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8 07:0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篇1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1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2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3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4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图片5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资料:关于山水风光古诗词

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有关于古诗词手抄报的内容:李白古诗欣赏

1、《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精美的古诗词手抄报内容资料

2.关于古诗手抄报的内容设计

3.古诗手抄报大全

篇2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其创作年代离我们较远,古诗词本身所蕴涵的独特意境、优美的韵味和深刻的寓意,很难被学生感悟。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是“传之以情,以情激情”。作为当代语文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发掘出古诗词的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肖川博士也提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还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学过程的审美特征体现于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师生的心灵对晤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 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审美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促使学生投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特定的情趣氛围中去,以声传情,在影像中传情,寓教于乐,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定能开创古诗词鉴赏新天地,共同演绎古诗词鉴赏的课堂精彩。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通过音乐及影像导入传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创设情境,音乐导入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诗词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情感的个性,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感作为敲门砖,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由于古诗词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是千古绝唱,音乐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开启作者情感匣子的钥匙。在教学中把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的离愁别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依然伫立江边,直到船帆的影子消失在水天之际的图景。音乐是最美的听觉语言,用音乐来诠释古诗,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美、词句美、意境美,又丰富了情感。

又如:柳永的《雨霖铃》,是首送别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教学时,可让学生欣常乐曲《送别》,利用饱含依依惜别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回到一千多年前,他们仿佛看到词人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这样,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音乐确实很容易把人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通过特定的音乐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波澜,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二)巧用多媒体,影像导入传情

古诗词是十分重视形象描绘的,它经常通过具像来构筑一种意境,然后借助高度精辟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感知诗词,体会作者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学习这一课前,我制作了课件: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着归来,一片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整首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非常直观的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让学生轻松走入诗的意境中,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思考这一首诗表达的情感,那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又如在讲解《望海潮》这首诗词时,就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程序: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杭州风光,音乐配画面,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杭州的秀美风光,然后,把“望海潮”来个特写,并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柳永的《望海潮》一起游杭州,感受词人笔下的美妙景色!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在教完《望海潮》后,再播放一段杭州海潮美景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杭州海潮的雄伟气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对这首词的气势和内涵通过影像资料的介入得到了更深刻的领悟。

篇3

一、赏析语言效果

1.体味词语。考题通常以这样的形式出现:某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某词好在哪里;某词能否调换,为什么;赏析某词。解答这类考题应从词语的语意、词性、感彩、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2.赏析句子。考题的一般形式:赏析某句;某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好在哪里。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这类考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分析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分析诗句的表达方式。分析诗句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二、把握主题思想

读懂诗词内容,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全诗的主旨进行概括等。

考题的一般形式: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塑造了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句的主要内容;概括主旨。解答这类题要先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意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三、品析表现手法

品味诗词各种修辞的妙用,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景与情的关系等。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常见的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诗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即本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表现了……内容,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想象联想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也考查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考题的一般形式: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抓住意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掌握解题方法

一“看”。看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的纲;纲举目张,我们可以通过题目这个窗口来透视诗歌的内容。有的题目能直接传达诗歌的主要信息:点明了写作缘由、背景、内容、环境、时间(季节)、诗词类型等。仔细阅读题目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诗词。看作者。要结合平时所了解的作者的派别和写作风格来理解全诗。正所谓“知人论世”,从诗人自身经历、生活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变迁中去透析诗歌中的隐含信息,才能更好地鉴赏古诗词。

二“抓”。抓关键词。诗句中的关键词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这类词或精辟准确,或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还有就是抓主旨句。中考中用于鉴赏的古诗词都是一些千古传诵的佳作,大多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一般作者在诗作的末尾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态度、感情。因此,要关注末尾两句。

三“析”。整体感知诗词的主要内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重点分析诗词中最富表现力的句子,或者主旨句。分析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式。分析诗词的语言特色(简洁、含蓄、凝练等)。

四“悟”。结合前面“看”“抓”所得到的信息,感悟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态度和感情。一般情况,诗词描写的是田园风格、农村的风俗人情,则表达了作者对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喜爱。诗词描写的是山水风光,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颂。作者通过所描绘的景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则表达了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或者对现实的不满,或者壮志难酬的愤懑,或者对人生的感慨等。诗词描写的是边塞(军旅)生活,或者表现了边塞风光的奇特、对戍边生活的怀念;或者表达了戍边生活的艰苦、报效祖国的决心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等。

