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13 23:5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篇1

一、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自主阅读、自主看相关的视频、自主练习是学导式教学法应用的第一步,也是自主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自学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父母的两种不同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等等。之后,组织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词、自主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放一些音乐,比如:“爸爸妈妈辛苦了”“妈妈我想你了”等等,目的就是要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解疑环节

该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并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评价结果呢?还有学生提出:爸爸的评价太不客气了,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还有学生提出:父母的这种做法孩子能理解吗?如果理解了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理解呢,孩子会不会记恨父亲呢?……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地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一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来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

联系。

三、精讲环节

精讲环节是指在结束了上两个环节之后,我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未能解答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讲

解,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比如:我针对“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如何看待父母不同的爱?”等相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最大化地实现,同时也在强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演练环节

该环节是学导式教学法应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更是明确改进方向的重要环节。所以,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完成了下面几道练习题,如:

(1)思考:“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2)为什么作者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如何理解这两种“爱”。

……

组织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理解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反思

篇2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教师的悉心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和看法,但是往往受到教育教学方式的束缚,往往许多创新思维被埋没,于是课本和教师成了权威的代名词,课堂上没有质疑的声音,只有随声附和,在这种氛围中,何谈创新。针对这种情况,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学生挑战精神,具有质疑的意识很重要,哪怕是一个没有价值甚至是偏执的问题的提出,都说明学生是在认真对待和思考。比如在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为什么作者少年时代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并且大胆提出“精彩和糟糕是一对伙伴”“精彩和糟糕随影而行”的结论。鼓励学生保持质疑思想,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课上允许学生质疑的做法鼓舞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又在有意无意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我的风采我设计”———创新性展示学生的个性特点

每堂课上,学生参与教学,回答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又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对待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创新意识,我要求学生回答主观问题要有新意。对于有新意的回答大加赞赏和奖励(比如课堂表现加分,记入综合素质考评等)。在这一激励措施的推动下,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的风采我设计”环节,把它作为自己创新展示的另一个平台。大家努力思考,不落俗套。于是,一件件课堂精品就诞生了:例如在让同学们谈对理想的认识时,学生这样写道:你,在前方注视,让我接近你。你是我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每一次失败后,想象你给我的鼓励。每一次成功后,告诉你,我一定可以。你让我坚强、勇敢,让我学会拒绝放弃。天空里,我与雄鹰一起搏击长空,大海里,我与海燕共同迎接风雨,为了遇见你,我珍惜自己。穿越风和雨,只为实现你!作为小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有这样深刻的感悟,我为这个学生的文采陶醉,也为我启迪学生创新性思维而自勉,可见,学生的潜力是需要教师认真挖掘的,成功的教师是引领者而不是学生思维的牵绊,放飞学生的思绪,成就学生的梦想,这大概就是教师的境界吧!

三、“我的评价我来做”———直面自我开展自评

篇3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是懂情感的,需要老师全面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渴望老师生活在他们之中。因此,作为当代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肤浅的微笑和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渗透教育内容的,包含着崇高的责任感和理智感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相统一的爱。要运用激励的方法,能刺激学生的心理欲望,激发学生的目标追求,适当的激励会给班上工作带来插翅而飞的效应。人总是有感情的,在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感情的培养,力争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激发学生。对于调皮学生,教师尤其要有温暖的爱心,暖化他们失衡的心灵,在他们心里教师就是榜样。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小学的1至12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世纪宝鼎》、《梅花魂》、《三峡之秋》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二、教学方法方面

篇4

一位教师在对五年级学生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题中的话分别是谁说的,学生找出来后,让学生分别读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自己如果听了爸爸、妈妈这样的批评和鼓励后会怎样想,接着,用大量的时间,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分别以慈祥的爱好和厉的爱好为各自的观点举行辩论会。实在地说,由于学生事前没有准备,辩论会既没有辩出形式上的"热烈",也没有辩出内容上的"精彩",最后一节课是在教师的草草小结中结束的。

