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9 16:1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冬天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冬天的故事

篇1

1、雨雪dd,见曰消

dd: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2、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8、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9、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篇2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烟台的海》第二自然段这样描写冬天烟台海的壮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为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这段话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先景后人的组材方式,先写冬天烟台海的气势磅礴,后写游人不畏严寒前来观海。前者是正面描写,后者是侧面烘托。意在用人的不畏风寒、不怕浪淋来反衬烟台海的壮观诱人。如此以人写景,人景相依,烟台的海魅力无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天游峰的扫路人》是写人的文章,作者安排了两处关于天游峰的描写。一处是第二自然段:“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另一处是第八自然段:“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废。”

两处描写意在用天游峰的山路之险、山路之长来衬托扫路人不畏艰险、徜徉山水、以苦为乐的那份陶然。如此以景写人,人景相依,扫路人活力四射!

景物描写除了衬托人物品质,有时亦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作家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在这方面,鲁迅可谓是行家里手。《社戏》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三个方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美。此处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喜庆的气氛,表现了“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渲染了“我”去看戏途中兴奋的心情。

其实,在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看似随意地散落在文中,实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由此看来,在指导学生表现人物的情感时巧妙地融情于景、人景相依,产生的艺术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苏教版第十一册习作2的主题是“回忆爱的往事,表达爱的心意”。其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表达内心的爱的方式感恩父母。学生在这篇习作的结尾喜欢采用议论的手法来抒情。多半学生有时用得不当就出现了为抒情而抒情、唱高调、拿来主义等现象。

换一种方式结尾如何呢?五年级课文《爱如茉莉》一课中有这样的描写:“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运用“人景相依,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了父母之间温情的一幕。采用这样的方法来描写自己向父母敞开心扉后的一幕会怎样呢?结果,全班36人中有28人成功地运用了人景相依、融情于景的写法,很多同学写得相当精彩。

篇3

一、扣人心弦的情节

1.开门见山,展示激烈冲突

如《羚羊木雕》的开头: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的犄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赏析:羚羊木雕,非洲带回来的,送给朋友了,我撒谎,妈妈生气,开篇就火药味十足。假如开头写成:“我有一尊羚羊木雕,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被我送给好朋友了,结果挨了妈妈一顿训。”那真是平铺直叙,味同嚼蜡,丝毫没有吸引力。

2.一张一弛,制造波澜

《鲁提辖拳打镇关东西》文章开头写鲁提辖等三人在潘家酒楼吃酒,听到哭声,便要问个明白,于是便引出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故事由此展开。听到哭声,鲁提辖先是破口大骂,接着要立即去打死了那厮便来。后来他去打镇关西了吗?没有,被史进、李忠两个三回五次劝住了。先“三激”郑屠,再“三拳”打死,痛快淋漓,大快人心。“文似看山不喜平”,张弛有度,才能使情节一波三折。

3.设置悬念,激发心理期待

唐伯虎是传说中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一次应邀为一个富翁的母亲祝寿。他画了一幅画后,接着题诗,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第四句“偷得蟠桃献母亲”。刚写完第一句,满座皆惊,富翁也十分愤怒;第二句写完,满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转怒为乐;第三句惊得众人瞠目结舌,富翁一家更是怒气冲天;最后一句写完,满座宾客赞叹不已,富翁也顿时对诗画赞不绝口。悬念迭生,反差强烈,跌宕起伏,充满智慧和幽默,使唐伯虎的诗博得满堂彩。

利用悬念,在故事发展中只亮开谜面,而藏起谜底,激发读者心理期待,看不完不过瘾,作者在适当的时候再点破。

二、感人至深的细节

平平之作:儿时,冬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总是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我们渐渐睡了,她辛劳一晚上。第二天,新鞋就做好了。

升格描写:儿时的冬天,夜深人静。在“刺啦”“刺啦”的声响中,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只见母亲正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她先用锥子使劲穿透厚厚的鞋底,再用顶针将针顶出,最后用手将露出的针尖,麻线翻飞,母亲不时地将针锥在头皮上划一下,白发垂下。看着母亲凌乱的头发,我鼻子一酸,眼泪不由得流出眼眶,不知什么时候我又睡着了。

