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纷争范文

时间:2023-03-22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秋战国的纷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3、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4、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篇2

一、遵循考纲,以不变应万变

在当前阶段,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备课本、做习题、搞题海战术。每分每秒的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宝贵的,而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相对来说又比较琐碎。

因此,对于高三学生尤其是我们艺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在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准备一本《考试大纲》,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规定的指导思想、能力要求和知识点来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还可以弥补特长生由于进行专长学习而耽误的时间。比如: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考纲要点包括: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先秦时期的文化。在考纲的指导下,学生的复习才能真正把握要点。

二、夯实基础,融会贯通,中西结合

这一点是历史复习备考永恒的话题之一。历史学科与所学其他学科完全不同,不管解决试卷中的什么问题,回答什么类型的考试,都要用史实说话,因此,必须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一个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将教材表述变成自己能灵活运用的具体的史实,从容地面对高考。

1.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历史知识

例如: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经济上,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形式上,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民族关系上,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的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要依据历史教材提炼基础知识,发挥历史教材的最大作用

比如:对于百家争鸣要把握其概念、出现的原因、主要学派以及这一局面结束的必然性。

三、科学训练,提升高考答题能力

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是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的能力是练出来的,所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否得以提升,取决于日常的具体训练方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善于把握和质疑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要善于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精选精练习题,讲究效率,加强针对性,同时注意拓宽思路,及时总结和反思。

四、关心现实,巧学历史

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已成为趋势,但是,历史毕竟不同于政治学科,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历史的过去性。对于现实热点的复习和把握要注意:既要重视对与时政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归纳,更要注意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明确其现实意义;要注意对时政热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分析,并形成规律性认识。

篇3

笔者集合近几年的管理咨询实践经验发现,集分权很难有均衡的稳定状态,但是可以围绕均衡状态上下波动。通过梳理对集团化企业管控中的集分权问题的解决思路,发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分权为主基调的,要注意分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控问题;一种是以集权为主基调的,要注意集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积极性下降问题。我们以历史借古喻今,论述第一种情况。

大禹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世袭还是禅让有争议)标志着国家治理从以人为核心的民主式转向以君主为核心的专制式(民主与专制仅是相比较而言),而中华企业这个大集团也从比较注重能力的民主选拔方式,转向注重资格的世袭选拔方式。

正因为这种从民主衍生而来的专制带有天然的基因,才会导致后来春秋战国的混乱与纷争。春秋战国是中华企业在寻找“集中”治理方案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的必然经历。在乱的过程中寻找“集中”的解决方案,最终被完成大一统的秦国找到。

自夏至西周的国家治理方式,崇尚天下共主、封邦建国。天下共主受到普遍认同,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理念上相信君主是上天的授意,愿意接受君主的分封。最初的君主也确实有“能力”让人信服,尽管一些后来的世袭君主并不具备让人臣服的能力,但是人们已经在理念上习惯于接受君主的管理。正是在这样强大的文化背景下,夏至西周的国家治理结构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那么从西周到东周,究竟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导致集团管控失效,导致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混乱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使权力分配者即君主的自身实力不足,最终导致了集团分崩离析。

“礼乐”的灌输与执行不够。那个时候的“礼乐”就是大周公司的共同纲领(含行为规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企业文化,更重道德,不重法制,没有达到“法”的高度和境界。“礼乐”的核心是宗法制,规定了周天子与被分封的诸王的上下级关系,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这个理念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遭遇到不断的挑战。例如,诸侯每年要来觐见周天子,随着周天子的失势,诸侯中也有不来朝觐者,并且没有舆论压力;分封本应该是天子自上而下的权力,居然出现了逼封甚至自封的情况,周天子也无计可施,其威仪不断遭到挑战。

“礼乐”的强制性与约束力不足。周幽王废除基于“礼乐”所定的太子,表明统治者对“礼乐”的破坏。既然周幽王破坏了共同纲领,诸侯王也上行下效。之后,因弑父而上位的周平王,又严重违背“礼乐”之规,在诸侯王相信共同纲领的人数比例还比较多的时候,难以得到更多诸侯的认可。

井田制和分封制限制了君主实力的扩张。京畿面积有限,又不断被外族侵扰,面积越来越小,人口、粮食、军队都无法增加,反而不断萎缩。而分封出去的土地便再也拿不回来,尽管有资料显示,“礼乐”规定诸侯如果履职不当,可以收回分封,但是对此的记载比较模糊,笔者没有搜集到被撤封的案例。

诸侯做大而君主却无法获利。诸侯的土地、人口、粮食在不断增长。新开垦的土地没有记录在周天子的账上,成为了诸侯的私产。诸侯在做大,而周天子不知情;诸侯变得富裕,而周天子不但没有获得超额利润分享,就连本来应该上缴的“公粮”也打了折扣。

以上原因中,除了京畿经常受到外族侵扰而面积缩小有点儿天灾的味道之外,其他几个原因都是人祸。看起来是“礼乐”与井田制、分封制平分秋色,各占两票,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礼乐”,看起来似乎是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命题背道而驰。当然,历史已经给出的答案是经过春秋战国的混战及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最终通过郡县制,升华到中央高度集权的治理模式上来,较此前夏、商、周的集权更胜一筹。

从集团管控的视角,为什么说“礼乐”才是问题的关键?井田制和分封制得以执行的理论依据是“礼乐”。分封本身就是极大的分权,“分”的前提一定有“集”存在,才使得分是有基础的;“集”的存在本身就是高于“分”的。在“礼乐”成文之前,井田制和分封制就已存在,说明这种理念是被认同的,“礼乐”只是把理念更显性地表达出来。

