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化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7:0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化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坚持早晚自习、阳光晨读,健全考勤制;二是坚持“考前预警,考中监督,考后总结”,用好“学风监督团”,确保考试诚信;三是坚持建立健全学业预警机制,通过学业困难学生信息库的建立,及时更新及保存学生、班委、化学化工学院、家长四方联系记录,最大限度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四是坚持“人机分离”,净化课堂环境;五是坚持“一对一”帮扶结对子,努力营造勤奋刻苦、笃学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完善《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学风建设管理办法》,确保化学化工学院学风良性发展。
二、以制度为约束,完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决定一支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织保障,关注学生成长的贯彻落实,与队伍建设密不可分,而队伍建设则要以工作实效为目标,以讲学习、练素质、塑形象、做表率为重点,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化学化工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突出“六看”:一看是否用心,二看是否主动,三看是否负责,四看是否有效,五看是否被学生认可,六看是否有突出贡献。较好地发挥了导师心理疏导、学业指导、生活引导等作用;通过学生干部素质拓展训练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在学生干部中开展“作风建设月”,强化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践行学生干部“六要”要求,强化化工精神,尽职、守纪、做好服务;出台《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部门考核制度》,完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
三、以品牌活动、科技创新为依托,强化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化学化工学院以宣传引导、经费支持、业绩激励几个方面着手,推动了品牌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强化素质教育。化学化工学院持续开展“新生趣味运动会”“阳光宿舍”“化工之星”“化工达人秀”“家长教师寄语进宿舍”等品牌活动,保持活动主旨,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达到在活动中感染人、教育人、锻炼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平台,鼓励并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及创新党日活动;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挂靠化学化工学院科研部,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化工设计大赛、大学科技园创新项目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加快化学化工学院“一院一品”工作的推进;落实“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的职业发展课要求,争取与更多的单位确立社会实践基地。
四、做好九项工作,深化四项教育,落实服务保障工作
篇2
1.1道德素质逐步下滑
当代大学道德素质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负面的问题,并有逐步蔓延的趋势,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公德意识薄弱,传统美德观念淡漠,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道德观念体系,大学生群体在多元化的观念影响下迷失了方向,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道德修养仍需提高,缺乏良好的道德理想追求,缺少社会责任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倾向严重,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蚀下,部分大学生只注重个人发展和个人利益,忽略了个人发展和祖国利益、社会发展相结合,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拜金主义,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不惜丢弃社会责任,甚至践踏法律。大学生信仰迷失也是大学生道德素质下滑的突出表现。大学生诚信意识也在不断弱化,大学生群体中的考试作弊、就业毁约等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下滑。
1.2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据统计当代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心理问题干预也正在被高校重视,究其原因便是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原因。“郁闷”、“失落”等词汇经常会出现在大学生口头,面对学习、情感、就业等问题,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又不能很好地借助外界的帮助,一些大学生陷进了困惑的泥潭,寻短见、暴力解决问题、自暴自弃等事件各个高校都已不再新鲜。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成功成才的主要问题。
1.3社会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简单的讲是指大学生在走到工作岗位上之后在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能较快地认识、了解和熟悉外部环境,并使主体与客体协调一致的能力素质。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正在逐年加剧,除了高等教育普及、社会经济形势变化等外部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因素。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较之社会的需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其能否成功成才的重要因素。
1.4尊师重道的意识淡薄
中国历来被颂以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是中国人推崇的美德,《后汉书.孔僖传》中有云:“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封建社会君王尚且如此,况乎寻常百姓。然而这种美德在一些大学生眼里正在逐步淡化。很多学生在校园了见到老师没有打招呼、问好的意识;在接受老师批评教育时表现漠然,无动于衷,甚至直接顶撞、谩骂老师;不尊重老师的劳动,上课迟到、早退、睡觉、说话、玩手机等现象较为普遍。
1.5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大学生突出的问题,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校园暴力事件都反映出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曾经的“小皇帝”在融入到大学生集体生活中后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奉献意识差,我行我素过分的张扬个性,不能很好的顾忌周围同学的感受,这些都导致了其不能很好的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人际关系紧张,最终产生孤独、悲观等不良情绪,加之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就酿成了一些校园悲剧的发生。
2武术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优势分析
2.1武术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武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包含了哲学、伦理、美学、兵法、医学等经典传统文化,其中对于道德修养尤为重视,拳谚曰: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武术习练者的必备的个人修养和行为准则,武德是武术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弘扬武术文化,开展武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武德要求武术习练者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格,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的社会责任感,不倚强凌弱、逞强斗狠的个人操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个人修养等。这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提升都有着良好的教育价值。另外,武术文化发展至今,传承下来了大量的古书典籍,拳彦拳谱,其中不乏对于武术习练者道德修养的说明,这些都可以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的文字材料,还有一些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鲜活而又真实,都是大学生教育的良好素材。
