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识问答范文

时间:2023-03-24 23:4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常识问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常识问答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2章第3节探究一,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通过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师:(出示准备练习1)(1)如果一个班里有一名同学热爱学习数学,若一名同学一年能带动周围4名同学也热爱学习数学,就这样帮带下去,两年后班里共有几名同学热爱学习数学?三年后呢?

(看到这个题同学们感到很亲切,都很积极地计算交流起来)

生:两年后25名。第一年1个帮4个共5个,第二年5个又帮20个,1+4+4×(1+4)=25,两年共有25名。因为25+4×25=125,所以三年后有125名。

师:(2)若在这种帮带方式实行在我班,现在有10名同学爱学数学,一年后就会有多少人爱学数学了?

生:共50人,比我们班的人还多了。

(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

师:希望爱数学的同学也像这样发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带动周围的同学把数学这门课学好。

师:(出示准备练习2)如果班里一人患了流感,一人一天传染给了x个人,两天后共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生:共有〔1+x+x(1+x)〕人,即(1+x)2人。

【评析】练习1以课本例题“流感传染问题”的结构为模型,结合学生学习“传帮带”的背景,设计了一道具体数据的传播问题,既让学生理解了传播的具体经过,为后面理解例题做了铺垫,又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乐于接受且容易理解,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了互帮互助,团结奋进的思想教育,从学生会意的笑脸上,我知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我便乘机告诉学生只要大家肯互帮互助,在九年级这一年里学好数学是一定能做到的。

练习2则是在本节课例题的基础上反向改编的一道题,从练习1的具体数据表示到练习2的用x表示,强化学生的代数意识,与后面的例题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让学生逐步理解如何用未知数表示两轮传染后的总人数。有了前面练习1的铺垫,练习2学生做得很轻松,特别是对“两轮传染”理解的很到位,教学效果很好。

这两个准备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既有例题的影子,又比例题简单易懂,与例题浑然一体,为例题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探究传播规律“(1+x)2=总数”做了铺垫,使后面的例题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二、尝试自学

(一)出示尝试题

问题: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二)自学引导

①不看书自己尝试列方程。

②不会做的翻书看看,再尝试列方程。

③请做法不同的三名同学板演所列方程

生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根据题意得(1+x)2=121

生2.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根据题意得1+x+x(1+x)=121

生3.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根据题意得1+x+x2=121

(三)学生讨论:

①你能点评一下他们三人的解法吗?

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形成共识后请一名学生点评

生4.我们认为第一种解法和第二种解法都对,而且是一样的,因为1+x+x(1+x)提公因式后就是(1+x)2。第三种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在第二轮传染时第一个人也参与了传染,故传染了x(x+1)人而不是x人。

师:你说的很有道理,感谢你的精彩点评。

②你认为用哪种解法解方程(1+x)2=121更合适?试一试。

生5.我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得x1=10,x2=-12,因为人数不能为负数,所以x=-12应舍去,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生6.我用因式分解法也解得x1=10,x2=-12,因为人数不能为负数,所以x=-12应舍去,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师:二位同学说的都对,请你们俩在黑板上完整写出自己的解法。

【评析】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有了准备练习的铺垫,例题就显得通俗易懂,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以课本中的例题为尝试题,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觉得与前面两个练习很相似,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尝试解决例题就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既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教师就顺水推舟让他们试一试,让学生不看书自己先尝试列方程,练习时,教师要巡回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不会做的翻书看看书上的例题分析,再尝试列方程,符合学生自学的愿望;然后请做法不同的三名同学板演所列方程,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因人而异的自学方式,便于让学生自己用尝试法解决尝试题,让程度好点的学生获得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程度稍差点的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不同见解的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创意的平台,做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尝试练习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讨论评讲,谁做对了,谁做错了,错在哪里。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更能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鉴别中强化认识,提高能力。

三、教师讲解

师:刚才两位同学做得都很好,特别提醒大家在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求出解以后一定要检验。刚才这个题的传播源是一个人,若改成“有2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三轮后共有几人患了流感”,应怎样列方程?若传播源是a个呢?

学生讨论探究填表:

师:一般情况下,若有a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b人患了流感,就会得到方程a(1+x)2=b.经过n轮传染后共有a(1+x)n人患了流感.

【评析】学生尝试列方程、尝试点评以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对吗,讲得对吗。这时听教师讲解已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还必须懂得规律得来的过程,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讲解.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旧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学生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由于是九年级的学生,教师讲解可以适当的进行拓展探究,在探究时可让学生再次讨论,进而建立起数学模型:a(1+x)2=b。

四、二次尝试

师:生活中类似于“流感传染”的情景有很多,比如:消息的传播、短信的发送,爱心的传播……,你能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自编一道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传播问题呢?

(要求:4人一小组,每组编一道题并解答,然后由组长展示问题,全班同学比赛列方程)

生1.如果一个人患了红眼病,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25人患了红眼病,每一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生2.一个社区有一个热爱环保的人,两轮后带动了16人,每轮平均一人带动了多少人热爱环保?

生3.某人编了一条短信,两轮发送后共有64人收到了这条短信,每轮中平均一人发了几条短信?三轮后共有几人收到了这条信息?

生4.有一种细胞分裂速度很快,两轮分裂后共有441个细胞,每轮中平均一个细胞分裂成了多少个细胞?

(此处学生发生了争吵,有的人认为此题的方程是(1+x)2=441,有的人认为此题的方程是x=441,这是多好的课堂资源呀,此刻我很欣慰,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第三次讨论,直至所有的人认为细胞分裂与传播问题本质区别在于一个细胞分裂后形成了新的细胞,原来的细胞就不存在了,所以方程是x=441才对。)

生5.养猪场里有5只猪患了禽流感,两轮传染后共有1445只猪患了禽流感,每轮传染中一只猪传染了几只猪?

……

【评析】学生编得热火朝天,编出的题目五花八门,大家都抢着列方程,每个同学的方程一出,大家的方程就列出来了,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不仅编出的问题背景新颖,而且在编题的时候能考虑到数据要为完全平方数,列出的方程才有合适的解。生5编的猪得禽流感的笑话更是把大家逗得开心一笑,却又不失方程的基本模型,下课铃声在大家愉快的交流中响起了……

篇2

第一个是老鼠。看那只老鼠多可爱呀!模样机灵乖巧,好像正看着旁边运动场上玩耍的小朋友。第二个是牛。它的角在朝向前方,四脚蹬地,好像正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力量呢!

第三个是老虎。这只老虎显得威武无比,眼睛直直地瞪着我们,好像在说:“我是森林之王,谁也不能打败我!”接下来的小兔子可爱极了,它的小爪子托着下巴,眼睛望向天空,一定是等着月亮出来呢!

