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5: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毕业生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毕业生论文

篇1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完成四年学习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全面运用,是高校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综合性考核。毕业论文质量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随着我国高师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平均占有教学资源明显减少,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另外,由于高师院校长久以来以培养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为主要目标,忽视对本科生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偏重于基础理论学习及当前师范院校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降[2,3]。这一趋势必然影响高师院校整体教学管理,成为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和适应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如何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强化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成为高师院校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实际情况,针对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导师制”在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中的作用。

 

1.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问题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校化学专业是以培养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因此,与其他大多数专业不同,化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及毕业论文环节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实践及总结创新能力。虽然近年来各高师院校在狠抓毕业论文和本科生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毕业论文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4]。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认为目前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1)论文目标定位不明确,导致论文选题质量不高,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等;(2)由于就业形势变化和考研的冲击,使毕业论文投入时间不够,导致毕业论文的完整性、研究深度及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得不到充分保障;(3)多方面客观现实原因使论文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本科毕业论文缺乏重要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创新性和延续性普遍不高;(4)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评阅和答辩等环节管理机制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导师制”的特点及在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在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论文选题、调研、实验设计与开展、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都十分关键。因此,如何优化配置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资源及相关机制,将是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科生“导师制”指通过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指导老师的科学研究课题,以科研作为纽带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要求。在传统“辅导员制”基础上,“导师制”的实施将成为提高高师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和培养化学专业本科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论文选题以科学前沿研究为导向

 

近年来高师院校扩招使本科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一方面使每位老师指导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指导老师为学生论文选题时间很仓促,常常导致论文目标定位不明确、选题质量不高。“导师制”的实施使导师的前沿研究课题成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在这一体制实施过程中,本科生在大一或大二阶段就可以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通过前期对课题相关内容的探索、实践和理解,让学生更早地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同时,由于选题是经过导师和学生大量查阅文献资料、长期探索和实践之后凝练出的新课题,因此论文选题的可行性更强、意义重大。

 

2.2论文研究时间和经费有保障

 

根据高师化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毕业论文主要在第7~8学期内进行并完成。前已论及,由于当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和考研的冲击,使毕业论文投入时间不够,实验型论文的完成更是如此。另外,由于部分指导老师在科研能力和经费上的欠缺,这些因素常常导致论文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导师制”使学生在几乎整个本科阶段的课余时间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中,使毕业论文完成具有充足的时间。同时,导师科研课题的开展充分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所需的研究经费。

 

2.3论文撰写质量提高及格式规范化

 

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科学术语的准确表达、论文格式的规范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和个人科研素质的高低。本科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研究的同时,将在课堂学习之余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有更多机会与高年级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无形之中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使学生在团队中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科研综合素质,对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大有裨益。

 

2.4导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力量

 

“导师制”实施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导师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人生奋斗目标,制订科学的专业学习计划等,在学生自我发展中发挥引导和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和提高。

篇2

[关键词]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8(a)-0151-03

Optimiz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sis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major of public health

GAO Shuangshuang QIU Yongqian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Qiqihar Medical College, Heilongjiang Province, Qiqihar 161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form effectiveness of thesis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s with the major of public health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sis teaching system. Methods After thesis teaching reform in our school, the satisfaction differences in various aspects before and after reform were compared by using the return visit and on-site survey methods. Results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major,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sis form and timetable after the refor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reform (χ2=5.896, P = 0.015; χ2=18.471, P < 0.001). For 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jor,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sis form after the reform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he reform (χ2=0.488, P = 0.485), but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imetable after the refor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reform (χ2=19.918, P < 0.001). In general, the satisfaction level after the reform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reform. Conclusion Reform of thesis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sis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major; Thesis; Teaching; Reform

毕业论文能够使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并就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毕业论文能够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基本标尺之一[2]。因此,在大学生毕业实习考试设置毕业论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预防医学专业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把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是取得学士学位的重要课程之一。我院于2010年进行了毕业论文管理模式的改革,为比较改革效果,为以后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特此完成此项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篇3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

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

下方面加以考虑。

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

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

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

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主要一方面企业往往不能提供很多学校毕业论文要求的格式的论文内容,二是学校没有真正建立校企联合毕业实

习毕业论文如何完成的制度,使得学生在企业里实习的内容无法

和毕业论文真正成为一个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认真地考虑将毕业论文灵活化,不要格式化、统一化处理,使得学校能真正地利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三、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

毕业设计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对毕业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目标,既不能过松又不能强度过大。通过制订目标会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成功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兴趣加入,让他们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

独立设计的能力,为择业和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立淘汰制。从教育体制上来说,高校应当建立淘汰制,而淘汰制应该是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如果说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用人的法则,那及早引入淘汰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才成长最好的保护。

再次,调整目前的毕业设计方式,由集中式毕业设计改为分散式毕业设计。目前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所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总结前段工作并完成论文的写作,辅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或者工作前的实练。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

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且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影响较大,应当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毕业设计;行业需求;新模式

