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6 14:2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家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王某与侯某2000年11月因感情不和离婚,经协商,孩子明明(化名)的抚养权归侯某,但事实上明明一直由母亲王某抚养。2004年6月,侯某将正在幼儿园的孩子带走,在家自行教育,一直没有让孩子入学。2006年,王某认为侯某的做法侵犯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对抚养孩子极为不利,遂上法院讨要孩子的抚养权。法院经审理后做出判决,维持父亲侯某的抚养权,同时也要求侯某尽快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此案审理的虽是父母的抚养权问题,但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在家教育这一新问题的关注。在家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关系为何?是否为父母可以选择的一种教育形式?应当如何从法律的视角看待这一新的教育现象?
一、在家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homeeducation、homeinstruction或homeboundeducation),是指处于学龄阶段的儿童,不去公立或私立学校,而是选择在家,主要由其父亲或母亲进行教育和管理,接受其父母认为最适宜的教育。
在家教育最早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原是一种旨在传播的行为,而作为一场社会运动,则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最初的倡导者是莫尔和约翰·霍尔特(JohnHolt)。20世纪80年代莫尔夫妇出版了《在家中长大的儿童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学校》,认为“真正的教育”在强迫、高压下、竞争的学校环境中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而最文明的方式就是让儿童完全脱离学校,在家中接受教育。在家教育的先锋霍尔特致力推动在家教育作为公立教育之外的选择,主张由真实世界构成理想教室,依儿童的兴趣自主学习。
在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在西方国家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争论期,其时存在主义的人文主义盛行,在家教育与反战、学生运动及妇女解放并列成为当时的反主流文化运动。著名的在家教育倡导者约翰·霍尔特及伊万·伊里奇点燃了对公立教育体制不满的火种,导致了学术界、教育界及新闻界对公立教育的鞭挞。这一时期对公立教育的批评与争论,提供了私立学校与在家教育的成长空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的对立期,大量在家教育案例出现,教育权的争议成为当时的重要议题,法院对于父母教育权与强迫入学法的判决结果造成了教育权在父母与政府之间的重大转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作期,许多父母开始主动寻求与学区教委会、校长及教师进行合作,也有一些学区提出明确的合作政策,更多合作方案出台,奠定了在家教育的发展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强化期,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在家教育的相关研究、刊物及教材陆续出版,一些组织相继成立,在家教育开始盛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区分期,在家教育逐渐区分为宗教派别、在家教育中心(NCHE)及坚持教育理念的全国在家教育协会(NHA)。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家教育在西方国家呈快速发展趋势。据美国家庭教育调查(NHES)统计,1999年,美国在家教育的适龄儿童约为85万,占全美学龄人数的1.7%;到2003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统计,全美在家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从幼儿园到12年级,5-17岁)达到大约110万,占同类在校学生人数的2.2%,四年间增长了29%。[1]美国在家教育法律保护协会(HSLDA)认为在家教育的人数还会增长。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丹麦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在家教育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过程,至今已形成为一种特定的与学校教育并行的教育形式,数量呈稳定上升,并形成了全国性的互助和资源网络系统。
二、在家教育的法理基础与法律规制
在家教育的法理基础是父母教育权的理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享有一定的权利,这是现代社会普遍承认的法律原则。根据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3项的规定:“父母有优先权利选择子女的教育方式。”1966年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第3项也规定:“本公约各缔约国应承诺尊重父母及法定监护人的自由,使其能为自由选择公立学校以外符合国家最低教育标准的私立学校,并确保子女接受符合其信仰的宗教及道德教育的自由。”进一步将父母的教育选择权确认为两个方面:一是为其子女选择非公立的学校,另一个则是确保其子女所受的宗教和道德教育与其自身信仰一致。至于父母是否有权选择在家教育以替代正规学校教育的问题,国际人权法没有确认,因此,这样一项权利是否存在主要是在国内法中决定的事情。
从教育法的法理看,由于教育乃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立法授予政府权力,以强调一定年龄之学童就学,如无特殊理由,父母不得有所异议,[2]强调国家的教育权。而在家教育则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1972年,美国第一宗在家教育判例——尢德案出现,此案涉及到美国境内一支基督教的特殊族群——阿们宗派(Amish),他们坚信现代文明将使人类生活堕落,因此在美国各地过着工业革命前的纯朴农耕生活,并坚持其子女念完八年级即应辍学回家接受父母提供的职业教育,以应付未来的农耕生活,此举被认为违反义务教育法而遭威斯康辛州政府。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州固然有教育权,可以强迫学生接受基本的教育,但州的教育权必须与父母的教育权取得平衡。由于阿们宗派所提供的职业教育并非不适当,因而州政府宣称的利益受损并不明显,故判父母胜诉,为在家教育争取到合法地位。