第五个是龙。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这时候却像真的一样,两只眼睛大大的,炯炯有神,帅气极了!龙的身边是它的小弟弟蛇。这条蛇缠绕在一个木桩上,无精打采的样子,应该是在打盹吧?

看!排名第七的马儿在拼命地奔跑呢!旁边的羊儿有点懒洋洋的样子,长的可肥了。咦!这只羊的嘴怎么张着呢?噢!可能是雕刻家看到它的时候,它正在与别的羊在说话,等它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合嘴,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啦。

小九儿是小猴子,手里还拿着三个桃子呢。旁边的鸡站在一块石头上,眼睛盯着猴子手中的桃子,好像正准备抢一个过来似的!

狗排名老十。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石头大小的铃铛,两只耳朵支楞着,显得特别精神。最后一位当然是猪小弟了,它的尾巴像一撮卷卷的头发,看来这还是一只爱时髦的小猪猪呀。

篇3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学科依据。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引发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高校就业市场营梢呈现出营销方式网络化、营销现场社会化、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营销产品自主化、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的新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特征愈发凸显,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突破,“高校为产业,毕业生为产品”的市场化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被纳人市场化的视野之中来审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就业市场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在内容、方式、方法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主要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营销方式网络化

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方式网络化的表现在于:

1.网络营销的基础平台已经形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我国的网站数量正在逐年迅速增长,新的网站每天都在诞生,政府、企业及事业单位也纷纷创建自己的网站,众多的网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网络化提供了基础平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若要在就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网站建设以及网络营销必然成为拓展就业工作的新的着力点。

2.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网络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高校与用人单位均可利用网站、搜索引擎、供需信息平台、电子邮件、即时信息等渠道了解到所需信息。同时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双向性更有利于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成本较之信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要低得多,而通信的速度则远远高于传统方式,因此必然为更多的高校及用人单位所采纳,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3.网络创建了零级营销渠道。由于供需双方地处不同地域,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往往需要用人单位的人员千里迢迢奔赴高校选聘所需要的优秀毕业生,洽谈的成功要以用人单位时间、精力、财力的高投人为代价,所以对于与高校地理距离较远的用人单位来说,采取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的高校很难对其产生吸引力;而对于高校来说,举办就业洽谈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拥有相当规模的洽谈场所,也需投人较高的成本。现代化的网络语音视频工具可以使互联网用户跨越空间距离,实现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网络上的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使供需双方人员免于千里奔波之苦,而且能以最少的财力、时间、空间投人实现就业洽谈。网络营销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4Ps营销组合带来新的变化,它的关键作用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快捷的、最短的营销渠道,同时增加了营销渠道的密度和广度,创建了一个无形市场,实现了产业和用户、产品和消费者的零距离沟通。

二、营销现场杜会化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经历了“统包统分”、“择优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四个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各个阶段所担负的使命不同。过去的各个阶段,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和高校是学生就业的筹划者和领导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毕业生成为就业的主宰,走向市场,卷人社会化竞争的洪流。市场经济初期构建的中央一地方一高校之间的指导系统、用人单位一高校一大学生之间的择业系统、用人单位一政府一高校之间的协作系统,三大系统在实际运作之中,社会化特征逐渐加强,特别是营销市场的组织形式的变化更加突出。由于最初供求信息的不对称,使高校承办的招聘市场如火如茶,而发展至今,高校终因“小学校”办“大市场”、“小马拉大车”而不堪重负,疲态尽显;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人才市场方兴未艾,趋于成熟。各地方人才服务与交流工作部门的人事、市场服务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整合后,社会化的人才市场渠道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可以断定,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市场必将取代高校所设的毕业生类型单一、专业有限、规模有限的小型单一市场,大学毕业生也将投身于大市场之中,依靠社会上的人才市场服务,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与更多同类学生进行竞争。高校毕业生市场营销的工作重心将因此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发挥重要作用的校园营销现场将逐渐被社会化的人才市场取代,甚至最终基本由社会市场来完成。

三、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

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的主体是负责就业的工作人员,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革,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重心不断地转移。计划经济时期,就业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就业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初期,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被动地在校内对用人单位代表的接待服务,并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市场自由化时期,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市场与疏通就业渠道,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其主要职能是沟通;当今成熟市场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完全买方市场,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信息服务和参与行业间竞争,指导学生参与市场竞争,其主要职能是指导;今后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畅通,供求信息收发便捷,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分析市场变化,研究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高校制定综合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其主要职能为研究与指导。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主体的工作重心正在由过去的只单一地注重校内产品生产或单一地注重学校产品销售向研究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加工兼顾营销各个环节方向转变,正在沿着管理一服务一指导一研究的工作职能轨迹发展,工作空间实现“由外向内”的重心回归。随着就业管理的简化,就业服务的丰富,就业指导的丰富,就业研究的提升,工作人员逐渐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舞台上的主角淡出,在校内集中精力研究就业市场的变化,为学校制定营销策略,加强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获胜。职能的转变决定了工作人员类型的转变,新时期高校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研究型、指导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逐步取代管理型、事务型、公关型为骨干的营销队伍。

四、营销产品自主化

无论是行业竞争,还是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竞争。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才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高校大学生作为“产品”与其他物化的产品相比有着自身“人”的特性—能动性闭,所以,与其他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被动性截然不同,大学生产品在校期间不仅能主动接受高校的“生产加工”,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能够自我营销。在生产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可塑性、能动性和自我选择性使其能够按照市场需求被加工成优质的、多样化的产品。在竞争中,大学生品能够自我推销,主动寻找用人单位,使就业市场更加广阔。同时大学生产品还具有较大的附加价值,高校运用得当,可以帮助自身打造市场品牌,拉动市场需求,拓宽就业通道,丰富营销手段。在产品的生产、定价、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自我营销”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指出的是,这一特殊产品质量达标的积极性、市场的选择性和占领市场的主动性,既是高校就业市场营销的需要,又是大学毕业生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客观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而言,可以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建立同质优势,而就毕业生个体而言,能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显示其异质优势。

因此,毕业生产品营销的自主性越来越大,自我营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充分认识并利用大学生产品的这一特点,适时开展大学生的自我营销,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富有特色的一种营销方式。

五、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

对于人才定制培养的最简单的理解应为,高校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根据自身实际资源情况,为用人单位一对一地培养人才的方式。定制培养是在以往大规模趋同型毕业生产品的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细分市场,将每一个用人单位视为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根据用人单位的特定要求,单独培养,造就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毕业生产品。它属于互动营销中的定制营销范畴。

