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测试题范文
时间:2023-04-12 00:4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心理测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抽样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8.3;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4-0070-06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个共识。2004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成为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在辽宁、江苏、安徽、湖北、山西、广西、云南等东、中、西部七省(自治区)随机抽取1100名中职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及部分访谈的方式,针对抑郁、自尊、人际交往、学习及择业心理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1078份,其中有效问卷1060份,有效回收率为96.4%。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男生占48.7%,女生占51.3%;来自农村的学生占69.5%,来自城镇的占15.4%,还有15.1%的学生来自城市。数据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1.抑郁心理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心境,是当前对人的自尊乃至整个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1]。个体不能应对挫折或者长期处于难以适应的环境时都会形成抑郁倾向,对学习、生活都感到没有意义,导致夸大的无助感和失落感。本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编制于1965年,是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量表之一,因使用简便应用颇广。量表共20题,包括10道正向评分题和10道反向评分题。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把每个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T=53,分值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中国常模:分界值为53分,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由表1可以看出,1060名中职学生中有60.6%的人没有抑郁倾向;存在轻度抑郁的占30.4%;中度抑郁的占7.7%;重度抑郁的占1.3%。由此可见,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抑郁心理并不显著,无抑郁倾向和轻度抑郁的学生占90%以上,中度及重度抑郁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9.0%。这个结果让人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在目前社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作为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中职学生能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不仅对个人的进一步成长有利,而且对社会的安定和整个社会精神风貌都有益处。忧的是还有近10%的中职学生存在中度或重度的抑郁倾向,这一部分学生要引起注意,他们因抑郁引发的心理疾病及极端行为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可大可小,一旦发生意外将是不可挽回的悲剧。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情绪调节的教育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该开设心理辅导课和心理辅导室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部分学生,而应该覆盖全体学生,使目前存在抑郁心理的学生得到帮助,同时抑制有潜在抑郁倾向的学生产生抑郁心理。
在对数据的显著性分析中发现,中职学生的抑郁状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自尊心理
自尊是指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个体维持其心理平衡的精神防线和心理免疫系统[2]。中职学生刚脱离家庭,开始学校的集体生活,学校生活的性质决定了同学之间不可避免地经常进行相互比较和评价。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处在16~19岁,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外界的评价和议论十分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对积极的、正面的评价容易接受,自我评价高;反之,对消极的评价和议论容易产生较强的情绪波动,或沮丧,或抵触,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使自尊水平下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本研究采用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最初用于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是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使用最多的自尊测量工具。该量表由5个正向计分和5个反向计分的条目组成。自尊是个体认为自己有价值的程度,是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一种个人判断,它一般包括对自己在身体、社会性、心理、道德、能力上的总体评价;对自己总体的积极感觉,喜欢或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呈现结果:15分以下表示自尊水平很低,做任何事情都对自己没信心,对自己的表现失望,需要引起注意,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提高自尊心。由表2可以看出,只有1.1%的中职学生自尊水平很低。15~20分代表自尊水平比较低,难以摆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够正确接纳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回避挑战,自尊心不足,有2.9%的中职学生处于这一水平。20~30分表示自尊水平正常,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接纳自己,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交往良好,从表2可以看出,超过75%的学生自尊心处于这一正常水平,这对所有职业教育界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另外30分以上的学生占18.5%,表示这些学生自尊水平较高或很高,做事情都很有信心、不受别人影响,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生活有快乐感,有爱心,乐于帮助别人。
自尊作为自我系统的一部分,对人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最早始于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的临床观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尊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有关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成为一种新的倾向。Harter等人的研究发现,抑郁情绪与低自尊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也进行了自尊与抑郁标准分的相关性检验,发现二者确实存在显著性相关,如表3所示。
3.学习心理
近些年来,中职学生生源素质受到很大影响,部分中职学生认为自己不如考上普通高中的同学,自卑感强,上中职只是为了学一项技能以立足于社会,根本谈不上理想和抱负。厌学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表现出厌学情绪。再加上中职学校有些专业课过难,难免会对本身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3]。当被问及目前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哪方面时,有6.2%的学生回答来自教师的期望,35.8%的学生回答来自家长的期望,58%的学生回答来自自身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没有别人督促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时,有36.5%的中职学生表示会主动学习,52.5%的学生表示在没有别人督促的情况下极少自主学习,还有11%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主动学习,表明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关于学习兴趣的问题,如表4所示,有21.2%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没有兴趣;有45.7%的学生表示对学习有一点兴趣;对学习比较有兴趣的占27.8%;很感兴趣的只有5.3%。58%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7.3%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没有意义的事;34.7%的中职学生将学习看成一种乐趣。抱有知识无用论观点的学生占10.3%;认为学校所学知识很少有用的学生占61.3%。当考试失利、学习遇到挫折时,有15.6%的学生表示情绪波动很大;40.0%的学生表示会和以前一样,没有情绪波动;表示会更加努力的学生占35.8%;有8.6%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很无能,对自己慢慢失去信心;另外还有62.2%的中职学生存在自己不用花太多时间学习就能超过别人的想法,期望不用努力就能成功。
