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四月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7 19:5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四月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赞美四月的诗词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闲”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视频播放完了,歌曲中描绘了那些景物?

生:老牛、乡村的小路、干活的农民伯伯,牧童

师:对、歌曲中描绘的正是春末夏初乡村的美景。下面,咱们再来欣赏一组优美的图片。

(Ppt播放图片)

师:看到这些如画的风景,你能用一句诗来描述么?

生: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师: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诗句,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

生:描写春天的美景。

师: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时写下的见闻感受。一千年前的一个春天,有位诗人走进乡村,乡村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乡村四月》,这位诗人就是宋代著名诗人翁卷。

二、学习《乡村四月》

(一)简单介绍作者

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翁卷?

(二)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自由读诗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

师要求:

(1)把诗读通顺,注意多音字,注意诗句的停顿。

(2)对照注释、插图,想想诗中每句话的意思。

(3)小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汇报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师:点名读,他们读得怎么样?

(1)字音读准了吗?(指导读准多音字“了”与生字的读音)

(2)注意到在哪里停顿了吗?

3、老师范读,学生注意节奏停顿。

现在老师给你们读一遍,听听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4、小结读古诗的方法:

通过老师的范读,同学们知道古诗应该怎么读了么?

生:要缓缓地读,注意停顿

5、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停顿方式再读诗,读出节奏,读出味道。

(三)品读诗句,领悟诗情。

1、师:读完诗句,乡村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美丽、繁忙

师:谁来读一下描写乡村美丽的诗句?

生:读

师:谁能读一下描写乡村人们繁忙的诗句?

生:读

2、细细品味

A 、体会美丽

师:说到乡村的美丽,诗中是用哪些景物来表现的?

生:景物——山原(山陵、原野)、川(平地)、子规(杜鹃)、雨(板书)

师:通过课后注释,我们知道山原就是指———

川是指—— 子规是指—— 雨就是指——

师:诗中 “绿遍”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充满生机,郁郁葱葱,到处都是

师:还有哪个字也能表现这种到处都是的感觉?

生:满

师:那“白满川”又是怎样的画面?

生:稻田中的水色波光粼粼,水色与天光相映照,满目亮白

师:这个季节的雨又是怎样的?

生:如烟的细雨

师:如烟说明黄梅雨下得?

生:淅淅沥沥,茫茫如烟

师:最妙的是在这如画般的景色中,还听到了?

生:杜鹃鸟布谷布谷的叫声

师:绿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烟的雨,如歌的子规声,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尝试着说说

(4)以读带情,感情朗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种感觉带进诗中,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生: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B、体会农村生活的繁忙 师:诗中描写的乡村简直就是人间仙境,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后两句

生:齐读

师:他们在忙些什么?

生:采桑养蚕,插秧种田

师:采桑养蚕,插秧种田是农民伯伯的必修课,他们多么勤劳啊。从“才了……又……”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村民们农活繁忙

师:是啊,简单的3个字写出了乡村四月一派繁忙的景象,写出了村民的勤劳,让我们再来读一遍,体会他们的繁忙和勤劳

师:勤劳的他们仅仅是在采桑养蚕,插秧种田吗?

生:不是

师:从哪个词能知道?

生:闲人少

师:闲人少也就是说那里的什么人多(忙人多)

师:请同学们想象他们还在忙些什么。(在黑板的一边写下学生提及的农活,如忙喂鸡、忙放牛、忙犁田、翻土、种树……)

师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忙人多,却要写闲人少呢?

生:侧面描写,用闲人少衬托忙人多,还可以让人们自由想象

师:是啊,诗人用“闲人少”三个字就给人丰富的想象,婉转含蓄,化繁为简,这就是诗的魅力啊!

师:面对这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生:各抒己见

C.诵读诗歌,升华情感

师:劳动最光荣。你们想的和作者的一样,他在诗中也充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赞美。带着赞美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三、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作诗。

师:现在我们也来学诗人作两句诗吧,把没写进诗歌的忙也写进去,比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鸡又……

如果不说乡村四月,而是说我们的校园生活,大家能否也作几句诗?校园的五月我们都忙着做什么?老师以“校园五月闲人少”为前一句,下一句怎么用“才了……又……”接?

对啊,诗意来源对生活的热爱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的“才了喂鸡又放牛,才了犁田又翻土”等等诗句,诗人翁卷也是知道的,但一句都没用,选择了“才了蚕桑又种田”,为何?

师指导:押韵。

我们再读读整首诗,感受这诗歌的韵味。

四、谈谈: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学了这首古诗,你有话要说吗?(生成学法,诉说收获,巩固所得)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入的古诗词,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生学习这些古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一些社会情况,而且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呢?

一、问题导入,理解情感

小学生初学古诗,对古诗没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来读来背,学生势必一头雾水。这时,最好找一个问题作为切入口,这个问题要适合古诗的情境,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离开爸爸妈妈时会想念他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我又问:“如果想他们又见不到,怎么办呢?”有的同学沉默了,有的学生说:“可以看照片。”我接着问:“古时候的人,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也会远离家人,也会想念家人,那时候又没有照片,他们会怎么办呢?”这下,学生开始思考了,我便顺势提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找找答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古诗的情境,边读边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导入方法从学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们从生活中去体会。在这首诗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我的导入是先导入了情感,呼唤起他们对亲人的情感,尽管思念时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无论是看照片还是登高望远,其对家人的情感则都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他们在理解上就没有了障碍,同样的思念还能拉近他们和诗人之间的距离。

二、运用诵读,领会含义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法不是要求老师逐字逐句去解释古诗,而是通过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们感受到古诗的抑扬顿挫之美。古诗都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学生背诵熟记。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感性的,善于记忆,就算他们并不懂得诗词的意思,但只要读的熟了,同样能够背诵下来。原来很多作家都提到他们在上私塾的时候,那个时候根本读不懂,但是也按照要求背诵了下来,等到渐渐长大,他们也就逐渐懂得了那些诗文中的深刻含义。

当学生熟读成诵时,再让学生理解古诗中所描写的景,或所抒的情感,稍加点拨,便可以体会诗中的含义与感情。另外,朗读,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意境便会在头脑中形成。可见,有情感的朗读是让学生感悟古诗内涵的最佳途径。

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要读出诗词的音韵美,用音乐的美打动学生,让他们忘我地朗读,反复地朗读,从而背诵下来。还有一点要提到,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习毕竟是一种需要吃苦精神的活动,所以也要让学生们懂得学习就是要吃些苦,不能够给学生学习只有享乐没有艰辛的错觉。

三、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再比如: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张志和的《渔歌子》等为我们描绘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出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同样是写景诗,不同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仅写出了敬亭山秀丽的风光,其中“尽”、“孤独”、“有”等词又体会出诗人无比孤寂的心情。从背景资料当中,我们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青年时雄心壮志,无奈朝廷黑暗,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读时要读出压抑孤独的心境。

(2)想象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

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自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送别诗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别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得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

四、读写结合,强化记忆

篇3

初一的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可能感到陌生,同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针对这一特点应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本文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谈谈趣味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上的几点应用。

一、巧设质疑,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中,我先简略介绍了大千世界中百花种种、果实繁多,然后设问:“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巧用谜语、歌诀,提高兴趣

生物课中,有些内容特征要点较多,学生听了当它过眼云烟,很快淡忘。但如果采用相关的谜语,学生便能活跃思维,把该物的特征联系起来,较难遗忘。如讲《光合作用》一课,要复习前边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为了激发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可把叶绿体特征设计成这样一个谜语:

小小机器,浑身碧绿,不声不响,专门造氧。(打一细胞器)

在学生有兴趣地猜出是叶绿体后,趁机问学生:叶绿体是怎样造出氧气的? 这样便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愉快地进入新课。

