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资料范文

时间:2023-04-03 10:4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渊明的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陶渊明的资料

篇1

第二作者:罗煦(女,1986―),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学唐宋文学2009级研究生

摘要:对于陶渊明的生卒年,历来有很多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59岁说、63岁说、76岁说,本文旨在列举这些说法,作一定的评论,并对陶渊明生卒研究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陶渊明;享年;研究

陶渊明的卒年,在颜延之《陶征士诔》中有明确记载,为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向无异议,关于其享年,《陶征士诔》只说“春秋若干”,而无明确记载,与此相关,其生年也就成了问题。各种异说层出不穷,有59岁说,63岁说,76岁说。

一、59岁说

圣旦著《陶渊明考》一文,根据陶渊明作品,推出陶渊明享年59岁的结结论,1991年邓安生的《陶渊明年谱》出版,也从陶渊明终年59岁说。后来,龚斌《陶渊明集校笺》、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也采用邓氏59岁说。此说从圣旦的推论始就存在一些问题,后来邓安生对圣说加以考订和阐释,论《饮酒》第十九“是时向立年”是指陶渊明当时27岁,《饮酒》第十六“行行向不惑”是陶渊明37岁……这使圣说更加严谨。但是仍然有不少学者对此存在异议。

二、63岁说

沈约《宋书•陶潜传》说“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这可以说是63岁说最有力的证据,也是陶渊明生平最重要的资料之一。1949年以来,大陆多采此说,至今仍占主流地位,王瑶、逯钦立及各种教科书均采此说,其中逯钦立原采古直52岁说,后改从63岁说。这种说法“虽于辛丑《游斜川》诗、《癸卯怀古田舍及》及颜《诔》‘中身’之语尚待研讨,然大体固无矛盾处也。”[1]

许逸民校辑的《陶渊明年谱》云:“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得年63岁。”许逸民的《陶渊明年谱》乃是继30年代朱自清对陶潜综合研究后的又一大型综合研究年谱,搜集资料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影响较大。

钟书林《庞遵出任主簿与陶渊明享年之关系》认为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应写于义熙十四年,诗中有“结发念善事,六九年。”陶渊明写诗时54岁,再与义熙十四年相结合,则陶渊明当“生于兴宁三年(365)年,到元嘉四年(427)卒,享年63岁”。[2]

三、76岁说

此说源于南宋张演《吴谱辨证》云:“先生辛丑游斜川诗言,‘开岁倏五十’,若以诗为正,则先生生于壬子岁,自壬子到辛丑,为年五十,迄丁卯考终,是得年七十六。”袁行霈《陶渊明享年考辨》一文中,同意宋代张演的76岁说。

“宁可相信颜《诔》而怀疑沈《传》”“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出发,对其重要性加以区别,结合版本校勘,进行通盘的考察,所得出的最为圆满通达的结论就是陶渊明享年七十六岁,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

对邓氏之说,袁行霈说“邓氏的推断不仅缺乏版本依据,难以存在。而且序文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辛丑,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也不成文章了。”[3](P227)

此说先有魏正申撰文《陶渊明寿年63岁说辨证》驳于前,后又有李文初撰《关于陶渊明的享年问题》,李一方面肯定袁敢于挑战63岁说,一方面又对76岁说持怀疑态度。[4]

邓安生撰《陶渊明享年无76岁辨――与袁行霈先生商榷》与之存在异义,还有井玉贵《陶渊明享年76说不能成立的两点补证》极力反驳。还有徐声扬撰《评陶渊明享年五说》参与讨论,但徐未明确表态,只在文章最后说:“本文只从《游斜川》一诗所引出的对陶公享年的新说提出质疑;同时也对《游斜川》一诗作些探讨,以还其本来面目。”[5]另外,有论者公开表态:“76岁说似为偏颇之见”。

四、56岁说

民国年间,梁启超《陶渊明》一书云:“《游斜川》序之发端明记辛酉正月五日,诗之发端云:‘开岁倏五十’,故辛酉年先生之齿五十,丝毫无疑义之余地也。人所以多不察者,则心俗本辛酉皆作辛丑,而诗句之倏五十又或作五日。先生卒于丁卯,即以《宋传》言六十三岁之说推算,则辛丑亦仅三十七岁,与‘开岁倏五十’语不相容。……”梁根据陶渊明作品考证主张享年56,现有中国内地李文初《陶渊明论略》赞成梁启超的主张。台湾的李辰冬《陶渊明评论》、台湾方祖《陶潜笺注校正论评》、陈怡良《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中赞成梁说。