4.就业心理
就业是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对比大学生来说,中职学生就业优势相对较弱。针对这一情况,本问卷设计了10道关于就业择业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以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调查发现,有61.1%的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信心,认为通过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27.6%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清楚,还处于很迷茫的状态;3.9%的中职学生对就业前景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前途一片渺茫;另外还有8.3%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由于年纪小、没主见或是家庭原因,很多中职学生的专业都不是自己选择的,当问及对当前所学专业是否满意时,如表5所示,有57.1%的学生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31.5%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没感觉,另外还有11.4%的中职学生不满意目前所学专业。当问及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对口的问题时,有15.8%的中职学生认为工作必须要与专业对口;另外有49.2%的学生认为应该先工作,再慢慢向自己的对口专业发展,先就业再择业;还有35%的学生认为专业不重要,对不对口没关系,只要有个舒适的工作就行。关于就业渠道问题,有27.5%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推荐;25.7%的中职学生希望依靠父母亲戚的关系得到工作;40.4%的学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理想的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中职学校的重视,每个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问及学生是否有过职业生涯规划时,如表6所示,有10.5%的学生表示有明确规划;41.8%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点模糊的规划;还有25.1%的学生从来没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过规划;22.6%的学生很想做职业生涯规划,但不知道该如何合理规划,似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是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根本性的指导作用。而面对就业竞争,有12.3%的学生害怕竞争,认为自己没有优势;45.9%的学生想竞争,但害怕失败;还有41.8%的学生相信在就业竞争中自己一定会成功,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如表7所示,目前中职学生对自己的工资要求相对合理,没有表现出盲目高工资的愿望,16.0%的学生只要求工资在1000元以下;64.2%中职学生的理想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还有19.8%的学生希望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工资能在2000元以上。有29.7%的学生认为面临就业自己最缺乏的是人际沟通能力;36.3%的学生觉得自己在面临就业时最欠缺的是相关工作或实践经验;25.9%的学生认为在面对就业竞争中,自己最欠缺的是专业技能;认为自己最欠缺承受压力和解决困难能力的学生只占8.1%。
5.人际交往心理
中职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网络包括父母、同学和老师。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与父母、同学和老师都能融洽相处,也有少数学生处理不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需要得到家长和班主任的关爱、关心和疏导帮助。在关于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如表8所示,有3.5%的学生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数人是不可信任的;14.7%的学生经常认为很多人是不可信的;66.2%的学生偶尔会觉得大多数人是不可信任的;还有15.6%的学生愿意相信别人,觉得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信任的。而在问及学生自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如何时,有46.8%的学生认为一般或不怎么样,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太满意;有36.3%的学生认为自己人际关系较好;16.9%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很满意。认为校园中建立的人际关系很重要的学生占60.6%;认为校园中建立的人际关系对自己不重要的学生占5.7%。从调查数据来看,人际关系问题是中职学生身上反映较多的问题。
多数学校设有心理辅导课程和心理咨询中心,以帮助有困惑的学生早日回归健康快乐的生活。调查发现,有29.5%的学生表示愿意到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咨询,25.1%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还有45.5%的学生犹豫不决,不清楚自己是否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心理咨询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学生仍希望通过面谈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28.1%的学生希望能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咨询辅导,还有20.5%的学生会选择通过书信或电话寻求帮助,来纾解自己的心理困扰。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目前,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完善、形式单一、专业心理辅导师资力量缺乏、德育与心理教育概念混淆等。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而应由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和承担,不仅要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对中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不仅起矫正心理问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预防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建立一支有扎实心理学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心理健康师资队伍,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必须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并持证上岗,学校要不定期组织心理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和操作技能。班主任专门负责班级大小事务,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十分了解,中职学校要加强班主任培训,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中职学校还要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促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增强全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意义深远,针对性强,工作难度大。要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健康情绪、有和谐人际关系、有良好自我意识、与社会协调一致和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合格人才[4]。
