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母亲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4-05 04:1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歌颂母亲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歌颂母亲的诗词

篇1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母亲,是世界最伟大的称呼;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情感。从小我们就在母爱的滋润下无忧的长大。受伤时,母亲是我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倾诉和依靠的对象。传承华厦美德——孝,演绎华厦灵魂——爱,撰写国华美德——传华厦之文明,弘扬社区文化。通过系列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关注亲情,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社区居民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在全社区范围内,举行“光荣母亲”评选活动,并在母亲节当日开展歌颂母亲诗词朗诵等文艺汇演。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母子、母女之间的和谐交流,展示当代新农村积极向上精神风貌。

三、活动时间:5月8日上午9:00

四、面向对象:社区全体居民

五、活动宣传:在社区公示宣传栏上张贴有关母亲节的由来及历年来各国各地庆祝母亲节活动剪影。

六、活动组织机构:檀木社区居委会

七、活动计划:

方案一:在母亲节当周(即5月的第二周),社区远程教育多媒体滚动播放关于讲述母爱的励志电影,社区妇代会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观看。

方案二:由各个居民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长为负责人,分别在各小组中评选出5-10名“光荣母亲”。评选方式为推荐和无记名投票。

方案三:母亲节当日(即5月8日)上午9:00,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主题为“感恩母亲节:妈妈您辛苦了!”庆祝活动。活动中,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公布“光荣母亲”评选结果,并颁发奖状,其中两名获奖母亲发表获奖感言,与其他母亲、子女交流心得体会。另外,通过自由报名和推荐两种方式,选取3-5名中小学生,自选题目,朗诵有关歌颂母亲的诗词或演唱歌曲。

八、活动倡议:

1、继续搞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妇女的思想道德建设。

篇2

《繁星》、《春水》是冰心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而写就的自由体小诗集。是诗人“随时随地地感想和回忆”,是“零碎的思想”的汇集,亦是冰心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所产生的“爱”的哲学。倘若把《繁星》、《春水》以物质视之的话,它们同样有其构成的元素。这些元素就是母爱、童心、自然和人生。因此,可以说《繁星》、《春水》是冰心对母爱、童心、自然和人生,或赞美,或探索的思想结晶。母爱是人类文学史上永恒不变的话题。中国古代赞美它的诗词曲赋不乏少数,如《游子吟》,即使在外国,亦有像高尔基的《母亲》这样的长篇着作。曾经在《繁星》中读到这句“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醉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时,感动得泪光萦目,久久未能释怀。但也不止《繁星》、《春水》中的诗。即便是《往事(一)》中的最后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这句,也曾经使我动容过,动心过,动情过,当然《繁星》、《春水》中还有许许多多赞美母爱的句子,但无一不是真情的流露。冰心笔下的母亲是其中成长的倚靠,是避风港,是挡雨的屋檐。然而,何止是诗人了。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母爱的浸润中成长的,诗人对母爱的赞美,读来不能不使我心有同感,而深深醉心之了。

冰心说:“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可见写童心,亦是《繁星》、《春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世上每个人曾经都有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童年时光,而如今历经世事,伤痕累累的我们回首过去时,是一种多么的渴望。这一切或许也只有在梦中我们回首童年的快乐时,方能微笑地表示满足了。如诗中写的那样“童年呵!是母爱是人类文学史上永恒不变的话题。中国古代赞美它的诗词曲赋不乏少数,如《游子吟》,即使在外国,亦有像高尔基的《母亲》这样的长篇着作。曾经在《繁星》中读到这句“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醉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时,感动得泪光萦目,久久未能释怀。但也不止《繁星》、《春水》中的诗。即便是《往事(一)》中的最后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这句,也曾经使我动容过,动心过,动情过,当然《繁星》、《春水》中还有许许多多赞美母爱的句子,但无一不是真情的流露。冰心笔下的母亲是其中成长的倚靠,是避风港,是挡雨的屋檐。然而,何止是诗人了。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母爱的浸润中成长的,诗人对母爱的赞美,读来不能不使我心有同感,而深深醉心之了。

冰心说:“可爱的,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可见写童心,亦是《繁星》、《春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世上每个人曾经都有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童年时光,而如今历经世事,伤痕累累的我们回首过去时,是一种多么的渴望。这一切或许也只有在梦中我们回首童年的快乐时,方能微笑地表示满足了。如诗中写的那样“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一切不仅证明了冰心对童心的爱,也证明了我们读之深染者的童心未泯。

凡是诗人,对自然都有一片赤诚的热爱深情。《繁星》、《春水》的取名就证明了冰心也难例外。冰心描写“微光里闪烁的繁星”,描写“一春潺潺的细流”,描写太空,浪花,晚潮,树影,莲花,流星等等,无不诱发着温柔的情思,但冰心最最深爱的还是大海,或许正因为大海是冰心童年耳鬓厮磨的玩伴,海伴随着她的一生。自然的流韵是冰心所歌颂和深深地醉爱的,她是用满腹的诗情来描绘自然的,赞美自然的。当我们目及这些诗时,必然像穿越高山大海那样,为其所深深感染而陶醉其中。