三、介绍趣闻、趣事,增强兴趣

在动植物王国中,有着数不尽的奇闻趣事和探索不尽的奥妙,这些恰是学生极感兴趣、乐于汲取的知识养料。结合教学内容,可适当利用3~5分钟时间,介绍一些植物的生活、繁殖特点,动物的觅食、争偶、护幼、御敌的趣事,例如物种间的竞争,鸟类的筑巢、育雏方式,猩猩、猴群的社群生活,狮子王国,奇妙的动物“语言”等。通过教师形象的讲述,学生听来乐此不疲,充分感受到了生物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巧用用谚语、俗语,激发兴趣

如“伤筋动骨一百天”,在此过程中,是哪一结构起的作用?从而阐述骨膜的再生作用(与骨的伤后愈合有关)。又如“冰上爷俩翻了车,要谁去看骨外科”和“童叟躬身棋边座,长此以往谁背驼”,则着重考察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决定了骨的硬度和弹性。用“十指连心”来考察皮肤的真皮中分布着大量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用“一针见血”考察出血至少要伤及皮肤的哪层结构,来考察皮肤的真皮中有丰富的血管。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蜻蜓点水”,请问这是什么现象?考察蜻蜓产卵的方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考察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考察生物的变异现象;“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考察生态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还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题目的出现,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考察了学生的生物学常识。

五、巧用诗词、成语,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赞美自然界生物,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插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及根的作用。又如宋词“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把飞蛾的夜生活习性和趋光性描述得维妙维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则讲述了温度对于植物的影响。这样的诗词,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在课堂上巧借善用,就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游戏、比赛,以赛促趣

如讲到环境保护时,为了说明鸟类与人的关系,我请学生把学习过的有关“鸟”的诗词吟诵出来,比赛看谁知道的多,并许诺给予适当的奖励。结果课堂气氛热烈异常,学生们纷纷举手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樱桃 古诗词 社会风俗 文学意象

樱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人都曾极力赞美樱桃。人们不仅把它当作珍馐,更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观赏植物。例如,李世民在《赋得樱桃》中写道:“昔作@中实,今来席上珍。”宋代赵彦端的《豆叶黄》:“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尤其在唐宋时期,樱桃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抒情对象。如李煜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宋代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等。

不论是樱桃花还是樱桃果实,都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重要的抒情对象。通过对此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古代中国的习俗,能够体味到樱桃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樱桃花和樱桃果实在文学作用上又有微妙的差别。

一、樱桃花

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站在生物学的角度,樱桃和樱花同科但不同属,因此樱桃花有别于我们常见的樱花。

在今人看来,樱桃花的观赏性并不如樱花。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乏描写樱桃花的诗词名作,如元稹的《樱桃花》、李商隐的《樱桃花下》、刘禹锡的《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白居易的《樱桃花下有感而作》《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樱桃花下叹白发》,等等。古人对樱桃花的喜爱可见一斑。

通过众多描写樱桃花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窥见古代文人常常将特殊的情感寄寓在樱桃花上。作为诗词意象而言,樱桃花的意蕴是极为丰富的。

(一)借花怀人

借花怀人是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手法。花朵绽放,却已是物是人非,曾经的人早已不在身旁。于是,赏花与怀人便联系在了一起。而在春季盛开的樱桃花,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人们借景伤怀的对象。

白居易在《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中写道:“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无疑,这首诗中的“红树”便是指樱桃树,是友人李使君亲手种下的。枯木逢春、盛樱开放,却不见当年的栽树人。而这栽树之人,已经身入青云、难以相见。偏偏留下盛开的樱桃花还在这里,让故地重游的人不得不想起旧日时光,勾起一阵阵回忆,令人心中郁结难捱。白居易借用逢春绽蕾的樱桃花表达了故友之思,是借花怀人的佳作。

元稹的《樱桃花》则别有一番风味:“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破罗裙红似火。”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写出樱桃花盛放时的灿烂绚丽,一枝两枝便盛开千万朵,体现出樱桃花繁茂的特征,雅静的樱桃花也有了一种热闹、绚烂的爆发之势。第三句则睹物思人,由辉煌娇妍的樱桃花联想到亭亭玉立、美丽可爱的摘花人。而这摘花人虽然如樱桃花一般美艳可人,却也只是“曾立”,如今她身在何处已不得而知,只剩这一树恢弘的樱桃花还在原处。满树盛开的繁花与远在他方的摘花女子形成对比,令樱桃花染上热闹之后的凄清。

诗人刘商《杂言同豆卢郎中郭南七里桥哀悼姚仓曹》也借此表达了生离死别的伤痛,令读者唏嘘。“桥边足离别,终日为悲辛。登桥因叹逝,却羡别离人。桥下东流水,芳树樱桃蕊。流水与潮回,花落明年开。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宿昔欢游在何处,花前饮足求仙去。”经历了死生相隔的别离之苦,诗人内心痛苦郁结,流水东流、花蕊盛放,循坏往复、年复一年,却唯有那人,永远都无法相见。

另外还有许多作品中也体现了樱桃花在借花怀人上的作用,如王维在《送钱少府还蓝田》中所写的“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等。

(二)感慨身世

古诗词常借物抒怀,诗人常常触景伤情,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际遇,感慨万千。樱桃花于春日盛放,红花恢弘、覆满枝头,然而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俯首间苦涩之感油然而生。

李商隐在《樱桃花下》中写道:“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樱桃花开放最盛时,流莺舞蝶却没有如约而至,空留一树繁华。正如诗人的际遇,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才华横溢而无人赏识。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不得志,见到此情此景难免有所感怀,于是便将感情寄寓在鲜明的意象上,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愤懑与郁闷。樱桃花开风华无人赏,暗喻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白白耽误了大好嘉年。李商隐借樱桃花表达仕途困顿的愤懑,达到了形象鲜明与寓意深刻的统一。

白居易也曾在《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中一抒忧愤之情。“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首联和颔联描写了樱桃花初开,作者便和友人相约赏花。酒香醇厚,樱桃花如红色雪花压在枝头,人生乐事也不过如此。然而接着便笔锋一转,感慨人生无常。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如世幻的一生。“天色”既是指气候,也暗指了政治变幻。“停杯替花语”实则是作者借花来表达自己仕途困顿,遭际落拓。这首诗借赏花抒发忧愤之情,感慨身世,是借物抒怀的典型代表。

(三)赞美春色

相对于借花怀人和感慨身世来说,赞美春色则是无数作者借樱桃花而做的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表达。因为樱桃花开放于四、五月万物复苏的仲春季,这是一个适合游玩观赏的季节,诗兴大发多半在游玩之时,所以惊叹山樱之美,盛赞大好春色的作品数不胜数。

如王维在《游化感寺》中所写:“抖擞辞贫里,归依宿化城。绕篱生野蕨,空馆发山樱。”这首出自王维之笔的诗,读来也确有其独特味道,素有“诗佛”之称的他,所写的诗更被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这种感觉在这首诗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游玩之时遇到山樱,突觉此景甚好,又是谁说空馆野地就无趣呢?这种因山樱而发的简单的感慨,纯粹的赞美与欣赏也总能让人动容。

当然,注意到如此美景的自然不止王维,“诗豪”刘禹锡也曾在《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中写到:“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同此赏芳月,几人有华筵。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仲春芳月,与友人同道赏樱桃花实在是件使人心情愉悦的事,千万枝樱桃花所带来的震撼也使春色更为赏心悦目。

这种通过赞美樱桃花之美感叹春色的诗作较多,例如皮日休的《樱桃花》等等。总之,在古诗中,提到樱桃花的诗作有许多,每首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赋予的含义也各有不同,需要我们细心去体会。也正是这种意象使古诗词更为光芒万丈,留下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樱桃果

