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范文
时间:2023-04-02 16:0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趣的谐音歇后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和尚的房子——庙(妙)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篇2
关键词:语音教学;小学综合性学习;缺失
一、从教材方面论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综合性学习中的缺失(以人教版为例)
(一)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从上面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很清晰明了的看出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中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占了绝大部分,综合性学习涉及比例最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明确提出的只有四个,而且是从集中在五、六年级,在这两年里平均每学期才涉及一个综合性学习。在三年级到四年级这两年间虽有涉及综合性学习,都只是在口语交际中稍微有一点提到,也没有明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在一年级、二年级完全没有涉及综合性学习的知识。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得比例最少,而且在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中,语音教学的比率几乎为零。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轻叩诗歌大门》两个综合性学习的名称,很可能是跟语音有关的。其实《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展开无穷的想象力来感受和学习汉字的奇妙之处,努力学国文字,并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优秀汉字做出最大的努力。可是在这个综合性学习中把《遨游汉字王国》作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部分来学习,在这两个中《有趣的汉字》是让学生找到能体现汉字奇特的资料。《我爱你,汉字》是让学生加深对汉字历史的掌握和增进学习汉字的热情。而《轻叩诗歌大门》主要是让学生收集诗歌、给诗歌分类、欣赏诗歌,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写诗歌。对语音教学似乎一概而过,并没有特别强调它的重要性。
(二)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活动建议
在我们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提示大多都是使学生的语文内涵、主动调研、团结奋进的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以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和《轻叩诗歌大门》为例,《遨游汉字王国》中《有趣的汉字》的教学建议主要是让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二是搜索和自创字谜,举行你说我猜的字谜活动,品味汉字的趣味。三是搜集一些成语、歇后语、通假字或者诗句来体现汉字谐音的特征,并且与同学或小组探讨。《我爱你,汉字》的教学提示是了解汉字的由来、搜集易写错汉字、易读错汉字或者因读错或写错汉字而带来的不好影响的案例。《轻叩诗歌大门》教学提示里主要是摘抄诗歌,也可以是通过学习工具找一些有关诗歌的其他资料,尽量收集更多不同类别的诗歌并且根据不同的类型给诗歌分类,品味诗歌,理清大意,体会感情。从教学建议来看,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似乎都提到了语音教学,比如《遨游汉字王国》中通过猜字谜,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和笑话体会汉字谐音的特点这两个点有涉及到语音教学和《轻叩诗歌大门》欣赏诗歌中的大声朗读诗歌有涉及语音教学。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例中是否真的运用了这些建议,运用了这些建议之后是否又真的涉及到了我们的语音教学。
二、从课例方面论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综合性学习中的缺失
例如:《有趣的谐音》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从上面的教学过程来看,主要是利用一些谐音的歇后语和对联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是让学生自由朗读、默读、分任务朗读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有谐音的汉字就结束了,教学过程单一化,老师看似遵循了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把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们自由或小组探究学习,实际上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给出具体实际的指导或者练习,比如教学过程中提到的“分男、女读、齐读”这本应该是分角色朗读,在这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实质是一种分任务朗读,侧重点更在于“综合”二字,而忽视了我们的语音教学。其实在这一个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语音教学,上面节选的这个教学片断主要是让学生在歇后语和对联中发现谐音的地方,而我们的语音教学恰好就是在课堂中发现语音的美感,如果我们这样做就更能让学生品味到语音美,比如:歇后语中的“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再在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着”和“缝”后面稍微停顿一下,在“门缝”这里重读,这样就比让学生随意的去感受更加贴切,更能体会汉字的神奇,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一份乐趣,提高课堂效率。总的来讲,无论是从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占得比例来看,还是从教材中的教学建议到最后的教学实践,都低估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音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教学提示中有一小部分有提到语音教学,但在真正的实践中,教师也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提示,还是把综合性学习中的语音教学放在了最不显眼的位置。小学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小学语音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并不是只有英语才需要重视语音方面的教学,要进行语言教学必须先掌握语音,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又强调通过综合性学习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因此更加强调在小学综合性学习中要重视语音教学。小学综合性学习中的语音教学部分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提示,把教学提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做到综合性学习不仅仅只是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更应该多方方面的给孩子知识,这也是增加孩子自信心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立秋.浅谈幼专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J].林区教学,2010(06).