在简约的小诗,再庸俗的意象都蕴韵着人生哲理,这正是冰心对人生的探索。也正是那么一些短短的诗行,暗含着朴素而深邃的道理,让我们读之回味无穷。这些诗正像是冰心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淳淳教诲着我们,然而读之不甚难解,这大概就是这些小诗的另一妙处了。

篇3

《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每首小诗的文字真挚自然,大多都是歌颂神秘宁静的大自然,博大无私的母爱和纯洁稚真的童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一在灵魂的深处,有一种快乐在冥冥中跳跃。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在一次次静谧中的夜里滋润涸的新。感动,洗涤着我雀跃的灵魂,我安静的聆听。哦。我听到了童年银铃般的欢笑与父母慈爱的教诲。于是,我悄悄的将其谱写成童年与母爱的五线谱。在繁星闪烁下一遍又一遍的弹奏。

《繁星?春水》这部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的书,是伟大的作家冰心老人写的。在她这些闪动着灵光和真情的小诗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歌颂自然、母爱、和童心了。自然是美好的,母爱是伟大的,而童心是,是纯洁的,是她将这些赞颂集于笔尖从而酝酿成了文字。

诗中颂道:“那深蓝的大海”,“闪烁着的繁星”,“飞溅的浪花”,“晚来的潮水”,“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流星、大海、山影、晚霞,无不包含着温柔的情思,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诱人的芳香。景是如此之美,华光四散,而人也是美丽的。在诗人的笔下,“母亲就是大写的人”,“母亲是人类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是生的慰安,是美的典范。”

读“母亲呵,天上的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雨来了,我只能躲到您的怀里”,领悟到:母亲是我们心中的依靠,是风雨的臂膀。母爱如水,静之的温柔浸泡你。

在《春水》中有一段诗: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埋怨。我读懂了自然用它的微笑化解了人类的怨怒。还有它博大的胸怀容纳我们,让我们洗尽铅化,重获新生。这是对自然多么崇高的礼赞!人类的枯燥与冷漠和大自然的新鲜与热情,如此鲜明的对比!在广博、崇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该是多么渺小啊!去爱自然吧!与自然融为一体。那该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书中这样写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你带去我许多思绪。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吧,我要坐在泉边,静听回响。”这让我浮想联翩:春天的山涧里,清凉潺潺的溪流。涓涓的流向田野、树庄,流向人间。它带来的信息向山泉天穹无尽的流响,其中既有春水的温柔和清冷,也有诗人冷暖不定的心情意绪——诗人天意。流水有情,一幅交相融合的春溪图跃然纸上。

书中的诗歌情至深,语至美。以含蓄、温婉、典雅、美丽著称。还有淡淡的忧愁。每一首诗都如天空中的星星,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有着特具的美术感。

在岁月的轮回中,时间的枯叶永远无法将我的童年与母爱埋没。我在生命道途中采拮童年的朝花,拾起一片片童真的梦想与慈爱的教诲。朋友,我又拾起了多少甜蜜呵!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二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繁星·春水》这本书是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诗集的一大主旨。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到一个集子里。她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冰心是个幸运儿,从小生活在舒适的家庭里及长期受文学熏陶,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娇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她理想的人世间里,只有同情和爱恋。,只有互助与匡扶。所以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声就成了她的主旋律。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相互赞颂了。”这段零碎的句子勾勒出一幅宁静、温暖、自然、和谐的画面,清冷的天空被冰心丰富的想象描绘的灵动温馨,它们相互送赞,相互交谈,给大自然添了许多清幽、明丽,富有了更多魅力,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爱的追求。她放情地赞美纯真的童心和新生的事物,表现了她的纯真与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

母爱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当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挡的天空下的荫蔽呢?”“母爱呀!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能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母亲在她的心目中,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

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照亮我走向光明母爱像秋夜中的一轮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他会陪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母亲,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不辞辛劳,无怨无悔。母亲的爱像一缕春风,让我孤寂的心从此绿了,母亲的爱像一束阳光,让我沮丧的心从此亮了,母亲的爱像滋润的雨,让我昂首挺胸,茁壮成长。母亲让我扬起风帆,航行在大海上,母爱使我鼓起勇气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阳光穿进石隙里,和极小的刺果说: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树干儿穿出来了,坚固的盘时,裂成了两半了。”有一些诗,表现了她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勇于反抗的精神,和对于未来所抱的必胜和的信念。在我看来,就像她所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清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了心中的感受,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三我随身带着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有空就拿出来读读。这本诗集后,我对冰心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翻开书本,才发现这本书的序言也是那么精彩。序言中,介绍了冰心的一生。原先,冰心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她在文学写作方面极高的天赋。

细细地品味着书中的没一首小诗,让我融入到诗的完美世界中。在这些诗里,我读到了伟大的母爱;幼稚的童真、纯洁的友谊和自然。其中,写母爱的那些诗最能引起我的共鸣。读着,我不禁想起了自我母亲对我爱,

尽管这些爱都体此刻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但这是由这些细碎的小事,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由此,我更加珍惜母亲对我爱。

还有一些诗写的是童年,读着这些诗,看着冰心的童年是多么的趣味与难忘,也让我想起了自我的童年。我的童年一样的难忘,有很多趣味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在冰心出国后,就用诗来抒发自我对祖国故乡的昔年之情。她的这份情意,也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作为一个离家住校上初中的人来,时常思念着家乡、思念着我的父母,读了这些诗,更触动了我的思想之情。

