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25 02:5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悟生活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悟生活的文章

篇1

【关键词】水平领悟联系培养诱导鼓励

有许多学生的语文学习只停留在字词上,他们觉得除了认识字词外,就不知该干什么。他们也生活在“生活”中,但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知道作文要写生活,但不知如何去写。因此,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苍白。实际上,产生这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特别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悟”,没有注意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既有所感触和领悟,它是学习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当这种能力有所成就时,情就会随感而发,此时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悟”的引导,通过“悟”的教学使学生领悟生活,感悟人生。当学生完全学会领悟时,相信他们不会再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的文章必将融入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去做呢?

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的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都是概况生活的典范之作。作者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悟,都融入行文之中,作者的见解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教读课文时不能忽视作者的主张――对生活内涵的揭示与对人生的领悟。课文所写内容,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甚至于学生自己就亲生经历过,但由于学生对生活认识不深,辨别力不强,又没有用心去思索,因而感受就很浅,甚至可以说是一片混沌。自己将远行,与父母分别的场面,学生大都经历过,但像朱自清那样能写出离别时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道出人间最珍贵的亲情又有几人?为什么学生写不出这种感人肺腑的文章呢?原因就是学生缺乏领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地揭示生活的内涵,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生活,通过比较对照,把课文与生活、作者与自己联系起来,诱导学生领悟作者对生活的“悟”,并通过别人的“悟”,领悟生活的真谛,领悟人生的价值。

目前大多数语文课变成了以应试为目的的讲堂、练堂:练词、练语法、练修辞、练层次划分、练写作方法等。原本一片文情并茂的文章,却被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搞得支离破碎,学生也完全成为“接受器”,被作者的人生领悟毫无感受。一些教师甚至热衷于模拟题型,将阅读内容题目化,把个别句子或语段变成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茫茫题海中跋涉,把作者的感情和对生活、对人生的理性思考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学生越学越枯燥腻味,对语文自然失去了兴趣。

文章作为思想的载体,凝聚着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和主张,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这种“悟”。学生在领悟了作者的情志后,必能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可以避免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

篇2

记叙文的写作应该注重“以情感人”。但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写人记事类的作文干瘪枯燥,甚至千人一面,缺乏真情实感。这种情感的贫乏,使学生作品既无文采,又不能打动读者的心。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记叙文教学,让学生写出“独抒性灵”的好作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记叙文写作要体现“生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是“生本”理念的基本内核,这一理念也是作文教学应该遵守的准绳。众所周知,作文是最富个性化的思维活动与情感表达,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应是学生自己,作文教学必须“以学生自我”为中心,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性位置上,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走生活化的道路,寻找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那么,怎样才能在记叙文教学中落实好“生本”理念呢?笔者认为:走生活化作文之路,是寻找记叙文写作“源头活水”的必由之路。

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即使有一点生活的感悟,也不能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是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要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个“材”和“源”应来自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生活即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只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就会有话可写,有情可发。

三、重情理事的思辨,拒绝记叙文写作的平庸肤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记叙文写作要有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和思辨,有自己对生活的情感体味,有自己对生活的审美情趣,才能走出平庸和肤浅。正如有人说:“作文就是要满足学生生命个体的生存、生活、精神、交往、审美等各种不同的需要,是学生每一阶段的情绪生活的不同反映和对生活的个性体验。”作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谛,使文章承载深邃的思想,不至于停留在对生活表象的描述,显得苍白与肤浅。

还是在这次以“家乡景,家乡人”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写家乡人的时候,能抓住人物共同的特点,大处着笔,重点勾勒,最好能对人物做深刻的思考,写出家乡人特有的精神风貌。有同学以《我眼中的家乡农民》为题,写出了眼里这样的家乡人:

“……家乡农民不知何是情人节,何是圣诞节,他们只晓得一年就只有这样一个令人最高兴的节日,他们得好好备备,即使吃不了那么多喝不了那么多,但年三十儿他们全都不约而同地备好了,一家比一家备得齐全。然后整个正月男女老少都围在向阳的墙根里扎堆儿,老少爷们儿拿着“牛九”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兴起,便当着众人吼一段秦腔,粗犷的声音冲出荒芜的戈壁滩,回荡在大地上。女人则拿着针线活儿唠家常,说谁谁谁的针线活儿做得真好,谁家的收成不错……鸡毛蒜皮的事儿唠得乐此不疲。”

家乡农民毫无顾忌地快乐着,他们知道,这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日子,而非外人眼中的简单,穷,他们用一个正月养精蓄锐,等待来年重新焕发光彩。”

正是由于生活的观察多了,情、理、事的思辨多了,学生情感的体验才变得丰富而深刻,这样的文章,才值得一看,才耐看。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唯有饱含真挚浓郁之情,才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所以,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体悟生活,发掘出生活中蕴蓄的情感特质,从而写出内涵丰富、深刻隽永的佳作。

四、依靠生活的积累,抒写“独抒性灵”的记叙文

首先,要鼓励学生观察并抒写生活。作文之“源头”,是一种积累,它来自于生活。正如有人说:“作文的动机源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是生活的情趣打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内心在律动的同时,忍不住产生一种‘我要表达’的冲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生活入手,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出自己的情趣。

其次,要养成学生勤于练笔的习惯。生活中有形形的人,各式各样的景,层出不穷的事,只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的素材,作文时就会言之有物,得心应手,妙笔生花。正如茅盾所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笔头熟练,素材丰富,写起作文来自然就会有米下锅,减轻写作的难度。

篇3

一、贴近学生生活,倾听学生心声

教师要指导学生感悟生活,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生活;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童真世界,因为成人世界与童真世界是存在“隔墙”的。教师要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深入学生的心里,用一颗不泯的童心和学生一道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把中学生的作文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向对自然、人生的思考感悟。教师不能逼着学生写下违心的不真实的话语。这样会导致学生在作文中产生话语表达的分裂,说出迎合成人心理和审美趣味的套话,让“假”“大”“空”的话语充斥于作文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孩子的眼光去发掘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以富有中学生个性的笔触去进行讴歌与鞭笞。

作文教学的生活之“源”应该是学生的童真世界。贴近学生生活,倾听学生的心声,要求教师不要把成人的生活“嫁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无所适从,无话可说。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或与学生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文本阅读或谈心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国学中的传统道德。如“乐善好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博爱思想,“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品格,以及“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引导学生以此为标尺来做人处事,来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指导学生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紧扣时代脉搏,踩着时代鼓点,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佳作。

二、引领学生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这是感悟之基础。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就是要求他们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对于学生作文来说意义重大。观察,会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教师要给予学生观察方式、与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是走马观花,泛泛地看看而已,而是要用心加以审视,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捕捉最能触动自己心灵之弦、能够掀起情感波澜的人物和事件的细枝末节。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交代清楚。观察生活,不单纯是观察学生周围的社会,还应该包括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可以观察、记录,身边的花草树木也可以驻足欣赏、品味。至于观察的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整体感知,也可以分解描述,还可以比较分析,找出异同。

一叶落而知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于平凡处挖掘出不平凡的本质,让普通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熠熠生辉;于生活琐事中揭示深刻的哲理,振聋发聩、给人深刻启迪。观察事物,既要学会横向观察,如事物的概况、位置、特点等,又要学会纵向观察,如人物的前后变化、事情的来龙去脉等。当然观察还要细致,要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情的各个环节、对人物的各种神态表情,都要观察到位,不能放过每一个细微的地方。

三、指导学生感悟生活,提升感悟能力

(1)引导学生善于触发感悟。所谓“触发”,即以感知到的人、事、物、现象为前提和基础,寻找到表达的独特视角。学生常常感到捉襟见肘,无话可说,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感想,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实生活中人物的一言一行、思想动机、事件的发生发展或细节特点等都可以触发感想。这个触发的感想可以在文章中开门见山地点明,以统领全篇;也可以在文末画龙点睛,启人深思;也可以时隐时现地流露于字里行间,成为文章的一条情感轴线。