但法院也指出,此案的判决是基于对阿们宗派宗教自由的尊重,仅适用于传统孤立的社区,并非确认父母可依自我的信仰为子女安排教育而完全不顾州政府的规定。因此直到1980年,美国仍有30个州不承认在家教育的合法性。但作为要求教育多元化、自由化、民主化,尊重父母教育选择权的一项教育改革运动,在家教育此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短短13年,到1993年,全美50个州均将在家教育合法化。其他国家的在家教育也经历了类似的从不合法逐渐到合法的变化过程。
国家在决定是否允许在家教育的时候,不仅需要在国家教育权与父母教育权之间取得平衡,还必须在父母的教育自由与儿童的权利之间努力取得平衡。父母虽然在如何教育他们子女的问题上有免受国家干预的自由,但国家也有义务确保所有儿童接受能够促进“谅解、宽容、友好及在自由社会过有责任感的生活”的教育。[3]因此,父母的选择自由与儿童探索多种观点和思想的自由之间也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决定了在家教育是否合法,也决定了国家对在家教育进行何种程度的监督。
三、在家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
在家教育在我国属于新现象,也未形成如西方国家那样的潮流或运动,但侯某案的发生以及此前的上海孟母堂事件都传递出一个信息,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选择的重视,在家教育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侯某抚养权案审理的虽是离婚后的子女抚养问题,但因该案中考察抚养权归属的主要依据是侯某实施的在家教育是否有利于明明的身心健康并能保障其合法权益,因此,是简单以在家教育是否违反我国义务教育法来决定抚养权,还是对侯某的在家教育成效进行实际客观评价后再做出决定,既是本案的关键问题,也提供了一个审视在家教育法律地位的良机。考察在家教育的合法性,可以从法律和宪法两个层面进行。在法律层面,由于本案发生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之前,因此应以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作为判断依据。1986年《义务教育法》有两处规定与本案有关,分别是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以及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据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形式为“入学”,“学”可以是公立学校,也可以是民办学校,但不包括家庭;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唯一合法例外是“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此时由父母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免予入学。由此,明明属于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如果他属于法律规定的“疾病或特殊情况”,可以由其父亲申请免予入学。但本案中,明明既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疾病或特殊情况”,其父亲也未提出免予入学的申请,因此,其父亲侯某的在家教育行为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
若从宪法层面分析,我国宪法在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明确将教育子女列举为一种权利,但这不意味着父母教育权没有宪法依据。因为宪法上没有明文规定,并不代表着宪法不保护。如现行宪法也没有列举生命权、身体健康权,但并不代表我国宪法就不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4]61父母教育权作为一种自然权利,是先于国家而当然享有的权利,即使宪法没有明确列举,国家也必须给予尊重和保护。而且根据宪法第46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协助儿童实现其基本权的父母,也理应具有教育自由。因此可以说,我国宪法本身并不排斥父母的教育权,也不必然排斥在家教育。
关键的问题在于,在我国宪法权利需要部门法细化和实体化的状况下,父母教育权的具体范围须从《义务教育法》及其他的法律规定加以确定。而我国无论是1986年义务教育法还是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都只是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入学接受教育”,适龄儿童的父母“必须使其子女按时入学”,并未向父母提供选择在家教育的自由。对于这种状况,有研究者指出,有两种解决办法的途径,一是根据宪法来修改普通法律,使在家教育具有合法性;另一种则是努力在现行法律条文中寻找解释的空间,保持法的安定性。而解释的空间则在于,现行义务教育法虽未明确将在家教育列为例外,但也未明确排除。因此,如果在家教育达到了相当于学校义务教育的标准,就应具有合法性。[4]64-66
本案中,法院最终选择从判断侯某实施的在家教育是否对明明的身心健康有益作为决定抚养权归属的标准。法院在经过审慎的调查后,承认父亲侯某自行实施的在家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判父亲侯某可继续其抚养权。但仍指出,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法律义务,是宪法对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家庭教育虽然对学生个体更具有针对性,但毕竟不够系统和全面。家庭、学校应互相配合、密切联系,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要求侯某应当尽快解决明明的上学问题,使其接受全面的义务教育。
因此,到目前为止,除了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父母作为例外,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都未赋予父母选择在家教育的自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选择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强,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经验,也有必要对父母的这种选择给予重视并保留可能的讨论和认可空间。
[本文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课题“受教育权利研究”(项目编号:2003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HomeSchoolingintheUnitedStates:2003[R].WashingtonD.C.:DepartmentofEducationinU.S.A,2006.
[2]秦梦群.美国教育法与判例[M].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62.
