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30 13:1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半截蜡烛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篇1

滩头乡茅坝小学:吴志刚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根据教材编排,本单元为“正义必胜”课文,本课教学要求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只是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机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是的沉着、勇敢和机智,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课的教学要求,我在教学《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1、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清文章线索。2、教学过程:1)用二战中故事导入,板书课题;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3)出示学习目标;4)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展示;5)在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6)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7)课堂总结;8)达标监测。

根据我的教学设计,通过走进课堂实际的教学,从中领悟出了几点思考:

1、注重课堂模式的完整性,抓模式的开放性。课堂在于学生“四能”的培养,从本课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课题就是一个让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后则学生通过课文的理解、分析去解决课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而不能一致追求课堂模式的完整性,从而去出示学习目标。这样,课堂显得知识脱节,转折,体现不出环环相扣,让学生无从下手。

2、注重已有经验运用,抓知识的结构性。六年级通过前五年多的语文学习,在生字和词语的学习上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应该体现在生字、新词的学习,更应该注重整篇课文的结构分析和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对课文精读理解上去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篇2

教学《半截蜡烛》最后时,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结尾总感觉好像未完待续,为什么用这样的结尾呢?”

此问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其他学生纷纷附和。于是我趁机抛出话题:是啊,当我读到这里,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戛然而止,让读者有些意外。那为什么用这样简洁而又意犹未尽的结尾呢?小组讨论一下。

教室里顿时叽叽喳喳谈开了,过一会儿,小手陆陆续续地举起来了。

生1:老师,我们觉得作者故意这样处理的,让读者有一种很想往下读的欲望,于是引发了大家的想象,可以说拓宽了想象空间。

生2:老师,我们觉得这样简洁、快速、自然的结尾是一种很好的结尾方式,意犹未尽,让我们读者的心也仿佛跟随着小女孩胜利挽回危机而稍微放松呢。

生3:但感觉似乎又拽着我们的心,不知后面会发生什么。

生4:这是个故事,巧妙的故事结尾能让我们印象深刻。

生5:当你读到这里,感觉特别紧张。……

听到这里,我顺势引导:你很紧张,我也担心,那么杰奎琳呢,此时的她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

生1:她双手拿着蜡烛,看似镇定的她其实心在“怦怦”地跳动,生怕蜡烛熄灭得太早,她知道:如果灭的太早,不但会被发现,一家人的生命也结束了。她端着蜡烛,好像是端着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

生2:当她端着蜡烛上楼,心“怦怦”地跳着。她想:如果德军追上来怎么办?当蜡烛熄灭时,她还不时地看了一下后面,在看到没人的情况下,她心中悬着的石头才慢慢落下,因为危机暂时过去了……

生3:加油,加油,不紧张,蜡烛啊,燃烧得再慢点儿!想着想着,她加快了步伐,心“怦怦”直跳,都快要蹦出来了。她喘着气儿,生怕露出破绽被三个德国军官发现。终于成功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暂时放松下来了。

生4:蜡烛啊,你还有多久就燃烧结束了,今天这么几级台级怎么感觉那么漫长,怎么还没走完啊,烛光左右摇曳,不知是手在发抖还是微弱的气息吹的。

生5:杰奎琳小心翼翼地捧着蜡烛,一步一步地踏上楼梯,镇定中透着一丝忧虑,心跳加速了,比她的步伐还快,生怕在哪一阶楼梯时,蜡烛就会熄灭了,蜡烛熄灭了,就意味着秘密就会暴露。此时此刻,蜡烛好像更重要了,它守住了秘密,也照亮了杰奎琳上楼的路。

……

接着我总结道:“同学们,你们经过讨论,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且非常到位和精彩,可见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所以以后碰到问题不妨利用大家的智慧。这是小说,小说有几大要素,其中有一个叫环境描写要素,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环境描写,通过这一简短描写烘托当时气氛紧张,而戛然而止的结尾又令我们读者很想去揣摩下面的故事,激发大家的兴趣,印象深刻。所以以后我们的作文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它会令你的作文生出不一般的精彩。”

【反思】

这个教学流程是在课堂中自然而然生成的,没有任何修饰,毫无预设,就是这样一个随机的环节却让即将结束的课生出令人激动的精彩亮点。细细揣摩,这里面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