作者简介:高彩霞(1981-),女,江西九江人,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陈昊(1979-),男,河南永城人,河南理工大学团委,讲师。(河南 焦作 454003)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94-02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一种学习、探索、实践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也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绘图、计算机应用、翻译、查阅文献等)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开展实验研究、技术经济分析、撰写科技论文和技术报告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1]

一、结合科研、行业和就业方向合理选题

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基础性步骤是选题,毕业设计的角度、范围以及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选题来确定的,适合学生个人情况的选题是确保完成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前提和条件。为保证毕业设计选题的质量,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采取了以下选题措施:

1.构建毕业设计题目数据库

组织专家从发电厂设计、电机设计、变电站设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建立毕业设计题目库,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更新。

2.结合科研项目,接触到电气学科最先进的科技前沿

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选题,根据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围绕项目研究内容设计数个子课题,供广大学生进行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这种题目对指导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创新,学生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电气学院的科研项目大多来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课题与企业委托课题,如绿色能源方面有光伏、风能发电等课题,智能电网方面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保护、智能电器等课题,使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学科前沿。

3.加强与实验室建设的结合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寻求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可通过毕业设计自主开发、组装实验仪器设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仪器,这种做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验室建设,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通过广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已成功研制出了一批实验装置,主要范围涉及到:单片机接口实验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电子实验装置、自动化仪表、稳压电源等。

4.结合行业需求

与煤矿电气自动化、电力行业和电工制造行业的需求密切结合,采用“项目驱动”模式强化质量进行选题,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真题真做,让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亲身体会在企业现场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增强电力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同时可以帮助学校解决在硬件资源方面欠缺的问题。

5.结合就业方向

由于部分学生在第七学期就已经签约了工作单位,确定了工作性质,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教师和学生可共同研究,结合签约企业的情况进行自主命题,选择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岗位结合比较紧密的设计题目,使其尽早熟悉工作性质,减小在校所学的基本理论同现场实际工作的差距,而且鼓励学生到签约单位做毕业设计。学生到签约单位做毕业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未来的工作环境,深受单位的欢迎。这种毕业设计模式可使学生到签约企业以后马上调整自己的角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的岗位竞争力,而且提高了本校的声誉,使毕业生在各用人单位提前发挥优势,为电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构建了良性的平台。

二、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1.严格审题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制定了毕业设计的选题规范,在第七学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首先,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所在系(室)上交《毕业设计选题申报表》,拟出毕业设计题目、所研究的内容和具体要求,经系(室)专家组同意研究后,汇总提交到学院。学院每年组织专家成立“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按照“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可行性”原则对各系(室)上报的毕业设计选题进行筛选,对同本专业相关度不强、选题水平低下、涉及内容陈旧的予以删除;对有多名毕业生合作完成同一课题的情况,给每位学生选取相对独立的任务。“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上报给学校教务部门备案。[2]

2.加强毕业设计日常管理

为加强对毕业设计的日常管理,使毕业设计工作严格规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严格遵照《河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制定了本院的相关管理办法,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343”质量监控体系,即学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各系(室)之间相互协调的三级管理体制;四期检查制分为毕业设计工作前期、毕业设计阶段性检查、毕业设计中期、毕业设计后期;三方评分制是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评阅教师、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包括开题报告答辩、阶段性检查答辩、中期检查答辩、毕业设计答辩)。

“三级管理制”的具体实施步骤:各系(室)负责本系(室)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学院要按要求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控,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每个学生指导教师的落实、毕业设计(论文)文本规范程度、毕业答辩情况、认真填写评语、严格进行成绩评定等环节的各项工作,严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关;学校主要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宏观组织管理工作,定期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在系(室)、学院、学校的三级管理体制下,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确保质量过硬。

“四期检查制”的实施步骤: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前期检查,主要审查指导教师是否具备资格,选题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严格执行一人一题,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类型、难度以及工作量是否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设计的技术路线是否合理可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编排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首次指导的教师是否熟悉学生选题的内容;阶段性检查以文献资料的查阅、资料的收集和总体方案的审查为主;中期检查主要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是否过硬,工作进度是否符合要求,其中学院检查要全方位覆盖所有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校级检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随机性的抽查;后期检查主要是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是否有资格答辩,评分过程是否合理,答辩过程是否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否达到要求。通过三次重点检查的实施,基本上覆盖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重点阶段,有效进行了过程控制。

“三方评分制”的主要内容:答辩委员会、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分。指导教师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负责,认真审阅、指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学生自己进行修改,指导教师再次审查后严格按照评分标准给定成绩、根据学生情况作出评语,并将相应资料提交到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指定一名或多名评阅教师再次评阅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要同指导教师相结合,给出公平的评语和评阅成绩;答辩委员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答辩工作,综合学生的开题报告答辩、阶段性检查答辩、中期检查答辩、毕业设计答辩等情况给出符合实际的各阶段的评语和答辩成绩,然后计算出总成绩。这三部分成绩按比例进行评定的方法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准确全面地进行了考核。