给予极大的分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实施分权的主体――“集”的地位不发生动摇,就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但是随着时间推进,人性中的私心、叛逆等各种因素,也在不断尝试着破坏“礼乐”,以观其反应;天子们对于这种试探既没有给予严厉的反击,也没有给予温和的引导,而是任由无原则的行为肆虐,最终导致“礼乐”的公信力不再,治理的逻辑基础遭到倾覆,天子不再具有天下共主的威信,反而是谁造反谁得益。这是上文讨论的“礼乐”的灌输与执行不够,“礼乐”的强制性与约束力不够。如果“集”的地位不动摇,就乱不了。

还有一个辅原因,“礼乐”没有与时俱进。我们不能要求周公旦先知先觉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并写进“礼乐”,而应该是当出现尚未囊括进“礼乐”,但是已经威胁天下共主及分封制的情况出现后,及时增补“礼乐”,以维护天子权威。例如,对于不来朝拜天子超过一定期限的诸侯,怎么处理?分封后履职不佳者怎么处理?新开垦的土地如何分封?封地增加,进贡数量如何挂钩?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礼乐”既包含一种治理得以存在的逻辑,是理念层面的;“礼乐”也包括支持逻辑得以实施的基本规则,是法制层面的。另外,“礼乐”还具有动态性。实施分权者要掌握住制定、执行、监督、裁决、修改、完善“礼乐”的主动权,才会分而不乱。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时期,就是旧的共同纲领被打破,新的共同纲领尚未形成,基本对应我们所说的企业二次创业阶段:一次创业的系统思考不能支持下一阶段,二次创业的系统思考尚未形成或确定。

篇4

关键词:青铜壶;西周;春秋战国

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081-02

青铜壶主要用以盛酒,《诗・大雅・韩奕》云:“显父饯之,清酒百壶”。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铜质圆壶和扁壶内就盛有酒,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的最古老的酒[1],这表明了青铜壶的主要功用是作为盛酒器。青铜壶跨越的时间极长,造成了其多样的形制特点,或长颈,或短颈,或直口,或微侈口,或贯耳,或铺首衔环,或圈足等;腹部形状亦可分为六类:椭圆腹形、圆腹形、椭方腹形、方腹形、扁鼓腹形、瓠形。

青铜壶始见于以尊神著称的商代青铜器中。商人重视酒器,故殷商时期出现了很多的盛酒器、温酒器和饮酒器,如:壶、方彝、尊、爵、角、觯等。而在这些青铜酒器中,唯有青铜壶延续的时间最为久远。殷商时期的青铜壶拥有其特定的形制,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先壶,就是此时期青铜壶形制的主要代表。先壶,器形扁圆,微侈口,短颈,无盖,垂腹,颈两侧有贯耳,下附圈足。颈、腹、足各饰兽面纹。腹内底铸一字铭文。这件神秘奇异的青铜壶便是当时典型的盛酒之器,从其主要的形制便可知晓:下垂的扁圆形腹和腹下部附有的圈足符合了对稳定性的追求,颈两侧的贯耳是为了提系方便而设。

到了尊礼的西周,食器占据了主流地位,酒器却已不再流行。酒器不再流行的原因在于:西周初期,周王鉴于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曾严厉禁酒。如《尚书・酒诰》所说:“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2]因此,青铜酒器的种类与数量大大减少,尤其是温酒器爵、角及盛酒器尊、方彝等大为减少,到了西周中期以后已很罕见,唯独青铜壶还保持着强大的活力。

西周早中期的青铜壶较殷商时期而言,除了在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变化,形制方面基本沿袭了殷商时期的传统形制,多为圆形腹壶。如扶风庄白出土的青铜壶就沿袭了此形制,圆形腹,圈足形捉手,颈两侧为贯耳,圈足,腹身为云状垂鳞纹。又如十三年疒兴壶,处于西周中期到西周晚期的过渡阶段,既保留了西周早中期的基本趋势,又发扬了西周晚期的特色。其基本形制为圆形腹,长颈,圈足形捉手,颈两侧为兽首衔环,圈足,颈部有长篇铭文,腹部纹饰为北方地区特有的十字条带纹。而自西周晚期开始,青铜壶便一改商代的传统形制,主要体现在变传统的圈足形捉手为花瓣形捉手,将贯耳改为兽首衔环。西周晚期的青铜壶有椭方形壶与长颈圆壶二型,腹最大径均靠下,仍有倾垂之势。圆形腹壶整体形制并无多大改变,唯耳部有小半环兽耳和大半环兽耳之分,但是椭方形壶的形制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受中国古人“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西周青铜器在造型上注重方与圆的和谐关系,直线与曲线交叉运用,更好地展现了器物的力度和美感。《周髀算经》云“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是说最初的圆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圆与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无方就显不出圆。方正的造型挺括周正有威严之感,圆润的造型则体态优美给人柔顺之感,周人准确地把握了这两种形式的特点,在挺拔向上的直线中合理地加入舒畅、轻快的曲线,加强了器物的形式美感,既有庄重威严的礼制色彩,又有典雅细腻的艺术趣味。椭方形壶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传世有铭之颂壶就是椭方形壶,其捉手虽仍为圈足形捉手,但双耳已改贯耳为兽首半环形耳衔环。也有捉手作波带纹形的青铜壶,像梁其壶的捉手就是波带纹形捉手,是莲瓣形捉手的前身,并且耳是一对兽首衔环,为象鼻耳,极其具有写实性。还有1966年湖北京山宋河坪坝苏家垅出土的有铭青铜壶―曾仲游父壶,其体型扁方,长颈,有盖,盖上有高耸的莲瓣形捉手,壶肩有两个兽首衔环,颈腹均饰波带纹。通过以上三件器物,可以将西周晚期的青铜壶形制总括为:方椭圆形腹或长颈圆形腹,有盖,盖为圈足形捉手,或波带纹形捉手,或莲瓣形捉手,颈两侧有兽首衔环,间有双环耳和贯耳出现,下附带高阶的圈足。

