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激励范文
时间:2023-03-14 14:2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三激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百度名片中指出,“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发挥到80-90%。
初三的学生有持续一年的紧张学习过程中,是需要消耗巨大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不仅指体能,更是指精神、毅力等)。因此建立巨大的“供能系统”是每一人都能最终成功的关键。老师此时的激励便是这个“供能系统”,是开发学生潜能,推动学生不断向正确目标前行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我推荐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在初三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尝试的激励方式: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指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目标完成的概率越高,所激发出来的学习动力也就越大。初三一年的学习,任务紧,事务多。班主任最关键的是要有科学的目标意识,并且要科学地在工作中把工作目标落到实处,并影响到班上的每一个学生。
本人的做法是班主任的目标设计要从大到小:
1、进入初三后,班主任在要针对班级整体情况和学校对初三年级的要求与目标,站在中考的高度上,出炉一个班级中考的总目标。
2、再把这一目标分解到各学期、各月、各星期最后要延伸到每天的工作中去。多数学生的韧性并没有那么足,往往会因为目标的那盏灯的光芒太远太漂渺而无法继续上路,因此我们要订好小目标,让学生在一路上都能找到达到目标的成功感,这样学生的目标意识就会一路得到强化巩固,更有利于终极目标的达成。
所以本人的工作中把自己的中考目标分解到几个分阶段中,这个学期其实目标很容易定,班级总目标是打好中考这一仗。学生人的目标是各自理想的高中或职校。然后根据行事例中的事件来制定小目标,如初三这学期英语口语模考、体育模考、一模、二模等。值得注意的是班级的各项目标要显性化,通过张贴,讲解,召开专题班会等形式不断强化。不要开学一提,再到总结时才想起来,这样的目标就是墙上的一张画,只有观赏的价值了。
二、情感激励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不仅要讲究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倾注真情。我把自己的情感激励分为:
A 利用学生的反思本,实现激励
八年级开始我才中途接手这个班,对班里的情况是比较陌生的。后来通过让学生每天写反思与他们沟通,学生的反思我做到尽量每天批阅并回复。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更多地进行情感激励,这大大增进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很愿意向我倾诉,在反思里有谈学习困惑的,有谈学习压力的,有谈家庭矛盾的,有谈个人情感的等等。我也利用了这一阵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或是为他们加油,或是为他们排忧解难。现在初三了,我们已经坚持做了一年多了。很多学生都会说,每天的反思似乎是他们初中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我想每天和全班每一位同学有感情的交流,这是很难的,但这个难题可以在文字的激励中得以实现。对于初三学生而言,他们会遇到很多困惑,他们的内心是最脆弱的时候,这正是我们班主任起作用的时候,我们的不断激励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B 借助家校沟通,延伸激励
我觉得家校沟通更多的是应该做在平时,用在激励上。我发现借助家校沟通来延伸激励效果会更好。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是给家长报喜。比如说有学生默写全对了,测验有进步了,获奖了,有好人好事了等等,我都会通过家校联系的方式给家长报喜。家校沟通的方式挺多的,比如有家校联系本,有校信通,有家长会,有家访等等。就拿家长会来讲,我有很大的一部分时间都是在表扬学生,每一门的最高分是谁,进步较大的是谁,都用ppt展示出来,告诉家长孩子做得很好。还当着所有家长的面介绍了这些学生的家长。这样之后,我发现被表扬的学生家长个个都很积极主动配合老师,有的当天就留下来和老师沟通,有的是过段时间就打个电话来沟通。我想激励学生的工作其实也可以通过激励家长间接地得以完成。借助了家校沟通,延伸了激励。我也把它归结到我的班级文化建设之激励中。
C 树立榜样,双重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初三,班级里出现了两类具有榜样典型的学生:一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二是始终努力进取的学生。对于树立后者在班级里的榜样典型,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在初三阶段是十分必要的。我在多种场合都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还邀请他们把自己的努力经过、心路历程在家长会、学生大会上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从中汲取奋斗的动力。这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既激励了榜样本身,又激励的全体同学,可谓双重激励。
D 巧用歌曲,促进激励
用歌曲激励,源于一次艺术节上歌曲的排练,花了一节课让学生和着音乐演唱,学生个个很投入,特别是班里那些成绩差又好动的男生唱的非常卖力。之后是一节自习课,教室里没有老师看管,我在快下课时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异常安静,学生做作业的投入度大大超过以前。当时我心里在高兴之余就想这可能是音乐的魅力。后来在第二天的反思中,有好几个学生反映,说昨天大声吼歌之后人很舒服,心理特别舒坦。我又结合了之前的情况,再次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因此我打算在班级班会课里增加歌曲激励,当然歌曲的选择很重要,既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又要比较新潮,符合学生的口味。比如周杰伦的《蜗牛》,各种选秀比赛的开场曲学生也都喜欢。同时我觉得用歌曲激励时还要切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比如说有压力的阶段可以选择一些轻松励志歌曲,学生比较沮丧时选择慷慨激昂的歌曲励志,等等。对于有着繁重学业压力的初三学生而言,为他们解压并为他们加油鼓劲,歌
