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试题范文

时间:2023-04-03 07:0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古代史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古代史试题

篇1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

D.浙江省

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制墨技术

4.中国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新疆,西亚,到大秦。这条丝绸之路开通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5.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情况,你会向他推荐()。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7.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成吉思汗

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10.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11.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12.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早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宋朝

1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D.远古人类都过着氏族生活

14.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国家的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①迁都洛阳

②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

③采用汉族官制

④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

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16.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7.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18.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9.“丝绸之路”的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联系密切?()

A.楚汉之争

B.昭君出塞

C.张骞通西域

D.文成公主入藏

20.2014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

B.禹

C.尧

D.舜

21.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迭

D.百家争鸣

22.假如你生活在秦朝,要给朋友写一封信,所写字体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

B.小篆或隶书

C.楷书

D.草书

2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B.正确的军事策略

C.正确的外交策略

D.重视水利,发展生产

2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的刘彻,采取各种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局面。他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A.匈奴族

B.契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26.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是()。

A.指南针

B.计时仪

C.地动仪

D.火药

27.以下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汉前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B.张仲景著有《神农本草经》一书,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C.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D.张衡的地动仪制造于公元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28.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道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29.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们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A.服用“麻沸散”,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

B.清晨练习“五禽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通读《伤寒杂病论》,掌握防治方法

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

3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32.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

A.秦

B.夏

C.宋

D.唐

33.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

3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

A.陈

B.沛县

C.大泽乡

D.渔阳

35.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6.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37.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38.开始确立儒家学说为专制王朝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A.启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39.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请你判断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建立行省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40.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中,反映我国战国时期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是()。

A.布达拉宫

B.都江堰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41.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戚继光

42.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孙武

C.韩非子

D.董仲舒

43.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44.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资治通鉴》

45.“他出生于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主张仁爱,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描述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46.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47.“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主张与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主张最相似()。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48.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

强化训练题(一)参考答案

1.B2.C3.C4.B5.D6.C7.D8.A9.A10.B

11.A12.B13.D14.A15.C16.C17.B18.C19.C20.A

21.C22.B23.A24.A25.A26.C27.B28.A29.D30.B

篇2

【关键词】中国古代 民事立法 立法薄弱

一、关于“中国古代民法”的定义

要研究关于中国古代民事立法的相关问题,本来应当开章明义直接切入,先引经据典,诸如中华法系的代表《永徽律疏》《大明律》《大清律例》等等关于民事的立法,描述下古代民事的立法概况,总结出我国古代民事立法先天发育未齐、后天营养不良的发展状况,之后可以就经济原因、制度原因、政策原因等进行分析成因,最后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但是每个问题的论证都应该是遵循逻辑的,逻辑学里有一个著名的论证方法,即三段论,先后顺序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在文中,大前提就是中国古代民法。所以我们首先研究的应当是我国古代的民法究竟如何定义的问题,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这一步的论证,之后的因果关系就无法论证。

众所周知,所谓“民法”这一说法,不是自古有之的,是从西方法律文化中取来的舶来品,我们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好像已经理所当然的,其实我国古代到底有无“民法”本身就是一大争议。就我所搜集的资料,就这一问题大体有以下四种学说,即即:肯定说、否定说、民刑合一说和民法与礼合一说。

肯定说对我国古代“民法”的存在持肯定态度。我国春秋之世,礼与刑相对立。礼所规定之人事与亲属二事,周详备至,远非粗陋的罗马十二表法能望其项背。礼为世界最古最完备之民事法规。商鞅变法以后,礼与刑之间的分界泯灭了,中国古代的民法都只是残留在律典的户婚、杂律中。故中华旧法以唐律为最完备,其民事部分,唯户婚、杂律中,能见其梗概。

持否定说的学者认为,由于民法所规范的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中不够发达,国家倾向以刑罚维持社会秩序。一些简单的社会关系则付与习惯加以调整,所以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民法一说。

民刑合一说。持此说者众。其论证大致为:以调整对象为界限,古代律典中存在民事和刑事之间的实质区别,尽管民事规范较简略,但仍可将中国古代的成文律典看作民刑合一的法律体系。此说实际上与梁启超一致,但又认为在现在应该算是私法典规定的事项也包含在这些公法典里面,从来没有以为是特种法典而独立编纂的。民法与礼合一说。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没有民法,只有礼。”但这只是为了强调中国古代民事纠纷的处理是运用礼的精神,其实质是表明这样一个立场:不应该用西方意义上的民法来套中国古代的情况。但是,此说被认为是缺陷在于把礼与法对立起来,认为礼不具备法律性质,因而是片面的,从而未能成为通说。80年代后大陆学界普遍认为:从广义来看,无疑在我国古代是存在调整民事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亦即是存在民法的。