我也经过大声地朗读这些诗来缓解自我的乡愁。《繁星?春水》给我带来了很多情感,丰富了我的生活。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四《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冰心在当时大约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篇文章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我从小就听说的名——冰心写的。在小的时候,家人天天跟我讲冰心奶奶的故事,可是我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她的作品,那时的我还只懂得什么叫古诗,还不清楚现代诗的格律与古诗词的韵律有什么区别。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了《繁星春水》这篇文章,我才知道现代诗比古代诗更生动上口,给人的情趣更高。在不知不觉中我便迷上了现代诗。不信,您就听我说一说《繁星春水》这篇文章吧!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初中生《繁星春水》读后感五我,有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总喜欢在残缺中寻找美丽的身影,在废墟中寻找坠落的天使。虽说不上是多愁善感,却也会为那人间挚美——母爱、童真、自然,流下几行热泪。

她,有一个安静的灵魂,像是一位坠落人间的天使,用那如云流水般的文字,《繁星春水》,演绎了世间挚美,母爱、童真、自然。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

早晨出门前,从母亲手中接过那把雨伞;中午放学回家,从母亲手中接过那碗热腾腾的汤;晚上复习功课,从母亲手中接过那杯温热的牛奶……每当抬头看见母亲那关切的面容,慈爱的眼神,就会想起冰心的这句话,时时提醒着我,要像花儿感谢春光一样,用心感悟母爱的点点滴滴。

万千的天使啊,都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布娃娃被遗忘在角落,纸飞机被冷落在桌底,动画片一次次地被跳过。哼着《不想长大》,唱着《我还能孩子多久》,我们一点点地成熟。步入多姿多彩的花季、雨季,猛然回首,才发现最令人魂牵梦绕的竟还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现在的我们,少了钩钩手的无知,却多了虑假的装深沉;少了分糖果的天真,却多了虚荣的彼此炫耀;少了黏着爸爸妈妈的幼稚,却多了那所谓的“代沟”……

冰心,是你找回了我美丽的童真,一朵朵简单纯真的花儿悄然绽放在心里。儿时朋友:海波呵,山影呵,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如今是疏远么?

自然。哲思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我采撷了这一句话,装扮在我小小的文具盒里,每次打开,都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是呀,不要以为自己取得了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前方的路途,我们要用鲜花去点缀。之所以历经艰苦而不言放弃,是因为我即使走不到目标的终点,也希望在奋斗的生命中留下我的痕迹。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研究

现行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许多经典的古诗文,它们不但是我国博大文化的浓缩,同时也是历代人民生活的真实反映。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本文将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结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在理论研究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小学阶段的经典古诗文进行教学分析。

一、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求知的向导,也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其积极性才会越高,所学到的知识就会越牢固。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铁杵成针》时,其篇幅较长,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诗文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讲故事或情景表演的方式,化难为简,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文内容。再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幅云雾浓重厚密,山林高大幽深的图景,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将学生带进诗人寻访隐者时的山林环境中,体悟到隐者隐居世外的高洁性格和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争相表达自己的感受,此时再结合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以形象的语言述诗意、悟诗境,就能得到水到渠成之效。对于大多数文言文,只需要学生了解其中的意义即可,而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则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当学生理解诗文的基本意义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如: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比赛等,不但趣味性较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意境美

古人在吟诵诗词时,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感彩,读到时,一般都会心潮澎湃、手舞足蹈,可见,一首好的诗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够引人入胜,使人感觉身临其境。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意境、感悟主旨。

1.初步吟读,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首先让学生用之前所学过的方法自由诵读,要求做到吐字清晰、读音准确、表达流利,以消除所有的语言障碍。

2.品读结合,充分体会诗文的意境美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诗文中的关键词,并在诵读过程中对这些词加重语气、拖长声音。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和何时”,就应在诵读时加重语气。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范读、比赛诵读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古诗文朗读训练。

三、加强联想能力,使学生在想象中入境悟情

想象实际上是根据过去经验和原有记忆进行深加工,最终所形成的新的意向和观念。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阅读古诗文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联想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由此及彼。例如,在教学《示儿》时,应抓住其中的一个“悲”字,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何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思考进行想象,想象到诗人面对国家的衰亡,老泪纵横,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悲凉的诗,体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当枯燥的诗句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时,学生才能真切地投入其中,真正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想起所想、感其所感、乐其所乐、悲其所悲。可见,诗文所包含的内在意蕴,能在“想象”的引领下喷涌而出。吟诗作对的目的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以,诵读古诗文首先要“入情入境”,通过诗中描绘与作者达到思想交融的境界。只有真正领悟诗人的内在情感,才能体会古诗词的丰富内涵。比如《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通过母亲为远行在外的孩子缝衣服这件小事,深情地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并采用比喻手法作为结尾,既展现了优美的意境,又体现了深刻的内涵。

篇5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写作能力;小学生

中国古代的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以丰富的内容和极强的艺术性而流传后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虽短,却内涵丰富的诗词,学生在诵读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由低年级的遣词造句和简单的写话发展到中高年级的规范习作。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古诗文独特的表现形式,对培养小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能力,丰富学生语言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古诗文教学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读写结合,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古诗可以丰富学生情感