回顾整节课,可以说是读书不到位,理解不到位,体验不到位,感悟不到位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就说那个少数学生忙于自我表现,多数学生被动充当陪客的辩论会,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一方面,学生虽然各执一词展开辩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内容观点,这难以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另一方面,因为辩论,学生很难就某个问题达成共识,到辩论结束,双方学生仍然是各有各的主张。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没有任何帮助,真不明白,这样的辩论放在阅读课上到底有什么作用。退一步说,就算这个辩论会辩论成功了,对学生理解课文又有多大价值,学生游离于课文之外,不读不思,光凭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他们能得到阅读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吗?没有目的,牛头不对马面的辩论别无他用,无非是给阅读教学添乱。

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的《新型玻璃》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遍思考这种玻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待学生回答后,就要学生马上写一则新闻报道,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这种新型玻璃,接着让学生从余下的课文中自选一段课文读一遍,把自己的收获和认识或用歌曲或用对联、快板、顺口溜、诗歌等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就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为课文中讲到的几种玻璃做广告。在学生初次接触新课文的阅读课堂上,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就写新闻报道,或用歌曲、对联、快板、诗歌等形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教学安排不知道是出于何种考虑,暂且不说四年级学生会不会写新闻报道、歌曲、对联、快板、诗歌,就算他们确实能写,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去写感受和认识,学生能行吗?如果四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真有那么强,我们还有必要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开设阅读教学课吗?稍懂教学的人都会知道如此"有创意"的教学,不是在给阅读教学添乱是什么。

篇5

一、从课题处猜想促多元体验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处猜想,能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在交流互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猜想一下,从《乌鸦喝水》的课题你能想象到什么?这篇课文可能讲些什么?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乌鸦口渴了真难受,怎样才能喝着水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猜想自读课文,知道课文中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接着,让学生讨论:在乌鸦喝水这么多的方法中,假如你就是文中的那只聪明的乌鸦,在当时十分口渴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一种呢?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就能很快体验到教材中乌鸦喝水所采用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二、从标点处猜想促释疑解疑

教材中有些标点符号用的很“别扭”,而这种“另类”的标点符号往往因其特殊的用法传达着文本中人物的一种特殊情感。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三个词语后面不用顿号,也不用逗号,而是用上了三个句号。这表示了什么呢?细细一想,就不难体会到这里用句号表示等的时间很长,从而突出“我”焦急等待的心情。这三个句号与后边的“还”字连起来,会让读者会产生无限遐想。这个“特殊”的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因此,教师在教学要抓住这三个句号引导学生猜想,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1.第一次猜想:填一填,走进错误。课件出示句子:“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让学生自己猜一猜、填一填。当很多同学都填上顿号或逗号并读得快速以表示“我”内心的焦急时,课件再出示文本中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猜错了。2.第二次猜想:比一比,走出错误。“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让学生在发现“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与“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这两个句子表示“‘我’等的时间更短”。而课文中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则表示“‘我’等的时间特别长”,可是“父亲还没有回来”,体现“我”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这“另类”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在猜中思考,在读中质疑与探究,既让学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奇妙,从小小的标点符号中深刻地领悟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语句处猜想促情感体验

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往往起着统领全文、升华情感的作用,教学中紧扣关键语句让学生进行猜想,就可以找准文章的切入点,让学生体验人物的情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在理解“雪中送炭”一词时,可以先让学生望文生义,猜猜“雪中送炭”的字面意思,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的“雪”指什么,“炭”又指什么,谁给谁“雪中送炭”,然后让学生查查词典验证自己的猜想。因此让学生既知道“雪中送炭”这个词语的字面意义与文中的内涵,也明白了“雪中送炭”的比喻意义,再现了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的感人场面,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中在阅读“救伤员、失孙子”一段时,要抓住“救出”“失去”“唯一”这三个词语,引导学生先猜猜“救出”的是谁,“失去”的是谁,“唯一”的亲人又是谁,再现出大娘救出伤员再来救孙子时,房子已经被炸平了,她失去唯一亲人时的情景,使一位可亲可敬的朝鲜大娘形象跃然纸上,让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深深地感染学生,让猜想大放异彩。