五“答”。解答古诗词鉴赏题时,还要通读所有的试题,对考点有个大概的了解后,才能分析思考,动手答题。答题的语言要规范。答题时还要注意看看分值,分值的多少取决于要点的多少。

篇4

一、通过语言渲染,激发学生进入意境

教师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语言描述来再现诗歌的意境。若缺少语言描述,就会把再现古诗意境变成盲目的教学。相反教师用优美贴切的语言描述,既能把学生引人诗歌中的情境中,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感受。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启发,来促进学生的大脑思维,让学生借助于文字符号,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因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把自己置身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从而与诗人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其中的“松下问童子”时,可激发学生想象:谁问?问什么?“言师采药去”中的“言者”是谁?“师”是哪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具体在什么地方采药?不清楚?因为山太大,实在不好找,诗人只好不遇了。诗句从“松下”拓展,另画一幅隐者在一处悠远的大山里采药的远景,使意境极为深远。随着童子的目示手指,让学生想象并描述深山村幽,白云缭绕,身背药筐,登山采药的隐者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进入诗歌的意境中。

二、与信息技术整合,拓展诗歌意境教学

多媒体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动态呈现等特点,与学科教学能够密切联系上下相承,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结构类型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大力的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的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例如:在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开课时就选择明快的诗歌与乐曲,让学生边闭上眼睛去自由想象,边听着古筝曲配乐吟诵出诗歌。学生能在诗歌与音乐渲染创设的美丽氛围中,感受有水、有山、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飞流而下的美好景象,入境入情的随诗人去领略两岸风光,从而开始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境。在学习《题西林壁》时,学生伴随着空灵、静雅的古筝曲,不知不觉的走进闲雅幽静的寺院,感受到诗人宁静淡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环。音乐烘托了气氛,很好的诠释了古诗。

三、充分的凝词练字,领悟诗歌中的意境

诗往往通过诗眼来透露诗的主旨。诗眼是诗歌的大门,通过这扇门我们便可以了解到诗歌的内在意蕴。刘熙载说过:“眼乃神光所聚”。这说明“诗眼”是全诗神韵集中表露。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寻找诗眼,抓住诗眼,并细细的咀嚼,品味其中的精妙,领悟诗歌的意境。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坼”、“浮”二字最精练传神,是诗句中的“关键词”;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中“折柳”一词也是诗中的“关键词”。关于“关键词”这一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的确,这“闹”、“弄”二字,用得准确生动,表现了鲜明的形象,让词中境界全出,是词中的关键词。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诗中的诗眼,这样对意境的了解也就抓住了重点。

四、驱遣思维想象力,构建诗歌意境的图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选了“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便传出了北方旷远、荒凉、静寂的印象,让人怅然凝望。这就是说要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探究,把它想象成一幅鲜明可感的图画,领悟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或哲理来。这样才“通过文字接触到作者的所见所感”,才能完成填充诗歌欣赏中空白的任务。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欣赏时要对词语进行揣摩、探究,“凝”字给人以“千岩万转”、“曲水回流”的环境增加了真实感,“又”字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神态。以“暗”修饰柳,以“明”形容花,“明”“暗”相映,色彩媚艳。然后把这想象成一幅画面:青山叠翠,山路曲折,绿水环流,绿柳含烟,山花烂漫,多么迷人的山村风景啊。我们既体会到了作者对山村风光的喜悦之情和别见天地后惊喜之情,又领悟了诗蕴含的理趣。

篇5

本文并非摒弃传统的诗词教学基本做法,而旨在让古诗词课堂在2011版课标精神的润泽下,确立“享受诗词”的教学追求,让诗词教学变得可爱、可亲、可敬。

一、享受诗词诵读的畅快

2011版课标关于小学各学段诗词教学的要求颇为明晰:低年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高年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三个年段诗词教学要求显然不同,但“诵读”一词频频出现,并成为了各年段学习古诗词的必然途径。为何?诗词是作者内心情绪的瞬间积聚、情感的瞬间爆发、灵感的瞬间闪现,是诗人脱口而出、顺手而下、顺心而成的作品,大多时候只可意会而不易言传。那么,要打开这只可意会而不易言传的最佳途径,就得顺着诗词形成的“来路口”——吟诵而入。教学中,理当牢牢依托课标中的“诵读”,直读得入口即化,体内沸腾;直诵得犹出我口,血脉相承,所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笔者以为,享受古诗词诵读的畅快最起码要历经这样的三步,不可乱步,即正确,通顺,情味。