文章通过母亲深夜纳鞋底的细节,表现出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母亲深深的敬仰和怀念,“穿”“顶”“拔”“划”等动词的使用生动、传神。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得益彰,细致入微,增强了感人泣下的力量。记叙文要以情感人,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是引人共鸣的一大法宝。

三、引人入画的意境

精美的自然环境描写,有时虽然着墨不多,却能渲染气氛,引人入画,使文章锦上添花。

请欣赏鲁迅的作品:

《故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祝福》: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鲁迅作为文学巨匠,很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故乡》中的画面清新幽美,衬托出少年闰土的纯洁活泼可爱;《祝福》中的欢庆场面反衬出祥林嫂的孤独凄惨。寥寥数笔,却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恰到好处的景物描写,可谓出新制胜的轻骑兵。

学生习作:记得那年八月十五月圆夜,吃过晚饭,外祖母一手拿着小凳子,一手拉着我来到院中,我在外祖母怀里看柔和似絮,轻匀如绡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皓月从东山上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淡黄的光晕,若有若无,素雅可人。微风吹拂着,飞萤点点,轻烟缥缈,远山近树,都在幽幽的虫声里朦胧地睡去。我躺在外祖母的臂弯里静静地听着她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画面充满诗情画意,我对外祖母的深情,在淡淡的月辉中显得深沉而绵柔。这种效果,其他描写难以企及,景物描写的神奇效果可见一斑。

篇4

关键词:欣赏式 作文教学 阅读 习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40-02

作者简介:葛慧琼(1973―),女,浙江象山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象山县新港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如今的中学作文教学已经走入步履维艰的境地,学生谈作文色变,老师说起作文唉声叹气,看着一个个学子面对数理化孜孜不倦,语文教师只能仰天长叹:给我一支魔法杖吧!笔者觉得,欣赏式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师的“魔法杖”,它是建立在大量欣赏式阅读、欣赏式评价基础上的有效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

一、欣赏优秀作品,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

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正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中学生虽然阅读了大量作品,可是在作文上仍然收效甚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问题关键在于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观和一定的审美感,阅读时不能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作品、欣赏作品,所以不能享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审美快乐,更谈不上有助于作文的任何积累。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带领学生审视艺术创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独立的审美观,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好文章” “好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才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

(一)欣赏语言,在欣赏中领会创作手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阅读文学作品,例如中外古典名著、优秀期刊报纸,选择其中精要、精彩的部分,如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进行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

比如,笔者带领学生欣赏朱自清的《冬天》,通过对一系列动词的仔细推敲,对三处细节的仔细品味,使学生领略了细节描写与动词刻画的魅力所在。

《冬天》一文的出彩之处就是它的三个生活场景描写。第一个是描写父亲为孩子夹豆腐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亲情的赞美和留恋。你看,“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在这个细节里,父亲显得那么笨拙又那么可敬,我们从中体会到父亲浓浓的爱意。第二个生活场景写与朋友的交游之乐,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往往都不是如胶似漆的,你看,“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多么平和,多么温馨。第三个场景回忆一家人住在台州时的情形,其中有甜蜜的爱情,有圣洁的亲情,你看母子三人等着“一家之主”时的镜头:“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这好像一个特写镜头,多么温馨,多么甜蜜。也许,只有在季节的冬天或者人生的冬天,我们才会感到情谊的深挚。

欣赏的作品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情操高雅了,他们对阅读的要求自然也就提高了。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去审视作品,用多情的心灵去感悟作品,这时候我们发现,学生长大了。

(二)表演故事,在表演中享受审美乐趣

故事是学生们所喜爱的,演故事的过程是发展语言的过程,它真正实现了文学性、实用性、审美需求的完美结合。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选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则故事或者一个生活场景,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作品,通过想象与模仿,把它惟妙惟肖地讲出来或者像电影一样地演出来。其他学生作为观众与评委,做出自己的评价。点评的要求是:说美感,提建议。