2.2武术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武术文化中和谐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特征,“持中贵和”、“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思想都是其集中体现。武术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对于当代大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和谐文化的深层影响,本来以技击为主要功能的传统武术文化,也具有了“和”的色彩。如“太极拳以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以绵缓斯文的运动风格,以‘舍己从人’、‘随曲就伸’、‘粘连黏随’的运动理念,以‘引进落空’、‘立身需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的技击思想,不断地培养着人的忍让、谦虚的为人处世态度,塑造着中国人所特有的‘中庸’思想,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观念,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些都体现了武术文化历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武德文化是武术和谐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石,通过对习练者的道德行为、个人操守、民族情感等的沿袭和传承,使每一个武术人都具备一颗博爱、正义、自律、具备责任感的心,这些品格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无疑是良性的推动。此外,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通过招式、套路的不断研习、体悟,逐渐消磨习练者的好斗之心,培养其宽容、忍耐的品格,最终达到净化心灵,养成仁爱、谦逊的美好品德,这对与人和谐相处也有着独特的帮助。
2.3武术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武术历来是中华民族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不二之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造与沉淀之下,武术文化中也逐渐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不屈不饶的人文精神,武术对于增强习练者的身心健康、意志品质、道德修养都有着明显的效果。武术历来注重培养习练者的坚强意志品质,例如“要练武不怕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拳彦和名句,都是武术文化中对习练者品格培养的警示,同时也是武术文化对于提高坚韧意志品质的彰显。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武术文化的熏陶同样可以培养人勤奋、刻苦、勇敢、不屈不挠、锐意进取等意志品质,这些品质对于当代大学生尤其重要,在逐渐远离战争的和平年代,在日益提高的生活条件下,在家长百般疼爱和过度呵护下,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却出现了退化,经不起挫折,受不了磨难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武术文化作为身体力行的文化,不仅有肢体的锻炼和磨砺,更有心灵和意志力的培养和塑造,这些特点是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达到的。参与武术运动,弘扬武术文化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坚韧意志品质的良好途径。
2.4武术文化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武术文化,武术文化传承和保留了大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使得了武术文化具有了深厚的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已经超出了体育的范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这些在武术文化中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例如:武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和谐发展的哲学观、人生观、世界观;武术文化中“仁”的思想,可以培养习练者宽容、大度、仁爱等思想,因此,弘扬武术文化对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武术文化中历来不乏仁人志士、各路豪杰为国捐躯、捍卫民族精神的事迹。南宋岳家军,捍卫山河力克金兵;明代抗击倭寇戚继光,保家卫国秉存大义;近代霍元甲,为民族气节迎战外国拳师等。武术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始终贯穿其中,几千年来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兴盛、捍卫尊严,无数爱国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便是最好的佐证。如今虽然时代变化更,但其依然依然有良好的教育价值,值得大学生继承和发扬。
3结语
篇3
1、大赛主题:
参赛论文以“促进学风建设,共创和谐发展”为主题,内容可以涉及不同学术领域,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要重视系统性的研究,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
第二,要科学选取研究方法及样本,有完整的参考文献,合乎研究的范式。
第三,要编排格式规范、完整,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大赛流程:
3月29日
与各院系研究生会学术论文大赛负责人联系,并向各院系二级研究生会下发本届学术论文大赛通知。
3月30日——4月13日
由院系二级研究生会进行收稿整理工作(参赛同学需将论文电子版及纸质版交至各院系二级研究生会学术论文大赛负责人)评审阶段:组委会对论文进行分类,并邀请全校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依据评审标准进行匿名评审,每篇论文由两名专家分别进行评审,最终分数由平均分确定。
4月28日
在学术文化节闭幕式上,公布评审最终决出的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并当场颁发证书及奖品。
获奖论文将被收录在《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论文大赛优秀论文集》中;所有参赛论文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将被收录在论文集中,以展示我校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附1:优秀论文评选标准
一、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富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二、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有理论探讨或实用价值,有争论的重要学术问题的专门论述;
三、研究手段先进,理论分析深入,论文结果可靠,有新的见解;
四、能反映作者在本学科或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主题明确、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文章新颖、文字简练、文理通顺、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图表规范、标点符号准确。
*附2:评分标准
1.论文选题为本学科前沿、热点和难点,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10分)
2. 参考文献具有完整性和正确性。(10分)
3.论文是否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20分)
4.论文必须论点明确、论证科学、论述清楚、逻辑严谨。(15分)
5.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强调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合乎研究的范式,不仅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样本采取也具有科学严谨性。(20分)
6.能反映作者在本学科或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
7. 不少于3000字,编排格式规范、完整,引文正确,出处明了。(10分)
*附3:关于举办2012年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学术论文大赛的通知
各位研究生同学:
为进一步激发我校研究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优良的学风,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我校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经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研究,决定在学术文化节期间举办研究生学术论文大赛。
