1.写动物的作文,可以采用第一人称自述;2.写动物的作文跟写人的作文一样,要抓住其性格、习性特征,并且通过事例和多种描写方法对其进行立体的刻画;3.写动物的外貌时要抓特征;4.在描写动物的过程中要多用形容人的性格特征和描写人行为的词语,这样才能让拟人手法的运用更自然。
黄老师:奇奇总结得非常棒。除了以上四点外,我再补充一点:写小动物的作文要注意表现你和动物之间的思想感情,并且让你们之前的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而不是通过一两个抒情的句子表现。这篇《豆豆的自述》在对豆豆的描写的所有语段中都表现出作者对豆豆的宠溺之情,就像老舍先生的《猫》,因为爱猫,所以连猫咪的脚印都觉得如同梅花一般娇美;因为爱猫,所以连猫咪长短不同的叫声都觉得如同音乐般有节奏等等,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猫的爱。
篇9
最近,三(6)班开始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训练。
同学们首先玩了一个蒙眼摸人猜姓名的游戏,猜的人必须说明自己猜的依据。学生玩得兴致勃勃,在这个有趣的游戏中,学生懂得,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必须抓住这个人最显著的与众不同的特点。
接着,同桌互相观察,说说对方的外貌。在集体交流后,选中班级中的一个同学进行观察,用5分钟时间描写人物外貌,要求边观察,边想象,片断描写中不能出现同学的名字。
5分钟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朗读自己的习作,让其他同学去猜。陈钊和连俊博写得比较成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想象和比较。同时也出现有些写得比较凌乱的片段,比如,描写头部后,接着写穿的衣服,然后写眼睛,接着穿的裤子和鞋子,又来写鼻子和嘴巴。通过点评,老师让同学们懂得,写人物外貌也要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修改誊抄后,我又把一些典型的习作加以点评修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王奕焯
我们班的刘之陶,(鼻子小小的),头很圆,像一个大大的皮球,耳朵弯弯的,像两个小月亮,眼睛一眨一眨的,像两颗小星星。他的个子很矮,像一个小矮人。他的衣服是绿黑相间的,好看极了。
教师点评:有观察,有想象(像一个大大的皮球、像两个小月亮、像两颗小星星,)描写有顺序(头——耳朵——眼睛——个子——衣服),就是“鼻子小小的”放的地方不对。
黄涵姿
我们班里有个叫郑尔墨的男生。他的头(尖尖的)像个(立着的大)鸡蛋。他的眼睛小小的,(缺乏想象),耳朵大大的(缺乏想象)。他跑得很快,像一阵路过的风。他跳得很高,像一只活泼的小白兔。
教师点评:他的头像鸡蛋,为什么像个鸡蛋,到底像个怎样的鸡蛋,涵姿没有写清楚,别人如果说像个小鸡蛋,那么他的头怎么可能只有鸡蛋那么大呢?如果别人说像个平放的鸡蛋,我们就会笑了,谁见过这样的头呀?所以,我们在描写的时候必须加上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尖尖的”“立着的”“大”等词语,把他头的形状写得很准确,别人才会照着你写的去想象,不会想到别的地方去。“他的眼睛小小的”,“耳朵大大的”都很抽象,“眼睛小”小到什么程度,像什么样子,“耳朵大”大到什么程度,像什么样子,别人无法想象到具体的模样。李锴把郑尔墨的耳朵写得很形象,“他眼睛小,耳朵大,像小象的“蒲扇”,这样把耳朵比喻成“蒲扇”的样子,别人就会想象郑尔墨的头两侧各插着一把小“蒲扇”。后面两句,用上两句比喻,就写出来郑尔墨跑得快和跳得高的特点。
刘景行
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叫吴宣萱。
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大大的鼻子扁扁的,嘴巴(又)小得像一颗枣,耳朵不大又不小,皮肤有点黑。她个子很高,(也)很喜欢画画。
教师点评:吴宣萱的眼睛和头发写得很好,用上“水灵灵的大眼睛”让人感觉她的眼睛很大,很有神。“一头乌黑的长发”,让人一看就知道她的头发不是短发,是长的,很黑,如果加上“发亮的”,这头发就显得更好看了。景行写得最妙的一句话就是“嘴巴小得像一颗枣”,枣子有多大,别人经常看到,用别人熟悉的事物来形容,不仅写得像,而且让人明白她的最的确很小。但是其中用了一个(又)字,很不合适,这一句与上一句是并列的关系——鼻子、嘴巴不就是两个平等的器官吗?加“又”字一点道理都没有。最后一句,“个子很高”和“喜欢画画”又有什么联系呢?一点关系也没有,中间用“也”字连接是多余的,直接说“她个子很高,很喜欢画画”就行了。
王序
他的个子像姚明,他的速度像刘翔。他(的)头像一个立着的大鸡蛋,耳朵像一对顺风耳,(长着一对顺风耳),眼睛眯眯的,鼻子(是)小小的,嘴巴是樱桃嘴(下面长着一张樱桃小嘴)。今天(,)他(可)穿了一(生)件巧克力颜色的服装(上衣),再戴上一只手表,哇,真好看!猜猜他是谁?他就是我幼儿园的同学郑尔墨啊!
