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8 16:2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科学精神的名言

篇1

1、我离顶点还差得很远,以前的作品总是被祖父指出没有‘品格’,所以每天每天,不断的在鸡蛋上练习,经过了二十年的磨练,每日的钻研,终于成功在东家举办了个展,这其中的辛苦,我自己最清楚。

2、科学是到处为家的,不过,在任何不播种的地方,是决不会得到丰收的。

3、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关于科学精神的名人名言。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职业院校;情感;挖掘;人格;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59-01

很多人用培根的名言道出了历史的魅力,即“学史使人睿智”,这种睿智不单是历史知识带给人们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教育充满着情感,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往往能以其特殊方式跃然纸上,触动每个人的心弦,使人若身临其境而感叹不已。无数至理名言,都说明了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历史教育具有很强的伦理性,含有丰富的道德智慧和道德情感。现结合当前历史教育的实际情况,初步挖掘历史教育中的德育因素。

一、从情感与精神教育中挖掘德育因素

纵观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无一不把教育的目标指向人的发展,指向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把发掘人身上的价值作为出发点。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梳理出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素材。中学历史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内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联系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英雄事迹和先进事迹,尽量地将他们的事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那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使历史课堂教学充分实现德育功能。如“”教学中,关于林则徐的,重点讲述林则徐禁烟的态度之坚决和的历史意义。把大量林则徐禁烟的言论和事迹展现给学生后,学生对林则徐的敬佩形露于色,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以中华文明史为主线学习中国古代史,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中国古代史而言,历史教材的编排对于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一条主线学习十分有利。以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为主线学习中国近代史,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学生能正确理解这句话含义,学习中国近代史后一切谜底都解开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面对着外国列强的入侵,面对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的斗争,在探索中前进。关于列强的入侵,在主题活动中,我让同学们构思如何用文字与图案既展现出侵华史实,又展现出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程度。同学们积极思考发言,个别同学干脆用彩图制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段心酸历史的“憎”。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明白了“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也明白了自己现在的任务,无形中树立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二、从培养健全的人格做合格的公民上挖掘德育因素

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现在一些中学生,存在怕吃苦、贪图享乐的心态,面对困难经受不起挫折。如何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呢?实际上,历史课的教育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寻找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调整,见缝插针,融入德育,效果较为明显。比如针对学生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在学习春秋争霸的吴越战争时,我把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听,又以重庆电视台知名栏目“生活麻辣烫”中的一个真实故事作对比,让这一部分学生真正感受到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遇到的困难。虽然一时纠正还不太可能,但从调查的结果看,存在这种问题的三分之一同学都表示已认识到问题并开始调整,可以说还是有一定成效的。针对那种文明礼仪意识薄弱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当天历史课上涉及有相关的名人名言和历史小故事,在教学中我就利用课前准备的内容去感化学生,尽可能让学生步入文明礼仪的正轨。当然,不是所有的课都有相关内容的,要合理取舍,不要刻意乱找联系,那样会适得其反。

三、从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挖掘德育因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怎样去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呢?实际上,要回归到学生如何自己亲自参与对科学的探索。对历史教学而言,更直接一点就是如何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社会生活综合实践课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两宋时期的经济时,一位学生对两宋期的陶瓷非常感兴趣。课后我与综合实践老师联系,开展以仿制手工制品为内容的学科合作实践,让学生们合作动手设计自己想象中的两宋时期可能存在的手工品。 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达,又在自己的实践中感受到了科技艺术的魅力,学生的动手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实为两全其美。

以上对历史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仅仅是日常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历史教育中如何融入德育因素,进而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邹总兰.深挖历史教材弘扬传统美德[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篇3

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尽管学界在年代学上暂时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有一点共识,即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农耕分不开。

从农耕活动中受到启示的古代先哲,总是把观察天象和研讨人事二者联系起来。《周易・贲卦・彖辞》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天文”和“人文”这二者的结合作了很好的说明。从社会人事即人文方面看,创立各种制度,使社会趋向文明、稳定,摆脱粗鄙和野蛮,这就是“化成天下”的本来含义。