春秋战国时代是传统社会发生结构性剧变的时代,政治上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周王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战乱不断,这些历史性的变革自然也会在代表统治者地位的器物上有所体现,故青铜器便成为统治阶层竞效奢侈,炫耀地位、权势和财富必要的陈设。与此同时,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势必也会对青铜器的铸造和发展产生影响。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中铁器的出现和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渐渐地,铁器取代了青铜器,成为主流的实用器。同时,诸侯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青铜器的铸造和发展,列国铸器增多,但周王室铸器却数量减少且质量下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势必使传统青铜礼器的铸造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春秋早中期青铜壶的形制基本延续了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如秦公壶,其在造型和纹饰设计上,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颂壶都极其相似,椭方形腹,垂腹,有盖,盖作圈足形捉手,兽首衔环。颈部饰波带纹,腹部饰交龙纹,腹中饰有一高浮雕螺形角的兽首,身躯向两侧展开,与四周的龙纹反复交缠,圈足饰窃曲纹。通器形体硕大,形制庄重,纹饰瑰丽。但是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附加装饰上便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比如:在莲瓣形捉手上附加一立鸟;一改之前流行的贯耳或兽首衔环为伏兽(回首龙)形耳;圈足下偶有加两伏兽以支撑壶体等。这些变化表明了青铜壶已不再只是作为一种实用器或礼器,而是为了彰显统治者自身地位和炫耀财富。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中出土的莲鹤方壶极其具有代表性,形体巨大,可谓“壶中之王”,器高122厘米,宽54厘米。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椭方形腹,重心在下腹部,有盖,双耳,腹下附圈足,圈足下饰有两伏兽以支撑整个壶体。器身上下遍饰各种附加装饰:壶体四面饰相互纠结的夔龙纹,布局均衡对称;器颈饰浮雕细镂孔的两条龙为器耳,龙作回首,卷尾形,具有一种“凌于云气”“入于深泉”的雄伟气魄;器四角各铸一似龙形的怪兽;环绕盖沿铸镂孔莲花瓣两层,中有一块铜板,板上铸一只亭亭玉立的仙鹤,展其双翼,嘴微张,引颈欲鸣;圈足下有两只作吐舌状的伏虎以支撑壶体。这些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之精湛和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常以立体写实的鸟类动物作装饰,例如河南辉县出土兽带纹鸟盖壶,江苏涟水出土几何纹立鸟壶,但这两件壶上鸟的形态,都不如莲鹤方壶上的立鹤,后者的形体、神态更为生动。盖顶那只振翅欲飞的仙鹤,曾被宗白华先生称之为“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时代。”[3]郭沫若先生在《新郑古器之一二考核》中写道“此器虽无铭文,然其花纹图案即已显示其时代性……此壶全身均浓重奇诡之传统花纹,予人以无名之压迫,几可窒息。乃与壶盖之周骈列莲瓣二层,以植物为图案,器在秦、汉以前者,已为余所见之一例。而于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翔其双翅,单其一足,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余此乃时代精神之一象征也。”[4]从二位先生之描述,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莲鹤方壶不仅仅是这一时期郑国青铜器的典型代表,更为重要的它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象征。莲鹤方壶上的莲瓣装饰,在以饕餮、夔龙为青铜器主要装饰的商周时代,是基本上见不到的。莲鹤方壶不仅工艺精湛,而且整体造型恢弘气派,艺术构思巧妙新颖,尤其这种将植物与动物形象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装饰作风,也是在春秋时展起来的。例如,已知的有鲁大司徒铺与龙耳莲瓣簋等,器上都有莲瓣装饰。这件莲鹤方壶的形制是此时期的一典型代表,其器底与器身的龙与兽和盖上的鹤,都是采用了分铸法,这才取得凝重而活泼的艺术效果。这件伟大作品的出现,正体现了春秋时代推陈出新的文化底蕴。到了春秋晚期,青铜壶的形制较之前并无多大变化,但以圆腹形壶居多,盖有作莲瓣形捉手的,也有盖上饰三小环钮的,偶有饰铺首衔环的器物出现。此时期,壶身以带纹等纹饰划分出多个单元,此类壶占据了青铜壶中的主导地位,有带索龙纹壶、鸟兽龙纹壶等。例如鸟兽龙纹壶,此壶圆体,宽颈,深腹外鼓。器物主体纹饰是人首鸟体的怪兽和龙相互缠绕。但是耳和盖已不见,所以不能准确说出其耳和盖的形制特点。