以上四种学说是我搜集而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俞江教授对这几种学说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很受其启发,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他的论证过程。

虽说如此,还是“强制”引入一个概念,即“广义的民法”。“广义民法”的特征是主体自己设定权利和义务,核心是契约自由。这显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定义,但有了这个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论述了。

二、浅谈中国古代民事立法薄弱的原因

我国古代的民事立法确实是相当薄弱的,从战国时李悝著《法经》起,直到封建末世的《大清律》,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一部单一的民法典。这话虽不失绝对和武断,却也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中国古代国家对私权益的漠视和民事立法的薄弱这一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什么原因制约了中国古代民法的发展?笔者试从以下角度来探讨其原因。

首先,中国古代民法文化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上的农业自然经济。秦统一以来,不仅封建地主阶级的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甚至作为封建社会基本细胞组织的一个封建家长制家庭,也是彼此孤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由于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不依赖于市场,因此,商品经济不发达,从而束缚了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制定出一部独立的民法典。礼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特殊性,使礼由从前的祭祀仪式跃而成为治国之本。相反,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民法文化,就受到压抑而极少发展的机会。

其次,封建专制主义,是礼的政治基础,是民法文化不发达的直接原因。法律固然是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反映,但毕竟法律是由统治阶级直接制订的。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专制主义,王权至上,一般的社会秩序不是靠法来维持的,而是靠宗法、靠纲常,靠下层对上层的绝对服从来维持。于是,人治与礼治便被宣扬来代替法治。这样,由当事人自己设定权利义务关系的民法文化,在专制主义的土壤中发育不良就毫不足怪了。

再次,封建国家推行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束缚着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制约中国古代民法发展的经济因素。从商鞅变法时起,便推行以农为本的重农抑商政策,并对商人的活动多方限制。商人转而经营土地,以地租剥削为可靠的财富来源,并得到商人兼地主的社会地位。但是,商业资本的利润转化为地租,妨碍了商业资本投向扩大再生产,必然栓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我们先通过逻辑演绎想要明确中国古代民法的定义,引出了四种不同的主张,接着比较艰难的得出一个“广义民法”的概念,得出我国古代民事立法较为薄弱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浅谈了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20—0060—06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主干基础课,讲述上自史前社会,下至1840年以前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内容包括在中国这一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中外关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史,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随着当前中国教育的不断转型,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主要表现为课时不足、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老化、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观点陈旧、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严重制约了该课程的发展及其历史专业人才的培养,急需在教学内容、学习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因此,探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改革,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针对目前高校中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笔者总结目前高校古代史教学中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对策,并从教师的视角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待于专家、学者、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当前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课时压缩与历史知识的“碎化”

课时量不足是当前许多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也是大多数承担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教师的感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式学分制在大学里的普遍推行,为增开新的课程,通史课的课时调整。适当调整通史课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但一些高校的通史课压缩却损害了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开设历史专业的高校有210所,下表是国内部分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设置。从国内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各个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课时的安排缺乏统一标准,大多数的高校课时数保持在120—160之间,更有甚者,中国古代史教学只有60个课时。

在课时被调整的同时,《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却不断加增。以大多数高校使用的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为例,该教材的第一版是95万字,到了2010年印刷的第五版时字数达到103万字,内容增加了8%。

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并培养其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又要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贯彻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与方法。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推行素质教育,大量删除基本历史知识,中学生通过高中课堂学习的历史知识十分有限。新课标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一历史专业新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不足、知识体系混乱、阅读文献能力较弱等不足。由于高中历史教育与大学历史教育缺乏弥合性,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既要弥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向学生介绍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还要与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古代史教学逐渐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翻版,“甚至连上课时的语言都与教材如出一辙”。而历史专业基础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缺少明确的理性尺度来界定和规范,中国古代史与部分专业选修课在授课方式、教材运用、章节分布、课时安排上无明显的区别,古代史教学不仅与初中、高中的内容大量重复,又与大学里的专业选修课重复。一方面是教学课时被压缩,教学内容宽泛庞杂;另一方面,教授对象基础历史知识薄弱,而教学要求却越来越高。由于客观原因,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呈金字塔式的形式,而平均各段课时的分段教学使得课时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这样使得中国古代史教学很难高质量地完成,而学生的历史知识逐渐被“碎化”,学生对历史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支离破碎,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导致历史专业学生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不强,朱雷教授曾指出:“现大学里历史系一二年级通史课的课时压缩太多,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置课时成为困扰当前高校历史教学的一大问题。

