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韦应物范文
时间:2023-04-09 14:4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闻雁韦应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与其他专业本科生相比,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存在选择的多样化。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的学位属于文学学士,这就使其在科研活动中应更多向文学方向倾斜,但另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又在学习过程中开设了很多经、管、法的课程,使其具有综合性知识体系。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就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2商业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定位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属于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是一个结合语言与经贸专业的复合型专业,因此在对学生的培养以及开设的相应课程中,同样会兼顾语言与商务的双重知识。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的相关规定,商业英语专业课程的比例大体应该包括语言知识、商务专业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素养知识等(陈准民和王立非,2009),具体课程设置比例及相应课程列为表1。而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校根据自身学生需要,对所设置的相关课程比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中,语言类课程占据了六成,文化类课程仅占一成,而全英文授课的商贸类课程则占据了三成(平洪,2009)。从而,吴代红和范亚刚(2013)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学习经贸类的专业知识,即五分之二训练经贸英语,五分之三传授经贸理论和实务,即将专业的落脚点放在商贸方面。可见,在经过相应的培训之后,商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属于复合型人才,也就是既能够掌握熟练的英语,又能够掌握相应经贸专业知识。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应该有对英语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的阅读英文文献,掌握更多的国际前沿知识并能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利用英文完成论文的写作;另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还应该能够读懂经管类专业的论文,能够利用经管类的相应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并能够将相应的分析转化为科研成果。与纯语言类学生相比,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有较好的经贸知识基础,从而可以与普通的经管类本科生一样,进行经管方向的科研活动,如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进行数量分析、进行模拟实验等,这就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科研题目方面具有较多的选择,而且能够更多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与纯经管类学生相比,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又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比更多的纯经管类本科生在英语方面的读、写能力要强,这样就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有能力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较新的英文文献,这一方面能够获得研究问题的最新研究动态与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新的科研动态,从而选择更好的研究题目。同时,由于商务英语本科生具有更好的英文写作能力,从而也有利于产出英文成果,有机会将科研成果以英文的形式获得认可。那么,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文学类科研活动和经管类科研活动中如何进行选择呢?是选择更具有浪漫色彩的“莎士比亚”研究,还是选择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经管类研究呢?本文认为,与文学类的科研活动相比,经管类的科研活动更加具有优势。一方面,经管类科研活动的可选方向较多,更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更加有利于本科生选择科研活动方向,另一方面,经管类科研活动也更加有利于本科生产出成果,例如通过市场调研方式产出调查报告等,这有利于鼓励本科生的科研信心。但是,由于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学位是文学学位,这就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上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使其并不能随意的选择经管类科研题目。但是,在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平日的科研培养方面,则应该有相应的培养重心,鼓励学生进行经管类方面的研究并产出科研成果。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科研活动中“语言”的作用,即在一些科研活动中,应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选择经管类科研题目时,必须以全英文的形式产出科研成果,这样就并未偏离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也没有脱离商务英语中“英语”的重要性。
3对策建议
3.1学校及系部加强对商务英语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重视
当前很多高校并未重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认为本科生科研活动更多的只表现在参加学术性讲座等方面,因此使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并未能获得足够的支持。但是,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却具有较强的科研活动能力,如果可以获得足够的支持,无论是精神性支持还是物质性支持,都可以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
3.2鼓励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获得更多的经管类科研成果
与文学类科研成果相比,经管类科研活动相应的能够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因此,应鼓励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经管类科研活动方面获得更多的成果,例如鼓励学生参加经管类学术讲座,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等。学校或院系可以以开设科研比赛或设立相应的科研课题的方式,使得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有更多的动力参与到经管类科研活动中。
3.3加强科研活动的指导
虽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具有科研活动的潜力与动力,但若是不加以相应的培训,仍然无法使得学生将科研的兴趣转化为科研的成果。因此,应该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指导,一方面,开设专门的科研指导课程,例如经济学研究方法课程、管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等方法论的课程;另一方面,配备相应的科研导师,对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专业的支持,若有可能,配备经管类专业导师与英文专业导师,则会起到双倍的效果。
3.4加强经管类专业知识的传授
篇2
新疆维吾尔族简介