3.校企联合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对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可采用双指导教师制,即在企业安排一个指导教师,在校内安排一个指导教师。企业的指导教师主要在技术上进行指导,校内的指导教师主要从毕业设计的规程、内容写作与规范到最后回到学校进行答辩等进行指导与管理。实践证明,双导师制效果良好。目前河南理工大学与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山西潞安煤业集团、许继集团、焦作电厂、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结论

结合行业需求和就业方向进行的毕业设计,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已开展了两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结合科研项目与实验室建设的“项目驱动”式毕业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使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学科前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2.校企联合指导,双导师制毕业设计模式

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直接参与到工作单位的实际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解决了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加现场的实践,进行课题研究,真正进行了一次岗前大练兵,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增强现场工作的能力和对实际岗位的适应性。

3.“三四三”质量监控体系

该监控体系实行了过程与目标并重,以及全程、全面、全员的监控,系统科学,使毕业设计的质量从制度上得到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李乾军.关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54-155.

篇5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转贴于

篇6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六个一”,感恩教育,文明离校

 

一、毕业生离校教育的社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从传统的“管教约束”中走出来,去寻求一条贴心服务于广大青年学生并使之成才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倡导大学生文明离校,及时正确的引导毕业生稳步踏入社会,形成大学生良性融入社会、健康成长的和谐社会局面。

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身处于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复杂多样的时代,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面对新的形势,更加突显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的重要性。每年有上百万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心理压力增大,出现焦虑、恐慌、无助等心理状况。所有这些心理波动都很容易导致毕业生在离校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在这样一种复杂的工作形势面前,校方应该去引导学生感恩学校,感恩母校对其的辛苦培养,对其的努力教育,及时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学生文明离校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细致的与毕业生进行情感沟通交流,科学地、全面地、深入地把握毕业生的情绪特征,进一步认知其心理行为的特点,才能找准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开展的着力点,帮助他们通过适时调整“六个一”,预先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引导他们争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毕业生离校前感恩教育的实施原则

倡导毕业生文明离校是每个高校的工作重心和难点,怎样能保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怎样减少和避免毕业生离校前失范行为的发生,怎样让大学毕业生融入社会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强化毕业典礼等各种活动的感化作用。

老师是关注毕业生就业的首要责任人,也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支持者。通过师长对毕业生的认同、理解和关心,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在离校阶段的消极心理;强化毕业生典礼的功效,邀请学校领导和论文指导老师参加毕业典礼,同毕业生合影留念,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社会支持,让他们体验更多的成就感。

2、推进毕业生同学间的交流。

通过互相祝福、签名留念、经验传授、得失警示等一系列交流活动认真回顾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让毕业生既向同学敞开了心扉,又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找到了基础。为即将毕业的同班同学留下一席珍贵的话语,有可能让对方受益无穷,也有可能成为同学之间相互回味的宝贵财富。把大学几年的得失体会告诉给低年级同学,为他们列出一些对自己产生较大影响的书目,会使同学之间的友谊在真诚中迅速升华。

3、倡导毕业生常怀感恩之心。

通过感恩活动引导毕业生对自然心存感恩,懂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进一步强化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社会心存感恩,了解人与社会紧密相连,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帮助与关心心存感恩,领悟人与人之间关爱的真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与他人和谐相处、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完善其人格和信仰。

4、弱化离校前的消极情绪

通过毕业前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缓解毕业生在时间上的紧迫感,消除未来工作的恐惧感,通过师长对毕业生的认同、理解和关心,有效缓解学生在离校阶段的消极情绪的滋生,更加切实有效的弱化毕业生离校前较大的情绪波动。

三、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

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面对着诸多的现实问题,而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复杂多样的历史时期,毕业生的身份变化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都要接受一系列巨大的挑战,给予合理的指导将会产生重大的社会意义。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历来都受到院系的高度重视,在多年的毕业生离校工作中,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不断地进行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努力找出一条既能使工作做得细、好、稳,又能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并使之成才的新思路、新方法。

即:通过辅导员开展“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留下“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实现学校同毕业生之间双向互动,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一个平台:通过毕业前就业咨询、毕业后心理辅导和问询回访制度,构建大学毕业生咨询回访平台“六个一”,帮助毕业生消除和克服毕业前的浮躁不安和亢奋情绪,帮助他们充分树立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能更好的面对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一份礼物:以毕业生主题班会为载体,让他们对学校产生归宿感,对同学、对老师、对培养了自己的母校常怀感恩之心,起到文明离校的思想引导作用。

一句叮咛:召开学位授予仪式大会,由系领导及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大典上对每一位学生分别提出一句叮咛,叮咛初涉社会的毕业生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让毕业生对学校产生归宿感,对社会萌生责任感。

一个心愿:组织毕业生在统一的时间以填写“心愿卡”的形式,引导毕业生展望未来,规划人生,留下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许下自己的心愿和梦想,并为之奋斗。

一份承诺:组织开展一次毕业生立志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宣誓活动,以此倡导毕业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承诺,做一个积极进取、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的优秀青年。

