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02 18:4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 卢梭
篇2
关键词:思品教学;德育教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53-1一、课前准备――调查研究
在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导他们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还能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在讲授思品课的过程中,我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作了以下几项调查研究:
1.在学习《知耻近乎勇》之前,让学生在本班、本年级及校内外展开调查,发现哪些是值得赞扬的道德行为,哪些是应感到羞耻的陋习。
2.学习《多彩的情绪》这课时,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周围哪些人因为情绪积极,心态乐观而一直保持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
3.学习《天生我才必有用》一课时,让学生收集历史上、生活中的事例,分析他们的心理和品格修养,并用书面形式谈自己的体会。
实践证明,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是增强教学效果,求得讲课生动活泼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课堂形式――活泼多样
1.精心设计教学形式。
(1)把课前调查得来的材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上课时,根据教材需要,让学生谈谈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和心得体会。如在学习《做人从知耻开始》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以及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树立起一个信念:自己要做有道德的人。这就达到了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学、思、议结合。如在学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时,让同学们讨论“社会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与我无关”这一心理现象,同学们经过思考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他们得出结论:遵守社会秩序,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讨论,同学们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懂得了要在生活中培养起遵守社会秩序的良好道德。
2.高度重视氛围渲染。
(1)讲故事、树立榜样。学生喜欢听故事,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征,我在授课过程中,经常穿插师生讲故事,介绍名人、伟人、爱国英雄、特别是校内和身边同学刻苦成材的例子等等。
(2)利用歌曲,激发学习热情。音乐家们为我们创造了许多催人奋进、激动人心的歌曲。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有关歌曲让学生精神抖擞地唱,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当学生唱着那些激励人心的歌时,一种对国家的情感、一种作为中国公民的神圣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学习热情大大地被激发。这使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懂得:我是祖国的小公民,祖国经历的苦难与屈辱,在我们的心灵上打下了抹不去的烙印;而祖国迈开振兴的步伐,在征程中创造的辉煌业绩,都激发起我们内心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该承担起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重任。
(3)利用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强化观念,指导人生航向。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每课都有名言警句,但这远远不够。我们经常师生共找一些名言警句,甚至学生自己创作格言来激励自己。如学习《让人三尺又何妨》时,我请同学们搞一个活动,让他们四人一个小组,每组寻找或自创一条关于宽容谦让的格言。他们学习的气氛非常热烈,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如“宰相独里能撑船”,“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学生更加懂得了与他人交往要懂得宽容友善,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重视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氛围感染,既调动了学生上思品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知识,更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三、课后延伸――活动参与
生动活泼、新鲜有趣而又有意义的课后活动,是使教学逐步深入,强化教学效果,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如:
1.配合学校、年级、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和经验交流会等。
2.配合班主任搞好操行评定工作,如在学习生活中,守纪律,做好人好事的就加分;违反纪律、有不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就扣分。这样,学生起初是为加分而表现很好,争做、抢做好人好事、守纪律;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习惯,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就形成了。
篇3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呢?
