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端午节的名句范文
时间:2023-03-30 03:0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端午节的名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2、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
3、端午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二、认知:
技能:发展学生利用网上平台互相交流的能力。
情意: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知道以前所不了解的文化,能更好的传承我们民族的古老文化,使之不被遗忘。
三、活动准备: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2、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作用。
3、制定活动计划。
四、活动安排:
1、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准备些龙舟的图片贴在墙上,以及一些屈原写的名诗名句作为教室的装饰,既美观,又给节日增添了气氛,。将教室的气氛与此节日相呼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庆祝什么节日而装饰的。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开展端午的知识竞赛活动。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文的交流或赏析。
(4)谈谈对端午节以及屈原的感想,说说自己眼中的端午节,以及对爱国主题的扩展,进一步深化其意义。
2、要求学生绘制设计有关端午节的小报。
3、开展为四川灾区的孩子写慰问信活动。
4、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诗人,所以也称为“诗人节”,举办一个诗歌比赛,不但可以借此纪念死去的屈原,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切磋有所长进。
6、在家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有条件的话可以开展学生进行包粽子比赛,或到敬老院与老人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节。
7、开展我与端午的征文活动,让学生谈体会、写感想。
五、活动的意义:
篇2
一、利用教材
我们都知道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如果离开了教材就失去了存在意义,那么我们要去拓展教学空间,首先就应该去拓展教材的教学空间,尽量让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拓展教材的教学空间呢?
1利用背景资料丰富教材
背景资料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语文学科的背景资料比较丰富,可以包括作者简介、写作目的、时代背景等。在教学时,合理利用背景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将王勃的生平以及描写滕王阁的著名诗篇如文天祥的《题滕王阁》、周弼的《题滕王阁》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滕王阁的美与壮,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所要表现的色彩与情感。再如,上《论语》选读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史记•孔子世家》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通过研读《孔子世家》对孔子这一人物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思想。
2利用读本
读本中有很多文章是和课本文章相关联的,因此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读本上的内容进行拓展,使读本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既此。”学生读到这个话就会想到――秦伯到底给了晋文公什么样的帮助?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读本中的《重耳之亡》,通过阅读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的疑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读本,把读本和教材联系起来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拓展教材教学空间时,一定要遵循“实需”、“实际”、“实质”的原则。实需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是既是教学实际需要的,也是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实质是利用的材料有实际用途――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帮助。
二、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教材是根本,是根据地,但仅仅靠拓展根据地是不够的,还需引入课外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课外资源来拓展语文的教学空间。我们可以将乡土资源、影视歌曲、专业知识引入课堂。
1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
我们都知道一些著名作家在写作时将民俗文化融进自己的作品,如我们在阅读屈原的《楚辞》时,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文化;沈从文的《边城》展现了湘西神奇优美的民俗风情;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则是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为依托的;而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体现绍兴文化的。
平时我们在讲解这些课文时,一谈到当地的民俗时,学生的兴趣就十分浓厚,讨论问题时也十分激烈,一改以往课堂沉闷的气氛。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最佳的方式是从当地比较有名的人物入手,像绍兴的语文教师就可以从鲁迅先生入手,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如果缺少名家,那我们可以课文为依托,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比如,教授《边城》时,讲到湘西的百姓端午节闹龙舟、抓鸭子,那么我们这里在端午节要干什么?以此开展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年端午时,要求学生活动前一周分小组去搜集有关端午的历史、习俗、食俗、诗词、歌谣、民间活动。然后花三节课展示,要求学生采用PPT、画板等各种形式,在具体展示时请他们派代表表述他们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活动结束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做进一步要求,比如旅游专业可以用导游讲解稿、美术专业的可以用画、幼儿专业的可以用歌舞。教师上课采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本地的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说、写的能力。