一句祝福:组织毕业生用简单的一句话对老师感恩,对陪伴了自己四年的同学感恩,对辛勤供养自己的父母感恩,并衷心祝愿自己的母校明天会更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四、毕业生文明离校问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毕业生‘六个一’双向互动教育模式”在推广上有很大的价值。首先是对学校、对社会意义重大,毕业生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他们的角色转变快速适应、情绪迅速调整,将会对工作产生良好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培养,也将提高母校的影响力;其次,“六个一”教育模式主题鲜明,步骤紧凑,容易实施,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再次,效果既突出又快捷。

通过开展“毕业生‘六个一’双向互动”教育,使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给予自己的关怀,使他们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智;少一些悲观,多一些自信。从而消除了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恐惧感,缓解了在时间上的紧迫感,增强了毕业生对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弱化了毕业生离校前的情绪波动,加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引导学生产生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使毕业生感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六个一”,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

通过完善“毕业前就业咨询、心理辅导和毕业后问询回访”制度,让毕业生们能够时时刻刻感到母校的关怀和温暖,还能帮助毕业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自身潜力,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只有做出合理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才能充满自信、有的放矢地努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通过开展毕业主题班会让每届毕业生带着友情、带着智慧、带着梦想、带着美好的回忆,昂首走出校门,融入浩瀚的社会大潮,用百倍的信心,书写新的人生篇章。在毕业典礼上系领导及论文指导老师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分别提出一句叮咛,让大家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一帆风顺。“恩师难忘,珍视同窗;荣耀母校,无悔青春;认真做人,踏实做事;恪守诺言,无愧师魂。”毕业生的承诺是对自己、对母校、对父母的宣誓。

总之,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前的心理动态和特点,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使广大毕业生在即将走向社会的关口上,用“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的真情实意给他们的大学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李磊,梁树清.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0 (5)

[2]杨文俊.浅谈毕业生的文明离校工作(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9(5)

[3]刘笑.浅析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情感沟通问题(J).高教高职研究,2009.9

[4]任学兵.试论新时期高校如何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J). 网络财富,2010年3月

篇7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课题组组会 高层次创新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从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来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逐渐体现在各个层面,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实质是创新教育。但是要实现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不仅要加强对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在研究生思想和综合素质提高上多做工作,从而真正实现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一、通过沟通和引导及时解决研究生的思想问题

现在的研究生大部分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任由他们自己处理这些问题,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对于研究生的思想问题,我们不能等到出了问题之后再解决,应该防患于未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有所了解,而了解的一个最直接办法就是导师与学生及时沟通和交流。

二、在研究生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般导师非常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训练,而忽略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在研究型大学尤为突出。研究生所修的课程是研究生进行论文工作的基础,通过课程教学,可以不断夯实研究生的理论基础、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从而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的态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以我们所承担的“表面物理化学”这一专业基础课为例,介绍一下我们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根据历年对选课学生统计,选修本课的研究生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很少。本科阶段接受的主要是课堂和书本式教育,参加讨论课和项目研究课的机会很少,其中80%来自化学化工专业,但是毕业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各高校所开设的前置课程物理化学选用教材不同、课时不同,基本要求也有差别;还有20%的毕业生来自其他学科,这些专业的学生有些只学过普通化学或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基础更差。另外,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知识结构也有一些差别,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在这样一种生源情况下,如何上好这样一门研究生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而且在教学中还要突出创新人才的培养。

1.针对研究生的来源、基础不同,开课教师为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适当地将课程向课堂外延伸。对物理化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补课、讲座、引导学生兼修和自学等方法对课程教学加以补充。

2.在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理论讲授、讨论课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作为开课教师,在重点讲授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更要注重启发科研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开课教师对于学生也要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学生配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教与学双方的互动。

3.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分解考核内容,使学生从繁忙的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的考核方式采取开卷考试(作业,复习和巩固)和闭卷考试(强化和提高)。同时把讨论和自学的内容都纳入到考核方式之中,考核扩展到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在课题实验工作中着重培养研究生实践和总结分析能力

化学化工类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大都通过实验完成,但是大多研究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能力则较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样使得毕业论文的水平不高,很多毕业论文看起来就同一般的实验报告一样。这一问题除了与研究生本身有关之外,还与导师不进实验室参与课题实际工作有关。现在许多导师只是在开题和答辩时才去关心一下学生,平时总是因为教学和行政事务繁忙而对研究生无暇他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除了研究生自身刻苦努力之外,就是导师要回归到研究生的实验工作中。我们课题组老师都是经常检查研究生实验状况,从而及时了解研究生在实验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并且对研究生的具体实验细节也能够全面掌控。而对于各种实验中的问题,一般要求研究生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手段,再通过分析和讨论来进行实施,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对于分析不深入的实验结果一般要求学生要查阅文献重新分析讨论;对于有新意的研究成果要求进行多次讨论,直至形成学术论文。通过对学生分析总结和撰写学术论文锻炼,可以使研究生的分析总结问题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们所带的许多硕士研究生在硕士期间都有,并且很多都是SCI和EI检索的科研论文。