篇3
汉字是中国的传统文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中有很多未解之谜。汉字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最后才到行书。传说是仓颉创造了文字,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一开始,人们是在兽骨、龟甲等平整的东西上刻字,或用有颜色的矿石画字。后来,人们想到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直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造纸变得比较容易了,人们才开始在纸上写字。
在《有趣的汉字》的学习里,字谜七则使我流连忘返;谐音歇后语让我增长知识;谐音笑话又使我哈哈大笑;……《有趣的汉字》让我知道了汉字的有趣、幽默,也更加体现了汉字的信息量极大,汉字有多种意思可以理解。《有趣的汉字》还让我知道了只要你一读不准字音,别人就会理解成另一种意思,如“n”和“l”分不清,“男人”就变成“蓝人”,那不就闹了个大笑话了吗?
在《甲骨文的发现》中让我们知道了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人们还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之后的《一点值万金》和《街头错别字》都告诉我们不能乱写错别字,做什么事都要仔细留心,不能马虎,一旦马虎就会前功尽弃。
篇4
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也为了丰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我特意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搜集。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组都去准备“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块内容。确定小组长后,下发活动计划表,组长开始分任务。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每位同学都认真去找资料,然后组长把资料汇总,装订成册,并且还做了课件。
汇报交流的那一天,同学们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好几个小组的资料册子特意有精美的封面设计,还进行了塑封,看得出他们很用心在做。交流时,每组的所有成员都有任务,组长主持,成员汇报,配着有声有色的课件,每个同学把自己准备的资料讲解给大家听,并且还有互动,如猜谜语猜中的、歇后语答对的还有奖品。课堂很活跃,效果很不错。
在这次学习中,我觉得学生有很多收获。
一、在自主活动、主动探究中充分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活动的开始阶段,学生们自学了课文中“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部分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确立了自己想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在“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的趣,更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在一系列的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妙灿烂,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增加了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实际运用机会,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终究是姓语的,本次活动的内容是纯语文的──遨游汉字王国;学习形式也是充满语文味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收集资料,阅读分析资料,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展示的过程,实际操练的过程,更是一个促进提高过程。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写的能力等提升都特别明显。
三、在充分自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别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才是需要发展的主人,因此我们“主要由学生自行选择和组织有关活动,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活动开始的引导阶段,我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开展研究,我的作用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咨询者,在学生商量分组、确定研究内容、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总结研究成果时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四、在活动的组织、协调、参与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品质。
篇5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课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给我们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亮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和盲点,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切实解决。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高度认可和低实施度的反差,使综合性学习“爱你在心口难开”。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涉猎此内容。而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在当下可以表现出来的,又没有检查的具体措施。部分老师就没有把它当成必做之事。改变这一局面还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大对语文教师的培训力度。
一、综合性学习的教材
1.课本上的内容
综合性学习呈现在人教版课本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单元学习内容专题呈现的,另一种是附在课后的内容。以五年级教材为例,上册在第一课《窃读记》后就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以单元学习的内容专题呈现的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2.有待教师开发的内容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在五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课程资源。
