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风流范文
时间:2023-03-13 16:3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田野风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放眼望:精细经营、先导先行、品牌企业辉煌灿烂;
侧耳听:平民创业、激情文化、与时俱进凯歌高奏;
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我要歌颂那些为了天原之崛起而不辞辛苦,忘我劳动的人们。她,就是成百上千值得歌颂的人当中的一个,我们质检处处长——李萍。
李萍很普通。容貌、谈吐、服饰、甚至走路的姿势都那么普普通通。然而,她的事业和情操,却犹如一支美好的歌,有娓娓动听的旋律,有真切感人的力量,充满着昂扬奋发的时代格调。她以她朴实的言行向我们诉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天原雄风起,巾帼也风流。
198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分析专业的李萍,外表有着知识女性特有的儒雅,内心却充满着坚毅与刚强。二十年来,她战斗在平凡的质检线上,练就了果断、干练的工作作风。为了当好企业的眼睛,严把质量关,她是一个敢啃硬骨头、处处不让须眉的人。在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中,她带领认证小组的成员没日没夜的拼搏,除了吃饭、睡觉,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查资料、编写工作手册、到各分厂指导工作,她处处挑大梁,事事亲力亲为。由于过度的劳累,整整一个月,她的声音都是沙哑的,同志们心疼地说:“李处长,抽点空去看看医生吧,身体要紧。”她却摇摇头,坚定地说:“我的身体没什么,我顶得住,当务之急是做好质量认证工作,这项工作得以实现了,公司的产品就等于拿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是我们天原人梦寐以求的心愿啊!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多么朴实的语言,却字字铿锵,仿佛催人奋进的鼓点,不停地敲打在质检处每一个员工的心上。大家都感到有一种不可压抑的激情和力量在推动着自己,齐心协力地去战胜困难,充当好天原的每一台发电机。
李萍不仅处处以身作则,对员工也十分严格,工作中,她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她常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检是企业的‘眼睛’,我们质检员这只‘眼睛’如果稍一打H,企业面临的损失将不堪设想,我们的企业又如何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呢?”在她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下,质检处每一位员工都上足发条,开足马力,上下一条心,拧成一根绳。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能手。2002年,成品甲班被公司授予“十佳”班组的光荣称号。李萍情不自禁地笑了,她又有了更新的目标、更高的向往和追求……
如果说工作中的李萍是一头牛,那么她就是一头勤勤垦垦,俯首无怨的“儒子牛”。而生活中的李萍却是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孝敬父母、抚育女儿、照顾丈夫,她比男人更多了一份责任。而她却把女儿的挚爱、母亲的慈祥、妻子的温柔都给了质检处的每一个员工。处里有位女工在体检中被初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她心急如焚,除了从多方面帮助患病的女工解决经济困难,还带头为她捐款,工作之余到这位女工家里问寒问暖。她的话语虽不多,却句句贴心,声声入耳,像春雨滋润着人的心田。直到这位女工经反复诊断,确认安全后,李萍悬着的心才落下来。她总是这样关心别人,多年来,她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不是工作就是给了大家,女儿不满地说:“妈妈,什么时候我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有妈妈陪着逛一次公园?您就陪我一次吧!就一次!”面对女儿小小的要求,李萍却只能浸着泪花,狠心地拒绝了。她又何尝不想陪女儿逛一次公园、陪父母吃一顿团圆饭、陪丈夫聊聊天。但她肩负着质检处处长和股份机关工会主席双重重担,有太多的工作等着她去处理,有太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她每天的工作都是超负荷的。她常说:“天原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我就要尽最大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篇2