曲激励是学生非常直接地参与其中的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初三的班级文化应在教育目标的引导下,以激励不断为学生提供能量。我相信只要我们适时合理使用各种激励,一定能帮助初三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张万祥.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旭.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拼搏进取,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初三不再有,劝君珍惜之。一年之经历,终身之财富。
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的每分钟都有收获。
奋斗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起点。
学习与坐禅相似,需要有一颗恒心。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篇3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不好动、不好讲、比较死板。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年初三情况是:尾巴大,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特别是初三(5)班大批男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教学。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教学进度:
三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
四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
篇4
关键词:建立表象、组合定理、联想定理
教师在教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在农村中学,有时由于教学上的需要,往往到了初三,也会出现面对陌生学生的情况。笔者今年就遇到了尴尬:几何证明题学生会证的,却不会书写或书写不完整;知道步骤的原因和结论,但讲不出定理的内容;更多的学生面对几何题在证明时凭感觉。面对着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决定狠抓“定理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普遍反映在证题和书写时有了“依靠”,也发现了定理的价值,基本树立了“用定理”的意识。
那么,学生在证题时到底是由哪些原因造成思维受阻,产生解题的困惑呢?我们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不理解定理是进行推理的依据。其实如果我们把一道完整的几何证明题的过程进行分解,发现它的骨干是由一个一个定理组成的。而学生书写的不完整、不严密,就因为缺乏对定理必要的理解,不会用符号语言表达,从而不能严谨推理,造成几何定理无法具体运用到习题中去。
⑵找不到运用定理所需的条件,或者在几何图形中找不出定理所对应的基本图形。具体表现在不熟悉图形和定理之间的联系,思考时把定理和图形分割开来。对于定理或图形的变式不理解,图形稍作改变(或不是标准形),学生就难以思考。
⑶推理过程因果关系模糊不清。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自救对策。
一、教学环节
对几何定理的教学,我们在集中讲授时分5个环节。第1、2环节是理解定理的基本要求;第3环节是基本推理模式,第4环节是定理在推理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模式+定理”的书写方法;第5环节是定理在解题分析时的导向作用,提出了“图形+定理”的思考方法。程序图设计如下:
基本要求重新建立表象推理模式组合定理联想定理
二、操作分析和说明
⒈定理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能正确书写证明过程的前提是学会对几何定理的书写,因为几何定理的符号语言是证明过程中的基本单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划二画三写”的步骤,让学生尽快熟悉每一个定理的基本要求,并重新整理了初中阶段的定理(见附页,此只列出与本文有关的定理),集中展示给学生。
例如定理4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一划:就是找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用直线,结论用波浪线,要求在划时突出定理的本质部分。
如:“直角三角形”和“高线”、“相似”。
二画:就是依据定理的内容,能画出所对应的基本图形。
如:
三写:就是在分清题设和结论的基础上,能用符号语言表达,允许采用等同条件。
如:ABC是Rt,CDAB于D(条件也可写成:∠ACB=90°,∠CDB=90°等)ACD∽BCD∽ABC。
学生在书写时果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①不理解每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学生在书写时往往漏掉条件(如定理19漏掉垂直,定理46漏掉高、中线等);对条件太简单的不会写(如定理3);或者把条件当成结论(如定理12把三线都当成结论)。
②还表现在思维偏差。我们的要求是会用定理,而有些学生把定理重新证明一遍(如定理5、6);或者在一个定理中出现××,又××,××的错误。
③更多的是没有抓住本质。具体表现在把非本质的条件当成本质条件(如定理7出现∠1和∠2是同位角,AB∥CD);条件重复(如定理49,结论∠APO=∠BPO已经包括过圆心O,学生在条件中还加以说明);图形过于特殊(如把定理1的图画成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文字过多(一些定理译不出符号语言,用文字代替)等。
⒉重新建立表象
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原则。“表象”就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世界中的对象或对象在头脑中留下来的可以再现出来的形象,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具体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由于几何的每一个定理都对应着一个图形,这给我们在教学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我们要求学生对定理的表象不能只停留在实体的形象上,而是让学生有意识的记图形,想图形,以形成和唤起表象。我们认为,这对于理解、巩固和记忆几何定理起着重大的作用。
教给学生想形象的基本方法后,我们接下去的步骤是用实例引导学生,下面是一段经整理后的课堂教学主要内容:
⑴问:听了老师的介绍后,你怎样回忆垂径定理的形象?
答:垂径定理我在想的时候,脑子里留下“两条等弧、两条相等的线段、一个直角”在一闪一闪的,以后看到弧相等或其他两个条件之一,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垂径定理。
目的:建立单个定理的表象,要求能想到非标准图形。
继续问:看到弧相等,你们只想到了垂径定理,其他的定理就没有想起来吗?
答:想到了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相等……
甚至有学生想到了两条平行弦……
目的:通过表象,进行联想,使学生理解定理间的联系。
⑵问:从定理21开始,你能找出和它有联系的定理吗?