感悟,要把握好一个“度”。首先要有信度,即要感悟得真实,能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无矫揉造作之嫌;其次,要有坡度,即要感悟得自然,体现在写作过程中要有一个呈现的过程,注意铺垫与蓄势;第三,还要有深度,要感悟得深刻,抓住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中的意蕴。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写人叙事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抒发自己对生活的顿悟。写景状物,可以景物的某一特征为触发点,抓住其形、色及其变化的某一过程来作为触感点,引发自己对于自然或人类社会的思考。关于作文中的感悟,教师要强调进行真实而准确地描写与抒发,要防止学生进入误区,出现感悟不清、漫无目的或感悟不当、失之偏颇的现象。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生在每一次作文中都要进行感悟、思考、反省与自我解剖,这一过程给学生留下的认识上的提升与思想上的成长。学生的感悟、反思与解剖,就是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体验”和“感悟”皆属于顿悟思维,这是别人代替不了的,需要学生个体自主去完成,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启发和点拨。以自己的思想引领着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视角引导着学生的视角,让学生放眼生活世界,贴近生活、留心生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来记录生活,提升作文水平。

篇4

一、学会观察生活,让学生尽情写作

在作文课上,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谈作文色变”,这跟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仔细,对写作素材的不积累有很大关系。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词语不丰富,废话多,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发出一些自感自悟,使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只要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学生便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写作,激情满怀,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二、学会积累迁移,助推学生作文创新

诗人何其芳说:“生活是多么的广阔,生活是海洋。”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去积累素材。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人的本领再高,如果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难以写出好文章。许多著名作家大多经历了作品所描述的生活,能够历其境,经其事。所以写出来的作品才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生活,作文的源泉。可是往往“英雄难过选材关”。读罢学生的作文,所呈材料大都似曾相识:考砸了妈妈斥责、遇难题了老师解析、生病了爸爸背往医院,等等。这是因为学生不关注生活,也不注意取材的创新,总定势在“新瓶”装“老酒”的思维中所造成的。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眼看,用心悟,诸如“寝室奏鸣曲”、“球场大比拼”、“影视新看点”、“课堂小闹剧”,甚至是“厕所文化”等世上所见所闻所感的鲜活素材无一不可入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教师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或是观赏晨时美景,或是捕捉课间镜头,或是送去节日祝福,或是发表评论见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定能使材料变得新颖、鲜活,为作文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篇5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来,以此来适应高考形势的需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架起教学和社会的桥梁,融合课内和课外知识,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语文教学社会生活关注社会近年来,语文高考越来越关注现实,越来越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适应高考形势的需要。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架起教学和社会的桥梁,融合课内和课外知识,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才会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以上认识,在使用语文新教材,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最忌关起门来教书,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生活化课堂,就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让课堂与生活链接,唤醒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去感知、理解语文,这样语文学习的天地才能更宽广。1.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资源,是培养能力的依托,是培育人文素养的沃土。如果要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就要实现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把教材分成三类,即再现生活的教材、贴近生活的教材、远离生活的教材。针对不同类型的教材,采取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2.教学方法生活化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呜中诸家学说的重点,也介绍了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和知识,还着重分析了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辨正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提高他们观察分析能力。3.教学情境生活化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教学的最佳案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模拟生活的情景,能使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物,体会不同的生活,这样就使语文知识在夸张和欢快中钻进学生的心里。如果再现课文描绘的生动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就能很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很需要培养。深入社会生活,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旅行、游览等活动中,学生能广泛地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关注社会,热爱祖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美好的心灵,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应尽的义务。利用节假目,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旅游、参观、访问等活动,让他们去了解大自然,领略大干世界,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到“社会福利院”去看望老人和孤儿,我们应大力支持。通过他们给孤儿们送礼物,愉快地给孤儿和老人拍照片,与老人亲切交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使学生懂得了怎样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那么,我们高中语文老师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有情有理,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应引导学生学习名人,重在用心灵感悟生活。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是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离开了生活,作文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上,生活处处有文章,只要留心观察,细心感悟,写作素材与范围就十分广阔,就会有写不完的文章。四、营造教学情境联系生活情境设置的内涵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借助高超的信息技术,可以在文本、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协助下创设语文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营造出符合其认知规律与情感体验的特定情境。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氛围中,让语文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完成学习任务并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便是情景设置的内在含义和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1978~200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朱勇新.中国新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一、打破学科枷锁,还原生活本色