篇2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学 教育学科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
人们习惯于把家庭称为社会的细胞,以此说明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形式一,是一个国家完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①中是这样作出规定的:
(1)奠基性。在0~8岁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父母是子女第一位不可替换的、时间最长的“教师”。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行、性格、习惯对子女的潜移默化,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感染性。父母子女的天然亲情,息息相通,“同言而信,信其所亲”,有独特的相互感染教育作用。(3)针对性。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知子莫如父”,可以准确地针对子女存在的问题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子女也可针对父母的脾气秉性进行帮助。(4)长期性。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有利于形成牢固的良好品德和习惯。(5)灵活性。家庭教育面向个别成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活动随机进行,内容具体,方法灵活,富有实效。(6)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深受社会影响,同时也影响社会。
陈桂生老师在其著的《教育原理》一书中谈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无法代替的,家庭对学校的影响,也是其他社会成分所难以完全代替的。至少迄今为止的社会情况还是如此”。②接下来,陈老师又谈到了家庭与学校关系形态的演变的问题,陈老师说道,就教育机构群的发生来说,家庭先于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就人类个体生长的过程来说,家庭内的个体社会化先于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个体社会化;学生在学期间,家庭环境与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背景。尽管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影响同学生同伴(学生群体)影响相比相对下降,甚至低于后者,但“家庭的影响常常比学校更强些,在儿童年幼时,情况尤其如此。因此,自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课题”。③
2 家庭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中的尴尬地位
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教育学书籍,专门以家庭教育为主题论述的不多;即使在全书中列有相应章节论述,在全书中的所占的比例也较少。以李维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为例,该书从“教育管理”到“妇女与教育”共列有条目索引26类,非常遗憾,这些条目索引中没有“家庭教育”。笔者又详细查阅了该书所收录的1448条条目,与家庭有关的词条只有16个。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家教历史,据《中国丛书综录》记载,自汉朝至民国初年,公开出版的《家训》、《家诫》、《家规》、《家范》一类的书,共计117年种,其中最早的一本是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④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书店里各种家庭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研究后发现,这些书籍和古代的大多家教书籍一样,基本上都是在感性认识水平上的经验累积,是离散的、片断的,可以借鉴这些教子经验,但这些经验始终未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发挥不了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在80年代末在高校开始设置家庭教育选修课,在1992年在高校才开始开设家庭教育方向的硕士专业,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如各级家庭教育研究会),出现的时间则更晚。可见,家庭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还很不成熟,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在教育学学科中的地位非常尴尬!
3 家庭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
家庭教育学科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家庭教育学科研究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是直接原因,家庭教育学科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是最根本的原因。家庭教育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研究内容,如家庭文化、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等。这些研究内容互相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家庭教育研究系统,而这一复杂的系统又受到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等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如人类学、生物学、人口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这些学科与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这样繁杂而庞大的研究内容,要形成真正意义上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困难重重。
“教育的完善,它的社会性的深化,不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减弱,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⑤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家庭教育职能怎样弱化、学校教育职能怎样减退、学校又是如何代替家庭承担“照管”未成年人的职能,家庭教育“学校化”以及学校教育“家庭化”之类现象如何发展,加强家庭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明确家庭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作为研究对象而言,家庭教育学科应该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如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成人等;研究不同类型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复合家庭、再婚家庭等等;研究不同类型的儿童,如独生子女、残疾子女、越轨青少年等等。作为研究方法而言,教育学学科所应用的方法都可以采用。
其次,应该明确家庭教育学科的研究要素。正如学校教育有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家庭教育学科也应有自己的研究要素。只是目前为止,研究者们还未达成共识。1987年美国家庭关系全国会议把家庭教育分为十个领域:社会中的家庭、家庭互助、人类成长与发展;亲职教育与辅导、家庭生活教育、家庭法律与公共政策、家庭伦理、人类性需求等等。2000年台湾学者林淑林等介绍了台湾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五大领域“家庭世代生活伦理教育、夫妻婚姻关系教育、亲职教育、现代化家庭生活教育、家庭和社区关系教育。我国学者骆风则认为家庭教育的构成要素有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具体表现为:制约家庭教育的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策略四种主观因素;制约家庭教育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庭生活素质四种主观因素;制约家庭教育的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方式两种主观因素。到底如何确定家庭教育学的研究要素还有待商榷。
再有,需要一批充满热情、愿意扎扎实实立足于家教实践的研究者。家庭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许多理论空白点亟需填补;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家庭教育研究中,无论是提出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做实验研究,研究者都应始终保持科学的态度,注意科学性问题,防止主观性。
注释
① 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1:11.
②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50.
③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60-261.
④ 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⑤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陆中飞,陈如春,编.家教格言.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5:13.
参考文献
[1] 骆风.海内外学者有关家庭教育要素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5(6).
篇3
校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6―0028―01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在中国,近60%左右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很多孩子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出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及时地解决,家长教育意识淡薄,对孩子的关心不够,缺乏沟通。本文就谈谈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农村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许多农村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生计,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指导。重养育,轻教育,把对孩子的教育视为学校的天职,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解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孩子精神需求及道德教育。
2.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当前的家庭教育,把关爱孩子当作教育孩子的全部,爱变成了一种溺爱,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感受,不懂得尊重他人。父母觉察不到孩子的不足和弱点,不能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导致孩子自我评价的歪曲,形成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性格缺陷。
3.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教育观念错误,有些农村家长不会选择与孩子交流的时机,更缺乏与孩子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技巧,更有部分家长与孩子“交流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缺少耐心说服和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和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只重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精神上应有的关怀、交流和沟通。
4.家庭教育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由于受农村居住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有时是爷爷与奶奶,有时是父母,由于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缺乏一致性,从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不同,使孩子无所适从。
5.家长不良言行的影响。部分家长对自己要求低,对孩子要求高。个别家长自己得过且过,却要求孩子做事认真,奋发上进。这种做法使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产生了怀疑,削弱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6.家庭学习环境差。笔者在家访的过程中,经常看到许多农村学生没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学习环境和学习设施普遍较差,有的学生边看电视边写字。这样的学习环境,容易造成学生视力下降、脊柱弯曲、身体发育不良、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二、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改进策略
1.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在注重对孩子智力投资的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方面的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去了解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2.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校联系,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推进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均衡发展。学校和老师要充分利用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听课日、电话交流等活动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
3.建立农村家教组织网络。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推动创建各类家庭教育组织,如: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长假期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站等。要积极推广成功家长的经验,树立典型。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有感染力的主题宣传教育,深入农村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常识,传授如何营造温馨和睦、民主宽松、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经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
4.扩大宣传,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推进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倡导各类报纸、电视台开办家教园地、父母之友、家长课堂等家庭教育专题、专栏节目,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以及“以德育人”、“科学育人”的理念,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家教方法走进千家万户。
篇4
【关键词】家庭;诚信;教育
子曰“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诚信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的教育必须弘扬的一种美德。然而,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倡导诚信。作为一名教师,在七年的教学生涯中,却发现我们祖国的未来-青少年们却拿撒谎当儿戏。试想,一个从小撒谎成性的人长大又何谈诚信?到底什么使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学会撒谎呢?