篇4

一、中国古代旅游史研究的局限性

然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旅游史的研究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其一,古代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留于文字叙述,缺乏量化指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献资料停留在对文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虽然能抽象的表示出古代旅游的发展的大致变化,但是缺乏具体的量化数据。如果对古代旅游的发展状况用具体数据表示出来,一定能够更真实的反映出古代旅游的发展进程,找出古代数据与现代旅游发展的数据差距,具体研究其优势和劣势,从而加以完善和提高。

其二,旅游史在时间分布上研究较多,地域分布上研究较少。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笔者发觉大部分学者对旅游比较兴盛的时期研究较多,而且研究的面也非常广,比如近十年来提到唐代旅游的各类报刊书籍就高达六百多次,但是对于秦代旅游研究却少的屈指可数,更不用说对某一具体,旅游现象的具体研究了。笔者认为对于旅游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都应该重点研究,不能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只用于研究兴盛的原因、伴生现象等等,只有全面均衡的研究才有利于对旅游史整体情况的把握。

其三,旅游文化的差异性缺乏横向和纵向上的联系和比较。旅游文化的影响因素很多,时空变化了文化现象就截然不同,在近十年来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某一种文化现象,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朝代的文化现象,但是对于相似或者相反的文化现象缺乏具体的联系和比较,这样就不利于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不同,不利于洞悉文化现象的本质。比如对于妇女出游的研究,有唐代出游研究,那么秦汉、魏晋、宋代、清代等等妇女出游的研究却没有,这样对妇女出游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就缺乏完整性。

第四,旅游经济史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相关行业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文化史和通史研究较多。通过对近十年来的各种研究成果的总结,笔者发现对于旅游古代史的研究,对旅游文化的研究特别多,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某些领域研究比较深入,能够比较确切的将整个历史进程的各种文化现象较为科学的分为几个合理的阶段。比如《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将整个旅游文化的发展分为旅游文化的滥觞时期、旅游文化的勃兴时期、旅游文化的隆盛时期、旅游文化的新变时期、旅游文化的穴结时期、旅游文化的转型时期。笔者认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古代旅馆的历史与形成、古代交通的历史与形成、古代的向导服务、古代景区的历史与形成等。

二、中国古代旅游史研究的建议

针对以上局限性,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一,研究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旅游史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强、系统性高的学术工程,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更要进一步在纵向上伸长时间,在横向上拓宽空间,并且使特殊的旅游现象深入研究,在横向上和纵向上找出其关联以及异同。

第二,多角度、多层面、多重关系进行研究。旅游活动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现象,古代旅游更是一种经济活动,应该从经济视角对旅游文化的各种现象用具体的数据加以归纳总结,从而得出量化的指标,以便现代旅游真正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只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研究理论,深入挖掘和整理有关史料,革新研究思维,以虔诚的史学态度、批判的史学远光和崭新的史学思维,去进行新一轮的旅游史研究,中国旅游史的研究才会走上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不断超越的良性发展轨道,旅游史的研究才会在不远的将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彭勇. 中国旅游史[M]. 郑州市: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05.

[2]梅毅.试析中国旅游的历时性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篇5

[一、秉承了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特色]

乍一看,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这种失衡不仅存在于中国史与世界史之间,存在于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之间,还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之间。这种失衡在选择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在12道选择题中,考查中国古代史的就有6道之多(第24、25、26、27、28、29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选择题分布比例为3∶2∶1,确实给人以比例失衡之感,让不少师生倍感不适。不过,如果从整体上看,我们就可发现在全部历史试题中,无论是中国史与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人类社会发展政治史、经济史与思想史之间仍保持着稳定平衡。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考点分值分布等,都显现出一个非常明朗的特色,那就是保持了以考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风格。整套试题中,如果不考虑选做题,仅有3道题关乎世界史,其中选择题两道(第34、35题),非选择题一道(第40题),分别考查了古罗马法、世界多极化趋势、重大科技成果与工业革命进程三大基础知识点,涉及世界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等方面。而关于这几个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既是对历史知识或历史现象的解读,也切合了当今社会发展实际,透露出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全面关注历史必修内容,突出中国历史的主体地位,树立历史学习的基础意识、时代意识、薄古厚今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二、平实之中彰显新奇,意境深远]

