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

时间:2023-04-05 05:2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

篇1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诗的首句描写了竹叶和桃花,二者红绿相映,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次句的“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点出现在是早春时节。

篇2

1、雨下桃花的美,是多么的自然,桃花打开了花苞,花苞竟然闪出珍珠般的亮蕊。桃花留住了细雨,细雨流入桃花的枝上、叶上、花蕊里。微风吹拂,桃花羞红了小脸蛋儿,在空中一躲一闪地,好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小雨点落在“粉蝶”的“翅膀”上,粉蝶又成了一只只小船,装满了晶莹剔透的珍珠。

2、桃花虽没有牡丹的美艳动人,没有玫瑰的妩媚,没有腊梅的迎寒怒放,但它却能为人除去疲劳。假若你站在一片桃林旁,那请你闻一闻,仔细看一看,那桃花便像有魔力般,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看那稚气的笑容啊,仿佛回到了童年。

3、一阵微风吹过来,远远望去就像一位位粉衣少女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我跑到桃花树下仔细观察,看见有的桃花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似的,有的桃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美丽极了。

4、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浅紫的,在青翠欲滴的绿叶映衬下,更显得鲜艳娇美。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的尖尖,调皮的探出头。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多多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拍打着翅膀,偏偏起舞,叫人暇接,神迷意醉。作文

5、二月的时候,桃树开始结出一个一个的小苞,那是花蕾,随着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花蕾渐渐的长大,花瓣儿犹如小鸡破壳而出一样,从那小小的花蕾中蹦出来,渐渐形成花的雏形。再慢慢地,花瓣儿越来越大,颜色开始有了变化,有的是白色,有的粉红色。此时,已是春间三月了,山上已遍满桃花那玲珑的身躯,花香飘满山间。

6、粉得如蝶的水红色桃花更美了。远看,就像一个穿着薄如蝉翼的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在阳光下跳舞。一阵微风吹来,它们又像千万个小精灵似的,你笑我唱,热闹极了,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7、在静静的春天里,我站在门前的桃树下,享受春天给予我的一切,春风抚摸着桃花,桃花更美了,春雨滋润着桃花,桃花更娇嫩了。大自然给予了桃花如诗如画的韵味,桃花也回报了大自然,回报了人类。人们在桃花下,尽情地呼吸,品味醉人的风光。

8、桃花是争春的花朵。每到春天,桃花连叶子都没来得及长,花儿便从枝干里挤了出来,似乎生怕春天不热闹。瞧,它们一朵一朵地探着头,探着脑袋,似乎互相鼓励着:“春天需要我们,大家出来吧!不要怕冷,我们是勇敢的花朵!”于是,便一朵接一朵地次第开放,开成了万里春光的第一枝。诗人苏轼看见了,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流传千古了。

9、桃花,这春天里美的精灵,她来到世间,哪里是开花,简直是要命的一般,竟漂亮得这样端庄、美丽、娇艳,这样多姿多彩、活泼浪漫。她横枝优雅闲适,斜枝潇洒豪放,曲枝温柔婉约,直枝庄重威严,实是树树有不同、枝枝皆各异,花与树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富有生趣,其色彩之美、姿态之美、风韵之美,真叫人忍不住捶胸顿足、咬牙切齿地喜爱!古人说:“花以形势为第一,得其形式,自然生动活泼。”

10、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桃叶挨挨挤挤的,远远望去象一个个绿色的绒球。美丽的桃花象一张张粉红色的笑脸:有的象春天的守护伸:还有的象迎接春天的士兵。

11、今年的桃花比去年开得更艳更美。阳光给鲜艳的桃花披上了金装,在蓝天的衬托下,桃叶显得格外的绿,仿佛是仙女头上的翡翠。一朵朵美丽的桃花,从“翡翠”中间冒了出来,犹如一个个小娃娃,在绿叶中欢笑雀跃。那一朵朵、一簇簇、一串串的桃花开满枝头,好似那一串串诱人的冰糖葫芦,每一朵都开地那么红、那么艳;那一朵朵张开的花瓣露出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颤动,喷吐着春的芳香;而那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在阳光下显得更生动、活泼。刚打苞的,犹如一颗颗小红豆,可爱极了。在树上蹦啊跳啊的;快开放的,又似一朵朵红得欲滴的草莓,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可是没等你伸手,它仿佛迫不及待地展现出全部的美丽--它就要灿烂的开放了。

12、桃花是团结的花朵。看,桃花在枝头成串成串地开放,一朵挨着一朵,一朵紧靠着一朵。向上开着,向下开着,向左开着,向右开着,它们开成了一柱,它们开成了一树。远远望去,好像山上开满了粉红色的火炬。它们手拉着手,互相鼓励着:“我们要尽快地下树去,让果实结得大大的,甜甜的,香香香的,红艳艳的!”