四、从空白处猜想促文本丰盈

想象丰富是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学中通过猜想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课文深邃的内涵,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文本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一课时,可以抓住文本空白处“几天几夜”“五天五夜”让学生想象女娲是怎样找到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的?女娲在找石和炼石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哪些困难甚至危险?让学生通过阅读透过文字进行合情合理的猜想,以充实文本内容,超越文本,使女娲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从结尾处猜想促读写结合

篇6

一、做好问题记录,知道“提了哪些好问题”“学习的起点在哪”

日常教学,学情调研普遍不足。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检阅》,因课后思考练习题首次提出“我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笔者有意识放慢速度,教学生怎么提问题,怎么在句子旁简单记录问题,整整1小时,仅指向阅读理解,22名学生就提了42个问题。但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每篇课文都把所有学生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放在课堂上教学,也不能由教师主观认定学生会提哪些问题。多数教师会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提问题,随机调研学情,但囿于时间,难以检测多数学生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准确的资讯。因此,有必要让学生预习时至少提三个好问题,课前收集问题,做好记录,整理资讯,作好规划:哪些问题需要教学?哪些是学生互相交流就可以解决?哪些需要教师提供脚手架支持帮助,采用什么策略更好?哪些是学生容易忽略,需要教师提出来?哪些问题属于高阶思维层面,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顿悟后才能提出?只有做足学情调研,才能确保教的是学生真正未知且想知、又需知的问题,真正教在“学习的起点”。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列出问题清单

让学生把问题简单记在课文句子旁或写在问题本上。课前随机抽取二分之一阅读水平不同的学生查阅(全班查阅最好),了解大多数学生在哪些地方提问题,以此确定课堂教学问题。

(二)填写问题记录表

为了分析基本学情,寻求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设计“学会阅读三千问”记录单,让学生记录“我的问题”“我能否自己读懂”“我的好办法”等信息。记录单收上来,教师要快速归类整理、分析判断,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并进行记录分析。如下面的《钓鱼的启示》记录分析单。

通过这样的记录与分析,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学习生长点与教学出发点的交集,就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基于学情”选择教学内容与策略,引导学生利用“已知”学习“未知、想知”的内容,使教学流程与学生的思维流程和谐相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培养了学生根据课文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二、留心“泡泡问题”,学习“在哪里提问题”“怎么提好问题”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至四年级下册有些课文安排了随文“泡泡问题”。对此,多数教师只让学生回答了事。笔者认为,除了应充分发挥这些“泡泡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外,还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尤其是首次出现指向有别的“泡泡问题”,它应当是编者有意安排的提问范例,更应该充分发挥其范例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经历以下的活动:1. 发现:“泡泡问题”是在什么地方提问的;2. 检索:运用“联结”策略,找到与不理解的语段对应的“泡泡问题”;3. 理解、评鉴:经由比较,思考这些问题好在哪里;4. 实践:组织语言,提出好问题。下面,以三年级下册《争吵》为例说明如何设计与展开提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两相比较,发现方法

1. 精选范例,制作课件。备课时,从学生的问题记录中选取三个好问题,看看它们分别用了哪个“泡泡问题”的方法,把“泡泡问题”及相关语句截图下来制作课件。如一位学生提了一个好问题:这两个地方有矛盾,第一自然段说“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第三自然段又写“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到底“我”有没有嫉妒克莱谛?教师据此找出“在有矛盾的地方提问”的“泡泡问题”,如《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以及两个相矛盾的句子:(1)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2)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把它们截图下来制作课件。