不少走出高考考场的考生表示,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的难度不大。的确,该套试题更多地注重考查历史基础知识,而不是追求“新”、“奇”、“特”。在考生们看来,不管自己做题的结果如何,至少这些历史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自己不感到那么陌生,甚至于还貌似见识过。然而,经验丰富的一线历史教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发现该套试题在平实中隐含着诸多奇巧,对广大考生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高分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每一道试题看似熟悉平实,但试题背后却隐藏着非常丰富的隐性知识或信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其内涵丰厚、意境深远,绝不像试题表象所展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如选择题第24题: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不少考生表示,这道试题的难度其实不大,通过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但是,若是问及这道试题所考查的历史知识,除了汉代监察制度,能够答出其他知识的考生就不多了。就这道试题本身而言,无论是语言还是历史信息都非常直白明了,不像考生所畏惧的中国古代史中所常用的文言文那样,在考查基本史实的同时,还要考验考生的古文功底。这段材料所考查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考生熟知的,材料也不陌生,只是命题的视角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事实上,这道试题包涵了丰富的隐性信息,如汉武帝时期不仅设置了监察地方官吏的刺史制度,而且设置了涉及封建等级、礼乐、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本题题干中的“汉武帝”、“十三州刺史”、“田宅逾制”、“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等关键字眼或显或隐地展现在考生面前,有意无意地误导着考生的思维与判断。果然,不少考生依据题干中的这些信息和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认为此题就是单纯地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但事实并非如此,本题不仅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监察制度的作用,实际上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兼并这一经济现象。中国古代为加强中央集权,不仅在政治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经济方面也没有丝毫放松。

认真研究2011年高考全国及各个地方的历史试题,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一块涉及科举制度、中央官制、地方政制等诸多方面,唯独没有考查监察制度。而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则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这应是2013年高考考生复习备考中应加以关注的命题现象。也就是说,研究历届特别是当年高考历史试题,对于下年度历史复习与迎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读音

文言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文言诗歌散文的学习是语文教师需要坚持不懈去探讨的一个问题。而古籍中使用大量的通假字,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言文阅读的障碍,所以若能好好研究通假字,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将会有一定的帮助。在研读中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对通假字读音的注释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深入探讨,望能寻求对策。

“通假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做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假借字。”①所谓音同音近是指古音而言的,所以通假字的读音问题显得尤为复杂。对于通假字的今读问题,不同学者都做出了论述,王引之说:“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意,破其假借之字而读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嫁接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句为病矣。”张铁翼在其编著的《浅易文言文通假字手册》也提出通假字应读本音的观点,他说:“关于通假字读音问题,学术界的主张一致,应该根据古书或辞书上‘读若’、‘读如’、‘读为’、‘X通X’、‘X同X’的训诂通例,和清代训诂学家‘声随义传’的主张,通假字应该‘破读’,一般读作本字的字音。”②而曹先擢先生则提出了异样的观点:所有的通假字不应一律按通假义来定音,但是常见的重要的通假义又需要有所照顾。这里有所照顾是指通假字的被通假音收入在《辞海》、《辞源》等工具书里。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古文之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古代为文的特点,理解原句之义,应将通假字读作被通假的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本选修课本增加了许多诗歌与散文的篇目,而大多数篇目都出现了通假字,但是只有一些通假字注明了读音。这样显然就容易造成一种困惑,为什么同样都是通假字,一些注了音,一些并未注音呢?由此,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的通假字都收集出来,并对其读音进行分析。注音其实又是有困难的,若为现在汉语中一些通假字注音,那是不是就默认了现代汉语中存在这个读音?比如,“以”是“与”的通假字,若为“以”注音为“yǔ”,那是不是一些字典也要收录这个音节呢?所以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需要教师特别提醒学生:基本上所有的通假字都要读本字的读音,这对于研究通假字“音同义通”的特点有好处。不可否认的是,若能够细致地为每一个通假字注音,学生学习诗歌与散文的难度会有所下降,从而可以清除欣赏古典诗文的一些障碍。