五、52岁说

古直沿用梁《谱》认为“陶渊明必无六十三岁”,又根据陶渊明作品考证在《陶靖节年谱》中说:“愚根据先生诗文,质定先生卒年五十有二,以乙丑推算他篇他岁,皆无不合,辛丑为乙丑之伪,无可疑矣。……”古直的五十二岁说,认为:“《祭从弟敬远文》云:‘相及龆龀,并罹偏咎。’陶公与敬远年龄之差数,即于‘相及龆龀’一句定之。《说文》:‘男八岁而龀。’‘及龀’则尚未龀,止七岁耳。龆,童子发也。证以《祭程氏妹文》,则陶公‘罹偏咎’时止十二。详此,陶公与敬远年龄之差仅五岁。敬远卒于辛亥,‘年甫过立’,始过而立,则为三十一岁。辛亥之年,敬远三十一岁,陶公长敬过五岁,则为三十六岁矣。由辛亥上溯生年,为太元丙子。下推卒年丁卯,得五十二岁……”[6]

结语:

“自1923年梁启超对陶渊明享年63岁说攻难,至1997年魏正申为63岁说再作辨正,已达七十五个年头,如果对《陶集》中“从老得终”之语引起了足够的注意,何必耗费诸多学者的精力呢?所以,近一个世纪对陶渊明享年争辩的得失,确实又将治学态度这个本来说不够的话题,再次向陶坛学人沉重而有力地提了出来,值得我们仔细思索。”[7]我比较赞成这一说法,正如朱自清先生说“只可姑存然疑而已”[8]这个问题没有必要耗费过多精力,这也并不涉及对待学术的态度是否严谨的问题。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4)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J].清华学报,1934(09)

[2] 钟书林.庞遵出任主簿与陶渊明享年之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3]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 李文初.关于陶渊明的享年问题[J].文学遗产,1998(02)

[5] 徐声扬.评陶渊明享年五说[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篇2

稍往前点说,季羡林当过了古稀,年届耄耋之时,曾有好多人问他: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季羡林的答复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脑勤我认为尤其重要。如果非要让我讲出一个秘诀不行的话,那么我的秘诀就是: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脑筋要永远不停地思考问题。”(《阅世新语》39页《老年谈老》)季羡林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人过了八十,仍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勤勤恳恳为后代著书立说,从来没让自己的大脑懒惰过。

2000年12月20日,季羡林在《九十述怀》中说“在学术研究上,我的冲刺起点是在八十岁以后。”在从八十岁到九十岁这十年内,季羡林撰写了他一生中最长的一部著作《糖史》(长达八十万字)。在撰写《糖史》过程中,他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两年时间里,风雨无阻,寒暑无碍。《糖史》的写作完成以后,他又把阵地从大图书馆移到家里,运筹于斗室之中,决战于几张桌子之上,研究的对象变成了吐火罗文A方言的《弥勒会见记剧本》。这也不是一颗容易咬的核桃,非用上全力不行。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料,而且又多是国外的资料。为了收集资料,他不时地向海外求援,勤动脑,花心思,自不必说了。他如此又熬了一年多,《弥勒会见记剧本》英译本终于在德国出版了。

两部著作完成了以后,季羡林已是望九之年了。在耄耋至望九之年,能完成这样长篇巨著的人,古今中外只有极少数,季羡林置身其中,岂不大可喜哉!