战国时期则以圆形腹壶为主流,并且出现了方形腹壶、扁鼓形腹壶和瓠壶,其腹两侧的耳多为铺首衔环,盖上饰有三环形钮。战国早期青铜壶的形制延续了春秋晚期的形制特点,基本上为圆腹形壶,又可进一步分为垂腹圆壶和鼓腹圆壶两类,耳多为铺首衔环,盖上多有三环形钮。垂腹圆壶为西周时期旧有形态的延续,鼓腹圆壶则为春秋晚期出现的新器形。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联禁对壶是战国早期青铜艺术的重要作品,为垂腹圆壶,颈两侧有伏兽耳,圈足,两壶直接放置于长方形的禁座上。这两件青铜壶的形制基本与春秋后期的相同。圆形腹壶到了战国晚期便自名为“带”,《说文解字》云“带,酒器也。”[5]例如陕西咸阳塔尔坡出土的安邑下官壶,圆口,腹两侧有铺首衔环,腹圆鼓,盖圆顶有三环钮,颈部细长,此形制与战国时期青铜壶的主要形制完全吻合。战国早期同时也存有扁鼓形腹壶,此类器物一直沿用到汉代,俗称扁壶,又自名钾、柙,漆器自名为带。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战国镶嵌红铜扁壶,形制特点为腹部横截面呈椭圆形,正、背两面平,两侧圆曲,肩部饰有铺首衔环耳,圆短颈,长方形矮圈足。口沿下部为三角蕉叶纹,腹部以长方形分割出多单元,各单元内填满羽翅纹,并镶嵌有红铜。这件镶嵌红铜扁壶便是战国时期扁壶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战国中期开始出现方形腹壶,到了西汉自名为“钫”,《说文解字》云:“钫,方锺也。”[5]此类器物腹部横截面为正方形,口、足形同,颈较细,鼓腹,四隅有棱,腹壁呈弧形,双兽面形铺首衔环,平底,圈足。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陈璋方壶便是其中最为精美的一例,该壶方形,长颈,圈足,肩两侧设铺首衔环耳。器身饰图案化的龙凤纹,足饰图案化的凤鸟纹,属战国中期器。

战国晚期,秦地出现了特有的蒜头壶,圆鼓腹,细长颈,周身无任何装饰,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壶口为蒜头形。蒜头壶虽为秦国常见之器,而曲颈壶却并不多见。出土于米脂官庄的战国晚期曲颈蒜头壶高三四厘米,小口,口呈蒜头形,曲颈,壶身作扁球状,下有圈足,现收藏于陕西省米脂县博物馆。

一直延续到汉代的青铜壶只有方形腹壶和扁鼓形腹壶二型,其二者虽形制未有改变,却更换了名称,方形腹壶名为“钫”,扁鼓形腹壶名为“}”。可见它们只是被当时社会视为日常用具而已,早已不复礼器的属性。

综上所述,从壶的形制上断代有明显的线索可寻:一是壶无盖者为商,有盖者为西周后期,莲瓣者多为春秋;二是贯耳早,兽首衔环自西周时期开始流行,铺首衔环和环耳盛行于战国时期;三是椭圆体为商,扁圆体为西周,圆角方体为春秋,圆体为战国。可见,通过青铜壶的盖、双耳、口、颈、腹和底的形制特征可大致鉴定其所属的时期以及相对区域归属。

参考文献:

[1]金.龙耳莲鹤铜壶[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1):85.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80-382.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2.

篇5

笔者在教学《和抗击沙俄》时,通过复习曾学习过的关于台湾的历史知识——早在公元230年,东吴君主孙权也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被他们称为“夷洲”的台湾,这也是历史上有书为证的中国王朝第一次与台湾的联系。而在元朝时,则在台湾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这说明了台湾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荷兰殖民者的占领行为属于领土侵犯,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和的完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了台湾,使台湾回归了祖国的怀抱。通过已学知识的回顾,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台湾的历史有了完整了认识,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图像导入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图像、照片、录像等形象有趣的教学材料,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实践表明,相对于长篇大论的文字内容,形象直观的图像更能让学生接受,在课堂导入阶段运用图像导入法,能有效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记忆,进而到达深化主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教学《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在新课导入阶段与学生谈论了历史剧《康熙王朝》,其中的一个片段:康熙皇帝为孝庄太后展示了一幅清朝的疆域地图,学生们纷纷表示对这一片段影响深刻。这时,笔者在黑板上挂上了“秦朝疆域图”和“汉朝疆域图”,让学生们观察对比,然后笔者从秦朝开始,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疆域,随后讲述了汉朝统一后的疆域。通过对比与讲述,使学生明白了在汉朝时期,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已是汉朝的统治范围。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汉朝时期西域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之中。

三、故事导入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沉淀了不胜其数的传奇人物和形形历史故事,而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使用讲故事的方法作为课堂导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时,笔者在新课导入阶段为学生讲述了“烽火戏诸候”,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了解了周幽王自食其果最后被杀的历史过程,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时候,笔者将课堂导入正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纷乱,分裂时间最为长久的时代之一。时势造英雄,这一时期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著名人物和壮怀激烈的历史事件,如励精图治,最终九合诸侯、成就霸业的齐桓公;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报仇雪耻的勾践;还有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最终葬身疆场的赵括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色彩斑斓的历史时期,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就这样,通过故事导入,成功的将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

四、总结

篇6

“师傅,武当山最近经常派人前来挑衅,圣火教的尊严不容侮辱,请教主立刻下令,让我带领全体火生以上教徒去武当山教训教训这些无名小贼。”

“且慢!教主。武当派立足江湖已有数百年,无论是人气还是威信都要胜我们圣火教一筹。如果我们贸然行事,势必会造成两派纷争,到时候,如果少林,峨眉两大派前后夹击我们,我们的处境就会非常的危险。”

“东方乾!你这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嘛!”

“如果你说我说的对策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那么你来说,我洗耳恭听。”

“够了!现在不是内哄的时候!如果我们窝里反,敌人就会抓住我们的弱点,攻击我们。难道你们想让我们圣火教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吗?”