作文贵在写出真情实感。笔为心声,心中有情,才能笔下含情。在古诗描景绘物的句子中,以同一事物着笔写诗作句,因其视角不同,写出的意境也各不相同。古诗句中抒情的句子,更是古代人民生活情感的自然流露,友情、亲情,悲欢离合,丰富至极。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内容的侧重和该诗创作的背景去体会这些诗句,学生在脑中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从而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受到启迪和熏陶。例如:王维独在异乡,在节日到来之际更加思念亲人便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却一改别离缠绵忧怨的老调,既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又让人体会到诗人胸襟开阔、雄壮豪迈的气魄。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繁花似锦,莺歌燕舞的盎然春色中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悯农》诗中,作者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读来却让人倍感农民种田辛苦。

二、古诗文可以拓展学生想象

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运用于写作,不仅使写作更加得心应手,写出的文章也更加丰满耐读。古诗文是语言的艺术,用极为有限的词句,来描写事物的特征,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一词一句都意味深长。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地引导和点拨学生在潜心品味,细心感悟的同时发挥想象,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例如《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裁”字可以想象春风不仅能“裁”出柳叶,还能裁出小草、鲜花……,进而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的春景图。通过《游子呤》中描述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普通场景,而歌颂天下最伟大的母爱,让学生来联想生活中一些平凡却感人的事情。再如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可以想象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他们在黄鹤楼上会说些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这些想象和联想为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展示。

三、古诗文可以教给学生表达方法

古诗文在表达方法和技巧上各具特色,有的描景绘物意境深远、有的抒情叹怨传达心声、有的托物言志寄寓深刻、有的说理浅出哲思深遂、还有的妙笔点睛一语惊人……。认真摸索古诗文的写作运用规律,归纳古诗文的写作方法,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例如:《别董大》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作者运用的是通过景物来衬托人物心情,用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写别离心绪,更显悲壮。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诗人游园未遇主人,“小扣柴扉久不开”。以“一枝红杏出墙来”而领略“满园春色”。以一斑而窥全豹,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实在是生花妙笔。再比如杜甫的《绝句》诗中描绘了六种景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又有远近高低不同层次,极富画面感。

四、古诗文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材料和范本

有些古诗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对学生作文的范本。教师应将诗的出处、背景,诗人的情感,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有选择地进行写作练习。如:《江畔独步寻花》学生可以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飞舞、燕语莺声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进行写景片断训练。再如:《小儿垂钓》中那个掩映在河边草丛中的头发蓬乱,手持钓竿,行人问路,急忙摇手不应声的天真儿童,要求学生用细腻的笔触加以描绘,一个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便跃然纸上,而《回乡偶书》、《赠汪伦》等可以将全诗扩写。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画了一幅寒山夜宿图,而在“风雨夜归人”之前之后都留有想象的空间,可以指导学生续写。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只有持之以恒地培养,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引领孩子们积累诗的语言,感受诗的情怀,让学生在欣赏古典诗词的同时,吸收其精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性经验,才能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目的。

篇6

老师的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这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这是歌颂我们辛勤的老师最优美的旋律,每一次听到这首歌我总想起老师的手,那是一双双托起理想,放飞希望的手。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为我们这些“小树”修枝剪叶;有人说老师像一根红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有人说老师是引领我们登向知识殿堂的阶梯。而那双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的手是那托起希望的阶梯。

每一个老师的手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哺育祖国的新一代,托起明天的太阳。语文老师的手如一叶扁舟,跟着妙趣横生的文字,载着我们遨游中华文学的海洋。一行行整齐的字迹似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描出漂亮的毛笔字,写出生动的诗句,带领学生在诗词的王国里倘徉;数学老师的手像一根魔术棒,一道道难题在她的手里解开;英语老师的手似一双美丽的翅膀,伴着“A.B.C.D.E.F.G”的美妙音符,带着我们领略异国文字的奥妙;美术老师的手最神奇,冬天能“采”来春天的花儿,夏天能“摘”来秋天的果实,远方的美景能随时“搬”到教室的黑板,描摹在我们的画纸上;音乐老师的手是快乐的天使,能弹奏出一首首悦耳的曲子,使我们陶醉音乐的梦乡……

“?辏?辏?辍钡姆郾噬?淙幻挥辛餍幸衾帜敲炊?????创?碜胖醋拧D撬?兆欧郾实氖 ,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当我们迷惑的时候,老师的手像一盏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激励我们前进,向胜利冲刺;当我们失落的时候,老师的手像一把大扫把,把我们心中的晦气一扫而光;当我们成功的时候,老师的手像一面旗帜鼓励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进军。老师的抚摸给了学生承认错误的勇气,老师的一次牵手给了学生前进的力量。记得这个学期的语文段考,我犯了个很大的失误,当我看着那令我痛苦的分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脸,这时老师微笑着走到我身边,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这一次考砸了不要紧,只要你会汲取教训,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会成功的。”我抬起头看到老师眼神里是对我的鼓励和信任。段考后我迅速调整心态,把老师的鼓励当作动力,很快我在段考后的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得了全班第一名。这是老师的抚摸让我找回了自信。

老师的手不像艺术家的手那么灵巧,也不想音乐家的手那么柔美,更不想雕刻家的手那么细致,但是,在我心中老师的手既有父亲的手那么刚强,又有母亲的手那么温柔。每当夜深人静,我们都进入梦乡了,可老师的手却仍然在不停地写着,写着……老师的手举起的是希望,奉献的是自己。