由语文的本义可知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理解、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通过文学这面镜子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进而以文学为镜反映生活,达到创造生活的目的。

由语文的本意可知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理解、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通过文学这面镜子感受生活,理解生活,进而又以文学为镜反映生活,达到创造生活的目的。

由语文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可知学习语文应以生活为内容,为老师,但应试教育却把语文学习引向了语言学和文学论的研究。例如:小学五年级就让学后分析造字法,要求默写形声字若干,会意字若干…这样过多的强调语言的规律,文学的形式,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失去了语文学习的乐趣,真是本末倒置了。必须打破语文的学科枷锁,树立“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开放式教学观来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

二、开放教室小课堂,融入生活大课堂

如果只是在教室内做语言学的分析,文学论的教研,就背离了语文的本义,放弃了生活这位老师,必然使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必须让生活呈现于课堂,让课堂回归于生活。

1.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外观内感抽象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感性显现,从而理解、掌握语言。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是时,就可用色彩鲜明的画面来代替“平湖秋月”、“武陵春色”、“蓬莱仙阁”等抽象文字,让学生从这些感性形象中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领略圆明园美之所在。

2.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教师要熟悉学生生活,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例,以活的形象来激活学生生活体验,使书面语言得到内化和积淀。例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潇洒”一词,先分析学生熟悉的举止潇洒的人的神态、举止、和风貌,再引导学生用“潇洒”去评价他(她),再让学生查字典概括,学生就准确地理解了课文是以该词对小象优雅姿态做评价,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该词,“某某,你好潇洒哟!”

3.到生活中运用、发展语言,可以设置生活场景,甚至直接进入生活,让学生主持、发言、评论、辩论、采访、做推销、搞宣传、查广告牌中的错别字、纠正他人语病、收集民间词汇、整理民间故事…采用众多的方法提炼学生语言能力。

三、调动情感体验,发展意象思维,意会悲欢离合,状写人生百态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超越了生活,她是生活的集中化、概括化与典型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学习语言的材料,更是认识感悟生活的老师。学习文学的基本内容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实际就是了解和感悟生活;写作实际就是反映和创造生活。感悟与创造,其乐本无穷,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够丰富,情感体验比较单纯,故而对复杂的生活内涵、微妙的情感纠葛缺泛直接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意象思维,让他们能轻松愉悦地解读文学作品,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爱,萌生表现、创造生活的欲望呢?

1.倾情投入,真情演绎,以师情激生情,以生情悟文情,在情感的激荡中激活学生意象思维。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可放一曲哀乐,营造悲的氛围。教师悲情的朗诵课文,一遍一遍,直至泪如雨下,声气梗阻。让学生从教师的情感中去体验人们失去总理的大悲大痛,又从这大悲大痛中感悟出总理人格的伟大以及人民那种对总理的真悲、真痛和真爱。

2.从笑声中得到启示,从悲悯中得到净化,直面崇高得以超越,直面丑恶得以警醒。一切文学作品莫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莫不蕴含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所以解读文学作品不能脱离生活而仅做形而上学的研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笑为手段,否定生活中那些不协调的形式,从而肯定生活中的真、善、美。俗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肯定、引导和发展学生情感中善的方面,让学生心灵在悲剧冲突中得到净化,精神得以提升。古人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教师要利用文学作品中一切崇高的形象来震憾学生灵魂,使其余是以超越;以一切丑恶的现象来刺激学生良知,使其得以警醒。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以文学作品中活的形象来激发学生活的生活进行感悟得以实现。