为此,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们总是以西周礼、乐为代表的人文文化作为论证的材料。所谓礼、乐,既是西周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个时期社会制度的总称。礼即礼仪制度,主要用来区别嫡庶、尊卑、贵贱,使社会各种人能安于其位。乐即音乐。孔子整理古代文献,包含《乐经》。他认为《韶》《武》等雅乐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情操,懂得遵守礼制。可是《乐经》自秦以后即亡佚,内容不得详知。对于西周礼、乐人文文化,孔子是赞

美的。

在中国历史的演变中,所谓人文精神并不单指西周时的礼乐文化,而是泛指在社会制度方面,同时在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伟大创造;也指人们应当具有的与粗鄙、野蛮相对的美德。这种创造精神与文绣美德,成为“人文化成”的全部内容。很明显,这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

“刚柔相济”――理论思维力量

先秦时期的人文精神不是建立在对人格神崇拜的基础上。相反,它是从人格神的迷信中逐渐解脱出来的产物。代之而起的,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这表现于:哲人们从对自然的解剖入手,经过分析综合,舍弃其具体的相异点,向高度抽象化方面发展。科学的抽象距离具体的事物越远,便越能够揭示具体事物的某些本质。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科学抽象力越强,则说明它们的理论思维水平越高。先秦时期《老子》和《易传》所达到的哲学高度表明,中华民族一开始就以自己独特的理论思维作为人文精神的基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种抽象力并不是依靠对于古代典籍中某些命题的演绎,从《老子》书中可以看出,它认真地研究自然,从自然中抽象出带有普遍性法则意义的命题。其中关于世界本原的范畴――“道”的规定,以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40章)这一普遍法则的提出,在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道”的主要属性之一的“自然”之义,是怎样被老子认识并抽象化的呢?这是源于哲人对自然现象,其中包括春播、夏种、秋收、冬藏这样为而不恃、循环往复的农耕活动中得到的素材,并加以研究和提炼的结果。在《老子》书中循着从自然到人事的思维路径,加以推论,其例不胜枚举。当代学者朱谦之先生的《老子校释》中就有很好的说明。至于老子关于“道”的另一属性“柔弱”,也是从自然界中抽象得出的概念,再将它运用于社会人事,认为柔胜刚,只有柔弱才能战胜刚强,避免事物向坏的方面转化,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作为中国自然哲学的开创者,当之无愧。自然现象经过老子的抽象,凝结成为关于世界本原、运行法则、人事社会法则诸方面的辩证理论观点,构成比较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除此,还有另一面,从整个人类理论思维发展史来看,在它发展的早期,哲人们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有时会淹没人的主体性。这就是说,哲人们热心地从事于客观世界的研究,有时发现了法则的某些方面,有时只是洞察和猜测,他们往往忽视了发现者在研究实践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劳动。这种情况在西方哲学以及印度哲学中都有先例。老子对于人的主体意识的忽视,与其说是他的理论思维的偏颇,毋宁说是人类理论思维必经的曲折。

但是,这种状况并不能概括所有的理论体系。在《易传》中就没有这样的偏颇。《易传》是解说《易经》的著作,产生于战国末年,作者有待研究。其中《系辞》可以说是对于先秦时期理论思维作了认真的总结。《易传》对于事物的抽象基于两个基本范畴,即阴与阳。原初人们在农耕活动中将山的向阳面称为阳,背阴面称为阴。在演变过程中,其含义随之扩大,抽象化为两种自然物质力量,即阴气与阳气。对此,《易传》又进行了抽象,使它们具有更大的普遍性,认为任何事物都含有刚健属性,即阳;柔弱属性,即阴。它们之间的相反相成的关系,便导演出世界上纷纭复杂的画面。《易传》主张人们面对这样的世界,以刚强为主,柔弱为辅;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运筹帷幄,必操胜券。

《易传》真正体现了“抽象”的作用,是它提出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命题,将可以感知的属于事物具体现象范围的命名为“形而下”;将无形的从事物中抽象得出的法则称为“形而上”。《易传》对此虽然没有充分展开论证,但这一命题可能是先秦时期“人文化成”中关于法则与现象的最深刻的抽象。

可以看出,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论思维的发展联结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辩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人文精神中最为可贵

之处。

“厚德载物”――伦理道德规范

中国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家庭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它本身的和谐和稳定,乃是整个农业封建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成员相互关系的调节,不靠宗教,主要依靠道德规范。于是,从先秦时期起,包括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的道德思想体系便应运而生。