篇3

一、钻研教材,挖掘文本资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五单元第三篇文言文,此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文。在初一初二以及前两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译文已不是困难的,难的是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更好地解读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层次地阅读。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感受和认识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正确评价世外桃源,认识陶渊明的济世情怀。”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我利用《资源学案》(学生配备的导学案资料)本课阅读题――结合《饮酒》、《归园田居》体会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作为预习题切入对本课的学习。课堂检测利用《练习册》(学生配备的练习作业册)本课《桃花源诗》的阅读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检测。另外,通过钻研教材,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环境美” 、“生活乐” 、“故事奇”,引导学生抓住“美” 、“乐” 、“奇”三个字探究课文。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配套读本、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面对这些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深刻的内容,才能使教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 、开发网络资源,激感。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学《桃花源记》时,我从网上找出本课的动画朗读,这就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形成一种冲击和感染,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课前的预习作业,我让学生上网查找陶渊明的简介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便课堂学习时更深刻地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寄希望于“世外桃源”的思想内容。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顾及作者本人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课后我让学生上网查阅“百家讲坛”2011年第30期张大千教授的“但恨饮酒不得足”,了解陶渊明的无奈、落寞、超凡脱俗与回归自然。这样真正达到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生境界:陶渊明让我们在纷纭杂乱的社会人生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

网络给语文课提供了教学信息的渠道,使信息的获得更为快捷,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当然这里的用多媒体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舍本求末,使课堂教学的拓展偏离了教学的核心。

三、挖掘教材的“话题引发”价值。

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之作,都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解读化语,借助这些解读化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设计了“时空连线,走进桃花源,了解桃花源”的模拟现场采风活动,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且能体现学习目标的关于桃花源的话题对其他同学采访。这样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学生提的有些问题还很有价值:你们为什么要来到桃花源?你们这里的生活怎样?打算一直隐居下去吗?

本课的作业我让学生给桃花源里的人写一封信,可以谈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可以给桃花源人讲一讲世外的故事,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建议。这样将课堂的讨论延伸下去。

在认识陶渊明的“桃园情结”后,我做了这样的拓展:“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桃园情结。陶渊明增加了无数人的梦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将课堂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四、比较阅读,适度拓展。

教材中有相同元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本材料,这种资源对文本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推动学生思考。教学中我设计了“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桃源胜境”时,我引导学生回想初一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一文,得出这是不满现实,借助想象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课堂检测环节将本课与《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勾连多篇,巧妙整合。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文本所潜藏的资源点,捕捉篇与篇的交叉点,把握教材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语文知识的支撑力更强、容量更大、形成更为灵活丰富的教学过程。

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注重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补充、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这样的尝试会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课内所学。但这样的开发与拓展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挤去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否则会使语文课程改革的石晓星大打折扣。

篇4

才华横溢的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生有五子,原希望把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华出众的人才,但却事与愿违。由于陶渊明嗜酒如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影响了后代的健康,因此五个儿子的智力都十分低下,晚年的陶渊明察觉到这可能与他嗜酒如命有关,于是写下了“后代之鲁钝,盖缘于杯中物所贻害”的悔恨之语,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实在令人惋惜和哀叹!

胎儿在母体中并不是养生行为的主动发出者,而是被动接受者,这时养生的行为由胎儿的父母主导,由整个社会辅助。而开始于受孕之前,则属于“优生”的第一步。据有关资料报道,国外一批科学家研究了九千多个子女,结果证实:父母长寿的,子女多长寿。因为遗传因素而有先天性心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人,平均寿命很少超过40岁。这就很明显地看出了优生的重要性。

养生不仅贯穿于出生后,还应贯穿于出生前。那么,尚在母体中的胎儿应当怎样进行孕养呢?

树立正确的择偶观。优生是夫妻双方的事情,因此,配偶的选择要慎重。夫妻双方结合,不能仅仅从感情出发,应该是理智地综合考量之后作出的慎重决定。从优生角度出发,要考虑配偶是否与自己有血缘关系,配偶身体健康状况、有无重大尤其是遗传性疾病,甚至还需考察配偶亲戚的健康状况,以避免后代出现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

受孕前夫妻双方身体要健壮。人体生殖细胞的质量,与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故此,受孕前,夫妻双方要尽量提高身体素质,受孕前三个月,就要戒除各种不良嗜好,保持心情愉悦,规律生活,还要注意慎避邪气,尽量不要生病,减少接触药物的机会。

做好孕前检查,学习优生知识。做好孕前各种检查,能及时了解自己及配偶的身体健康状况,便于早期发现问题,也有利于夫妻双方制定育儿计划。因此,孕前的各种检查一定不能马虎,绝对不能以自我感觉良好作为身体健康的标准。受孕前还要多学习了解优生知识,例如优生禁忌、保养技巧、受孕注意事宜等。

