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年龄界定范文
时间:2023-03-23 08:0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节年龄界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精美的工艺品——粉红色的苹果风铃。
这个风铃上面是一个牵牛花一样的淡粉色东西,中间还有一颗半透明的粉红色小珠子;上面也有一颗半透明的粉红色小“钻石”。“钻石”中间有一个小孔,中间串着一根白色的细丝线,连着小珠子,小珠子下面的铁片夹住了好几根细丝线,大约有十多跟,都分别串过了一个透明的、中间有一些粉红色短条的圆环,那些穿过圆环的细丝线每两三根系着一根又细又长、缠满银丝的空心深粉色柱子,其余的垂下来。其它的细丝线都串着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苹果”和晶莹剔透的“露珠”那一颗颗水晶般透亮的苹果,纯朴、动人,它纯净得让人感觉到苹果里装满了含沙量是0%的清纯的露水一样。还有那娇小玲珑的小珠子,颗颗泛出粉红色的光芒;在只有我无名指指甲壳那么大的小珠子中竟有一颗有我一节小拇指那么大的小珠子!
如果有一阵清风拂过,苹果、银柱、和小珠子碰撞在一起,发出:“丁丁冬,滴铛,哗啦!”的声音,这声音婉转、欢快、美妙、动听。听,它,难道不就是在演奏着童年的赞歌?!有绿色的树林,清澈的小溪,温暖的阳光,美丽芬芳的花朵。
呵(a)!我们少年儿童不也向这风铃一样,活泼、可爱、幼稚、天真,虽短暂,但美好,使人想到美丽的鲜花。
风铃呵(a),我爱你!
篇2
一、节日文化概念界定
节日本来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宗教、各种文化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节日不仅仅有着不同的表象活动,而且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作为幼儿园节日文化的定位是应当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以及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节日,挖掘浅显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达到教育发展的目的。
二、幼儿园现有课程分析
作为学校教育制度基础阶段的幼儿园,就应利用丰富的节日资源,试图挖掘一些节日中隐含的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围绕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开发利用节日文化,着重进行本国节日资源背后的民族文化教育,并让孩子初步接触一些多元的世界性节日文化,汲取不同文化的新信息。同时整合家庭与社区的资源,挖掘研究的深度,拓展研究的宽度,探索在幼儿教育课程中节日文化的开发、利用。
三、实施园本课程,寻找与主题活动的结合点
1.在节日活动中,把握好主题生成与预设、幼儿经验与兴趣需要、教育发展的结合点
在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幼儿生成的主题经老师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师预设的活动形式进行,而在教师精心预设的活动中,幼儿受到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又会时时拓展生成出属于他们的新的主题。那么,怎样使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呢?
首先,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其经验基础与发展的兴趣需要。“当要开展一个节日活动时,你是否了解了孩子有经验基础吗?”“如果没有,你该怎么做?”这是我们教师在开展活动前必须思考的第一个问题。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我们的活动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幼儿园的校园文化建设,外环境创设,到教室环境,资料库……节日氛围浓浓绽现。如:五一黄金周前期,我们在“民俗知识廊”中,及时提供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兴趣需要的“食篇”“花车篇”等。为节日活动开展提供经验,激发兴趣。
其次,发现最佳融合点,寻找到孩子真正的关注的热点。如“奇妙的蛋”主题活动中,老师努力寻找到了其相通之处,即孩子喜欢吃各种小吃,以此为切入点,“端午节”活动“吃粽子听故事”便成了主题的小小伏笔,和孩子包棕子吃粽子之余,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培养孩子公正、勇敢、顽强的优良品德.孩子的生成与老师的预设竟是那样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又如: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活动中,在孩子们说出除夕这一天做的许多事情后,老师补充了除夕的另一习惯――贴春联,这一预设促使孩子生成了“春联”系列活动。而孩子生成的诸如春联的写法、含义也为老师预设下一步活动提供了实际支撑。
2.在节日活动中,把握好生活、运动、学习、游戏课程的平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在一日活动中追求平衡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生活活动中的礼仪教育:尊敬长辈等及手工劳动(编织、绣花);运动中的民间竞技运动(包括器械):爬梯子、板凳、花键等;游戏活动中的民间游戏:赛龙舟、七巧板等;学习活动中的民俗集体教育活动……都能达到有效的平衡状态。
(2)在一个主题中做到平衡
目前我们的课程基本上是以主题的形式展开的,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老师们尽可能地考虑到四项课程的平衡。例如:《亲亲热热一家人》主题活动,就安排了游戏、MTV欣赏等活动,在一个主题中,包含着学习、游戏、运动和生活的课程。当然,每个主题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这需要老师的灵活运用和把握。
(3)在一个活动中体现整合