现将有关事宜具体通知如下:
一、参赛人员
全体研究生均可报名参赛。
二、选题要求
本次论文大赛以“引领学术风气,活跃校园文化”为主题,选题应围绕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民生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各专业学科特色,要体现求实、创新精神。
三、论文基本要求
1.研究方向明确,选题新颖独特,紧跟学科前沿,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2.立论正确,探索了新现象,提出了新命题,采用了新方法,找到新规律,创造性解决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要问题。
3.论文体现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引证论述正确,专业研究深入。
4.语言表达准确,层次分明,文笔流畅,图表规范,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善于总结提炼。
5.参赛者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严禁剽窃他人学术作品,一经发现,将依照我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论文格式及相关事项要求
篇4
二维动画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对其的英文翻译有:animation、cartoon等。其中,比较通俗与正式的用法是"Animation",经考证其词源自于拉丁文词根anima,包含有灵魂的含义;而与之相对应的动词animate,则有赋予生命的内涵,进而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所以animation可以解释为经由创作者的安排,使原本不具生命的事物获得生命一般的活力。动画属于综合艺术门类,其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和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政策倾斜,动画业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但是,目前中国专业动画人才奇缺,据统计,中国动画人才的总需求量在200万人以上,而业界仅有5万人左右,由此可见动画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已成为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动画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以及在“让动漫走进特殊学校”教育科研的推动下,一些高校也相继开设了针对聋人大学生的动漫专业课程,主要的培养对象为聋人大学生(在下文中,简称聋生)。聋生作为弱势群体,一直处在社会边缘。即使其自身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也大多从事一些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性的劳动。而聋生中有一大批对二维动画感兴趣并具备一定天赋的青少年,却苦于没有学习深造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考虑到聋人大学生中动画制作人才的潜在资源,以及聋生得天独厚的刻苦、耐劳、好学的优势,怎样在动画设计教育环节中发掘聋人大学生的优势并进行深入与细致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与迫切的。
二、聋人大学生二维动画设计的学习特征
发展针对聋人大学生的二维动画设计教育,首先必须要先了解他们在二维动画学习中的学习特征。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是聋生在学维动画设计中遇到的最显著困难,在学习过程中,聋生与健听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的差距较大,如19一21岁的聋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并不比8一9岁的健听生的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无法很好的理解动画脚本与剧本。语言的障碍始终贯穿于他们的学习与职业生涯当中+。聋生学习特征的许多方面都因其具有听觉障碍而出现特殊性,如对语言材料记忆困难、语言形成发展缓慢、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迟缓等。听觉障碍虽然给聋生心理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也带来某些新的动力,对某些方面(如视知觉)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动画教学中发现聋生具有以下相对优势:
1.聋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聋生不喜欢上抽象的理论课而喜欢动手操作的实践课。他们可以根据教师的操作来操作,模仿老师的操作过程。
2.聋生的模仿能力强。借助于书本与视屏,他们能将动画人物的动作神态刻画的惟妙惟肖,他们的观察和模仿能力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在听觉上的缺陷。
3.聋生想象力较为丰富。由于聋生长期使用视觉来替代和补偿听觉的缺陷,其视觉优势明显,他们可以不受噪音干扰,由于视知觉的发展相对比较迅速,相应的使聋生在观察的细致性、记忆的直观性、思维的形象性等方面较见长。
三、聋人大学生二维动画设计教学法
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包括动画的前期制作阶段(文学剧本、文字分镜、美术设定、画面分镜头台本),动画中期绘制阶段(设计稿或构图、原画设计、动画序列帧绘制、背景绘制、填写律表、清稿导演检查),动画的后期合成阶段(扫描、上色、配音、合成),而考虑到聋人大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即使其想象力较为丰富但也是基于模仿上的,其绘画基本功较弱,文化层次低等学习上因素,以及其刻苦、耐劳、好学的优势做综合考虑,有以下教学法可以尝试采用:
1.改革针对聋生二维动画的课程体系,基于聋生动手操作能力强、模仿能力强、阅读理解力差等学习特点做综合考虑,改变针对聋生的二维动画课程设置,减少文字剧本、文字分镜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着重加强聋生对于二维动画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其能通过大量的练习与临摹,使聋生逐渐牢固掌握对于人体结构、人体运动规律、动物运动规律等的基础性内容。
2.强化重点,找到突破环节,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维动画的聋生比较适合动画中期绘制阶段的动画序列帧制作这一环节,动画序列帧绘制是二维动画制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动画制作中人力资本投入最大的一个环节,需要绘制人员根据原画的关键动作和摄影表,准确地加出中间帧,最终以标有序号的连贯张数完成一个个镜头动作。在这一部分的制作中只要熟练掌握运动规律无需太多的形象思维便能绘制出比较连贯的动作,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只要听障学生能熟练掌握运动规律,基本都能胜任动画序列帧绘制工作。由于在前期的课程改革中,强化了聋生对于二维动画基础内容的学习,使其都具备了较牢固的基础技法,所以在绘制动画序列帧制作这一环节中,聋生基本可以自如发挥,收效显著。
四、总结
篇5
(一)师资队伍整体法律素质不高原来,高校法制教育课程主要是《法律基础》课程,经过改革,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为一门课程,形成新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新的课程方案出台以后,对担任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了,该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法学专业知识。但在现实中,担任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往往仍然是原来的德育教师,他们中大部分人主要专修思想道德修养,受过专业法学教育的为数不多,他们的法制教育教学水平在总体上可能逊色于其他专业教师,导致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法律知识无法讲透,法律专业术语解释得不够精准,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如果学生提出与法律相关的问题,部分教师往往无法给予学生准确的答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制约,限制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法治观念的培养,影响了法制教育的实效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所谓“法律素质”,是指人们认识上、行为上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用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三项基本要素。可见,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除了要传授大学生法律知识,还要帮助大学生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从而使大学生将法律知识和法律信仰外化为守法、用法、护法的行为。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法律知识,而不注重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因为畏惧法律而学法、守法,而不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而学法、守法。