(1)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
以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为例,学习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季羡林爷爷告诉大家,“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古诗”,我告诉学生,从现在开始,用一年的时间,每周背五首,一学期二十周背100首,两学期就可以背200首古诗了。专门用一个本子把自己背的诗抄下来,每周教师检查一次背诵情况。还通过开展班级“古诗朗诵比赛”等活动促进背诵。一年下来,学生的小本子上积累了200多首古诗,大多数学生也背了200首古诗。有的学生甚至把《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诗都倒背如流了。
(2)对身边周围事物的调查
教给学生写调查报告的方法,自己组成四人小组,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全班交流。例如,调查你们小区周围的环境;调查我们班同学近视眼的人数及原因;调查我们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帮扶方法;调查学生中错误握笔姿势的人数并组成帮扶小组纠正握笔姿势;调查家庭收入与开支情况,提出更加合理的开支建议……
(3)读书交流活动
每一学期全班共读一本书,每周召开一次读书会,可以是集体阅读,可以是就书中的内容进行提问解答,还可以谈自己的体会……营造一个人人要读书,个个想读书的氛围,把学生领进书的海洋。
(4)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了解学习
热爱家乡从了解家乡、知晓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开始。让学生收集家乡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资料,召开主题班会,交流学习,以家乡的历史名人为榜样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的家乡在陕西汉中,这里山清水秀,是汉朝的发祥地,三国的争夺地。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结合汉中的历史讲三国人物,学生讲得津津有味。
二、综合性学习的组织与安排
综合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对教材要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和认识,要从全局出发合理安排,要有关注学生今后发展的远见和对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
以本册第五组教材《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
1.我所想到的编写的原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逐步进入国际化,有的人对英语的重视甚至超过了汉语,出现了汉语弱化的现象;有的广告牌上滥用成语,还有错别字,语言不规范;有的人甚至认为有了电脑,就可以不用练习写汉字了;有些学生只顾考试成绩,不管自己的书写。与古人相比,我们民族的书写水平在下降。而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汉字是音形义结合最完美的一种文字,它在今天仍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吸引着西方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小学生了解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对汉字产生敬畏感,达到书写工整漂亮,尽量少些错别字,为纯洁汉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我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不同于课文,阅读材料只作为学生搜集、查找相关资料的例子,利用阅读材料的学习为开展活动引路。这些阅读材料不讲究系统完整,不拘一格,既有字谜、歇后语、笑话和传说,也有知识短文、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四字韵语、书法作品。归纳以上内容,我把它们为四个主题:汉字的有趣、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书法作品欣赏。
3.我对教材的处理
根据以上四个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1.字谜七则》《2.有趣的谐音》归为“汉字的有趣”;《3.仓颉造字》《4.“册、典、删”的来历》《5.汉字的演变》《6.甲骨文的发现》归为“汉字的演变”;《7.一点值万金》《8.街头错别字》归为“错别字的危害”;《9.赞汉字》《10.书法作品赏析》《11.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归为“汉字书法欣赏”。
全班同学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四到五人。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一个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用一节课的时间分组定计划,一式两份,交给老师一份。然后按计划,以阅读材料为活动的引子,分头搜集资料,利用星期天小组成员在一起汇集资料,可以办成手抄报,可以写成调查报告,可以汇编成《歇后语字谜集锦》《书法作品赏析》等小册子,也可以把在街头巷尾拍到的错别字照片汇集成册进行修改,还可以把收集到的某些汉字的来历汇聚起来等。
4.我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学生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教师再分四个专题教学:每一个专题先学习书上阅读材料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把小组学习的内容汇报展示给全班同学。学生就教材这一个点进行了探究,拓展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每个小组争先恐后的发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展示的回报材料丰富多彩:有在街头巷尾拍到的错别字广告牌;有在网上下载的书法作品荟萃;有小组合办的精美的小报;有用毛笔书写的对联;尤其是有的同学对一些汉字能从自理上分析,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经过实践,这样的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篇6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实践 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那么,如何做到呢?