篇7

一、感知生活:要“入骨”,先要“刻骨”

表现生活要想“入骨三分”,感知生活就先要“刻骨铭心”。感知生活从“刻骨”程度上来说,是“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亲历”。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从前,一个富有的商人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每天无所事事,吃穿依靠父母,而且还经常跟父亲要钱。但商人每次只给儿子一个硬币,还嘱咐说:“拿好啦,儿子!你也省着点儿花,攒点儿钱。”

儿子每次都生气地把硬币扔进河里。商人知道后并没有责怪儿子,而是找了个时间把儿子叫到跟前,说:“从今以后你自己挣钱去吧,然后你把你挣来的钱拿给我看看。”

儿子无奈,只好去一个建筑工地做力工。他赤着脚和了一天水泥,赚了一个硬币。儿子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拿回家给父亲看,可父亲却说:“好了,儿子,你现在把硬币扔河里去吧。”

儿子一听就火了,气愤地说:“我为什么要把硬币扔河里去?你知道我挣这个硬币有多辛苦吗?石灰烧得我的脚现在还疼呢!”

案例中的这个儿子为什么先前对父亲给的一个硬币毫不珍惜?因为他对父亲为之付出的心血毫无感知。为什么后来让他把挣来的一个硬币扔进河里,他要跟父亲发急?因为他在挣这个硬币的过程中已经感知到了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流了多少汗,遭了多少罪。事非经过,怎解其味?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去尝一尝。痛哭长夜,方知人生坎坷;筚路蓝缕,始晓创业艰难。为此,郑少秋在《笑看风云》中唱道:“谁没有一些刻骨铭心事。”我们只有投身生活,“零距离”地感知生活,才能深刻地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从而将之入骨三分地表现出来。

二、感受生活:有“触感”,才有“痛感”

有触摸,才有触感;有身之触感,才有心之痛感。我们只有走进了生活,才能触摸到生活的温度,真切地感受到世事的甘苦、人情的冷暖。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拉比准备劝说社区一位富人捐款,为一位穷寡妇买煤,让她家能够生火以度过寒冷冬季。

拉比到了富人家里,一直到离开时站在冰冷的屋外告别,都没有开口提捐款之事。

富人陪着拉比走出门外,他没有穿大衣,因为他以为在外面只逗留几分钟。拉比跟富人小谈了一会儿,富人冻得浑身发抖。然后,拉比提出捐款一事。“我们在屋内时你为什么不向我提这事呢?”富人问。

“我想让你在答应我的请求之前先感受寒冷的滋味。”拉比回答。

之后,富人捐款为全镇所有穷人买煤过冬。

案例中的拉比跟富人在屋内谈一天捐款的道理也许还不如在屋外小谈一会儿,因为富人只有在屋外才能对寒冷有“触感”,有了“触感”,他的内心才能有“痛感”,从而不仅为一位穷寡妇,而且为全镇所有穷人买煤过冬。

同样,我们广大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都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但我们不引导学生去接触生活,学生哪来的“触感”?没有“触感”,学生又哪来的“痛感”?没有“痛感”,学生又怎能不去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学生只有去接触生活、感受生活,才能“身受感实”,情动于衷,从而触动真心,抒发真情。

三、感悟生活:能“历练”,方能“练达”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写作中,这个“练”更多的应指生活中的历练。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篇8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只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的踏青、夏日的垂钓、秋日的丰收、冬日的嬉戏……根本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试想,这种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加上教师强加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清规戒律。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强,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素材和信息。

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写性情的基本途径。如何引导学生真正面对生活,以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心灵,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著名语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就是语文。学生写作,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生活是“源”。表达是“流”。写作兴趣的源头也在于生活。