教师点评:王序写的郑尔墨的外貌描写比较成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了郑尔墨的特点——高、快、头尖、耳大、鼻子眼睛小、打扮帅气。中间有些语句写得不够确切,如“耳朵像一对顺风耳”,可以直接写成“长着一对顺风耳”,“嘴巴是樱桃嘴”,语法上是没有错误,但读起来太直白,可以改成“鼻子下面长着一张樱桃小嘴”。鼻子小小的就行了,加上“是”干什么呢?“今天他(可)穿了一生巧克力颜色的服装”,这个句子的毛病就多了,今天表示时间,后面可以加逗号,“一身衣服”不能写成“一生”衣服。他穿的是巧克力颜色的上衣,裤子并不是这种颜色的,所以只能说“穿了一件巧克力颜色的上衣”。另外,句中的“可”字加在这儿不能表达任何意思,应该去掉。
金程博
她叫陈伊诺,是个女孩,穿的衣服是粉红色的。她的发型是蘑菇头,眼睛比较大,眉毛有点淡,鼻孔小,耳朵小。穿着的鞋子是白紫色的,裤子是校裤,袜子是白色的。
篇10
一、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1)抓重点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与丰富,对课文有整体感悟之后,开始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如《花钟》一文中有一个精彩段落写不同的花开了,但词语不重复,表达非常生动。这样的妙处,在学生阅读中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就难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如果让学生把文中描写花开的词语全部换成“花开了”。再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体会,学生会体会到一直用这个词,太烦了而且语句很单调,从而很容易体会到正面例子的表达效果。
(2)灵活运用对比方法进行语言训练,感悟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如教学《蜜蜂》一课中“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与“它们飞得这么低,不可能看到遥远的家。”这两句话要求学生进行对比理解,可让学生体会到反问句的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材料。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积累意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要建立在感悟的基础上,它既包括必要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又包括大量活生生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积累、片段的积累、篇章结构的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筛选文中最有特色的字、词、句、段等进行吸收。如《秋天的雨》一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句子。而《花钟》一文中可引导学生积累有关花的语句、诗句……总之,应引导学生积累自己认为好的句子,好的词语,都可以积累下来。
3.重视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如何进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呢?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运用词语,也可以运用句子,还可以运用表达方法等进行有机训练。
(1)用词口头说话训练,如《秋天的雨》中的“五彩缤纷”一词,要求学生会用它造句,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五彩缤纷”是表示色彩繁多艳丽,我们可让学生说说色彩繁多艳丽可能会是哪些颜色,如:红色、黄色、紫色……用五彩缤纷形容的事物可能会是什么,比如:各种花朵、名族服装等,然后让学生用上“五彩缤纷”一词形容。
(2)句型模仿训练。课文中精彩的句子很多,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体会后,应抓住其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句式训练。如《秋天的雨》一课中描写秋天的句子形象生动,我们可以让学生仿照其中句式,摹写“春天的景色”。再如教学《玩出了名堂》时,在学生感悟课文之后,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中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要求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让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说一说他们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在教师点拨下,学生畅所欲言,说出收获。
(3)抓特色课文,进行写话训练。有的课文段落的结构表达的方式,选取的材料都很有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机进行写话训练。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在学完后,可以让学生选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二、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加强小学生语言文字的教学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每一位从事语言教学的老师从主观上都能够充分认识到。但如何把这一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体现在教学实践当中,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教学研究。
1.探索教学模式。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还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要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语言文字。
2.进一步完善教法。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教给学生,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教师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