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情节范文

时间:2023-04-01 17:0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国演义情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国演义情节

篇1

【关键词】《三国演义》;宗教;历史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它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它所塑造的一些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对我国的文艺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学说浸染下的文化因子

《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夏乃儒先生指出,“儒家学派的忧患意识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倡超越个体价值而以群体价值为重的价值观。”一部《三国演义》从始到终无不融注着这种观念。刘备虽以贩履织席为生,但窃念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救困济世。再论诸葛亮,他自出茅庐,“遂许先帝之驱驰”,尽其所以,殚精竭虑,其一生事迹,莫不出于“匡世报国”之间。孔子认为挽救社会危机应施行德治,认为在德治之下,人民就可以望风披靡,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为政者本身应先修德才会以德待民,德化百姓,“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另有其他人物,如孙权、周瑜及姜维、蒋琬等,或力据江东以安邦定国,或各尽其能以中兴蜀汉,也不必言说。此种风范,已足以垂示后世。但此中臻美之处,却又还在于“旷怀”。“匡世报国”,这是不少仁人志士都愿意做的事,也是可能做到的事,但要做到既能“匡世”,又能“旷怀”,便不是那么容易了。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运筹征战,功可盖世,但他却“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待“功成之日,即当归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真可谓“凛然与日月争光”。既以天下为己任,却又能放开胸怀,旷远超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即以无功无名无我之心,去做推动天下万物发展之事,这是何等超绝的人生境界!

二、道家温润恻怛之情怀

道家所谓“致虚极,守静笃”,“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乃是中国文化精神中极具特色的一种人生观念。它教化世人,应当使心灵永远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从而才不会为外物所诱惑,才不致蔽塞幽昧,才能以空明的慧觉去认识广大无边的世界。中国古人,缘此而留下了无数绝美的人生诗篇。诸葛亮即是作者竭力刻画的这样一个典型形象。他肩负着“历史的要求”而最终未能完成,无论是厄运还是宿命,他的悲剧格外具有震撼力。这样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悲剧命运,不是他个人造成的。诸葛亮之忠高不可及,三顾茅庐认定一代明主之后,便用一生的智慧和忠贞来报知遇之恩。隆中对最能体现出诸葛亮非凡的智慧,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为刘备稳定西蜀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强烈反对,调发七十五万大军讨伐东吴。在彝陵一役中,七十五万人马歼灭殆尽,至此蜀汉元气大伤,群龙无首。诸葛亮极力维持,七擒孟获巩固了根据地。诸葛亮北伐未果,自败于东吴后,蜀汉一蹶不振,后主无能朝政荒废,蜀汉大势渐去,诸葛亮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辅佐刘备兢兢业业,尽心竭力,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私心和野心,后主贪恋酒色,重用宦官,诸葛亮谨守君臣之礼,没有取而代之。华容设伏,火烧新野。六出祁山,连连北伐。这些战术的运用都显示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然而这样一位鞠躬尽瘁的人才最终也没有逃脱命运的悲剧。

淡泊宁静,并且豪放旷达,不拘礼俗,这种境界,在诸葛亮密友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等人身上表现得最令人钦羡。他们或对言于林间石上,或畅饮于路旁酒店,纵论天下,放达不羁,无意功名,恃才傲物,真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种在中国的农耕文明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精神,是世界任何其他文化观念难以企及的,更是当今工业文明社会中难以寻觅的,它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又怎能不说它是一种生命存在之美?

儒教”的核心思想是“礼”与“仁”相结合的道德规范,其崇德、仁义和治世的精神不仅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且也深入到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领域。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的过程中,自然无法阻断来自客观的、根基深厚的“儒教”及“道教”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操,无疑便是这种典型的东方文化精神。闪射着“道德艺术文化”的灿烂光辉,体现了伟大而优美的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古典小说十讲[M].中华书局,1992.

[3]三国演义论文集[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M].中华书局,1991.

[5]明清小说论丛.[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6]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7]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2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影视改编 话语 语境 个体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27

自1994年改编的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以来,其影视改编问题成为《三国演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以《三国演义》的影视改编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文本和影视文本入手;通过分析其话语实践的 主体,话语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语境,意在说明文学应当是一种构成而非本质,文学作品自身的呈现方式及我们对作品的考察都是存在于现时框架中的历史产物。 传统与异端,文学与非文学的文本之间存在差异却又不可割裂地相互流通。文学传统是一个不断遭遇竞争而不断得以更新的过程。

一、话语分析

(一)话语与语境

1、 作为过程的文本(话语与外部语境)

就流传载体的多元化来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范本。其所述材料在口头文学、通俗演义、戏剧、评书、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 中皆有体现。“当北宋说话产生长篇的‘讲史’时,‘说三分’便是其别受欢迎的节目,因其地位显赫,以至于独立出来列为专科。元代刊印的《三国志评话》 和《三分事略》就是依据民间艺人的口头讲述而整理出来的。”[1]也有很多依据三国故事改编的戏剧被搬上舞台,袁阔成、单田芳、姜存瑞等评书表演艺术家都 先后演义过评书《三国演义》。随着二十世纪初电影和电视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古典小说也相应地被搬上了银幕或屏幕。聚焦小说《三国演义》全本的作品都在其推出后引起了“三国热”,如1979年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 1994年王扶林导演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和2010年高希希导演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影视剧导致的“三国热”一方面是由于作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 《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其中的故事和情节为诸多读者耳熟能详,人们被新的艺术形式吸引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种与旧有认知对应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在94版 《三国演义》播出的时候,电视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影响面日益扩大,互联网普及之后,传播与讨论平台变得更为开放。由于《三国志通俗演义》小说在文学史 上树立了经典的地位,接受者便习惯与以其为标准来评判其它形式的作品。所以他们在最开始接触改编作品时,总会带着审视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它。但是我们眼中 的经典不是定格的,一成不变的,经典之永恒不代表其媒介的永恒,在媒介更替的过程中,它在每个阶段的存在形式既是对作品本身存在的强化,又促进了文本的生 成和发展。在视觉媒介兴起,印刷媒介式微的背景下,改编行为本身与改编作品的存在即具有其对文学名著进行解读和完形构建的合法性。