(三)传统的教学方式较单一,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教材篇幅和课时的限制,目前部分高校的法制教育仍采取传统的方式,即在课堂上只注重灌输课本知识,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忽视了课外的实践教学,这种单一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对基础课缺乏热情和兴趣,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影响了法制教育的实效。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往往只关注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课程,如专业课、英语课。对基础课则不够重视,有些大学生认为基础课不是主课,学不学无所谓,只要考试过关就行。正是由于这种偏见,所以在基础课课堂上,经常能见到学生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如复习其它课程、做课外作业、阅读课外杂志、甚至是补足睡眠时间,认真听课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往往到了考试前几天才开始复习,只求平安过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所以,大学生对法制教育不够重视是影响法制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的法制教育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完成。从教材内容含量来看,法制教育在形式上有弱化趋向,这为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内容多而课时有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有时只能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往往因课时限制而无法进行。其效果是大学生只了解了法律的基本概貌,能够知法,却不懂法,更不知道如何用法,至于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律信仰更是难上加难。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随着几十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执法工作不断加强,司法状况有所改善。然而,国家机构的执法力度仍然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司法腐败现象。在信息时代,大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一些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的现象也被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报道和转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法律的看法,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有时不能理智地看待某些事情,这些负面报道使大学生对法律产生了不信任,甚至对法律失去了信心。所以,当前社会中的行败现象、司法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冲击也是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模式
(一)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优化师资队伍前面已述,有些高校的基础课教师往往是由德育教师担任,而没有专职的法制教师授课。若没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法制教育工作难以取得成效,进展缓慢。因此,高校应当优化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法律知识以及法律精神,从而保障法制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一名高校法制教育专职教师,要了解法制教育的目标,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注重自身法律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改变目前单一的法制教育形式,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主要依托“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但由于“基础课”内容的深度、课时等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开拓其它的教育形式,来弥补基础课的不足。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片、开设法律选修课、组织法律咨询、设置法制教育宣传栏,通过校园广播、校报、讲座等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制文化环境。
(三)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仍然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授课老师应该注重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外,教师还应注重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1.将课堂教学方式从单向灌输方式转变为灌输方式和启发方式相结合。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增加互动环节,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3.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法由案例、问题、分析、结论四个部分组成,最大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因此,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案例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法律课的枯燥和难懂了。
篇6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三、结语
篇7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许多问题,不仅仅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率的问题,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一,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只注重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问题,只抓毕业生的就业安排工作。如今某些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只抓一次性就业率问题,而忽略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前三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单纯在大四强调,相当于“瞒着锅台上炕”,必然产生不利影响。就业市场上呈现的是,用人单位实际招聘人数不多,毕业生成为“无业游民”的占大多数,许多毕业生不管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盲目就业,导致真正适合这项工作的毕业生只能另选,可以说这是“鸠占鹊巢”式的抢工作现象,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高频违约、高频跳槽。前段时间新浪微博出了一个“又是一年跳槽季”的主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忽略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竞争意识和主题意识的教育,导致其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