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主要地貌特征是“三山夹两盆”。在新疆有着中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样的位置使新疆无论是在历史中还是现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维吾尔族人民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天赋而且还很勤劳,无论是房屋建筑、服饰、器物、甚至连劳作工具上都被装饰的美轮美奂。在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地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不得不对他们所做各种工艺品肃然起敬,而在这些艺术品中,最让人钟情的是莫过于传统的手工艺品,还有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古老的工艺,而更让人痴迷的则是手工艺中独特的装饰图案所表达的无穷魅力。
多年来在笔者的研究和关注中,在2012年对于维吾尔族千年古村落――吐峪沟的考究中了解到: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村落,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浓厚的维吾尔民族气息。。
植物纹样的起源
新疆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中,墙体壁画中的人物眼睛包括整个头像几乎全都破坏,据考究是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在教义中写道:“只能绘画植物和无生命的东西”,在伊斯兰教义中禁止画家们以绘画的形式去表现有生命的东西。
新疆的主要地貌特征是三山夹两盆,新疆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小,拥有大面积戈壁和沙漠,维吾尔族居住在沙漠边缘的绿洲,而在沙漠的绿洲中,植物象征着生命和希望,所以在维吾尔装饰纹样中表现的主题是常见的当地植物。新疆的维吾尔植物装饰图案不是对植物的具象表现,而是对植物实体的抽象表达,植物的花纹被描述的非常美丽,散发出轻松愉快的情调,清凉的色彩和柔和的线条十分协调,布局圆满,结构精巧,富于变化,使每种花卉果木都充满生命的律动。
植物纹样在传统手工艺中的应用
在独具特色的新疆维吾尔服饰中五彩缤纷的花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饰,维吾尔族的花帽不但是生活用品,更是一种艺术品,它的造型、颜色、图案都有独特的民族气息和艺术表达。花帽的装饰图案色彩斑斓、样式繁多。具统计,维吾尔族花帽大概有50多种,每种花帽的类别各不相同,主要有曼普尔花帽、巴旦木花帽、双巴旦木花帽、夏巴克(瓜皮)花帽、翟尔(绣金)花帽、依力买(绣织)花帽等等。
在花帽中,巴旦木纹样是花帽装饰的基本纹样,头圆尾尖像一个点,有些像是一弯新月的纹样,广泛应用在男性花帽中。巴旦木纹样不仅在花帽中倍受青睐,而且在维吾尔族服饰中也是主导。巴旦木纹样的装饰样式有很多种,有的用白色丝线绣在黑色和绿色的底色上,黑白分明,典雅大方。还有一种巴旦木纹样,由一对直立面向外弯的巴旦木纹样组成还有一对对小型直立的巴旦木纹样绣于其间,并绣若干个五瓣小花和几何纹边饰。所有巴旦木花帽的帽顶都有厚硬的四个棱角,可以折叠,花帽沿边一角露出椭形尾穗,便于带帽脱帽,又起到装饰作用。
绣花帽、绣衣袖、绣腰带、绣门帘、绣被头、绣枕头等等,走进维吾尔族的家,就好像走进了花的世界、美的海洋。维吾尔族的传统刺绣又是民族的一大优秀工艺品。在维吾尔族的刺绣中被头大多是连环图案,枕头四棱长方形的花为主,周边配有不同品种小花的圈形花卉。枕头两头一般配有绣花,图案主要有石榴花、桃花、佛手、莲花、牡丹花灯,还有蝴蝶、孔雀、凤凰等动物图案.
维吾尔的毡毯分为花毡、地毯、织毛毯。毡毯在维吾尔族的家中无处不在可以说毡毯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毡毯的纹样中有月亮花样式,在周围添加大小不同的花朵、枝叶在四角装饰上几何图形的角隅纹样,讲究对称结构。在毡毯中石榴花纹样特别受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将石榴花和枝叶、花蕾、果实等经过抽象变化做对称的布局,一般用深蓝、普兰做底色,花、花蕾、果实为大红色或者深红,四周装饰枝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装饰图案。有的毡毯是单独作为朝拜圣毯使用,是从麦加朝圣带回来的纹样,以菱形构成主体单独纹样,在深色底子上,以两个散点斜式铺满延伸,有的在主框上织有伊斯兰经文大多以素色居多,表示庄重、肃穆。
结语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古老质朴,用其醇正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作品都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和我们从超市里买来的统一化、格式化、批量化的所谓的“艺术品”完全不一样。新疆拥有这样一种融合文化彰显了自己的特色。在新疆的民间传统工艺中,民间工艺品上美丽的装饰,显示了维吾尔族人民独特的艺术天赋,将工艺品的艺术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现在的这种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去责备谁,去归咎是谁的责任。在现代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需要新的东西来改进,但是在新的这种需求中,我们的民间工艺也要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但是要变的是什么,不能变的是什么,应该弄明白这个问题。
篇3
【关键词】 财务风险;财务危机预警;非营利组织
目前,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问题缺乏重视,其管理水平与方法远远滞后于组织自身的发展,成为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财务环境的变化、经营不善导致的组织财务状况恶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们最终通过各种敏感的财务指标反映出来。非营利组织财务危机预警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组织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并根据预测到的情况发出警情信号,同时还能对所预测到的警情提供应对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如何应用现代财务理论和工具结合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的特点,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从而更好地实现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与财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
一直以来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都集中在企业领域,而对非营利组织财务危机却较少涉及。企业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包括运营失败、商业失败、无力偿债、资不抵债等。西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研究认为:当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出现了经济下降趋势或由于减少了一个主要的捐助者而出现损失,那么这个非营利性组织可能立刻削减原本可以提供的服务,他们将这种情况定义为非营利性组织遭受了财务风险。 由于非营利组织不是为投资者生产利润,而是提供服务。财产所有者的权益不需要加以补偿、转移或出售。因此,用“破产”作为界限来衡量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危机,就把有着潜在财务风险的大批非营利组织排除在外。当组织出现连续三年项目和服务的减少,在三个连续年份中资金平衡性出现全面下降,以至于出现组织不能履行其使命的后果时可以视为财务危机状态。
风险的加剧会使体现在反映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逐步恶化,最终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当然风险永远存在,但风险未必就导致财务危机的出现,只要管理层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并有充分的管理风险能力和手段,就可能转危为安。组织财务危机经历由初步萌芽到逐步恶化的过程中,其经营和财务状况将有不同程度的恶化,通过观察和判断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它们的发展趋势就能预测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由于在组织战略和财务状况上存在差异,不同的组织之间不存在完全一致和相同的财务危机过程,但是从本质上讲组织财务危机最终结果都将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从这一点看是相同的。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与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组织外部的原因
