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译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02:2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施效颦译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东施效颦文言文原文
东施效颦
西施①病心②而颦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天运》
东施效颦文言文翻译
效:仿效,模仿。
颦:皱眉头。
东施:越国的丑女。
西施:越国的美女。生卒年不详。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 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美之:认为她的样子很美,以之为美。
美,动词,以……为美。
归:返回,回去。
去:躲开,避开。
其里:同一个村里;同一个乡里。
里:乡里,这里指家门口
之:(之在这里意思众多。)1.贫人见之:可代指东施的样子。2.其里之:的。3.见而美之:(代指)她。(西施皱眉、捂胸的样子)。4.之所以美:......的原因。
坚:紧紧的。
挈: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处是带领的意思。
妻子:妻子和子女。
彼:她,代指丑妇(东施)。
病:毛病,生病。
病心:病于心,心口痛。
东施效颦文言文注释
成语出处
出自《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原文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
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相关人物
东施,传说为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的邻居,见于成语“东施效颦”,最早出自《庄子·天运》。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阐明道理
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弄的适得其反。
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人,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成为人的笑柄。
爱美之心人人有,不要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模仿他人。
不应该一味的去模仿别人,更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示例
若真也葬花,可谓“~”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带有贬义。
近义词
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画虎不成反类犬。
篇2
关键词:归化理论;异化理论;典故成语
中英两种文化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中,我们应注重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及习惯,使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更加的真实。归化理论的应用,能让西方读者能在本国的文化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形象特征,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一、归化理论
归化理论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出来的。归化理论是指要把源语本土化,它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简言之,就是要求译者向译文读者靠拢,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如把“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就属于归化译法。因为翻译的目的主要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因此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应以归化策略为主,很多成语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有时候即使翻译出来了,也无法将成语本身的内涵表现地淋漓尽致,因此翻译时也需要结合异化的翻译策略。
二、汉语典故成语的定义及特点
汉语典故成语,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长期的使用和锤炼中形成的,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既代表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有着丰富的比喻及引申意义。
(一)四字性
汉语典故成语的特点就是简短精辟,有些成语是从非四字的话语中提炼出来的,成语的结构多为四字短语,音律均衡,节奏感强。如“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由此可见,汉语典故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
(二)来源的广泛性
汉语典故成语来源广泛,但其主要来源于:(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如“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等(2)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3)寓言,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4)民间传说,如“水漫金山”、“断桥结缘”等。(5)文学作品,如“乐不思蜀”、“三顾茅庐”等。
(三)民族性
汉语典故成语还具有民族性,反映民族特色,典故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或给人启发,或给人警示,含义深刻,内涵深远。如“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字面含义是“躺在草席上,尝苦胆”,在使用时形容人刻苦自立,立志雪耻图强,最后苦尽甘来。汉语典故成语感彩丰富,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反映中国文化特点,所以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三、归化法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归化法指导下通常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意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但又忠实于原文意思。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例子对比归化和异化理论指导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1)“剖腹藏珠”的意思是剖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了一点小利益而牺牲大利益”。
译文1:“cut open your stomach to hide a pearl”(异化)
译文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归化)
译文1采用了异化的方法,直接按照汉语的习惯将其字面意思表达了出来,但是这种译法,虽然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但会使外国读者,不知所云。译文2采用了归化的方法,从英语中找出了对等语,这样的译法才能更精确的传文达意,使外国读者获得与本国读者相同的感受。
(2)“画蛇添足”的意思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钱歌川将其英译为“adding feet to a snake while drawing it”这种译法虽然也能外国读者明白其字面意思,但如果译为“paint the lily”这种地道的英语表达,就更能使外国读者心领神会。有些成语在外语当中很难找到对等语,但有些也能在外语中找到,所以,在能够找到对等语的前提下,翻译时最好能采用归化译法。
(3)“嗟来之食”意思是悯人饥饿,呼其来食。钱歌川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Holla, come and eat!”将其讽刺意味,直观的再现给了读者。K.L.Kiu 与钱歌川不同,它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A Matter Of Dignity”,将成语的引申意义译了出来。
汉语典故成语当中有许多是包含人物形象的,如“东施效颦“、 “毛遂自荐”、“程门立雪”等,在翻译这些成语时,该如何翻译才能让读者更加准确深刻的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及成语的内在含义呢?
(1)“东施效颦”
译文1:“Tung Shi imitating His Shi”(异化)
译文2:“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 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归化)
译文1是杨宪益先生译的,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把东施和西施两个中国的人物形象,采用了音译的形式将其译出,体现了本国文化特色,但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不知道西施是谁,也不知道东施是谁,所以杨宪益先生的译文对于文化交流来说,毫无意义。译文2 是霍克斯译的,它采用了归化的译法,弥补了文化空缺,使西方读者能更形象生动的感受人物特点。由此可见,有些时候归化译法要优于异化译法。
(2)“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译文1:“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异化)
译文2:“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Lu Ban, who is a master carpente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归化)
由此可见,归化法在信息传播及文化交流中,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弥补外国读者的文化缺失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应抛弃异化的方法,我们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结语
h语典故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方的交流变得频繁,文化传播也变得意义重大。正确翻译汉语成语典故,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但这并非一件易事,译者不仅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力求在翻译时能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归化理论的应用给译者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但译者在翻译时也应灵活应变,最好把异化和归化理论结合起来,使其二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kon/ NewYork: Routledge,1995
[2]程思琪.从翻译理论看汉语成语的英译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邓维军.杜彦强.汉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特征及英译方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108-110.
[4]杜彬.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下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0.