一、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下大功夫,让他们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反复思考、阅读、讨论、记述,落实好每一个环节。因此,教师要对每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一个整体考虑,从时间上提出整体安排,避免仓促上马,草草了事。
如三下“保护自然”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分布于第5课、第7课课文之后以及“语文学习园地”之中。我们先让学生初步感知整组文本,让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事例激起学生感受周边自然、了解周边自然的欲望,再顺“其”自然,建议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然后进行中期交流,准备交流展示的材料,最后结合“展示台”进行交流。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二、根据实际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是静态的文本材料无法涵盖的,应借助于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来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1.利用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是学校课程的基础和重点,是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主要保证。我校(黄岩西江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如“红领巾小银行”的开设,它的作用和变化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思索。同时,学校又刚新建,古朴典雅、美观文明的校园文化,现代化的学校设施,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间文化更是一项可开发的宝贵课程资源。在课间,学生表现的不仅仅是上厕所,而更多的是游戏活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总会折射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我们把这些与我们的语文学科融合与互通,如编诗,把诗词溶进跳皮筋、“捉捉逃逃”等活动中,努力营造一种富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文明色彩的“课间文化”。
2.寻找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
我校濒临城关,又与农村相连,老校园坐落在我区的一条母亲河――西江河畔,丰富的课程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如西江河的变化、成因、对策,农作物的生长等,还有校园搬迁后,校门口同样拥挤的现象,这些熟视无睹的资源,都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内容,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还有新兴的社区也是我们语文课程资源的来源之一。我们就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如小区健身活动、小区群众性娱乐、小区的变化等,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提提建设性建议,进行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开发网络资源
在现今科技日新月异,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大背景下,它大大开阔了学习的视野,它对孩子充满吸引力,如电脑游戏、QQ聊天、短息、网上资料、新闻等都作为学习、借鉴的资料,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环境,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又学习,开辟“绿色网络”,如“创新网zw.省略/xiaoxue”,让学生上去把自己满意的作品发表上去,还有如“蓝猫网的闯关游戏”等,把它引进语文教学中。
4.引进电视资源
电视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孩子不看电视,但他们都只把它当作消遣的活动,虽然孩子们对那些动画片乐此不彼,广告语滚瓜烂熟,可都是盲无目的,这是资源的浪费。我们引进电视中的栏目,如“开心辞典”“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还有作文教学中改编动画片、续写动画片,仿写广告语等,让学生既新鲜乐学,又产生较好的效果。