一、导入应力求妙趣横生
新课知识点的导入应力求妙趣横生。心理学学者王一良教授认为,正常的人,几乎都喜欢幽默,都有好奇心。基于人类的这种思维动机,用生动活泼有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思想品德课的导入实例很多,如: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如在讲坚持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将水桶原理进行带有动画色彩的语言刻画,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之门得以开启,使抽象的哲理形象起来,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当前要学习的主题。除漫画导入之外,还有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多种多样。但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导入,都要遵循可比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的结合,由教师“景”的创设,引导学生“情”的进入,达到主客观体的初次碰撞和统一。
二、语言力求生动形象
语言对情景的再现必须力求生动形象。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实现景中情,情中景的境界,即情景交融,达成主体和客体的勾通。如:再讲怎样确立消费观时,对于“贷款消费”观念,在中国社会一般是比较难于被接受的。讲授本节课时,可以借助漫画故事《在天堂相遇》,让学生阅读漫画,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其情景进行一翻渲染,使其产生幽默效果,让学生在忍俊不禁中领悟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积极意义。情景在此运用,使本知识点的教学目的水到渠成,达到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语言的描述要实现生动形象,教师必须博闻强记,深刻地研熟教材,娴熟地驾驭材料,使作为知识载体的情景与教学目标知识融为一体。
三、设问力求导“理”入“情”,引“理”出“情”
不会由“理”及“情”,就是学习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如社会中往往有一些当媳妇的,看到戏剧中媳妇虐待婆婆的情景时她就流出同情的泪水,而平常自己对婆婆的亏待却一直在不自觉中进行,这就是“理”不入“情”,社会道德没有被内化为媳妇的习惯行为。同样,政治课肩负着重要的德育功能,学生对于道理的内化程度,就是他们道德素养的高低;所谓“引‘理’出‘情’”,就是从情景中悟出道理,这就是道德的认知和道德的评价能力的培养问题。
四、情景讨论力求打破陈规成说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过分主张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倾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一节课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对情景的讨论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谈论中假如没有学生敢于大胆的提问,就不会有一些求异思维火花的产生;同样,如果没有尊重差异、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教师的情感投入,学生的个性思维无疑会被抹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会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目前广大的政治课教师一定要敢于打破成规,树立新观念,在指导学生学习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政治课外书籍,多收集政治资料,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追求艺术效果
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契领,突出重点,调整视觉神经,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过程节奏感,给学生或美或丑的感受,使学生深受艺术意蕴所感染,在感染中产生认同,在认同中情感被召唤。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板书设计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力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的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置板书,巧用多媒体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积极参与能力,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自然得以实现。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情景的创设就是模拟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这种教学方式自觉地遵循了人类的认识规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个政治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
篇4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我们中学教育教学也应该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现在的教育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有的学生遇到老师和家长的严厉批评,动辄便闹情绪离家出走;有的因琐事互相谩骂甚至大打出手;等等。针对当今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我们曾经设计了问卷对初一新生进行调查。从反馈数据看,感觉到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非常模糊。比如对“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一题的回答:有18%的学生认为要有奉献精神,向雷锋、袁隆平等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45%的学生认为要有权有钱;有23%的学生认为要有影响力,像周杰伦、蔡依林等拥有众多的粉丝歌迷;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对生命的意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由于当今物质社会的丰富多元和环境的复杂纷扰,使学生的心理成熟期明显提前,由此产生心理、生理与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挫折教育少之又少,青少年自杀现象也呈上升趋势。警钟在每位教育者耳边敲响: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二、挖掘语文教学资源,浇灌生命常青之树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老师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在新课标理念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因素,做到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钻研文本时联系生命教育,课堂教学中体现生命教育,适时适度地开展多样有效的生命教育活动。通过生命教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通过生命教育,使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1.树立生命教育理念 ,做生命之树的守林人
当今社会信息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不断学习正逐步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教师不只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必须要真正的加强自身的学习。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开展已有数十年,而大陆仅在上海、辽宁、江苏实施,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要了解与学习,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自主实施生命教育。另外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系列的书籍,如法・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奥・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只有多读书与大师进行生命对话,才能了解别人的思想经验,加深自己对生活感悟的积淀,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2.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厚实生命教育之树的土壤
目前的教育体制,使家长、学校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智力,而忽视了情感、心理方面的非智力教育。为了应对考试,学生整天忙于学习,精神生活却贫乏荒芜。所以,学校应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如可以建筑关于活力青春、生命力量的艺术雕塑;张贴“生命的起源”“防火”“交通安全”“远离”等科学彩画;制作展示学生、教师关于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照片展板;报道校内外有关生命教育的时事动态;班级墙体布置可张贴有关珍爱生命的名人名言、感悟生命的学生作品;黑板报每学期可出1-2期与生命教育有关的主题内容;张贴名人画像,丰富书画走廊;校园网创建生命教育的网页、贴吧,让学生了解、关注、探讨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创设浓郁的生命化校园氛围,为学生生命之树的成长厚实了肥沃的土壤。学生在这生命化的环境里接受熏陶,感悟生命的内涵和美丽,生命发展就能得到真正的舒展。
