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抄报资料范文

时间:2023-03-21 08:4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手抄报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手抄报资料

篇1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图片1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图片2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图片3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图片4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图片5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的内容:英语笑话

Two brothers were looking at some beautiful paintings.

兄弟俩在看一些漂亮的油画。

"Look," said the elder brother. "How nice these paintings are!"

“看,”哥哥说,“这些画多漂亮呀!”

"Yes," said the younger, "but in all these paintings there is only the mother and the children. Where is the father?"

“是啊,”弟弟说道,“可是在所有这些画中,只有妈妈和孩子。那爸爸去哪儿了呢?”

The elder brother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explained, "Obviously he was painting the pictures."

哥哥想了会儿,然后解释道:“很明显,他当时正在画这些画呗。”

词汇学习:

paintings 绘画;油画

[thought]是[think]的过去分词形式,过去式形式 认为;想

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的资料:英语小故事

Lady First

女士优先

teacher asked her class: "Is the sentence ' The ox and the cow are in the fields' correct?" Most of the children said: "Yes, it is all right!" And only one little boy said: "No, it is not correct. The lady must be mentioned first."

一位老师问班上的学生:”公牛和母牛在田里“这个句子对吗?” 大多数学生回答说:“对,一点不错。” 只有一个小男孩说:“不对,应该先说女士。”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关于初中生英语手抄报内容资料

2.初中生英语手抄报内容资料

3.初中英语手抄报大全

4.初中生英语手抄报资料

篇2

一、赏识和转化中下生

在我任教的第一年,我接手了一个初二的班,在班主任移交的资料中,我注意到一个学生,他的其他科目学得都不错,数学和物理特别好,但是英语只有25分。每次测试卷发下来,他不看试题就把全部选择题涂完了,笔试部分就在试卷中找到类似的抄一下就算了。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上英语课基本不听,我提醒他一下他就听一下,但是他很喜欢抄写英文,书写很漂亮,T-shirt 上有一些手写的或者画上去的英文,如NBA, clever, smart, I LOVE YOU等。第一次测验他也只有30分,但是我在全班上表扬了他:“首先不看成绩,你们知道这次测验中字体写得最漂亮最工整的男同学是谁吗?就是陈XX同学!”全班同学立刻拍起了手掌,我注意到他呆了一下,然后得意地笑了。课后我特意跟他聊天:“我觉得只要你有信心,肯下功夫,是完全可以学好英语的。”那次以后,我发现他学习英语开始有了积极性,特别是每次抄写单词都争取A+。英语书写比赛他获奖了,我颁奖给他,学习遇到问题了,我引导他去解决,鼓励他前进。慢慢的,他有了方向与目标,并从最基础的单词入手开始认真对待,最后中考考了65分,虽然分数不算高,但是他说:“老师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对待中下生,我们决不能放弃,而是要尊重、理解他们,始终保持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努力发掘他身上的闪光点,表扬他们,并适时地给予鼓励与帮助。

二、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技能的形成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任何提高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注意学生的错误而是要多关注学生的进步,恰当的适时的表扬能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和动力,老师的用心与在意,学生是记在心里的。教高一的时候,我有个做法,每次测验我都会在全班公布成绩并登记好张贴出来,表格上显示了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然后我总结并表扬进步较大的同学,颁发奖状或奖品,再进行试卷讲评。有一次我因为身体不舒服,发了试卷评讲完了就去看医生,打算改天再统计数据、表扬进步的学生,谁知道,那天晚上回办公室的时候就发现了桌面上有一张留言条:“老师,这次测验你不表扬进步大的同学了吗?我这次进步了22分啊!”我一看字体就认出了这是紫晴同学,第二天我立刻统计了数据并表扬了进步大的学生,我看到了她脸上的喜悦。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作业 多元化设计