我国土地辽阔,教学资源差异很大,有些活动城市里可以开展,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开展,农村和边远地区做起来就会有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材提示的活动,不必全部去做,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选做一两项。如《有趣的汉字》中,调查广告牌等社会用字的活动,在农村开展起来有困难,可以改成调查自己和班上同学习作中的错别字。教材中提供的猜字谜、搜集谐音歇后语等材料,资料缺乏的学校可以将此作为主要活动内容,但要避免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当作一般的课文来教。
篇7
恩施民歌具有其他地域民歌所具备的基本特征。音韵特征上,有谐音、叠音、叠韵、押韵、语调、停顿、音节、音律、节奏、儿化等。词汇特征上,有衬字、衬词、方言、古语、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语法特征上,则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整散句、长短句、省略句,甚至特殊的倒/顺装句等,从而形成颇有趣味的句式。它们在特定的语境中呈现出特别的美学色彩、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体现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本文重点论述恩施民歌的儿化与衬(字)词包蕴的美学意味。
一、儿化之温婉美
儿化,常被看作普通话的重要特征。地理位置上,恩施南北与湘粤、中原交界,东西与荆楚、川蜀相连,是东西南北语言交汇带。从大的语言支系分,属于西南官话。多年来由于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其语言汇集了川方言、湘方言、楚方言以及官话腔调,产生了带有本土特色的恩施话,即恩施方言。恩施方言有大量发音与国家推广的普通话相同或接近,而且南部其他方言区很少有的、很难念的卷舌音r也说得标准,儿化音数量多,言语优美,娓娓动听。事实上,儿化音常见于恩施人的生活用语,常见的诸如花儿、姐儿、老头儿、瓜子儿、板凳儿等等,其他地方不带儿化的恩施也常用,如绳儿、桶儿、您儿(对别人的尊称)、王某儿(姓王的人)、滴噶儿(一点点)、廊场儿(地点)……。恩施歌谣中有大量儿化音,用在不同位置、不同场景就会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
例如 《有钱难买青春时》
唱个歌儿多心闲,
人到三十无少年,
树老一年枯一枝,
人老一年添一岁,
有钱难买青春时。[1]
民歌中的劝诫歌并不少见,有很多是以比较端庄的态度来劝诫,显示其严肃性和教育性。本首民歌旨在告诫年轻人珍惜人生中最美丽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歌”本是一个具有实体意义的独词,常作名词单独使用,必要时也与歌曲、歌谣、歌子、山歌或其他字连用,如《采茶歌》、《歌是郎的媒婆婆》、《山歌搭起鸳鸯桥》等。这里,歌谣舍弃了常规说法,用带有儿化的“歌儿”,以温婉的语气突出唱歌产生的趣味,进而达到感动人教化人之目的,弱化了训诫的严肃,使人在轻松氛围中接受教诲。《唱的歌儿句句甜》则表达了甜蜜的情感:
一个梨儿分十片,摆到姊姊桌面前。
……
唱的歌儿句句甜,一对八哥朝南飞。
……
当“歌”儿化后,浓情蜜意随歌扩散,爱慕之情意随之呈现。
恩施民歌常把细小的动物、水果、植物儿化,表达喜爱之情。如《五更鸡儿叫嘈嘈》、《蚕儿吐丝肚里牵》、《树上桃儿红满腮》、《石榴开花叶儿青》等从标题就能得知其内容的风趣。有些民歌也把庞然大物儿化,表达一种亲近感,或显示人的掌控力。如《新打船儿下陡滩》:
新打船儿下陡滩,
掌舵全靠几桡杆,
见嗒几多旋涡风,
过嗒几多簸箕滩。
日常生活中,船只是庞大物件,即使是小小独木舟也比一般器具大。可是,当歌谣把它儿化后,船只就变得小巧可爱了,犹如玩具容易让人驾驭。后面两句的“见”“过”配上衬字“嗒”证实船只力量的强大,能穿风浪斗险滩,同时从侧面证明人的胆识与气魄。
同一语词,使用儿化的场合不同,产生的情感效果也完全不同。
例如 《催饭歌》
太阳当顶过,
口叫大师傅,
肚儿饿不过,
赶快加把火。
这里“肚儿”是儿化音,不用常规的“肚子”,表明催饭的委婉,还有一种柔和的亲昵感,让被催的人能愉快地接受,不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抗拒心理,心甘情愿地加快速度早点把饭做好。同是崔饭歌,不采用儿化,抒情者态度就明显不同。如《老板还在睡懒觉》的第二节这样唱:
太阳当顶心理潮
肚子饿得象瓜瓢
筲箕还在高挂起
甑子还在坐水牢
老板还在睡懒觉。
劳动时间久了,腹中饥饿要吃饭,但催饭的语气比前一首强烈得多,措辞也激烈得多,用的“肚子”而非“肚儿”,衬托整首歌谣的情感是反抗的、谴责的,愤怒的,体现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对这种不平等的批判。由此可见,儿化在不同歌谣不同语境中会表示不同说话态度,显明自己的情感倾向。同时也显示一种说话技巧。有的地方是要缓和矛盾,协调人际关系;有的地方则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儿化音发音时舌头卷翘,喉颚协调合作发出圆润之音,故儿化很难产生高腔,延时也比较困难。这样,刚性的表示严厉情绪的浊音通过儿化就被软化,淡化了严肃性,语气温软,声音平和,容易产生亲切感、温和感。当儿化与衬字衬词连用,歌谣的抒情意味更加绵长悠远。
二、儿化与衬(字)词连用之情韵美
儿化与衬(字)词连用,产生的美学效果是多重的。如小调《雀儿歌》
合:一呀个雀子一呀个头呢,
一呀双眼睛黑似牡丹球呢,
一呀个尾巴儿吊在姐后头呢,
一呀双脚儿说是往前走呢。
男:你往哪里走哇?扯住你的手哇?