1.课堂氛围愉悦轻松,思维得以被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读出了问题,有感而发,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中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含金量高的问题一定会引诱起孩子们的积极思索与探讨。学生乐此不疲地在课文中寻找依据,在小组中自发地热烈讨论,而这个过程正是思维发生碰撞的过程,在这个无拘无束的过程中探讨问题,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2. 主动参与质疑解惑,兴趣得以被调动。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而且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又被作为重点讨论的话题,对于这个提问的学生而言,相信他以后会更敢于在课堂上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他们的读文、组织、语言等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极大提升。这样,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同时能把问题的解答记得尤为牢固,既巩固了知识,又满足了内心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课堂中不妨多一些放手让孩子去质疑的环节,尽管这个过程有时会费些时间或者有时会打乱我们课堂的节奏秩序,甚至会给老师带来尴尬、不快等,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确实是大有裨益的。

3. 顺势巧妙的引导,思路得以被开拓。当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时,教师没有打断,而是顺着他的思路灵活引导,把问题又抛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而这个引导的问题恰是学生有话可说的,于是在议论纷纷中开拓了思路,语言丰富多彩。

4.课堂情境的良好创设,心灵得以被感染。学生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并有那么多真实话语的流露,是因为课堂的前半部分已经吸引了孩子,他们已经融入了课堂里,所以才会有主动的思考、大胆的质疑、热烈的讨论和精彩的发言。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课堂情境的创设便于拽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投入课堂,正所谓以情激情,感染孩子。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巧用悬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49-01

对于语文学习,很多小学生的兴趣不是很大,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语文教师就要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设置悬念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同时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保证了教学质量。

一、预设“断层”,引导学生理性感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就会生成一定的感悟,而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收获感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也是课堂讨论的环节。但是,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时在讨论过程中会形成“简单对峙”,影响学生的深入解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预留“断层”,引导学生思考,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例如,在教学《金子》这篇课文时,文本中有一处故事情节发生了转折,就是描述彼得即将离开时下起了大雨,而大雨过后,地面上长出了绿茸茸的小草。在这个转折点的解读上,学生们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这场大雨是一场灾难,有的学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是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反驳。显而易见,学生们的理解不够理性。这样的悬念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偶然的灾难”和“必然致富”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断层中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最终得到了一致的见解――抓住机遇,勇于克服困难,辛勤的劳动就会创造财富。

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断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用理性的感悟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缓解了学生之间“简单对峙”带来的负面影响。设置“断层”,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获得独特的感悟,在理性的分析中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

二、有悖“事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收获了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教师有意提出一些违背“事理”的问题,打破常规,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悬念,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李广射虎》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意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看李广一点也不神勇,他不就是射中了一块大石头吗?”随着教师问题的提出,学生们感觉这样的说法不准确,但是又不知怎样表达,这时,教师提示学生走入课文,大家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不能这样说,即便射中的是一块石头,但是将军射出的箭深深没入石头,将士们都拔不出来,可见将军的神勇。”还有的说:“不管将军射中的是石头还是老虎,都能看出将军射箭的本事很大,这就表明了将军的神勇。”通过学生对教师的反驳,实现了对课文的深刻解读。

教师故意亮出一些违背事理的观点,在打破常规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能取得意料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悬念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小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充分唤醒。

三、“留尾”反思,激励学生深入探究

在每堂课的结束部分,教师设置一些悬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留尾”。这样的设置让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的心中留有余味,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索。我们要注意在“留尾”时,既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又要兼顾下节课的任务,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课程教学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在课堂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是谁真正救了蜡烛,保住了秘密”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提出“文中的德国军官是有人情味的,所以伯诺德一家才保全了性命”。这样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批判,课堂上一时争论不休。这时,教师没有急于表态或者讲解,而是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大家下课后找一找关于二战的资料,分析一下这位同学说的真的没有道理吗?”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分析得出“德国军官的人情味不过是偶尔出现的,假如他发现了蜡烛的秘密,一定会展现他恶魔本性的”这一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随时生成一些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注重这些瞬间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留有一些悬念,引导学生探索分析,这样的课堂“留尾”,可以让学生在查证和反思的过程中,主动接近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这样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喜欢探索的,每个人都期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喜欢研究新鲜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解读,这样的语文课堂充满着活力与情趣,必然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篇4

一、 从教材中挖掘“空白”

教材本身就是一个阅读的对象,在师生共同的阅读感悟中汲取知识的精华,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提升自己的内涵。教材中总是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留下引人深思的道理,等待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学生填补“空白”,由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孔子游春》时,在感悟孔子论水的智慧时,经验丰富的老师都会在文章的结尾处设置一定的空白,为什么泗水河边的春意更浓了?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孔子师生之间的浓浓情谊。这时给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心理。让学生在课堂结束后,思维还能再继续,达到一曲弹罢,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这样精心挖掘课文补充点,进行课内外的结合,丰富了课文内容,使孔子的形象更饱满。

二、 从情感中寻求 “空白”

