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课文内容笔记范文
时间:2023-03-31 04:0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说和做课文内容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朗读;语文教学;理解 ;指导;语文素养;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56-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对于阅读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但在实践中,还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阅读教学事倍功半,效率低下,虽然满堂灌基本绝迹,而满堂问却被有些教师作为探究性教学的标志而滥用,学生无暇在朗读中品味文本,也就对于教师的频繁提问屡屡“卡壳”,无法解决课堂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在朗读教学中注重指导,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朗读教学目标解读
朗读有它的特殊要求和特别功能,朗读者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生动形象地把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地表达给听众,普通话是国家规定的标准语言,汉字的注音也是按普通话的标准用汉语拼音注的音节,也就是说和普通话中的汉字读音是统一的,所以说只有使用普通话朗读才能使不同地方的人都听得懂。
(一)正确。正确是指字音要读得对,不能读错要根据字典中所注的音节去读,不能读的地方音,不能读混,如:“mào(mào要)shèng(shèng得)”的“盛”,chéngfàn(chéngfàn不)的“盛”,“shàonián(shàonián不)”的“少”与“duō(duō”)shǎo(shǎo))”的“少”,这些都容易读混,汉字很多,要都学会很难,但可以借助字典、辞典来帮忙,了解它的用法和它的读音。
(二)流利。流利是读得流畅的意思,要做到这点,就要对作品的字、词、句、篇进行透彻的分析,把作品的思想感情融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运用自如,读得流利。
(三)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说朗读可以直接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使他们对有声有色的语言发生兴趣,受到鼓舞,得到启发,接受教育,它与课堂讲解不同,与默读不同,它还可以借助语调、眼神、手势为充分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的表达和语调的变化要恰到好处,朗读的语调要纯朴、真挚,有时虽然需要渲染,但依然要做到适度,不能过分,有时语调要深沉,感情要充沛,批评的,赞扬的,情感不同,语调也应随之不同,不能求快,也不能太慢,轻重缓急也要依文意而定,朗读要有节奏,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决定停顿时间的长短,总之,朗读时应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的轻重缓急以及必要的停顿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把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得生动形象。
二、朗读和语文教学的关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教学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朗读指导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必须反复地、正确地、形式多样的进行朗诵强化训练,“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的朗诵能力提高了,对于课文内容才会理解得更快、更深刻,课堂效益就会明显地提高,教师要有步骤,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激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清代陈弘谋在笔记小说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手段,不是目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朗读还有默读、讲述、讲解、做练习等,学习语文使用朗读法源远流长,如古代私塾启蒙就是让学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信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让学生不明其义,不求甚解的朗读和背诵,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也就渐渐明白其中的意义了,有的甚至得等到长大以后方明白其中深刻的含义。延用至今,仍不失为学习的一种好方法,朗读教学所涉及的知识、能力、技巧、方法,给其它的学法奠定了基础。例如,一个善于朗读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一定比较好,原因是他把朗读时的自然大方的态度,流畅的朗读口才,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运用到说话中来了所以他在回答教师提高、讲述见闻、会上发言等,都能轻松自然,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和同学们在一起也能侃侃而谈,一个朗读时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不会好。
篇2
在初中英语学习和考试中,阅读理解在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得分。因此阅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是大部分学生以后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很多同学因为单词储备量不够、没有掌握好阅读技巧,英语成绩总是徘徊不前;还有许多老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简单、陈旧,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自然没有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是一句空话。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以下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认为课本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材料,应充分利用这个阅读之“本”,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的读前、读时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使阅读教学交际化,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过程主要包含符号辨认和文字信息理解两阶段,即读者的思想、观点通过词、句传达给读者,而读者需要对一连串的单词和句子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假如老师只是简单地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课文并讲解语法知识而忽视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都是违背阅读心理规律的。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不要停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表层面上,阅读环节必须立足课堂教学,依托课本教材,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的读前、读时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