胸怀全局;
志在四方。
鸿鹄得志;
桃李争春。
心灵美好;
情操高洁。
品格端正;
意志坚强。
一代新风树;
百年大计兴。
江山披锦绣;
人物倍风流。
江山红万代;
革命传千秋。
干千秋伟业;
做四有新人。
当五爱青年;
做四有新人。
当改革闯将;
做时代英雄。
创业凯歌壮;
攻关胆气豪。
青春红似火;
大志壮如山。
五四精神惊百代;
万千美景待一笔。
开华夏千秋盛举;
展神州万古雄风。
学习雷锋精神;
建设时代文明。
爱祖国爱人民;
有理想有道德。
立愚公移山大志;
学雷锋革命精神。
四有新人创大业;
八方俊彦绘宏图。
当代青年多壮志;
今朝学士尽英才。
壮丽青春绣美景;
广阔天地放英华。
创业多蒙先驱者;
守成要靠后来人。
革命青年循正道;
赤诚新秀写春秋。
革命前辈创大业;
新秀绘宏图。
革命江山兴大业;
风流人物看今朝。
苦学只嫌时日短;
成才全靠志气长。
宜将青春献中华;
莫让韶光付水流。
莫让韶光付逝水;
宜将烈火燃青春。
前辈创业垂青史;
接力有后人。
鱼跃碧海赞海阔;
鸟飞蓝天颂天高。
朝气蓬勃争四有;
奋力拼搏翻三番。
锦绣江山留胜迹;
风流人物看今朝。
锦绣河山添壮丽;
英雄儿女着先鞭。
数风流还看当代;
好儿女志在四方。
誓做四化突击手;
甘当革命螺丝钉。
一代英豪九州生色;
八方儿女四海为家。
三春雨露共荣万树;
一代风流同振九州。
时代青年耀今烁古;
新兴事业继往开来。
学海无涯千舟竞渡;
书山有路万众争攀。
继承革命光荣传统;
培养国家建设新人。
效革命前驱能文能武;
做英雄后代又红又专。
振兴中华,当改革闯将;
建设祖国,做创新标兵。
树木树人长成国家梁栋;
全心全意攀上科学高峰。
老前辈打江山,披肝沥胆;
新一代绘蓝图,改地换天。
洒汗水,让理想开花结果;
献青春,为祖国耀彩增辉。
乘四化春风,兴千秋伟业;
绘九州美景,继万里。
祖国青年,争创人间奇迹;
炎黄儿女,敢超世界水平。
奋勇当先,莫负青春岁月;
坚贞立志,只争松柏精神。
树木树人,长成国家梁栋;
全心全意,攀上科学高峰。
绿满田野,点缀祖国彩画;
汗珠晶莹,闪射青春火花。
发愤图强,成材不负青云志;
鞠躬尽瘁,报国常存赤子心。
英雄辈出,茂林新叶接陈叶;
大江东去,流水前波让后波。
红心向党,愿将青春献祖国;
壮志凌云,誓为四化建奇功。
振兴中华,甘为长车铺大道;
开发边疆,乐在荒原献青春。
承前启后,神州河山皆秀丽;
继往开来,华夏儿女更风流。
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建伟业;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展宏图。
前辈移三山,赢得功业千古秀;
今人干四化,何畏征途万里长。
想四化干四化,投身建设四化;
惜青春献青春,立志不负青春。
奋勇作先锋,珍惜青春莫虚度;
坚贞承大业,只争朝夕为人民。
奋勇当先锋,珍惜青春莫虚度;
坚贞承大业,刻苦学习早成才。
老一辈打江山,出生入死,功垂史册;
后继人创宏业,履艰踏险,志跃青云。
心怀凌云壮志,行一腔誓愿,几许气魄;
脚踏实地功夫,洒十分血汗,何等光荣。
石破天惊,挥笔写最新最美文字;
任重道远,立志做又红又专人材。
洁心灵整仪态,心灵同仪态并美;
修品德精学业,品德与学业兼优。
风华正茂,大干四化,争当红旗手;
飒爽英姿,建设祖国,永做排头兵。
篇3
那霏霏的细雨,像蚕丝般柔和,飘在脸上,沁在心上,将心中的阴霾驱散。烟雨蒙胧,思绪在雨中随风荡漾。
这春是第13个春,这雨是第13场雨,这人儿是13岁的女孩儿。
13岁的春天,是播种梦的季节。
轻轻地闭上双眼,心中默默许一个愿,放飞一千零一只鹤,种下唯一一颗梦。用汗水辛勤地浇灌,等待花开的瞬间,聆听花开的声音,细闻花开的芳香……
13岁的雨,真的不同寻常。
没有往年的欣喜,就只是呆呆地望着,望着,似乎要将什么望穿般;没有过去的兴奋,就只是静静地聆听,聆听,这不只是一场春雨,这是一个关于春天,关于天空,关于雨滴的动人故事;没有以前的大声呼喊,就只是久久的沉默,沉默,回忆着过去,幻想着未来……
春影若梦,朦蒙胧胧。
记忆中,似乎有很多关于春天的片断,好多,都有春天的影子。
篇4
[关键词] 煤矿;自然发火;产生条件
煤矿井下自然发火是煤矿易发问题之一,煤矿井下自然发火主要指煤自燃,煤自燃过程比较复杂,包含物理和化学反应,煤自燃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因此,为了保证煤矿井下安全,必须全面了解煤矿井下自然发火产生的各种条件,掌握煤矿井下煤自然发火的规律,对煤矿井下易自然发火因素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煤矿日常防灭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煤矿井下安全生产。
一、准确掌握煤矿井下自然发火产生的条件的重要意义