2歌曲等影视文化
影视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它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将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语文课堂,通过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绚丽多姿的美丽画面、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其综合多种信息的功能,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得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黄云老师在讲《警察与赞美诗》这篇课文之前引入了《怪物史莱克》的一个片段,片段中史莱克有这么一句话:“妖怪就像洋葱一样,洋葱是有层次的,妖怪也是有层次的,和洋葱一样。”黄老师通过这句话引到百度百科中对“洋葱”的介绍,请学生阅读百度百科上的文字概括出洋葱的一个特点:有层次(情节)、辛辣味(语言)、疗效性(主题),接着从这三个特点分析《警察与赞美诗》这颗洋葱的魅力。一堂课下来,学生听得认真,发言踊跃,听课教师也都是意犹未尽,都想知道下面的课黄老师怎么上。
分析黄老师这堂课的成功之处,除了自身优秀的教学素养外,开头一段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影片一放,学生的关注点就一直集中到洋葱上,集中到课堂上。
合理运用影视文化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使语文课成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活动。比如现在很多的流行歌曲运用了古典诗词。学生都非常喜欢周杰伦,他的很多歌曲就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其作品《台》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联系起来。还有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宫锁心玉》的主题曲《见或不见》与同名诗歌《见或不见》放到一起等。
学生喜欢流行歌曲,那我们还可以将歌曲欣赏和诗词鉴赏相结合,通过专题研究体验阅读诗词的快乐,开拓诗歌鉴赏的新角度,感受音乐之美,诗歌之美。
比如开展“挖掘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歌元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按活动准备、小组研究、成果展示、整合拓展四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创设情境(诵读诗词、欣赏歌曲)、组成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小组研究:各组根据计划搜集资料,专题研究(比较欣赏、专题阅读、展示准备);成果展示:展示以及相互评价;整合拓展:资料汇集,课后推广学习。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兴趣浓厚,对诗歌鉴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将专业教学适量地引入课堂教学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将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而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一些非升学的班级应该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这样才能既不失语文教学独立的个性,同时又能使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步提高。
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每年都有很多幼儿园来学校招聘教师,在应聘之前学生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十分茫然,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就业。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通过对应聘书的学习,为学生增加应聘技巧,让他们成功地将自己推销出去呢?比如,利用4课时准备“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一堂课。第一课时讲述应聘的注意事项,应聘书的写作,课后请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应聘书,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第二、第三课时教师模拟情景,请学生展示,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课时,教师请学生谈他们的应聘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聘过程中有哪些是特别要注意的。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应聘书的写作应该比较清楚。应用文写作和专业结合比较简单,实施下来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具体教学时无论你运用什么课外资源,一定要记住瓶子里装的还是语文这杯酒,不要失去语文味。
三、开发校本教材
前面两点主要是依托教材,沟通课内外来拓展教学空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极审定制度。在此基础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即校本教材。国家、地方教材是由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和制订的教材,具有周期性长、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特点等不足,同时这些教材针对的是全部,具有共性的特点,缺少自己的个性。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可以自己开发教材。当然,开发校本教材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也进行了一点尝试。
在“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做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尝试。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设计了以下训练课程:第一部分是演讲能力的培养,分讲故事和演讲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阶梯式职场应聘教案,有六个主题,认识汉语、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语言礼仪、自我介绍、应聘书写作、求职口才训练。将这些教案合编,编写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再去充实教学内容,就是一套适合学生的口语教材,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价值取向 阶段要求 内容方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6