四、通过课题组会制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协作精神和拓展知识视野

对研究生培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课题组组会制度。通过老师之间的合作或利用研究课题方向相近的特点,在有限范围内建立研究课题小组,将导师和研究生形成一个科研团体,也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课题组会制度从成立起一直坚持到现在,在课题组会上要求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都要定期介绍自己的实验工作和进展情况,老师和其他研究生对其所作的工作提出意见和讨论。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综合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表达能力。并通过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拓展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灵感。在组会上通过交流,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大家取长补短,在实验中发挥协作精神,使得各自的论文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

五、加强导师自身修养和提高业务能力,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篇8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电子专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1-0111-02

1 概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在完成大学升格和大幅扩招后,正逐步完善教学管理体制,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社会对师范类毕业生需求的减弱,以及对应用性较强的理工类专业毕业生需求的增长,很多新建地方师范类院校如重庆长江师范学院提出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在专业建设方面越来越注重理工类专业的开设、培育和完善。我校电子专业开设时间不长,底子薄弱。在当前建设应用性大学的目标下,如何提高电子专业毕业生的生的质量就成为了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进行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最后一环。目的是通过总结前期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对相关课题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面向实际问题,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3]。可见,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专业知识一次综合考核,更是通过剖析课题、制定项目方案、动手实做、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等一系列工作,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转化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

然而,由于学校管理体制、实验环境、师资条件等各种原因,现有毕业设计中存在着多个方面的不足,导致毕业设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不大,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当前毕业论文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指导多届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当前的毕业设计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2.1 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是否对完成毕业论文有充分信心,关系到是否能有效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和创造潜力获得相应研究成果[4-6]。但是,在论文选题上方面,选题较为缺乏创新性。一方面,教师认为本科学生出不了什么成果,于是不愿积极思考和尝试各种有益课题,而是看起来比较保险,难度比较小的题目,导致论文题目几年不变或是仅仅微弱变化。题目难以提起学生兴趣,严重影响学生投身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坚实的科学素养,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出题时照搬书本,使得论文题目缺乏实际价值,客观上使得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后收获不大。

2.2 设备条件

由于师范类院校理工类专业发展时间不长,加上前期发展力度不足,使得电子专业实验实践条件无法满足毕业设计的需要。由于实验设备欠缺,实验环境不配套,很多研究课题不能有效开展,或是勉强开展但所在层次较低。限制了毕业设计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2.3 就业冲突

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学制的最后一年。由于学校、学生都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很多时候毕业设计不得不为就业让路。为了就业,毕业生需要参加研究生复试、公务员考试、找工作外出面试签约等事情,不能保证时间和精力投身毕业设计。但为了毕业,学生不得不赶工,从而出现一两个星期完成论文的情况出现。由于时间无法保证,论文质量无法保证。

2.4 师生比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屡创新高。然而,师资队伍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成比例扩大。学校师生比严重缩水。对于一线教师,随着学生的大量增加,日常教学任务变得日益沉重。同时为了自身发展,又必须承担起大量的科研任务。这些教学科研任务让教师分身乏术,再要求教师抽出大量时间照顾到每个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显然难度过大[7-8]。

3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进过两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我们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我们的做法是对症下药,采取了如下的措施以改善毕业设计流程,提高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

3.1发挥学生在论文选题上的主动性

我们将论文选题与学生实习相结合。通过毕业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自主提出选题设想,与此同时,积极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指导教师则在听取学生思路的基础上给予相应指导,并对课题进行完善和把关。这样实现了师生共同确定论文选题。由此,论文题目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其实用价值得到了有效保证,避免了教师闭门造车,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调整毕业设计时间

完善培养方案,在学制的最后一年不再安排理论课。这样就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预留了充足时间。更为重要的事,将毕业论文选题融入到毕业实习过程,这样就在相当程度上扩展了毕业设计的时间。缓解了时间压力,让教师和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进行方案设计、实物制作和论文撰写。

3.3 构建学生兴趣实验室

我们构建了专门的学生课外兴趣实验室,配置了计算机、相关仪器和通用配件,并安排相应实验人员值班,保障实验室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如晚上、周末和节假日都可以来进行课题研究。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室环境。让学生有地方有条件做好自己的论文。

3.4 让学生投身教师科研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论文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使学生以完成毕业论文这种形式熟悉相关领域的课题以及最新研究动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协助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科研压力。这样达到了教师学生双赢的目的。

3.5 加强学生管理

随着地方师范院校的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素质越来越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校主动性不强,不愿意与指导教师配合完成毕业论文。该问题仅仅让指导教师来改善是不现实的。由此,通过学校和系部行政参与进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提升投入毕业论文的积极性提高这类学生的答辩通过率。

4 结束语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对于新建的本科师范院校,毕业论文存在多种问题。该文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我们的一些做法。目前我校电子专业的知名度日益扩大,毕业生受到相关电子企业的欢迎。这表明我们的做法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朱曙光,李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教学方法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78-80.

[2] 尚宏丽.工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8):86.

[3]陆建红,帖靖玺.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J].山西建筑,2008(12):209-211.