相较于樱桃花,更受人欢迎的是樱桃的果实。樱桃果实饱满、色泽鲜艳、玲珑剔透,模样十分可怜。唐代樱桃已经很普遍,上自皇宫御苑,下至寺院花圃,均有樱桃园。

樱桃味道鲜美,是颇受古代上层阶级和文人雅士喜爱的珍馐。唐朝的戴叔伦在《春日早朝应制》中提到:“丹荔来金阙,朱樱贡玉盘。”可见,樱桃在当时和荔枝一样,都是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享用到的。同时,这样的珍果也被用于宗庙祭祀中。另外,樱桃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名医别录》《食性本草》等药学著作中皆有对其医用功效的记载。

正因为樱桃外观可爱、味道甜美,它也成为了古典文学中的“常客”。通过阅读各种有关樱桃的名句,我们可以窥见,文人墨客笔下的樱桃在文学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寄寓了他们对离别的伤感、对时光流逝的叹惋等丰富细腻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

(一)宴请宾客

在中国古代,樱桃的种植远没有当今普遍,再加上运输和储存上的困难,使得它成为了珍贵的美食。享用樱桃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只有少数贵族阶层得以品尝。因此,倘若宴会上设有樱桃将是一件令人欢欣的事。词人辛弃疾就曾在《菩萨蛮・坐中赋樱桃》中写道:“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

唐朝皇帝常以樱桃赐群臣,设“樱桃宴”招待新科进士,被招待的进士,认为是殊荣。就如晚唐诗人韩在《恩赐樱桃分寄朝士》中写道的:“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在众多写有樱桃的诗词中,白居易的《宴周皓大夫光福宅・座上作》可谓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樱桃在宴会上的光彩:“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一幅上层人士饮酒作乐、酣然自足的热闹图景顿时浮现在眼前。而樱桃无疑为宴会增添了一抹色彩,红樱在盘、举觞饮酒、嘉宾满座,着实是令人身心愉悦,不禁便诗兴大发、把酒吟诵。

又如唐代宰相、文学家权德舆的《酬裴杰秀才新樱桃》:“新果真琼液,来应宴紫兰。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残星隐隐看。茂先知味易,曼倩恨偷难。忍用烹H骆,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全诗用热情洋溢的基调描绘出品尝樱桃的愉悦,在诗人笔下,樱桃已不仅是一道珍馐,反而更像一件难得一遇的艺术品。唐人对樱桃的喜爱,在此诗中可见一斑。

此外,在韩愈的《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等作品中,也都表现了樱桃在宴会时的熠熠光彩。

(二)宗庙祭祀

樱桃作为宗庙之祭的贡品,最早可以在《礼记》中找到记录。《礼记・月令》中记载“羞以含桃,先荐寝庙”,其中的“含桃”就是指樱桃。樱桃罕有珍贵,色泽红润如玛瑙,口味而甜美,如此可遇不可求的珍果,普通平民百姓不可轻易享用,而是要先作为贡品用于宗庙祭祀中。同时,《史记》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记载:“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原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可见,樱桃在宗庙祭祀中发挥的作用由来已久。

正如北宋的女词人朱淑真在《樱桃》一诗中写道:“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这首诗中,除了对樱桃芳香鲜美的描述,更多地表达出了对它的珍视喜爱,将樱桃作为重要宗庙礼仪的一部分来对待,是祭拜先祖的佳品。

(三)庭院观赏

中国古代的庭院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樱桃也有其一席之地。

每年三四月份,樱桃花如期开放。时至五六月份,果实成熟,晶莹剔透的红色珍果挂满枝头,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庭院增添不少情趣。另外,樱桃成熟后还可采摘来食用或是入药。因此,樱桃获得了部分上层人士的青睐。

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了众多有关樱桃的作品。如他在《伤大宅》中所写的:“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该诗便极力描绘了富贵人家庭院的华丽气派。从中我们能够窥见,在庭院中种植樱桃,已成为当时官宦名士的高级趣味,以彰显他们的地位。樱桃甚至同紫藤、芍药、牡丹一般重要、必不可少。

韦庄在《李氏小池亭十二韵》里写道:“花落鱼争唼,樱红鸟竞k。”李峤在《五月奉教作》中写道:“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这些诗句都描写了樱桃在私人庭院中成熟时的风光,可以见得樱桃在唐朝时期颇受世人宠爱,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被广泛种植。

三、文学意象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植物意象的运用极为普遍,以草木喻情成为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母题。中国古典文学中,植物常被当做抒情对象,草木意象中蕴含了丰厚的内涵。夏之放在《文学意象论》中对意象一词的解释是:“作品中的‘象’已都不只是客观事物的物理现象,而是主w的心理现象,是意中之象,渗透了主体的理解、情感和行动倾向的象”。

樱桃在初春盛放,满树灿烂、一派美好,之后慢慢成熟,红果玲珑可人,让人心旌摇曳。但旋即,恢弘渐渐走向糜烂、衰败零落,令人喟然长叹,悲凉之意袭上心头。在众多的植物意象中,樱桃这一意象虽称不上非常普遍,但却独树一帜,许多诗词名作都依托樱桃意象来抒发感情。

(一)临别抒情

送别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在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一旦别离便经年难见,因此,古人重视送别。歌咏别离愁绪,成为了古代诗歌的重要主题。古人常借物抒情、寓情于景,其中,樱桃也成为了古人借以抒发离愁的对象。

唐人项斯曾在《欲别》中写道:“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锦缎裁衣赠,麒麟落剪刀。”友人相聚在树下,畅意饮酒、高谈阔论,然而情随事迁,短暂的相会过后便迎来长久的离别。樱桃依旧红艳、美酒依旧醇香,而友人却身在天涯、归期难寻,这让人不得不无比伤怀。

清初诗人钱谦益的《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也体现了浓浓的别离伤感之情:“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诗人拖着病躯,在风雨连绵的仲春起身送别,杨柳依依、樱桃靡靡,一樽清酒寄托他对后辈的无尽期许,无奈他自己已年老多病,余生却只能和苦味之药度过。迟暮老者在送别之际的悲凉之情,跃然纸上。

可见,樱桃虽然精巧可爱,但在特定的场景中,它依然可以勾起人的伤感悲情,成为送别诗中寄寓别离愁意的对象。

(二)借喻女子

以植物来比喻人,是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方法。不同的植物有其不同特征,被文人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个性和秉性。

现今,当我们形容美丽的女性时,常用“樱桃小口”一词。事实上,这一词汇有很长的渊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以樱桃来借喻女子,尤其是指女子的双唇,是非常常见的。

樱桃小巧别致,成熟时直径只有约一公分,且呈精致的球形,惹人喜爱。而在古人的审美中,女子的嘴唇倘若小巧而红润,则为美丽。因此,古代女子的妆容中,就有“点绛唇”这一说法,将嘴唇中间涂上一抹圆形的红色,如樱桃般小巧可爱。所以,形容一个女子美丽动人时,常用“樱唇”来形容。

例如,宋代诗人白玉蟾所写的:“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螺髻双鬟堆浅翠,樱唇一点弄娇红。”这四句话,体现了当时古人对女子外貌的审美要求,而“樱桃小口”就是其中之一。宋代赵福元的《鹧鸪天》中写道:“裙曳湘波六幅缣。风流体段总无嫌。歌翻檀口朱缨小,拍弄红牙玉笋纤。”将女子的双唇喻作朱樱,芊芊之手喻作玉笋,一个动人美艳的女子形象自然而然地浮现于眼前。而吴礼之则在《雨中花》里写道:“忆湘裙霞袖,杏脸樱唇。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便如何忘得,温柔情态,恬静天真。”以及纳兰性德的《眼儿媚・咏红姑娘》:“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H红殷。”这些作品中,都直接写到了“樱唇”,女子的嘴唇已和“樱桃”难分难舍,在文学中具有自然而然的联系。

王之道在《西江月・赏梅》中道:“酒面初潮蚁绿,歌唇半启樱红。冰肌绰约月朦胧,仿佛暗香浮动。”虽然没有直接写“樱唇”二字,但也以樱桃借喻了双唇。女子轻声吟唱、双唇微启的美丽仪态被刻画得形象生动。