正确 关于古诗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的体会更多强调于朗读的层面,是诵读的最基本要求——读正确。而今,不少古诗词课堂轻视了初读诗词环节,一两个学生读后,教者便虚晃一枪,草草收兵,急于奔赴理解诗词的环节,很吝啬让孩子在这一环节充分滞留的机会。倘若连“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样的基本目标都不能达到,何谈享受着诵读诗词?

通顺 不少人认为,读得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似乎就能通顺了,这也正是很多语文老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读的原因。“通顺”关键在“通”与“顺”上,“通”强调更多的是读得不破句、不重句,能把意思读明白、读正确。“顺”有“顺口”“顺耳”“顺心”之意,诗词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入心。诗词的节奏,一般是按音节划分,亦有按意义划分,词中多见,即所谓的“音顿”与“义顿”之别。一首诗节奏的相同或相似,读起来就会有一种畅通感;而词节奏的错变常常给人以一种变化感。诗词的押韵又是诗词“乐感”的另一显现,诵读中让学生多加感受,词的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方能渐进清晰。

情味 任何一个作品都是有情感的,诗词的情感基调更为浓烈。让学生徜徉在诗词中,一旦合上诗词情感的共振点,这时诵读的节奏、轻重会自觉吻合,情味也会渐渐趋浓。谈到过自己的诵读体会:“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既要声音洪亮,急缓有致,还要全身心地投入,达到忘我境地。一个眼神、一个神情、一个体态都可以传达出诵读时的欣喜、激怒、哀愁、快乐的不同情感与激动、平静、高昂、低沉的情感程度。课标强调,要“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是对情味诵读环节的入境要求。当下语文课堂中朗读已很难听到常态声音了,用曹文轩教授在第九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上点评的话讲:“你看看电视台采访时,孩子是怎么回答记者采访的,他是用功课的语调在回答记者的采访,这个大概是与我们语文老师,一年一年的那种语调的教学是有关系的。”曹教授的批评一点也不过,这还是说话中的表现,其实在诵读中声调怪异现象更为严重。这是所有语文课堂都要引以为重视的,诗词课堂更需正视。

江苏如皋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马建红老师执教《清平乐 村居》一词时,在“初读词”这个环节较扎实地落实了“诵读”的基础要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马老师先出示了初读的学习要求:“先自己读读词,然后组内找个伙伴互相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提示: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请教别人哟),准备展示。”这一过程中马老师先是让学生自读——组内伙伴互读——根据意思判断读(“剥”是个多音字,可以读bao,也可以读bo,在这儿该怎么读?根据意思,判断着读)——指名展示读(两个学生)——师生评价再指读(两个学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口读”“心读”历经了七遍,已达到“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的境地。教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又出示了进一步读词的学习要求:“与古诗《村居》对比着读读,看看你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读——诗词不同之处的展示读:词牌名的发现、句数的发现、长短句的发现、上下阕的发现等,一一展示读,教者提醒学生要读得让人感觉得出词牌名的存在、句与句的行间、长短句的节奏、上下阕的间隔等等,这一环节中学生又历经了六遍以上的“读”。就这样环环紧扣地读,步步深入地读,诵读越来越有词境,越来越入味。随后的想象词景、体悟词境效果显然能乐观预期。马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的诵读是畅快的,是享受的。历经了这样的扎实诵读,还担心学生下次遇上诗词不会心生欢喜吗?