篇7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一首,我们耳熟能详,几乎人人会唱。然而你知道吗?“七子之歌”这一意象,也出自《诗经》。那是儿子对母亲的倾诉,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也是儿子对母亲的至爱亲情。由此,也引出了中国的孝亲诗,有些凝重,却也充满温情。

舒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人,写作者。创作多为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杂志主编。现居太原。

骨肉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人间最重要的一种感情。无论是否有人书写,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它不感天动地,不刻骨铭心,它更多以一种平淡到被儿女忽略的形式存在。因而翻遍中国历代诗词,别友别恋人的诗浩如烟海,山水田园诗浩如烟海,咏史抒怀诗浩如烟海,而涉及到父母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最熟悉的,也不过一首《游子吟》而已。所以,非常有必要溯源《诗经》,找到中国古代孝亲诗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这样一种平淡却凝重的情感,从而再次获得心灵的洗礼。

出自《诗经・邶风》的《凯风》,是一首被隐没在历史深处的孝亲诗,让我们一起走近它,领略其中真诚深挚的赤子情怀吧。

中国第一首孝亲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其实无论是春天吹绿庄稼、吹开花朵的和风,还是夏天酷热中让人倾心的习习凉风,都如朱自清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首来自上古的名为《凯风》的诗,便真实而细腻地写出了在“母亲的手”的“抚摸”下酸枣树长大的过程,或者说七个孩子长大的过程。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酸枣树。心,酸枣树上的纤小尖刺。温情的风从南方吹来,轻轻吹在酸枣树那纤细而尖嫩的小刺上。如此有画面感的两句诗,将我们带到了一派自然风光之中,好像一个故事才刚刚拉开了帷幕。镜头切换,我们看到,一间温暖的房间内,一个孩子啼哭着降生到了人世间,在母亲温和目光的注视下、温暖大手的轻抚下,渐渐安静了下来,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他眼前的这个世界。“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夭夭,树木嫩壮貌。劬(qú)劳:操劳。酸枣树那些小嫩刺,在和风的吹拂下嫩壮可人;室内的这个孩子,也在母亲的倾情照料下健康成长。我们没有看到室外的风如何劳顿,但我们看到了室内的母亲,她竭尽心力。自从有了孩子,她没有安睡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孩子的哭声就是她战斗的号角,她被这哭声指挥得团团转,为孩子换尿布、喂奶、清洗,抱起孩子在室内走动,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童谣……因为做了母亲,她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她甚至忘记了饥渴,好像孩子的满足就是她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第二节里,棘心长成了棘薪。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能当柴烧,自然是长大了。钟惺在《评点诗经》中说:“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室外的酸枣树长大了,室内的孩子也成人了。然而,长大的酸枣树是否能够回报风的恩情?不能。长大的孩子是否能够回报母亲的恩情?也同样不能。这是最让我们心痛的。诗的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圣善,明理而有美德。令,善。母亲是那么的明理而有美德,而我却不成器,不能回报母亲的爱。我们不必谴责这位作者,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了“不能回报”的事实,并且把这种情感写在诗中流传下来,便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他让自上古而后的几千年来的读者,都在他的痛苦中,对自己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唯其不能回报,我们才会努力去回报,至少可以做得多一点,好一点,减少母亲的辛劳和苦痛,让母亲有更多的欣慰。

室外的镜头从酸枣树切换到了一股清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实义。浚,卫国地名。浚地的寒泉默默地流过,不分昼夜。寒泉默默地滋润着一方土地一方人,正如操劳的母亲,默默地养育着孩子。默默的流水里,流过了母亲的生命和时间,母亲的脸上有了皱纹,母亲的青丝变成白发,母亲的肩膀变得孱弱,母亲的腰身不再挺拔。我们常常忘了,母亲也曾经是长着翅膀的天使,有过少女的美好和浪漫、诗意和梦想,因为有了孩子,她默默收起了自己的翅膀,变成了大地上的母亲。“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七个孩子,也许还是中国历来认为最为圆满的“五男二女”,但这些孩子除了给母亲带来劳苦,又能给母亲带来什么呢?有人说儿女天生是母亲的债,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冷酷,却也包含着一部分的真实。

室外镜头再次切换,由寒泉转向了树上的鸟。“黄鸟,载好其音。”(xiàn huǎn),犹“间关”,清和婉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载,传载,载送。小小的黄雀在树上婉转地鸣叫,声音悠扬动听。它是在叫什么呢?是在表达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感激和愧疚吗?鸟儿尚且能用甜美的歌声来宽慰母亲的心,我们做孩子的,又能怎样宽慰母亲的心呢?“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两句是对上一节后两句的反复重叠,在这种重叠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唯有反复咏叹,才能抒发自己对母亲强烈的愧疚之情。

这首诗很像是一幕短剧,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向自然天地,平视是酸枣树,俯视是寒泉,仰视是黄鸟。诗人的视线掠过他所能看到的事物,并由此引发对母亲的联想。朱熹在《诗集传》中如此解读:“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收回目光,将其定格在通往室内的门窗上,母亲操劳的身影在室内影影绰绰。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心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涛,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诗经》里的其他孝亲诗