以下对这本教材中的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的例子进行归纳,从而进一步探究通假字在这本教材中的注音问题。现得出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根据现代汉语普通话来判断):

1.首先是一类声调相同,但是声母或韵母不同的通假。

景。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有“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一句,书中对“景”的解释为:“景,通‘影’,月光”。另一首杜甫的《阁夜》中又有“日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书中对其中“景”的注释为:“景(yǐng),影,日光。”同样是“景”与“影”的关系,注释却有三处不同。书本只对杜甫的《阁夜》做了注音,但并未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诗境,又将“景”分别解释为“月光”和“日光”,“景”与“影”的关系比较复杂,一些教材将其归为古今字,而在中学课本中我们一般将其作为通假字处理,所以读音问题还是建议按照被通假义来定音,即读“yǐng”。

《西门豹治邺》中有“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一句,书中注解为“以,通‘与’”,这里学生容易读为“yǐ”,所以需要教师特别提点出其本字的读音。其后还有“从弟子女十人所”,注解为“所,通‘许’”。而后又有“弟子趣之”,注解为“趣,通‘促’,催促”。最后有“几可谓非贤大夫哉”一句,注解为“几,通‘岂’,难道”。上述四个通假字,注释中均未给出注音,而且“所”、“趣”、“几”无论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被频繁地运用,所以学生极容易忽视这些字的本音,若是书本并未对其进行注音,教师也应特别注意让学生标明这些通假字的读音,从而使学生正确识读文字之后便能明白其中意思。

2.第二类是声韵调都不相同的通假。

这类通假字与本字读音相差比较大,所以读本音更加有助于理解原文意义。屈原《国殇》中有“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一句,课文中注释为“被”通“披”,其实这也是一组古今字,但是这个问题也不影响我们将其读为“pī”。

《庖丁解牛》中亦有两例,第一例为“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书中注释为:“盖,通‘盍(hé)’,何,怎样。”这里的读音问题值得关注,学生在朗读文章的时候,究竟是读“技盖(gài)至此乎”,还是读“技盖(hé)至此乎”?这里若读gài不仅不能有助于理解本义,还会使学生误解。“盖”在古籍中一般为推测语气副词,若在这里将其读为gài,那么学生很容易就会误会这句话的意思是“技艺大概到了这个地步了”,这里显然会对教学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必须要读被通假的音。

3.最后一类是仅声调不同。

仅声调不同的通假我们在本书中找出三例,三例之中有两例有注音。《庖丁解牛》中有“砉然向然”一句,书中注解为“向(xiǎng),通‘响’。”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少纵则逝矣”,注解为“少(shōo),通‘稍’”。但同样是声调不同,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早缫而绪”中的“而”却没有给出注音,书中注解为“而,通‘尔’,你们”,虽然阳平与上声的区别不大,但是这些细节之处最好能做出一个规范,这样对于学生树立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有帮助的。

通假字的读音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虽然情况复杂,但是例子也十分特殊,所以笔者建议中学教师在处理文言文中通假字读音的问题上,严格要求学生读被通假的字的读音,而且希望学生能对通假字的例子进行记忆,这样也减少了通假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中字的读音混淆的可能性。

注释:

①吴泽顺.古代汉语[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74.

②张铁翼.浅易文言文通假字手册[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287.

篇7

“专题――主题”导航第二轮复习,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传承了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版本教材体系的精髓。专题,是从客观上构建大体系;主题,是从微观上落实、细化知识。历史第二轮复习,宏观、微观相结合,相得益彰,复习效果显著。

确定复习专题,需要参照史学界的史学观点来落实。既要考虑传统史观的有效性,又要把握创新史观的前瞻性,从而符合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例如,按传统史观,可以把“中国古代史”划分为中国古代的政治状况与制度演变(政法史),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历程(经济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史),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历程(文化史)五大专题进行系统复习;按文明史观,可以把古今中外历史确定为三大专题进行复习,分别为政治文明史专题,物质文明史(经济发展历程)专题,精神文明史(文化发展历程)专题;按现代化史观,可以把近现代史确定为政治民主的法制化专题,经济工业化、城市化专题,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专题来复习。按照不同类型的专题来复习,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点。我们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灵活地选择不同的专题类型进行复习。当然,也可以交叉采用不同的专题类型进行复习。