从西周时起,人们即重视关于人自身的探讨。《尚书・泰誓上》:“惟人万物之灵。”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了关于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道德等方面的系统学说,有的学者称此为“人学”。其理论基石乃是人禽之辨、文野之分以及文质统一思想。孟子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认为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讲道德教化。孔子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颜渊》),主张礼仪形式与人的思想感情的统一。在他看来.人自身有许多特点,为增加人的价值含量,使之成为君子,人们必须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己。

古代哲人认为,道德修养方面的学习,只有不畏艰险、具有刚毅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尤其重要的是,道德修养不单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家庭群体和天下国家。这就是说,道德修养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高尚理想,做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大丈夫”的品格,孟子作了明确的规定,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把人的价值提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逼真写照。后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任何力量都摧毁不了中国人的气节。

中华人文精神并不限于先秦时期,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其最基本的方面是不会改变的。

篇4

我在1992年最早提出了"东方体育大系统"的概念,近年来似乎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人接受并引用。我坚定地以为:东方体育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其宏大、成熟、显扬、独立,可以毫无愧色地与西方体育大系统相媲美。这两大系统,又分别以奥林匹克和东方武技为代表。而中国武术,则无疑又是东方武技的核心。由此看来,奥林匹克与东方武技的分庭抗礼,实际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武术与竞技运动的平分秋色、交相辉映。

中国武术与竞技运动,虽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互相借鉴、影响、渗透,但由各自同样宏大的规模,各自迥然有异的特征,特别是各自不同的本质或者说由其质的规定性决定,二者只能是各自独立存在。总体而言,谁要想完全取代谁,谁要想完全消化谁,说好听点,难上加难;说难听点,痴心妄想。

中国武术与竞技运动的不可融合,主要因于二者从属的各自文化母体以及文化基本精神的存在根本差异。

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二元对执,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特征之一。努力把自然即外部世界对立化、对象化,并加以追问、认知、把握,在古希腊人就已经开始了。这就是新儒家余英时先生所说:"运用理性以获得真理,是西方文化自古希腊以来的一贯精神。"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三百年前还直接产生了培根科学观,亦即培根的两大梦想:一是借助科学认识世界的真面目;二是用科学征服宇宙。"征服和宰制自然",是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的一大目标。科学技术、竞技运动,都是这种基本精神的外化形态。所以我们能看到,在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镌刻的标语是:"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现代奥运会的座右铭是:"更高,更快,更强";而竞技运动常用的口号是:"开掘人体潜能,冲击人体极限"。登山探险、洞穴探险、漂流探险、极地探险、沙漠探险等,更是直接亮出了"征服自然"的旗号。

中国文化则与之完全不同。自先秦以来,我们先人就有了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明确观念,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完整表达了中国文化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样态。程朱学派讲天理自存于人之心中,陆王学派讲吾心即是宇宙。这种本体论上的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文化总体上不存在人与自然的对执、认知、征服关系。中国武术理论的相当部分,便建筑在人与宇宙同构、有共同的变化规律,人可以效法自然变化这一认识之上。正如陈鑫所说:"拳名太极,实即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符合太极之理,也就符合自然之理。武术练功,往往选择天时地形季候方向;武术内练,往往讲究人与自然相通,可从万物摄取生命能量;象形拳术模仿飞禽走兽,寓意在于接近了这些自然生灵,就接近了自然精粹自然本质。武术理论的方方面面,总在强调顺乎自然师法自然。无怪乎总有人说:人与自然的冥合,是武术家终生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拳道的最高境界。

将这一精神再推扩到社会领域,就是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之上者也。"中国兵法的见解真是奇妙而深刻。武术也一样,武谚"武以观德"、"止戈为武",如果说在词汇意义上是强解曲解的话,那么这种强解曲解却正反映了东方伦理意蕴上的深刻意义。太极拳讲究引进落空,后发制人。一次一位朋友玩笑中说起,如果两个人都是练内家拳的,两个人都后发制人,谁都不先出手,那怎么引进落空呢?怎么打呢?擂台上团团转,裁判只好判消极。他认为这事很荒诞。其实,这位朋友没有弄懂,如果两人都不出手,很简单,那就不用打了,化干戈为玉帛。双方都后发制人的结果,那就是"和"。这位朋友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失之于他仍然在用西方竞技运动和对立冲突哲学的眼光来看待武术或太极拳。太极拳的宗旨决不是可以率先攻击人,当然太极拳严格说来也就绝对不是竞技运动。内家拳的后发制人并不荒唐,让后发制人的内家拳走上搏击的竞技场才是一大荒唐。