(三)感慨时光

在我国古代,衡量四季变化、时光流逝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植物。无论是农作物还是果树、观赏植物,它们的兴荣枯败都预示着时间的流转。

而樱桃在春末夏初时成熟,之后便很快零落殆尽。于是,它也成了文人笔下季节变幻、时间流逝的象征。

南唐后主李煜在《临江仙》中写道:“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在这里,樱桃的零落不仅暗示了春天逝去,更烘托出了一种寂寥伤感的气氛,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春归的惆怅无奈与樱桃落尽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宋代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一名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首词,也同样表达了伤春的情绪。时光匆匆向前、不舍昼夜,流逝的速度让人措手不及,不知所措的人们就像被时间抛在了身后。在季节的无尽变化中,樱桃红熟,芭蕉染绿,春天就这样悄然逝去。

另外,还有许多诗词都以樱桃的生长成熟暗示了时间。例如,韦庄在《思归》中写道:“红垂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白居易《三月三十日作》:“今朝三月尽,寂寞春事毕。黄鸟渐无声,朱樱新结实。”等。

同时,由于樱桃和春笋都在农历三月上市,所以,古人以“樱笋”(或“樱笋时”)来指代阳春三月,并由此引申“樱笋年光”一词。唐代郑谷《自贻》诗云:“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范成大的《西江月》:“樱笋园林绿暗,槐榆院落清和,年年高会引笙歌,戏彩人随燕贺。”以及清代陈维崧《丁香结・咏竹茹》词:“樱笋年光,饧箫节候。”等作品中,都出现了以“樱笋”指代农历三月春天的情况。

“樱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意蕴,表达了许多复杂的情感。随着文学的进步和文人的创新,它在更多的地方得到运用,所包含的意味并不止以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会不断地丰富发展,变得越来越具有光彩。

参考文献:

[1]黄钧等.全唐诗[M].长沙:岳麓书社,1998.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林尹.周礼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4]朱彝尊.明诗综[M].北京:中A书局,2007.

[5]潘富俊.草木缘情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篇5

关键词:奕绘;全真教;满族;宗室贵族;词人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1)05-0165-05

奕绘(1799-1838年),乾隆皇帝曾孙,17岁袭爵贝勒,历任散秩大臣、管理宗学、管理御书处及武英殿修书处、观象台事务、正白旗汉军都统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因病解职退休,道光十八年七月病逝,年仅40岁。奕绘是清代宗室中少见的博学之士,善诗词,工书画,喜文物,习武备,通算学与拉丁文,著有《写春精舍词》、《南谷樵唱》、《观古斋妙莲集》、《明善堂文集》等。奕绘虔诚崇奉全真教,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诗词创作等都受到全真教的深刻影响。

一、奕绘对全真教的虔诚崇奉

奕绘素喜道教典籍,诗词中常写到《庄子》,如《水调歌头》云:“鼠肝虫臂,庄子心已外形骸。”《拂霓裳》云:“灿明霞,化为蝴蝶梦《南华》。”他还多次提到其他道经,如《柳腰轻》云:“正相类、刍狗泥牛,可载之、淮南《鸿宝》。”《鹧鸪天》云:“君不见,淮南王,《枕中鸿宝》秘仙方。一炉文火延年药,富贵痴人不解尝。”所谓“《鸿宝》”、“《枕中鸿宝》”,即淮南王刘安《枕中鸿宝苑秘书》,为道教修仙炼丹之书。奕绘曾病中研读《黄庭内景经》,其《病起六首》之六云:“夜学天文病学医,……《黄庭内景》愈支离。”奕绘还非常熟悉《玉皇心印经》,其《浣溪沙》“《玉皇心印》碎珍珠”句下自注云:“太清曾集《玉皇心印经》残字,为五言诗四章。”此经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全真教内修五经之一,是早坛功课必诵的经文。太清即顾太清,奕绘侧室,有《集先恪王书(玉皇心印经)零字四首》一诗,先恪王即奕绘之父荣恪郡王绵亿,曾书写《玉皇心印经》,奕绘对此也特别熟悉。奕绘常谈经论道,太清《鹧鸪天》词序云:“冬夜听夫子论道,不觉漏下三矣。”词云:“夜半谈经玉漏迟,生机妙在本无奇。”

奕绘喜欢游览道观,常与全真道士交往,听他们讲经论道。他与京城白云观住持张坤鹤交谊颇深,常去游览。白云观是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白云观燕九节是清朝的“京师盛日”,奕绘常常带着顾太清去游览。《鹧鸪天・燕九白云观》:“菜熟蒸笼已放香,全真蜂拥过斋堂。”《归田乐引》:“佳节从头数,过人日、上元初度。燕九传丘祖,是月二十五。”燕九节源于元朝大都正月十九游览长春宫(明初改名白云观)的风俗,因为这一天是长春真人丘处机的生日,丘处机晚年为长春宫住持,开全真教一时之盛。白云观住持张坤鹤也常去拜访奕绘,奕绘有《尾犯》一词记其事,词序云:“闰月廿一,张坤鹤道人来。”词云:“秋潦客来稀,风雨扣门,全真高士。布袜方袍,走百里烟水。……雨晴谈毕,拂袖出门无挂系。”奕绘还常去白云观看放斋、授戒,有《燕九白云观观放斋》、《四月三日白云观观授全真道戒》等诗记其事。如果他因事不能前往,就会感到非常遗憾,《四月十三雨中作,是日白云观传戒,余以足疾不往》说:“去年四月十三雨,仙侣同游太极宫。今年重讲玄都律,牡丹零落向春风。幢幡玉殿层云里,雷雨先天一气中。嗟余抱病不赴会,似隔瑶池无路通。”

奕绘对全真教祖王重阳及全真七子非常熟悉。《天台山十韵》诗云:“尚说重阳派,徒增七圣哀。”自注:“重阳真人王,著名弟子七人。”王晶即王重阳,原名中孚,人道后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门下著名弟子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王处一、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合称全真七子。

奕绘还曾和太清身着道装,请擅画的全真道士黄云谷为他们画道装像。《小梅花・自题黄云谷为写黄冠小照》云:“全真道士黄云谷,画我仍为道人服。”《江城子・题黄云谷道士画太清道装像》云:“全真装束古衣冠,结双鬓,金耳环。耐可凌虚,归去洞中天。游遍洞天三十六,九万里,阆风寒。”可见夫妇二人对全真教的虔诚崇奉。

二、奕绘的生活观念与全真教思想

由于经常与全真道士交往,听他们论道,看他们授戒,广泛阅读道经,因而奕绘深受全真教影响,以至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打上了全真教思想的烙印。

奕绘字子章,号太素,“太素”就是道教用语,指天地万法形质既成而尚未成体的状态或阶段。《道法会元》卷六七:“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日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顾太清《四月三日白云观看道场作》说:“全真大道传中极,太素轻烟发上方。”

奕绘和太清结婚后,把太平湖府邸与太清居室命名为“天游阁”。“天游”也与道教有关,《庄子・外物》说:“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天游就是放任自然。奕绘《浣溪沙・题天游阁三首》之一:“画栋朱楹百尺楼,擘窠大字写‘天游’。乾坤物我共悠悠。”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优游自在,徜徉自适,就是“天游”。