2. 阐述过程,在比较中发现方法。课堂上,先请上述提出好问题的学生介绍自己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也就是看到哪些文字觉得奇怪,是怎么想的,把提问题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其他同学同步思考,直观感受提好问题需要经历怎样的阅读、思考过程。接着,出示课件,引导比较:这位同学所提到问题和《小鹿的玫瑰花》“泡泡问题”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明白二者都是在有矛盾的地方提问的,由此学生明确向“泡泡问题”学习提问是个好方法,同时也初步掌握“在有矛盾的地方提问”的方法。

(二)“联结”检索,验证方法

第二个环节“验证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以下两位同学所提的好问题分别用了哪个“泡泡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方法?(1)“我”为什么觉得“很不安”“很后悔”?(2)“我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为什么“父亲把脸一沉”?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找到了对应点,也明确了提问的方法:问题(1)对应的是《和时间赛跑》:“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这是在心情有变化的地方提问题。问题(2)对应的是《画杨桃》: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是在人物神情有变化,与“我”意料不同时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三)评鉴调整,运用方法

第三个环节“运用方法”,让学生围绕自己所提的问题思考回答:自己所提的问题好不好?怎么问才是好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将上述环节中形成的认识通过实践转化、提升为实际能力。比如,一位学生课前问:为什么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后改为: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他举起手要干吗?他说“我在外边等你!”想干吗?这位学生介绍,是想起《我为你骄傲》的“泡泡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首次从人物的语言合理猜测其内心提问题)另一名学生补充说想起《掌声》的“泡泡问题”:英子为什么犹豫呢?(首次从人物的外在表现猜测其内心提问题)

经由这样的过程,再让学生去看课文,原来没问题的,现在看出问题了;原来看出一点问题的,现在问题多了。以后预习时,他们就会自觉联想相应“泡泡问题”的提问图式,或对图式进行精细化、具体化的微调,提出更好的问题,积累更多的经验。而在课堂交流中,学生之间问题的交流、碰撞,促进了相互启发,促使学生的提问能力得以不断地发展,进而也推动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参照单元样本问题,明确“问题应该指向哪里”

人教版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从学习“提问”这个层面剖析可发现,除了“泡泡问题”,“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也有很多样本问题。它们覆盖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等,指向明确而集中,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学生若发现这些样本的导学功能,便可瞻前顾后,多处比照,明确问题指向,提出更集中、更有价值的问题。下面以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为例,谈怎样引导学生参照单元样本提出好问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解读“单元导语”,联系单元主题思考文本内容,明确学习要求和重点,确定问题所处的区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本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参考“单元导语”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再根据文本主要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特质,就有学生提出了较有力度的问题,比如“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母爱的?”等。

然后,运用“联结”策略,把《学会看病》与本单元组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联结起来思考。这样提问的参照物更多,对在前一环节暂时提不出好问题的学生也会有更大的帮助,他们纷纷提出了不少好问题,比如,有学生参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后思考练习题“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提出问题:“体会母亲在等待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有学生参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思考练习题“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把“巴迪”换成“我”,提出了:“‘我’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如何看待‘我’的父母对‘我’的爱?”还有学生提出更好的问题:“说说毕淑敏和《慈母情深》中的慈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什么是母爱。”

最后,利用“回顾・拓展”的“交流平台”反思,总结提好问题的方法,养成提好问题的习惯。“回顾・拓展六”的“交流平台”,要求“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根据第三学段的教学重点之一――“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以体会到这个要求的内涵:既要从重点语句感悟文本内容,也要体会出表达方式的特点。但从学生在学习《学会看病》中提问的情况看,大多数还只是抓住重点语句提出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学“回顾・拓展六”的“交流平台”时,可引导学生读懂题目的内涵,然后围绕要求,主动反思在学习《学会看病》中自己的提问情况,畅谈体会,这样,学生就易于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总结提好问题的方法,促进提好问题习惯的养成。

以上环节,通过“单元导读”,筛选关键性信息,使问题集中在一个区域,避免问题散乱。“联结”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和略读课文前“阅读导语”的样本问题,学生能绕开浅层次问题,提出更有思考价值的深层次问题。利用“交流平台”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学生的提问能力,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有效性都得到提升。