答:有定理22(擦短使平行直线变成线段),定理25(特殊化成菱形),定理27……
目的:一般化或特殊化或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化,加深定理间的联系。
⑶下面的步骤,我们让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进一步熟悉定理的三种语言、定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学生思考的角度看,他们主要是在寻找基本图形,由于定理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一个基本图形中往往存在着另一个残缺的基本图形,所以学生大多通过连线、延长、作圆、平移、旋转等手段,也有通过特殊化、找同结论等途径把不同的定理联系起来。
下面摘录的是学生自主思考后,得到的富有创意性的结论。
①定理16(延长中线成矩形)定理24(作矩形的外接圆)定理34。
②定理51(一线过圆心,且两线垂直)定理36(一线平移成切线)定理47、48(绕切点旋转)定理50。
③如下图,把EF向下平移(或绕A点旋转),使定理37和50联系起来(有同结论∠α=∠D):
⒊推理模式
从学生各方面的反馈情况看,多数学生觉得几何抽象还在于几何推理形式多样、过程复杂而又摸不定,往往听课时知道该如何写,而自己书写时又漏掉某些步骤。怎样将形式多样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看得清而又摸得着呢?为此,我们在二步推理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了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具体教学分三个步骤实施:
⑴精心设计三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归纳出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①条件结论新结论(结论推新结论式)
②新结论(多个结论推新结论式)
③新结论(结论和条件推新结论式)
⑵通过已详细书写证明过程的题目让学生识别不同的推理模式。
⑶通过具体习题,学生有意识、有预见性地练习书写。
这一环节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先理解证明题的大致框架,在具体书写时有一定的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书写的盲目性。但教学表明学生仍然出现不必要的跳步,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把它归结为对推理的因果关系不明确、定理是推理的依据和单位不明白。因而我们根据需要,又设计了以下一个环节。
⒋组合定理
基本推理模式中的骨干部分还是定理的符号语言。因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找出单个定理的因果关系、多个定理的组合方式,然后由几个定理组合后构造图形,进一步强化学生“用定理”的意识。
下面通过一例来说明这一步骤的实施。
例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外接O的半径为5,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E,且AB=AE·AC,BD=8。求BAD的面积。(2001年嘉兴市质量评估卷六)
证明:连结OB,连结OA交BD于F。
学生从每一个推测符号中找出所对应的定理和隐含的主要定理:
比例基本性质S/AS/证相似相似三角形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
由于学生自己主动找定理,因而印象深刻。在证明过程中确实是由一个一个定理连结起来的,也让学生体会到把定理(不排除概念、公式等)镶嵌在基本模式中,就能形成严密的推理过程。此时,可顺势布置以下的任务:给出勾股定理,你能再结合一个或多个定理,构造图形,并编出证明题或计算题吗?
实践表明:经过“模式+定理”书写方法的熏陶后,学生基本具备了完整书写的意识。
⒌联想定理
分析图形是证明的基础,几何问题给出的图形有时是某些基本图形的残缺形式,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定理的基本图形,为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图形固然可以引发联想(这也是教师分析几何证明题、学生证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对于识图或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他们往往存有疑问:到底怎样才能分解出基本图形呢?在复杂的图形中怎样找到所需要的基本图形呢?因而我们从另一侧面,即证明题的“已知、求证”上给学生以支招,即由命题的题设、结论联想某些定理,以配合图形想象。
例:如图,O1和O2相交于B、C两点,AB是O1的直径,AB、AC的延长线分别交O2于D、E,过B作O1的切线交AE于F。求证:BF∥DE。
讨论此题时,启发学生由题设中的“AB是O的直径”联想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因而连结BC;“过B作O的切线交AE于F”联想定理“切线的性质”,得出∠ABF=90°。从而构造出基本图形②③。
由命题的结论“BF∥DE”联想起“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构造出基本图形④。将上述基本图形②③④的性质结合在一起,学生就易于思考了。
这一环节我们的引导语有:“由已知中的哪一个条件,你能联想起什么定理?”、“条件组合后能构成哪个定理?”、“有无对应的基本图形?”、“能否构造出基本图形?”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起“图形+定理”的思考方法,把以前的无意识思考变成有目的、有意识的思考。
三、几点认识
复习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领悟才是最佳复习途径,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在组织复习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方法和规律让学生体会,创造性的解答共同完善。
“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弗赖登塔尔)。我们认为传授方法或解答后让学生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尽快形成一种解题思路、书写方法。
集中讲授能使学生对几何定理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如果不加以巩固,也会造成遗忘。因而我们也坚持了渗透性原则,在平时的解题分析中时常有意识地引导、反复渗透。
参考资料:
①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理论和实践孟祥东等《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3
②全国初中数学教育第十届年会论文集P380、P470
附录:初中数学几何定理集锦(摘录)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对顶角相等。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7。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16。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9。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及其逆定理。
21。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相等。
2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4。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5。菱形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7。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个弦心距中有一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对量都相等。
36。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46。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7.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47。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8。切线的性质定理①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③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49。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连结圆外一点和圆心的直线,平分从这点向圆所作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
篇5
“错题本”
有些同学作业和考试时出现了差错之后,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因为粗心大意造成的。而事实上,出错的原因是很多的:有的因为概念没有搞清楚,根本不理解而做错;有的因为题目头绪很多,缺乏应有的综合分析能力做错;有的因为运算或推理过程中漏掉了必不可少的步骤,结果出错。所以,在作业或考试中出现了差错之后,一定要对每一个错题作具体分析,看看它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然后找出相应的对策。如果不是这样,只是笼而统之地把所有的差错都归结为粗心,那就可能由此而掩盖出现差错的其他原因,难以针对性地去纠正每一道错题。
一些善于学习的同学,则会有意识地把错题搜集起来,并认真仔细地分析每一道错题出错的原因,以从中接受反面教育,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应该怎么收集错题呢?