一、读前活动
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运用适当的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教师可以在课前搜寻大量的和阅读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就资料提问,或者这些资料的搜集也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做。我在讲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这篇文章时事先要求学生们上网查有关Stephen Hawking史蒂芬・霍金生平以及他提出的黑洞学说和畅销书《时间简史》,这样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渴望和兴趣。
二、读时活动
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语篇。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在阅读中设疑质疑,在介绍课文时可适当地安插一些阅读会遇到的关键生词,为下一步的阅读扫除障碍。下面举几种常用的提问方法。
比如问题导读,限时阅读: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根据课文的主题,提出一二个与文章中心有关的问题,可为阅读指明方向,减少盲目性,即所谓的带着问题去读。有了任务,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责任感。限时阅读通常为2――3分钟,即要求学生可以忽略与问题无关的句、词,直奔主题,找到问题答案。这样的训练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通过导读问题,学生能对课文进行有效的预测,此时我们应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技巧,如寻找中心词与主题句,猜测词义和推知文章含蓄意义的能力等等,引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平时我们都习惯采用“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记”的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模式。我常鼓励学生在我教学过程中随时可提出问题,就课文内容互问互答,开展提问竞赛等。对于学生有质量和准确的答复,都给与表扬,成就感的获得可以大大地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对于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老师可作进一步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重要的词组、短语、句法在书上要有记号。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做到听说读写的全面提高的同时又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读后活动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对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有了完整的框架,接下来我们应该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比如复述课文,老师可给出n文的key words,借助教学挂图、图表等,帮助学生整理出复述课文的主线索,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结合每个单元的section B 3b以及4-Groupwork,用同步写作的方法对课文进行缩写或写出summary,以达到书面巩固的目的;就课文主题,利用课堂中讨论过的相关话题的大量素材,设计一些适当的写作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阅读的深化。另外,我经常要求学生熟记背诵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精彩句子、语段,让他们建立自己的“语料库”,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我还会选择源于课文而又超出课文,且为学生所熟悉的话题,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这是对阅读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将阅读技能转化成交际运用的过程。
篇3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不要一味地迎合现代化的教学,走向弊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不是内容越丰富、使用越多和档次越高让课堂教学越有效。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要注重实用性,考虑到学生要学习哪些内容、教学的目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它是教材内容的整合归纳和精华,要高于教材,精于教材,是教材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注意以下方面。
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扎实掌握,对教材内容有清晰地了解。如作者反映的中心思想,对学生训练的内容。
2.通过多媒体能突出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以往的教学对这些知识总是反复地讲解和练习,抽象理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能深入把握,掌握不牢固。而多媒体能把重点、难点直观化,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特点,通俗易懂,强化了记忆和理解。
3.多媒体集合文字、声音、音乐、视频等多种功效为一身,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官神经,利用多媒体创设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例如,我在《青蛙看海》一课中,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带着波涛声的蓝蓝的大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课堂学习是比较严肃的,学生要认真听讲,一丝不苟地参与教学活动,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课外活动恰恰是课内学习的补充,让学生在轻松的方式下学习,自由度更高,能使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广泛,提高了学习效率。
2.开展课外阅读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的量须达到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各类作品,例如,系列科幻小说,童话、寓言,各类历史、文化读物,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3.进行角色表演
教师在班内组织“话剧社”,挑选一些写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担当主角,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把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文章改写成课本剧,或把一些较抽象的、大家不太感兴趣的内容经过想象和恰当的艺术加工,写成形象的小故事,利用一定的时间表演给同学们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4.组织竞赛