3.挖掘语文教学资源,让生命之树沐浴阳光雨露
课程是生命教育的载体,中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无不闪烁着生命光泽,体现着生命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不光注重解题技巧、考题规律的训练,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研读,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生命的交流、思想的对话,通过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潜移默化地健全个性,提升人格,唤醒自身的生命意识。如读《紫藤萝瀑布》,会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读《敬畏生命》,会感悟到生命的延续是不计成本的;读《散步》,会欣赏到生命的温馨、和谐之美;读《伟人的悲剧》,会体味到生命的悲壮、崇高之美;读《重塑生命》,会惊叹于生命的奇迹、活力之美;读《生命生命》,会赞叹于生命的坚韧、顽强之美……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与背诵这些美文名篇,可使其沉浸在美好的氛围里,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
4.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生命之树承受风暴雷电
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我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能够很好的适应各种生存环境的人。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中学素质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途径等。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中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相结合
多数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事实上,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两节课、一周或者搞几次宣传性的活动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或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多动脑筋、多积累、多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二、注重与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学校教育外,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有,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传播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大量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三、注重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设想、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四、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异常。因此,教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更多的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教师经常利用课余与学生多沟通、多谈话、多鼓励、多暗示、多微笑等,都能给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陶冶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使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就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由于学生之间年龄相仿,所学的知识,对事物的看法没有多大的差异,共同点多,极易沟通。教师应在班会上鼓励学生之间开展交朋友、互帮互学和谈心活动,特别是对学困生和后进生更应关心和帮助。此外,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如“学生心理健康演讲会”、 “送温暖” 、“感恩的心”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投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六、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篇6
一、搭建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一是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是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有过这么一件事: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了心理压力,解决了心理困惑和矛盾。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一是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 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是改变评价方式。
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言不逊,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太完人化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
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存在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地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
篇7
陈丽萍 甘肃省环县红星小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情绪的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课题(课题批准号:
【2012】GSG686)成果。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谋求更好的工作岗位,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的,几乎都远离家乡,出外务工。外出务工的农民
工大多都选择将孩子放在家里面,由自己的父母亲或者亲友监护。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新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开之后,在身心与学习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文章笔者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因为我也经常责问自己可以为这些留守儿童做写什么呢?接下来笔者结合当前小学留守儿童的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情绪;自我控制能力
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因为某些原因父母不在身边,流动到户
籍地之外的地方,孩子仍然待在户籍地,由自己的爷爷奶奶等亲
属照顾的十四岁以下的孩子。这些留守的孩子由于年轻尚小,不
懂得照顾自己,不会合理地调节自身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差,导
致在生活、教育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一、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
很多时候,不管是小学留守儿童,就是青年学生也会这样埋
怨自己,我明明知道应该去学习不应该去玩的,明明知道这样是
不对的,可是就是管不了自己的情绪,控制不住自身的行动,为
什么呢?很明显,这是自我控制能力差的表现,也是不良的学习
情绪调节,因为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情绪,从而影响了学
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句话叫“学要学的高兴,
玩要玩的痛快”,这才是一个真正良好的学习与玩耍情绪,笔者
在这里就要呼吁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情绪,尽情地学
习,痛快地玩耍,而不是畏首畏尾的学习,畏首畏尾的玩耍,这
样的话,学的也不尽兴,玩的也不痛快。久而久之会养成一个不
良的学习情绪,导致自我控制能力下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正
确调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情绪,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呢?