我的经验是先对错题认真审理,探究出错的原因,属粗心造成的错误,就把错处找出来,以引起今后的注意;属理解有误确实不会做的,就把有关章节再钻研一番,力求吃透搞懂;属因缺乏分析和运算能力而出错的,就在重做的过程中注意培养有关能力。这样处理好了,就将错题照抄在备好的错题本上,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步骤以及标准答案,并用红笔将自己错误的地方标画出来,注明错误的性质和类型、应该吸取的教训等。
这样做看似既花时又费力,有点笨拙,但笨中可以出巧,拙后大有收效。这样做,往往易于抓住难点,吃准薄弱环节。错题本做好后,还得经常翻翻,特别是在复习迎考阶段,更应把错题本综览一遍,将各种错误的类型再好好归纳一下,以免考试时重蹈覆辙。
“背课本”
有些同学很聪明,学习也还自觉,可就是不太愿下苦功,往往该多看几遍的不肯多看,该多看的没有多看,概念就掌握不扎实,遇见稍有点转弯的题目,就会犯糊涂,解不出来。该背该默的不背不默,难题能攻,甚至附加题也能得分,可选择、判断、默写、填空这些相对容易的题目,却做得一塌糊涂。针对这些同学,仅有个“错题本”还不行,还得备个“背课本”。
所谓“背课本”,就是把每一科每一课必背的知识,都一项一项记录在册,并逐项去看,去背,去默。“背课本”可以采用活页纸的形式,便于根据情况灵活地增补内容。此外,“背课本”要分科书写,这样就条分缕析,便于查找。每学一课(章节),即应分行写下该课必背的内容,一行写一项,做到眉清目楚,不易混淆。再次,还要趁热打铁,马上去读,去背,去默。会背会默了,就在该项的“备注”下打个“√”。考试前,还要拿出“背课本”,将必背的内容逐一回顾,记忆牢固的,再打一个“√”。有所遗忘的,再读再背,确保全面过关。
总之,“背课本”为我们夯实基础提供了一份“清单”,可以使我们受用无穷。
“总结本”
所谓“总结本”,就是专门用来总结所学知识的本子。
总结些什么,怎样总结呢?一是按课进行的新知识总结,二是按周或自定的时间段进行的专题总结,三是每次重要的考试后进行的考后总结。
按课时进行的新知识总结,可以按章节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关键要自己总结,而不是把书上的知识摘抄一遍了事,还要用脑去理解,用心去记忆。仅总结概念等还不行,还得涉及一些重要的题型,包括书上的例题和笔记上已做过的习题,并工整地展示解答这一类题应采用的规范格式。最后,还可以再写几道自己曾在辅导书上或通过别的渠道看到的有代表性的经典题目。
按周或自定的时间段总结,并侧重某个知识专题,以对某个知识专题有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譬如学习有机化学后,就可以总结所有的有机实验:用温度计的有哪些,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何?用瓷片的有哪些?用棉花球的有哪些?它们的方程式是什么?仪器配置连接方式如何?有哪些注意事项?有哪些重点题型?主要与哪些章节有关联……这样,有关这一专题的内容他就了然于胸了。同时,通过这样的总结,还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一周或这一时段内计划完成得如何,下周或下一时段的计划该如何制定。
篇6
学生对于英语这样一门外语的学习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心理,在学习英语时很容易没有自信,产生退缩的心理作用,从而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导致学习英语比较吃力却没有显著的效果。
限时快速阅读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语境,初步理解文章主题,最终快速抓住有效信息进行解题,这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熟练程度,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技巧的培养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这么难的模块,学生自然而然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从而没有自信和热情去学习英语。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限时阅读教学效率的建议分析
(一)教师方面
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限时快速阅读的主导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恐惧心理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在英语教学时阅读训练的同时利用积极心理学以辅助,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心理,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鼓励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面对,而不是纯粹地抵制这种正常的心理而导致学习英语时更加吃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对于限时快速阅读技巧的培养要注意创新性,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材施教,用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教学方式进行限时快速阅读的训练,使得死板单调的阅读训练具有一定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体,学的好不好,都是自己的责任因此,学生自己也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与教师配合共同克服学习英语的焦虑恐惧心理一方面,学生应当学会自我激励,学会培养与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积极正确的信念,最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英语,攻克限时快速阅读难关另一方面,在平时的限时快速阅读训练中要慢慢反思并且琢磨出适合自己的攻克快速阅读难关的方法,日积月累,限时快速阅读的难关就会迎刃而解,最终学生的焦虑心理会大大减轻同时,学生自己要加强阅读素材的积累,开阔自己语言视野,多多了解英美文化,培养自己的英美思维,那么最终快速阅读解题也不在话下。
(三)学校及其社会教育机构方面
一方面,社会教育机构要引导一种正确的阅读素养的培养方向,尽量使得英语学习者利用报纸、电视节目或者书籍等方式培养英语阅读的习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英语学习不再是难题另一方面,为全体英语教师定期进行英语素养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英语素养和教学技能,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同时,有关教育部门应当调整英语阅读评价方式。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限时快速阅读技巧训练的具体策略
(一)阅读速度的强化训练
首先,要培养和强化学生视觉阅读技巧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在心里默读文章的速度要远远慢于直接通过眼睛传递到大脑然后反馈信息的速度,因此,这种没有发音的视觉阅读在平时的快速阅读训练中要加强其次,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对于某一段、某几段、某篇文章进行限时训练,然后再控制答题速度,定期训练学生,学生适应了这样的阅读节奏后自然而然能够提高限时快速阅读的效率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在平时加强自我训练,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批提供一些生词量不是很大,难度系数符合学生木人,素材内容很贴合考试大纲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在课外自己定时阅读,并且总结段落大意以及文章主题,日积月累,学生自然而然能够掌握限时快速阅读的技巧。
(二)统一速度与细节阅读训练