学生喜欢的故事很多,有《三国演义》《水浒》等经典小说,《茶馆》《哈姆雷特》等经典话剧。每一次活动,就是一次语言创造与发展的过程;每一次表演,就是心灵与智慧成长的过程;每一次评价,就是体验成功、获取经验的过程。

首先,这些活动让学生有了共同的讨论话题,故事的内容、人物形象的突出刻画、令人发笑的对话等,都会成为学生下次习作的模仿对象。其次,每天的上台演故事督促了学生课下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语言研究的主动性。因为只有读得多了,才会选出能吸引同学们的故事;研究透了,才能表演得出神入化,才会成为同学们公认的“天王”。最后,上台演故事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的训练,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再懒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日久天长,创作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对写作欲罢不能。

二、欣赏学生习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从班级的基础出发,敞开心扉,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写作自信心,促使他们写作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每个学生的文章,只要是认真写的,都有可取之处。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仅仅是一个准确词语的使用,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甚至是一种想象,都是值得教师肯定的。学生得到教师的欣赏,在内心深处会重新认识自我、激励自我,从而增加自信,产生创作兴趣。因此,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欣赏态度,是学生创作兴趣产生的关键。

(一)善用评语,表示欣赏,激发兴趣

教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要注重评语的激励与指导作用,要倾注自己的“爱心”。

如有充满关爱的:“你这次的作文,让我看到了温婉似水的你原来是如此坚韧不拔,我想,凭着这份执着,你定能收获彩虹。不过还有一点小小的不足,你愿意与老师讨论讨论吗?”这样的评语在传递一个信息──你在关心着这颗小小的心灵。如一个幽默的学生写他野炊的经过,你不妨夸张地来一句“哎,你真是太会写了,都让我误以为是要做‘满汉全席’呢!”

学生读了这些评语,怎能不一遍又一遍地读啊看啊,在会心的微笑中受到启迪,在成功的陶醉中鼓起希望,从而受益无穷呢?

(二)巧立名目,彰显“亮点”,增强自信

“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只要经历一次成功的体验,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的力量”。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以“低标准”来评价学生,学生在习作中有创意的一个标点、一个好词、一句佳话都可即时给予热情的赞扬。同时在评价中不妨“巧立名目”,设立“精彩开头奖”“绝妙结尾奖”“精华细节奖”“精巧构思奖”“认真抒发奖”“茅盾创新奖”……

篇5

一、理解关键词、句、段,在细读中体悟真情

初读文本,学生由于学习动机的触动而进入文本,但进入文本只是情感的生发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从情感的生发到真情的流露呢?巴尔扎克告诉我们“作家必须看见所要描写的对象”,学生也是一样,要让学生真情流露,就要让学生看见文本中描写的形象。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读到“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看似客观呈现了北平的特产,但是作者在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这些常见之物“带着白霜”,将鲜活的事物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禁在眼前呈现出这些带着新鲜味道的食物,同时,“白霜儿”这种充满浓厚京味的“儿化音”,透出的瓜果新鲜味和老舍先生的几分自豪,都反映着先生对北平的喜爱之情。在初读文本时,对于文本中描写的形象,要让学生见其人、闻其声、观其景、赏其物,这样才能流露出他们的真情。

语段中通过重点词语对情感进行把握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语段细读,进一步带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形象,结合设疑、对比、点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如《想北平》的语段,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老舍选择的是西山和北山的这些食物?为什么不写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糖葫芦之类的事物呢?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老舍选取的都是作为老北京人所熟知的,而不是外界对于北京的认识,这样更能说明他作为北京人的自豪和对故土的思念。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让你描写自己的家,你是描写外人熟悉的家的外景?还是家里不为外人所熟知的脉脉温情?哪一种更能触动你的心灵?学生通过对文本中词、句、段的理解,更能体会到作品中的真情。