煤自燃是煤氧化过程自动加速的最后阶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煤自燃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煤自燃的必然性为煤自燃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是其偶然性又为煤自燃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准确掌握煤矿井下煤自燃的发生规律,了解煤矿井下自然发火的条件及易发火地点,对于指导煤自燃灾害的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对煤自然发火条件以及对煤矿井下易自然发火地点进行科学的分析。
二、煤矿井下自然发火产生的条件
煤矿井下自然发火(煤自燃),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煤具有自燃倾向性且呈破碎状态堆积至一定厚度。
首先,只有具有一定自燃倾向性的煤才有可能发生煤自燃,自燃倾向性很小的煤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差,氧化放热量较小,氧化过程进展缓慢,一般很难发生自燃。其次,煤呈破碎状态堆积,完整的煤层和大块堆积的遗煤由于无法和氧气充分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且热量散失严重,同样很难发生煤炭自燃现象。只有当自燃倾向性较大的煤受压破碎且堆积至一定厚度时,煤才可能自然发火,堆积较薄的浮煤因产热量少和蓄热条件差而较难发生自燃现象。
对于煤的破碎程度,国内外一般认为浮煤粒度在 1 mm 左右时最易自燃;在浮煤堆积厚度方面,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浮煤自燃的临界堆积厚度为 0.4 m。实际上,浮煤自燃临界厚度是一个不确定值,它因煤自燃特性、煤体温度和漏风强度的不同而异,应根据煤矿现场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2、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
氧气的存在是煤发生自燃的主要因素和必要条件,只有含氧量较高的风流持续稳定的流经破碎的煤体时,煤的氧化自燃过程才能够不断地发展下去,才有可能最终发生煤自燃现象。
流经煤体风流的含氧量对煤自燃的发展过程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风流中的氧气浓度小于 5%时,因氧气不足,煤炭自燃现象不会发生。
(2)风流中的氧气浓度大于5%而小于15%时,若满足一定的热量蓄积环境,煤将可能由缓慢氧化逐步发展到自燃。
(3)风流中的氧气浓度大于 15%时,由于漏风严重,煤氧化产生的热量往往较难蓄积,因此也较难发生煤自燃。而且,只有在通风供氧条件连续且稳定的情况下,煤氧化自燃的过程才能够持续进行并最终可能造成煤自燃灾害,短时间非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不会引起煤自燃。 转贴于
3、热量易于积聚。
煤在氧化过程中若没有很好的热量积聚环境,煤体就不会产生明显的温升而发生自燃。
煤氧化产生的热量能否积聚主要取决于风流速度,若风速过小,供氧量不足,煤不易氧化自燃;若风速过大,热量不易积聚,煤氧化升温过程难以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同样不易发生自燃。在通风或漏风条件下,使煤氧化放出的热量难以积聚而不致氧化升温的风速称为“临界风速”,其值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风速为 0.1~0.24 m/min 时,煤最容易发生自燃。相关学者还从漏风量角度对煤的氧化蓄热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漏风量持续为 0.4~0.8 m/min时易导致自然发火。
4、持续一定的时间。
煤自燃是煤氧化放热过程持续一定时间之后的结果。低温阶段煤氧化过程进展缓慢,放出的热量也相对较少,且其中的绝大部分热量通过对流和热传导而散失掉,只有很少一部分热量保留在煤体中为煤氧化的进一步深化提供热量,并促使煤体温度缓慢地升高。煤自燃的实质是煤发生了化学反应,这只有在煤达到一定温度之后才可能发生,破碎煤体从低温氧化发展到自燃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一时间称为煤的自然发火期。
煤自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具有必然性与偶然性。对于煤矿井下来说,采空区、停采线、开切眼、进风巷道、回风巷道、构造带和通风设施等地点附近,由于较易达到煤自燃发生的四个条件,自然发火频率相对较大。在煤矿日常防灭火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这些地点的有效监控,在煤自燃发展初期即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煤矿防灭火工作的效率,确保煤矿井下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王一浩,刘思成,吴中新,刘天敏,煤炭自燃早期预测预报与火源探测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2002.