2、从有机统一的情节到碎片化情节(话语与内部语境)

我们所讨论的语境除了文本在不同传播媒介中的存在与变化的外部语境外,还包括文本自身的内部语境,其中人物、故事等构成因素都融合统一到了情节的结构安 排中。小说和影视剧大都属于叙事艺术,所以情节结构起到统摄全篇的重要作用。纵观小说名著电影改编的历史,前人对于情节、结构改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 过程,简单说来就是神圣化不可随意改动情节→可根据具体需要适当修改→相对自由开放的情节观(如可不改动,亦可少改动,甚至可以解构、戏拟)从1994版 《三国演义》到2010版,我们也可以看到改编观念从不可随意改动到逐渐多元化的发展倾向,但由于《三国演义》是历史性的小说,有其依据可考,故而改编是 否忠实于原著或历史事实引起的争议自然比一般小说更大。

传统意义上的“情节”有两种倾向:其一情节是一个有时间顺序、因果联系的 故事展开,与人物无多大关联,人物性格在其中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侦探小说骑士小说;其二是以人物塑造、性格刻画为重,情节只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要 在人物性格的展开图中才能得以形成。《三国演义》的小说即属前者,而影视改编作品倾向于后者。影视媒介的视觉性特征决定了人物塑造对剧情的演进与整体刻画 的重要性。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将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两种,前者为类型人物,特征明显,容易辨认,后者则较为复杂。在小说和戏剧中,人物形象大都被脸谱 化、类型化了,看到“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的必然是关云长,白脸奸雄则非曹孟德莫属。而在电视剧中,脸谱化、类型化的人物已经不能满足形 象刻画和情节发展的需要,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机械出 现的脸谱,故而电视剧人物性格的塑造更为复杂丰满,力图将人物的忠奸善恶都呈现出来,留待观众评判。但比较来看,1994版电视剧仍然延续了毛评本小说尊 刘抑曹的思想,每个人物都是贴好标签出场的,曹操就是奸雄,刘备就是忠诚,张飞就是莽夫,人物都随着既定情节的发展而完成自己的使命;相比之下,2010 版电视剧中的人物则较为立体,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绝对的忠奸之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情节的发展就是人物性格塑造的历史。

此外,影 视剧不能如小说般依靠文字叙述线性表达构成的有机统一文本使接受者实现不同程度的理解,而是将人物、情节打碎到镜头的拼接和剪辑中进而完成情节的构建。在 这里,情节并不必然承担连缀全篇的责任,其因果链条作用的是各种因素打碎而重组的画面。影像和文字的蒙太奇不必要是叙事性的,它只对我们看世界的方式负 责。如果在观看中存在理解事物本质的可能,那就必须借助于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感性表象,即银幕呈现给我们的场景。

小说和电视剧毕竟不同,如在改编处理上苛求一板一眼的真实则会损伤电视剧的连贯性。19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从小说中取材,情感基调、人物性格、细节构成、故事框架等都与小说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电视剧无法依靠任何有助于澄清情节的叙述性语言, 而只能将叙述性作品中的各种要素打碎重组,以人物形象及其行动呈现在观众面前,以此连缀全篇。2010版则更好地将这种碎片化体现出来,它几乎抛弃了小说 “抛物线”的情节构造,情节总体上按诸葛亮之欲成大业之三步进行铺排,其中对人物、战场、事件的构造都有其目的性,主题意识淡化,而博弈、造势的情况随处 可见。

(二)话语与个体

1、改编者

每一次改编都是一次话语实践,是建立话语的关系序列或关系网络的实践活动,改编者要考虑的不只是对文本的处理这一问题,还要关注所选名著作为一个特定话题在社会生 活或社会制度中的存在情境,关注与其相关的知识、行为的各种形式,从而确定如何做是恰当的,如何做又是不恰当的,什么材料是相关的、可用的,还得考虑所针 对的受众及何谓“真实”,何谓“忠实”等问题。而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构成性的活动中,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对经典作出阐释,但又要对 这种阐释作出限制。

1994版《三国演义》处于崇尚改编尽量忠实原著的阶段,而2010改编从较单一的尊刘抑曹,忠义主打的价值观走向了多元 化的价值选择,选择权掌握在编剧、导演、演员手里,同时也掌握在观众手中,其不以表达一种既定历史观为目的,其中充满造势、博弈等铺排。与名著全本的电视 剧改编相比,一些以三国为题材的电影价值多元化取向更为明显,如刘德华、洪金宝主演的《见龙卸甲》以赵云为叙述主体诉说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慨,从重视个 体价值的角度出发解构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而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则完全只是挂三国的“羊头”卖娱乐的“狗肉”。

2、观看者

关于改编作品的受众,前人有专门撰文或在专著中花较大篇幅进行分析的,多从接受美学和心理学方面入手进行审美经验、期待视野等方面的分析。而在网络时代,观看者已经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很多时候是以观看者、阐释者、谈判者甚至也可以是改编者的角色出现的。斯蒂芬•葛林伯雷在《通向一种文化诗学》一文中说:“艺术作 品本身并不是位于我们所猜想的源头的纯清火焰。相反,艺术作品本身是一系列人为操纵的产物,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自己的操纵,许多则是原作形成过程中受到的操 纵。这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一番谈判以后的产物,谈判的一方是一个或一群创作者,他们掌握了一套复杂的、人所公认的创作成规,另一方则是社会机制和实践。 为使谈判达成协议,艺术家需要创造出一种在有意义的、互利的交易中得到承认的通货。”[2]评判者衡量这种产物的标准是多样的,可以是理性和学识,也可以 是和兴趣,在操纵和调节的过程中,话语得到动态生成。观看者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取决于其存在于怎样的话语关系网络中。