篇3
[论文摘要]成语作为英汉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积淀,它的产生和使用在各自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成语翻译历来是翻译的难点。文章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视角,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成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灵活运用英汉成语翻译策略,以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一、引言
成语是习语(the idiomatic phrases)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着名着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进行英汉成语互译,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成语的形象、喻义、修辞,也要译出其文化含义。如成语“守株待兔”,是中国的一个古代故事,若译为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a hare,会令人大惑不解。若译为stick to old practice and refuse to have a change 或是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虽然其意表达出来了,但成语的文化特征已是荡然无存,因而也不可取。可见, 处理英汉成语互译的关键是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
二、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 “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 ailing(一帆风顺)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 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宗教信仰文化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 damn you ,危险过后常说God bless 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 hell,a Pandora’s box等。
三、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 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tr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 Don Juan 唐磺。 意为风流浪子。Don 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 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 Ban 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亲同手足), 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背黑锅hold the 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 the 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 the 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篇4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交流障碍;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许多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时都不可避免的论及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语言与文化总是难解难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也就有了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二、对翻译的界定
提到“翻译”二字,人们首先会想到“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即两种不同语言(通常被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译出语,而翻译之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译入语)之间词汇与词汇或句子与句子相互对应的一种转换,尽管有时可能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语篇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上的翻译)的不一致,但基本上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的。比如:
例1:Iamreadinganovel.
我正在看一本小说。
来看几个词汇方面的例子:
电影TheFirstBlood被译为“第一滴血”。事实上,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firstsuccessinacontest,据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
短语abridalshower表面好像是“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partygivenbyabride’sfriendsatwhichtheygivehersuitable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
由此看出,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该定义并不全面。针对这一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就指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他们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原作文本的再生,是在传达原作内容基础上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人们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差异和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媒介。
就目前而言,郭建中教授说“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已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因此,与其说翻译是对不同语言的易换,不如说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但不单纯是围绕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主要围绕语言所蕴含的意义,即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交互传递与影响。
三、翻译中存在的文化交流障碍
不同民族由于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如思维模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进行思想文化交流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作为思想文化交流手段之一的翻译,在易换语言,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样地问题。造成翻译中思想文化交流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差异、翻译方法的使用不当。
(一)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有机综合。它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征与结构,规定着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中国与讲英语国家为例来具体看看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机整体性,比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同时中国传统思维由于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维,常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性思维。西方国家与中国恰恰相反,他们一开始就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精神产品,比如中国的各种书法书写体、绘画等,它们本身所蕴含的精髓就已经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程度,更不用说翻译成另一种从未触及过它们的语言了。
“萨莫瓦曾援引过这样的例子: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美国人认为其原因是‘Thelimbwasweak’,而某些东方人则认为是‘Thelimbwasstrong’。西方人认为树枝缺乏支撑积雪重量的刚性;而东方人认为树枝太强,不易弯曲,缺乏柔性,致使雪越积越多,最终树枝被折断,这便是所说的以柔克刚。这一强一弱的观念转换往往会成为翻译的陷阱”。
(二)语言差异
翻译中的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语言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译者如果对上述某一或某几方面缺乏认识和精通,翻译中都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败,进而形成文化交流的障碍。比如,英语lovewithmyheart(用我的心爱你),和中文差不多,可其它语言有不同的说法:lovewithmyliver,lovewithmystomach,如果只按字面分别译成“用我的肝脏爱你”,“用我的胃爱你”,就会让译文读者不知所云,最终影响交际效果。
