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启示范文
时间:2023-03-16 23: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汤姆索亚历险记启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的要素;《汤姆・索亚历险记》
―.生态翻译学基本思想
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ology)这一翻译学新术语是近年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其《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该理论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 比如,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读者因素比较突出,译者就必需适应该以读者对象为要素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选择的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的最终行文,比如直译还是意译。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而译者如果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全部和所有因素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能够体现翻译适应选择论基本思想的翻译只能是一种多维度的适,即所谓多维度适应,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做出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不同选择,即所谓适应性选择,只有尽可能的做到多维度适应,才能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相对较高的译品。(胡庚申, 2004)
该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和选择学说为指导,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相互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方法―“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和译评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论证和构建了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得出了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这样的结论,为翻译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汤姆・索亚历险记》及其翻译生态环境要素
明确该小说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是要素并适应它们才能做出适应性的选择。本文选择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刁克利教授的译本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成时的译本(以下译文1代表刁译,译文2代表成译)。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作者与译者都是要愉悦读者,大量的幽默语言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可以判断该小说属于祈使型文本“vocative text(reader-oriented)”,因此,该书的读者对象比较突出,是生态环境的要素。
根据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祈使类文本三维的排序应该是交际,文化,语言等等。但是,一个文本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往往交叉重合,只是有一种占主导地位。(Peter Newark, 2001) 因此翻译此小说时应该特别注重交际意图的转换, 选择译语读者接受和喜闻乐见的词语,从儿童的心理去体会原文。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把信息型文本和祈使型文本都归类于交际翻译,他还指出,交际翻译要求源语服从目标语言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 当信息内容和效果发生矛盾时,交际翻译重效果而不重内容。(谭载喜,2009)因此,译者必须尽最大努力适应原作者的意图以及生态环境中的读者因素和其它因素才可能产生恰当的译文。(胡庚申,2008)那么在具体操作译文的过程中,哪个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相对更高一些?哪个译文更适应了读者这一环境中的要素?下面从交际维和文化维两方面的转换来说明两个译本在选择过程中的不同适应度。
三.译者的不同选择适应度
1.交际维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除了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胡庚申,2008)
例1:…Aunt Polly entered in time to see him throw a few double summersets, deliver a final mighty hurrah, and sail through the open window, carrying the rest of the flower-pots with him.
译文1:…波丽阿姨走进屋来,整好赶上它连翻几个大跟头,发出最后一声欢叫,然后,“嗖”地一下蹿出了开着的窗户,捎带着把仅剩的几个花盆撞翻在地。
译文2:…包莉姨妈进来正好赶上它翻了几个双筋斗,发出最后一声有力的欢呼,从开着的窗户蹿出去,稍带着剩下的花盆也跟着它一块儿飞出去。
汤姆淘气顽皮,把人吃的止痛药喂给了猫吃,结果发生了这场闹剧,According to Longman Dictionary, “sail through”means“to move quickly and smoothly through the air”两位译者都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语义,但是译文1选择“嗖”这个形象的象声词更加生动活泼的转换了原语的交际效果,为读者带来了幽默的语境效果,同时适应了原文与读者。
2.文化维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胡庚申,2008)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存在着一定差异,属于不同的体系,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该特别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让读者能理解并接受,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愉悦读者。
例2: "Now I know you'll tell me," said the lady. "The names of the first two disciples were --"
"DAVID AND GOLIAH!"
Let us draw the curtain of charity over the rest of the scene.
译文1: “我想你会告诉我,”那位女士说,“最早那两位门徒的名字是―”
“大卫和歌利亚!”
让我们慈悲为怀,拉下帷幕,别让闹剧再演下去了吧。
Note:大卫:古以色列国王。非利士族巨人,为大卫所杀。耶稣首先选定的门徒是彼得和安得鲁。见《圣经》。汤姆是所答非所问,热闹的圣经故事记得清楚,真正的宗教知识却很差。
译文2:“我想你会告诉我的,”那位太太开了口,“最早的两个门徒的名字是―”
“大卫和歌利亚!”