1994版《三国演义》推出时,正处于电视媒介的繁荣发展时 期,且电视剧的创作态度是基本忠实于毛评本《三国演义》,创作态度也是相对严谨的,故而虽然在一些细节上有争议,但观众的评价还是整体趋于肯定。而由于改 编尺度较大,对原著研究不够,融入更多电视剧商业元素(如植入较卖座的英雄美人模式而将连环计一节修改较大)等原因,2010版《三国演义》一问世便受到 了较大争议,但事实上其技术上的进步和一些新的价值观念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在这里,改编作品的优劣不是笔者想着重探讨的问题,毕竟欣赏和评价都是主观 性很强的行为,而在评价时的思维方式是值得思考的。观者通常的批评标准是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小说文本看作原典,甚至是正典,1993年电视剧版《三国 演义》上演时便招来过质问与不满之声,而2010年版《三国演义》登场时,老版则被和小说放到了一边,作为评价的标准存在,这样一来新版就遭受更多质疑。 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与既定知识和期待视野出入较大的事物很容易先受到否定的对待,然后再从对比中确定是非。笔者认为,在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理性地 对待批评对象的时候,这种“问题先行”的做法是可行的,我们宁愿相信真理是被保存在错误概念的残余形式中,从而以否定态度的力量为起点打破肯定的态势,探 求不同于现实的另一种秩序。

但问题在于在所有传统和既定标准都不具有绝对的(或超越时空的)合法性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追寻到无限可能的对比阅读呢?所谓的正统与异端、经典与非经典只是个相对性概念,其与时空、审美、经济和政治等语境密切相关。

3、建构主义的文本观念VS解构主义的文本观念

无论是从改编者还是观看者身上都体现着建构和解构两种文本建构的观念,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建构主义的文本观念将作品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即一个相对封闭和相对自足的整体,在逻辑上文本所有内部构成要素间互相关联。具体到小说《三国演义》来 说,故事、情节、人物等要素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而是相互并列、相互包含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其为接受者创造了多个欣赏点和较广的阐释角度。尽管如此,小 说还是被当作一个整体来欣赏的。而解构主义的文本观念对有机统一性没有这么严肃的要求,不强调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二十世纪以来淡化情节、模糊 人物性格的西方现代派小说,创作者可以更为自由地根据目的来进行操作和抒感,在这里读者也能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创造空间更大。

二、对经典作品影视改编的态度

我们所接受的“文学传 统”是由经典构成的。经典“是‘永恒的’,但也是历史的。它有一个可以描述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别的,而是一件特定的艺术品在历史上一系列的具体 化”。[3]经典不仅是作为图式的传统上的一个坐标点,其更应“包含一种可以超越它的具体时代背景而覆盖到后代的超越性,也一定会有超越它的具体描写内容 和主题的,可涵盖到更广泛社会生活的普遍意义。”[4]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意识形态的自觉主导下,各种传统中经典的组合序列都只是文学传统诸多外延的一 种,而不直接指涉内涵。

面对新的视觉生存环境, 每一次戏仿、改编和运用材料重新整合的作品都是一次阐释,虽说阐释的行为没有高下之分,但是这种由文本形式展示出来并公开发行、产生公众效应的阐释的效果 及其艺术成就都是有高下之分,所以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无可厚非。笔者认为可将业已成为经典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为原典,后来戏仿、改编和运用材料重新整合 的作品都可称为阐释性文本,它们的发挥受到特殊时间、空间和目的的限制,使得最初被视为经典的文本长久性地保留在我们的视线之中,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但更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

 

注释

[1] 罗贯中.三国演义(嘉靖本)[M].长沙:岳麓书社,2008:2.

[2]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

篇3

中国拥有悠久而发达的史学传统,中国人对历史独具的强烈观照造就了中国人性格之中的崇尚真实,尊重历史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深刻影响到了古代的小说家,使他们在历史小说的创作中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对历史极其重视的态度。因此,尽管在中华先民的群体性记忆之中并不缺乏丰富而奇绝的想象力,在历代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观念中也对虚构和想象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然而这种丰富想象力大多只是展现在浪漫主义的诗词散文的创作之中,而在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密切联系,甚至被视为史之余的小说领域之中,想象和虚构是不被允许掺杂于其中的。

在有唐一代之前,虚构并不是小说的创作原则,相反尚实才是小说的最高原则,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但唐传奇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仍然习惯性地表明故事发生的人地所在或是指明从何处听得,其目的仍是在表明该小说的真实性,这点可以充分说明在唐代小说家仍非常重视小说中的尚实观念。但正如恩师孟昭连先生所论述的:历史和小说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本质、功能和表现方法,都有重大的不同。纪实论恰恰混淆了历史和小说的区别,并且总是以修史的规范去束缚小说艺术,这样必然阻碍它的迅速发展。

至宋代说话艺术兴起以来,历史与讲史艺术充分结合,因此,在宋元话本之中,民间说话艺人就开始研究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虚实关系了,因为虚实之间的关系是讲史艺人在处理史料,形成艺术构思时首要考虑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处理方式往往是这样的:讲史话本的作者对史料的运用分几种情况,有的仅仅是把文言文改成白话文或文白夹杂的形式,有的则在史实的基础上添枝加叶,虚构一些细节使情节变得更丰富;也有时在必要之处加上一些历史典故。即所谓虚实相半的原则,这种讲史艺人出于表演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选择,却为后世从事历史演义小说创作的小说家对同样问题的思考提供了现成的借鉴。而明显借鉴了《三国志平话》等民间讲史话本的《三国演义》对虚实问题的看法也必以此作为基础。