1.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
组织所处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外部原因。这些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组织之外,但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却产生重大影响。它会使管理者的主观努力付之东流或者使管理者付出的代价与收益不成比例,而且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于组织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尤其对于有营销活动的非营利组织而言,购买力因素、商品供给因素和商品价格因素都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另外,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变化也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活动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若国家经济出现明显滑坡,则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收入和营业收入都会减少。总之,各种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会给组织带来不利的影响。
2.管理制度不健全与监督缺位
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组织行为与财务管理活动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各地方政府自行制定的规章和文件。从总体上看,尚缺乏系统而完整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制度及相关财务制度,并且部分法律法规已经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仅确定了多样化的监督主体,政府民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审计部门和人民银行等都对公益机构负有监督的职责,但关于四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的程序和手段等缺乏可操作性的界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约束与行政监督实质上的缺位与不足,其他社会监督主体包括新闻媒介、社会公众和专业评估机构等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作情况及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等方面起到的社会监督作用十分有限。社会公众很少主动对非营利机构的运作及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即使是志愿捐款人或赞助机构,在将款捐出之后,对于公益机构最后如何处置这些捐款也常常不再过问。管理与监督的不力是财务风险与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
3.行业的特殊性因素
非营利组织属于非物质生产领域,但也同样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营利组织一方面为社会提供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又是商品、劳务的购买者和消费者。非营利组织必然要介入市场,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去办事,但是与企业不同,非营利组织资财归公益法人即抽象的公众所有,出资者不是所有者,经营者不是出资者,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通常必须按照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运作、管理和处置。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因而非营利组织一般也不进行损益的计算和收入的分配。上述特点对于组织及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难于考核评价,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缺乏清晰的责权利关系。
(二)组织内部因素
1.过度负债而引起的财务危机
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速度很快,资金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财政拨款占整个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的比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部分非营利组织为弥补资金缺口,纷纷寻求银行贷款及其他债务资金来源。但在实际财务工作中,负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杠杆效应,组织可以利用负债规模来扩大盈利水平,或者解决资金的短缺,但当借款数额和负担的利息水平一旦确定,过度的负债会使组织支付能力变得极为脆弱,甚至会出现支付危机,它一方面会弱化组织的支付能力,蕴含着财务危机;另一方面,一旦组织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了故障或实际现金流出比预期现金流出的相差较大,影响即期债务的偿还,将会导致财务危机。
2. 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和财务评价机制
健全的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是控制财务风险和防范财务危机的制度保障,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其业务活动很难用其他经济指标进行衡量,这使得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导致在财务管理中只注重短期项目的短期利益乃至忽视对风险的控制,影响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大多数组织只有简单的账目管理部门,组织的财务体系比较单一,从组织的所有者、经营者到管理者都缺少风险意识,组织内部不重视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建设,内部监督、自律机制不健全,有些组织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基本没有设置相关的可操作性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3.缺少专业财务人才
目前,相对国外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而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规模还不大,从业人员的数量还相对较少。从整体上看,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不高,组织财务人员主要包括会计和出纳,财务人员往往是“兼职”或是“半路改行”,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有些财务人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更有甚者根本没有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而是由组织中的其他非财务人员兼任,组织缺少专业的财务人才。基本没有会计师和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负责组织的财务分析和资金管理。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运用
(一)指标体系的构成和评价方法
根据测度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指标体系的原则,将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类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
1.目标层
测度非营利组织财务系统可持续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通过组织财务质量的衡量去体现组织发展的持续能力,并根据测度结果为实践提供适时反馈信息,对组织财务风险进行调控。因而依据测度的基本原理,非营利组织财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为测度的目标。
2.类指标层
把目标分解为类指标,按功能集中反映组织财务系统的风险状态。主要包括组织的筹资能力、财务结构、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
3.指标变量层