(三)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影响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语言、文化、翻译三位一体,因此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处处渗透着文化的影子。而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译者忽视。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范畴,“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而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翻译必然受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制约。如果译者在进行作品的译介时不能妥当地处理其中所蕴含地文化内容,协调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势必会造成翻译中“文化真空”现象,从而既影响翻译作品的文学效果,又影响译作传递文化的功效。
(四)翻译手段运用不当
翻译手段使用不当和“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在对待如何处理翻译中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一般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与‘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这两种原则和方法”。在翻译中如果对“异化”、“归化”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文化信息流失。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我国的四字成语典故“东施效颦”的翻译,简单采用“异化”手段而译成"DongshiimitatesXishi",原文的含义未译出,还会让译语读者一头雾水:东施是谁,西施又是什么样子?简单采用“归化”手段而译成“Theuglyimitatesthebeautifulinsuchadistortedwaythattheuglinessoftheuglybecomesworse”,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是被传递出来了,但源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却被遗失了。
四、相应的解决措施
思维模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每个民族所特有的,也是不可避免和更改的;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势在必行。因此,就这一点而言,首先应摆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该本着的精神,学会尊重、认识和接纳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将与本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其他思维模式视为异端;在与他民族的思维模式的对比中,要善于认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缺点和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方面的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要培养自己养成一种规律性阅读所译语言所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及时了解所译语言的各种发展动态。
为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中的文化交流障碍,译者就要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精通双语言的人,更要成为精通“双文化”的人,要善于识别待译作品中的文化术语和其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不断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同时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比如碰到原文中出现文化缺省而译文读者又不可能根据上下文感知到的情况时,译者就要在译作时善于抓住缺省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将其补充完整,以避免造成文化信息传递失误的后果。另外,译作过程中,对待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要客观公正。再者,译者还要认识到文化具有兼容性;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兼容性,各国之间的个个层面的交流才可能继续;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促进文化的这种兼容。
最后,要在翻译过程中视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要认识到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处理翻译的手段,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交际第一”,译者不仅要设法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上述可以看出,二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侧重点不同罢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要始终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
要善于将二者结合。如翻译“东施效颦”可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出其字面意思,意译/归化注释法对其字面翻译进行补充。这样既达到了信息交流,也达到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篇6
关键词: 文化词语; 文化内涵; 民族色彩;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根据辞海的解释,从广义来说,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 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长期以来, 文化被认为是无处不在, 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 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 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语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 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在语言上, 并导致词语文化内涵的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词语是这个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不同民族,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 必定会遇到两种文化的冲突, 由此也就会产生一些语际翻译的变通方法来解决这种冲突。本文试就文化词语及其翻译现象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文化词语(cultural- bound words)
文化词语在其本族语中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或民族色彩, 蕴含着其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在其本族语中被广泛使用。这类词语在英汉语言中都存在。
1、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即指不同民族对相同的所指内容赋予的不同文化内涵或文化意义。这类词语通常既出现在源语
(the source language) 中, 也存在于目的语(the target language) 中, 但它们的文化内涵或此有彼无, 或部分重叠, 或截然不同。如: 提到松、竹、梅, 便会使汉族人联想到 岁寒三友, 具有 不畏严寒的伴随意义。汉族人常用它们来以物喻人, 以物抒怀。如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常爱凌寒竹, 坚贞可喻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而英语中的pine, bamboo, plum 却不会使说英语的人产生任何联想。英语中的daffodil 是春天、欢乐的象征。英国著名诗人Wordsworth 曾用一首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描写daffodil 以反映诗人当时愉悦的心情, 而汉语中的 黄水仙花也仅仅是一种花而已。Owl(猫头鹰) 在汉语、英语文化中都有不吉利的联想意义, 而它在英语中又常常有聪明的象征意义。龙在英语文化中汉语文化中都存在。在汉语文化中, 龙是最具代表意义的, 它代表帝王, 是高贵、神圣、吉祥的象征。与龙的相关词语, 也明显具有至尊至上的正面意义, 诸如: 龙颜 真龙天子 龙子龙孙 望子成龙等等。而在英语文化中, 龙则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 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 而且制造水火灾害, 危及人类生存, 因而是邪恶的象征。同样, 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 中英两国人对于 西风 和 west wind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
在英国,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 正是春天来临, 万物复苏的季节, 而在中国, 西风意味着 寒冷 凄凉, 西风吹来时, 正是深秋或隆冬。因此,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在 西风颂 Ode to West Wind一诗中对west wind 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而在汉语中, 5天净沙秋思6的作者马致远的描述则是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西风带来的则是凄凉、萧瑟的景象。