篇4

前不久,证监会权威人士表示,注册制必须搞,但需要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搞好了,注册制才有条件,需要做好相关配套,不能单兵突进。然后,传说中的战略新兴板也突然人间蒸发。

目前主要的解读有三个反应:第一个是投资趋势,新三板就是注册制了,分层就是战略新兴板,要赶紧投资;第二个是政策批判,指责监管部门为保所谓的市场稳定而放弃市场化改革;第三个是冷嘲热讽,认为中国就是政策市,市场化改革纯属扯淡,还是原封不动最好。这三种反应,第一种往往来自专业投资者,不管你什么制,我要赚钱,这是最重要的;第二种多来自充满理想主义的意见人士,笃信市场,喜欢指点江山;第三种则多出自证券市场现行机制的利益相关者,从骨子里反对改变现在一切规则。

屁股决定脑袋。人们所处不同的利益群体,当然对同一件事情的解读不同,所以自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根据这个原理,回到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一系列本已箭在弦上的改革政策伊始,所为的是哪个利益群体呢?其实监管部门的一贯说辞早道明了其理念:保护投资者。无论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都必须秉承保护投资者的理念。当然,战略新兴板完全是地方利益博弈,既没保护投资者,也没推进市场化。

事实上在多年多个的保护政策之下,A股投资者的利益并未得到有效保护,A股市场20多年来,中小投资者的亏损比例依然高达90%以上,创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之冠。似乎监管大人保护投资者的用心越良苦,投资者亏损得越厉害。问题出在哪儿呢?

信口胡说,百无禁忌,可能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什么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而就在监管部门“保护投资者”的信条和理念本身。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个散户大国、股民大国,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人民收入差距大、企业融资环境险恶的背景之下,“保护投资者”的实际意思是保证投资者不因为损失而闹事,变金融问题为社会问题,这其实就是金融版的“维稳”。

篇5

当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当奥黛丽・赫本(Audrev Hepburn)在1961年出演影片《蒂凡妮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v's)时,她用纪梵希品牌(Givenchy)来装扮自己,那时奢侈品还是少数人尤其是优雅的社会精英人士的专用品。当赫本穿上特意为她婀娜多姿的苗条身材所量身打造的时装后,她将奢侈品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她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对这一切只能是梦寐以求而已:这部好莱坞的经典影片存在着一个自相矛盾之处,即赫本在影片中饰演的主人公霍莉(HoIly Golightly)透过蒂凡妮的橱窗所瞥见的那个世界恰恰是赫本身上所穿的那套行头。

到了1980年,一切都在变化。当波姬・小丝(Brooke shields)宣称她与自己的cK牛仔裤亲密无间时,这并非表明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的牛仔服是她的独有之物,而是说它为大众所拥有。赫本穿的是为她婀娜身段而量身打造的手工缝制服装,而小丝穿的却是现成的名牌牛仔裤成品,于是数百万普通人开始效仿她。

这种对比明显地表明了一种历史的、经济的和哲学的转变:从在电影中隐约出现到在广告中大肆炫耀,奢侈品在20年内迈入了大众市场。而且,颇有争议的是,它们已经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位。

《新闻周刊》(Newsweek)文化记者丹纳・托马斯(Dana Thomas)在其新著《奢华:奢侈品为何已光华不再》(Deluxe HowLuxury Lost Jts Luster)中解释了时尚在过去的含义及其当前变化的趋势。奢侈品产业过去是围绕着向能够负担得起奢侈品的少数人提供最精美的手工制品来定位的,如今这项产业已经变成了一棵全球化的摇钱树。托马斯用纪实性的材料描述了这个变化过程。这个年产值高达157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对于全球市场营销和利润率的促进,远远超过了以前那种高度精细、优雅和专有的奢侈品行业的作为。

关于时尚的起源,托马斯为我们介绍了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是一名旅行包制造商,正是出于对箱包标准化设计的反感和厌恶才激励他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代旅行系列奢侈品。在书中,我们还结识了著名的可可・香奈尔(coco chanel),其旗下品牌“NO.5”香水创造了每30秒售出一瓶的销售奇迹。普拉达(Miuccia Pmda)和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等仍然健在的设计师也在这本书中展现了风貌。

托马斯还带着我们踏上了世界之旅。我们参观了法国南部的一家花卉农场,在这里,一种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农业活动培育出了特殊的千叶玫瑰,千叶玫瑰是制造香奈儿“No.5”香水的精华。我们还看到,在位于巴黎的路易・威登工厂工人们用手工缝纫出高档箱包。而当我们走进中国的工厂时,便发现这里正以廉价成本秘密地大规模生产各种奢侈品。我们还探访了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数量激增的奢侈品市场,在这些地方,新贵们对名牌产品的渴求永无止境。我们了解到檀香山的某条街道是怎样发展成为购买奢侈品的日本游客们的一个旅游胜地的。我们还发现了拉斯维加斯是如何成为一个实现奢侈品的新型民主理想的中心的:在这座城市里,发财与破产不过是转瞬间的事,对于那些梦想着无阶级社会有朝一日变成现实的人来说,这座城市现在成了他们的一个精神支柱;在无阶级社会里,人人都能平等地获得最高档、最时髦的、象征崇高社会地位的商品。在这本书中,我们还认识了好莱坞的几位设计师,参观了几家品牌折扣店,并访问了几家网上奢侈品精品屋。

托马斯把引人注目的人物简介与敏锐的市场分析结合在一起,向我们描述了20世纪那些个人工匠们是如何摇身一变成为知名品牌的名称。她这样写道,量身定做的女性服装业因其高度个性化的特点,其业务发展必然受到限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行业的业务模式向具有无限利润空间的大众市场模式作出了让步。于是,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等设计师开始将自己的名字注册成商标,以便在销售非专有制造的产品时收取版税。不久,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又引进了左岸(RiveGauche)系列品牌,针对的是比较年轻的人群,价格更低。随后不久,“金字塔”模型便合乎时宜地涌现出来:真正的女性时装奢侈品位于塔尖,专门针对极端富有者;出自同一批设计师之手的成衣是专门针对中产阶级的;还有一系列范围广泛、普通人能承担得起的香水和装饰品,是专门针对大众消费人群的。

这种“金字塔”模型转而又为奢侈品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大型企业将分散的小型家庭手工业转变成了一种大规模的企业集团。例如,路易・威登现在就是LVMH(路易威登・酪悦轩尼诗)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LVMH是一个拥有50多个品牌的国际集团。如今,奢侈品已经趋于合并。奢侈品行业中60%的商业活动集中在35个品牌中,这些品牌中最知名的当属路易・威登、古驰(Gucei)、普拉达、乔治・阿玛尼、爱马仕(Hermes)和香奈儿,它们全都归属于独立的大型集团公司。路易・威登每年的销售额接近40亿美元,而其他品牌每年的销售额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每个品牌每年能捞进10亿多美元。