[4] 张荷群,施荣连.大学生毕业论文创新内涵的层次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2(8):112-113.

[5] 鲁汉玲.以多元化学习成果替代单一本科毕业论文的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4):1-4.

[6] 张瑾.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方法改革[J].科教文汇,2012(7):34-35.

篇9

关键词:数学类专业;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5-02收稿日期:2016-08-11

基金项目:2015校级教改重点资助项目(15JGY24)。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研究成果的检查和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某一课题做专门研究,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毕业设计多数高校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设计后学生将走上工作岗位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毕业设计的完成关系到学生下一阶段的工作和学习。

一、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大学数学类专业毕业生是指高校里以基础数学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与统计、运筹学等)为主要专业学习方向的学生,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着数学类专业招生、办学等关键问题。过去数学类专业因为枯燥、难学、就业面窄等原因,少有学生愿意报考。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数学已延伸至各个行业和范畴。在大学的数学学院里,除了基础数学专业,大多数还设置了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概率与统计精算、数学与控制科学等专业。数学类专业在就业和考研上有着很强的优势,如今已经成为学生高考时热衷报考的专业之一。由于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行业和单位更青睐于数学类专业的毕业生。比如,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需要一大批懂数学的软件工程师做相应数据库开发,还有经济学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非常专业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因此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可从事软件开发、科研数据分析、金融保险等行业。

数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可实际就业情况与我们的展望有一定距离。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2015年应届毕业生高达750万人。全国本科毕业生普遍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数学类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在人潮拥挤的就业市场中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在数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理念上,我们更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数学基础扎实,可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时,知识储备不足,实践能力差,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高。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需求,在抓好数学基础教学的同时,采取对数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实用性强的毕业设计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实用性强的毕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用人单位要求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使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二、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1学生不够重视

被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和学生找工作、考研复试的时间相冲突,学生在找工作、考研的双重压力下往往选择在毕业设计上投入较少的精力和心思。本来需要将近一个学期才能完成的毕业设计,很多学生最后都是用较短的时间拼凑而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写作水平低。虽然毕业设计能占据多达10个学分,并有专门指导教师负责,而且毕业设计不通过是无法获取学士学位的。从这些制度上看,学校对毕业设计是很重视的。可实际上,很少听说有学生因为论文不合格被取消毕业资格。并非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做得很好,而是如果毕业设计不及格学生就不能毕业,那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因此老师一般不会在毕业设计上“为难”学生。学生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一般不会看论文。一是因为在时间上,毕业论文6月份才答辩,而这时学生工作基本都已经找好;二是许多单位根本就不重视论文,因为若要了解学生的理论修养,他们觉得看学生的成绩单更直接。因此,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态度也是促使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度不够的因素。

2师资力量有限

我国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生源不断扩大,而教师队伍增速相对较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少,而学生人数过多,有时一名教师指导学生多达二十人。指导教师精力有限,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无法对每个学生毕业设计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指导。

3毕业设计实用性不强

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题目由指导教师拟订,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也是从学校毕业再进入学校教书,往往没有社会实践工作的经验。尤其是数学类专业属于基础学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往往存在过于陈旧、理论性强、与实际脱轨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学生对这些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题目,只是为了完成毕业设计而设计,为了交上毕业论文而写论文。

三、数学类专业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数学是基础学科,数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仍从事数学研究工作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工作或考研都选择与数学相关的其他行业,比如计算机、保险、金融等,虽然他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时需要弥补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等缺憾。针对数学类专业学生在就业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构建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

1加大毕业设计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可以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开展毕业设计动员大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毕业设计不仅对毕业成绩以及能否取得学位有影响,同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人生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系列讲座和培训,比如检索、查阅、使用文献的方法,为学生后续做毕业设计铺好路基。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毕业设计在思想上有所重视、在行动上有所准备。

2严格筛选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毕业设计的质量。虽然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但是指导教师给出怎样的备选题目,用什么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能否给学生方向性、预见性的建议,都决定着毕业设计能否顺利地完成。因此,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对于学院筛选出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求他们从选题入手,选题实用性要强。数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时可以选择学科内容的延伸,例如:利用所学最优化理论,要求学生设计出外出购物的最优路径、出外旅游的最佳路线、公交车中间间隔的最佳时间,等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指导教师不仅要有高的学术水平,更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对所指导的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

3结合学生毕业去向有针对地开展毕业设计

从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校园招聘会和一些用人单位的宣讲会就在学校展开。到大四第二学期开学,一些学生已经签好工作,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也已经结束。可以结合学生毕业去向和研究生报考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有方向性地进行毕业设计。数学类专业学生报考经济金融方面的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题目可选择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如随机矩阵在投资组合模型上的应用、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等。毕业生工作去向是银行、保险、物流业等,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也很多样,如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决策模型、货物配送的优化问题等。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根据工作行业开展毕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弥补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缺憾。对于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提前熟悉了解将要学习研究的方向,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鼓励学生进行校外毕业设计