[2] 刘云迪,胡社荣,蒋大成,煤层自燃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0),69-71.
[3] 周洋洋,徐精彩,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
[4] 王显政,马红光,刘大海,煤矿安全新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篇5
静静的夜晚,我站在窗前,把心情放在吹拂的凉风里,任凭满天星辰擦亮我暗淡的记忆。我带上耳机,按下“play”键,听着那自己最钟爱的乐曲。这夜,赠人以思考的氛围,这乐曲,赠人以梦境的温柔。我闭上双眼,一切烦恼随风流逝,只有乐曲使我遐想:我那高高的山梁后面,是家乡那一片可爱的秋
在缓缓的钢琴前奏中,我仿佛推开了一扇窗,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一直通往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漫步在山间小道上,路两旁是一棵棵火红的枫树,手掌形的枫树叶正随着连绵悠长的乐曲有节奏的下降,一片一片又一片。我完全沉浸在这火红色的世界中,不禁轻轻举起双手想拥抱这奇妙的世界。继续往前走,一条小溪横在我的面前,溪水随着乐曲中“叮叮咚咚”的声音往前流,它的对岸是一间正冒着炊烟的田间小屋,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的歌唱,唱出了一首《秋之韵》。溪水旁的一丛丛野像在对我微笑,好似在告诉我:“秋来了,秋来了,欢迎来到秋的世界”。
随着乐曲进入,我看见在不远处的田野中,乡亲们正忙着大丰收,收割机一下又一下,乐曲越来越高,这寂静的乡间好似一个秋的容器,也将它的一切尽收其中,使秋成为乡野的一部美妙典雅的电影。很快就到夕阳之时了,我沿着原路返回,幸运地看见了夕阳下的秋。在夕阳下,一切都变成了金色,我向远方望去,终于体会到了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如何写的,我深深地陶醉在夕阳的金秋下。
不知不觉悠扬的乐曲结束了,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它仍在继续,在继续完成那幅美丽和谐的画,自己也在陶醉中永远不要醒来……
篇6
北风的吹起是在对人们说:大自然要休息一会儿了。
春季的萌发让一切是那么的欣欣然,热热闹闹的;夏季的疯长让一切是那么的繁茂,好像永远不会停歇下来似的;秋季的金黄熟了稻谷,香了果树园,喧闹了田野。大自然为了自己的生活,忙得累了,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忙得累了,他们也都该休息休息了,冬季就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了。
江南的冬季其实很温暖。
赤壁应属丘陵地区,小山包特多。一个一个的村庄安睡在小山坳里,村前往往有小溪,有泉水,或有水库,蜿蜒的小河。那水滋润了庄稼,灌溉了果园,也香甜了赤壁人。太阳升起,挂在小山头,唤醒了山林,也唤醒了鸟儿们,鸟儿们往往小巧,也唤醒了熟睡的人们。一切都被太阳照耀着,温暖了你,也温暖了我。无风,只有阳光的温暖,它比春天更美好,因为春天乍暖还寒的。
江南的冬季其实很安静。
赤壁的冬天,有风的日子很少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静。太阳静悄悄地升起,那些鸟儿虽多,可唱歌的少。只见它们成群的在林子中飞出飞进,有时在香樟树上啄果实也一声不吭地。人从树下走过,头上嘣的一下,一粒黑紫黑紫的果实从头上落下,抬头一望,树儿静静的,那鸟好像知道闯了什么祸似的,屏息静气地躲藏在墨绿的树叶间。树木静默着,小草也沉默着,连人们说话都轻言细语的。不知它们是不幸福呢还是自个儿在那儿悄悄地偷着乐!