奢侈品:一个脆弱的自相矛盾

这场变革中的关键人物是法国企业家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h)。阿诺特在《福布斯》(Forbes)2006年世界富豪排行榜中名列第七,他是通过走后门进入时尚界的。1985年,当时身为一名退休商人的阿诺特想要寻找一项新的挑战,于是他便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正在苦苦挣扎的克里斯汀・迪奥品牌,并打算彻底改造时尚行业。如今,阿诺特经营管理着LVMH集团,该集团旗下的品牌包括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唐培里侬香槟王(DomPerignon)、娇兰(Pucci)、芬迪(Fendi)和唐娜・凯伦(Donna Karan)等。在收购克里斯汀・迪奥品牌之后的20年里,阿诺特垄断了全球奢侈品市场。2005年,LVMH集团的销售额达到了181亿美元,利润高达35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LVMH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利润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16%。

在将奢侈品引入大企业所在的商业世界的过程中,阿诺特对奢侈品产业的改变是不可磨灭的。如今,时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而易见,也更加广泛地接触到

了大众。你不仅可以在亚马逊网站上购买古驰手表、鞋子和钱包,还能在Target网站上买到杜嘉班纳(Dolce and Gabbana)香水;此外,Sunglass Hut网站上还出售宝格丽(Bulgari)、范思哲(Versace)、杜嘉班纳(D&G)、普拉达和佛莱格默(Ferragamo)品牌的太阳镜。当你候机时在机场购买奢侈品也变得轻而易举了,各家航空公司正在宣传推广多种旅游套餐,专门针对那些打算购物度假、买东西买到手软的购物狂们。1997年,LVMH集团的一名董事曾对《福布斯》杂志说过这样一番话:“奢侈品的享用是超越各个年龄、种族和地域限制的。我们的眼界已经开阔了许多,不再只局限于富人阶层了。”

但获得和享用奢侈品的便利性却突出了一个事实,即奢侈品已经不同于往昔。托马斯解释说,“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她在书中这样写道:“个人的沉溺与炫耀性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当今奢侈品行业的一大难题。”她还指出,奢侈品产业真正从事的活动逐渐变得不是生产真正奢侈的商品,而是要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假装质量能够继续保持上乘。

正因为此,尽管奢侈品产业利润丰厚,却受限于一个脆弱的自相矛盾之处。名牌商品曾经只为少数特权者所独有,如今已变成了任何人都能拥有的民主化商品,但是这样一个行业要想变得民主化,唯有失去自身的个性,从而也就会危及其经济可行性。奢侈品的神秘性必须能够超越市场的变幻莫测。正因为人们认为奢侈品可以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因为按照其字面含义,它的价值是永恒的、超越时空的),所以应对其制定一条不容改变的经济底线,即它的股票价值决不能下跌。

奢侈品必须保持相对高的价格。电脑、手机等昂贵商品降价时,我们便买得起了,这时我们一定会鼓掌称赞,但奢侈品产业并不是也不能按照其他消费行业的法则和惯例来运作的。手提电脑逐步降价意味着我们的主流文化正在吸收更大的技术能力,但奢侈品的同义词却是花费、开支。在奢侈品的世界里,廉价意味着劣质。当利润动机增强使得产品质量有所下降时,我们是否应该不介意?托马斯描述了这样一件事,2002年她花500美元买了一条普拉达的裤子,可第一次穿,裤子就裂开了。

品牌的光环

大众市场营销就这样永久地改变了奢侈品的含义、目的和功能。你依然可以以高价购买名牌商品,但你很有可能更多地是为买一个品牌而花钱,而不是为买一件奢侈品而买单。拥有和享用奢侈品已不再是一种私人的、难以磨灭的、带有特权性质的体验,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公众的、肤浅的、不断变化且极易得到的商品,这就意味着它不再是奢侈品了。今天,当我们为一个奢侈品品牌买单时,我们购买的已不再是一种体验,而是一种形象;不再是商品的质量,而是它带给我们的幻觉。总之,我们所买到的只不过是品牌的光环而已。

对于这一点,我们当然是非常明白的。每次当我们提及名牌物品并将其作为身份的象征时,我们都在承认这个事实,而奢侈品制造商也清楚我们明白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永远不知疲倦地将其品牌标识贴在商品上。LVMH集团设计师马克・雅可布说:“当你看到路易・威登的商品时,你会发现它是一件大批量生产出的奢侈品。路易・威登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标识隐藏起来,因为它本身就带点炫耀的味道。”托马斯在谈到奢侈品所展现出来的民主化前景时,可谓是剖析准确、一针见血。她这样说道:“以路易・威登为代表的奢侈品产业与麦当劳如出一辙,这个奢侈品产业的领导品牌拥有上百万傲人的销量,显然,它在所有的顶级旅游景点都开设有分店,而且通常距离麦当劳的门店很近。此外,它的标识也和麦当劳的金色拱门标识一样容易识别。”

我们在此想表达的主要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回到只有少数人能承担得起好东西的旧时代,而是说,我们应该警惕某些营销伎俩,它们企图利用的正是我们对于一种不可能的事物的欲望。这一不可能的事物便是:一个既能真正民主又真正具有专属性的奢侈品市场。

隐藏在奢侈品背后的许多神秘感都取决于一个设想:这些奢侈品都是由熟练的欧洲技工们手工制造出来的。但事实证明这种神秘感纯属子虚乌有。爱马仕已公开将其缝纫围巾的活儿外包给毛里求斯的工厂。路易・威登近日也宣布计划在印度开办一家制鞋工厂阿玛尼雇用了许多中国劳工。

以上这些品牌对于自己的行为可以说是诚实坦率的,但有些品牌,如普拉达,虽然声称自己不会将生产制造的活儿外包出去,但如果仔细查看某些普拉达的产品,就会发现“中国制造”的标签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巴宝莉(Burberry)有意把其外包的范围说得小一些,拉夫・劳伦品牌同样如此。一些奢侈品品牌的确是想方设法坚持在欧洲进行生产制造,可它们却依靠非法外来劳工降低成本。

廉价奢侈品的行情如此看好,以致假冒商品常常在主要的零售网点大行其道。芬迪、古驰、唐美・希绯格(TommyHilfiger)和路易・威登控告沃尔玛销售假冒其品牌的廉价服装和装饰品。好事多(Costco)也被人发现销售假冒商品,而亚马逊网站和易趣网(eBay)则更是成了臭名昭著的假冒伪劣商品倾销站。2004年,蒂芙尼(Tiffany)控告易趣网,声称该网站销售的蒂芙尼商品中有80%为假冒商品。2006年,LVMH集团也对易趣网提出了诉讼,理由是该网站销售的路易・威登和迪奥产品中有90%为假冒伪劣商品。

托马斯认为,总而言之,无论我们拥有的名牌商品是真是假,我们都是以过高的价格买下了这些粗制滥造的商品。她暗示说,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我们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在这个勇敢的新世界里,专屙胜变得民主化了,个人的身份得到了确认,甚至还会因其服装上的标记而得以提升。

这些奇怪的变化被1985年的影片《回到未来》(Baek to the Future)中的一个情节简明地表现出来。影片中的主人公马缔(Marty MeFly)被带回到1955年,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每个人都不停地叫他“卡尔文”(Calvin)。当他对此发出疑问时,却得到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回答:“噢,难道那不是你的名字吗?你的内衣上不是写满了这个名字吗?”