一语刚落,议会厅立刻鸦雀无声。

“正儿和乾儿说的都不错,不错,我们既不能内哄,也不能与二大门派为敌。我们圣火教欧阳东方两位祖先创立了我们圣火教,我们不能让圣火教砸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那那那师傅,那我们就一直这样忍下去吗,这样会让江湖同胞耻笑的。”

篇7

在历史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展开形式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及教师的自我对话等形式。在真正对话的历史教学中,其需要多种对话形式交错进行,互相促进,才能充分体现对话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由于对话教学的理念及对话精神在每一种对话形式中的渗透,是与教师、学生、文本、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等要素息息相关的。基于此,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功能及作用,应从对话教学的构成要素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教师转变

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观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开展的成败。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对话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达到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境地,其着力点应放在教师身上,应注重教师教学观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主要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传递为主要形式,注重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但在片面追求知识存量之中,无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由于对话教学实践价值是回归教与学的本质,要求教师摒弃旧的传统教学观,在对话教学中,教师需要新的对话教学的教学观,通过自身的成长经验与情感体验,才能与学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

2.环境创设

历史教学中对话教学环境的创设,是指对话教学开展的场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及人际关系等。根据教学对话的特点,应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然而,在软环境创设方面,应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构造对话型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在对话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善于追问,如讲解《春秋战国的纷争》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应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孟子曾经说过‘春秋无义战’,你同意这个说法吗?那么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战争呢?”通过对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二是学会倾听,尽可能明白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对学生所表达的意思而自己又没有表达出来的加以阐释,使学生处于一个民主平等、富有对话气氛的课堂情境中。

3.教学评价

其是促进教师、学生发展及改进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在评价方法上,应注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相结合,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及学生自我评价的相互结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从而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4.学生实践

在对话教学中,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即使教师讲解了较多的知识,学生反应冷淡,真正的对话也无从谈起。因此,在历史对话教学中,为了提供的对话技能,应从课本预习、倾听、提问和反思等四个方面予以重视,以保证历史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总结

篇8

战国镶嵌兽首形鼓座铜饰,1978年出土于淮阴高庄战国墓,一共两件,大小相同,形制一样。其形似虎首,狰狞恐怖,张口吐舌,利齿虬角,阔鼻短耳,双目鼓凸,给人以威风凛凛之感。外饰以云雷纹为主的蟠螭纹,其纹饰也达到豪华繁缛的地步。其齿呈三角形,犬齿稍大。以旋涡纹内加三角纹组成二鼻孔,以粗壮凸起的方框构成眼眶,眼球鼓凸。舌面、下颚及面部三角区饰点纹,吻缘及鼻间饰绳纹,内加三角纹,眉间饰三角纹。耳短小,卷成筒状。头有双角,角上饰三角纹、云雷纹。颈下凹,上有二钉孔。颈背有两条纵棱,背、腹两侧皆饰蟠螭纹,末端有三齿,其上饰蝉尾纹。两侧有圆形钉孔。体宽11.6厘米、长24厘米、通高16.5厘米。

相似之器,1980年9月于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也曾出土一件,定名为“兽首形器”。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此类器物只发现这三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对于这两件铜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车舆上的铜饰,并命名为“较首”。直到2004年7月淮安运河村战国墓的发掘,出土了木雕鼓车。通过对木雕鼓车的复原研究,才使我们豁然开朗,认为是木雕鼓车上的鼓座铜饰。

淮安运河村战国墓,在高庄墓之北三公里,二者具有很深的渊源,是性质相同、年代相近的战国墓葬。所出土的木雕鼓车,虽在地下埋藏了二千多年,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木质构件保存相对较好,是国家一级文物。其中的木质建鼓鼓座,虽有朽烂断裂现象,但经过现代科学手段脱水处理后,其木质坚挺,经保护修复后恢复了原状,是研究古代建鼓的实物资料之一。

通过对该车的组装复原,其鼓座上的刻槽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刻槽,论形制,和兽首形铜饰相似;论深度,和兽首形铜饰相合;颈上有二孔,系为安装兽首形铜饰所预留;背上有三齿,亦和兽首形铜饰的末端三齿一致。只是其具体尺寸稍有不同,这是因构件不同而存在的差异。通过对二墓出土之器物进行对比研究,以运河墓之木质构件来比对高庄墓之铜饰,进而认定这两件铜饰都是鼓座之铜饰,都是为装饰建鼓鼓座而制作的铜器。进而纠正了以往“较首”之命名,重新将该器命名为镶嵌兽首形鼓座铜饰,给予了新的名称。与此同时,也发现高庄墓的青铜插座也是安装在鼓座上的插座,以此来承插建鼓鼓柱,从而也结束了有关此器的“车盖插座”或“羽葆础”之纷争,获得了一致认识。

这样,这三件铜器都得到准确命名和定位,都是安装于建鼓鼓座上的镶嵌铜饰。在安装的时候,其青铜插座在中间,而兽首形铜饰在两头,都是刻槽镶嵌,套合在木质鼓座之上,然后用竹钉固定。其安装情形大致如图5所示。