这主要表现在,某些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依赖心理较强,尤其对家长的依赖,想要通过家长的关系或者能力为其找工作,从而导致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现在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始终觉得没有必要,甚至认为这样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在毕业准备就业时,自主能力不足,表现性差,自主创业意识不够,即便有创业意识,也往往含有空想的成分,不从实际出发。第三,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专业化、科学化,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配备上,部分老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训练,往往是从别的专业或者部门调过来的“凑数人”,不是缺乏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就是缺乏对就业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不是缺乏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指导意识,就是缺乏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整体指导意识。学生之所以上大学,抛开文化层面的因素,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各种努力将这份理想付诸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这一目标,各高校应该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切实有效帮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然后通过这个目标,切实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培养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以此在未来就业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这些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际上,都能较好地指导大学生。上述问题,只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问题的一部分,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限于笔者的能力,只能描述皮毛。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也应该分时期进行:在学生大一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择业观的指导,在大二和大三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就业能力的指导,在大四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就业实习的指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指导主题,这样能使就业指导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实施。只是粗略地完成任务,至于真正取得的效果忽略,因为毕竟这个效果是无法计算的,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师被动应付、就业指导部门被动应付,进而学校被动应付,整个就业指导部门形同虚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服务机构是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应独揽此项重任,即便学校独揽也很难完成,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帮助。这些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还要为大学生举办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能够让其学到许多实际就业岗位知识的指导性讲座等,或者直接去企业参观或者实习,等等。各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不能故步自封,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尴尬境地,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书呆子,必然被社会抛弃。这样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增长见识,还能为自己未来就业提供一个缓冲期,不至于以后没有准备地盲目投入到社会中,可以缩短大学生进入到社会的适应期。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师资力量。
近年来,教育部对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关注程度提高,明确要求学校要从学生的学费中拿出一部门,用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明确要求学校就业指导人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专职人员,虽然这一目标在部分高校仍未实现,但已向着明朗的方向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前文说学校要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但是主要的还是靠学校自身,单靠外界帮助,学校不努力是不行的。现在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繁忙,尤其在学生毕业期间,组织各种招聘会,协调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关系,以及去各用人单位联系等进行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使得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整天像赶大集一样热闹,所以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且随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比较难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逐渐增高,这些都离不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师资队伍。随着要求的增高,许多教师为了适应及满足这种要求,不断通过各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形势及作为教师所应该遵循的发展规律,积极地指导学生,根据形势和需要,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可能大家觉得没有必要,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但相比而言,若各学校能够像上面所述的那样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那学校中的学生,不再是一个智商高、能力低的“残疾人”,其就业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而我国的就业难题不能说解决,也会得到缓解。
三、结语
篇8
(一)理工科大学生必备人文能力分析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曾表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是“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人文能力”。他说,无论什么学历,一两年时间就会被许多公司培养成为有工作能力有专业知识的人,而一个人的人文能力十年也培养不出来。那么,到底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人文能力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道德评判和道德践行能力、良好的语言能力、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雅的审美鉴赏能力、从容随和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优良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以及我国理工科大学过分看重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影响,致使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能力出现很多缺憾,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足。
在当下的大学生中也存在很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优秀者,但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往往只满足于书本和专业知识,致使创新意识受到严重禁锢,实践能力也被不断弱化。据2009年某项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在校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不足10%,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共建活动的不足20%,有75%的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有6%左右的大学生表示“没想过”或“不感兴趣”。
2.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如今很多理工科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学校、社会的三重保护下,成长过程几乎从未经历过任何大的挫折,这致使其心理脆弱,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困难,并不具备应有的坚强意志,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