一、设计分层型作业,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所谓分层型作业是指将作业根据不同的学习时间和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进行分层,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好地让高中学生适应新课改。课题组以试卷形式为载体,在卷面上安排了六种不同层次的作业:第一部分为课前预习作业,第二部分为自主学习作业,第三部分为基础巩固型作业,第四部分为能力提升型作业,第五部分为拓展探究型作业,第六部分为学生评价。学生必选作业为一、二、六三个部分,其他依据自己的能力选做。这下类型的作业旨在有层次的对学生学习的高中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学习到不同的数学知识,通过预习、自主学习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让学生能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别的学生及教师评价不断鼓舞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通过问卷调查,约80%的学生认为“主题式”作业对他们的帮助很大,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更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设计活动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所谓活动型作业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学习内容,通过小型活动来完成的作业。它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重要的学习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动性,使学生有尽情表现、发展潜能的机会,使他们在从事学习等活动中,产生浓厚兴趣。在学习完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后,我们课题组举办了一次全校的《数学与创意生活大赛》,其主要内容为: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方法、几何图形等,借助小组合作的集体智慧设计出精美服饰(包含头饰、首饰、衣、包等)、精致的家居、学习用品等,并以“立体”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实物呈现在学生面前。活动受到了全体学生欢迎与响应,有共计高中三个年级的32个班级参赛,学生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呈现出了很多优秀的“纸制立体服装”、“别墅”、“手提袋”、“多功能书架”等精美的手工制品。

三、设计操作型作业,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所谓操作型作业是指按照学习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用动手制作、动手操作等形式来完成的作业。运用这种作业形式,将学生置于学与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又能收到启智明理的效果。

(一)动手写画中,激发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所学的数学文化知识,笔者改变以往让学生做现成的测试卷作业的做法,而是让学生们自己编制一套必修2全本书的测试卷。在自制测试卷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动脑设计,兴趣大,积极性高。他们用自编的试卷及参考答案,在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按学生自己的话说,“不仅复习巩固了必修2全书的内容,也了解到出一套试题原来有这么多学问,看到别的同学选的题目、精美的排版、准确的几何图形与自己的有差距时,既高兴又有些隐忧,但这种既动手又动脑的作业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提高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学到了别人的长处”。

(二)动手操作中,激活思维

在学习了许多空间几何的数学概念后,同学们总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容易混淆,笔者就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制作教材中立体几何图形如: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台等的作业。通过动手“做一做”的形式来化解知识的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在做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学生们辩认区分了各种图形,了解了各种图形的特点,掌握了所学知识。同时,课题组又将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实习作业等编制成“主题式”作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断开阔视野,激活思维。达到了以作业巩固所学,以作业提高技能的目的。

四、设计合作型作业,在合作中增长学生的数学才干

篇4

一、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基础,而“语文主题学习”带来了教师素质的提升。大多数学校只注重环境对学生的作用,其实环境对教师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学校领导对“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申立生校长积极为教师印发“语文主题学习”资料,购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晚上开放电脑室,为实验开展进行充分的准备。同时实行“请进来,走出去”,以理论引领,让榜样助行。

二、转变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我校的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刚刚起步。正所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一所学校单靠一两个教师来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个个教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办成高质量的学校。我们在备课时实行初备、议备两个环节。根据单元目标将任务落实到个人,在集体备课前个人收集教学资源,将课本、“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文有机结合;然后在集体备课时由主备教师进行说课,大家共同补充,最终形成设计方案。

我们还就如何处理课本教材、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如何在拓展学生阅读面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尝试了主题阅读课、主题写作课、语言赏析课、表现手法鉴赏课等多种课型。比较成熟的是主题阅读课,这是在阅读量增加的前提下高效学习课本、精读课文的课型,其基本原理是“语文主题学习”的“1+X”模式。

使用现行语文教材教学不能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教师要能够准确解读和把握文章中需要掌握的重点,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设计内容少而精的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小组合作学习机制,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充分让学生读书与交流心得。这样可以说是立足小目标,构建大课堂,一课一得,一文一得,一练一得,最大限度减少了老师的无效讲解,保证了学生课内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诵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语文,体验自主学习,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的状态。

三、按单元推进,凸显学习主题

“语文主题学习”两个基本特点是大量阅读和课内阅读,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以“大阅读”为目标的语文学习体系,实施语文课时的三一制:课内用1/3时间学习语文教材,其余的2/3时间用于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和其他经典作品,为课内大量阅读提供时间保障。为此,各年级备课组要集体研读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标要求,并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全面调整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知识点有效落实。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两周为一个教学周期,共14课时。前置朗读课1节,字词疏通课1节,经典研读课2节,主题泛读课2节,文言精读课2节,写作训练课2节,海量阅读课4节。这样的安排将打破以往的教学进度模式,为实现学生课堂上的海量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四、借活动助力,激发学生兴趣