女:哥!
男:妹!
女:喂。
男:叫我、怎么、如何、舍得姣哇哎咿哟?
女:你也舍不得姣哇,你爱奴哪些好哇?
男:我爱十八姣哇,哟咿哟,
合:睡得花花儿香哎也。
这是一首情歌小调,用了大量的儿化音和衬字衬词表达男女间亲密追求的情感,语气柔和,音韵婉转,清丽。标题用“雀儿”,首句却用“雀子”,儿化和“子”都含亲昵、怜爱之意。开头的合唱中,又通过“尾巴儿”“双脚儿”两处儿化,展示雀儿之优美、轻盈、灵动,衬托女子之美,其中的儿化就使语气更加舒缓。分唱中,每一句用语气词结尾时都有变化,或是疑问,或是自问,或是他问,或是反问。它不是裸的硬邦邦的几个字“我爱你”,却采用呀、呢、哇、哎也、哇哎咿哟等衬字衬词表达亲切、真挚之情,延展歌词的内涵,丰富表现手段,深化歌词的情感。
中间一段的男声本就一句话,却在句中用了三处停顿,四个标号。男子要表明心迹,可又不便直言,激动的感情从断续、颤抖的声音,试探的带疑问的语气,平和、委婉的语调,简短明了的语词充分显明。声音、停顿、单词、语气都是情感和思想的流露。这些民歌没有文人作家创作的深思熟虑,一句话需要反复斟酌,雕琢润饰,很多是即兴发挥,脱口而出。在这首只有九行的歌谣中,能将说话技巧、情感表达、优美的语词完美结合一起,体现出民间语言的力量,民众的聪明才智以及民间的审美观念。其实,恩施民歌中类似歌谣并不少见。
再如《姐儿十八春》(小调)
姐儿十八春哟,咿儿哟哟也,
爹妈不放心哟,哟也哟咿也,
高大的院墙嘛,嘛利弯弯舍,
紧啊紧关门哟也。
墙儿几丈高儿哟咿哟哟也,
门儿几道销哟哟也哟咿也,
你就是神仙嘛嘛利弯弯舍,
也呀难得到哟也。
屋前打一望哟咿儿哟哟也,
来了一瓦匠哟哟也哟咿也,
只说是瓦匠嘛利弯弯舍,
捡呀捡瓦房哟也。
小郎设一计哟咿儿哟哟也,
明朝赶场去哟哟也哟咿也,
百货都不要嘛嘛利弯弯舍,
买呀买个梯哟也。
兰竹梯儿长哟咿儿哟哟也,
搭在屋檐上哟哟也哟咿也,
撬开头匹瓦是嘛利弯弯舍,
看到姐儿家哟也。
撬开二匹瓦哟咿儿哟哟也,
看到姐的脚哟哟也哟咿也,
姐儿脚上是嘛利弯弯舍,
穿的绣花鞋哟也。
撬开三匹瓦哟咿儿哟哟也,
看到姐的床哟哟也哟咿也,
看到床头是嘛利弯弯舍,
桂呀桂花香哟也。
小郎爬得高哟咿儿哟哟也,
接都接不到哟哟也哟咿也,
拿把椅子接嘛嘛利弯弯舍,
天哟天赐的哟也。
翻过一道墙哟咿儿哟哟也,
背后一火枪哟哟也哟咿也,
枪子落在嘛利弯弯舍,
大啊大腿上哟也。
跑下一条沟哟咿儿哟哟也,
背后几石头哟哟也哟咿也,
石头落在嘛利弯弯舍,
脚呀脚后跟哟也。
爬上一架坡哟咿儿哟哟也,
险些没跑脱哟哟儿哟咿也,
这号爹妈嘛利弯弯舍,
好呀好过火哟也。
这首民歌从形式到内容极富审美意味,而且在儿化和衬字衬词运用上十分典型。
第一,儿化和衬字的连用与重组使歌谣呈现既参差又整齐的形式美。整首歌谣共11节,每四行一节,每行字数不完全相等,断句的标志便是衬词。首节的前三行每行有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由实词加衬词构成,后一分句全是衬词。尾句则由实词和虚词构成。从第二节开始至尾段,每行都是单句,由实词和虚词(衬词)构成。这种形式突出了首节的重要。因为首节是歌谣的起首,统领全歌,必须突出歌的主旨和对象。十八的女孩爹妈不放心,被紧紧地关在高墙大院。这几句虽然在字数上同后文的每行字数相同,但语气和停顿显然有巨大差别。单独用逗号隔开,以强调前面字句的内容,同时也延长换气时间。