奕绘在正室妙华夫人去世后不再另娶,也与全真教的禁欲思想、妻妾观念影响有关。奕绘15岁娶妙华为妻,26岁娶太清为侧室。妙华长奕绘一岁,亦善文学,夫妇作诗论文,琴瑟和谐。道光十年,33岁的妙华病逝,太清摄行嫡室一切事务,奕绘身边就只有侧室太清一人,既未续娶,也未纳妾。按清朝祖制,贝勒妾媵定数5人,其中有两人可封夫人、侧室。有人认为这是奕绘和太清诗词酬唱、情投意合之故,笔者认为不只如此,还与奕绘身体多病以及受全真教禁欲思想及妻妾观念影响有关。全真教主张禁欲,强调道士必须出家住庵,不准有妻室,这是与其他教派不同的,也是由全真教教义决定的。“全真”就是保全真性,就是“全精”、“全气”、“全神”,出家才可无欲无念,身心清静,才能保全精气而元阳不泄,进行内丹修炼。丘处机奉答成吉思汗说:“学道之人……去声色,以清静为娱;屏滋味,以恬淡为美。……眼见乎色,耳听乎声,口嗜乎味,性逐乎情,则散其气。”全真教祖王重阳率先舍弃妻子出家苦修,并规定说:“凡人修道,先须依此一十二个字,断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马丹阳也说:“妻妾儿孙,休来戏玩。这冤亲、系脚绳儿,宜一刀两段。”口’甚至还把妻子说成是“入夜偷盗精髓”的“追魂夺命活鬼”。对常听全真道士讲经论道并熟读道经的奕绘来说,全真教的禁欲思想和妻妾观念,基于他不可能出家的前提,在正室妙华逝世后不再另娶,以求有利于通过心性修炼而达到“全真”。

奕绘身为贵胄,不重名利,喜好优游,主要是因为生活有保障,但也与全真教清心寡欲、恬淡无为思想的影响有关。道家主张去私去欲,无誉无争,自然无为,闲适自得。全真教主张“以恬淡为美”、“以清心寡欲为要”,这样才能固精守神,保全真性。要做到这些,最好是远离扰攘的尘世,摆脱贪欲的诱惑,所

以全真道士主张修炼心性最好是优游,即逍遥于山水,闲适于林泉。马丹阳说“优游恬淡养真人”,丘处机《沁园春》说“放四大、优游无所为。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放弃大功、大名、大德、大权。谭处端《行香子》说:“放心闲、无喜无忧。逍遥自在,云水闲游。”优游的目的是从身心的快乐人手,看透生命与人生,抛却樊笼,永享逍遥,这是从庄子“逍遥游”生发而来的。为此,优游一定要远离尘世,幽僻寂静,才能忘怀世俗,心境清静,神调气和,成仙证真。由于崇奉全真教,重视修炼心性,奕绘淡泊名利,喜好优游,追求“自在逍遥云水”的生活。他感叹“功名草头露”,“一笑功名身外事”,“叹名利,误了人生世上”。他认为人生如野鹤闲云逍遥自在,如行云流水无拘无束,才最为舒心:“不及芒鞋,踏破万山巅。野鹤闲云无挂碍。”他的闲暇时光大多优游于山水林泉。他经常游山:“昨游山,今游山,闻道天台亦好山。明朝更上山。”他多次游大南峪(南谷),《饭后游慈溪万佛堂洞泉二水汇处》云:“南谷山前转山后,慈溪通骑不通车。行穿红叶千林底,饱看黄花七里余。水汇明沙清入画,岩阴怪石秀宜书。”《廿四同太清联骑游石堂观孔水》云:“南谷西盘低复低,梨花万树接幽溪。……久坐浑忘身是客,再来安得路能迷。”那里的丘壑林泉清幽寂静,“大南峪里好林泉”,让人神清气爽,心静神闲,流连忘返。

三、全真教对奕绘诗词创作的影响

奕绘虔信全真教,全真教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深刻地影响了他,特别是重视精气神、追求清静之境、崇尚素朴之美三个方面,在奕绘的诗词中有明显的体现。

(一)重视精气神

全真教属于道教内丹派,主张炼内丹,即以人体内的精、气、神为“大药”,把身体当做炉鼎进行内在修炼。而以丹砂、铅、汞等矿物石药为原料,用炉火烧炼成金丹服食,叫炼外丹。全真教认为肉体不可能永恒不灭,服食金丹不能长生,奕绘接受了这一观点,其《观古斋妙莲集自序》说:“死生有命,不学丹经。”《尾犯・闰月廿一张坤鹤道人来》说:“阴阳生太极,天地万物如此。岂有长生,便长生何事?”

全真教认为人的肉体终归腐烂,只有心中不生不灭、超越生死的“真性”才是永恒的,才会长存。《玉皇心印经》论述内丹修炼心法,以精、气、神为上药三品:“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所以,“全真”即保全元精、元气、元神,是全真教修炼的最高目标,也是全真教成仙证真的最高境界。受全真教重视精、气、神的影响,奕绘特别注重人的精神、神采,养成了以“精神”、“神气”、“神韵”观察评价人与物的习惯。因为精、气、神充盈,生命就有生气,就有活力,就会精神旺盛,神采奕奕。奕绘22岁时《自题拈毫小照》说:“不易区分唯物我,最难相肖是精神!”他称自己和太清的结合是“旷劫因缘成眷属”,又说“半生词赋损精神”。太清在扇面上画水墨牡丹,奕绘题《琴调相思引》赞赏“墨香酣扫半开葩”的“富贵花”具有“冲澹精神”。孙子勤赠他许周生画《竹谱》册叶,他题《木兰花慢》说:“此一十三篇,横斜疏密,各具精神。”

(二)追求清静之境

全真教认为“真性”本来清静无染,但世人被后天物欲所迷惑,不识自心真性,因而流转生死苦海,不得解脱。全真教修道要求澄心遣欲、去除妄心而恢复清静真性。王重阳《渔家傲》说:“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马丹阳《西江月》说:“只要心中清静,无为便是功成。”孙不二号“清静散人”,创立了全真教的“清静派”。全真教规定道士必须日常诵习《清静经》,教人遣欲人静的修炼要领:“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如此清静,渐入真道。……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受全真教“修心清静”的潜移默化,奕绘特别注重心境和环境的清静,强调心境清净才能修真证道:“道在一心清净得。”。清净,谓心境洁净,不受外扰。他追求所处环境的清静,常常“静坐一丸香”。他的词多营造清幽寂静之境:“松梢藤蔓碍清阴,照不见,幽人来去。……清风无价满千墀,步阶下、泠然自取。”“虚馆寂无人到,……帘栊静悄,映惨绿、薜萝墙好。”

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认为道、佛都追求“清静”。丘处机《师鲁先生有宴息之所,榜日中室,又从而索诗》云:“儒释道源三教祖,由来千圣古今同。”谭处端《三教》:“三教由来总一家,道禅清静不相差。”全真道对儒、释的吸取偏重于释,特别是佛教禅宗的思想。禅宗喜欢以冰心皎洁来形容冷冽澄澈的禅性,以清凉世界象征佛国的理想境界。《金光明最胜王经》:“清凉之风喻能除烦恼炎热。”奕绘《知乐堂题壁》:“万卷诗书充智乐,三禅热恼变清凉。”佛教寺庙也有叫“清凉寺”的。全真教追求的清静心境,与佛教禅宗追求的“清凉世界”结合起来,受此影响,奕绘词除了写清静之境外,还写清凉之境,赞美清凉境界,如《南柯子》:“潇洒闲居士,清凉小客厅。”《意难忘》:“清凉香雪海,幽僻竹林园。”《江神子》其一:“不似春风桃李艳,冰玉骨,自清凉。”

(三)崇尚素朴之美

满族善骑射,早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建立清朝后,生活在京城的贵族享乐意识滋长,逐渐形成耽于享乐的风气。《清世宗实录》卷十六载,雍正皇帝即位的第二年(1724)斥责八旗子弟:“尔等家世武功,业在骑射,’近多慕为文职,渐至武备废弛。……平居积习,尤以奢侈相尚,居室用器,衣服饮馔,无不备极纷华,争夸靡丽。”《皇朝通典》载,乾隆三十七年八月“谕旗员补用绿营”说:“原以满洲风俗淳朴,技艺优娴,将伊等录用,自能为绿营表率,以挽汉人习气。……乃竟有在外全忘满洲旧习,反染汉人习气,凡事尚华,不知撙节,任意浮靡。”