让我们慈悲为怀,赶紧放下帷幕,遮盖住剩下的场面吧。
大卫和歌利亚不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因为交际翻译要求源语服从目标语言和文化,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译文2选择不加脚注会使读者感到困惑,而且达不到应有的语境效果,相反,译文1选择加脚注能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达到幽默的效果,较好的适应了读者这一要素。
四.结论
通过两译文的对比,本研究发现,刁克利的译本于成时的译本而言,前者很好地传达了愉悦读者的意图,多维的适应了生态环境,尤其适应了这一环境中的要素―读者,整合适应选择度相对较高。因此,在翻译儿童小说时,译者应特别关注交际意图的转换,为读者带来愉悦,希望本研究能为以后的畅销儿童小说翻译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 成时译, 汤姆索亚历险记[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2]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 [J]. 中国翻译,2008
篇2
关键词:教育创新;外国文学;外语学习;教学方式;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审美的教育、艺术的熏陶。文学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和价值功能是与人的自由发展一并展开并相适应的。审美是人的自由境界,他是通过艺术和其他审美活动形态净化和升华的情感意绪、人格襟抱,并与德、智、体相结合,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胡良桂《文学主流的多维空间》)英美文学的积淀对于英语教师的影响正如所说,在担起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传递着一种审美观。将教育的普遍性与文学艺术的特殊性相结合,在课堂上以教学形式进行将演绎出多种文化碰撞出绚烂火花的精彩多幕剧,而那也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得天独厚的享受。高级的艺术形式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来酝酿,而对于了解文化的钥匙――语言的重担更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当代教师的身上。那么,面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巨著,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者,特别是外语教学工作者该何去何从呢?与其将它视为学习工具,不如当它是另一种文化孕育出的精灵,也是对人类自身心灵进行窥探、思考的又一种艺术。文学,以这种形式来诠释教育,又以教育来延续文学的
生命。
在中国当代教育形势下,英语教学的发展步步深入,可追溯到幼儿教育阶段,而受经济发展程度、地域或教育观念等的影响,英语教学的层次水平不一而论。从启蒙教育到初、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学抑或汉语教学中对于英美文学的注重程度显然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应该分不同的教育阶段来看不同背景下的文化对于学习者的影响。
一、英语初学阶段(幼儿园到小学阶段)
此阶段需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来分析,大可不必引进相对深邃的文学作品,我们呼吁对于儿童文学的多加关注。外语教师在注重发音、识词、拼写等基本入门知识教授的同时还应储备足够多的“故事”、网罗更多童话故事、寓言或神话传说来间接地培养学生对文学审美情趣、童趣及儿童想象力、画面感,积极去创设语境,可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教师可抽出作品中的主人公,不让它停留在书页上,鲜活其形象,借助于动画或童谣、儿歌来丰富他们,从而做好对学生的早期文学素养的启蒙。教师可借助课外书籍,积累主人公形象,要明确一个个带孩子气的活泼精灵身上学到的并不亚于大文豪笔下的传神人物。英语教师围绕学生兴趣探究他们喜爱的故事,进一步扩展其情节,开发其想象力去创新地编一编故事的后续等在教学中的运用都是新一代教师在教学创新的体现。熟读西方儿童经典,英语教师的角色也该是闪亮的。充分掌握住课堂节奏,扮角色或讲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一个个小人物的同时也已创设了小小的大世界。
二、英语学习的中级阶段(初高中学习阶段)
这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是偏高的,不仅能带领学生做好应考工作,还该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自己的教学计划(除教学大纲之外自己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继续夯实自己的文化根基,要教学方式手段的多样化。这是个挑战,尤其在文学书籍的阅读上,应积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教师应扩充课堂文化信息含量,引导学生抓起必读科目,也要因加强自身英美文化底蕴引导纠正一些谬论及文化偏见。也可结合历史探究古代文明的起源,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等等来个文学的“刨根问底”,在《你不可不读的西方文学故事》中可觅得一两颗喜欢的文学明珠。良好的英美文学素养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英语教师介绍英美文学作品及作家的时候不仅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以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还应该注重作品的深度思想来让学生咀嚼回味。另外,对于语言的分析也注重于语言习惯、方言、谚语、典故、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来看都需倚靠英语教师的文学积淀进一步拓展
得来。
三、英语学习的较高级阶段(大学学习阶段)
这个阶段也空前地关注西方文化的积累度,学生才发现一门语言的学习实在探讨人家的文化,对于广义上文学的学习更加地接近了文化的内核,也就更易于语言本身的掌握。接触大学文化才发现知识的三千弱水中自己还连一瓢都没有,所以急切地汲取能够得着的知识养分。此时的大学教师就应依据学生兴趣及特长来引导学生学习初级阶段未涉及的文化知识,更加科学地解释外国特殊的文化现象,更加全面、清楚地展开背景知识的概述。当然,在这个阶段还有重要一点是继续不断地向学生推荐外国优秀作品,利用闲暇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读书心的体会。比如,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作品赏析,通过有步骤、有目的的探讨,一步步走进这位文豪的幽默与讽刺。
1.通过作者时代背景来了解其写作动力与方向