作文教学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净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只有细致观察,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如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中年级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文章最忌空洞无物。要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学会观察。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处处留心,就会随时发现问题,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带着对生活真切的关注和思考,其文章一定会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闪烁睿智的光芒。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一旦对生活有了独特的发现,有了深刻的领悟,便能信手拈来,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真正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任何事物和事情,都有值得下笔的方而,都有别人未发现或未体验到的东西。

2.培养学生善于体味生活的能力

作文教学就是要注重学生个体生命对生活原生态的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悟,要让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回归情感的本真,让学生不再为编造虚假故事、抒发虚假感情而苦恼。情感的真源于生活的真、生活中最平常琐碎的事情,也有可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它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体味、用笔去抒写。生活中的很多东西看似没有什么意义,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其实它的背后说不定就隐藏着深刻的意义,需要我们去体察、去思考、去挖掘。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一双敏锐的眼睛,一对灵巧的耳朵,从生活中,从社会中发掘新题材,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找到写作的源泉,培养出写作热情。

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人说现阶段学生中还常常出现这种作文现状:“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这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反映出了作文“难”的事实。

其实,学生若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经历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然而,学生常常将写不出作文归因为生活内容太单调、生活空间太狭窄。其实他们而对的困惑并不是因为素材的贫乏。而是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所谓的“写不出”,其潜台词是“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可写”。因此作文训练应重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作文教学要走生活化的道路,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扎根于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的沃土中,用极大的热情、敏锐的目光、深刻的体验,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去选择,讲述自己的经历、感悟,表达内心的真情,在自己的作文中,展现丰富多彩的个性生活。

要让学生喜爱作文,不能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读报刊,以便有感而发。学生要写好文章,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级订的《少年文艺》《文摘报》《科学世界》等几十种报刊,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领悟文章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的心灵、思想说活,让真实的作文在学生的心里安营扎寨。鼓励学生去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要注意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思考生活、善于分析生活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把情感寄寓于可描写的人、事、物、景上,深入思考它的意义。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不错,但总令人感觉到缺少一股劲、一股力,或是提炼、挖掘的主题有失偏颇;或是人云亦云,缺乏独立的思考与感悟。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感悟生活的能力日益提升,但很多学生还缺乏敏锐的洞察力,不能深挖生活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写作的灵感往往蕴涵在生活不经意的瞬间,一件小事、一个小物品、一个瞬间,都可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悟,只不过我们往往把它忽略了,不去思考分析。其实,只要我们经常用一颗善感的心去思考、去分析,久而久之,就会发现生活中蕴藏着很多内涵与哲理,那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智慧。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关心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2.从小事中找出不平凡的东西

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培养学生能从日常的生活小事、琐事中挖掘意蕴的能力,训练学生进一步拓展写作思路。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所经历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琐事。而生活中最微小、最琐碎的事情也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所以,要想抒发真实的感情,就应该及时抓住飞逝而过的生活片断。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琐碎事,看来微不足道,却往往蕴涵有强烈的力量,使你的心灵为之震撼,情感为之波动,它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体味、用笔去抒写。

篇9

一、深化情感

流行歌曲是深受喜爱的一种文化载体,歌词所承载的广泛、大量的文化信息,通过音乐的节奏,深深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触动着敏感的灵魂。《语文教育人文论》一书在谈及作文要回归生活的时候指出:“立人的写作教学,要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中引向生活,即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思考,做生活的主人。”那么,在遵循作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把流行歌歌词“拿来”,让它与作文教学建立联系,是作文回归生活的要求。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内驱力和催化剂。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可利用流行歌曲涌动着的青春浪漫的活力,追随感觉步伐,让流行歌歌词这一时代的“活水”激发学生的亢奋情感,将学生的情绪反应唤醒到最佳状态,从而“诱发”学生的写作冲动与激情,在“爱屋及乌”式的移情效应中,逐步形成写作兴奋状态,忘情地投入写作当中。如学生在吟唱品味《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歌曲时,情绪高昂,心中的情感波澜被掀起,就会从表象的感悟进入到理性的思考,自觉地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歌词带给人们的启迪,去感悟歌词的情愫,心中涌动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情感。