淮阴高庄墓镶嵌兽首形铜饰是建鼓鼓座铜饰,这样的鼓座铜饰是先秦考古中首次发现,从而为研究古代建鼓提供了实物。建鼓,古称足鼓、晋鼓、楹鼓、植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发现,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鼓种之一,春秋战国时代已广泛应用。《国语·吴语》中有:“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韦昭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礼记·明堂位》载:“殷楹鼓”。注曰:“楹,贯之以柱也。”建鼓鼓座在考古中亦有发现,如湖北曾侯乙墓、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都有出土。但这些建鼓鼓座都是满饰龙虎雕塑的圆球状铜器,是安装于地上的鼓座。而高庄墓的镶嵌兽首形铜饰,是车载建鼓木质鼓座上的铜饰。其建鼓鼓座只能安装于车上,装有建鼓的车即是鼓车。鼓车在汉画上多有发现,如山东沂南画像石和辽阳棒台子屯汉墓壁画都有鼓车的图像出土。由于鼓车和地上所立的建鼓存在差异,故和上述青铜建鼓鼓座不同,形制亦异。从而为研究先秦鼓车提供了实物例证,在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中具重要意义。

淮阴高庄墓镶嵌兽首形铜饰,其形似虎首,但又有双角,由此可见不是现实中的动物,应是古代神话中的山神怪兽形象,这在《考工记》中多有记述。《考工记》中有关于制鼓工艺的专门记载,但没有谈到鼓座的问题。其中的“梓人”讲到了编钟、编磬悬架的制作,也没有讲到鼓座的制作问题。

篇9

如果不是应朋友相邀,准备去被誉为长江金三角最后一泓净水之池的常州天目湖游玩,我是不会走这条路线,如果不是上了高速就开始堵车,前望不见头,后望不见尾,我是不会临时转移路线的。只是不曾料到,从常州武进区高速口下来,立刻就转忧为喜了。真是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这里离淹城已经近在咫尺,虽然路过数次,但不曾停留过。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在这金秋时节邂逅这一份千年的缘分。不如就此梦回春秋,醉一场城中的世外桃源,穿越风雷激荡的岁月,去领略那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文景观,也不失为一种遗憾。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淹城,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这里保存着目前我国最为古老也最为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其独特的三城三河相套式的建筑形制,据说可与古希腊、古罗马的遗址相媲美。这个春秋时代所筑的神秘王城,如今,尽管墙头烽火不再燃烧,硝烟不再弥漫,历史的风烟早已无处可寻。多少花开花落,几度日升月落,悠悠千年一回首,淹城不再只是岁月遗留下的土墩墩,依托遗址而建的淹城,依然可谓是一枝独秀的人间奇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前去探古寻幽。

淹城是由春秋乐园、春秋遗址公园、野生动物园等组成的景区,不愧是一个新时代创意的文化主题公园。远远地就看见一座三根由青铜和汉白玉铸成的景观柱“龙之翼”雕塑,承载着淹城的希冀和梦想,展翅欲飞。从宽阔的香樟树大道进去,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雕塑生动地呈现在眼前,有叶公好龙、一叶障目、守株待兔、举棋不定、邯郸学步等等,惊叹先人的智慧结晶与经验积累。穿过停车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春秋乐园那总耗600余吨青铜饕餮神兽的艺术大门,气势恢宏、巍峨壮观。饕餮,传说是龙的第五个儿子,也代表古代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大门的东侧是一把利剑,西侧有竹简和甲骨文字,无不彰显出浓郁的春秋文化意蕴,行走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一曲梦回春秋悠悠响彻,荡气回肠、余音袅袅。

从壮观雄浑的春秋乐园大门进去,祭台中心摆放的是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只是错过了一场盛大的春秋祈福表演。往左侧看去,展现的是一组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逐鹿争雄的狩猎群雕场景,据说春秋时在短短的242年里共发生大小战争480多起。再前去就是五霸鬼屋,很远似乎就感到一种荒冢孤魂,凄泣哀嚎,阴森逼人的气氛,终究还是不敢走近绕道而行了。

不远处就是一幅“高山流水”的假山瀑布意境,令人沉醉。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让多少人感叹友谊可贵,知音难觅。想象着那个美丽的中秋月圆夜,伯牙山间抚琴,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碧空飞云。樵夫子期一旁仔细聆听,时而曰,峨峨兮若泰山!时而曰,洋洋兮若江河!一个弹得出神入化,一个听得如痴如醉,多么默契的一场灵魂相遇啊。向前走是一幅“滥竽充数”的群雕也无不引人深思,发生在战国时期齐国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那些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在乐园里,还可以看到许多诸如此类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等等,感慨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短短几个字涵盖的深刻道理。

踏着青石板,沿着花草树木,穿越竹简大门,来到一处飘散着百世旷古文化气息的诸子百家园,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据资料记载,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来的。春秋前期周王室的衰败,失去了中央集权控制,反而致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因此出现了诸如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庄子等一 大批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而诸子百家园是以阴阳家、农家、医家、道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儒家、法家、名家、小说家、兵家等十二家作为代表,通过斑驳的城墙、奇异的山体、栩栩如生的雕塑等形成不同的空间,隆重展现了千古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文化成就。

站在依山而建的儒家,是巨型的孔子塑像,面前坐的是他的72弟子,只见孔子双手作揖,面带微笑,身体微向前倾,仿佛温厚地对我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体上的石雕文字,讲述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学堂内还端坐一座孔子造型的仿真机器人,可以做眨眼、说话、挥手、摇头、作揖等六个动作,游客可以与他一问一答,亲密接触这位敬仰的千古圣人。走进农家,目睹了春秋时期的农具与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牛耕田园生活场景,怀着敬重的心情站在朴实的劳作画面前,可以深切感悟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与美好向往。那一身短打,肩扛锄头,手牵耕牛的农家代表人许行的形象,是如此的亲切,原来最朴实的哲学,是来自伟大的劳动者创造的。依次走过医家、道家等十二家的代表人物塑像,再次重温了千古历史那百家争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璀璨文化。