篇5

重阳节赏菊来历我国是的故乡,自古培种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又称节,而又称九花。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据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开放。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节”。

重阳节赏菊历史记载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山。而茶肆尤盛。”

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重阳节赏菊故事很早以前,有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这株白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篇6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学科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难度极大。然而,在教授这门课时,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模式基本还是因袭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唱着“独角戏”,从文学史到作品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久而生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下,涵盖了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国学复兴热再次兴起,对文学遗产中思想底蕴的发掘和继承使学生有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古代文学情结”,调动其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动力,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我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几年间,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但作为一种人格,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孟子主张“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王维的山水诗,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 学的现代改编问题,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让学生去寻找原文,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长此以往,教学难免单调,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着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0,(2).

篇7

一、巧“设”话题,开启文本窗口

阅读教学中进行的有效生本对话,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的主导是阅读教学中生本有效对话的保证。教师选择文章中有价值、易于开展对话的主题,或激发学生的兴趣,或激活学生的思维。话题的设计要做到:

涵盖性。话题应少而精,由一、两点散发出去涵盖全篇;注意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及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创造性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孔乙己》一文,从“孔乙己之死”入题,溯本求源,认识孔乙己自身的悲剧、社会制度的悲剧和人的悲剧,牵一发动全身。

跳跃性。话题既要紧扣课文内容,但答案又决非现成,学生要经过多层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得出答案;也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在思考和对话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如学习《荒岛余生》,可设置这样的话题:梳理鲁滨孙在荒岛的心理历程,并从中探究鲁滨孙精神,评价鲁滨孙精神在现实生活的意义。

多元性。阅读是多解的,由于受人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世界观、人生观、个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各不一样,话题的设置应引发学生多角度的解读文本,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审美情趣和精神享受。如学习《风筝》,围绕“透过风筝看鲁迅”的话题,体察鲁迅的自省精神、手足情深和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的深沉感慨,还可以领悟到游戏的意义等等。

生活性。话题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去解读、感悟、欣赏、评论文本,率性写作。同时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文化,紧扣学生的脉搏,紧扣时代的脉搏,让对话的话题起到矫正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作用。

二、厚“铺”台阶,丰盈学生人文积淀

学生的阅读经验有限,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思维也还不太全面。作为教师拥有丰富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丰厚,我们应高屋建瓴的阅读、应用文本并创设条件:如加入假设性的生活经历,游戏,或查阅相关的资料,阅读类似的作品,为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叶澜教授:“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成为生命的涌动。”初中新课程入选的系列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汇集了古今中外的文人大家的精髓。初中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都是有限的,他们与文本之间往有一定的距离,不能马上进入文本。作为教师,我们应以成人的阅读眼光和阅读体验去洞察文本,并有意识的推荐相关作品,让学生在进入文本之前进行前奏性的阅读。丰盈内在的文章底蕴,为学生走进文本与之有效对话作好铺垫。

三、精“链”材料,升华文本内蕴

解读文本,是需要精链课外材料的,一方面解读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而与其它文本进行比较,解读才会深入,然而,课外材料繁众多,教师有时望而兴叹,更何况是学生呢?所以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的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教师有必要对链接的材料做精心的选择和指导。

精链材料,可以大大的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摈弃满堂灌和支解课文的无效对话。如学习冰心的《纸船》后,链接冰心的《小桔灯》、《再寄小读者》及《繁星》、《春水》中的几首诗歌,就会对冰心及其作品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她作品中“爱”的主题和她淡雅隽永的语言。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将该文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记》进行链接,对陶渊明的思想作深入的探讨,并将陶渊明与周敦颐、孔子等历史名人进行链接,进行探究性研究。教师有意的精链材料,触动文本内蕴,学生的思想认识,写作水平均得到提高,可见教师适度的拓展些相关材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善“补”空白,激活文本想象空间

篇8

今年重阳节时间20xx年的重阳节在10月28日,星期六

重阳之意源于《易经》,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今天的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向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的诗词佳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或许就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例子。

各地重阳节习俗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除了这些习俗外,中国各地还有很多饶有兴趣的风俗。

1、陕北在重阳节白天是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麦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灯火,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人们都会摘几把野,回家插在女儿头上,以之辟邪。