每日一名言。安排一名学生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名言,并每天在黑板的格言角内书写一条,课前作为当天的口号齐读三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又为其写作积累了素材。

每节一演讲。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选择一名学生面向全体演讲3分钟,内容可以是故事、读后感、自己的作文片段等,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每两周一展览。展示内容为钢笔字和作文片段,两者可以交替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写作能力。

每月一期手抄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办一份手抄报,来深化主题阅读。如学习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我们让学生办了一期以“四季如歌”为主题的手抄报,进一步巩固了主题学习内容。

定期开展朗读比赛。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风采展示、小组间横向比赛,也可以是班级整体朗读比赛。在琅琅读书声中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主题学习”让阅读教学终于“破冰”,让学生直面浩瀚的书海,自由学习。我们愿意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不断探索,使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篇5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1.提高纠错效率。

班级教学中因为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所以需要根据反馈不断纠错,但是如果所有的反馈和纠错都是老师来主持的话,那需要很多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而时间的拖延会使得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收不到最佳效果。如果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就可以从同伴中得到及时而迅速的矫正,这样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而在对同伴的辅导过程中,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同学得到的收益也应该是最大。他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肯定,增强自信心,同时,本来模糊的概念或知识也会在不断的巩固中渐渐清晰明朗。

2.符合心理需求。

有一项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种:自负、享乐、孤独、冷漠、嫉妒、自私、报复、自我,这就表明大多数学生渴望与他人交流,却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而且缺乏上进心。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的交往正常化、经常化,而老师的指导使合作变得有目的有方法,由学习上的合作扩展到其他方面,小组之间的竞争会激发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而老师的适当调控,以及评价标准的公开化会使竞争变得合理而正当。

3.可以把学习任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语文课程中有一些学习任务,如综合性学习,大多包含几方面: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筛选分析信息,成果展示,而成果展示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表演形式的手抄报或是多媒体表演,等等。每一个环节想要由一个人完成都不可能。更别说完成整个过程了,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各个小组各承担一项任务,小组内的合作,组与组的分工与合作,使较难的任务变简单了,繁重的工作减少了,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如何分配小组

借鉴分层教学中的经验,把学生分成ABCD等。层次遵守老师参与和学生自愿的原则,各层次的同学搭配,男女同学搭配,表现欲强弱搭配,管理才能高低搭配,学习自觉性高低搭配。组内同时有管理者、发言者、被带动者。管理者一般不宜更换太勤,但发言者应该是轮流的。每组不超过6个成员。

分组的时间应该是入学第一次月考或期中考试为宜。因为刚入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展现出了自己最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个时期是对学生能力最好的观察和考验时期,分组就会比较客观,也利于学生的热情持续。这次分组后,还可以随时变动。第二次分组应该在初二上学期,因为青春期的关系,学生思想会有较大波动,这时期做大的调整是有必要的。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

很多研究者在谈到合作时机时,只有反面的案例和正面的劝告,而缺乏正面的案例和建议。我根据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课堂教育中以下几个合作时机。

1.当问题涉及“为什么”时。同学们需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互相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这时合作可以集大家的智慧,也能让学生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2.当学生间出现分歧,需要争论时。给学生辩论的机会,争辩既可以使理论的脉络清晰,又能广泛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当老师要求学生更精确地表达时。让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可以达到互相矫正的目的。

4.当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或难度较大时。这时需要小组分担任务,合作完成,从而减轻每个人的负担。要注意定期转换角色,让每个成员有尝试各种任务的机会。

5.当学习结果需要多人共同呈现时。比如有时学习成果需要以手抄报、课本剧表演、多媒体等形式呈现时,合作也是必需的。

四、合作学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摸准学情。

无论是建组,还是制定合作目标、分配任务,都要从学生的能力出发。

2.认真制定合作目标。

有人认为,目标应该是师生共同制定的。我认为,目标是高屋建瓴的东西,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达不到,判定的目标就会有偏差,不具备科学性。而且,不经过深思熟虑而制定的目标是盲目的。