要使反映发展持续能力的指标层具有直接的可测性,就必须进一步确定并给出反映类指标层的具体指标变量。
指标变量的选取标准要考虑测度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指标变量的选取还应符合以下标准:一是指标变量不反映特殊的价值观。二是指标变量应是发展的最终输出。三是指标变量计算方便,数据资料易得。四是指标变量参照值或阈值应是有效的。
根据以上讨论,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框架如表1。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包括4个类指标,23个变量指标。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来反映组织的财务风险情况的。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多目标线性函数法,即常用综合评分法。其单项指标实现率为:
C=Xi÷Zi
式中:C――各单项指标实现率;X――各单项指标实际值;Z――各单项指标标志值; i――项数(i=1……n) 。
然后对每一类目的单项指标做归一化处理:
在对类指标层得分做归一化处理后,采用加权方式得类目指标层得分,表达式为:
Bk=G×T
式中:k――类目指标层项数;T――每项权重。
目标层得分则为:
有关数值的确定
(1)确定各单项指标的标志值
标志值实际上就是各个指标的标准值,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引入国家有关标准,科研成果,行业和地方有关规定或行业或国际的平均水平。还有的指标标志值可以根据多年行业统计资料动态分析和专家论证确定。
(2)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
权重的确定,主要是确定四个类指标中的权重。根据组织性质、组织服务特点、财务特点和专家意见确定。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将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即目标层A、类指标层B和指标变量层C。
(三)补充说明
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与危机进行有效监测的基础是完备的评价资料和翔实的数据,信息来源不应仅局限于财务信息之内,而应当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充分考虑组织使命完成情况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使得指标的建立既满足财务风险的预警需求,又能恰当的反映出组织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权衡问题上的考量。
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财务所需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全面系统地收集数据有较大难度。因此应该建立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组织财务评价资料的收集与查询提供便利条件。另外,应当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建立全国非营利组织的动态财务风险数据库,实现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结果利用的高效化,这一方面便于社会及出资人的监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组织内部财务分析的横向比较。
【参考文献】
[1] 鲁彦平.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营利问题:成因与对策[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2).
篇4
关键词: 诗歌鉴赏 忧愁悲怨 思想感情
高考中,诗歌鉴赏题主要鉴赏诗歌中语言、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应是诗人作诗的主要目的。古代文人失意时更容易通过诗文抒发心中的感受,因而忧伤、愁苦、悲愤、怨恨的思想感情在古诗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也多从这些方面下手。略加分析,这一类情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感叹时光易逝,表达对大好春光、以往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目前生活的无奈、伤感。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感叹人生的大好年华一去不返而产生淡淡的惆怅伤感却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通过委婉含蓄的一问一答,吐露出主人公留恋和惜别春光的感伤情绪。
感叹身世坎坷,命运不济,虽满腔悲愤却又无可奈何。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由于蒙受不白之冤,身陷囹圄,认为自己品行高洁却无人相信,在此托物抒情,心情极为悲愤。再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满腔怨恨,恨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徘徊心境,不知出路在哪里。高中课本中,杜甫的《登高》、《旅夜抒怀》都表达了漂泊四方、老病孤愁的怨愤而又无可奈何之情。
表达羁旅行役、游子思乡之情。思乡可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代文人往往因生活所迫,辗转漂泊,加上外在景物的触动而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作者因听到表赠别、乡思“折柳”曲的笛声而引起了对故园乡里的思念之情。再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赵嘏的《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两首诗都借春秋迁徙、奋力回巢的大雁抒情,寄寓浓浓的乡愁。
表达思念亲友的感伤之情。如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既可以说写登楼远眺的思妇期待远方亲人的归来,又可以说写眼见归鸟回巢的远客匆匆赶路思见亲人的急迫心情。再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表达诗人在战乱时期,于四处漂泊之际,对四处分散而寄书不达、不知死生的兄弟的苦苦思念之情。高中课本中,苏轼的《江城子》表达的则是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表达凄婉的离情别绪。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通过一个“看”字,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前三联通过对帆船、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烘托蒙蒙细雨,创设了送别时的情境,尾联写别泪如密雨一般,直接表达分别时的伤感之情。高中课本中,柳永的《雨霖铃》表达的正是仕途失意之时与心爱的人离别的痛苦感情。
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激愤之情。如张辑的《月上瓜州·南徐多景楼作》:“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寒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州。”诗人见寒草连天的荒败秋景,见中原为金兵所陷,又见新秋,年复一年,恢复中原无望而心生愁意,抒发了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也流露出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高中课本中,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郁闷、悲愤之情。
表达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借写繁华生活的梦境,写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反衬亡国之君梦醒后浓重的悲哀和处境的无限凄凉。如果说李煜仅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话,那么文天祥的《金陵驿》显然境界更高远一些:“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诗人在抗元失败被执,由广州押赴燕京路过金陵之时,触景生情,通过对离宫、夕晖、孤云、芦花等带失落色彩的景物的描绘,表达对事物变迁、国家破碎的孤独惆怅、伤感悲凉的思想感情。高中课本中,姜夔的《扬州慢》正抒发了金兵入侵导致山河破碎而产生的“黍离之悲”。
篇5