2、在山东北部,人们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3、在浙江,绍兴人在重阳节这一天互相拜访。桐庐人备猪羊以祭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包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4、在江苏,南京人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常州人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人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5、在河北香河,重阳节这天,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相互送礼,称为“追节”。有的地方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有的地方境内无山,民众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6、在湖北,重阳节这天要酿酒,传说此日所酿之酒最为清冽,且久藏不坏。

其实这些趣味盎然的重阳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也给我国的民间节日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

九月九日重阳节习俗九月九日习俗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九月九日习俗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九月九日习俗3:赏菊并饮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据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篇9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1)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2)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3)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4)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图片(5)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内容:经典古诗名句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8)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的资料:五言律诗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有关于古诗的手抄报模板图片

2.有关古诗手抄报的模板图片

3.各种诗词的手抄报图片

篇10

已有对《红楼梦》中诗歌的英译研究主要集中于各译本的对比研究,或从目的论、操控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等角度探讨各译家在整体上的得失。对于12首诗中的文化因素,有研究者提出不同见解,但尚无人从异化的角度看其中文化因素在英译中的传达。本文试图弥补此不足,探索汉诗英译中遵循异化翻译方法的得与失,并就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诗中的文化因素,如东篱、黄花、陶渊明、三径等,具有指示性作用,即使诗中不直接出现“菊”,它们可以暗示或直接说明“菊”的存在。这些文化词汇和历史典故的翻译在诗歌文化内涵的传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杨宪益先生几乎完全遵循了异化翻译原则,旨在保留中国文化因素,抵抗西方文化侵略,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化内涵的流失,尚有改进余地。下文将以东篱、黄花、陶渊明等姓名及三径的翻译为例,分析杨译的得失,以此总结这类文化因素的翻译对策。

一、东篱

自从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与东篱便成了知己,中国的菊在文人士大夫的眼里诗中必植于篱畔――比如黛玉的《问菊》,全篇无一“菊”字,仅首联“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中的“东篱”开篇预知读者,诗人是和“菊”在一起的;再如《菊梦》中的“篱畔秋酣一觉清”也让人联想起篱畔星星点点、浓淡相与的秋菊。

在12首诗中,“东篱”出现两次,译作“eastern fence”或“east fence”;“篱畔”三次,皆作“by the fence”;其次“绕篱”译为“skirting by the fence”,“篱栽”是“planting by the fence”,皆是简单的直译。在英语中,“fence”并无特殊含义,它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释义为:

A structure made of wood or wire supported with posts that is put between two areas of land as a BOUNDARY, or around a garden/yard, field, etc. to keep animals in, or to keep people and animals out.(2004:635)

可见“fence”在英语中为单纯实用的篱笆,用以圈养动物或起屏障作用。虽然西方也常有在篱笆旁种花的习惯,但不一定是,更没有“东篱”和“西篱”的说法,读者不会因之联系到“chrysanthemum”,但译者并未解释或注释。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篱”到“fence”,其中有严重的文化内涵的流失。为了文化内涵的更好传达,译者可以将“篱”和“东篱”专有名词化,统一翻译成“Eastern Fence”,最好再加上简单的注释,说明东篱与菊的关系。

二、黄花

“《礼记・月令》载:‘季秋之月,鞠有黄花。’这是把野的花期与深秋季节联系起来的物候学上最早的记载,是最初的文化内涵。(张荣东 2008)”据张荣东考证,“早期的是野生的,颜色只有黄、白两种”,且中华民族素以黄色为正色,从魏晋时候开始,的黄色得到赞美。钟会《赋》称有五美,其中一美为颜色,其诗云:“纯黄不杂,后土色也。”其后,“黄花”在诗歌文章中运用广泛: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徐渭《画菊》诗之一写:“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还有《采桑子》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作为在诗歌中固定称呼的“黄花”在12首诗中出现过两次。宝钗《忆菊》中“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中的“黄花”译为“the yellow flowers”,宝玉《访菊》中“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中的“黄花”英译稍有变化,译为“the yellow bloom”。在英语中,它们仅指普通的黄色花朵,“yellow flowers”还有黄玫瑰的意思,而黄玫瑰一般代表纯洁的友谊和美好的祝福,在爱情中则代表失恋和消逝的爱。这两种译法固然忠实,但都没有体现“黄花”在中国文学中的源远流长以及黄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若将“黄花”译成“Yellow Chrysanthemum”,使之专有名词化更能准确传达“黄花”的文化内涵。