二、品析语感,在精读中流露真情

在文本初读阶段,学生往往注重行文的曲折变化,顾及不到语言中深层次的内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各类形象,也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和意愿。到了文本精读阶段,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情感的驱动下,学生读出语感意蕴,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语言,使情感升华,并在动情处,再深入品读课文中的关键处。比如,刘亮程的《寒风吹彻》,学生在读完后,体会到包括“我”在内的人们被寒风吹彻的命运。但是我们今天已经很少遇到这样的寒风了,我们的命运是否从此就走向幸福?再也不会遇到寒风了呢?在文本中,作者说“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学生会疑惑“漠不关心”表示自己的冷漠,为什么又有“期待”呢?在反复阅读中,学生发现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个人可以在他平凡的生存中找到属于自己更重大的事情”,渐渐学生开始思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凡的,但我们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有了尊严和价值。

在文本精读中,“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而后整个人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学生细细品读了这样的语句,就发现了作为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和最终归宿,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好地理解了为什么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寒风吹彻》,一个“彻”字,足可以写出人生的无尽悲伤,从而也让作为高中生的他们对于生命的真谛有所了解。

三、丰富表情,反复朗读,抒发真情

随着学生的感受加深,情感也能被激发,他们对于文本,会情不自禁地想读,想通过表情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这不仅是学生的心里需要,也是教学所达到的境界。

篇6

这个暑假,我读了《好长的冬天》这本厚厚的书。这本书主要讲了就在罗兰的爸申请到银湖岸的一块地,并盖好小木屋之后,一场可怕的暴风雪来了。当时罗兰一家住在离银湖岸不远的小镇,暴风雪将小镇封住,小镇的对外交通中断了七个月之久。在这七个月之中,罗兰一家没有食物,只能靠一点麦粒糊口;他们没有木柴,只能烧干草棒取暖。他们每天为活下去而努力奋斗,爸更因为扭干草棒而冻裂了双手,无法拉小提琴。这一次,解决困难的是小镇里的两个男孩,他们冒着被冻死与迷路的危险,骑马出镇,带回食物。 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用智慧和勇气克服了种种困难,度过了漫长的冬天。

一个个小故事,优美而顽强,生动而光彩。我喜欢书中的人物:有一双巧手、爱唱歌谣的爸爸查尔斯,活泼可爱、喜欢梦想的罗拉。也喜欢书中关于风景的描写:散发原始气息的大草原,宿营地繁星点点的天空。它给我的启迪比任何一本书都多。

读完了着本书,我深切的感受到罗兰他们一家坚强的信念与毅力,他们的经历是不寻常的,但是他们在受一次次的打击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强。虽然生活的不太富裕,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简陋的小木屋里,永远装的是幸福与快乐。

这告诉了我们在遇到了一次次困难之后,只有选择坚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篇7

也许是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朵朵的白云,也许是夕阳的余晖映衬出红红的脸颊。每当夕阳西下时周遭的一切都仿佛焕然一新,顿时间,浮想联翩……

偶然记起,在《山海经》中,为了使族人可以生存下去而拼命追赶夕阳的夸父。眼看着夕阳渐行渐远,但却始终坚持不懈。尽管无力挽回,但毕竟自己已努力尝试过。那一次,夕阳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不可抹灭的印迹。

日益长大的我,不再单纯地想象虚构的故事。入学后,老师便要求我们对夕阳进行段描写,那时,便是我与夕阳的第一次“交锋”,傍晚时分,搬起凳子坐在院中,看着夕阳如同沙漏般渐渐消失,内心无限感慨,一天即将结束,留给我的只有夕阳西下是的哀叹。那如同鲜血般的殷红仿佛在述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就像生命即将结束时,对世界的千万不舍。夕阳,渐渐褪去……

人说,人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也许在还未经历过之后就真的无法相信这句话的真实性吧!

