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4 20:0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本文节选自台湾女作者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这篇小说是以作者的童年生活为原型,描写了一个孩子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波折后,最终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小孩子,而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本文重点描述了父亲的形象,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对父亲的爱.伴随着这种爱,英子告别了她的童年,走向了成熟.让我们追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这种爱,追寻作者告别童年的脚步.

学生浏览全文后回答

二,整体把握

速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几次写到了爸爸的花?(读相关部分)

对花的描写起了什么作用?(象征爸爸身体,贯穿了全文)

在这些描写中又写了哪些事,引起了哪些回忆?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分段)

"我"的襟上别着爸爸种的夹竹桃.

一(1-12)爸爸没有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在毕业典礼上想起了昨天去医院看爸爸的情景.

二(13-31)"我"回忆起过去因为懒惰而受到爸爸惩罚的事.

院里的花今年都还没有上麻渣,因为爸爸得了重病.而平时爸爸最喜爱花.

三(32-34)"我"想起院里的花今年都没有上肥,而爸爸平时最喜欢花了.

四(35-53)毕业典礼上,"我"想到自己是个大人了,又想起过去爸爸让我单独去汇钱的事.

爸爸的夹竹桃的枝子垂落了,而石榴也掉了好几个.

五(54-67)爸爸的花儿落了,"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学生齐读

讨论回答

三,探究写作思路

本文的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实际上具有两层含义,是哪两层含义呢?(一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禀花的爸爸的辞世.)

贯穿全文的线索不仅仅是对爸爸爱花的描写,还有一条什么线索呢?(毕业典礼)而作者在描写中又插入了一系列的回忆,这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插叙)

而这些回忆的展开以及下文的事情在文章的开头都有伏笔.

英子回家后得知爸爸死讯时,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和安静.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与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句话相对应)

学生单独回答

第一段写爸爸对她说的话,还和下文的哪些事情相对应?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回忆起爸爸叫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回忆起爸爸惩罚她赖床不起,使好明白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的.

作者用爸爸爱花和毕业典礼这两条线索贯穿全文,并且采用插叙的手法,在其中穿插了一系列的回忆.而这些回忆和描写都是由爸爸的一席话引起的.作者采用这样的思路是为了起什么作用呢?

(文章结构清晰而又波澜起伏,内容丰富而不混乱,更加深刻地体现了对父亲的爱)

学生自由回答

四,字词

肿胀(zhǒng)(zhàng)叮嘱(dīng)(zhǔ)恐惧(kǒng)(jù)骊歌(lí)告别的歌.花圃(pǔ)襟(jn)挪窝儿(nuó)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这里指起床.鸡毛掸子(dǎn)耻笑(chǐ)鄙视和嘲笑.咻咻(xiū)(xiū)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玉簪花(zān)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通过这些线索写了哪些事?

学生单独回答,其它学生可以补充

二,分析重点段落

在回忆的事件中,写的最详细的是两件事,爸爸逼"我"上学和爸爸让"我"一个人去汇款.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两件事刻划爸爸的形象.

阅读第二,四段,完成下列问题:

读22,23,28,29四个小节,两者体现出的爸爸的形象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的描写显得矛盾吗?(既严厉又充满爱心)

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影响?(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单独去汇款这件事对"我"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使"我"有勇气闯过困难,感受自己长大了)

阅读全文,归纳一下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长的历程.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来了.很重感情,特别爱花.

"我"在爸爸的管教下克服了懒惰的毛病,在爸爸的鼓励下有了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爸爸话语的激励下最终以成人的姿态镇定地面对爸爸去世的恶耗.

作者在文中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具体的事情,用细致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长的过程,这些描写将感情表现得深沉而含蓄,值得大家深刻体会.