《诗经》里,《凯风》并非唯一的孝亲诗。还有一些表达因战乱服役而无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之句。比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几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大雁“簌簌”地拍着翅膀,成群地落在柞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我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父母又去依靠谁养活呢?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啊,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继咏叹“父母何怙”之后,诗人又咏叹“父母何食”“父母何尝”,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无休止行役的抱怨。

《诗经》中最集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思念之情的,还是《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lù),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不,那只是没用的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家里空荡荡,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接着诗人回顾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报答父母的恩情,这首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终养父母,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清代学者刘沅认为,《凯风》“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凯风》意境的后世发展

《凯风》作为中国第一首孝亲诗,其诗意和意境都在后世获得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蒋立甫《〈诗经〉选注》)

孝亲内容出现在诗歌中,较早的如古乐府《长歌行》:

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这是一首游子颂母之作,其命意遣辞完全出于《凯风》。那吹动长棘的凯风,那茂盛地长垂着的枝叶,那弄好音的黄鸟,无不让远离母亲的游子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西河,一定是家的方向。而《诗经・凯风》中极度忧伤却没有流出来的泪,这位作者将它流出来了。这样的泪水因为思念母亲而流,也唤起了历代游子共同的伤怀之情。

元代诗人王冕有一首《墨萱图》,诗云: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首诗,也明显有着《凯风》的痕迹。那灿灿的萱草花,“南风吹其心”,让我们想起了“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之句。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想象着孩子远行的行路之苦。后两联依然是惭愧之情: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很是惭愧。“愧听慧鸟语”,便是《凯风》中“黄鸟,载好其音”意境的化用,一个“愧”字,自然隐含着“莫慰母心”的愧疚。

后代的孝亲诗不是很多,从内容上,大约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歌颂父母亲情或表达对孝亲行为的赞颂的;二是写离别时的母亲或孩子的不舍;三是写离别后对父母亲情的思念。

第一类歌颂孝亲行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是后世所传的《二十四孝图》的滥觞。其中有如下句子: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尽孝于田垄,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如今传世的《二十四孝》故事由元代学者郭居敬编选,成为元代以后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后有人配图,成为《二十四孝图》。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还有《二十四孝图》,对这些故事进行介绍和演绎。曹植的《灵芝篇》写到了二十四孝中三国以前的几个故事。虞舜孝感动天,伯瑜七十彩衣娱亲(当为老菜子的故事,此为曹植之误),都很让人感动。汉韩伯瑜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因年老而笞打无力,抱杖哭泣,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东汉丁兰,父母双亡,常思父母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暴子”句说的是,楚国有个人很正直,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就报告给了官吏,结果令尹把这个不孝的儿子给杀了;一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战三败,孔子问他原因,他说家里还有老父,自己若死了,便无人奉养父亲,孔子向国君请求,成全了这个人的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流传比较广,就是后世《天仙配》的滥觞。

在吟咏完这些故事后,曹植又感叹:“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抱。”这不是对《诗经》中《蓼莪》《凯风》两首诗的运用和深化吗?可见曹植在写《灵芝篇》时,内心涌动的便是由《诗经》中这两首孝亲诗带来的深挚的感情。

唐代的孝亲诗比较多,最著名的就是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这也是一首赞美母爱、表达报答母亲养育之情的诗。其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这其实是一个问句:谁说寸草心能够报答三春和煦的阳光呢?其实报答不了。“寸草心”便是柔嫩的“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没有人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清代戏曲家、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暮到家》,写了游子自外归来见到母亲时的一些感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前三联中,蕴含着母亲见到儿子时的百般滋味:见面之喜,思念之浓,爱怜之切。第四联是儿子的感受:“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惭愧自己作为儿子做得不够好,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一句“不敢叹风尘”,不敢说自己在外有多辛苦,只怕母亲听了难受。这其中有“莫慰母心”的惭愧之情,也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境的生发。一种相聚,多种情伤。

唐代诗人王建在其《短歌行》中写道:“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这是父母的无奈,然而千百年来的父母,谁不是明知“生男女”会“催人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给予孩子生命,给予孩子无私无尽的关爱呢?

唐代张谓《代北州老翁答》中写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劳。”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翁,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也即将上战场的悲凉心情。古时是因为战乱,如今的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志在四方,总是要向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总有一天会将父母留在身后。我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孤独和辛劳?

第二类是写离别时的不舍的。当我们正常地生活时,亲情就在我们左右,如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常常让我们忘记它们的存在。在我们写作时,也很少会歌颂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当要离别父母或远游在外凄凉冷落时,当父母生病或离世时,我们才发现平日里那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空气,原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写得非常好:“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诗末“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成了天下在外儿女惭愧心情的代言,那种深重的愧与悔,依然是《凯风》意境的传承与生发。

第三类是写对父母思念之情的。宋代王安石有一首题为《十五》的诗:“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因为要外出做官,诗人将母亲留在了临川的家里。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听到了杜鹃的鸣叫,不由得想起了母亲。

篇8

您好!