奕绘是皇族贵胄,却崇尚素朴之美,不尚华靡奢侈。他欣赏道装的朴素浅淡,《鹧鸪天》云:“雨后葵花似淡金,道装宜浅不宜深。”他称赏水墨牡丹是“冲淡精神富贵花”,认为“云想衣裳嫌太艳”。他赞美松竹梅“清虚冷澹生涯,胜锦簇、花围斗艳奢”。这主要是受到了全真教审美情趣的影响,因为全真教“以恬淡为美”、“以清心寡欲为要”,《女真九戒》还规定女道士必须“衣具质素,不事华饰”,表现出对恬淡、素朴之美的追求。

四、奕绘虔诚崇奉全真教的原因

奕绘虔诚信奉全真教,与清代的崇道之风、清朝立国后满洲贵族的人生观以及奕绘本人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

清初全真教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与扶持,一度中兴。此前,全真教主丘处机曾受到成吉思汗召见,任命其掌领天下道教,经过丘处机及其后任尹志平、李志常的经营,全真教大行天下。到了明代,全真教受到排挤打击,一度沉寂,明太祖认为全真教“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无助于伦理教化。满族入关之初,全真教龙门派教主王常月从隐居的嵩山北上京师,挂单白云观,展开游说活动。尽管满族信奉萨满教,对道教缺乏认识,然而,要统治汉族,对传统道教也需要利用。王常月被顺治皇帝赐号“国师”,三次“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全真教因而振兴。王常月逝世后,康熙

皇帝敕赠“抱一高士”封号,敕命在其墓上建响堂、塑像,每年忌日遣官致祭。雍正帝是清代最为崇道的一位皇帝。乾隆皇帝贬抑道教,宣布藏传佛教为国教,道教为汉人宗教。尽管如此,乾隆仍然拨内帑修葺了白云观,并两次临幸,赐御笔诗及御书楹联,高度评价丘处机,也未冷落全真教。朝廷还大量刻印道经,据《清代内府刻书图录》载:顺治十四年、康熙五十一年、乾隆二年,内府都刻印过《玉皇心印经》。因为全真教劝人忍辱降心,保命延生,正符合朝廷统治汉人的需要。清代后期,全真教转向民间,“仍有相当势力,其宫观庵院遍布全国各地,田产收入也相当多,仅北京白云观在清末至民国初年便有土地5800余亩”。特别是京城白云观,醮设兴盛,信徒众多,其中有不少王公贵胄。由于受崇道之风的影响,奕绘的父亲荣恪郡王绵亿才书写了《玉皇心印经》,奕绘才虔诚信奉全真教,经常带着太清去白云观听讲经、看授戒等。

篇6

【关键词】古诗教学 情感 体验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有近60首,大多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情感动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古诗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各种方式传递情感信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体味古诗的意境美,与作者同悲欢,共爱恨,让心灵受到滋润,情操得到陶冶。

一、诵读感知――“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诵读古诗朗读者必然会流露出对所读诗歌的理解与感知。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反复地诵读,可以让学生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情感体验。

(一)范读引领,渐入诗歌意境

古诗字数少又朗朗上口,课前学生大都已经会背了。因此在古诗教学时,很多教师往往在朗读这一环节上花时甚少,满足于学生“会认读”,事实上这还远远不够。

第一学段的学生尤其要重视朗读。如执教《小池》时,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始终以读为本。初读时,让学生自己对照拼音,画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得正确流利。自读后,指名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我通过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因为抑扬顿挫的节奏是从读每一句诗时的间歇停顿中产生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然后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分男女生读、小组读、全体读等。学生在变换读中领会读的乐趣,提高朗读能力,渐入诗的意境。

(二)诗画互文,点燃诵读热情

古诗本身就具有“一诗一画”的特点,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首诗都配有一幅插图,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常常被教师所忽视。

教学写景抒情类的诗,若借助生动形象的插图,能有利于点燃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使其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走进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如学习《乡村四月》,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能自主读通读顺古诗,并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引导学生先仔细看课文插图,找找诗句所描写的景物,用笔做上记号;再静心看图,说说看到了哪句诗的情景,从中又感受到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看到了‘绿遍山原白满川’,那山坡田野间草木郁郁葱葱,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让我觉得乡村的风光太美了!”有的说:“我看到了‘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在生机勃勃的景色里,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养蚕又是插秧,让人觉得劳动也是一道别样美的风景。”……交流之后学生的诵读里俨然多了热情。

学生在根据诗文从图中找景物,根据图景说感受、读诗句的过程中,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慢慢走进诗歌所描绘的美丽、繁忙的春光画面中,入境悟情,去感受、体验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正所谓“心生而言立”。

(三)音像共生,保持朗读激情

古诗是十分讲究音韵的文体,不少古诗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而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教托物言志类的古诗时,根据诗的内容、情感,配上符合感情基调的音乐,入情诵读,展开想象,能把学生带到古诗所创设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保持诵读的激情。第三学段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更敏锐的感受力。在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里,诗人的离愁别绪完全融合在水天一色中。教学中我选用了与这首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琵琶语》,让那忧伤悱恻的动人旋律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想象能力。伴着学生的深情诵读和动情描述,他们似乎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入其境,把画面上看得到和看不到的事物融为一体,体味到诗人的愁情相生。在学生入境细品并动情朗读回味时,事先录制好的悠扬的钟声响了起来,钟声不只撞击了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也唤起了学生对这份时空中永恒的寂寞的共鸣,产生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此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丰富直观的景象,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使其领会古诗词的意境,提高诵读质量。

二、拓展链接――“湖光秋月两相和”

以教材中的古诗为依托,合理、适度、有效地链接相关的知识、作品等,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知人论世,体察诗人性情

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许多古诗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文本背景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如果学生对当时的情况了解甚少,便会阻碍他们对文中人物的认同或理解,难以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教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等类型的古诗,可以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习惯,通过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进而沉淀情感。从第二学段开始,学生已经开始学着搜集资料。如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学生展示了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在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李白挥笔写下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关于这些背景资料的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创设了阅读情境,为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经由对当时环境、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初步了解,学生得以清除理解障碍,体察诗人的性情,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提高思辨能力。

(二)群诗赏析,感悟人生浓情

“一首带多首”的归类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效率,又便于学生在欣赏、比较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会意境,激感。因此在教学中链接同主题、同题材、同作者的相关古诗,能使学生品味到“异曲同工”之妙,感悟人生浓情。

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在课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以链接同主题古诗为例,在小学阶段,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还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我在教学时一改以往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帮助学生在把握基点的过程中生情。在学习这些送别主题古诗时,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其中一两首。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诵读,感受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油然而生“送君千里终须别”的惆怅与不舍,又进一步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乐观。在集中感知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搜集、整理相同主题的送别诗,运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式,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其他送别诗。学习过程有扶有放,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拓展了学习内容。最后,在求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探寻发现相同感情基调的送别古诗中蕴含的情感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对同类送别诗的细细品读中,会悄然发现《赠汪伦》中李白对离别的态度尽兴多于感伤,《别董大》则更多体现的是诗人对失意友人的安慰、劝解等等。

(三)比较品读,彰显作品纯情

在教学中,还可以将内容进行重组,通过比较阅读,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题临安邸》,这两首古诗反映的主题相同,但角度却不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现的是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在侵略者铁蹄下苦苦挣扎、空盼王师的情景,而《题临安邸》表现的则是南宋的统治者偏居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终日沉湎酒色香风的种种丑态。这两首诗从正反两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特征,互为表里,互相映衬。