日本剑道有句名言:一旦剑士对人举起了他的剑,剑道也就不存在了。与之同理,太极拳一旦走上擂台竞技,主动攻击别人,那太极拳也就不存在了。日本合气道,有一点基本上同于太极拳,那就是完全没有主动攻击人的技法,也讲究借力打力,后发制人。合气道也没有办法变成一种竞技运动。东方武术不仅是武术,它的终极不是"术",而是含义深奥的"道"。

当然也声明一句,我绝不反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努力。因为奥运会已是世界民族大欢聚,竞技运动已是人类文明结晶。让武术进入奥运会,可以丰富奥运会内容,也可以使世界更了解武术。但同时我们又必须要有一个清醒认识,即:武术绝大部分内容,毕竟根本不可能用于竞技;武术总体而言,毕竟根本不是竞技运动。武术也要追随时代步伐,但要把武术整体改造为竞技运动,以后者完全消化代替前者,结果要么是武术消亡,要么是改革失败。历史早就证明了武术顽强的生命力,武术可能走入低潮,但武术不可能消亡,那结果别无选择,只能是改革失败。保存武术最好的方式,可能还是武术自己,可能只有武术自己。

篇5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目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成为整个教育教学界的共识,尤其是历史教育更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毫无疑问,人文精神的培养理应涵盖整个历史教育教学体系,把好的教育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兴趣。但是现行历史教育中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明显缺失。

(二)缺失现象

1-历史教科书缺失人文精神的内容

(1)泛谈社会结构,忽视人性结构。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主要是按照社会结构几大领域编写的,没有呈现这些历史人物的具体历史和反映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特别是理智属性。如讲屈原只知《离骚》名,不知《离骚》事;说司马迁只说写《史记》,不说其史德;讲商鞅变法,只讲变法措施,不提商鞅的改革勇气和无畏精神。这样的教科书留给学生的无非是几个孤立的人名而已,无非是一个个历史符号,不会在学生思想上、情感上引起共鸣,更不会使学生由此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2)倚重知识累积,忽视心灵呵护。历史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历史教科书应该是通过寻找先人留下的历史文化、历史遗存、历史现象、历史思想来启迪心智、感悟真理、把握现在、预测未来,也完全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的大智大勇、奇思妙想给学生以一种智慧、巧思与良知。然而,现行历史教科书在强调人对社会发展、人对社会适应、人对知识的依赖以及高度重视学生知识累积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的呵护。疏谈民族亲和,少有鲜活的史实,不谈人群类性,鲜讲社会协作。这样的教科书难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和衷共济的人世、领略到真实深刻的人生、体味到错综复杂的人际、感受到丰富多味的人情、体会到客观实存的人道。

2.高职院校教育缺失人文教育理念

(1)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理念的淡化。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尤其是近年来,为迎合市场的需要,很多院校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急功近利,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培育、完善人格的塑造被逐渐淡化。

(2)教师疏于教学内容和教育规律的研究。“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然而,现在高职院校承受着各项排名、评估等巨大压力,经常忙于拉项目、迎接评估检查等,领导关注教学的时问越来越少;而教师则在职称评审的压力下,忙着想办法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规定篇数的论文,甚至有些教师为此花钱买版面、托关系走后门。这样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也使教师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的研究。那么,人文教育的缺失就成为必然。

二、高职院校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历史教科书中应充实人文素养的内容

1.要增加有关人的发展的内容。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教科书中应该充分地展示关于人的发展的内容,要介绍人们追求自身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程,要把人的群体活动,包括把杰出人物的群体活动作为教科书叙述历史人物的重点,通过历史人物的群体活动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来再现历史过程,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具体、全面的评析。

2.要增加有关人的思想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容。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具有思想、能够思维的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须臾都离不开思想的支配和思维的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一部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历史,又是一部思想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历史。为此,教科书应该突出人的思想发展和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容,既要介绍传统的思维方式,又要介绍现代的思维方式;既要介绍中国历史上思维方式的变化过程,又要介绍世界历史上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为历史教学构建合理的思维前提和方法论前提,才能使学生在人类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批判、自我发展中求得对社会、对人类的深刻了解。