3.时间保障。

首先,合作前要留一定的个人准备时间,让学生有合作前的个性认识。其次是课下时间的保障。中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合作只是增加负担,那就会消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合作学多数应该在课堂上进行。

篇6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

当前,社会上、教育部门谈论最多的就是"减负"一词。尤其是在小学,"减负"所指的是小学生没有作业、不布置作业?做为我们教师来说,没有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智慧水平得不到相应发展,课堂教学得不到及时反馈与评价。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实施有效备课中,只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着迷于习题集,作业形式单一、陈旧,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中,作业内容枯燥乏味,缺少个性化。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适当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得不到真正的体现。故我们决定将提出"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的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标

2.1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师布置作业的量、难易度、形式等进行研究,使作业起到真正的效果,既巩固知识,又对教学进行延续与补充。

2.2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应面向全体,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3.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重点在1所1600余名学生的小学中进行。本次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还采用观察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组内研究人员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边实验、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经验,获得研究数据,得出结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再修订计划,再研究,再反思,最终得出有效的措施。

4.课题研究的过程

4.1准备形成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

4.1.1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优化课题研究的内容。

4.1.2确立启动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成立课题研究组: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本课题主要以本组成员为主研,个别数学教师参与。

(2)通过看、听、访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前期调研,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4.1.3理论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的形式,查阅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为课题研究做好知识储备。

4.2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5月)

4.2.1实施问卷调查,在一-六年级学生中各抽60名学生对作业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

4.2.2针对调查问卷与组员进行研讨,寻找问题的关键,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课堂中实验。

4.2.3采取边实验、边研究,不断改进方法,总结经验,认真撰写研究心得。

4.2.4在三、四、五年级中全面实施数学作业有效设计活动,变枯燥的作业为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4.3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4.3.1课题组成员对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将积累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4.3.2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认真反思。

4.3.3收集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准备。

4.3.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认真做好实验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工作。

5.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积极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5.1研究总结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法。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亲自"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再研究"总结出了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实施方法,即优化作业量、作业题型、作业类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变得"想做"、"会做"、"爱做"、"乐做"。

5.2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也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们研究目的明确,积极性高,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不断实践、反思、研究,总结经验,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组内成员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感想及时整理并发表于相关杂志、报刊上。

5.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得到了创新,学生也从过去单一、枯燥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性作业,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的作业,变封闭性的作业为开放性的作业,变回家完成的作业为校内完成的作业,将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同时,学习热情也得到了转变,已经由以往看到数学题就不想做、不愿做,转变成为"想做"、 "爱做"、"乐做"。

篇7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加强学习材料的实用性。

我们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这个问题虽然看似浅显,却值得我们思考。学生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会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学生能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和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要从教师的角度钻研教材。

课堂教学要突出编者的意图,适应学生的特点。但是最终还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方案。事实表明,编者要求学生了解的与学生愿意了解的往往不尽统一。因此,教师必须围绕编者的意图,考虑学生特点,对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和希望点做认真剖析,并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如何体现编者的意图,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良好效果,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教师应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在不脱离教材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要讲究变化,使学生听起来有新鲜感。要适当改编例题,删除重复或已知的内容,补充必要的新知识,适当增加开改性与实践性的内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因此,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教材生动起来、课堂气氛活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学生才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接受教材内容。

三、多媒体技术讲究实用。

伴随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我们的教学又迎来了新的阶段。其中,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优美的文字无不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不足之处。有时,精美的课件往往使学生过多地关注其中的优美画面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并且,当教学中遇到偶况时,课件本身往往缺少应变,显得比较呆板,等等。多媒体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要对教学有帮助,只要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它就是好的教学手段。

四、追求实效。

所谓“实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乃至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不管是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利用什么教学媒体,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教师从本身做起,展现数学教学之美。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增强审美意识,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运用美的语言和手段去进行审美教育,才能在教学中进行美的创造。

1.简洁、生动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师借助口头语言进行师生对话。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尽量逻辑严密,简洁明白,所说的一切必须是有序的。而生动形象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能给学生以美感,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工整、漂亮的板书。