重组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紧紧扣住“遗民”“泪”“胡尘”展开想象,深切体会沦陷区老百姓的痛苦与企盼,接着引向“暖风熏得游人醉”,围绕这个“醉”字,设想权贵们醉生梦死的情景。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将两首诗所勾勒出的画面进行了对比:北方的壮丽山川沦陷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统治下水深火热――西湖边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沉醉不已;北方的老百姓望眼欲穿,渴望收复中原――西湖边上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国耻忘到了九霄云外。在比较品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得到深化。

三、想象还原――“余音绕梁情未了”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里提到了读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还原法,简单易行,便教利学。所谓“还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作家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而有了矛盾,就能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阅读思考,引导学生更加接地气地接触古诗,在还原的过程中,让语言和精神相互融合,从而充分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联系生活,迁移实际常情

经验的迁移是展开想象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真实的生活体验,结合诗歌图景加以加工重组,从而体味古诗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蕴。

“以我之想品文之情”。如学《村居》时,诗中写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大都有过放风筝的经历,如此,就能以经验迁移的方式展开想象,将自己所知的放风筝与诗中的“放纸鸢”相融合,想象出更完整的画面,自然而然地经历情感熏陶。

“以我之见释文之意”。如学《草》时,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有学生说,爷爷告诉他如果只摘掉小草的叶子,它是不会死的。此时教师顺势而导,引领学生充分感悟小草的顽强生命力,情感的时空桥梁由此而建。

(二)绘写画面,抒发体验深情

诗画结合自古以来就是水融的,若是在学习古诗时,让学生放胆去给古诗配上画,则为他们的情感体验提供了“我手画我心”的表达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情境,而且在给诗配画过程中的感官参与、布局构图、色彩搭配等都是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充分体现,是再现美、感悟美的过程。

山水田园诗的景物来自生活,农村的孩子对此并不陌生。在教《宿新市徐公店》时,我就尝试用板画诗意的方法,把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了美的教学。作画前,学生讨论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他们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诗中有‘篱落疏疏’,所以要画松一点的篱笆。”“因为‘一径深’,所以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

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古诗意境,让想象展翅飞翔,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写作升华,融入生命真情

古诗讲究的就是意境美。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跳跃而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对古诗进行改写,就可以让他们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叙事类的古诗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进而达到人诗合一的境界。以《赠汪伦》为例,该诗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可以作为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于是学生在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以第一人称进行《赠汪伦》的扩写,调动他们的创造思维,通过扩写把古诗中“言尽而意未尽”的内容表达出来。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了生动的环境烘托描写,并详细地描述了两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在这一次的扩写练习中,学生对诗人与友人惜别之情的感悟更加丰满了。

参考文献:

[1]杨再隋,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李白;浩荡;柔情;善变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46-03

盛唐文化,孕育出无数杰出诗人,李白无疑是其中最具神韵的天才诗人。他不仅有狂放豪宕的一面,也有柔情如水的一面。刘全白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志》有云:李白“才调逸迈”。皮日休云:“负逸气者必有真放,以李翰林为真放焉。”严羽比较李杜有云:“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这是一段大多数论者喜欢引用的话。李白超尘脱俗,舒卷自如,显出平淡如水的心境,而无半点的狂躁不安。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自遣》)

虽然鸟兽尽散,寂廖的长空几片孤云也未做停留,唯有敬亭山屹立在侧,与诗人虽无言语交流,但却惺惺相惜,了解诗人的所思所想;诗人也对敬亭山了解有佳,倍感亲切,仿佛已交谈多次,彼此亲密无间,虽相对无言,却在互相交流,表面上却不着痕迹。只有诗人拥有纯净的心情,才能与敬亭山有这样一种默契和对话。《自遣》这首诗虽无“独酌”二字,但透过“不觉暝”的对酒和“盈我衣”的落花,李白独自饮酒花间的形象依然跃然纸上。醉眼迷蒙中独步溪月,在人鸟两稀的环境里,一种禅机意趣在作者心中升腾。只有心静如水方能达到如此状态。

秀口一吐半个盛唐,长剑出鞘行吟泽畔,就是这样一个高唱“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吟者,让荡气回肠的大唐气象在他口中蕴藉光耀万世。就这样的一个低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侠士,带着那柄长剑伫立在江边高唱“黄河之水天上来”;眺望远方好友相送,发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赞歌。如此率真的一个人,是真正的大唐形象的“代言人”。

他早年崇文尚武,怀揣一身报国的抱负,希望大有作为。但现实使人扼腕,天妒英才,他未能寻得功名,遂离开长安。其一生拳拳爱国,满腔抱负,积极入世的思想显现无遗。但是天不遂人愿,空有报国之志,但无报国之门,因而谱就的佳作更扣人心弦,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所在。失意的李白开始纵情山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山水中彰显水一样的柔情。

一、李白之水浩荡

长江的滔滔不绝与黄河的滚滚而来,给华夏民族注入了无穷无尽的活力。不管是河畔厚实土壤孕育的《诗经》,还是长江湘江浇灌的《楚辞》,都带上浓厚的华夏甘泉的气味。而时至大唐,李白挖掘出了这水的积淀,把盛唐的浩荡之气表现无遗。一个气度阔达的民族是不会自怨自艾的,它会像一个自信的诗人一样,相信每天都会生出新的希望。所以他能在闲暇的时候吟唱“大江东去”,在失意的时候高唱“天生我材”。李白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浩荡之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篇首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黄河之水自天际而来的磅礴气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此壮丽的景象,并非通过肉眼就可以看得见,诗人通过想象,才有了“天上来”的奇思妙想;紧接着又将大河一去不复返的势不可回体现出来,通过一来一去、一涨一消带给人一种舒卷往复的咏叹味。如果说前两句是对空间范畴的夸张体现的话,“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则是对时间范畴的一种夸张表现。诗人将人从青春到衰老的整个过程浓缩为“朝”“暮”间即刻完成的事,将本来就短暂的人生经历表现得更加短暂,进而将人生短促、无可奈何的主题展现在人们面前。诗人通过扩大和缩小这两种夸张手法,将黄河之水磅礴之势和人生旅程中的宝贵光阴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自然而然地与下句承接在一起。这就是大国所繁衍出来的气象,不屈不挠,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气魄古人能有几人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上》)

在李白广阔胸襟的侵染下,天门山的雄伟壮观和江水的浩浩荡荡之势显得更加引人入胜。通过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诗人将大自然那种优美、壮阔的意境勾画在人们眼前。这首诗有着开阔的意境和豪迈的气魄。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李白那种放荡不羁的精神以及广阔的胸襟。诗人写江水的九曲回肠,写大江的开合壮观,恢弘气象让水灵动起来。中断的楚天在此开启,东流之水于此处迂回。广袤无垠的天空,气势雄辉的流水,在他的笔下洒脱浩荡。

水之善变,然而不变的是诗人的胸襟,因而唱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诗人总是能把它们与浩荡的流水对比起来,真可谓水一样的浩荡。

二、李白之水柔情

李白是感性的,是柔情的。这表现在长安游侠的儿女情深,表现在与友人临溪送别时的惜别之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这首诗的前两句为叙事,后两句则为抒情,从而将诗人与朋友间真挚而深厚的情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诗人对比手法的合理运用,虽然桃花潭的水深已达千尺,但是仍然不及汪伦对我的情谊啊。结合诗人当时的情景及其真率自然的情感表达,可以让读者隐隐感受到诗人那种放荡不羁的性格。清人沈德潜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甚为欣赏,在其编选的《唐诗别裁》中有这样的评价:“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水承载着朋友间的友情,离别时朋友的深情,千尺的桃花潭,离别情愫充斥人的整个身心。水深千尺,情深意重,不难看出诗人与汪伦的朋友深情。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也写道: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滚滚逝去的水平添了友人离去后空寂的心情,伫立在黄鹤楼上,阶前的流水任其人世变幻仍在默默地流淌,而诗仙笔下的水却总是那样地执着,一心东流。作者此时把无尽的愁绪化作了不断的江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自己愁之浓厚。“我”之忧,若水之流,忧难解若水长流。在《金陵酒肆留别》中吟道: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请你们问一问那滚滚东流的江水,离别的情意和它相比,究竟是哪个长哪个短呢?诗人将无法看见的情感用有形的江水作为比喻,带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黄庭坚在《诗人玉屑》中这样评价道:“‘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至此乃真太白妙处潜心焉。”仕途失意,逢杜甫,二人相见恨晚,同游四月,留恋山水,伤心家国,酣酒高歌,推心置腹。分别后,同怀共缅,生死不渝。在寄诗《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中,李白用“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表达了对杜甫的似水长情。李白真是感情充沛,多情善感。