(二)积极探索实践,努力构建一套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中介环节和桥梁。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过程正是对各种有关价值观、教育观等进行审视、选择、认同、整合并不断体系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把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性建构,它强调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策略和全部中职教育因素的有效组合[5]。因为每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提倡多种心理教育模式的互补和融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功能,最大程度地开发中职学生的心理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的工作对象、内容与环境,不能照搬普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因此,在心理测量和心理辅导的基础上,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对中职学生的学业焦虑、人际交往障碍、情绪障碍、人格发展障碍、择业就业等方面进行专门剖析,摸索出更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校情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建构、不断超越、整合互补的过程,要从科学整合的视野去推动心理教育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方整合资源,形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融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涵盖多个体系,主要包括社区、家长、学校(包括领导机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学生干部和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些体系既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其发展性任务,又可以融合在一起发挥预防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中职学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不应该完全把他们拘束在学校的课堂,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让他们走进社会、深入社区,加强与社会的接触。中职学校可以与各种社会公共文化机构保持长期联系与合作,组织中职学生亲身参与一些社区机构举办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展示才华、树立自信、提高自我认可,同时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培养劳动观念,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其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开展家庭心理辅导,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家长逐步自觉运用心理辅导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除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让学生、教师、家长面对面交流外,可利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法,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
第三,中职学校必须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由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心理工作者负责,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和预防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心理治疗机构,通过辅导帮助,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确立全局观念,促进所有中职学生心理的全面和谐、自主发展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
首先,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环境适应问题,这一环节如果处理不好会为学生以后的心理发展埋下重要隐患。因此,在入学之初,要积极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为入学新生建立独立的心理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及时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登记备案,并适时主动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的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迈出自我完善的第一步。
其次,对于中职二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和人际交往心理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学校可开展各种学习小组或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的讲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
第三,中职三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即将步入社会的心理危机和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多数学生会产生焦虑情绪,尤其是自我心理调试能力较差的中职学生可能产生不健康的择业状态,甚至进一步发展为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导向工作,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自身实际出发,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工作的期望值,坚定信心,树立职业理想,脚踏实地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此外,中职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广播、校报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大型心理咨询校园行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给中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心理互助的功能,使中职学生在主动参与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冰洁,黄凌云.大学生自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5):100-101.
[2]秦启庚,陈勤.“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J].心理科学,2002(4):495-496.
[3]何红.试析新时期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09(26):50-51,57.
[4]容振勤,王喜德,丁玎.中等职业学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0):40-42.
[5]朱小蔓.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
[6]李一辉.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9):127.
Analysis on the Mental Heath Probl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Sample Survey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n 7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LI Meng-qing, XU Yan-ping
(Research Center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Industry, Wuhan Hubei 430068, China)
篇2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详细的探讨。
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管理重心错位
对于学生的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系统工程,能够很好地帮助学校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了学校育人管理的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地促进学风以及校风的建设,专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需求人才。学生管理这一项工作涵盖了许许多多的方面,融合了党政事务和教育管理等很多项目,从学校招生开始到学生的就业管理,从学生的奖惩到思想品德教育,每件事都需要恰到好处的处理好,甚至到每一个细节,非常繁杂,就目前来看,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干部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管理学生事务上,比如综合测评、课堂评比、检查学生宿舍等一些的较为繁琐的事情,基本上没有精力去思考学生管理的较为深层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好多人疏忽了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技术含量的存在,觉得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学生管理大部分只局限于解决表面问题、应付工作的状态,根本没有办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要求,错放了学生管理的重心,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1.2学校管理体制落后