笔者认为应该树立榜样的作用,发挥优秀学生在班集体里面
的模范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限,反映在小学留守儿童身上
也是如此。正确的榜样对于小学留守儿童来说,能培养他们的自
我控制能力,此外对于那些本身自控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说也
能起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在聆听父母长
辈叙说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或者学习先辈英勇事迹的时候,都会
感到很振奋,然后幻想自己投身其中的话,应该怎么样怎么样,
这就是榜样的作用,是榜样产生的动力促进我们前进。小学时期
留守儿童内心世界与所选的榜样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树立正确的
榜样还对小学留守儿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重要的作用。小
学教师在建立优秀学生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要注意手段与方
法,切记不可让学生产生攀比或者互相嫉妒的心理,这样只会让
学生急功近利, 一旦出现学习成绩上的失利, 可能会失望与丧气,
如此以来反而不利于留守儿童学习情绪的调节,更谈不上培养学
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因为情绪很容易被急功近利的想法引诱出
来。
二、关于培养学生自控能力以及调节学习情绪的几点小措施
在调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情绪以及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
过程中,教师要探索更为方便与优秀的方法。子曰:“吾日三省
吾身”,这是调节学生学习情绪,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最好
办法,下面笔者就此提几点措施:
(一)自我提醒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地自我提醒,每当自己的学习情绪不
对时,当自我不能控制时,就可以选择正确地方法提醒自己。鲁
迅小时候上课经常迟到,为此他就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时
时刻刻提醒自己,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鲁迅的事实证明,这种
方法是有效的。因此笔者经常让小学留守儿童根据自身的条件,
选择合适自己的名人名言,将其融入自己的思想之中。如此以来
既可以起到鼓励自己的作用,还能适时地调节自我情绪,锻炼意
志,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二)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也是调节留守儿童学习情绪,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
好方法。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反省能帮助留守儿童积极总结自身,
自我思考。有时候学生年龄太小,做不到这些,教师就应该积极
给予帮助与提醒,肯定学生的有点与长处,找出缺点与不足。笔
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与周记,让学生在日记中
反思自己的言语举动,学习情绪以及自控能力,不断反省,逐步
完善自身的行为举止,在全面了解自己,与自己沟通的同时,这
实际上也是鼓励自我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自我独立,自我防范
所谓的自我防范与独立是指小学留守儿童要在没有人监督
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没有人管束而放松了自我管
束。坚决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正确地调节自我的学习情绪,防
范打破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防范要求有着最大程度的自觉性,
所以就显得难能可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继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接班人。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来自父母的爱护,因此更需要广大
教师多付出一点,多关注与教育他们,正确地教会这些留守儿童
篇8
Wu Yuling
(Library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并从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Abstrac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requir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in the new period was expound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was discussed, and the impa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was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trengthening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关键词: 图书馆 内涵建设 大学生 素质教育 途径
Key words: library;connotation construction;university students;quality education;approach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78-02
0引言
高校拥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人才培养居于首位,是高校的基本功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既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及学校的文献情报信息中心,还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第二场所,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新时期对大学生提出的素质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往往是决定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新时期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提出了以下素质要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广博的专业文化知识;较高的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广泛的语言交际能力;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乐于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等等。这些素质的获得与提高往往和图书馆息息相关。
2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是相对于图书馆主体建筑而言的,主要指图书馆主体建筑之外的各种设施及配置,如图书设备、家具设备、电子设备、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队伍建设、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图书馆服务意识等,它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物质基础和灵魂所在。[2]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就是对上述这些要素进行强化和建设,以使它在高校教学、科研和育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文献、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科学素养,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一重要功能的发挥,有赖于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加强,和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密切相关。例如:①丰富的馆藏资源可为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提供优质精神食粮;②良好的馆舍环境可为大学生提供重要的学习场所;③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对大学生道德修养,文明习惯的养成产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④合理的规章制度有益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等等。