2后学对虚实的对立观点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对《三国演义》中虚构与史实孰多孰少,孰优孰劣,贵真抑或归幻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归纳古往今来贤人学者对此问题的观点,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 忠于史实论,这一类学者的观点认为,《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对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忠实于东汉三国的真实历史,而《三国演义》也完全做到了在其总体上、以及其基本轮廓上,基本忠实于历史史实。至于《三国演义》基本忠于历史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三:首先,《三国演义》叙述的重要史实都是真实可信的,于史有据的。其次,尽管作品对来自于正史的材料进行了甄别取舍,进行了相对有利于其创作的调整,对一些史料也进行舍弃,或是进行了夸张与缩小,但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小说尊重史实的前提,这些对史料的调整只是属于运用史料的艺术手法,并没有违背基本史实的大框架。再有,《三国演义》尽管大胆增加了属于虚构的细节和描写,但这些新增的虚构也尚不足违背小说尊重重大历史真实和传统历史评价体系的总体倾向。

持这种说法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章学诚的七实三虚之论。章学诚先生在其《丙辰札记》中认为:《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他还指出演义之属,须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着寓言,不可错杂如《三国》之淆人。①章学诚先生看法虽然对《三国演义》中加入了虚构成分提出了批评,但承认其七分实事,并认为有限的三分虚构对整体的史实造成一定影响,正从反面肯定了章氏对《三国演义》整体符合、忠实于历史看法。

篇4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_________________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

陈宣章

近日读书,见一书说:“史书记载:刘备是个性情中人,动辄爱哭,举世无双。”“毛宗岗说:‘先主从来善哭。先主基业,半以哭而得成。’”(《杂谈历史中的历史》,以下简称《杂谈》)这就混淆了历史与演义的区别。

“史书记载”是哪一部史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三国演义》中感情丰富、表情更丰富、话多眼泪多的刘皇叔在此根本没出现。

《杂谈》说:“不妨来看一看刘备会哭、懂哭的几个经典镜头。”

1。《杂谈》说:刘备送别徐庶,“一路上一哭再哭,依依不舍,最后看到徐庶匆匆而去,又‘放声大哭’、‘凝泪而望’。”“刘备一路这么一哭,打动了徐庶。他走了以后,又骑马回来,向刘备力荐‘卧龙’诸葛亮,说他‘乃天下第一人耳’,‘若此人肯相辅佐,何虑天下不定乎’。”

《三国志》没有“徐庶传”。此事未见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刘备送别徐庶之哭,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2。《杂谈》说:历史上就上演了刘备最经典的一次哭:刘备“三顾茅庐”的那次哭,真叫一个绝!。“刘备握住诸葛亮的手,哭着说:‘先生不肯匡扶生灵,汉天下休矣!’说完,‘泪沾衣衿袍袖,掩面而哭’。”“毛宗岗说:‘请诸葛亮,则哭而请之。不哭则亮安得有出山之心?’”

毛宗岗是清初文学批评家,对《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杂谈》说的此哭,完全是《三国演义》,不是史书的历史。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没有提及“三顾茅庐”;《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有“三顾茅庐”,没有哭请。

3。《杂谈》说:鲁肃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按诸葛亮安排,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弄得鲁肃不好意思再讨回去了。”“荆州还是在刘备的哭中得以暂时保全,这种哭还是相当有技术含量在里面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没有记载。《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所以,所谓刘备哭保荆州还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4。《杂谈》说:据《史书》记载,刘备在攻打西川的时候,一路势如破竹。刘璋……出城投降。刘备迎上去,拉着刘璋的手,流着眼泪说:“不是我不讲仁义,实在是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啊!”

历史传记:益州内乱平定后,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藉刘备之力,抵抗张鲁、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法正又为刘备内应,刘璋不得已于214年投降,被流放至荆州。《三国志》无“刘璋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进军围雒。时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十九年夏,雒城破。进围成都数十日,璋出降。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领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所以,所谓刘备假哭刘璋还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5。《杂谈》说:当刘备第一次听到关羽被害的消息时,就哭昏过去了。当他看到关羽的儿子关兴哀号而来,又哭昏了一次。此后,刘备每天哭昏三四次,而且一连三天不吃不喝,只是痛哭流涕,带着血迹的眼泪将衣服都沾湿了。当刘备得知三弟张飞被害后,同样也哭昏过去了……刘备悲痛之下,又开始哭起来,那情景简直就是惊天地,泣鬼神。

史书并没有“桃园三结义”的记载。关羽比刘备大一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车骑将军张飞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

所以,所谓刘备哭关羽、张飞也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6。《杂谈》说:刘备平生的最后一哭,可以说是千古第一,无人能比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帝城托孤。当时他快要死了,躺在病床上,还哭着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就这么一哭,就哭出来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名相。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已,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可见,没有刘备哭,而有诸葛亮“涕泣”。

篇6

【关键词】新版《三国》 还原史实 定位不明

新版电视剧《三国》是近年来名著改编的典范之作,虽然播出之后饱受争议,但这种争议也从侧面反映出新版《三国》广泛的度与深刻的社会影响力。争议和关注大多集中在情节设计合理性的讨论上。情节设计是影响电视剧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编剧、导演文化诉求与艺术匠心的集中体现。为了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文化的导向、情节的创新、观众的喜好、收视的情况都是电视剧创作者必须考虑的因素,而他们对这些因素关注程度的不同倾向在情节设计中也会有清晰的体现。