篇8

题目分析

小朋友们,大家一定读过安徒生和格林兄弟的童吧?在他们的童世界里,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美丽单纯的白雪公主、温柔善良的灰姑娘、勇敢聪明的小红帽……当然,我们也见识了《白雪公主》里新王后的蛇蝎心肠,《灰姑娘》里自私自利的后母和两个爱慕虚荣的姐姐,还有《小红帽》中那个凶恶贪婪的大灰狼……我们也领略到了来自北欧岛国和欧洲大陆的美丽奇异的风情。小朋友,在你自己的童王国里,又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写童故事的时候,首先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然后要写清楚童里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样子和性格等特点;接着要讲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故事的开端、发展过程和结尾。写的时候,如果能注意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和语句的流畅自然,那就更棒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篇例文。

例文点评

例文1

聪明的小花猫

有一只小花猫叫聪聪,她为什么叫聪聪呢?因为她很聪明。

一转眼冬天到了。这一天,聪聪钓了好几条鱼,她乐颠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时,小狐狸滑滑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聪聪说:“不、不好了,聪聪,你的邻居小白兔发烧了,他昏昏沉沉地喊着要吃鱼呢,快给我一条鱼,我给他送去!”聪聪说:“不可能,小白兔根本不吃鱼。”

狐狸滑滑见一计不成,便连忙改口,陪着笑脸说:“是啊!小白兔怎么会想吃鱼呢?是因为他烧昏了头吧。所以我把自己储存的最好的蔬菜给他吃了,自己却一直饿肚子呢,你能给我一条鱼充充饥吗?”小花猫笑了笑说:“狐狸大哥,我是用尾巴在小河的冰窟窿里钓到鱼的。我的尾巴小,钓的是小鱼,你的尾巴比我大,一定能钓到大鱼。”狐狸听后,二不说,连忙跑到河边,在冰上砸了一个窟窿,把尾巴伸进去等着大鱼上钩。

天色渐渐暗下来,夜晚更冷了。狐狸滑滑实在冻得吃不消了,想把尾巴早点回家。可是他试了好几次,怎么也拔不出来,他往后一瞧,愣住了,原来他的尾巴早就冻住了。

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二(8)班 马琳春

指导老师 钱秀进

点评:小作者语言自然流畅,生动地刻画出了聪聪和滑滑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例文2

好有趣的一晚啊

一天晚上,面包房的叔叔阿姨锁好门下班了。大面包和小面包在柜台上闲聊,有一个小面包提议:“我们出去走走,好吗?”大家都很赞同它的想法。于是,面包们轻轻地从柜台上下来,可是门被锁起来了,怎么出去呢?大面包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它把一个个小面包“啪啪啪啪”地拍扁了,让它们从门缝里钻出去。最后只剩下大面包了,没有人可以拍它了,于是它就自己往墙上一撞,把自己给撞扁了,也从门缝钻了出去。

大面包拉着小面包们,朝街心公园走去。

到了街心公园,它们坐在一张长椅上。有一个小面包很调皮,它顺着椅子爬上爬下的,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刮了一下,身上的一小块面皮掉了下来,痛得它“哇哇”大叫。大面包想到自己身上正好有一种奶油,它把那种奶油涂在受伤的小面包的身上,又把掉下来的那一块粘了上去,小面包立刻就不疼了。

一只大野猫迷迷糊糊看到远处有几个小东西牵着手走来走去。它想:“是不是我眼花了?”它揉了揉眼睛,原来是一个大面包和几个小面包手牵着手在散步呢!大野猫心想:“我可不能错过了这好机会。”它“喵”地叫了一声,就朝面包跑去了。

几个小面包听到猫叫,都很害怕,抱成一团。大面包却镇静地说:“不要害怕,你们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我来对付它。”大野猫过来了,它恶狠狠地问:“小东西去哪儿了?”大面包叉着腰说:“它们去叫帮手了,那些帮手可以把你打得头破血流。”大面包音未落,大野猫已经逃走了。小面包高兴地从躲藏的地方出来了。

它们一看,天快亮了,于是兴高采烈地牵着手回到了面包房,用同样的方法钻了进去。正当它们爬上柜台时,阿姨已经来上班了。它们连气也不敢出,心里却在想:“今天千万别被买走,因为我们今天晚上要再出去玩呢!”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小学二(11)班 胥书萌

指导老师 梅 艳

点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小作者为我们形象地描写出了“大面包”的勇敢机智和临危不惧。

你来试一试

看了例文和指导,同学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赶快开动你的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用心打造你心中的童王国吧!可以用上下面“词汇银行”中的好词语哟!