马克・吐温的父亲是不得意的乡村律师,在其12岁的时候去世了。迫于家境,他先后当过印刷所学童、送报人、领港员,还到西部探过矿。这为他早期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当时正流行幽默文学,而他将幽默与讽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幽默风格。1864年,他到旧金山,在《晨报》当记者,从此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卢锦明《欧美文学导读》),创作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等名篇。马克・吐温早年在《旧金山晨报》当记者时写了大量有关中国移民的报
道……“他对中国人的描写是一种写实主义的‘新闻报道方式’的再现……但其主旨在于批评美国的时事,而非关注中国。”(《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一辑)也借此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的真实面貌。
2.细究作品,深入发掘主题
马克・吐温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S.艾略特认为这部小说开创了英美两国文坛的一代新风。
“著名小说家海明威认为,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书,叫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本书”。(文聘元《你不可不读的西方文学故事》)。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黑人吉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是黑奴,但他不卑躬屈膝,为了摆脱奴隶身份反而竭力斗争,勇敢追求自由,也具舍己为人、善良高尚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有无知、迷不觉悟的性格。”此时作品主题已跃然纸上,对于解放黑奴问题的敏感,让人深深地同情起吉姆,也使人狠狠憎恨起种族歧视的黑奴制度。
3.艺术手法的品味
“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的艺术手法,使人倍感亲切、真实。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加上幽默夸张的心理描写,人物清晰明朗、个性突出,而地方俚语的使用使语言更富生命力”(卢锦明《欧美文学导读》)。由于作品鲜明的思想性,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对公众的影响力而言,堪称是无与伦比的。大学教师在英美文学方面的教授也可力主创新,别出心裁地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追求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读完马克・吐温的作品,其幽默感还是久久萦绕在脑海不能忘怀。有人说“那种激情与幽默在教学的应用或与能多少给人以启示,增加一些大学英语教师的幽默感,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塑造良好个人魅力的体现。培养英语教学的激情更是延续教学生命的最佳方式”(舒笑梅《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一辑)。
总而言之,“在文学创作中,不论是只强调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历史观点即思想性)而忽视娱乐功能(美学观点即艺术性)的倾向,都应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寓教于乐。”(胡良桂《文学主流的多维空间》),无论教学停留在哪个阶段,英语教师对于教法的感悟,从自身的所学或从学生的学法出发,都能履行好自己的天职又不损自己的价值。“提高大学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文化传播能力,对于英美等外国文学的积淀是急需的”(汪义群《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而将教学与艺术融合为一体,为现代英语教学添入新的活力,都是每个教师正努力做的,共同期待着英语教学美好明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卢锦明.欧美文学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文聘元.你不可不读的西方文学故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06.
[3]汪义群.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高品味;阅读;滋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尼克拉耶娃曾说过:“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能使人变得智慧,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还能净化一个人的灵魂,使人变得高尚。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可开卷未必就有益,细看如今校园,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方面有存在众多偏差。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偏差特征
1.阅读内容低俗化
低俗性是学生一个阅读大问题,整个社会阅读品质的低下和商家巨额利益的驱使下,我们社会中本就可怜的公共阅读空间被无情严重地污染。经典被改成 “大话版”, “电子读物”的横空问世,许多电子书成了孩子们课后阅读的唯一读物,和其交流,或穿越或玄幻,或青春偶像或恐怖狰狞,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大大影响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人生价值观。阅读内容的低俗化正像鸦片一样侵蚀着学生不太成熟的内心。
2.阅读方式快餐化
“电脑越变越薄,鞋底越变越厚。围巾变成在屋里带的,丝袜变成冬天穿的。手机变成看的,书变成收藏的。”这是京东网的广告词,其中“手机变成看的,书变成收藏的”道出了如今社会阅读的一个流行趋势:这种流行也正影响着的孩子们看书的方式,身边的孩子大多在家里用电脑看书,在学校里偷偷摸摸地看手机版的电子书。他们以能在电脑上看书为时髦的象征,当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时尚来追赶的时,只是把这种阅读当成是考试过后的一种放松与调节。阅读的滋养性在这种快餐、时尚的潮流中荡然无存。
3.阅读目标功利化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中学生要“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课外阅读推进爱你书目”。很多中考高考《考试说明》也把经典阅读列入考试范围。可这个好事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变了味:阅读经典不如按部就班做“课本奴”和“题奴”来得实惠。于是,学生的名著阅读出现了诸多怪现象:首先,原著没有时间看完就看看故事提要,甚至看老师整理出来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场景等“精华内容”。更有甚者,看看改变的卡通动漫。实用主义孕育的经典阅读,诞生了怪胎的阅读。