这句巧妙的台词也是对时光变迁的讽刺性评论,它表现了奢侈品品牌的大众市场营销所带来的微妙但又确实存在的文化变迁。中世纪时,青少年穿的汗衫上的名字只能是他自己的名字;而到了世纪末,内衣上的名字却将内衣的所有人(可以是任何人)与设计者混为一体,从而赋予了衣服主人一个借来的身份。在影片中的这个笑话里,这个男孩的名字就与服装品牌的名字混同起来了。

如今,随着经济紧缩,我们对奢侈品的控制也在紧缩。《新闻周刊》最近报道说,人们正在减小家居面积,但还保留着花岗岩台面板;有意减少惠顾星巴克的次数,但会购买蒸馏咖啡机在家里自制更便宜的极品咖啡。人们也在削减手表、珠宝和手提包等装饰品的数量,但真正的奢侈品却依然保持着稳定的销售额,因为它们向来是超越大众市场营销的。尽管近来金融市场不稳定,但蒂芙尼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二季度该品牌的单店销售额上升了17%。

篇6

所以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信念,我们加入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要做什么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他们的工厂进行此次的实践活动-—-—纺织有限公司。在制衣厂参观学习地两天时间里,让我对制衣行业有了大概地了解。制衣业作为制造业地其中一员,浓缩了制造业地普遍特点:以产品为中心来组织运作,而且更兼具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地生产运作方式:工人地劳动是价值地来源。而且晟佳地生产是贴牌(oem)生产,外商来样,企业按样版生产,所以,在这里还学到了一些国际贸易地知识。

的生产车间给人舒适地感觉:宽敞明亮,每个生产区之间、每台设备之间都隔开必定间隔,并装有“简易空调”(一种降温设备,即使是盛夏,室温也保持在二十几度)。这都是为了符合外商地要求——保障工人地基本权益。

作为制衣企业,缝纫机是最必要也是最主要地设备。经了解,才知道缝纫机可分为三大类,有平缝机、包缝机、特种机,而这三大类里面,每类又包含150种机。缝纫机主要根据不同地衣服式样和客户要求来配置,现在生产车间有300台左右不同种类地缝纫机。在另一边地辅助车间,主要进行验布、剪裁、剪线、整烫、包装(贴牌,挂商标卡)这些辅助工序,这里用到地设备分别有预缩机(预先对布匹进行缩水,以防止日后使用时缩水,主要用于高级衣服)、验布机、电动剪刀、整烫设备、验针机(检验出留在衣服上地针,防止扎伤衣服使用者)。

该厂的生产运作流程,成一个环形状,首先从厂房东边地辅助车间开始,然后转到西边生产车间进行生产,最后回到东边地辅助车间进行最后工序。当然,这只是正常情况下,大致而言地。由于时装制作地特殊性,其品种多、变化大、不固定、结构复杂,导致这个环形地内部经常出现工序间地交叉。而且有时会需要配合工厂外面地资源、工序来完成生产,例如:客人要求衣服上要刺绣上图案,那么生产到某部分必需停下来

,运到外面加工,然后再运回来再生产。可见,该厂以混合组织方式进行生产。

具体地介绍一下生产流程,首先是接订单。然后制衣厂地设计人员会根据客户带来地衣服样版,用电脑排版(考虑该如何制衣样,用料才最少),试制一件,根据试制过程中得出地方法结论,制出工艺技术图,以该图与客人商量、协商修改,当客人满意后,这份工艺技术图就定下来,不许再变动,成为该厂地“天书”、“圣旨”。接着就根据要求采购材料,材料五花八门,大至布匹,小至小配饰(如钉状地纽扣)。布匹运来后就要验布,这叫做“先前q”。然后合格布匹送到裁剪间用电动剪刀根据衣样剪裁成衣服不同部分,再对这些“细块”进行“查片”,即是“前q”。“查片”合格地“细块”送到生产车间开始主要地生产,期间要经过几次“中q”。生产完成后就到后整部门,即进行剪线、整烫、包装工序,期间要经过后q,合格地就进仓库,等待客户派人到厂进行最后验货。验货合格地,就可以签放行条,运输、交货。

所有工序中,工艺设计是全厂最最核心、要求最高地部分,而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牵连(见下图)。qc品质(quality)检验与车间生产关系更表现为:车间生产过程中每到一个阶段都需要qc。该厂将很大精力放在了qc上,对质量要求很高,可见在其竞争策略中,产品质(quality)量居于首位。这样做十分现实也是可行地。由于该厂做oem,不必担心供应链(制衣业已经成熟,有充足地供应)、库存管理(参观中发现库存量不大)和产品销售问题,所以他有大量精力投放在qc上,只要在成本许可范围内,将质量做到最好,就不需要担心其他问题了。

根据调查,的生产作业属于小流水作业。生产工人分为八个小组,每个组有一个师傅监督,全组人分工完成。衣服需要平缝地部分,统一由平缝工人完成,要包缝地部分由包缝工人完成,要缝特种线地就交由特种工完成。由于每件衣服要求不同,可以先做平缝部分,也可以先做其他部分,三大工种地编排有很大灵活性,每批货都不同,所以三大类缝纫机地摆放可以经常根据需要变动。通常一个缝纫工序完成后,就会有一次qc,检验合格后,直接进入下一个工序。各个工序所需地时间主要根据该衣服地式样变动,就单单以生产步骤来说,最简单地只要一分钟,最复杂地一个小时也不必定可以完成。通常一批货从客人下单到完成,要半年。采取小流水作业地原因主要是由时装地式样加上该厂客观情况决定地:时装工序短,交货期短,品种多,结构复杂,不固定,而且厂小人少,不可能大批量、用大流水方式去完成,所以小流水比较适合。