词汇银行

描写人物性格和品质的:冰雪聪明 活泼可爱 风趣幽默 善解人意 开朗乐观 勇敢坚强

篇9

关键词: 川端康成 《古都》 闭锁的空间 循环的时间

《古都》是川端康成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61年。《古都》v述了孪生姐妹千重子和苗子因为家境从小分离,聚散离合的故事。小说以四季时序为线索描写了京都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对平安神宫的樱花,东山的嫩叶,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圆杉,青莲院的楠木,植物园的樟树,冬天的霏霏细雪,以及o园节、葵节、时代节、伐竹节等传统节日庆典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充满着日本式的物哀的美感。然而小说在叙述中对京都景物的描写远胜于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有学者认为《古都》是地理风土小说或观光小说。过去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探讨《古都》中的传统文化、美意识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解析《古都》的文本构成特征,进而重新把握这部作品的主题和艺术风格。

1.闭锁的空间

在文学作品里,特别是在小说、戏剧等叙事性的长篇作品里,特有的地理空间建构对文学作品主题的表达、人物的塑造等,往往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分析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包括各种空间元素及其结构与功能,是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人物和艺术表现方式的重要手段。

川端康成小说空间的特点在于他笔下的生活场景与背景环境大多呈现局部性空间特征,即小说的场景和背景多是特定空间的自然环境而非整体性的社会政治环境[2]。他的小说很少有宏大的社会政治叙事,像二战及战败这样重大的事件也少有触及。他说:“我是没有太受战争的影响,也没有太受战争灾害的日本人。我的作品在战前战时战后没有明显的变化,也没有显著的断层。”[3]早期代表作《伊豆》是发生在旅途中的故事,伊豆是与平时的日常生活远离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相对闭锁的空间。中期代表作《雪国》的舞台是隧道另一边的雪乡,远离男主人公岛村平时生活的东京,亦是一个相对闭锁的空间。《古都》是其后期代表作,在审美趣味上同后期的《千鹤》《睡美人》等作品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但在空间的构建上继承了《伊豆》《雪国》以来的创作方式,呈现了局部性空间特征,即与现实世界隔离的空间,闭锁的空间。

《古都》中故事的舞台是京都,被称为千年古都。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经常通过千重子的行进路线和视线逐一展示京都的地理风貌和传统文化,其中还穿插着不少说明性的介绍文字。如千重子来平安神宫赏花,作者首先对平安神宫做了一个简介:“平安神宫的‘时代节’也是有名的。这座神宫是为了纪念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在京都建都的桓武天皇,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营造的。神殿的历史不算太长。不过,据说神门和外殿,是仿当年平安京的应天门和太极殿建造的。它右有橘木,左有樱树。昭和十三年还把迁都东京之前的孝明天皇的座像一并供奉在这里。很多人就在此地举行神前婚礼。”接着才是千重子所见,“千重子一走进神苑入口,一片盛开的红色垂樱便映入眼帘,仿佛连心里也开满了花似的”[4]131。这种叙事结构的确有别于川端的其他小说,介绍的内容过于刻意,这大概是这部小说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观光小说的原因。