一、还原史实,迎合民众――情节设计的创作倾向

新版《三国》在情节设计上的特点有:1.为曹操翻案,加大戏份,突出其英雄的一面,有人甚至戏称新《三国》为《曹阿瞒传》。2.使大智若妖的孔明变为常人中的智者,其形象介于《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之间。3.填充并丰富了貂蝉、大小乔、静姝等女性形象及与其相关的感情戏。4.细化了曹魏集团内部父子、兄弟、君臣间的宫斗与权斗情节。

西晋以后,史学著作与民间传说就开始有“反曹”的倾向,其“奸”的一面深入人心,“雄”的一面长久被人忽视,这样的形象与史实中曹操奸雄并称的形象不符。诸葛亮历来被看成是士人的典范,忠臣的楷模,其形象在流变的过程中不断被神化与妖化。新版《三国》的前两个特点就是为了扭转以上两种倾向做出的改变,在主要人物的刻画和具体情节的设计上体现出还原历史的创作倾向。感情戏与宫斗剧近年来颇受观众喜爱,作为商业片的新《三国》,为吸引观众,将感情戏与宫斗、权斗戏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情节设计的后两个特点就体现出这种迎合民众欣赏兴奋点的创作倾向。

二、推陈出新,受众广泛――情节设计的佳效

新版《三国》的创制者有意识的以史实为参照对电视剧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改编,其颠覆性的艺术效果大获观众眼球。而宫斗、权斗与情感戏份的增加,使许多原本不愿观看历史剧的观众成为新版《三国》的粉丝。除上述佳效之外,新版《三国》在情节逻辑的处理方面也可圈可点。例如在庞统死因的处理上,新《三国》将庞统的死因归于庞统自愿,其目的是为刘备进攻西川创造名正言顺的理由,比原著把庞统写成贪功冒进而亡,更符合情理,这样的“凤雏”也更符合观众的期待。如果以收视率为评价标准,新版《三国》无疑是一部佳作。在旧版《三国演义》已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新版能推陈出新,获得较多观众的关注与认可实属不易,创制者在情节设计上的苦心孤诣也值得尊重与肯定。

三、定位不明,舍本逐末――成绩背后的隐忧

新版《三国》情节设计取得如此佳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鲠在喉,不得不言。新版《三国》有意将主要人物做历史的还原,这种创作倾向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人物的刻画却有损艺术的真实。例如,新版《三国》将诸葛亮形象由“神人”归附为“常人”,这种创作倾向应该说是值得嘉许的,不过其中的一些情节设计却值得商榷。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几乎是无所不能,他的失败皆败于天而非败于人,羽扇纶巾,潇洒从容,未曾出现过气急败坏的庸人之态。新版《三国》中这位士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刻画的却不够理想,例如新版《三国》增加了这样一段情节,在刘备去东吴招亲期间,张飞酗酒在诸葛亮堂前谩骂,孔明无奈跟马谡抱怨:“如若我不是为了中兴汉室,怎能受屠夫这等气”。这段情节的设计也许是要表明孔明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但这种抱怨无奈的小儿女情态将诸葛亮形象塑造得神韵全无。新版《三国》扩充的情感、宫斗与权斗的戏份,在细节处理与人物定位方面也不甚准确。以司马懿相关的情节为例,新剧增饰了司马懿与曹氏君臣的钩心斗角以及对他与静姝感情纠葛的渲染,新剧这样的安排是得不偿失的。熟知《三国演义》的读者应该知道,司马懿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而不仅仅是善使阴谋诡计的权奸,这样的情节安排虽然可以使司马懿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但丰满后的权奸形象却掩盖了他原本战略家的光辉形象,如此舍本逐末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结语

在历史剧的创作过程中,颠覆创新是创作的必要尝试,考虑民众观赏需求也是应有之意。但不能一味地颠覆创新而忽视创新的效果,导致人物定位不明,更不能过分迎合观众而丧失应有的文化品位,致使情节庸俗不堪。那么,历史剧的创作者怎样才能在商业的浪潮中保持创作的原则与应有的品位呢?历史剧的创制者不能直接决定观众的喜好,但应该尝试引导观众的喜好,并以自身的文化高品位来引领观众的品位,这种正确的导向与高品位则源于传统文化的谙熟与民众心态的把握。以此为努力的方向,颠覆而不失真韵、融俗而不至媚俗的历史剧佳作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关四平.论新版《三国》的文化诉求与艺术品位[J].文艺研究,2010(12).

篇7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

28,你在阅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

参考答案:

篇8

1、《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有什么关系:《封神演义》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稍晚于《西游记》,《封神演义》因袭或者借鉴了《西游记》是没有疑问的。哪吒的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封神演义》结合了《西游记》里哪吒和红孩儿的形象,创造出一个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另外,《封神演义》还借鉴了古代神话之类的故事,比如黄帝战蚩尤等等。

2、“阐教”和“截教”。道教史上并没有这两个教派,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取名出自何典,不得其详。鲁迅解释说:阐,是明的意思,“阐教”就是正教;截,是断的意思,“截教”或者就是佛教中所谓断见外道。小说中把“阐教”写成正,“截教”写成邪。

3、《封神演义》为什么入不了四大名著:虽然《封神演义》创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但其中性格丰满的形象并不多,而且有一个致命的缺憾,就是所有人物的性格都是两极化,要么好,要么坏,要么忠,要么奸。而且《封神演义》的情节安排也太单薄、简单了,也是两极化,要么是朝廷内奸臣和忠臣的冲突,要么是叛将和朝廷之间的冲突,再或者就是纣王和西周的矛盾,这和《三国演义》根本没法比,要知道,社会上的矛盾从来都是多极存在的,《三国演义》正是把它的情节植根在“三”的多极冲突中,而且三国中人物塑造也很成功,形象丰满的人物比比皆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本文旨在阐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史诗性的品格及其形成原因。文章首先论述《三国演义》的一般史诗特征,然后从《三国演义》一书所展示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以及众多智勇超绝的历史英雄等方面,阐述《三国演义》史诗性的品格的生成特点。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史诗 品格