专题确定后,再明确主题。依据主题思想,找准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本主题涉及的主干知识(借助教材、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再进行归纳、组合、重组,形成新的纵向知识体系,以落实细化原来散布在各章节中的零散知识,使之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力求精练、清晰。方式上可以用图表法、体系法,这些方法更容易让学生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知识的比较、分析。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政治史(政治史古代的政治状况与制度演变)专题下,确定专制主义中央集团制度的演变、王朝统治与政局变化两大主题。在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进行整理时,宜用表格式,以朝代为线索,从政策措施的五大角度(行政制度和官制、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社会制度、军事制度和军事改革)明确其特点,用图表呈现出来,复习效果会非常突出。

查漏补缺、完成知识梳理,是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教师简介专题划分史观后,明确主题,指引方法。在第二轮复习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落实细化主题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抓纲务本,看书动笔,互助合作,分工协作。完成后,教师再概述进一步互动落实体系的完整,抓知识点的准确度,突出复习的重点、难点、常考点,突破热点、疑点、冷僻点、易错点。完成这项工作后,再进入第二轮复习的点睛环节。高中历史第二轮复习点睛环节的设计一定要讲究一些方法、技巧,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点睛环节的设计理念应该为:转换角度思考,找寻新的切入点,让学生多“遭遇”新的情况,在“遭遇”新情况中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使其思维能力不断得以提升。

当“专题――主题”知识系统梳理完成后,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这一环节关键是设计问题,让学生思维真正动起来。学生只有对历史主题知识内在规律作深入地探究,才能实现第二轮复习后的飞跃。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有价值、有意义,点拨要恰到好处,角度要新颖富有创意。例如,在完成中国古代工程建设主题知识梳理后,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中国古代工程建设主题涉及哪些不同类型?(水利工程、海塘工程等等)水利工程建设对古代经济政治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灌溉、航运、防洪等,作用是巩固统治、促进交流等)

第二轮复习还应配合相应的主题式练习,以此来查实知识,提升能力。这轮复习,应尽可能收集整理本学年度全国各省市诊断题、联考题、模拟题进行筛选、整理,改编成配套练习(练习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宜新不宜旧,宜少不宜多)。学生练习后,教师务必进行精辟地评讲,点明试题考查意图,点拨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同时弥补主题知识的不足。

篇8

【关键词】理解史料多读史料多媒体教学备课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46-02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下,历史教学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高考开始,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历史能力的考查,如历史归纳能力,史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不同史料之间对比能力等等。尤其是对史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的考查更是对学生文科素养的综合考查,这已经渗透到了客观题和非客观题的各个角落。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现在学生学习历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阅读与分析史料,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料,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读出史料的意思,往往错误地理会了史料中的信息,这就会给后面回答问题带来方向性的错误,结果往往是很不尽人意的。

如何提高学生理解史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力已经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但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我在实践中对提高学生理解史料的能力进行了思考,以下为本人的一点想法。

一、理解史料,首先必须知道史实

现在许多地方的历史中考都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开卷考试有二个好处,其一是可以减少学生的记忆量。我们知道历史是过去的事,时间、地点、人物、文件、经过、结果等等内容非常庞大,学生要记忆的内容太多会导致厌学情绪的上升,而且现在学生要中考的科目又比较多,其他学科的记忆量也相当大。所以采用开卷考试可以减轻学业负担。其二是采用开卷考试就为考试评价带来了新的思路,过去以闭卷为主的历史学习评价,一般以填空和问答为主,而且题目还不能过于艰涩难懂,因为学生所掌握的只有记忆中的那部分史实,其他方面的信息很难获得。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信息,那么历史学科的评价也就可以更侧重于能力考查。

在教学实践中,却往往出现了一种想法:历史是开卷考试,所以从教师到学生对于历史的记忆要求变得不重视了。如果不记忆,学习就会遗忘,后面学习的内容会干扰前面学习的内容,其他学科的内容会干扰历史学科的内容。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做某个历史时期的试题时候,他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相关的历史时期的内容,比如一段反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这段史料,而这位学生脑中没有一点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印象,试想这位学生如何能够判断出史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呢?