该厂主要出现的问题有:(1)人手不足。晟佳地最理想状态(要达到最大生产力)应该要配置500台缝纫机,但因为现在工人不足,所以现在不足300。该厂地生产量为每月8万件,但据了解,同规模地成熟地厂地总产量最少应为12万件,可见工人地不足对本厂影响有多大。我认为,除了继续招聘员工,还应该对在厂地缝纫工人培训,提高技能。从专业技校招聘必定量有专业技术地学生,让工人互相学习,使专业技能得到最大范围地利用。(2)排班问题,即是书本所说地mrp问题。该厂有时会出现闲忙不平衡地现象:有地工种要加班,有地工种却没事干。参观那天,烫整工人就没有上班,本来是昨晚刚刚赶工交货,所以今天没有工作。该厂地排班有问题,工序与工序之间衔接得不通畅,以致浪费了资源,造成空闲。(3)qc导致鉴定成本提高。解决方法:培养员工地“质量为本”地思想,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发现和防止质量问题地出现,不放过任何一个已发现地质量问题,不让有问题地衣服进入下一个生产工序,及时对问题进行补救。迅速发现质量问题地根源,有效减低因出错而造成地沉没成本,降低反复qc带来地成本。

篇7

创业的过程,无论是成功还是暂时的失败对人生经历而言都是一笔财富。现在不少大学生更希望能在实际的工作或实践中,通过有效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要立足校园进行创业,详细了解校园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一、校园市场的特点

1.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广播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和传播主要是靠同学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一个较为封闭但却活跃的消费市场圈。

2.容量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的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学生对商家和企业来说,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高素质的新型消费市场。

3.开发成本低。目前,企业在校园的竞争并非相当激烈,企业可以选择与校园社团合作互助等方式,比其在一般市场上抢占份额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4.集中性。校园市场消费集中,在校学生群体消费量大,所以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有效的信息传达也比校园外市场上更迅速直接。

5.延续性。校园市场是有未来导向性的,具有连续性。大学生群体是形成中国新生中产阶级和引领青年一族消费潮流的重要支柱,必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二、校园创业的案例分析

1.练摊:从校园开始

2004年9月刚来中原工学院报到时,孔德永和许多家境贫寒的新生一样,缴完学费、住宿费之后,兜里的钱不到800元。这些钱,父母告诉他至少要坚持4个月以上。学市场营销的他下定决心,找机会创业。

2004年11月,气温骤然下降,许多同学因为还没来得及准备入冬的衣物都挨了冻,一直想创业挣钱的大一新生孔德永灵光一闪,有了第一个点子卖手套。小孔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宿舍好友的赞助和支持,他带着东拼西凑借来的50元钱,趁周四下午没课去市区批发了30双漂亮时尚的手套。周末两天,在好友的帮助下,小孔卖掉了所有手套,还完借来的钱后,他赚了50元。

第一次创业成功后,孔德永信心倍增。冬天卖棉被,中秋卖月饼,黄金周搞旅游,新生开学卖生活用品,给军训新生拍照,学业之余每一次商机的成功捕捉,一点一点地增强了他的信心。一年后,孔德永已经攒下了1.4万元。

2.学以致用,搞活小饭馆

咱们学校的位置虽然比较偏僻,但附近4所高校有4万多名学生,而校门口的饭店数量还远远没有饱和,所以开饭店还是有可能赢利的。小孔暗自盘算。

与好友合计后,决定一起合伙创业。两人几经考察,将饭店选在了校门口附近的地下室 一间光秃秃的、连水电也没有的空屋子。开业当天生意还不错,可是,之后的两三天,饭店开始门庭冷落。

此时孔德永方知创业不易,他遂向自己所学的营销专业知识寻求答案。很快他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校园里散发。调查结果显示,小孔的饭店虽然开在校门外饭店相对集中的街道,但是由于是在地下室,没有明显的标识,参加调查的同学80%都不知道龙泉饭店的存在。

找到了症结所在,孔德永就开始对症下药,他们连夜赶制了霓虹灯和3.8米长的条幅挂在醒目处,以尽快增加饭店知名度;他还暗访周围的饭馆,制定比他们更物美价廉的菜品;挖空心思举行开业酬宾返代金券、过生日送礼物等促销活动,以招徕更多回头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孔德永的努力下,生意很快开始好转。半年后,孔德永把餐馆从地下搬到了地上,开起了东北家常菜馆。

三、学生创业营销策略的启发

1.市场商机的选择

方向一:智力服务领域。例如,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此类智力服务创业项目成本较低,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就可开业。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方向二:连锁加盟。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借助连锁加盟的品牌、技术、营销、设备优势,可以较少的投资、较低的门槛实现自主创业。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方向三:开店。大学生开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推荐商机:高校内部或周边地区的餐厅、咖啡屋、美发屋、文具店、书店等。

2.营销模式方面的启发

大学生创业可以借鉴的典型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体验式营销:体验营销是要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当咖啡被当成货物贩卖时,一磅可卖三百元;当咖啡被包装为商品时,一杯就可以卖一、二十块钱;当其加入了服务,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几十块至一百块;但如能让咖啡成为一种香醇与美好的体验,一杯就可以卖到上百块甚至是好几百块钱。增加产品的体验含量,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3)文化营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文化营销是难以取得长足发展的。将文化有机融进营销,就像将钻石镶进白金戒指,形成1+12的社会价值。

篇8

驾车护视康是一种新型的防刺眼产品,具有白天和晚上两用的功能。白天的镜片采用国内研发的偏光技术,在强烈的日照下和大雪弥漫的环境中使用,无论是直射、反光还是刺眼,偏光技术都能把强光转移,让驾驶者的视野清淅;晚上的镜片采用日本研发的夜视技术,不仅夜视面对车灯柔化明显,而且透雾性能能提升5米以上的清晰视野,晚上当对面的车灯直射时,司机完全不用躲避,夜视面会把强光削弱,司机能清淅的看到路面。在大雾天也能增加可视距离。

出租车司机驾车护视康

不到一月销售300套

33岁的刘海舜,广东广宁人,是一位出租车司机,离婚后带着6岁的儿子生活。虽然起早贪黑每月有3000左右的收入,但物价上涨和孩子用钱多,总是感到不够用。于是刘海舜在业余时间摆摊卖产品增加收入,但由于产品不对路,总是积压多,卖出去的少。后来,他在杂志上看到了驾车护视康产品,结合自己的职业,仔细了解产品功能后,他决定经销驾车护视康产品。刘海舜驾驶出租车多年,深知车灯和太阳光等对行车安全的危害,身边有车的朋友很多,他常常听到他们对“强光毒害”的抱怨。产品零售280元一个的价格,大家也容易接受。还没有进货,朋友们就预定了好几个。