林间草地,落叶枯草。叶落而成肥,草枯而成土。秋天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收获不会亏待辛勤的人。秋天又是一个诚实的季节,品张继之《枫桥夜泊》知秋之伤感;读刘禹锡之《秋词》晓秋之豪情。古人多托物而言情。韦应物之“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赵嘏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向故巢。此景此情每每牵动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立秋不久,万物仍旧,外面的世界没有变很多。单只觉得风吹得厉害,空气燥得很,让你觉得心胸宽了许多。中秋之时,情浓月圆。古人多借此抒发心情。这佳节似乎成了“家节”。秋天来得慢去得快,秋天刚到,没有什么大变化,我们可以和夏天一样,但到了深秋,每个人都得穿上件外套,仿佛一刹那到了寒冬腊月似的。
深秋之时,古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这里,枫树林不多见。即便有,也难成“枫林”之势。此时的山丘上,茶树却随处可见。家乡的茶树应该已经开满了花吧!在车厢里隔窗外望,细雨蒙蒙中,茶花白得耀眼。
记得儿时常与小伙伴们到山上去吸茶花浆。手里常拿着一根细小的吸管。若无细管,则干脆就把一些长得很高的茅草拔来取出中间极细嫩的茎,留得外面细长的吸管,到山上去吸吮这茶花浆。每朵茶花里都有很多“琼浆”。这时的茶花浆很甜,吸到最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沾满了花粉粒,而今茶花依旧,人却少了几分闲适。在月季、牡丹凋谢之后,那不起眼的茶花却开得满山都是。试问有什么样的花展有如此壮观?那孤菊开在此时,只能博得陶隐士的喜爱,而那漫山茶花却让憨厚的百姓农民露出了笑脸。明年又该有个好收成了。那茶籽虽说不能卖个好价钱,倘若能的话,也不如多榨几斤好油来得实惠。
到家中尚早,放下包便独步迈向近山。虽说近山少茶树,也无先前的那细管可寻,但仍然满足了我。在茶树间,花香那么清那么淡,移步去嗅,虽没有牡丹高雅,月季艳丽,却让我醉了。那细雨此时也从天而降增添了一种清淡的气氛。
篇6
论文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经验功能,及物性,诗歌翻译
《送元二使安西》又作《渭城曲》或《阳关三叠》,是唐朝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出使安西所作的一首赠别诗。诗中作者运用婉转含蓄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绵绵细雨润湿了轻尘,朋友即将远行,潮湿的空气凝结了多少离愁别绪;“柳”与“留”谐音,道不尽心中难舍的情怀。“朝雨”,“客舍”,“柳色”,本是春意盎然之景,却悄无声息,勾画出离别时悲凉的景象。后两句借酒抒情,表达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结句更是直抒胸臆,难舍难分之情表达得畅快淋漓。前人对此诗的评价就非常高毕业论文ppt,唐汝询认为,“唐人饯行之诗以亿计,独阳关擅名”。这首诗情真意切,可为送行诗之上乘。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经验功能理论出发,对唐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及其五种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作者分别为:杨宪益和戴乃迭、文殊、郭著章、孙大雨、许渊冲),以考察该理论在诗歌翻译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理论研究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最基本的意义成分是具有功能的成分,是语言的各种功能的总体构造建构或实现了意义[1]。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语篇元功能小论文。概念元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个部分。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得到体现的。[2]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韩礼德认为,及物性系统把世界的经历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形成一套可控的过程类型。韩礼德所说的过程原则上包括三个要素,即过程本身,过程中的参与者以及与过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的核心成分,它与参与者和环境呈现卫星状的辐射关系,一个过程可以关系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参与者和环境。[1]
韩礼德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1)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涉及“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2)心理过程,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有两个参与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感知者”,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3)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可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各自又可进一步分为“内包式”、“环境式”和“所有式”三种。在归属类中毕业论文ppt,有一个表示“属性”的成分以及该属性的“载体”;在识别类中,被确定身份的实体称为“被识别者”,起确定作用的实体被称为“识别者”。在任何一个识别小句中,都有一个实体是“标记”,一个实体是“价值”;4)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5)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讲话者”把“讲话内容”传达给“受话者”的过程;6)存在过程,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在每个存在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2]
二、对原诗和译文逐句的及物性分析比较
1、“渭城朝雨浥轻尘”
过程
参与者
环境
物质过程:浥
动作者:朝雨
目标:轻尘
地点:渭城
杨、戴译[5]
物质过程: has settled
动作者: A morning shower
目标: the light dust
地点: in Weicheng
文殊译[6]
物质过程: has settled
动作者: the morning drizzle
目标 :all dust
地点: At Weicheng
郭译[7]
关系过程:(Identifying): is
被识别者(价值): What’s got Weicheng’s path dust wet
被识别者(标记): the morning rain
地点: in this town of Wei
孙译[8]
物质过程: doth moisten
动作者: The fall of morning drops
目标: Its dust light
许译[9]
物质过程: is raised
目标: No dust
篇7
徜徉在古诗词长廊中,会发现有许多可爱的鸟的形象,这些小生灵与人们的某种思想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意蕴丰富的美好意象(意象的产生依托于事物的自然形象,却又因其寄寓着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升华为意蕴隽永的艺术形象,是为意象)。在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篇目中,鸟类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在语文版初中课本中,就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甫《江南春》),“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西江月》)、“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等等众多鸟类在诗词意境中形成的意象......因此,教师能否正确把握和深入辨析鸟的意象,就成为影响古诗词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笔者对古诗词中的鸟的意象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求,现就古诗词作品中几类最常见的鸟的意象简要赏析如下,以就教于同行。
一、雁
雁在古诗词中出现最多。大雁南飞引发了人们秋天悲凉的情绪。“雁字”“锦书”在古典诗歌中用得很多,因此秋雁一般与哀伤忧愁,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颔联云:“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即景设喻,以此自比,是叙事,又是写景。落日黄云,大漠苍茫,诗人举目苍天,唯见长空孤雁,怅然之情,油然而出。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兄弟古有“雁行”之称,兄弟分散,无异孤雁离群。如今杜甫的一家大小虽然已经团圆,而兄弟却分割两地,此刻听到孤雁的哀鸣,如何不感物伤心,远念亲人?