二、享受诗词言语的魅力

语文教材由不同的文体构成,不同文体占据不同的学习言语的作用,古诗词当属其一。古诗词的言语魅力体现在作者的言语智慧之中,古诗词语言凝练丰富、炼字遣词精妙、表现手法独特、构思行文跳跃,理解品味作者的言语智慧理当成为古诗词教学的“重头戏”。

精于炼字 古人写诗词非常注重炼字、炼句、炼意。不少诗人以“苦吟”而著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对炼字遣词的辛苦写照。贾岛“推敲”的故事是学生发现并学习古诗词中的遣词炼字之高妙的绝好示例。作者专注于遣词炼字,不仅能准确地表情达意,还可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引发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一词的体会、“最喜”一词的多解,这是词人辛弃疾精于遣词带来的功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凡此总总,几乎每首诗词中均可能发掘到这类语文现象。此外,诗词的韵脚也是研读作者精于炼字的绝佳之处。

追求对称 古诗词中的对称相当普遍,不同事物、不同角度的呈现使得短短的诗词立刻丰满盈余、多维立体。对称有正对、反对与斜对,不仅体现在字词内容的相对、褒贬的相对,还体现于字词色彩、动静等方面的相对,充分体现了古诗词中创作的对称美学。《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的一“关”一“出”,矛盾中有了动感;“春色满园”与“一枝红杏”,整体与个体的相对中有了凸显与衬托,春天到来,万物旺盛的生命与活力尽现眼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呈现白、青、红、绿等丰富的色彩,使得山、水、人相映,花、鸟、鱼交辉,画面顿然立体起来,这些都是追求对称笔法的效果。

铺成对比 不少诗词善运用铺成对比这种笔法来突显诗词的主旨。如《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前两句是说农夫的辛勤劳动与丰收,第三句“四海无闲田”交代了没有一块空地,暗含了到处都是丰收。理应在这样的丰收年头,农夫都会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日子。第四句突然来了一句“农夫犹饿死”,犹如晴天霹雳,让人费解的同时不禁叩问:这是为什么?前三句铺成作垫,最后一句突然转身,诗的主旨不言而喻,这是诗句的言语形式带给读者的直接效果。细细品读卢纶的《塞下曲》不也是这种阅读效果?“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第四句“没在石棱中”是在前三句平铺叙述基础上突然“转身”,李广的力大神勇很好地凸显出来。

古诗词中的言语智慧处处彰显:别致想象、奇特夸张、平中见奇、幽默诙谐……不胜枚举。教学中,对诗词言语智慧的把握与体会怠慢不得。再举马老师执教的《清平乐 村居》(同上)一课:

在品味词句的过程中,马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质疑。学生质疑了好几个问题,教者择其主要疑问现场呈现:1.词中的一家人家境贫寒,为何还如此快乐?2.词人怎么没这样写“大儿溪东锄豆”,而是写“大儿锄豆溪东”?面对质疑,马老师没有急于解答,而是把学生的问题迅速抛回,让各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学着从词中找到答案。课堂上各组进入了真实讨论时段,请看各组的展示:

关于第一问的讨论展示:

生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战争时代人们能生活到“白发”年段,即便清苦,也是幸福。我认为词人是刻意写“白发”这个词语的,在整首词中很显眼!

生2:词中“大儿”“中二”“小儿”,排列整齐,一家人生活有序,这就是幸福。

生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虽然茅屋低小,但溪上青草充满生机。这样的田园风光,加上这样的一家子,无论在词人眼中,还是心里,其实他都是幸福的,不仅仅是这一家子的幸福。

……

关于第二问的讨论展示:

生1:“大儿锄豆溪东”以“溪东”结尾,这是与下面一句结尾“鸡笼”的押韵,所以要颠倒着写。

生2:“中儿正织鸡笼”一句中间“正织”是动作,所以上句中间用“锄豆”,这样上下句中间都是动作,就对称起来了。

师:那为什么下句不写成“中儿鸡笼正织”?(众笑)

生3:这样的句子太没有诗词的感觉了!(众又笑)

好一个“学着从词中找到答案”。将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目光聚焦到词本身,进一步关注词人的言语表达。在揣摩词人言语智慧中解开了疑问,从对“白发”一词颇具匠心的理解、一家人有序的整体呈现、祥和怡人的田园风光等角度来理解“一家人的幸福”;从上下两句动作的相对、两句尾词的押韵来理解句子倒装的缘故。这不仅是一种关注言语形式品味言语智慧的阅读策略,更是一种让学的教学策略。