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可是有些微妙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怀,却不能为语言所直抒尽传。在一些文章中,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故意设置悬念,巧妙地留下空白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教材中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诗人写自己读书感受的诗,然而诗中却没有一个“感”字,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体会、想象,学生很容易将其作为一首写景的诗,很难体会到诗人的读书感受。在教学此诗时,我是这样引导的:“我们的学习与这方塘里的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同学们,请大家从学习生活中想象,体会一下诗人的‘感’是什么吧。”由于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跳跃性大,为读者留下了很多“艺术空白”,教师有必要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想象能力的目的。

三、 从思考中设置“空白”

“学而不思则罔”, 想要达到让学生更深入更透彻学习的目的,就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己探索,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适当在思考上留下“空白”,在完成教授学生语文的主干知识之后,通过制造的悬念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完成其余枝干部分。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在探讨这篇课文的扫路人时,我设置空白:“三十年后老人会请我喝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论不休。此时,我不做判断,也不回答,有意识地形成“空白”,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然后我引导他们认真看书,并结合本文的扫路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来思考回答。待学生回答完毕时,我也不急于肯定、否定或补充,而是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稍作反思的时间。对于其他的学生,也拥有对照、鉴定、修正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讲,延迟评价则有搜集反馈信息和做出正确处理的时间,使教师的总结更具准确性与全面性。

四、 从故事中填补“空白”

新课标一直注重开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观念,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通过这种留下的“空白”,可以激起学生探索空白里的答案的勇气和兴趣。如在《半截蜡烛》中,当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德国军官看见了,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文中,40年后美穗子和家人一起来看望聂将军,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等等。如果教师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过于注重教学的“实”,往往只能适得其反,使学生思维过于僵化,久而久之放弃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时,有经验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空白”,直接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学习,燃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不是教者教学的遗漏,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空白艺术的运用正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当然在一堂课中,可以布“白”的地方太多太多,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空白”,不能为了留白而刻意为之。如果教师布的“白”太多,让学生无所适从,反而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就有画蛇添足之嫌。唯有艺术地利用“空白”,才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还能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只拣“空白”多处行,使得一路充满了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叶长文.再论教学布白的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06(5).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累;作文训练;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69-01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和写作一直受到重视。两者之间紧密联系,实际上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作文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涵养,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成为目前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整合的有效方法。

一、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奠定写作的基础

习作是一种释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的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厚积而薄发”,这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重视词语的积累、句子的积累。对于词语的积累,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积累课本上的词语,另一方面进行词语的联想,如让学生摘抄“乐于助人”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让学生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词语,如“无私奉献、大公无私、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这一类词语;如果再进一步拓展,还可以积累出与以上品质相反的词语,如“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这样,学生不光认识了这一个词语,还认识了一类或几类词语,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句子的积累,可以从文中精美的句子、重点句子等加以积累,让学生进行摘抄、熟读甚至会背诵,让学生从中体会其妙处。久而久之,学生积淀的语言自然会丰富得很,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写作时运用自如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写作特色的模仿是强化写作技能关键

模仿是学生进行个性写作的开端,小学生处于学习作文的基础阶段,想要在作文训练中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首先要洞察优秀文章的写法,然后借鉴其写作特色,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通过不断的反思与运用,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写作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优秀的范文,这些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诸多方面独具匠心,给学生学习写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可在阅读课中,指导学生精读课文,用心去体会、感悟范文的写作特色、写作技巧、表达方式,并正确使用其写作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模仿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

例如:教学《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掌握作者按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分别抓住了各个季节烟台海的特点来写的方法,学习以总分总的方式成篇的写作技巧。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着重让学生弄清文章的两条写作线索,领悟写景不仅要抓住特点还应做到详略得当;教学《半截蜡烛》让学生感受在叙事中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等。这样,学生在品赏别人语言的同时,写作技能便能够得到提升。教师长期坚持授之以渔,学生定会在众多课例的学习中掌握各类文章的写作技巧。学生心中有法,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从容得多了。

三、内心感情的激发是丰富写作情感的路径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写作活动中的催化剂,一个没有写作热情,对客观事物毫无情感体验的人,是写不出什么好作文的。”由此看来,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是学生写作的原动力。如果学生笔端倾注激情,文辞就如充沛的源泵,汩汩不绝,反之,则如死水一样,文思呆滞,语言干瘪。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情感,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而产生与作者的共鸣,进行相似联想,不断思维发散,丰富自己的写作情感。