三,文中的伏笔

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去世,但文中处处有伏笔,阅读全文,找出这些地方来.(见教参)

这种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学生自由发言

篇2

[关键词]阅读技巧;少教多学;主动学习;写作思想

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总是会滔滔不绝地讲。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试图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少教多学”的阅读模式,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一、“少教多学”模式对语文阅读课堂的影响

“少教多学”是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提出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路。少教不是不教,而是有选择地教,教师教的是阅读的思路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认识文章,而不是对文章的具体分析,把分析、感悟的过程留给学生,并且适当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提示,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师生间的交流。学生根据教师教给的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自主发现文章的主旨、蕴含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将语文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在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对语文教学具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1.实现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枯燥沉闷的气氛。在以往教学中,受到课堂时间与考试压力的双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更侧重于结果的传递,教师将整理好的篇章结构、主题立意、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教给学生,反而使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采用“少教多学”的方式,教师教得有收有放,学生学得有兴趣,有动力。

2.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发展

通过“少教多学”,教师将阅读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心理与阅读需求。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较为成熟,开始尝试独立地认识世界,尤其是在有了字词以及篇章结构等知识的积累后,学生面对文章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且希望表达,希望被关注。“少教多学”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展示自己,满足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心理。

3.有助于实现以生为本的目标

“少教多学”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采用“少教多学”的模式,能够促使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生知识变为教学生如何学,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有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初中语文阅读“少教多学”模式的构建

1.转变教学思路

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少教多学”,首先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接纳、认可这种模式。为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灌输式”“教师为中心”等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的转变不仅要求教师紧跟新课改的教学思路,更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大胆尝试。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教学生如何阅读,而不是针对某篇课文的解析。教师的“少教”,就是要减少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有阻碍的内容。

2.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

教师要给予学生多一些的表达机会,包括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按照教案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一些句段的认知、文章主题、中心思想的分析都有固定的模式。新课改的形势下,要求学生对文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空间,自由地交流与讨论。除了就课文的中心思想展开讨论外,教师可以提一些较为边缘化的问题。例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英子和爸爸的角度分析当时人物的心情;学习《伤仲永》后要求学生对仲永进行评论,这种问题在考试中可能并不会涉及到,但可以作为阅读的一个切入点。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的文章和书籍,带领学生共同阅读与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3.为学生阅读提供帮助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介入到学生对具体文章的赏析中,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上的帮助。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情景的创设,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借助朗读烘托感情,实现情感带入。除了创设情境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作家的轶闻趣事、创作中的小故事或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寓言传说,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山海经》的一些故事等,都可以作为讲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4.课内外阅读联动

在“少教多学”的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语文教学,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形成课堂内外的联动教学。延伸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如对原有课文进行延伸,或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宜阅读的作品,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记阅读笔记、写读后感、阅读心得、摘抄、批注等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情况与同班同学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向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习惯,或者是近期的阅读情况。如在一次阅读交流中,我将自己读过的《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推荐给了学生,后来很多学生进行了反馈交流,表达了自己对文章中所描述的亲情的看法。阅读与作文向来是分不开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或者在班级设置一面“阅读墙”,让学生随时留言交流,像微博一样,形成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

5.掌握评价技巧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参与者,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适当、中肯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评价技巧,切忌“一刀切”或“直接否定”,而是要给予学生多些鼓励。初中生的好胜心和好奇心非常强烈,教师的一些鼓励和赞扬,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成就感,满足他们的上进心。在阅读评价中,教师要侧重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中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见解。教师的一句评价,可能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影响,有助于阅读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陶行知曾说:“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单纯的教,而是教学,是教学生去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不必像过去那样直接将阅读的技巧和内容全盘教授给学生,而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感悟,能⒃亩恋姆椒ㄓ爰记闪榛畹卦擞玫较乱淮卧亩裂习中,做到学以致用,从而真正提高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孔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分析[J].课外语文,2013,(12).

[2]于虎琴.让学生在文化之水上泛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化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0,(17).

[3]王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23).

[4]郭艳菊.再探“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