三、享受诗词意蕴的空间

“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所有作品中,古诗词的意境尤为浓厚,也正是这读不尽的意境让很多诗句成为千古名句。体悟诗情,包括联想、揣摩、品读、讨论、交流等多种手段,这些不仅是学习古诗词的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必由路径。当下,感悟诗境有些误区:不少老师把追求深度视作为解读诗词的水准;很多诗词课堂呈现资源利用过度,追求偏僻生疏;课堂上资源的呈现有时像赶场,学生像看戏。笔者以为,古诗词时代背景的久远及作者生活的独特,使得学生学习诗词的陌生化加剧,补充一些相关的时代、作者资料让学生了解是可以的,但要适度,因为谁也不能穷究历史的真假,更不要说了解到一位诗人具体时段的特定境遇了。“诗无达诂”“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些古训都在告诫我们不要穷解诗境、诗韵。读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人说“诗言志”,这是诗人苏轼在排解内心的“政治乌云”;也有人说“诗表情”,那天诗人苏轼饮酒微醉,看到西湖雨后水天晴朗明丽之美景而开心;还有人说可能两者都不是,“望湖楼下水如天”是在描写诗人醉于山水之间,心情变得平静、平和,进而平淡。作品的意义在于读者阅读时内心的实时反映,因此有人说“读作品”就是在“读心”,读着自己的心境。因此,教学时又何必在诗词的某一意境上纠缠,更不要把孩童们绑架到一个有着沧桑人生历程的成人感悟的路上。当然,在诗词意蕴的体悟过程中,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解读的基础上不能忽视主流价值取向的引导。窃以为,诗词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的恰恰是引导学生明白每个人读了诗词为什么会有“即时的顿悟”,生成这种“蓦然回首”感觉的缘由——每个人的不同经历、见识、理解、情感等。因此,不同的人、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段读同样一首诗词,感悟收获一定是丰富多变的。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见闻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他们对诗词的深刻内蕴会有新的理解。怎么读出不一样的诗境来,这在当下的诗词教学课堂中做得不够。简言之,诗词意蕴的品悟环节要让学生学习体悟诗境的多个方法与角度,而非让学生“被明白”教者煞费苦心的个人解读。教者给了学生感悟诗境的方法与途径,就等于给了学生一生享受诗词意蕴空间的方法。

一位老师执教《渔歌子》,在领悟词的意蕴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这个观点。

师:“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为何“不须归”呢?

生1:这儿景色太美,太迷人了。

师:斜风细雨啊,怕不单是景色的美!

生2:这里很静,张志和一定很喜欢这里的安静,景人相融了,就不想回了。

生3:词人一定钓了好多肥美的鳜鱼,不想回了。

生4: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有点儿雨没什么了不得的,“不须归”!

师:那这“不须归”中,有没有隐藏着张志和的其他情感呢?接下来,让我们读读他的一首诗,走进他的内心。(出示)

(生自读——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生5:我们组明白了,词人怕进入混浊的社会,他看透了,就借今天的垂钓,即使“斜风细雨”也“不须归”。

生6:我们认为,他不想要那些富贵,甘于寂寞,这样内心舒坦。“为人不做亏心事,深夜不怕鬼敲门”。(掌声)

生7:词人一定受过什么打击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才看透社会,想躲避的。

师:同学们真会读诗。其实,张志和16岁时就非常受皇帝的重用,“志和”这个名字还是皇帝赐给他的呢!后来他不幸被人谗言,降为一个小官。这段人生经历便让他有了这样一番深刻的感悟,一起读这首诗——(师生配合读诗)

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我们今天也可以说,志和也是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 。(生即兴填空说,说法很丰富。)

词人张志和为何“不须归”,谁也不清楚。知人论世有必要,但谁又真知道那时、那情、那景之下张志和的真实内心呢?凭着词中的言语表达来感觉,想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抑或本就是诗词意蕴魅力之所在。这位老师没有刻意引领,在学生充分理解“猜想”的基础上,拓展了词人的一首诗《自叙》,让学生自己读,小组讨论,能读出什么就是什么,能读到何种境地就到何种境地。但分明给了学生品悟诗词的路径与策略:结合自我的认知去读;结合诗词言语表达去读;结合词人相关作品去读;结合词人的时代去读;结合词人的经历去读……这样读,诗词的意蕴空间便自然敞开了。