经过我多方面的调研,我痛感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危机。出现这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具体分析之前,我讲几个真实的例子。
例一:一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被老师批注重写并请家长签字,而该生却将作业撕掉告诉家长是老师所为,然后家长气愤之下给老师打电话质问,当老师解释清楚后,又听孩子一面之辞,说是班里常欺负他的同学所为,经证实是自己孩子随意扯谎,家长却再没面子跟老师联系。试想只要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家长就不分青红皂白来给撑腰,是不是在纵容孩子扯谎呢?
例二:儿歌“走到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捡到一分钱我们家长会让孩子上交,那捡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呢?我们家长的态度又如何呢?广播里播出:有同学丢了报名的学费,拾到的同学主动上交,而另一个同学却说:“我妈说他真傻,要是我捡到我就给我妈,不告诉老师。”试想,这样教育孩子,在利益面前孩子还能说真话做实事吗?
例三:家长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按时起床按时送孩子上学,导致孩子经常迟到,老师屡次跟他交谈,他屡次都说要注意,可行为上照例,多次下来碍于面子,迟到便编各种理由,说孩子病了去打针了等等。细问孩子便漏洞百出,让老师哭笑不得。迟到还要过校门检查岗这一关,我亲眼看到,上课铃响过,一家长拉着孩子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检查岗问是哪个班的,妈妈不动声色地替孩子说是二(一)班的,可孩子却走进了一年级的某个班级。试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能不拿撒谎当儿戏吗?
上面的例子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
1社会上的个别腐败现象使家长失望,对学校教育产生怀疑和敌视情绪
教育领域内,老师体罚学生,对学生的差别对待;教师有偿家教、滥订资料;学校乱收费、招生广告虚假、弄虚作假应对各种检查…凡此种种,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欺诈行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使家长反感,从而使家长对学校教育产生怀疑和敌对情绪。上面例一中提到的家长就是受这种错误情绪的影响而导致家教失当。
2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一部分家长教育观念出现偏离
现在流行于青少年之间有一种观念:诚信就是老实,诚信就是吃亏。而有些父母甚至想对孩子进行“谋略教育”。分析父母们教育子女的这种心态,主要还是因为社会的竞争压力已经影响到他们教育子女的策略,一些家长武断地以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孩子太讲诚信难以生存。其实,这是对诚信的误解和“近视”。实际上,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生存能力。没有诚信就不会得到信任,不会得到信任就会孤立于社会。诚实守信的人是安全的,撒谎、弄虚作假的人是危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诚信,就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名片。而例二中的利益至上教育就很不可取,使孩子在利益面前无法讲诚信。
3一代家长的享乐主义,使得他们在家庭教育中不能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应该身先示范。我们通过一项全国性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最希望父母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信任,最讨厌父母的地方就是说话不算话。孩子会特别在意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养成诚信习惯的榜样。说到就要做到,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条诚信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允诺时必须谨慎,一旦承诺,就要努力做到。此外如果无法做到,那么就应该及时地道歉,这也是诚信的另一面。在孩子面前,我们既是家长又是榜样。像例三中提到的家长又是给孩子做了个怎么样的榜样呢?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但有些父母的不良行为,却影响了孩子幼小的心。有些家长十分专制,对孩子的爱、温暖方面显得欠缺,不允许孩子反对自己的意见,比如孩子没考到家长要求的九十五分,为了避免回家挨打,不由自主地撒谎;也有些家长是溺爱型的,对孩子行为基本没有要求,也没有控制,只有赞许,没有批评。像我班一位同学经常偷拿别人钱物,经过家访,旁问得知,他从小拿了别人家东西,父母不仅不批评,反而夸他能干,久而久之,养成了好拿别人钱财的毛病。
篇5
关键词:传统家庭教育观 伦理道德 教育理念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重视以“孝悌”、“忠义”、“仁爱”为主要行为规范,以父母兄长的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集中体现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教育理念中,强调父母、兄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一、传统家庭教育观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传统经济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在我国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家庭经济体是儿童接受教育及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儿童从父母等长辈那里受到勤劳、俭朴品质的教育,并且学到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可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的决定因素。
其次,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封闭循环,自给自足。在家庭中,由于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家庭存在的保障,生活由生产所支配,并服务于生产。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是直接统一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活动是吃、穿、住和劳动。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得以体现。古人传授给儿童一生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生活技能和要领。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传统我国社会家庭教育的直接条件。
第三,传统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讲求“忠、孝、义、仁、礼”等伦理纲。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强,对家庭的依赖性大。在家庭与个人及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把家族视为枢纽和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服从于“齐家”,“齐家”又是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对儿童的教育是首先着眼于“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而且通常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行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1.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的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它集生育、生活、生产的功能于一身,整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以无数个分散的家庭为基础的。可以说,家庭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维护家庭的利益是家庭成员的重要使命。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要有安身立命的责任感,也接受着这种观念的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讲究儿童的“认识上的笃信、意志上的锻炼与感情上的陶冶”三个环节,把加强“知”、“情”、“意”的修养与锻炼作为儿童德育的主要内容。
2.传统家庭教育的原则
其一,重视早期教育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孔子提出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精辟见解,后来的颜之推提出,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要用仁孝礼义来要求他们,当儿童知道了颜色,懂得了喜怒之后,便要开始教育他们。这一原则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深远影响。
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两种,并且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它强调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后代。