如果学生在签约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流程,学习如何把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与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通过所学知识构造合理数学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外毕业设计,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就业适应期大大缩短。校外毕业设计也存在学校监管不到位、校内指导教师对这些学生关注不够等问题。为保障校外毕业设计顺利进行,需要学校和单位及时沟通,校内指导教师、学生、单位三者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合作完成。

5指导学生掌握一种计算工具

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大学生应该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来学习。数学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做纯数学纯理论的研究,而应开展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题,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必然要用到计算机,指导学生掌握一种软件或计算工具,比如Matlab、Mathmatic、Lingo、SAS等,它们对学生继续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6团队指导共享资源

结合现有教学科研团队的人员、研究项目课题、实验优势等,组成指导毕业设计教师团队。教学团队由一名负责人和若干名指导教师组成。负责人对团队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指导教师对所负责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教学圈层结构。这样的模式,既可以实现优质指导教师和教学资源共享,又能深化学生的责任观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数学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实现,在培养学生扎实数学功底的同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高校数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艳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误区及解决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0):41―45.

篇10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蒋复量(1978-),男,湖南永州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向阳(1962-),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0-20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1-192)、南华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XJG2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69-0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旨在检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学生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也高度重视,曾下文明确要求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并将其纳入本科教学评估的范围之内;[1]而在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中对毕业设计(论文)也有专门的规定。[2-4]

一、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概况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初始规模为每年45人左右;从2007年开始每年招3个班,规模为120人左右。为适应我国核能开发战略,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安全高效发展培养合格的安全类本科人才,南华大学2010年3月向教育部申报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并获得了批准,同时,2011年核安全工程专业获批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2012年获批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版)》,核安全工程专业与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合并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因此,南华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从一开始办学就具有浓厚的“核”安全特色,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以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就业。[5-7]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流程与模式

1.毕业设计(论文)的流程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总的时间为14周,一般是大四的第一学期安排4周,大四第二学期安排10周。毕业设计(论文)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2.毕业设计(论文)的模式

安全工程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灾害防治学、管理学、教育学、职业卫生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与其他专业相比,安全工程专业属于新兴的本科专业。[8]安全学科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该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与其他工科专业有所差异。总体上,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分为两大部分,即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方向可细分为(铀)矿井(核设施)通风系统设计、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以及矿山爆破方案设计等;毕业论文方向可细分为企业(现场)安全评价、企业(现场)安全管理、企业(现场)职业卫生状况调查与评价以及结合指导教师承担的各类课题开展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部分地区的高考录取率超过了80%,一些地区的本科录取率超过了40%,甚至更高。但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存在生师比过高、缺乏大师、教师来源单一且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这在一些省属本科院校的新办专业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比如南华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到目前为止全职专业教师才有10人,而安全工程系每年有毕业生120人左右,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任务繁重。此外,大部分教师都承担了一定的科研任务或者在职攻读学位,造成指导教师相对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指导深度不够,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2.学生认识不足

当前大学校园学生的学习风气普遍下滑,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加之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和片面追求利益、不尊重人才和知识的不良风气的影响,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学习热情下降,这在毕业班的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有的学生已经签了就业协议,认为所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与将来从事的职业关系不大;有的学生忙于升学的事情(如硕士研究生复试)或者准备各级公务员考试或者利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考取驾照等等,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毕业设计(论文)上;也有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很简单,答辩前几周通过东拼西凑就能完成,对于指导教师的要求和进度安排不以为然。

3.教学资源不足

从严格意义上讲,指导教师也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教学资源,但是在本文中把师资单独列出来进行讨论。除此之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还需要专用教室、良好的图书资源和网络数据库、本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库、实验室条件(包括学生计算机机房)等教学资源。目前,除了艺术设计类等少数几个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没有专用教室,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是在宿舍中利用电脑完成。学校的中文文献和数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数字资源的下载有IP地址的限制,而外文文献资源相对比较缺乏。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经过几年时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大多数只能做一些验证性实验或者简单的测试,具有培养创新人才功能的综合性实验开展得很少。

4.过程监控不严

虽然学校和学院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定了很多规定,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中期检查,按照比例抽出学生参加校级公开答辩,对上一届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等。但是学校毕业生众多,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而指导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程度也相差甚远,使得在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等诸多环节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5.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佳

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差、自学能力较低,对学校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创新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写作能力均较薄弱,导致很难做出好的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格式不符合南华大学的要求,排版问题比较突出。

(2)选题不合理,抄袭现象比较普遍。毕业设计(论文)从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题,但是内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评价方面的;而根据历年的资料进行统计,设计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论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结合工程实际和教师课题的较少,自选课题占的比例过大。

(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不理想。大部分毕业生的答辩PPT制作质量比较低劣,答辩过程叙述不清楚,回答问题情况不理想。

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结合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近年来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扩大指导教师队伍

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是关键。针对安全工程系师资力量不足的现实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1)积极调动学校、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的力量。比如每年将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安排给其他学院和本学院其他系的教师,一方面体现了安全工程的学科交叉属性,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安全工程系教师的压力和工作量,效果较好。