篇6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

在语文考试中,学生老师在古词鉴赏环节丢分,其实不是学生学不好,而是他们不了解这种考题的考试方式和角度,因此没有掌握答题的技巧,要解决这种问题,关键就是要把古词读懂,学会鉴赏。现在中学语文的古词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古词,再进一步学习鉴赏,循序渐进,当然,要真正读懂古词,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但从词的一些基本解析教学入手,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有大有益处的。

一、读懂

1、明标题

要鉴赏词,首先要先读懂词,题目就是古词第一要表达的内涵,其中包括了一些有关古词写作时间、地点、人物、情境、心境、词的类型等信息,也有不少词的鉴赏和考试与题目有关。所以要仔细分析标题,找准我们需要的信息。例如,我们可以从标题中教会学生分别词的题材,在怀古词的标题中会有“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咏怀古迹》等;而山水田园诗词则是以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闲适安逸的生活描写为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有些词的题目能直接指出作品的主要内容,甚至体现作品的内在情感,词题中有“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时,其作品的情感就呼之欲出了,通过这些方式来度诗词作品,也是为下一步的鉴赏做好准备。

2、明典故

古代诗词中,常常会融入一些写作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者过去的历史内容等,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读词,理解词的时候,要纵观全局,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分析作品时,要将其中典故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作者当时的情况联系起来,综合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体验品味

体验就是在对古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古词所描写的环境中去,进行与作者的角色呼唤,去体验当时作者的感情。品味,就是将古词中的语言、描写细细琢磨,欣赏其美感。这都要求学生在古词学习中能身临其境,为此,老师在教学中要融合古词情境与学生感情之间的共同点,激发学生用情去体验古词韵味,化抽象为具体,融入古词意境中。例如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这句话不仅成为《琵琶行》中的千古名句,同时也表明了两个机遇相同而又有缘分相识的那种美好心灵之间的碰撞,此时,我们就能让学生去联想,如果我们遇到了挫折,失望灰心,加入能碰到这样一位知心的朋友,倾诉自己的不快,同时也听到婉约的琴声,此时此刻,我们心中会是什么感受。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去品味作品中意味深刻的内容,激发学生用联想、思考、观察、融入的方式去理解词文,并抽丝剥茧,分析词文,提高其鉴赏能力。

三、让学生逐步了解古诗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古词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要鉴赏古词,首先要搞懂词的类型。学生要对古词的朝代变化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流派,并按照朝代顺序分析掌握诗词的发展现状;诗词的格律各异,掌握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基本知识。最后就是掌握诗词的写作特点,例如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等。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词义、句义的表达上也有不同,如果按照表达方式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也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等。

2、风格和语言特点

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在古词的创作中也是各具特色,各自有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让古词具备不同的写作风格。而语言是古诗词的基本载体,正如上述所说,语言的运用也有不同,对古词中语言的鉴赏是基本,只有准确的分析和把握语言内容,才能完成更深层次的鉴赏。(1)清新,语言使用情理,不用俗套;(2)平淡,语言朴素、通俗,容易理解,作者多用直接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语言更加平易近人。(3)绚丽。辞藻丰富、用典多、生字、多义字常用,具有奇幻的情思。(4)明快。一语中的,有斩钉切铁的效果。(5)含蓄。用于言有尽而意无限,用简单的词语凸显表现意义,但实际上颇有内涵,言此而意他,值得读者去细细品味。

3、表现手法

篇7

关键词:小学;诗词;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古诗词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都在文化中显示出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诗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细微处着手,优化小学诗词教育。

一、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诗歌浩如烟海,诗人也是灿若星汉,在诗歌教育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的。古诗词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认真学习诗词,是我国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接触古典文化的一个很好教材。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诗词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灿烂辉煌,古诗词更是其中的瑰宝。诗词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很多优秀的诗词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很好的结合。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歌家喻户晓,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歌主要描写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劳动是非常艰辛的,我国自古就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这就是诗词对传统文化的体现,生活是诗词教学的资源库。