自古英雄爱美人,在春秋历史的长河中,美人何尝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走进春秋丽人区,欣赏着千娇百媚,万种风情的花容月貌,一些美人除了美貌还德才兼备,甚至在政治的舞台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越女西施,楚庄王的樊姬等等,当然也有红颜祸水之说,比如春秋前期的褒姒、夏桀的妺喜、商纣的妲己等等,其实,君主本身才是握有决定社稷存亡的权力,至于迷恋美色,荒废朝政,山河破碎,与女人长的美丽不应该相提并论吧。

走进春秋民俗文化区,漫步在繁华热闹古色古香的市井商街,这里再现了古代民间杂耍、曲艺、叫卖、星相、占卜等市井情景,仿如隔世。再步行到宏伟壮观的春秋王宫,听说还有编钟乐舞演绎的春秋宫廷生活与《西施迷宫》梦幻剧场上演的一段穿越千年的浪漫爱情故事,由于时间差距就没有等待了。

春秋游乐主题体验区是一个从春秋时期政治、军事、文化等元素取材,以情景体验的形式的大型主题梦幻乐园。通过植入中国特色文化,在千百年的文化根基上,延续和传承着不拘一格的设计理念,不断地创意,让古老的春秋文化意境从历史的帷幔中走出来,让淹没在断壁残垣中的千年历史焕发新生。乐园是通过声光电的科技技术,不断地升级和优化演员的剧情布局,让游人在静态观赏与切身体验中读懂春秋的古老文化。

在秋日静美的天空下,与家人、朋友一起无所顾忌地在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游乐节目中,穿越那千年的春秋。登上60米高的孙武点将台,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坐上九龙问鼎惊险感受问鼎中原的霸主气魄,不知道多少时光没有这么尽兴地玩过了,忘了烦恼,忘了琐碎,尽管有些节目是青少年非常感兴趣的,依然可以看见许多中老年人带着开心的笑靥乐此不疲,犹如金秋时节一朵朵美丽的花。

从喧嚣的乐园出来,进入沧桑而安静的三城三河春秋遗址。这里曾经出土的独木舟、青铜器、单色陶,件件瑰宝,那是先民的独特馈赠。沿着樱花大道一路走去,尽管曾经花影缤纷的樱花树已经掉光了叶子,那些周围的桂花树却郁郁葱葱,开满了一树树淡黄色的细碎花朵,清香扑鼻,醉了心扉。顺着外城入内河,走过孙武茅庐、蒹葭苍苍处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融会了诗经、楚辞、吴歌的美丽意境。一草一木无不体现出春秋的文化元素,慢慢地走,静静地看,在这片神奇的水城里,那个戎马纷争的残酷年代早已远去,而今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古朴幽静的精神家园。

篇10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武术教学关系到武术基础的建立。中国武术存在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也是与跆拳道的本质区别之一。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内涵与武术技艺割裂开来,可以通过武侠影视作品的宣传和武术技击的讲解两个途径来进行传统文化内涵的渗入。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内涵 义务教育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学生走向分流: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一部分学生直接走向社会。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关系到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当以“健康第一”为要旨,以积极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要务。除此之外,体育的知识、技能也在培养之列。其中,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在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中,不只是进行技术动作教学而草草收场,而是必须重视其传统文化内涵的渗入,尤其是我国传统武术的教学更应如此,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武术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我国武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生产劳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孙子兵法》有云:“搏刺强士体。”可见武术与军事活动有关,同时武术也具有体育性质。在历史的长河中,武术始终不断地与我国其它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互相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武术教学活动中“重术轻学”地将武术技艺与传统文化割裂开来,这样的武术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武术,与其他体育运动无异。

(一)武术与《易经》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我国古老的哲学著作,里面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易经》包含的对立统一规律有四点,即乾坤成列、刚柔相摩、刚柔相推、动静有常。解释开来就是万物都是由性质相对立的两种物质所构成,缺一不可,如果缺掉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性质相背的两方是互相矛盾,互相摩擦的,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在时间上互相推进,刚推柔,柔推刚;在行为上,主客易位[1]。传统武术的技击理论就建立在这个对立统一规律之上,太极拳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武术以阴阳、五行、八卦、太极为指导原理,有些武术派别便是以此命名,如八卦掌、太极拳。《周易・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人的腹部是太极中枢,两腰是两仪,两手足为四象,四肢各两关节称之为八卦。腹为全身最中部,此处一动,上下皆动,故太极拳要求体松、气固、神凝[2]。所以太极是一切原动力,是人的完整的整体,这就是武术理论思想的源泉。

(二)武术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说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的局面,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人们的思想却异常活跃,出现诸子百家思想,为武术理论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使大量兵器的出现,又为武术提供可以适用的兵器,促进了武术的大发展,实为武术的成熟时期。

老子的刚柔论、兵家的形势论、儒家的中庸之道、墨家的武侠思想都成为武术的源头活水。道家的“天人合一”“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思想,兵家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儒家的“仁勇兼备”“过犹不及”,墨家的“武勇”等等,不同意识思想交汇、碰撞,形成了风格追求不同、形式纷呈变幻的不同武术门派。

(三)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是我国人民治疗疾病、保健延年的民族传统医学,武术除了强身自卫功能外,也有健身养生的功能。实际上,武术运动始终是建立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之上的,所以有“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说。中医认为,人体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有不少拳种就是在这个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练习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武术家在治疗武术中的运动损伤的过程有一套临床治疗方法,被称为传统武医。这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以师徒口传心授的方法得以流传。许多武术家同时也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专家,比如曾经在1936年柏林参加奥运会、后在成都体育学院任教的郑怀贤先生就是,现在成都体育学院的许多治疗方药就是以他的秘方配制。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医伤科的某些方法在形成初期并不是掌握在医生手中,而是掌握在武术家的手里[3]。