“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体表现为世代相传的具有延续性、稳定性和独自特色的道德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包括:古诗文、曲赋、书画、武术等。
传统文化教育要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分阶段有序推进。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阶段要求
小学低年级阶段(1―3年级),诵读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优美的语言;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
小学高年级阶段(4―6年级),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
初中阶段(7―9年级),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特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华民族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学习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欣赏传统音乐、戏曲、美术等艺术作品;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
小学低年级主要以诵读了解为主,小学高年级主要以理解体会为主,初中阶段主要以感悟欣赏和体验为主。为了达到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应该以传统启蒙教材和浅近的古诗词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主,另外可适当选修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武术(其中必学“五步拳”)、绘画(折纸艺术)和音乐、书法等。在小学高年级,以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精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目标。学习内容主要以“四书”为主,选择其中一些篇幅短小、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篇目。技能方面则以培养简单的动手模仿为主,如武术中必学“初级三路长拳”和“八式太极拳”,绘画方面以初级剪纸艺术为主,音乐方面以中国古典名曲欣赏与器乐演奏为主,以及简单的书法入门教育等。
初中阶段可以继续选读“四书”和诸子,尤其是一些古诗文名篇,如《道德经》《礼记》《庄子》《楚辞》《唐诗》等,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传统经典所具有的跨越时代的生命力,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感悟并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从而热爱经典,热爱经典诵读。技能方面也相应地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模仿到初步的创新为主,强调协调、力度、准确性和美感。
三、方法措施
由于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分层推进、一脉相承的,因此,作为起始和衔接过渡阶段的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七年级、九年级,就成为相应阶段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些时期的引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口诵心惟,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的教育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最主要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以经典文本(即通常所说的古诗文)的教学为例。古诗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诵就是把书背下来,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吟咏以声节之”,经典古诗皆能“和乐歌之”,这就是吟诵。而心惟就是思考,就是慎思明辨,切己省察。读了、背了、思考了,然后再去“笃行”,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经典教学要克服语文化倾向,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经典――以文本分析为主,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概括与理解,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否则必使经典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善健全的人格。在具体操作中要克服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德育化倾向,防止将经典教育变成空洞的说教,从而导致说与做相互脱节。
(三)注重学科渗透
经典教学还要倡导“学科牵手”,即将传统文化经典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注重学科互相配合,牵手合作。比如,经典名句诠释政治哲理,古典名题丰富数学课堂,书法课引导学生拿起毛笔抄写他们最喜欢的经典内容,美术课引领学生用画笔再现经典诗词的意境(意象与情境)等。这一切,都将对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根据学校实际,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1.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集体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庆国庆经典诵读”“师生太极拳比赛”“学生汉字听写大赛”“课前经典诵读”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个别领导和部分家长、教师固有的“把时间用在无谓的活动上,难怪成绩上不去”的思想。学生快乐了、阳光了,学习上更有动力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集体意识强了,凝聚力高了,自制力相应就好了,就不愁打架滋事违反纪律了。
2.利用校园广播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学校“校园广播”可设立“每日一歌”“经典诵读”“评书欣赏”等版块,其中“经典诵读”部分的内容与学生每天15分钟专门的经典诵读课内容、进度相一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经典诵读落到实处。
3.还可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如劳动技术课中对农具的认识、园艺及传统编织技艺的学习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对象却在当下,从所要实现的目标来说,则更是要面向未来。因此,找准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节点,高效利用其对农村中小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就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J].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张鹏举.应当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J].中国教育报,2014(10).