衬字词的巧妙连用和排位,决定了这首歌谣形式的独特。歌谣中,每节的前两句均为11字,实词只有4-5个;第三句9字或10字,实词只有4个;尾句7字,实词只有3个。这就意味着:每节共38个字,有实际意义的实词只有17个,占小半;虚词有21个,占去多半。非常有趣的是:当实词不够而吟唱又不方便时,巧妙地使用儿化,使得句子顺畅顺口,长短相同。如“姐儿”“墙儿”“门儿”“梯儿”。一个“儿”字,让这些名词听起来更加亲切,即使是具有障碍作用的墙体和挂着几道栓销的大门也变得小巧,可爱,一把梯子就可以逾越。
儿化让大物小化,还带几分童趣和天真。歌谣的风趣就体现出来了。由此看出,歌谣的内涵不但可以通过少量的实词表达,还可以通过大量的虚词(起衬托作用的单词)和实词搭配,衬词或与实词连用,或单独放在句尾,于是每个句子都有了字数的长短变化、语调语气的变化、音调音节的变化以及含义的变化。语词有虚实,语调有轻重,语音有高低,语速有缓急,语气有刚柔,节奏有强弱,整首歌谣氤氲着妩媚、诙谐的情调,但又不失阳刚之气势与精神。儿化音和衬(字)词自身并没有实在意义,在歌谣中通过不同的排序和组合后,其意义在语词之外显现。即让歌谣产生了新的排列形式和组合形式,呈现了新的形式美。
第二,衬字和衬词使歌谣句式产生音韵美。这首歌里衬字衬词通过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与他字的不同组合而形成不同的衬字组,并随着句式和意思的不同而变化。单个的衬字有哟、嘛、啊、呀四个,多个的衬词有也呀、哟也、哟呀、哟哟也、哟咿也、哟也哟咿也、哟咿儿哟哟也、哟哟也哟咿也、咿儿哟哟也、嘛利弯弯舍。衬字中,除“嘛”之外,其余三个单字都属于元音音节(零声母)。“清晰的元音能够表达微小、迅速、冲动、优雅之类的性质”[2],咿呀学语的幼儿最先就是从元音学起。元音声母语词保存了人类童年时期遗留的声音,发音简单自由,张口就来。发声时气流顺畅,音响单纯,响度高亢,音质清脆,可以随意延长。随着嘴唇张合的大小、撮口呼闭的角度、喉腔送气的远近变化,各种音调和声流就会不断产生。易学易懂,情趣盎然。而且各字词间可以随意搭配组合,生产新的语词语句,增添新的含义。
本歌谣后面几段的首句和第二句衬词字数相等,单字也相同,就是排列顺序不一样。首句句尾是“哟咿儿哟哟也”,第二句句尾是“哟哟也哟咿也”。“哟哟”是叠词,音色圆浑,语气平缓;“哟咿”是两个语气词,有两个声调,声音由圆浑趋向尖细,声调由平抑向上扬,最后用轻松的“也”字收尾。这里舌头和牙齿在发声中的作用就弱化了,声音主要有嘴唇和口腔控制。第三句中最为独特的衬词“嘛利弯弯舍”主要由辅音声母组成,语气强,语调重,表示一种对既成事实的描述状态,也伴有无可奈何之感叹。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省略掉后面三个字,只用“嘛利”,有时放在句子中间表示一种语气或者态度。如“他嘛利搞得蛮好”,“他嘛利说都不说”,或者说“好嘛利”。“嘛利”声音明亮,两个字连读发音极快,一晃就带过了,不熟悉的人根本弄不明白啥意思。当与“弯弯舍”连用时,语气就舒缓许多,而且“弯弯舍”可以降解语速,延缓声音,调剂态度,声调音调的起伏缓急随之变化。歌谣中的每节都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变化,其节奏和旋律就显示出来。
第三,衬字衬词能调剂歌谣的情感变化,喜剧情节交织深刻的思想内涵。皮相看这是一首逗趣的情歌,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语气演唱而成。首节里的“春”字用得相当巧妙,舍弃了惯用的表示年纪单位的“岁”“龄”,而用语义双关的“春”,是怀春、萌春,突出姐儿妙龄十八,正是春心荡漾、风华正茂、受人追慕时节。可是引发了爹妈的担心,害怕女儿遭受骚扰,将其紧锁于高墙大院。然而,越是关得紧,越是惹来青年男子的追慕。这里,“春”是诗眼,不仅照应歌题,也开启后文,为后文情感的发展和故事的发生做出良好铺垫。