我国古代在叙事史诗的创作中没有产生过象西方《伊利亚特》、《奥德赛》那样的宏篇巨制。但《诗经·周颂》的一些诗篇已呈现出史诗所特有的崇高风格,还有司马迁的史传作品,通过人物活动的描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也已具有史诗的性质。到后来的宋元讲史,其体制的阔大,人物性格的鲜明,情节的曲折动人,就更具有史诗的风格了。在这样一个深厚的文学传统的根基上,加之“吾国人具有一种崇拜古人之性质,崇拜古人则喜谈古事,”[(1)],于是到明代便产生了《三国演义》这样“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大型史诗性叙事作品。

一、《三国演义》的一般史诗特征

所谓史诗性作品,必须具备史诗内容和史诗形式。就是说,它必须描写具有全民族性和时代意义的重大题材,展开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广阔的社会面貌,反映整个民族的命运,它所描绘的事件和人物不是片断的、单调的,而是极为纷繁而多样的。因而它的结构必然是宏伟而严整的,气势必然是雄浑而壮阔的,画面必然是广阔而立体的。这样的作品,才可以称得上是史诗性的。《三国演义》就是这样的文学史上少见的史诗性作品。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三国时代的重大历史变革以及这个变革时代的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揭示出东汉覆灭、三国形成至消灭的远因和近因,总结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这种重大历史题材的生动具体的再现,使《三国演义》必然地具有了壮阔的场景、博大的艺术时空,数百个历史性人物包括英雄与小人,生活、驰骋于这个艺术大世界里。从时间上,它涵盖了三国一代近百年的斗争历史;从空间上,它从辽阔中原,写到东吴、西蜀,乃至南方蛮荒之地;从事件上,它反映了三国兴亡的重大史实;从人物上,它叙及各个阶层的人物,包括封建帝王、文臣武将、平民百姓、医家隐士,乃至各类女性。《三国演义》的体制结构是恢宏的,容量是巨大的。它具有史诗的基本风格与气魄。

三国时期的历史事实的特殊性,有助于史诗性作品《三国演义》的成功。因为三国的历史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品格,诚如王大错所说:“有史以来,以汉末三国之局为最奇,亦惟三国人才为最众,三国之贤奸邪正别白最为显著。故夫四千余年之历史,当以三国为关键而代表之。”鲁迅先生也说:“三国底事情,不象五代那样纷乱,又不象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的材料。”[(3)]《三国演义》将三国的历史奇局,众多英雄的智术武勇以及英雄们施展身手的广阔时空,艺术地传奇式地立体地搬上小说的殿堂。这种特定历史主题的文学性展开,使文学作品具备了涵融历史兴味与时代感的史诗审美特质。

由于史诗多表现英雄创世的重大显赫行动与业绩,因而常常带有传奇性与神话色彩。作为英雄传奇的《三国演义》就极富于这种传奇性与神话色彩。虽然《三国演义》从总体上说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但实际上它也是一部富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英雄史诗。它的表现历史材料的同时,运用史诗式的超现实的手段表现某些超现实的内容,如刘备的跃马檀溪、访水镜庄、三顾茅庐,关公的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玉泉山显圣,诸葛亮的空城计、八阵图、擒孟获等。通过这些传奇事迹的叙述,展现三国英雄的超人特征,其中大多杂有传奇色彩、神话意味、宗教意识,甚至有些篇目简直可以看作神话,如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过程中,伏波显圣、山神指迷、入山求草、祝出甘泉等故事便可作如是观。所以毛宗岗说:“每读《西游记》,见孙行者三降妖;读《水浒传》,见公孙胜之斗法,以为奇幻。不谓《三国志》中已备《西游》、《水浒》之长矣。”[(4)]”“且《西游》好处,《三国》已皆有之。如哑泉、黑泉之类,何异子母河、落胎泉之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之类,何异牛魔、鹿力、金角、银角之号。伏波显圣、山神指迷之类,何异南海观音之救。只一卷‘汉相南征记’便抵得一部《西游记》矣”[(5)]。毛氏的看法虽不免有些夸张,却是很有见地的。

二、战争场景的审美化

西方古代的英雄史诗常常以战争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通过战争的激烈冲突展现主人公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力量。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成为史诗的极好素材。正如黑格尔所说:“战争情况中的冲突提供最适宜的史诗情境,因为在战争中整个民族都动员起来,在集体情况中经历着一种新鲜的激情和活动,因为在这里的动因是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6)]又说:“在战争中主要兴趣在于英勇,而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既不宜于抒情诗的表现,也不宜于用作戏剧的情节,但特别宜于史诗的描绘。”[(7)]黑格尔的意思是说,“全民族作为整体去保卫自己”的“战争情况中的冲突”以及“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是特别适宜于史诗描绘的对象。《三国演义》正是在这方面最充分地表现出它特有的史诗美质。与西方史诗的战争描绘相比较,《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则更富于审美韵味。《三国演义》绝少正面去表现血肉横飞的战争恐怖和目不忍睹的惨象,更多的是展现战争双方的斗智斗勇:或表现运筹帷幄的奇谋巧思,或偏向于用写意传神的手法表现英雄人物的“英勇这种心灵状态和活动”。智谋和武勇,是三国战争描写的两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战争审美生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三国演义》描写战争,但不宣扬好战,而是表彰非战争的和平慈爱的正义思想;它真实具体地展示战争的全过程,但侧重点却放在外交智谋的较量上,形象地体现“上兵伐谋”的兵法观。从《三国演义》的战争中,我们每每看到人类智慧的闪光,而不是血淋淋的恐怖与残酷。它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近距离地体味人类心智带来的审美愉悦;而对于残酷的厮杀打斗,则让我们作远距离的观照,给我们展示勇武与力量的阳刚之美。