篇4
在著名的《呐喊·自序》里,鲁迅写道:“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却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非但于《呐喊》,鲁迅后来的诸多小说中,也划上了那不可忘却的“梦”之痕迹。
鲁迅也曾经以“梦”作为麻木、自欺或一种昏昧精神状态的譬喻,然而此处的“梦”却指向他年青时改造与改造国民的理想。鲁迅在青年做过医学救国的“梦”,也做过用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的“梦”,他称创办《新生》时的理想为“将来的好梦”,也称正在追求理想的青年为“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这些作为理想的“梦”,因时代的挟裹而夹杂着强烈的启蒙主义色彩。
与“梦”相对,便存在着“醒”。梦不能做下去,便会醒来,理想破灭人就必定归于现实。而如鲁迅言,“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1),而他在《呐喊·自序》中就是以在那“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的“醒”者自居的,这带着“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的“醒”的绝望同样成了鲁迅小说的创作动因和表现对象,因此,与“梦”一样,“醒”也是鲁迅小说重要的来由。
鲁迅小说中“梦”与“醒”的交错状态首先就在于题材与主题。鲁迅在作品中也充满深情地写“梦”,如《故乡》月光下的小英雄和对后代“应该有新的生活”的希望,《伤逝》中子君与涓生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愿望,笔调都清新动人,但鲁迅更多写“醒”,且即使写“梦”也表现出一种醒者的目光,使行文在“梦”终究要“醒”的不祥预感中流露莫名的感伤。然而更重要的在于,鲁迅小说不仅是对“梦”与“醒”的直接描写,它们还提供了对“梦”与“醒”的进行形象思索的场所,主人公们的言谈与故事渗透着鲁迅的反思与启示。因此,鲁迅与此相关的小说既具浓厚的自传色彩--包含人生经历,也包含心路历程--,也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同时,鲁迅自己在“梦”与“醒”中强烈的情绪体验也不可避免地在小说中传达出来。
其次,“梦”与“醒”作为两个对立的因素,在被表现的同时也起到了结构表现过程的作用。这一对因素的对立、转换到小说的技巧、结构,围绕着“梦”与“醒”,鲁迅的小说叙事或被动或主动地带上了种种诗学特征。
一 梦中犹醒
尽管鲁迅表示写《呐喊》“大半倒是为了对热情者们的同感”,是因为“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2),但作为对未来绝望的“醒”者,鲁迅小说表达出来的仍然是一种绝望的情绪。他的“呐喊”是给同为“醒”着而反抗绝望的勇士的慰藉,而非给“梦”者以希望的鼓励。鲁迅于“五四”低潮期写作的“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3)的《彷徨》,绝望的情绪流露得更加分明。现实主义的态度于这一点上贯穿鲁迅小说创作的始终,通过一个“醒”着的作者,其作品里回荡着的是一曲“梦”的哀歌。
鲁迅笔下的现实是一个“梦”注定要灭亡的现实。鲁迅曾经谈及写作目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4)然而我们看到,在他有着“表现之深切”的小说创作中,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揭出的病苦,却也显示了“疗救”的渺茫乃至无望。我们在《呐喊》、《彷徨》刻画的时代众生相中可以看到麻木怯懦的阿Q(《阿Q正传》)、虚伪浅鄙的伪道学家(《肥皂》、《高老夫子》)、自私软弱的农民(《风波》、《离婚》)、无聊的看客(《示众》)、贪婪而又凶残的士绅(《药》、《长明灯》)、无用可怜的读书人(《孔乙己》、《白光》)……,其间虽有一个给人希望的洋车夫(《一件小事》),但也淹没在庸众的泥流中而至于不可闻见。于是很难想象在由这样愚弱的国民形成的空气里,“梦”者能有什么作为。鲁迅小说处处表现出对现实之沉滞不变的感受,《祝福》中“我”回到故乡,所见之人“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时间之轮滚滚向前,留下了它的印痕(“老了些”),而所谓“进化”之事却并没有发生;《端午节》中的方玄绰愤激于世事而宣扬起他的“差不多”论,在他看来,现在骂着官僚的学生将来做了官僚,跟老官僚也不会有什么两样,虽然变换了角色,却是“换汤不换药”的循环。鲁迅称写小说“不免夹杂些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5),但由于他首先是作为一个“醒”者而非“梦”者来进行“暴露”,故而其“暴露”本身即不自觉地染上了绝望的色彩。
“梦”注定是要灭掉。“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多年后,吕纬甫如此感慨(《在酒楼上》)。而《幸福的家庭》的男主人,只能在柴堆和白菜堆的包围中以及妻子阴凄凄的目光和抱怨下,在三岁女儿挂着眼泪的笑靥、通红的嘴唇间捕捞一点“梦”的碎片。恰如不无偏激的N先生所评价的,“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便“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头发的故事》)。在如许中国,“梦”者最为不幸。若不象“狂人”一般,于传统无所不在的重压下高呼“救救孩子”后便“好”起来而赴任做官(《狂人日记》),就免不了困顿(吕纬甫、魏连殳、涓生)以至死亡(夏瑜、子君)。曾为“梦”者的鲁迅在作品里对“梦”与“梦”者寄寓了极其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由于作者的亲身参与而逾出一切如“同情”之类带有超越视角的词汇所能把握的范围。其难以表述的力度来自作者自己要求的那种“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爱”。尤其在《彷徨》中几篇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孤独者》、《伤逝》等)里,情感本身即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所有这些情感都是与绝望的情绪相关联,离开对“梦”的绝望将无法理解那样的情感。
面对使人绝望的现实,鲁迅也塑造了一批不屈不挠的战斗者形象。《长明灯》中,“疯子”被告知即使吹熄了灯也不能改变什么时,“沉实地说道,‘然而我只能姑且这么办。我先来这么办,容易些。我就要吹熄他,自己熄!’”而后来创作《理水》、《非攻》等作品时,鲁迅还借助历史传说中的人和事,表达了他对“中国的脊梁”的期待之意。这些具有理想主义光芒的形象折射出鲁迅作为“斗士”的一面,然而同样真实的是,不论从他的作品还是传记材料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鲁迅身上与N先生、吕纬甫等形象相通的另一面:怀疑与悲观。从后者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鲁迅小说对于“梦”的内向反思,即对于“梦”本身的怀疑与否定。
富于理性精神的怀疑使理想性质之“梦”的大厦从内部开始动摇。在鲁迅各种体裁的文本中我们都能看到对所谓“黄金世界”的质疑,而N先生的口中也就说出了《工人绥惠略夫》里的名句,“我要借了阿尔志跋绥夫的话问你们:你们将黄金时代的出现豫约给这些人们的子孙了,但有什么给这些人们自己呢?”历经现实种种打击,N先生的牢骚终于触及到“梦”的本身,这使他对行动采取消极与否定的态度,他劝告“梦”者,“你们嘴里既然并无毒牙,何以偏要在额上帖起‘蝮蛇’两个大字,引乞丐来打杀?……”(《头发的故事》)如果N先生的话毕竟出于一种偏激的态度,那么吕纬甫、魏连殳的故事则代表作者更冷静的怀疑。
- 上一篇:关于法制教育的手抄报
- 下一篇:经典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