例如:《轮椅上的霍金》教导学生需要重视科学,追求真理,并且需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运用自身的热情和力量解决现存的困难;《小草和大树》一文引导我们要学习夏洛蒂三姐妹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最后终于获得成功的精神;《船长》一文教导学生要像哈尔威船长那样在危急时刻舍己为人、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优秀品质。通过阅读教学,教师从中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找到文章的灵魂,促进学生思考与发散,应用于写作中,观察和挖掘身边令人感动的事件与精神,赋予文章最动人的灵魂。

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曾说过:“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会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宝贵经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身边的人或事例联系,注意从学文中再现生活、描绘生活。通过整合阅读与写作训练,有效挖掘学生潜力,在促进知识与思维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学生的习作能力也逐渐提高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整合教学方案,能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强化写作技巧探究,更好的促进学生释放内心情感,实现学习--领悟--表达为一体的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双重提升,也强化了学生综合的素养,使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淑茗.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56

篇6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60-03

角色扮演法(Role Playing Method)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莫雷诺率先提出的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是当今各类教育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行为导向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所谓角色扮演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实施相应的情景设置,然后要求相关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入预设的情景,借助于角色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有效地表现出来。未参加扮演的其他同学则充当观众,并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对表演者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1]。运用角色扮演法,有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感受不同的角色特点,增强学生的角色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角色扮演法具有新鲜有趣、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评价,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这一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2]。在教学过程中,将角色扮演和阅读教学二者相融合,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聚精会神,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对文本产生完整而深刻的理解[3]。

一、选择适切的教材,做好角色扮演的准备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采用角色扮演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应事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挖掘教材内容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名人轶事和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这些都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进行观察、品味和表演,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4]。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创设有意义的角色扮演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课文数量虽然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钻研教材,选择数量适中、具有较多对话和动作的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教学,例如《青蛙看海》《公孙休拒收礼物》《狐假虎威》等。同时,教师在选择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法的课文之后,还需要根据所选择的课文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道具准备、预习作业布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角色扮演法的积极作用,体现出它对提升教学效果的优势。以《青蛙看海》为例,各种教学道具准备得是否充分,是决定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教师以硬纸板为原材料制作出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分别为小青蛙、苍鹰和小松鼠;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用泡沫板为原材料制作出高山、岩石等模拟场景,有效增强表演的情景感。

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若想成功地完成角色扮演教学任务,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那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反复诵读,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学生只有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定的看法,才能在表演时若有所悟、进入情境,从而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正确表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调控角色扮演的过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消。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5]该名言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很有启发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非常有限,使得他们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注意力不集中、在人物理解上存在困惑等问题。那么,教师此时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喜欢发言、参与教学互动的很可能永远都是那几位优秀的学生,而且也总有腼腆、羞于在其他同学面前表演的学生,更多的学生则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陪读”的角色,没有积极参与其中,影响了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角色扮演法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起完成这次表演,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体会文本语言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同时,学生的正确选择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教师可以组织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合作,保证人人都有参与表演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两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这样不仅能带动课堂气氛,而且也能够给所有同学帮助、启发。比如,在课文《青蛙看海》教学时,教师选择了在小组表演中最为活跃的三位学生,其中一位扮演具有强有力翅膀、略显骄傲的苍鹰,一位扮演十分渴望看看大海、努力登山的青蛙,一位扮演热心助人、具有耐心的小松鼠。希望能够通过这三位同学的表演,把其余的同学也带入到故事情景中去,加深他们的内心感受。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表演时,最好能够使全体学生都有表演机会,以便每一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动和表现进行思考,都能够享受到表演的乐趣并学习如何进行表演彩排,这样有利于加深每一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在进行课堂表演时,教师应处于观察员和引导者的位置,对于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给予及时的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偏离教材内容的行为,从而保障表演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同时也是学习活动的评价者、反思者。全体学生都要随时将角色扮演者的一些表现和自己的一些看法记录下来,反思自己的表演是否符合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反思和讨论,学生会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以及学习的主导者,进而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对文本的寓意也会获得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开展实践性活动,创设角色扮演的舞台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指出:“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主动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角色表演,不断地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及精神。在角色扮演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了发展的主体。

在课堂表演结束之后,教师要告诉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我们不仅从语言上,而且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了人物的特点。例如,《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学生表演结束后,采取学生与角色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狐狸的狡猾,知道了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那些虽然自己没有本领,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的坏人。在这时,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通过观看其他同学的角色扮演之后有哪些体会?又明白了什么道理?等等。

此外,在读书活动中,教师也要创造机会,给学生展示阅读的机会,创造性地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例如,开展“课本剧 我来演”的活动,让高年级学生尝试根据课文内容编写课本剧,自我组成表演小组,进行角色创造以及角色展示活动。《负荆请罪》《三打白骨精》《孔子游春》《半截蜡烛》等经典故事,也都被学生搬上了毕业典礼的舞台,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龃丛煨栽亩恋氖⒀纾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角色扮演法的恰当运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日常思想交流的平台,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获得知识、收获快乐。

参考文献:

[1]刘克t.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7-8): 119-120.