4加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4.1 扩大馆藏资源,为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馆藏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服务读者的知识载体,也是图书馆借以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提高文化水平、丰富人生阅历的精神源泉。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馆藏资源已从原来单一的纸质文献转变为由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共同构成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图书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既丰富了馆藏,又拓展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空。进入书库,大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同时,网络资源给读者提供了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开启了通往世界知识宝库的大门,读者尽可吮吸全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2 搞好入馆教育,上好图书馆素质教育第一课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是新生了解、认识并学会利用图书馆的起点,是图书馆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堂课,其目的是给新生熟悉和利用图书馆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其尽快掌握图书馆检索资料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激发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并强化有关遵循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图书馆学习习惯的教育。新生入馆教育内容包括图书馆概况、开放时间、馆藏布局、馆藏书目检索、电子资源利用、服务流程、规章制度等等。图书馆尽可利用好这个平台,由业务精,素质好、形象佳、善表达的人员担任,还可配以有关视频在大厅巡回播放,为新生尽快认识图书馆、适应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打好基础。
4.3 做好导读工作,避免读者借阅的盲目性导读又称阅读指导,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读者服务工作。读者步入图书馆,面对浩瀚的图书,往往徒生喟叹,不知怎样寻找自己所需图书。图书馆可根据读者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引导读者选择图书资料。如在张贴栏定期预告新书,使读者及时了解馆里新进图书情况;推荐优秀书目;定期在读者中举行读书会、书评会、研讨会等,交流读书经验,避免读者阅读的盲目性,提高阅读效果。图书馆还可指派有关人士在活动现场讲解,解答读者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另外,馆里还可以在大厅设立读者咨询导读台,帮助读者迅速索取到自己所需图书。[3]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读者可尽快阅读优秀图书,早受教益,而且使读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同步提高,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功能。
4.4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读者言行规章制度约束和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对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规范作用。图书馆规章制度是图书馆人员管理的基础,也是图书馆日常管理的依据。图书馆规章制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针对工作人员,在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二是针对读者,在平时借阅、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图书馆规章制度,进而养成办事遵规守章的良好习惯和思维定势,例如:读者入库须知、借书证办理与管理办法、读者借阅图书规定、关于损坏、遗失书刊及其他违章情况的处理规定、自习室阅览制度等等。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自己言行,养成遵规守则习惯,促使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4.5 发挥馆员职能,影响感化读者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文化知识广的专业技术队伍,其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硕士、博士、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如果他们能全身心致力于读者服务工作,其学养风范不仅会使大学生心情愉悦,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大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图书馆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图书馆员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和职工不可替代的。[4]
4.6 优化借阅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图书馆静穆有序的借阅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成为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场所。图书馆在此方面大有可为,如保持阅览室的整洁、安静,在阅览室、书库、走廊等处悬挂名人名言、名人字画等等,努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提高、便于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5]
4.7 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没有读者,图书馆便失去了存在价值。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理念,“读者至上”是图书馆遵循的基本原则。强化服务理念,要求图书馆员树立“读者第一”意识,心系读者,服务读者,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功能、效用的发挥。图书馆员要想赢得读者的尊敬,首先应有较好的服务态度。在馆藏资源多样化的今天,图书馆服务工作由原来传统单纯的坐等读者上门、简单的图书借还服务变为现代复杂的科技咨询查新、定题跟踪、网上预约导航等服务。与之相应的是图书馆员也不再是单一文献资料的保管者,而变为集文献资料管理、科技咨询查新、定题跟踪等服务于一身的信息导航者。图书馆员唯有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丰富的服务项目,将过去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状态转变为积极为读者解答各种信息咨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主动服务状态,以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最终达到读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4.8 举办文化活动,增长读者见识为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图书馆可定期邀请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或本校知名教师做相关专题的学术报告,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组织评选优秀读者、演讲大赛、书评大赛等,与读者互动,增长读者见识,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4.9 开通网络Blog,实时解答读者咨询Blog又称博客,是在网络上按照日期排列内容的一种记录形式,使用这一简单工具将要书写的内容成可浏览的形式,可以分类整理,从而形成个人信息管理的工具,使用Blog、管理个人信息,并与网络上的人们(网民)共同分享信息和知识,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社会关系。[6]
图书馆员可以自己的姓名建立Blog,公布自己的工作岗位,让读者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及遇到的疑难问题上传到Blog页面上,与读者进行互动,读者可随时提问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疑惑,也可咨询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馆员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时予以解答,最终达到对读者素质教育的目的。
5结语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国家、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均对此寄予厚望。作为高校办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应注重加强内涵建设,在日常读者服务工作中,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育人意识,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素质教育,使图书馆成为学校整体素质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白晓燕.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涵及图书馆在基地建设中的作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科技文献版),1999:43-45.