3.要增加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容。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人们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并有效地为社会服务,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以适应转变的根本保证。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人格教育。历史教育对中学生人格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历史教科书中必须增加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内容。

(二)历史教学过程应体现人文精神的实质

1.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历史上有许多反映浩然正气的事例,孟子的“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千古名言充分反映了先人的民族气节。今天,讲正气,既要讲历史传统中的浩然之正气,又要讲革传统中的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更要讲爱国主义的正气。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一个鲜明的主题,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新型人格。培养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新型人格既是“三个面向”的本质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在许多历史人物的身上闪烁着这种可贵的人格魅力,从瓦特的蒸汽机到爱迪生的电灯,每一项科学发明和技术进步无不是科学家敢于开拓、勇于进取的结果;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举措的实施,无不体现着政治家挑战传统、大胆创新的精神。今天,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人格,既要说明历史人物的创新成果,更要展示创新的过程;既要强调创新的作用,更要突出创新的精神,使学生从中体悟到创造的价值,感受到开拓的力量,树立不畏困难、敢于进取的时代精神。

(三)高职院校应重建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

1.高职院校应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当代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最新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人文学科教育、知识理论的传授与育人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最终使当代高职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

2.高职院校应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3.高职院校教师应加强历史课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历史课承载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历史教学中要注重人文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以人文的精神传递专业的知识,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要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把知识的传授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把知识的传授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结合起来,把知识的传授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结合起来。

篇6

孔子肯定地回答道;“是的。”(“然。”)

一千多年前,后魏的道武帝也曾问过博士李先:“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入神智?”

李先马上回答说:“莫若书籍。”

读书,不但是切实有效的求知之路,而且是积极有益的养生之道。古今中外许多长命高寿的读书人(包括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等)都用自己的实践和理论证明;开卷有益。这益,主要是益在人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先说读书有益生理健康,

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大脑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司令部。我国的中医历来十分重视大脑在生理上的作用。脑神的健康与否,关系到人的整个机体。如果脑神毛病百出,逐渐衰退,就有可能导致外在肢节运动的障碍和内在脏腑协调作用的紊乱,容易引起各种病患,健脑全神,是健康长寿的根本,而读书,则是保持人脑智能旺达,延缓大脑老化的有效途径。我国已愈古稀的作家孙犁说:“勤读书,不但可以丰富学识,而且能够使大脑保持清醒灵活。有的人年岁一大就不再读书,结果头脑很快就迟钝糊涂了。”他自己读书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令人叹服。

读书是一种脑力活动,每当人们在闭门锁户或夜深更静之时,双手捧着书,两眼盯着字,外无车马喧,内无人声嚣,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无竞无争”“以安以宁”(孙犁《书箴》),大脑便进入了“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的清雅宁静的境界。在这种虚极静笃、息心宁神的状态下,人脑的思维机能和精神意识“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庄子・刻意》),它促使人达到被历代养生家奉为延年益寿的圭臬――“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人在静中读书时,心情平和精神欢愉,体外不劳形于事,脑内无杂念之扰,中枢神经系统松弛,大脑皮层对皮层下中枢的调节协调和谐,身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互相平衡,各种机能的运动十分活跃,新陈代谢旺盛,内脏功能良好。这时,其体内精气就会内持而不耗散,从而使得外邪无可乘之机,病患无立脚之地。美国有位博士把读书等心智活动作为养生防疾、健身壮脑的秘诀,美誉为“精神上的跑步”。

再说读书有益心理健康,

篇7

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4、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5、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6、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7、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9、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2、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3、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14、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6、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1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8、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19、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20、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2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23、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24、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25、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2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7、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篇8

关键词:中学生 物理学史 教学

物理学史的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物理学史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的陶冶。因此,加强物理学史地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中学物理学史的教学呢?