二、跆拳道对武术的冲击

武术和跆拳道都属于格斗竞技类项目。跆拳道自上世纪末传入中国就风行全国,出尽风头,而作为“国术”的武术却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有识之士在长吁短叹之余痛定思痛,试图寻找出现这种状况的内在原因。

韩国、日本、琉球都是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据史料记载,跆拳道跟中国的武术存在渊源关系。在唐代,有一批少林寺和尚被流放到琉球岛,在当地传下的武术被当地人称为“唐手”。“唐”被译成日语叫“空”,译成韩语叫“跆”,所以在日本发展成“空手道”,在韩国发展成了“跆拳道”[4]。国人或许有了点自信,但不禁要问,什么原因让他们推广发展起来有这么大的落差?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跆拳道:简单易学,注重礼仪,成为时尚健身运动

跆拳道的技术体系包括了品式、对抗和功力练习。品式和对抗技术的难度很低,内容也很少,初学者都易为接受。

跆拳道在推广过程中,汲取了单一的、零碎的文化内涵(当然不能算断章取义),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比如在练习过程中,对场地、教练、国旗、同伴都要敬礼,“以礼始,以礼终”,使练习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更为重要的是跆拳道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套成功的经验。跆拳道有两大组织,即ITF(跆拳道联盟)和WTF(国际跆拳道联盟)。ITF即竞赛跆拳道,目前已发展成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影响力非常大。WTF提倡演练跆拳道品势为主,通过表演进而向大众推广跆拳道。两者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武术:博大精深,入门较难,承载几千年中华文明

中国武术是个庞大的体系,门派之多,是其它体育项目不能比拟的。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挖掘整理的《四川武术大全》一书,就挖掘出了四川省(当时包括重庆)68个门派、1900个(徒手、器械、对练)套路。对全国武术体系来说,这只是冰山一角。

武术的表现形式分为套路和散打,动作复杂,难度大,入门较难。

正如前面所述,武术承载了几千年文化之重,但是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的武术教学中,存在着“术”与“学”的脱节。

(三)武术和跆拳道,孰优?

近些年来,肯德基、德克士等美国快餐风靡中国餐饮市场,跆拳道也如这些快餐进入中国市场,成为快餐文化,虽“食”者如云,对中国武术有所冲击,也难取而代之。谁说肯德基、德克士能取代中国的川菜、京菜、鲁菜等菜系?

跆拳道虽有一定内涵,但如果跟中国武术相比较,在这一点上却有天壤之别。文化的发展是越来越精细,体系越来越完善,并非至简则好。中国的简化字的改革就是一例,以前觉得越简单越便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觉得丢失了许多文化信息,不合时宜了,需要恢复繁体字。人的文化素养越高,对这一点的认识更为深刻。如果是一个书法家,他一定会觉得繁体字很美,书写起来直抒胸臆,更有意义;同样的,一个武术家,总不会放弃自己习练的武术而专攻跆拳道。

跆拳道已经进入奥运会,成为奥运8块金牌的项目。跆拳道在推广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中国武术是否也要重走跆拳道入奥之路呢?最近一二十年来,中国武术也有申奥诉求,但终未成功。为了达到进入奥运会的目的,也按照西方竞技体育的模式打造一套竞赛规则,这无异于削足适履。中国武术与奥运会都存在体育性质上的统一性,但中国武术渗透出的中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奥运会所没有的。换句话说,中国武术文化与奥运文化有重叠而不完全叠加。所以,奥运之大也未必完全能够承载厚重的中国文化。中国武术不进入奥运会,照样能走向世界,太极拳在全世界形成“太极热”,就是成功案例。

三、武术文化内涵教育的实施途径办法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主要通过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了解武术”“学生的习武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 [5]。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作为对学生进行与武术相关的文化内涵的宣传教育的途径,当然也不排除更好的方式。事实表明,我们的武术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内涵的渗透。

(一)向学生介绍侠义方面的文学作品

上个世纪的武术纯粹是受武侠影视作品的影响,如《少林寺》《霍元甲》《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等,影响了几代青少年。能有一身武功曾经是多少青少年的梦想,有的追梦成功,有的没有练武的条件,只能成为永远的梦想。游侠和刺客古已有之,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刺客列传》就有记载。清代中期出现第一本武侠小说《三侠五义》后,直至上世纪,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者和作品的数量都不断地攀升,作品也得到质的飞跃。所以,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也可画龙点睛地穿插其精彩情节,建议学生课外阅读优秀作品。对作品的封建糟粕部分要教会学生辨别,同时也会结合当今法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其实,优秀作品中也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内涵,学生一定会受感染,渐渐会喜欢上中国武术。

(二)教学中注重武术的技击性

在武术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武术的技击性,缺乏对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的讲解,一节武术课,感觉是上了一节徒手操。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如此一来,学生的热情也会被渐渐磨掉。讲动作的攻防含义,说穿了就是讲这个动作的来龙去脉,就是这个动作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结合动作名称,因为动作名称已形象生动地把这个动作的信息告诉了你一半,告诉你为什么这样称呼。这些简单的问题,在教学中却得不到重视,都源自对技击性的忽视。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演练攻防含义,让学生更形象、准确地记住动作。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编号:12ZYJ012。

参考文献:

[1] 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6.

[2] 翟立武.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16.

[3] 倪南权.浅议武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199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