3.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特殊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当下不少理工科大学生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差,感恩观念弱等个体特征,这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骄傲自负、不顾及他人感受、不能以诚待人等诸多问题。
4.审美鉴赏能力偏向低俗化。
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思想和交流的高度开化,拓宽了“三俗(即恶俗、低俗、世俗)文化”的散播渠道,造成大量的文化垃圾在民众中任意蔓延,特别是在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中。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美”的理解产生极大偏颇,只停留在感官享受层面,甚至出现对于“三俗文化”的接纳和热爱的现象。
5.道德评判和道德践行能力不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并不难看出大学生道德素质还有待加强。迟到早退、旷课、考场舞弊、不主动让座、对弱势群体的冷漠等是一直存在于理工科学生中的常有现象,而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更是让人心寒。
二、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剖析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生活多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展示高校办学活力和成效的重要方面,也是师生运用思想、知识、能力的重要实践,它既体现着高校精神,也体现着教育品位。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娱乐其身心、潜移其品性、陶冶其情操、塑造其灵魂为主要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涵盖了思想道德教育类、学术科技类、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以及与各学校优势特色相结合的品牌类等五大类活动,并且每一类活动包含了很多子活动,几乎覆盖了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仅思想道德教育类活动就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风建设活动、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以及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等多种内容。校园文化活动同样有很多不同的举办形式,例如讲座、图文展、运动会、科技竞赛、文艺晚会、素质拓展训练、志愿服务等。这些举办形式能够全面的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和才华施展,并且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之后,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已经集广泛性、教育性、创新性、娱乐性、自主性、实践性、情感性于一体,成为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校园文化活动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新途径
新形势新背景下,我们应当不断拓宽和发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的提升途径,而校园文化活动以其鲜明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介。对此,我们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同时,结合成都理工大学所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探究校园文化活动视域下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能力提升的途径,以理工科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为重点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载体创新有利于提高其道德评判和道德践行能力
所谓道德评判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是指人是否能用最合理的评判标准对事物的好坏做出分辨,并在此基础上用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志在2010年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也曾着重提到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但在当下各大高校,有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依然停留在面对面授课,单项灌输以及简单说教的“显性教育”上,而这种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被大学生所接受。尤其是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会增加其反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载体来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则能用很受大学生欢迎和接纳的方式来传播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其能够以生动的表现形式来表达枯燥的理论,以真实影像来代替抽象的文字描述,以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竞赛来传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等等。以该学校为例,其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例如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以“书香沁园,静以修身;低碳生活,俭以养德”为理念的读书节、以当下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线索的道德类图文展;等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厚,生动明朗,易于理解并极具与时俱进的教育性,这一系列特点都表明,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完全符合我们所需要的载体的全部要求,它可以让大学生在参与和组织的过程中,以轻松和愉悦的状态无意识的学习到很多正面的精神,达到在思想上不断认识领悟,并将其逐渐落实到日常行为上这一思想道德教育目的。
(二)学术科技类活动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其创新能力
航空工程的先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曾说:“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有的世界。”而理工科类大学大多以培养卓越的工程生为办学目标,所以,对理工科学子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推陈出新的将理论知识转换为高科技的产物,才能创造未有的世界。而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优良的创新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引导大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和夯实基础知识。从这三点可以总结出,所有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即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学术科技类活动具备了超越其他专业知识教育途径的自主性能,因为并不受集体因素、传统因素以及经济效益因素等的过多制约,使其从活动理念到活动内容再到举办形式,都可以让大学生的创新思想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调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活动充满浓烈的创新色彩,让大学生在一次次的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该学校每学年举办的学生课外科技立项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现学生创新思想的最具代表性和最受学生欢迎的平台,其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素养为目标,从活动筹备到活动实施再到活动总结等,都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和最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体育竞技类活动的实践性有利于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理工科大学男女比例的特殊性,使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体育竞技活动成为了理工科大学生参加最多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