如果单单注重阅读速度的训练,而忽略细节,那么快速阅读训练就没什么实际效果可言,换句话说,快速阅读实质上就是考查学生对于细节信息的敏感程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中考真题的研究,考查的可能是主题句、近义词或者意思相近的句子,原因、时间、地点等细节问题,教师在日常快速阅读训练之后要及时总结这些细节题型并且督促学生加强这些近义词、反义词及其句型的积累。
一般情况,如果是考查原因的细节题,那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反义词进行追踪,提高学生对因果关系句型的敏感,比如,某段话一开始说来到了汽车站,后来又说没座,那么导致了Tom只能去cafe,如果学生能够抓住这些细节,并且对因果句型的结构很是熟悉,那么这道题很是简单。
篇7
关键词:施工流程 技术参数 施工方法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080-02
1 实例概况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建设泵站已完成基础开挖,现进入基础处理阶段,进出水喇叭口挡墙、灌溉站压力涵管均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搅拌桩798根,桩长共计7002 m。为了保证质量、保证工期、保证安全特制定该专项方案。
2 水泥搅拌桩施工程序、方法
2.1 施工工艺
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见图1。
2.2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1)劳动力计划。水泥搅拌桩机组共3组,每组配备10人,计30人;现场后勤组有电工、修理工、普工、安全员共8人,质检员3人,共计38人。(2)施工材料为P.O42.5普硅水泥。现场提供电网电压380±15V,400 kVA用电。(3)施工工期安排。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每日每台桩机可以完成250 m桩长,即是35根/天·桩。投入三台桩机即是105根/天,计划在10天内完成全部搅拌桩项目。即是在2008年11月25日前完成。准备工作在安装调试结束,即可进行桩点定位,开始施工作业。(4)进行现场成桩试验:现场进行成桩试验,以取得在该地区施工的技术参数资料。成桩工艺性试验桩数不少于5根。(5)放线定桩位,根据建筑红线和控制角点,放好轴线控制点。然后根据施工需要,放好桩位。
2.3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1)钻机就位。(2)校正桩机水平,保证塔架90度。(3)开钻检查各转机部位有无异常响动,并清理好电缆线及送浆管道。(4)开机下钻到设计要求深度。(5)提升喷浆(进行分段复搅即提升2m或3m再下钻复搅后再提升喷浆)。(6)在两次提升时如有喷浆不足处补足。(7)在钻头提升上至地面时检查打桩处有无空孔现象,如有则加土或沙后重新再打1米左右,并喷浆成桩(报工地监理做出记号备注留查)。(8)找出下个桩位,移动钻机进行下桩制作。(9)在交接班时把本班制作的每根桩用微机打印出清单,请工地现场监理签证认可。
2.4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该工程施工工期较短,为此,各机组在桩机运行出现故障时对零件只换不修,尽快使桩机投入运行。(2)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学习施工图纸,掌握技术指标,熟悉各作业区桩位、桩数、桩长,做到心中有数。(3)各机组都要排好挂表,严禁漏桩、多桩现象出现。(4)各机组必须在开钻前校正桩机,必须确保垂直方能下钻。(5)各桩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复搅。(6)在开工前必须填写开工报告,竣工后必须填写竣工报告并经工程监理及有关部门批准。(7)要保证连续喷浆,防止管路堵塞。中途中断喷浆,一旦发生管路堵塞,应立即停止提升钻头进行处理。恢复喷浆后,应进行复喷。复喷重叠孔段长度应大于1.0 m。(8)浆体发生器必须配置浆料计量装置,并记录水泥的瞬时喷入量和累计喷入量。(9)为保证正常喷浆,喷浆时罐内的气压应比管道内气压高出0.02~0.05 MPa。(10)施工过程中应对钻机工作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钻机发生非正常的振动、摇晃、倾斜、重心滑移等现象,应立即停钻检查。必要时上提复打。(11)经常检查管路。喷浆过程中如果出现压力连续上升或稳速下跌、发送器负载过大、喷浆管或闸门中途堵塞、罐加不上压力等情况,应立即分析原因,并立即停止提升。待排除故障后再行施工。喷浆时输送浆体的高压胶管随喷浆量大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震颤,当班人员凭肉眼手感均可判断喷浆是否正常。通常喷浆量大则震颤剧烈,小则产生微弱濡动。发生堵管时,高压胶管立即发硬。(12)如遇地下障碍随时报告,做好标记但不得停机。继续进行下一桩的钻进。(13)各机组的电脑打字条每班打两份,一份上交甲方监理,另一份交工程技术组资料员。
2.5 施工质量技术参数及质量检测
桩径500 mm;桩长见图纸。使用42.5 MPa普硅水泥,水泥应是生产日期一个月内的新鲜水泥;水灰比0.5,水泥的掺入比:13%,喷浆量:60 kg/m。喷浆时,钻头以低速(0.48 m/min)回转,并以0.5m/min低速提升。
桩位偏差:≤3 cm;
桩距允许偏差±10 cm;
桩孔垂直度偏差≤1.5%;
桩径:不小于设计值,钻头直径磨损量不得大于2 cm;
桩长:不得小于设计长度。
质量检测方法:采用对桩体抽芯试验,检验其深度、成桩效果、抗压强度;采用轻便触探检验其桩身承载力。
3 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质量控制要点
(1)水泥搅拌桩试验,参数、强度确定。(2)施工场地要求平整。测放桩位控制点,并由工程师复核。(3)施工用42.5普硅水泥应检验合格后方可选用。(4)桩身水泥掺量60 kg/每延米。(5)严格按施工工艺参数施工。(6)桩位偏差≤3 cm,桩身垂直度偏差运1.5%。(7)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24 h。(8)准确地做好现场施工记录。(9)遇地下障碍物应及时与设计方、甲方商定处理方案。(10)不合格材料不能使用,水泥不得有过期变质、受潮、结块现象。集料斗上应装筛网进行过滤,以免进入水泥结块及杂物。(11)施工要严格执行(YBJ22541)规定条款及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规定的条款。
3.2 严格进行施工质量文件的管理
(1)单项工程开工报告、竣工报告。(2)水泥搅拌桩工程施工方案设计。(3)设计变更文件。(4)水泥搅拌桩工程竣工详图。(5)水泥搅拌桩施工现场记录表。(6)工程事务联络笼和往来文件。(7)工程事务会议记要。(8)现场签证单。(9)检验单位的原材料及现场检验报告。(10)其他文件资料。
3.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水泥搅拌桩开工前,按设计要求,做试验桩,确定搅拌桩的配比和施工工艺、其它参数等,检验搅拌桩24 h、3 h、7 h强度。并确定搅拌机械的浆体发送器的输浆量、水泥浆经过输送管到达搅拌机喷口的时间和起吊设备提升速度等施工参数。(2)施工前提交一份根据施工详图规定放样的桩基中心线和桩位测量成果及桩位编号图报送给监理单位,经监理检查签字确认后方可开钻。水泥搅拌桩使用的水泥品种及掺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进场水泥应按建材试验规定提前送检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整个桩基施工只能使用一种品牌的水泥,不允许混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3)桩机就位应平整、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在桩架或桩管上设置用于施工中观测深度和斜度的装置。(4)在水泥搅拌桩成桩过程中,如因输送管路堵塞或机械故障等原因而停止喷浆,第二次喷浆接桩时,复桩长度不得小于1 m。(5)喷搅达到桩顶设计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拌喷浆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停喷位置为设计桩顶标高。(6)下沉钻头钻进时,应根据土质软硬,时时注意电流的变化,及时调档;提升喷浆搅拌时,均宜选择慢档提升,保证搅拌均匀。(7)喷浆时,送浆操作工应注意监控仪的显示,随时调整阀门、风压,保证送浆量的准确;喷浆桩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应与机台操作人员、送灰工密切配合,以确保桩长、桩身垂直度、掺水泥量等重要指标满足设计要求。(8)水泥入罐前应先过筛,确保无结块、无杂质。单桩喷浆量、喷浆与停喷时间、复搅长度等应有专人记录。(9)施工记录由施工监控仪完成,但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均须如实记录并汇总分析。(10)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成桩质量进行自检,人工开挖浅部桩头部位,量测成桩直径,目测搅拌均匀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在施工过程中或原位测试时,若遇卡钻、喷浆不畅或堵塞、桩体疏松、夹层断桩、空心桩、桩体强度不均等情况时,应暂停施工,立即通知监理,按监理人批准的处理方案并经监理人签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4 结语