江南的冬季其实很漫妙。
江南的冬天是要下雪的,然而下小雪居多。那雪花轻盈轻盈的,落地即化了。想伸手接住它,想看看它的容颜,可它倏地化了。有时,一夜冬风,早起是一窗的白。雪儿延长了白天的时间,也喜悦了人们的心情。大家说话都带着兴奋,孩子们则欢天喜地在雪地上活动,恋人们也挽起了手在家家摆着圣诞树的商店里闲逛。
江南的冬季其实很喜庆。
冬月初八后,江南的人们就开始买鱼买肉腌制了。菜市场肉市鱼市很是热闹,卖的和气,买的喜气。回家后,剖好,腌好。十天后,穿起,晒上几天,就可燃起锯屑熏烤了,熏得好的黄亮黄亮了。外地工作的儿女们也嗅到了家乡的鱼香肉香,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家里寄。春节的气息早早地在江南弥漫开来。
篇7
记得在萧氏七修谱开印之时,我有幸认识了先生。那是2007年初春的一天,益阳的天气无非是这样:绵绵细雨,犹带几分寒意。在乡村的田野里,金黃色的油菜花已进入春天旳舞池中,与春共舞,唯我风流。在城市大道上,两旁的樟树依然保持着去年的本色。在桃花仑街上,糟糕的阴雨天气丝亳没改变人们对待生活的情绪,人流拥动,商铺繁忙,好一派繁荣景象。我从邮电广场下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到老干所门囗,逢人寻问印刷厂在何处。“前三十米右拐直走便是”。
那天,我和萧风先生通了电话,风嗲说新文先生是益阳市一中的一级语文教师,是我们家族中最有文釆的人,主编萧氏七修谱的工作非他莫属。
我带着自己写的一些诗词,经人引导走进了一间非常简陋的印刷厂的工作室。一张破旧的沙发,两台电脑,几条陈旧的凳子。电脑前坐着两位打字员正在聚精会神地修正萧氏七修谱原件。沙发上坐着两个人,我主动上前问好并说明来意,经了解,一位是萧秋明老师,另一位是萧新文老师。先生看上去六十多岁,身穿一件灰色旳中山装,中等身材,面相慈祥,说话和气.初次相见感觉先生是一位平易而仁厚的儒家学者。
“你读了好多书”,先生问道。“读了高中,后来学了三年中医”。“你爱作诗’’,“我爱读古文和古诗,现在想学写散文,但有圧力’’。“慢慢地学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帮助你’’.先生真是仁义,令我至今难忘。此时我想起了一位名人的一句话:心底无私天地宽。我想这也许是先生的一种快乐精神吧!