2、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化词语(words with ethnical flavour) , 即指不同的民族由于民俗、地域、价值和宗教观念等方面的长期影响, 在语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表达形式, 并赋予其独特的文化意义。这类词汇往往在一种文化中存在, 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如汉语文化中的 气功、饺子、太极拳、炕, 农历的节气, 中医的 阴、阳、寒、热,英语文化中的hippie, punk, bingo, party, boatel, motel 等等。正如一个中国人向他同住一室的朋友们解释他不去游泳的原因时所说的: 游泳池里人太多, 水太脏, 早该换了。简直像芝麻酱煮饺子。那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 也没有见过 煮饺子, 因而他丝毫也感觉不到这个比喻的幽默所在。同样, 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见过打开的又小又扁的沙丁鱼罐头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 也不一定能欣赏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 的妙处。悠久的历史文化, 神话传说, 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等的沉淀, 都是构成各民族文化中富有民族色彩词语的原因。中国人常常会脱口而出, 诸如 跑龙套, 周瑜打黄盖, 姜太公钓鱼, 班门弄斧, 有眼不识泰山, 情人眼里出西施, 画蛇添足, 东施效颦等等。而英美人则常说诸如Oliver branch, Achilles heel, a Pandora. s box , a Damocles sword, Trojan Horse, Noah’s ark, play one’s trump card,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之类的词语。
二、文化词语的翻译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如同沟通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 由于目的语与源语间的文化冲突, 在保留源语的语义、文化内涵、民族色彩的取舍问题上, 常会使译者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P. Newmark 说过: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来传达同样的信息, 可是那意思总是有点走样。如果说得太多, 就成为超额翻译(over - loaded translation) ; 如果说的不够, 又会成为欠额翻译(under-loaded translation)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也曾指出 即使最优秀的译文, 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 过则求其勿太过, 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傅雷先生所说的过与不及实际上就是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 由此可见, 语际翻译中的超额与欠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1、超额翻译现象
超额翻译现象即语际翻译中目的语所承载的信息量大于源语信息量的现象。
例1.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 众姐妹都忙告诉黛玉道: 这是琏二嫂子。黛玉虽不曾识面,听见他母亲说过: 大舅贾赦之子贾琏, 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 学名收做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 以嫂呼之。(5红楼梦6第三回)
Tai-yu was at loss how to address her when her cousins came to her rescue. This is cousin Lien. s wife, they told her. Though Tai-yu had never met her, she knew from her mother that Chia Lien, the son of her first uncle Chia Sheh, had married the niece of Lady Wang, her second uncle. s wife. She had been educated like a boy and given the school- room name His- feng. Tai-yu lost no time in greeting her with a smile as cousin( 杨宪益译)
例2.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衣橱藏骷髅, 家丑家家有。
汉语文化中, 千百年形成的家族内部的称谓是非常明确的,性别之分, 长幼之分, 血缘亲疏之分, 细之又细。而英语文化中的家族内部的称谓则相对含糊, 如sister 在英语中既指姐姐又指妹妹, 而cousin 一词则包括了汉语中除兄弟姐妹之外的所有同辈亲属, 还有uncle, aunt等, 它的语义涵盖范围较汉语同类词要大得多。所以将它们汉译英时, 必然会丢失原文的准确性, 造成目的语语义的含糊不清, 而汉语亲属关系表达之复杂, 使得译者又不可能将原文的种种关系都一一加注说明, 译文中势必会出现这种超额翻译现象。如例(1) 中将众姐妹译成her cousins、而将 嫂子、大舅、 二舅母等等在译文中都被作了her cousins 变通处理, 乃不得已而为。
例(2) 为一英语俗语, 如果将原句译成 每个家庭的衣裳橱里, 至少藏有一个骷髅, 那么这个句子可能只会给目的语读者一个很可怕的景象, 而对于原文想要表达的意义仍是一无所知。但运用增益的方式将其译成“衣橱藏骷髅, 家丑家家有”则既保持了原文的文化特色, 又准确地传递了原文的意思, 这种超额翻译是有益的。
2、欠额翻译现象
欠额翻译现象即语际翻译中, 目的语所承载的信息量小于源语的信息量的现象。
例3. 宝钗笑道: 我说你得陇望蜀呢, 我劝你且缓一缓(5红楼梦6第四十八回)
The more you get, the more you want! chuckled Pao-Chai. (杨宪益译)
例4. The goal-keeper is the heel of Achilles.那守门员太弱是致命的缺陷。
例(3) 中的 得陇望蜀是汉语的一个成语, 源自东汉, 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 人苦不知足, 既平陇, 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 以后领兵南下, 攻取西蜀。(5现代汉语辞典6) 。以后人们常用此成语比喻人的欲望无止尽。这里的陇、蜀是汉语中的两个地名, 而本句中若将其译成: covet Sichuan after capturing Gansu或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ung, 那么英语读者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杨宪益先生将此成语意译出来,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内容, 但与此同时, 原文的民族的色彩也丢失了。
例(4) 中the heel of Achilles 即唯一致命的弱点。此典故出自荷马史诗5伊利亚特6。希腊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 出生后被他的母亲倒提着在冥河中浸过, 以便使之刀枪不入, 阿基里斯全身浸入水中, 唯独脚跟抓在母亲手里未湿, 所以脚跟成了唯一弱点; 以后阿基里斯在战斗中恰恰因脚跟受伤而死。本句说话人的意图并不是要向读者或听众介绍这一典故, 而是想表达守门员可能是导致球队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一内容, 即便球队的球员很强, 这个守门员也如同Achilles 的脚跟一样, 因而译者从这一角度考虑, 在翻译中采用了欠额翻译。
3、超额、欠额翻译同时存在的现象
这种现象即指语际翻译中目的语与源语各自承载的信息量有部分重叠(overlapped) 的同时, 又在语义、文化内涵、民族色彩等方面空缺或冲突。
例5. 人家是醋罐子, 他是醋缸、醋瓮。(5红楼梦6第六十五回)
If other woman are jealous , she. s a hundred times so! (杨宪益译)
例6. 一则是天缘, 二来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5红楼梦6第七十九回)
It. s partly fate, and partly a case of -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 (杨宪益译)
醋在汉语中的表层意义是一种调料, 5辞源6的解释是“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一种酸味之调料, 可表示酸味”, 它在英语中的对应词应为 vinegar。 醋的引申意义指在两性之间的爱情关系表现出的嫉妒, 也为 醋意或 吃醋, 这时它在英语中的对应词可以是jealous, 但无论是 vinegar还是 jealous都无法表达出 醋在汉语文化中所具有的联想意义) 一种酸溜溜的, 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vinegar 在英语中的联想意义是bad temper, 没有 醋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 而jealous 在英语中除了表示醋意的妒忌之外, 还可表示: ~ of one. s achievement (嫉妒别人的成就) ; ~ of one. s richness(嫉妒别人的富有) ; ~ of one’sbeautiful house(嫉妒别人漂亮的房子) 等等, 它的语义范围远远大于这种 醋意。其语义关系可用下图
N~和(ò)表示。由此可见例(5) 中将 醋罐、 醋缸、 醋瓮译成jealous 和a hundred times so 只是将原文的内容传达给了目的语读者, 而原文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则全部丢失。此外, jealous 的语义范围远远超出了 醋在原文中的语义范围, 因而丢失了翻译的准确性(accuracy) 。
同样在例(6) 中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汉语的一句谚语。西施是中国古代出了名的美人, 在汉语文化中被喻为美的象征, 并因她而起引出了许多典故、成语, 如 “病如西施”,“东施效颦”等等。即便如此,西施也不等同于beauty, 而只可能是beauty 中的一部分, 也就说beauty 的语义范围大于西施, 因而将 “西施”译为beauty 便出现了超额现象。而本句的译者用英语谚语替代了汉语谚语, 在向译作读者传达了原文内容的同时, 也丢失了原文的民族色彩。也就出现了欠额现象。
三、结语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经过多年的沉积, 它们都形成了各自的独特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语际翻译中超额与欠额现象的出现。从以上实例来看, 这些现象的存在往往有它们的必须性和合理性。如将 “龙颜”译成dragon’s face 或dragon’s visage,则很难想象目的语读者对此的感受和产生的联想。而将He is a Trojan Horse. 译作“他是个特洛伊木马”,目的语读者同样会不知所云。因此无论是超额翻译还是欠额翻译, 往往都是以牺牲源语的民族色彩或文化内涵为代价的, 在翻译中应尽量采用一些补偿( compensation) 方式,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信息量, 并尽最大可能保留源语的文化因素, 如鲁迅所说: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语言与文化1M2 .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1M2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1M2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