《三国演义》所写近百次的大小战争皆向我们昭示这样一个道理:运用智谋,是在战争中获取胜利的重要保证。因之《三国演义》的战争往往以大量笔墨展现由于智谋的正确实施而引起战争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从而使人领略人类智慧的伟大与美感蕴涵。小的战例且不说,仅就影响三国大局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而言,这些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谋的运用。小说用“计”、“智”等字样作标题的回目,达到二十八回之多,如“孔明用智激周瑜”、“群英会蒋干中计”、“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诸葛亮智算华容”等等。而在实际的描写中,几乎从开篇第一回到终卷第一百二十回,通篇都闪耀着智慧的灵光,这恐怕是《三国演义》充满“魔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西方史诗一样,《三国演义》也将主要篇幅用来写战争,但排斥对残暴惨景作正面细致的描述,所谓“圣人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这一点又显异于西方史诗。《伊利亚利》第二十二章对阿里契斯杀死赫克托耳及其侮尸行为,写得十分细致具体,读起来令人毛骨耸然,不寒而栗。《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则使人读起来产生一种审美的感受。“赤壁之战”用了八回的篇幅,可谓非常具体了;在战争中曹操损兵折将,败得很惨,应该说是一场十分残酷的战争,但作者没有让我们感到惨不忍睹、毛骨耸然。这是因为书中的主要笔墨没有放在刺刀见红的具体打斗上;除了表现巧计迭出的奇谋智术外,又插入许多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描写,使紧张恐怖的战争气氛得以缓解,变得不那么紧张恐怖了:周瑜舞剑而歌、假呕假寐,孔明借箭与鲁肃泛舟对饮,庞统于深山草屋间挑灯夜读,曹操于月明星稀之夜横槊赋诗等。这些场景,极富于抒情性,给杀机四伏的战争场景增添了清新轻松的气氛,因而战争被赋予了艺术审美的韵味。

《三国演义》在表现武力的较量时,则极力展示人的力量的崇高与壮美。试看两个打斗片断:

却说夏侯chún@①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chún@①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chún@①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chún@①左目。chún@①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第十八回)

言未绝,许褚拍马舞刀而出。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诸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夹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褚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截在马上乱打。(第五十九回)

以上两个片断,一个写夏侯chún@①“拔矢啖睛”,展现了超人的勇猛顽强精神;一个写许褚裸衣斗马超,两虎相搏,勇武超绝,简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擂台赛。通过这样激烈的搏击、冲突、对抗,充争展示人的力量的壮美以及武力的阳刚之美。作者是以一种叹赏和崇敬的心情来描写这种武力冲突的,将力的较量客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站在观众席上去领略、去观赏人类力量所具有的美,从而激起勇敢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小说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三英战吕布、孙策大战太史慈、张飞大战马孟起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战争是极其残酷的,但如此艺术的战争描绘,则使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一种特殊的力的壮美与崇高,一种审美与诗一般的精神。

三、雕塑审美的人生

由于汉末变乱打破了旧有封闭秩序而使社会格局呈现出物竞天择各逞其能的开放型竞争新态势。举贤任能、择主而事的人际环境,在《三国演义》里达到从未有过的理想境界。时势选英雄。时局的动荡和战争的连绵不断,筛选出曹操、刘备、孙权三支地方劲旅;曹、刘、孙三方又皆以全力网罗智谋超绝之士,一时间造就了许多出类拔萃、可歌可泣的谋臣武将。这些史诗般的英雄,以他们的卓绝才能创造了史诗般的英雄业绩。《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他们的形象,雕塑了他们审美的人生。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和传统史诗是一致的。

塑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是史诗的中心任务。不少史诗甚至就以英雄人物的名字而命名,如《奥德赛》、《罗兰之歌》、《熙德之歌》等。史诗英雄往往成为某种精神和民族理想的寄托和象征。果戈理说过:史诗“永远是把重要的人物作为主人公,这个人物和很多的人物、事件与现象发生联系和接触,必须能够环绕他描绘他的整个时代。史诗不能只写出几个特征,而是要包括整个时代;史诗的主人公必须能够按照当时人类的思想、信念和意识的样式去进行。通过这个人物,整个世界的宏伟壮阔都生动地显现出来了。”[(8)]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诸葛亮便是这样地显现了整个世界宏伟壮阔的史诗性英雄人物。

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理想模式而起身于平民的刘备,初时毫无凭藉,自从陆续得到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这样一些第一流的大智大勇之士的辅弼,终于建立了蜀汉帝国,与雄踞中原的曹魏和江东的孙吴相抗衡。刘备一生爱民惜物,抱定救国扶危、报国安民的方针,以“仁义”治天下。他将恢复汉室的功业追求与个人的德行修养统一于一身,成为圣明君主的典范。在他身上,体观了人民对于封建仁君的热切向往。