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秋风起了,北雁南飞,李清照自己亦是从北方来的,这大雁原来是“旧时相识”。词人早年曾托鸿雁传书,“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如今,李清照的丈夫已不在人间,希望再寄锦书也无处投达,想到这里,女词人再也抑制不住伤心而泪下了。
可是,也有例外。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正在苦闷和烦恼时,看见“长风万里送秋雁”这寂寥、明净、壮美的秋景,心情又陡然一变,“烦忧”为之一扫,于是产生了“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情逸兴。
二、子规
别名杜鹃鸟,相传为蜀帝杜宇冤魂所化,声音哀婉凄绝。暮春时节,烂漫的杜鹃花开遍山岭坑谷,色殷红,据说是杜鹃鸟啼血所染。子规鸟在诗词中出现多是跟暮春联系在一起,多是抒发离别之恨、感伤之情,读来动人愁肠。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句,杨花本是随风飘散之物,子规是泣血悲啼之鸟,叫声似“不如归去”,寓离别之恨。诗人选择这两个典型的动人愁肠的景物来描摹暮春景色,正是为了烘托诗人闻悉老友左迁时的悲哀心情。
三、莺和燕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这些鸟传递给读者的是初春的喜悦。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风光;燕是候鸟,春天回归,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写莺的诗句还有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自在娇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莺,被这里的花迷住了,哪儿也不去,一个赛过一个地用心啼鸣,像是要把最好的歌贡献给这些花,莺爱此处的花如此,何况人呢?此时的诗人也被此地的花吸引住了,看得出神,赏了这一丛又赏那一丛,赏了这一树又赏那一树,不只是流连不忍去,简直也要放开喉咙高歌,与娇莺一比高低了。
四、鹊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从视、听角度写夜行有的见闻,明月当空,清风徐来,词人选取了富有夏夜特征的景物,勾勒出夏夜的寂静,同时还隐隐透露出夜行者恬静惬意的心境。
五、黄鹂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上方茂密的树丛中黄鹂在悠然自得地啼鸣,深绿的树,黄的鸟,色泽鲜明,黄鹂嘤嘤啼鸣,声音悦耳,能不心醉么?
六、鹧鸪
辛弃疾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有“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暮色苍茫,鹧鸪哀鸣,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以声写情,把一个“愁”字渲染得弥满江天。为什么闻鹧鸪而增愁?鹧鸪“飞必南向”,而辛弃疾本是北人,他的志向是北上抗金,恢复中原,可是这次改任江西,如同南迁,愈行愈南,离北愈远,心北向而身南行,这怎能不使他更添愁思。听到了南飞不北的鹧鸪啼声,怎能不使他受到触动?