其三,维护家庭集体利益的原则。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母教育儿童要主动地维护家庭与集体的利益,要做一个“仁孝”的人。要志存高远、孝顺长辈,要维护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家庭、集体的利益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时,个人利益要主动地服从整个家庭、社会集体的利益。
3.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其一,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史称康熙皇帝教子严格有方,为家庭教育中的楷模。他要求皇子们“从小就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并习惯于食用粗糙的肉类”,正是这种严格教导、杜绝溺爱的家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其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由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观形象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不能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应“行不言之教”。父母兄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儿童,这种榜样教育的效果胜过言教。
其三,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处理家庭教育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古人用“严父”和“家严”来形容父亲,用“慈母”和“家慈”来形容母亲。而司马光说过,“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就是指父母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
三、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
1.要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
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对儿童良好品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其他教育的问题。反观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是片面的重视智力开发,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孩子将来的发展就好,结果造成有些孩子“高分低能”,有些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眼光狭隘”毛病;还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性格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加强儿童智力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幸福。
2.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加以借鉴和利用。对于儿童而言,终日与父母相伴,父母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样学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要牢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3.教育儿童应磨练其意志,锤炼其情感
清代名臣身居要职,家庭富足,但其对子女要求却是异常严格,不搞任何特殊。认为,现在让孩子多吃一点苦,多在困境中磨练,能让孩子将来少受点苦。尽管平时常年在外,但他会定期给儿女们写家书,通过家书来教育子女,即著名的《家书》。后来,的子女们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然而,溺爱式的教育,虽然极大的满足了儿童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对儿童意志的磨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意志一般比较薄弱,情感淡泊,遇到困难往往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害了孩子。由此可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关注其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儿童意志的磨练和情感锤炼,唯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长大后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汪凤炎.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1998,(6).
篇6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现在许多孩子学习好,但动手能力差;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差;在学校是个“乖娃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因此,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类型
1.“望子成龙”型
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学习。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好坏,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等,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家长还陪孩子去参加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2.“顺其自然”型
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具体表现为:其一,“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孩子“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生活处理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很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子女;往往对孩子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情感上,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细节,如孩子“顶嘴”、“自私”、“不孝敬老人”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对此放任不管。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
二、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1.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学校应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和“赏识孩子”。每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孩子虽小,但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不应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搞破坏而扼杀了孩子的学习潜能。“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常常“不自量力”,但这种“我自己来”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只要家长认为孩子行,相信孩子行,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并主动去动手动脑,勇于探索、尝试,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曾报道:一名3岁幼儿看见妈妈在拖地,她也抢着去拖。聪明的妈妈便让她扶着拖把的一端来回拖了几下,满足了她的要求,并使她感到“我行”。这种信任的感觉对孩子很重要,是孩子形成自信的基础。
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家长不应把孩子当作宠物,剥夺孩子的权利。家长应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而且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坚实的后盾。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周弘就是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把自己几乎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的。他说,他第一次让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她只做对了一道。周弘并没有发火,而是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勾,错的地方不打叉,并发自肺腑地对女儿说:“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有这么好呢!”8岁的小女儿听了这些话,自豪极了,于是越做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得多。周婷婷升初中考试时,数学居然考了99分。周弘常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2.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