有着浓厚的实践性,同时蕴含了公平的竞争意识,这使其可以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一方面,参加体育竞技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心情,有助于学生发泄不良情绪,而通过很多研究表明,适当的发泄能有效的缓解大学生焦虑、悲伤等心理状况;另一方面,这种实践性强的集体活动可以很好的提供给学生彼此之间交往的机会,同时营造轻松的娱乐氛围和良性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生会逐渐打开心扉,变得乐观开朗,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再次,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和障碍,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源于自己的内心,如紧张、害怕、挫败等心理,通过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能使学生直面这些困难,从而扩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空间,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该学校经常参加体育竞技活动的学生(如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的队员),普遍比其他学生更加坚强和乐观一些,并且敢于拼搏,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很少存在焦虑、脆弱、惧怕等心理亚健康状况。
(四)文化艺术类活动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因此,对于长期以理性角度来思考问题而缺乏感性情怀,致使审美鉴赏能力相对薄弱的理工科大学生来说,其审美教育应该从加强其情感教育入手。不言而喻,文化艺术类活动建立在高雅的艺术基础之上,而高雅的艺术是艺术家们通过对生活、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通彻感悟,融入自己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从而形成的能震撼人心和引发人共鸣的艺术作品。它是人类对社会和自然最深刻的认识的表达和最真挚的情感的抒发,并且它极具观赏性和体验性。文化艺术类活动能将高雅的艺术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很好的融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加此类活动时,能对艺术家所想表达的意义进行思考分析,净化自己的心灵,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加全面的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有深度的理解美的含义,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如该校每学年举办的“傲雪争辉”系列文艺晚会,其每一年都会赋予晚会不同的文化主题(如动漫时代、喜迎十等)。晚会将感彩浓烈的文化主题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的结合,各主创人员在节目的选材、音视频的制作、舞美背景的设计以及演员的培训等方面都会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从中挑选优秀的作品作为素材,在此基础上再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将这些情感和思想传达给演员,进而去感染观众。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主创人员还是演员或者观众,都能积累大量的知识,增加情感体验的次数,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结语
篇9
自韧性领域的研究以来,我们发现了大量与韧性有关的内、外保护性因素,也揭示了弹性个体所呈现出的特质。然而,人们越来越发现,韧性的研究不能脱离个体所在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背景终将决定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固定模式。对移民或留学生来讲,不同民族文化带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与韧性水平有关。这些异文化压力主要来源于语言不熟练、文化规则冲突、家庭冲突及地域性分离、种族认同等因素,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结不深入也导致了异文化压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早已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的印记并不会随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反而会溶解成为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无疑带着文化色彩,成为一种文化特质对个体产生影响。这一影响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关于文化与心理韧性的探讨将韧性研究引向深入。有学者提出“文化韧性”一词,用以描述文化因素在应对不利情景时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积极情绪等能有效促进韧性的发展。社会文化背景也常被作为影响韧性的因素进行考虑,尤其是家庭和社区功能。综上,笔者认为,“文化韧性”一词更多强调的是韧性的研究领域,类似于“教育韧性”、“职业韧性”等名词,不能恰当显示文化因素对心理韧性的影响,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使用“文化特质”一次,用以阐述文化背景下所发展出的独特心理品质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国内一些学者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对心理韧性追根溯源做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早已对韧性进行过研究,以《周易》为证。《周易》的阴阳对立转化思想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辩证思想,也揭示了韧性的顺逆境转化之道。对压力的主动适应也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找到印证。中庸作为中国人核心文化,对国人思维模式、行为方式、认知风格等起着关键作用。“中庸”、“顺其自然”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影响着韧性的发展。儒家文化强调“慎独”“自省"的个人修养,正是韧性的最高层次发展。韧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或是适应过程,其最低层次是“适应”,而最高层次则是在适应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文化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文化的影响也以“精神性”意义延续下来,反映出一个人对生命的思考,对存在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追求,是中国儒释道“无我”的集中体现。精神性有效促进韧性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而国外对于精神性(Spirituality)的论述,由于所涉及文化、宗教与学科背景较复杂,对精神性的理解也部分贴上了宗教的标签。ShelleyLLong以宗教背景下的精神性与大学生韧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精神体验,价值观或信仰,宽恕,个人宗教行为,积极应对方式,教会支持和总体自我评分等精神性维度与大学生韧性存在显著相关,而组织笃信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与韧性无相关。精神性上的总体自我评分比宗教上的自我评分与韧性的关系更大。文化的影响还反映在文化价值观及社会生活背景中。一项对墨籍美国人文化价值观与韧性的研究表明,民族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在逆境适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庭责任和威望这一传统文化价值观因素,显著提高了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能够预测大学生韧性,此外,民族认同感、宗教仪式等因素也在适应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民族特有的文化敏感性及应对策略,帮助非裔美国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压力。在一项研究种族歧视与韧性的研究中,民族自豪感作为保护性因素,也显著降低了抑郁症状的发生,加强了个体与社会联系。
2韧性的层次性