13、看,在山的那头,在那青草丛旁,山被什么染成了粉的、白的?哦,那是一片桃林。瞧,白色的桃花洁白如玉,粉色的桃花如绽放灿烂笑脸的婴儿、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水不再低吟,山不再寂静,它们随着春风吹起动人的歌谣。鸟儿在舒展双翅,花儿开始争妍斗艳。那朵桃花在沉睡着,那朵桃花在与密封交谈,那朵桃花在与蝴蝶飞舞。世界变得如童话般迷人。

14、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略显枯黄的桃枝上已吐露出嫩绿的新叶,像一条条碧绿的短裙。桃花穿着短裙,在露珠前照“镜子”。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像熊熊燃烧的烈火。

15、桃花的颜色有很多种,粉红的,深红的和浅紫的,花儿再配上绿叶就更漂亮了。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展开了两三篇花瓣;有的花瓣都展开了。如果说这是一幅画,那么大自然是多么伟大的画家呀!作文

16、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特有的香味迎面拂来,让人神清气爽,舒服极了。随风拂过的,还有一些桃花的花瓣和一两朵开尽了的花儿。枝头上,朵朵花儿向对着我笑,我仔细看看身边的这朵开得特别大的桃花,只见中间有几条像蜗牛触角一样的花芯,上面满是花粉和花蜜,怪不得吸引那么多勤劳的小蜜蜂在花间忙碌着呢。

17、我们在桃花园里漫步,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这么多桃花,有的单独挂在枝头,有的三三两两紧挨着。花上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眼前的景色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啊!

18、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着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桃花,一阵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一只小蜜蜂飞来告诉我采蜜的收获,一只小蝴蝶飞来告诉我昨夜跳舞的乐曲……

篇3

李艺璇

也许大家都觉得“诗意”只是在离我们遥远的古代才流传广泛,是古时那些大才子才干的事,却离现在高科技的生活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现在的生活极其高速而繁琐,没有什么人会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还饶有趣味的作作诗,其实不然,生活中到处充满诗意。

早晨的阳光多么明媚而让人感觉到美好,倘若此时你正躺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岂会有这样的惬意心情?向阳光伸出手去,遮挡着挡不住的阳光,那耀眼的光芒钻进你的明目,呼吸着混合着被阳光普照的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此时诗意正悄悄靠近。想想是否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意境呢?美好的一天就在诗意中缓缓拉开帷幕。

是的,诗意无处不在,它当然也存在于点滴之间,哪怕是一只毫不起眼的鸭子也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名句来称赞,何况我们人类共同营造的生活呢?我们似乎很少怀着一颗诗意的心去欣赏和享受生活。反而认为生活一天天过,日复一日,枯燥无味!

试着去感受吧:当我们工作时会不会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呢?当我们品尝着美味佳肴时,又会不会想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呢?当夜幕垂下,华灯初上,我们与家人对着长空皓月许下自己的愿望,倾诉自己的思念时,那些精美绝伦的诗句是否又正浮现在眼前,是否会听见星星在喃睨,月亮在细语,疑惑何处飘来婉转动听的歌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篇4

一、运用古诗,体味辩证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引用李商隐的《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可以体味,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以体味,黄河水由西到东、由高到低奔流到海、一去无回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且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类似的古诗还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等。

二、运用古诗,探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就像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半》中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尽管获得认识可以有间接经验,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还有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苏轼还有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坡错在他不懂得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三、运用古诗,理解唯物辩证法

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可引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以春风催开万树梨花来喻写雪景,“梨花”与“春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苏轼的《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显然,琴声的产生既离不开琴本身又离不开妙指的拨弄。