怀春的妙龄女子引发年轻男子追求,因父母管得严,无法见面。小郎受瓦匠启发,就千方百计求爱。买来梯子爬墙揭瓦偷看女子,结果遭遇伤害。歌谣对小郎的“偷窥”心理和行为写得十分精巧。为了见到关闭在高墙深院里的姐儿,他舍弃了其他购物欲求,买来可以攀爬的梯子,冒险爬上高墙屋檐,第一次扒开第一匹瓦见到了姐儿的住房,成功的胜利使他更加大胆妄为,于是扒开了第二匹、第三匹瓦,甚至更多的瓦,于是看到了姐儿的脚、脚上的绣花鞋、床头的桂花香。扒开的瓦匹数量愈多,偷窥的洞口就愈大,看到的情景也愈多愈具体,愈是对情郎的勇敢予以夸赞,对女子父母的过火行为有指责。同时赞美追求自由婚姻的勇气和精神,巧妙地批评了父母的干涉行为。整首歌谣给人以力量、鼓舞、信心,充满了憧憬。此外,相同衬字的反复出现,不但是情感的反复抒怀,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断句、分句、分行、断层断意。适度的停顿、换气、给人以轻松感。让人一读就很清楚意思的表达。
这首作品内涵的深刻堪比的戏剧《获虎之夜》,均展示了情郎因为追求爱情不顾来自家长的反对,设法求偶最后负伤而逃的场景和情节。但田作更沉重更直接,全剧笼罩着伤苦哀怨之情;而民歌较之轻松,形式更活泼更幽默。即使负伤逃亡,还留有一种庆幸,只怨其父母的过火行为。真正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由此观之,儿化或者衬字衬词,作为语词本身,并没有确定的或实在的含义。它们在同一语境中按相应规则多次反复地呈现,让讲唱者获得一种言说之快乐和单纯之美感。这样,讲唱主体(人)、讲唱客体(字词)、讲唱程式和讲唱环境建构了一个语言游戏系统,在语言游戏系统中完成演唱游戏。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游戏”旨在突出“语言的述说乃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3]语言游戏中,“字词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活动的手段,是工具。不仅如此,在人的活动中,人的活动、活动工具,以及其他东西都是语言游戏的一部分”[4]。作为一种语言游戏,民间歌谣的儿化与衬字衬词,不但可以丰富言说,真情抒怀,还可以展示社交关系,改变生活态度,真正实现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恩施民歌的诗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李莉,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本文歌谣原文均出自《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恩施市歌谣分册》,恩施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恩施市文化馆1989年。
[2][美]勒内 韦勒克 奥斯汀 沃伦《文学理论》,刘向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