篇7

1.“自己摸索得来的比向别人学到的更重要。”

笔者作这样的假设:如果你是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来小学任教,能不能把孩子们培养好,使他们获得好成绩?实践证明,答案不是肯定的。教育有规律,但归根结底,它是变化中的实际操作,跟一个人学历高低有相当距离。

笔者不敢否定高学历,但有一点得承认,高学历跟教育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例。所以叶先生的这个意思就很重要了。当老师没有“本本”不行,不沉浸到“本本”里不行,但如果不能从“本本”里跳出来,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索经验,积累经验,直面学生现实,就很难把工作做到优秀。“自己摸索得来的”,经教学检验成功的,这些东西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和生命成长。当然也别看轻向别人学习借鉴,否则孤陋寡闻,井底之蛙,照样难做好教育。

2.“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先生真是高明,数十年前就预见到今天的现实,中国教育树有根,水有源。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高效课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乃是教学生学”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教育探索中有个重要理论成果,那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借此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但是,我们做得并不好。许多教师“一讲到底”是不搞了,但却把学生完全纳入到自己教学预设中来。譬如教语文,问什么问题,给出什么标准答案,教师使用什么教学手段、语言都要考虑好,写成教案,送教导处审核通过。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配合老师把预设程序走一遍。有哪个学生越“雷池”半步,越轨预设,赶紧伸剪过去将其修理掉。思想是被统一了,可生成却没有了,独立见解不在了,培养杰出人才的门扉也关闭了。没有生成的课堂一路无风景。听听先生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吧,“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的标志是课堂上要有独立的发现和思想。

3.“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这里说的是语文科教学。怎样才算成功,才算教好了,两个标准:学生自己会读书,不需要老师讲,自己会写作文,不需要老师修改。说来容易,但实践起来,需要老师下很大工夫啊。要培养学生会读书,就必须指导学生学会细读,查字典突破生字,用词典疏通词语,进行追问:这句话写什么、品词品句、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行反思:这段话写什么,这段话怎样写,我的疑问,给出的答案。将其密密麻麻写成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思想足迹。一天又一天,一课又一课,学生读书能力被培养起来了,他们一生发展的读书功底被奠定了,自然不需要老师再去教了。至于作文,无非是要求学生多动笔,多修改,辅之写作技巧传授,让学生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也是先生的观点。

4.“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语中的,教育的根本就在这里了。如果教师培养起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他们就会去自己寻找知识,猎取知识,进行自我教育,走向优秀,走向成功,走向人格健全,考试成绩也不会落后。如果我们帮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教养,你就看不见打架斗殴,滋事闹事,粗口辱骂,看不见野蛮和人性丧失。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文雅儒雅,“彬彬有礼,而后君子”,教育对这个社会就功莫大焉。如果我们培养起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公共场所就不会遍地塑料包装、果皮、纸屑。无论出门还是居家的人们,虽然素面,但却光鲜,虽不名牌,但却穿戴整洁……越是年龄小的孩子,习惯越是容易养成。我们小学教师没有理由自卑,因为我们在从事着共和国大厦的最初工程,我们担负着民族的未来。只是有一点耐人寻味,先生并没有说教育是为了考试分数,是为了培养状元精英!