该泵站工程基础处理中,利用水泥搅拌桩的加固办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土抗剪强度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该基础处理方法施工简单、工期短、投资省,是水利工程中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土抗剪强度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基础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泵站软基处理之浅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
[2] 虞黄英.堤防工程基础施工的分析与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0).
篇8
【关键词】旅游;旅游集散中心;理论基础
世界旅游已经进入了散客游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旅游观念的成熟,加之交通便捷度的快速提升,散客和自助游客的客流量迅速增加。面对这个市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一种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旅游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其成立实现了与城市公共交通更好的衔接,从而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一、区域联动理论
1.区位论。区位论主要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它是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区位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由经纬线构成的网格系统中的某个位置;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就其他位置来说所限定的位置。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两层,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它是指从已知的区位主体的特征出发,对比分析适合的可能空间,从而选择最佳区位;另一层则与前者相反,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它是指从已知的大区位空间的特性出发,来选择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区位理论是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由于各学科和研究的侧重点各异,因此区位理论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涉及的对象,从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到第三产业和城市,目前则已发展到着重在城市和区域方面。如按区位论所涉及到的部门可分为市场区位论、产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等。区位论的研究,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旅游集散中心是存在于一定区位空间的,它的运营受区位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充分分析区位条件将对客源市场的选择、区域内的竞争者与合作者的选择提供指导。
2.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衰减规律研究点和点的相互关系,是研究旅游者行为的重要理论。游客到达旅游地的可能性除了受时间和金钱、旅游资源品位及吸引力、可进入性以及其它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的制约外,还有一重要制约因素,那便是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尽管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已突飞猛进,但由于受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时间等,距离仍然是影响旅游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目的地旅游者的数量与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即距离越大,旅游者数量越少,旅游者选择此地为目的地的可能性越小。旅游集散中心是近几年刚兴起的旅游资源整合平台,它竭力于服务本地居民,带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由于其推出的产品以短途游线为主,距离衰减规律较明显,利用距离衰减规律研究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产品结构升级是进行管理创新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3.区域分工与合作。区域合作是区域分工的衍生物,它是与区域分工相伴产生的。随着区域分工过程的逐渐深化,专业化分工倾向日益显著。同时区域之间竞争程度的加剧也显现出各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在日益加深。从区域间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完全的竞争已不能满足,必然要开始寻找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自身的需求,二是迫于市场的需求。前者是指区域之间通过各自需要的产品、技术、服务等相互合作,从而满足各自发展的需求,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后者则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各区域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不得不与其它区域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局面。从形式上划分,区域合作主要包括行业合作和区域全面合作。前者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后者是指区域之间在相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种行业合作,目前在全国很多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等地区都已展开。旅游集散中心的区域合作也是目前国内学者重点研究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散客旅游者的数量将持续增加。如何通过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赢取各自最大的市场蛋糕也是旅游集散中心亟需解决的问题。