[4]乐金声. 欠额翻译与文化补偿1 J2 . 北京: 中国翻译, 1999. 2.
篇7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激趣 文言文导读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例如《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矛与盾》、《郑人买履》、《东施效颦》、《鹬蚌相争》、《活见鬼》、《学弈》等。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十分必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地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感悟文言文的精炼神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导入激趣
新颖、独特的导入新课方式,能在上课之初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执教《活见鬼》时我采取这样的方式导入:先出示“鬼”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三种字体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有的学生猜是“活见鬼”,有的学生猜是“鬼”的三种字体……学生兴趣盎然。伴随着谜底的揭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活中你们见到过鬼吗?”说起“鬼”,学生的话一下子多了,有学生说他在鬼屋见到过,还有的学生说他见过酒鬼……新颖的导入能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媒体激趣
近年来随着经典诵读的大力推广,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媒体作品,这些影音作品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成了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绝佳素材。看一幅古色古香的字画,听一首悠扬的古琴曲,观一段绘声绘色的动画短片,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学弈》之前观看一段三分钟的《围棋少年》短片,为学习文言文创设了一个情境。在《伯牙绝弦》的教学中,我出示《伯牙鼓琴图》,在古色古香的图画中介绍子期和伯牙:“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一身长袍,达官贵族打扮的,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而这位凝神听琴的,却是青布包头,两截布衫,劳苦大众的穿着,他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声、色、画加上教师的深情叙述,消除了年代的隔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朗读激趣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朗读,教师以“趣”字当头,引导诵读,就能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先在形式上让学生感兴趣,如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读,学着拖长音调吟诵,读准通假字,读出重音等。然后让学生浸润在经典文言文的反复诵读中,教师范读、学生比读、和着古乐诵读,从陌生到亲近直至融入;从读得生涩到读得流畅,到读得韵味十足。学生的文言素养在反复的趣读体验中得到迅速提高。
趣读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是文白对读。小学课本中通常先出现文言文,后出现译文。教师在文言文中选取一些语句,让学生凭借译文来弄懂文意,即老师读文言文,学生读译文。当然也可以与师生互换,老师读译文,学生读文言文。学生凭借手中课本,很快从书中找到答案,这一过程其实是让学生尝试独立理解文意,他们会觉得特有意思。
4.故事激趣
有趣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课堂上教师说到要讲故事,不管是白话文的,还是文言文的,学生就会来精神。要是再让学生上台充当说书人,融进他的独到见解,趣味改编,那兴致就更高了。
《楚王好细腰》一文时,我先向学生讲述了楚王的故事:话说晏子使楚时,晏子曾三次智斗楚王。你们可知道楚王的别名?楚王便是楚灵王。楚灵王偏爱细腰美女,民间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之说。在当时为了迎合君王得到宠信,朝中的文官武将都不敢多吃饭,有的把一日三餐减为一餐。有的早上起床整装时,要先屏住呼吸,把腰带束紧,然后扶着墙壁站起来。就这样,朝中的官员个个骨瘦如柴,早朝时常有人晕倒。
读懂了文言文,学生还喜欢“文白混搭”地讲故事,我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当说书人,结合自己的想象,加入自己理解,将文言文改编成白话文的小故事,效果极佳。
5.表演激趣
文言文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作者往往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情感。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了解故事内容上,这显然是不够的。要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就要让学生进入角色,入情入境,成为文中人,体会文中情。
篇8
[关键词]翻译症;“伪异化”;规范译文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1-0111-03
带有翻译症的译文,顾名思义,是一种病态的译文。在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中有一个词条:translationese,其释义为:“表达不流畅、不地道的翻译文;翻译腔;佶屈聱牙的翻译语言。”这种翻译语言,有人称翻译体(或译文体),有人称翻译腔,有人称翻译症。这种翻译症对读者会构成严重的理解负担,需要认真加以克服,翻译症最直接的结果便是溢于表象的“伪异化”。所谓“伪异化”的翻译,就是只顾在形式上逐字逐句地追步原文,而忽略了译语的特点,因此做出了生硬拗口、貌似神离的翻译。总体说来,翻译症大致有以下几种病因:
一、照搬英汉词典释义
好多译者在遇到难词时,往往急于在字典里找出相对应的词,也就是找“对等词”,生搬硬套,导致了翻译症。如“I wondered how she would feel if she learned that the Negro before whom she had behaved in such an unlady-like manner was habitually a white man.”译文为:“她在一个黑人面前表现得这样没有淑女风度,如果她得知这个黑人习惯上是个白人时,不知她会有什么感觉。”这里译者把“habitually a white man” 译成“习惯上是个白人”,就是生搬硬套的一个典型例子。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背景就会知道“habitually” 应该如何翻译。原来,此文的作者是个白人记者,为了了解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他化妆成一个军人去实地调查。因此,这个英文句子可以译为:“我心下思忖,在一个黑人面前表现得如有失淑女风度,她若知这个黑人其实是个白人时,不知作何感想。”所以,有些初学者过于依赖于英汉词典的译文,有时明明感到用起来有些别扭,但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再如:“:…but where there are still primordial human joys…”(W. Churchill: The 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 这里,好多人在翻译时都译成了“在哪儿,仍有人间最基本最原始的欢乐”。“primordial ”一词在字典中的释义时“原始的、最初的、基本的”。但是,在这里翻译成“原始的、基本的欢乐” 让人无法理解。若此句成立,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如“高级的欢乐”呢?因此,所谓的“原始的、基本的欢乐”是不成立的,准确的译文应是“天伦之乐”。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在翻译时不能生搬硬套词典里的相对应的释义,在查出字词的意思后,再结合实际语境得出合适的译文。若是生搬硬套,那么得出的译文只能是牵强附会了。
二、硬搬原文的语义
我们都知道,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英语属于形合语言,而汉语属于意合语言,词语或分句之间往往不需要功能词来连接,所以,在翻译时,译者若是冲不破原文的结构框架,那么只能产生一些“东施效颦”的译文来。如:“Here at home in England, under the fire of the Boche, we do not forget the ties and links that unite us France, and we are preserving steadfastly and in good heart in the cause of European freedom and fair deadly forcommon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for which ,with you ,we drew the sword.” 此句的译文为:“我们在英国本土,虽然处于德国鬼子炮火之下,为了争取欧洲的自由,为了各国的平民能受到公正的对待,我们曾与你们一道拿起武器并肩作战。现在,我正在抖擞精神,不屈不挠的坚持斗争。”在翻译时我们把“for which” 从句的译文放到前面去(调整语序),把英语句子中某些成分的次序变动一下,或提前或挪后;或者把英语句子中的一部分提出来,单独译成一个句子;或者把两个句子(或句子中的部分)连接起来,译成一个单独的句子,这样作会使得译语句意更加通顺。在汉语译文中我们常常把译文中的行为动作按照时间发生的先后来排列它们。译文中 “我们曾拿起武器并肩作战出现在前,“现在,我们正……坚持着这个斗争”出现在后,就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还有,如:原文中的“we are preserving…in the cause of …for which, with you, we drew the sword.”在译文中是“为了……我们……并肩作战。我们……坚持着这个斗争。”在译文中,目的状语放到了句子的最前面,这是因为在汉语中表示这种逻辑关系的一般都是表示原因、目的、条件以及假设等的话语放在前面,而把表示结果(实际的、可能的、竟然发生的)放在后面,就是说“遵守前因后果”的排列顺序。
三、照搬原文中的表达方式