萧扬是我的一位知心朋友,是兰溪蒋子塅小湾人。我和他讲起先生的亊,他说非常了解先生,先生是蒋子塅长大的,从小爱读书,成绩优秀,凭真本领考上了大学。原先在兰溪五中教书’,八一年以优秀语文教师旳身份调入市一中任教,现巳退休。他为人和蔼,平易近人,和学生关系融洽,社会人际关系良好,是我们家族中少有的人才。( : )
为了增进族人相互理解,增加亲和力,扩大交流,加强协调,共同谱写友谊新篇章。2003年春,先生向益阳高隆公嗣孙宗亲联谊会建议创办《族內通迅》。得到了族贤们的一致赞同。在先生和族贤们的共同努力下,《族內通迅》顺利发行。七年来,得到了族人的普遍认可,为族人提供了展现文釆的良好平台,使萧氏家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为了丰富族人的精神文化,推动族人思想进步,先生在《族內通迅》里编辑了高端信息、萧氏之光、姓氏研讨、孝道传承、家族文苑、族內要闻、联语选登、词谱连载等等內容。《族內通迅》大部分由族人投稿,其余部分由先生摘录或自撰。先生不但要经常看书读报,而且还要与族人们交流信息。在我们家族中,各行各业的人才比比皆是,但像先生这样默默工作而又无私贡献的能人实在不多,因为先生此举是没有一分钱扱酬的。
我读先生的文章,犹如与先生面对面交流,无数次地交流,使我更加了解先生的为人,那么淳朴,那么仁厚,那么热情。
先生曾对我讲:教育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给社会和亊业带来发展的愉悅。真是精辟,先生有如此坦荡的胸怀,令我非常敬佩。
篇8
铿锵的锣鼓敲响之际,正是我们京口打响创业战役的出征之时。今天,300名机关干部、高校学子聚集在创业富民的大旗下,组建成三支军容整齐的创业先遣军,三支意气风发的富民先锋队,三支斗志昂扬的发展先行团。大家肩负着区委、区政府和全区36万人民群众寄予的深切期望,即将开赴如火如荼的创业富民赛场,打响一场倾全心帮扶、促全民创业、建全面小康的攻坚战役。创业艰难百战多
,峥嵘岁月显风流。在出征之际,我向大家提三点希望:
一要做践行创业理念的时代先锋。春到人间万物香,香就香在中国社会已经焕发出全局性的创业激情。实现京口“两率先、两步走、两前列”的发展理想,既是历史的机遇,更是时代的要求,需要我们张扬立业富家、创业富民、兴业强区的人生信念。大家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率先成为党的富民政策的实践者,勇立时代潮头,勇站创业前头,勇当富民龙头,在城市社区的广阔天地中,在乡镇农村的广袤空间里,燃起创业激情,播下创业种子,耕耘富民田野,成为活跃在城区乡间的创业尖兵,引领创业富民的时代先锋。
二要做燃烧创业激情的燎原火种。古人说,“闻鼙鼓而思良将”。在创业之春的阵阵鼓点中,三支队伍即将点燃创业激情的主火炬,唤起民众三十万,共同奔赴创业致富的主赛场;每个人都是燃烧创业激情的火种,即将点燃百姓心中创业致富的渴望与激情,促发全民创业、共奔小康的燎原之势。创业帮扶宣传队要深入每个村委会、居委会,广泛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将党的温暖送到每个人的心窝;创业文艺宣传队要高奏创业曲,大唱富民歌,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为创业者传经送宝,为创业者讴歌助威,为创业者鼓劲呐喊;城乡居民收入统计调查队要走遍大街小巷,访遍千家万户,摸清广大民众期待致富的脉搏,传播万千群众渴望创业的声音。
三要做带领创业致富的引路使者。阿拉丁神灯是希望的化身,大家就是京口人民加快致富步伐、走向全面小康的希望之星。开赴创业的前沿,创业帮扶宣传队就要迅速与社区居民、村庄农民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与他们心连心,做到家庭情况明白、致富需求明白、致富途径明白;与他们手牵手,努力帮助城市居民研究致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扶持农民兄弟调整种植结构;与他们肩并肩,同吃、同注同创业,为创业一道出谋划策,为致富一起同甘共苦。城乡居民收入统计调查队要全面了解居民生产、收入、消费等情况,深入研究变化,找准致贫原因,总结致富经验,为区委、区政府因情施策提供科学依据。大家要互相配合,同心同德,引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创业致富的康庄大道。
篇9
有人说,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多少年来,英国人一直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仍然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个乡下人。在英国人的脑子里,英国的灵魂只有在乡村才能找到归宿。如果在英国的乡间游历,便会发现许多保持着淳朴乡村景色的小镇遍布各地,或者这么说,除了一些重要的工业中心、大都市之外,整个英国至今还保持着一派田园风光,一如百年前众多诗人画家所吟咏描画的模样。
“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古拙威严的城堡、雕像,时隐时现的丛林绿篱,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跨过起伏的山丘,在清晨的薄雾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对她说:我爱你!”这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里的故事情节。不要以为英国的乡村只是文人笔下夸大的想象,其实乡村距离伦敦并不远。
无数英国人都憧憬这样的生活:礼拜日早晨,田野静谧,教堂响起庄严的钟声。农夫们装扮一新,面色红润,心怀喜悦,平静地穿过青葱小路拥向教堂。目睹此景总令人高兴,但更让人高兴的是,傍晚见他们聚集在小屋门口,愉快有加,虽然亲手装点的舒适环境极尽简朴,正是此种亲切朴实的情感,此种置身乡村美景所深怀的宁静肃然之心,使得英国人性格中最牢固的美德和最纯洁的欢乐由此而生。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天生情深意浓。他们对自然之美颇能感悟,对乡村的乐趣与劳作喜爱非凡。