4.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增长极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1)区位经济。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若干经济活动处于同一区位,并且从事同一项经济活动,产生的就叫区位经济,它的实质是通过地理位置的靠近而获得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2)经济规模化。经济规模化的好处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从而使得经济活动成本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管理成本的缩减、广告费以及非生产性支出的分摊等。经济规模化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降低了边际成本及总成本,经济效益增加显著。(3)增值经济。增值经济是指额外或不可预期获得的经济效果,它不仅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结果。区位经济的产生以及经济规模化的形成,使得同一区域内的企业之间无形中获得某此产品和劳务,且这些产品和劳务是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的,从而使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旅游集散中心一般位于经济实力强的大城市以及旅游资源品位高的旅游城市。对于国内各省各地区来讲,旅游集散中心所在城市的发展可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点。此外,旅游集散中心的核心功能是游客的集与散,因此区域内的旅游发展可依托旅游集散中心的成功运营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从企业成长过程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成长的阶段模型。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像生物一样,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对这一核心观点的理解不是指企业存续时间的长短具有某一固定值,而是指对企业成长本质的揭示,即企业的成长具有灵活性、竞争性。美国爱迪思研究所创始人伊查克・爱迪思博士在其名著《企业生命周期》中指出,企业与动植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其所呈现出的性质也极为相似。企业活力在成长期不断增加,但从青春期到稳定期,其速率则呈递减趋势,企业活力经历顶峰的稳定期后不断减少,直至死亡期。企业在每一阶段还会面临转型问题,企业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后方能健康成长。旅游集散中心是以企业形式存在的,利用西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对旅游集散中心进行诊断及诊疗,为旅游集散中心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三、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1.企业创新体系。企业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管理创新。侯先荣在编著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就是为企业建立创新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要素之集合。一般认为,企业创新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概念则起源于一般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的定义。
2.旅游企业创新体系。旅游企业创新体系是指旅游企业内部各相关机构组织和部门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体系。另外,张忠元在《旅游资本》一书中指出:对旅游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创意;操作的关键是用“新创意”和“新技术”重新组装开发各类旅游资源,挖掘包装出旅游“新产品”,营造旅游“新形象”,再通过整合营销,拓宽“新渠道、新领域、新市场”,形成研究与开发、经营与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旅游产业“创新链”,并最终构建融知识创新、观念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于一体的“旅游创新体系”。湘潭大学黄玲在《知识经济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创新》一文中提出:旅游企业的管理创新包括经营理念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发展目标创新等四个方面。总之,管理创新是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是旅游企业技术、产品、营销等创新得以实现的保障。作为以企业形式独立存在的旅游集散中心来说,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境需要靠企业的管理创新来解决,而旅游企业创新体系的内容则为旅游集散中心的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观点:
1.服务对象的选择。新公共服务认为,公共行政官员要关注的是公民,而不是所谓的“顾客”。并且公共行政官员要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的良好关系。公共行政官员要时刻树立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观念。所以,政府不应该只是关注“顾客”本身的短期利益。
2.政府的职能的重新阐释。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在当今社会,政府的职能在于,能承担为社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责任。社会是公众的社会,现在越来越强调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对公共行政官员来讲,其角色的转变是必然的,由直接供给者转变为中介人、调停者甚至裁判员。
3.高度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政府机构和企业的所有者是公民,而非公共行政官员,这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另一明确认识。公共行政官员要高度重视公民权,不仅要分享权力,还要为公民工作,通过中介服务为社会解决公共问题。同时,在治理过程中,其角色需重新定位,由企业家向负责人和参与者转变;四是公共利益是根本目标。公共利益在公共行政中处于中心地位,这是新公共服务的核心原则之一。对于公共行政官员来讲,简单地回应不同的利益需求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步伐,而应该采取积极地态度,通过对话等各种沟通方式向公民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五是从生产率到人的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将公共行政人员比作一种官僚职业的雇员,他们只需要组织和保障。公共管理理论所主张的是将公共行政人员比作市场的参与者。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则认为公共行政人员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复杂性,他们的职责是对公民的需求或社会的发展有所作为,因此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的是人而非生产率。旅游集散中心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政府行为对旅游集散中心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影响。新公共服务理论则为旅游集散中心在管理创新过程中如何增强政府的引导力,体现公共服务产品性质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国群,陈学光,徐金发.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及运作机制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金序能,陈学光.旅游集散中心:基于资源整合平台的解释[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