5.“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这就很成问题了,恕笔者直言,现在相当多的教师是不读不写,哪还说得上善读善写。叶先生那代人,做教师的都要善读善写,谁都以为然。可到今天,我们是连常识都忘了。很多教师只读教学参考书,有部分教师连学年末写份总结,也是东拼西凑。社会指责国人语文素质下降,有些大学自主招考,取消语文科考试。一群知识的传承者,对自己的根——祖宗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母语,采取如此虚无率性的态度,真是令人担忧啊。

6.“要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这讲的是身教问题。郎咸平在《郎咸平说,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使是北大和清华,谁来当校长都无所谓了。”因为一个校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独立的人格。借用这位著名学者的话来说,一个教师的伟大之处,也还是在于他的人格。“先做到”就是一种人格力量。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字写得规范工整,具有审美吸引力的教师,其班上学生能写好字的不在少数;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师调教出来的班级,调皮捣蛋学生虽不能说绝对没有,但相比要少得多是肯定的;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老师,班上讲诚信的风气就会浓郁许多;一群每天用课外阅读“喂养”出来的孩子,其思想的活跃,视野的开阔,性情的乐观,就比只读课本的同学要强。我们是在教学生知识,教学生考试分数,但千万别忘了,你更主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学做真人。人是要靠人来影响的。教师的身教会自然而然烙印在学生心间,影响他们,被他们复制,视为楷模。“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孔夫子又说:“子帅其正,孰敢不正”。“正”就是自己先做到。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取得教育人的资格。“道不远人”,真理是平凡的,只是我们要践行,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

7.“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说得多好。笔者始终认为,育人教书是做学问,做学问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我们从学校毕业出来,那不表示知识够用,溢满,只表示获得自学的能力。笔者喜欢郑渊洁在《我家三代小学生》一文中的话,大意是说“人生是没有毕业时候的”。工作实践中的自学跟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学习完全不同,它是为了丰富自我,增强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使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意义些。这种自学应该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活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

应该说,懂得先生讲的道理并不难,难就难在做。教师要自学,就要静得下心来,每天坚持读专业或非专业书籍,把阅读看成工作常态,逐渐养成习惯,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形成厚实智力背景,把课教出水平,教出风格,教成艺术,成为业里翘楚。然后通过动笔写来带动研究,发现、思考、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产生教育思想。到这一步,自学就引领我们迈向了自强不息。

8.“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

我们今天是有些违背先生教导了。这些年来,从表面上看,教育部门对学生品德教育是重视的,每周排两节课上《品德与社会》课。可学生思想品德养成更多是依靠做,依靠独立思考来完成,并不是依靠老师在课堂上传授。一位学者讲到西方时说,在国外,面对公共事件发生,不是忙着做结论,判断谁是谁非,而是引导大家去分析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表面看,他们不像我们中国人很有价值观,其实恰恰是在尊重多元的前提下,形成了没有价值观的价值观。小学语文课本选入的《钓鱼的启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文章,也证明了这一点。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就是一个培养价值观的问题。

当前社会道德滑坡,大家公认,笔者认为,这与学校教育没注重“实做”是有关系的。把一门需要实做的课程拿来空对空,从课文到课文,从讲解到讲解,从背诵到背诵,从考试到考试,结果训练出了一帮能说会道,就是不会做,疏于做的学生来。在教育活动中,品德培养无处不在,只要有心,教师随时可以实做:一个同学家庭困难,没有钱购买校服,怎么办?师生只需每人为她捐出1元钱,学生就可以穿上新校服;派个学生到各班去通知鼓号队的同学放学后集训,附耳告诉学生,轻敲门、喊报告、给老师敬礼,然后再说明来意;毕业告别会,把校工也请来和老师坐一起,接受学生的谢意、感恩;学生课堂上肚痛难忍,老师护送他到诊疗室看医生……美国中小学不设这门课,家长老师就是在“实做”中来培养起孩子良好品德的。

9.“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 读了先生说的这些话,我想到了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做到了这一点,良好的校风也就形成了。学生每天生活在这良好校风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了。

只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已经走向了反面,一提校园文化建设就到网上下载些自己也弄不懂的文字来作为校训,请广告公司做成字,张贴到墙壁上。结果,上墙之时,也就是消亡之日;一提校园文化,就是名人画像,名言上墙,就是唱歌跳舞,经典诵读。这些虽也是校园文化内涵,只不过舍本逐末,舍去了教师队伍素养、素质的修炼提高,又能指望开出什么样的花朵,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