一、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融合的实施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物理学史溶入课堂教学根本目的是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从知识、情感、态度三个维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三个方面物理学史内容都有其独到的作用。

在把物理学史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溶入物理学史的目的要明确,必须能够优化教学,应起到如下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阶梯;能够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进行物理思维方法的教育。

2、可接受原则

将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材与编排。物理学史的内容比较庞杂,并不适合直接用于中学教学,这罩不宜采用不加分析的“嫁接主义”,需要对物理学史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我们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原理、思想。内容必须要为目的服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否为学生理解,能否让学生能够接受,尽可能的把原理和思想讲述的浅显些。某些部分的内容可能难以用中学的科学语言精确的表述,这种情况下就要从中学生的接受水平出发对有关的物理学史内容进行精确的加工,从学生容易理解的角度进行讲解。

3、渗透性原则

物理学史溶入课堂教学的突出优点在于科学精神、物理方法方面的教育。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时要注意情感、方法教育的特殊性,情感、方法教育具有长期性,不可能通过几次讲解就达到教学目的,要坚持长期进行,只要条件允许就要适时溶入物理学史的内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物理学史内容的关联度,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安排物理学史内容在整个教学中的分量。如果该部分的教学目标比较强调情感、态度类目标;如果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可以引入物理学史内容,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从物理学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

从思维、方法学习的角度来讲也需要物理学史溶入课堂教学采用渗透式的方法。知识的学习得强调系统建构,方法本身缺乏系统性,因此方法教育不能采取按部就班的特点,更不能采用突击式的集中教学,应该强调渗透性。只要能够进行思想方法的教育的内容就适时的溶入物理学史的内容循序渐进的进行,在教学中以隐性操作为主显形操作为辅生动活泼的进行。

从物理学史的特点看它的教育价值最高的地方在于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思想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不能靠灌输需要的是渗透式的潜移默化从培养有积极的态度出发让学生自己进行积极的思维加工来实现。教师要对物理学史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加工使之与教学内容浑然一体。

物理学史的内容又具有历史的特点,在教学中涉及物理学史的内容要注意讲解的科学性严谨性,尤其某些事实方面的介绍要谨慎。

二、中学物理学史的教学策略

1、直接利用教科书上写入的现成物理学史料。

例如关于如何从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曲线的理论和实验导致了普朗克提出了量子概念,多数教科书上是按照历史线索编写的;波尔依据他的分立轨道,量子跃迁的假设而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这部分教材也多是按照历史线索编写的,教师在教授中只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历史细节,就会起到加强学生历史发展观点,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勇于进行科学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2、每当一个物理学家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时,教师都应当尊重地说出他的全名和工作时代,同时应补充有关这些人物的工作细节。不能让学生认为“欧姆”只是一个“定律”,“安培”只是一个“公式”,“科里奥利”只是一个“加速度”,甚至不少学生会把“毕奥—萨伐尔”看作是一个人。

3、有选择的让学生阅读一些原始文献。

教科书中介绍的物理学往往与时间发展过程中的物理学史很不相像的。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有错误的起点,多向的猜测,直观的实验和激烈的争论,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曲折过程。而教科书中的资料数据可能被纯化和省略了,以致失去了实际发现过程的真实面目。因此让学生接触一些重要的原始材料是很有价值的,原始文献中那些思考,论证,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不仅会消除课本知识的枯燥,而且会使学生体会到直接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和信心。

篇9

关键词 医学 人文素养 回归人文

中图分类号:R326 文献标识码:A

医学人文素养是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是提高医务工作者技能水平的前提保证,是当代医学生提高医德水平的重要的教育方式。正如“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拟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培养既有精湛技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已经成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 提高医学人文素养重在自觉、贵在行动、功在“诗”外、难在升华。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已刻不容缓,大力促进医学回归人文是当代医学发展的理性选择、必然选择。如何培育、提高医学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确没有办法开“万能处方”,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对如何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从认识和态度上开启敬畏医学人文殿堂之门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对此,要有高度的自觉。即把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动――是“我要提高”,而不是“要我提高”,更不是“给谁提高”。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不开启这样的思想认识“闸门”,人文素养就会处于“自生状态”。因为一个事物的重要程度,往往是由它所处的地位作用决定的。对一个事物的重视程度、自觉程度也往往是由认识和态度决定的,现在是到了对医学人文与人文素养给予高度重视的时候了。分析认为,卫生人员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素质的高低和人才竞争力的强弱;从团队的意义上来看,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队伍形象的好坏和战斗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从事医学事业的人来讲,人文素养也是关乎“定向、定性、定位”的问题。这一点已经被无数医学大师、大医用自己的人生礼赞和生命的强音做了生动的诠释。