所以开卷考试并非不需要记忆历史,相反要经常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根据心理学研究,一个知识要经过六到七遍的反复才能在大脑长久地保存。我认为理解史实,首先必须知道相关史实,这是能力考查的前提,如果没有历史的记忆,理解史料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当然要求记忆的内容要比闭卷考试要少很多,最起码时间是不需要记忆的,而时间的记忆也是最难,因为时间是很容易遗忘的。

二、多读原始材料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必要之路

对于现在历史考试中常常出现大量原始材料,除了要初步了解历史史实之外,经常阅读原始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途径。中国古代史有大量的文化典籍,这些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要想知道这些用文言文写成的史料内容,首先要能够大致读懂文言文。所有的语言学习方法基本都差不多,那就是要多读多看,这样就促使我们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再采用过去以讲为主的模式,那种百家讲坛式的课堂教学在新时期的历史考试面前注定是失败的。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些古代文言文史料,上课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阅读,去理解。一开始会有困难,一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不是教师能够教得会的,这是要学生自己去领悟的。所以我反对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上课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去讲述,去表达。这才是真正的能力培养,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

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历史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求也比较高,但这是提高学生理解史料能力所必需的,如果教师都不知道有哪些史料,学生又如何能够想得到呢?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能力的提高

展示材料曾经是一个很烦琐的事情,从一开始的小黑板,到历史挂图,有时还有一些实物模型,到后来出现了投影仪,采用投影片或幻灯片的方式,每次要展示材料要手工制作大量幻灯片,十分累人。直到现在出现了电脑和数字投影仪,尤其是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展示材料变得很容易,无论是找材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还是视频的都变得很简单了,这样在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成为一个日常工作的方式了。

教师可以围绕这一系列的材料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去阅读材料(包括教师展示的和历史教材),然后让学生去讨论回答,这样的历史教学正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运用,历史教师不再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把课堂教学变成了课堂学习。

而这种改变离开了多媒体教学是无法做到的,当学生每次课都能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学生理解史料的能力怎么会不能提高呢?

四、改变备课思路,真正由备教材变为备学生

对于一个刚刚走上历史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教材还不是很熟悉,一开始要认真钻研教材,备教材胜过备学生,但当一个已经走上历史教学岗位五年以上的教师就必须要改变思路,备学生要胜过备教材。每个班的情况并不相同,每个班中每个学生也不相同,对于不同的班级教学难度应有所改变,对于一个班级中学习差异较大的学生难度又要把握准确。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想提高上课效率,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最主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热情。这里既有教学技巧的问题,也有对学生心理把握的能力。

篇9

一、试卷结构紧扣考纲,但不盲从

1.分值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试卷结构预料之中的是各考点分值分布基本跟考纲一致,但是预料之外的是世界古代史分量明显增加,这一点变化估计让很多教师措手不及。如果盲从考纲,忽略世界古代史的复习,则是得不偿失。

2.内容涉及

今年中考试题的内容一共涉及近40个知识点,其中的甲骨文、、、中东战争、安徽近代教育的兴起这些知识点,均为今年考纲新增的知识点。由此可见,考纲的导向性不容忽视,但是这些考点并非新增考点的全部,中考考查范围广泛,教学必须步步为营,稳打稳扎,避免侥幸和盲从。

3.阅读书写

今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表现在试题的整体文字阅读量和答案书写量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点在材料解析题和分析探究题中表现格外明显。同时,试题设问简洁,指向明确,答案设计简明扼要,全面公正。

二、试题考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1.注重实效,选材灵动

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从大视角着眼,小切口入手,以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等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实现了知识的教育价值。

比如第1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汉字,从安徽蚌埠的考古发现入手,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尤其对安徽考古发现的关注。

第10题从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热点问题入手,考查学生对中东地理位置的了解。历史学科渗透地理知识,让学生明白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历史,也是空间的历史,从而提示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历史地图。

2.设置情境角度新颖

试题在情境设置方面匠心独具,设问角度新颖。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给他们答题提供指导方向。

比如第4题为一道漫画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20世纪前期”“青岛”“太阳旗”这些时间、地点、标志的提示,使学生看出前日本对青岛的觊觎之心。

第9题通过不同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

3.突出基础,更重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要特别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试题通过创设新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挑战,让其利用积累的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重新认识,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解决新的问题。这一思想,在所有试题中均有体现。

第6题考查了学生的读表分析能力。该表格有两处重要提示:一是时间,1952年和1957年,正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前后;第二个重要提示是煤和钢两方面产量的剧增,反映的是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两相比较,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第14题通过《大国崛起》考查英国历史的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之处,更不要说改正了,真正体现夯实基础方能显示能力的道理。