[2]陈雪花.浅谈角色扮演法在高职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 2012(13): 170-172.

[3]李乃强.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6(11): 77-78.

篇7

(一)传统语文教育重视人文素养

从儒家的“仁义”来看,儒家构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它在培养人的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让人积极地处身于社会生活,借以确定和显现人生价值。近代教育家也提出道德教育为中心的理论,陶行知力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宗旨。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无一不是道德教育的专家,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民族精英无一例外地受过儒家学说的影响。历史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必须高扬人文性的主旋律,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让学生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做一个能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的中国人。

(二)现行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因素

就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来说,一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热爱祖国的表现,是维护民族尊严、民族感情的表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就从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起,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为学好母语发愤努力。

如果说识字教学中的人文性不可低估,那么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就更比比皆是了。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既有对《天游峰扫路人》的尊敬,又有对《第一次抱母亲》的孝敬;既有《轮椅上的霍金》的关心,又有《船长》的忠诚和壮举以及《长江之歌》的自信和豪情;还有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庐山的云雾》,姿态独特、耐人寻味的《黄山奇松》,雪峰插云、古木参云的《九寨沟》,美好无比,充满诗意的《三亚落日》等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绘;还有《莫高窟》《秦兵马俑》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宝库的叙述;还有《黄鹤楼送别》《师恩难忘》《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颂扬明理亲情的美文……中华民族仁义、廉孝、勤、智、美、恒、勇的人文精神在教材中均得到体现。

总之,语文教材中无处不渗透人文性。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教材必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人文教育中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素质

常言说:“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为了切实走好语文的“人文化”教学之路,身为语文教师,应当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改变自身的观念做起,使自己原有的经验得以提升,特别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要实现“人文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底蕴。为此,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系,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更高的境界

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人”之上的,是对“人”的尊重,是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是民主的、平等的、无私而不带任何功利的、原动而又无比高尚的、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

(二)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

《新课标》中在“综合性学习”中“环保调查”“探索母亲河的奥妙”“走近”等内容的编排,无不让我们感到新课标对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挑战。因此,语文教师要博采众长,广泛涉猎,要“整合”,自成一家,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

(三)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位

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然;优雅,让学生崇敬、向往。以美激智,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四)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

语文教师的生活情趣,应该积极而又多彩的。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是一种以前来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教师,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三、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课堂效益 培养人文精神

语文教育应该重视涵养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完善的人格。完成这一目标,课堂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

1.在朗读中感悟

在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孩子们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无须多讲解,他们会从文章的词句、人物的形象中得到美的感受。如,《半截蜡烛》一文,学生在读到“……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时,心揪得紧紧的,为伯诺德一家而焦急担心。学生轻而急促的语调表明学生感受到了当时万分危急的处境。可是,当学生用铿锵的语调朗读“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时,杰克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乱、从容就义的品质使学生产生一种震撼,感受壮烈之美。

2.在诵读中理解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不仅发展记忆能力,而且对文章的精义、脉络、文采等能够融会贯通,从整体上受到感染。如,《詹天佑》一文中“勘测线路”这一段是要求背诵的。学生在背诵这段课文时,背诵“两边都是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稍不小心,便有坠落深谷的危险”时,深深地体会到沿途地势是多么险峻;当背诵到“詹天佑亲自带着工程技术人员在野外工作”,“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时,同学们的内心也激起了共鸣:是啊,这是一条“争气路”,即使困难再大,也要想方设法克服它,把铁路修筑好,扬中国人的威风,给嘲笑咱们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通过诵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以升华。

3.在默读中思考

默读就是静静地读,细细地想。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停下来,重复看、反复想,因而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小学生往往对人们取得的辉煌成就非常羡慕,而对成就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败却很少注意。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在默读时思考:受刑后司马迁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边读边想边画,了解到司马迁遭受酷刑以后,并没有消沉,没有气馁,而是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才完成这部史无前例的辉煌巨著。这是何等顽强的毅力啊!n题中的“发愤”一词也就不讲自明了。在默读中思考,可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到成功来自于奋斗、来自于持之以恒的道理。

(二)注重课外积累 提升人文素养

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创造的结晶,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注重课外积累。课文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太少,文化积淀不深厚,是以往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大纲做如此修订,重在引导教师放弃对课文内容的烦琐分析,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如果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突破,语文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那么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