板书是教师的书面语言,必须做到字迹工整,美观大方,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绘图正确。良好的板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有示范性作用,给人以美感。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并用规范的板书,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统一美和结构美。通过动手操作,使图形之间相互转化,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运动美。学生在教师工整、美观的板书的熏陶下,作业不整洁、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等现象会逐渐减少,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本本字迹工整、计算正确、格式规范的作业。

篇8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本教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65-02

生命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生命的潜能与动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生动活泼,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以生活为本。

生本课堂要实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在课前就要有大量的准备工作,到课堂上才能收放自如的组织教学。一节课大体上可分为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用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展示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例如:我在复习“负数”一章时,采用了学生自己提前制作手抄报,自己上台主持介绍自己的手抄报内容。两三个学生利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通过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和表现带给同学快乐和知识。全体师生都喜爱并每天期待着这个环节。

二、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育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设计“前置性作业”。一般有两种形式:①提前预留的作业。如:阅读、查资料、搞小调查、准备学具等。②在课堂上完成的“预习”。如老师围绕本节学习目标设计的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启发性的习题等。例如:在讲“统计”一节时,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我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先调查或亲自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和体重,以备课堂上用。学生兴趣高涨,又是量又是记录,还自制了统计表。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些前置性的作业目标明确,启发性强,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培养自学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

生本课堂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它给每个学生创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首先,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然后是小组成员之间展开小研究,各抒己见或互相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同学汇报。

这个环节属于小组建设工作的展示,课下师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分组,合理调配,明确分工才能在课堂上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4~6人一个小组,组成按优、良、中、差搭配,选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正、副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检查作业等。组长有权指定小组发言人,一般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尽量让差、中学生先发言,优秀者补充发言,给小组每个成员创造展示机会,让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这些工作需要教师课下多培训,多指导,还需要小组各成员间默契配合才能完成。

比如:在研讨“乘法分配律”一节时,我出示了几个式子让学生找特点①7×8+3×8(7+3)×8 ②(14+6)×514×5+6×5 ③25×3+75×3(25+75)×3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小组发现这些式子有一些共同的地方:①式子左右两边相等。②式子两边含有相同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有的学生模仿着也能举例。③一边计算简单,一边计算难些等等。其他小组成员也积极地讨论,他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互相补充,对问题认识的更深刻了,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此时,教师适时地点拨,就能找到乘法分配律的规律,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组汇报

将小组内达成一致的意见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对师生的要求是:①选小组成员发言。②组长与台下倾听的学生互动、交流。③板书小组汇报的主要成果。④倾听的学生要有评价、补充或质疑。⑤老师可以适时点拨(或收、或放、或引),语言以表扬、激励为主。

例如:我在讲“负数比较大小”一课时,出示了七张卡片:-5,-3.5,0,1,-1/2,2,-1。抽了七名学生以游戏的形式上台表演。他们每人手拿一张卡片,按数字的大小排队形成数轴,看哪个学生站位准且快。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我随意抽了七名优、中、差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能上台的满足感。结果有两名学生发生了争执,-1/2和-1争起了位置,互不相让。台下学生也左顾右盼,不知所措。此时,我不慌不忙地说:“谁能利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比较温度大小的方法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的沉思,有的议论,忽然有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了,把温度计放倒,零上摄氏度向右,零下摄氏度向左,就好比一条数轴。我们读零下数时,通常先读较小的数。1/2小于1,当然就应先读-1/2再读-1了,所以拿“-1/2”的同学应与0挨着,拿“-1”的同学应在“-1/2”的左边。”听罢这个学生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不由得鼓起掌来。还有的学生进一步补充:“在0的左边,越向左数越小;在0的右边,越向右数越大。”有的学生还说:“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都比左边的数大。”还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这时学生像开了闸的水流,不断地说出自己的所想所悟,真是令人惊叹又欣慰。

五、师生评价

新课改的评价体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它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发现和发展每个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课堂上常用的评价方式有:①口头表扬。如:“你真棒!”②文字表扬。如:解题步骤很严谨!③评比“明星”。如我设计了五星制:“倾听之星”、“纪律之星”、“展示之星”、“书写之星”、“助人之星”。④优秀称号。如:“展示优胜小组”、“评论标兵”、“能力强小组长”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常抓不懈,做到天天评,周周评,月月评,一学期一总结,学生才能持之以恒,兴趣不减。