[2]曹福林.论图书馆内涵建设[J].兰台世界,2007,(3):64-65.
[3]郝锦.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A].方小容,李明.读者服务工作拓展与创新[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53-255.
[4]胡安宏.注重内涵建设与创新,促进高校后勤改革健康发展[J].科技信息,2006,(10):30.
篇9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的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应学习借鉴英国教育的优点,英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从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美国中小学参与心理咨询的人员有如下几类人:有关的医疗专家、健康专家、教育专家(包括教育专家、学科教师、特殊教职人员、资源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家庭成员和学校协助部门等。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我分管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有一次,我到心理咨询室了解情况,我发现我班学生×××徘徊在门外,我觉得应该帮助他。于是经常找他闲聊,了解到他因学习压力过重,致使学习紧张、焦虑,成绩下降,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结果恶性循环。找出症结后就能“对症下药”,我与他分析原因和寻找解决的办法,他初中成绩拔尖,父母期望过高,高中基础不扎实,学习竞争激烈,一时无法摆脱失败的困惑,便产生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我提出如下几个解决办法:一、调整学习方法,夯实基础;二、树立成功意识,不断激励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三、调整心态,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虑成绩的名次;四、学会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释放精神压力,保持轻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经过多次的心理疏导,他的情绪终于较为稳定,成绩也稳步上升,2002年高考总分取得631分的成绩,各学科中最高分是语文659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欣慰!看来,中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篇10
【关键词】弟子规;养成教育;素质教育
《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脱胎于《论语》,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与记忆,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具体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或出外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朴实无华,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路径,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精神资源。
一、《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范,提升职业素质,形成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必须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之中。《弟子规》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弟子规》所彰显的正是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孝、悌、仁、爱,所蕴含的养成教育思想尤其值得高职院校重视和借鉴。《弟子规》中养成教育思想是丰富具体的,并且易于化为实践行动。第一,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弟子规》认为,为人弟子应该养成听从父母教导,孝顺父母和尊重师长的良好习惯。《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叫你,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你要马上去做,不可拖沓推诿;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你应该恭恭敬敬聆听;父母在责备乃至责罚你的时候,你也要虚心接受。《弟子规》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冬温夏清,晨省昏定,出门回家,禀告父母。在学校也是一样,高职院校学生要尊敬师长,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严格遵循请假报告制度,有事请假不逃课,不随便外出留宿,顶岗实习及时上报岗位信息变动。《弟子规》指出,少让父母担心,就是一种孝心。高职院校学生要养成与老师的及时沟通习惯,否则“失联”的你,会导致老师父母深深的担忧和牵挂?第二,注重细节,养成习惯。《弟子规》中对小辈的规矩是非常强调的,而且规定得相当细致。如要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即不管吃、喝、坐、走都应让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子规》认为,应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弟子规》认为,好的行为举止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弟子规》中对为人弟子的立、行、跪、拜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现代礼仪也讲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人们的行为举止要“站如松,坐如钟,动如风,卧如弓”。《弟子规》的内容对于塑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形象大有裨益。第三,诚实守信,见贤思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论语•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做人要十分讲信用。《弟子规》中也有类似的话,要“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的就是诚信,巧言欺骗和胡言乱语怎么可以呢?现代社会信息泛滥,真假莫辨,当学生面对各种各样诱惑的时候,更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乱发表意见,随意传播虚假信息,所以《弟子规》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继承了孔子在个人修养和教育工作中重视个人修养、迫求完美化人格的理论,要求人们形成“见贤思齐”“反求诸己”的习惯。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你就要追慕思齐,立下决心,发出宏愿,迎头赶上去。纵去远,以渐跻,立下一个长远的规划,逐渐地赶上他。古人说:高山仰止,景行景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四,读书三到,持之以恒。关于读书的方法,《弟子规》告诉我们,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就是《子弟规》所传授的读书方法,意即读书要集中精力,排除杂念,把心思和脑力用在读书上,而不是心不在焉,有口无心。实际上,读书三到这个方法不仅对读书有益,而且能借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处事习惯。《弟子规》认为,在读书、学习方面,首先要求孩子要读好书,其具体标准是:“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在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他的判断力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应该让他在指导之下阅读经典,启迪智慧。