教师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将获奖作品配上作者的照片在学校橱窗内展出。这样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语文学习劲头,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式有三种,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集体活动要求全班所有学生都参加,例如,组织看电影、参观博物馆、参加社会活动等。小组活动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带领进行课外活动。例如,每周制定一个小组出板报、小组写周日记、进行小组阅读活动等。个人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外独立进行的活动。例如,让学生搜集生活中遇见的字词、写日记等。
三、促进学生的学习情感
小学生是非常感性的,他们的情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深刻、更主动。我们一直提倡“把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室、畏惧上课。
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学习有情感,教师自身必须要对教材有情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倾注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将自己的思想和经历与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有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扭转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不能动辄批评、惩罚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权威的管制下学习,认为不听话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这种做法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学习上放不开,不敢大胆地说和做,生怕错了被教师批评,阻碍了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不敢走近教师,不愿意和教师有正面的交流,师生之间关系疏远。相反,如果教师用亲和的态度面对学生,充满微笑,和学生做朋友,关爱学生,多了解他们的心声,学生对教师的观感会改变,喜欢和教师在一起,进而喜欢其所教的学科。
篇4
关键词:文化干扰 敏锐感知 准确模仿 习惯
1. 引言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5]。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则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5]。听和说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思想的交际过程,听是理解和吸收信息,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应是同步的,是相互促进、不可分的。
国内教育专家已开始探索多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其中较多提倡的是自主学习(automatic learning)。由于网络的介入和信息化社会的日益发展,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自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既可以解决目前教师短缺、教学方法落后和教学设备陈旧的难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然而,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阅读和写作能力收效较为显著,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和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参与网络的笔头评论,在短时间内可以大大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只注重阅读和写作,很少兼顾自身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笔者依照数年教学经验发现大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和障碍。
研究表明,文化干扰的根源主要是学习者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对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足够认识。而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则受民族语言的社会环境(历史、自然条件、宗教、信仰等)的制约。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文化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因此,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懂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语言。在当今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可能知悉其中某个具体的单词,又能分析出语法结构,但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文化干扰的具体体现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忽视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文化背景,一味的套用源语(source language)思维习惯,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请看下面一则简单的中国学生英语日常对话练习。
Speaker A:How are you?
Speaker B:How are you?
Speaker A:Your dress looks beautiful!
Speaker B:Oh,no. I don’t think so.
Speaker A:I called you yesterday,but no one received the phone.
Speaker B:Sorry,I got home late yesterday because the traffic was very crowded.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接受不同的普通文化教育,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信任和理解上的障碍。反映在深层的理解上,这种干扰就是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差异甚大。
在这段小对话中,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很多同学对于how are you的本能第一反应便是how are you。对于他人的赞赏,大部分同学都会忙着否认,即便是他不那样想。而在英语文化背景下,面对他人的赞许,听话者都会非常乐意并自豪地回答“thank you”,即便知道对方是在恭维自己。英文里说接电话的“接”,不用receive,而是answer the phone。而speaker B说的赶上交通堵塞了,也同样犯了中文思维的错误,忽视了英语语言的搭配习惯。因此,作为语言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交际中犯的错误:
Speaker A:How are you?
Speaker B:Oh ,I am fine!
Speaker A:Your dress looks beautiful!
Speaker B:Thank you. I like it too.
Speaker A:I called you yesterday but no one answered the phone.
Speaker B:Sorry,I got home late yesterday because the traffic was very heavy.