教学“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时,可以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可以引用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河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首诗都说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此外,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都告诉我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世间万物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诗句在感伤中透出豁达,以形象包孕哲理。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要正确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讲“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时,可引用南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噪与静,鸣与幽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以“蝉噪”反衬“林静”,因“鸟鸣”更显“山幽”,动中写静,以静衬动,妙趣横生,诗意丰盈。也可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里,“松”“石”的静与“明月”“清泉”的动两两相应,相互衬托。失去了“松”“石”的静态美,人们就难以观察到“明月”“清泉”、“照”“流”的动态美,即所谓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在讲“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课时,可引用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们想以刀断水,没料水被阻隔导致满溢,可一旦放手水流会更湍急;想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的愁思,却不料醉酒后愁绪混乱越发忧愁。这就是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在。在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节时,可引用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山脚的桃花已凋谢了,但山上大林寺里的桃花却刚刚盛开,这是因为地势不同、气候差异所致。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脱离了山脚和山腰因地势不同而气温不同这一特殊性,我们就不能理解诗中的含义。

篇5

一、在诵读中品味诗词的音韵美

古典诗歌深受学生喜爱,主要是在于语言的音乐性 。语言本身是有音响、节奏、旋律的,是有抑扬顿挫的。刘勰说:“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

一是听读,感受诗的内容和旋律。教师可放录音或示范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感受。二是吟读,掌握诗的节奏。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是诵读,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十分重视吟诵对于学习诗词的作用。通过吟诵,才能让作者感情涌进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在学诗当中,既获得美感,又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记住一些诗词的节奏类型。四是析读,品味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或平淡,或欢快,或悲伤……五是背诵,采用多种形式竞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现欲望强烈,记忆力得到强化。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读、吟诵之功。严羽以禅喻诗,主张妙悟,就是从吟读入手,以为历代文学精华要“朝夕讽咏以为之本”,“皆须熟读”,“枕籍观之”,这样,“久之自然妙入”。

只有大胆大声地进行诵读,才能体味到那种特殊的音韵美,才能领略到作品蕴涵的精神和风采,感知诗词人高低起伏的情感脉动和灵魂深处的悸动、悲喜。学生诵读诗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索的过程、抒情的过程、静心的过程和审美的过程。静心潜心的诵读,诗词的清香味才会飘忽而至,扑面而来,怡人性情,沁人心脾。

因此,诵读成了打开文学大门的金钥匙,是踱步诗词殿堂的敲门砖,是语文课堂上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是教师时刻抓牢的一条教学生命主线。新课标尤其强调“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诗歌语言,又不同于科学语言严谨,它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这种感性的审美特征,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审美体验中,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的驾驭母语的能力。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如读《〈论语〉六则》,学生们俨然一位老先生,一个个摇头晃脑,语速有快有慢,语调有抑有扬,语音有短有长,大有孔子老先生在谆谆教诲之韵味。

融情于诗词的指导诵读,让学生感受到了难以言状的音韵美,领略到了词的丰富内涵,激活了学生浓厚的朗读欲望,到达了当堂背诵、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二、在诵读中欣赏诗词的形象美

我们知道诗歌贵在于形象,诗人通过形象可以超越语言文字的局限,表达单靠文字本身难以表达的特殊的、复杂的思想情感。这正是有些词句合在一起就是诗,而有些词句合在一起就不能成为诗的原因。形象的使用是很微妙的,它所表达的思想情绪往往是朦胧的、模糊的,我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所以我们只是死抠字词,就很难读懂一首诗。只有突破词句的表层,触摸那丰富的形象,不仅是个别形象,还有那由个别形象所构成的总体形象,才能走进那美妙的诗境当中去。

诗句“江山如画”、“春风又绿江南岸”、“竹外桃花三两枝”、“映日荷花别样红”所显示的是自然美;“小园香径独徘徊”、“相逢何必曾相识”所显示的则是社会美。 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杜甫;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我们语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隐含的形象,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对比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内涵的社会意义,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诗人的创作意图。

三、在诵读中构造诗词的意境美

诗词的最高艺术境界就在于创设出深邃丰富而意味悠远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古代诗词中,诗人常把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怀融注于具体的景物和生活画面中,从而创设出深邃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披文入情,诗歌的意境美和诗人的情感美便得以突现。

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机会去构造诗词的风景、情景和意境,让学生体悟诗词中不可言之情、不可述之理的意会言传。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诗词搭建的特质舞台,可以不附带任何条件地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独特的视角、灵性的智慧和生花的妙笔把诗词“诗中有画”“诗情画意”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如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句中的“阔”、“悬”、“生”、“入”均是关键字,只有分析好这几个字,全诗的意蕴才能把握住,诗的境界才能显现。这种鉴赏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次感受诗词意境美的过程,也是一次咀嚼消化吸收再释放的过程,更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默契相通的对话,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领域方面的再创活动。此时写就的文字,应是激情亢奋的文字;此时的文章也应是情辞并兼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