(2)积极引进教师。安全工程系自2011年开始积极从其他院校和本校的研究生中招聘引进青年教师。2011年引进2名硕士,2012年引进1名硕士,2013年引进2名博士,计划2014年继续引进2名博士。

(3)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积极培养年轻教师。按照学校的规定,只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而新进的硕士要2~3年才能获得讲师职称。安全工程系通过指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青年教师每年协助其指导教师负责一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2.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1)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在每一届的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召集毕业生进行动员,系主任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并宣布相关的纪律和要求。

(2)召集指导教师开会,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指导教师在日常的指导工作中要反复和学生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

(3)对极少数不认真的学生给予延期答辩,延期答辩不通过的,和下一届毕业生一起答辩。

(4)对毕业生请假进行严格审批和控制。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请假的,必须经指导教师、学工室辅导员教师和主管院领导的审批,而且对请假的时间跨度进行严格控制。

总之,采取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惩戒为辅的手段,引导毕业班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3.努力改善和补充教学资源

(1)不断改善专业实验室的条件。利用财政部的专项资金,积极购买了部分先进的大型仪器,比如从美国原装进口的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等。

(2)积极建设本科生的计算机房。通过学院的努力,新建了可以同时容纳30人上机的计算机房,本科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时可以申请使用。

(3)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下载外文电子文献,可以先收集好所需文献的名称,然后通过指导教师收集和下载全文,再返回给学生。

(4)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一方面鼓励保研到外校的学生在将来的硕士阶段指导教师处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学校先后有保研的学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完成毕业论文,效果很好;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4.加强过程监控

(1)建立指导教师QQ群,系主任事先将学校、学院的通知、毕业设计(论文)的标准格式等相关要求在共享中,其他教师可以自由下载和学习。

(2)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工作的指导。下达任务书之后的四周之内,要求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和英文文献的翻译,并且要制作开题报告PPT,然后参加安全工程系组织的答辩,只有答辩通过后才能开始下一步的工作,否则要求重新选题或者重写开题报告。

(3)要求每一位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QQ群,并且开通飞信,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学生的动态。

(4)认真组织中期检查。每年的4月安全工程系在学校和学院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记录本、指导教师的工作记录本、学生已完成部分的电子稿、毕业设计(论文)原始资料(含电子稿)等。

(5)答辩前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复制比检测,要求所有参加答辩的学生都要进行检测,对复制比过高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进行认真修改,修改后进行二次检测,直到合格才能参加答辩。

(6)严格答辩过程管理。在正式答辩前组织学生参加预答辩,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学生最后的成绩由指导教师的评价、评阅教师的评价和答辩表现综合确定。

(7)对相关材料及时进行归档。包括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纸质稿、电子稿、复制比检测证明、毕业设计(论文)记录本和原始资料,指导教师的工作记录本,评阅和答辩相关材料等。

五、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第一,建立了适合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整套管理制度,格式更加规范。从2011届和2012届的毕业设计(论文)来看,格式不合格的非常少见。

第二,选题更加多样化。根据学科特点,提出了“大安全”的选题思想,这就使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形式更加多样化,放宽选题范围,题目只要是结合本专业知识和具体的工程实践均可进行,对不同学生采取了不同的题目。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其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第三,由于在答辩前,要求学生进行复制比检测,抄袭的现象有所遏制。

第四,青年教师参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他们工作有激情,有一些新的想法,认真负责,对提高设计和论文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第五,在正式答辩前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中指导教师提出了较多的修改意见,因此正式答辩的PPT的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纸质稿质量、学生的介绍和回答问题情况都有较大提高。

第六,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有所加强,指导方式更加多样化。师生之间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手机、飞信、E-mail、QQ群等联系方式进行随时沟通。根据大部分毕业生是利用电脑在宿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一实际情况,有的指导教师直接到学生宿舍进行集中辅导,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七,随着安全工程系承担的科研课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跟随指导教师参与部分科研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客观上实现了科研实践支持教学的目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前参与了省级或者校级的学生创新课题,在毕业论文阶段时适当进行加深,这些学生的论文质量往往比较好,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质量。

第八,随着安全工程系实验仪器设备的增加和实验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借助于实验设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或者是采用商业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实验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第九,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资料越来越规范。安全工程系设立了教学秘书,由青年教师担任,专门负责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并收集毕业设计(论文)及其原始资料等的电子版刻录成光盘永久保存。

六、结论与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深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的工作,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同时也要看到,全面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涉及教学管理、指导教师和学生等三个方面,需要付出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娟.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2):137-139.

[2]宋守信,杨书宏,傅贵,等.中美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及认证标准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12):23-28.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标准:通用标准[EB/OL]. [2013-08-19].http:///column.php?cid=17.

[4]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认证标准>:补充标准(安全工程专业)

[EB/OL]. [2013-08-19].http:///column.php?cid =18&ccid=31.

[5]蒋复量,李向阳,谭凯旋,等.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1):12-18.

[6]蒋复量,王淑云,李向阳,等.基于Internet的《安全管理学》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