篇7
关键词:自然后果法;爱弥儿;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47-02
本文通过对卢梭教育巨著《爱弥儿》中自然后果教育方法的论述分析,旨在提出实用性强、教育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方法,拓展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指导现实家庭教育实践。
一、自然后果法的含义
1.卢梭在《爱弥儿》中对自然后果法的定义。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对于自然后果法的定义就是,通过儿童自己行为的后果来教育儿童。例如:儿童打破玻璃怎么办?在卢梭看来,对打破玻璃的儿童的教育方法不是单纯的说教或者严厉的体罚,而是让自然做主,通过儿童打破玻璃的后果来教育儿童。具体实施办法就是,让儿童呆在他打破玻璃的房间里,让他自己去感受没有玻璃会有多冷,甚至患上感冒。自此,儿童吃了自己行为的苦果,深刻明白不可以打破窗户。
2.自然后果法的心理学渊源。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在胎儿第5个月就开始增殖分化,到出生时,神经细胞数已与成人相同。神经细胞和突触的生理发展为儿童适应新环境、感知周边环境及学习新经验提供了可能。皮亚杰的幼儿思维发展研究提出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并具有直观阶段思维特征,也就是说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源于切身直观经验。自然后果法通过自己所做行为产生的后果直接作用于儿童本身,从而让儿童获得直观的经验,学习知识及获得经验。它是一种基于儿童实际发展水平的教育方法。
3.自然后果法与惩罚。自然后果法中的惩罚是同人为惩罚相对的。人为惩罚是由人作为主体对儿童所犯的种种错误施以人为决定的惩罚。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惩罚显然是家长根据自己对儿童所犯错误性质、程度进行人为判断,人为地决定对儿童施行怎样程度和形式的惩罚。体罚是人为惩罚的极端表现。与之相反,自然后果法则利用儿童自身行为之后果直接作用于儿童本身,不涉及人为的价值判断和操作。“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自然后果法为惩罚而惩罚,是分离事情的后果和惩罚的教育方法。
二、自然后果法在家庭教育中的价值
1.自然后果法的德育意义。自然后果法运用德育效果显著。儿童对于善和恶没有明确的概念,更无法根据道德要求的实质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自然后果法顺应儿童这一道德发展特点,利用儿童的直观经验、行为的后果,直接让儿童在自身行为引起的不良后果中吸取经验教训。传统的说教、灌输,空洞乏味,且根本不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儿童无法理解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会产生什么后果。自然后果法的德育效果要远远好于说教、灌输。
2.自然后果法强调儿童自主性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到儿童期已经产生心理自我。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在生活中,极力希望表现自我,过多的说教、批评、人为惩罚会打击儿童的积极性。自然后果法通过儿童自身行为之后果作用于儿童,是一种儿童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自己通过主动经验来得到反馈和提升的过程。儿童的自主体验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自主能动性,并有利于儿童形成科学的自我评价。
3.自然后果法——惩罚来源于外部。正如上文中提到的,自然后果法与人为惩罚是南辕北辙的两条路。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家长和孩子的直接冲突,使强制性或者惩罚来自外部,而不是人。这种方法比较客观,儿童得到的是现实客观的反馈,可信度高,更容易被儿童所接纳,从而避免亲子关系的紧张及过于严厉的惩罚和说教对孩子心灵上的不良影响。
4.自然后果法符合儿童发展特征。儿童时期,思维发展水平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向更高级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度。这一时期,儿童的学习主要是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学习需要在教师的系统指导之下才得以实现。自然后果法正是利用儿童的直接经验,避免复杂的逻辑思维思考,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向理性认识发展。自然后果法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适用性强,效果好。
三、自然后果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原则
1.正确实施自然后果教育法。首先要确定自然后果法运用实施的合理范围。自然后果法是针对儿童直观思维及直观经验学习的现实水平,所以自然后果法适用于思维水平处于低级的幼儿及儿童期。其次,自然后果法的实施需要合适的情境。例如,孩子往水杯里乱扔脏东西,家长在一旁看着,不作为。等到孩子玩累了,回来喝水,而杯子里已经有脏东西,不能饮用。这时候孩子就体会到不该乱扔砸东西,会羞愧地跟家长说“我以后再也不往杯子里扔东西了”。自然后果法适用于儿童犯的错误属于影响和危害比较小,并不会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错误。如果儿童的行为会对自己或他人产生无法挽回的伤害,运用自然后果法这种“后发制人”之法就得不偿失了。
2.自然后果法应与人为方法相结合。实施自然后果法应与人为方法相结合。当自然并不能提供一个相对合适的教育情境,家长可以适时利用时机,创造一个“自然情境”。例如,孩子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然后跑去找隔壁小朋友玩儿。家长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可以跟孩子说,“要不要把你的玩具带给小朋友一起玩儿”。孩子是很想带着自己的新玩具去炫耀的,但小朋友已经在门口叫他了,而玩具满地都是,一时根本收不起来,这时,孩子只好懊恼地说“以后再也不乱扔玩具了”。自然后果法只有结合人为方法,确切地说是结合家长的引导和即时反馈,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3.实施自然后果法,家长是关键。首先,家长要了解自然后果法的实质、内涵、作用及实施范围,如果这些基本的知识不能够掌握,将无法运用自然后果法于实践。其次,家长要建立起权威,客观公正,绝不姑息放任,要言出必行,不能娇纵孩子。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儿童时期模仿和观察、学习是孩子的特性,如果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将大大降低教育效果。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把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放在桥上并且引爆,而后警察带他去警局,通知家长交罚款。而里根的父亲非常严肃地让里根自己打工挣钱付这笔罚款。自此之后,里根就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在其回忆录中,还依然记录着这件事,并深刻地记着自己怎样打了许多零工才挣够罚款。里根父亲的做法就是一种正确实施的自然后果法,严格要求,让儿童从自身体验之中获得经验和成长。
自然后果法为我们今天的家长们,尤其是已经习惯了空洞的说教和严厉的体罚的家长们指明了方向。儿童是21世纪的未来,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儿童是家庭的未来,但最根本的,儿童是自己的未来。在家庭教育中运用自然后果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自由地发展,科学地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个性,增强责任感,从而使得儿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真正能适应社会和回馈社会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崔光成,等.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文化教育
课题背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日益加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使传统文化之国粹正面临被销蚀和摒弃之危机。利用贵州省“和谐德育”课题开展实施平台,我校开展实施了《突出德育实践,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行动研究》、“家庭健康文化活动与子女健康人格培养研究”等活动,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倡导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看法,这种看法虽受个体认识水平、经验差异的影响,但它总是个体构建于一定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观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自古以来,人们对那些“满腹经纶、饱读经书”之士都是推崇备至,“家和唯孝友,养性在读书”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家长具备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对人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即教孩子如何做人,教育内容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为核心。