原文的表达方式,能移植的尽量移植,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异国情调;但不能移植的也不能勉为其难。否则的话,就会弄巧成拙,造成令人头疼的翻译症。如:“But the steps become deeper and deeper, and at last I had to drop down the length of my body and more.”(N.S. Momaday: The End of my Childhood)其译文为:“不过台阶越来越深,最后我得从跟我一样高,甚至比我还高的台阶上爬下去。”在汉语中,不管上下台阶,似乎都不说有多“深”,而是说有多“高”。而英语中若是下台阶的话,可以用“deep”来形容。所以,在此,应译成:“不过台阶越来越高……”再如:“The woman appeared with our beer.”(R. Zacks: The date Father Didn’t Keep)其译文为:“那个女人端着我们的啤酒出现了。” “那个女人”是旅馆里的侍者,给顾客“端酒送菜”时她的专职工作。因此,译者翻译时用了一个“出现”这样的字眼是大可不必的,译者可以根据汉语的行文习惯,简单地译成:“那个女人给我们送啤酒来了”即可。 再如:“Last winter Stanford’s new e-commerce elective was the hottest thing on the business school’s campus ,with 28 students using their single “silver bullet” to secure one of the 66 available spots.”(A Harrington: E-Curriculum: Easy Come, Easy Go) 其译文为:“去年冬天,斯坦福大学新开设的电子商务选修课成为商学院最热门的课程,28名学生使出了各自的‘银弹’,以求在66个听课席中争得一席。”“silver bullet” 是个新字眼,借助“银弹”的比喻,表达“高招、良方”之意。但此译文直接译成了“银弹”,又不加任何注释,读者定会感到莫名其妙,此处还是译为“……28 名学生各施绝招…… ”更妥帖。
所以,译者千万不可机械模仿原文的字面意思和表层结构去翻译。这样的译文不仅语言不顺,而且思路不畅,往往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鉴于以上种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环节克服翻译症。
首先,必须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若有翻译症倾向的译者,在翻译标准的把握上,比较重视忠实、忽视通顺,而在处理内容和形式这对矛盾时,又过于强调形式上的对应,忽略了对原文精神的准确把握。在忠实与通顺的问题上,历来就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是“重顺轻信”,导致“自由化”的翻译;二是“重信轻顺”,导致翻译症。忠实与通顺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单顾哪方都不行,一定要统筹兼顾,并且要把握好分寸,讲忠实时不妨碍通顺;求通顺时不影响忠实。当忠实与通顺发生冲突的时候,有些译者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通顺,片面地追求“忠实”;在忠实而不通顺时,读者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忠实也就失去了意义,实际上就是不忠实。因此,译者一定要戒除重信轻顺的思想,要树立信、顺兼顾的观念。在内容与形式上,历来也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坚持译意,认为形式无关紧要;另一种则过分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即使在形神难以兼顾的情况下,仍然要坚持形式上的对应,结果就会导致翻译症。所以,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形神兼备,不仅要传递原作的异国情调,而且更应该传递原文的意义。
其次,在词汇上,一定要借助词典(英语词典)去仔细揣摩上下文,彻底吃透原文的精神,然后再去考虑如何表达,千万不可机械地陷入硬译的死胡同。在句法上,我们并不反对适当地照顾到原文形式上的特殊性,在必要而又可能的情况下,适度地保留一点欧化句法的特征。“五四”以来的翻译实践证明,适度的欧化句法对于我国的语体文法的严密化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欧化句法必须有个限度,否则会导致“简直不像话”的流弊。如下句:“The study found that non-smoking wives of men who smoke cigarettes face a much greater than normal danger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若译成:“这项研究发现,抽烟男人的不抽烟的妻子患肺癌的危险,比一般人要大得多。”那可真像老舍说过的那样,“既像汉文,又像洋文;既像语言,又像念咒”,令人不堪一读。恐怕中国读者大多还是喜欢这样的译文:“研究结果表明,丈夫抽烟,妻子不抽烟,那妻子得癌症的危险要比一般人大得多。”当然, 译文要有情调,就是所谓“洋气”。这里的“洋气”主要指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在语言上虽然也要力求带有洋气,但却不宜沾染上浓重的洋腔。“洋腔”过重的译文,虽然是用中文写成的,但译者往往只顾形式上逐词逐句地追步原文,忽略了汉语的遣词造句特征,因而翻译出来的东西既像中文又像英文,可谓“英文式的中文”。
最后一点,当然也是译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道关口,那就是多做审校。审校的目的是检查译文是否准确、自然、简练,淡然,对于一些生硬拗口、晦涩难懂的“英文式中文”,一定要多下功夫,让译出的译文自然、流利,也便于读者接受。
翻译症是译者在译文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或弊病,译者应该尽力去避免并克服它。“忠实而通顺”是翻译的标准,它本身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译者在表达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要准确、适当地传达原文的意义,使译出的译文通达流畅,符合译语规范标准。切不可顾此失彼,或者重此轻彼。作为译者,我们应当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去避免并克服翻译症,使得地道的原文转化成规范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张汉熙.高级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篇9
关键词:文化 不可译性 补偿策略
Abstract: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formatio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result in the untranslatability in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untransla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discusses several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Keywords: culture untranslatability compensation strategy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过程。一般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媒介是同一语言文化,而翻译还涉及译者,其媒介是不同的语言文化,当信息源与信息的最终接收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与文化鸿沟时,译者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无法做到译文和原文尽善尽美的对应。(廖七一,2002:235-236)从而出现了可译性的限度或不可译性问题。本文在卡特福特对于不可译性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现象,并分析了应对这种不可译现象的补偿策略。
1 文化的不可译性
翻译是两个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奈达提出“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原语的信息”的概念,然而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源语和译入语本身语言特征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而无法做到完全对等,因此产生了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不可译问题。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J. C. 卡特福特根据不可译产生的原因把它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和文化上的不可译。“语言不可译(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是指译语没有与原语文本对应的语言形式特征。”“文化不可译(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产生的原因是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预警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廖七一,2002:108-109)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包括服饰、饮食、生产、教育、法律、政治、风俗习惯、历史典故以及气质情感、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宗教心态等诸多因素。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焦点,如果两种语言的文化焦点相去甚远,翻译中就会出现两种语言词汇间语义的冲突甚至是词汇空缺的现象。
2 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语言都负载着该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不同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社会习俗乃至生活习惯不同,必然体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并突显在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因而,两种文化的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可译现象。
2.1 英汉习语差异
习语是文化的产物,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非常深刻,因而体现出的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可译现象。
2.1.1 成语
成语与其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词汇虽然简练,但其含义深刻,因而有时从字面上看,难以领会其意义。
如下两例:
A smart mouse has more than one hole.