在19世纪的帝国时代,那些远征殖民地的英国人思念故乡时,都把英国想象成宁静而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一战时,战场上的士兵们收到印有英国乡村的明信片,所受到的安慰和鼓励远大于无数次的高唱国歌。
一战彻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经济与农业模式,汽车及其他便利代步工具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城市不断涌现。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城市变得拥挤,并不断蚕食乡村,给乡村带来密布的公路网、无数加油站、污染和噪音,最终造成乡村景色的剧烈变化。而在英国,也如此。对于那些不得不住在城市里的英国人而言,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在城市的穷人和富人有不同的期望,但他们怀着同样的追求。穷人变成富人后,首先想到的是买一座庄园。即使在英国的很多大城市里,城市也是乡村化的城市。走在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招摇的现代建筑,几百年以前的古堡或教堂几度维修之后,仍能看到旧时的模样。路两旁独门独栋的别墅样式十分古老,门前花园里鲜花长开不败,空气里飘散着泥土和植物的芳香。
乡村,已成为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英国人觉得,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的所有的高贵和永恒。英国人更喜欢乡村及其文明的享受而非工业城市和全部产品,把乡村看作英国留给现代生活的遗产。
时至今日,英国王储查尔斯也十分热衷于保护英国乡村的传统。他身体力行,在多塞特郡庞德布瑞镇和格洛斯特郡海格洛夫村,二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从事推广有机农业、保护乡村风貌的实验。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就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对文本可以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在阅读教学中作适当的讲解供学生借鉴与参考,但是这些都不可以代替学生主体的阅读、代替学生对文本主体性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直面作品,用眼睛去触及,用心灵去抚摸,读出中心,读出问题,读出美感,读出自己,读出富有个性的见解与体会,从而完成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1 读出中心
整体感知课文,读出中心,方可更好地对其内容品味和欣赏。
大多数文章学生读1~2遍就能说出其中心,感知其大意。笔者曾听过《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执教者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完成“文本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学生读完课文就能回答。看来,老师从内容入手巧妙的“导”对学生读出文章中心来说很关键。
有些文章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也会影响学生对中心及作者情感的把握。如诗歌《山的那一边》,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探究所写事物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才能归纳出中心。笔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时间、事件、心理、方式)概括诗的两部分内容,揣摩“山”与“海”蕴含的意思,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诗句讨论,逐渐明白了——“山”“海”的含义。全诗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坚定地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对于极少数难读的作品,如鲁迅的《风筝》,其主旨含蓄而深邃。强烈的愧疚之情体现的不仅是兄弟间的真挚之情,还包含着“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剖析的精神。要在学生自由朗读、研讨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句子,然后对文章作综合评价和深层探究,效果会更明显。
2 读出问题
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文本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在阅读中要有问题意识,在阅读中要能对所读材料提出自己的问题,产生有利于进一步走进材料、获得体会的问题。而培养问题意识的目的,近言之,是为了学生今天语文的学习;远言之,是为了学生将来后续的发展。
如人教版七上朱自清先生的《春》,有的学生读到“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句话时产生了疑问。他们认为,句中的“卖弄”一词用得不好,因为“卖弄”有出风头,炫耀的意思。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它常常是贬义词。如他喜欢在人前卖弄自己。这种贬义和本句中“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对鸟儿的赞扬在感彩上不相一致。笔者引导学生细细的品读这一节,结合着文章所描写的情境,再来理解“卖弄”的含义。经过大家的品读讨论,最后明确:“卖弄”一词在这儿运用是恰当的。它写出了鸟儿的高兴与喜悦。在大好的春光中一展自己美妙的歌喉跟清风流水互相应和,唱出了春的和悦。