早期,学者认为韧性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只有那些适应良好的个体才具有韧性这种特质,后来对灾后韧性的研究表明韧性是普遍存在的,即使PTSD症状极为严重的群体,韧性个体也不在少数。既然都具有韧性,为什么适应结果却不一样,除非个体选择了不同的韧性策略应对压力,致使韧性出现层次性的表现。Richardson提出的韧性过程模型中,对韧性结果做了不同解释。压力过大时会打破个体原来的身心平衡状态,个体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其结果变得不一样:①达到韧性的重新整合,即韧性增强,获得更高水平的平衡;②回到初始平衡状态的重整;③伴随丧失的重整;④功能紊乱的重整。这4种结果截然不同,与其说这是一个说明韧性过程的模型,不如说这一模型清晰地展示了韧性策略和结果的层次性。Hunter对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访谈也发现了韧性层次性的现象。他发现这些具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压力反弹能力,而帮助他们从逆境中反弹的因素却是让人吃惊:拒绝交往、离群索居和情感冷漠等消极的品质。这一发现使Hunter进行反思并提出了韧性的层次模型。他认为,最低层面的韧性仅具有生存意义,人们通过暴力侵犯和情感压抑来保护自我;中间层面的韧性具有防御意义,个体拒绝与别人交往,以此抵制外界的不良刺激;最高级层面的韧性才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他们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处于前两个层面的人尽管也在压力中适应,但在成年后往往会出现各种适应不良,甚至心理障碍。这就是说,逆境中的个体具有不同层次的韧性,致使其呈现不同程度的适应结果。有些人只是从压力中度过,而有些人则从压力中获得了成长。具有韧性个体并不是完美的宠儿,尤其当那些知名人物显示出强大韧性的同时,他们似乎还不得不与自身的障碍做斗争。MauriceMiller对10名学业成就但具有不同程度学习障碍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这些学障学生韧性的7个要素:①认同成功经验;②曾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③自我决定;④把握关键性的转折点;⑤拥有特别的友谊;⑥有鼓励自己的老师;⑦了解并具备学障的知识。而Schreiber的研究则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期望获得学业成就,尤其是那些认为学习的能力是稳定、无法改变的事实的学生,他们的韧性水平较低,且抑郁症状比较少。这可能由于认为学习能力无法改变的这种观念,使学生不愿意再去努力、尝试提高能力,从而避免进行一些容易带来抑郁情绪的思维活动。
3韧性的情境特异性
大量学者对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及机制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不过韧性在不同情境下仍显示出明显差异。人们普遍认为种族歧视对移民群体来说是个显著的压力,种族认同感作为保护性因素可以缓解种族歧视带来的高抑郁、低社会连结和低自尊,然而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当个体感知种族歧视严重时,他们高度的种族认同和自豪感反而会带来显著的抑郁症状,社会联系减少。也就是说,种族认同感作为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甚至相反。对乞丐的一项研究发现也证实了韧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性。当流浪者回归到正常生活时,他们在沿街乞讨这种特殊环境下所具有的韧性却使他们无法适应体面的生活。情境特异性还反映在一些公认的保护性因素对不同韧性群体的作用具有差异性。比如对多动症(ADHD)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韧性及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学生,患有ADHD的大学生自我概念中的环境掌控力比人际关系这一公认保护性因素在韧性发展中呈现更重要的影响。一项对酒精依赖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与韧性的研究发现也使得研究者大跌眼镜,相比其他人,酒精依赖学生并非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更多问题,事实上,他们的问题在于焦虑、情绪沮丧和复杂的家庭问题,学业成就与韧性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更让人吃惊的是,学业成就似乎只是一种替代品,一种情感疏离或是一门心思追求着某一特殊成就却得不到的替代性结果。对移民或留学生来讲,韧性差异明显具有文化性,主要表现在异文化压力适应中。异文化压力主要来源于语言不熟练、文化规则冲突、家庭冲突及地域性分离、种族认同等因素,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结不深入也导致了异文化压力的增强。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关注个人感受和成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东方文化中,一个过分强调自我,关注自我感受的人会在人际环境中遭受更大的压力,甚至还要接受更多道德审判。尽管随着民族文化融合的加强,差异会越来越小,但是文化价值观本源仍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长远影响。上述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得不提醒研究者注意韧性保护性因素在不同情境和文化下的差异,只有关注差异,才能在韧性的干预方面有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4韧性领域的延伸性
篇10
1.1对大学创新体系及国家创新体系有重要意义。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1.2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21世纪国际之间竞争的重点已经转化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归根到底则是作为科技载体的人才的竞争。当下这个时代,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谁率先拥有大批创新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栋梁,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应发挥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时代同步伐,把增强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做出贡献。
1.3是服务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素质,是服务于大学生自身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需求。经研究表明,人类创造思维的最佳时期是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大学生正处这个黄金时期,创新意识和自立能力都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传统的学习看重知识的传授式,是继承性和选择性的学习,现在的学习重在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表征,更是综合素质的折射,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表现。
2、校园文化氛围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关系
2.1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人格因素发展。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由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信念等内容构成。人格因素具有社会性、动态性和可塑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始动、维持、调节、定向等多种功能,能使人的创造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使人的创造能力积极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行为。因此,大学生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而且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因素。(1)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和丰富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的欲望。校园文化活动不受专业领域和课堂教学的限制,把丰富的活动内容和现实环境呈现在学生面前,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学生从中可各取所需,引发兴趣,激发好奇心,从而产生新的探索欲望。(2)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任何创造性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在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大量问题,这就迫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克服犹豫、胆怯、怠惰等不良的心理,学会用理智去克服奢望,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坚持到底,从而磨练学生的意志。(3)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范围,充分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形成独立、主动、自觉、乐观及富于责任心和首创精神等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