有些职业技术学院并没有深刻意识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意识,只是一味的效仿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放任学生的行为,导致学生素质低下,时常发生打架斗殴和上网等许多不良习惯。
1.3学生管理工作者数量不足
在很多职业技术学院中,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基本配备,却经常出现数量不足的现象,根本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200个学生配一名辅导员的要求,尤其缺乏专职人员;而且职业技术学院中保卫力量远远不够,后勤管理工作不到位,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很多学生管理工作服人员缺乏相应的经验,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而管理学生的工人员更需要强大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作为管理者应当面对学生随时随机应变,及时处理于他们复杂的心理和行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因此辅导员也越来越年轻化,在管理学生方面并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需要长时间去积累,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待遇和出路制度并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二、解决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2.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才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也是组成管理人员的重要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必须对学生赋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保护学生的自益,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不喜欢收到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分寸,积极引导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个性以及特长,主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实践,利用学生会和班干部的集体力量,给同学们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2.2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要想改善学生管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学校要尽快整理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废除那些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实际操作的规章制度;其次,学校要积极完善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且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使规章制度更科学合理,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统一原则,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将法律法规作为根本依据,不能与之互相抵触和冲突;三是公正平等原则,要确保学生享有应有的权益。
2.3重视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结构合理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想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就要尤其注重建设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校要广纳人才,保证辅导员在具有较高的学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对辅导员要有合理的考核和奖励方法,确保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对于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学校要定期组织班主任以及其他的学生工作人员参加必要的业务培训,并开展不同形式的针对管理学生方法的研讨会,不断探索更新管理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三、结论
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型的人才是每一个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目标,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必须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为学生们的正确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永波.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初探[J].民营科技,2010(10)
[2]曲晓杰.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解构与重构[J].管理学家,2011(8)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148-02
2006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共同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并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这一要求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改革。但是,近年来,许多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时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又成为其完成实习目标获得实践经验的严重障碍,也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心理问题
1 角色模糊带来的心理冲突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不是参观式的见习,其角色是学生身份兼员工身份,有明确的工作责任和要求,要接受企业的监督管理。但走上实习岗位后。企业的严格管理和操作规程使很多高职学生在长时闻里不能适应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对他们在学校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的冲击与挑战,使得他们较长时间难以适应“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从而产生强大的心理冲突。有的学生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工作辛苦、工作时间长,看不到顶岗实习的锻炼价值和自身的发展前景。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不适应员工身份和企业的管理方式而当了“逃兵”。直接影响着他们实践任务的完成。
2 理想与现实差距带来的失落感
在顶岗实习期间,很多高职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常常认为给自己安排的实习l岗位层次过低,做具体、简单、枯燥乏味的劳动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有“大材小用”之感,觉得应该在实习单位做领导和管理工作。有的学生在实习中常常以大学生自居,看不起工厂里面的一般员工。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学了很多专业知识,技能已经相当熟练,和没有学过专业的普通工人干一样的活,觉得没有体现个人价值。还有的学生觉得企业为自己提供的实习岗位专业不对口,实习毫无意义。这些学生都是对自己期望值比较高。对顶岗实习工作的艰苦性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时,就会产生失落感。
3 适应能力差带来的挫败感
高职生绝大多数没有吃过多少苦。没有经受各种各样的磨炼,在工作中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他们离开学校和老师。开始上岗实习,一方面,担心自己的工作做不好,另一方面,又迫切渴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取得成功。这个阶段,正是学生顶岗实习最容易出差错的一个时期,工作中一旦出现失误,被自己的上司教训,就会产生心理恐慌,自尊心受挫,怀疑自己的能力。还有些学生在实习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实习岗位的分配。因不同岗位工作的难易程度有别,福利待遇不同,即使是同一岗位,工作条件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会觉得不公平;没有分配到理想岗位的学生会觉得低人一等,进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产生过激行为。
4 人际交往障碍带来的孤独感