在整合的课程观的指导下,我们的老师心中装着大目标,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和认知特点。很多活动中既有肢体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又有生活常规方面的要求,还能巧妙地自然地将幼儿的语言发展、情感体验柔和在一起,整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展开,使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地感知、体验和表现自我。实现了学习活动的游戏化。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努力做到让每个孩子在发展中求平衡,在平衡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及时交流,将节日活动渗透到区域活动中
每个月,我园都会进行节日活动设计方案的评比、交流活动,“中秋节”、“庆三八,爱妈妈”、“快乐元宵节”等一个个极富鲜明民俗性的方案跃然而出。从主题产生、设计思路、主题目标,到具体活动方案,无不显露出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和二期课改理念碰撞的火花。在课程实施中,班级教师还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以及该年龄段应获得的传统文化的要求,预设并和孩子们共同生成了“喜铺”、“元宵灯会”、“哎呀呀礼品店”等区域活动。从环境的创设,资料的积累,活动的进行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一幅幅充满童趣和民俗特色的主题版面正是孩子童真世界的写照。
五、利用家庭人员的情感纽带,充分发挥节日教育的价值
1.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创设家庭节日教育氛围的重要保证
幼儿知识经验缺乏,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在和父母的朝夕相处中,耳濡目染发,成为父母的“影子”因而父母是孩子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具有十分强烈的教育影响力,这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如“无烟日”活动,家长首先要保证家庭中“无烟”,在孩子面前不吸烟;重阳节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家长自身也要尊老爱幼,经常去看望老人,在老人生病时及时地予以关心和照顾等等;爱牙日教育孩子保护牙齿,家长也要自觉地养成睡前不吃东西,食后漱口刷牙的习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对孩子实施节日教育的作用才能得以巩固和充分发挥。
2.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亲子间的交往与沟通,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家庭中体会骨肉亲情的可贵,也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孩子眼中,过节是最快乐的,因而也最能接受教育,若能抓住时机,运用亲子活动中接触到的一些事物和材料,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就能促进孩子身心有效发展。
(1)以感知、操作为主的亲子活动
此类活动旨在通过感知操作,让孩子体验节日快乐,领略民俗民风,培养创造思维。如“中秋节”,我园开展了民俗游园会,举行了尝月饼听动人的传说;“元宵节”我们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搓元宵……这些活动不仅使幼儿领略民俗风情,体验了节日快乐,增进了亲子关系,更提高了幼儿的感知、动手能力。
(2)以运动,远足为主的亲子活动
孩子好奇、好动,对客观世界处处感到新鲜、有趣。“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节日教育同样可以利用大自然这一活教材。如清明节,亲子同乐放风筝;端午节爸爸带我划龙舟等等。通过运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体质,融洽了亲子关系,也使孩子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民俗节日的民俗、民风。
(3)以激发孩子“爱”的情感的亲子活动
在国庆节时,“爱的旋律”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画国旗、插国旗、挂地图、置地球仪等,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青年节活动中,邀请了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家长,开展“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受到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的教育。
六、开展的成效及思考
我园开展节日文化的研究一年多来,不仅使孩子了解了我国一些传统节日文化、社会性节日文化和世界性节日文化、少数西方节日,而且我们的教师、家长对节日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识,知道了以前并不清楚的节日和从未接触过的节日,并深刻感受到节日之多,文化内涵之广博。在幼儿园中挖掘节日文化对幼儿进行教育很有必要。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节日同样具有发展性,节日内容的广泛,对于现代幼教工作者来说提出更多的思考:
1.幼儿园的节日文化教育活动的展开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的途径,还可以有多种的形式进行并划分出更多的种类。如: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立春等四个节气,开发利用季节性节日,让孩子知道一年四季显著变化与特征。
2.关于节日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此问题的关键处虽已为我园教师所攻克,但如何把握游刃有余,如何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仍需不断研讨。
3.究竟一个好的集体学习活动的标准是什么?
4.如何把握在节日活动中“传承”与“发扬”、“教”与“学”,“科学”与“童话”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