4.关注情感,引领价值观

历史教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特别要启迪学习者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等,避免生硬的结论和说教。

比如第5题考查安徽近代的抗日英雄,通过一组4个高度概括性、统一性的词语,使学生明白革命志士的英勇斗争精神,更使学生了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些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取的,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17题实际通过目前国际上出现的“中国”的观点,用史实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友好国家,从而明白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以驳斥那些宣扬“中国”的国家,使学生明白,发展国力与维护和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篇10

多年的高三历史备考实践和对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研究,使我从中感悟到历史教学效果要想有进一步的突破,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所扬弃和创新。在具体的教学中,初步地探索出历史复习应该遵循“五个意识”即基础意识、主体意识、专题意识、世界意识和现代意识。以及后期复习的“三个一”现将具体作法介绍如下

“五个一”工程

一、盯紧历史根基,强化基础意识

考纲明确指出,高考应注重对学科“双基”的考查。各套试题中也都在验证着这一准则。坚持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容不得丝毫动摇的。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注重梳理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讲解清知识的“生成”过程,引导学生做好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步。尤其是对学科的主干知识的落实更应该如此。在主干知识的密集区、易混易错的知识上,不仅要使学生理清知识线索,而且在各轮次的复习中都要及时地重锤猛敲,反复巩固和强化知识的记忆,有效地实践着“温故而知新”。

二、瞄准课改方向,凸现主体意识

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仅靠教师的讲解和灌输,进行被动的接受收效是甚微的。一言堂或学生参与力度很小的教学难以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已远不适应历史学科备考的需要,更是与课改方向背道而驰的。

三、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小专题意识

近年来的文综历史题,已经摒弃大而空的历史大专题教学,而板块式的小专题更适合高考备考的需要。今年的三套全国高考文综试卷涉及的历史小专题有:我国西南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国古代到近代主流思想演变、文化教育的发展、统一战线、文学发展演变、水利史、图书报刊等,小专题在历史选择题中明晰地凸现出来。这就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扎实地搞好历史学科的小专题复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到,将小专题渗透在高三的一轮复习中效果更佳。一轮复习在重“双基”的同时,应适当地跳出教材章节的布局,及时做好对同类属同性质知识的整合、归纳,构建起历史小专题。如中国古代史,复习到隋唐制度史时,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两汉的制度史做到前后联系、归纳。具体到隋唐选官制――科举制时,启发学生联想、归纳前面相关的选官知识,适时地归纳出夏商西周的世袭制、秦朝的皇帝任命制、两汉的察举制和皇帝征召、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的科举制,及时构建起一个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板块式“小专题”,理顺知识深化认识。

四、加强中外联系,渗透世界意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受教材编写的影响,认知水平的限制,不注意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若我们教师在平时复习中,忽视中外历史知识的适时联系,学生就难以做好历史知识跨空间的横向联系,学科内的综合也就无意识地狭隘为中国历史综合或世界历史综合,学科的综合也就大打折扣,这种做法也背离了高考的方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中国史要渗透世界史,学世界史要联系中国史。

尤其是从十四世纪明朝史开始,应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观察,把中外历史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讲情、点明,努力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五、遵循以史为鉴,彰显现代意识

历史试题考查的视角非常新颖,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总体感觉与现实联系更加紧密。虽在一轮复习中不能过早的靠社会热点,但需要适当地给学生以点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热点意识,彰显现代意识。对于中国史要有区域观念有意识地联系社会热点:涉及到我国东北三省地区的历史知识,启发学生有意识地靠东北振兴;涉及到中部六省的历史知识,点拨学生联系中部崛起;涉及到沿海地区的历史知识,要影射对外开放;涉及到西部“10+2”的省份,要联系西部开发。

“三个一”工程

第一轮复习完整后进入二、三轮复习,此时对学生提出三个一工程

一、 每周要求学生必须看一本书:在此轮复习时,贯穿太多的练习,学生会没时间看书,感觉越做越差,越做越没信心,这时就需要学生调整好心态,认真梳理知识,将错题回归书本,在书本中找到正确的解答

二、 每周至少练一套文综题:这一做法是让学生通过练题提高自己的解答文综题的技巧,通过做题弥补自己看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