三、李白之水善变

诗仙笔下,水性柔美,成了重要的意象,就像是“月”和“酒”一样,寄寓了丰厚的内涵。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在他的诗中这样写道。诗人的情绪激动,不禁要赋诗赞美。他在《清溪行》中吟道: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这首诗通过对清溪水清澈的描写,将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表达在世人面前。远离了长安城的繁华与混杂,清溪畔这清澈见底的水色让诗人感到“清心”。不过对于有着一颗报国之心的李白而言,此时此刻的壮志难酬让其难免会生出孤独寂寞之感。所以,猩猩在夜晚时分的啼叫,听在李白的耳中更显出一种落寞忧郁。这是的李白孤寂,平时的自信放浪不见了,相反却平添了几分哀怨。

而在千古绝唱《望庐山瀑布》中却又大放豪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夸张的比喻和奇特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也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最大特点,不管篇幅的长短,其手法的运动都无比自如,恍若天成。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只要看见那高山瀑布,就会被其磅礴的气势所吸引,而在更具激情的诗仙李白眼中更是如此。高山瀑布所体现出来的势不可挡、奔流而下的气势,与诗人放荡不羁、雄伟宽阔的胸怀相契合。因此李白才会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想落天外的、他人无不比拟的千古名句。“飞流直下”是对庐山瀑布流速以及流量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又是对其动态的表现形式。“飞”字将高山瀑布那种喷涌而出的情景生动地表达在读者眼前,而“直下”一词将山的险峻和水的湍急及其势不可挡的气势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三千尺”当然不可能是庐山瀑布的真实长度,但正是这夸张的比喻将高山瀑布那种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气势完美地表达出来。这完全可以看成是李白性格与天性的物化写照,难道他自己不就是这样一种人中骄子、天上谪仙吗?但你能说这不是谪仙在借天上的“银河”和庐山的”瀑布”的无穷之水,来浇自家怀才不遇的块垒吗?此外,由于用了“疑是”一词,愈发为全诗蒙上了一种恍恍惚惚、亦真亦幻的艺术色彩。这样的气度让一己之私情瞬间消散,站在瀑布下面仰视头顶奔流而下的水,巨大的空间感在此呈现。难怪我们会说“诗仙太白”,这般随性而发恰似水珠自然的宣泄,毫不矫情做作,这就是李白的真性情。

当然英雄也有失意的时候,高傲的李白也有不得意之时,他在《越中秋怀》中写道:

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境中,分明画相似。爱此从冥搜,咏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藻秋。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赌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诗人在写到水的时候总是无意间就联想起人生,他总是将人生置于广阔的流水中去寻求两者的吻合处。“沧波客”、“天险”、“望海令人愁”这些意象都变了,诗人忧郁,怀才不遇,只能“归卧故山秋”。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掌权者昏庸而有才者无权,也许有才之士只有在不得志的情况下才能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的感情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诗人狂放的性格与恬静平逸的性格似乎矛盾,其实一个人的性格拥有两面是极为正常的。诗人爱幻想,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渴求静逸如水的人生。诗人追求自由,喜欢独处静思,在他的诗中时刻彰显着诗人的清逸之气、淡荡之风、水一样的柔情。

参考文献:

〔1〕潘殊闲.唐宋文学论稿[M].巴蜀书社,2010.

〔2〕高智.中国古典文学蓝色经典文本品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杨明.汉唐文学研赏集[M].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杨明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刘士林.中国诗词之美[M].海南出版社,2006.

〔5〕施补华.岘说诗[A].清诗话[C].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6〕裴斐.李白与历史人物[J].文学遗产,1990(4).

篇8

关键词:导入艺术;情境教学;中学生物教学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节成功的课,不仅有水到渠成的过渡和顺理成章的结课,还应有精彩的导入。“万事开头难”,导入设计的成功可以在上课的形式和内容上增强趣味性、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具有启发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具有引导性,也为整节课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情境是一种感情境界,情境教学是指为学习者创设的能引起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就能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背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十分重视教学情境设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融合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本文拟在自己日常的教学中,就创设情境教学在导入方面略作讨论。

一、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贵于思,思贵于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置教学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分析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活动。

如何在课堂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影响课堂成败的关键。比如: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因前一节课学生学过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类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在导课时,可以通过复习旧知识,然后问“那么他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谁能列举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呢?”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学生就会互相讨论甚至有的学生会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他所知道的,如酿酒、制作面包、药用等等,都需要利用细菌和真菌,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活跃了,为整节课定下了基调。

讲授“鱼的侧线”这部分内容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已知鱼是高度近视的,可它们生活在随处是暗礁的水中却不易触礁,为什么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自然地在轻松愉悦的情态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侧线的作用。

二、通过创设亲身体验的生活情境导入,加强学生体验教学

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见到过的生活原型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动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更加深刻。但在设置生活情境时应注意两点: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现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的经验积累。所以,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入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例如:在学习“免疫和计划免疫”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假如你身边的人感冒了,你怎么办?”“你的同学长水痘了,你一定也会生病吗?”“完整的皮肤一般不会发生炎症,而破损的皮肤为什么容易发炎?”再如,在讲到“用药和急救”这一节时,学生对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出血都有体会,并知道怎么处理。但对动脉出血以及急救方法还是不深刻。去年笔者在讲这节课前,刚好学校一个学生出了意外,手腕被玻璃割伤到动脉,很多学生都看到了那种情景,在笔者的指导下:打120,用毛巾在上臂处压迫止血,包扎伤口,再送往医院。所以,在上急救那节课时,在讲到动脉出血应如何处理时,学生就可以争先恐后地回答,并能通过记忆把处理方法讲出来。

三、设置实验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常用仪器,具备一定的式样操作能力,还要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要对生物学问题具备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等。生物实验的直观、生动、鲜明和意想不到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并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生物学兴趣。在初中生物第一个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观察鼠妇,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学生很少接触这类小动物,就急于想了解、知道鼠妇,在上课时,每一组的同学都带来了几十只的鼠妇,再通过上课的小组合作探究方案,实施探究实验,最后展开交流等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鼠妇的生活环境,而且自从那节课开始,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四、设置科技情境导入,拓展学生的生物学视野

生物科学是自然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正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认识和理解有关生物科技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上课过程中一直力求在课堂中切入最新生物的科学技术。如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和到2003年死亡,2001年2月上海人民医院商庆新教授研制成功的“人耳鼠”;说明我们在克隆技术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为我们人类的疾病治疗带来了福音。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教授及其研究的杂交水稻,1999年我国跻身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等。

五、巧用诗歌、谚语创设情境导入,知识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自然界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我们可以选择一二插入到课堂教学中,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通过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色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完成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

除以上情境的创设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模型、文学、回顾科学史、交流的情境进行导入。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积极主动地去听、去想、去动手,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真正使上课回归到生活中,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但在创设情景教学时也不是为了情境教学而情境,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创设,如果只是为了丰富课堂活力,而过度重视情境的创设,为情景而情境,则失去了创设情境的真正意图,反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所以还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适时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不能伤害学生心灵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徐土昌.构建教学情景的创设[J].中学生物教学,2009(1~2).

[2]伊敏.感悟生物教学的情境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09(1~2).

[3]叶春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J].中学生物教学,2004(9).

[4]何克杭.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