六、自我检测

篇9

一、常规教研扎实有效

本月我们开展了英语组的集体备课,低年级语文集体备课,高年级数学互听互评,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本组教师都能积极参加,真正做到在校本教研中展示自我,提升自我。

二、 冬季长跑活动正常开展

从本月开始,我们进行了冬季长跑活动,我们班主任老师能坚持和同学们一起跑步,这里值得表扬的有低年级班主任每天坚持带领学生跑,保证了长跑活动的有序安全。

三、 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

本月我校成功举办了市中心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讨会,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不断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是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我校王智老师的《“走进施家桥”》人物访谈方法指导课和刘友林的《“水浒人物研究”资料整理》方法指导课获得了一致好评,钟之航主任撰写的《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不断推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发言稿获得了专家组的肯定,此次课题研讨会进一步擦亮了我校水浒文化综合实践这张名片。

四、积极开展学习杜郎口课改活动

12月18日,我校召开“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动员大会。陆校长向全校老师介绍了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情况及教学模式。重点解读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接着我们各教研组分组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基本教学模式,从课堂上加以实践。

五、进行迎新年系列活动。

学校少先队举行了迎新年系列活动,内容包括黑板报、手抄报评比,以及主题班会活动。全体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从板报的质量上来看是比较高的,这些凝聚了大家的智慧与心血。

篇10

一、初中数学课外读物的选择类型

(一)数学课本辅助教材的阅读

通过阅读如《教材完全解读》、各种类型的练习册等这些材料,可以巩固一下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类读物还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不同层次的迁移。

(二)数学史料的阅读

通过阅读如《中学数学史词典》、《数学简史》、《数学家的故事》等数学史和数学家传记类的数学读物,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此类型的读物还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概况以及一些概念、性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数学科普类读物的阅读

通过阅读如现代科普作家谈祥柏教授在《趣味数学丛书》中发表的《好玩的数学》;李毓佩教授所写的《有理数无理数之战》、《爱克斯探长》等数学科普读物,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科普读物把知识渗透在富有趣味和新奇的游戏之中,让学生摆脱单一枯燥的数学公式,在文学的艺术氛围和科学的理性氛围间愉悦的接受数学严谨思维的的训练。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了解了数学的发生、发展、应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数学报刊、杂志等的阅读

通过对数学杂志、绘本等的阅读,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更了解了学术前沿的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已经慢慢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以说,我们在不间断地和这些信息打着交道,从日常的天气查询到个人的投资理财,从新房的装修到户外的旅游等等。这类读物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为他们传达着关于数学的信息,这是他们要学会感受的。

二、初中数学课外读物的指导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1.增设数学阅读专用区域

学校图书馆应坚持工作日全天开放,并配备专职管理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的阅览室,并在阅览室中设立专门的数学课外阅读区,提供相关图书资料供学生使用,充实他们在数学方面的信息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约时间,提供保障。

2.设立班级阅读区

学生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了让他们利用好这些时间在班级建立一片儿阅读区供学生阅读。在阅读区要放置一些数学课外读物,还要定时一些阅读数学读物的小方法。阅读区的设立,不仅保证了学生的数学阅读时间,还提高了?读效率。

(二)搭建广阔的阅读平台

每隔一周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数学故事、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一些趣味地数学题。如:让他们参与搜集数学家的故事、趣题等并整理成册,在数学活动课上每个人讲一个数学家的故事,最后进行交流;开展数学手抄报、数学日记以及数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发表数学阅读的体会及感想;在同学之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更好地发挥现有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总之,搭建好课外阅读平台,可以助推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更多有益的的知识。

(三)肯定学生的阅读行为

能够得到他人的充分肯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进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家长可通过精神激励,比如赞许的目光,亲切的微笑,或是亲切的与之交流等。教师也可通过精神鼓励,把他阅读的书推荐给大家等;也可通过活动来激励,比如定期开展趣味数学故事演讲比赛,制作数学小报等,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