虽然小说中对京都地理风貌的介绍过于写实,但是川端还是在这部作品中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想象构建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古都》对京都的地理重构基本围绕着“壶中别有天地”这一核心思路。小说的开头,千重子由生长在枫树干上的小洞中的紫花地丁联想到饲养在古丹波壶里的金钟儿,“它们是在又窄又暗的壶里出生、鸣叫、产卵,然后死去。尽管如此,它们还能传宗接代地生存下去”[4]129。枫树干上的小洞和古丹波壶都是闭锁的空间,紫花地丁在不被别人注意到的小洞中年年开花;金钟儿在这古丹波壶中繁衍不息,生活在这京都城中的人们也似紫花地丁和金钟儿一样平静而祥和地生活着。川端在战后把满目疮痍的现实幻化,构筑了一个壶中别有天地的精神家园。京都本身并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根据统治者的命令修建,是人为规划的产物。这样的人造“围城”以非自然的方式圈住了人,恰好也符合了“壶中别有天地”的隐喻。在青莲院看到老樟树时,太吉郎对千重子说:“这里的樟树,虽说都是老树,但令人感到好像是大盆景一样。”而后千重子回答:“这不就是京都吗?不论是山、是河,还是人,都……”[4]249由此可见,对京都这一地理特征的重构是与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展开相联系的。主人公千重子不停强调自己的弃儿身份,苗子不停重复的“幻影”,以及故事结尾苗子的离开,其实都与京都盆景的隐喻相符合。

与京都城市相对的是植满北山杉的山林,山林是千重子和苗子的老家所在地,这里本应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所在。但她们所见的山林并非原始森林,杉树都是人工培植并经过人工精心修整的。“笔直耸立的一排排树干,像是一种精巧的工艺品”[4]189。当雷雨袭来时,保护她们的并非山林,而是姐妹相依,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丽而笔直的树干也变得令人望而生畏”。人工的山林失去了灵性与京都城内的人造园林无异,契合了千重子和苗子都是失去家园的弃儿感。

《古都》充满了怀旧感和逝去感,其地理空间建构以京都城市和北山杉林为两大代表,在这里,京都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地理表征并非提供一个情节发展的舞台,而是在构筑情节[5]。古都作为传统的象征,自身就是逝去者、悲哀者和被抛弃者,与千重子和苗子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小说的情节。

篇10

关键词:北海道 《雪国》 色彩美 探析

作为第一部中篇小说,《雪国》的发表,给川端康成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曾经和《古都》、《千只鹤》一起,荣获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既不曲折,也不离奇,同时也没有深刻而丰厚的社会主题。故事讲述的是纨绔子弟岛村曾经三次来到北海道,和山村艺妓驹子在一起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小说用极尽优美的语言,唯美而细腻地描写了北海道的自然景物,向读者呈现了不同季节、风格迥异的自然风光。同时将女性的色彩美和自然的色彩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人物和自然、人情美和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一、关于自然的色彩美描写

雪国并非特指某一个地方,只要是雪多的地方,就可以称为是雪国。在日本,雪国主要是指北海道一带,自从川端康成的《雪国》发表之后,雪国就成了北海道的代名词。《雪国》对北海道的自然风光,人物纯洁和冷寂的美进行了大力渲染,小说的开头,作家用简洁而近乎吝啬的笔墨写道:“穿过县境线上长长的隧道,眼前出现了一片雪景,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黑夜变成了白昼。” 而这就是雪国,开篇既突出了整篇小说的主旨。在《雪国》中,很多关于自然的描写都是基于写生的,同时季节感非常强烈。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借景抒情,通过表现技巧的运用,充分发挥了日本传统创作的季节感。《雪国》中男人公三次去雪国,每一次都将变换的季节通过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美呈现出来。如秋天的火红、冬天的纯白、春天的嫩绿,这种关于自然风光的描写不仅优美、而且使小说的风貌更加色彩纷呈。

关于绿色的描写――岛村初次去雪国,正是登山的季节,放眼望去,都是嫩绿,在这个明媚的季节中,绿色是主旋律。而小说中描绘春天最常用的季语就是“蝴蝶”、“嫩叶”、“新芽”等等。