医学先哲和白衣天使彰显的以爱心、双手、红十字为背景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一部鸿篇巨制,犹如巍巍珠峰须仰视方能见顶。毫不夸张地说,医学、包括医学人文博大精深,正因为如此,如何理解人文素养和任何提高人文素养绝不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医学人文的导师和先生不是别人,正是一代又一代医学前贤和今天苦战奋斗、拼搏奉献在医疗卫生战线上的“白衣天使”!提高人文素养绝不是简单抽象的定义、概念能够解决的问题,除了其他因素外,还需要依靠我们自己的感悟和发现。

二、从树立精神理念上矗起人生的座右铭

相对于专业技术来讲,人文素养犹如一个“软件系统、软件工程”。尽管从严格地意义上说,任何比喻都可能是蹩脚的,但我们还是要打个比方:如果说人文素养是人的无形资产,那么,它的核心价值部分就是人文精神;如果说人文素养是一座金字塔,它的核心层就是思想、理念、精神。如果我们从人格化的视角看一所大学、一个企业、一所医院的话,那么,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学校校训、医院精神就是它的灵魂。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常说常新的古老的哲学命题,从提高人文素养的角度,需要树立人文理念、需要煅铸人文精神,这是一种狭义的“精神”,犹如人生的座右铭,是立志、是信念、是“灵魂”。澳大利亚墨尔本博士山医院著名心脏病专家林延龄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一位画家朋友为我写过一首诗:‘冠动脉图天地线,余辉苦短悲情牵;仁心华佗降人世,誓把良心还民间。’所以无论我当医生还是培训医生,我都坚持把良心还给老百姓,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理念和目标。”可能有人会问:有没有人生的座右铭与提高人文素养、树立人文精神有关系吗?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既是提高人文素养、煅铸人文精神的一种方法,也是弘扬人文精神、展示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还是积淀人文素养、传承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和精神硕果。

值得注意防止的是,如果让座右铭停留在选择格言警句装点门面或标语口号上面,而不化做理想信念、行为准则、精神情操、人生信条――灵魂,那就是自欺欺人,就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成为笑柄。

三、从长期实践和具体行动中谱写人文素养的华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启了思想认识之门,有了科学的态度,有了正确的理念或座右铭,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人文素养、树立了人文精神。更重要的一环还在于实践锻炼、行为养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人文素养、彰显人文精神。

著名胸心血管外科专家、曾任医院院长、北京市卫生局局长的孙衍庆行医六十载。他的理念是:“做医生要凭良心做事,道德是第一位的,为病人着想,取得病人的信任是职业对你的要求。”关于如何对待病人的感激,他是这样说的:“其实治病救人本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并不值得夸耀,可对患者来说,确实是关乎性命的大事。治好了病,他们就对医生充满感激。当医生能为病人做多少就做多少,医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给予病人极大的勇气和力量,一点努力都可以挽救病人的一生。要正确对待病人的感激,真正的医生还要敢于为病人担风险。” 他至今仍坚持出门诊,指导疑难手术,被人称为“用一生践行做良医的承诺”。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无数先辈们为医学教育,为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树立榜样。“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必须搞好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重视医学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切实把医学人文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夯实医学人文基础。把发扬医学人文精神视为医学生的知识架构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将来医疗实践中发挥知识力量和智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在临床上彰显医学与医学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特点和品格。防止出现‘在校该学不学而到临床补’的现象”。

马克思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是否可以这样说:行动一生,实践一生,追求一生,奉献一生,演绎的是伟大生命的“人文纲领”。

四、从爱心和责任上锁定人文精神的坐标

对于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白衣天使来说,爱心和责任心是点亮职业精神和人生境界的两只火炬,是支撑人文素养“大厦”、树立人文精神“丰碑”的“两根金梁玉柱”。

医务工作者为救死扶伤奉献爱心与责任心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从抗非典一线到汶川救灾现场,从日日夜夜守护在医院、病房那忙碌而疲惫的身影,到玉树救灾前线,可敬的白衣天使就是这样在用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诚心、专心、细心、热心――“菩萨心”去呵护生命和健康!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世间好语书说尽”的世间和书中,唯独把“白衣”和“天使”组合在一起用来赞誉医护人员的原因吧!正如赵美娟教授所说:医学的故事,一开始就是从心灵关爱层面讲起的,一开始就是基于人与人情感交流的需要,一开始就被笼罩在宗教普世情怀的终极关怀里。而我们说医学是“人学”,就在于它的向善、向爱、向美。借用十九世纪英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的名言“人是思想的产物”,我们不妨说“医学是爱的产物。”医生这个行业与众不同,其职责是“处置”生命,医生可以全力挽救生命,也可以轻易毁掉生命,因此责任重大。对生命,我们应怀有敬畏之情、悲悯之心,它比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医生的行医行为。