《弟子规》还告诫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对自己应该永远有一种追求,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以弟子规养成教育思想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战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把学校仅仅当成“职业养成所”,而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弟子规》蕴含深厚的养成教育思想,已然引起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广泛的注意,不少高职院校学习《弟子规》,诵读《弟子规》蔚然成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职业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学生形成文明守纪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自我调整、自我控制意识等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高职核心能力。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是构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弟子规》所蕴含的职业养成教育思想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一)环境养成教育,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
《弟子规》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里强调学习环境贵在干净与整洁有序,不求奢华与舒适。诚然,大学校园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感染、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我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人文性与生态性”相谐和的理念,努力把校园建成环境优美又富有文化品位、人文关怀的生态型校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宜教、宜学、宜居的花园式学校。学院新校区建设之初,就成立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形象识别系统CI”课题,使得校园每一幢楼宇,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湖泊都充满人文气息。例如“齐贤楼”取“见贤思齐”之意,“修远楼”寓有大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精神,“弘毅楼”语出《论语•泰伯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南大门镌刻着我院的校训——“知行合一,明德致远”。学院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餐厅的楼道、走廊、房间中精心设计布置了校风校训、名人名言、图画标语等,让一墙、一廊、一室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环境气氛的有益熏陶。学生置身于这样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统一的校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能感受到胸中勃发的职业理想并充溢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决心。
(二)管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形象
《弟子规》强调管理养成教育,诸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冠必正,纽必结”“将入门,问孰存”等等,不一而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学生跑操制度。为培养在校学生“特别能吃苦”精神,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体育”活动,2008年9月起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认同感,空乘班、丰田T-TEP班、“柳工机械班”、“沪宁钢机班”等同学上课时必须身着统一职业装。学院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院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并量化成绩作为个人评比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狠抓制度的执行,坚持开展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个人考评工作,促进了文明修身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
(三)身教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言教不如身教。《弟子规》云:“话说多,不如少”,又言:“果仁者,人多畏”。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踏踏实实放下身段去践行。人们敬畏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不是他们的话说的有多漂亮,而是他们“身为世范”的身教作用。学院非常重视教职工的身教作用,通过教职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影响和教育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学院评选优秀教师由领导测评、同行测评、学生测评构成,其中学生测评的比重最高。学生坦言,他们会把票投给那些真正热爱学生,拥有职业自豪感,学识渊博,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于奉献,能处处身先示范的教师。学院通过网络、橱窗、表彰会议,让优秀教师的优秀事迹广为传播,让其渗透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学院还延请交通行业精英,杰出校友为学生开讲座,谈体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成功人士,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四)课堂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弟子规》在“余力学文”部分,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你只管埋头读书,而不去亲近仁者、追求道德的完善、品格的培养,结果你只能使自己浮华不实。拥有书本知识只是一个人成为仁人的某一要件而已,而不是全部,这是儒家的要义。死读书、读死书,或者说纸上谈兵,往往是难成大器之人,甚至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在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二次创业新征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堂养成教育,力求把其打造为我院素质教育的高地。学院科学制定“教学质量年实施计划”,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领导也深入课堂,督导素质教育在课堂的实施。经过科学组织和有效实施,课堂教育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小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模拟法等在课堂得到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养成教育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责任意识、顾客意识、全局意识、保密意识、学习意识。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实践,旨在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发展。《弟子规》作为优秀的文化传承,其中蕴含的养成教育思想为当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也为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9).
[2]许本洲.职业养成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3]张晓华.浅析《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3).
[4]济南职业学院.强化职业养成教育,提高高职核心能力[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0).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