针对学生阅读方向的偏颇和阅读兴趣的低俗及阅读目的的功利,本人做了如下尝试:试图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及阅读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寻找新的阅读生长点。
二、教育活动阅读的生长点讨论
1.有效指引,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而学生语文内容的低俗恰恰是学生盲目追求潮流的具体表现,并非来自真正喜欢,这种追求正是他们心灵空虚的表现。
如何激发学生对高品质读物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养成为良好的阅读习惯,起步在于教师的有效指引。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为他们打开一扇扇阅读的窗,铺开一条条阅读的路,给他们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
2.抛砖引玉,用精彩带动兴趣
教材中的每一册书中都有一部经典名著推荐给学生,但学生往往不会认真阅读,往往是做一些题目就应付过了,这种功利性的阅读使名著推荐形同虚设。
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如果能成为阅读指导课,用一个相对成熟的阅读者指导阅读方法,这种指导,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的阅读指导为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苏教版七年级的名著推荐中摘录本书精彩的片段:《我要去当“海盗”》、《洞中历险》。教师用二到三个课时的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来品读这两个精彩片段。
在课堂上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和他们一起回忆童年时代,畅谈理想,张扬个性。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片段中汤姆的经历,交流汤姆的个性。让学生爱上汤姆这个人物,在课堂上分享彼此阅读的感受,互相欣赏着,快乐着,在即时互动中,阅读正带劲的时候提出阅读整本书的目标,并要求学生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内容。学生就会带着一种热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真正拓宽学生阅读。
3.因材施教、用专题激出兴趣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特别是学生,在他们跌跌撞撞迈向世界的第一步时,就需要一本好书把他们牵引走向成长的彼岸,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向他们推荐不同的文学作品,来滋养他们的人生,丰盈他们的生活。
刚进初中的孩子都有渴望长大的内心,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向他们推荐“成长系列”的作品,曹文轩的纯美小说是不错的阅读作品;初二的学生内心充满叛逆,对待父母的殷切的爱往往比较反感,这一年推荐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能让他们看清两代人的内心感受。初三的学生面对紧张的升学压力,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哲理性的文章,周国平、史铁生的著作,可以指引学生直面人生读出理趣。根据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指引学生有侧重点地阅读,可以避免孩子们阅读内容的粗俗性。
三、指导阅读方法,落实完善阅读过程
1.国外参照
新加坡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有非常具体的一套办法。1993年制定的《华文课程标准》“附录三”就是“课外阅读指引”,其中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分为两类:一是指定阅读,即教师列出学生必读的书目,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限内阅读这些书籍,每两周要利用一节华文课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方法和重点等。二是自由阅读,即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读物,但教师可规定学生每个学段或学年读若干本。自由阅读一般无法在课堂上指导讨论,“指引”中就提供了一份“学生阅读记录卡”样表。供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表格的内容具体涉及所看书的书名、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对书的喜爱程度(等级)、感想、老师签名。(表格略)
无论是指定阅读还是自由阅读,阅读完一本书后,都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这既是了解和指导,也无形中起了监导的作用。该“指引”中也列出了一份“阅读后的活动建议”表。表格涉及的维度有口述读物内容、渗透相关内容的写作等方面。
2.班级操作
受新加坡学校的指引阅读的启示,班级里也指定了相应的阅读方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本班主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每周定出读书数目,分组布置不同的读书笔记活动,读书笔记的形式如下:A、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B、手抄报式,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C、提纲式,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等。D、质疑式,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E、体会式、记录阅读时的感受,体会和看法。F、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
四、交流心得、体悟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学生阅读的后期,开展丰富的活动,及时让学生把零星的阅读感悟提炼成理性的体悟,更能完善学生的高品质的阅读能力。
最常见的手段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博闻强记,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了,此时教师就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及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篇4
关键词:小升初;平稳过渡;衔接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