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是一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事,学会独自处理很多事情。但由于长时间受学校环境、生活阅历和经验的限制,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比较薄弱。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诸如岗位轮换、待遇不公等难题时,不知道如何与领导沟通、协调,而是将不满、失望的心情埋藏在心里,难以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有的学生实习时缺少娱乐活动,结交朋友机会少,情感得不到有效交流和释放,经常出现孤独、寂寞的情况。还有的学生与回事发生冲突时,不能积极地自我调节而是心生怨恨或离开实习单位,受到自己的上司和管理人员批评时,不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批评而是自我封闭,对人冷漠、敌视,甚至难以完成实习目标。
5 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带来的迷茫感
许多高职学生把顶岗实习看做是学校安排的一个学习任务,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些学生目光短浅,金钱至上,没有把职业发展与顶岗实习相结合,_视顶岗实习为打工挣钱的机会;有些学生缺乏对社会和自我的完整认知。对社会需求、自己的职业优势与劣势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味寻找工作轻松、待遇好的实习岗位: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好高骛远,在工作中不屑于基层锻炼,不愿意参与基层岗位的实习,怕吃苦,没有专业钻研精神;还有的学生把顶岗实习只看做是换实习学分的手段,在实习岗位上是得过且过走形式。正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定位,所以在实习期间,他们常常为将来的就业问题而感到迷茫。
二、离职学生顶岗实习中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 调整角色定位,适应岗位要求
“每个人必须以一定的社会身份在社会上存在,必须根据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依据自己的理解,去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现实表现的角色”。在顶岗实习中,高职学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实习学生要了解实习岗位的要求,认同实习单位的管理模式,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具有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积极努力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学会与人相处交往,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角色。同时,实习学生应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以大学生自居,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勤于思考,踏实钻研专业技能,不断总结和吸收经验,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增强自信心。顶岗实习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会摆正心态,把顶岗实习当做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 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现实
顶岗实习学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现实,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清晰的认识。要认识到顶岗实习实际上就是对他们的心态、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的一个考验,现在不是社会适应他们而是他们去适应社会,目前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实习岗位的需要,将来就能适应就业岗位的更高要求。如果他们能正视现实,他们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枯燥和辛苦就不会产生畏惧感和失落感,就会觉得现在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职业发展而积累经验和锻炼能力。
3 学会自我调节,增强抗挫力
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面临的是真实的生产实践和经营管理,面对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在心理上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和挫折感。因此,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将要面临的问题和所处的环境。在实习时要努力学习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与领导同事和谐相处共事,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在面对困难时,要及时调节心态,学会自我宽慰,以积极的信念暗示自己,努力挖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恢复乐观和自信;在遭遇挫折时;要有意识地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要虚心向同事请教,树立信心,增强抗挫力,积极应对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变化和复杂问题。
4 加强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的教育,提高学生适应力
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处理好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5 加强校企合作,确保顶岗实习质量
篇4
>>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提升欠发达地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新思路 浅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 中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培养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策略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4]王卫军.信息化教学能力:挑战信息化社会的教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45-53.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
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时效性提升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实效性高的物理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一、提问法教学促进课堂实效性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学习压力也更大。这个阶段的学习时间对学生来说非常的宝贵。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更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例如,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提问教学法,来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老师不同的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学习“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提问:在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是什么在维持这种守恒呢?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使物理课堂更具有实效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物理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可以使学生减少对于教师的依赖,改变传统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然就会促进物理课堂的实效性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主动地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并配合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高中物理课程,是组成高中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物理课程的信心,并通过应用科学的科学教学方法,提升物理课堂的实效性,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和物理成绩。
篇6
关键词: 网络 德育 职业学校