2.强化小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篇幅不长,表达的意境比较深远,对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就是用语言表达的。诗词之所以被人们觉得语言很美,就是因为语言的节奏美感。诗词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会采用拟声、双声或者押韵等形式来表达诗词的声韵美。诗词把这些形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形成了节奏鲜明、读起来抑扬顿挫的作品。

二、优化小学诗词教育的措施

1.启发想象,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像,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诗歌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在诗词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散思维,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古诗《村居》中诗人用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春天的景象:在春天的乡村,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色,有人物,充满生活色彩,这是一幅美好的春天的画卷,整个古诗都是描写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欢喜。在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入境悟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诗词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表现,在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简短精练的诗词。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心底声音的流露,也是他们情感的重要积淀。在诗词文学宝库中有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诗词,有表达亲情、友情的诗词,有忧国忧民的诗词,也有表达质朴的爱情方面的诗词,这些情感都在每首诗词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教学中不应该有过多的引导倾向,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我们把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我们一会儿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一会儿低头想想我们的家乡”,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中表现的那份淡淡的思想之情就不复存在,读起来毫无美感可言,味同嚼蜡。事实上诗词中那些深刻的感情是能够打动我们内心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深刻地说明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在千百年之后,还是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除此,这些诗词中还有表现一定哲理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小学诗词教学效果。

3.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习诗词,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因此,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品悟诗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总之,好的诗歌具有美好的意境、丰富的情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语文学习内容。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本质,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篇8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篇9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古诗词审美教学 教学方法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朵奇葩,以含蓄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式、和谐的韵律和深沉炽热的感情成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古典诗词的教学,事实上也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

古典诗词欣赏是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根据的感受和体验,其本质是挖掘有益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思想性情。诗词欣赏是一种具有认识性的活动,它必须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古诗词审美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前提。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活动,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1.注重导语设计的艺术性

在教学新课之前,科学引导对于培植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他们的审美欲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美心境是审美主体进入审美活动的契机,古诗词审美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审美心境的培植,尽量让学生带着与诗词相应的情绪进入诗词的鉴赏和学习,设计一段富有感染力的导语是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审美欲望的重要手段。如在教学柳永的《望海潮》时,可以设计如下一段导语:“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而观看潮汐最为著名的地方就是在杭州的钱塘江畔。我们对杭州并不陌生,那里有很多美丽传说、诗词、旅游景点,同学们知道哪些呢?(学生汇报预习活动成果)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著名词人柳永笔下的杭州。”

2.恰当运用教辅手段

“在审美心理学中把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合在一起,称为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主体通过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如对事物的色彩、线条、声音、质地的感官印象,从而获得美感的过程。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像资料,恰当利用这些资料必定能使学生的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审美欲望。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前,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组优美清新的山水画,同时播放一段抒情的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山中秋景的幽静和空灵之美。这样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提供直接而鲜明的形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情绪,营造相应的课堂气氛。

二、反复吟咏,感受诗词音乐美

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解诗意、悟诗情,领略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老师却是为“读”而读,只是为了让语文课堂有读书声,只是把朗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一个环节来完成,杂乱无序地设计朗读教学,完全忽视了朗读教学应该注重“多形式、重实效”的原则。

在指导学生朗诵时,教师要注意两点。首先在学生朗诵前要介绍一些有关吟诵的基本常识,如一句中应该在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声音拖长,什么地方重读,以及语速、语调,等等。其次,在朗诵前要指导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做初步的了解,诗的节奏与诗人的内在情绪要和谐一致。喜悦之情表现为明快轻松的节奏,悲凉之情表现为低沉缓慢的节奏。学生在初步把握诗歌内容及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以抑扬顿挫的声调读出古典诗词在表情达意时的咏叹意味,也才能进一步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首先要提醒学生注意要停顿的地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凄凉落寞的情绪,指导学生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作品中所蕴涵的孤独苍凉的情感和意境。

三、点拨揣摩,品味诗词遣词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大都具有概括凝练、含蓄生动的特点。所谓凝练,就是用尽量少的字句表达深邃的道理、复杂的内容和丰富的感情。古人为把诗的语句炼得更加精炼传神、形象生动,可谓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如传世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正是诗人用语凝练、生动的典范。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揣摩作品的语言,认真体会古典诗词的遣词之美。如在教学杜甫的《旅夜抒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的“垂”、“涌”两字,“垂”字准确地描摹出夜空之上繁星闪烁,似乎近在眼前的景象;“涌”字形象地表现出了月光之满、月色之浓,月光似乎在随着大江一起涌动的情景。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对这两字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反复玩味诗人遣词炼字的艺术。