As timid as a hare
在汉有语中,“鼠”在十二生肖中是体积最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以“鼠”比喻“小”或“少”。汉语中有“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成语。而英语文化中的mouse则有狡猾之意,因而在上例的两个习语中,两种语言中的动物意向需要相互替换才能在译文中呈现确切的表达,应该翻译为“狡兔三窟”和“胆小如鼠”,而非“狡鼠三窟”和“胆小如兔”。
又如班门弄斧的英译为: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 . 对于不清楚鲁班这个人物故事的英文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
2.1.2 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民族独有的,它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很可能在英文中形成空白,难以形神兼备。
例如:狗撵鸭子――呱呱叫,在这个歇后语中,“呱呱”指鸭子的叫声,而“呱呱叫”又是“好极了”的意思,所以如果把此话译为“Chased by a dog, the ducks quack――crack”,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必定不知所言何物了。这是因为在英语中找不到类似的表达方式,类似这种歇后语造成了不可译现象。
如:扯胡子过河――牵须过渡(谦虚过度)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2.2 英汉历史典故差异
语言中的典故往往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渊源,为民族文化所独有,因而造成了历史典故的文化不可译现象。尽管采取了意译法进行翻译,也会因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或相应的事物而丢失原文的寓意形象。
如: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台封上戏箱,要等年初一开戏。译文: On the twenty-third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e Kitchen God went up to heaven, and the theatre shut down until New Year’s Day. “灶王爷”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管厨房的一个神,西方国家既没有中国式的“灶头”,更没有“灶王爷”之说了。英文读者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知之甚少的话,就无法理解这类表达了。
同样,汉语里的“事后诸葛亮”也只能意译为“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如此一来,读者虽能理解其含义,却感受不到与此相关的形象与乐趣。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要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对等的事物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了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
2.3 英汉饮食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饮食传统反映着其历史与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可以在饮食文化中找到“影子”。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讲究颇多。中华菜式多种多样,追求色、香、味、形、意俱全。光是表示做菜方式的动词就有“煎”、“炒”、“炸”、“爆”、“熘”、“”、“炖”等, 由于中西方烹饪方式的差异,在英文当中除了 “fry,stew, bake”之外,很难找到与此对等的贴切的动词。此外,中华饮食中,有些食材如鸡血鸭血,狗肉猫肉等,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必会令西方人觉得不可思议。由此以来,东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传统差异,往往造成了菜肴和烹饪方式的不可译性。
2.4 对等词缺失
以一种语言为参照,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词汇空缺”,由此形成了不可译现象。英语中的cousin一词,词典中有八种称呼,包括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如果用cousin来翻译这八个称呼当然都不尽能表达亲属的确切关系。相类似的还有aunt, uncle, father-in-law, mother-in-law, sister-in-law 和brother-in-law。此类词汇看似简单,但若非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也是不能确切理解和翻译的。
3 应对文化不可译性的补偿策略
“翻译是一种文化中一套特定符号与另一种文化中一套特定符号之间的意义转移,必然涉及到文化建的相互冲突和交融,其复杂性往往取决于文化差异的程度。”。(廖七一,2002:22)在漫长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英汉语言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而东西方国家的民族文化焦点各异,形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翻译的难度因而增大。然而,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可译性,亦非绝对的不可译。针对文化的不可译因素可以通过补偿手段进行处理。这要求译者要找到合理而有智慧的方法,尽量减少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尽可能的传递源语的文化信息。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广大译者针对文化不可译性,总结了直译加注、意译法、替换法、音译法等补偿策略。
3.1 直译加注
对于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成语和典故,可以才用直译加注解的方法。这种方法尽可能地保留了源语词汇的民族文化特色,使得读者易于理解,既有利于文化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译语的语言表现力。以《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选文为例: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邮箱颦儿来葬花不成?”因而笑道:“若其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译文:
“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to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 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 “If so, 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 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一般的英美读者都不大可能了解译文中出现的“Tung Shih” 和“His Shih”, 更不用说“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的典故了。因此才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加注如下:“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 韦忠生,胡奇勇,2004)
因而直译加注的补偿策略,既能表达原文的实际内涵,又提供了背景知识,使读者一目了然。
3.2 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至保持原文内容而不保持原文风格与形式的翻译方法。亦即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直译优惠增加读者的困难或使译文的信息传达收到影响,这时就才用意译,用规范的译语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
如: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这一歇后语,可意译为“act according to the old ways”, 如果勉强直译成”the nephew carry a lantern―showing the way for his uncle(doing things in the old fashion)”, 这必定让英美读者困惑不解。
又如:
“现在合同已签了,真是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只好如此了。”
意译为:
“As the contract has been signed, done is done and can’t be undone.”
“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是汉语俗语,比喻事情已经发生,已经无法改变,如用直译法,译文显得冗长,英美读者也未必能理解,意译则能清楚的把原文信息表达出来。
3.3 替换法
“有一类特殊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往往需要通过‘文化替换’(cultural substitute)的方法才能已成英语。”(廖七一,2000:246)如果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语时,用译语中已有的概念或表达法取而代之。对于典故、成语的翻译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即用译语中意义相近的典故或成语等直接替换原语的典故或成语。如:
“这实在是叫做‘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在伤寒上?”(鲁迅《祝福》)
“It was really a bolt from the blue. Her husband was so strong; nobody could have guessed that a young fellow like that would die of typhoid fever.”(杨宪益 戴乃迭 译)
其中“a bolt from the blue”蓝天中的闪电,即是“突如其来,始料不及”之意,与中文的“天有不测风云”恰恰是匹配的。
3.4 音译法
当一种语言中存在着的词汇或文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对应成分时,就会出现语义空白或文化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差异最大,当意译或音意结合的办法无法解决时,只能采取音译法。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多音译词汇已经为译入语国家普遍使用。
如进入中文的词有“coffee”(咖啡);“logic”(逻辑);“sofa”(沙发);“Brandy”(白兰地);“chocolate”(巧克力);“Coca-Cola”(可口可乐);“radar”(雷达);“humor”(幽默)等。
而已进入英文使用的词有“功夫”(Kungfu);“台风”(typhoon);“点心”(Dim Sum);“馄饨”(Won Ton); “豆腐”(Toufu) ; “饺子”(Jiaozi); “麻将”(Mahjong);等等。
4 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导入,因而翻译活动实质是一种文化信息互动的复杂的思维转换活动,这种思维的复杂性关键在于两种文化通过语言转换的方式实现有效对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引起了一定程度上文化的不可译性,并且导致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现象。然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文化的不可译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不可译,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加,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不断接触、碰撞和渗透,人们对文化差异越来越宽容。加上翻译理论和翻译手段的不断发展,原来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可译”了。广大译者的责任是不断提高自己对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应用各种补偿手段,尽可能地缩短两种不同文化的距离,让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参考文献:
[1] 陈伟莲. 试论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J],《南华大学学报》, 2005(2)
[2] 陈永国. 翻译的不确定性问题[J], 《中国翻译》,2003(4)
[3] 姜治文,龚琳. 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 王才英. 试论中国菜名的相对不可译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4);
[7] 韦忠生,胡奇勇. 不可译现象和翻译补偿手段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1);