学生读书读出一个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远比他们回答出老师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更有意义。阅读时产生的问题顺理成章就成了学生走进文本的一个阶梯。
3 读出自己
学生阅读文本,他的心灵要是融进了文本,就会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当学生从文中读到自己熟悉的生活时,就自然地在内心受到震动,引起共鸣。一位学生读《背影》中父亲艰难地为儿子买橘子的场面时,不觉热泪盈眶,他动情地为我们讲起了他的父亲:“我家在农村,经济情况不太好,主要的收入就是靠父亲养鸭子。鸭棚搭建在村外的田地里,旁边盖两间小屋,父亲每天吃住在那儿。他为了让我有出息,省吃俭用让我来这所好的学校来学习。开学那天父亲送我,他扛着沉重的行李走在前面,我第一次发现父亲原本挺直的腰板有些弯曲,那是被生活的重担压的,看到这,我的心酸酸的。到学校,父亲把我安顿好,给我买瓶水,就要回去,说家里还要照顾鸭子。我拧开瓶盖,让他喝几口水,他说不渴,他一路上分明淌了许多汗怎么能不渴?难道他连一口水也舍不得喝吗?他叮嘱我几句就回去了,看到他匆忙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是《背影》这篇文章让我对父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情,既解决了课内问题,又在文本中进行了一次独特的心灵旅行。
4 读出美感
学生在用心灵触摸文本的同时,也往往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感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不少学生在读《散步》时,不仅为文中两处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叫好,更为文中慈母孝子之间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而感动不已。
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在第四段和第七段,请看学生在品读讨论后对这两段“美”点赏析——
生1:第四段描写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美不胜收。
生2:这一段让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让人陶醉其中。
生3:这一段写初春景物的美好,衬托了一家人散步的祥和、欢乐的情绪,我们似乎感受到一家祖孙三代在田间小路上悠悠散步的情景。
生4:第七段描写了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也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而后,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读这两段,给学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本文景物给人以美感,处处又体现着责任,洋溢着谦让、体贴、温和的浓浓亲情,学生含英咀华,细细品悟,在文本中读出了景物美、品德美、人情美,会收获无尽的人格美感。
学生在不断感受美的同时,会逐步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完成自我的超越。
5 读出个性
过去,老师大都设计好“圈套”,挖好“陷阱”等着学生去钻去跳,学生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就是错的,学生个性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今,提倡个性化阅读,提倡学生自己感悟和品味,然后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才有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先看看美国的一节阅读课,课文是《灰姑娘》。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哪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两个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过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发言)辛黛瑞拉的后妈也有可爱之处,如果我是她,也不会让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我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不是好人,但是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别人的孩子。
我们的学生无疑会对“后妈”的行为予以无情的谴责、彻底的否认,对人物常用好坏来评价,并贴上鲜明的标签,很难生成具有个性的思想和见解,这也是长期以来受老师“标准答案”的束缚造成的。
在上《羚羊木雕》时,笔者就放手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对文章的主旨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了自己,突出了特定,强化了个性。当时探究的结果有:
(1)少年朋友纯真无私的友谊是可贵的,父母要理解尊重他们的友谊。
(2)大人们重财轻义的思想不可取,作为父母要尊重儿女们的感情。
(3)少年朋友要学会尊重家长,做事要征求他们的意见。
(4)作为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