三、陶渊明等姓名

“渊明”无疑是诗中出现很多的典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因任过彭泽县令,又被称为陶彭泽或陶令,他死后谥号靖节,跟菊颇有一段渊源,不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且菊在他的笔下是“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秋菊有佳色,襄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后世诗人因为意义表达的需要或诗歌韵律的要求采用他的不同的名字。在西方文化中,名字有“first”,“middle”和“family”之别,还有“transferred, substitute, nonce names”(Dunkling 1990:5)等在文学作品中的称谓,此外,关于英语中名字的讲究在Dunkling的著作(A Dictionary of Epithets and Terms of Address)中有详述,从中可见中西方称谓语的巨大差异。

渊明在12首诗中出现过三次,译者亦根据译文中韵律的要求和意义表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译法。黛玉《菊梦》中“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的“陶令”译作“old friend TaoYuanming”,而其《咏菊》的尾联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中陶令则译成“TaoYuanming of old”。译者在此都忽略了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这一历史,在不损害原诗意境和内涵的基础上将“陶令”译为众人熟知的“TaoYuanming”,以便译文读者理解,这是明智的。而“expressions beginning with ‘old’”(Dunkling,1990:9)都在Dunkling所谓“Endearments and terms of friendship”(1990:9)之列,可见译者用“old”一词以显示渊明的德高望重,以弥补“TaoYuanming”传达“陶令”内涵之不足。第三次提到“渊明”是在探春《簪菊》中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这时候,彭泽先生直译成“Pengtse”,且在此联中,“长安公子”也简单地直译为“Lord of Changan”,而长安公子实指杜牧,因他在《九日齐山登高》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从此以“花癖”传世。这些都是杨宪益先生没有传达而且也确实难以传达的文化内涵。

在不损害原诗意境和意义的基础上,在诗歌中出现的同一历史名人的不同称谓最好是其最为人熟知的称呼的音译,以便不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读者理解或查阅相关资料。如“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中,长安公子可以译为“Poet Dumu”,彭泽先生还是译为“Tao Yuanming”为好。

四、三径

晋朝赵岐在《三辅决录・逃名》记道:“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三径”本义指三条小路,后引申为归隐者的家园。“三径”更因陶渊明在《归去来兮》中写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而广泛出现在后世诗词中,“三径”在中华文化和文学中其实已像专有名词。

“三径”在12首诗中出现过三次。湘云《供菊》中“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中“三径”是“the garden path”;又在《菊影》中写道:“秋光叠叠复重重,潜渡偷移三径中。”这次,“三径”译成“the mountain path”。探春则在《簪菊》中写“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以表现了其不畏时俗、高雅脱俗的精神气,这时,“三径”简单地译成“the path”。译文每次都有小小的差异,但不变的是“path”,显示了杨宪益先生对原有意象的坚持。三径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三条小路,不如将“三径”统一译为“the Three Paths”,这样不仅更忠实原有意象,而且明确了“三径”在中国文学和历史上的地位。

五、结语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大家,他们在中文诗歌英译翻译方面的实践成果可谓空前绝后。如《红楼梦》中12首诗这样“被译入语主流文化价值观所排除在外的外国文本”,(Venuti,引自:马,2006)杨宪益先生遵循他一贯“忠实原文”的原则,在其中的文化词汇和历史典故的处理中大多采取直译的方法,未作解释或注释,其译本挑战英语国家霸权,努力将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至西方世界,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化内涵的充分准确传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没有充分满足对中国文化较陌生的读者的深度文化需求。若在英译时将重要的文化词汇和历史典故专有名词化、名字的翻译寻常化,不仅显示了它们在中华文学和文化中的历史地位,而且将更好地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 Tsao Hsueh-chin,Kao Ngo.A Dream of Red Mansions[M].Yang Hsien-yi,Gladys Yang.Pek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8.

[3]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4]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5] 张玉兰.杨译本《红楼梦》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初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4(1):35-37.

[6]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7] 张荣东.中国古代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8] Dunkling,Leslie.A Dictionary of Epithets and Terms of Addres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