篇10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概念,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曾指出:根据现在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五百多个,这说明没法下定义。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文化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于人民有好处的,就叫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的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皆为文化。语言是人类最为杰出的创造物之一,是文化的表述方式之一,也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本文由收集整理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文化的传播必然借助于语言。翻译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相互沟通的桥梁,其目的就在于利用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英汉文化差异在各自语言的不同方面都有反映,对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均起着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顾及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两种文化的差异,则很难再现所译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
一、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世界上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民族地域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各自语言的巨大差异。翻译是两种文化的对接与交流,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时说,“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不是个别词,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那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一)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主要指与一个社会中反映人际关系的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等。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在历史文化、社会准则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很多蕴含特定文化意义的汉语词语和习语典故,如: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卧薪尝胆、东施效颦等;而英国的历史长期处于受国王和教皇的压迫和统治的状态,于是就有了“kings go mad,and the people suffer from it”(君王发狂,百姓遭殃)的说法。英语中的习语和典故大多来自古希腊神话和 《圣经》,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斯芬克斯之谜、阿基里斯的脚踝等。对于这类翻译,只有在深入了解本民族相关的历史人文文化以后,才能使译文更加贴近实际。
(二)环境文化差异
环境文化和地域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文化, 在语言的反映中包括目的语国家的地理知识及同其地理现象有关的语言形式。中国地处亚欧大陆,而英国地处欧洲大陆西部,由于地域的差异,导致两个民族对“东风”和“西风”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在汉语中,东风吹后大地回春,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是褒义词;而在英语中,东西风的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如雪莱的《西风颂》,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
(三)心态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心态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它与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和社会意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心态文化, 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等。比如:在汉语文化中, 我们奉行的是集体主义, 即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因而我们强烈反对“个人主义”和“自我奋斗”。但在英语文化中,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在于他获得的self-perfection或self-integrity。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提供了总共141条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 而此类词在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竟多达484条。这一现象在其他语言中,尤其是汉语中时无法想象的。由此可见, “self”在西方人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四)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范畴的概念,有些风俗陷入了翻译的不可译现象。如:“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婚俗,西方读者就不能理解寡妇改嫁为什么要哭喊,更不能理解“寻死觅活”、“砸花烛”等行为。另外,“拜天地”如果被翻译成“refuse to bow to heaven and earth”也会玲英语读者摸不着头脑。如果在了解了“拜天地”是中国的一种婚俗,而采用折中的译法,译成“refuse to go through with the wedding ceromony”化去了意象,意义也就明确了。
(五)思维方式差异
在汉英两种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之下,所产生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且别具特色的表达。如:中国人面对别人的赞扬或夸奖,总是持否定态度,觉得如果接受对方的赞赏,会让人觉得不太好意思,但殊不知,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却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不礼貌,在西方人看来,自己的赞赏被公开的否定,这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情啊!在某些思维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汉英语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角,许多汉语被译成与之截然相反的英语,比如:太平门emergence exit (危险)、为你试问you'll answer for it (答)自学self- taught (教)肤浅skin-deep (深)听电话answer the call (答)红眼green- eyed (绿)教练车student car (学员)。
二、翻译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熟悉文化差异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译者必须十分熟悉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提高双语的文化修养, 才能消除文化信息的传递障碍,才能改进汉英翻译的质量。不能传递文化信息的翻译是无效的翻译。这是因为汉语和英语是记录各民族文化的文字符号, 这些文字符号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通过翻译相互传递。传递不同文化内涵的翻译往往十分艰难。译者除了熟练运用汉英语言之外, 还必须对汉英双语的文化差异了如指掌。例如“这种结论站不住脚。”被译成“this conclusion can not stand on foot.”时,英美人就会莫名其妙, 因为“can not stand on foot”对他们来说仅意味着“不能站起来”,与汉语的“站不住脚”字面结构虽相似, 寓意却不同。这种原文与译文结构相近, 寓意相远的情况大多表现在双语文化差异明显的语句上。汉语中所说的“站不住脚,”文化内涵上与英文“not hold water”相近。因此,要消除由原文和译文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信息障碍, 译者必须掌握这种超词语转换的文化内涵转换技能。只有具备深厚的双语文化功底,才能胜任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对接, 而只有文化差异对接成功的译文才能完整地传递信息。
(二)学生心理文化特征不容忽视
在汉语环境中生活, 学生们必然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影响翻译的效果。汉文化是人文文化,它“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重意合、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而西方文化是科学文化,它“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轻笼统。强调人权,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强调人与自然对立、人对自然的索取。”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具象、重直觉、重整体;西方人重理性、重逻辑、重个体。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则表现为汉语十分形象,英语注重功能;汉语词义一般比较笼统,英语词义则比较具体;汉语表意较模糊,英语表意较准确;汉语句子的构建凭意念,不注重句子成分的功能,英语句子构建在主谓中心轴上,各成分的功能十分明确;汉语强调篇章结构的整体性,讲究起承转合的完备,注重对称平衡,英语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汉语重意念,是意合,英语重形式,是形合等。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文化特征,才能在翻译教学中对学生的翻译思维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翻译教学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着该民族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至于包含着由民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翻译教学如果脱离了对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了解与精熟,是无法达到外语学习母语化水平这样的最高境界,同时无法实现我们翻译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中西方文化差异系列讲座、课堂上进行文化差异教育、课后借助网络资源自学并做学习笔记等方式,将有利于翻译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在掌握母语文化的基础上,了解目的语文化
基于上述文化差异,在强调汉英两种语言差异性的同时,首先,翻译教师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熟悉了解目的语文化,另一方面不能忽略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与编码时,译者只有具备了双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能力才有可能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任何外语文化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只有通过特定的文化身份来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的视角,才有助于他们做出选择并进行反思。其次,在引导学生重视母语文化的同时,也有必要认识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观认为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无联系无瓜葛的,是自己独立发展的。其实,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还是很多的。比如:“好久不见”是地道的汉语表达,但由于受中文式英语的影响,现在“long time no see”已被英语所接受,成为一种日常用语表达。对于不同文化间互动关系的关注与研究对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 上一篇:生日文章
-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