四、展开想象,领略诗词意境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的人、事、物、景的表现特征相互交融形成的情与景,意与象的有机统一体,是通过情景交融的形象展现出能够把人们引入进行充分想象的艺术空间的审美化境”。这一形神统一的整体形象以其丰富的蕴涵诱使欣赏者尽情探求那难以言传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意境之美是诗人思想、情感、趣味与环境、气氛、景物和谐一致、相互辉映的一种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特有的美学特征,鉴赏和教学古诗词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将诗中的此情此景化为我情我景,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1.把握诗“眼”解诗情

诗“眼”指诗词中的关键词,为我们提示诗人的情感、揭示诗词的主旨。把握诗眼,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意境美。

如的《沁园春・雪》,上阕诗眼为“望”,总领写景;下阕诗眼为“惜”,细数历朝历代英雄之缺憾,最后归结到“还看今朝”。抓住诗眼,便可以很好地理解由景入情,吟咏当今风流人物的感情。又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便写尽落寞之情,与前两句追忆往昔风光形成对比,写出诗人叹人生多蹇、哀世事沧桑之感。

2.以诗解诗拓诗意

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时,往往会借鉴以往的阅读感受来理解新的文章,古典诗词的教学亦然。

如教学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送别不写人的背影远去,却写马的印迹,可用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帮助学生理解,物且不愿离去,人何以堪?

五、关于诗词教学与作文教学的联系

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无外关乎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听读为厚积,读写为薄发,无论什么文体的教学,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作文教学。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中遣词造句、锤炼语言的典范,所以,古诗词教学要与作文教学中词语的运用训练紧密联系起来,教学生咬文嚼字,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

如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我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改为“处处莺鸟栖暖树,家家燕子啄春泥”,让学生琢磨“几处”“谁家”与“处处”“家家”的区别,“早莺”“新燕”与“莺鸟”“燕子”的不同,“栖”与“争”情势的舒缓紧张。通过对词语的揣摩,学生明白了“几处”“谁家”“早莺”“新燕”言其早、新、少,突出了早春景色的特征,懂得了准确地运用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描绘初春草色,以“浅”字修饰,“没”字以动态写静景;同为写早春景色,《早春呈张十八员外郎》中,韩愈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言远近观感,写出小草刚刚探出头的情态。两位诗人虽用词不同,但都极尽语言之能事,表现出早春时节小草生意盎然的情态,颂叹早春景致。

篇10

从小我和诗词就有着不解之缘。记得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读古诗词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我张口就来。此外,像《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雪》……这样的诗词,我那时能背出一百多首呢,爸爸妈妈也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爱诗词,因为诗中有“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首词让我读到了诗词中那个“他”——坡的旷达和豪迈。“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让我读到了诗中那个“他”——李白的孤独寂寞。“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让我读到了词中那个“她”——李清照的慵倦情思。

我爱诗词,因为诗中有“歌”。诗不仅能朗诵,还能歌唱。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这一曲曲美妙的古韵古歌中,我又学习了一首首的诗词,增长了见识,熏陶了思想,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我爱诗词,因为诗中有“我”。记得200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亮剑》,中日双方激烈交战,双方伤亡严重,我随口吟诵:“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让妈妈非常惊喜,她想不到六岁的我在背诵唐朝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后懂得了学以致用。

也是在2008年,我去看望在贵州工作的爸爸,站在马岭河上,爸爸有感而发:“这条马岭河的下游就是我们的家乡红水河。”我脱口而出:“阿爸住马岭河头,我住马岭河尾。天天想阿爸不见阿爸,共饮马岭河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阿爸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是从宋朝李之仪的《卜算子》中得到灵感,创作的属于我的第一首诗,它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思念。

我爱诗词,诗中的春夏秋冬令我向往,诗中的山水风光令我赞叹,诗中的风花雪月令我陶醉,诗中的离情别绪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