在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家都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读私塾。但是私塾过去是一对一的,或者是一位老师教几个小孩子的。其集交流、沟通、开放于一体的课程特点,因人而异的灵活调整,有时候比现代的教育要强一点。因为首先,家庭教育是在教人的修养和价值理念。中国人的修养是什么呢?从传统的观念上讲,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的地方。关于伦理、价值,在《论语》上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一个君子啊,要修身养性,完成他这一生的成长,基本上要分这么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入则孝,出则悌,也就是说传统的孝悌之义。一个人进了家里能够孝敬父母,出了家门能够友善兄弟。这就够学一阵了,就先得把这个伦理关系协调好,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和谐、什么是人在家里的责任、什么是人的义务,先把这些磨合好才能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人在社会上,叫做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谨而信——一个人态度要谨慎,言语上不能太冒犯,不能太狂妄,而要笃诚守信。泛爱众——广泛地博爱大众,对大家有这么一种善意。而亲仁——再去亲近那些仁义的道理。这一段就是我们说的社会学习。一个人人格的铸就起于家庭教育的重视,这一切责任都在于他们的父母。因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只能以学科出发,以知识出发去进行一种对象化的教授。而只有在家里,每个家长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知道自己孩子的长项、短项是什么。
二、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正是一种游戏化教会孩子认知的最佳途径
纵观古今,我国多少仁人志士之家庭,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家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教他们念叨一些中华经典诗词,正因为伴着经典边玩儿边学,才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各种传统文化兴趣。所以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激发一个孩子的兴趣,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完全是一种游戏化的教会孩子认知的最佳途径。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她利用熟读成诵的“贤文”,从小就对岳飞施以严格的家教,教育儿子不但要学会承担各种苦难,而且要能成为一个刚正不阿的男子,聪颖的岳飞渐渐领会了其中的真谛。
在母亲的熏陶下,他格外严格要求自己并学得一身好技艺。
他先是随汤阳陈广学“主技”,后随同乡人周侗学骑射,继而又攻读《孙子兵法》,很快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深受乡人赞赏。十五、六岁时,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三、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是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生发器
一个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状态不仅仅是长辈对晚辈以言语或行动的施教,而是一个家庭中的循环互补教育。从长远的意义上讲,我认为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比之学校知识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更重要,因为它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好的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是父母甚至是祖父母都在随着孩子与时俱进,一起成长。它既有长辈对晚辈的正教育,也有晚辈对长辈的反教育。使家庭文化教育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载体,使家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自信,拥有从容,拥有成长,拥有面对未来的态度。
所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日益加剧,因家庭教育的普遍薄弱或偏颇,从
而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堪重负,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教育之顽疾。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中,倡导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9
论文摘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针对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教育的影响
儿童自出生之始,就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包围、洗礼。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由于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体制、教育体制及人才选拔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及光宗耀祖的文化心理在今天的父母身上依旧体现。重视孩子的教育投资已成为了普遍现象,其表现就是父母们往往无视儿童的兴趣爱好与能力,逼着孩子学钢琴、美术、舞蹈等,甚至不惜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全力培养“神童”,毫不留情地扼杀儿童的天性,剥夺儿童童年的自由。父母们凭自己的个人意愿设计孩子的未来,孩子只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没有作为独立生存价值的个体应受的尊重。另一方面,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拼命驱赶着他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奔跑,由此带来就是孩子天性的压制,尊严的践踏以及需要的忽视等等。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一是关注过度。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得其对孩子过分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如让孩子过度参加名目繁多的课外班、对孩子过度干涉、保护和过度期望等。对于孩子而言,适度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度的教育却会导致孩子产生各种身心问题。例如,学习上的过度教育易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出现厌学现象;生活上的过度教育会使父母过分干涉、保护、溺爱孩子,剥夺孩子的参与权或体验真知的机会,剥夺孩子的兴趣爱好,阻碍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甚至会压抑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真正的教育应是儿童自我教育与主动发展的过程,关注过度只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是重智轻德。如今,父母期盼孩子将来成才的愿望之焦点已从追求德才兼备偏向单纯的智力开发,宁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上,而极少关心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如传统美德教育、情感教育等。日本儿童教育专家井深大曾提到“迄今的教育仅把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培养人的精神或树人的‘另一半的教育’。……智力的发达可以通过事后的努力来实现。但是精神问题一旦丧失时机,事后就无法弥补。”[1]且幼儿的家庭德育多停滞在观念、知识的灌输与说教层面致使德育难彰其效。如生活中家长们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对与错的准则,但却往往忽略践行的过程。
(三)家园教育的失谐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幼儿逐渐成为家庭的小祖宗、小太阳,成为家长们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而家长对幼儿的过分控制或过分娇惯放纵却极易让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懒惰、依赖等不良品质。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教育孩子要懂得珍惜、爱护公物,但某些家长却教孩子在幼儿园里任意拿取玩具、独占玩具,或对倒在地上的椅子、流水的龙头等情况熟视无睹,在家更是放任孩子为所欲为;许多孩子在幼儿园是个“乖宝宝”,在家里却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熟知《孔融让梨》故事的幼儿,在现实中并不懂得尊重父母等等。类似这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的现象,在部分程度上有可能削弱甚至抵消了教师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上所做的努力,甚至由于缺少沟通等原因,二者间还可能存在着某些抵触,幼儿园教育效果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自然大打折扣。 转贴于