篇8
一、鉴赏主题,品味诗人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本,是因为中国古典诗词自古以来就是诗人“言志”、“缘情”的艺术载体,还因为我国古代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大都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即突破性或独特性。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历史时代,必定有很多诗人对同一创作题材或者同一创作主题产生极其浓厚的创作兴趣,各位诗人都在努力追求古典诗词权威文本的突破性抑或独特性境界。然而,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诗人能够在同一题材或主题的诗歌艺术创造领域中,创作出相对于权威文本而言具有突破性抑或独特性的古典诗词艺术作品。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以“秋”为题材或者以“秋”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其意境大多悲凉,诗人寄寓的情感也往往凄美甚至悲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这大概是深受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名句影响的缘故吧。但是,刘禹锡的《秋词》却能打破悲“秋”的主题,赋予秋天灵动壮美的艺术魅力,表现诗人无比热爱秋天和积极乐观的美好心境。故此,教学《秋词》时,我曾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主题和诗人寄寓于诗歌中的不同心境,体味二者不同的艺术境界。
二、鉴赏意象,品味意象的深刻内涵
“意象”即“兴象”,是客观世界中的“象”映入诗人的脑海中,再渗透到诗人主观的“意”(主观情思)中的能动反映。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作品中,意象是其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故此,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相同意象在不同的古典诗词作品中具有的相同抑或不同的内涵,品鉴诗人在古典诗词作品中巧妙运用意象表达自己丰富情感的技巧。
以教学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例。在引导学生读顺、读懂其大意的基础上,我曾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王维的《使至塞上》、韦应物的《闻雁》等展示出来。在学生基本理解这两首古典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探究意象“雁”在上述三首古典诗词中所具有的相同抑或不同的深刻内涵。学生经过查阅资料、认真思考、热烈探讨之后,一致认为:三位诗人均是借“雁”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我国古典诗词中,“雁”意象往往是“思乡念亲”的代名词。
三、品鉴创作手法之妙,鉴赏诗人的创造技巧
古典诗词的创作手法很多,但是限于篇幅,我们只谈谈引导学生比较鉴赏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的创作方法。
1.乐景写哀。就是诗人以美丽景物烘托人物的悲哀心绪的反衬手法。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名句。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安史之乱中,诗人看见娱人之物的花鸟本应心情愉悦,可是却因为安史之乱导致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产生的感时别恨之情而更加落泪惊心,以此突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2. 哀景写乐。就是诗人以凄凉的景物来烘托自己愉悦心情的反衬手法。刘禹锡的《秋词》就是典型的以哀景写乐情的佳作。诗歌首句写前人逢秋每每感叹“寂寥”,次句写诗人与众不同的感受:秋天的天高气爽与自己的坦荡胸怀互相辉映,更有那一鹤排云飞上万里晴空与诗人旷达的心境和绵远的诗情相互融合,从而烘托出诗人无比旷达和愉悦的心情。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18-01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根据古诗的基本特点,我认为可以对古诗教学进行如下教学。
1.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1介绍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诗的作者都有他特定的生活背景和个人阅历,学生了解了这些以后,就能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
1.2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
1.3运用直观形象。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音乐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容易理解诗意。
1.4丰富情感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再现能力、想象能力,又帮助学生弄懂了诗意,感受古诗意境之美。
2.古诗学习要有一定的目标性
目标性是指规定学生古诗背诵的任务,而且要求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甚解。有的老师虽然也为学生制定背诵任务,但是缺少监督性,背过的篇目不检查,也不复查,很多学生虽然背了很多诗词,但是记忆效果往往不佳,这是一个需要注意,并且要加以避免的问题。
比如,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但是,并不是说今天背过的就再也不检查,而是要定期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即对上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加强重复记忆,让背过的诗词在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每周的周一要总结上一周的背诵情况,以督促学生复习背诵为目的,还要进行一些相关测试,不仅涉及默写,还设计关于诗词含义和中心思想。再以两个或者三个星期为另一个阶段,深化复习内容,这样不停地向前"倒带",就能很好地督促学生总结和复习已经学过的诗词,最终将诗歌记牢。
背诵任务要落实在笔头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一遍比单纯的朗读记忆加深效果更显著。而且将诗词写下来是提升学生书写水平的一个主要方法。教师定期抽查学生的诗词背诵作业在无形中加强了对于学生诗词学习的监督。
3.还原现场入诗境
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学生入"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民俗、情感以及社会、人文、地理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储备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或让学生穿越时空,还原现场,拉近距离。不能够实景实物进行观察,可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动态演示,让学生描述自己在诗中所看到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其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通过把诗描述成散文等方法,唤起学生心中的意象,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教学时还应指导学生想象诗的情节、场景。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借助视频资料或图片,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顺理而下,学生自然就领悟诗中的意味:晴空万里,一叶孤舟于浩荡的江面上而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驶向天水相接的地方,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直到望不到帆影。通过想象画面,还原场景,学生在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中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教学实践表明,借助多媒体手段还原现场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例如曹植写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嫉妒弟弟曹植的才华,害怕他与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其弟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就要用刑罚来处治他。七步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诗人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责问。