3. 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江西农业大学2006级非英语专业
1419名学生(不限班级、专业)
调查工具:问卷调查。
我们就学生的英语口语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题目是:
你提高口语的途径是(可多选):
A. 参加校内外的英语角活动;B. 抓住一切机会和外国人交谈;C. 平时和同学进行对话练习;
D. 参加校外培训;E. 在网上进行英语聊天;F. 课堂上和同学交流。
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如下:
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英语口语的练习,只有5.5%的学生选择在网上进行英语聊天、6.84%的学生选择抓住一切机会和外国人交谈。这个数据充分表明了学生学习口语的主动性相当薄弱。而平时和同学进行对话练习和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则占到了48.27%和55.18%。笔者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学生,大部分学生回答采取这样的口语练习方式是因为老师布置了口语练习任务。从14.09%的学生选择参加英语角活动可以看出学生极少与他人合作、相互交流。
这说明学生还不明白口语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是达到学习目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更没有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条件和有效资源。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让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外,还要让他们进一步增强思想意识,有针对性地、有策略地逐步培养他们英语口语的能力,以便将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4. 训练方法和培训策略
4.1 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接触语言的环境
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学习英语的中外网站更是不胜其数。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资源,比如省略网站就有相当多的资料,从歌曲到原著朗读以及电影剪辑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学习的材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每天点击这个网站,边练习听力边欣赏英语原著等等,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水平,解决学生只知道反反复复听磁带、练习课堂上的内容,从而产生厌倦感、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效率降低的矛盾。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利用班级的QQ群号,分成小组,每个组指定一个组长,每天选定一个主题,由组长负责,组织大家在网上用英语聊天,教师可以不定时上网监督,这样,能有效避免一些学生害怕面对面谈话的胆怯心理。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抽查,让学生轮流口述聊天内容,这样既可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又能让学生在团结友爱、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2 利用电化教具,突出听说训练
使用电教手段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录相带,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景,使他们不必借助翻译,直接通过视听达到理解语言内容的目的。笔者在上《新视野大学英语》中“the symbol of America”这一课时,就根据课文内容找到相应的图片,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导入,并制作了彩色幻灯片。形象、生动、有趣的彩色画面及优美的音乐配音,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仅画面上的一系列内容就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学生不仅理解得快,上口也很快。在学生听懂的情况下,笔者根据课文梗概提问,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最后让学生走上讲台,借助幻灯片简要地复述课文。这种教学方式能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听其音、见其形、明其意,语言和形象两者同时作用于大脑,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整个身心系统的机能,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3 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知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瞬息万变的,这便要求语言学习者能够对变化中的语言有敏锐的感知。教师自身在培养学生在练习口语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这一点的培养。笔者曾经向学生列举过许多身边的例子,说明对语言的感知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中国银行翻译成the Bank of China,中国农业银行翻译成China Agriculture Bank.若没有对语言的敏感,学生在口头表达过程中自然不会注意到其中的差别,甚至会闹出笑话,把交通银行翻译成Transportation Bank了。
4.4 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准确模仿和不断积累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无法真正接触纯正日常英语,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口头表达的练习中能提醒同学注意英语国家人士(native speakers)的表达与自己想当然的表达有何不同。比如,在讲授完“Of all the people in the world!”(我怎么也没想到是你!)这个句型以后,教师应该让同学大量地举例,反复使用,准确地模仿。语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做笔记,积累语言知识点,并准确地运用到实际日常口头交际过程中去,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并牢记的程度。
4.5 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及树立自信心
要想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不能仅靠日常的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进一步提供讲英语的环境和氛围。例如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录像节目等。除此之外,全英语封闭式强化训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尝试。它确实能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真实的材料和语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的培养,也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几年的英语专业基础教学过程中,利用daily report和in-class debate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养成开口说英语、自信说英语的良好习惯,在同学中间获得好评并取得较好成果,所带班级学生口语表达流利、自信、地道。
5. 小结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ist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其中包括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Kristen(1981,1982)指出,成人是通过两种不同而又独立的途径即语言习得(acquisition)和语言学习(learn2ing)学会外语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被认为是该理论的核心。Kristen认为学习者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如果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并且有足够的输入量,学习者就能自动获得必要的语言知识。Kristen(1982:62-73)还提出,促进语言习得的前提是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他列举了最佳语言输入的四个必备条件:第一,输入内容应该是可理解的,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只是一种噪音。第二,输入内容应该是有趣而密切相关的,这样学习者就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第三,输入内容需是大量的。只有这样语言习得者才能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第四,输入内容不按既定语法程序安排,不应过分强调语法,以防学生由于担心表达中的语法错误而不敢大胆开口。“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与此同时也能获得必要的语法。
值得注意的是Kristen所说的可理解输入不是二语习得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只有当输入(input)变成吸入(take in)时,习得才会发生。在输入变成吸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诸如学习动基、学习态度、自信心、学习目的、焦虑等有着“过滤”作用。不恰当的情感会对语言输入产生阻碍。
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要将语言技能从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有效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语言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主动参与交流,才能提高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Krist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Paragon,1982.
[2]吴国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J].外语学刊,1990,(3).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