[3]王玉芹,张凯.国内旅游集散中心研究十年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4]徐菊凤,赵晓燕.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兼论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与形成机制[J]. 旅游科学. 2009(5)
[5]杨晓玲.浅论区域旅游产业品牌化[J].企业导报.2009(6):80
篇9
关键词:盾构机、主动铰接、液压原理、故障排除
盾构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机集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渣、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1]。盾构机掘进机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如德国海瑞克公司、维尔特公司,美国的罗宾斯公司、日本的三菱重工等公司[2],我公司用于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某工区的两台三菱Φ8780土压平衡盾构机采用了主动铰接系统,其工作原理为:盾构千斤顶安装在盾构机主体的后筒上,盾构千斤顶在管片的反作用力下推压后筒,铰接千斤顶在后筒的反作用力下推压前筒,使盾构千斤顶、铰接千斤顶两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行程差,从而控制后筒和前筒的走向,进行曲线施工和姿态调整[3],现结合实际施工中出现的故障,简要介绍下三菱盾构机铰接系统。
1.盾构机铰接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为铰接液压系统分区8原理图及铰接油缸布置图。铰接系统由16条千斤顶组成,分为8组,每组2条千斤顶串联成一个分区,其中千斤顶1、4、8、13附带可以检测行程的传感器。其他7个分区的油路与分区8相同,铰接系统由30KW的液压泵1向铰接千斤顶提供压力油。铰接油缸的工作模式分为3种,伸缩、跟随和锁定。其主要操作由主控室的触摸屏完成。其中B1-B8为选择伸缩选用按钮,L1-L8为锁定选用按钮。对铰接千斤顶分区进行“伸缩选择(B1-B8)”之后,如果再将同一分区进行“锁定选择(L1-L8)”,则“伸缩选择被解除”成为锁定选择。在选择了“锁定”的状态下,即使该分区再选为”伸缩”锁定选择也不会解除[3]。在伸缩状态下,三菱PLC根据触摸屏上的操作指令来完成千斤顶的伸缩动作,当选择B1-B8时,此时电磁换向阀3满足工作的条件,当铰接千斤顶选择伸或缩时,电磁换向阀N8a或N8b会得电,使液压泵站1提供的压力油流向千斤顶推动被选择的千斤顶进行伸缩。在跟随状态下,未选择伸缩和锁定操作的分区的千斤顶伸出方向为自由状态,电磁阀5得电切换工作状态,使压力油打开液控单向阀6,此时随动状态下的千斤顶中压力由溢流阀4控制。此时选择随动的分区在被选择伸缩分区千斤顶外力作的用下而进行伸缩。在锁定状态下,电磁换向阀3和电磁换向阀5均不满足动作条件,从而进行锁定,不会进行伸缩或随动。当进行铰接操作时,以被选择锁定的千斤顶作为铰接支点来进行铰接千斤顶的伸缩,选择随动的分区在选择伸缩的分区的拉力或推力的作用下跟着选择伸缩的分区进行伸缩,从而使在调节姿态的时候变得容易。
2 铰接工作的连锁条件
1)NO.3油脂泵运转中2)铰接PU运转中3)刀盘旋转中4)刀盘力矩非上限4)铰接选择正常5)铰接基准位置不良
3广佛1标魁~祖区间铰接系统故障以及分析排除
3.1故障现象:铰接千斤顶无法进行锁定,铰接千斤顶行程经常跳动,导致掘进过程中盾构机姿态控制超限。
3.2 故障分析及排除
从故障现象进行判断,千斤顶行程经常发生跳动是因为千斤顶内部不能保压,其原因可能是千斤顶发生内泄或千斤顶内部存在空气,仔细检查千斤顶镀铬层无损伤,关闭闸阀7和8,发现千斤顶行程保持稳定。打开闸阀8,并对其千斤顶进行伸缩动作5分钟后关闭排气闸阀6,发现千斤顶行程能保持稳定,故障排除。
3.3 故障现象:千斤顶分区1和分区8无法动作
3.4 故障现象及排出
由于无法动作的分区只有分区1和分区8,故排除系统压力设定的溢流阀2无问题,依据铰接系统原理图可知,控制千斤顶伸缩的电磁阀3动作后压力油进去油缸推动千斤顶伸缩,油缸压力设定由溢流阀进行控制,检查电磁阀3线圈,发现其指示灯亮,关闭千斤顶进油侧阀门7,并测定此时20压力,显示 压力为35Mpa,故排除电磁阀故障,打开进油侧闸阀,关闭排气阀后,再进行千斤顶伸缩,发现千斤顶伸缩正常,究其原因,千斤顶排气阀门8未关紧,造成千斤顶中液压油从排气支路泄漏。
4.穗莞深SZH-2标虎虎区间铰接系统故障及分析排除
3.1故障现象:铰接千斤顶分区3和分区4选择跟随,但伸缩时无动作,导致B环和C环焊缝拉裂。
3.2 故障分析及排除
从故障现象进行判断,千斤顶选择随动状态时,在被选择的分区伸缩的外力作用下低速的进行伸缩,此时电磁阀5动作,压力油进入液控单向阀从而打开系统支路而使其在低压的状态下工作,检查电磁阀5线圈,发现线圈工作指示灯点亮,故判断电磁阀动作不灵活,拆下电磁换向阀5,发现阀芯弹簧无法复位,对电磁阀进行维修后重新安装,故障排除。
结语:土压平衡盾构主动铰接系统是盾构机非常关键的部分,是曲线施工和姿态调整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由于其隐蔽性很难进行排除,在维修过程中要先根据第一现场来判断问题出现的位置,不肯盲目下手,否则事倍功半,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做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在掌握液压系统的过程中也要数量掌握与之关联的电气系统(尤其是PLC控制原理)这样在处理液压故障时能综合分析,能准确找出故障点,迅速的排除故障。
参考文献:
[1] 杨华勇 龚国芳. 盾构掘进机及其液压技术的应用[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04(1):27.29
篇10
基层反映县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面临“三难”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县域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生产中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乏强制性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规模养殖场及饲养散户一般通过出售、焚烧、深埋等方式自行处理病死畜禽,对人类的健康及生态环境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一是信息难掌控。县域畜禽养殖散户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出售病死畜禽可获利;自行焚烧、掩埋等处置方式无成本;进行无害化处理程序繁琐、费用较高,几相比较,大多规模养殖及饲养散户对病死畜禽信息大多不报或瞒报,外加县域畜牧部门执法能力薄弱,致使基层畜禽病死信息难掌控。
二是资金难筹措。县域病死畜禽大多数产生自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农户养殖,这部分养殖场(户)经济力量、基础设施薄弱,没有能力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外加县级层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经费严重不足,而无害化处理所需要费用较高,导致养殖户不愿申报无害化处理补助而对病死畜禽自行处理情况居多。
三是技术难掌控。囿于县级层面畜牧执法力量薄弱,难以对养殖户,特别是散户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法律认知、防疫能力、病死畜禽处置知识的有效宣传,致使养殖户主对病死畜禽自主处理时,存在选址不合理、掩埋不深、消毒不严、处理不彻底等问题,给动物疫病防控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