二、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的前提:尊重儿童
家长要尊重幼儿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风格,甚至是幼儿所特有的稚气、调皮和不成熟产生的“错误”;要相信幼儿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幼儿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尊重儿童,意味着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要用太多的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尽量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转化成对孩子的建议。但宽松的环境并不意味着放任,父母履行适当的约束权也是必要的。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家长可适时地提供建议和指导,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幼儿自觉体验家庭教育带来的和谐与自由。唯有使儿童成为自身行为规范的真正主体,使“他律”变为“自律”,儿童才能在一种有限却又相对有序的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陶行知先生早就呼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口,解放儿童的空间及时间。”这六个解放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家长适度地“放”,也许会放出一个好孩子。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言传身教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注重言传与身教的结合是我国历代家教卓有成效的法宝之一。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它可以提供正确的范型让幼儿模仿、学习抽象的行为规范与标准,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同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与范例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2]《老子·四十三章》云:“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所谓“不言之教”即以自身的行为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尤其是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从小事小节到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都会对幼儿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家长除了给孩子语言上的要求与期待,更要做做行动上的楷模。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经常阅读或是与孩子进行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活动加深幼儿的印象;要让孩子讲卫生,家长就要有洗漱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就要待人和善、大方。而言行不一的家长,是难以收到教育效果甚至会使以往的教育成果毁于一旦。同时,家长也要给幼儿提供大量行为实践的机会,引导孩子将所学的知识、所模仿的行为迁移到相似的生活情境中,将外在的要求和约束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要求,才能实现幼儿的自律、自控和自主。
(三)家庭教育的保障:家园共育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沟通、相互配合。由于文化水平、成长背景、性格特征的差异,家长在教育观念、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家长间互相抵制、相互矛盾的结果往往是让孩子无所适从,其教育结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家庭教育也要讲究整体配合,相互协调,让父母及长辈们都参与其中,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给孩子一个和谐整体的家庭教育。其次,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也要通力合作,成为好搭档,共同承担起幼儿的教育任务,共同发挥家园共建、家园互动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作用。很多时候幼儿家园表现的不一致往往是由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缺少交流沟通而造成的,孩子身处在社会开放的生态环境中,仅靠家庭教育是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的。家庭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使教师之间、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影响和教育好孩子。例如,教师可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从而找到相应的教育对策,在教育上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通过“家园联系簿”把每个时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的重点及教育方式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也及时听取家长的要求,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等。
参考文献:
篇10
如今的“啃老族”让很多的父母百般无奈。长期以来,他们很少为父母着想,更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在游乐场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一幕:几个孩子为争一个玩具而引发家长间的争吵。其实,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事情发生时,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恰当时机。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谦让。相信以后孩子会再遇到这种状况时,他们一定会看一下家长的脸色行事。这种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家长的监督与标榜,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心智健康的成长。教育的启蒙阶段,家长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敢于担当
如今在各种溺爱的呵护下,很多孩子在成长中心理发生了扭曲。如重庆的“摔童”事件,当事情发生后大家都会关心被摔孩子会怎样,谴责摔人的女孩品德有问题。却很少会有人沉下心来去探讨一下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导致她的这种行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人分析她的心理有疾病。与其这样说,倒不如说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当事情发生后除了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关键时刻为孩子做出表率外。是不是还要第一时间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还要知道要为错误的行为付出代价。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在成长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这样,才能逐渐完善自我。里根的父亲在儿子成长中对他的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去学习。有一天8岁的里根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闯了祸的他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给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当这个男孩成为美国总统后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一件普通的小事却成就了一个伟人高尚的人格。这种敢于承担责任的教育恰恰是我们的教育中忽略的一个方面。没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就没有这种处事的态度。久而久之,孩子就缺乏了一种责任心和爱心。当他们长大后就会变得逃避责任,对他人及社会冷漠。
三、勇于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