提高医学人文素养,促进医学回归人文。既是医学本质的要求,又是时展的呼唤。 认真研究与实践医学生人文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去不断探索、总结、完善。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62

(作者:吴皓达,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冯丽华,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注释:

篇10

[论文摘要]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阐述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护理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对人的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充满着鲜明的人文色彩。当代的护理教育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但是伴随着护理工作人性化、人文化特征的日趋明显,护理人文教育也应该成为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只重视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视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等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要。如何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护理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问题,也是高等护理教育的光荣使命。本文试就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及培养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推进护a事业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1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或偶尔问津甚或无暇顾及。虽然很多院校都意识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业的重要性,并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部分护士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缺乏症”仍然清晰可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人文精神和德育是沃土和庄稼的关系,土壤不行是种不好庄稼的[2]。在繁重、单一的课业压力下,加之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部分护士生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家园迷失,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未来感到迷茫困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极其淡薄。

1.2 缺乏奉献精神,专业思想不牢

部分学生实用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只因护理专业就业市场相对宽松,便出于功利目的而选择了护理,却缺乏专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再者,认为护理工作属于技术含量低、重复、繁重、琐碎的体力劳动,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甚至被人瞧不起,因而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观念不牢固的学生大有人在。

1.3 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

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很好,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对于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单一。各方面能力比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心理承受、抗挫折能力等比较匮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难以担当跨世纪的重托。

2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古人云“医乃仁术”,自古就有医学、人文和谐统一的思想,而对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则是在本世纪中叶以来才开始为医学界所广泛关注。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应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 现代教育的双向需求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个羽翼,没有科学教育,人类将永远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全社会灭亡之中,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结合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物质文明极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高度重视承载着未来和希望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2.2 医学发展的时代需求

如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与此同时,护理模式也发展到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对21世纪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多的涵盖了人文理念、人文情感,这是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可以说,重视提高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势在必行。

2.3 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新形势下,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许多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术之外,还要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以及举止高雅的气质仪态等,这些就业素质的要求恰好和人文素质的内容相吻合,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培养护士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 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护理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心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护理职业不但要求会理解人、尊重人更要心甘情愿地为人服务,这种以关爱、尊重、奉献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本质,如果去除了人文精神这一信念,人文关怀这一行动,任何娴熟的技术、先进的设备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的程序[3]。作为护士生,提升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3 探索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伴随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日渐融合,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形成立体多维的人文素质教育结构,以适应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尤为重要。

3.1 更新教育思想理念

转变大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观念是实施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时代的发展对今天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以人为本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者、管理者高瞻远瞩,顺应时势变化,树立综合教育思想,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战略性地位,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把握住护士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化的护士生。

3.2 改革课程结构设置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的编排上都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为了提升护士生的人文素质,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资源的配制、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同时对护士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时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护生素质的要求,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观念;其次要整合人文师资力量,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的观念,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3.4 彰显校园文化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凸显校园文化功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首先,在校园的规划、绿化,校园的建筑设计,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上都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校园中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布置南丁格尔的名言等,能给护士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4]。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通过“生命关怀教育”“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等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舞台,更使学生的知识、人格、精神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再次,引导护士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在临床实践的亲历亲为中感知患者所需的人文关怀,从而认识到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农村、乡镇送医送药,访贫问苦,进行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奉献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3.5 发挥文学鉴赏功效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沉淀下来的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运用高雅优美的语言,传达着浓郁博大的情感,渗透着意蕴深刻的哲理,饱含着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愉悦和莫大的感染力量,对丰富护士生的人文知识,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成立各种文学社团,象诗社、戏剧社、小说协会等,或者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音乐、美术、书法和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吟唱、朗诵和创作展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接触经典文学作品,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鉴赏、创造作品,这个过程必然会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情绪、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能力等人文素养。

3.6 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评估是手段。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护理人文教育的有效措施。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护士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完善护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与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把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逐步完善护士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贾彩风,黄志红.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

[2]吕一军,赵降英.树立“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9(7):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