信息社会对网络条件下的德育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有效运用网络这一互动媒体,如何构建和谐的职业技术学校的网络德育环境,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如何利用网络,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开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网络作为德育工作新的途径、方式和载体,正逐步丰富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一、搭建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我校于2001年开通德育在线专题网站,让师生及时了解学校德育工作情况,设立了德育工作动态专栏,方便德育工作者查阅、了解德育法律法规,认识领会德育的方针政策精神,提高德育工作者理论水平,设立德育宝典专栏,让学校每位教职员工都明确认识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及有关文件要求,单独设置了德育目标和内容专栏。另外在其他栏目中,如德育管理栏目,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上传网站,便于师生查阅和了解。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改变教师因教育观念、师德水平、育人意识、责任心和语言文字功底的差异性而导致的评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班主任利用学校开发的评语软件,借助网络平台书写评语,提高了评语的功能,使评语内容科学化、语句规范化、操作简单化、打印表格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对各种信息定期进行,如公布德育工作计划、各项德育表彰等,并且可通过视频点播观看学校的重大演出活动,如元旦文娱会演等。
二、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成立了自己的课题组,例如《关于青少年学生早恋情况的调查研究》、《毕业后如何自我推荐》、《比较美国与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校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的研究与思考》等课题。学生亲自登录网络平台,点击各类网站,获取大量知识、信息,拿来为我所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写入研究性学习的报告中,使报告有质有量,精彩纷呈。通过上网点击查找相关资料,学生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借助网络手段,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真正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制作班级网页,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举办班级网页制作大赛,各班成立班级网页制作小组。在德育网站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班级网页,通过发挥集体协作精神,集中集体智慧来增强集体意识,开辟班级的精神园地,并提出各班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思想动态,灵活地设置栏目。全校除实习班级,各班都建立自己的网页,有的班级网页体现了鲜明的专业特色,通过开展班级网页评比,既提高了学生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制作网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德育网站内容也更加丰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发挥BBS和聊天室等功能,充分运用网络提供的虚拟、匿名和隐蔽性特点,健全学生人格。网络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所以,上网不暴露真实姓名这个优势,改变了“随大流”状态,学生敢讲真话,缩短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纠正其偏差,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也能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完善人格,实现学生人格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开设“本期话题”栏目,师生可以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充分研讨,达到的目的。如为了正确引导学生上网、触网,我们本期论谈话题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上网”,并附网上调查问卷。通过讨论、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正确上网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了上网的目的和动机,走出了迷惘,懂得了怎样做一位网络文明人。另外,还可以讨论其他话题,如怎样关心班级,怎样看待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怎样参与学校创“敬、静、净、竞、进”班级常规管理活动。
各班级网页设立了班主任信箱或师生交流栏目,学生对老师提出建议并向老师倾诉,内容涉及班级管理、个性心理、学习生活、遵纪守法等诸多方面。这样通过班主任及时的交流、沟通并回复,缩短了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师生感情得到融洽,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班主任既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不会让学生“失面子”。
设“排难解惑”栏目,各处室定期浏览网页,对于学生提出的困难、问题、建议及时予以解决并回复,并且将学生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及时予以落实。如三年级学生向学生处咨询三年级学生的就业实习方向,学校对此是否已作安排?这个栏目的设置,缩短了管理层与学生的距离,增进了相互理解,使学校职能部门树立了管理即服务的思想,体现了学校关心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自我关心、自我管理意识。
开设聊天室和学校留言板,让学生与社会和个人交流、沟通,自由驰骋谈未来,说理想、说人生、说社会,促进学生人格的社会化。
三、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室固然有用,但由于与心理老师面对面交流,一些学生不适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非常有效。该栏目共设立了四个小栏目。
心理课堂栏目:针对学生角色和年龄特点,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疏导,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如对怎样与父母相处,怎样克服羞怯、忌妒、猜疑的心理,青春期为什么情绪不稳定,怎样从自卑中解脱出来等问题予以解答。
心理测试栏目:收录一些心理测验、测试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测试,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认识自己,便于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如收录了意志力评定问卷、应变能力测试题、挫折承受力测试、性格倾向性自我测量表、考试焦虑来源与表现测试、气质测试、身心健康测试等内容。
心理档案栏目:收录一些典型个案,加以整理归档,对班主任的工作能有所帮助。如“一位家长对逃学孩子的教育”、“复杂亦含真善美”、“还学习困难者一片蓝天”、“冷漠心理的矫治”等内容。
知识套餐栏目:收录心理辅导教师开展班级、团体及小组辅导的心理活动方案。如“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扬起自信风帆”、“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活动方案。
要求各班主任对班主任信箱中学生所提出的涉及心理方面的问题要慎重考虑,科学回答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有学生说:“我经常听人说,女孩比男孩笨,我心里很苦恼、很自卑。”班主任及时查阅资料,给予科学的回答。另外,我们还将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视听资料上网,让学生通过点播视频进行自我调节。
在网络德育实践中,强调“建、堵、疏、管”:建,即强调网络和班级网页建设质量要高,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维护更新要及时;堵,即班主任、网管人员对网站内容及时进行反馈和查堵;疏,即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触网;管,即学校立规矩,定制度,建立了网管中心和网络德育工作小组,强调班主任是班级网页第一责任人。只要真正做到“建、堵、疏、管”,齐抓共管,就一定能极大地减少网络负面效应,从而正确地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
网络德育的开展,使学生把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和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同时也克服了智德分离的弊端;网络德育的开展,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具体可感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接受;网络德育的开展,使学生从受教育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总之,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真正地唱响了“尊重主体,发展特长,完善人格”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冯培.网络时代对大学德育的挑战与回应[J].中国高等教育,20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