2、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由于中学生的经历少、感悟生活的敏锐程度不够,对生活的感受往往带有情绪的表层化、认识的肤浅化、思维的点滴化,很难很好地从多角度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感受和思考,因而难以写出动人的好文章。所以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提炼生活内蕴的本领,深化学生领悟生活的能力,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而优秀的流行歌歌词大都是生活的再现和提炼,凝聚着创作者深入生活品味和思考的结晶,闪耀着生活真谛的哲理性光辉,流淌着意蕴丰厚的人生意识。如学生可以从《爱拼才会赢》中认识到“要善于掌握‘三分天注定’的机遇,更要自我努力创造发展的机遇;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通过拼搏争取得到的”,进而得出“只有拼搏奋斗才会成功”的人生感悟。

3、优化学生的内在情感。

当前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情”的问题。优秀流行歌歌词大都是高尚情感涌动的产物,融注了优美感人、积极向上、催人奋发的真切情感,流淌着深邃的思想热流,扣人心弦。比如,学生会从《懂你》、《一封家书》所表达的儿女一份孝心与感恩之心中反思:“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心中常牵挂父母,能知道并记住父母的生日或其他一些重要的日子呢?又有多少时候细心关注过父母的生活艰辛和为自己的付出呢?”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引导学生满腔热情地怀抱责任感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去体察周围的事物,从而优化学生的内在情感。

二、扮靓文章内容

流行歌歌词不仅能深化学生对作文的情感,而且以其构思精巧、结构严谨、韵律整齐、语言凝练、流传性广的特点,可直接作为作文的构成材料和手法借鉴。

1、开头或结尾引用歌词创设独特情境。元朝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好的开头,犹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过目不忘。结尾收束全文,要简约有力、令人回味。歌词用作精美的开头,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深思,或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用在文章结尾则卒章显志,常常会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如以“忘记与铭记”为话题,有人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片头曲)开头,来论述忘记是非成败、功名利禄,一下子就引起了读者(阅卷老师)的关注、好奇和深思。

篇10

一、自主阅读,为表达生活做必要准备

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阅读可以增加个体的知识含量,取得前人的经验为我所用,让自己的生存时间与空间增值,延长自己的生命。阅读的面越广,个体获得的表象也越丰富、越系统。大量的阅读还可以导致人性共通性和共鸣。因此,阅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感悟生活,使思想更具体、更充实,为认识和理解新问题提供依据,同时阅读中吸收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为表达做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在自主阅读中,学生可以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不断积累生活,思考生活,创造生活。从而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对周围的事物形成自己的看法,或者独到的见解,并且勇于把自己独特的思考表达出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述。作文生活化,就是强调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每天每时每刻、或多或少会对它生发出些许的感动,正是有了这些许的感受,我们才能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点滴成文。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感;要指导学生平时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注重捕捉生活小事中的点点滴滴。

二、张扬个性,表现人性的精髓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呢?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所谓真实,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芒。

个性化的创造是作文的根本标志,而每个作者都是有血有肉、有灵性、有个性的人,作文应该展示人格的魅力,表现人性的精髓。作文有了个性和人格,就有灵性,就有生命。优秀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那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搏动着感人的人格力量。

三、努力创新,弘扬创造精神

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树立教学新理念,把培养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放在首位。为此,我们要依据作文写作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求培育作文创新能力的科学途径。

首先,要以培养认知感悟力为起点,让学生按自己的目光审视客观世界,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感知世间万物,以形成独特的视野,孕育鲜活的思想。其次,要把培养联想想象力作为教学重点。联想和想象是构思文章、反映生活、创造形象的强力手段。要让学生学会联想、想象,将感性形象带入构思,以促进思维的活跃,从而诱发创造的潜能。再次,要培养质疑的评判力。质疑是创新的前提,评判是明辨是非的武器。唯有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及审美判断,对事物的品评才可能有所创见。最后,要培养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思维的内涵并得出独到之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