根据自己的资金,刘海舜先进货50套,并和厂家签订了县级。厂家发货很快,第二天他就收到了货。预定的朋友拿到驾车护视康试用后都很满意,高兴地付了款,还答应给刘海舜介绍客户。根据厂家的详细的营销方案,刘海舜还给自己出租车公司的同事介绍驾车护视康,一些同事们使用后,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样,第一批货在朋友和同事中销售,很快就卖完了。零售价280元一套,除去成本和开支,净利润5680元,相当于2个月的工资。

为了更快打开市场,刘海舜除了在当地的电台、电视台做广告,还印了2万张宣传单采用地毯式派发,这些最直接的广告宣传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每天打电话来咨询要货的客户不断。因为业务发展需要,他还请了3名业务员到各个地方的汽车用品店、汽车美容店、加油站及与汽车有关的市场,进行推销和铺货。精美高档的包装和产品的实用性也是很被很多老板所看好,批发来做为商务礼品赠送。经过努力,有5家加油站和刘海舜签定了长期供货协议。不到一个月驾车护视康销售近300套,除去首次的广告费与其他杂费,纯利润有12460元。

回顾谭承武百万身家之道

谭承武,广西贵港人,现广西省总。去年10月与广州共富汽车用品厂,签订了广西的总。相信广大读者都认识这个成功的老人。

从一开始的零售,到汽车销售公司合作协议,开发商务礼品的渠道。两个月的时间谭老师已经销售了驾车护视康近1000套。接着发展下级商、经销商,现在平均每个月销售2300套以上,在今年5月份已经实现销售额百万元的目标。月利润在10万以上。“年薪百万不是梦,驾车护视康他成就了我。”每当有人问起他驾车护视康产品,他都会充满自豪地说!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驾车护视康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销售该产品有多种方法,只要您认真用心去做市场,就可以获得丰厚利润。根据总部提供的销售方案,一、可以采取先从身边的朋友试用销售。朋友们试用产品,反映效果好,就会爽快地掏钱买下了产品,同时把产品介绍自己的朋友。二、到汽车美容店、4S店推广销售。每到一家店,先送上详尽的产品介绍资料,等对方有兴趣时,就主动提出留下样品试用,并留下名片方便联系。如果老板正好有闲功夫,就邀请老板坐上自己的车体验一把。三、可以借用洗车店等地直销。四、可以跑单位做为礼品集团购买。五、可以采用在当地报纸电台做广告,招收二级商或经销商。驾车护视康是带给开车人安全的好产品,只要做好宣传,多下功夫,赚钱就不难!

相关链接:

驾车护视康产品推广以来,深受消费者和商青睐,全国各地经销商、商进货,有相当多的商已多次进货,新的加盟商在试销产品后也积极进货。本刊也收到驾车护士康的样品,经试用,能达到“滤光不挡光”的防刺眼效果。天气有季节之分,生意有旺季和淡季,但是强光不分季节,危险无处不在。用上驾车护视康,保护司机安全到家,经营驾车护视康,让经营者走上致富之路。

欢迎来电咨询,实地考察,合作共赢。

共富汽车用品厂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南55号

电话:020-23319606

篇9

一、存在的问题

(一)“转方式、调结构”和货币政策微调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存在次优化、非乐观的预期

目前,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已走出低谷步入复苏,城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回暖上升势头,微观经济主体借款需求主体强劲,但政策的调整有可能冲击像德州市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调查发现,货币政策微调下,各金融机构普遍加强了对信贷规模的控制,贷款审批更加严格。中小企业对政策的变化表现敏感,融资空间变狭小,调查发现,20家中小企业截至2010年3月共申请金融机构贷款44笔、金额43000万元,实际获得贷款26笔、金额26930万元,笔数和金额满足率分别为59.09%、62.63%,同比分别下降了9.7和13.5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在“影响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中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货币政策”、“生产要素价格体制改革”、“环保政策” 和“汇率政策”;在“企业面临的困难”中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应收账款增加”;拒贷理由中“信贷规模紧张”居第一位,“无有效资产抵押”居第二位,“企业所属行业属于要求信贷退出的行业”居第三位。为维持销衔接,中小企业融资加速向民间借款边界拐进。2008年、2009年、2010年3月的民间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分别为9.7%、10%、22.4%,中小企业融资形势不容乐观。

(二)融资渠道狭窄,信贷资金供给主体单一,旺盛的资金需求与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加剧

调查发现,德州市目前仅有2家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典当行等在县级层面也尚未设立分支机构,因此,中小企业非民间借款途径主要是金融机构,民间借款途径则全部为个人借款,借款人融资渠道选择性面临公平意义上的扭曲。同时,调查显示,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主体单一。2008年-2010年3月,20家中小企业共借款133笔,金额9.96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借款122笔、金额9.89亿元,分别占借款总笔数、金额的91.73%、99.30%,其余则全部为民间个人借款。由于贷款投放与企业需求差距较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内源性融资能力减弱,有的小企业为按时偿还到期贷款,往往提前2-3个月就要筹措资金,需要将80%的精力放在协调与各金融机构的关系上,以通过各银行间“串换”资金,防止贷款审批不及时,而造成资金链条终断,因此,1年期贷款的实际利用期限仅为9-10个月。数据显示,2010年1-3月,德州市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单位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势出现大幅下降。1-3月份,全市流动资金贷款增加27.75亿元,同比少增18.87亿元。调查中,中小企业反映,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突出,主要原因是企业订单饱满、原材料价格上涨、信贷规模控制。

(三)金融机构借款可接受担保财产失泛,企业在贷款获得过程中非利息财务支出负担较重

当前,信贷投放“量减价增”,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支持难度增加,贷款门槛趋于抬高,非民间借款多以保证、财产担保方式进行,且担保财产高度聚焦于企业不动产和机器设备。调查发现,中小企业2008年-2010年3月的非民间借款中,财产担保的59笔,占48.36%;第三方保证51笔,占41.80%;无担保、第三方与财产共保的各6笔,各占4.92%。从非民间借款担保财产种类分析,2008年-2010年3月,担保财产中,不动产的59笔,占75.64%;机器设备13笔,占16.67%;应收账款4笔,占5.13%;存货2笔,占2.56%。金融机构可接受担保财产的范围过窄,加重了企业非利息财务支出。调查发现,企业以土地、房产、设备进行抵押贷款,须经土地局、房管局、工商局等部门指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予以抵押登记后,方能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但在办理抵押评估、登记时普遍存在着费用较高问题。同时,抵押物的折扣率较低,造成企业贷款过程中的非利息支出增加,变相提高了金融交易成本。