关于白色的描写――在十二月初,男主人公第二次踏上雪国。而初冬时节的主色调为白色,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个季节最独特美丽的景致,在读者面前徐徐拉开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如作者是这样描写严寒下的夜景:漫天星斗、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仿佛能听到冰裂声。天地看上去苍苍茫茫,让人感到山峦都是冰凉而透明的。在这段描述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搭配,为作品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如用天空中耀眼的繁星、黑夜中的白雪等词句,在《雪国》中,曾多次出现这种关于自然景物的色彩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幅绝美的图画,如“暮色苍茫、远方的群山、皑皑的白雪、夕阳晚照、淡淡的余晖、万丈霞光”等等,对暮色和黄昏中的杉林、滑雪场、小河、村站等进行了大量的渲染,如绘画般地运用了各种色彩,如白色、紫色、黑色等,通过绘制和融合,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关于红色的描写――男主人公第三次去雪国,正是秋意正浓,而这时红色和黄色是主要意象:在这个飞蛾产卵的季节里,连绵不绝的群山被染上了一层秋色,反而给人一种死的感觉。丘陵上盛开的花朵闪耀着一片银光,而静静流淌的小河,好像是从杉树顶梢上流淌下来一样。这样的秋天,让人感到寂寥和悲伤。岛村最后一次来到雪国,整日无所事事,而眼前呈现的自然景物,更让他感到徒劳、虚无和人世的无常。文章中通过对飞蛾的描写,恰恰能折射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另外枫叶象征了日本秋天的色彩美,和富士山、樱花一样,枫叶也是象征性的一种景致。日本人有赏枫和赏樱花的习惯,在雪国中,除了雪白之外,鲜艳的红色是又一种独特的色彩。作者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为更好地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审美取向及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女性的色彩美描写

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女性的描写,这也是作者非常擅长的地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小说的世界也正是一个关于女性的世界。而文学界对于川端康成文学之美的研究,更多侧重的是女性审美、自然审美以及日本传统美。在《雪国》中,关于女性美的描写,几乎是和自然美的描写一起平分秋色,二者共同组成了《雪国》的主旋律。在《雪国》中,塑造了驹子和叶子两种不同类型的美丽女性。作者采用了独特表现手法对女性进行描写,如运用官能的、意识流的表达等。在描写驹子的美丽时,他用“洁净的出奇”这样句子,而描写叶子的声音时,他用“优美的近乎悲戚”,驹子的嘴唇“十分柔滑”等等。在文中,作者从色彩的角度,来展现女性独具特色的美。

作为川端美学的一个关键场面,就是“暮景镜”的场面描写,这已经被众多评论家所提及。在开往雪国的火车上,岛村看到的景致:火车车窗的玻璃犹如一面镜子一样,将车内叶子的美丽倩影和窗外流动的黄昏的暮色交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作家将人物和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姑娘似乎是在流逝的暮色中漂浮一样,产生了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效果,“山野、暮色、灯火、女子朦朦胧胧的脸蛋”,通过这一段景致的描写,完美地运用了色彩的对比。车内叶子的脸和车窗外的灯光一起,构成了一个美的世界,这段描写运用了意识流手法,虚幻而朦胧,作者善于对瞬间的美进行捕捉,灯光和叶子的眼睛重叠的一瞬间,恰恰是女性美和自然美重叠的瞬间。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多样而丰富的色彩,而非一种单一的颜色,同时通过对比和配合,使作品的美感进一步增强。在对女性进行描写时,也是通过对比和色彩的搭配,来对女性美进行衬托。

三、结语

在《雪国》中,处处充满了关于色彩的描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反复研读的日本文本。文中关于北海道的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对色彩的表现,让读者体验和感受不断变换的四季景物,并将女性美的描写和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用色彩来衬托女性的美。由于日本传统文化具有雅致、纤秀和优美的独特风格,所以在诠释宗教精神和人生哲理的过程中,将色彩文化进行凝聚和提炼,在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也就形成了追求色彩艳丽化的意向,而川端康成的《雪国》色彩美的描写,也正是受日本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颖.浅谈《雪国》自然景物中渗透出的美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3).

[2]吕巍.灵与肉的变奏曲――解读《雪国》中的女性形象[J].世界文化,2009(07).

[3]万丽娜.浅析《雪国》中驹子的形象[J].成功(教育),2009(06).

[4]柴宝芬.雪的洁净与悲凉――解读《雪国》中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5]陈文静.《雪国》中的悲剧美学――解读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J].名作欣赏, 2009(21).

[6].《雪国》展现的悲与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