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还原历史,把一行行的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让作品在想象中得到复活,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4.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体会诗歌意境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教学体裁: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当下时代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解读古诗、体味意境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极大地增加了教师对古诗教学的难度。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巧妙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媒体是近年兴起的一项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制造出的音乐效果和画面渲染,将会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如在讲李白《望庐山瀑布》这一首诗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观看庐山瀑布飞流而下的磅礴盛景,伴着哗哗的瀑布流水声,同时还配以名家雄浑豪迈的朗诵,让学生真实地重现诗人创作时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篇10
关键词:危险废物;环保验收;监测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环境保护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废弃物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它们具有易腐蚀、会变质、传播广泛的特点,一旦发生变质很可能造成污染,亲在危险性巨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危险废物集中处理成为了保护环境的有效举措,也是治理环境的办法,但是目前可查证到的废物种类有600多种,按不同的成分分类将近50类,且每年产生的废物数量有增无减,对社会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环保验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竣工检测还存在严重的问题,设施建设滞后,废物产生的危害巨大,贮存方法不科学,综合利用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环保验收单位明确提出了集中处置废物在监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在资金投入上明显加大,对监测技术进行更新,确定验收标准,希望降低废物污染,保护生存环境。
1 废气排放监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1 重点问题
废气是废物组成中非常最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废气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在监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验收中还要把握好进度和速度,确保测算出的废气含量符合实际。通过一系列报告显示,在废气排放监测中最常检测到的气体物质包括Hg、Pb、Cd、HCL以及氟化物,它多为焚烧后出现的物质。在实际焚烧过程中,工况的条件不够良好,整个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非常明显。因此,在监测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就是要做好现场处理和跟踪检测,确保记录好每个数据,对于进料还要设置独立包装,对于医疗中的该类物质更要及时、准确的记录下来,对辅助燃料的成分开展考量。
1.2 解决对策
从质量上而言,焚烧物配比的比值是把握好问题的关键点,首先要稳定热源,在规定的范围内控制热量负荷,控制酸性污染物和金属含量,用混合数据的正确比例延长焚烧物中可以利用部分,即消除污染源物质的使用寿命;其次,要确定配比的正确比值和比例,按照实际情况决定份数,固定实际验收中废气最大类别的含量,对数据进行全面综合处理,然后根据混合物的热值分配气体的含量;再次,对焚烧技术和性能进行指标性测算,考核技术特点,计算包括烟气停留时间、燃烧效率、焚烧炉温度等的数值,为检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最后,针对气体中重金属的数值要严格计算,由于现阶段各类方法的准确性受限,今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且监测项目的设置必须按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进行分析,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 填埋场入场废物及填埋场膜下水、地下水监测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1 固体废弃物的监测
固体废弃物是填埋场监测最多的一类物质,在实际监测中必须选择好适宜的对象,对物种的类型进行确认。为了达成检验目标,使考核企业废物排放能够达到标准,就必须加大工作量,对监测费用做出具体的规定,统计好具体的种类,减少残渣数量。在治理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原则确定固化比例,一旦遇到难以固化的废物则可以适当的加入稳定剂,稳定PH数值,核实生产条件按环评及批复的要求是否已达到。
2.2 填埋场膜下水和地下水监测和治理
膜下水、地下水直接影响坡面排水、集排水管等的质量,在渗透系数的确认中要达到标准,选用双人工衬层,降低危险区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提高监测的方便程度。另外,最常见的、也是最常发生的问题就是渗水,对于这类监测必须逐级分层检验,降低渗透率,按照地下水监测技术的规范化要求实施作业,抽水量也不得少于井内体积的2倍,确保监测的合理性。
3 二f英监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1 监测周期和频次的确定
污染废物中危害最大的一类物质即为二f英,它的浓度大、密度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严重,在实际的监测数据中必须保证焚烧物中包含的该类气体符合欧盟最高标准,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开展严格的监测,并遵循一系列原则。
其一,对于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为2-3个周期,每个周期3到5次.
其二,对无明显生产周期、稳定连续生产的建设项目,废气采样和测试频次一般不少于2d,每天需要采样至少3个。
其三,对于可能存在巨大污染物质的排放物,建议采取多频次监控的方法,平行样本不得少于三类,并确保排放的稳定性。
其四,对污染物排放不稳定的建设项目,必须适当增加采样频次,以便能够反映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在验收监测期间,危险废物项目进料坑的焚烧物已经事先配比好,不会中途换料。
3.2 焚烧飞灰中二f英监测的必要性
焚烧废气中的二f英类在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过程中绝大部分被除尘器截留下来进入到飞灰中。在飞灰固化后的监测项目中二f英是目前入场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却是验收监测的必测项目,不仅可以通过固化后二f英的水映固化情况和焚烧炉的运行情况,而且可以通过固化后飞灰中二f英水平提示填埋场的运行风险。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固化后飞灰中的二f英与之前的物质含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在监测结果过高的情况下,必须将其再次放入掩埋场,通过技术处理方法减小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4 结束语
监测期间监督记录好焚烧炉运行工况和焚烧物配伍信息是保证废气有组织排放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的前提,焚毁去除率的测定可以采用更加便捷且能减少二次污染的方法。对于环保验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竣工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1]邱立莉,李曼,齐文启,敬红,杨伟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环境监测,2015,04:62-67.
[2]孙宁,吴舜泽,侯贵光,王倩,程亮,孙钰茹.中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现状、问题和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1:60-67.
[3]孙宁,吴舜泽,侯贵光,王倩,程亮,孙钰茹.我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