(四)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过于宽泛,银行审查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难度较大

一方面,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过于宽泛,如德州市99.8%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使得关于中小企业促进政策涉及范围过广,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并未包括个体工商户,使得这类对创造就业、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群体,在政策优惠,特别是贷款政策倾斜方面又处于边缘化地位。另一方面,2009年12月工信部的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分(10分为满分),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产权结构混乱、经营行为短期化,内部管理水平低下,金融机构处于审慎经营考虑,不愿承担其放款风险。同时,《新巴塞尔协议》的规则将中小企业贷款划入了更高的风险类别,但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大企业的技术、市场、信息和资产规模,以及个人客户的终身连带责任保障,与融资市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进行合适的风险评估和定价补偿,加上企业法人与自然人在人格上的分离,审查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难度增加。

二、政策建议

(一)、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差别化

目前“转方式、调结构”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内生性增长的自觉要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很足,因此,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及时把握货币政策调整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为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根据中小企业对贷款成本比较敏感的现实,把握以数量型工具调控方式的尺度,松绑信贷规模控制,充分发挥贷款定价机制的作用,由市场机制来体现“有保有压”信贷政策,使资金自动选择配置到最有效率和潜力的行业或企业。

(二)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微观经济体的融资效率

银行作为中小企业最大的资金来源,应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降低微观经济体贷款风险的机会,逐步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方法,在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运营趋势的基础上,一是根据中小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和衰落的不同阶段对信贷需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信贷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二是创新还款方式,针对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贷款到期必须“先还后贷”造成的还款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建议政府设立还贷周转金,或允许商业银行和客户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对小企业贷款授信重新审查后,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无需签订新合同的方式解决。三是构筑中小企业非财务信息平台。鉴于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信息严重不对称,银行进行相关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大、成本高、放贷积极性易受制约的实际,建议地方政府组织工商、税务、供水供电、劳动保护、海关等部门汇总当地中小企业的营业税、所得税、商品进出口报单、就业人数等非财务信息,以电子或纸质媒介形式定期通报,供银行授信调查时参考。

(三)增加资本市场层次,发展新型贷款服务机构

当前中小企业、自然人的融资困境,集中体现了制度约束下的融资体制和结构创新的滞后,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和制度性冲突。一是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步伐,并按照5月山东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积极推进全省小额贷款提速工作;二是加快《反垄断法》的制定,逐步放开民间借贷市场,放松准入管制,尽快出台实施《放贷人条例》;三是立足功能视角,适应自然人小型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的特点以及中小企业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发展具有产权结构优势、低交易成本优势、市场效率优势、信息优势的民营金融结构,支持区域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四)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担保抵押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篇10

摘 要 本文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贷款风险加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消费信贷市场 信息不对称 贷款风险 博弈论

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消费信贷发展时间短,市场不够成熟和完善,贷款风险问题突出。

一、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已进入市场高速成长期,平均每年以160%的速度增长,占GDP总量的10.46%,占银行贷款规模的7.6%①。从目前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情况来看,由于它风险小、收益高,各家银行竞相积极拓展此项业务。但随着业务的展开,贷款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根据各商业银行的有关规定,个人消费信贷的不良贷款比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但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个人消费贷款的还款率一般为70%-80%,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样,贷款风险的加大就严重阻碍了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

二、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贷款风险加大原因分析

1.信用的缺失直接影响着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个人信用包括道德信用和资产信用两部分。道德信用指诚实守信的品质,它的好坏往往通过市场交易中的信用记录来反映。资产信用指个人拥有的包括储蓄、债券、股票、不动产等资产所具有的信用等级,它的高低由个人所拥有的资产的多少来决定,资产越多,信用等级越好。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个人消费的贷款风险加大,但是,关键原因还是我国缺乏以个人信用记录为主体的道德信用管理制度,以及以个人资产为主体的资产信用评价体系,这两种信用的缺失直接影响着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2.信息不对称是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中产生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产生是由于信用缺失,而信用问题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按照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在具体工作中,按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而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

我们以消费信贷市场为例,来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在信息上是不对称的,借款人本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水平最清楚,而银行对这方面的信息了解较少,商业银行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时,对个人信用的了解只是靠申请人自己提供的有关资料来进行判断,而我国居民收入透明程度和货币化程度低,存在很多非货币即实物收入,使绝大部分实际收入和名义收入相差很大。有关个人的信用信息资源分散在街道、公安、工商、医院等部门。居民在申请消费信贷时,可能故意保密某些关键信息甚至谎报有关信息,来骗取银行信用。由于信息传递不畅,银行对申请人填报的有关资料不能完全了解证实。银行与居民对有关信息的占有是不对称的,居民在最大化自身效用时,就可能会做出不利于银行的行为,从而加大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的风险。

三、从博亦论的角度分析如何降低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贷款风险问题

1.一次易的“囚徒困境”问题

如果交易双方是一次性买卖关系,那么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存在着“囚徒困境”问题。具体到消费信贷市场中,作为消费信贷的申请者(买方)的理性反映则是不遵守信用,欺骗银行贷款;作为产品的卖方(银行)则拒绝提供信贷产品,这样就严重降低市场的运行效率。

但是,信贷市场毕竟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为了获得社会福利,改变竞争规则是赢取博弈的根本出路。于是,银行为实现信贷市场较理想的均衡就需要做出以下的制度安排:使信用较差的客户进行伪装的成本一定要存在而且要较高,如果该成本高出信贷产品的价格,则信用较差的客户的欺骗行为将变得无利可图,只能放弃以次充好的打算,自然市场就能实现最理想的完全成功的均衡。

2.重复博弈在克服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

虽然通过加大欺骗者的交易成本可以较好的克服消费信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实现最理想的完全成功的市场均衡。但这种类型的市场容量毕竟有限。

博弈理论认为,通过重复博弈对信用建设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规范博弈双方行为,可以使理性经济人降低交易成本、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自私自利”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

而重复博弈之所以能克服“囚徒困境”问题,主要因为它从根本上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重复博弈使得博弈双方都在更大程度上了解了对方的信息,使得更多的私人信息变为博弈双方的公共信息。(2)重复博弈使得“以牙还牙”式的报复得以实现(威胁的可信性)。“以牙还牙”式的报复指的是博弈一方永远不先背叛对方,而且还会在下一轮中对对手的前一次合作给予回报,但它也会采取背叛的行动来惩罚对手前一次的背叛②。

注释:

①吴东喜.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特约文稿.2008.7.

②朱红云.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措施.南开经济研究.2008.5.

参考文献:

[1]吴东喜.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特约文稿.2008.7.

[2]龙海明,邓太杏.消费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求索.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