如果说刘备以“仁”为其显著特征,那么诸葛亮则是以“智”为其主要特点的。毛宗岗称他为“智绝”,是非常恰当贴切的。没有诸葛亮的超卓智慧,就不会有刘备的成功,甚至刘备永远只能在失败的痛苦中挣扎,在无边的暗夜中跌跌撞撞而看不到光明灿烂的前途。诸葛亮早在他隐居隆中的时候,就已经料定天下三分的可能和必然性,并为刘备指明了方向。出山后,帮助刘备迅速扭转局面,摆脱困境,连连取得重大胜利,直至建立蜀汉政权。他是一位真正的超人,举凡兵法奇谋、行军用兵、外交应付、治国理民,乃至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无不精通谙熟。智慧如此,实在只能存在于艺术审美的彼岸世界里,是超越于现实世界之上的。

与“智绝”同样具有超现实性特征的典型,还有被称为“奸绝”的曹操和“义绝”的关羽。对于“三绝”,作者是唯恐其不“绝”的。就是说,诸葛亮必须具有最高的神灵般的“智慧”,曹操必须“奸诈”到极点,关羽则必须“义”得令人感伤,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至于有几分生活真实,几分历史依据,那是次要的了。对于诸葛的“智”、曹操的“奸”、关羽的“义”,我们不能也不必要去作现实的或历史的论证,实际上它们是为适应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而创造出来的,无论其美丑善恶,都达到了理想的高度。卡西尔说:“为了要达到最高的美,就不仅要复写自然,而且恰恰还必然偏离自然。”[(9)]“三绝”形象偏离了自然,超越了现实,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获得了审美的效果。智绝、奸绝、义绝,是诸葛亮、曹操、关羽形象经过长期发展完善而形成的理想状态的艺术造型。

较之诸葛亮和关羽这类正面角色,曹操形象则具有另一种特殊意味。奸绝曹操,是一个被不断“丑化”的艺术典型。当然,说他被“丑化”,是以生活经验而论之,这样看,曹操奸诈至极,丑不可言,令人生厌。但艺术审美世界到底有别于现实生活世界,当人们欣赏艺术进入艺术审美状态时,往往忘却自我和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尽管只是智暂的相对忘却)。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时空,则具有了审美的性质。这就是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的:“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得非常的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就化成美了——这就是点金术,这就是仙法!”[(10)]艺术魔杖的碰触,可以使生活的丑升华为艺术美。卡西尔也持类似的观点:“虽然某些对象本身看上去可能是讨厌的,但是当观看它们在艺术中最维妙维肖的表现时却会引起我们的。”[(11)]曹操形象的特殊审美意味之根由,大约就在这里。这是因为作品的描述中,往往以嘲弄或批判态度表现生活的丑,实际是让生活的丑充分亮相,彻底曝光。这本身是对丑的否定,对美的肯定,从而满足人们嫉恶扬美的心理要求。而且,“丑”越是表现得充分,就越能产生这种审美效应。“奸绝”形象的审美意味正是由此而来。

所以我们认为,《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是一种审美的创造,包括反面丑角形象在内。这种审美创造的最高旨归就是充分展开人类美或丑的本质,帮助人们认识假丑恶并建立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三国演义》通过这种审美创造,充分地展示了人物的超人力量和超自然的特征。

注释

(1)吴沃尧:《两晋演序》,转引自《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732页。

(2)王大错:《考证三国演义序》,转引自《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522页。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3页。

(4)毛宗岗:《三国演义回评》,第九十回评。

(5)(6)(7)〔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6、127页。

(8)转引自易新龙《〈战争与和平〉和〈三国演义〉史诗风格比较》,《中山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篇10

1、导入谈话: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完了这部书,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

2、抢答激趣。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

二、走进“三国”

一群英聚会。

1、导入:读完《三国演义》,同学们一定有这么一个印象,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今天,我们就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学生汇报。

如学生甲:我敬佩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学生乙:赵云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

学生丙:我最敬佩的英雄是曹操,他能征善战,才华横溢。

……

教师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有1200多个,今天我们就重点谈谈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同学们提到的最多的人物,让我们大家对他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分组。主要分为:曹操组、关羽组、诸葛亮组。

4、展开陈述与辩论。

学生自由发言争辩,教师略加点拨。

陈述辩论要点: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挫群雄,鞠躬尽瘁为国家。智者一失用马谡,失守街亭成遗恨。

曹操才高八斗诗篇传千古,能征善战英明后人赞,识才善用情义令人敬;自私多疑不容人,奸诈残暴人人骂。

关羽义肝侠胆足见英雄气概,无所畏惧尽显虎将风采;义释曹操一念铸大错,高傲自大失足千古恨。

……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关羽是否忠义之士,诸葛亮是否妙算如神,曹操是否识才善任等问题从书中找依据进行辩论。

教师小结:在同学们唇枪舌剑间,尽显英雄本色,让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现在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辩一辩,倾听别人的看法,全面认识事物。

5、请学生再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

二计谋集锦。

1、教师谈话:“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勇,而且斗智,主要是智慧与计谋的较量。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说到“三国”必然要说计谋。

2、学生讲述战争故事,并说出使用的计谋名称。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是激将计,其中反用了美人计;黄盖受刑是苦肉计,投靠曹操是诈降计等。

三词语积累

1、教师谈话:《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

一身是胆(赵云)望梅止渴(曹操)

赤膊上阵(许褚)割发代首(曹操)

乐不思蜀(刘禅)单刀赴会(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

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

四“三国”超市

1、教师谈话:通过阅读,经过我们的活动,大家对“三国”中的人物、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合伙开一家“三国”超市。

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人物捏泥塑、造兵器、画服装;为自己喜欢的故事配画面、配声音;为自己喜爱的精彩片断写感受。)

3、交流活动成果,谈创作感受。

三、“三国”链接

教师建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1、了解三国纷争的历史。2、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刘备等人物形象。3、看后人是如何评价《三国演义》的?

四、活动成果

1、学生收集的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的材料编印成册。

2、学生为“三国”故事而配制的连环画、录音材料。

3、学生泥塑的“三国”人物及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