每当电视上的歌手声情并茂地演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每当吟诵着“慈母手中线……”的时候,老爸,我想您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吧,犹如吃黄连的哑巴有苦说不出,郁闷于为什么那些千古传颂的童谣古诗都是描写了母亲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关于歌颂父爱体裁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诗词却寥寥无几,您一定认为,这世上的人都不能感受到父爱所散发出的宝石般璀璨的光芒,就算有,也只怕像暴风骤雨过后,地上遗留的几片孤苦伶仃的落叶,寥寥无几。可是您知道吗?您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我,却至始至终从没那么认为过,在我心中,您的形象是:比其他母亲更加温和,比其他女孩更加感性,跟妈妈一样的心思细腻,体贴入微,甚至还有那么点超过之势呢!

您跟别的父亲不一样,不是整天在外奔波劳累,而是跟妈妈调换了位置,成了“家庭煮夫”。所以每当其他父亲在职场冲锋时,您却一人在厨房里孤军奋战,手上、脸上甚至身上总是有一股葱蒜的味道”;当其他父亲在一天的劳累奔波,刚回到家早已四脚朝天,呼呼大睡时,您却在小心伺候着咱们家的“女帝”—妈妈,又是端茶送水,又是捏肩捶背,让妈妈不时地忍俊不禁;当其他父亲直到三更,都还在电脑桌前拼命加工加点时,您却在盥洗室内刷洗着我和妈妈的衣服。但正因为这些的不同的不同,才让我真正亲身体会到您身上远比其他父亲甚至是母亲所承受的非议和压力要多得多,但您还是把那些苦放在心中,不愿向亲朋好友或是我和妈妈吐露,为的就是不让我们操心。

还记得小学三年级一次家长会上的一幕场景,至今让我过目不忘:家长会进行到一半,有一个互动环节—各位学生家长互相交流探讨育孩的心得体会。当爸您穿着休闲服,牵着我的小手在拥挤的小道上,四处穿梭时,一个穿着正装,看上去很是有权有势的爸爸家长领着他的孩子走到您面前时,您很有绅士风度的握了手并打了一声招呼,仔细一瞧旁边,原来是我同桌和他的爸爸。正当您聊得正起劲时,这位爸爸趁话隙空时插了一句话:“这位爸爸,聊了那么久,还不知道你在哪里就职,想着改天去拜访一下呢”,您还没来得及从这句话中反应过来,我就已经以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回答道:无业公民”。当时以为这破口而出的四个字,可以向我同桌炫耀说您陪我玩的时间比她爸爸陪她的时间多,可我长大了以后才明白,我当时这不经过大脑就说出的四个字,让您当时是有多么尴尬,又多么没面子,而您却仍能克制住自己的心理状态,表现得镇定自若,用反问的方式很巧妙地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可我深深的明白,您当时是有多么无奈,多么讨厌当时自己的无能。可我要告诉您,这丝毫不影响您在我心中崇高的地位。

在女儿眼中,您是一个和蔼的父亲,当我犯了错误时,您不会像别的父亲一样对孩子盛凌人居高凌下地说教,而是用实际的行动,教我怎么认识到这个错误,并学会改正;在我眼中,您是一个宽容的父亲,当我的成绩不理想时,您不会马上呵斥我,而是在我每次成绩下降,灰心丧气时,鞭策我,特别是那句话——“没关系,只要你下次的分数比这次提高了,你的成绩就算提高了,哪怕只是一分,那也是你用你自身的努力换来的果实。”直到今天的此时此刻,这句话深深的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在遇到绊脚石时鼓励我奋起直追的动力。

爸爸,正因为您与其他父亲的不同,才包容了我那么多的不懂事,不冷静。您的爱就像做针线活一样细腻;就像清澈见底的泉水一样,柔和清新;就像没有掺杂过任何杂质的宝石一样,对我全身心的贡献。

或许您现在看不到我写的这封信,或许您还不能真正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可是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您我真的长大了,您的女儿不再是让您操心的小孩子了。

篇9

    一、导语内容一定是学生关心、感兴趣的问题

    我在上民歌这一节课的时候,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都喜欢流行音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首歌曲,请同学们帮老师判断一下它们是不是流行歌曲?然后播放了《好汉歌》《黄土高坡》《几度风雨》《青藏高原》等歌曲片段。学生一下就来了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小声议论:老师老土,一点也不懂时尚。等同学们思考回答以后,老师引入民族音乐,并让学生在身边的流行音乐中寻找民族音乐的“根”,让他们探讨流行风中的民族元素。很快学生就明白流行音乐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这道理,讨论怎样舍去流行音乐,回答更是积极。 

    二、导语中设置的问题要有悬念

    我在教“非洲音乐”一课中这样设计:先导入了一段非洲歌舞给学生欣赏,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接着我抛出了一系列问题:1、非洲人喜欢用那些方式来传达情谊?2.非洲人为何偏爱“鼓”?3.非洲“鼓语”是如何融合在音乐中的?4.非洲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5.非洲音乐风格的形成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个个全神贯注地观看,片段播放完以后,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几分钟后高高举起了手。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中,我耐心聆听并不断给予评价,我听到了令人惊喜的答案,也顿悟:好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游戏”导语可以调解课堂气氛,学生也因为参与而变得开朗

    例如,在鉴赏《独特的民族风》一课时,我把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成蒙、藏、维三大民族,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国民族众多,今天我们请来了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第一组同学),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族(第二组同学)和新疆的维吾尔族(第三组同学)三大民族,我们请他们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介绍本民族的习俗及民族风格。给5分钟时间做准备,要求全员参与”。这时候教室里顿时就炸了锅,而我来回在各小组间走动、观察,解决他们在组织排练中出现的问题。

    5分钟时间很快过去了,蒙古族组的主持人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大家一阵哄笑,这时我出示一行大字“学会聆听,聆听是一种教养、一种尊重”,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了。蒙古族组主持人介绍本民族习俗后,全员齐唱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藏族组同学伴着音乐围成圈跳起了“锅庄”。主持人在音乐声中对藏族习俗、歌舞做了详细的介绍,维吾尔族组的同学更是来了个新疆歌曲大联唱,每一个节目结束教室里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它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的艺术作品,都隐含着丰富的感情、思想、意念或意蕴。“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美术、音乐、文艺作品之美正是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发生心灵的感动。

高中阶段是学生充满理想、朝气蓬勃的时期,是进一步发展聪明才智、陶冶情操的最佳时期。其感知能力在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情感日益丰富而复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轨迹,通过语文教学这一渠道,将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时代精神、民族的道德准则汇聚在一起,培养锻造一代新人。

一、把握情感基调,诱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不仅指各种肯定的情感体验,如快乐、喜爱、成功感;也包括必要的否定的情感体验,如痛苦、悲伤、挫折感等。在日常教学中,要使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就有必要创造一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作品中蕴涵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不仅仅是学生听讲,接受知识的兴趣,而应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参与其中的兴趣,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作为主体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不能简单的靠煽情吸引学生听课,而是要注意将艺术作品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下去。例如在讲老舍《我的母亲》时,围绕当今学生的热门话题――网络,我先问学生通常登录哪些网站,大家七嘴八舌地告诉我“游戏类的、娱乐网站、军事网站”等。再问“有没有上过‘母亲网’的?”,整个教室安静下来,无人应答。我将mother一词写在黑板上,告诉他们mother一词新的诠释方法。

M代表many,意为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

O代表old,意为妈妈为心,白发已爬上了她的头;

T代表tears,意为妈妈为我流过不少泪;

H代表heart,意为妈妈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

E代表eyes,意为妈妈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

R代表right,意为妈妈从不欺骗我们,教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

随后要求同学们挑一个字母,讲一讲与它所代表的含义有关的事情。同学们寂然无声,陷入回忆之中。又过了一会,大家开始讲述,一些女孩已是泪光盈盈。这时我才带着大家共同研读课文,同学们更深入地领会了为什么说“母亲虽然不识字,而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更能理解文中所表现的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诱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学生身上的学习潜质才会得到全方位的调动,他们才会“好学”,“乐学”而乐在其中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健康

情感

培养健康的情感主要指培养学生具有道德感、美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1.道德感内容丰富,如爱国主义情感、社会公德感、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等。下面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例来论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高中生的情感不仅丰富而且细腻,个体发展到这一时期,几乎已能体验到人类的所有情感。但他们的情感绝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起来的。在语文数学中,通过各种类型的情境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可增进民族自豪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这种爱国主义美德造就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诸葛亮;视死如归,正气浩然的文天祥等。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民族、国家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诗如其人”,诗人们以呕心沥血的诗篇反映时代精神,表现人民的呼声和愿望,魂牵天下忧乐和民间疾苦。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屈原,“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尤其是的诗词可滋养学生的浩然正气,他们美的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传统美德中的爱国主义情感,让这些澎湃着爱国主义激情的史实、诗句感染学生,使之产生感情共鸣,教育他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美感是一种审美情趣,是人们按掌握的审美准则评价自然、社会及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感叹;对高尚行为的喜爱、歌颂。

情感教育也是一种审美素质教育。审美对象蕴涵的审美力量,能激起欣赏者的心理活动,调动起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的能力,去领悟、观照审美对象,从而产生了审美感受。

高中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容易接受外在影响和情感教育,是行为养成和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如何提高学生判别真伪、善恶、美丑、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是我们在语文数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应重新审视旧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一个开放的教学时空,更加关注他们在生活中的语文阅读及体验。如网络、影视、广告、流行歌曲对其的影响,并将之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情感与作品情感产生共振效益。如在《雨霖铃》的教授中,学生初读此词,并不能真正体会游子落寞凄楚的情怀。我让学生在自己熟知的流行音乐中寻找与本词意境相同的作品。“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齐秦的一首《大约在冬季》的哀伤的旋律,歌词正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相印证。起初是一名女孩独自哼唱,慢慢地其他学生也加入了进来,悠扬哀伤的旋律在教室内飘荡,大家都沉浸在淡淡的离情别绪之中。此时再经过反复诵读,不须教师多加点拨,学生已能体会词中“晓风残月景色凄清,离愁别恨委婉哀伤;别时依恋,别后凄凉”的游子落寞凄楚的情怀了。

另外可用音乐激活语文课堂,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如要让学生对《明湖居听书》中提到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有更深刻的体会,可播放一段音乐,在文学和音乐的交融中营造气氛。二胡演奏家华彦钧(阿炳)的一曲《二泉映月》,那如思如慕、如泣如诉的曲调,那或紧或慢、若断若续的节奏,使学生聆听到艺人的倾诉与泉水的叮咚相鸣。一曲终了,良久学生才从音乐的境界中回到现实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